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1农业信息化的意义分析
1.1能够优化经济结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经济结构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现阶段来说,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对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农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信息化技术的利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发展,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会使得农业信息结构的优势结构发生改变,使得农业发展更加规范化,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1]。
1.2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另外,还能加强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形成完善的农业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风险,实现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1.3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农业进入市场机制,可以依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对农业经济调整,实现能农业的持续发展[2]。另外,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管理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2我国农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导致整体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现阶段只存在于形式上,由于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
2.2市场化程度不够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依旧是由中央政府进行领导,并且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占据着主要位置,使得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受到市场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导致农村农业生产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
2.3信息化体存在漏洞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在推广农业信息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具备完善的法律保证,从而使得农业信息化工作进展较慢,并且,相关部门对于农业信息化认识较浅,在指导工作中存在一定漏洞,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3农业信息化模式
3.1经济功能型模式
在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中,经济功能型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当地的相关资源以及市场环境为基础,加强对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服务力度,提高区域农业服务质量。一般来说,此种更加适合应用在一些中小城市,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够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3.2精准农业型模式
此种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也被称为精密农业,主要指的是在农业发展中,通过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利用,促进区域内农业的持续发展。就现阶段来说,精准农业型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模式之一,主要是先进科技和农业生产的结合,能够实现少投资高回报的发展模式,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3生态观光型模式
生态观光型模式在应用中主要是以农业自身为基础,采取合理的手段,保证农业自身生态功能以及观光作用最大化,并且,在实际利用过程中,还会融合一些现代化技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生态观光型模式的作用是发挥区域内农业旅游观光作用以及生态优势,加强对一些新科技的利用,促进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模式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4]。一般来说,此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主要应用在一些转型过度阶段的地区,可以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3.4综合示范性模式
此种模式在利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当中。
参考文献:
[1]杨陆章.以生态教育促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3(15):188.
[2]龚瑞祥.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2):88-89.
关键词 农业 信息化 经济 发展模式
一、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农作物的需求增加。农业的发展受到土地、水等资源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农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发展农业运作的信息化对促进新型农业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运作,与信息化似乎丝毫扯不上任何的关系。但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生活的今天,在农业发展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变得顺理成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地域宽广的国家。它农业发达,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而目前许多的农产品却要依赖进口,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由农产品输出大国转变为农产品进口大国。首先,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且中国人口基数大,也就意味着中老年人偏多,劳动力普遍不足。工商业的劳动力尚且不足,就更加难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他所需要的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1]其次,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建设用地大大地超过农业用地。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耕地的总体质量下降,资源配置的计划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最后,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本身也存在有很大的问题。本身农业的发展大都依靠农民,而农民这一群体本身存在的特性,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呈现一种畸形的发展方式。从事农业大都是为了生存,仅仅是为了得到物质上的享受。目前的发展现状是值钱的r作物大量的种植,农业产出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整个的产业结构的和谐被破坏。
(二)农业信息化的缘起
农业信息化则是在不同农业的基础之上,以信息知识的投入为主体的新型的农业。其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等新型的科技产品,通过人工的控制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调配工作的。
农业信息化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严重不足的问题,信息化农业的执行者大都是机器,是通过电脑进行操控的,投入的人员配比较少。而用地紧张的问题在新型农业的发展中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无土栽培通过营养液对农作物进行培育,有效地减少了土地这一资源对农业的依赖性。[2]最后,农业的信息化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有极大的帮助。信息化可以自动化的监控农作物的实时需求,可以更好地调整每一项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而且在农作物的售出方面也是有其天然的优势的,将卖家与买家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帮助卖家买的一个好价钱,帮助买家买到自己所需的产品,将农作物交易市场更加的规范化。
三、农业信息化的利与弊
(一)农业信息化的有利之处
1.各种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农业信息化将可利用的资源都加以利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自动的分类处理农业发展的资源。在过去不可利用的盐碱地在其合理的划分之下,都可以用于发展沙枣等抗旱作物的生长,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促进土壤的有机化。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信息化的处理改变了以往喷灌的浇灌方式,合理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给予农作物以适当的水分。
2.与市场合理的接洽。落后的生产管理与小农意识支配下的生产,大多数是脱离市场的生产。农民们的生产计划大都是按照政府的指示去做,缺乏市场观念。由于信息的不灵通,盲目的种植,难免会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而农业的信息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网络信息指导生产,再通过网络售出。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困扰农民们的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收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善于经营的新型农民。现代社会中,农民还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同时,对农民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快速地掌握实时的农作物需求信息,还为农民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信息化的弊端
1.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个别的试点外尚未在全国范围之内开展。由于对城镇信息化的投入比重过大致使在农业信息化上的投入过少,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还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甚至有的偏远地区,电的使用都没有普及,谈何信息化建设。[3]政府资金的投入短缺,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缓慢,甚至某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停留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导致了农业信息化质量的低下,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2.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信息的普及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是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在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远不如对城镇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投入少。致使许多的农业信息数据的建立面临的困难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农业信息化的反思
农业发展信息化对农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相当的有利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并不会影响他继续前进的脚步。纵使在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我们仍要积极的发展农业的信息化。增加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方面的法律法规;追加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将农业生产的发展放到经济发展的前端;培养专业们的技术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转变以往的发展临安,促进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型。
四、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信息化带给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观念,转而追求在必要需求之外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及建设,帮助农村仔、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绽放;更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具有科技含量的高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新的发展思维与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从业人员思想的转变,将农业仅仅是农民们的事情转化成是关系到所有人的正常生活的事情。[4]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减少农业发达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既发展了农业生产有保留住了本地的人才,还可以有效的改善目前的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现象。可以说是一举数得,因此发展农业的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大势,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都并非是不可解决的。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存在的,鼓励支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十分的必要的。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双山镇双山农副业基地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孙威.“互联网+”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商业经济,2017(03):98-99.
[2] 韩松林.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
(05):200.
[3] 刘长江,李红联,李少斌.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困境与破解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模式;农业经济;水土保持
一、前言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保持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我国可耕作土地资源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对于西北土地资源欠缺地区,兼顾农业经济发展与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来不断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及升级步伐,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态监测分析
水土保持工作是当前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经济生产条件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水土资源的不断萎缩,逐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后所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侵蚀强度年度动态变化监测分析。土壤侵蚀强度是当前定量分析某一个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出了土壤被侵蚀的具体数量以及侵蚀的严重程度,该指标对于水土保持规划以及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实施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内部包括的函数计算公式,只需要操作人员将收集到的土壤侵蚀强度数据信息输入到系统之中,即可以得出客观、真实的计算数据,以准确体现出年度动态变化以及水土保持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植被资源动态变化监测分析。植被在生长过程中根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不仅能够从中汲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与水分,同时还能够发挥出固定土壤、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合理的使用植被资源成为其发展的主流趋势,特别是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重的今天,动态监测植被资源覆盖情况,能够准确得出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反映出一个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为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提供数值参照以及。
3.林草种植效益分析。对于地势起伏、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的土壤,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提高农业经济总体收益,可以对其开展林草的种植工作,并大力发展畜牧业,不失为提高该区域农民人均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而如何说服、引导该地区农民转变传统耕作理念,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的重要目标。通过该模式对林草种植经济收益进行系统分析,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农民眼前,相较于单纯采用语言劝导更具说服力。
三、综合管理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农业经济发展意指能够产生并支持其每年以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能力。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开展,农业经济发展已经从片面的强调经济总值增长率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所转变。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水土进行综合治理,重新呈现出青山绿水成为该应用的总体发展目标。其具体应用包括以下两方面:
1.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选取本地区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作为管理对象,将国家重点扶持政策及项目资金等数据信息录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成本指出进行详细统计和记录,随后则是将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转换以做定量和定性分析之用。在一个单位周期(1年、3年、5年等)对治理效果与成本支出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经济性及可行性大小,从而为其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帮助,或者是将其推广至其全国,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资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帮助与支持。
2.寻找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增长点。水土资源具有循环性特征,一旦某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循环无法维持正常运转。而新经济常态下,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循环型转变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将政府、企业、农民纳入到整个循环链条之中,通过以政府引导的驱动模式来提高企业对于农业领域投资的积极性及关注度,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情况,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及产品,转而向更高质量及经济性的农业产品转变,寻找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兴农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保证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此外,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还能够为地区农业经济实现“点对点”提供沟通的渠道与便利条件,利用网络桥梁来促使企业与农民直接沟通,省去中间环节和差价,使得农民与企业的经济收益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同样是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的初衷。
四、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同样也是推动农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循环的重要手段。本文此次研究得出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监测分析、综合管理两个环节中,一方面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对于探寻新经济常态下农业经济全新增长点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希望能够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必莉.试析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5(14):22.
