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建筑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方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东方与西方文明各自绽放出不同的灿烂火花,虽然两方在社会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到相似的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长期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地方特色的差异,故风格各异。这在雕刻艺术上显现的更为明显。
1 题材差异
中国是农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艺术讲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自然景物,植物,动物,器物的刻画描述讲究飘逸,灵动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菩萨,佛,众神灵成为人类膜拜雕刻的对象,这些雕塑为了追求神秘庄严之感常常体积庞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庙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达官贵人大兴建造陵园和奢侈品陪葬,由此兴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统,如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建筑雕塑,卢沟桥等。
与此相对希望是以基督教教义等宗教为核心的商业性文化,他们的相对善于冒险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气息,对外界充满挑战和接触的欲望,这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主题和艺术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对象往往是神话和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有着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气质勇敢,神态各异,对其崇拜其实是反映了对人类本身感官的关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点,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宽容,贪婪,懒惰,人物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西方雕塑强调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对光影等物理技术和效果的运用。关照雕塑本体的线条突出,对背景物品的辅助作用不甚突出,这样做的优点是作品独立状况较好,对雕塑感官状况的强调较全方位,所以也有人说将人体雕塑称为空间艺术是十分恰当的。20世纪以前西方雕塑更加强调将立体空间感作为雕塑的必要审美原则。对此艺术家的审美标准还是比较统一的。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
中国文化中对写意的重视造成中国的艺术作品对于真实性,逼真性问题的忽视,而更加注重传神灵动。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雕塑常常为了实用性建筑做陪衬,不需要自成个体,另外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常常有着温和自然的情感,不需要展现一种人类肉体感官性的特点。为此,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常常体现在活灵活现,灵韵飘动之感,大部分材料来源并不追求数据上的准确。如对龙的刻画,生肖,历代帝王常常有着宽阔,翘眼角,留须等相似的表达手法,而与之相近的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到后来这些艺术者虽然能够剪出生动的老虎,却从未见过老虎。
西方不同,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有一段时间强调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处理,属于注重还原真实性的一类。众多学者呼应亚里士多德对于艺术的理解,反对将艺术看做是一个创造思想和形象的过程,更偏重于描述还原真实事物和现象,因此在视觉,听觉上注重真实,即倾向于“像真的一样”而非创造了从未出现的“幻象”。
3 造型手法的差异
线条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重视,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注意为实际雕塑服务,讲求刻画性,黑格尔认为通过一个人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就能反映出他的实际绘画水平,安格尔崇尚简洁大方的线条艺术,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家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而在圆雕艺术中线条的能量融合在了整体效果当中,雕塑家对线条的期待转化为了对体积,表现效果的期待,所以线条为整体服务。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
另外,我国古代的雕塑强调色彩,属于彩绘与雕刻技艺的结合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
4 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从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长沙汉墓中的彩绘木俑;从秦陵兵马俑到唐代木雕迦叶像,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萨到明清时代的小品雕刻,皆体现出中国人对土木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注重写实性与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层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雕塑艺术虽有风格特征之别,但无优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对各自风格与观点的评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领域的奇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材料选择;实用;永恒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67-01
建筑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活设施,更是人类表达思想概念的重要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建筑是文化最具实体的组成部分,而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中国人用“土木”工程表达出建筑的概念,西方人则用石头堆砌他们的家园。中西古典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不同反映了中西的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宗教感情与伦理道德、审美趣味存在着差异,都是对各自文化的阐释,中国古典建筑以实用为主,在乎的是事物的有常,西方古典建筑追求的是永恒,通过与西方古典建筑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材料选择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之光。
