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德育体系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高中体育课程;游戏教学
体育教学不仅是一种运动技能和活动,也是使学生获得能力的项目,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在自由活动的一个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体育游戏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运动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
日常教学中,用上体育游戏有什么反映?首先,它是自由和开放的。真正的游戏不会受外部的东西左右。在游戏中,学生们从所有外部目标受到的压力完全消退,沉迷游戏、融进游戏,基本实现了“忘我“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游戏是应该是自由和完美的。在游戏中,学生们沉浸在游戏中,开放给对方,互相接纳,从而不断实现相互融合和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扩大。其次,体育游戏可以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体力,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建立在现代生活观和年轻人吃苦耐劳基础之上的教育;它也能改善和提高运动技能的各种重大意义,可以紧密与田径,球类等项目结合。教学的游戏中,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可予其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和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是:
1.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青春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刻,体育课程倘若无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热情,是非常难调动学生课堂练习的活跃气氛。游戏是自由的,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达到忘记自我的狂喜,把他所有的身心融入其中,自由,挑战而带来愉快,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价值,不需要考虑运动的失败被人耻笑和老师训斥。在游戏中,学生和其他对象,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不断发展的语言媒介,进行各种模仿,操作和自由探索,探索外面的世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可以说,游戏是学生的发展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社会经验。在游戏中,学生和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游戏,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在游戏中进行监督评价同伴的行为,逐渐明白了“我”和“你”之间的差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释放自我为中心和对自己合作伙伴的行为进行公平的评价,并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步建立了友谊,正义,负责的意见和想法。
2.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萌发
游戏是一种独立的,自由的,主动的,富有想象力的主题活动,游戏,这些品行是学生创新意识和潜能的滋生土壤。许多体育项目,如篮球,田径,武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游戏,使体育教学可以回到他们的真面目。
二、中学体育游戏课程的建设
在当今中学体育游戏课程走向多元化趋势的背景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的大体育教育环境中,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身心和谐,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想为出发点;以提高体育课程质量为重点;“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根本归宿。
1.中学体育游戏课程内容的确定
体育游戏应该从更多层次进入课程,课程框架应当是严肃的。运动和游戏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中,不同的侧面和统一的过程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体组织每节体育课,必须确定体育游戏的内容。选择的游戏内容,要结合达到的目的考虑。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活动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乐趣和锻炼并举;内容选择的也应该考虑设备。例如,在跑中,可以适当安排接力赛;跳转的,可以使用“水果蹲”的游戏等。
2.讲求游戏组织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游戏的组织要特别注意,科学组织游戏,关键是效果良好。首先所有的体育游戏内容清楚,接下来做好体育比赛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教师出现在游戏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指导,补充,使游戏正常和顺利进行。教师也应该观察,确定参加者体力的变化,调整游戏的密度和运动量。当游戏的目的达到,频率或调节已经完成,游戏就要结束。
3.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是游戏教学的第一定律。没有民主,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不太可能彼此交谈,也不可能共同参与到游戏中。应当尽可能从“人——人”角度知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从外在与学生转向和情境共存,要放弃对制度权威和知识权威的持守,对教学计划的持守,此时,老师不是职业的符号,而是成为一种快乐的象征,实现自己的价值。转变教材观念也是要重点提升的,教材是知识和真理的载体,教学就是将这些真理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作为人类活动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计划。如教师计划安排了一年,一学期教案,倘若没有计划,教学必然进入无序状态。当然,也不会根据预期的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在这里,教师以“教学教材”为中心,人在边缘,教师则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超出此限制,那些紧跟着的训练的发生,正是人要接受教育的征兆。要真正把教材和学生放置在一个合理的位置,用正确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授各种体育游戏。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改革 发展 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一、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
(一)课程设置理念的改变
从传统课程理念中走出来,贯彻素质教育、新课标要求下的全面发展思想,深化教育理念的改革,以全方位、复合式的课程设计为基本,致力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向发展。以健康教育教育为主,继而确保学生合理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精神状态和适应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开展具体体育项目的培育,使高中生提前接受一定的专业项目知识积累,为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变
首先,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素养和专业文化知识,积极推动课堂教学课程的改进,依据我国体育专业要求,对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努力发展高中体育教育课程纲要的合理性,使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得到良好的积累;其次,将课余活动纳入体育教学中来,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自发进行体育锻炼,将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良好的结合起来;最后,在不能单一的进行传统体育项目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情况、兴趣等因素,进行课程内容完善工作。
(三)课程目标的改变
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是追求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而在现代体育教育改革下,新形成的目标应当是:强化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加深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通过对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实现学生心理素质、身体体育以、生存能力及团队意识的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升华
(一)开展男女有别的教学方式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身体机能和心理都正处在发育阶段。特别是女生,她们的身体形态在这一时期正处在不断完善阶段,由于生物学上的相关原因,她们在学习生活中会表现得极不稳定:行动上会出现动作的协调能力不高、耐力不足、动作相对迟缓等,而在精神上则表现为意志不坚定、易劳累、胆小、缺乏锻炼积极性等。而男生在这一时期却显得精力旺盛,对运动项目兴奋度较强。因此就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宜学生群体的项目和方式,对男女生进行区别教学。
(二)采用以学生自我培训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育方式
高中学生有比较繁重的文化课程学习任务,在学习期间神经比较紧张,且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他们在上体育课时,大多数希望自己的神经得到放松和休憩,希望自己在体育课上能够摆脱刻板的体育教育模式,毫无压力地上课。在这样的学生意愿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分别指导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提高自我。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校园师生关系体系。
(三)活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不管是体育理论还是实践都与高中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国家“培养全面性人才的口号下”,高中体育教育的改革也应当积极探寻与其他科目课程相联系的道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某个专门项目为发展基点,引导学生进行其他体育项目的兴趣和了解;以专门的体育教学为基点,拓展、加强学生对诸如英语、语文、历史、生物等其他科目的知识积累和兴趣培养,将高中体育教育发展成为全方位培养高中生素养的摇篮。
三、高中体育教育制度的革新
(一)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革新管理体系
高中体育教育管理体系是高中体育教育的保障,对高中体育教育有着指导意义。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制度冗杂、人才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尚且十分明显,这难免会造成对高中体育教育活动管理和监督力度上的不足,指导意见有所偏移的现象。对此,应当积极考虑人才的专业性,尽量做到专职专用、专业对口,将体育人才划归体育指导管理部门,实现人才的学为致用;而在制度上,应当科学地思考和改善,使规章、条款清晰化明朗化,让高中体育活动在进行时有参照和约束依据,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展。
(二)教育评价体系的整改
高中体育教育评价是对高中体育教育的评鉴和总结,是对一时期高中体育教育现状的反映。如果在评价时只注重学生整体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身体素质好坏,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下的进步性,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客观了解学生的努力程度。因此,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和课余表现、实践,以及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等做出全面地考核。使评价工作趋于合理化、公平化,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 王占春.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教材改革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
[2] 陈国成.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关键词:高校 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11-01
1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知识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终身教育已经从简单的概念落实为实实在在的教育体系,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从目前来看,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知识经济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特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知识的作用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全民知识水平成为了重要课题。由此提出的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概念,深深契合了这种发展实际。所以,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对知识经济的发挥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1.2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高了全社会的人员素质
通过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全社会都对知识经济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社会的人员素质都得到了切实提高。从这一角度来看,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总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程度在不断加深,在这种现实的需求下,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我们要对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有全新的认识,要从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教育去重新看待,并积极推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取得成果。
2 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高校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智力保证,也为其提供了多元化的开展方式。在目前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开展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的地位会日益凸显。从目前来看,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场所
高校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除了培养正规高等人才之外,还肩负着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场所的职责,高校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正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提供场所和资源的角色,其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2.2 高校是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校拥有重要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在全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高校成为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随着我国高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高校对社会终身教育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所以,高校成为了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2.3 高校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培养了众多高等人才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日趋完善,所培养出的高等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教育职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正是有了高校培养出的众多高等人才,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才能得到维系和提高,社会终身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所以,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3 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对终身教育体系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对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并积极发挥高校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保证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成功。从目前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来看,高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促进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由于高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构建社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高校丰富并完善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形式,其次,高校提高了社会终身教育的整体质量,再次,高校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2 高校推动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推动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使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保证整体性和完整性,保证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取得积极的构建效果。由此可见,我们要对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有足够的了解,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3.3 高校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智力保证
高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进行社会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与高校结合之后不但可以共享其资源,还可以利用高校这一有利平台不断提高社会终身教育质量,保证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性。所以,从作用上来看,高校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提供了智力保证。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取得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最佳效果,就要对高校加以正确利用,不但要发挥高校的促进作用,还要将高校作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所以,我们必须要对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发挥其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福臣.论发挥普通高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7-28.