【关键词】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 评价指标体系
一、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的特点,从农业信息化发展基础、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信息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4个方面,选取了15个具体的评价指标。表1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统计表。
二、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一)2012年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与黑龙江省其他城市比较分析
考虑到可比性问题,所以选择的城市除了地理因素以外,更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城市的规模、发展水平和城乡差距等因素。选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双鸭山市、鸡西市、鹤岗市、大庆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作为比较的对象,运用已建立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哈尔滨市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行评价。最终得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排的排位:大庆市、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
(二)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讯基础建设还是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过度依靠政府也可能适得其反。农业信息化对政府的依赖性过高,会导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对农业信息化投入的关注度不均衡,农业信息化程度停滞不前。一方面如果持续加大农业信息化投资与建设,就会导致政府在其他方面投资力度减弱,这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不应忽视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想要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还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2)信息传播途径的不合理。虽然目前发行的纸质书刊杂志很多,但大部分编写晦涩、专业性极强,根本不符合农民受教育程度的需求。而且现在书价普遍上涨,花高价买根本看不懂的书,对农民来说非常不实际。虽然有免费提供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和书店,但大都建立在城市里,与农村相距甚远,这些都增加了农民获得信息的成本。
(3)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支持。人力资源也就是农业信息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涉农人才的培养缺少,农业信息人才数逐渐减少也是因为不重视这一资源而导致的,久而久之农业信息数据库的更新和建设速度愈加缓慢,从而导致人才流失越发严重,进而造成了网络信息建设越发缓慢的恶性循环。
三、促进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企业、政府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政府应该转换角色,“退居二线”。将农业信息化大平台的发展分派给各个涉农企业。政府扮演组织推动和监管者的角色。适时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百姓尤其是农民重视、了解农业信息的重要性,提高对农业信息的额需求度。合理开展多种模式的宣传甚至教育,以此提高农业经营管理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意识,提高相关人员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得以综合利用的能力。做到对信息重要性、时效性、风险性、严肃性保持警惕,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作为管理层,政府应当对农业信息化信息进行高度监管,确保提供的信息证实可靠,能为百姓带来实实际际的收益。
(二)创建多种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统媒介,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线铺设,加大市县农业电视节目的开通率,加快农业节目进村入户的进程;建设远程农民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传输体系,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覆盖面广、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开发应用集声音、图像、数据等为一体的农业数字视频,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科学文化和综合技能培训。。
(三)加进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
建立合理的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奠定基础。农业信息的连续性渗透性要求信息服务人员具有一定知识的广度及深度。要适应这个特点,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必须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才结构。一方面,通过培训扩充农业信息服务人员队伍优化年龄、专业,搞好农业信息人员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要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1、建昌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重要性
建昌县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在上级政府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组织体系不断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进步、信息化服务不断优化,农业信息化水平取得较大发展。但由于地域环境、县域经济水平及信息化建设等制约因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建昌县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等多重压力,信息要素体现在作物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预测、农产品品牌及销路等各个领域,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努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是建昌县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出路。
2、建昌县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无法充分应用
长期以来,对农业信息产业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使我县农业信息产业发育较差。整个农业信息服务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重点项目不能顺利完成,阻碍了我县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整体的提高。
2.2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更新,对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直接导致了我县信息资源利用效果不理想,农村信息化速度发展缓慢,相对专业的数据库建设和更新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就是服务信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村、乡、县、市、省涉农信息平台构成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面对这种情况复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及时解决困难,摸索符合建昌县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2.4缺少统一规划、协同合作
农业信息部门缺少统一的规划,一些规划与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同一地区的同一类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协调、互相合作,各个农业信息部门只为本单位服务。现代化的设备不足,工作人员用较多的精力做着重复、低水平的工作,而一些较高水平、较高要求的服务没有时间去做。
3、建昌县农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解决对策
3.1制定符合建昌县农业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目前相关部门必须增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升服务我县农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尽快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为建昌县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强有力的信息保障,从而改变当前农业信息资源落后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建昌县农业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加强和充实建昌县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促进资源共享。
3.2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工作者的素质
人才缺乏是当前农业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信息靠人才来掌握和使用,只有具备一定水平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产业才能有大的发展,有相应的高质量的管理与服务,因此培养信息人才是发展信息产业的根本性大事。
3.3利用和完善各种农业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
3.3.1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建昌县应搭乘“辽宁金农网”、“12316金农热线”、“互联网+美丽乡村”等电子信息平台,开展有益农业产业的合作,为涉农企业提高宣传力度,介绍我县的旅游资源和优质农产品。为农民提供切实需求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实用交互式的信息咨询与服务。在农技员与农民之间架起信息化沟通桥梁,实现政策、村务管理、培训教育和商务服务信息精准到户。通过一整套的增值服务帮助县域培养人才、打造当地的农业互联网品牌,构建电商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服务,用互联网思维将电子商务覆盖到整个县城,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农村生活联网功能。
3.3.2建立各乡镇农业信息站
为普及信息技术服务,可通过电话、互联网、广播、信息栏等方式,向农民传播各种信息,并对农民需求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更新、补充、回复。把单向的传播和交互式的咨询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使农业信息站成为集技术咨询、信息、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3.3.3大力推广“三电合一”模式
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信息共享;互联网+
当互联网发展迈入3.0时代,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加速向各领域覆盖渗透。2015年3月5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业态。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河北省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可以将传统农业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建立农业互联网思维,创造互联网渠道,打造互联网平台,形成“万物互联”的统一体,进而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信息服务便捷化、行政管理透明化。当前,河北省生态农业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现代农业建设运营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农业产业链系统效率低下,农业现代化程度有待升级。在国内和国外问题日益突出、现代农业发展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形势下,河北省必须把握机遇,以“互联网+”的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发展[1]。国内外文献调研表明,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库与网络、精准农业、农业专家系统、虚拟农业、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着重于资讯数据化、生产数据化、监控实时化的互联网技术开发;国内有关河北省农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互联网思维、渠道和平台等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是河北省农业信息化重点研究的问题,但农业生产智能化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农业种植与知识数据化等工作进展缓慢。因此,河北省可以利用“互联网+”切入农业,重塑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精确农业、农业物联网、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等问题,对于打造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实现整个农业产业共生、共赢、互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河北农业互联网普及利用调查情况分析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在确定“互联网+”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信息化的推进策略研究为研究对象后,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了解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这里以河北省部分县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户的需求调研分析。调查了农户需要的信息类别、获取信息的信息源、信息渠道和障碍因素等问题。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农户需要的信息种类序列为:农业科技信息占调查人数的65.82%:农业政策信息占63.29%;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占调查农户的49.37%;第一手经网络的气象灾害知识所占比例为44.73%为第四位需要的信息。从表2可以看出,农户在七种类型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依次为互联网,占40.51%,其次是农技推广部门和村干部,分别占27.43%和20.25%。
