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工程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管理方面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程管理方面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防水材料;预防措施

一前言

屋面防水工程位于房屋建筑的顶部,不仅受外界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与地基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的变形密切相关。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优劣,既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还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屋面防水工程仍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本文就屋面防水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些探讨。

二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一)结构方面的原因

由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受振动影响较大,室内外温度有剧烈变化,混凝土胀缩,屋面上的荷载过于集中,板的挠度增大产生变形,屋面基层板与支承结构的连接有松动现象,这些因素都可使屋面开裂,发生渗漏。

(二)设计方面问题

部分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有无震动、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技术性能的材料或不同的施工方法,有的节点处理或泛水做法不合理,也会造成渗漏,有的工程部位未设计防水屋。

(三)施工质量问题

排水坡度不足,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涂膜防水厚度不足,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等未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做法不规范,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等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因素。

(四)材料方面问题

目前,屋面工程上用得比较多的卷材屋面,由于沥青质量变化比较大,用含蜡高的沥青生产的油毡,对温度十分敏感,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必然降低防水层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屋面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其次,沥青油毡质量下降,这是影响屋面使用功能和寿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五)使用中维护与管理问题

由于屋面长年累月处于外界自然条件下受到房屋结构变形及经常性的冷热交替变化的影响,以致屋面防水层不可能保证长期完好无损。有的人甚至在防水层上凿眼打洞等,加速了防水层的腐烂、老化,因而屋面逐渐出现渗漏。

三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规范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掌握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研究屋面防水等级,同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设防。按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水、脱离分仓、节点密封、加强保护的设计原则进行用材选择、层次结构设计,再按照《规范》中导向性的细部构造示意进行防水细部节点大样图设计。设计深度要符合要求,施工前要进行专项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对不明确、不合理处,施工者应给予提出,设计者要予以解决。

(二)屋面结构设计及施工

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板厚对自防水的影响,配足负筋避免板端出现塑性铰。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缩小板筋间距,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施工方面:①模板刚度应满足要求,支撑应牢靠;②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防止负筋下塌;③应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恰当的配合比,混凝土水灰比不能过大,振捣要密实;④加强养护,严禁过早拆模、过早上荷;⑤避免结构暴露时间过长,尽快施工架空隔热层;⑥尽量不设或少设并处理好施工缝。在施工保温层、找平层之间,对结构层进行蓄水检验,最低蓄水高度应大于lOmm,蓄水时间应大于24h。

(三)排水坡度

合理布置足够的水落管,标明坡度,画出分水线。仔细核算各处分水线的高度,标注在平面图上,一般情况下,结构找横坡为3%,建筑找横坡为2%,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对于找坡层较厚者,可部分或全部采用轻质材料找平层。施工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坡度施工,控制好找坡层的厚度,加强施工中的坡度检查、实测及质量评定。

(四)混凝土陡坡屋顶防水

对此类屋顶的防水工程,《规范》及有关资料并未介绍其设防方法和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按墙体浇筑方法,支双层模板;②采用细骨料(粒径为lOmm一30mm)的抗渗混凝土,处理好施工缝,振捣密实,形成自防水;③浇筑一层40mm厚钢筋细石混凝土(掺适量微膨胀剂)刚性防水层(一般面积较小,不设隔离层)振捣密实,收水后应二次压光;④上面再铺贴装饰瓦。(四)找平层

平面图中画出分仓缝的位置。水泥砂浆(宜掺10%的U型膨胀剂)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分仓缝的间距不得大于6m,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如板端)。分仓缝应预留,不得后割,缝宽宜为20mm--3Omm,选择中档以上密封材料嵌缝。施工时应注意找平层的赶平压光,加强养护,嵌缝密封材料应挤压密实。

(五)涂膜防水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3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2mm。

(六)附加层

在结构板易裂处(如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层—2层附加层;在出屋面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屋面转角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附加层;找平层分仓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附加层的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施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

(七)隔离层

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其材料可选用纸筋灰、细砂、塑料薄膜、低等级砂浆等。

(八)保护层

对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均要求在其上面设置保护层,常用的有反射膜、粒料、块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数种保护层,各有其优缺点。一般情况下,上人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块料保护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应设置分仓缝,嵌填密封材料,分仓面积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平面变化处及墙根(包括突出物)应设置分仓缝。对大量的有架空隔热的住宅屋面涂膜防水层,采用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掺微膨胀剂)一次抹平压光作保护层较为合适。水泥沙浆保护层应预设表面分格缝(不得后切割)并注打密封胶,其纵横间距均不得大于1.5m。

(九)屋面转角

铺涂柔性防水层(非沥青防水卷材)的所有水平、竖向的阴角和阳角的基层,均做半径为50mm--8Omm的圆角。

(十)泛水收头

大量的屋面均为上人屋面,女儿墙一般都高于1m,有抗震设防时为混凝土墙板,可按《规范》要求设计泛水收头。较高砖墙泛水收头应取消挑眉砖的做法,可在砖墙上留凹槽,卷材压入固定密封收头,如为涂膜防水则应压入带加强胎体材料的附加层后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严收头。对有抗震设防而混凝土构造柱较多的砖墙体,如果混凝土构造柱不能留凹槽,则在构造柱处的卷材防水应结合混凝土墙板泛水收头做法进行设计和施工,混凝土压顶应挑出滴水,收头之上的砖墙抹灰层应采用抗裂防水水泥砂浆(也可采用其它防水处理),且预留表面分格及注打密封胶。

(十一)屋面施工防水材料

(1)提高材料采购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用材,按照公司贯标、三整合规定组织进货。

(2)材料进场后,严格进行抽样检验,对不符合相应材料检验标准的材料,一定退场坚决不准使用。

(十二)维护管理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施工单位要向建设单位作出有关使用、保养、维护的说明,施工单位要定期回访。使用单位应认真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非上人屋面决不可堆放杂物、上人、饲养宠物,否则不仅仅造成使用功能的烦恼,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结束语

