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管理体系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一、学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学科的内涵不仅包含专门的知识体系,还包含在相应的研究方法下围绕知识体系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及开展这些活动的学术组织。高等学校的学科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是高校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涉及学科方向、学科团队、科研成果、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学科建设是培育和增强高校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业务建设的核心,是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占据首要地位。狠抓学科建设工作,对于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科是高校的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强基固本的工作,学科建设整体情况从根本上展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水平等。学科建设不仅是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坚实保障。通过学科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打造优势学科的服务平台,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是指高校内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职责范围设定等制度的建立,主要包含“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学校—学科”两级管理体制、“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和“学校—学科群—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是指高校学科建设的组成部门和构成要素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进行的相关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如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机制等。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学科建设运行的前提条件,周密可靠的运行机制是学科建设能够良性发展的关键保障。完善学科管理体制,建立与之相辅相成的运行机制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总之,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1.政府主导建设规模,导致高校缺乏自主权

地方高校一般在财政经费、办学规模等方面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很强依赖。政府掌握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资源以及资源分配权,直接或间接地干预高校学科建设。政府为了解决所管辖地区的现实问题,以项目资金的形式资助学科建设。同时,高校为了增加学科点数量,不得不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盲目申报,导致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违背了最初的学科建设规划。此外,学科建设往往采用“项目申报审批”的方式来分配教育资源。“985”高校、“211”高校优先获得资源,高校之间缺乏公平竞争机制,没有充分调动地方高校的积极性,导致学科发展趋向于满足政府的相关政策,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高校缺乏自主权,最终使得学科内涵建设成为空谈。

2.管理机构内部关系有待理顺,二级部门角色缺位

管理机构功能不健全使得地方高校学科管理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未设置分管学科建设的校领导,学科建设工作多由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兼职;部分高校未设置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及学科工作组等;学院层面没有专门负责学科建设工作的人员,多由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兼任,也没有配备专门的行政人员负责学科建设工作,有些学院虽配有学科秘书,但因学科秘书多为任期一年的兼职人员,频繁更换使得校级学科建设管理部门与学院的对接工作不顺畅,导致学科建设发展出现障碍。

3.职权模糊,学科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

目前,学科建设的管理机构职责权力不明确,存在有权的机构不用负责任,有责任的机构没有权的问题,学校、学院、学科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清晰,一些工作不知道由谁来负责,只能从学校层面临时安排某个部门负责执行。学校层面负责学科建设工作的部门忙于日常行政事务,对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等缺乏统筹考虑。学院层面的学科建设多由院长负责,在实施中则分成多个子项目进行管理,子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建设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分别管理,往往出现子项目负责人对工作汇报不具体,院长掌握信息不全面,工作上出现互相推诿、责任不到位等情况。此外,在学科层面,学科负责人多为校领导兼职,精力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科负责人很少参与实质性工作,对学科建设的规划、审核、监督、保障未尽到责任。最终,学科建设工作多由相关学院院长执行。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运行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科建设管理机构功能不健全、责任不到位,学科建设意识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当前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如下:在决策机制方面,行政权力明显,决策权力模糊,对专家论证重视不够,学术权力影响不够,学术委员会多数发挥咨询作用,未能充分参与决策。同时,在议事规则方面没有统筹考虑,缺乏衔接对应。在绩效评价方面,多数高校引入了第三方的学科评估系统,但未建立学校自己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未形成学科建设自评报告,缺乏对学术成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科建设中个人及团队贡献的评价等。在激励政策方面,激励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科团队成员兴趣的激励、物质的激励以及基金项目方面的激励,尤其缺少了认可、信任、尊重等方面的精神激励,导致学科成员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在学科建设协调方面,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意识不强,学科建设管理部门与学院及学科之间的协调力不从心,与人事处、财务处等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受到制约。在资源共享方面,没有建立协调灵活的资源配置机制,经费使用不够合理,学术交流少、公共平台建设少、用房紧张、设备分散且利用率低。

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地方高校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1.协调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落实高校自主权

政府和高校应该从宏观层面出发,通力合作,制定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战略规划相匹配的专项规划,结合高校自身发展需求,避免盲目附和。要最大限度地规范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审批,减少直接干预,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2]政府应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来引导高校,高校应该把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制定大学章程等作为重点,突出学校的自主权,增强社会资源的资助,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创办符合高校发展定位的高等教育。

2.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坚持全校“一盘棋”的原则,实施校级层面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体系。学校层面部署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组织制定和审核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进行宏观的指导、监督、调控和管理。同时,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办公室,使学科建设工作有具体单位出面牵头组织,其具体工作如下:草拟学科建设相关制度文件,组织实施规划方案,监督各业务部门落实学科建设的相关制度及监督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等。学科建设工作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科研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等部门开展相关管理服务工作。学院负责带动本学院学科建设的规划和考核,逐步与学校其他相关学科形成学科群优势。同时配备专职学科秘书,负责与学校学科建设部门进行对接。学科层面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统筹安排,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并组织学科成员实施。三级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地方高校组织多方力量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还有利于调动学校各级人员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地方高校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要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积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召开专家论证会,形成方案报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审批,完善集体决策的程序,做到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确保决策民主化。为确保学校的议事规则,还应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积极推行学校政策制度,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参加政策咨询,确保学校的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能够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有效、积极的推动作用。

2.实行项目化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

学科建设主要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学科建设中团队成员应在主攻方向上协同开展研究攻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研究的问题拟定课题,向学校提交计划任务书。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对学科各类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开展检查考核、绩效评估工作。另外,要严格执行学科建设考核制度,定期进行中期检查、学科自评检查等。同时,要建立多元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以第三方评价为主,自主评价、行政评价相结合。要以学科评价合理引导建设方向和重点,鼓励竞争,动态发展。第三方评价侧重评价学科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和地位,自主评价侧重自定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行政评价侧重整体目标的实现情况。要完善评价办法,提高评价结果精准度。

3.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激励机制

实施激励机制主要是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激励政策,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激励机制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包括提高学科成员地位、改善待遇、扩大影响以及实施精神和物质奖励的政策,通过资金补偿、制度优化等方式,提升教师投身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对于学科带头人,他们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对他们而言,精神方面的追求远胜于物质方面的鼓励。因此,要注重对学科带头人在授权、认可、信任等方面的精神鼓励。要考虑为学科带头人制定和设计职业规划,为他们的规划工作提供方便。[4]使学科带头人真正享有管理学科建设各项事务的必备权力,同时也应在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方面给予其支持。对于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应考虑构建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培养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人脱颖而出。对于骨干教师,可以让他们进修、对其他学校进行访问,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4.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有偿服务机制

学校要树立仪器设备共享的大局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细则,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或在相关职能部门网站设立链接页面,提供大型仪器设备分类导航和在线预约、缴费使用服务。仪器设备归属权和存放地仍在各个学院或科研平台,学校设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岗位,由专人负责科研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可制定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服务收费标准(分别制定学科内、校内、校外三种不同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通过网络平台公开。另外,在不影响学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面向社会有偿开放。

5.建立完善的学科建设协调协作机制

在学科规划战略背景下,学科建设组织机构应具有权威性,遇到建设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科建设机构要出面协调解决。学科建设的决策部门以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的形式开展协调工作,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学校相关业务部门、各学院之间的有效沟通,理顺各方关系,根据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管理职责、建设目标、具体成效等,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抓好各职权范围内的学科建设工作。

第2篇

关键词: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的合理实施可以对社会科技活动起到高效的控制、调节作用,而创新其管理体制也有利把握科技工程的总体方向,在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体现。因此,提高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构建信息化的开放式科技管理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的状况。

一、科技管理的实质

1、科技资源配置受经济全球化和知识革新的影响,国家、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从资本、经济等方向朝着科技实力竞争发展,因此科研项目的发展和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已经不仅仅是影响着科技工作的整体,更是涉及到了国际层级的角度。管理就是利用合理的手段有计划的组织、调控、领导其相关部门和行业进行工作,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扩大到最大。

2、科学技术源泉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是促进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进步的源泉,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从未停止过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和信心化建设,将科研项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综合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用科学管理方式对科技管理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资源的有化整合,达到与预期一致的管理目标。

3、科学技术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得以合理运行的关键就在于可以贯彻落实科技政策,并发挥其科研项目的潜力,并能够适应与日俱增的经济变化,实现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摆正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方向,而科技管理创新工作也随着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具备现实意义的模式;并作为保证科技工作有条不紊运行的关键存在着。因此,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成为了如今热议的话题之一。

4、科技创新体制的变革如何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制度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就要掌握如今的社会形势,并结合科技体制改革的这些年中发生的变化,将其转化成不竭的动力;使之成为强有力的生产力,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利保障。制定与我国经济制度协调一致的科技创新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既不受到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影响,又要确保科技创新制度要符合其社会发展。

二、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现状

科技管理体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革,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基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从法律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上,一直被某种制度所局限;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也存在着定位不合理的情况;而当前科技管理制度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很明确,但是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很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完善的利用和配置;因而无法做到与市场经济体制协调一致。资源供不应求,或存在资源稀缺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决策机制与发展需要不一致科技创新制度的实施与制定就是要以社会发展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决策力度与发展步调不一致就会导致其发展跟不上节奏。调控能力缺乏实效性,整体体制过于官僚化,从国家角度考虑,其中也是有很多不利因素存在的。这与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有一定关系;国家和政府不能予以引导性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都是致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3、适应变革的基础薄弱科技创新中的各级创新主体不能适应变革的速度,在中间环节面临着严重的创新能力不够问题,科研团队研制的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其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失去人性化、灵活化的发展前景,人才创新力不能被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浪潮,久而久之就会跟不上步伐,很多机制变得僵硬,最终淡出发展的舞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当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会旧制度和新制度之间的冲击导致的。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得出要想实现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发展,就要扎实稳定的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并制定能够解决的策略,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道路,保证我国科技发展的始终以健康、稳定的状态存在着。

