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语文教育课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

第1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定位;双能对接;六步紧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28-03

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来发挥它的优势,挖掘它的潜力,整合并强化它的多效性教育功能,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2009年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试图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目标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通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项目来引导语文教学活动,在本院部分班级进行试点,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

项目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对项目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这是我们开展专项研究的主要的动因。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改革的思路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课教学要点目标,教师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学习项目。

2.以目标教学激励教学理论、情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理论为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交代具体可行的学习项目,明确目标和评估的办法。

3.以控制论、语言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激励学生自主、推究、合作学习,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在完成项目中,去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

4.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激励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5.以系统论、方法论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论。

(二)改革的主要方法

我们采取了文献理论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现场观摩法、经典个案剖析法及比较借鉴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反复实践检验形成阶段性成果,最后总结并进行成果推广。第一步,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广泛进行教师和学生调研,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设计。第二步,在试点班级中进行具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并对效果进行及时调研和评价。第三步,总结课程改革实践、项目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再次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的就是自身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重新定位

高职大学语文应定位为“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职业化公共课程”。具体来说,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础,并呈现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中职业性是高职大学语文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大学语文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定位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1.以能力为中心,凸现职业指向。整体课程以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实践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开展能力训练。

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教学。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的不同个性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类别指向的职业岗位特点和不同要求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

2.建设开放课程体系,扩展教学空间。一是课程开发的开放——由本校语文教师、其他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同时开展企业调研,征询企业人士的建议;并在教学过程中亦注重不断吸收学生的意见完善课程建设;二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留有教学内容选择和扩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训载体的开放——教师和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基本活动项目载体,教师和学生更可以根据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灵活选取和另行构建不同的活动项目载体;四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随时向学生开放,以促进学生自主扩展学习;五是教学环境的开放——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本课程还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把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3.重新设定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把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构建了“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束缚,不再按照语文学科体系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而是结合专业特点,从未来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重新构建了“双能对接”即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职业能力由各专业的就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需求决定,基础能力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项。这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在内容上扩大了语文学习训练的范围,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育观念,使高职语文课程从根本上归向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也直接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诸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三)以“主题呈现”的方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以主题呈现的形式,打破文种和文学史界限,以服务职业活动为导向,紧跟时代,让学生能从各主题中感悟人生。在设计思考训练时注重新颖多样,富有启发性;在选文时注重视野广阔,推重经典而不废时文,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书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课堂既设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又设置在火热生动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以此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学生能对今后求职就业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有明显帮助,具体而言:

教学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围绕职业能力这一主题,以主题呈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与培养职业能力有关,紧跟时代,具有启发性的知识内容,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思想和引导作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构建了以“项目驱动、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六步紧随”教学模式

1.项目布置。教师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必须解释清楚项目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者过低。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可以确定为项目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进步的目的。

2.基础检测。学生在完全理解本次的项目目标之后,通过实施预设的一个项目来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看自己距离顺利完成项目存在多大差距。

3.师生探究。通过师生相互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实施点评等方式,完成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4.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根据完成项目所需能力的若干要求,运用基础知识,按程序实施训练项目。

5.延伸拓展。根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职业能力与人文知识,通过阅读拓展、博客天地、争鸣空间、社会聚焦,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阅读、讨论、争鸣、辩论。

6.测试评价。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进行自我测评、组内互评、教师测评,检测目标的达成度。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独创性成果:构建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在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课程理念的主导下,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课程建设主体诸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与改革,整合各类语文学习内容,聚合各种学生活动形式,借鉴英国和我国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通过课程活动化、活动项目化的处理,构建了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确立了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大基础核心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全程开展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严谨有序的逐层习练、真实生动的项目实施中获得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能力指向,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结构要素均为系统化呈现,不同系统之间依课程教学规程相互对应组接,共同构筑了一个多方位、多形态、多层次的语文能力培养系统,课程系统运行最终目的指向语文综合能力的社会应用。这是一个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应用,因此,“双能对接”课程体系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扩大了传统高职语文或重人文作品赏析、或重应用文写作的相对狭小的学习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动地使语文从知识学习、孤立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了能力培养、综合应用为主的教学,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所体现的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的运行明显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效服务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领域引领着一个改革方向,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我们根据高职语文教育的特性,借鉴项目驱动教学法,创设了“六步紧随”教学模式,寻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让语文教学活动渗透所有专业学习,通过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六步紧随”教学模式使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有力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三)搭建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考核全程化、评价证据化