一、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的差异
了解建筑首先得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介质,它使人能够以一种方式去观察自然、理解自然。
老子的《道德经》就代表着中国人根本的自然观,老子将天、地、人、道并称为宇宙间的“四大”,而这四者恰好介于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特别重视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一种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学科,这便是堪舆风水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堪,天道;舆,地道。”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即是金、木、水、火、土,石头被排除在五材之外。中国的古建筑用的最多是土和木,为了近土,建筑就贴着地面层层铺开,不考虑向高处发展,而屋面的瓦和围护用的砖是由土和水加火烧成,用石盖屋是不吉利的,这与风水学中的阴阳五行说有很大影响,阴阳五行说认为石属阴,一般不用做阳宅,而只用于阴宅,而木属阳,是用于建筑阳宅的最佳材料,因此砖石拱券结构只能有限的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致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失殆尽,连修缮宫廷也缺乏用作柱梁的大料了,然而就是用以小料以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中国人对木的感情可谓深矣。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人在自然面前有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不像中国人对自然怀着敬畏之情,西方建筑的目标是彰表人的力量,建筑效果就会以凌驾一切的姿态从环境中突出,发挥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石头坚固、永久、挺拔的特性成为这些超自然建筑的最佳材料。比如雅典的卫城、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及英国SALISBURY的巨石阵,无一不表现着西方人对石头的偏爱。相对于配合自然的中国传统木建筑,西方的石建筑就带有一种开拓色彩。
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的差异
建筑是对同时期文化的反映,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会对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不同的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导致建筑材料的选择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文化原本就是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精神的,世俗化的倾向特别严重,反映今世生活的居住空间与环境造就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中国人似乎并不追求外在器物的永久性象征内在永久的精神,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对实在器物往往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追求着万物有常的精神,如梁思成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源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一直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主张不追求事物的永恒性,儒家思想中,不仅重当世的世俗主义反对兴建宏大建筑,更重要的还有“仁政”思想,即认为统治者不能只顾私欲,滥用民力,建造享乐或装点门面的的宫殿楼阁。所谓“使民以时”、“勿夺民时”,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这虽然不能真正约束帝王们的享乐欲望,但也确实压制了以宏伟工程纪念功业的思想苗头。所以,中国的古建筑,多注重实用性,少追究永恒性,根本没有产生西方那种在建筑中体现历史价值的观念。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追求永恒,西方文明滥觞自古希腊,古希腊文化又多受古埃及影响。古埃及是神权与王权合一的政治体制,法老既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太阳神的化身和尘世人,为了体现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都为自己营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并用巨石为自己的家族成员雕刻了巨大的立像、坐像。这些宏伟的石头建筑很多至今尚存。西方重视宗教观念,任何宗教都以追求灵魂不朽与超越为主要特征,石头构造的建筑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石头的永恒与完美,与人生的短暂、缺憾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西方人认为要想得到神灵的保佑,就必须献媚于神灵,以免自己受害,在石构建筑中,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宗教功能就融为一体,人的灵与肉就通过石构建筑实现了高度和谐统一,西方的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的宗教信念。
三、审美趣味差异
各种建筑创造中的所谓“美”,不论以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之处,即美的内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
中国建筑强调实用性,以“羊大为美”,认为建筑只要满足避潮湿挡风寒与避风雪等基本要求便行了,相对于石构建筑的挖掘与开采,中国人更倾向于配合。自然,中国人热衷木构建筑一方面和中国的林木资源丰富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青树,山区并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树,北方则以阔叶落叶林、针叶林为主。这些树木资源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轻便的木材加上标准化的的技术,令每一代都可以建成华丽的建筑群,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冶》中说:“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与其为千年大兴土木,毋宁为匆匆人生而求安乐,这代表着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态度。