三、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自身发展为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的罐体体制,对科研活动予以级别管理,将商业运行模式作为推动其活动的主要方向。科技管理体制的创先,按照其核心内容来说,就是设定了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政府和企业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整合创新资源,保证创新价值的灵活性,建立层级分明,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在制定并确立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保证政府和市场之间职能界定,通过法律法规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利用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作为科技发展的方向,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技术活动的正常运行,明确国家在重大科技平台和公公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保证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并对机构体系职责加以明确。

四、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很多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法律框架,科研项目的发展也随着科研组织的不断壮大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力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加以定位,但是在大部分的科技研究组织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都制约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

1、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对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从客观要求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客观需求,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予以严格的标准;充分调动社会的竞争力和市场积极性,加快资源合理配置速度。

2、宏观决策机制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科技创先中的宏观调控手段与科技创新的发展不能相适应,在宏观决策体制不能与实际发展情况步调相一致,加强对宏观调控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官僚化过于严重。科学技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诸如高层科技决策评估和监督层面上相关部门无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科研项目就无法顺利展开。

3、科研体制受传统制度影响严重科研项目的创新主体对于制度变革的适应性需要向更高层级发展,企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对科研活动的适应性过低,管理体系过于僵硬,无法激发科研人员的思维,也不能与创新发展规律相适应。通过对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分析,上述不足之处的成因还是由于旧制度及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只有不断对科技管理中随时可能出现新情况及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才能有效解决为我国科技体制创新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五、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趋势

促进科技体系重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自身发展水平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我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使科研活动实现分层次管理,通过商业运作模式对科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未来改革的趋势。不断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体制,在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实现科技宏观管理的调节作用,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各自职能的所属范围,通过各种经济手段的合理利用对社会资源配置及科技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建立符合国家实际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逐步使科研机构体系向规范化方向发展,针对各类科技项目及其承担单位建立适宜的监督评估制度。发挥各级科协或科学共同体等社会资源的作用,促进科技不断进步,在科技投入方面将企业家的捐助资金作为一个有力补充,积极引导非营利科研机构及民营科技企业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六、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科技管理体系的工作模式源于传统工业化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是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实现信息化管理必将带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将会促进科技管理发生重要改革,进而使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科技管理体制信息化不仅对于全面高效地管理科研信息,而且为决策者提供重要辅助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能对科技工作者的动态详细了解,对于促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使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还可以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促进行政能力的整体提升。提高科技竞争力,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要具有信息化的战略思维,成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

七、结语

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要见面礼综上,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我国国情,建立诸如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科研机构治理结构等符合科技体制所需的基本法律框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上,信息化对于科技管理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于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赵文敬 单位: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第3篇

摘要:从技术管理的基础理论、科学方法和实践操作与技术管理实务入手可正确认识和把握技术管理学科体系相关问题。当前技术管理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领域;技术管理学科建设的主题可归纳为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以及技术管理实务的规范化等。目前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和“技术管理”,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进行分拆和改造,但技术经济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与体系;不应错将工程经济问题附会在技术经济学科上,或将技术的经济问题与技术的管理问题混为一谈,因为无论是技术经济及管理还是工程经济及技术管理都不是连贯一体的合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3)06-0096-07

一、引言

技术与自然、社会构成了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1〕。今天的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体系,随着信息技术(IT)的不断发展,技术也在加速发展。由于技术存在的不完美性、多用性、发展变化性,对技术进行管理就显得越加迫切和复杂。技术管理在国外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而国内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2〕。实际上技术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其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下面主要讨论技术管理的基本问题以及学科体系的发展等问题。

二、技术管理的基本问题

人们要利用技术,就必须对技术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对技术进行全面的管理。在此我们首先对什么是技术以及技术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介绍。

1.技术简述

技术(technology)一词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the practical aims of human life”.(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实际),而将技术作为一个主题词检索就涉及了11个门类,76个条目〔3〕。技术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技术就没有人类发展的今天,技术对于人――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它就脱离主体,而一旦脱离开主体,它就不能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技术的存在形式我们认为,它既不是属于‘世界1’――‘物理世界的实体’或客观物质世界,也不是属于‘世界2’――‘精神状态世界’或主观精神世界,而是属于‘世界3’――‘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精神世界,即“技术的内容是精神的,其载体或外壳是物质的”。〔4〕

2.技术的种类

技术的种类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自然技术是物质生产技术,如制造技术、建筑技术、电气技术、生物技术、监控技术等等;社会技术则是改良社会的技术,如民主制度、法治、自由协议、独立规则、平等原则、组织架构、议事程序等等社会运行规则;而人文技术关注人们交往的方式方法,以及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如思维方式、诗文欣赏,因此人文技术更接近于人们所说的艺术。另外,技术按照其本质形态分为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按照在社会中的用途可分为军事技术、民用技术;按与人们生存生活的远近则可分为探索性技术,实用技术和娱乐性技术;按技术处理的对象可分为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支撑,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在一个社会的发展中是自然协调的,要想有选择地发展一些技术,排除一些技术并不能全面持久地有效①。

3.技术的性质

关于技术的性质,人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技术的本质,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技术的性质应该包括技术的本质,但技术的本质不能涵盖所有的性质。在讨论事物的本质时,大多数人是将事物本质对象片面化或绝对化,并没有统一的视角和标准,这就使得问题复杂化了。我们根据对技术的分析罗列了若干技术的性质以为讨论技术管理的学科体系参考。

(1)技术的社会性。作为前述“世界3”重要内容的技术,首先是因为人的社会性而被创造出来的,技术的价值也是因其社会性,而与人类社会共存。

(2)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既是人的发现,也是人的创造发明,人们发现了是什么、为什么,从而才用于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技术的经济性。技术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省时、高效、安全、可靠。

(4)技术的知识性。技术要被人们分享,就需要让人们知晓,需要说明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用,这正符合知识的要素。

(5)技术的工艺性。技术的工艺性绝不仅仅针对物质产品技术,对社会、思维、政治无不如此,人类的现代化绝对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没有政治、观念和思维的现代化――全面技术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现代化本身,现代社会是全面技术化、程序化和工艺化的功能社会②。

(6)技术的周期性。技术的周期性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一种技术不会永远有效,一直不变;另一方面,就技术的总体而言,其发展过程体现出周期性或阶段性。

(7)技术的风险性。技术无论就其特殊个体,还是技术总体,人们都无法完全预期其未来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人们对技术使用必须多加小心,但发展与使用技术时可能会有问题,而不发展与使用技术绝对有问题。

(8)技术的发展变化性(也可将周期性归入此项)。

(9)技术的不完美与可完善性。技术像人类做的任何事情一样,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即由于人类发展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局限,在其制造或设计上都会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

(10)技术的结构性。各种各样的技术结成了技术体系,也形成技术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结构,这种结构是不断进化提升的。

(11)技术的理性或程序性(类似于知识性和工艺性)。

(12)技术的多宜性。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尤其是某些技术不是首先为研究的目标项目服务,却在其他领域首先使用。

(13)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的可替代性是与技术多宜性相辅相成的,没有技术革新的多宜性就不存在替代性,而且新技术总会替代旧技术。

(14)技术的扩散性。任何一种技术都必需让一定数量的人了解它、使用它才能发挥其效用,才能使其得到延续。

(15)技术的突变性和涌现性。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与可预期的,可能由于认识上的突破而发生突变、涌现,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就席卷全球。

(16)技术的进化性(IT技术最为典型,但不惟独IT技术)。

(17)技术的时效(历史)性。技术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任何一种技术都有生命周期,且各不相同。

(18)技术的多向(非确定)性。这与技术的多宜性相反,是指实现同一个技术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技术路径,譬如第三代移动通讯就有几种模式或标准。另外,技术的多向性与技术的可替代性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技术的替代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技术的进步。

(19)技术开发或认知(掌握)的复杂性。技术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属于情境的产物,尤其是复杂性技术更是如此,因此,技术的开发、学习都属于复杂性的活动。

(20)技术保持或使用的耗费性。技术无论是在保存上,还是传播扩散使用上都需要一定的耗费,如果不进行妥善保存,技术可能会失传,一旦失传再要使用就需要重新发明。

(21)技术使用的边际价值递增性。技术使用得越广泛,技术产生的效用就会越大。

(22)技术有限的“人为”及“为人”性(技术不完美的另一种解读)。

(23)技术发展的非完成性。技术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映射,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也决定了技术发展的非完成性。

(24)技术的信息性。任何一种具体的技术都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技术的扩散和传播上是基于其信息性的条件,如一个人买了一台计算机,并不等于他就购买到了计算机的技术,因为他并不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信息。

(25)技术的工具性。无论是要正确做事,还是做正确的事,都有一个怎么做才能行之有效的问题。

(26)技术的创新性。技术是人的实践性创造,没有人类的实践创造就没有技术。

(27)技术的神秘性。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诀窍”,或“秘诀”,而“秘诀”和“诀窍”总是被披上神秘的面纱,给人以神秘感〔5〕。

以上对技术性质的罗列,也许还不全面,但这大体可以为我们讨论技术管理问题形成一个初步的参考。

三、技术管理的学科体系

既然人类社会是追求其稳定性、可靠性、有效性等,技术管理也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组织以至人类总体对技术的期望从各种层次、方面来满足其需要,人们通过技术的发明、保存、使用、管理来达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对技术管理的体系可以从技术管理的层次、技术管理的内容以及技术管理的目标等方面来讨论③~④。