[2] 高体健.论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2(2):15-16.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结构设计处于核心地位,它会对建筑物的美观性、安全性和经济适用性产生直接的作用。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对于居住和办公环境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物需要同时具备美观性和安全性,作为建筑设计者就要在设计建筑结构时,以安全性为主要工作理念,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建筑物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施工单位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就会产生偷工减料的现象,完全无视国家的相关规定。而有的施工管理人员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以身试法,挪用购买建筑材料的资金或是偷盗现有的建筑材料,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人们处于危险之中,生命和财产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2 建筑设计人员的结构安全意识有待于提高
就现阶段的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发展来看,有的项目结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建筑项目结构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安全管理意识也不强。也正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那么建筑结构安全问题也没有在其考虑范围内,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由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操作和技术规范问题而造成的事故的发生频率,进而使整个建筑物的结构没有了足够的安全保证,不仅会影响施工单位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度,还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利方面。
1.3 建筑物抗震性没有达到标准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地质条件复杂,避免不了地震的发生,地震的破坏力极大,每次发生都会有很多的建筑物倒塌,不仅国家会受到损失,也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建筑行业与地震的关联很大,自然受到关注。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必须达到标准,这样就能增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可承受力,以便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使地震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大大降低,增加人们对建筑业的信任度。
2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
2.1 提高建筑设计行业的抗震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是有效方法之一。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从思想上对建筑结构设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工作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工作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此外还要有求新求精,不断超越的工作作风,精心设计每一个设计。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优点和长处要积极发挥,而缺点要及时进行改正,以便于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更好地应用在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还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建筑物自身抗震的重要性有起码的认识,切实地履行自身的工作责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工作中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机地结合,控制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最终能够完全在建筑物中得以体现,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设计中还要与其相契合。
2.2 加强建筑结构设计者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建筑结构设计者,应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学习,在积极提高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因素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加强建筑结构的概念性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材料性质、施工技术、自然环境对建筑结构的使用性和安全性所产生的影响,工作中注意思考和练习,设计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对施工过程给予全程的跟踪,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施工人员进行积极沟通,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另外,还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技术规范,这样做是为了在施工中更加灵活地处理各种问题。
2.3 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建筑住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最新住房体制的提出和实施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筑的安全性是检验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乎标准的第一要素。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在建筑质量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以优质为第一参考用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质量好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后期维修的费用,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使建筑物的耐久性得到根本提高。
2.4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
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在素质上参差不齐,而建筑物的建设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所需要施工人员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就很容易出现施工人员在施工质量上难以保障的问题。管理队伍的素质虽然有所增加,但如果施工人员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还会有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施工质量无法保障。这样看来,施工人员的素质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也是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
3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两个概念,也就是要分清主次矛盾,抓主要矛盾,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在建筑受到外力的破坏时,建筑构件能够更加稳定,使建筑物的核心构件不受到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也得到了保障,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2)建筑结构在设计时要遵循刚柔并进的原则,不可逾越。如果建筑结构太刚,就会影响建筑物的变形能力,在大的破坏力的作用下,建筑物就会发生大面积坍塌,有时甚至是全部破坏。相反如果设计太柔,建筑的稳定性就无法保障,变形过大,就会使整个建筑物倾覆。这样看来,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遵循刚柔并进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筑设计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在建筑结构和施工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秉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明晰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灵活创新的思维。还要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这样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就能得到顺利进行,设计方案的质量也会达到一定的标准,进而为后续的建筑施工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劳健荣.浅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知识经济[J].2011.
[2]文俊,杨梦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中若干主要问题探析[J].
2012.
一、中高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现行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部分专业的衔接存在"脱轨"的不良现象。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实习就业等方面都不完善。例如: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由于实训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学校就将实训课程课时进行压缩。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足。同样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也不扎实。很多需要应用到的数学或物理等课程内容被删减。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中高职专业衔接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两个教育层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多方面的合理化承接,两者既要有区别,同时也要在专业实训内容与课程等多方面是相互补充,从而突出职业教育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二、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融通与衔接
由于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由于两者的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存在着部分的交集与重合,特别是中职阶段需要参加分类招生考试,还要加入学业测试的文化课,这些课程也占据较多的教学学?r,从学生长发展远角度考虑,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进行中高职专业课程对接。在高职阶段有些课程设置与中职重复,例如:机械制图、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在中职阶段学习过,所以在学时安排上就要考虑适当的减少。加大专业实践性强等课程的学时。
(一)明确中高职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
首先要从制造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分析,从学生的实际就业去向着手,从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及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分析,由于中职生岗位能力的定位就是从事专业能力不高的岗位,技能较为单一。而高职学生则是从事职业能力较高的岗位,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经分析明确中高职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后,在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或重构,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在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衔接中,优化和重构课程体系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中高职的专业都有各自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在各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置和完善课程体系。从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层次差别上进行考虑,以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致力于中高职课程内涵建设与应用,并将归纳总结出如下:
1.是强化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应对升学考试
为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应对中职课程体系中的文化素养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并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引导中职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中职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既可以规避中高职对机器人专业中的机电课程的重复学习。又为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打好基础,以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学生结合自身发展采选修课程的形式,选择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
中职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制定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自身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可以适当的将部分高职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中职选修课程,即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又可以为高职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积极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岗位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学生应实现学分制和综合评价的形式,所以在课程体系的开发模式上,尽量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为了能更好的呈现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程体系需要按照模块化分层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选修课程。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课模块的设置尽量合理并能够对中高职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集中体现。而专业实践课模块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主要是将相关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相关领域。通过学生的技能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达到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选修模块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中高职院校一般可提供的若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实行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也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4.实践课程的改革突出校企合作优势
