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专语文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当前在大专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专语文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综合课,是对大专生进行汉语技能训练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课程,目前却问题纷呈。大专院校语文教学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度不够。学生不重视,把大专语文放在极为次要的位置;学校领导不重视,压缩课时或者把大专语文安排成大课,教学效果明显较差。第二,培养目标模糊。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应该是既要立足职业的需要,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思想,不仅教他们如何“做事”,更要培养、提高他们如何“做人”的内在文化素质。在这方面,大专语文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有些院校过度重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相对忽视了大专生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培养,甚至漠视大专语文在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教材问题。教材也是困扰大专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材杂乱无序,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选文重复,令学生感到大专语文是高中语文的继续;编写体例类似高中语文,没有新意,缺乏特色;目前应用的语文教材是为本科生和普通专科生编写,与大专院校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整体情况脱节。第四,教学方法简单。很多教师可惯于满堂灌,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教学方法单调简单,课堂气氛沉闷,这也是大专语文处于尴尬境地的一个原因。
二、大专院校语文教育的改进对策
1.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彻底抛弃过去“无人”、“无情”的传统教学模式,从以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与生活世界的对话中实现意义追寻和人格构建的创造者。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性、主动性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教师——学生”的单向知识流程转变为师生平等参与、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每一个人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由的,都有其独特价值,要使教师、学生、教材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消除认知隔阂,使具体的教学实践获得新的生机。
2.更新大专院校语文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育要体现职业性、人文性、应用性等特点。要侧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拓展中学应试教育的范围,推进素质教育;要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着重加强应用写作、口才演讲、阅读理解等能力;要加强语文知识、专业性学习,突出抓好语文学科内在属性的教育。更新语文课的教育内容,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专业性质,根据专业调整语文教育的内容。比如,艺术设计、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网络技术、国际贸易等不同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一样,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和要求也不一样,那么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就要求不一样。语文教育内容必须为专业素养的培养服务。
3.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整系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教学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涉及到学生的评价及其教师的评价等。对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说,重点还是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建立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氛围,让学生实现自我、体现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的积极开展提供帮助。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各项语文教学计划的完成与实施。
三、结束语
大专语文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加强大专语文教学已成为共识,但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那么大专语文教学改革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专语文将会走出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志刚 李剑 何凌峰 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5)。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一、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专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准确把握、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在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特别开设语文教学这门公共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并非配比和附带的所谓人们意识观念中的副课。随着科技领域的发展,本专业内的学术交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理论渗透、学术成果的研究等都需要语言交流和文字的形成。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是语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师生更加重视,提高认识,让语文教学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专院校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所以只有专业知识而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是难以实现理想的。
二、当前大专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颇问题
客观地讲,大多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语文基础要差一点,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这部分学生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专业技能学习阶段,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保留着中学时代学习语文的惯性思维,没有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对于未来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但现实中,从学校到班级、从教师到学生,对语文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认识偏颇由来已久,教学实践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大专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或者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没有从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角度去强化语文教学。大学院校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不强,上课学生到课率较低,认真听课的不多。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大专主要是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就有了就业的本领,至于语文的学习、培养人文的素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产生“敷衍教学”的思想,再加上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不够,也缺乏任务和责任感。
三、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大专院校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为主,为学生就业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所以教学设施的投入主要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服务,而语文学科教育的投入甚少,许多老师上课需要传统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贫乏,导致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大专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是专科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都极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在人、财、物力上加大投入外,在课程设置上也给予充分的考虑。而语文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没有明显的帮助,很少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教材的选择随机性大,课时不足。为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需要,大专院校引进的专业技能教师较多,公共课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偏少,且多数是大专、本科毕业生,高学历、高职称的资深教师极少。语文学科建设缺乏有经验、有资历的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摸索语文教学与专业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重新定位大专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在大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大专语文教学不只是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陪衬,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大专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不能象征性地作摆设,必须明确加强语文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是提高新世纪人才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必要基层课程,是提高大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课程。只有对大专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语文教学工作才有责任感和正确方向。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育要发展,观念要先行,专科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功夫,现代学校培养人才既要有长效观念,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专科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应逐步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理想教学环境,要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整体教育发展中的任务和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选择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语文教材,所选教材应注意突出时代性、人文性、实用性,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延伸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学改革需要既懂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文学功底的优秀语文教师,这是时展的需要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让现有的语文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受到同等待遇,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各部门多方努力才能实现。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成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辅助基础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面对实际,一方面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资源整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在大专院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紧跟时展步伐,重视专业技术课程与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结合的探索,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辅助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欧汉生.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2]陈琳.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关键词:艺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转型
