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区别范文

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区别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区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区别

第1篇

(一)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美国土木工程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宽泛的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人才,也就是“大土木”的范围,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厂房、隧道、桥梁、海港、给排水、市政等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结构和岩土工程师、市政工程师和运输工程师等工作。我国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土木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两国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较大区别。美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工程教育通常采用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而我国土木工程本科教育主要肩负着专业教育的职责。双方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主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个体,而我国主要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型的人才。

(二)课程体系从培养目标来看,美国土木工程高校十分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对比国内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美国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美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设计综合类课程学时数明显高于国内高校;2.美国高校土木工程选修课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多于国内高校;3.美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课时数的比重显著高于国内高校。

(三)课堂教学与评价方法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UTA)为期1年的访学期间,全程旁听了土木工程系的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两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授课内容与国内高校的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课程类似,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必修课。采用大班授课,每周2次共3小时教师授课,以及每周一次的2小时自习课。自习课安排博士研究生(助教)为本科生答疑,自习课还包括点名和交作业的内容。该课程的成绩分配与国内高校比较类似,其中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闭卷小测试,占总成绩的20%;每学期一次分组大作业,占总成绩的15%;自习课占总成绩5%;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与我国的课程相比,美国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每堂课的课程信息量非常多,学生需要课前预习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教师教学风格自由,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打断教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2.课程网络建设比较成熟。由于大量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信息量大,为便于学生课后学习和复习,解决学生课堂来不及记笔记的问题,教师会在课后将课程全程录像,将笔记内容、课外阅读材料、上课讨论内容等放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自由阅读。课表也会在网站公布,包括各课时授课内容计划、学期测试时间、大作业时间等,以便学生自习参考。3.分组大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编程或者使用数值软件建模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4.强制参加自习课。对于基础主干课,自习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一般都会参加很多社会实践,对此,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某些课程自习课。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美国高校的作业非常多,而且作业通常为综合或实际工程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教师的上课内容,查阅大量资料,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检验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试环节主要分为平时阶段的小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不学习,在考试前突击学习的情况,保证了学习过程的连续性,确保学习效果。为综合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对于教学方面而言,美国高校有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指标量化评价,打出评价等级,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和设计等,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美国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视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为例,土木工程专业采用课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生在校期间有3—5次工程实践机会,每次2—4个月。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可直接在相关工程和科研单位进行,真正做到“真题真做”,而且提前实现上岗培训。

二、我国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基础课程的教育,加大专业课程比例为确保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美国土木工程院校规定授课教师必须是教授或者工程界的专家,而且要求最终的教学效果必须达到优良。为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增加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我国大多数高校已规定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给本科生教授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如土木工程概论和结构力学等课程,但由于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等原因制约,目前主要还是以年轻教师授课为主。相比国外高校,国内高校可参照美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多个课程群模块。加大专业基础课程比例,加强专业基础课教育,处理好基础与专业技能,校内与校外,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保证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整合课程内容,避免内容重复,提高课程效率。

(二)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本科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存在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偏少的问题,存在学生实践训练内容较少、实习时间短并流于形式等问题。参考美国高校土木工程的教育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1.聘请工程单位的专家开设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类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教学模式,提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去工程单位进行相关课程的现场实习,实习合格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和资金资助,同时学校在学生奖学金和三好生评定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考虑。3.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鼓励年轻教师定期到相关工程单位实习,和工程单位联合申报产学研项目,将课程教学与工程项目结合,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考核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4.实行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合作指导的模式。可以将毕业论文或设计直接安排在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真正做到毕业课题“真题真做”,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缩短岗前培训的周期。

(三)加强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要途径之一。美国土木工程院校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有特色的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URO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首创,该计划鼓励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参加教师的研究工作,从而增长他们的学识和能力。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退学创业和Google的总裁布林的成功案例足以说明大学创新创业精神的必要性,这和美国的教育宗旨相吻合,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市政工程;造价;差异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道路工程是指建设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基础工程或者对道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等。而市政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主要指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也就是政府义务无偿或有偿的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额所提供的设备和建造的各种建筑物等。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造价作为工程建设的费用文件,在编制过程中虽然有很大的的区别,,但在编制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而下面所介绍的是我在编制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议道路工程与市政工程的造价差异,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一、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造价特点不同

道路工程一般投资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甚至自然条件对其建设所在地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极大地消耗物力,人力和财力等,而且一定要对竣工之后是否能取得使用的经济效益进行慎重的考虑,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使工程的某个环节受到损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另外市政工程一般地处市区,市区内的信息线路、管道和建筑物比较密集,而市政工程的施工往往对周围的建筑保护比较注重,这样就会增加了征地拆迁的难度和支护措施的费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好城市交通运行、城市内各政府部门的客观制约,比如说工作业点繁多且分散、质量要求较高、工期较短以及复杂的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地下管网的铺设、施高等客观因素,同时政府部门行政指令要求等比较严格,它们不但要满足道路运输的要求,而且要在满足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还要协调好城市的市貌和绿化,而这些因素对工程投资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就无法很好的进行投资控制。

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安装工程费用计费程序不同

(一)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安装工程费用不同

首先是道路工程的建安费与市政工程的建安费组成不同,前者是指直接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用还有企业管理费和规费、利润以及税金等,而后者是指工程费、分项措施费、规费、税金等其他费用。其中在道路工程的建安费中,其他工程费指的是除了直接工程费以外,直接用其他施工工程上的费用,常常通过以直接工程费为计费基数,乘以相应的费率来计算。而市政工程含有的措施费,指的是发生在工程施工的之前或者施工过程中的非工程的实体项目费用,不但包括用费率计算出的费用,还包括按事实计算或者按定额子目计算所产生的措施费用。其次是利润计算不同,前者是用直接费加上间接费,再减去规费,最后再乘以百分之七的利润率,而后者是用人工费乘一百分之十八的利润率,并计入分部分项的工程费和措施费之中。最后是道路工程将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列入人工单价中,将单位应缴纳的部分列入规费中,而市政工程将单位为生产工人和生产工人个人应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与社会保险费列入人工单价中,此外道路工程中没有考虑市政工程的规费所包括的施工噪音排污费、工程排污费、施工噪音排污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等。以上这些都造成了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安装工程费用的不同。

(二)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定额和编制依据不同

道路工程造价所采用的定额是由交通部下发的各项规定所制定的,是全国统一的定额,而市政工程是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标准来制定的定额。另外道路工程在各个设计阶段都有相应的定额,包括可行性研究时的估算的定额以及初步设计时的概算,而市政工程只有综合定额包括施图预算和编制设计概算。

三、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计价模式和编制软件的不同

一直以来在工程招投标中,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都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例如广东省的道路工程是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2009 年版》 进行清单编制的,并且在相应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而且工程量清单计价开始介入编制三级工程量清单,这三级工程量清单分别是工程量清单、工程项目清单、分项工程量清单。市政工程则根据新下发的规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要求招标人员要有统一的项目编码和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和统一的格式,并且提供措施项目、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其他项目的名称及相应工程数量的明细清单,并让投标人依据清晰明细的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另外由于定额的不同、费用的组成以及不同的编制依据,致使编制的专业软件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编制道路工程造价时,目前广东省使用用比较多的是纵横公路工程造价系统软件之广东三级清单预算编审系统-SmartCost2010和同望WECOST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而市政工程造价的软件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或者深圳清华斯维尔清单计价,目前市场上的编制软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软件都呈现出自身的优缺点,一方面给造价人员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性,也给工作的审查和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

结语:经过多年的事实研究,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确在造价编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且都属于公共的事业,并且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资助建设资金,而在建成之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巨大,根本无法估量。另外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是如何强化全过程监管,如何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以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通过不断的实践领悟和掌握工程的技术专业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做好编制工程造价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欢歌.浅析公路工程与市政工程的造价区别[J].中华民居,2013(3).

