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五五普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普通发票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重增值税专用发票轻普通发票管理。现在税务部门已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覆盖全国的、统一的、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对增值税发票管理实行以信息化为主的全过程管理。而在普通发票的管理方面,全国各地之间、国税与地税部门之间还处于“诸侯割据”、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状态。不可否认,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相对于普通发票违法而言,涉案金额往往较大,管理上应当有所区别。但现实生活中,只重视对增值税专用 发票的管理而轻视对普通发票的管理,割裂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之间的有机联系。现在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行为与普通发票违法行为往往互相渗透、相互促进,普通发票违法的严重性已经不亚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第二,职务分工不明晰。发票的购买与使用是一个人,这种情况会产生发票数量与交款数量不对等,造成漏洞;在我们的会计检查中,曾经发现,部分建制较小的单位,因财务人员较少,将发票的购买与使用交由一人负责,少了审核与监督的程序,这种情况有可能无人知晓收款者所收款项是否及时交存,造成现金留于账外。第三,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过分强调部门利益。大概是受商品经济影响,曾几何时,由无偿供应发票,到今天发票按成本价加上适当的费用,作为一种商品出售,当然也是考虑税收成本核算,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不敢乱卖,那么就存在鼓励多购买普通发票的怪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卖得越多差价就越多,而不考虑对卖出的普通发票如何进行管理和监督。第四,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其它不合法收据不断侵蚀发票应用领域。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性活动。往往利用到当地财政部门领取由省级财政部门监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收取款项,从而逃避纳税义务。挂靠行政、事业单位的企业。利用经济利益上的联系,通过其所挂靠的行政事业单位,获取从财政部门取得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收取款项,进而逃避纳税义务。第五,对于制造、贩卖假发票的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不够导致了制造、贩卖假发票活动异常猖獗。贩卖假发票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存在。
制造、贩卖的假发票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几乎税务机关管理的所有发票在制、售者手中应有尽有,假发票的品质已经达到真、伪难辨的境地。贩卖的对象主要为偷漏税款的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猖獗制造,贩卖假发票活动,严重冲击着规范、合法发票的使用,税收监控手段被大大削弱。第六,票据的使用范围不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在我们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的个人承包部门使用发包单位票据,这会造成发票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给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带来扯皮,更有甚者,会造成税费管理混乱。例如,有的单位包括学校、医院等专业收费票据,让其所属的已由个人承包的单位(培训站、食堂等)使用,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检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单位,已过期作废的票据,没有及时缴销,而是交由下属食堂使用,使得食堂所收资金完全在账外,无法确认食堂的经济性质。第七,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不开具发票。一是未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为逃避纳税义务,销售商品或应税劳务时不可能开具正规发票,或开具购买的假发票。二是因个体工商户和相当比例的私营企业普遍都不建账或做假账,税务部门只得采取“定期定额”的征收办法征收税款,对发票实行控制配售。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为逃避纳税义务,销售商品或应税劳务时尽可能不开或少开发票,或开具购买的假发票,或用商品信誉卡代替发票,或用“收据”、“白条”代替发票。三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作弊,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不开发票的价格比开发票的价格优惠。第八,不按规定开具或套开发票。相当比例的经营者不按规定开具发票。采用“大头小尾”、盗开发票、借用发票、借开发票等手段偷逃税款。有的经营者为招揽生意,迎合顾客,虚开、乱开发票,在为消费者虚报冒领、贪污公款犯罪提供方便的同时,逃避纳税义务。
二、对加强普通发票的管理几点看法
第一,加强普通发票有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发票管理,首先要提高用票单位和广大纳税人对 发票的认识,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公告、标语、专栏、传单等固定媒体 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发票法规知识,使广大消费者和用票单位能真正了解发票的用途,发票取得使用、保管以及如何识别真假发票等方面的知识,鼓励消费者在购物时索要发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协助搞好发票管理工作。其次是提高用票单位和财务人 员、发票管理员和开票员的发票业务知识水平。要求企业发票管理的岗位尽量固定,不得随意调整,税务机关要定 期举办企业发票管理培训班,向他们系统地讲解发票管理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使他们能够真正懂得如何管票、用票、识票,督促和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内部发票控制与管理机制。第二,加强法制化建设。发票被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称为“第二钞票”,加强此项法制化建设,是从根本上抑制发票违章、违法猖獗现象的有效措施。要借鉴金融系统对金融票据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近年来税务部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和普通发票管理的经验教训,加快发票的法制化建设进程。一是统一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切实解决发票管理上 的厚此薄彼带来的诸多问题二是提高对发票违法犯罪的惩处标准。增大发票犯罪的风险成本,震慑发票违法犯罪。三是严格规范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的使用范围,对利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进行偷、逃税的经营者及相关部门单位给予严厉惩罚。第三,推进发票形式创新,有效防范发票开具活动中“大头小尾”行为。一是进一步扩大定额发票的应用范围,以发票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建立起“以票管税”机制。二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对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印制、发售不同最高限额(百、千、万、十万、百万等)的发票,降低“大头小尾” 发票的风险。三是积极推行裁剪式发票和计算机发票,努力化解发票“大头小尾”行为。四是对某些难以管控的特殊行业,由主管税务部门代开、代保管发票。第四,加大对普通发票检查力度。应重点加强对使用发票的个体工商业主、不建账或建假账的私营企业、纳税信誉较差企业发票的管理。通过对开具普通发票的记账联、发票联、存根联之间相互检查、比对,建立起“税务部门——发票开具单位——发票接受单位”相互制约的高效制衡机制,努力缩小税务部门“ 双定”额(纳税人纳税申报额、账面反映额)与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额的差距,走出税务部门无法比较准确地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困境,努力构建起以票管税”的良性互动的制衡机制。
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了明显的增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搞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法治保障。如何搞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我应当着重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农业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新局面。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六进”和“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要依法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及时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要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积极组织农村“两委”干部开展法律知识轮训工作,年度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天。重点学习与农村生产生活、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成为农民学法用法的带头人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者。“六五”普法期间,要努力在每个行政村“两委”干部中培养一名熟悉法律知识的兼职法制干部。
四是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要结合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农民工遵纪守法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尊重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农民工学法用法需求和依法维权情况。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水平和宣传演讲水平。积极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律知识。要进一步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要加强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员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促进农民学法用法中的作用。
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的投入,提高现有阵地的利用程度,为农民学习法律知识、获取法律服务提供稳定的便利场所。力争在“六五”普法期间,每个乡镇建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为每个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农民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县级以上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要开辟学法专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向农民群众普法法律知识,力争推出一批农村法制宣传精品节目与栏目。
一、薄弱环节制约着普法教育的质量
我国的普法教育通过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转型、企业转制、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各种利益调整的主要特征,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因而在实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现了对一些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对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对盲点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其表现:
一是领导干部学法抓而不紧。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决策者。他们的法律素质和学法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学法热情,关系到所属地区和部门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因此,我们在推进“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基层普法轻自身学法的问题。会上要求多,会下落实少,对下要求多,对己要求少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普法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普法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说,在“四五”普法中,各级政府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较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但是在工作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法制副校长素质不高,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且讲课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导致有的学校法制副校长没有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三是流动人员法制教育难落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已成为一大趋势。拜泉县目前就有外来流动人口1万多人,占本地人口六十分之一。他们一方面为本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压力。
四是中小私营企业法制教育存在盲点。由于这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且分布面广,一些业主本身素质不高和急于发展经济的心理,因而对自身的法律学习和对员工的法制教育难以落实,劳动合同纠纷、劳资纠纷、非法用工等问题时有发生。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又缺乏对中小私营企业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难以渗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营企业中存在盲点。
五是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多年来,在推进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级政府一直将农民的普法作为重点来全力推进。特别是各地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开展“综合示范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创建活动为契机,使普法教育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进。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紧缺和政府投入不够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六是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法制教育滞后。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向城市聚集已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村委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但是,城市扩建也对失地农民带来了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而法制宣传教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使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生活保障等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二、用法制提升 普法教育质量
普法教育质量不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有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的问题,也有主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因此,在推进“六五”普法中,我们应当下大力气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质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们认为,应构建以下四个保障机制:
一要构建普法教育组织保障机制。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组织保障机制。不仅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普法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普法机构成为摆设。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都有普法的组织机构,但一些单位的普法机构作用不大,工作推进不力,普法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确立普法组织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让它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要构建普法教育责任机制。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这一方面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否则共同责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构建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这样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
三要构建普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不沟通、开展工作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树立“大普法”观念,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整合资源,这样,普法教育才能与其他教育互为侵透,协调发展,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四要构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评机制。在普法教育的实践中,绝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考评机制,但一些单位考评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普法质量。因此,要从法律制度上对普法教育的考评机制予以确认,同时从政府的角度解决部门考核、多头考核和重复考核等问题,把一切考核纳人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轨道上来,增强考核的权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普法教育与其它工作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普法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为确保普法教育质量提供动力
“六五”普法既要开拓创新,又要加强基础性工作;既要求发展,又要继承过去的优秀成果及其成功经验。
一要把握“三个理念”,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一是要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变革中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社会,是维护公平和公正的和谐社会,是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而这一切都需要努力通过法治的手段去实现。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六五”普法规划时,要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普法依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加强发展经济、公民权利义务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依法治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坚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理念。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者基本上都是国家各级机关、各部门、各行业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法律素质的高低,能否依法办事和公正执法,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实施,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也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在制定“六五”普法规时,强调提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强调提高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普法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了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
全民普法二十多年来,人民法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一是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群众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二是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要从侧重普及(来源:文秘站 )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上来;要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公民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尤其是要用现代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要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公民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必须不断创新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将普法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公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使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一是加大法制文艺的创作和演出。充分挖掘城市街道、社区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支持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具特色的法制文艺节目,让群众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实实在在感受法律的存在。二是加强与现代媒体联手。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全力利用影视、报刊、网络和广告载体等资源,以法制主题词句、动漫图片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还可以尝试市场化运做的方式,组建法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编写拍摄播出法制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和组织舞台演出活动,编导有关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民生、法律与文化、法制史与社会发展等专题电视记录片,着力解决法制文化节的社会性、参与性。好的影视作品既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有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可以使法制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产生良性循环,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法制艺术影视作品。
一、在保密法准备工作期间,有如下情况:
1、制定本地、本单位保密普法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2、成立本地、本单位保密普法领导小组,适时研究保密普法工作,并组织开展活动。
3、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对深入开展“五五”保密普法进行动员和培训普法骨干。
二、在保密普法实施工作期间,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有如下情况:
1、组织对本地、本单位领导干部执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党政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带头执行保密法规和各项保密规章制度,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
3、将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执行保密纪律情况纳入本单位干部竟争上岗。