党的十以来,国家已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文化艺术产业群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而肩负着培养艺术文化人才使命的艺术高职院校,也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艺术产业的繁荣而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高素质文艺人才的培养既离不开专业技能的学习,也离不开艺术人文的熏陶。可是由于目前艺术专业教学最为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因此,在艺术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而轻视公共文化课的现象。大学语文课作为艺术高职院校传统的公共文化基础课,也时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因此,如何正确定位大学语文在艺术类专业院校存在的价值,探索艺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转型发展的可能,增强大学语文课程在艺术专业学生眼中的魅力,成了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的课题。笔者力图结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浅析艺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向“人文艺术教学”的转型。
一、完善功能定位,体现前瞻性与科学性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基础课。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工具性与审美性、人文性的统一。艺术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学转型的关键是体现课程定位的前瞻性,实现从单一课文教学到培养学生艺术人文底蕴的跨越,形成比较完善的将人文通识教学与艺术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针对艺术高职类院校的特点,大学语文课程应主动改变以往作为辅工具学科的地位,积极将知识体系与艺术专业课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专业教学服务,为专业教学铺路,为专业教学拓宽思路。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自身艺术综合素质。因而,笔者认为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功能定位应为“人文艺术教师”,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定位为人文艺术课程。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转型是科学性的:不是取消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完全“唯艺术专业是瞻”,而是将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职业道德、审美品位等有效地渗透进文化课堂的教学;不是将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专业理论教学模糊化,而是在继承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考虑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现过程中,体现鲜明的艺术职业学院文化教学的特色,真正实现相辅相成。
二、调整教学目标,体现艺术专业性与创新性艺术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在高中都极为系统地学过语文课,在识字、语法、词汇、修辞及相应的文学知识掌握上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没有升学压力的艺术高职院校,语文老师不是教学生某个技巧、某类知识,为他们将来就业、谋生做准备;而是教学生怎样更好地认识他人、接纳自我、体悟人生、融入社会――这才是大学语文课的真正魅力。所以,教学目标转型应该定位为: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人文通识能力,尤其要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为在舞台上刻画角色性格心理提供帮助。而教学难点则是:怎样寓艺术职业熏陶于语文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艺术人才,一个具备高素质人文素养的艺术演员的特征不仅在于“演技”,更在于拥有丰厚的艺术积累,真实地展现形态各异的内心世界和情绪风貌;不仅与观众,更与自己进行情感对话,使观众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与艺术审美的愉悦。在最高层面上来说,人文艺术素养决定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品质,从而决定了其艺术之路的长度与宽度。为此,笔者认为还应特别提出能力目标,即以艺术表现为参照,重视学生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展现,辩证、多角度看待人文艺术作品及身边的事物,帮助他们树立主流而不刻板、正面却不单调、积极但不盲从的“三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正确及时地运用相关语文知识为自己的艺术创造服务。这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而且对学生所学的艺术专业要有热情与研究。
三、分析特殊学情,体现针对性与“双赢”性文化通识教育在艺术高职院校难出好成绩是常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极认识导致学生不重视
大部分学艺术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而这些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都一致认为:文化课程学不好是木已成舟,而唯有学好专业才有好的出路。因此,必须针对这种观念的片面性与误导性,凸显语文对人生发展、专业教学的引导与辅助作用,来积极转变学生及家长对语文学习、对文化课程学习的消极认识。
2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艺术生总体上是一个喜好新颖、追逐时髦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效仿兴趣。但是,对于一些语文教材,他们大多称为“骨灰级”的课本,很多语文知识见过、学过就是没用过。现在的高职类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根据艺术高职生的特点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却是凤毛麟角,所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成绩偏低且性格孤僻、不擅长去寻求帮助的学生而言,更难以接受常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最后他们只能放弃学习。
3文化与专业难以齐头并进
学生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艺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尤其是舞台表演类)相较于理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对学生的心力、体力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学生反映经历了专业技能课、早晚练功课的“折磨”之后,都希望好好休息、好好放松――而此时一般是上文化课的时候,加之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一些文化老师的不理解,他们的文化学习兴趣自然降至最低点。如果要扭转局面,就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结合艺术作品来教大学语文。惟其如此,才可能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专业教学的“双赢”。
四、践行教学改革,体现立体化与双师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转型策略,笔者认为必须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整体地作出改革,而不是单独一方面的调整。具体概括,就是依据“三化一组合”来进行大胆的尝试:
1教学内容特色化
语文老师要了解、热爱艺术专业,找到与学生共鸣的结点,并努力培养自己的艺术特长。艺术高职院校的语文老师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天天与艺术专业打交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闲暇之余可以有意识地去艺术专业课堂观摩、学习。平时利用网络媒体掌握艺术文化的最新进展,了解艺术市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还可以与专业老师保持紧密沟通,交流心得。总之,唯有与艺术专业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合才能避免教学无针对性或与学生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跳出所选定的教材内容框架,根据自己的判断删减语文教材指定的学习内容,增加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艺术人文教学内容。比如,针对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介绍世界名著的同时,就可以引入名著改编戏剧(影视)的欣赏、讲学;而减少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加大经典演讲稿、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词的学习,就是针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最好选择。当然,编写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最终的目的,但也要考虑不同艺术高职院校的侧重与办学情况。
2教学方法多样化
认真研究双板教学、翻转课堂等新教法,微课、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模式,对固有的教学知识组成进行碎片化重构,再实现数字资源化。按照与艺术专业课“共建共享、移动互联”的原则,依托世界大学城学习空间和掌上大学云平台,建设艺术人文教育资源移动学习平台,努力实现课程教案、教学PPT、正式教学视频、“第二课堂”视频、相关知识点资源全部上网。最大限度打通语文课文与艺术作品的隔阂,以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为中心来构建艺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格局。当然,我们要明确:多样化的手段只是为达成体现艺术专业性与创新性的教学目标服务。
3教学考核立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邀请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校企合作专家适时评价和管理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成效。课程考核把学生满意率、艺术专业教师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最终综合成绩参考语文教师、艺术教育专家、学生、家长多方意见,以1∶1∶1∶1的比例综合给出,凸显过程考核评价。以笔者的尝试为例,面对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考核就从“听、说、读、写、演、评”六项能力入手,前三项环节以学生互评为主,后两项环节邀请专业老师、家长代表共同打分。这样的方式虽然操作较为烦琐,但将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考核统一了起来,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4“两翼型双师组合”
人类文化起源千差万别,但“诗、乐、舞”原为一体无可争议。可以说,最早意义的文化传承,应该也是将广义的语文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教学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职业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分类也趋于精细化。“两翼型双师组合”的推出正是基于这一文化起源的大胆尝试。“两翼”是指:艺术与人文是学生飞翔的两翼,缺失一翼或两翼发展不均都对学生发展有不利影响。“双师组合”是指在课堂上,由语文教师和艺术专业教师所形成的,针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组合。比如,面对广义的舞台表演类文本的语文教学――戏剧、舞蹈、音乐表演的剧本,以及音乐、台词鉴赏和毕业应聘文本设计――表演专业教师难有站在人文艺术宏观角度的理论分析;文化老师长于高屋建瓴的鉴赏品评,却不能在学生面前感性展现。所以,可以将专业表演教师请入语文课堂,互取所长,针对具体的“唱、舞、演、诵、赏、评”等教学任务,通过现场示范、交流品评、鉴赏研讨等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率。该组合的适用范围虽有局限,但却是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立体化改革的一大亮点,即使在拓展语文教师综合人文内涵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目前我国大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最关心、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往往是专业教育和课程,专业教育占据了高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全民的认可。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局限,以致一些理工科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一些文科类学生则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加强素质教育,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为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经典文学鉴赏”、“中外艺术欣赏”等课程。有些工科院校采取措施,强化人文师资的配置,以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但从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素质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许多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次,甚至有人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仅仅看成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以致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在国外,许多高校的情况就好得多了。无论是哈佛、耶鲁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等理工科院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通过高等院校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培养适应