为确保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需综合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总体而言,防止屋面渗漏,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修管理是保证。只有严把材料关,精心设计,才能保证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才能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房屋建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避免埋下安全隐患,使房屋建筑实现其经济效益。

一、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房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工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施工项目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由于不当的管理所引起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施工队伍素质差,管理乱

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也不高,对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意识也相对薄弱。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盲目施工,施工程序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这样就会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管理不严

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很多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存放缺乏相应的制度。在选购原材料时没有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也没有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都是管理人员粗略的计算,这样材料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对于材料的保管、使用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材料的使用情况没有准确的反映施工现场的情况,无法合理优化配置资源。

3、施工管理制度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没有规范的防护机械设备,没有足够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施工秩序不规范,这些都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特别是工程中的一些隐蔽工程或者重点工程,如果不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导致了技术水平低,方法落后,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4、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但是他们大多数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与安全培训,也没有相关的职能证书,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都较低,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可能会给房屋建筑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能也不高,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5、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移动工房,水电设施等,这些都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影响。房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污染源,比如,大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就会影响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房屋建设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存在于施工的整个过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的固体垃圾污染也很严重,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废渣、废包装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与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加强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构建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施工管理标准已经不能与日益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对现代化的房屋建筑施工体系的构建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比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软件来优化建筑设计,以此来控制房屋建筑的质量。利用移动远程监控技术来对建筑施工的关键工序以及隐蔽工程进行实时监控,还要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对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保证工程质量。

2、提高管理人员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意识

房屋建筑施工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做到位,比如质量管理、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督人员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的职责,缺乏质量管理的意识,这样房屋建筑施工中就会有很多难以控制的问题出现,给房屋建筑工程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

3、加强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构成工程项目实体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材料成本也占到工程总成本的70%左右,从经济和质量的角度分析,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做好材料的选购方案,准备好材料,避免延误工期。在选购材料时要严格把握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工作也要做到位,避免浪费。

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其稳定性,所以,技术人员要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减少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企业也要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工作。

三、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

1、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影响着工程的综合管理水平

好的管理方式不仅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对保证工程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调度施工材料都有重要的作用。

2、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下,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行业的竞争其实就是成本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大对自身的管理与控制,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支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房屋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影响着项目的整体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所以,企业要加强对这个阶段的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优化技术方案,在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保证施工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四、结语

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的管理,尽量减少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与安全事故,虽然目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只要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就一定能改善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要加强与建筑单位的配合,共同为提高房屋建筑项目的质量努力。

参考文献:

[1]叶苗苗.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

[3]王文超.浅析房屋建工程房屋建筑施工的策划与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

第3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师;管理;质量

Abstract: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of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quite large, in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position, should be possible so that the pressure in the load center,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rger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indoor use of microcomputer for monitoring, management, it can quickly find fault, so that the device remains the best running state, but also can save energy, reduce manpower.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eld management quality factors, describ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standard in detail, we hope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高度增长,极大地刺激并支持了建筑向大规模,功能化发展,合格的建筑电气工程应满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及时间性七个质量特性,然而,实际上不少建筑的电气设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偏离这些质量特性的缺陷。特别是在安全性、可信性和可实施性这三个质量特性上,不符合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电气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及时将新的知识落实到工作中,增强自身的能力,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设计进行现场的施工,避免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

1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因素

1.1由于工程设计的缺陷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电气工程在开工前,应通过参加设计方案制定,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等形式,检查设计质量,发现设计问题及时提出并共同分析处理。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图纸上的差错影响工程质量。

1.2由于材料和设备不合质量标准或存在问题而造成质量问题

电气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份,其种类、型号、规格多种多样,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这其中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厂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损坏。

1.3 由于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而造成质量问题的

电气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审查核实,看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等。同时还要求向班组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1.4 由于对工程项目的检验方法错误或不精确,不能对电气安装工程作出正确的质量评定而造成质量问题等

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是正确判断电气施工质量的前提,必须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检测工具、仪器、仪表和检验设计达到要求的精度且处于完好状态。多数情况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从施工准备到交工验收,分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3.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4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保证和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对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完全可以体现出建筑电气专业管理人员在施工工作中,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切实把关、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各级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应制定质量责任制,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4.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4.2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4.3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5 结语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电气施工管理人员也应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是每一位从事电气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一个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的,只有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都达到优良,才能创造出优良的项目工程。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只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取得电气质量管理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注册建筑电气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安排适当的毕业设计(论文)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并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为毕业参加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很多问题,如选题范围窄、重设计、轻论文,缺乏创新性,指导教师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指导不到位,过程管理形式化,学生不重视等。基于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对上述问题从选题、指导、过程管理、答辩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具体教改措施,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性质、难度、分量必须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具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1.充分论证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间提前至毕业设计(论文)前一学期,各指导教师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上报教研室或系,须经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论证后再实施。2.拓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范围。在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招标控制价、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商务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往届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拓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范围,例如可行性研究、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细化以及BIM技术相关方向。此外,要求书写论文的同学结合在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保证论文的质量与创新。

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部分年轻指导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足够工程实践经验,指导毕业设计力不从心,难以指导出质量高、创新性的毕业设计。针对这个问题,学校采取以下解决措施:指导教师根据自己擅长领域选择毕设指导方向,学生根据第七学期专业实践方向进行选题;针对部分教师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不足以及相关实践技能缺乏等问题,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组织校内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毕设质量以及毕设实践性。

三、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

在往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中存在部分学生以就业、公务员考试等各种理由应付指导教师检查,拖延完成毕业设计的情况,过程管理流于形式化。为了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晨读,可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例,针对平时成绩制定详细的阶段性考核方案。阶段性考核方案要求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期间下发每周进度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周进度文件,指导教师认真进行检查并从进度、内容以及出勤三方面给定每周的平时成绩,最后汇总的平时成绩与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挂钩。平时成绩较低的同学必须返校参加中期答辩,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四、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