4、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保密纪律情况,纳入本单位党支部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考核内容。
三、在普法期间,认真抓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工作。
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岗位人员情况,进行上岗、在岗保密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以及离岗前保密教育,签订保密承诺书。
2、在普法期间,注意抓好经验总结、推广交流。
3、在本机关、单位领导干部、人员和全体干部职工中,认真组织开展保密警示教育活动5次。
4、单位组织进工作人员,参加与保密法律法规知识、保密技术防范技能培训。
四、在普法期间,通过多种渠道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意识、保密知识技能教育培训。
1、积极协调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将保密知识教育纳入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训。
2、积极组织本地、本单位订阅学习《保密工作》杂志,在相关场所张贴保密宣传资料。
3、积极订阅《保密须知》,各级领导干部、保密要害部门人员和各类人员做到人手一册。
4、积极组织本地、本单位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和负责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手册》。
5、在普法期间,组织本地、本单位新任专兼职干部进行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参加保密技能培训。
6、在普法期间,组织本地、本单位保密专兼职干部开展理论研讨、知识竞赛或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理论研讨等活动,单位撰写2篇论文。
五、在普法期间,广泛开展群众性保密宣传教育活动。
1、在保密法颁布20周年宣传活动中,采取知识讲座、竞赛、新闻媒体、书法摄影纪念文章、网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在本单位组织开展宣传纪念活动,并达到四种形式。
2、在普法期间,积极协调所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把保密法规知识纳入中学、小学普法内容。
六、通过深入开展“五五“保密普法工作。整体推进保密工作发展,成效明显:
1、保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保密工作管理规范,防范措施明显加强,成效突出,有典型经验,有效地推进本地、本单位保密工作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教育法制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普法依法治教工作为重点,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决定》,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强化推进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开创教育法制工作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1、开展教育系统全员普法教育活动,抓好“五五”普法启动工作。
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学校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把权利与义务、知识与实践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各校要认真执行普法学习与考核制度,做到普法有教材、有记录、有讲稿、有笔记、有心得。重点学习《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教师法治教育读本》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在普法的方式方法、时间内容和人员对象上,要突出针对性、强化实效性。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方法,将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延伸到学生家长。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抓好“五五”普法启动工作和各项任务的落实。
2、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先进校创建工作,推进省厅《决定》、《标准》的实施。
“五五”普法期间,各校要继续认真贯彻实施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决定》和《关于依法治校的建设标准》,逐步推进学校章程的实施,积极开展省市(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先进校的创建工作。要建立依法治校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坚持季度例会制度,确定工作重点,认真完成依法治校示范校、先进校的创建工作。
3、加强法制课教学工作,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各校要落实法制教育“四落实”要求,开展法制课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课堂教学,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任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法制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法制课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4、深入开展十项常规活动,增强法制教育实效。
各校要根据实际,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常规活动。活动包括:板报(墙刊、校刊、广播、电视)开设法制专栏;组织大型普法讲座;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召开法制主题班团队会;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展师生法制演讲或征文;举办普法书画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基地;评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优秀学生;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月、周、日活动(3月份为我系统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月,9月份开学第一周为普法宣传周,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5、加强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
各校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制定工作措施,抓好责任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协议制度,使各方责权明确,保护学校合法利益,正确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要加大对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严肃处分。要认真执行学生伤害事故逐级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情况。
6、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保护教育主体合法权益。
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的暂行规定》,积极协同司法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和查处校园滋事、干扰教育教学的行为,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努力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育人环境。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要依法解决校舍、校园、教学实验用地和其他财产被侵占等问题,坚决保护学校的合法利益。出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7、推进实施学校章程,依法规范办学行为。
各校要加强对学校章程的学习,严格执行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重大决策要经领导班子研究,接受群众监督。要切实执行并完善校内师生申诉制度,认真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
8、开展教育法制工作研究,推进普法依法治校工作。
各校要根据各自实际,组织领导和教师开展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调查活动,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促进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要上报到局法规科。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要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主管责任人,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依法行政贯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方案》,把依法行政作为监管工作的基本准则,按照“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原则,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落实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全面提高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监管制度创新,采取跨区执法、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强区域合作协调,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推进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再上新台阶。
2、不断强化法制监督,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执法投诉受理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严格执行“五公开、十不准、五监督”等执法监督制度,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等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按照《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暨法制建设考核暂行办法》的要求,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情况的评议考核,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组织案例评析、现场会、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认真实施《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督查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完善执法督查相关制度,继续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督查活动,巩固“行政执法督查年”活动成果,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做好督查记录情况反馈和整改工作,推进监管执法工作不断深入。采取“业务部门”和“法制部门”两条线督查的办法,加强省局对市局、市局对县局的督查,以及市、县局相互巡查,以“大监管、大稽查”为重点,将督查和日常工作相结合,保证督查工作有效开展。各地取得行政执法监督证的执法监督人员要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开展执法督查活动,及时反馈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向省局报送执法督查动态。通过执法督查活动,促进监督制度的创新,尽快建立全系统“大稽查、大监管”的局面。