借湖南省“数字湖南”的东风,我们在“职教新干线”网站上搭建了开放性的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不仅将所有教案、课件、教材、练习、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到这个平台,更是将这个平台作为学生交流沟通、延伸拓展、互动评价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此畅快阅读,可以用博客记录心灵文字,可以与本校教师、同学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可以与校外专家、知名学者或其他大学的学子们就社会热点问题激烈辩论。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同时,收集学生习练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学习证据材料以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克服一次考核定结果、教师一人定成绩的弊端,打破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把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训、教师要求和学生自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以学生提供真实学习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课程学习评价的依据,使考核方式多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开发了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材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等“和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础性意义。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当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它实际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下面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则以及它在不同范围里的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完美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不然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阻碍。

(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必须学会对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适时更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和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但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在适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得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实际活动做好了铺垫,学语文就是为了要将语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加强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技术型人才进行职业培养而设立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推动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强培养,从而使得受教育者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学校在进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办学目标及思路进行调整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样高职院校就能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以及就业率高的形象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

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必须纳入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就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性质、目标,办学功能以及办学定位,要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服务。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进行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功能分析

每个高职院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比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旅游、音乐等。那么大学语文在不同专业中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使得语文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如果是教美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那些画面感较强、色彩比较显眼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选取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的凸显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一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专业,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琵琶曲的享受和感悟上;而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对那些服饰进行想象,引发他们对古代官府的识别以及再绘。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里面包括政治课、英语课、大学语文以及写作课等,在这些课程里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和教育部文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最相近的,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就是“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对大学语文教育实行全方面的改革。依据人文思想体系,在编写体例及选文标准上对大学语文进行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将作家介绍、背景分析及艺术欣赏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则以专题的形式来对人文思想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在顺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学习,才有可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09(30).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是为全面加强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注重学生文化能力教育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定位不准,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单一等问题。在课程定位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把语文教育定位为培养发展能力,以夯实就业实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实际上只是简单套用中小学语文教学法新理念、新教法,缺乏对高职院校和大学生特征的充分认识,一味求“新”,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借助情景画面、趣味故事、角色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从课程定位到教学方法都面临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探索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合乎高职院校和大学生特征的课程建设理论和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

(一) 高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要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办学定位服务,为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 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担负着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其课程定位应与专业相结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具有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丰富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人文精神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是指提高各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基础课程。

(三)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既不是单一的哲学、宗教学或文学等,又不是人文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人文基础理论的系统性阐释,培养大学生系统的关于人文思想的主要概念体系和主要知识框架,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既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又蕴含雄奇的自然风物、悠久的历史风情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纯化其品质,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此,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为:通过情感教育、美育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优化学生心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职业技术伦理和环境道德等,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活动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每一项工作任务,善于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索

(一)逐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从建立大学生理想人格、养精神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角度出发,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能、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当众说话的心理障碍,强化对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

从发掘教材个性、发挥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入手。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学生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突出汉语作为母语教学内容的核心范畴―― “文”的教学

不把大学语文讲成单纯的文学课,从“文”这个角度予以扩展,分析各种经典文体的书面表达形式,揭示它们的典范意义。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在商业消费和网络电子媒体带来语文形态碎片化、粗鄙化、畸形化等弊病的今天,经典汉语书面语教育更能凸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感知,进而促进他们人文素养个性化的形成。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应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应从大学生理想人格建立、人文精神养成和创新思维开发出发。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各专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不但授学生以“鱼”,更注重授学生以“渔”,也就是既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既特别注重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充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他们个性化人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克勤,马建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马银成.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4]王松泉,韩雪屏,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黄建华.关于高师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9(6).