在各种各样的组织之中都存在着技术管理问题:国家政府组织的技术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组织的技术管理。其实技术在这三种组织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其关注点和追求也各不相同。作为政府组织,技术的作用可能是经济繁荣、富国强兵、社会发展等;而企业组织则关注技术可能带来新产品、提品的新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等;非营利组织关注技术可能纯粹是为了社会责任、发展学术、解决探索问题中存在的困难等。因此不同的组织对技术的要求不同,管理的目标不同,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存在着差异。

技术管理就其普遍性的要求来讲有技术管理原理,而从各种目的考虑则涉及到以下一些实务:技术统计管理、技术战略管理、专利技术管理、技术转移与贸易管理、技术周期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情报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组织管理、技术人才管理等等⑤。

而如果按技术的生产部门进行划分则有:农业技术管理、工业技术管理、建筑技术管理、运输技术管理、军事技术管理等;再按对技术的学科门类进行划分的技术管理有:物理技术管理、化学(化工)技术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生物技术管理、医药技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管理技术管理等。

此外,还有专门化技术管理。如: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服装厂技术管理、自来水厂技术管理、国际化企业技术管理与创新、信息项目技术管理、粮食储运安全与技术管理等等,具体的技术管理应该有成百上千以至更多。

不仅技术需要管理,管理也需要有技术。如:质量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技术、项目管理技术、内容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指标管理技术、施工管理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等等,具体的管理技术真是浩如烟海。

而技术管理实务包括: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组织、技术演变、技术选择、技术社会、技术伦理、技术贸易、技术资源、技术价值、技术风险、技术使用评估、技术产品认证管理、技术管理技术。

因此,管理本身是一类复杂性活动,离开了管理的技术管理本身也无法实现其有效性的目标。人们不仅仅要对知识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管理知识进行管理;不仅仅要对技术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管理技术进行管理。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知识的进化与技术的进化就一目了然了。知识本身和技术本身都有自主增殖的趋势,而知识和技术都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具有了进化的特征。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是一种自身进化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过程也是不以人们自身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会引起何种结果则是难以预料的事。因此,建设技术管理的体系是一项理性化的工作。人们必须对技术进行再认知、研究,并遵循一定的规则、逻辑,来建构一种符号体系,以便人们进行学习讨论,进而把握。

作为技术管理的内容是广泛的。技术既是未成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都是未成的;也是已经存在的――已经应用的技术,变成专利的技术但没有使用的技术都是已成的。技术既有简单的――一个简单的物件;也有复杂的――大型现代化工厂。技术既是个体单一的――一个顶针;也是集合整体的――造一座桥,所用技术都属于整体集合的。技术既是局部的――国防军事技术;也是系统整体的――技术是一种整体建构的;是人类社会整体性的一种映射。人类社会发展与技术发展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既不会存在没有技术发展的社会发展,也不会存在没有社会发展的技术发展。技术整体是人类发展需要的整体建构,具有指向性――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这样一个认识基础出发,技术的管理内容就是极其广泛的。把技术作为知识来保存是一种技术管理;试验、开发一种新产品、新工艺,并确保其成功,也是对技术的一种管理;确保一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是一种技术管理。因此,发展技术、保留技术、应用技术等等都属于技术管理。由此可见,技术管理的内容广泛而庞杂。

作为技术管理的体系是发展进化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就提出了技术管理,其实技术管理的实践也可说是古以有之。只不过是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对它越来越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并加以认真对待。技术对人类而言既可能产生巨大的利益,又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既可能给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技术管理体系有两个方面:即技术管理的实施体系――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另一种即是其技术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如技术的统计管理。这里的统计是应用统计,要针对技术问题、要求、目标,保证技术统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如何做好技术统计则更多的是方法问题――怎样实施、要满足什么标准等等。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技术管理的学科体系。

在发达国家,技术管理的工作比较成熟,工业革命的经历就使他们自觉积累了关于技术管理大量经验与实际操作方法,但在后发展国家既因为后发性没有建构出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因为受发达国家的示范作用影响,不能实事求是地针对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术管理建设,而可能会导致其研究脱离实际,理论脱离应用。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使技术管理的企业主体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但整个国家的技术管理与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关系的不顺是中国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痼疾,也是影响技术管理学科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技术管理学科体系来讲,应该从技术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管理的科学方法、技术演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管理入手。当前的技术管理问题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领域,可以把这些看着是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但技术管理的一般内容也不能削弱与忽视。今天的知识管理、技术战略与创新管理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发展基础之上才能行之有效,离开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

四、技术管理的学科建设

技术哲学就是要解决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或关系协调问题,那么技术管理就是要具体地协调人与技术的关系,以实现技术效用的最大化、技术使用风险的最小化,技术运行的理性化、技术创新的技术化。

技术管理是一门独立的管理学科。国外在技术管理、技术战略、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与贸易、技术预见与评估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笔者认为,我国将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并列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与我国技术经济相对应的学科领域在西方是工程经济学,工程是现代社会中普遍的问题,技术经济从术语结构或在事实上均有需要解决但无法解决的问题。尽管有人认为技术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但笔者认为如果技术经济问题是真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否则我们总是自说自话,没有比较,只是自己搞一套话语体系,而一切理论方法又都借鉴西方的,自己又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成果,这样的学科似乎不要也罢。

另外,即使技术经济问题是成立的,那么将经济问题与管理问题混淆也不足取。过去将技术经济及管理作为应用经济,放在经济学科之中,现在又将技术经济与管理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中,那么技术经济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呢?技术管理是管理学研究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但将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下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将“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一学科分拆为“技术经济学”与“技术管理学”也许是更明智的抉择。

技术管理仅仅有企业的技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哲学转向或进入到技术哲学的中轴阶段〔6〕,技术管理、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不确定性管理并行为管理的当代主题。技术管理问题是时代向人类提出的又一挑战,建设好技术管理学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技术管理学科建设的主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管理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2)技术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深化;(3)技术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范式;(4)技术管理实务规范化、系统化与信息化;(5)鉴于技术管理内容的丰富性和增长性,设置“技术管理”的一级学科,是加强技术管理学科的平台基础⑥。

五、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改造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我国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门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在国内与国际交往中日显尴尬。在国内首先是学科归属的游离不定,20世纪80年代划归应用经济学,但与应用经济学少有共同之处,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又将其归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门下,成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另外在国际交往中,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与国外没有直接相关的学科与之对应,这样不利于其进行国际交流,也无法进行国际比较。

从目前“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实际研究领域与内容看包括了两个方面:“技术经济”和“技术管理”。而这里的“技术经济”不是严格的“技术经济学”而是“工程经济学”,这些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上已有所改善。中国式的“技术经济学”主要是解决工程或项目方案等内容,多数情况下所涉及到的是“价值工程”理论与方法,当然“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技术”归入工程经济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是工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管理”则完全是属于管理学科的,不应该与“技术经济”学科相混淆。“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研究目的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非把两者放在一起就显得不太合适。

而将“技术管理”学科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也显得不妥。考虑到学科发展还很不成熟,目前可与“科学管理”并列放在一起,如可参考刘则渊先生建议的“科学技术管理”一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管理”学科的升级,“技术经济”学科转入“工程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就可以取消。当然,取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有些人可能不能接受,认为这个学科还在不断地扩展与深化⑦。对于其应归属于什么学科?目前还有争议,有待研究。

总之,笔者认为,对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在新的条件下可进行分拆和改造,不要错将国际上通行的工程经济问题附会在技术经济学科上,也不要将技术的经济问题与技术的管理问题混为一谈,技术经济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与内容体系⑧。另外,无论是技术经济及管理,还是工程经济及技术管理都不是连贯一体的合理学科,技术经济是经济学科的领域,技术管理是管理学科的领域,同样工程经济也必须与技术管理分立。我们今天用于解决技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工程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所谓技术经济的新问题和新领域也都是工程经济问题的领域,我们必须还技术经济学科的本来面目。

注释:①

技术是理性的产物,因为是理性的产物,对技术的善用也是一个理性的要求。技术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这并没有成为今天这个世界的共识,尤其在传统国家。人们并不认为社会技术与人文技术是与自然技术同等重要的技术,有的人甚至希望能有选择地发展技术,或特别偏爱自然技术,殊不知离开了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的自然技术也是极难发展的。有人讲,硅谷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真正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

②在现代化、后现代化社会里,功能社会或功能化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终极形式,唯有通过全面的技术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③关于技术的学科体系问题,侯剑华和宋刚在2006年发表的《技术管理学的兴起及其学科体系构建》一文将技术管理划分为“技术管理一般理论”、“理论技术管理学”、“应用技术管理学”和“部门技术管理学”四个系组。由于缺少对技术性质的认知与把握,似有生硬之嫌,如“理论技术管理学”仅仅罗列了:技术经济管理学、技术创新管理学、技术战略管理学、技术过程管理学、技术运筹管理学、技术系统管理学、技术控制管理学、技术知识管理学、技术信息管理学和技术能力管理学;这些“理论技术管理学”可能不一定成立,所谓“理论技术管理学”是不是属于“技术管理学原理”呢?另外在“部门技术管理学”中列入“企业技术管理学”似为不妥,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属于行业(部门)的,那么企业怎么就又成了一个部门呢?再有在部门划分的准则上也欠考虑,邮政业、船舶业是否能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并驾齐驱呢?而且“部门技术管理学”共列出了十项:工业技术管理学、农业技术管理学、企业技术管理学、军事技术管理学、电信技术管理学、邮政技术管理学、船舶技术管理学、传播技术管理学、教育技术管理学和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学。总体来讲该文需要商榷之处颇多。

④在目前流行的技术管理定义或所称的内涵中,多数将技术管理片面性规定在公司(企业)技术管理的范围内,如美国工程院下属的国家研究学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就认为,技术管理是“将工程、科学和管理学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与经营目标,规划开发及提高技术的能力”;而该学会提出的技术管理应该满足的八项基本要求就更将技术管理狭义化了。