3、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化解行政执法争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全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培训,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推行“阳光办案”,加强复议案件督查督办,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大现场调查办案力度,提高协调和沟通水平,提升案件审理效率,及时化解执法矛盾和纠纷。加强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归纳整理典型案例,探索新型办案方式,通过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促进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4、掀起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有力推进“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今年是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第三年,今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五五”法制宣传教育任务能否按时完成。全系统要继续严格执行“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并加强法制宣传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健全法制宣传的网络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浓厚法制宣传的氛围。深入开展以《国务院关于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新颁布的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掀起法制宣传教育新。组织开展执法人员资格认证换证培训,抓好执法人员的岗前培训;组织编印《全省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开展典型案例评析、案件审理观摩、执法现场模拟和相互交流考察等活动,抓好执法人员岗位培训。丰富宣传手段,创新宣传形式,改进宣传方式,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群众参与性,以安徽普法网“食品药品”专栏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普法。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9.15”《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纪念、“12.1”《药品管理法》实施纪念、“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专题法制宣传活动。
5、加强制度建设和地方立法。以《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为契机,建立健全监管执法记录、规范药房、基层使用单位涉药人员资格考试、应急体系建设等配套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调查审理、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已入省人大地方性法规论证类立法项目,今年,积极配合省人大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工作,争取年内向省人大报送较为成熟的立法草案。
6、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工作。不断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报备格式、报备内容,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并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通报。对涉及社会重大事项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组织听证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帮助市局把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关,提高市、县局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年内将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制定和上报备案情况调研检查。继续与各有关职能机构密切配合,做好政策法规的请示答复工作。
2010年上半年一晃已经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学校管理工作和本人的任职情况,也是颇多感触:其中虽不乏酸甜苦辣,但更多的却还是感激,因为毕竟有上级各级部门领导特别是我们的主管部门领导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有各位老师对我的理解与支持。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的各项工作按照上级的指令得以顺利开展,使我校各项工作不断的进步,办学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下面,根据的要求和安排,我对自己半年来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述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德
德就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作为一校之长,至始至终一直拥护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时刻与上级各部门的要求指令保持一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致力于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强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虽然称不上率先垂范,但却也是时刻注重以德服人。真诚待人,公平处事,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去对待每一个人,处理每一件事。可以这么说,半年来,无论大小,无论普通或热点问题,每项事情的最后结果都能让百分之八十的老师认可,并经得起推敲。同时,经过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一致努力,绝大多数教职工是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处理,和谐相处的。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势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能
本人认为,校长的能力其实就是全体教职工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乡中心小学的校长,要协调上下内外关系,建立必要的社会关系,既要做到上应下达,又要促使学校教职工团结一心,和谐相处。与此同时,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验收、督导,这作为中心校来讲,更是首当必冲,每次都要我们认真准备,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与精力。如果这些都加于校长一身,即使三头六臂也无法尽善尽美。因此,我们学校靠团结协作,协调安排,分工合作,依靠全体教职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来办好学校的。
三、勤
从2010年开学以来,由于本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份乡教育辅导站负责人工作,加之乡教辅站退休两人,借调一人共出走三人,在人员的减少,工作加重的情况下,只有靠争取时间才能将各项工作完成。因此,这半年多来,除了参加上级各种会议外,余下时间都是在学校上班,可以说没有迟到、早退、请假的现象。
四、绩
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根据《麻江县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经过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按时按项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想法设法投入经费购买花草,花坛和草坪护栏,促使各班布置教室,不断的增添校园绿化、文化氛围,构筑良好的育人坏境。
2、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与品牌学校建设年”全县2010年教育主题来开展各项工作。
(1)认真完善“五五”普法各工作资料归档,完成师生普法论文。
(2)投入近五千元派出教师参加“赢在课堂”,“赢在管理”,“小学生作文观摩”等培训。其中省级5人次,州级5人次。
(3)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
在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师生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中,我校派出的学生获全县二等奖,在麻江县第五届小学生运动会景阳乡代表队43名队员中,我校学生有38名,并在活动中取得了全县团体总分第三的好成绩。
(4)本期教育教学成绩虽然还在统计中,但以学生的统考成绩来看,我校整体教学成绩在不断提高的。
(5)2010年5月,我校向县教育局申报县级德育工作,常规管理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通过此项工作推动本校全面强化人文科学精神建设和个性化建设,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的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半年来,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但认真反思,过去的工作还不是尽善尽美,还存在许多不足:
1、对教师的思想工作还不够深入,谈工作多,谈思想少。
2、看问题站的角度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开阔,处理问题有时显得缺乏灵活性。
3、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力还缺乏敏锐,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措施还需加强。
4、对学校的宣传工作监管不力,还需努力。
jingjicao的blog
本学期以来,我组成员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总目标,课改为核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本;以教学常规为基础,教学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此,我将汇总我们政史教研组这一个学期来的特色,向同仁们展现我们的风采,再次发出——我们一直都以校为荣,校也将以我们为荣——的心声:
成员特色篇
由于我们政治、历史科目的特殊性,所以使得我们有着不同他组的特色,我组较多成员在学校都担任重要角色,个个都勤勤恳恳,为学校的发展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我组今年共计十六位老师:其中曾国耕老师任我校副书记,蔡拥军老师任办公室主任,蔡良才担任了我校团委工作,蔡起贺老师任初三年段段长之职兼校团委工作并任初中政治备课组长,柯丽华老师任政史教研组组长之职并兼任高三文综的备课组长,王建辉老师任高中政治备课组长,孙建钛老师任初中历史备课组长。其中许钦佩、柯丽华、陈梅霖、黄文彬等老师垮年段教学,其他老师大多都一人担任整个年段的政治或历史教学。由此可见,我组具有人多、力量大、角色重、贡献大的特色!
活动特色篇
本学期内,我组顺利并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确定校本课题和教学主攻方向。开学之初,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确定了我组的校本课题:“学案导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目前还在进行时,在学期末,我将做相关的阶段性总结工作,以促进日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也确定了我组各组员的本学期的教学主攻方向,以更为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会有意识地依据自己所定目标努力。
(2)教研课活动。由于我组成员分别担任政治、历史,又由于大多都是垮年段教学,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课活动,我们一方面成功组织开展了我组蔡起贺、陈华星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和苏菊香、陈梅霖、陈美月、姚丽永四位新老师的组内汇报课的活动;另一方面,在平常的教学中,也积极地开展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课,做好听课、评课活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高中课改——面对当今高中新课改的发展潮流,我组为了不落后于他人,也积极地学校了相关的课改精神,比如,介绍了相关网站给组内成员学习、在教研组会上也认真深入地讨论了相关课改存在的问题、也很负责任地制定了高中新课改年段的政治历史科目的学分认定方案、特别是高一年段的任课老师(如苏菊香)写了较多的教学反思,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我组成员紧跟课改的步伐。
(4)艺术节活动。为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展示广大师生的才艺,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科技艺术气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十年后看我永中师生”办学目标的激励下,为配合我校开展的第五届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我组也积极参与其中,根据我组的特色,我们开展了如下五项活动:历史人物小制作、教具展、历史小论文展、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整体效果不错!其中历史小论文展、辩论赛活动最为成功!
(5)开展普法活动。根据我们政治学科的特色,我组成员积极配合我校政教处开展了“五五”普法活动。
(6)积极出外参加教研活动。如:柯丽华老师参加了XX年届历史高考分析会,课改年段的老师与组长多次共同参加了季延片区的高一课改分析会,初三年段老师参加了政治、历史中考分析会,此外,大多老师有积极地参加赴外校听课活动。
(7)积极参与校内的听课活动。我组成员都完成了学校的听课要求,其中新老师中陈美月、姚丽永表现最为突出。
(8)积极开展日常教研会活动。按照学校的规定,除期中、期末和节假日期间,我组都严格、积极地开展日常教研会活动,组员也积极地配合工作,除个别一两次有公事在身外不能参加,其余都按时到位,每次教研会的气氛都较为热烈,让人感觉舒畅——因为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会议!