2l世纪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当我们在高谈阔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会给我们带来如何多的益处的同时,应该认认真真的好好思考怎样才能是两种教育能够有效的融合。虽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这两种教育有机融合并不是很困难的工程。在众多方法中,重点推荐几种:
(一)科学设置人文课程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不仅可以通过专门课程的教学及举办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人文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还可通过在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一方式来进行。而后者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会更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既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又能从人生观、价值观上积极引导学生,使得师生在共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在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高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个人的人文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人文氛围。
(三)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专业精神。为此,一要靠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与专业精神的自觉性;二要靠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人文与专业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唯此,才能使教师人文与专业素养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四)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每个省、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文化资源,如历史名人、文化事件、文明成果、优良传统、优美故事等,都可以成为地方高等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材料。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这些既有的资源加以开发、改造、提炼,使其成为具有人文内涵的精神养料。
二、当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当前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要行动就会有困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文学术及教育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现代大学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仅在专业和课程量上大大超过人文学科,而且其思维方式和学术规范也对人文学科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至于目下许多高校以数量、经费、效益等等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对人文学术的伤害也许更加深重。人文学科主要面对的是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与科学面对的事实世界即便不能说有绝对的不同,至少是有很大的差异。二者在方法、目标、功能、表述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不应用等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更不能厚此薄彼。
(二)发展人文教育需走出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是把人文教育完全等同于人文学科专业的教育,以为一所大学只要设了人文学科的专业,就是有了人文教育;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其实算不上“大学”,只是“高等专门学校”而已。但是,国家对高校的资源配置差异极大,985高校、211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地方一般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这个等级国家投入资源量逐级快速递减。所以,才有“高职学校”要升级“本科学院”,“本科学院”要升级“大学”的强烈要求。实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大学”,本应以专业教育为重心,但是基于“大学”之名,又要以通识教育为重,学校陷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2等级化的教育体系让专业教育受到蔑视
从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985高校分数线最高,211高校次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人们的观念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高职学校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种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被低水平、低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让很多实际是“高等专门学校”的高校不愿意真正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
3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与考核往往使用同一个标准
按照的说法,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以学术为目标,再没有其它目标。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两者迥异,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但是,现在的高校都在热衷与追求大学排名,国际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国内“武书连大学排名”最具影响力。大学排名的最大特点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这必然导致本该“治术”的学校拼命去“治学”,最后出现千校一面的结果。
4结语
1.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注重专业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性,紧跟市场需求,专业的创业易操作、易起步。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校就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实践机会。不断证明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长远发展。
2.行业领域发展为专业人才创业提供更多机遇。
专业领域的行业发展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长期和有效的,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带动专业的发展。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更多该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业,从事淘宝或是微商等进行在线交易,创业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快,都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是运用专业知识创业的最佳选择。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创业型专业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创业的融入,以激活市场化意识,改变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如旅游英语专业的一位贫困大学生利用地域旅游和专业优势,自己创业开设家庭小旅馆,通过网络渠道为预订房间和景点,接待外来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高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单一在教育中融入创业知识和理念会使教育空洞,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都要探索结合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将成为必然,融合的路径方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融入到培养模式。
高校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创业教育理念的建立是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吸收创业知识拥有原始创业活动出发点。构建创业教育理念,需从思想上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拥有创业激情和创业原动力。
2.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培养计划中。
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在专业教育培养中,高校各专业需要如何教、怎么教、教什么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培养计划的全面和整体设计,把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高的位置,逐步探索适合高校自己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
3.课程设置增加创业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主要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立足于成功创业校友和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创业课程,投入到精品创业课程的建设与投入,并将新理念的创业教育引入课堂。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由于高校教育的专业化培养只专注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其结果是导致学科之间孤立学习,形成知识和技能结构单一的人才,制约了本专业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需要引入到创业教育中,更注重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帮助大学生建构择业和就业的主动性。
5.实践平台的搭建。