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势在必行,只有学校和企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出岗位适应性强,实践能力好的学生。所以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应由专业课教师与制造类企业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行业社会普遍性需求等诸多因素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或实践手册。这样设置的课程即符合企业的需要,又能够适应本专业社会的普遍人才要求。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企业的快速转型发展,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体来说具有高素质、高的创新思维等优势。同时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鼓励政策十分优厚,毕业三年内未就业的可想享受国家的贴息贷款。对于工商登记和各项税费实行减免,公司注册没有资金要求等一系列政策。在大中专学生课程体系中首先融入创业意识教育,要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大中专毕业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必须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其次大中专学生自主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现阶段社会的就业压力。对大中专院校进行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规模已经占据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因为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迅速扩大规模招生,扩招后带来的人才质量问题也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偏差与冲突
(一)传统师范人才培养观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的冲突
高职高专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许多都由原来的中等师范教育转变形成,如我国最早设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运城幼儿师范学校;高职院校中如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前身为金华师范学校和义乌师范学校等。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这种发展状况是由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成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下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仍然固留着传统教育的“三重三轻”观念,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共性,轻个性。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工作,无论是在课程与教学工作的设置、管理、执行、评价环节,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定位、支持人才培养的师资素质提升要求等方面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2014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等。这些意见集中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传统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恰恰是针锋相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前身中师体制的影响下,传统与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冲突仍将存在,也将继续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观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观的混淆
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保障看似只是多“体系”少“体系”二字的差异,但实质上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体系”在《辞海》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显然,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当作体系来建设,则是从一个整体或者系统的角度来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工作。但是如果只是就人才质量保障来进行工作,一则可能存在着朴素的、自然的保障体系管理工作,但保障中各工作h节可能缺乏统一的、整体的协调性;二则学校各个部门只按自己在人才培养质量中承担的任务进行工作,缺乏上下、平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无论是前者的可能,还是后者的可能,不按“体系”来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工作都是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前,在办学历史较为长久的高职高专院校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观念已深入管理观念。但是在新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中,仍存在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工作等同于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将教学质量检查督导工作等同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工作等问题。如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报告中,专家指出部分院校的教学质量控制仍然存在学校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的机制和保障措施;以及各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对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由上到下逐层削弱的现象等。专家评估的意见中反馈的正是院校缺乏质量保障体系观念所导致的教学质量管理问题。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统一性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冲突
国家教育部在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情和特点,开始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工作,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本科教学评估”)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对照,除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学风”指标外,其余六项一级评估指标全部一致。在具体的二级与三级指标详细分解中,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中在产学研结合、师资结构中关于双师与兼职教师的规定、实践教学条件、职业能力训练中的实践训练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以及素质教育五大方面是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而具体规定的新内容之外,其余各项指标与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相差无几,只是在程度上、水平上差异。
截止2016年5月30日,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879所高校(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486所,专业设置覆盖全部19个高职专业大类 。在办学数量如此众多,办学类型如此多样,专业设置如此丰富的高等教育格局下,一则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评估标准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标准实质差异不明显;二则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所有专业全都采用唯一评估方案;三则方案中高专层次师范类专业的“师范”特殊性不见。评估方案基本以高职类的行业标准表述为核心,如关于“双师”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一是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以学前教育专业任教的教师为例对照双师的规定来进行一下自评,就会发现问题。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要符合“双师”要求,除了职称为高校讲师及以上外,要么具有小教一级职称或者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要么近五年在幼教机构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可累计),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至今为止,教育部还尚未组织过有关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符合第一条,高校专任教师拥有幼儿园教师的中级职称现实性不大,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这是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就读师范专业的时候就已经取得的资格证。按照此逻辑,“双师”的规定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符合第二条,高校专任教师到幼教机构一线去带班要两年以上,有了幼儿园工作的实际经验,对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作用和价值有多少,可能对指导学生实践实训确实起到较大的作用,但是时间上的至少两年,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常理,还是从逻辑意义来讲,这个关于“双师”的规定至少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具体情况是不合适的,其实对于所有的师范类专业这个“双师”的规定都过牵强。师范专科虽然统属高职高专类,但是师范的特殊性仍需要考虑。而当前评估标准的唯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之间的矛盾,也势必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学前教育专业扩招背景下的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冲突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开始步入黄金发展的时期。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有了政策的支持,不仅在部分本科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的规模开始有所扩大,同时一批幼儿师范学校在原有良好的办学基础上升格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生高中起点的专科生。至2016年当前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已有31所,其中有5所是2010年之前批准建立的,其余26所全部建立于2011年及之后。特别是2016年,在新设立的37所专科高等教育学校中,有6所高等专科学校,其中5所都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剩下一所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建校基础中也包含长春幼儿师范学校。这里统计的只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不包括高职院校中新建的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高专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量在近几年呈现翻倍的趋势,以三所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2011年以来的招生计划为例(如表1和图1所示 )。
三所学校在2013年之后的招生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特别是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2015年之后招生规模达到千人以上,相比较于2011年招生的600人,几乎翻了一倍。招生规模的扩大,由此而带来的师生比的问题,教学资源与设备设施生均占有率问题,实训场所、实践基地建设问题,教学班级规模问题以及学生管理问题等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虽然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如果规模的扩大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或者随之规模扩大相应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套支持,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可以协调发展。但是就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扩招的程度及速度,在学校师资配备、实践基地建设、生源|量、学生管理等系列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到位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上,二者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冲突在未来的几年内将继续困扰着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主体的错位
人才质量的保障主体应当是人才培养过程和使用过程的主体,即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但在目前的保障体系中,一方面因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存在,我国政府仍然在高校办学中充当着一个“家长”的角色,插手高校的办学和管理。虽然在高职高专院校层次,国家政府已经给与了更多的放权和自治机会,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整体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依旧“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还担教练员”。政府既审批高校专业设置与办学,又通过行政手段间接管理高校专业办学,加上我国当前在高等教育保障上尚还缺乏专业化的评估机构,政府还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的评价方。这也就难怪,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依然认为只有监测方、评价方是主体,甚至有是唯一主体的误解。高等教育发展中事实也如此,各高校依据当前的生存法则只能趋向依赖政府,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人才培养越来越相似,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升格”风,即中等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要升格成为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要升格成为本科,本科教育进一步再申办学前教育的硕士培养点。当然不同层次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升格也是为了适应国家为提高幼教师资素质的需求,但是“升格”后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否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也进而“升格”?这在迅速发展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并不能保证所有。