西方的传统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用石造的,古罗马的大量神庙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构的,以石为材的西方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可塑性强,在质地上阳刚十足。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17世纪初英国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欢愉。西方人把坚固作为评论优秀建筑物的原则之一,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流逝而被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的石构建筑依然完好的保存着,用实物形象演绎自己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民居建筑;伦理文化;常家庄园
中国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最为广泛,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既反映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同时又积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浓缩着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文化理念,成为真实反映民俗文化的历史长卷。本文通过对常家庄园进行分析,借以领略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独特的伦理文化意蕴。
常家庄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明末清初,常氏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经过200多年的修筑,达到了占地60万平方米的规模,其中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山西民居建筑之首。
常家庄园建筑中的伦理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伦关系上的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思想。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四合院的布局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家庭伦理和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这种思想在民宅建筑的“门”和建筑布局上充分得到了体现。众所周知,门源于防卫需要,最初注重的是其自然防卫功能。礼乐文化则主要注重门的伦理防卫功能,“深宫固门,闺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②那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从周到清、从南到北、从宅到宫,均采用合院式建筑空间布局,因为“男女有别”是古代社会共同的行为习俗。同时,“内外有别”也就成为传统建筑共有的空间格局。这样,可开可闭的“门”便成为其间的枢纽。它既是内外空间转换的纽结,也是伦理行为变换的场所,因而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有别于供房屋出入的建筑构件“户”,用于区域划分的“门”则成为独立的单体建筑,成为与宫、殿、楼、堂并列的一种建筑类型。
这种礼俗文化对于常家庄园也不例外。各堂各院无论是几进式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而且每个正院都由夹牌式的花墙隔断,使深深庭院形成“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格局。而且前院都点缀着花丛林木,同后花园的景致前后呼应。无论是哪种结构,都有上下偏正之分,绝不越规越制,每堂的前院用于下人居住和杂用,偏院是厨房、餐厅、储藏室,正院的正堂和正厅是长辈起居室和会客议事的地方。所有的正院与偏院在结构的高低、房顶标志、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这不仅仅是为了显示出建筑学意义上的高低有致、层次分明,而且也是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上的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观念的直观体现。
第二,崇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学意识上有一种强烈的祖先崇拜思想。对于祖先的隆重祭礼,不仅为帝王所注重,民间也视之为宗族的头等大事。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宗祠一定是其中最高大堂皇的建筑,位于最显要的位置。即使是不能立庙,只能在自己家宅中祭祖的庶民,也将礼制性的空间――祖堂,作为整个宅第的重点。民宅中的祖堂大都建造得宽敞高显,且位于整座建筑最显要的位置。
常氏宗祠是现在北方民居中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祠堂建筑。北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竣工于1882年,耗银两万余两。其院宽为25米,开间为七间之宽,进深长达100余米。院分三门四进,外院安装了浑厚的雕柱头围栏,增加了祠堂的威严,而且能让人们临街就能看到分踞的石狮、旗杆,威武的石雕和七间高台歇山式大门楼。从清代后期到民国前期,车辋常氏家庭举行过三次盛大的祭祖仪式,族内称“曲族”。常家当时的供品有八八六十四道和六六三十六道之说,是典型的晋中式的“满汉全席”。
祖先崇拜思想有广泛体现,主要是在雕刻装饰、图案与对联装饰等方面。常家庄园大到院落形式、屋顶造型、门窗的格式结构,小至斗拱、瓦当、廊橼、梁柱等建筑细部上的雕饰,连同室内摆设的硬木家具,都饰以别致的雕花。那些雕在砖木上的飞禽走兽,花果草叶,既生动、又规则有序,且都富含民俗寓意。院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人物,如三星高照、葡萄百子、天宫赐福、麒麟送子等。砖雕更是俯拾即是,遍布墙壁、屋脊、屏风、扶梯,如和合二仙、凤凰戏牡、太狮少狮。其中,常氏宗祠对面照壁的百寿图,造于光绪之年,说是“百寿”,其实上面一共雕刻着篆书“寿”字240个,取“寿二百四十字”的谐音“寿二百四十止”,③祈愿主人能活四个花甲共240岁,同时也取六十一甲子四世同堂的寓意。上面的字以小篆变形寿字为主,掺进去蝌篆、柳叶篆,字字不相同,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崇祖思想。
第三,表里一致、精细入里的伦理意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以建筑为题材的象征和比兴手法的广泛应用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常家庄园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锐的独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谢燕,刘欣宇.儒商门第 常家庄园[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钟敬之.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潘冬梅,孟祥斌.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山西常家庄园砖雕艺术浅析[J].山西大学学报,2006,2月,10(1).
[4]张旖旎.晋商故里第一院-常家庄园[J].陕西大学学报,2006,12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