第3篇

第一,在课上经常提醒研究生:他们与本科生有层次上的区别。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最大的不同就是,本科生所接受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被认定为知识的知识,而研究生则要在广泛接受既定知识的基础上去寻找和创造尚未被认定的知识。以此激发和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意识到这种求知欲和征服欲跟以后社会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是一致的。

第二,在课上经常提醒研究生: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工作,不但有随时失败的可能,而且研究工作的完成和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多次的反复。有些观点的确立往往可能在自己的分析论证过程中又被自己;有时连续几天翻阅各种资料竟然一无所获。鼓励研究生要有战胜这些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因为这种艰难和挫折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以此调动其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其成为社会精英人士。

第三,由于现在的教学都是采用多媒体,因此课件的制作也是吸引研究生课上注意力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课件的制作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研究生课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没有单一的教材,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的设计除了基础理论的讲解外,也一定要体现出与国内外研究前沿相结合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时,对于工程实例可加入一些代表性图片进行讲解;对于理论发展过程及前沿研究可采用流程图;遇到重要理论公式的推导可使用板书。

第四,通过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讲解学生要接受和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外,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不完全成熟的理论进行讨论,使研究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角。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研究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探究与发现新事物的精神,培养其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作为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先修课程的“结构动力学”主要讲解基础理论。而在与其相关的后修课程中,如“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给学生讲解清楚该方面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国内外前沿文献,尤其是阅读外文文献,最后让学生写报告并制作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和讨论。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及前沿动态的掌握比直接听老师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另外,通过研讨式教学还可以锻炼研究生的表达能力。研讨式教学要求研究生在掌握足够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的调研后,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或观点发表个人的见解,并同他人进行讨论,这样的过程给了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要求研究生的论述要有逻辑性、概念准确、表述清楚,因而有助于他们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程项目;施工成本;造价控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17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87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根据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与使用要求等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所有费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设备等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作为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主要程序与途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必要环节,利用全面、系统检查与复核预结算内容,可对存在的误差进行及时发现与纠正,进而达到工程造价合理化的目的。

1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概况

1.1 工程造价

工程建造价格为工程造价,广义上讲建设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等都属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是指某项工程进行中花费的所有费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都属于工程造价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就是遵循图纸、定额与清单规范等,对工程内含有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全部费用进行准确计算。

1.2 工程预算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对工程项目收入、支出情况做出的计划被称为工程预算。其可利用货币形式评价工程项目投入并对工程经济效果进行有效反映。作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核算实行与工程成本考核与施工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工程预算可为工程招投标报价及工程造价确定提供可靠信息数据保障。

1.3 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指根据承包合同与完成工程量,施工企业可向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清算经济文件的办理。因土木工程建设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及资金耗用大等特点,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耗用资金能够得到及时补偿,应对工程价款进行中间结算、年终结算,则竣工结算为所有工程竣工验收的方式。

1.4 审核

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概预算审核、竣工决算审核为工程造价审核的主要内容,工程量、定额单价、材料价格、取费标准为审核的重点。在审核过程中,应以施工合同为基础,结合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记录等相关文件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工程造价审核。

2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常见问题

2.1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建设往往重视成本,而忽略内部控制,导致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第一,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无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仅用于外部检查,无法顺利执行;第二,制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效果差(管理人员敷衍不尽责、建设环境与项目规模改变);第三,行政干预、个人色彩较为严重。

2.2 工程造价审核存在的问题

2.2.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工程造价审核方面的法律法规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的现象。如企业中标后,往往会利用多种方法增加施工成本,进而对工程结算造成严重影响。

2.2.2 审核凭证不真实。工程资料凭证不足、材料不真实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最常见的问题,该问题的大量出现将严重影响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部分工程因施工流程记录简便,无法达到参考的作用。由于工程签证具有极为复杂的流程,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难度大,导致签证真实性、权威性的缺失。

2.3 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程量清单报价为工程建设单位招投标的主要方法,直接工程费用、间接费用、利润与税金等为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经济与技术指标进行报价自主确定。但该过程常常出现施工图与竣工图混淆、曲解合同等问题。

施工图与竣工图混淆:作为工程项目招标依据与工程施工的前提,施工图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具有关键作用。竣工图主要是对竣工工程的实际情况记录,如设计变更、联系单变更等,在本质方面施工图和竣工图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在大量、复杂土木工程建设中,二者差距较大,同时部分企业还会将取消后的施工图项目仍设置于造价,并进行工程费用的计取。

曲解合同:土木工程建设中,因合同条款较多,如承包方式、施工周期、价差造价等,为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部分企业往往会产生曲解合同的意思。

2.4 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2.4.1 联系单变更。工程联系单变更是施工阶段图纸改变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因建设单位管理不到位,无法及时进行联系单变更,将导致多计费用情况的大量出现。

2.4.2 材料价格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与定额消耗量对其将造成极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造价编制中材料价格、用量虚报等情况。如施工选取低等级、廉价材料,造价则对高等级材料价格进行套用。这种情况下将严重影响造价的准确性,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力学;课程标准;岗位能力;改革

一、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标准改革实施的背景

力学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绝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程度对其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对纯理论的内容很难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力学往往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头疼的课程。当然,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所以需要对该课程的课程标准、考核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标准改革实施的方案

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施工现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为安全技术交底。该工作除要求学生对图纸各构造尺寸、工艺逻辑顺序比较清晰外,还要求学生对钢筋布置以及其他构造措施的力学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要具有施工方案编制计算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标准包含力学基本概念及力学应用这两部分。其中,力学基本概念部分要求学生掌握静力分析基础、内力与应力、应变与变形、截面特性、静定结构求解、压杆稳定性以及结构几何体系分析等内容;力学应用部分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一种计算软件对常见的杆系结构进行求解。

1.课时分配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所以课时设置时受到很大限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力学的教学应满足施工中需要的力学知识。因此,静力分析基础分配课时为4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30课时,习题为10课时;内力与应力、应变与变形以及截面特性部分分配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40课时,习题为20课时;几何体系分析、静定结构求解和压杆稳定部分分配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40课时,习题为20课时;软件操作部分为20课时,全部为实践课时。总学时为180课时,可以分两个学期进行。

2.课程内容和要求

静力分析基础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变形固体的定义和假设、静力学公理在受力分析及绘制受力分析图中的应用、平面问题的平衡方程及求解。这三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内力与应力部分的内容主要为采用截面法计算拉压杆、弯曲梁、扭转的内力以及根据强度条件对杆件的强度进行校核;变形与应变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胡可定律的两种表示方式,并分辨变形与位移的区别,利用杆件的刚度条件对杆件进行刚度条件校核;几何体系分析、静定结构求解和压杆稳定部分,要求学生能对杆系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掌握结构的要求,对常见的静定结构内力进行求解并能绘制内力图,掌握平衡条件下材料的破获和失稳破坏的区别和联系,特别要掌握工程中常见的钢管支架中长细比的作用和剪刀撑的作用,并能分析其力学原理。

软件操作部分,可以采用常见的计算软件让学生掌握节点、单元、荷载、截面特性以及边界条件的定义,完成简单静定结构及超静定结构体系的求解。上机操作时,把某一实际工程的钢管支架作为教学载体,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完成此钢管支架的方案设计及验算,并解释方案中构造要求的力学原理。最后形成一份方案计算书来作为力学课程的终结性考核。

