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金融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营运资金;含义;特征;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一、营运资金的含义
从会计角度看,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它反映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则营运资金反映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是对企业所有短期性财务活动的统称,并且它与诸多财务指标密切相关,是整体财务结构的组成部分
营运资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这个概念一般在财务会计中使用的比较多,大多数营运资金比例都是按照此概念来计算的。这一概念是一个时点性的概念,是将企业一定时期的短期支付的要求和其实际的资金能力相比较,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当时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衡量一个企业短期内的财务风险、评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这个概念一般在财务管理学中使用的比较多,它是从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出发来研究分析计算的。这一概念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是把企业的营运资金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把理财与经营管理有效合理的结合、统一起来。也只有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才能清晰的认识到企业一个时期阶段营运资金的具体管理对象,而如果运用净营运资金差量的概念,就无法切实可靠准确的掌握不同具体营运资金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营运资金的特征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与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相比,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通常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商业信用、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多种在内外部融资方式。
(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的数量会随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波动很大。季节性企业如此,非季节性企业也如此。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通常会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根据这一特点,营运资金可以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等短期筹资方式来加以解决。
(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企业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按照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现金的顺序转化。为此,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必须在各项流动资产上合理配置资金数额,做到结构合理,以促进资金周转顺利进行。此外,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一般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现金短缺时,便可迅速变卖这些资产,以获取现金。这对财务上应付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营运资金结构管理
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关系、流动资产内部项目的结构与流动负债内部项目的结构。
(1)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流动资产通常占总资产的60%左右,即1.5倍的流动资产能带动1倍的长期资产来经营。但这只是一般状况,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关系,会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而不同。
(2)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结构。我们建立了流动比率这一财务指标,并将它作为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确定其经验值为2。如果企业流动比率大于2,就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相反则认为企业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但事实上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司实际的流动比率值普遍低于这一公认标准。这一点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可以纵向对比几年内企业流动比率的变化情况确定其生产经营和短期偿债能力的状况。
四、营运资金管理原则
(1)规避风险。规避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可以从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两个方面来认识。
1、从流动资产管理角度看。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一定绝对量和一定相对量的流动资产,这样不仅降低企业短时期内的财务风险,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而且为确保企业未来具有相应举债能力提供了根本保障。如:企业应测定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才能最直接地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定期确定企业合理的应收账款占有规模和适度的坏账准备提取比率,确保应收账款的质量,保持良好的收款能力;同时,由于营运资金的流动性较强,对其实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要根据外界环境及企业自身内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决不能照搬某一模式,要在制定基本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从流动负债角度看。企业破产的风险大都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到期负债。如果说长期负债是企业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而短期负债则是企业目前就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对流动负债的风险管理原则为: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确定一个流动负债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最高限额,使企业流动负债的规模和比例都保持在一个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3、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因此,规避营运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应该将流动资产管理与流动负债管理两方面结合起来,任何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风险,忽略另一方面的风险都是错误的。如: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绝对量的上升并不一定就说明企业偿债风险的能力增强;同样,如果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负债绝对量的上升也并不一定说明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必须在风险理念的指导下,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2)尽量维持较高盈利能力。虽然营运资金过多能够保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流动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强,但盈利性差,较多的营运资金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但是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相反较少的营运资金会提高其他长期资产的盈利能力但会增加财务风险。可见,企业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是此消彼长的,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不能只考虑偿债能力,要灵活安排营运资金的规模与结构,降低非盈利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量,综合实现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均衡。此外,结合企业经营业绩目标合理安排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也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与机会成本,有助于提高经营业绩。
关键词: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
当今,在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供应链金融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供应链金融以数字驱动为基础,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流、物流、商流等的交融,由此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以及融资难、难融资的现象,同时实现整个产业生态圈的良性、高效发展。
1新时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背景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有36.4万户,而小型企业数量为32.1万户。全国65%以上的GDP、85%以上的就业人口都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给侧、产业端的优化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而其中作为我国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中小企业的活力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与激活。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型的融资模式,是以供应链管理概念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交易为发展基础,为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环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相比于传统的贷款模式,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为研究内容,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进行全面的信用审计,从而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
2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融资模式问题