⑤国内外都有一批学者在研究新兴技术管理,我们认为新兴技术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的,既然有新兴技术管理那么也就应该有传统技术管理。实际上我们的看法是,所谓新兴技术管理、传统技术管理都应该纳入技术管理的框架,所谓新兴技术管理应该是技术发展与进化到这样一个阶段,技术管理研究中涌现的新问题,事实上,不确定性管理等理论方法已经为其做好了准备,新兴技术管理并不存在特殊的对管理学的开创性工作,应用已有方法理论就可以解决。应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管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但仅仅用新技术管理、新兴技术管理等来表述技术管理研究的进步,不应该是学科自身的逻辑。

⑥关于设立“技术管理”的一级学科问题,1997年刘则渊先生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上曾发文建议设立“科学技术管理”一级学科。笔者认为,鉴于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庞大性和重要性,应该设置技术管理的一级学科和技术科学的一级学科,因为技术本身涉及问题的面之广、与人类关系纠缠之深,实非用一个二级学科所可以涵盖包容,而“技术科学”亦可称为一个体系庞大复杂的问题,同样应该设立一级学科。

⑦大多数中国学界的技术经济学人士将“技术经济学”等同为“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关系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种关系的解读就会无止境地需要。究竟技术经济学是只能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其他广泛的内容,技术经济学可不可以研究技术的经济问题呢?而事实上,技术经济研究的新领域仍然应该属于工程经济的研究范围。将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管理归入到技术经济之下则更是牵强附会。

⑧此处所说的“技术经济学”应当是指与“资源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等相类似的学科,而非指“技术经济分析”或支持“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分析,也即不属于“工程经济学”。目前尚未见到对技术问题的经济学讨论,很有必要创建一门真正的“技术经济学”。

参考文献:〔1〕

钱伟长.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19-220.

〔2〕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49-55.

〔3〕“technology.”Encyclopdia Britannica〔C〕∥Encyclopdia Britannica 2007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Chicago:Encyclopdia Britannica,2007:30-38

〔4〕陈文化.科学技术与发展计量研究〔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1-19.

第4篇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能力;项目主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40-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社会加大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掌握着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尽管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社会对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仍充满需求。

为了满足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众多公办普通高校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举办软件学院,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其社会需要量大,成为一个紧缺热门专业。然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信息管理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首先对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创办了软件学院,专业和生源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信息管理专业也被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设。然而学校在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仍然沿用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岗位需求与生产实际需要的脱节[1]。如今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是不顾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盲目照搬所谓统一的模式,未能体现不同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是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而且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存在内容重复和知识或缺的问题,如“.NET程序设计”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动态网站开发”等内容重复,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时,导致那些对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却因课时不足等原因涉及较少。

三是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分散,学得博而杂,而不是专而精。

四是实践环节不够。信息管理专业要求有足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校内和校外的实践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排得不够。

五是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因为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部分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学习的技术在社会中已经被淘汰。

基于这些,需要重新定位本校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打破传统的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自己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色,以利于本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及培养信息管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日常事务及开发的能力。

根据此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专业应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熟练掌握信息管理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形式[2]。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企业的专业或社会性的实习、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通过项目过程、工程过程实现)[3]。

因此,构建此专业课程体系,需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甄选。原则上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第二阶段为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1 信息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是对学生构建信息系统作技术铺垫,因此课程设置目的完全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来设计(这一点是区分软件工程的根本之所在)。信息系统是数据库与程序的组合,由于现在的系统都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包括网络的内容,这类课程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基础课,如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该类课程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另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设置如实用数据库应用系统(SQLServer)、网络管理实践、C/S的开发工具(Delphi、VB、PB、VC++等)、B/S的开发工具(JAP、ASP 等),即从学生动手实践应用技术角度考虑,选择设置一些开发工具类的课程,以支持系统开发。

3.省略;职业能力为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掌握网页与网站的设计制作方法。

2)项目名称:MIS系统开发。相应的课程模块为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Web应用;职业能力需要掌握基于网络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和开发能力。

“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应积极推进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跨任务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3.省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体系概论和WEB的应用;第三学期相应分别开设项目驱动类课程,其中一个为、网络安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而另一个开设网络安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最后一个学期各自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实习。

另外,学校可以创建一些实训平台和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系统架构和设计的整体思想,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的学生在每学年结束都会有一次项目实训。

同时,加大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即校企结合,为学生联系好有规模、有软硬件设施、有特色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指定实习任务。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与郑州仟佰教育、NIIT(中国)服务外包学院、达内科技、中软国际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长期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学校+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构建“知识—技能—能力—其他特质”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应地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队伍,使之适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程教学发展需要。

4 小结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肩负信息化改造的历史使命,在制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开辟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乐见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严正宇.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再造与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30-31.

[2]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88-89,99.

[3]卢镜.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层次模块”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3):97-98.

第5篇

关键词:本体;学科建设;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2

Discipl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ing Based on Ontology

Cheng Fei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uzhou221116,China)

Abstract:The idea of ontology was introduced into discipl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According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establish the discipl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calssification hierarchy;According to the problem,for example,knowledge is usually gathered from diverse source with scatter storage,and knowledge retrieval is based on simple keywords matching rather than semantic searching.This paper creates a new discipl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ontology method.

Keywords:Ontology;Discipling Construction;Knowledge Management

一、 引言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重大的科研项目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作为支撑,更需要创新的管理理念。研究与开发以校园网为基础的学科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对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知识进行的有效管理,以便促进知识的创造、存储与再利用。[1]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共享。而对学科知识进行管理在教育领域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本体的知识化,语义化和结构化特性,促进更加有效的知识管理。

二、学科信息知识本体构建

(一)本体概述

本体是关于领域知识的概念化、形式化的明确规范。本体的目标是捕获该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从而为知识的表示,人们对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和知识的共享、重用提供良好的平台。[2]OWL是W3C组织推荐的国际通用的标准本体描述语言,具有与多种本体语言兼容的特点,其底层语法符合XML标准格式。基于OWL建立的本体有很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并具有完善的推理机制,在学科信息知识管理建模方面,相对其他本体描述语言能更清晰完整地表达学科信息知识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学科信息知识本体的构建

本体构建原则最具有影响力的是Gruber[3]提出的五条规则,即明确性、客观性、完全性、一致性、最小承诺和最多单调可扩展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本体构建方法有:骨架法、IDEF-5法、七步法、TOVE企业建模法等。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七步法进行的本体构建。所建立的学科信息知识本体,其主要层次概念模型如图1:

图1.学科信息知识本体类层次概念模型

三、基于本体的学科信息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本文针对目前学科建设信息知识管理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基于本体的学科信息知识管理模型:

图2 基于本体的可重构的学科信息知识管理模型

由上图可看出该系统主要由3大模块组成:

(一)学科信息知识库。该模块主要包括学科建设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包含了学科信息相关术语的元数据信息;学科建设领域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表示,包含了学科建设领域的概念、属性、实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等,以OWL文件的形式存储。

(二)知识处理模块。主要完成数据查询和本体查询,对学科建设知识库内所包含的概念、属性、关系和实例等进行检索和查询。

(三)用户模型。该模块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与系统进行交互。

四、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知识库、本体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本体论引入学科建设信息管理领域,建立了基于本体的学科信息知识管理模型。采用本体的方法进行学科建设知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该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当然,该模型的有效实施还取决于本体论知识的建立。

参考文献:

[1]O'Leary 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converting and connecting[J].IEEE Intelligent Sysrem,1998,13(3):30

第6篇

【关键词】二级学院管理体制 设计学科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美术院校一级管理模式随着办学与招生规模的扩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集权式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了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与压力,应运而生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学校将更多的权限下放给二级学院。学科属性为高等美术院校划分二级学院的重要依据。设计学科近几年来发展迅猛,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学生规模与师资队伍均发展空前,二级学院的成立无论是学科壮大需要,还是提升管理效率都势在必行。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成立于2007年10月,下设平面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五个教学系。设计艺术学院的成立大大提高了设计学科对外竞争力与整体实力增强了各个专业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尤其是实践专业与理论专业的共存也为实践专业走得更远更高提供了可能更为当下国内设计实践专业缺少人文关怀、历史积淀提供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二级学院管理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单位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稳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是二级学院立院之本、强院之本,是二级学院切实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务,也是保持设计学科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重要举措。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初步成型,日趋完善,本文旨在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角度对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分析。

一、以时代、社会需求为根据,及时调整设计学科发展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构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任务

20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对设计和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师资队伍逐步壮大。近几年设计教育的发展日趋稳定与成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种种问题迎面而来:设计人文关怀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等,设计学科本科教育应该保持清醒头脑、理清教学思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有主动的担当,要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以前瞻性、未来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在国际化境遇与本土发展结构中积极回应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反思、梳理、总结与创新推进设计艺术研究与创造,艺术与技术、创意与经济、人才与创新的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本土造物思想的传承与活化,立足当代设计思想的更新,致力于设计方法论的体系建构、设计东方学的建构与研究,这是设计学科在新时期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目标。注重培养品学通、艺理通、中外通、古今通的“四通”人才及人品、艺品、文品、技品的“四品”人才。一流的学术研究型与设计实验型的创造型高品质设计人才是设计学科根据学科发展目标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辅相成,关系紧密,是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和精髓。

二、以设计学提升一级学科为契机,进行各个专业、专业方向的梳理与整合,这是构建科学发展、高效有序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

2011年在艺术学学科升为门类后,本学科的学位点对应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博点。2012年教育部对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拥有2个学科(设计学与工学)、7个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工程、艺术与科技、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纺织工程隶属工学范畴。学院积极应对学科与专业双重调整,与时俱进,全面梳理,整合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案、师资配备等。