尽管学校制订了专门的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要求,但由于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掌握不够熟练,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后,指导教师在说明书格式检查方面会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重复性检查工作。鉴于这种情况,答辩前可召开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讲座会,会上对规范要求进行详细讲解,统一要求,给出样例,减少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在规范要求方面的工作量。

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根据诸如基于BIM技术的建模以及应用等部分选题的需要,增加成果展示、汇报的答辩形式,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参加,对毕业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指正,增强毕业设计的实践性。

六、毕业设计(论文)反馈

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以及政策的制定不能盲目,在毕业设计(论文)结尾,根据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制定调查问卷,问卷范围应该涵盖选题方向、选题内容、教师指导、平时成绩考核、答辩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不断调整,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七、以比赛的形式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及创新

以赛促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促进毕业设计与行业新形势相接轨。毕业设计来源于大赛成果,以比赛的形式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及创新。以上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措施在本校2017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调查问卷调查中,学生对上述教改措施给予了充分认可。在毕业生答辩中,企业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今后,我专业还会继续改革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注重实践性,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首先,从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首先是系统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管理、经济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工程管理又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应特别注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再次,学生应具有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基本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与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比如: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不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课程设置和教学环境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实践教学内容偏少;毕业生到现场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实施工程项目能力较低;而与管理人员相比,专业管理水平又不够高,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教育前,对工程实践过程没有较多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因此,工程管理作为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更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从系统性和学科体系出发组织专业教学,以解决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与项目管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实习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工作实践背景和职业意识。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7年由我校和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牵头成立了四川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根据每年各参会高校介绍情况,并对国内有代表性的高校和四川省内各高校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实践教学环节是各高校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根据调研情况,发现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缺乏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难以支撑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基地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约束,施工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较重,风险较高;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或现场管理人员出于安全考虑,经常不安排学生具体工作,甚至不让学生去施工现场,只安排学生在办公室看图纸或者整理资料。因此,学生实习效果很差,实习内容也不全面。

一方面,由于很多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实验室的建设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专业四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要求,更不能满足开设研究性实验课程要求。另一方面,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仅仅停留在为教学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该围绕科研工作和对外科技服务进行,围绕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建设来展开。

3.实习教学方法和内容过于单一

工程管理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巩固和深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实习环节有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认识实习到课程设计,再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都不一样,需要学生深入到项目现场,需要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而不能只停留在参观、讲解,否则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实习效果不佳。

4.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实际结合不强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环节是对学生四年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检查,除了要求学生按进度认真完成设计内容或者论文内容以外,对设计题目和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能以实际项目为主。而多数学校毕业设计环节的论文题目或设计题目凭空想象居多,毕业设计的效果不佳。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措施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本科规范的指引下,结合近几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做法,对工程管理专业应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做一些总结和介绍。

1.以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科规范指出: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包括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与工程管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社会实践等环节。课程实验由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进行开设,应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另外,某些综合教育内容,如学术与科技活动、自选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学术性社团组织活动等),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可作为相应的实践教学形式逐步纳入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长效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载体之一

实习基地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动力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实习基地建设应该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聘请实习基地单位的专家任校外导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实习时候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辅导,也可以在学生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时候进行指导。另外,实习基地是本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的场所,通过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工程管理的感性认识,并可能通过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再强化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推进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建设,使学生对工程管理的相关专业

课程有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教育观念上的认识误区,仅仅把工程管理专业等同于一般的管理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局限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强化人才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室是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创新研究的基础平台。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必须满足设备配套、专人管理、制度完善、维护及时。在模拟实验室中,可以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与实践,同时结合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完成对相关课程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工程项目实际管理过程的认识水平。实验室可以分为教学型实验室和研究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由专人管理,除了教学以外,还可以给学生发放门禁卡,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研究型实验室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通过参与课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模拟实验室的建立要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仪器等关键技术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实验模式,为案例教学的大力运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复杂性、风险性等特点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管理实践,通过学生个人及集体的分析与决策培养独立综合的项目管理工作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务基础。

4.聘请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学习

邀请校外导师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专题报告或工程综合案例讲座。校外导师一般是工程界、实业界的专家,每学期结合某门课程的知识单元来安排讲座内容,内容最好来自校外导师的实际工作,时间安排在课程学习到14周左右比较合适。通过讲座,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加强学生对专业问题及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是扩大教师知识面的一个机会。

5.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化

第6篇

关键词: 工程管理;培养方案;社会对接

1.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编制通识

1.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获得工程管理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咨询机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领从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投标文件编制、施工管理、工程决策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1]

1.2培养要求[2]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2.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4.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6.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

1.3主干学科和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材料、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信息管理。

学制:四年。

2.大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编制认知

2.1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本专业是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而设置的。[4]在专业设置上,工程管理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兼顾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对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进行了充分论证,保证了学科优化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统一。

2.2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土木工程、经济学为支撑,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下,以服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与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准入相结合的特色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紧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方案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和四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模块、土木工程技术模块、工程项目管理模块及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模块)教学模块。

2.3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培养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了各种课程与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合理的时间分配比例。本专业制定有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实纲,实习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制定有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编写有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等;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足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24%左右;学生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程不低于9分,满足学生多向发展需要。

重视网络课程和主干课程建设,目前建设有4门院级网络课程,学院重点建设主干课程3门。

鼓励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80%以上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材选用方面,根据人才培养定位,注重选用应用性较强的教材。

2.4实验教学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平均每学年开设实验项目近15项,实验开出率100%,为学生提供课余实训。

2.5实习实训 。工程管理专业在第2学期、第4学期和第8学期分别安排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3周和毕业实习8周,共 12周,此外还安排1周社会实践时间。