校内要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比赛、创业社团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在校内的创业热情。同时要加强创业基地建设,给予学生创业实践空间,如建设大学生团队“创业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创业知识和理论,体验创业实践过程,增加创业成功率。校外与企业合作,带动创业项目,如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创业课题和创业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拓展项目,从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6.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1.无论是近现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兴起,就是因为人们在其中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亦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代旅游者旅游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游增长文化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旅游者到某一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即游览区域所在地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各种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导游讲解宣传的基本素材正是这些东西,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导游词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就旅游地而言,引导游客了解当地、欣赏当地文化,是旅游地向游客展现的旅游价值所在。地域文化以其本土性特色为当地吸引游客,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服务,这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也是其保持自身生命力之所在。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二、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3.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本土化的途径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为素材库。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要实现本土化,就要通过语文教学与导游专业的深度有机结合,将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为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要把导游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提高建立在导游词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充分拓展上,丰富旅游专业的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在旅游地人文历史遗迹中的史实、人物和“野史”中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传录、杂记等故事趣闻中,选取既富文学性,又富趣味性的篇章,编写出适合旅游专业学生、从业人员及对当地文化、旅游感兴趣的爱好者的课外阅读资料,不仅可以达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更可拓展语文的发展新空间,丰富导游词的创作素材。对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可增加课程乐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专业知识面与视野,在课内外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立足课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打开一扇扇乡土文学的窗口、历史文明传承的窗口、地域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对家乡的认识,为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语文教学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早在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此后,大学语文课就扮演着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角色。三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门课程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而且渐渐地变得面目全非,或被取消(不开),或被瘦身(压缩课时),或被改头换面(由文学欣赏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代替)。当前,由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及语文能力的低下,大学语文教育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讨论也在各地迅速展开。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是这些改革思路与改革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写教材。总的来说,各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基本上都以教材为突破口,体现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模式。近几年,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教材或者推陈出新、或者另辟蹊径,在选文方面、思想内容方面、体例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代表了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最高水平,并在各重点大学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注意改革教学方法:由一言堂式的单方面说教,转变为群言堂式的有目的引导;由传授知识、明确观点转变为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教师由课堂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积极的探索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第三,更新教学手段。目前很多大学引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为大学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学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这些改革全都只是在《大学语文》这样一门课上做文章,无论怎样改革,都要受制于有限的学时,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二、突破惯有模式,探索大学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多年来,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综合分析历年来全国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应该重新解读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绝不等同于一门《大学语文》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应该树立“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为此,在对已有大学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将大学语文的内涵扩展为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核心,以其他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为辅助,与语言、文学、艺术类讲座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体,使大学语文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大学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意义更加深远。
(二)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突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仅仅局限于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份试卷。又因受学时的限制,教学内容极为有限,很难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如果在已有大学语文课及教材的基础上借助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就会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语言、写作、艺术各方面内容相辅相承,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接受比较全面的文学、语言、写作和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强化母语意识,提高人文素质。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构建立体化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使大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十学时,而是伴随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教室,而是从“小课堂”走向了“大课堂”,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对接在这一教学体系中各门课程首先面向全校学生,以培养和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同时也兼顾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例如《经济文书写作》选修课主要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倾斜,《世界文学名家名作赏析》选修课主要向英语、日语、俄语等专业的学生倾斜,《职场口才》选修课主要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倾斜。
自2007年以来,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始在我校实施并逐渐加以完善,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在2007级至2013级学生当中试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均有了显著提高。例如在“朗诵会”、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在全国及全省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也屡创佳绩,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
1.过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富有激情、充满活力,还具有开拓精神、活跃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世界的发展、国家的形势和社会的变化等相关信息非常关注。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此时的思想价值观还尚未定型,但是他们却渴望自己能够成功,并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自己能够马上得到社会认可。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太过于强调成功的心态,使得他们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去追逐功利而忽视了自身贡献,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2.思想结构单一、遇事容易冲动。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处理事情上,思想易受干扰,容易冲动,以至于出现“我行我素”的现象。但是,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其思想文化素质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并且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坚韧的意志与不服输的精神。只是由于长时间参与运动训练及投入学习精力的不足,使得他们的思想结构单一。如一旦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与失败或功利取舍时,体育人特有的耿直个性会使他们很容易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观念认识、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如媒体报道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得不到良好的安置、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等,在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就业压力,容易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
2.教育因素。长期以来,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部门,还配备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课内到课外对大学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但实际这只是一些表面工作而已,从外表上看是重视,实际上却是轻视,如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案例,内容不科学。这种跟不上时展形势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
3.自身因素。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还没有涉足社会,导致他们的社会阅历欠缺。虽然他们都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但是还并不具备选择或判断人生之路,以及支配自己思想行为的能力。如果他们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做事任由自己的性子来,那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采用科学、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目标与内容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要把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应积极端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振兴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重任。