供应链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问题,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关系,将存货、购货单等作为抵押物,为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和授信,并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交易和合作关系,融资风险也相应减少。所以对于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而言,形成了“1+N”的融资模式,其中,1表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该种融资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确保供应链上资金的稳定性,提高资金的流转速度及效率,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在融资过程中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所以核心企业的意愿性并不强。因此,核心企业更倾向于构建自有融资平台,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资金方、金融机构搭建桥梁,通过自有融资平台连接各方,从中赚取息差,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核心企业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收入。该种操作方式由于存在息差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旧居高不下,所以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问题。有效管理链条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等,能从根本上加快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转,并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由此不断呈现出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自身发挥着强大的优势,物流企业掌握着处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物流信息,以及其业务交易情况,可通过交易信息判断抵押物的真实价值,如采购单、存货等信息,而围绕物流企业这个核心所建立的供应链模式因此诞生,在供应链中,物流企业掌握着物流链条中的大量信息数据,所以能够很好地把控中小企业的征信问题,由此降低供应链上的融资风险。通过引入物流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成本风险降低的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物流企业是担保的一方,这在无形中加大了物流企业的风险,对于其能否成为核心企业的意愿也明显减退。如果其转为提供服务方,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
2.2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此问题背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资金量少、经营风险高、抵押物少或者无抵押物等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愿意贷款,也不敢尝试贷款或提供低额高价的金融服务。
2.3金融机构的问题
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由于其为高风险行业,在交易中必须能够掌握现金流、风险及交易信息。但在实际情况下,对于银行机构而言,在供应链中对链上产品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获取信息,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而中小企业给出的信息数据的可信度不高,也导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积极性不高,金融活水难以精准滴灌到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
3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供应链中大量的信息数据被收集,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偿贷能力,以确定风险程度,从而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实现了去除中间链条的目的,环节越少,效率越高,而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有所降低。另外,随着金融资产交易所互联网化程度不断加深,供应链金融资产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由此从根本上降低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当下,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4.0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数字智能金融时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确保数据分析的精准度,而在传统手工操作计算中,无法判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并对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体现中小企业的实际价值,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数据的剖析,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清晰注释,提高企业报表的分析效果和编制质量。另外,在金融科技不断自我优化成长和加速迭代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交易信息,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追溯和还原,使交易变得有迹可循,从而有效避免企业骗贷风险,将风险指数降到最低,同时优化整个供应链信用体系。区块链中可信任的多中心体系,能够很好地去除中介化,大幅增加信用指数,由此形成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激发中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劲推动力。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构建供应链自身发展的物联网体系,并使其与互联网体系进行融合,对供应链上各流程环节的数据进行清晰的记录,以便于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更有助于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价,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从物联网技术层面而言,其使用范围较广,在供应链仓储管理及实际运输方面通过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定位技术,可实现对货物的控制,提高交易的真实度。从人工智能技术层面而言,通过利用该技术并加载传感器,可积极更新客户画像,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并为其匹配相应的额度。通过应用区块链自身的特性,各个节点业务数据的可信度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而且信用变得可溯源,金融机构信用评估的可操作性也更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更为稳固,由此中小企业便可获得相应的融资。(2)积极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体系,数据库体系中应包含企业的各项数据信息,为构建企业资质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另外,要一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由此实现企业融资中降成本的目的。(3)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和大量的数据,构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知识图谱、链上企业的知识图谱,清晰明确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上下游关系、合作关系等,以各企业自身建立的数据征信为出发点,通过企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对供应链各企业的精准画像进行优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根据企业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相关服务。(4)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金融资产交易的清晰记录。在此过程中,在供应链内部建立区块链体系是先决条件,接着要将区块链体系融入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由此来记录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事项,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激发供应链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引入外部资源,完善供应链体系,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5)金融机构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测评,对其还贷能力进行评估,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平衡供应链内部风险。综上所述,在数字智能时代下,供应链从以往的对核心企业进行关注,逐渐对链上各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等进行关注转变,这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态势,同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也是新的尝试。总之,对供应链中关键信息内容掌握得越清晰,越有利于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4结语
在供应链金融链条中,协同合作、实现共赢是其内在关系,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时期,企业之间只有联合协作、共同进退、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在以数字为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下,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更应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高速运转,由此实现数字化链条的发展,提升整体效率,同时构建共生、互利、共赢、和谐、良性的供应链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彦琳.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探索[J].现代金融导刊,2022(3):47-52.
[2]孙国茂,邢之光.普惠金融框架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基于微商零售生态圈理念[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8-89.
[3]宋华,韩思齐,刘文诣.数字技术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J].管理世界,2022(3):182-200.
[4]徐志鹏,张锐,张歆彦.物资一体化管理赋能数字供应链经济创新应用:中建五局安装武汉华星光电项目的实践探索[J].施工企业管理,2022(3):100-103.
[5]王伟姣,陈姗姗.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理论发展与未来趋势[J].信息与管理研究,2022(1):67-80.
[6]高明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2(4):180-182.
[7]史浩,戴小红,郁国培.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从供应链金融到区块链金融[J].时代经贸,2021(12):36-41.
[8]窦彦红.普洛斯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J].中国储运,2021(12):38.
[9]张晓慧.探析以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区域经济转型[J].产业创新研究,2021(21):37-39.
[10]李孟军,乔静静,安志勇.数字经济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1(20):145-147.
[11]金晓龙.从1+N到1+N~(2):供应链金融进入数字时代[N].经济观察报,2021-10-18(15).
[12]林仁志.科创企业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分析:以高新技术园区中小企业为例[J].黑龙江金融,2021(9):78-80.