工业设计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属性进行了重大调整,现已全面启动前期筹备工作。设计学作为学院传统优势学科,推陈出新,根据现有专业依据文化传承进行梳理。平面设计系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设平面设计、出版物设计、多维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四个专业方向,强化已有的工作室制教学方式;染服系下设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工程两个专业,积极拓展室内纺织品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时尚品牌设计与策划等新专业方向的筹备与策划;工业设计系的产品设计专业下设居住产品设计、休闲产品设计、交互产品设计、移动产品设计四个专业方向;综合设计系下设艺术与科技专业(涵盖综合设计、色彩设计、会展设计专业方向);设计艺术学系持续加快艺术设计学专业建设步伐,其艺术设计学专业下设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学、设计管理学三个主要专业方向。

三、以专业、专业方向为依据,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梳理与整合,这是构建具有执行力、可操作性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点工作

二级学院中每个系的每个专业或专业方向都应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表,主要涉及专业必修课的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非专业选修课由学校共同课教学部、教务处统筹安排。一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由专业基础教学部设计分部来完成,始终坚守一年级的学习为大设计基础的学习,非某个专业设计基础的学习,淡化具体专业概念,更多的是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学习,更多的是为高年级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开拓精神的学生。二年级以上的专业必修课由设计艺术学院各系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表对本科阶段三年的学习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目标进行课程设定,为非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安排。国内众多大学进行了学分制的改革,学分制在高等美术院校仍旧处在探索阶段,很大程度上与美术院校专业性质与特点有关。非学分制的这种模式在新形势下有利有弊,(转第页)

(接第页)利在稳定,为培养具有一定设计理念、技能与方法的大学生提供非学分制教学管理载体。弊在过于稳定。当下设计问题错综交错,解决问题非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力所能及,需要交叉学科、跨学科共同融合共同应对来解决,设计也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未来设计更是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信息、工程、材料、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问题。如何建立新形势下既有一定稳定性又有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计划是众多设计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非完全学分制可以是其中一种探索模式,教学计划中70%课程以非学分制形式及固定课程进行设定,30%课程以学分制形式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当下设计需求进行灵活安排,既保证了设计专业对技能方法的要求,又保证了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设计内容的交叉跨界融合。

教学计划由不同课程组成,不同课程有不同教学大纲。每门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必须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学时分配、考核方法等内容,课程教学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巿场调研;在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真正的设计课题相结合,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有甲方需求能满足甲方需求的设计,对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做准备。

四、实行教学过程全监控,这是构建严谨周密、健全完备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举措

充分发挥各教学系的教学管理与监控作用。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年级同一个专业有两个及以上班级,如学院平面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二年级有4个平行班,他们有相同课程设置,为保障教学质量,不同班级同一个课程管理严谨、有序。要求任课教师课前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作业进行统一规范,保证各个课程有一定共性要求。上课风格可以多样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课程中阶段性成果交流与展示,不同班级取长补短,各有特点与亮点。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检查,公开展示每位学生作业,并进行集体评分,打分不以一个教师意志为转移,而是以打分组形式进行。教学检查也为其他班级、其他年级、同一个学院其他系、不同学院间提供了观摩与交流的机会,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学校在期末组织的全校教学大检查、全校性毕业展也为提升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级学院辅助的教学管理办法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学院教学秩序检查小组前往各系对教师授课、到课率、教室卫生状况、学生行为习惯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学院也不定期抽查各系教学秩序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系并督促改进,这些细微的举动也成就了体系的完整构建。

二级学院管理体制下的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院、教学系、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多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打造。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关乎一个学校在国内外的声誉,关乎一个学院在学校的学术地位,也关乎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与贡献率。二级学院管理体制下的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与突出,也将是教学管理人员一直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教研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第7篇

【关键词】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前,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通过信息化手段不但规范了档案的整理和保持,更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概念

就目前来看,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还没有一个比较官方或者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并且提供相关服务,它是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对它的具体内容进行详尽的讲解。

数字化的管理模式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从字面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它与数字信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就是指基于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各类文件文件或者是图纸进行扫描,进而转化成为电子资源的形式。电子资源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在查询和整理环节,也提供了巨大的便捷。

2、网络化的基础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很重要的基础就是网络。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一大特性就是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基于网络化的基础上进行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相关的人力物力,对于档案完整性的保持上,网络化的运作也体现出最大的优势。

3、一体化的利用方式

对档案进行管理,最终的目的是对档案的信息进行使用。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对于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上文已经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结合我国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推进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仅能够将管理者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拓宽相关的利用空间之外,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我国档案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改革措施。

三、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档案馆的建设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

我国目前的档案馆中,以传统档案馆居多,档案的完整性保管与保护是其建设的重点,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规划,现有档案馆的规划布局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从而制约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2、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有力的支持

(1)缺乏国家与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国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组织都缺乏政府的支持,没有明确的技术性与管理性标准,处于自我探索的阶段,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

(2)缺乏可靠的硬件环境。我国当前档案馆所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实用性与通用性还比较滞后,且设备的性能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硬件设备的要求。

3、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保证。然而当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操作技能较为匮乏。同时,在档案管理人才配置方面缺乏合理性,极度缺乏系统开发、信息导航、程序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这就严重限制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4、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缺乏

片面重视高档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先进通信设备的购置,忽视了档案信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这是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还没能体现出档案信息化的服务功能。

四、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1、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构建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它涉及的环节较多,且存在许多容易被遗漏的地方,因此,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相关档案主管部分应提高重视程度,聘请相关的专家对管理系统的构建做出一套详尽的计划,并且对于相关的工作原则以及工作任务的分工应尽量细致到每个部分和环节,尽量减少疏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相关的硬件操作上的要求,并且对于网络安全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按照行业化的标准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

资源的有效化利用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之一就是提高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扩展利用空间。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优化使用程序,减少繁琐的环节,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但在资源的使用这一环节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资源的准确性。档案本身就具有严肃性的特性,对于档案资源的扫描、入库以及整理环节一定要注意资源的准确性,不要出现一些过失性的错误。

(2)资源的完备性。档案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之前仍需要一部分人力劳动,而人力劳动难免出现疏忽,因此,在信息的录入过程中,相关的监督人员应履行相应的职责,避免资源遗漏现象的出现。

(3)定期的检查和更新。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速度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虽然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些资源使用上的便利,但是对于档案的更新方面,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对于档案的更新也应得到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应配备相关的专门的部门开展档案的更新工作。

(4)规范相关的管理机制。相较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同样应该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对于档案管理层的制约还是档案资源使用者的规范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不仅能规范相关的操作步骤,更能有效促进档案资源的使用效率。

(5)软硬件设施的统一配备。相关软件硬件设施的完善,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保障,它会直接决定着档案资源入库后一系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对于软件硬件设施的统一配备也是建设开始之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对于一些网络技术的支持上,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

(1)加强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现有的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保障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权益,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针对现有档案工作人员信息知识水平较低,相应的操作技能缺乏的问题,档案管理部门对他们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强对现有档案工作人员信息知识的教育,训练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开展讲座、档案管理交流会、操作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2)引进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系统的开发、软件的维护等都需要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作保障。因此,档案管理部门有必要引进软件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从而组建一支集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与基本操作人员为一体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

4、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树立安全保密意识

(1)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别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与方法,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新的并适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信息的管理规范、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以及机房管理制度等,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制度的保障,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2)树立安全保密意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安全问题。电子档案信息是通过数据的形式储存在数据库中的档案信息,若出现安全问题,就可能造成大量的数据损坏。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保存档案数据的储存盘,正确操作计算机,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黑客与病毒的入侵。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的社会,科技档案的管理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措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才能使科技档案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教学新体系;语法体系;问题体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一、概述

程序设计类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及《JAVA程序设计》等,在国内各大高校虽已开设多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重心偏移、知识与实践脱节、应试教育限制了对能力的培养等,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与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以上弊端存在已久,若只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修补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要改变现状,应从课程体系的高度着手,使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从语法体系走向问题体系[1]。下面具体分析了传统课程体系的缺陷,并具体探讨了如何建立程序设计课程新体系。

二、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语法体系。

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多以语法体系为主,学生以掌握某门语言的语法知识为目标,与能力培养严重脱节。这样的课程体系势必引发诸多问题。

(一)学习重心本末倒置。传统教学中,师生致力于语法知识的教习,甚至一些考试和考证也是以考查语法知识为重点,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语法掌握扎实,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如何下手。调查显示:学完“C语言程序设计”后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学生还不到总人数的10%,大部分学生只能是应付考试,甚至有约5%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2]。

(二)“语法体系”制约了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国内外不乏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及改革案例的介绍,但当前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仍主要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是“语法体系”从根本上所制约了的。课程由独立的语法知识点组成,其中的实例之间连贯性较弱,各章节孤立[3]。这样的课程体系下,教师也很难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可持续性地、深入地思考;很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地探究问题。

(三)片面地讲授程序设计知识,与系统化的软件工程思想脱节。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以编码知识为主,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程序分析、设计以及测试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相关课程——《软件工程》,一般于大四开设。此时学生即将毕业,诸多程序设计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编码实现之前缺乏分析、设计,实现之后不能全面而系统地测试等现状也难以纠正。

(四)不合适的教材影响着教学效果。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及程序设计课程的逐步成熟,现今的程序设计教材可谓琳琅满目,然而一眼望去,仍是以语法体系为主流。教材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工具,不合适的教材无法帮助师生梳理教习思路;无法引导师生对问题进行连贯性地思考和更深层次地探究;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目标;不能为学生建立适当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方法等。

(五)缺乏科学的作业评估规范。目前很多教师对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解还比较片面,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通过正确的编码得到正确答案。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对问题进行开放性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导致学生误以为程序设计的唯一标准便是程序的正确性而忽视其他方面。