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分散实习学生占40%;集中实习学生占60%。分散实习的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承担实习单位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并且带薪实习,责任心强,实习效果很好,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集中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和教研室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工地,统一安排。在施工岗位、监理岗位或咨询公司等承担一些具体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得到一些工作的训练。

学生实习期间,均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获得了实践经验,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实习开始,系部和教研室集中进行实习动员,讲解实习计划,基本要求,强调实习安全。

在实习的过程中,系加强管理,动态跟踪,指导教师每周考勤,填写实习指导记录,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实习安全顺利完成。

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提交实习鉴定,实习单位反馈意见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反馈。每位教师及时批改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打出实习成绩,写出实习评语,及时对实习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2.6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分为五个环节:选题、开题、写作、指导教师认可和答辩,在上一环节完成之前,学生不得进入下一环节。论文严格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出现论文质量问题由指导教师负完全责任。实行校内外专家指导下的选题制度和教研室集体开题制度,组织专业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提纲进行集体研讨,鼓励选择应用性强的设计类题目,减少理论性论文类题目。做到了每人一题,设计类选题占82%左右;来源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题目达70%以上。[3]

3.河南地区建筑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3.1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晁鲁先生介绍:“目前本公司对工程管理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学历层次有所提高,针对建筑工程专业本身特点而言性别主要以男性为主。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决定,本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应力求有专业特色。目前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我集团公司每年都会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些从事施工组织设计、造价文件编制的大学生用于市场部从事投标工作,也会招聘懂一些施工技术、测量的大学生做为管理人员,也就是技术员,如果按在校学习时间测算,就业前应有至少一年的实践实践经验。”

3.2河南技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技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先生提出:希望本专业学生在学校要加大施工文件编制,譬如应具有投标文件编制和可行性报告编制(自建自用房)的能力,要普及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再加上实践上的指导,基本就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了。

4.2015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4.1修订原则 。在修订工程中,严格按照洛阳理工学院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服务于地方经济,以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根本宗旨,结合2009版、2011版、2013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出2015版培养方案。

4.2修订思路 。为了提高社会适应率,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拟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另外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使任课老师能够发挥专长,授课更加专业,拟采用土木技术类课程由土木工程学院承担,基础类课程部分由机械和材料学院承担,纯财务课程由会计学院承担。工程管理系仅根据专业特点承担专业课和部分技术经济类专业基础课。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天津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0);

[2] 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工程造价方向)(2009);

第7篇

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来看,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规格应当为知识结构具有宽广性以及能力结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掌握所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与工程实际问题相关的现代化技术方法与手段,并具备独立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通过对比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工程硕士所具有的特点会更加凸显:首先,在知识结构方面,工学硕士需要具备较广的知识面以及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并需要对学科发展做出了解,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学习。而工程硕士则将专业技术的训练作为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与某个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能力结构来看,工学硕士需要具备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工程硕士则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承担工程管理或工程技术管理的能力;从招生对象来看,工学硕士可以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而工程硕士主要以具有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为招生对象;从培养方式来看,工学硕士需要进行全脱产学习,属于全日制。而工程硕士则为在职学习,具有进校但是不离岗的特点。

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全员性、全过程性以及全方位性。在对工程硕士教育规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意识贯穿在工程硕士招生、教育管理、论文管理以及学位授予等各个方面,并引导学校、企业以及工程硕士群体提高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

(一)把好招生关

学校要通过把好招生关来确保生源质量。合理掌握工程硕士质量以及数量是把好招生关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产生着直接影响。为了切实把好招生关来确保生源质量,在工程硕士招生过程中,学校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有必要强化宣传,从而更有效的调动企业在优秀生源推荐方面的主动性以及企业对工程硕士进行培养的热情,从而让企业更好的引导与工程硕士报考条件相符的学生产生参加工程硕士考试与招生的愿望;二是在培训企业的选取中,学校应当持有开阔的视野,招生对象单位不仅包括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大型企业,同时也要包括非国有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以及边远地区、国防部门和工作环境与条件相对艰苦的行业;三是学校要将自主招生与全国联考结合起来,以工程硕士招生特点为依据,通过灵活措施的采用以及专业实践能力测试和专业知识水平测试来选取合格生源。

(二)重视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重视工程硕士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的教师是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程硕士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同时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就是让教师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改造来进一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工程硕士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构建规范且科学的导师制度。在工程硕士导师资格确定以及遴选方面,学校有必要确保选拔程序以及选拔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化以及严格化。同时有必要针对新晋导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推动导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特点、招生制度、学位规定等作出了解,从而促进导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过程监控与管理

学校需要以工程硕士特点为依据来强化教育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在此过程中,要求学校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对教学内容选取以及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往往强调知识以及技能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工程型,尤其是在以大众型企业为合作对象的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更应当重视高层次、复合型以及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需要遵循复合型、宽口径、先进性、新颖性,确保教育内容能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理论、工艺、技术等作出体现,使工程硕士教育内容和课程能够随着学科发展而获得发展与创新。

二是推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工程硕士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确定需要以工程硕士的职位特点以及个人实际需求为依据,并重视推动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发展。在工程硕士教育中,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输,同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以及科研等工作的联系,通过引入案例来让工程硕士学生在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曾经碰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使用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工程硕士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外,工程硕士教育过程要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通过对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来探索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

第8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 创新 实践教学体系

1 工程管理专业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版)的要求,土木工程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立足于“基础性、操作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指导思想,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1)公共实践环节;(2)与主干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绑定的实验;(3)专业实践实习(课程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课程设计(课程集中实践环节);(5)课外科技实践活动;(6)“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2 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学分较重,总学分为17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153学分(包括必修与选修),独立的实践课程学分为22学分(均为必修)。学生基础理论学的多,应用知识学的少。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去较远,到企业后要经过3到6个月的专业培训方能上岗,要有3-5年的工作经历方能独当一面。