第4篇

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直接就明确了要以职业技能为主,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作为学校培养目标。这样的培养目标促使了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上往往重视技能性的课程,而轻视人文性的课程,尤其是工科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在很多高校里一直是作为公共课来设置,甚至于有些院校还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来设置,学生想选就选,不想选就不选。而事实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仅在文化层次上要差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上也往往是落后一截。这时学生再以公共课、选修课的态度来对待大学语文,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就更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事实上每一个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学学语文课程,学生不应以选修课、公共课的态度来对待。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应列入必修课程,从宏观上首先确立它的地位,重视它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和老师在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2技能和人文并重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精力主要是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所以我们为了培养全面性人才,应针对他们多开设文史哲方向的辅助课程,便于大学语文的消化吸收。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应以文学审美为主,以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修养的培养作为学习要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应该培养学历高、文化低,知识多、素养差的“半成品”。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也需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法则。这样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才能真正的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懂得如何生活,学会正确的活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虽然重视人文性教育,但绝不是对技能教育的忽视或者不进行技能培养。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上可以学习掌握本专业技能,而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里也能学得某些未来职业所必备的技能。实际上在语文的教学里除了有人文素养的陶冶,还会穿插了部分技能训练。比如在写作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对学生将来的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可避免地会写工作情况汇报等类型的应用文,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而作为授课老师还可以在教学里适当地进行人文和技能的双结合,比如写读后感既能培养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写作技能。总体上,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完善,职业技能的充实体现了个人素养的水平,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3改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往往比较传统,少有革新。比如在讲解作品这一部分,一般是按照作家简介、作品赏析、作家总结三个步骤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古板老套单一。所以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中可以多运用几种方法穿行,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现在高校里基本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播放一些朗诵的录音,让学生从听的过程里感悟诗歌的情感、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模仿录音去朗读作品。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教师从头讲到尾过于单一的缺点,也能使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之美。再比如讲解小说的时候,由于长篇小说很长,有不少学生并没有读过原著,所以大学语文课本里小说节选的部分还不足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信息,这时老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一方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迅速掌握小说内容,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小说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此外针对不同系别的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调动他们的专业特色以丰富教学,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根据诗歌内容、诗歌意境画上一幅生动的画。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将某些诗句、小说改编成歌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突出了他们的专业特色,还加深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印象,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现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以上只是借助外在手段来丰富大学语文教学,而在实际教学里更多的还是要借助教师自己的方法来丰富教学。比如在讲解过程里可以穿插使用比较法、体验法、联系法、探索法等方法。如将多个作家进行对比,或者将多个作品进行对比,甚至进行古今对比,中外联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既学习了新的作品,又不忘以往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学素养。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一部分时,向老师反映学习起来很吃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文言文,有些字词学生不认识,语句也看不懂,很难理解作品内容,更难以对这部分作品产生兴趣。而目前全社会都处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里,作为大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耐心地去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想方设法使同学们对这部分作品感兴趣。比如可以给他们讲讲古代人的生活,吃饭穿衣出行礼仪等等,使学生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有一个稍微感性点的认识。然后再联系作品给学生分析作家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写作背景,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要学习的作品里去。

4调整教学重点

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除了可以改变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调整教学内容,第二是增强学生实践。在大学语文的教学里,很多教材在选取作品时基本上是以中国文学为主,外国文学为辅,古代文学为主,现当代文学为辅来设置讲授内容的。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里也是主讲古代部分,略讲现代部分,主讲中国文学,略讲外国文学。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大学语文课程课时量确实有限。在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的课时一般都只有32节课左右,课时的压缩也不可能让老师在课堂上有太多的发挥,做到面面俱到。尽管课时有限,我们也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的涉足面变得宽阔一些。所以我们应改变固有模式,尽可能地做到古代与现代并重,中国与外国齐举。我们不应把视野局限于某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培养他们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人格修为,而不是让学生只掌握了单一的知识点就大功告成。在这一点上就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要兼收并蓄,厚积薄发。此外,在大学语文课程里主要还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的部分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我们还应在教学里多加强学生读、写的练习,让学生多读书,多写作,以免造成只会空想,不会动笔的结果。比如在课堂上要经常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文章,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比方说,很多学生现在文体不分,连基本的常用文体都还搞不清楚。一份请假条包含几十个字但都还说不清楚请假原因,或者一份求职信不能恰当地介绍自己,甚至还错漏百出。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写作格式都是错误的。还有的同学遇到要写的作业,通通去网络上下载抄袭,就算抄好了还存在一大堆错字。造成这样局面,不仅仅是大学生在中学里没有学好语文,还有身为大学语文老师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师,在教学里不仅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适当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适时地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去锻炼,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此给学生纠错。