获奖特色篇
一、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一)做好办文、办会、办事工作
一年来,办公室加强了对办文办会工作的管理。
一是规范发文程序。加强了对文件内容的把关,按程序报局领导审核、会签后编号、登记、发文。截止今年10月底,共发文105份,其中红头文件31份(行政文件21件,党总支文件10份),其他资料74份。
二是加强收文管理。细化了专人收文工作,做到国家、省、市、区、市环保局来文分别归类登记和归档,方便了股、室、站、队工作上的及时、便捷查阅;做好了文件的阅送、领导批示的即时督办等工作。今年共收文363份。
三是专人管理公章,按照使用规范行印;四是扎实筹办各类会议,努力做到会前准备全面,会中服务周到,会后落实到位。
一年来,办公室积极牵头组织了全区年国土、建设、环保工作大会、科学发展观动员及自评自查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月专项行动工作会议、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专项治理及其他工作会议;五是积极组织活动,配合做好检查工作。配合党组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配合工会多次组织登山比赛、科学发展观知识抢答赛等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好“三清一化”、“创卫”责任区卫生清扫;牵头做好了“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材料申报、年环保工作督查资料汇编、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做好了“6.5”世界环境日宣传和环保世纪行调研工作;配合相关股室做好了污染源普查资料建档及省污普办、省爱国卫生、市环境保护督察组、区创建办、区“三满意”督察组的检查工作。
(二)做好门户网站建设和信息报送工作
我分局积极响应区政府的无纸化公文传输系统建设,上半年派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信息办牵头的公文传输系统培训,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我分局的信息上传,积极为建设区政府门户网站增砖添瓦。同时,向市环保局上报调研论文2篇,向市环保局、区政府上报环保信息共70多篇,其中在区级刊物上发表10余篇,升级刊物上发表3篇。
(三)做好环境受理、回复工作
我们把环境工作当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来抓,认真办好每一件环保,做到有告必查,有查必果,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群众、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文明耐心解答,做到有问必答,用语文明,确保群众和办事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环境受理和回复实行办公室主任负责制,督促被投诉企业与业主按照环保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办公室认真做好书面传真回复工作,及时向人和市、区两级政府进行回复。在工作中,还加强了与市环保局、区委、区政府的联系协调。截止到今年10月底,办公室回复了人大政协提案3份;处理了群众、投诉共57起,其中群众来信来访14件,区长公开电话交办的环境投诉案件26起,市局转来的环境投诉案件17起,已结案26起,1件正在办理中,结案率98.2。
(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今年来,办公室根据局党组会议要求和分局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做好了以下日常性工作: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节约和环保,提倡节约办公。严格执行《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节约用纸、墨盒等耗材,上报、下达的文件、材料一律采用双面纸,确保了修旧利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二是制定了《年市环保局北湖分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全年的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明确了责任,促进局里各种机制的形成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对内对外协调工作,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及时调度用车,为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上提供方便,及时反馈报送、环保信息,对部门、职工的工作要求,基本上确保又快又好的完成。
按照要求逐步落实了资产、财务、人员编制、社保、医保、医疗体检等工作;组织了工人技术等级考试、职称外语考试、环评师资格考试、“五五”普法考试等,做好排污、监测、环评费用收取的非税系统开票工作,认真做好了档案、综治、计生、人事报表及其他临时性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协调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综合协调包括对内、对外、对上协调。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沟通协调机会较少,主动汇报工作的意识不强。
(2)参谋服务职能的积极性不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应该尽可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平时应注意收集整理突出反映环保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方法,积极建言献策。
(3)督促各项行政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我局已制订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但在落实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办公室肩负着各项制度落实、检查的重任,执行的力度不够,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在保障服务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大内务管理与建设的力度,要勇于管事、勤于理事、精于办事,为机关的正常、有序运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一是加强公文处理。规范公文运转程序,严把公文审核关,提高办文质量和水平;加强机要保密工作,加强档案归档整编工作。二是继续执行各项事务公开制度,以公开促进来强化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实效。三是扎实做好会务接待工作,会务工作要热情、周到、节俭。
(2)在参谋职能上下功夫。发挥好参谋职能就是为领导、职工群众服务。文字综合是办公室发挥好参谋职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牢记树立精品公文意识,组织起草好各类综合性文字材料。
一、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一)做好办文、办会、办事工作
一年来,办公室加强了对办文办会工作的管理。一是加强收文管理。细化了专人收文工作,做到国家、省、市、区、市环保局来文分别归类登记和归档,方便了股、室、站、队工作上的及时、便捷查阅;做好了文件的阅送、领导批示的即时督办等工作。今年共收文363份。二是规范发文程序。加强了对文件内容的把关,按程序报局领导审核、会签后编号、登记、发文。截止今年10月底,共发文105份,其中红头文件31份(行政文件21件,党总支文件10份),其他资料74份。三是专人管理公章,按照使用规范行印;四是扎实筹办各类会议,努力做到会前准备全面,会中服务周到,会后落实到位。一年来,办公室积极牵头组织了全区年国土、建设、环保工作大会、科学发展观动员及自评自查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月专项行动工作会议、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专项治理及其他工作会议;五是积极组织活动,配合做好检查工作。配合党组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配合工会多次组织登山比赛、科学发展观知识抢答赛等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好“三清一化”、“创卫”责任区卫生清扫;牵头做好了“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材料申报、年环保工作督查资料汇编、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做好了“6.5”世界环境日宣传和环保世纪行调研工作;配合相关股室做好了污染源普查资料建档及省污普办、省爱国卫生、市环境保护督察组、区创建办、区“三满意”督察组的检查工作。
(二)做好环境受理、回复工作
我们把环境工作当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来抓,认真办好每一件环保,做到有告必查,有查必果,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群众、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文明耐心解答,做到有问必答,用语文明,确保群众和办事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环境受理和回复实行办公室主任负责制,督促被投诉企业与业主按照环保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办公室认真做好书面传真回复工作,及时向人和市、区两级政府进行回复。在工作中,还加强了与市环保局、区委、区政府的联系协调。截止到今年10月底,办公室回复了人大政协提案3份;处理了群众、投诉共57起,其中群众来信来访14件,区长公开电话交办的环境投诉案件26起,市局转来的环境投诉案件17起,已结案26起,1件正在办理中,结案率98.2。
(三)做好门户网站建设和信息报送工作
我分局积极响应区政府的无纸化公文传输系统建设,上半年派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信息办牵头的公文传输系统培训,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我分局的信息上传,积极为建设区政府门户网站增砖添瓦。同时,向市环保局上报调研论文2篇,向市环保局、区政府上报环保信息共70多篇,其中在区级刊物上发表10余篇,升级刊物上发表3篇。
(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今年来,办公室根据局党组会议要求和分局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做好了以下日常性工作: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节约和环保,提倡节约办公。严格执行《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节约用纸、墨盒等耗材,上报、下达的文件、材料一律采用双面纸,确保了修旧利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二是制定了《年市环保局北湖分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全年的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明确了责任,促进局里各种机制的形成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对内对外协调工作,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及时调度用车,为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上提供方便,及时反馈报送、环保信息,对部门、职工的工作要求,基本上确保又快又好的完成。
按照要求逐步落实了资产、财务、人员编制、社保、医保、医疗体检等工作;组织了工人技术等级考试、职称外语考试、环评师资格考试、“五五”普法考试等,做好排污、监测、环评费用收取的非税系统开票工作,认真做好了档案、综治、计生、人事报表及其他临时性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一)督促各项行政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我局已制订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但在落实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办公室肩负着各项制度落实、检查的重任,执行的力度不够,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协调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综合协调包括对内、对外、对上协调。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沟通协调机会较少,主动汇报工作的意识不强。
(三)参谋服务职能的积极性不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应该尽可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平时应注意收集整理突出反映环保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方法,积极建言献策。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在参谋职能上下功夫。发挥好参谋职能就是为领导、职工群众服务。文字综合是办公室发挥好参谋职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牢记树立精品公文意识,组织起草好各类综合性文字材料。