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3.1 注重专业教师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

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监理、质检、安检单位实习锻炼,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采取与企业定期交流、学习的方式,加强教师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 采用“倒推法”,与用人单位和行业要求紧密结合

参考国内外高校的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删减、合并和增设,优化课群组,组建本专业三个方向的课程修读体系,建立三个方向的课程修读指引图,建议学生必须完成一个方向的完整修读课程,鼓励学生跨方向广泛修读课程。理顺专业课程的先修与后修的关系,设计专业课程修读指引流程图,帮助学生科学有序的选择专业课程。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打好基础。

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基础上,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的30%。

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提出培养要求:开设课程名称、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实习、实践的计划、内容及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有计划的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践操作,毕业后用人单位接收这些经过专门培养的学生。

3.3 设置生产实习学期

把培养方案中的第六学期分为两个小学期,前15周为上课学期(上课14周,期末考试1周),后10周为生产实习学期(其中占用暑假5周)。确保实习效果。

3.4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施“有组织的自主管理”的实习方式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办学协议书;生产实习期间,将学生送到各个实习基地,聘请基地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下转第254页)(上接第232页)师指导学生有目地的进行实习;学院派人去每个实习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巡查,对不符合实习要求的项目及时调整、改善。使学生完整地了解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技术经济等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5 集中完成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

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重视程度。指导教师严格控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得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软件,并了解目前建筑类企业所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和工程概预算。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有条件的课程可以分组做大作业,project或者是program。

安排固定的教室,供学生集中完成所有的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利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和管理下,相互探讨、协助,从而高质、高效完成相应的课程实践。

3.6 借助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1)培养大学生踏实刻苦、诚实守信的作风、在亲身体验现实的严峻性和挑战性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要具备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敢于向社会挑战,做好迎接人生挫折和历练的心理准备,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为走向理想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迈出成功职场第一步。

(2)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3)结合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体验,加强就业技术指导,掌握自我推荐和面试的技巧。

(4)帮助毕业生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使学生的择业取向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符合社会需要、做到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发展的相互结合。

(5)加强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我创业。

4 结语

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考虑注重专业教师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采用“倒推法”,与用人单位和行业要求紧密结合;设置生产实习学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施“有组织的自主管理”的实习方式;集中完成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借助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促使实践教学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 创新 实践教学体系

1 工程管理专业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版)的要求,土木工程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立足于“基础性、操作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指导思想,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1)公共实践环节;(2)与主干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绑定的实验;(3)专业实践实习(课程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课程设计(课程集中实践环节);(5)课外科技实践活动;(6)“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2 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学分较重,总学分为17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153学分(包括必修与选修),独立的实践课程学分为22学分(均为必修)。学生基础理论学的多,应用知识学的少。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去较远,到企业后要经过3到6个月的专业培训方能上岗,要有3-5年的工作经历方能独当一面。

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3.1 注重专业教师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

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监理、质检、安检单位实习锻炼,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采取与企业定期交流、学习的方式,加强教师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 采用“倒推法”,与用人单位和行业要求紧密结合

参考国内外高校的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删减、合并和增设,优化课群组,组建本专业三个方向的课程修读体系,建立三个方向的课程修读指引图,建议学生必须完成一个方向的完整修读课程,鼓励学生跨方向广泛修读课程。理顺专业课程的先修与后修的关系,设计专业课程修读指引流程图,帮助学生科学有序的选择专业课程。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打好基础。

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基础上,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的30%。

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提出培养要求:开设课程名称、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实习、实践的计划、内容及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有计划的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践操作,毕业后用人单位接收这些经过专门培养的学生。

3.3 设置生产实习学期

把培养方案中的第六学期分为两个小学期,前15周为上课学期(上课14周,期末考试1周),后10周为生产实习学期(其中占用暑假5周)。确保实习效果。

3.4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施“有组织的自主管理”的实习方式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办学协议书;生产实习期间,将学生送到各个实习基地,聘请基地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下转第254页)(上接第232页)师指导学生有目地的进行实习;学院派人去每个实习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巡查,对不符合实习要求的项目及时调整、改善。使学生完整地了解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技术经济等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5 集中完成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

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重视程度。指导教师严格控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得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软件,并了解目前建筑类企业所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和工程概预算。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有条件的课程可以分组做大作业,project或者是program。

安排固定的教室,供学生集中完成所有的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利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和管理下,相互探讨、协助,从而高质、高效完成相应的课程实践。

3.6 借助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1)培养大学生踏实刻苦、诚实守信的作风、在亲身体验现实的严峻性和挑战性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要具备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敢于向社会挑战,做好迎接人生挫折和历练的心理准备,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为走向理想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迈出成功职场第一步。

(2)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3)结合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体验,加强就业技术指导,掌握自我推荐和面试的技巧。

(4)帮助毕业生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使学生的择业取向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符合社会需要、做到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发展的相互结合。

(5)加强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我创业。

4 结语

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考虑注重专业教师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采用“倒推法”,与用人单位和行业要求紧密结合;设置生产实习学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施“有组织的自主管理”的实习方式;集中完成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借助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促使实践教学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代建制模式,政府工程管理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随之逐步加大,因此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成了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内部控制就是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的一道防火墙。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政府工程项目暴露出许多弊端: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经验积累不足、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政府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这就很容易造成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超投资、超标准、超工期等现象,也容易给各方提供牟利的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优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防范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政府开始逐步采取“代建制”模式管理学论文,实现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适度分离,从而有效控制使用单位无限制的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提高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目前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它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缺乏强制性措施