5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

第5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 文学课程 教学改革

20世纪初唐文治创办“实业、实学”的交通大学,这是一所以理工为核心的高等学府,但唐文治则将国文列入交大的主干课程。在当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各高校的教育方针和发展思路。可近年来,随着专业化与功利化的“重理工、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思潮出现,很多大学不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甚至有些学校在需要修改课程培养方案时,首先考虑删减文学类课程,不仅课时一减再减,有的专业还有取消这类课程的打算,而在理工科院校,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文学类课程只能沦为理工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总理曾说过:“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可见,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学类课程更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空洞化,虚无化),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

第6篇

1.充分认识文学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意义。现在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等素质”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面培养和提高。“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与伟大心灵的对话,这种交流和对话会感染到后世的对话者,影响对话者的价值观,净化对话者的心灵。同时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在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是用语言描绘和建构的世界,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是刺激和锻炼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过程。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艺术的修养不仅加深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种宏观形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地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观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这种观念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学校和学生都更多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很难在高校中形教育应有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依靠一些政策的支持,虽在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却未能真正引起关注,很多时候成了点缀性的课程。要想真正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高校体制内自上而下地提高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学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文学教育提供优厚的环境。在教师层面上,也要转变观念。把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看作是重要的工作,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层面上,要增强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思想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文学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进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文学课程体系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它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除大学语文外,各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一般都采用相关教师申报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这样看起来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实际上是杂乱无序的,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从教师角度而言,某一学期开不开设自己承担的文学教育课程视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情况而定,因此,有些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在某一学期却不能真正开出,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从学生角度而言,一般学校规定选修的固定学分,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文学类选修是6学分,即选修两门文学类课程即可。这样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选择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样造成了课程体系的不完整。由于上述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文学教育课程不少,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综合素质却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对文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考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缺乏统一性的问题,要求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都会开设课程以供学生选修。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科学性和需要性的原则,对文学教育类课程进行以下三类课程的优化设计。

1.知识类课程。此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开设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概论,辅助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思考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优长与缺陷,更好地确立自己的文化人格。

2.鉴赏类课程。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感知和体验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可开设古代诗词欣赏、古代散文欣赏、现代小说欣赏、现代诗歌欣赏、世界名著导读等课程。这些经典作品是美的存在、是人文精神蕴含丰沛之所在。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感知、体验可以获得美的熏陶、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能力训练类课程。此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可以开设写作课程。在课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和论文写作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表达能力整体不高,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写作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按照上述三类设计具体课程,使高校文学教育课程具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院系在课时性质、学时学分等方面进行优化,文学教育类课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不是单向传播体验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传播交流活动。针对非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的文学教育课程,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文学知识,往往采用简单省时的讲授法,成为“填鸭式”教育。这导致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兴趣下降,也未能达到文学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笔者认为,要在文学教育的课堂上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并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大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虽是古老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文学教育教学而言,它可以改变“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如在讲授先秦散文时,经常选的篇章是来自《左传》的“段于鄢”,其中分析郑庄公人物形象是重点。梳理完课文后,教师可抛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母亲姜氏想让共叔段代替庄公为国君,你觉得两兄弟谁更适合做国君?同学们陷入思考,一会儿,开始踊跃发言,大家共同认为共叔段无才无德不适合做国君。对庄公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庄公赶走弟弟、幽禁母亲,不仁不孝,不适合做国君。有的同学说庄公行事老到、善于谋划,具有政治家的素质和风范,适合做国君。针对分歧,教师讲述了春秋的诸侯争霸的时代环境,引导大家分析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国之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才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变得饶有兴味,更好地体会了庄公这个形象。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课程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是文本发言人的观念,引导学生做文本对话的主角,用自己的心和情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作者的生命。由此,学生由生活的世界进入到文本的世界,在文本的世界中体验、移情、反思,与文本的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在讲授婉约词人李清照时,教师一边讲她的人生经历,一边引入她各个时期的诗作。引导学生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清竹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体会她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的情怀;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体会她的相思愁怨;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会她的雄健豪气。由此,学生了解了一个多侧面的李清照。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深入解读李清照晚年作品《声声慢》时,学生一方面体会到了晚风、暮秋、黑夜、细雨,凄凉的氛围和心境,另一方面,体会到作者不屈的灵魂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抵抗,这里有生命的悲哀,更有生命的不屈。没有体验的情感是肤浅的,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去体验、去玩味,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灵的启迪。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拓展课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96-01