(二)在综合协调上下功夫。综合协调是办公室为领导、为机关、为职工提供深层次服务的切入点,是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之一。办公室人员需要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提高效率方面争做行家里手。在对上协调、对内协调上也要增强主动性,争取领导和其他股室的理解和支持。
一、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一)做好办文、办会、办事工作
一年来,办公室加强了对办文办会工作的管理。一是加强收文管理。细化了专人收文工作,做到国家、省、市、区、市环保局来文分别归类登记和归档,方便了股、室、站、队工作上的及时、便捷查阅;做好了文件的阅送、领导批示的即时督办等工作。今年共收文363份。二是规范发文程序。加强了对文件内容的把关,按程序报局领导审核、会签后编号、登记、发文。截止今年10月底,共发文105份,其中红头文件31份(行政文件21件,党总支文件10份),其他资料74份。三是专人管理公章,按照使用规范行印;四是扎实筹办各类会议,努力做到会前准备全面,会中服务周到,会后落实到位。一年来,办公室积极牵头组织了全区2009年国土、建设、环保工作大会、科学发展观动员及自评自查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月专项行动工作会议、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专项治理及其他工作会议;五是积极组织活动,配合做好检查工作。配合党组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配合工会多次组织登山比赛、科学发展观知识抢答赛等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好“三清一化”、“创卫”责任区卫生清扫;牵头做好了“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材料申报、2009年环保工作督查资料汇编、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做好了“6.5”世界环境日宣传和环保世纪行调研工作;配合相关股室做好了污染源普查资料建档及省污普办、省爱国卫生、市环境保护督察组、区创建办、区“三满意”督察组的检查工作。
(二)做好环境受理、回复工作
我们把环境工作当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来抓,认真办好每一件环保,做到有告必查,有查必果,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群众、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文明耐心解答,做到有问必答,用语文明,确保群众和办事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环境受理和回复实行办公室主任负责制,督促被投诉企业与业主按照环保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办公室认真做好书面传真回复工作,及时向人和市、区两级政府进行回复。在工作中,还加强了与市环保局、区委、区政府的联系协调。截止到今年10月底,办公室回复了人大政协提案3份;处理了群众、投诉共57起,其中群众来信来访14件,区长公开电话交办的环境投诉案件26起,市局转来的环境投诉案件17起,已结案26起,1件正在办理中,结案率98.2%。
(三)做好门户网站建设和信息报送工作
我分局积极响应区政府的无纸化公文传输系统建设,上半年派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信息办牵头的公文传输系统培训,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我分局的信息上传,积极为建设区政府门户网站增砖添瓦。同时,向市环保局上报调研论文2篇,向市环保局、区政府上报环保信息共70多篇,其中在区级刊物上发表10余篇,升级刊物上发表3篇。
(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今年来,办公室根据局党组会议要求和分局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做好了以下日常性工作: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节约和环保,提倡节约办公。严格执行《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节约用纸、墨盒等耗材,上报、下达的文件、材料一律采用双面纸,确保了修旧利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二是制定了《2009年市环保局北湖分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全年的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明确了责任,促进局里各种机制的形成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对内对外协调工作,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及时调度用车,为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上提供方便,及时反馈报送、环保信息,对部门、职工的工作要求,基本上确保又快又好的完成。
按照要求逐步落实了资产、财务、人员编制、社保、医保、医疗体检等工作;组织了工人技术等级考试、职称外语考试、环评师资格考试、“五五”普法考试等,做好排污、监测、环评费用收取的非税系统开票工作,认真做好了档案、综治、计生、人事报表及其他临时性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一)督促各项行政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我局已制订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但在落实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办公室肩负着各项制度落实、检查的重任,执行的力度不够,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协调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综合协调包括对内、对外、对上协调。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沟通协调机会较少,主动汇报工作的意识不强。
(三)参谋服务职能的积极性不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应该尽可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平时应注意收集整理突出反映环保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方法,积极建言献策。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在参谋职能上下功夫。发挥好参谋职能就是为领导、职工群众服务。文字综合是办公室发挥好参谋职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牢记树立精品公文意识,组织起草好各类综合性文字材料。
(二)在综合协调上下功夫。综合协调是办公室为领导、为机关、为职工提供深层次服务的切入点,是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之一。办公室人员需要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提高效率方面争做行家里手。在对上协调、对内协调上也要增强主动性,争取领导和其他股室的理解和支持。
*水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境属贵州省少数低热地区之一,适宜于发展各种早熟蔬菜和水果。长期以来,种植业以生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较小,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商品生产尚未形成规模,种植效益低,农民增收门路少,收入不高,仍处于贫困境地。全县耕地面积44.7万亩(国土详查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2,其中水田29.85万亩,占66.7,旱地14.85万亩,占33.2。
2*年底,全县农作物总播面53.5万亩,其中粮食总播面35.859万亩,粮食总产量1*.*5*万吨,人均占有粮为312.14公斤,种植业总产值为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元,其中来自种植业收入735元。农民人均比上年增收391元,其中种植业增收98元。
二、农业生产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多熟制推广
从2*年起,我县陆续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马铃薯、番茄、苔蒜、、葡萄、脐橙、椪柑等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是种粮的两倍甚至更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由2*年的3∶2调整为12∶13。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项目、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获得成功。初步形成了西北部低热片区蒜一稻、茄果类一稻—延秋菜、早玉米一稻一葱、早熟瓜(豆)一稻一菜豆、早玉米套作马铃薯—稻—延秋菜,南部高山冷凉片区蒜—稻、马铃薯—稻--菜、冬春菜—豆类—延秋菜等高效种植模式。目前我县利用稻田进行多茬高效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平均亩产值为32*元左右,对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2、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3万亩,产量达9.3万吨,总产值92*万元,总收入6413万元。其中以北面片区发展的早春番茄,面积达1万多亩,最高亩产量为86*公斤,亩产值为64*元,扣除生产用工和生产物资投入,亩纯收入为52*元;以三合、交梨、三洞、周覃等乡镇发展的优质苔蒜达8*多亩,亩产值可达2*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4*元,亩纯收入达16*元,规模生产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3、水果生产趋向精优
全县现有水果面积3.95万亩。其中以脐橙为主的柑桔面积1.73万亩,以九阡李为主的李类1.*万亩,葡萄1.*9万亩,年水果总产量2427.5万公斤,总产值25*余万元。这些产品已成为我县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在省内外有较高声誉。
4、种桑养蚕取得初步成效
种桑养蚕项目是我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起来的项目之一,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桑养蚕只是第二个年头,今年种植面积2*亩,主要栽培品种有“农桑14”和“桂桑优12”。主要分布在南北片区14个乡镇,65个村,329户,其中3*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9户,行政技术干部留职离岗带薪创办种桑养蚕实体人员11人。全年养蚕共7批,696张,蚕茧产量3*.5担。蚕茧收入为21.*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目标。今年深圳支持我县扶贫开发种桑养蚕资金75万元,为2*年蚕桑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有效推进
我县获得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已达到4.5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6万亩,蔬菜1.1万亩,马铃薯*.6万亩,水果2.45万亩。大蒜、番茄、辣椒、甜玉米、马铃薯、椪柑、脐橙等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活力树”牌无糖甜茶获得了“贵州省名牌农产品”“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在市场方面,部分苔蒜、番茄、香米、脐橙实行订单生产,已与多家公司达成产销协议,进行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56万亩。脐橙、甜茶在2*年8至11日的省农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下一步生产绿色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年,我局在较好完成省、州、县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州“三个一”活动,上交省厅三篇论文参评,荣获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有7篇科技论文在《农技服务》《现代农业科技》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2篇信息在《黔南日报》上刊登;九名技干获“贵州省农业丰收计划奖”、一人获“建县5*周年先进个人”称号,四人获县“带民增收先进个人”奖,我局获州局*6年度考核二等奖、粮食生产三等奖。
三、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发展果蔬产业必备的水利设施不解决,将制约着大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在有条件发展果蔬产业的地区加大水利沟渠及机耕道的修建,解决农户生产上的困难。
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没有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贮藏、冷冻、周转条件,无信息服务网络,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三、乡镇农技人员仍属乡镇管理,不便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明年要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任制,建议收归县直管为好,同时要把乡镇农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每站15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以便2*年向上争取支持每站25万元的投入。