三、程序设计课程新体系:问题体系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经过15年实验,早在1998年便创立了“问题体系”。该体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根据教师和学生双方对问题、方法、答案已知和未知的情况构建了由易到难的五个层次的练习[4]。具体见下表1:

梅克教授的“问题体系”理论展现了五种不同层次的训练形式。该理论应用在教学中,得到的启示便是:教学,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学,应从基础性练习入手,逐步提高练习层次,最终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语法体系难以达到的。因此,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势必将其课程体系向问题体系转移。下面具体从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本次教改实践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的从语法学习转向能力培养。以多元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理论认为,能够成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是具有高能力的人[5]。单纯的语法教习无法很好的培养这类人才。因此,教师应首先确立正确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的,即程序设计课程应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语法记忆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摆正学习重心、调整学习方式。

(二)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移。传统的语法体系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探究问题的可能性,而问题体系则能较好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6]在本次教改实践中,采取了“启发探究”、“问题递进”、“探索验证”等具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举证如下:

启发探究:在介绍C语言的“switch”结构时,可编写简单的四则运算程序,核心代码如下所示:

switch (operate )

{

case ’+’: result = number1 + number2;

case ’-’: result = number1 - number2;

case ’*’: result = number1 * number2;

case ’/’:

if(number2 == 0)

第9篇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实现继续教育的理论保证

观念是一切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继续教育之所以难以开展,固然有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是“学而优则仕”则是一种带有封建色彩的教育思想。学历代表了一个人受教育的水平,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学历主义则更是驱使人们去追求形式上的“学历”而忽视应有的整体素质,传统“学历教育”的观念不打破,继续教育便无从谈起。

转变教育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所需人才在规格、标准和质量上对教育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制定符合继续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排除各种阻力和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才能保证实现“学历教育”向“继续教育”的根本转变。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继续教育的内涵等基本理论,形成继续教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从根本上把继续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转变观念的关键是加强学习。各级领导和继续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和研究继续教育教学理论和规律,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充分提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更加努力地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二、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实现继续教育的环境保证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变继续教育入学考试方面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和负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爱好、兴趣,根据社会的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做到人尽其才。二是入学考试内容应全面体现继续教育的内涵,使文化知识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和特长,个别专业招生可按照不同专业特长进行各种能力的综合测试。只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社会的承认,学校和学生才有可能按照社会的需求制定、规划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社会用人制度、录用手段对推动继续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国家在选拔和录用人才制度中提倡公平竞争、双向选择,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德才兼备、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才选拔上来,而事实上在人才选拔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素质高的人才得不到承认,因此继续教育的成果在社会上也就得不到认可,同时用人制度的监督、监察机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开展。

三、加大政策,法规建设是实现继续教育的法律保证

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是顺利贯彻实施继续教育的法律手段和可靠保证。但事实上在继续教育立法方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对从事继续教育教师的激励政策、评价机制方面以及对优秀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方面仍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检查评估中,存在着对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要求的多、检查的细,对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贯彻落实以及对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检查方法、手段不够具体等等。这充分说明继续教育教学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加大对继续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和办法,以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建立客观、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估标准,是搞好继续教育的必要条件。正确的教育评估标准,应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继续教育的思想为指导。评估不仅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看其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德育教育的强化等,还要看学生的品德、智能、身体及心理素质,评价教育工作不仅仅看教学成果,还要看实际育人的社会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导向,使继续教育工作在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估标准下得到提高。

四、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实现继续教育的基本保证

继续教育的全面实施离不开教育者的工作,因此教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必然和可能。

教育者要具备以下素质:1、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才能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在各种复杂形势面前保持立场坚定,才能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尚情感,才能培养学生具有奉献精神和团结精神。2、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身正为范,教育者必须是遵纪守法的模范,道德高尚的楷模。教育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无穷的榜样力量,给受教育者以无限的启迪。3、教育者要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阅读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永不满足、积极进取、不懈探索的精神。教育者还应该加强对教育科学的研究、探索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把最新的科学成果、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4、教育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素质好的教师才能培养教育出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施教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开朗、自信、顽强的性格;勇于面对挫折、善于协作和交往;适应性强、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展示,从而使受教育者受到启发,以教育者为榜样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第10篇

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颁布的一组质量管理标准的总称,1987年正式,其间又经过修订,目前普遍实施的是ISO9001:2000版。我国在1992年正式采用了ISO9000族标准,并大量应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与ISO9001:2000等效的国家标准是GB/T19001-2000,军用标准为GJB9001A-200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对组织的软件体系进行系统性革新。ISO9001:2000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重视领导作用和全员的参与,采用过程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以及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注重持续改进,并坚持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些原则是组织改进其业绩的框架。ISO9000的本质是建立一个保证及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明确保证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现文件化、规范化、产品形成过程始终受控、可追溯、职责明确,力求通过对组织产品的各个实现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最终通过扎实有效的过程管理帮助组织获得持续成功。ISO9000族标准广泛应用于生产服务的各行各业,既有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又有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系。

高校开展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多年来,高校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加强知识的创新、应用与传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研究,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了成果推广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着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相对滞后、部分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自主创新。为了规范科研项目研制程序、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高校有必要尽快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

承担科研项目资质 规范科研项目管理 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承担科研生产项目的资质和项目的完成质量。实行质量认证制度是国际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行做法,ISO9000认证为学校参与各类科研生产项目的竞争提供了必要的资质证明,为拓展科技渠道和空间奠定了基础。为保质保量完成好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涉及军品科研和生产的项目,高校需要有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做保证。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事关高校特别是工程性、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的资质确认问题,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部分高校由于未通过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影响了科研项目的争取。

学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使科研工作从项目管理向体系管理迈进,从注重项目的完成到从源头抓起、注重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科研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在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的前提下,高校需要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质量意识,使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以适应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产品认证标志是质量信得过的证明,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力,能够被广大顾客所信任。因此,取得认证资格是组织在竞争中取胜、提高利润的有利手段。同样,贯彻和实施ISO9000族标准将有效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为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际就是加强无形的基础平台建设,加强科技管理的能力建设,建立规范的科研秩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在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教育部科技司2006年的工作要点明确要求2006年底前具备条件的高校要通过质保体系的审核认证。为推进直属高校的科研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2005年3月,教育部组织了部分直属高校科研生产质保体系建设人员培训班,确定25所高校作为第一期培训对象。教育部科技司杨东占处长强调指出,各高校应重视和加强科研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积极部署质保体系的准备和审核工作,尽快落实人员和组织,争取尽早通过科研和生产质保体系认证。

近年来,一些重点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为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先后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O9000族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一整套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加强了科研项目管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针对科研项目和科技管理工作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已经通过了认证机构对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现场审核与认证注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处对科技项目的管理与服务进行了质量体系建设,并于2004年11月获得了认证证书。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此外,还有少数地方高校,如隶属于地方的江苏科技大学等也根据自身科技工作的特点,开展了科研质量体系建设,通过了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

当然,没有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还是大多数。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但体系颁布与真正实施脱节的“两张皮”现象非常严重,虽然颁布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但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有的高校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重项目数量、轻项目质量,重硬件条件建设、轻软件制度培育。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积极推进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涉及科研的整个过程,从工程研制、生产到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到科技管理工作。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结合高校科技工作的特点,以整个科研过程为目标,逐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有关体系文件,大力推进体系运行,使各项科研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策划统筹安排

要加强体系建设的策划与安排,确定体系建设的组织形式与覆盖范围,制定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制定了“有所突破、以点带面、从快建设、逐步拓展”的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了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整合了有关资源,将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组织起来进行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这些高校建设体系中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以研究院为依托,首先在研究院范围内开展科研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在研究院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后,再向更多的专业推广,争取成熟一批、扩大建设一批,最终实现将学校涉及的专业全部纳入质量体系的范围内。

领导重视事半功倍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体系能否持续有效运行,关键在于学校最高管理层和相关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参与程度。高校最高管理层对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和投入对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有效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领导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参与,科研质量体系建设工作才有保证,体系才能持续有效地运行。许多高校的领导非常重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把它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南京理工大学的校长和主管科技、人事的两位副校长以及体系建设相关单位的领导带头参加学校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宣贯学习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从而积极推动了体系建设。

全员参与广泛宣传

高校要始终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标准的培训,广泛宣传科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相关人员明确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方法以及各自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得到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全员参与,贯穿于整个科技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每一个人,才能使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

扎实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要通过扎实的工作,积极稳步推进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科研的整个过程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开展工作,使各项工作逐渐纳入到体系要求上来。许多高校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开始时,困难重重,许多人员不重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有的人员虽然学习了标准,也掌握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内容,但没有真正按要求执行并进行整改与完善。高校要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纠正一些不规范的习惯做法,由点带面,逐步展开,把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好、规范好,要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

丰富文化提升层次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课程体系 平台 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对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强烈,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旺盛,而应用型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市场需求。基于该背景,本文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

国外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表现的特点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选修课比例大、强调实践性教学。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宽阔的视野和应变能力。同时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其它都由学生自己选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针对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动手能力不足、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积极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对通识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加大选修力度,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比例,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来开展实践教学。但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尤其侧重于对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而从经济管理学科大类考虑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线,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因此,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往往首先都是从课程改革入手。从整体上来看,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考虑社会需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适合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满足当今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

2.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深入研究国外同类大学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先进经验,吸收其长处,如加强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设置选修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等。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本科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质量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同时,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之重点。

3.形成自身特色。每所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持特色的条件下逐步地进行改革。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大块构成。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目前,各高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数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课程设置因学校而异,但大都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物理和化学类等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育健康类课程等。公共选修课程平台主要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需要,以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为主的一系列课程组成,由学生进行选修。除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建立平台外,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大多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和要求进行设置。