随着我国对大学英语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发展纲要》),在《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化国际水平”的目标。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离不开外语教学,大学英语不过关,势必影响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1](王初明,2010)基于此,我国只有不断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才能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在这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就目前形势看,各高校并不缺少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但是对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师却相对匮乏。其本质原因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专业的教学课程,而忽视了对军事、医疗、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师缺少综合性理论知识,涉猎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材料缺乏统一性

教材是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学材料的订制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教课水平。但是,据了解目前许多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普遍存在着教材前后订购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几乎每一届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都不尽相同,并且任课教师没有固定的教学材料,有的甚至用活页材料进行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为跟上教师讲课进度,只知道低头记笔记,忽视了讲课的重点,缺乏思考能力,课堂活跃性差。

(三)教学测评系统不规范

由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缺乏规范性管理,造成其教学管理松散。同时,有许多学生单纯的只是为了学期的学分,根本不重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提供的学习机会。这就使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测评不严谨、不系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教师缺少教学积极性。

二、优化大学英语拓展课堂教学

首先,转变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部分高校还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甚至还停留在语言传授知识的阶段。因此,为改变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我们应加强培养适应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人才。一方面,创新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加快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授课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增强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同时,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优化高校的教学环境,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保证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稳步发展。

其次,提升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师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作为高校英语教育知识的主要传播人,在教学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大学英语的专业知识,还应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知识,拥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并且除了注重知识的储备更新,教师也应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为了备课资源共享,教研室建立公共邮箱和QQ群,不少老师将自己的课件发到公共邮箱,及时将一些宝贵的资料传给大家,[2]这样有利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实施和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同时,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语言知识,而是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开展多种互动教学。例如,影视观赏教学、在线网络课堂等。

第三,设立系统的考核制度。为了适应更高的教学要求和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身需求。一方面,各高校应完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平台。建立随堂测试考核模块,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测评,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系统地掌握学生此阶段所完成的任务,从而根据其完成的任务对此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出具体安排。由此可见,系统的考核制度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总之,大学英语拓展课堂的开设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随着我国对大学英语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优化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所以,我国各高校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加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培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样有助于我国英语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未来对外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英美文学类课程的特色

文学这一概念是由历史文化决定的。在英美国家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包含着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并且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

1.英美文学中的时代因素

英美文学的创作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作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社会意识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例如,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劳伦斯,他的作品和风格中现实主义尤其凸显,在《香》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家乡为写作背景,突出描写了劳伦斯家乡诺丁汉郡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让人们在阅读作品时,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二十世纪一个英国郡的三维立体画面,形象生动。在作品的写实描写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矿工家庭的心酸血泪,生活艰难不已。作者以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为蓝本,精心地加工和描绘,把二十世纪英国工业发展迅速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工人阶级带来的变化深刻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在每一本著作的创作中,作家都是深受社会的发展所影响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英美文学类课程需要在当时的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解读,在理清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等当时社会发展情况后,再去解析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2.英美文学中的历史因素

文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受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影响,文学受时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每一本传承后世的作品都深受时展和变革的影响。在英国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批判现实主义时期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就美国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文化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的城市和工业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对美国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数描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内心的境界和精神的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呐喊,在文学形势和内容上实现了很好的创新。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中,要理解和分析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要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创作作品的心理状态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对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分析风格有很好的作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在作品中感受英文化的沉淀,才能实现开设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实际意义,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开设有其深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英美文学课程是以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设置的,充分考虑到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才能在实际的基础上完善课程的设置,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1.英美文学课程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接收的英语教育不同,英语水平差异大。在英美文学的课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开设基础阶段的课程和提高阶段的课程,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巩固原有知识并逐渐地提高英语水平,在提高阶段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培养文学素养。