2河北农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问题分析
依据以上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农民需求分析、基层信息服务人员需求分析、信息资源现状剖析,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因素带来的障碍,一方面因为公共财政资源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管理体制缺陷。二是信息制造者和信息内容的障碍。首先,农业信息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其次,信息处理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因此需要积极响应互联网+的方式来改变现状。
2.2解决方案
2.2.1技术上的农业智能化生产物联网指出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智能化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2.2.2运营上的电子商务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5年12月,我过网民规模达6.49亿,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调查显示:半数用户会在一周内多次访问电商网站;超六成用户会在购物时选择网购。利用互联网平台,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渠道,将产品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农业电商的生态体系。“互联网+”时代,农业市场必将催生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转型,品牌农业将迎来绝佳机遇。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2.2.3政策上的“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实现方式为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等数据中心等为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优势构建互联网农业平台。如省“12316”设计结果模式如图3所示。
3关于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政策的建议
一是完善网络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注重与国际科技情报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各类农业信息主体成为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自主发展、独立经营的面向农业信息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真正主体。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应当支持农业信息数库建设和信息传播工作。要通过机制创新,广泛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三是“互联网+”农业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其根本是要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探索一批农业物联网节本增效应用模式[2]。
4小结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技术已经覆盖我国城市农村各方面,网络成了人们生活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生活质量。近年来,“互联网+”的思维在农村普及和利用也逐渐提上日程,重视引导农村网络发展,提高了农村电子商务等功能,促使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对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方式意义重大。所以当前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开创农村互联网的新局面,使互联网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6).
一、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省内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家电下乡等国家政策扶持下,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有了较为可观的改善。但由于江苏省经济发展较快,政府财力需要同时投入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别是对城市建设投入较多,这就导致投入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的资金较为有限。目前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不少农村地区存在网络普及率和电脑拥有率较低、网速较慢、网络使用费用较高、网络增长条件和空间不足等现象,这些现象使得目前的农民和农业企业主要还是依靠手机等现实网络获得相关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脚步。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业信息化涉及包括当地政府、涉农企业、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及农民在内的六大主体,此外涉及商业部门、农业部门、信息部门、统计部门等大量相关部门,同时也涉及较大的学科跨度。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在这其中,完整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业信息化政策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在政府层面保障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目前,江苏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的支持。首先,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只是各个部门内部自行出台的相关政策,缺乏由政府牵头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统筹。其次,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缺乏政府主导性质的目标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计划,难以形成具有协同推进特点的支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批政策。最后,江苏省内缺少专门负责统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专有部门,各部门之间缺少能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的纽带。
(三)信息惠农亟待发展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要得到稳步发展,信息惠农工作的广泛开展,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工作重心之一。在这其中,涉农信息的搜集、整合及公布利用,新型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就已有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能力宣传力度不够,当前的服务水平不足以形成完备高效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评估制度较为缺乏,难以衡量和推动现有的服务水平,对物联网的利用和推广也不够成熟。此外,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农业信息的收集及中起到的作用还较为有限。因此,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尚处于较为低层次的阶段,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利用,涉农主体所获利益的提高起到的作用有限,可以说是并不能够满足农业企业和农民的需求,信息惠农仍然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四)观念落后1.江苏省内相关部门在宣传和推广农业信息化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精力,这就使得农业企业很难系统全面地从官方渠道了解农业信息化的宗旨和实施方法。不少江苏省农业企业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并依赖自身的能力对农业信息化进行理解。最终,大部分农业企业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创立公司网站、公布产品信息等为实体交易服务的层面,很难做到切实通过参与农业信息化而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2.就江苏省广大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直接导致了对农业信息化的狭隘理解。目前,江苏省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因此,农村网民主要由留守老人和儿童组成。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不倾向于了解农业信息化的相关内容,而留守儿童目前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对信息化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休闲娱乐这一层面。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乡镇网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便有所欠缺,即便面临目前已有的信息化设施设备也不能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获取最新、最全面的农业发展信息。
(五)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数量上,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二是由于缺乏对农业信息化专有人才的培训,现有的少数农业信息化人员得不到专业培训,知识的更新换代较慢,而信息化产业是一个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的产业,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工作在农业电子商务一线的人员并不是掌握着最新技术的人员;三是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目前省内相关院校侧重于培养研究性人才,因此真正能够立足于农村,从事农业信息搜集、处理、整合、公布和维护的实际人才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四是各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很多院校设立的是信息管理、计算机、经济管理以及与农产品生产研究相关的独立专业,并不存在适用于农业信息化需求的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2014年1月,由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国家信息中心承办的“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研讨及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明确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强化合作,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体系完善、拓宽涉农信息服务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江苏省也应借助此次会议的精神,围绕这三个方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一)建设基础设施1.在基础设施硬件普及方面:首先,应该与电脑企业合作,针对电脑下乡出台相关政策,从而提高电脑在农村的拥有率;其次,可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一方面加大农村地区网络信息站点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向农民提供较实惠的网络使用资信优惠,从而提高江苏省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再次,还可以尝试在政府服务部门提供公共免费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络资源,从而为农民吸收更多的农业信息化知识提供平台。2.在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该着手建立成熟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这样的信息平台应涉及农业生产运作的所有环节,提供全面的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步骤各个环节的信息,并设置专家问答板块,从而积极有效地指导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流程。3.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可以考虑由省内专门部门集中收集、筛选、加工、整合各乡镇农业信息资源并公布在指定的信息平台上。当数据规模上升到一定层次后,则应投入人力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定时加以维护。在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法律体系的保障和信息标准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立政策体系首先,应由政府负责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化推进部门,由推进部门负责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各部门农业信息化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从而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合理协作,在政府管理层面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保证。其次,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应制定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长远战略,并确立重点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运行规则,指导和约束农业信息化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及有效性等,也应给予重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另外,信息平台的建设维护和发展,新型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都需要政府政策的保障。最后,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政府政策中对农业信息化相关企业及个人活动的补贴政策,从而在政策层面激励农业信息化良性发展。