传统的高职力学教学还是延续本科的教学模式,内容较深,对学生的基础及理论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高职类相关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对学生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对力学课程标准进行合理定位,并结合工程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翻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名称

作者简介:刘建峰(1978-),男,江苏江阴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周玉庭(1972-),女,四川高县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64-02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内涵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定义[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在土木工程学科背景下,研究以建筑物为载体时对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利用和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专业。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不断吸收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发展成就。作为土木类新增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填补了土木类专业中缺少“电”(或“电气”)的空缺,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节能技术等新兴技术融合,是典型的多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内涵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现阶段,“智能建筑”的出现使其内涵延伸到“电气+信息”;另外,随着节能、环保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及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逐步形成了“建筑+电气+信息+节能”的内涵,与传统的建筑电气专业有着本质的不同。

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电工、电子、控制、信息、建筑学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对建筑相关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等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处理等工作,并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主要面向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包括对各种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的设施与系统。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近专业的英文名称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教育部新近批准的专业,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英文名称,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理解,有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相对而言,国内外土木建筑类有一些专业建立时间较长,其专业名称一般有固定的英文名称。

1.建筑学:Architecture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通常是指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2]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3]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原建筑给排水: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是以城市水的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4]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Engineering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由原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合并而成。[5,6]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是能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二是对建筑中环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安装、估价、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三是能适应低碳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具有向土建类相关领域拓展渗透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建筑设备工程技术: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建筑设备技术是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建筑设备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建筑设备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备建筑水、电、通风与空调、楼宇智能化等设备工程的设计、预决算、安装施工、运行与维护、质量检验及工程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6.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香港科技大学开设的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为建筑物装备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智能建筑相关技术和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学习内容涵盖安全与健康、风险管理、能量消耗监控、室内空气质量、设施管理等内容,属于典型的最新尖端技术与管理策略的交叉融合专业。

7.建筑装备工程: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香港大学开设了“建筑装备工程”(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简称BSE)专业。该专业主要学习各种工程装备设施与建筑环境的相关规范、设计、安装与管理。

8.其他相关院校的专业

国内外其他相关院校类似专业还有: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大学园开设的建筑技术专业(Building Technology);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开设的能源、环境与建筑物专业(Energy,Environment and Buildings);马来西亚淡马锡理工学院开设的智能建筑技术专业(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香港理工大学开设的建筑电气设备与系统专业(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nd Systems in Buildings)。

三、对相关英文翻译的分析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主题词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三个,下文分别予以讨论。

1.对“建筑”的翻译[7,8]

从上述相关专业名称可知,当研究建筑设计本身时,一般用Architecture居多;当研究建筑内部设施时,一般用Building居多。在与相关专业的留学生讨论时,留学生也指出:在国外提到建筑内部的设施时,建筑一词一般用Building,而不用Architecture。Construction一词多指建筑物本身或建造、施工的过程与技术,也可以表示建筑物内部的设施与设备的设计、建造过程,其涵盖范围比Building更广。但在习惯上,提到建筑内部的设施,一般用Building的居多。因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的“建筑”一词,用Building较为合适。

2.对“电气”与“智能化”的翻译[7,8]

对“电气”与“智能化”的翻译,相对容易确定。“电气”一词在专业名称或相关规范中,一般用Electrical或Electricity;“智能化”一般采用Intelligent、Intelligentization或Intelligence。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内涵,此处的“电气”与“智能化”,应指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的设施与系统,即此处的“电气”与“智能化”应是名词,而非形容词,故用Electricity与Intelligence为好,而不用Electrical与Intelligent。

3.Intelligence与Intelligentization的区别

根据英文翻译,Intelligence与Intelligentization都有智能化的含义。在具体应用上,“Intelligence”偏向于智能、智慧之意;当用在建筑物时,可以引申为建筑物经各种设备支持,具有“人工智能”或“能进行高度智能的自我管理”之意,成为具有一定“智慧”的建筑物。“Intelligentization”用作建筑物时,偏向于建筑物经过各种设备的支持,具有了“可控制、可遥控”的功能。相比较而言,面对未来的智能建筑发展,Intelligence比Intelligentization更能体现智能建筑的本质。

四、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名称

根据建筑电气的定义、培养目标、相关专业的英文名称以及传统习惯等,认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英文名称,用“Building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ce”为好。在南京工业大学最新的专业与课程英文名称汇总中,即采用Building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ce的名称。当然,由于各高校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对专业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专业本身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英文名称可能有所不同。希望通过讨论,能尽早确定一种比较权威的统一名称,以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Z].2010.

[2]本书编委会.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3]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本书编委.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设备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Z].2012.

[6]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Z].2012.

第7篇

关键词:范畴体系构建 DDC《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E1分类表 类目映射

分类号:G254.12

1、项目背景及《英文超级科技词表》逻辑结构

《英文超级科技词表》(以下简称《英表》)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的主要研制内容之一。目标是建设覆盖理、工、农、医四大领域的、面向英文科技文献信息组织与检索的一部大型综合词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牵头,多家情报机构分工协作,计划三年内完成。

《英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叙词表,从逻辑结构上看,它是一个包含4层结构的知识组织系统,自下而上依次为:词汇素材、基础词库、概念网络、范畴体系,如图1所示:

词汇素材层是按照素材采集标准筛选出的各类词汇集,包括相关专业的叙词表、专业词典、术语集、文献关键词等,叙词表是其核心构成部分。基础词库是将不同来源异构的词汇集按一定规范进行描述,并采用统一格式进行存储而形成的词汇元数据仓储。对基础词库中的词汇进行同义词归并,形成以概念为单位的同义词群,概念继承各同义词原有关系,由此形成相互关联的概念网络。《英表》对概念间关系不做梳理,因此形成的概念网络实际上是一个无序网络,没有清晰的等级结构。

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英表》知识体系的等级结构,《英表》在概念网络层上设置了范畴体系。范畴体系为概念提供了分类框架,概念在统一的分类框架下归属到相关类目,按学科特征得以聚集,并借助范畴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一般到具体层层展开。范畴体系是对《英表》主题概念进行组织的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概念网络在宏观知识结构表达上的不足。

2、《英表》范畴体系的功能定位及构建原则

范畴表是叙词表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范畴体系的构建在叙词表编制工作中意义重大。在叙词表构建之初,范畴体系可起到控制词汇采集的学科范围和各学科词量基本均衡的作用;在叙词表构建过程中,范畴体系可将相关同汇聚集到一起,方便词间关系的发现和构建;叙词表构建完成后,范畴体系起到组织词表概念的作用,能反映叙词表知识体系的宏观结构,是词汇的主要索引方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构建范畴体系不是从零开始,可以根据拟构建叙词表的学科特征选择已有的分类体系,根据拟构建叙词表的功能定位以及词汇学科分布情况对分类体系进行调整。

《英表》范畴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英语语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构建的分类体系要能匹配英语语言地区人们对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解。同时NSTL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用户,《英表》构建不可能完全脱离国内用户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因此也需要考虑国内用户对学科体系的理解,尽可能靠近国内用户熟悉的分类体系。

基于上述考虑,《英表》范畴体系的构建思路是:选择一部英语地区主流的分类表作为主干范畴表,主干范畴表要能覆盖理、工、农、医几大部类。以此为基础,根据《英表》学科规划和词汇分类的具体需求,参考其他分类体系对主干范畴表进行局部调整,形成指导《英表》词汇采集、类分与导航的范畴体系。由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综合分类法,而E1分类表是工程技术领域影响最大的词汇分类体系,因此在研究中将以这两部分类法作为主要的参考分类体系。