2.师资力量是优化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因素

是实现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的系统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保障。应该提倡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养和对英美文学的科研,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实现在实际教学中的反思和提高。

3.英美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是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措施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在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开辟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的关键。而这些,正是由语言的基本性质和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但是,就在很多人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传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母语危机是目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重要课题。

母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而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母语教育,它承载着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这是背景,是审视大学语文的角度。母语教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它的内容要能够针对大学生在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但如果把大学语文仅仅局限在实际应用上,那也不科学。大学语文里面所有选出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优美的所以大学语文还有一个审美的功能。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品格。大学语文如果沿着更深层次走下去的话,它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它能够明确在当代文化中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内涵。

所以,大学语文有责任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建筑一个精神家园,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塑造民族成员百折不屈的精神风骨。真正的中国人能够抛弃地域空间的局限而建筑共同的民族精神家园,将这种精神扎根于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淡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会忘记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帮助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那就是很大的收获。一个无法完美使用母语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语言间的和谐沟通,无法达到自如的境地;一个不能自由使用母语的民族其人文涵养是空白的,是无法独立于世界的。母语还对其他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有支撑作用。

第10篇

实际上,几年前就已经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注意到,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据有关调查,目前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一位在校大学生曾向笔者反映:学校开一个学期大学语文课,隔周上一次课,去除节假日占用的、被专业课挤掉的,正经上课的次数寥寥无几。在理工科类高校里,语文教育因受到过度忽视而出现严重失衡,专业课至上的指导思想导致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无法充分发挥提高文化素质功能。大学语文课程地位边缘化,又导致部分语文教师心灰意冷,即使是人在讲台上也是心不在焉,泛泛而讲,敷衍了事。

除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语文课程本身也存在问题。有些高校即使没有彻底忽略语文教育,但由于教学模式陈旧,课程改革不到位,教材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很难从大学语文课中获得收益,甚至产生强烈的反感。当然,很多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排斥语文课了。很多理工科学生认为,中学语文就像鸡肋,内容教条、生硬,形式刻板、单一,食之无味,但是,高考时语文占150分,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又弃之不能。一旦进入大学,情形就不一样了,在没有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讲,语文课自然连鸡肋都不如了。

语文教育的尴尬处境还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关联。一是当今社会形成了不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二是教育政策的强制性导致社会价值导向出现偏差,“英语比汉语更有用”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结果在大学生群体中,“英语六级、汉语初级”成为普遍现象。

第11篇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具有鲜活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如何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提出了几种途径。

【关键词】

大学语文;高职教育;作用;实现途径

1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的发展情况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启发和陶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还可以作为一门工具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夯实终生教育的基础。所以,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为充实自己的就业技能,学生开始注重课程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会主动并努力地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必要的学习。

2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

2.1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与人文精神

近年来,高等院校中培养的一些专业性人才,其自私自利,无责任心,在物欲横流、实用主义盛行的现实状况下,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纲肯定了大学语文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富含人文思想的课程,摒弃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功利主义,通过纯粹的文学阅读与研究,感受经典作品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提升其道德素养。

2.2增强大学生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能力,也应该更加重视各种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日常文书的写作能力,甚至连述职报告都无从下手。大学语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因为在同等专业能力下,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将决定将来的发展机会的多少。同时,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交流与沟通,这都需要语言作为工具,因此,大学生若是不能掌握好语文这一工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活与工作的发展。

2.3有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记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进程中一切“习得行为与行为之结果”,唐诗宋词,元明清戏曲小说,四书五经,史记等经典文学沉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道德观念与为人处世的原则,通过对这些文学的阅读,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是一种自我的完善与中华文明的传承。曾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当今西方文化入侵剧烈的今天,不少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妄自菲薄,炎黄子孙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起文化自信。

3实现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重要作用的途径

3.1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中,必须重视人文性、工具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教学目标中应该体现出基础性与应用性,力争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并驾齐驱。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为了学生将来职业的发展,育人与教书缺一不可。大学语文课的目标除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及表达能力,总之,大学语文课应该体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

3.2改进教材内容与形式

大学语文课的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否则学生将失去学习乐趣。现有的语文教学素材的中的大部分文章几十年都没有变化,且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有的重复读竟然高达60%以上,学生反复咀嚼,自然没有兴趣,所以应该注重教材的新鲜度。