(三)拓宽涉农领域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拓宽涉农领域信息服务的基本保证。有了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的相关主体就可以依赖体系获得需要的信息。简单而言,有了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涉农主体就可以明确定位自身所需要的涉农信息应由体系中的哪一部分提供。若所需信息更加复杂,应向上寻取哪一部门的信息服务。此外,农业信息化服务方式也需要创新,具体而言,可以尝试由主要涉农企业联合建立服务中心的方式,通过信息网向农民提供包括土壤培育、良种选择、农作物科学培育、收割、科学存储、产品销售及市场维护及拓宽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同时,应积极创办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探索江苏省农业资源最优、经济受益最大的农业生产模式。另外,各涉农主体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及涉农人才和交叉性人才的培养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四)转变观念1.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可以建立直属乡镇机关领导的宣传机构,并组织专门的专业人员定期向农业企业及农民宣传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基本内容,使其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上升到专业层次。其中,指导企业及农民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对打破传统的被动等待报价的营销观念,帮助企业及农民主动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的积极作用也非常重要。同时,对接受并有效利用农业信息化的企业及农民,政府部门应主动给予相应的补贴及奖励,并向其他地区推广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及个人加入到农业信息化的利用中来。2.提高江苏省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一方面,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向农村人口提供接触和了解信息化的机会,从而引导他们在受教育阶段就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在学校的教材和课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相关内容宣传推广,从而使农村人口在受教育阶段树立成熟的农业信息化观念。除学校外,一些公共部门也应投入到农业信息化教育环节中来,基于受教群众的特点,开展便于理解的计算机课程,从计算机运用、网络资源的搜索等各个方面入手提高农民利用硬件设备查找各种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农民利用网络平台产品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道德意识也应同时进行教育。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已开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农产品贸易,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从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
(一)美国农业信息化
在美国,农场主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销售产品,使美国人民能够在网上顺利地购买产品,购买生产资料,查询生产技术等,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还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所需的意愿进行,避免走购买产品的弯路。美国政府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可能涉入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如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在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之下,美国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世界各国共享其农业科技信息,促进了世界农产品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德国农业信息化
德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方式是以农村为主体,从建立村庄、道路的信息系统入手,利用电脑软件来记录所属村落的每块地的规格和价值,并开发电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向农户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如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市场信息等;为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力度,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德国几乎所有学校均开设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程,这不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农户通过网络得到最新的农业信息。同时政府还着眼于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农业模拟技术、计算机决策技术、精确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力地保障了德国农业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了德国农民增收,达到了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并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三)日本农业信息化
作为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日本的农业信息化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农业生产部门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其中,农林水产省的农副产品情报中心负有向各县农协农副产品价格、产地、市场交流等情报的特殊任务。从家畜的品质、饲料配方、饲养等各个环节他们均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分析和管理,做到管理和饲养精准、精确。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努力开发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网络信息服务接口,通过网络收集相关农业信息,根据当地地势、气候、资源等因素,构建特色农业服务网站,并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利用者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日本这一模式由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共同合成,使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转变为因特网农业经济模式。这典型的农业生产转型、农村经济转轨,为世界农业生产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提供了经验。
二、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多种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技术性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随后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发了“金农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以及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开了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化的新局面。政府各部门的政策、科技服务等农业信息也同时向农村延伸,电视、电话、计算机等基础设施逐步推入农村,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化的氛围。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科技、水利、气象等合作部门或独立地建立了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和培训网站。如今,我国农业从生产管理,农村从文化教育到文化生活,信息化已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农民获利的痕迹。
三、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政府通过建立以政府为支撑的体系,利用政府自身的优势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创造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和必要的相关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发展,全力以赴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和基本收益,并努力健全政府的领导方式,维护美国农业市场秩序,保证美国农民利益,使美国农民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公平交易,公正消费,放心作业。政府实行科技信息“完全与开放”的资源共享政策,推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实施,使美国不论是在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国家农业得到繁荣。
(二)日本模式
为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序和顺利运行,日本政府首先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充分和专门的研究,并制定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及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完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分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即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属于国家所有;二是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由日本农协自主统计数据并进行,这系统由各农协主管;这两个系统相互配合,使每一个农户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农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数量,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有的放矢,确定和调整生产,使自己能够比较明晰地掌控生产。
(三)法国模式
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法国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独具一格,首先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大力支持,然后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等私人部门对农民提供农业服务时也一般只收取成本费,甚至免费。整个国家主要关注服务主体。国家农业部时刻向社会颁布农业信息,如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动态、权威统计数据等;农业商会传播农业信息技术、组织专家及学者授课、举办培训班、协助经营和管理等;培养人才。
(四)印度模式
印度也是一个农业相对较发达的小国家,其农业人口较多,他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历经沧桑,最终找到了适合本国的发展合理的发展模式。该国发展农业信息化是由中央政府主导,依靠政府的基本发展项目,获得农民帮助;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农民协助工作。并实施的“知识信息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该项目的前期工作由政府做,实施运行由农民完成,真正做到政府与农民互帮互助,同时又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发展农业信息化铺平了道路。
四、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成功模式
(一)北京模式
北京因为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始终把“整合”放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最重要的位置。北京所倡导的“怀柔模式”就是在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宽带、光缆遍布到各村各镇的各信息化点上,各信息化站点再利用无线通信网将信息和反馈到农民手里,这样就构造了一个“(无线通信网)+地网(宽带数据网)+人网(信息服务员)”有机整合的农业信息化网络环境。主要支持点:企业为主体、信息员为骨干、农村信息驿站为结点。
(二)河南模式
河南省实施的“宽带和电视机入户”模式,该模式主要基于省际卫星的功能,由基站统一接收卫星信号后,再利用网通传送,采取机顶盒技术,以电视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通过IPTV技术实现农户的远程互动视频点播。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作为“网通模式”,即利用“河南网通”或利用的宽带网络资源来传输农业科技信息等,拓宽了农民的信息视界,实现了一网多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湖北模式
湖北省最近发展起来一种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由农民自主拨打热线电话向农业专家咨询技术和管理等信息,建立“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多种传输途径为补充,如自动语音、专家热线和现场农业技术指导等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农民提供真实的信息。这种方式效果明显,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和销售等技术和非技术问题,确保了农业技术有效实施。
(四)江西模式
关键词:宜春农业 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236-02
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构建农业的网络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到更高一阶段的产物。宜春市地处赣西大地,自古山多水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具有天然的优势。自1994年以来,国家点子政务重点工程“金农工程”开始启动,标志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应用信息库和数据库相继成立,各类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先后开发成功,农业信息网络开始建设。宜春抓住发展机遇,开始加大力度在农业领域实施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农用行业架设光缆、购进计算机、接入网络信号,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诸多惠利。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信息技术(AIT),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农业科学发展的需要而相互渗透产生的。其特点是把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1]。