另外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实践发展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无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整个体制中教师和学生处于被管理、被教、被学的状态。另外用人单位作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又一重要的保障主体,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并无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参与面不大,参与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总之,各保障主体,除了政府、高校管理者外,其他主体在整个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并未充分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惠芬.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汪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3]杨应崧.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的意义
高校就业社团的建设可以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高校是他们步入社会的起点,是由一名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才的最后一站,在高校教育阶段,大学生不但要向专业教师学习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更要通过就业社团等与社会接轨的渠道培养出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意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就业率一向是评判高校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仅仅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往往使学生“眼高手低”,甚至培育出“书呆子”型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就业率也难以提升,通过就业社团,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推销自己”的意识,可以使学生更易受到企业的青睐,有效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最后,通过就业社团的锻炼,不但使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加全面,满足了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培训适应期,使大学生毕业就能上岗,节省了社会对人才再培训的资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社团的建社已经备受各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但由于就业社团建设起步较晚和我国传统教育政策的影响,各高校在就业社团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就业社团数量少、规模小
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高校的社团虽然很多,但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社团很少,近两成的学生表示虽然学校建立了一些有关就业的社团,但其规模有限,影响力很小,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广泛注意,这些数据表明,在我国高校的社团建设中,就业社团无论数量还是规模,相较其他类型的社团都有一定的差距,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参与就业社团的积极性低
在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就业社团的调查活动中发现,学生主动参加就业社团的积极性不高,仅有近1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就业社团,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而25%的学生表示,对就业社团不是很了解,难以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超过60%的学生不愿参加就业社团,原因是就业离自己比较遥远,暂时不想考虑就业方面的问题,这说明一方面许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就业社团建设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三)高校就业社团管理不到位
我国高校的就业社团建设刚刚起步,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内部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目前就业社团的管理教师和指导教师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或团委教师担任,由于工作繁忙和专业性不强等原因,很难给学生有效的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就业社团的管理途径单一,大部分高校对校内社团采用宏观管理方法,由教师挂名指导大的方向,社团内部则靠学生自发组织,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导致社团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后,缺乏机制的激励,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社团内部没有健全的机构,成员的责任也没有详细的划分,还缺少激励制度和评价制度,使社团成员无法有效的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社团内部缺乏发展的动力。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培育专业的教师队伍
建设更加完善的就业社团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就业社团建设的意义,加强对就业社团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在政策上支持就业社团的发展,包括活动场地审批上的支持和投入更加充足的活动资金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包括聘用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考评等,此外,还应积极返聘校外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既能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分享他们求职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还能就当前的职业形势进行有针对的指导。
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社团的吸引力
1.实训基地(硬件)建设问题。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训教学基地是法律职业技能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是实施实训教学计划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基地。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校外实训基地是依托行业特色对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其职业技能养成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2.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软件)问题。通过对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了解,发现有些院校根本没有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有些院校虽然建立了却没有严格实施。由于学校管理和制度的缺失,教师和学生也对实训环节采取敷衍的态度,其实效就可想而知了。实训的质量基本上靠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自律,使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3.实训教学的考核问题。从对学生实训严格要求的教师那里了解的情况是,教师进行实训考核时都感觉到左右为难,原因在于学校对实训教学一般都不采取与理论教学一样的严格的评分制度,实训教学的考核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且考核一般都让路于学生就业等情况的需要。这样做的后果导致了学生的不重视和教师的不认真考核,实训教学就这样流于形式了。
二、法律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1.制订实训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学校应该制订比较具体的实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各项具体技能的训练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实训方法和手段、实训效果的测试与鉴定等。同时学校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实训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翔实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对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有一个切实的和可操作性的阐述。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订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与法律专业总体教学计划的关系,特别是内容衔接和时间的合理分配等;二是实训教学计划中综合计划与专门计划的关系。
2.鼓励教师编写实训教材。在法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技能训练作为主干课程予以合理安排。现实中的问题是实训教材的匮乏,教师苦于无一套成熟的实训教材进行实训教学,从而导致了实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校应采取与理论课教材相同或对等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实训教材的编写和创新。
法律职业教育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坚持兼顾法律职业伦理的原则、观照法律生活实际的原则、训练法律职业技能的原则、反映法学理论研究动态的原则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3.建设实训教学队伍。法律职业技能实训教师队伍可以分为专任教师和特聘教师。专任教师由法律职业院校的教师构成,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从事法律实践活动、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特聘教师是法律职业技能实训教学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它是对专任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特聘教师主要来源于法律实务部门,由实践岗位的专家、能手构成,其主体主要是知名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及律师。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是很理想的,可以充分运用合理的教师资源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但实践中仍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特聘教师一般都是兼职,他们由于本职工作的需要,在时间和精力上与对学生的实训指导存在着工作和教学时间上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如何解决,还有待学校的实训教学管理者思考。
4.建立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情景仿真化、功能实用化、管理专门化的原则,以真正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校内的模拟法庭、模拟监狱、模拟劳教所、模拟侦查室等都可以作为校内实训场地,用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语言技能和社交技能等。
5.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前指导教师要安排好实训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实训期间要与学生经常联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固定联系制度,学生要向指定的指导教师汇报实训情况,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与辅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信息化 现状 对策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些深层问题和矛盾也逐步暴露,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综合平台。高职教育信息化基本建立了公共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了网络学习与其他学习形式相互沟通的体制和网络课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为用现代信息技术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架起一座无限开放的平台,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沟通和交流,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将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学校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
2.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信息化认识不到位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引八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
高职院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模式,许多院校的教师对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教学环境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盲目性。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只要建设就有了信息化,甚至把建设搞成形象工程,而忽视了搭建信息化应用平台和系统管理;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会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足够了,而不去思考如何使用网络促进和改变教育教学,忽视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的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比较低,孤岛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系统性开发和利用。有些院校领导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意识淡薄,忽视校园信息化工作,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2.2信息化建设组织不得力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信息化管理有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更多的是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因此需要一个定位明确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少高职院校对信息网络管理机构的定位不够明确。如有的学校将机构挂靠在院办、教务处、科研处、宣传处或图书馆等部门,也有的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极少数学院为此成立独立的部门。如果机构无法正确定位,将造成机构的性质和职权无法得到认可:再者,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管理的组织来落实这项工作,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将得不到统一的规划。目前高职院校各院、系、部等职能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往往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信息交流很少,形成了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造成各部门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有效开展。