3.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老师占主动,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求知欲的提高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调整教学模式,即建立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辅助,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支撑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解放了教师,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动力也得到了培养。

3.4确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成果进行正确的检验,根据评价结果对语文教育进行实时的积极地调整才能促进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时,既要横向评估,也要纵向评估。既要使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也要督促其继续学习。幸运的是,高职语文教育中没有了应试教育的施压,选拔人才的目的被大大削弱,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语文教育的评价机制,使得其更多地具备反馈调节、记录成长、展示激励、改善提高的特点。

4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大学语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人文性、教育性、审美性和工具性。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必须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做出必要的改变,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为其全面发展成为高等技术型人才做好铺垫。

作者:窦文莲 单位:三峡联合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涂红梅.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11):101-103.

[2]朱淑娟.论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50-52.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重视。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语言是我们进行人际交流的必备能力,语言的使用与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更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注视起大学语文课程。

一、高职大学语文现状分析

在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开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下面,我们就来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介绍:

(一)高职大学语文出现边缘化现象。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都渴望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到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一项技能,因此,尽管我国对于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这个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依然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已经处于边缘化境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的高职院校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视,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甚者,为了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本没有设置大学语文相关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当中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如人意。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兴趣,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第一,一些学生没有进行思想学习的能力,对于问题的认知,只看表面,不想深层。第二,高职院校当中的个别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很差,其口语表达不尽文明,也没有文化内涵。就这两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能力也十分有限。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份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平衡教育重点。在高职院校当中,学校将学生的职业化技能作为教育的重点。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作为其教育的主要思路,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好地立足,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更顺利地实现自我进步。一个具备职业技能的人,不一定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一个具有文化的职业人,一定是社会人才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资源。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一体化。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还可以将科技教育的相关思想融入到人文教育当中来。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课程,因此,可以与科技教育实现完好的结合。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有意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使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职业课程。

(三)设置大学人文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学色彩相对深厚的学科,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说,在课文的选择上,可以以科技选文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的科技精神进行领悟,使其产生崇拜的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对正确的人文精神进行学习与模仿。

(四)设置大学应用语文。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从主观上接受这门课堂,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对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这,要有意提高大学语文的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大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比如说与不同身份的人的交流技巧、口语交际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成果就会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在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影响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得以顺利地开展。

(五)设置大学实践语文。学以致用,方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要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为主导,对大学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人文课程的时间很难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当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给学生更为随意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进行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找到更为合理的育人思路,在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作用一门人文社科性课程,对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灵芝.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才智,2009(03).

[2] 张兰.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

第1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育 对策

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以语言育人和教化人的课程。”当前国家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为大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和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显示出来。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其完美人格,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也就是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经过这样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才能使学生努力对此进行实践,学习古代先辈留下的优秀的成果并为己所用。如此才有利于青年学生对于自身品格的塑造。《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导引和感染青年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虽还有其他的不足,但是《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有了提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要给青年学生一种感召。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感召下,学会刚强奋进;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召下,学会不断探索;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感召下,学会潇洒豁达。这些伟大的名族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高校,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前景息息相关,因此,“以专业为龙头、着眼于就业”的课程设置观念根深蒂固。许多高校院校并没有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来设置,在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上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和重视,由此导致了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随意压缩、削减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院校甚至将大学语文课确定为选修课。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下降

与课程边缘化现状相比,更让人担扰的是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消极态度。一直以来,大学语文的缺勤率居高不下,学生即使来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学学语文的动力极为不足。

3缺乏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大学语文找不到学科归属,自然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了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学校只能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刚毕业的学生来应付局面,而这些教师同样一抓住机会就跳离这个岗位。教学人员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缺乏,使得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始终处于缺乏经验和素质的状况。

4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更侧重于文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讲授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5教学体系不科学。教学队伍不稳定,就无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不少学校仍然采用中学式的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而这种传统模式正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考评方式和职称晋升等方面考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否则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