[13]袁闽川,官伟民.高效+智能:抓好数字供应链金融,破解金融普惠难题[J].现代商业银行,2021(15):40-43.
[14]杨霖.科技搭建供应链金融桥梁创新助力物联网信息时代:记上海容之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何雄[J].中国高新科技,2019(20):3-8.
编者按
曾经,为收藏或投资艺术品花钱是少数人的权利,是小众的圈子;现在,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开始进入大众领域,对城市里每一个中产阶层人士来说都变得触手可及。而随着艺术品金融产品的诞生,随着艺术品被打包到了基金池,甚至被份额化,投资艺术这件事,正在成为如今最为火热的市场之一。
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人均GDP处于4千多美元的水平,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陶冶情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已经提上越来越多人生活的议事日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在房地产和股票投资处于低迷的时期,另一个投资品市场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艺术品投资市场。
艺术品投资被认为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产业项目(金融、房地产、艺术品投资)之一。根据全球艺术品市场著名研究机构法国艺术品价值公司的统计指出,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的规模是1700亿元人民币,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0亿元。
疯狂的数字背后,正在凸显另一个事实:艺术品正在成为资本的最新猎物。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引领的不再是传统的行家,而是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纷纷介入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品理财产品及基于艺术品的金融产品频频问世、层出不穷。这是资本的天然逻辑:大量的市场需求,让艺术与金融走到了一起,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艺术品金融。艺术品金融产品的诞生为许多原本没法直接投资艺术品的人提供了投资机会,因而成为一种有可能实现双赢的资本模式。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时代也就此开启,2010年也因此被以一种泛滥的套路,被业内描述为“艺术金融的创世纪元年”。
艺术品与金融的快速结合,源于我国投资市场的宽度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巨大需求。股票、债券、房地产、期货几乎构成了投资工具的主体。艺术品具有超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且具有唯一性和限量性,此外,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于艺术品具有时间价值。在这种情形下,艺术品金融“破茧而出”。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与艺术品相关的投资具有另外一层独特的吸引力——由于投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将取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这无疑把赚钱和修身变成了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这显然比单纯的炒股炒房更能提供精神满足感。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一种新的资本模式或投资工具出现时,投资者往往容易沉醉于它的获利能力,而忽略了它背后隐藏的风险,这不禁让人想起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艺术品金融产品为每一个渴望投资艺术的“门外汉”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机会,但潜藏的风险依然暗流涌动,提醒每一个持币观望者仍需保持警惕,三思而后行。
直接买艺术品水太深?那就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吧
买一幅画自己炒,还是让专业团队帮你炒:投资艺术品与艺术品金融的区别
通常我们直接投资于艺术品的行为,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购买艺术品,经营艺术商业等交易以期带来经济收入。艺术品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绘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艺术摄影作品瓷器古玩作品等实物资产。而对于很多普通玩家来说,直接出钱买一张画是一件很考手艺的事情,绝大多数人缺乏必要的艺术修养以及毒辣的眼光,因此投资艺术品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相当专业因而小众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金融产品的出现,为有意于投资艺术品的买家提供了一条新的现实可行的渠道。
艺术品金融产品就是借助于金融机构的专业操作,投资者可通过购买艺术品金融化后的资产获得投资报酬,这些艺术品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证券、艺术品按揭和抵押券等,并且投资者在持有这些产品期间可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而所谓的金融产品,根据金融学的定义,是指各种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公开交易或兑现的非实物资产。所以,艺术品和艺术金融产品的重要区别就是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的区分。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艺术品同艺术金融产品以及艺术金融服务的关系,就好像树根同树干和树枝的关系,艺术品是“树根”,艺术金融产品以及艺术金融服务都是这个“树根”生发出来的。
艺术金融产品的优势:摊薄成本,降低门槛,分散风险
而直接投资艺术品和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之间,更为重要的区别在于——相比于直接投资艺术品,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其背后专业的金融服务团队以及其他买家,将为投资者分担和降低投资风险。
艺术品的直接投资是很专业的一件事,它涉及保管、保险、鉴定、评估等数道程序,具有“三高”之称——高门槛、高成本、高风险。很多人即使有足够的钱,也未必有能力调配整合各方的专业资源进行投资。因此,市场上许多金融产品就成为投资者借以分享艺术品市场投资的中介物,其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首先资金门槛相应降低,比如信托公司是100万元的客户门槛,民生银行则是50万元的投资门槛。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艺术品投资最好占到可投资资产总额的15%,那么投资者可支配的资产总额在250万元以上,就可以把艺术品投资作为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其次,凭借机构优势,银行和信托通常是以很低的价格拿到标的物,这也相对降低了高档艺术品的投资门槛。再者,艺术品金融模式可以集合投资,把很多人的钱集合起来,资金规模一大就能够投资更多的艺术品,也就起到了风险分散的效果。同时通过专业管理,让专业人士负责投资,给那些受限于资金规模和专业能力的人,提供了一个投资艺术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