2、农业网络信息化的技术体系
从当前的信息技术水平及在农业的应用范围情况来看,农业网络信息化的技术体系主要有以下三大技术支持体系:
2.1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要实现对农产品的管理,从农产品的培育到最后的走向市场各个阶段与环节的信息进行采集与管理,就是需要建立数据库。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是生产要素的数字化信息贮存库,其内容包括社会经济信息、环境资源系统和科学技术信息等。从农业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层面来说,为了实施农业生产的监测、诊断、评估、预报和规划等功能,就一定要结合信息农业的需要来进行设计与实现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专业模型库的链接,并对所需确定和解决的农业生产与管理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与实施,这才是综合基础数据库的重要功能。
2.2 农业技术服务系统
它是组织实施信息农业的技术核心体系,从技术应用范围来看,主要包括:(1)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比如对土、肥、水、气等农业环境资源和动、植物等农业种质资源管理;(2)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信息系统,比如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果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长势监测和农业作物产量预报;(3)农业自然灾害预监评估系统,比如对洪、涝、旱、气象以及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病虫害、生态环境退化等;(4)逐产品营销网络系统,包括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其不同区域间的平衡预测;(5)农业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包括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
2.3 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在有了技术支持和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就需要借助它们来实现对农业管理的优化和评价了。这就需要针对生产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图1)。该系统主要是关心两个问题:“种什么”和“怎么种”。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国家和农户的增产增收等重大问题。因此,它是一个组织实施信息农业的领导和技术服务决策体系。
3、宜春农业网络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3.1 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发现,近年来,宜春的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构建了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宜春市农业局建立了以农业信息网为中心的多家农业门户网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20多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多个农产品主产区集贸市场的市场信息网络。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农业遥感器、农资产品供求信息通过网络及时等服务于农业生产。通过农业信息化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应用细分(见图2)及调查情况(表1、表2)综合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宜春农业离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据调查,在宜春市以及周边县市地区,初步实现了喷灌、滴灌技术,建立了信息共享系统,网络信号初步覆盖。在农村地区,绝大部地区虽然建立信号塔,但网络信号较弱,纤维光缆难以接通,网络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掌握当地农民对电脑知识的了解数据,调查组共下发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875份。
这说明,在该市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农业的模式上,该市仅仅依靠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市场信息,网络信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网络信息化意识欠缺。
此外,调查发现,制约宜春地区农业网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嫉妒匮乏网络信息专门人才。具有农业信息技术开发能力的才人匮乏,难以进行大项目攻关。加之对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重视不够,各级农业部门从事网络管理、维护与开发的专业人员普遍不足,所有这些都制约着该市农业网络信息化的发展。
3.2 宜春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1)加大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宜春市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财政倾斜支持,加大对农业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通过发展经济来带动农村发展,在完成实施“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工程之后,要逐步实现“村村通网络”,扩大家电下乡补贴范围,鼓励农民购买电脑。完善纤维光缆铺设工程,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全面覆盖,安装信号接收器,使农民连得上网、会上网、能用网。
(2)提高农民的农业网络信息化意识,提升农民网络信息化运用能力。宜春市要实现农业发展的网络信息化,就要在农村实行信息化,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环境,具备高信息素质水平的农民队伍。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实现由“传统农民”向“信息农民”的转型,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信息服务根植于广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专门网络信息化人才,营造农业网络信息化发展氛围。发展农业网络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帮助当地农民克服畏惧、抗拒心理,引导农民接受电脑,主动学习电脑知识,提高电脑操作能力,让农民主动适应农业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局面。促进宜春农业的网络信息化发展。
4、结语
建设现代农业,实行农业网络信息化发展是建设幸福宜春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靠保证,是宜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组成要素。宜春市政府要加强引导,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农村网络信息化得有效开展,为构建发展水平更高的和谐宜春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现代情报,2009(01).
[2]汪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06.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山东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31-01
1 农业信息化
1.1 农业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则称为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不仅泛指农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信息集合,也是农业信息的整理、采集、传播等农业信息化进程[1]。将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高[2]。农业信息化主要内容有农业物联网、农业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安全品溯源、精确农业等。农业信息技术逐步走向智能化、集成化、系统化,这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1.2 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农业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信息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3]。1994年12月,为了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上提出“金农工程”。1996年,中国农业部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2013年6月,国家成立了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2013年11月,党的十提出了推进“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显然,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是越来越重视,并且为发展农业信息化做出了有效地举措。
2 山东部分农业资源状况分析
2.1 山东水资源状况
通过查阅《山东统计年鉴》[8](下同)表明山东2003年至2012年,水资源总量逐年波动。2003年至201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山东水资源总量近500亿立方米,而2012年仅为273亿立方米。表明山东水资源面临严峻考验,水资源作为当今紧缺的必需农业生产资源,倘若其进一步减少必将抑制山东农业发展。
2.2 山东气候降水状况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 mm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4]。
2.3 山东农耕肥料施用量的状况
通过数据[8]可以看出,山东近12年来,农用钾肥和复合肥施用量逐年增多,增幅显著;作为农业重要肥料的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逐年略有减少。面对我国肥料资源不足,利用率低,损失严重的紧迫局面,如何提高肥料高效利用成为当前的焦点。除此之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肥料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通过上述表明,山东水资源不足、肥料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基本省情制约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由于农业信息化离不开智能农机装备的技术支持,所以农业机械拥有量的持续增加也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间接的保障。
3 山东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议
3.1 农业科技信息化
山东省各地的农业科技成果颇多,但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技术与生产活动相互脱节的局面。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可以加强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的信息沟通,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实践,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5]。
3.2 增加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的实施方案,合理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所提供的信息。保障农业短信服务等通讯服务的正常运行,完善服务水平,提高信息的时效性。规范农业期刊内容,保障先进农业技术的可靠性。借助手机AAP软件,设立农业信息微信账号,通过微信向社会农业相关信息。
3.3 发展要借助高新技术
农业信息化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将遥感技术、系统理论、物联网技术、专家决策系统、GIS、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可实现农业精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进一步加大3S技术应用于粮食种植面积、土壤墒情、水旱灾害、农作物产量等监测预测,为农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4 明确建设的主体关系
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主体。政府、农民、企业、涉农科研机构和农业协会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协调分工,最大程度获取农业信息化领域的价值。只有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关系,才能有效杜绝分工不明确,机构不合理以及责任不清的问题,为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4 结论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同时,更要符合山东人多耕地少、水资源不足、肥料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基本省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力由相对落后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6]。今后,山东应主导农业信息化的多元化发展,着重对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资源信息建设、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另外,由于山东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差异性较大,因此,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为山东全省推广农业信息化奠定基础[7]。
参考文献
[1] 曹卫星.农业信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杨全海.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3(1):27-28.
[3] 刘林森.现代信息化推动精确农业发展[J].信息化博览,2013(3):51-53.
[4] 宋翠翠.山东省水资源储备模式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2.
[5] 李道亮.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8(5):66-70.
[6] 高军.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9.