6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语言文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不规范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对当代的大学语文的教育产生. 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词汇也越来越流行,网络语言也越来越频繁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她们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常常用用“表”代替“不要”,用“88”代替“再见”等。现在更多的网络流行语直接冲击着汉语的规范使用。现在青年一代的网友们还都把使用流行网络语言交流看作是紧跟时尚的一种表现。这些网络词汇的出现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活力,但这些网络词汇随意使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对于没接触过这些网络流行语言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如,汉语中的“蛋白质”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意义成了“笨蛋 + + 神经质”,“白骨精”成了“白领 + 骨干 + 精英”,“天才”成了“天生蠢材”,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直接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高校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地位,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规范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大学语文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作用,适应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合理,贬低和无限拔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不符合事实。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大学语文应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宗旨,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修养,进而真正实现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文学性和人文性的功能。

2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其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要为学生确立一个和谐、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演员,不能本末颠倒。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语文素质差,成不了学习的主人,满堂地灌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转化为能力,长此以往,他们的求知欲被扼杀,兴趣被泯灭,语文素质难以培养。

3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材的建设

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是课程教学的工具。大力加强教材建设,能让学生学有所依。20 多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断翻新,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几十种之多,可谓百花齐放。然而,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定位和侧重点不同,教材之间也有不少的差异。如有的教材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 有的教材重工具性,轻审美性,另外,仍有许多篇目与中学教材的选教篇目重复等。因此,积极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实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已经是势在必行。

4努力创设生活情景。

现行语文教材有语文实践活动、情景模拟等板块的内容,教师就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精华,上课时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情景,手段方面也要注意多样性和有效性,可以采用音乐、影视、表演等手段设计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语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学者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努力掌握深厚坚实的文学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学术前沿的动态,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是进行人才队伍结构建设,即注重培养和完善专、兼、聘的教员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层次和教学水平,提供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平台,加强和社会各类语文课教学的联系,聘请名家名教授作为语文教育的兼职教员等措施提高大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6. 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大学语文的教育空间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一定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使大学语文教育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校园文化、课外读物、社会实践等,都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组织文学常识竞赛、写作大赛、演讲朗诵大赛,组织文学沙龙、推荐名篇美文等活动,都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品味生活,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

参考文献:

[1] 施岩.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性 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

第15篇

关键词:大学;文学课程;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积极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到主动去学,教师通过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方便理解、易于接受的基础上知道如何去学、怎样去掌握,领会到何种程度,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的独白方式,学生在被动中缺乏积极性,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及能为自己带来的荣誉和光环,因而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文学产生的历史久远,不能迅速融入现代文化市场,在实际教学中文学的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所以,培养新―代的大学生,必须对文学的教学引起高度重视。

一、培养学生主动性

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是有限的,对知识的需求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人文学这座宝库,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最终得以实现。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活特点,不同的角度又蕴涵着不同的文化,文字的背后能挖掘出很多值得思考的元素,这些都能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活跃,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植入自己的感受、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诗经》中的《蒹葭》时,可以将讲述的内容做成课件PPT,配上悠扬舒缓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让学生体验文字带来的美感,在赏析结束后,叫学生抒发一下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或者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的要领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互联网络下形成师生互动

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给现代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从教材课本中学习到有限的知识,现在的网络平台中,信息量巨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搜素引擎搜索查询到很多信息,以前,只有文人或名人才能发表自己的文字作品,而网络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微薄、微信、论坛、腾讯等媒介,通过文字方式来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的见解或心理感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建一个师生共享的信息平台,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良好互动,在教师积极健康的引导下,每个人都得到尊重,学生在平台上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教师或能给与解答的同学要积极给与回复,教师也可以利用此平台提前给学生抛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将要讲述的内容,课堂结束后也可以布置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或心得,或是在某一时段留个课题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文学的教学在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传播途径,师生间的互动及学生间的互动,使彼此间的感情拉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获得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积极愉快的融入课堂,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积极性思维得到活跃,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三、延伸教学

文学课堂的教学除了在广度上要延伸外,还要在深度上有所侧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广度延伸是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是文学课的讲述不拘泥于课堂上,课外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训练,使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在允许的条件下带领学生走入敬老院、青少年自闭症学校、慈善机构针对不同的人群,实地接触作次演讲,或回来后写写自己的感受,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所得。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和学习方法中进行交叉、渗透学习。以获得最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