我国“代建制”政府工程管理企业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一个新出现的且十分重要的角色,得到了政府及建筑业的关注,许多企业也抓住这一契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但代建制还属于新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相应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只能参照建筑施工企业。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上市公司在发生融资行为时,才被强制性披露其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只要不进行融资,则可以不披露或少披露。这样,就难以达到内部控制报告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强调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义务和责任、在向投资者或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强制性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①论文提纲格式。

①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修改并最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设

立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其内部控制组织设置,关键是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目前很多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对于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积极整改,或者虽然上报整改方案,但是没有真正执行,等到再审计检查时类似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而且审计人员也没有处罚权管理学论文,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罚,这样影响了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执行效果。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政府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没有制定,而是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来应付上级检查.装订成册或张贴在墙上,但执行中却很随意。像有的企业不相容职务混岗,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手续办理等全部由一人完成;对项目工程款结算的随意性较大,有的结算原始单据没有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签字或签字手续不齐全;有的项目在没有签订供料合同或设备租赁合同,就开始开工生产;有的项目工程合同的内容发生了变更没有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这些环节出现的缺陷都反映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的薄弱、监管力度不够。

二、强化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建立各自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如陕西、吉林等省份。各界人士面对代建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的问题,一致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重点加强立法调研,尽快研究制订统一、全面、完善的代建制法规规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会颁发国家级的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会对代建制市场的开放、监管主体、代建制单位的设立条件和资质审查、代建制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代建制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代建制项目的业绩评价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代建制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②。随着我国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代建制政府项目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二)构建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1)注重风险控制,加强职能管理

①加强会计核算和资金统一管理

集中会计核算和统一资金管理,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②刘笑峰 《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建立有效的内部结算支付制度,对各施工项目部的资金由企业对资金

统一进行结算,按预算下拨,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强化企业的资金调控力度,以便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有效使用,形成规模效应。

②加强大型设备和材料采购管理

企业建立统一的材料采购与管理、租赁使用和更新改造制度,统一调配,加强管理,避免重复购买,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管理学论文,加快更新改造资金的回笼;统一大宗材料采购,加强公司内部的统筹安排,降低经营成本③

③加强市场经营和招标投标管理

从符合企业总体利益的角度来统一调配资源,优化选择,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市场经营和招投标管理职能,统一经营决策,集中人力物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与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技术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内部有序流动,对暂时无岗人员按待岗制度处理,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其他人员可由施工项目部按工程需要临时聘用;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配合项目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真正做到绩效挂钩,吸引员工到一线项目部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稳定员工队伍。

(2)建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应建立对施工项目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

③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④。

①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施工项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③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跨越流程办理施工项目相关业务的现象论文提纲格式。

④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相关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个人。

⑤各类款项的支付情况,重点检查工程款、材料款、设备等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审,并将结果向管理层直接报告,这是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控制风险的一道防火线。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审部门应该参与评审和制度制定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体系,发现关键控制点,准确理解各项内控目的、控制环境、控制方法、控制程序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内审工作任务、权限、人员分工、人员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档案管理

等管理学论文,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制定审计标准,例如审计实施程序的标准、

④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审计报告的标准等。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通过完善的内审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全面有效审计再监督,及时纠正控制的缺陷将显得十分必要。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会,隆重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就像盛夏里的一场及时雨,指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属于新时期的新型企业,应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摆正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严格管理,强化控制,对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才能有实力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2]刘笑峰.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3]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4]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5]陈关中.内审监督——企业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财务与会计,2006.12(J):52-53.

[6]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会计研究,2010.5(J): 3-16.

第11篇

关键词:专业应用能力;教学导向;工程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77-02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应用型本科高校,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属教育教学模式、专业学科建设。伴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以应用能力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取得共识、成为主流教改方向。但是对于应用能力的概念内涵、具体的改革模式、培养规格等,还未完全厘清,未形成统一的范式。文章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对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科与教师为中心,教师围绕相关教材在课堂以讲述为主,学生课堂听讲,记忆,做题,书面考核,以记背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而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极为欠缺[1]。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综合系统的运用与实践能力。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与实际业内需求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难以实现无缝对接,这对高校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任何一个学科的专业都有一定宽度与深度,所以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便成为相对难到达的目标高度,这需要本专业所有的课程应用能力作为基础、所有的技能应用能力作为支撑、融合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对本专业涉及的确定性的、非确定性的、难于直接用固定指标衡量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2]。文章将专业应用能力作为核心应用能力,主要就是探讨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

1.结合专业案例启发教学。老师负责先将基础知识在课堂中讲授,同时利用案例,提出问题,引出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借阅书籍等方式,自己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授进度目标控制的保证措施的时候,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分别通过组织措施的案例、技术措施的案例、合同措施的案例、经济措施的案例、信息管理措施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进度目标控制的过程,方便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加以思考,加深记忆。

2.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可以把一些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的视频在教室里课堂上放出来,增强学生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兴趣。同时如果有机会带领同学们进入工程现场亲临观摩,学习现场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步骤的管理。例如,在讲解进度计划编辑程序的时候,校方和施工方进行协商,让学生有机会亲临施工现场,观摩施工进度,与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真正方便工程项目管理的上手。

3.结合科研项目引导教学。定期让同学们写一些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论文,在同学们查找资料的同时,深化了同学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知,同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深化专业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下在课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课下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通过论文的形式,每人提交一份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论文,让学生们通过论文资料的查找以及对论文的组织,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课本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会提高学生们论文撰写水平。

4.结合实习实践创新教学。目前的实习与实践活动大多是由学校组织、教师安排,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与执行,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此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还不到位,实践教育的效果难以评价。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另外,根据专业需要,重点打造综合性试验以及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再者,设置集中的实习学期,让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实习期间可少量设置与实习相关课程,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贴合度;同时建立实践教学情况的课堂报告制度,以客观公正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