1.加强做人教育。只有学会了怎么做人,才能将事情和学问做好,如果一个人不会做人的话,就谈不上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足球、篮球等团体运动中善于与人共事的团队组织能力。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了解最基本的体育专业知识、运动技能等,也应具备科学的体育态度和主动创新的意识。
2.加强智育教育。智育教育就是指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了认识以后,能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智育教育,首先,要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条件、开学导向、考试测评等方面为入口,为智育开发积极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最后,还要让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始终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理念。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与未来。“而社会创新,主要还是要依靠教育,需要学校肩负起培养未来建设者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学校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当前的体育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效果,就必须紧紧围绕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制定出一套适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将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1.构建协调联动的思想文化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学院各级领导与教师,要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健全党委宣传部与体育社团工作。各体育教育部门也要层层负责,积极协调好体育教育工作,并且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计划。如可以结合国际、国内体育形势变化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统筹安排体育教学计划,实行学年考核制度,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思想文化类课程的重视,为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2.营造“校园、社会、家庭”教育“三体合一”的思想文化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内部环境,在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可以使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家庭教育及其他因素则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生发育成长、成才的基本空间,而家庭教育也同属于社会教育组织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就必须内外结合,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让体育专业大学生接受良好、文明、健康的教育熏陶,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3.建立体现体育元素的思想文化教育模式。在理论上有研究,在教育观念上有更新,才能在实践中有突破,收到实效。面对21世纪个性张扬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要针对性强、计划措施得当、实施目的明确,体育教育内容与方法要切合实际,考核标准要体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性。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进行学习与创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学习等,还应积极研究受教育者的性格特点,研究当前国内外的体育发展形势,研究社会体育人才需求标准,研究体育热点与难点问题以及社会体育的新思潮等,制定出一套具有体育特色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
4.实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文化体育教育手段。“养成”教育就是指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通过严格的规范来要求自己,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如学生通过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课后追忆笔记、整理寝室卫生等活动形式,可以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与生活习惯。但这种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与生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耐心地教育,才能让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弟子规》中的“圣与贤,可驯至”。
5.强化社会实践的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体育专业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研究体育文化开发、体育活动推广或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等。对于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参与到城乡支农或支教,以及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体验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们进行表扬。学校在进行教学总体规划时,也应该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并通过设立社会实践学分,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思想文化价值观。
五、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必须满足学生本身与社会的现实需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的深入探索和创新。
二、支教“留守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
1.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中,在留守幼儿的父母“必须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国所有的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如能利用假期,特别是寒暑期社会实践,把对留守幼儿支教作为一种常态,将建立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全新模式。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2.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围绕“贴近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南京晓庄学院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资源(学前专家领衔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并在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对支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成本费用、成果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得以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为目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经过3年多的时间,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江苏、安徽等省份的众多地区,接触了近千名留守幼儿,并不断努力为他们开展专业化的支教帮扶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实践试点阶段,在专家教授带领下志愿者对大批留守幼儿进行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摸底测试,收集了大量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一手资料,为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与此同时,每一次的活动中所遇到的诸如支教基地的建立与维护、课程资源的灵活运用、不断变更的教师教育专业志愿者等问题,对于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持续性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激励着专家团队与志愿者们不断研究创新,通过规范组织管理,加强专业指导,完善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努力实现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1.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保证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一个好的实践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让实践者从中获得锻炼与提升,又能为实践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充分结合实践者专业理论知识,是社会实践持续开展的根本前提。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认知的同时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相关帮扶政策,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化与服务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南京晓庄学院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也正是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的最好尝试。实践证明,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也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在详细计划的保障下,针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深入长期开展以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支教等形式为主的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
2.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支教“留守幼儿”社会实践的开展要求强化资源意识,努力寻求学生、学校、社会资源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争取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发展中。首先,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致力于教育、培训等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服务偏远山区、中西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留守儿童;其次,社会实践过程还应积极调动高校专家、教授和知识分子等科研中坚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课题项目资源和社会科学、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先进信息,统筹兼顾研究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筹集、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拓宽渠道,并为社会实践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
3.创新活动运作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全程的科学性
与教师教育专业紧密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了专业提升、思想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重目的,目标的多元化强调整个社会实践的运作开展过程要从单调的固有模式中解脱出来,科学借鉴,勇于探索,创新开展“活动专业化、管理课程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核评估科学化”的全新活动运作模式。活动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管理课程化则要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化的管理体系,拥有独立的计划大纲,规定学时学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实施需遵循计划大纲,并确保时间充足;运行方式项目化则是借鉴项目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立项、招募、实施、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管理;考核评估科学化则要求根据实践内容和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评估逐渐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4.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执行性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在现实中,为满足大多数同学的要求,教材内容通常会集中在学生某些英语能力的提高方面,比如语法词汇的学习,这就不可避免地人为地造成教材内容枯燥陈旧的现象。多数学生认为高中英语学到的语法知识已经够完善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课程并无多大关系,上课内容只有在英语考试时会有所涉及,在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基本用不上。而且,国内检验学生英语水平主要以书面考试为主,在考试前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完全可以取得一定的理想成绩,根本不需要认真学习,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差,加之学生的英语能力良莠不齐,在教师未要求使用英语的情况下,多数同学不愿运用英语交流,这就造成其英语交际水平只能“纸上谈兵”。