目前,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通识教育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对人才素养、潜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内涵是按学科和专业构建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结构,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学科交叉、拓展专业面向,强调课程综合,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目前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类人才的需求,注重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相互融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力图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跨专业从经济管理大类角度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见图1。具体思路如下:

1.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公共选修课平台”多级课程平台模式。即在目前由学校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的基础上,由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在学院(通常为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

2.在多级平台课程基础上,根据会计、金融、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特色突出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几大专业模块课程。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根据以上的建设思路,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模块建设。

1.课程平台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包括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各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由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构成,具体的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课程。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确定专业基础课。

(2)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平台课程设置。选修类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若干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本学科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的选修课程以及其它学科(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一般来说,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多为跨学科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主要为对包括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企业内在和外在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具体课程可包括经济理论与应用类课程、企业运作与管理类课程、对外贸易类课程、投资与理财类课程、管理素质能力培养类课程等选修课程,见图2。

(3)实践课程平台。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合作精神等。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均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比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在现有的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暑期实践等综合素质类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大类实践课程平台(见图3)。即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同时,应尽可能开设综合专业实践课,如专业认知实习、经济管理综合模拟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毕业实习等。通过综合专业实践性课程实破原有的专业实践局限性,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流程及管理、企业外部资源利用和管理。

2.课程模块建设。立足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通过设置课程平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通过在专业核心、专业选修、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中开设应用性强、能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模块,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培养要素,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1)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即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的设置应在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总览》以及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规范设置的基础上,考虑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2)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是由延伸某一方向专业技能的课程组成。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学生依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志趣爱好对专业研究方向进行选择,是专业的再细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可在统一的专业培养基本规格之上,注重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在宽口径专业内柔性设置2~4个模块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3)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相对应开设的实践环节。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通常是模拟企业环境、通过运用和操作经营单位的管理系统,让学生熟悉企事业单位的运转和管理过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与理论课程衔接,相互融合,体现特色,合理设置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希望能够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经济管理类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君.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J].科技信息,2009(32):16-18

2.赵波.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优化[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9-63

3.李远辉,应用型本科“3+1”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47-148

4.杨明秀,夏新斌.基于教育分流理论的选修课程体系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系为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6):139-140

5.王玉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5)

6.毛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科技风,2010(12)

第12篇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为对象,对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系统进行了分析,从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管理系统、基础保障系统和过程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针织服装设计;实践;质量管理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4.028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01(2015)04-0084-02

针织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实践教学各要素实施有效的监督,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调控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各要素,使其实现针织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要求,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1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系统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践教学,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与专业实务相适应的、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学习,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1]。一般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综合实训和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科专业特点,不断地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立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有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由基础、专业到综合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结构模式。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实验教学和上机训练为基础,以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为重点,以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为补充,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2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

2.1管理机构

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校、部二级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在各个学部。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包括校领导管理小组、教务处、督导室、教育技术与资源设备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处等。以教务处等为代表的校级管理部门宏观指导、质量管理,以评价为手段保证实践教学质量[2]。根据不同实践环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指导、检查和管理等来规范实践教学的具体活动。

2.2组织成员

实验课程教师、实验技术员以及实习教师都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在实践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针对部分高校专职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缺乏、兼职教师相对较多的特点,教师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规定》、《专兼职教师试讲记录》等系列管理文件。积极鼓励专职教师挂职锻炼,考取行业资格证书;各学部通过严格的面试、试讲,层层把关,聘请企事业优秀管理人员兼职实践教学一线岗位。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受益者。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处、学工委、学生自律委及实习单位等都应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另外,学生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每学期学生的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的教学反馈,都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信息反馈渠道。

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文件的制定者、执行者和服务者,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到全力为学生、为教师、为教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3]。

3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保障系统

3.1基础设施

实验室、实验仪器、实习基地实验室、实验仪器、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实践教学就是纸上谈兵。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选择建设一批专业对口、社会口碑较好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外实习锻练的需求。

3.2实践教学文件

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实训教学大纲、实践任务书和实践指导书等纲领性文件,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依据。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通过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并经实践不断检验才确定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经学校教务处审批通过后,不得随意修改。若有改动,必须填写《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还需不断完善学期实践制度方案,实行《实习日志》和《实习鉴定表》等相关制度文件。

3.3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针织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课程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实际情况,在已有的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4]。例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要求》、《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规定》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系列规章制度及标准,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使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4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管理系统

4.1实践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准备检查:主要检查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计划、实验课程大纲、教学进度、实验指导书等各项教学文件是否齐全以及教案的准备情况。坚持听课检查:学期中实行校、部级领导干部、同行专家、教务人员、专业秘书等听课制度。各层次不同人员不定期或随时到实验室及实训室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

课程考核检查:实践课程考核以主观判断为主,质量标准也是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考核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类别和学科不同的特点,采取调研报告、实习报告、创意设计书、项目设计书和小组答辩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成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4.2研究与调控制度

质量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教务处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汇总收集各类真实有效的教学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和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且反馈给校领导或相关部门,以便于学校组织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实践教学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5]。

4.3信息反馈与评价制度

校内通过督导检查反馈,领导听课反馈,学生信息员反馈;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汇编督导和教务简报等多种形式,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反馈制度。使各项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反映,各项监督措施能够得到及时落实。

校外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实习单位反馈,听取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评价。定期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以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4.4激励与奖惩制度

在实践教学中,要想使教师认真负责,学生积极参与,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奖惩制度。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学生的好评,或带领学生参加实践竞赛获奖者,学校应该给予教师相应的奖励,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从事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将教师年度考核评估结果与奖金、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师德师风考核和学习培训资格等结合。学生认真对待实践教学环节,整个实践的过程表现突出或参加实践竞赛获奖者,也应受到相应的奖励。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表现突出者,可以将他们的成果拿出来展示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相反,如果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应该按照《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和《学生手册》相关处罚措施进行相应的惩罚。

5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只有探索有效的途径,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秀琴,刘俊英.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7,(21).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何向彤.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特质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17).

第13篇

关键词:化工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持续的开展,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真正实现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模仿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和国外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就目前就业市场而言,一方面,很多物流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却是众多手握文凭和物流专业技能证书的专业人才仍在职场门外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高职特色不明显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增设物流管理专业,截止目前,共有82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使物流专业的在校生急剧增长,但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或其他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区别,缺乏对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缺少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使得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特色不明显,也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1.2 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能力等需要通过对物流行业、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根本不进行市场调查,即使进行了调查,也因职业岗位群调查程序不规范、不科学,使得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同时也制约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

(2)课程开发缺乏积极性

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应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步骤混乱,作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却不高,究其原因,这是国家对学院、学院对教师都没有形成一种激励课程开发的有效机制。

(3)课程体系轻实践重理论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很多还是沿袭普通本、专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设置,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轻实践重理论。一方面,缺少与企业共同研讨的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缺少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的环节,使得学院缺少了物流专业面向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分析和工作过程分析,使得专业课程体系缺少针对性、目的性;另一方面,缺少校企合作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更谈不上长期、定期的合作交流机制,很多都是随便找几个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咨询、沟通,因此导致课程体系仍然沿用了以前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以模拟软件实训、情景模拟实训、顶岗实习为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4)课程体系的改革滞后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物流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改进、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并没有根据市场与时俱进,没有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物流企业发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尽管有些学院进行了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但没有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因此说,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1.3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脱节

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物流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律,即从初学者——实践者——熟练者的职业发展规律,要求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避免一味追求全面,看似“全才”的课程体系,而应该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来培养学生,不仅要求让学生完成面向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强调让学生主动构建未来工作过程中的隐形知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职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使学生毕业时能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将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去,没有按“课证融合”的要求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一体化,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取。

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出,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还未能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统一,课程体系有待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2 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1 职业岗位分析

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面向现代化工物流业,职业岗位定位于化工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化工产品的采购、化工产品的运输、化工产品的仓储、化工产品的配送等,每一环节均与相应的岗位群对应。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岗位群的中低级职位,要求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

(1)化工产品采购中低级职位。包括采购计划员、采购员、采购主管、采购经理等。

(2)化工产品运输中低级职位。包括海运进出口操作员、运输管理助理、制单员、汽车计划调度员、汽车押运员、站场管理、装卸搬运管理、运输经理等。

(3)化工产品仓储中低级职位。包括业务员、入库管理员、保管员、出库管理员、仓储单证管理、仓储机械管理、叉车司机、仓库主管、仓库经理等。

(4)化工产品配送中低级职位。包括订单处理员、配货员、送货员、收货员、装卸工、盘点员、拣货员、补货员、配送中心经理等。

(5)供应链商务信息中低级职业。包括供应链管理、信息收集员、信息分析员、物流计划员等。

(6)其他岗位。包括报关报检、保险、单证员、货运、客服、回收物流管理、金融物流等。

2.2 职业能力分析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化工物流企业调研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并多次邀请化工物流行业专家进行座谈讨论,确定了这些典型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化工产品采购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产品性能,积极开拓货源市场;能进行大宗化工产品采购成本核算;能根据公司产品进行产品原料结构调整改进,签订采购合同;能填写采购表格,提交采购分析和总结报告。

(2)化工产品运输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产品运输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牢记“质量第一”,能确保化工产品运输过程质量;能根据产品性能,能正确进行产品装卸;能对产品意外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3)化工产品仓储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进行化工产品出入库日程操作;能进行化工产品基本信息核对,能进行在库管理;能根据化工产品仓储性能,确保产品安全;能填报库存报表。

(4)化工产品配送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接收订单,按客户要求对订单进行确认和分类;对订单进行存货查询、根据查询结果进行库存分配,建立用户订单档案;将处理结果进行打印输出,进行进货作业;根据拣货信息选择分拣方式,进行分货和包装作业;进行备货、理货、配装、送货线路优化实施送货作业;对配送中心的货物按照用户要求,进行包装、贴标签、捆扎、组装等加工过程的操作管理;对配送中心的运营、信息网络维护、配送作业组织等进行管理。