5.结合应用能力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要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理念从“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探索“应用能力”培养内涵。大学课程的设置要重拾专业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对接而非与学科对接,要充分考虑一线人才对工作一线的适应性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更多地倾向于现成、实用技术与规范的经验知识。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结论,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可尝试引入德国模块化课程方案,即系统化的课程,它是根据专业的能力要求,集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要点,形成有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实例――工程管理专业的“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是学科跨度较大的综合系统学科,是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交叉的复合性的新型学科,课程教学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教学导向,要求理论与实践具有较高的贴合度。因此,以课程理论为基础、以课程实践为应用,构建了“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

“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质是双轮驱动,即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交替并行。随着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陆续开展相应的实践环节,让理论与实践紧密贴合,通过课程应用能力的强化,促进技能应用能力的提升,最终目标是专业应用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以课程实践为例,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出建筑施工图;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就以前面的建筑施工图为基础,设计结构施工图,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设计的建筑施工图不合理,结构设计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学生就会主动发现并纠正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错误,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更加牢固深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以前面两个课程设计的图纸为基础,计算工程量并确定工程造价,如果前面的课程设计有错误,工程量也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因此,环节学生依然会不断修正前面的错误并准确计算工程量以及造价;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以前一个课程设计为基础,确定施工组织方案,计算工期以及资源需要量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技术标,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的工程造价作为商务标的报价,最终编制工程投标书以及合同管理方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将前面的课程设计进行整合,编制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案,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组织设置、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管理、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方案。

四、结束语

教育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的认知、积累和总结。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导致了高等院校在短r间内还是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例如缺少足够的实习地以及系统授课与讨论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跨度大、涉及知识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针对目前工程管理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向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原则。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与改革,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谢丹凤.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状及教育模式的优化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14):45-49.

[2]高林.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7-29.

Exploration on Higher Teach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Ability Oriented

―Take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XIE Dan-feng,ZHANG Da-fu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Shandong 255049,China)

第12篇

基金项目:沈阳化工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b10)

作者简介:边晶梅(1973-),女,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主要从事服役结构维修加固决策、优化与工程管理的研究。(e-mail)bianjingmei@163.com。

摘要:文章以沈阳化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探讨了符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总结了工程施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及措施,简要介绍了改革措施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教育;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7704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中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沈阳化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以此为导向和契机,积极主动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土木工程管理人才。

中国1998年设立的工程管理专业是由工程技术专业与管理专业交叉复合而成的新兴专业,它覆盖了原有的建筑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宽的专业覆盖面[2]。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了技术、管理、经济与法律四大平台的课程,其中工程施工是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主要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学组织与管理方法、手段,具备发现并有效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性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根据主客观实际情况优选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能力,以及有效组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基本能力。该课程具有知识点繁杂、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是工程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实践“卓越计划”的重要课程。一、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如在传统板书教学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改变考试方式等[3-5]。然而,由于该课程学时少等客观原因,目前的教学效果有限,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教材内容滞后于实践,对行业新技术体现得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材在章节内容及知识覆盖范围等方面均比以往教材有显著增加。但增加的多是传统施工工艺,对已过时或被淘汰的工艺并没有作太多删减。尽管新工艺、新技术在新教材中亦有体现,但仍显不足,即使目前最新的施工教材有关“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内容也很少,有的甚至还包含某些当时很“新”而实际上已经落后的技术;一些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技术却未能在教材中有所体现。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边晶梅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 课堂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性强,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该课程大量的施工工艺和实践知识等仍由教师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尽管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讲课,也尽量采用了投影、幻灯片、视频等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学生只听教师讲解而不到施工现场实际观摩体会,就没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包括笔者所在学校在内的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未开设专门的施工实习,只有短期的工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而且与施工课程不同步,还主要以现场参观形式实习,学生只能看到工程施工片断,这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远远不够的。

(三) 学时少,任务重,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施工理论课时往往

偏少,一般为32学时或48学时,要讲清楚各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感到时间有限,内容太多,教学上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二是课程内容原本就抽象繁杂,再加快课堂节奏,学生难以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将工程施工内容讲解透彻,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知识,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难度很大,或者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而且,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达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 实习内容不系统、不完整,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这是很多高校工程管理及土木工程专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施工相关的实习往往集中安排在某一时段,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一般较长,学生只能观摩到个别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无法观摩到施工全过程,更无法从总体上了解整个在建项目的全部工序。目前,实习单位一般是依靠教师或学生的个人关系联系。企业常以实习会带来管理上和生产上的不便或安全问题,明示或暗示学生少进工地,很少主动安排学生亲自操作。愿意接受实习的施工单位也越来越少,联系实习日益困难。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而且校企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也不易保持,企业参与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程度远远不够,教学实习的效果难以保障。

二、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调整教学目标 “卓越计划”最大的特点是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并以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达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完善工程施工教学模式等系列改革措施,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夯实工程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安全责任意识、节约环保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工程伦理道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实现能力培养和意志品质培养的和谐统一。教学方法的调整是要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如开展团组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工程实例为载体的案例教学,应尽量以身边工程为实例,学生有机会到现场实地参观,更能提高其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果。此外,考核方式也应从单一的分数考核调整为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考核。

(二)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卓越计划”三层次人才培养标准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讲授内容为:土石方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道路施工、桥梁结构工程施工等。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施工知识,还应增加有关建筑物从动工到竣工的完整施工过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工程的整体认识。

教学内容的重点应是现实中应用较多的施工知识,要做到详略得当,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将最有用的知识讲解透彻。同时,要特别注意跟踪施工前沿信息,随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如今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努力实现课堂学习和施工实践的接轨,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建立和完善基本信息资料库。以网络为主要依托,收集和整理有关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包括重大工程、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网络资讯,建立功能强大的多媒体信息资料库,制作内容丰富、高效实用的信息化电子教案,努力缩小理论学习与施工实践之间的差距,以避免现场实习的不完整和不系统。沈阳化工大学自2011年起搜集了大量资料,经整理后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对此很有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三)加强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1.开设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是与工程施工相配套的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具备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此项课程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