2社会对当代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第一语言,是我们展示自我了解他人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学习英语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即使国内教育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教授英语,但纵观目前大学生英语水平,除少数人可以灵活运用之外,多数人面临听不懂、说不出的尴尬局面。这主要是受了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并未真正从学生自我提升角度考虑。而实际上当代大学生应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第一,要听得懂。听懂英语是掌握英语的首要环节。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每个专业、每个岗位都可能会有与国际接触的机会,只有听得懂才能领会别人话语中的含义,与他人正常交流,从而真正参与到全球化大发展中来。第二,要说得出。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得以运用,而不是仅停留在研究其语法结构、词汇含义上。在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必不可少。大学生只有真正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把所学自如地用于口头交际。第三,要读得懂。在国际交流中,总是难免会接触到各种文字材料,这些材料题材形式多样,可能是学术论文、经济评论,也可能是某党派的政治主张,能否读懂这些材料是对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语的一种检验。不论何种专业的大学生,投身于工作后,接触到的英语材料都不再只是精读课本中的文章。因此,大学生应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应对挑战。第四,要写得好。写作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英汉语隶属于两种不同语系,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也不少。当今社会,大到论文的发表,小到程序的编写,邮件的发送,无一不会用到英语。掌握正确的写作格式,无误地进行写作已显得日益重要。第五,要译得准。也许有人觉得翻译是翻译工作者的事,与己无关。这种想法并不正确,翻译工作者相对于其他人的确有更高的译语水平,但他们中多数在过去的专业学习中因未能顾及联系各种专业进行学习,而缺乏各种专业知识,比如一位医生对临床医学术语的掌握往往要比一位普通译者做得好。在某种程度上,一个英语水平达标的专业人才不亚于一位翻译水平优秀的译家,因此各种专业人才也应注重自身翻译能力的培养,努力适应时展的要求。
3对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3.1改革教学制度
面对当代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各种问题,改革教学制度势在必行。大锅饭式的教育已经不适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求。首先各类大专院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有全局规划,英语教学应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大一阶段,学习内容应以基础英语为主,并兼顾相关方面水平的切实提高,得到了切实提高的英语水平可帮助学生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每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自由添加如美文赏析、佳片欣赏这类的活动,丰富课堂内容。在大二到大四阶段,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方式。必修课应体现出各专业的专业特性,采取小班教学或者讨论组的形式,开设与本专业有关的英语学习课程,督促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可以开设不同方向的英语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如经贸专题、科技专题、文学专题,真正全方位培养人才。教材内容可趋向多样化,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编写资料,学生则可根据选择的课程自行购买相关资料。与此同时,学校也应改革期末考试制度。很多学生总是在期末前一周才复习考试内容,为了应付考试才学习,这已完全背离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因此,学校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应深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参与每一次教学活动后累计一定的分数,以便扭转期末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同时也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可多组织学生与外教及留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将英语学习融入课堂之外的大学生活。
3.2提高教师水平,改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一门课程开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得有多好,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是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全新要求。首先,大学教师要全面提升自我。大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毕业,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不广的问题,这点不容否认。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拓展知识面,积累所教专业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次,教师应改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记”的老旧教学方法,如设计小组讨论、竞赛发言、口语交流、情景剧表演等环节,给予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90后大学生排斥旧事物,喜欢新事物,有更强的探索欲和积极性,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改变教学思路,选择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顺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此外,教师应更多地参与到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中来,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交流机会,对学生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了解,故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真实可靠地评定学生的英语水平。
3.3注重自身兴趣培养,主动参与教学实践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态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大学授课方式与高中有较大不同,不再是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内容滔滔不绝地讲授,而是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否则,尽管一节课的内容信息量很大,但因几乎没有时间消化而收效甚微。一般说来,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不适应大学的授课方式,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自己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思路,端正英语学习态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次,因大学课堂集体学习时间有限,故学生应当自觉地在课余时间自行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规划英语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英语水平,与此同时,也可以多从欣赏外文歌曲或者欧美影片的角度,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业余自主学习英语。当然,掌握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学活用,即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多与人口头交流,加强翻译与写作能力的训练,培养自身兴趣,不断成就自我。
4结语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一;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93-02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普遍的特点是笔头功夫很好,但口头表达却是差强人意。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个英语专业班级里能比较自信说英语并能较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学生屈指可数。本文认为,如何让学生在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中在口语上有很大的提高,能达到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充分做好大一刚进校学生的说英语意识培养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大一学生的特殊性及大一口语教学中的问题,理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一英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相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大一年级的学生属于较特别的群体。特别之处就在于大一年级的学生刚结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进入到全新的大学教育阶段,处于学习模式的转变之初;再者,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一是专业上的入门阶段,学生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系统学习专业正确的英语语音及语言表达。这些特点在口语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语音语调不准,美式英式发音混淆不清;二是在表达方面体现出词汇量少和惯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表达,经常想不出和汉语词汇相对应的英语表达;三是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不够自信,怯于开口,鼓起勇气开口时会表现出担心说错单词发错音的心理负担。
2.教师。(1)外教。语言学习,尤其是口语练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语言环境。当然,在国内普通的大学要创造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还是不太现实,对此,不少学校也请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上口语课。外籍教师上口语课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生能直接接触活生生的地道英语,并一定程度上了解他国文化习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外籍教师上口语课带来的效果并不怎么理想。首先,几乎没有外教使用学校采用的口语教材。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工具、教学目标,课堂内容由外教自主安排,但不是所有外教都能系统安排自己的教学,所采用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随性,不少学生反映外教课轻松好玩,但一节课下来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其次,外教资源有限,流动性大,一般都是短期在岗。一学期过后学生面对的又是新的外教,且新旧外教之间并无工作交接,不能做到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有层次性的教学进展,学生能学到的都是些零散的、有限的东西。(2)中国教师。也有一些学校选用中国的老师上英语口语课。中国老师上课有统一的教材、系统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但对于英语口语这个较特殊的课程及大一这个较特殊的教学对象来说,中国老师的口语存在很多弊端和限制。口语的学习很需要一个正确的语言环境,有些中国教师本身就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者,对地道的英语表达准确性不够,对英语国家的人文风俗地理习惯也了解不深,仅依靠教材进行教学,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输入输出很有局限性,并且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临场问题,不能给出最准确地道的回复。