另外,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网建设中往往忽视信息化规划工作,如在规划设计学校校园时很少考虑校园网建设,楼宇之间和楼道内缺乏科学的弱电系统和布线管道,给校园网的实施带来困难;在网络设备和软件建设上也缺少规划和预测,使网络设备的扩展和管理不一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建设过程中忽视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划和配置,导致网络使用中出现较多的安全问题和故障。
2.3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传播者,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关键在于教师队伍信息化技术素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些教师不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且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工具:有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有困难,不能运用网络获取、组织教学信息:有些教师虽然能运用软件组织教学,但存在着平辅直叙、方法单一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等文件。先后推出”信息技术及应用培训”教育工程(“ITAT教育工程”);由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信息化培训I认证管理办公室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JT类专业协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研发的“CEAC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双证专业和课程项目”和“CEAC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公共课程教改方案”i国家级1T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鉴定认证项目,国家信息网络技术水平认证(NCINE)。然而目前,只有少部分高职院校把信息化教学列入教改课题和教改内容之中,教育信息化的利用存在着盲区。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技术障碍,学校行政人员不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办公管理软件,高职院校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2.4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的工程。除建设投资以外,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购买网络设备、完善校园网都需要有较大的经费投入。现在的高职院校普遍底子薄、经费紧张。教育信息化是非营利性质的,与企业信息化不同,教育信息化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正严重困扰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5信息化标准不统一
目前,高职院校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从而导致校内、校际间信息系统彼此不兼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上级机构在向高职院校采集数据时采用的数据标准往往不统一,无形中加大了高校的工作量,也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有一套统一的标准,那么各个高校就可以建立一个标准统一的数据库,根据不同主管部门的要求随时调用相应数据。
不但高职院校存在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不统一问题,全国各级各类院校也是各自独立、孤军奋战,教育信息资源不能适时交流,教育信息资源重复开费严重。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效益的发挥效果。
2.6信息化管理与协作难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管理与
协调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几个部门同时搭建平台,相互不兼容,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也缺乏校企之间的合作,经验缺乏。对于合作企业来说,参与信息化项目往往是短期行为,实施完就走人,导致了高校对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不信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校依托自己的技术优势,逐渐排斥企业的参与,这样以来就又制约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
3.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管理体制
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部署、安排教学工作,加强信息化的利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院领导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学校应该按照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对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加快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建设规划中要兼顾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首先要准确定位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信息化管理机构职权范围,成立独立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统一实施。只有实现了集中管理,才能切实做到分工协作、规范管理。同时,还应该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可以在信息化建设时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以及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领导、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专家小组负责对工程的技术路线、方案和产品选项等重要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估、论证和指导;实施小组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调研、需求分析、规划方案设计、标准的制定、组织培训、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等。另外,各系部、处室、学院还应该设立数字化校园信息化联络员以便于管理和协调。由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实施。真正做到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系统集成。从而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3.2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要素的构成,应该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着眼未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制度、信息化维护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建立校园信息化评价体系,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施办法、运行机制的职权、细化部门信息化的职责、校园信息化使用效果的测评等制度:完善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协商和执行制度,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建设有序、管理有方、高效运行。高职院校信息化项目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同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和相关企业建立交流平台和信息交流通道,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探索出一条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良性机制,利用双方优势实现“共赢”。
3.3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力军,学校应通过有效途径尽快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建议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配合,成立一个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每年定期组织针对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竞赛等各种形式使大家真正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切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还应该不断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建立师资库、学生库、教材库、档案库等,不断收集教学素材,制作或购置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业务应用水平。
3.4建立相对稳定的投资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信息化投资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投资机制。如学校可以建立校园信息化基金,把学校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信息化建设之中,做好经费预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促进高校的信息化,政府也责无旁贷。要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持续性,国家应从财政上加大支持。政府可以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建立起“政府投资、学校筹资、社会引资、银行贷资”的多元投资体系,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开辟财源,提供物质支持,保证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3.5统一和制定行业信息化标准
关键词:组卷系统;难度;区分度
1、试题库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组卷依然停留在依靠教师在大量题库中选择试题的阶段,完全是靠个人主观经验确定考试的知识点、难度和试题被抽取的概率等信息,因此组卷的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同时考试试卷的质量也由组卷入主观意识决定,不能对试卷进行合理的评判。
(1)试题库建立的相关问题。建立试题数据库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前提,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不同的题型、不同难度系数的试题,都必须具有充足的试题才能满足组卷的要求。(2)难度系数和试题数量的控制。在试卷中,每一种类型的试题数量是需要能够控制的,由于对知识点的侧重不同,同时学生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所生成的试卷难度系数也应该有所不同。(3)组卷问题。进行智能组卷时,要注意抽取试题的均匀性与随机性,算法要清晰简单,同时用户还可以对计算机组合的试卷能进行修改纠正,从而确保不出现重复试题。(4)自动排版和打印规范。试卷应该包括标题信息、专业的名称、学生所在班级、学生姓名、题型与题量、分值等多个项目,题型的排列顺序可以由用户改变进行调整,所组成的试题能够自动编号,直接打印出来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考试试卷。
2、试题库系统的功能
试题库系统应该具有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操作简便,通用性强等特征,并且能够实现了图形与文字混合录入,混合排版和混合打印。
(1)试题的录入,可以将每道试题的全部信息(如章节、题型、难度和分值等)录入到系统中,如果在试题或答案中包括图形,可以直接粘贴相应的图形,从而完成试题的录入过程。(2)浏览与查询,可以对已经组合好的试题和答案整体浏览,或者根据用户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相关查询。(3)题库维护,管理员可对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编辑、修改和删除等维护。(4)自动组卷,系统根据管理员指定的难度系数、试题类型和题量从试题库中按照组卷算法组合成一套试题,同时生成相应的答案。系统为避免在组卷中试题重复,对已经抽取的试题进行标记,保证最近三次抽取的试题不能重复选出。(5)人工组卷,按照用户设定的条件,显示相应试题记录,用户可以随意从中选取。此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可与自动组卷结合使用,生成用户满意的试卷。
3、数据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环节中,数据结构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其结构将决定每道题的特征编码,在保证组卷质量的前提下,试题的特征编码是主要的考虑因素。简单的、合理的编码可以使系统编制效率更高。为了区别各道试题,有效地进行组卷,要设计科学、合理的系统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定量地描述了每道试题的内在特征、外部特征和在测试中的功能,是系统进行选题、组卷的基础。系统的指标体系TX=(题型,大纲地位,难度,区分度,使用次数和最近使用时间)。
4、数据库设计
试题库要求任课教师或者是相关教学人员录入_定量的试题,因此在创建试题库时,每门课程可以由教师提供具有代表性和公共性的试题入题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长期的积累,不断完善试题库,充实试题库。试题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的更新和填充试题,就要求具有完善的维护系统,这样,用户就可以进行添加、修改、查看、删除试题,并且操作要方便可行。系统除了具有组卷功能外,还应为所生成的试卷建立档案编号,以各查用。因此,还须建立试卷库,在抽取的试卷中,试卷是由多道试题组成,不同的试题决定了试卷中不同类型题的比例,不同的试题具有不同的试题代号,我们所说的试卷库实际上时一组试题代号的组合,当我再次选择该套试卷时候,是利用到系统中所记录的试题号重新进行组卷,这样减少了系统资源的开销。
关键词 个人理财 现财理论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MA Yusong
(Finance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As the national incom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personal finance services got a considerale progress in a few years.However,due to its relatively short history,the basic theory and supporting personne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financial service development.Therefore,it is a compulsory subjec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e management.This paper investigated how to build reasonable syste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on basis of expertise required in financial services.