3、主干表选择及其结构特征

3.1 主干表选择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DD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LCC)是英语地区影响很大的综合分类法,这两部分类法都有专设的维护机构持续进行维护和修订,是选择主干范畴表的主要考虑对象。

DDC和LCC在类目体系和类号体制上有着较大区别:①DDC是一部通用分类法,系统性较强。而LCC是为满足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的要求而编撰的,并非通用分类法。LCC各分册由各学科专家分别进行编制和修订,没有统一的编制规则,缺乏明确的分类理论指导,系统性较差。②DDC是十进制分类体系,各级类目基本按层累制方式编号,类目体系等级分明,易于理解和使用。LCC是列举式分类体系,类目编号是一种完全的序数制,基本不能反映类目的从属关系。从类号体制看,《中图法》和DDC也更为接近。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更倾向于采用DDC作为《英表》主干范畴表。

3.2 DDC的结构特征与局限

在DDC中,工程技术主要对应一级大类“6 Teeh-nology(技术)”(为了阐述方便,下文只列类名的中文译称),其二级类中除“62工程”外,工程技术相关学科类目还包括"64家政与家政管理”、“66化学工程”、“67制造”、“68特殊用途产品的制造”、“69建筑与施工”。62中的“621应用物理学”、“629其他各种工程”所界定的学科范围从类名难以作出准确判断,将这两个类目进一步展开,621下包含了电子、电工、通信、计算机、动力、机械等学科类目,629下包含了交通工具、铁路、公路、航空航天、自动控制等学科类目(见图2):

展开“66化学工程”(见图3),发现66中包含了饮料技术、食品技术、冶金、石油、天然气,与《中图法》和E1分类表对“化学工程”的界定有较大区别。“67制造”、“68特定用途产品的制造”中大部分类目和《中图法》“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下的相关类目对应关系较好(见图4、图5)。

通过对DDC“6技术”大类逐级展开,并与《中图法》(T、u、V、x)及E1分类表进行对比分析,能比较清晰地观察到DDC类目体系的结构特征。

《中图法》工程技术相关部分(T、u、V、x)和E1分类表在DDC中基本都有对应类目,d王就是说,DDC能基本覆盖《中图法》工程技术部分和E1分类表类目。

虽然DDC基本能覆盖《中图法》工程技术相关学科领域,但两个分类体系对类目的划分还是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①DDC“624土木工程”在《中图法》中没有直接对应类目,在《中图法》中土木工程分散在建筑、交通、水利中。②《中图法》“TU建筑科学”在DDC中区分为工程和艺术两部分,建筑的结构、材料、施工等内容归人“69建筑与施工”,属工程范畴;区域

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园林等归入“71城市及景观艺术”和“72建筑学”中,属艺术范畴。③交通运输的界定有较大区别。《中图法》“u交通运输”在DDC中被区分为若干部分。水陆空运输及车站、码头、机场的运营管理等内容主要分布在385-388,属社会科学范畴;机车、铁路、公路、船舶、汽车等属工程范畴,涉及类目625、623.8、629.2和629.3。

DDC类号体制限制了各级的类目总量,为容纳更多新兴学科,在前三级类目中出现了一些学科界定不清晰的类目,比如“621应用物理学”、“67制造”、“68特定用途产品的制造”,“629其他各种工程”等。这些类目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一些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也位列其中。类号体制的限制使得DDC学科层级较深,需要层层展开才能逐渐明了,类目导航效果不佳。图6对比了DDC和《中图法》中工程技术主要学科门类所处的层级。可看出DDC中大部分工程技术基本学科的层级都在三级以上,电子技术、电信、计算机、自动化、核技术这些学科在DDC中已经到了第5级。

4、基于DDC构建《英文超级科技词表》范畴体系

4.1 基于DDC进行类目体系重构的思路

为改善DDC导航效果,需要对DDC类目结构进行一些调整。DDC前三级类目一般不用于文献分类,仅用于类目导航,因此调整DDC上层类目的构成,重构DDC类目导航体系原则上是可行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提升类级突出显示一批隐藏较深的基本学科门类;对类名界定不清的类目或包含学科门类过于庞杂的类目进行分拆和重组;删除或隐藏一些不必要的类目;根据需要新增类目以便归拢重组的各相关类目。

对分类法的改造须谨慎,分类法有其内在的分类思想,立类依据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相对平衡的体系,过度改造可能破坏这种平衡,导致更多问题。因此,在DDC类目体系重构过程中,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在不影响导航效果的前提下,对DDC中学科界定清晰的类目等同采用。对类名界定不清或学科构成过于庞杂的类目进行拆分时要尽量保证DDC三级以下类目的完整性,避免过度分拆。

・提升DDC学科门类的级位时需要参考《中图法》和E1分类表。对于在DDC中构成过于简单的类目不宜提升为工程基本大类。

・尽量集中DDC类目体系中类号靠近的相关类目,避免过度分拆。

・参考《中图法》与E1分类表对DDC相关类目进行归拢,但要避免归拢DDC中与《中图法》或E1分类表没有主要对应类目的过于分散的类目。

・归拢相关类目时尽量避免跨大类合并。考虑到《英表》范畴体系构建过程中理、工、农、医需要分工与协作,为保证几大部类相对完整,避免类目体系过多交叉,应尽量避免在理、工、农、医几大部类间跨部类归并。

DDC类目体系重构分两个阶段,首先是确定《英表》基本学科门类及其主要构成,然后对各学科细分类目进行梳理,完善类目参见体系。

4.2 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的确定

4.2.1 从DDC前三级类目中直接提取工程技术基本学科从DDC前三级类目中提取学科界定相对清晰的类目作为首批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共9个,分别为:“622矿业工程”、“623军事工程及船舶工程”、“624土木工程”、“625铁路与道路工程”、“627水利工程”、“628卫生与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工程”、“64家政与家政管理”、“66化学工业”、“69建筑与施32”。

“64家政与家政管理”在《中图法》中对应“TS97生活服务技术”。《中图法》第5版中将TS的类名由原来的“TS轻工业、手工业”更改为“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并对“TS97生活服务技术”的类目作了较大改动,这一类目在《中图法》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按照不影响导航效果时尽量保持DDC原有结构体系的原则,将其入选为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66化学工程”由于包含《中图法》和E1分类表中的多个学科门类,将对其进行分析,确定进一步的拆分方案(参见本文4.2.5)。

4.2.2 从三级以下的DDC类目中提取工程技术基本学科DDC部分工程技术学科隐藏在三级以下类目中,本研究将DDC分别与《中图法》和E1分类表进行映射,获取两部参考分类表的工程技术基本学科与DDC类目的对应关系,将一致性较好的学科提取出来作为第二批工程技术基本学科,学科下分类目的构成以两个参考分类体系共同对应的DDC类目为主,兼顾相邻相关类目尽量集中的原则,将邻近相关类目尽量归入同一个学科基本门类中。比如“621.37电量计算”在《中图法》“TM电工技术”中有对应类目,但在E1分类表“700电工技术”中没涉及,考虑到相邻相关类耳尽量归拢的原则,将“621.37电量计算”与621.31、621.32、621.33、621.34、621.37归入同一个基本大类――电工技术。

表1为第二批提取的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共11个。表中从左往右第一列为《英表》工程技术基本学科,第二列为《中图法》相应学科对应的DDC类目,第三列为E1分类表相应学科对应的DDC类目,第四列为通过分析对比确定的《英表》学科细分类目。