3.学校对英语口语重视程度不够。根据课程安排来看,口语课的课时相对其他专业课来说,课时量是最少的,一般每周只有两小节。当然,口语的学习和练习不能仅靠课堂几十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应该是系统的方法及日常使用的部分表达句型,更大的提高还是得需要学生在课后花更多时间坚持练习。抛开此点不谈,学校对于口语课的监管力度和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对于外教对课堂内容和方式的自主安排,就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的体现之一。再者,对于师资的配备及对学生课后的口语练习指导不够。
二、关于大一口语教学的对策
1.选用外教上课,学校加强监督管理。口语课不同于其他语言基础课及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课。口语注重的是平常的口头表达,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场合,与书写式英语有很大的差别。口语的表达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不是本土生活的人或长期生活于该语言环境中的人无法真正准确地用该语言进行表达。在非英语国家生活的中国教师及只在英语国家留学几年的中国教师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很有限制性。因此,英语口语,尤其是在打好基础的大一年级,应该选用外教教授本科目,能够为学生做好正确的口语表达的引导及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但在选用外教上此课程时,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效果,避免有的外教随意对待教学:一是严格做到外教的集体备课,检查备课内容,确保每节课都有恰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二是定期对外教进行评教,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与需求及时反馈给该外教,监督外教教学及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三是在口语课的课堂及课间休息,要求学生只能用英语进行表达,努力营造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2.本国英语教师听外教课。在选用外教授课的基础上,安排该系或该学院教授英语相关课程的中国教师听外教课,并对外教课程进行评教。中国老师也有过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经历,比外教更能了解中国学生的需求及就业需求,在听了外教课后可以为外教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监督及使教学目标更实际的作用。同时,中国教师也能学习外教上课所用语言,这对增强中国老师英语课堂口语运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可以满足暂时顶替外教口语课的不时之需,再者还能增进两国老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整个院系良好的工作及人事氛围。
3.营造说英语的环境,提高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对于刚入校的大一学生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一切都是起点。在起点时,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尤其是说英语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在大学几年里的专业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方面,需要学校多方的努力:校领导的重视,辅导员的监督,各任课教师的积极培养。对此,我有以下建议:(1)校领导要充分地重视,监督及号召各部门各年级营造学习英语的积极环境;(2)作为学生在校“父母”的辅导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鼓励监督学生大胆说英语,自身也为学生做好积极学习英语、说英语的榜样;(3)各任课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课上课后都鼓励学生说英语;(4)定期开展英语相关活动或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5)英语系部的布置要体现外语系的风采;(6)在第一学期,除常规的学术等讲座外,定期为学生开展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做的经验交流讲座或动员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蔚.交际法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口语教学[J].外语教学,2001,(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Brumfit,C and Johnson,K.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Brown G,Yule G.Teaching the Spoken English[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生源质量较差
生源质量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先天因素,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又是高校所办专业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考考生总数开始逐年下降,高校录取比率持续提高,到2012年我国高校的平均录取比率已达到75%,从而造成高校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而这一问题在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中显现的尤为突出。由上表可以看出,该校在2014年录取的80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专生中,入学前训练时间仅为半年以内的学生频数为49人,比率高达61%,而高考体育成绩在65-69分,专项技能成绩在24-27分的生源比率也分别高达53%与56%。说明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存在着,训练时间短、身体素质较差、专项技能不突出等问题。这一现状严重束缚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该专业的办学难度。
1.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培养方向模糊
教育部于1980年第一次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在以后三十多年时间里对该课程方案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修订,从而使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而教育部对于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却没有清楚说明。使得各高校在制定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时,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造成专业课程设置过分雷同本科体系、毕业生专业技术不强,综合能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较为模糊,部分高校往往会将体育教育专业的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培养成相同的就业方向,更加剧了该专业的就业难度。综上所述,就业环境的恶化、办学困难的日益增加,严重制约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其影响全国各体育学院及师范类高校纷纷减少甚至停止招收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使得该专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局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国内许多方面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体育师资,国家依然需要大批优秀的专科体育人才。因此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远未到被时代淘汰的境地,为该专业寻找到一个适宜于当代的新型培养模式,使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重新焕发青春显得尤为急迫。
2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2.1新型培养目标的树立
以往高校对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参考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然而受制于生源质量较差及入学时间较短等现状的影响,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专业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根据培养任务、学情现状与社会需要,确立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显得尤为关键。首先为学校提供合格的体育师资,是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培养任务。该专业培养目标应重点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适应现实教学的需要。其次针对学生基础差、入学时间短的学情现实,不苛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一专多能”技术实践能力。而应结合社会的不同需要,多方向、多层次培养各类体育师资人才,保证学生在所选方向上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最后还应考虑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使其具备适当的教育与综合知识。由此可见对于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多方向的,具有相应专业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实践型体育人才。
2.2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就业环境日益恶化,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就业渠道的单一与就业需求的相对饱和,是造成这一恶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寻找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是使该专业起死回生的关键。
2.2.1重视学前体育师资需求自2010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兴起了培养学前师资与兴办幼教机构的浪潮。且随着“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幼儿园对于引进专职体育师资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大。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应当把握住这一巨大的机遇,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与课程方案,为我国提供优秀的学前体育师资人才。
2.2.2着眼于社会非传统的体育师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各类公共机构也逐渐出现对不同体育师资的需要,这无疑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了良好条件。首先是敬老院与老年学校对于体育师资的大量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众多老年人选择进入敬老院或者老年学校来度过晚年。然而由于身体的衰老与生活的枯燥,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与心理问题时常发生。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与锻炼项目,适当提高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敬老院与老年学校等公共机构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日益增加。结合这一需求适量培养相应的体育人才,无疑是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条途径。其次是特殊教育学校对体育师资需求增加。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残障儿童的特殊体育教育受到了国家重视。该专业如能顺应国家政策,结合特体教育特点培养一批适宜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将有力地支持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2.2.3不放弃传统就业市场的拓展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的轻视,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对体育师资缺乏需求力的重要原因。然而自全国学校体育座谈会的召开及《中小学体育评估工作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与课时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中小学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为此高校必须结合中小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提高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大对中小学体育师资这一传统就业市场的拓展,以争取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就业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2.3构建模块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在落实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时,均普遍采用统一刚性的教学方案,即通过同样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来培养教育相同专业的大学生,可其在本质上忽略了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质。不少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停留于课堂或者学校的范围之内,始终沿用着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坚持“专业为核心、行业为辅助”的教学原则,单单重视专业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导致学生无法按照自身所需、所想来科学合理地挑选学习项目。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创业课程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教学课堂上没有在最大限度上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没有基于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广大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创业知识、被动地接受求职事实,严重缺失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