Key wordspersonal finance;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据Wind资讯统计,2011年上半年共有83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0239款,较2010年同期增长101.95%。其中一季度发行理财产品4879款,同比增长130.36%;二季度发行理财产品5360款,同比增长81.57%,整体来看,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延续爆发式增长。然而,相对如此业务增量,国内理财规划师的数量和专业素养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引入投资理财课程,并根据社会和岗位的需要,合理的设置理财课程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投资理财学的专业素质要求
个人理财,又称个人财务规划或个人金融。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核心是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依托于银行服务,为客户设计投资规划、保险规划、退休规划、子女教育规划、税务规划、遗产传承安排等。根据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专业的理财规划师所要做的工作流程是: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 调查客户的风险偏好 ―― 制定理财目标 ―― 制定资产配置计划 ―― 实施并调整计划 。因此,专业理财规划师应具备两方面才能:一是职业素养,包括与客户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等。二是专业素养,包括对银行业务的熟稔,对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保险、投资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只有兼具以上两点能力的理财规划师,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要,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2 投资理财课程体系现状
(1)学科定位过低,局限于职业教育水平。目前,投资与理财专业大多设在高职教育领域,而高职教育由于受其教育时间较短、定位较低等因素影响,所开设课程没有本科教育那么系统化、深入化,所以投资理财课程所需的理论基础打得并不扎实,很多基础理论课都是合并在一门课程里教授,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投资理财课程所需内容时有困难。
(2)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严重。投资理财课程包含投资学、保险学、税法、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等课程内容,每方面都有所涉及,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尽量避免讲授重复内容,应重点讲授这些内容的应用。
(3)教学方式侧重理论分析,缺少实务支撑。由于我国理财学起步较晚,尤其是家庭理财,最近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有关的教学案例很少,多是采用美国CFA、CFP等考试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而美国家庭和中国家庭在收入来源、支出结构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此方面的教学需要,再加上我国的教学模式还基本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所以,投资理财课程亟需改革教学模式,增加实务教学内容。
3 投资理财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1)学科定位在本科教育水平,提高投资理财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由于高职教育在教育时间、内容上的局限性,所以可在本科教育阶段开始投资理财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投资理论、金融工程的应用为主,辅以会计、财务管理、税法、金融学等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深于高职教育,但侧重理论的分析与应用,尤其是应用。
(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引入项目导向法。现有高职教材“把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知识整合在一起,把涉及两类理财内容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资本筹集、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投资的经济因素分析、投资收益和风险、投资风险的规避和控制、投资理财决策理论、理财策略和技巧等内容组织成综合性章节,把专门讨论企业理财或个人理财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和资金计划、企业所得税筹划、个人财产的计量与理财策划过程和个人所得筹划等内容单独成章”,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之前的金融理论基础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时间,有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深的弊端。笔者认为,应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引入项目导向法。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一个项目,组织学生围绕项目开展找资料、学技能、搞设计、实施方案、检测成果。笔者建议,将投资理财课程分为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把企业和个人为例,将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按照每阶段的需求,测定理财对象的风险偏好,分析其财务状况,设定理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这样的逻辑顺序编排教材,同时,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以组为单位,集中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摒弃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3)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去金融机构实习。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实践能力。而我国大学教师的主体主要来自于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研究生教育结束后就进入大学主持教学,虽然都有实习经历,但实习期都很短,本身就没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何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也是我国本科教育脱节于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学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会成为可能。
总之,重构高等教育阶段的投资理财课程教学体系,既要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改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重复,改革教学模式,教学互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使本科投资理财教育适应社会对理财专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端理财人员。
参考文献
[1]高雅莉.成人高等理财学教学改革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6(6):4.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证明其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多、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及实现教学目标。现如今,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充分运用,政治课堂上也出现了新的元素。例如,图片、声音、视频等。通过这些资料,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理解知识。可以说,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将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鲜活、形象。本文笔者在参考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及经验,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进行了梳理与提炼,从而最大化地实现相互促进与交流的宗旨。
1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点
1.1 课堂生动化
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以往无法表述或演示的内容,通过具有生动的画面、立体式的视觉信息以及伴有声音的图像内容等得到了有效的呈现。其打破了传统空间上的局限,使教师的讲述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简化了以往课堂教学中部分较为繁琐的过程。
1.2 质量最优化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以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最大化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质量。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教师在较为短暂的时间里可以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接受。
1.3 知识复制化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重复教学(学习)的功能,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自行点播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学习包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课下观看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从而有效地进行对知识的温习、复习以及重难点巩固。
2 高中政治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
2.1 立足于教学内容的熟知
教师要进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其前提必须要对所教内容充分了解与掌握,只有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我们所设计出的课件才能是有效的。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脱离或者偏离这一前提,所设计的课件必然会成为分散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精力的导火索。
2.2 立足于学生的充分分析
教学的实质是服务学生,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而实现这样实质问题必然要在充分分析好学生的前提下实现。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推进政治课程的开发,建立富有特色的多元化课程。分析学生,必然要知晓他们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学习现状等诸多问题,所以教学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同时,教师也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了解与分析。
2.3 立足于技术的熟练掌握
多媒体软件的设计除了上述条件之外,更大程度上还要立足于软件技术的掌握。换句话讲,如果要设计出一个具有较强效果的课件,对所应用的软件熟悉程度是有很高要求的。计算机水平不同的教师设计出的课件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掌握一种或几种课件设计软件是当今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2.4 立足于教学资源的积累
如果试图设计出一个较为满意的教学课件,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因为,在设计过程中仅仅靠教学用书或者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远远不够。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自行研究的过程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资源就有了用武之地。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资源有重点、有计划地加以积累,从而在实际需要时对其最大化的使用,发挥它的使用价值。
2.5 立足于教学实际的需要
鉴于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认识的偏差,笔者建议我们的教师应该注重课件设计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不能被多媒体课件所支配。课件仅仅是辅助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载体或者手段。我们也会常常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占用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导致一节课中,教师自说自讲,学生在看戏,最后形成了课堂无亮点、重点不突出、目标无实现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件设计上过于追求完美,尤其是在显示效果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在实践中其所发挥的促进教学的作用却很小,因此,类似这样的课件就属于无效之作。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教学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开辟了一条捷径。其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抽象变为具象,将枯燥变得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收知识。但是,万事万物都需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就意味着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笔者所提倡的是基于传统教学的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集思广益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多媒体软件的最大特点,真正意义上发挥其应用的价值。
(公主岭市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132000)
参考文献:
[1]侯丽洁.多媒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山西: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严竹娟.探讨高中政治多媒体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4(1).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吉教职成字[2014]5号、7号文件关于印发《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了吉林省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院校进行了中高职衔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进行了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与探索。根据吉林省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衔接的现状,成立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委员会,多元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了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大多各自办学,各自为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中高职教育是一个联系o密的有机整体。目前吉林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自成一体,中高职教育中的课程和技能重复甚至倒挂,中高职衔接内涵缺失,没有合理的衔接点等问题。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的结构框架
(一)理清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吉林区域产业链,通过充分调研理清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目前吉林省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以机电制造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而高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该是中职阶段学生能力的横向和纵向延伸,专业知识更深,技术能力更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高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面向,见表1。
(二)确定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规格
中高职衔接中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虽然有不同的定位,但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纵向与横向共同发展的结果。
中职培养规格:掌握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和电气安装图;能够正确执行各种工艺及调整操作,具有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高职培养规格: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使用企业的相关岗位,熟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掌握一般中小型机电产品的设计和调试;具有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等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与不同层次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中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注重经验层面的单一技能和专业通用基本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注重策略层面的复杂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三)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结构框架设计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是一般的经验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是高端的策略技能。经验是策略的基础,策略是经验的升华。因此,要贯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必须进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为主线,构建适应中高职培养规格的模块式课程。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可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个模块。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根据机电产品制造与使用企业相关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并确定体现完整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
(一)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开发原则
成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组,邀请中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带头人和教师专家、行业企业的专家等多元参与,共同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根据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开发新课程等。最终确定各自所属课程,为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课程划分明确的界限,避免课程的重复。同时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明晰课程目标,促进课程的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二)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建设
对于素质课程,中职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高职阶段着重培养良好的综合素养。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中职阶段以实践为核心,以机电设备的操作和运维能力培养为主线,高职阶段以理实一体为核心,以专业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对于专业拓展课程,中职阶段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素质提升,高职阶段强化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模块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层层递进。
四、结束语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策、地方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机电一体化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在衔接过程中对课程的要求更高。为了保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必须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实行学分制或弹性学年制管理,执行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目前,这种衔接在教学实施中的策略和优化路径还在积极探索中,它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桂萍,宋S.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3.