4.2.3 DDC 621的重组与“动力工程”的类目构成DDC“621应用物理学”中尚未处理的类目包括:621.1-621.2、621.4、621.5、621.6,这几个类目与两个参考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如下:

“621.1-621.2流体动力技术”:在《中图法》中主要入“TK能源与动力工程”;在E1分类表中主要入“610机械工程设备与动力”和“630流体、水力学、气动和真空”。

“621.4原动机和热力工程”:在《中图法》中主要入“TK能源与动力工程”;在E1分类表中主要入“610机械工程设备与动力”和“640热与热动力学”。

“621.5气动、真空、低温技术”:在《中图法》中拆分为“TP6射流技术(流控技术)”(气动技术入此),“TB7真空技术”和“TB6制冷工程”;在EI分类表中主要人“630流体、水力学、气动和真空”和“640热与热动力学”中。

“621.6鼓风机、送风机、泵”:在《中图法》中主要入“TH机械、仪表工业”;在E1分类表中主要人“610机械工程设备与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DDC621中上述几个类目在E1分类表中主要归为动力工程,在《中图法》中则涉及到了动力工程、机械、自动化、通用技术多个大类。为保证DDC类目在重组中得以相对集中,本研究采纳了E1分类表的类目构成方案,将DDC的621.1-621.2、621.4、621.5、621.6几个类目归并为“动力工程”。4.2.4 DDC 629的重组与“汽车工程”类目的构成“629其他各种工程”因类名界定不清被分拆后尚未处理的类目包括“629.2陆用机动车和自行车”、“629.3

气垫交通工具(水陆两用气垫交通工具、气垫船)”。

在《中图法》中,DDC 629.2大致对应“U46汽车工程”,但“自行车”、“摩托车”等内容被归入“U48其他道路运输工具”;在口分类表中,DDC 629.2对应“660汽车工程”,“自行车”、“摩托车”等在E1分类表中靠类也归入660。为避免将629.2再次拆分,保证DDC三级以下类目的完整性,本研究采纳E1分类表的处理办法,将629 2独立为工程技术基本学科“汽车工程”。

在《中图法》中,DDC 629.3的“气垫车”部分被归入U46,“气垫船”部分被归入“U66船舶工程”;在E1分类表中,DDC 629.3,归人“670船舶工程”。为避免将629.3再次拆分,本研究仍采用E1分类表的处理方法,将629.3归入DDC“623军事工程与船舶工程”。4.2.5 DDC 66、67、68的重组与“化学工程”、“轻工业、手工业”类目的构成将DDC66、67、68分拆后来处理的类目分别与《中图法》、E1分类表进行比对分析,可看出这三大类日在《中图法》、E1分类表中相对集中。在E1分类表中主要对应“800化学工程总论”、“810化学工业”、“820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在《中图法》中,主要对应“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

E1分类表对DDC 68覆盖较差,如图7所示:

相比之下《中图法》对DDC 66、67、68的覆盖更全面(见图8)。因此本研究主要参照《中图法》对66、67、68类目进行重组。将DDC的661、662、665(除“665.5石油”、“665.7天然气及工业煤气”)、666、668和678合并为“化学工业”。将DDC的663、664、667、674、675、676、677、679和DDC68大类下除“681精密仪器及其他装置”外的其他类目(682-688)合并为“轻工业、手工业”。DDC681归入“工程技术总论及工程通用技术”(参见本文4.2.6)。

4.2.6 “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的类目构成DDC每级类目有O-9共10个号,“0”为总论或通用性类目,也包括那些不能归入其他各类的类目。由于《英表》“工程技术”范围已超出DDC“62工程”,仅用DDC620不能代表《英表》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的全部内容。另外,DDC为文献分类法,很多加“0”复分的类目只适合对文献进行形式细分,不适于词汇分类。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0”类目进行分析筛选,重组适用于《英表》词汇分类的“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大类。

“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构成类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60、600、620,下属相关类目;②621、629、67、68,由于被完全拆分,这些类目在《英表》中不保留,需对其加“0”复分类目进行筛选,归入总论及通用技术;③681,之前的处理中没归人工程技术基本学科下的孤立类目。

DDC的6个复分表中除“Tablei Standard Subdivi-sions(标准复分表)”外,其余的复分表均为针对文献的形式复分表。“T1标准复分表”中除“01 Philosophyand theory(原理与理论)”和“04 Special topics(特殊主题)”外,其余均为文献的形式复分。因此,本研究对复分类目的筛选重点考虑“01”和“04”类目。

三种来源的类目汇总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英表》“工程技术总论与通用技术”与《中图法》及E1分类表的总论性类目部分基本一致:原理(基础科学)――设计――材料――仪器与测量,但通用技术部分有较大差别。通用技术是集中还是分散,不同的分类法处理不完全一致,为了避免DDC类目体系过细的分拆与重组,尽量保持DDC原有类目构成,《英表》在通用技术部分不做大的调整。

4.3 工程技术基本学科细分类目的处理原则

DDC主要用于文献分类,有一些不适宜词汇分类的特征,为保证《英表》范畴体系相对简洁,在重组基本学科门类后,需要对各学科细分类目进行梳理。处理原则如下:①删除DDC弃用类目(在DDC中加方括号的类目)。②不再保留被完全分拆的类目,比如621、629、67、68。③增加类目用于聚拢相关各类。为保证《英表》范畴体系与DDC较好的对应关系,要控制新增类目数量,新增类目原则上不用于词汇分类,仅作类目导航之用。④如果所有子类被提升,则隐藏对应的父类。⑤隐藏部分用于文献分类的加“0”复分类目。比如“624.092土木工程师”。⑥列举子类不全、有明显遗漏的类目,隐藏其所有子类。如“622.188宝石勘探”下只列出“622.1887半宝石勘探”,则隐藏622.188下所有类目。⑦隐藏在同一大类中有明显重复的类目。比如DDC土木工程中“624.153基础工程材料”与“624.18材料”有明显重复,可考虑隐藏624.153及其下级各类。跨大类交叉的类目不隐藏,可作类目参照以反映概念的多学科属性。

5、结语与讨论

本文分析了基于DDC构建《英表》范畴体系的可行性及构建原则,通过DDC与《中图法》及E1分类表的对比分析,对DDC类目进行了类级提升、类目拆分和相关类归拢等处理,共提取了24个工程技术基本大类和一个总论及通用技术类目,并进一步提出了各学科细分类目的梳理原则。

第8篇

关键字:排水系统;城市排水;公路排水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阐述公路路基路面排水以及城市道路市政管线排水

(一)公路路基路面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一般可以将其称为路基路面排水,公路排水设计应该包含几个方面内容。第一,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以及农田排水对路面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这类型的排水一般称为第一类排水。第二,在充分考虑如何快速对路面进行迅速排水之外,需要最大显限度的降低雨水对路面、路基质量破坏。尽力降低因为排水不畅导致的地下水下渗,避免使得路面使用性能以及路面结构受到破坏,这类型的排水方式称为第二类排水。在面对第一类排水时,一般需要充分考虑到路基填土高度,需要使用最小填土,在路基底部设置一些隔水层将其隔离开来。在施工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挖掘排水沟,在该排水期间保障逐渐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在底部加入一些石灰进行处理,将稳定层的高度逐渐提升,最好设置在40cm距离。第二类排水设计,这类型的排水设计一般会包含两个层面的技术。第一,通过路面横坡、边沟以及边沟槽位置,将路面的水逐渐排出去,将其排放到专门的排水沟之外。第二,设置起中央分隔带时,需要设置出几种类型的分隔带还有排水管。有横向排水管、软式透水管以及碎石盲沟等等。在施工阶段遇见雨天时,需要将地面的水迅速通过桥面排出去。另外隔离带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隔离作用,将这些水快速的排出路基之外。第三,设计起泄水孔或者是专门的排水管,这样可以将路面一些余留的水逐渐排出去。第四,设计中采用的是土路肩肩纵横向碎石盲沟,还有专门的沥青封层,这样可以将已经渗入路基的水排出去。