1.1构建了强力支撑、多级联动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了从自治区到村级的“五级”联动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了一支熟悉农业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能胜任信息筛选和的6000多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三是构建了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电信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涉农信息服务合作基本框架。1.2构建了“龙头”带动、纵横交融的基础网络构建了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协同广西水产畜牧兽医信息网、广西农垦信息网、农机化信息网、农业区划网、三农科技服务网等门户和专业网站,连结全区150多个市(县)涉农子网站的基础信息网络。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广西农业网站群每年涉农信息50多万条,广西农产品贸易网网上促销成交累计914.29万t、成交金额232.35亿元,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实现了上接农业部,下连全区各市(县)农业局,横向与自治区政府各有关厅局互联互通。1.3构建了“进村入户”、结构多元的服务模式为进一步丰富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广西以“三电合一”模式为基础,充分利用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宽带进农村的建设成果,开辟了12316热线、农技110、农讯通、新农通、甜蜜通、网站手机版、网络电视等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服务通道,成功探索了多元“三农”信息服务实践模式,有效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1.4构建了智能互动、高效管理的应用系统2003年以来,广西农业厅、科技厅、农垦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等涉农部门成功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糖厂综合农务管理信息系统、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等30多个农牧渔业产业运行保障系统,及种养产业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系列智能化支持系统,开发了农业信息基础数据等多个农业数据库,完善由构件库、知识库、模型库、数据库四大部分组成的农业专家系统(吴华瑞等,2003),开启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政务、生产经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的应用新阶段。1.5构建了安全稳定、综合运行的应用平台2012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金农工程一期项目,构建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农业综合运行平台。该项目覆盖了广西区本级、14个市、106个县(区)和300个乡(镇),实现了省部级数据交换、共享和良性互动,并通过对县级平台、乡(镇)信息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点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信息站点的覆盖面,为农业行政管理、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生产数据。
2制约因素
2.1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启动较早,但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对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缺乏基本了解,片面地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只是拉网线、配电脑、建网站、发信息等技术工作,而对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服务、信息法制等信息化建设诸多重要因素缺乏足够认识,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2资金投入不足,受益面较窄多年来,广西虽然较早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设想,但真正列入财政投入计划的较少。以广西农业系统为例,2003~2012年广西区本级农业信息化投入仅9200多万元,其中互联网专线租金、视频会议系统及设备维护等基本运维费就占了4600多万,市、县农业系统投入也仅有3800多万元。由于投入少,经费缺乏,目前77个县级农业网站中有近半无法正常运行,“三电合一”、“12316三农热线”无法正常发挥后续作用,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过窄,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2.3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广西各地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区14个市农业局(农委)中,仅有4个市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身兼数职等现象,技术人才缺失严重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导致掌握的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2.4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受部门职能分工的限制,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此外,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收益慢,同时缺少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和长期规划,社会资金和各类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快速发展。
3发展思路
3.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积极推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GIS、3G、4G无线传输等技术,建设集遥感信息、农田土地信息、地籍信息及农作物种植信息,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广西大宗农作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辅以智能分析和规划、查询展示和数据自动分类存储等系统。引导种养企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等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环境监测能力及智能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确保精准施肥、精准投料、精准预警防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自动化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3级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对农田墒情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和决策,全面提升广西土肥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推进土肥信息化建设。开发广西植保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和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疗系统,建立植物检疫情监测和防控、农作物种苗检疫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阻截、防控的服务能力。3.2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指挥及应急调度能力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管理各领域的行业监管能力,推进农业行业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实现农业应急、远程会商、指挥决策、预测分析等多方协同功能,确保与广西区应急平台的数据共享与指挥协同,为广西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保障。3.3努力提升市场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产销价格监测点,加强纵横协调,对大宗鲜活农产品生产、收购价格、流向等产销信息进行收集、监测及深度对比分析,实时预判预警、把握大宗鲜活农产品产销走势,定期市场分析报告,提出未来产业发展对策。同时,要加强广西农产品供求联盟与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一站通系统的对接。此外,要建设并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价格及产业损害等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包括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市场价格、相关税费政策、贸易相关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及程序等信息资源,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服务。3.4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信息化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农药化肥、农机及种子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协同涉农企业实现农产品基地、品种的电子化档案管理及质量安全信息控制、跟踪和追溯;建立农药化肥及种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张玉香,2005)。3.5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农村经营管理,重点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服务、耕地流转管理服务等监管系统,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数字化、管理流程化及产品销售电子化,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化经营水平,拓宽网上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结合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建立减轻农民负担或国家强农惠农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增强涉农政务信息的透明性。3.6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新成果,加强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研手段信息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加强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自主创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实现科研部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等的转化和应用。3.7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加强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农产品贸易网及全区14个市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子站点、109个县级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点的建设。优化市、县级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供求信息及相关动态信息等的为农服务功能,提升与农业部“一站通”对接效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信息全国大覆盖、大联播。联合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在线交易,逐步创建快速、便捷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3.8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以农业云计算平台和农业资源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的广西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存储共享和数据融合。加强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突出信息的地域性、实用性,使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具有针对性,突出地方特色(顾君等,2013)。建立规范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农业部门力量,加大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洞察和捕捉能力,提升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及开发利用能力,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综合信息。
4保障措施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互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62-03
信息化与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两大举措。西部地区要想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有效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2~3],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对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农业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同时农业数据库建设、多媒体制作等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涌现了大批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仍然存在农产品差异性不强、流通不畅等问题;同时,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信息资源较为分散且利用率低、信息获取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有关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的相关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朱佩娟(2003)通过对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王文强(2003)从政府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改变农业宏观管理方式的作用,认为农业信息化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卢光明(2007)[4]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及科学化,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吴磊(2007)[5]认为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只有信息技术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实现强优农业企业的联合,可以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促进其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
2.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马晓阳(2005)、 赖茂生等(2006)[6] 认为,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加强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资源产生规模化需求,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促动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郭庆然(2006)认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问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卢光明(2007)则强调,只有在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农业信息化。
综上,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其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作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理是什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如何共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理
农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销售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环节的全面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化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方面,农业信息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流渠道,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产业联结和管理提升提供了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对西部地区来说,信息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
1.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广,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成为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随着不断增加的农业信息网站、地区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取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市场行情等信息,及时推广和使用农业科研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自身农业生产水平[7]。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降低了资源使用量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更科学的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农业生产率低下且发展缓慢。广大农村只有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并借助关联效应,连接市场、生产基地、农户等产业化主体,才能推动产业化纵向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调研,既可以减少调研成本,还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农产品供求状况,避免地区之间产品结构上的趋同,从而科学确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我发展和管理,还有利于政府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3.农业信息化可以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拥有更多信息,提高他们的讨价还价能力,培养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各参与者利益,促进农业市场化,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更为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各主体间信息的充足使得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集约程度及配置关系得以改变,从而降低农业产业化相关参与者的生产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同时,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化参与者的决策效率,使他们能依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生产,通过信息流使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取得同步协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农业信息化能够带领农业产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西部地区的优势农产品建立网上交易通道和广告效应,将品牌与产品传播于世界各地,可以扩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合作者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产业化范围,更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基础信息平台为相关参与者提供广泛的农业政策、科技服务及市场信息,从而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当地农业信息并于宏观信息进行对接,及时提供农业预警信息,监督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状况,确保相关产业的合理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对其硬件设备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使产业化组织数量逐渐增多、农业产值迅速提升、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内各环节更加紧密、产业化链条不断延长、农产品流通越加便利,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经营效率的强烈愿望 [8],因此促进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始。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也使得需要、交流和沟通的信息数量迅速增长,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对相关硬件设备――电话、电脑、光缆及相关软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就能够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民和企业的收入,使农民、企业有经济条件去承担各种信息费用。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能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益而有能力向农民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后,可以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直接投资,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可见,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等方面给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动力,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创造信息化的客观条件,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二者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三、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要协调一致。但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而农业信息化又相对滞后,应该采取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共同发展,对农业信息化有所侧重的总体策略,这样才能弥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营造环境
1.政府提供资金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及行业协会开展针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次,对农民购买使用信息化设备提供相应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信息设备和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再次,对于产业化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组织及行业协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购买农资等进行补贴;最后,对农业产业化应用的信息设备和软件的研发进行补贴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2.政府提供配套服务。首先,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力度[9]。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各级政府必须统筹规划,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的有效融合。其次,广泛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并把信息化纳入地方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农业信息管理及服务的信息系统,努力做好信息扶贫工作,提高农村的信息传播能力,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最后,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利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同时,政府部门应与农业教育机构相互协作,开设远程教育,举办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适应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大力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还可以带领大量农户进入到生产环节,分享利润,有效实现与农民的“双赢”。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水平,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对于技术水平优、发展势头好及经济效益高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要加以重点扶持。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政策优势以及舆论引导对人才、资源等要素进行合理整合,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型龙头企业。通过引导、培育和扶持等方式建立起的一批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能够较好的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农业效益。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率先建立风险基金,通过合同契约、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调节机制和分配关系,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力求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11]。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将其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主体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一,农民应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广大农民应加强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进农业耕作方式,使农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广大农民要提高信息的阅读能力,通过自我培训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第二,龙头企业应加强网站的建设,及时与其他农业产业化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品流通,提高企业声誉,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中间商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的主导力量。应通过自我学习和其他培训方式提高市场交易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及时准确供求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推广,推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信息机构在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尤其是在西部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同,在信息化推广的过程中,信息机构需要加强针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建立符合农村地域特色的农村渠道体系,构建双赢的合作模式来寻求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同时,信息机构要根据地方发展情况提供配套的信息设备,如手机信号塔,电视信号塔,计算机配套硬件等。信息机构还应安排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并积极开发适应农业产业化主体发展的信息软件,降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本,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彦华,周亚明,王雅玲.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刘利永,李道亮.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06,(4).
