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的基础知识范文

会计的基础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会计的基础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会计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技能型劳动人才,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批对社会懵懂,错失高中升学机会的新生,理论接受能力原本薄弱,更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可言。而《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专业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按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中职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专业课的了解非常少。为了加强新生对专业课的了解,增强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坚定学习信心,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开学初应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一方面邀请望往届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学生在校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帐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实习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广大职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财务制度、法规是否能够贯彻执行,关系到国家资金、财产物资能否正确使用。因此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职业德行意识,陶冶高尚的会计职业情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成为业务上精通、政治上放心的会计人才。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1.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把主导与主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民主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与机会,师生教学互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主动业务探究转变,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

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是现代会计教学的主流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面对的对象是一群底子薄,无任何专业基础的学生。对于其中的会计理论知识,案例具有重要意义,将抽象的理论寓与生动具体的案例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会计核算基本程序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取得填制原始凭证,然后会计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并据登记会计帐簿,期末对帐、结帐,并编制会计报表。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些基本技能,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凭证、帐簿、会计报表格式、种类填制、登记及编制方法,应直观演示凭证填制、帐簿登记过程。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凭证填制、帐簿登记操作过程会受到限制,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够将授课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图标、现场录像等多种形式,动态静态想结合方法直接传送给学生。将课堂上难演示的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连续演示,能直观、生动、形象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四、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模拟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将自己置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职工作打下基础。模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做到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有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对于单项实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在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让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问题。例如在讲解完凭证帐簿的种类格式、填制方法后,就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填制记帐凭证,登记帐簿。从具体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部课程学完后,便是综合实训,从填制凭证开始,登记帐簿,编制报表一个流程进行综合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加强实践操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五、改革考试方式与内容,促进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考试改革以 “实践性”为中心,狠抓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突出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增强对会计实际操作内容的考核,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耐心、严谨、规范、整洁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考试分两个阶段。上半学期考查学生会计基础知识,下半学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型与内容,立足于会计具体业务,杜绝抽象性纯理论考核。实践性考试考核学生会计业务操作,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表格的编制等。事实上,在考查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两者相得益彰。学期总成绩,综合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定,分数比例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确定。

六、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知识。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准则”及相关“制度”等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适时的变动。只有使学生“会学”,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学为不学”的目的。至于学法指导的形式可以渗入课堂教学,也可采用其他形式,比如: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搞讲座、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个别指导等。

总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好坏,对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着直接影响,对续课程学习会产生重大影响。应充分认识会计基础教学重要性,从各个方面采取效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 《会计之友》

第2篇

【关键词】会计基础知识;相关对应会计科目;对比分析

在会计基础知识中有些常见的难以分清又非常相似的会计科目,在初学中不易理解、掌握与运用,本文就资产类、负债类的几组相关会计科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供初学者以参考。

一、库存现金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库存现金

(1)概念:是指企业持有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限额。

(2)性质:随时支取,流动性最强,是狭义的现金。

(3)账户设置:“库存现金”。

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现金概念:是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在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用于编制现金流量的银行存款主要是结算户存款、预知存款等;其它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存在金融企业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等。

账户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

(2)现金等价物概念: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的投资。

其特点: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色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

作用:二者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

3、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二、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1、应收账款

(1)概念:是指企业因销售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性质:企业发生的购销活动的债权,应收但尚未收回的款项,所有权属于本企业。

(3)账户设置:“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账户。

2、应付账款

(1)概念: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2)性质:是要向外支付但未支付的赊购形成的一项流动负债。

(3)账户设置:“应付账款”是负债类账户。

3、两者图示关系

购货方(赊购) 销货方(赊销)

(应付)(应收)

三、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

1、预收账款

(1)概念: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在未发出货物或提供劳务之前收到的款项,是还未销售而先收对方的款项。

(2)性质:对销售企业来说反映会计主体的债务,所有权属于购买方,是一项流动负债。

(3)账户设置:“预收账款”是负债类账户。

2、预付账款

(1)概念: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

(2)性质:对购买方来说,反应会计主体的债权,所有权属于购买方,是一项流动资产。

(3)账户设置:“预付账户”,是资产类账户。

3、图示关系

购货方(预付) 销货方(预收)

四、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

1、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

(1)区别:记账方法相反,“应付账款”是负债类账户,“预付账款”是资产类账户。

(2)联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分两项单独记账,分别按各自的

记账方法记账。

“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账款贷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预付账款贷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

“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应付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相应的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

(1)区别:“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预收账户”是负债类账户,记账方法相反。

(2)联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分两项单独记账,分别按各自的记账方法记账

“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预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相应的坏账准备。

“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贷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应收账款贷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之和。

例如:某单位期末有关明细账户余额如下列所示:

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之和是9000元(1),贷方余额之和是6000元(2);

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之和是6000元(3),贷方余额之和是2000元(4);

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之和是7000元(5),贷方余额之和是9000元(6);

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之和是6000元(7),贷方余额之和是9000元(8)。

根据上列数据,若不考虑坏账准备,该单位期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5000【(1)+(7)】,“预付账款”期末数为13000【(3)+(5)】,“应付账款”期末数为11000【(6)+(4)】,“预收账款”期末数为15000【(8)+(2)】。

总之,初学者如果能对一些相似且难以分辨的会计科目的相关内容理解透并能找准切入点,客观的对资产、负债类各会计科目进行横向、纵向归类、比较、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关联,从而就能更好的深入学习与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蒋晓旭,李虹,基础会计学,2005,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方式