[2]张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4( 24) : 279-280.
一、课题提出背景
江苏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提出“五严”规范,利剑出鞘,直指当前教育两大积弊:一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二是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五严”规范重典治乱,针对教育的环境污染集中整治,减负增效,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主能力得到提高,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大有裨益。
但是,毋庸置疑,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校外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摆在面前的问题其实相当严峻。据对本施教区家庭调查,课外时间尤其是双休日、节假日,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占我们家访的49%,而这些老人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学生学习基本处于放流状态、无人监护的,占家访的35%,这类学生父母或者上班、打工,忙于事业无暇顾及,或者沉迷于娱乐休闲,甩手不管。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成长的,少之又少,令人担忧。
如何布好课外自主学习局?怎样盘活家校联系棋?我们认为,建设和发展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将同一社区或相邻社区的学生有序组织起来,让他们在校外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有其积极的意义。
基于以上考虑和认识,学校于2011年5月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报《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立足实践,完善调整,推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发展
自课题立项以来,长寿中学积极谋划学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积极开展学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取得以下成果:
(一)创建了“学校为主,依托社区,家庭为辅”闲暇日三结合活动模式
1.积极整合校园教育资源,拓展延伸,才艺双修。首先,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日活动观,具体细致地向学生讲述闲暇教育的知识,帮助、指导学生学会娱乐、休闲。其次,学校积极介入社区中心,与社区密切联系,广泛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社区文体活动基地,为学生提供闲暇日活动的平台;积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闲暇活动的场地、器材,使社区设备、场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千方百计组织各类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展示的平台,对闲暇日社区艺术培养、才艺展示、文学社读书社等活动成果进行展示、竞赛,激发学生社区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技能,发展能力。
2.充分依托社会活动资源,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江阴市各乡镇社会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又有发达的工商经济资源,更有浓厚的文化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和文体活动基地,让学生走向社会,依托活动基地,当一天农家书屋管理员、小区卫生巡视员,过一把社区小管家的瘾,参加读书分享、趣味科学实验、创意手工制作,开展调查研究、社会公益活动,利用社区设施开展文体活动等。社区成立“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组织学生读书、看报、观影,写读书体会、观后感,并评奖,还可开展棋类和球类比赛。这样不但丰富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双休日生活,还可以丰富村民的生活。
3.不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家校互动,同育英才。把闲暇日教育活动延续到家庭中,建立完善的家长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与家长达成共识,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向家长反馈,使家庭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如召开“家校联谊会”,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讨论交流,对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让学生家长走进学生活动场所实地察看学生学习、养成及各方面发展情况,营造“家校互动、同育英才”的育人环境;开展“亲子共行动”、“亲子共成长”活动,让有条件的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活动或在家庭中开展各类活动,如让孩子学会一项技能,亲子共同参加体育竞赛活动、才艺展示等。
(二)创立了“活动中心-教师志愿者-活动小组” 闲暇日三级有效指导体系
1.成立完善的社区活动指导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组建了由学校、政府(社区)、家长委员会组成的社区活动指导机构,负责制定闲暇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具体组织和安排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成员、任务,对学生闲暇日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家长反馈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总结研究情况,分析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共同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组建有志、有识、有智者组成的教师志愿者团队。社区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有赖于教师志愿者团队的无私奉献,所以,志愿参加社区义教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志于社区辅导的热心人。其次,他(她)应该是一个有识之士,必须对所指导的学习共同体活动安排进行全程指导,负责设计活动快餐、确定活动时间、统计活动情况、评价反馈活动情况、必要时要亲自参加到小组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进行亲情化、个性化指导,使指导工作做得深入、充分、全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他(她)还是一个智者,在他(她)的指导和引领下,孩子们的闲暇生活才是快乐的,充实的,有意义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才是富有魅力、卓有成效的。
3.以班级和社区两结合建立活动小组。作为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活动小组以自愿、互助、人员固定但活动形式相对灵活的原则组建。小组一般由8-10名学生组成,施行共同体成员轮值管理制度。每月末或每学期末各小组通过协商讨论制定出闲暇日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具体安排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成员、任务等。小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不但有共同的文化学习、实践探究,也有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修特长。轮值组长每周一次就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向教师志愿者汇报或提出修改意见。
(三)创设了“自主型、实践创新型、开放型”闲暇日“三型”活动内容
设计高效、丰富多彩的闲暇日学习生活内容,既能强化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巩固,又能激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延伸实践,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闲暇日社区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类型:
1.自主型活动内容。教师提供学生闲暇日在家复习或者社区中心学习选用的练习题库,即学习快餐(练习题形式多样,富有层次性,数量比较充足,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回校后要进行交流、评价。这样,把学校监督变成家长或学习共同体成员监督,把老师布置作业,变为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在较长的节假日中,教师设计预习或复习提纲,引导孩子自主进行预习或复习。
2.实践创新型活动内容。社区学习共同体要将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科技制作、分组调研、亲身体验等;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公益活动,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如适当安排一些参观旅游活动,要求学生建立实践活动记录本,写出活动感受、收获等。家长对活动写出反馈意见,教师对活动作出总结性评价。
3.开放型活动内容。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或通过调查生活事例为下周学习知识做准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上网查询、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查询、询问家长朋友、走向社会搞调查研究等方式完成。如利用走亲访友等机会,通过游记方式,结合各地特点,征集有关材料(如图片、影像等),写出感受、收获,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调查研究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并加入新的元素:对其进行诠释,对比中外传统节日的优缺点,以符合现代人民生活和思想意识为目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较长假期,教师可推荐几本中外名著,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适当的古诗文诵读任务,以帮助完成初中阶段背诵600首古诗的任务和弟子规、三字经等古诗文背诵任务。
(四)创新“学生、教师、班级”闲暇日三元评价、反馈机制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顺利、有效开展,有赖于闲暇日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
1.对学生的评价。一是社区教师志愿者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设计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自我评价表,从学习、实践探究活动、课外阅读、习惯养成、兴趣爱好等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体评价,每周教师进行一次抽查,了解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作为制定下一周指导方案的依据;二是设计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奖惩制度,定时对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开展评比活动,通过评比,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同时通过组织评比,学习共同体间观摩交流,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三是定期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对学生的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对开展活动好的共同体和学生个体评出星级小组和星级少年,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并把表彰情况通报学生家长。
2.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制定对教师志愿者的奖惩制度。学校对参与社区义教的教师实行特殊的评价政策,如学校为每名承担闲暇日学习、生活、活动指导的教师按规定多加工作量,优先安排教师志愿者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业务理论培训、教学研讨、进修考察等;对指导的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绩的,给予该教师相应的奖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社区学习共同体专题优质课、优秀教育论文、优秀教案、反思专题、金点子等评选活动,并根据奖惩制度对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
3.对班级的评价。学校制定实验班奖励制度。对社区学习共同体开展得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如通过评选“活动优胜班级”、“成果展示获胜团体”等活动对获胜班级进行奖励,累积总分作为班级评优的依据,对班级进行有效评价。
学校要对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采取不同形式反馈给家长和社区,如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素质教育开放周或通过学生表现反馈卡、家校联系卡、校信通、小组互助反馈卡、给家长或给社区一封信、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媒体做专题节目等形式,加大反馈宣传力度,加强与家庭、社会沟通。
三、正视问题,总结反思,争取课题研究最大成效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课题组成员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部分课题组成员缺少将实践中的某些现象、想法、感受提炼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存在应付思想,缺少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
2.课题组研究人员比较少,单纯依靠这些老师来开展课题研究力量太小,而非实验的老师又认为课题研究是课题组的事情与己无关。那么,学校应以何种方式来调动更多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对积极参与研究的非课题组老师,又该如何进行评价,尚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建构;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要求“各地要结合区域实际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中高职之间的现有屏障,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笔者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宁夏政府始终把进一步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和提高民族教育办学水平,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抓手,努力探索中高职协调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民族教育与全区教育同步发展。
一、宁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现状调研及分析
宁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我国西北,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国土面积6. 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18万,其中回族222万。作为荒漠地带崛起的一座现代工业城,宁夏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基础,石化、冶金、机械、轻纺、建材、医药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伴随着西部打开发的脚步, 宁夏民族地区经济较以往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省外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宁夏,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来加快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作为民族经济增长秘密武器的职业教育。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特别是对宁夏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清晰,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全区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