2有效构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措施与途径
2.1加强高等院校师生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惯切落实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是当代严峻的就业形势所需,是开展教育深化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增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大学生认识“适者生存、如何生存”的重要渠道。而开展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深高等院校全体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创业教学项目,让师生正确地了解到创业与学业、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创业误区。再者,高等院校应当制定与完善创业激励制度,让广大师生积极地投身到创业队伍中去,并且要对在创业教育实践项目落实的过程中表现突出、具备较强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大学生进行适当地奖励与表彰,在行动上支持创业,在认识上理解创业。值得各高等院校注意的一点是,为了全面构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就务必要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师对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至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工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创业知识,并将自身所积累以及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能力素养有效地融入到创业课程教学课堂当中,不断地鼓动与感染学生,从而将创业教育、创业素养培养工作全面地落实到高等院校日常教学项目当中。
2.2制定具有体育专业特色的创业教学方法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当代教师依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创业教学方法,并将创新元素有效地融入到教学方案当中,以新颖有趣、新奇创新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力,有效提高他们参与创业课堂的积极性。首先创业课程教师应当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规划各项创业课程的实际课时,从而确保部分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创业课程具有足够的实践时长,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实践机会。其次,创业课程教师务必要精心制定创业课堂的落实流程与教学内容,绝不能够让创业课程充满随意性。再者,在开展创业教育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坚决抵制无指导无组织的创业项目,此外教师还应当始终坚持“走出校门”的创业形式,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创业实践机会与落实渠道,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创业实践性、目的性、效益性、全面性的认识。
2.3努力打造良好的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落实环境各高等院校能够通过定期举办具有体育专业特色的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创业知识交流会等一系列创业教育实践项目,与此同时还能够定期邀请具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者前往学校给广大体育专业大学生亲身讲解自身的创业之路,分析可能导致创业项目失败或者成功的因素,为广大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借鉴依据。而且高等院校还能够开设创业培训班,为更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与实践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可以加大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投资力度,在行动上重视与支持创业教育,且加强与相关体育部门的沟通联系,尽可能地将学生创业活动和体育部门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让大学生的创业成果具备一定的产业化、适应化、经济化。
3结语
(1)中美文化比较在阅读板块中的教学实践机制。这里笔者想起了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一句台词,大意是:为什么你们在阅读《中国日报(英文版)》时能理解文中的意思,但在阅读《纽约时报》时则有时很难读透文章的含义,这就是因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这里所谈及的美国人思维方式似乎与中美文化比较无关,实则不然,一国国民的思想方式深受其所在国家社会文化的影响,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会在文章的写作中反映出来。因此,通过中美文化比较下的教学方式,将能使学生站在美国人的习惯视角下来阅读外文,这将极大地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参与感。但这里也需要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教会学生站在美国人的习惯视角来看待美国人的问题,而不是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与价值判断。这就意味着,在实施比较文化教学时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再说没有长时间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也无法形成美国人式的思维方式。那么如何来把握好这个度呢?把握好这个度需要从比较文化元素的选择,以及对该元素的释放环节上下工夫。(2)中美文化比较在听说板块中的教学实践机制。不难理解,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在中美各自的语言习惯上打上了烙印。如,中国人较为含蓄,而美国人则较为直率。从美国人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中还能发现,他们更习惯于直线思维和对数量参数的应用。这些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不仅与他们特有的移民文化不可分离,也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可见,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也需要使学生从总括层面来把握美国人的思维习惯,以及对特定事物的态度。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对中美文化比较知识的传递。与上文的价值取向一致,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否需要应该建立起学生思维的转换模式呢?笔者认为,这将影响学生在听说能力训练上的实效性。遵循“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应在特定的情境下来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熟练掌握英语通常的表达习惯与交际形式。从以上阐述中可以发现,中美文化比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英美人士的思维习惯,从而提升在阅读和听说训练上的成绩。
2在大学英语专业知识中建构的途径
2.1明确该教学方式的应用范围面对现阶段成果颇丰的大学英语教改实践,需要明确中美文化比较在专业知识建构上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从阅读和听说两个方面进行了主题讨论,其中也表明在这两个板块的教学中可以使用该教学方式。那么对于作文写作而言,是否也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理论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践中感觉采取该方式有些多余,并可能增大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心理负担。因此,在写作训练范围还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宜。
2.2把握该教学方式的应用时段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且每周4课时。然而,大学生英语课程在许多高校中还扮演着提高学生英语过级率的重任。因此,中美文化比较下的专业知识建构也无可能贯穿于阅读和听说训练始终。因此,需要把握好该教学方式的应用时段。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知识点进行发挥,如引导学生阅读美国人写的文章,可以事前向学生就两国文化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行介绍,从而告诉学生在阅读时要紧扣文章逻辑而不要过分自我发挥。
2.3重视该教学方式的课前准备建立在中美文化比较下的专业知识建构,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对大量材料的查阅。前面也已提到,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移民文化和西方哲学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就应按照“美国社会文化特征——美国人的思维特点——美国人的行为偏好”的内在逻辑来进行资料准备。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在阐发这些知识时应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点拨学生的认识为基础。总之,努力改变现阶段在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局面。
2.4构建该教学方式的控制机制为了更好地实施这种教学方式,我们还需要构建起该教学方式的控制机制。控制机制的内容包括:依托教学团队来不断深化对比较文化教学的认识;将学生的主观评价纳入到控制机制中来,具体来听听学生对该教学方式的体会。由此可见,借助中美文化比较下的专业知识建构模式,将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拓展他们的英语专业能力。
3实证讨论
秦建华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步调查(英文)》中对来自中国5所高校的216名英语专业,以及35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进行了测试,其实验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都缺乏足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秦建华,2005)。《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性研究》对266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和3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分析。其实验数据显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在跨文化交流中采取恰当的行为的能力都很低(王莹,2007)。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课前准备:(1)对中美文化中哲学内涵的专递。哲学作为上层建筑将影响着一国的文化特质的形成和走向,因此首先需要从中美不同的哲学内涵入手进行文化知识传递。之所以英美人具有理性思维和实证推理的优势和习惯,这深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可见,教师可以就希腊哲学所蕴含的理性思维和实证推理元素进行提炼,并从总括层面来传递给学生。(2)对中美文化中民族特性的传递。为何英美人具有直线思维的特质,并反映在阅读材料上具有“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特征,这与国人的喜欢绕圈子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特定的哲学意识下,所逐渐形成的民族特性。如,在日常交往中的原则性极强,并尊重制度安排。由此,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将有助于他们在涉外岗位上,能适应英美人士的行为习惯,而不至于陷入中国人臆断的尴尬之中。(3)对中美文化中价值观念的传递。价值观念的不同也充分体现在中美文化的差异中,而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又受到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众所周知,移民文化所推崇的竞争、自由、平等,深深影响着美国社会,并植入到了每一位美国人的意识形态中,这就使“自信”、“创新”、“冒险”的特质植根于美国人的行为习惯里。在语言逻辑上则表现在,如面对需要冒险的事宜,国人常常从消极的一面进行表达,而美国人则从积极的一面进行表达。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