(5)供应链商务信息中低级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企业要求收集市场信息,熟练操作电脑,进行整理和分析;能针对供应链流程计量、统计,进行化工产品的商务活动;能够推广物联网技术,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6)化工物流其他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进行国际化工物流产品货物运输的各项操作,填写各项单据;能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客户调研分析;能建立客户数据库,进行客户投诉管理;能根据化工企业产品特性,开展有效服务。

因此,要想使高职化工物流人才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化工物流企业的需求,就要形成按需培养的模式,即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3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提出,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因此在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基础上,归纳整合具备这些职业能力和素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与职业标准对接,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3.1 构建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近年来,中国化工物流业已呈现快速增长的新局面,江苏省是全国第二化工大省,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区域中心地区,而华东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围绕南京四周分布着重要的超大型工业基地。目前,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500多家化工企业,对化工物流专业人才有很大需求。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京市大厂区,学院依托化工特色优势和优越的区域位置,开设了物流管理(化工方向)专业,以培养化工物流人才为主,服务区域经济。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学院物流管理(化工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物流企业,面向长三角化工集聚区物流企业,培养具有良好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规范、安全、环保素养,具有化工物流企业的产品采购、运输操作、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操作、供应链商务等岗位知识技能的管理员、业务主管和部门经理。

(3)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为主线

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教育目的具体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物流的职业定向性,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既要分析职业岗位群的能力现实需要,也要注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未来需要。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前瞻性,同时也要根据物流职业岗位群,进一步分析其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素质,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4)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和地方经济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要按职业领域加以确定,具有就业导向性。

3.2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构建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大学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

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经济数学、英语听力与口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工产品商务基础等课程;

职业核心课程包括化工产品安全预防与控制、企业采购管理、运输操作、仓储与配送实务、生产运营管理、国际物流、国际货运、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英语、物流经济地理、物流包装、企业成本分析等课程。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和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学院将三年的实践环节划分为识岗阶段、顶岗阶段和上岗阶段。

识岗阶段主要通过入学专业教育、物流认识实训等来熟悉化工物流职业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认知能力,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学习物流的兴趣。

顶岗阶段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工厂以及相关的物流企业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模拟实训、ERP沙盘实训、物流单证实训、危化品安全演练实训,掌握化工物流企业危化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的危化品管理方式,熟悉危化品应急处理手段和安全操作要求,掌握在运输、仓储搬运等物流操作中的危化品安全条例与注意事项,能够按要求完成危化品的安全操作。

上岗阶段主要是化工物流企业与学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让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并能具备一定的化工物流方案管理、策划等能力,真正达到一线操作、管理人才的标准。

因此,应根据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构建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4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课程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课程系统,其专业课程整体性更强,要想使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得到更好的实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能保证其教学目标实现。一是校企共同开发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材;二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三个条件需要密切配合,不断完善其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考立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 社会教育,2012(9):175-176.

[2] 肖前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 职教论坛,2011(5):61-64.

[3] 邬庆儿.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6-7.

第14篇

关键词:创业能力;工商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93-02

一、培养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岗位的创造者”。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崭新课题。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对社会、高校、大学生三方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并鼓励其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他人创造机会。对学校来说,可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来说,可以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或者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于创业能力,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唐靖、姜彦福博士提出二阶六维度的创业能力模型,二阶指的是创业能力的两大要素,包括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其中机会能力包含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开发能力两大维度,运营管理能力也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四大维度。

创业能力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其中课程体系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能力培养的最直接平台,也是对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兴趣、提高创业能力最基础的平台。为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以课程为载体,将创业能力培养渗透整个教学活动和实践中,不断推动课程体系建设。

二、以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课程也是围绕这个培养目标设置的。有些依托学校原有的学科背景,比如语言类的院校突出外语优势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工科类院校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鲜有提出创业型复合型人才。据统计,在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 ① 296所普通本科院校中,仅有26所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培养创业能力或者创业型人才。通过查阅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或者专业简介等资料,与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体系具有三大特点:

(一)课程结构不完善,内容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中国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对工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开设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11门核心课。为了突出培养创业能力,有些学校加开一门创业管理课程。还有的以创业管理为基础基础,开设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企业创业案例分析等选修课。从此看出,以培养创业能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大多以零散的形式融入教学计划,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有些学校将课程进行整合,分别从基础课、学科课程和模块课程三个维度设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目前大部分经典创业教材都是舶来品,国内的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创业环境变化,实用性差。

(二)注重创业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

学校提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口号,有些学校并没有具体落实,不能围绕这一目标建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有的学校没有任何有关创业的课程与培训。课程设置侧重于营销、会计、人力、生产等职能管理课程,这些课程偏向于理论性,缺乏足够的培养创业能力的实践环节。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实践环节薄弱,有些课程开设了实践环节或第二课堂,也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创业能力较差。

(三)创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结合不紧密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其专业基本能力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协作能力,其专业能力素养还有具有组织领导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协调执行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作为专业目标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目标能力是创业能力实现的基础,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但是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安排,创业能力课程与专业课程不能交叉融合。存在课程内容重复,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时间不足。同时由于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缺少创业经验,对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理解,加上创业能力培养资料匮乏,他们所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也就没能和学生的创业能力紧密结合;即使能够参照个别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还存在实施的可行性问题。

三、以创业能力核心重新打造工商企业专业课程体系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按照创业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对应逻辑关系,将相关学科和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模式,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平台课+创业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见表1)。

1.公共平台课。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面向所有普通本科学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学科平台课主要面对的是管理类的学生,需要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而专业平台课也称专业核心课主要针对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生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四大职能。

2.创业模块课程。创业模块课程是根据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而选择和设置的。工企课程体系在公共平台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必须增加创业模块。创业模块课程体系应由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两大部分组成。创业理论课时根据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目标,为学生掌握创业理论知识而设置的课程性课程,主要由创业管理学、创业教育概论、大学生创业指导等组成。创业实践课程是为了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创业个性的课程。主要分为模拟创业实验、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创业教育项目活动课程等方面。

只有通过学习创业理论、掌握创业技能、加强实践,再结合本身专业特点,才能培养创业能力。

(二)开发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特征,而创业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实践。所以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要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要对创业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程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固化、分析、分类、总结,并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实训课程体系。同时按照创业历程排列实践课程,由低到高,由创业申报、创业经营管理体验到创业营销、网络营销、财税等,在大学生创业者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实践教学环节开设ERP沙盘专业实验、资本运作实战实验、沟通与谈判实战实验、资本运作实战实验、创新创业模拟与实战等课程。同时要开拓第二课堂,设置创业成功学讲座、工商登记注册讲座等等课程。

(三)以学生竞赛和活动为中心,发展有学分无学时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以学生竞赛和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将竞赛机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重在围绕赛事和活动,以赛帮练,以促评建。比如温州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和宁波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活动的层次,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只要学生参加竞赛和活动,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大学生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

参考文献:

[1] 彭樟林,姚卫华.基于创业能力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2,(15).

[2] 陈嘉川.怎样提升创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2-09-24.

[3] 周萍.从课程体系假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第15篇

关键词:区域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科技化服务体系

一、区域性公共安全以及应急管理科技性的价值和内涵剖析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具有公共性、人为性、社会性等特征,具有针对性,用于满足公民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属于名声科技范畴。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由三层面组成,即制度、精神、器物层面。制度:即政府部门是公共服务的主导军,应制定完善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案及管理制度,保障公民的公共安全。精神:即在公共安全的服务过程中的科技性要渗透到公民群众之中,加强公民的科技思想、社会科技意识、科技精神以及服务性的价值德行与公益性。器物:即区域应急管理科技和安全的器物层面,是为了满足公民安全需求、提高公民安全、实现公民群众科技权益直接提供公共可邮寄服务于产品,是三个层面中最具有外显性的特征。

价值理性与科技工具理性的统一是区域行公共安火热应急管理科技的重要体现。公民群众对于科技知识的血腥理解是掌握运用科技知识的重要内容。当今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中,公民群众不应该被排除在科技发展之外,科技知识只有在满足了公众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在政治上面具有合法性。近年来陆续爆出例如奶粉三聚氰胺、SARS、圆明园防渗膜等事件。一是公民群主以利益相关的关键人物的角色通过各方面的科学决策及方式方法的过程中。一是各个相关政府机构对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事件进行合理处置。从这些实践证明: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学与技术越来越多地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公共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联系和谐紧密,充分体现出价值理性和科技工具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水平、社会的不断整合,使普通,社会科学和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和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服务有着非凡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公共安全的特殊情况,怎么样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技术服务凸显的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区域公共安全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第一次把区域公共安全科技纳为我国现阶段科技者的重点项目,而公共安全的核心则是应急管理问题。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到及时地优化调度救援力量、优化配置应急救援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使得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处置;(2)有助于提高和加强统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警预测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和科学预测,由此创建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做到科学决策;(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舒缓公民情绪、维护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保证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和谐稳定。面对突然状况比如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的时候基于实情实地,加快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发展,建立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系统化是目前我过科技应用于发张的重要一环。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各项研究成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在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具体表现在:(1)在整体层面上我国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研究,没有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分割状态;(2)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缺乏专门人才、公众安全教育不到位;(5)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撑。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完善公共服务

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政府机关对于公共科技服务上面的责任意识,加强对于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建设;政府部门要明确的提供和实施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对公共服务的事权进行合理的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二)处理好责任主体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关系

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社区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和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供应,形成政府和人民团体和单位密切配合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新系统的合作。必须加强制度确立,使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协调关系、理顺指导、,实现有效的合作,作为一个整体部署,整合资源,需要有效地推动事业的发展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