(二)城市道路市政管线排水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一般指的是雨水管道设计以及污水管道设计,这两种设计方式统称为市政排水设计。因为公路排水主要包含雨水排除,在该排除过程中会面临一个排水核心系统,就是排水系统,该系统处理排水问题一般都不包含污水排放系统。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主要是在带路下部设置起管渠。在沿路中一定距离内设置起专门的道路预留支管,这样就可以将两侧的污水、雨水将其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畅通的排水系统。最终这些水会逐渐从排水口中排出去,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排水工作。在水排放过程中,雨水的一般都是排入湖海、江河中,不能将其排入道路两侧,更不能将其排入低洼地。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主要都有主要的排水设施,有专门的检查井、雨水管渠以及雨水提升泵站等等。

二、公路排水与城市道路排水的区别

(一)对象和目的不同

第一,对象不同。路基路面排水的主要对象是公路路面的雨水、地下水及农田灌溉水等等。市政管线排水最核心的对象是道路两侧地块以及雨水和道路路面的雨水。第二,目的不同。路基路面排水最核心的排水方式是将路基两侧的雨水将其排放出公路范围之外,有效的防止地下水侵入路基中,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路基路面。市政工程排水目的是将收集到的水,将其排在合理的位置中,尤其是路面的污水。降雨来临之前,需要快速将路面两侧的雨水和地面水收集起来,并且将其排入雨水系统中。这些水会尽量的排入就近的江河、渠道以及湖海等位置,更好的避免了道路洪涝以及城市洪涝出现。

(二)方式不同

路基路面排水主要是借助边沟、路面横坡以及边沟急流槽等等方式进行排水,将路面水快速的排出路基以外。在进行中央分隔线设置时,需要有专门的软式透水管以及横向排水管作为辅助排水系统,这样就可以将路面水排入排水系统中。如果是施工期间,一般中央分割带会将雨水排出路基之外,一些已经进入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也会快速的被排出去。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选择的是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以及排水管等等。这样就可以将渗入地面的面层水逐渐引出来,将其引出路基层面之外。市政管线雨水系统,主要是通过雨水口收集道路路面水,预留的收集管会将两侧的雨水直接排入两侧地块。在最后通过敷设,将其融入雨水管道或者专门的雨水箱中,这样就可以将其排入江河湖海中。

(三)出处不同

路基路面排水,雨水会逐渐跟着沿道逐渐排入江河湖泊中,还有雨水在会逐渐排入池塘以及低洼地方。还有,当期横穿道路涵洞时,只要将这些水引出路基路面范围之外就可以。市政管线排水系统一般都完好,而且系统稳定性比较强。这些水的出处一般都是永久性的出处,对应的规划需要从永久性角度考虑,该污水出处接口要设置好。当雨水排入地下道路时,这个时候的水系统或者是道路沿线会直接进入江河或者是排洪渠中。在这些排水过程中,最终的出处是永久性的出处,因此,雨水排放过程中不能随意将其排入两侧鱼塘、低洼处,应该将其排入永久性的沟渠中。

三、公路排水与城市道路排水的结合

(一)穿越山区的城市道路排水

穿越山区的城市道路排水,这类型的规划属于城市道路规划,有些工程需要穿过林区或者是山区,具有的公路功能比较明显,而且都是属于常见的快速路。处理这类型的排水时,应该做好规划工作。根据地形、道路纵坡以及地形资料,从现场勘察中进行分析,从而做好排水设计工作,一般山区的排水一般都是分段进行,当明确了公路性质以及城市路段之后,就可以更加明确这些雨水的出处。

(二)穿越城区的公路排水

出现该情况时,一般都是公路穿越乡镇或者村庄时,在选择排水处理方式时,比较常见的有几种。第一种,需要将穿越的路段改成市政管道排水,将其直接纳入城区排水系统中。另一种是对公路排水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改造,这样可以更加适应城区特点。一般的做法是,将公路排水设施进行改造,从而更加适应排水需求。一般的做法是,需要在排水沟位置加盖板,简单而言就是将排水设施进行封闭住。注意不能有杂物堵塞边沟,另外,也注意路面的车辆和行人掉入边沟中。有的地方需要设置起专门的留口,使得公路两侧快速收集雨水,并且快速排入边沟中。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道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道路具备多元化、复杂化性质,在当前进行道路排水时,需要充分认识相关性质。在进行排水设计时,应该结合当前的路面情况,从道路两侧的地形地貌、道路纵坡以及用地性质情况加以分析,选择合适的排水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显英,张欣.公路排水系统污染控制-蓄毒沉淀池设计与应用研究[J]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全国排水委员会年会-2011年6期

[2]陶丽娜,柴贺军,阎宗岭.土石混填路基内部排水设计的数值模拟[J] .公路边坡及其环境工程技术交流会-2012年6期

[3]王焱,刘国东,蹇依,向雪梅.地下水流模型在公路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以国道231线郎川公路为例[J] .《公路工程》 ISTIC -2008年2期

[4]孔令伟.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行为及施工技术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1年4期

第9篇

关键词 盾构 硬岩 勘察 滚刀

盾构法隧道是利用盾构机连续进行开挖面支护、土方挖掘、管片拼装等循环步骤修建而成的隧道。和传统的矿山法隧道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快速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城市地铁及其他市政工程中。

盾构机刀具在盾构设计、施工中有十分重要意义。其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安全、按时、顺利地进行。根据目前正在施工的广州及深圳地铁建设经验,随着城市轨道路网的延伸及建设力度的加大,盾构区间不仅需穿越常见的软弱地层,同时还需在部分硬岩地段中通过。因此在刀具选择上既要考虑在软岩中开挖的需要,也要考虑在硬岩中的要求。

在刀具布置上一般认为刮刀适用于土层及部分软岩,盘形滚刀(图1c 、1d) 适用于硬岩,其中单刃滚刀能用在强度很高的岩石中,国外曾有在抗压强度超过200 MPa 岩石中应用的工程记录。但从目前国内施工中所遇到的单轴抗压强度为120 MPa 岩体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此段土压平衡盾构(图1a) 即使采用了单刃滚刀,其效果与预想也有一定距离。

土压平衡盾构虽然和硬岩掘进机(图1b) 在掘进方式、机械总体设计思路上有较大区别,但在硬岩段对刀具要求是类似的。本文从当前地质勘察现状及硬岩掘进机刀具设计原理出发,结合国外硬岩TBM 工程勘察要求及试验项目,提出了硬岩地段地质勘察建议。

图1  盾构机及其刀具

段盾构工程的地质勘察,有其独特之处:

1  盾构工程地质勘察特点(1) 地质勘察报告不仅被设计部门使用(结构与其他土木工程相比,盾构工程,尤其是硬岩地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被工程承包商使用(盾构机选型及详细设计、工期筹划等) 。(2) 地质勘察报告中不仅包括常规力学实验, 还需包括针对盾构工法的特殊实验。甚至不同的盾构机、刀具设计模型所要求的实验项目及程序有所不同。(3) 常规力学实验中有效数据的判别标准与常见土木工程不同。

2  硬岩滚刀破岩原理

2. 1  硬岩滚刀破岩原理

硬岩滚刀破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图2) :