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正成为从上到下必须狠抓的主要工作,建议在农业专项经费安排预算为好。
四、下步工作计划
2*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这个中心,抓住“两高”的修建和国家支持“三农”的良好机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植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作物,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我县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以上农业工作思路,2*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54亿元,比上年增长7.41。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6万亩,粮食总产要达到1*.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以上,为实现以上预期目标,2*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重点是:
(一)稳定播面,推广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能力。在稳定粮播面积、提高单产上下功夫。确保农作物总播面积基本稳定,种满种好基本农田。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要达到36万亩,重点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几大作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1万吨。
(二)因地制宜优化种植业结构,建设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年计划实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5万亩,优质稻8万亩,马铃薯基地2.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葡萄、脐橙、九阡李)2万亩。加强对基地建设管理,做好基地建设中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做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在建设基地过程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订单来解决农产品产后销售问题,同时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三)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2*年,在继续组织实施好“无公害大蒜项目”“洪灾稻田改种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种桑养蚕生产示范”等项目基础上,加大项目管理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项目投资效益。加大对果蔬、粮食增产、种桑养蚕等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努力争取4*万“植保工程”和1*万“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等项目得到实施,力争项目投资高于2*年的投入。
(四)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做好冬季农业开发和夏收粮油作物的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完成超级稻种植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万亩,玉米育苗移栽5.5万亩,马铃薯高产栽培2.5万亩,无公害蔬菜栽培5万亩,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1*万亩,作物病虫害防治率在95以上,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户25*户。建成15*口沼气池。
(五)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投资风险最小化。全县订单农业争取完成2万亩,新增无公害基地认定5个村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2个,转换认证品种3个,新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社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5*人左右。
(六)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护农平台。实现传统的自主型农业向现代的法制型农业转变。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规章制度;二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各种破坏农业生存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进一步依法维权,切实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组建农业行政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户实行“一站式服务”。
(七)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门路,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着力向县外、省外输出,2*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人。
(八)搞好农业污染面源普查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展农业污染面源普查工作,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对耕地和水资源环境造成的污染。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工作,争取申报绿色食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水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境属*省少数低热地区之一,适宜于发展各种早熟蔬菜和水果。长期以来,种植业以生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较小,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商品生产尚未形成规模,种植效益低,农民增收门路少,收入不高,仍处于贫困境地。全县耕地面积44.7万亩(国土详查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2,其中水田29.85万亩,占66.7,旱地14.85万亩,占33.2。
20*年底,全县农作物总播面53.5万亩,其中粮食总播面35.859万亩,粮食总产量10.05*万吨,人均占有粮为312.14公斤,种植业总产值为70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0元,其中来自种植业收入735元。农民人均比上年增收391元,其中种植业增收98元。
二、农业生产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多熟制推广
从20*年起,我县陆续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马铃薯、番茄、苔蒜、、葡萄、脐橙、椪柑等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是种粮的两倍甚至更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由2000年的3∶2调整为12∶13。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项目、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获得成功。初步形成了西北部低热片区蒜一稻、茄果类一稻—延秋菜、早玉米一稻一葱、早熟瓜(豆)一稻一菜豆、早玉米套作马铃薯—稻—延秋菜,南部高山冷凉片区蒜—稻、马铃薯—稻--菜、冬春菜—豆类—延秋菜等高效种植模式。目前我县利用稻田进行多茬高效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平均亩产值为3200元左右,对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2、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3万亩,产量达9.3万吨,总产值9200万元,总收入6413万元。其中以北面片区发展的早春番茄,面积达1万多亩,最高亩产量为8600公斤,亩产值为6400元,扣除生产用工和生产物资投入,亩纯收入为5200元;以三合、交梨、三洞、周覃等乡镇发展的优质苔蒜达8000多亩,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400元,亩纯收入达1600元,规模生产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3、水果生产趋向精优
全县现有水果面积3.95万亩。其中以脐橙为主的柑桔面积1.73万亩,以九阡李为主的李类1.*万亩,葡萄1.09万亩,年水果总产量2427.5万公斤,总产值2500余万元。这些产品已成为我县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在省内外有较高声誉。
4、种桑养蚕取得初步成效
种桑养蚕项目是我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起来的项目之一,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桑养蚕只是第二个年头,今年种植面积2*0亩,主要栽培品种有“农桑14”和“桂桑优12”。主要分布在南北片区14个乡镇,65个村,329户,其中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9户,行政技术干部留职离岗带薪创办种桑养蚕实体人员11人。全年养蚕共7批,696张,蚕茧产量3*.5担。蚕茧收入为21.*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目标。今年深圳支持我县扶贫开发种桑养蚕资金75万元,为20*年蚕桑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有效推进
我县获得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已达到4.5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6万亩,蔬菜1.1万亩,马铃薯0.6万亩,水果2.45万亩。大蒜、番茄、辣椒、甜玉米、马铃薯、椪柑、脐橙等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活力树”牌无糖甜茶获得了“*省名牌农产品”“*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在市场方面,部分苔蒜、番茄、香米、脐橙实行订单生产,已与多家公司达成产销协议,进行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56万亩。脐橙、甜茶在20*年8至11日的省农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下一步生产绿色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年,我局在较好完成省、州、县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州“三个一”活动,上交省厅三篇论文参评,荣获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有7篇科技论文在《农技服务》《现代农业科技》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2篇信息在《黔南日报》上刊登;九名技干获“*省农业丰收计划奖”、一人获“建县50周年先进个人”称号,四人获县“带民增收先进个人”奖,我局获州局06年度考
核二等奖、粮食生产三等奖。
三、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发展果蔬产业必备的水利设施不解决,将制约着大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在有条件发展果蔬产业的地区加大水利沟渠及机耕道的修建,解决农户生产上的困难。
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没有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贮藏、冷冻、周转条件,无信息服务网络,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三、乡镇农技人员仍属乡镇管理,不便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明年要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任制,建议收归县直管为好,同时要把乡镇农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每站15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以便20*年向上争取支持每站25万元的投入。
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正成为从上到下必须狠抓的主要工作,建议在农业专项经费安排预算为好。
四、下步工作计划