截至目前,宁夏有职业院校46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9所、中等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29所,成人中专3所,民办中专5所。在校生14.5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2.4万人,中职在校生12.1万人. 自2008年,我区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招生和东西部联合招生、培训共5万人,增幅达31.57%,连续6年完成教育部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
宁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有“校校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和“封闭式办学”三种模式,其中“校校联合办学”模式是宁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校校联合办学”模式是指宁夏民族地区职业学校选择与发达地区职业学校进行“校校联合”, 东西部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被视为缓解西部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合办学”这种办学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定岗实践来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订单式”培养和合作培养两种方式。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宁夏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办学过程中区域和民族特色体现不够鲜明,办学模式上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宁夏地区职业院校调研发现,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宁夏中等职业学校在数量和办学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效,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既要承受社会轻视职校的压力和家长埋怨“不争气”的压力,又要服自卑的心理障碍,他们所受的失败与挫折比普高学生多,情绪两极性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厌学、学习焦虑、交友困难、挫折感强、就业困惑、社会适应能力等成为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宁夏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办学水平虽然逐步提高,但各中职学校学生规模的增长已远超过投入的增长,生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固定资产值等指标都有所下降,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资源更是缺乏,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很大的挑战。
2.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如何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预算制度、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保障机制奖补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资分配和激励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健全扶贫帮困助学机制等问题都有待研究和解决。
3.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拓展与培养能力仍不相适应
随着中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招生对象和服务面向不断扩大,终身教育已成趋势。但从现状来看,随着中职校生源的增长,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均固定产值和教学仪器设备值均明显下降;同时,师资数量相对不足,专任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全日制学生的教学需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成为一个难题。
4.地市很多方面存在不均衡,需进一步努力
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市发展的差距还比较大。如银川、中卫等市在中办学条件、招生人数等各方面均居于前列,而固原市则各方面相对差一些。因此,各地市如何从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出发,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地市间合作交流的机制,成为今后必须研究的重点问题。
5. 专业设置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协调
在专业设置方面: 一是专业的设置与地方产业的适应性不够。二是各校专业设置趋同,重复建设。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和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6. 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不够通畅
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生,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生源荒”、“招生难”的危机。而在中职,每年只有少部分学生能通过对口单招和五年一贯制的方式继续就读高职,而 90%以上的学生就此与学校无缘,彻底告别学生生涯。这些中职校毕业生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层次低,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就业状况不理想,即使有少数中职毕业生能够进入高职院校,却也常常因人数太少而难以单独组班,只能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班学习,优势得不到发挥,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宁夏试点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项目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关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意见的通知》精神,宁夏承担了职业教育园区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分析其必要性主要有:
1.中高职衔接贯通分段培养,成立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是构建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模式的需要
虽然同属宁夏地区职业院校,但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中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同类专业培养目标之间依存度不高,课程、技能培养衔接以及人才成长发展衔接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导致一些专业课程内容在中、高职阶段重复较为严重,不仅造成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及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的一些实训项目与中职存在重复训练现象。在人才成长发展方面,由于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使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不能很好地达到职业人才的系统培养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另外,目前的“对口单招”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高职的链接,但仅停留在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远未达到在课程、教学等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融合。
以上问题迫切需要成立宁夏职教集团,由职教集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本地区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教育教学过程、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加强行业指导,并通过项目试点对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评价模式等方面的统筹与有效衔接进行探索,以形成符合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深入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努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2.中高职衔接贯通分段培养是拓展技能型人才途径的需要
随着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文化等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中职和高职学制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要,创新职业教育学制形式和培养方式势在必行。
当前宁夏职业教育学制形式主要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以及面向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
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日益增强,但由于升学途径有限,只能选择对口单招方式进入高职学习,且因招生计划所限,不少中职学生不能如愿升学,只能就读成人专科或成人本科,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发展。
利用职教集团优势进行中高职贯通衔接分段培养,不但能够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满足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中高职衔接贯通分段培养是提升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应以课程的有效衔接作为基础,在课程衔接方面,分段衔接培养模式具有先天的独特优势,因为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培养进行较为系统地设计.这将有利于在高职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高职举办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进而完善高职教育布局结构,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构建宁夏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议
1. 组建宁夏职教集团,搭建贯通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
近几年来,宁夏区域内职业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县区发展和分布不平衡等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宁夏职业教育的宏观效益,不利于职教的良性发展,使其在市场适应和抗风险等方面显得十分脆弱。组建宁夏职教集团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及职教人的共识和必然选择。
2010年10月,在自治区政府、教育厅主导和协调下,由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龙头学校,联合行业、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和区域内中高职院校,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内设师资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实训工作委员会。构建校企“人才”共育、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建”、校园文化“共铸”的合作办学制度系统,先后与15所中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对流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团队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和产学结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提高引领带动了宁夏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为成立宁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构建中高职教育分段培养模式,重点做好六个衔接
为贯通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实现中高职之间的良好衔接,树立系统培养和终身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共育、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建、校园文化共铸”的合作办学机制,增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效性,为宁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衔接: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建立“一个人才培养体系,两个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学制的衔接,构建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学制模式。三是专业的衔接,采用“相近对接”、“拓展对接”和“宽口径对接”的方式,积极探索按分段培养的专业设置.四是课程的衔接,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五是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六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衔接,通过加强合作学校的交流,扩大中高职院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实施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政策
试行中高职学校联合招生政策。由联合办学的中高职院校联合招生简章,招收分段培养的初中毕业生,中职阶段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由中高职院校一起联合命题,对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中职毕业生可不参加高考,通过注册考试取得高职入学资格,完成高职阶段两年的学习。
对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升学政策。凡获得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中职毕业生可免试保送就读高职院校相近专业.凡获得全区职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中高职联合举行的注册考试实施加分优先录取政策,激励在中职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实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中高职衔接是中职学校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学历嫁接,需要在衔接的对象、内容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衔接的有效性
譬如在招生对象上,除了在应届中职生中开展全日制的衔接教育,还需要考虑已走上工作岗位且有进一步求学深造需求的往届毕业生的教育衔接问题.在内容上,除了中高等学历的衔接,还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有效衔接,同时在学分制等方面还应当继续深入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3]杨明.应试与素质:中国中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