制程序,熟悉编制内容,掌握编制方法,并进行土石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常用专项方案的编制,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综合应用所学施工知识的能力。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施工单位从事施工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招投标等工作,都会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有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的也不在少数,施工方案设计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有应用需求。

沈阳化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自2010级开始,开设了32学时的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课程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教学,强化和延伸课堂理论知识。成绩考核采用分组进行设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2.完善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以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往往以论文为主,选择做工程设计的学生极少,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沈阳化工大学在教学改革中逐步提高了工程设计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最终实现学生实践环节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目标。与此同时,全面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工程实际。2010年毕业的0701班有9人选择毕业设计,内容涉及住宅及公路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施工组织设计等,毕业论文涉及房地产开发、造价控制、招投标研究、工程索赔、绿色施工与管理、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经过这一改革,在毕业实践环节选择工程设计的人数增加较多(见图1),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图1毕业实践环节工程设计类选题人数变化趋势

3.重视企业学习经历

“统筹安排,分阶段培养”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根据“卓越计划”,工程人才培养分为三段制:本科、硕士、博士。“3+1”为本科培养阶段的运行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企业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5]。

为了强化学生的企业学习,学校鼓励学生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和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全天到企业进行中短期专业学习或工程实践,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运作过程和企业工作流程、企业文化。实习之后组织学生座谈,总结实习心得,交流经验。沈阳化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自2007级开始,参加企业实习的学生逐年增加。实践表明,凡是有过企业实习经历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就业优势也非常明显。

4.加强工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基本要求有:(1)基本素质: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2)现代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3)学习能力: 具有获取信息和谋求职业发展的能力。(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 并具有维护能力。(5)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6)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非专业能力已成为优秀工程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社会对工程师提出的更高要求[6]。 沈阳化工大学将工程意识、工程伦理道德的教育贯穿在工程施工及课程设计等教学的全过程,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人文素质。比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参加2010年第七届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2010年第十届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5.密切课程内容与专业认证考试的联系

包括工程管理专业在内的土建类6大专业在中国是最早进行专业认证的。目前的资格考试及认证管理制度等已比较成熟。与工程管理专业对口的资格考试有国家一级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的考试。教学中要密切课程内容与专业认证考试要求的联系,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认证考试的准备,为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文章探讨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分析

了工程施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对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总结,以推动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r].2011.

[2]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s].1999.

[3]范臻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9-10.

[4]杜德权.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2):80-83.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30-36.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21-29.

practice and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based on a plan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preeminent engineers

bian jingm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p. r. china)

abstract: the plan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preeminent engineers is a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new teaching mode meeting the demand of preeminent plan.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as sumarized and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demand of preeminent plan was analyzed. contents and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were presented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primary effects were introduced.

第13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系统性和综合性;论文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36-03

为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选择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改革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为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以及企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工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参与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够进行项目立项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方案比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工作,具有专业软件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经营和开拓能力,因此有必要要求学生在企业工作和学习,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论文选题,完成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及培养体系

在企业的学习和工作,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领域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并熟练使用;熟练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并初步具有专业软件的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项目规划及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能有效地与人沟通与交流,能够与人协调以及整合可利用资源的能力;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开拓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掌握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能够应用外语交流,具有良好的国际观,了解国际先进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设计标准,与国际同行业接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勤奋、进取、不断创新,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能力。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将在学校聘任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设计工程师以及学校指派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工程设计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能够使学生通过工程设计中关键问题的研究,获得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能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应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形式主要是工程设计类、结构分析软件应用类、结构监测和试验类或工程管理类,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部门的专家。

三、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的基本要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和培养体系,学生论文选题和科研综合训练应直接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因此可从大土木工程领域中多方面选取,如:(1)工程结构设计与静动力力学分析;(2)大型构筑物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3)大型构筑物现场监测与试验研究;(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如结构抗震与防灾减灾;(5)一个较为完整的土木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6)高层建筑结构或大跨钢结构设计;(7)桥梁设计和施工监测;(8)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监管;(9)高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10)隧道结构分析与工程设计;(11)地铁区间和车站结构设计等。对于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性或研究性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选题的依据与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结论;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等)和致谢等。对于论文的内容可以要求有:(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对于不同领域或形式的工程专业论文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1)工程结构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基础建设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力学分析数据准确,设计符合土木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结构设计方案能够投入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2)应用基础性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3)工程结构力学分析和设计软件应用类的论文,针对实际工程结构应用背景,要求分析合理,总体结构力学建模正确,应用程序编制或工程软件应用正确,文档规范,并通过结构工作状态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4)土木工程和施工技术管理类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结构应用背景,建立项目管理过程和经济概算预测及评估,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5)工程结构施工监测和结构试验类论文,针对实际工程结构施工现场,如桥梁、道路和大型结构物施工过程监测,关键结构的强度和动力学性能试验等。掌握试验和监测设备的使用技术,监测和试验数据可靠、翔实。论文阐明试验结果在具体结构现场的应用和有效建议。

四、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的质量评价体系探讨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科学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来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产业界专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理论,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质量管理与监控。然而对学生论文和科研综合训练的质量管理则要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根据论文内容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论文的质量评价与控制,见表1、表2。

五、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改革现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协调发展是必要的。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进行整体优化,着重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培养口径与和职业要求等关系,形成有利于培养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增加新兴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与特色,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互动共赢、各负其责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论文和科研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锐清,曾宝成,刘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7).

[2]张式谷.撰写学位论文琐谈[J].理论前沿,1992,(15).

[3]胡召音,李艳艳,祁石磊.硕士研究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4]沈红,吴国娟,邓桂馨,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S2).

[5]温凤媛,马立红.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6(01).

第14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第15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