20*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这个中心,抓住“两高”的修建和国家支持“三农”的良好机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植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作物,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我县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以上农业工作思路,20*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54亿元,比上年增长7.41。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6万亩,粮食总产要达到10.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以上,为实现以上预期目标,20*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重点是:
(一)稳定播面,推广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能力。在稳定粮播面积、提高单产上下功夫。确保农作物总播面积基本稳定,种满种好基本农田。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要达到36万亩,重点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几大作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0.1万吨。
(二)因地制宜优化种植业结构,建设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0*年计划实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5万亩,优质稻8万亩,马铃薯基地2.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葡萄、脐橙、九阡李)2万亩。加强对基地建设管理,做好基地建设中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做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在建设基地过程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订单来解决农产品产后销售问题,同时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三)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20*年,在继续组织实施好“无公害大蒜项目”“洪灾稻田改种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种桑养蚕生产示范”等项目基础上,加大项目管理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项目投资效益。加大对果蔬、粮食增产、种桑养蚕等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努力争取400万“植保工程”和100万“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等项目得到实施,力争项目投资高于20*年的投入。
(四)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做好冬季农业开发和夏收粮油作物的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完成超级稻种植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万亩,玉米育苗移栽5.5万亩,马铃薯高产栽培2.5万亩,无公害蔬菜栽培5万亩,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10万亩,作物病虫害防治率在95以上,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户250户。建成1500口沼气池。
(五)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投资风险最小化。全县订单农业争取完成2万亩,新增无公害基地认定5个村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2个,转换认证品种3个,新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社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50人左右。
(六)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护农平台。实现传统的自主型农业向现代的法制型农业转变。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规章制度;二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各种破坏农业生存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进一步依法维权,切实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组建农业行政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户实行“一站式服务”。
(七)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门路,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着力向县外、省外输出,20*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
(八)搞好农业污染面源普查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展农业污染面源普查工作,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对耕地和水资源环境造成的污染。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工作,争取申报绿色食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论文内容提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和改进工作,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笔者从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出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数农村地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农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矛盾是当前农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权属纠纷。主要是城中村、城郊村、开发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等村组,人多地少,成员复杂,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仍持续不断。二是违规征地引发矛盾。少数用地单位违规操作,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占地后长期闲置,导致撂荒,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三是群众对土地补偿标准不满。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远远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群众不接受,因征地补偿问题阻止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甚至阻断交通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失地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债务问题存在严重隐患
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的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的债务。而农业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务不能偿还,由此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干部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等多方面矛盾,由于债务问题引发的行凶动武事件在各地也经常发生。农村债务不解决,对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
一是村务公开未完全到位。现在农村很少召开村民大会开展村务公开,多数公开栏常年不公开,上面检查时往往是突击应付。即使公开了,内容也不具体,群众看不明白,甚至出现公开内容不真实的现象。久而久之,群众对村务公开失去了信任,对村级事务失去了监督。二是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宗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房头宗族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正常的村民自治工作,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分别下降了25.2%、13.3%、14.8%和5.2%。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发生的刑事案件继续保持稳中有降。但是,有的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为害一方;有的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赁、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农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致使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甚至演变成。二是不依法行政。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三是以权代法。少数被“海选”出来的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在集体项目承包、征地补偿、救济款发放等群众敏感的问题上,不实行村务公开,搞暗箱操作,,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乡镇维稳专班仅一个人,村组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力,维稳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工作又比较薄弱,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了一些应由部门处理的问题,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平安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和奖惩使用直接挂钩。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各地要加大“五五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农民群众自觉地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三)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乡(镇)、村(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建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和推行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
要加强和改进工作,完善督察专员、领导包案处理大要案等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回应、有人处理。要建立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实行实地调查处理制度。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或认为有必要进行督查督办的案件,省级党委、政府应授权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防止重访、重大的发生。
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业,只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建设,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国务院摸底基层债务财政部酝酿相关方案》,,2006-11-1620:37:04,定军,21世纪经济报道。
②公安部《我国农村上半年治安形势保持稳定》,2007年08月23日05时27分,。
[参考文献]
[1]王智民,等.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2]师逸,蒋凌燕.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若干因素浅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苏建忠,陈允政.浅谈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4]宋远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