高职会计专业普遍要求学生毕业前就要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初级证书。因此,同是财经类专业,相对于物流、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要大得多。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理解会计、喜爱会计和后续会计学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会计课程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一是认为会计太难,不好学;二是觉得太枯燥,没d趣;三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学习上面,甚至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仍然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另外,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或者对会计专业根本不了解,再加上课堂教学偏理论化,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讲解过于专业

会计课程在财经类学科中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授课的学科,主要是因为会计课程理论体系清楚、知识结构完整,通俗点说就是教学内容比较实际,不空洞。可是,会计的教学完全照着教材的理论体系来讲解专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也趋于理论化和专业性,缺少变化。刻板的语言使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也缺乏吸引力。

3.多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会计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体系,因此由教师为主导、PPT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比较常见。但是,经过高中教育后,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了。通常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知识,而这些知识无法进入学生的思考范围。

4.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从与大二学生的交流和后期课程的反馈来看,经过一年级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仍然不明确,对简单的会计科目的用法依然不能熟练掌握。这不仅给学生后续学习带来麻烦和困难,基础不牢带来的学习困难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放弃后续课程的学习。

5.课堂设置过难导致学生放弃本专业的学习和就业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数学学习很为难,只要涉及数学的知识都学不好,因此对会计学科很抵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对这些学生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理解逻辑和计算方面的确有些吃力,这是他们学习会计相关知识的一个鸿沟。如果在基础会计课程上面他们没有克服这个困难,不能进入会计学习状态,很容易让这部分学生自此放弃会计专业的后续学习。在学生就业阶段,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表明自己绝不会从事会计专业工作。

二、对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专业的知识

会计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理论体系较完整,因此,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朗读教材一样的讲授是不可取的,完全按照书面的语言来讲解,没有进行再加工和演绎,而是书面语言直接传授给学生,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从教材中跳出来,用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或者站在一个高度去概括内容。例如,在编写会计分录时,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可以改成我们常用的通俗语言,就像在和学生陈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那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学生在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会自动分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内部存在着比较强烈的相互影响。而在这些小团体中往往存在着一个中心人物,教师在授课过程或实训过程中,往往通过影响中心人物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积极性,带动整个团体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分小组学习时,不要盲目地将学生随意划分,而要仔细观察学生平时的座位和表现,按照他们的相处习惯来分组学习。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团体,抓住一个中心人物施加影响往往更加关键。

3.对个别学生可采用一对一教学促

在一段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我们常进行针对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适用于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全部任务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坚持学习、遵守课堂纪律。

4.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注也十分重要

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对学生表示友好与关心,在学生遇到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思想引导和帮助。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懈怠,或者昏昏欲睡时,教师可以用询问、关心、劝说和鼓励的方式来提醒学生,督促学生学习。

三、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的体会

1.图片、视频、新闻应用于会计要素讲解过程

会计要素为基础会计课程开篇的基础知识部分,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很陌生,不容易接受。而图片、视频的加入则会将抽象的会计要素概念变得立体,学生容易理解。同时,色彩丰富的图片,再加上教师故事化和生活化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闻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资产、负债等相关内容,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了解更多企业动作和社会现象。

图片、视频和新闻的加入,使学生在整个会计教学中处于积极的状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已经对会计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启发式提问应用于课程导入

在课程导入阶段,设置几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者是难度不大但学生可能忽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挫败感,在学生不断回答企图猜对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展现正确的答案。提问的方式可以从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中选取,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或者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到视频中去寻找答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入新内容讲解,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知识学习上,加强课堂互动,保持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

3.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会计核算的教学

涉及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教学模块中,生产过程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各种费用的分类原理和分类内容较难理解。在这里模拟一种场景对费用的分类原则进行引入比较适用。模拟场景宜使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比如说,饭店这个场景的引入比较适应学生理解,一个学生对饭店非常熟悉,二是饭店里面的人员设置比较适合用来讲解费用的分类。经过描述饭店的场景和人员,将他们分为厨房和外部管理机构两部分。通过对饭店厨房里面主管、操作人员,厨房外的饭店经理以及人事、财务等管理部门的描述和分类,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费用的分类。

4.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会计分录教学

在企业经营过程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中,每个过程的后半部分都会涉及会计分录的编写,往往是第二节课,学生有些疲劳,注意力有些分散。学生在这个时间都会选择将注意力移动到其他事情上,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不采取其他措施就很难将课程较好地进行下去。这个时候比较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将题目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会计分录,并规定出上交的时间,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另一个好处是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向教师提问,在这种主动思考和师生互动的配合下,学生对会计分录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5.思维可视化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会计核算的知识总结

在完成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后,为了将企业主要的经营过程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从而起到复习前面知识的作用,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构图过程,学生会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虑,并且会将所有账户和经济业务都在头脑中复习一遍。

6.微课和实际操作法应用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一般都安排在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教学过后,因此,可⑵笠抵饕经济业务核算的实训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填制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并将会计分录填在记账凭证上,在实际操作的同时,逐渐熟悉几种关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告诉学生凭证的具体填制方法和步骤,非常容易理解。

7.在概念解释时采用关键词法

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们发现,冗长的概念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可是概念又是理解理论知识、辨析知识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将概念进行适当的拆分,选取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授课效果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上,通过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改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会计的理论和原理;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平时完全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加入到听课的阵容中;通过小组的合理分类和引导,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课堂纪律明显改善,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的状态。专业基础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继续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