(1) 挤压阶段:滚刀在高推力作用下,切入岩石表面(切入深度1~10/15 mm , 取决于岩体强度), 同时岩面产生局部变形及很高的接触应力。并在此应力作用下,刀刃与岩石接触部分的岩体产生粉碎区,即应力核心区(pressure core) 。此核心区深度越深、范围越大对提高破岩效率越明显。

(2) 起裂阶段:沿粉碎区周边应力大于岩体的抗拉强度或抗剪强度时,便产生张拉裂缝。该裂缝是滚刀能否破岩的先决条件。在应力核心区下层是应力过渡区(transition zone) ,该区为应力衰减区,对岩体裂缝的产生不起控制性作用。在刀刃正下方分布有主裂缝,由于其方向与破岩方向一致,因此也不能显著地提高破岩效率,但能加大下个循环中压入阶段应力范围。

(3) 破碎阶段:当相邻滚刀的间距使起裂阶段产生的裂缝相互连通时,表面部分岩体便被裂缝分割,形成碎片并脱离开挖面。

图2  硬岩滚刀破岩过程

2. 2  破岩影响参数分析从滚刀破岩全过程分析,有以下因素直接影响裂缝能否形成: 1) 岩石硬度:在刀具挤压阶段,必须保证刀具硬度要高于岩石硬度,才能切入岩石表面,形成必要深度的应力核心区。2) 抗压强度:刀具切入岩石表面后,当应力大于岩石抗压强度(单向应力条件) 或抗压强度与地层主应力组合值(三向应力条件) 时才能形成粉碎区,以保证裂缝产生位置具有一定深度。3) 抗拉强度:是裂缝形成的力学原因。

同时根据以往工程实践及试验数据,以下因素影响破岩效率:1) 脆性/ 塑性:是对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的综合评价,适用于抗压强度较大(小),而抗拉强度较小(大) 岩石。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在同样条件下,脆性岩体在挤压阶段所需时间远远小于塑性岩体(约八分之一) 。2) 耐磨性: 本指标直接关系到盾构机掘进效率,是承包商进行刀具寿命及备品估算、工期筹划的主要依据。根据国外资料统计在耐磨性小的岩石中,更换刀具时间占总停工时间的3 % , 而在高耐磨 性岩石中有20 % 之多;以每掘进1 米时间计算,耐磨性小的岩石为0. 02~0. 05 hr/m , 而高耐磨性岩石则可高达0. 2 hr/m。

3  国内外TBM 工程勘察

由于国外TBM 工程数量较多,硬岩强度及特性变化较大,同时在基础研究上投入较大,因此其水平远远高于国内。在目前条件下,对其设备、工艺及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是减少差距的有效途径。

3. 1  国外TBM 工程勘察要求及项目

国外TBM 工程勘察工作一般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服务:

(1) 工程总体布置,包括线路及土建的设计优化;

(2) 围岩稳定性分析及衬砌支护要求;

(3) 不同开挖方式的比选、掘进设备的选择、施工进度、设备性能预测;

(4) 环境影响评估及渣土的处置;

(5) 工程造价及进度的估算。

因此其勘察工作主要分两个方面:

(1)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点进行区域岩体类别、节理、裂隙的调查,包括宽度、倾角、走向(图3) 。既有工程经验及试验均验证了节理、裂隙等软弱面对岩体的贯入度(PRev) 及刀具破岩效率有很大影响。

图3  隧道与节理关系图

在硬岩TBM 设计中主要有两种模型:挪威科学及技术大学模型(N TH) 及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校模型(CSM) 。虽然两种模型在输入参数、经验公式上有一定差别,但预测结果(贯入度、刀具数量及寿命、掘进推力、掘进扭矩、掘进能耗) 具有较好对比性。在这两个模型中贯入度都是一个极其重要参数,它直接约束了其他预测结果,也是评价所设计的TBM 是否满足承包商工期要求的主要指标。其中在NTH 模型中,贯入度与滚刀直径影响系数Kd 、刀距影响系数Ka 、节理、裂隙影响系数Ks 有关,而节理、裂隙间距直接制约影响系数Ks 取值(表1) 。因此国外TBM 工程普遍要求在区域地质图中反映软弱面分布的状况。

表1  节理、裂隙间距与影响系数Ks 对照表

(2) 室内试验:国外室内试验是在总结多年工程实践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正、完善而成,内容远比国内齐全,也部分反映了其对破岩机理认识及刀具设计的思路(表2) 。

表2  室内试验明细表

说明: ISRM : 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 ASTM : 美国实验及材料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N TH : 挪威科学及技术大学(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SM :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校(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DRI : 岩石可钻性指标(Drilling Rate Index) ,根据S20 值求得CL I : 刀具寿命指标(Cutter Life Index) ,由SJ 、AVS 求得国外室内试验特别强调样品的真实性,一般通过钻孔数量、位置及试验项目相互校核。硬岩段钻孔间距一般为15~ 60 m(地层复杂) ,150~ 300 m (地层简单) 。在软岩段为15~30 m(地层复杂) ,90 ~150 m(地层简单) 。对于预测模型中敏感参数-抗压强度要与抗拉强度均要通过其内在关系互检

(见图4 、5) 。

图4  单轴抗压试验破坏类型

图5  抗拉试验破坏类型

3. 2  国内盾构工程勘察现状国内盾构工程特别是硬岩地段盾构工程数量不是很多,而且仅仅在近几年才出现。目前暂时无专门针对硬岩的勘察规范。同时由于从事盾构工程的勘察单位一般长期开展非盾构工程勘察,因此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数据的选取、勘察报告的撰写与国际常规做法有一定差距。往往套用一般土建工程的勘察模式,不能对后期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管理给出可靠参考依据。甚至由于在某些参数对工程影响认识上的偏差,报告中给出错误或相反的数据。目前勘察报告对岩石开展的项目主要有密度、凝聚力、内摩擦角及抗压强度。暂时还未开展抗拉试验,而在抗压强度取值上存在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

(1) 试验时没有区分破坏类型(节理/ 裂隙破坏,岩石破坏。见图4) ,剔除无代表性数据,导致统计基础不可靠;

(2) 受一般土建工程影响,在试验时认为低值对工程更安全,使勘察报告中数据代表性不强。

4  对当前勘察工作的建议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的逐步完善,线路埋深日益加大;而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条件也逐渐成熟,硬岩段比例会稳定上升。但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硬岩段盾构工程上国内外无论是认识还是具体实施,均存在较大差别,如对刀具破岩机理的认识差异、对盾构机施工工艺上的理解程度、对岩体不同特性的掌握程度等。如何减少工程造价及工期上风险是一个新的课题。作者仅从自己工作体会中提出以下建议:

(1) 根据盾构工程特点及勘察工作目的,尽快组织国内科研院校与承包商紧密配合,在实践中,认识、理解国外盾构机、刀具设计思路及模型,并找出各相关参数内在关系,为确定室内试验项目、目的及试验程序提供理论依据。

(2) 仔细分析国外试验程序,收集试验数据,在考虑试验手段通用性、数据可对比性及盾构设计模型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可直接引用结果的试验项目、需重新试验项目及操作程序。

(3) 硬岩段增加抗拉强度试验项目,同时加强抗压、抗拉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监督。

(4) 在地质柱状图中,对裂隙、节理应描述其宽度、倾角;条件允许时,在区域地质图中增加区域软弱面分布内容。

(5) 对于目前工程中异常地段应在事后进行补充勘察,适当扩大试验内容,分析原因,为今后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  Levent Ozdemir , Bjorn Nilsen. Recommend Laboratory Rock Testing For TBM Projects.