[3] 卢光明.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4] 吴磊.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3).
[5] 赖茂生,王芳.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何艳群,等.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0,(9).
[7] 张雪绸.新时期农业信息化与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8] 朱娟.对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5,(10).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物联网;应用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1、美、法两国不同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美国实现集约化的农业信息化生产方式,依托的是高度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政府投入型”为主的投入模式,包括重点投资基础设施而不是农作物和提供低息贷款;“政府主导型”的组织模式,包括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化组织结构和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包括网络媒体、电话服务和图书馆查询。法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与美国相比,虽然起点比较低但是发展速度快,这得益于其成功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是“政府型+商业型”的投入模式,这种双方面的资源投入扩大了资金来源,相关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投资获益,也鼓励了他们继续投资;二是“多方合作型”的组织模式,法国服务主体众多,包括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事业联盟、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农商会等,他们在服务内容、对象、规模上各自有所侧重,形成互补;三是“传统+现代”的信息传播服务模式,除了网络媒体、电话、图书馆之外,主要还有会议、广播、报纸、刊物、传真等形式,呈现出分散、直接、多渠道的特征;四是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体系。2、美、德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其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精准农业,主要应用的技术有农业数据库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同时,先进的农业信息网络技术使得近20%的农场主选择网上交易,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所有行业中排行第五。德国在农业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决策和控制方面均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化技术,并注重技术之间的集成,以保环境促发展为目的。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MichaelChui、MarkusLofflerandRogerRoberts(2010)认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对员工行为的感知,以此来改善公司管理。同时,运用物联网的传感器驱动的决策分析,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可以降低开发成本。RFID技术应用于零售业可以改善供应链管理、缩短零售周期、提高供应链可见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和未来盈利能力。未来在零售行业中RFID技术有望取代条形码技术,因为它不需要操作人员的视线关注并能够提供更多功能,提高了处理速度和效率。而专业技术的缺乏、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是RFID技术带来的风险。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方面,我国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投入模式,主要包括:属于无偿放款的拨款方式;使资金得到高效、有偿使用的贷款方式;补贴、补助和贴息方式。组织模式是以国家农业部门为主导,其他涉农部门为辅。信息传播模式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投入使用先进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比如“三电合一”“、百万农民上网工程”“、农报110”等。在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方面,我国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决策方面的技术得到深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项目,使相关技术落地生根;一些集成化技术已应用于精准农业。广东省发展农业信息化在区位、资源、政策、经济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地)、县(市、区)和乡镇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河北省也已初步建立了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三大类网站,并在“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物联网技术的感知、传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园艺以及农产品物流等方面。传感器可以感知采集目标检测区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为精准农业、温室种植环境监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依托土壤墒情和作物用水规律研发出智能化滴灌控制系统,解决了新疆石河子垦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国电信建立智能农业仓储管理与溯源平台,提升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者信任感。北京派得伟公司参与了科技部“农业物联网测控系统”重大项目,实现了农业传感感知、传输通讯和分析处理功能。农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查看数据进行相关操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音视频互动方式与农业专家进行线上交流,为作物病害进行远程诊断。
(三)物联网技术在生活方面的应用情况1、交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公交无线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安装GPS定位系统和车载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另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控制车辆行驶状态、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使用ETC收费,等等。2、房地产领域。通过互联网等通讯技术将传感器安置于地产开发涉及到的人员和物体、机器及各种终端设备,将小区医院、幼儿园、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设施的信息上传、汇总,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通,达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3、医疗领域。未来的小区以及家庭内部将建立起与医疗机构的互通互诊的健康检查系统,使医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对在社区内的患者进行简单的诊治。浙江大学附属一院何前锋提出了简约数字医疗物联网,认为医疗物联网是以医生、病人、药品、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物”,同基于一定标准的工作流程的“网”之间信息的交互。4、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改变了物流信息的采集方式,改变了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物品流动监控、动态协调的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集物流配载、电子商务、资金质押、信息跟踪、仓储管理、安保警备、海关安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四)物联网发展仍存在的问题1、信息集成技术落后,信息共享渠道不通畅。使用物联网技术产生的大量数据,用目前的存储方法保存会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存储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由于部分乡村通讯手段非常落后,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问题,信息难以实现共享、流通困难。相关产业、相似流程的信息不能共享,缺少借鉴、重复作业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失败率。2、商业模式待完善,相对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有三种:政府支持的示范性项目、物联网企业做的示范性推广项目、国有大型农业物联网项目。在这三种模式下,不论由谁提供资金,都存在着相对成本高、产业链成员参与不主动的问题。所以,构建稳定共赢、规模化、有利可图的物联网商业模式是推广物联网技术非常重要的部分。相对成本较高:一是人力成本较低;二是采纳物联网技术的成本较高。用整套的物联网技术来代替人工劳动力,投入必然会增加,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这一点成为阻碍物联网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3、开放性不足,规模化应用少。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局限在小规模、企业内部,大规模的、企业之间的甚至是跨境的应用并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4、技术标准不一致。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初期推广的过程中,信息采集、传输、人机互交接口的技术标准不一致,各个标准组织比较分散,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对于厂商而言,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参照,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进而影响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和成本。5、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健全。工信部虽在2011年提出《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我国2011~2015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但针对各省市具体环境、现实背景的更细化的政策文件仍有待完善。各级政府也缺少比较详细的物联网发展规划,使得物联网技术推广大多只是纸上谈兵。
(五)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因素研究。总结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基于Tornatzky和Fleischer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分析物联网发展的影响因素。1、技术本身特性(T)。主要包括技术的复杂性、兼容性、感知效益和成本等。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复杂性与接触物联网技术的一线人员本身的素质、能力挂钩。在各行业(尤其是农业)中推广物联网技术,实地操作人员对该技术的理解程度、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推广成效。若技术太过复杂,会增加了人员操作的难度、降低操作人员的信心,导致抵触心理的产生;其次,物联网技术的兼容性决定了推广的规模。兼容性好的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与原有企业、其他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契合;最后,感知效益和成本是物联网技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带有明显营利性质的企业最看重的因素:一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否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增加硬件设施成本以及相关维护成本是否不大于原先的人力成本。2、所处组织特征(O)。就是指企业规模、高层支持、技术知识、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等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在面对新技术的推广、实验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包括购买硬件设备和聘请专业人员等;承担新技术实验失败风险的能力也比小规模的企业要大些。高层决策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和支持程度,相关人力、物流、财力的支出程度,也影响着物联网技术是否会被采纳。供应链企业之间较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对采纳物联网技术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众企业若想共同推进新技术的采纳,就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协作。3、周围环境因素(E)。主要包括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竞争压力一方面是由于同业企业采纳物联网技术,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不得不采纳以跟上行业的整体步伐;另一方面是合作企业要求而应用物联网技术。另外,政府方面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广的基础上,还需拨出专项资金来帮助更多的企业进行物联网改革。政府政策的倾斜往往是具有超越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力的。
主要参考文献:
[1]VenkateshV,MorrisMG,DavisGB,etal.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wardaunifiedview[J].MISquarterly,2003.
[2]KohCE,KimHJ,KimEY.TheimpactofRFIDinretailin-dustry:issuesandcriticalsuccessfactors[J].JournalofShoppingCenterResearch,2006.13.1.
[3]SeymourLF,Lambert-PorterE,WilluweitL.TowardsaframeworkforRFIDadoptionintothecontainersupplychain[J].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8.5.1.
[4]高娃.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
[5]黄承红.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对广东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2.
[6]李治宇,胡志全.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分析[A].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6.
[7]李晋瑶.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孙逊.物联网技术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9]于莉.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
[10]赵松岭.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
[11]俞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医院架构及服务访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1农业信息化的概述
农业信息化将新农村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农业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深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个过程当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信息化可以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在农村地区进行传递,并进行充分的利用与相互补充,使我国农业经济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1]。
2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2.1信息内容繁杂
农业信息所包含的内容繁杂,包括自然环境信息、植物生长规律信息、各地区气候信息、农作物物价信息等。这充分说明了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农业发展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有极大的联系。就农作物的生长而言,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各不相同,每种农作物所需的土壤养分、水分也各不相同。其中一项因素没有管控好,就会降低农作物产量,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2.2发展漫长
农村信息化发展与城镇信息化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助力信息化的推广。而反观农村地区,农村居民本身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再加上思想过于保守,素质低,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推广,从而导致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速度缓慢。
2.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可以给我国农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保证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维持我国的生态环境平衡。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业信息在农村地区快速传播,加快了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农业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我国农业创建了新的生产模式,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3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强化基层农民的信息化意识
农民是进行农村信息化推广的主体和关键,因此加强基层群众的信息化意识十分必要。首先,要重视对基层农民进行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益处进行宣传,让农民真正掌握实用的信息技术。其次,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从而构建完整的网络资源库,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
3.2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建立内部机制的基础之上,扩大农村网络的覆盖面,促进农业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
3.3促进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协调发展
信息化网络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不仅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同时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农业信息化的出现,使农业发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计算机普及率低的情况,一些农民获取农业发展信息的渠道比较少,只有电视和广播等。因此,在进行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将传统媒介和网络技术相结合,为促进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3.4规范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传统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信息传递滞后,直接影响农民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将农业信息传递给农户。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4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4.1提升农业生产速度和质量水平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史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采集和游牧,简单的农业活动是利用石器进行的。与原始阶段相比,传统农业阶段已经积累了一些农耕经验,农民开始利用畜力和手工铁制工具进行生产。虽然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但是普遍都达到了自给自足的程度。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现代农业致力于农业信息的使用,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各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且对生态环境进行精心的保护和治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使现代化和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在农业发展方面,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业生产的科学实施。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必要的信息,可以根据土地和气候变化,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2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产业更加科学化
农业信息化优化了资源配置。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协调多个生产环节,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传统的方式虽然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投入高、产出低,与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另外,信息化可以促进农业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既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又加快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平台不同的市场信息,还可以科学监测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为农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科学的保障。
4.3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的发展,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也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真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农业信息化也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生产活动主要是根据农民以往的生活经验决定的,有的决策不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使各个农村社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农民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及时调整农业生产安排。
1)各级政府涉农单位系统网站建设及办公自动化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四川省把与农业相关的信息服务网站一并纳入省农业厅的专业性网站,方便各种农业信息的查找与共享,使得农业厅的各办公单位真正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全面化,高效化。
2)具有较为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组织体系与平台。截至2014年,四川全省的17个市、州82%的县(市)以及65%的乡镇都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或组织。截止到2013年的年底,四川省农户上网的数量达到12.17万户,四川全省县乡两级共计有专门的农村信息化机构2402个,有7937人专门从事农村信息化工作,四川全省的665个农业网站中有农户自己建立的网站390个[1]。
3)各种创新性的顺应时代变化发展趋势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措施纷纷出台。四川省建设了面向三农的“12316”热线系统,有需要的人士可以通过这个“12316”系统进行农业政策咨询、农业信息服务以及网上活动。从整体上看四川省的农业信息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别和问题[2]。
2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府重视度较低,政策实施力较差。当前,四川许多的基层农村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对农业信息化的概念模糊,农村的农民就可想而知了,虽然现在在四川许多市县基本都拥有涉农信息服务网站和相关的涉农支持政策,但由于政府支持度不高,导致执行力度较低,有些先进的生产模式,没有传达到农民那里。
2)信息数量少、质量不高。目前,在四川专门从事农业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的专业人员比较少,而且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使得采集数据的方式比较原始,而且采集到的数据精准度不够。在质量上,许多农业部门传上去的许多数据都是不达标的,有些更甚是胡编乱造的,这样就可能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
3)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技术能力低。就目前来看,四川省的农村农业种植人员文化素质都是比较低下的,在这些种植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而且年龄大都是45岁以上的居多,高中文化以上的人基本没有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充分表明就目前四川省来讲,农民文化素质令人担忧[3]
4)专业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在当前四川,这些人才比较缺乏的,都是一些只会网络技术的,不懂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这样会导致他们上传的信息不够准确和完善,从而导致农民得不到相关准确的数据,阻碍农民生产,导致严重后果。
3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1)培育和完善良好的体制机制。建议政府加强各部门的政策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统筹规划,协调共进,切实做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市场与政府力量的有机集合。政策支持,尤其要支持那些利润小,作用大的市场服务行为,如减免其税负、加大贷款支持、降低贷款利率等。
2)组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为了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建议实施下列示范性项目:第一类:基础支撑类信息化项目。建设省级农业应急指挥平台,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省级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库,省级农业云计算服务中心等基础支撑设施项目等。第二类:生产应用类信息化项目。如精准农业、设施园艺、养殖业智能化管理等项目。
3)加大资金的投入,拓宽渠道,降低成本。目前四川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太小,资金的不足直接导致生产的落后,加上经济基础的薄弱,政府应该拓宽资金渠道,多方争取资金的介入,按照政府带头,市场运作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4)提高农民接受信息的能力,并大力培养相关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农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有关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成员、农产品经纪人等的培训,提高采用信息技术及终端设备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县乡干部、大学生村官及其他信息服务队伍的培训,提升其为农服务能力[4]。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