第10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 委托代建 回购

近年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投融资领域的改革,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借鉴国外的融资经验和模式,涌现了很多新型的融资模式,为加快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鼓励社会投资,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同时,为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采取各项措施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管理。

委托代建制(以下简称代建制)与回购(以下简称BT)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但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1、代建制

1.1 代建制产生依据

针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弊端,以及由此导致的各方行为主体责任不明确、过程无法有效控制等问题,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指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代建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已组织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试点,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代建制,北京、深圳、宁波等地纷纷出台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

1.2 代建制的概念

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投资人或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的组织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

1.3 代建制的实施对象

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例如:政府的办公用房、环境保护、市政工程、水利设施、科教文卫体。社会福利及其他公用事业等项目。

1.4 代建制的运作模式及特点

1.4.1 代建制的运作模式

目前,代建制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

(1)“委托代建合同”模式。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业主”)采用招标投标方式选定一个工程管理单位作为“代建单位”,与“代建单位”(受托方)签订“代建合同”。由代建人代行项目业主的职能,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有关审批手续,自主选择工程服务商和承包商。项目建成后协助委托人组织项目的验收。

(2) 以常设性事业单位为主,实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即成立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全权负责公益性项目的建设实施,建成后移交使用单位。如深圳市借鉴香港做法,成立工务局,作为负责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和其他重要公共工程建设专门管理机构,代表政府行驶业主职能。

1.4.2 代建制的特点

(1) 业主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小,但合同管理难度较大。

(2) 有利于控制工程质量。

(3) 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4) 对代建商而言,责任重、工作量大,不仅需要外部环境协调,还需要做好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协调,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5) 由于代建模式中采取的是成本加酬金合同,在这类合同中,业主需承担建设中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代建商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因此,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业主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代建商也往往不注意降低建设成本。

1.5 项目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

(1) 根据项目建议书批准的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和总投资额,提出项目使用功能配置和建设标准;

(2) 协助代建单位办理规划、土地、施工、环保、市政接用等审批手续;

(3) 参与项目设计的审查工作及施工、监理招标的监督工作;

(4) 监督代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参与工程验收;

(5) 监督代建单位对政府资金使用情况;

(6) 负责政府差额拨款投资项目中的自筹资金的筹措,建立项目专门帐户,按合同约定拨款。

1.6 代建制的作用

(1) 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代建制界定了出资者、建设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约束机制,即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2)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代建制选择项目管理公司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从而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质量、工期和造价,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克服“三超”现象。代建制改变了政府工程原有的由建设单位自建自用建设模式,实现了建设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任和利益的分离,避免使用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钓鱼”方式争项目,克服了过去普遍存在的建设项目“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的“三超”现象。

(4) 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代建制建立了投资者、建设管理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相互监督约束机制,使得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重要环节,诸于设计、施工、招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制止了违规行为,也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2、BT模式

2.1 BT模式的概念

BT(Build-Transfer,建设-移交)模式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融资模式的一种演变。BT是指项目所在地方政府或所属机构(简称业主)与投资人和经营者或其组成的项目公司(即项目投资建设方,简称BT方)签订特许协议(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权),将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项目交由投资人成立的项目公司融资建设。特许期满后,按照特许协议的约定,BT方将BT项目移交给业主方,业主方以股权回购的方式分期分批支付投资人的投资额及合理收益。

2.2 BT模式的主体

BT模式中有三个主体:

(1) 项目业主。是指项目所在地政府及所属部门指定的机构或公司,也称项目发起人,负责项目建设特许权的招标。在项目融资建设期间,业主在法律上不拥有项目,而是通过给予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项目建设、开发和融资的支持,在项目建设完成和移交后,才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2) BT投资建设方。BT方通过投标方式从项目所在地政府获得项目建设的特许权,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安排融资和组织项目的建设,并承担相应的项目风险。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相应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原材料供应商等。

(3) 贷款银行或其他相关单位。融资渠道在BT模式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一般是投资方自有资产、银团贷款、政府政策性贷款等。而贷款的条件一般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BT方的管理能力和资金状况,以及政府为项目投资方提供的优惠政策。

2.3 BT模式的运作方式及特点

2.3.1 BT模式的运作方式

BT模式没有固定的运作方式,由项目的特点、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各参与主体的实际情况所决定。根据已实施的BT项目的实际运作特征,主要划分为四种方式。

(1) 施工二次招标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仅承担投资职能的投资人(联合体),由投资人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对BT项目进行融资、建设组织和管理。项目公司自行融资、办理工程建设有关审批手续、通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选择施工承包商、监理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等。

(2) 直接施工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能够承担项目主体部分施工的投资人(联合体),投资人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对BT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和管理。

(3) 施工同体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同时直接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和施工职能的项目投资人(联合体),投资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对BT项目进行建设管理。

(4) 垫资施工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同时承担投资和施工职能的项目投资方(联合体),投资人直接承担项目融资和施工职能,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由政府承担。

2.3.2 BT模式的特点

由于BT模式的项目的特许权不具有获得特定经济效益的能力,BT方的投资成本和回报来源于项目收益以外、超出了项目本身的现金流的范围,不具有有限追索特点。其投资回报来源于政府部门的分期偿还,构成了业主实质上的债务,而BT方由于投资而获得债权。BT模式的风险实行有限分担,BT方在项目建设期内承担了融资、投资、支付、管理等建设风险,而其他的项目决策风险,建设期后的其他风险将由业主方来承担。

2.4 BT模式的融资过程

合作银团与BT方签订BT项目合作意向书。该意向书包括:BT方聘请合作银团为财务顾问,而银行对该BT项目提供全面的财务支持;银行承诺对BT方的流动资金提供补充贷款,在BT方提供担保的前提下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贷款以补充因BT项目而造成的其他项目的可能流动资金的需求;银团承诺对BT方提供贷款,贷款担保为业主的全额付款保证。签订BT投资建设合同,业主对BT方出具全额付款保证。BT方与银团签订财务顾问协议。银团以业主的全额付款保证为担保与BT方签订贷款协议。

2.5 BT模式的作用

BT模式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1) 通过BT,使未来的财政性收入即期化,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而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引导了民间资本的合理投向,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

(2) 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转变政府职能。BT模式可将大量非政府资金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使政府规划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尽早实施,提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规模效益。

(3) 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政府强大的资信能力,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工程承包公司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益预期。BT模式使众多企业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剩余资本找到投资途径,改变其投资渠道单一的局面;企业降低了投资的盲目性,减小了风险,保证其资本的增值。

(4)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散风险,BT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引入社会资本,多方共同承担风险,获取收益。

(5)改善了基础设施硬件环境,有利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BT模式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优化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BT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政府和企业信用的考验,通过实施BT模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平台。

3、代建制与BT模式的区别

分别从代建制和BT模式的概念、实施对象及主体、运作模式、特点及作用等可以看出代建制与BT模式有如下区别:

(1) 项目产权归属不同

对于代建制而言,代建单位始终没有项目的拥有权,而仅仅从该项目得到与项目总投资成正比例关系的代建管理费(一般为总投资的2-5%)。对于BT模式而言,在项目的建设期BT方拥有对项目的所有权;在完全正式移交项目前,按照政府支付的回购款比例BT方与政府共同拥有项目的产权。

(2) 资本金出资方式不同

代建制一般来说资本金出资是由业主(地方政府)承担,银行融资可由业主(地方政府)或建设单位负责。对于BT模式,资本金和银行融资一般均由建设单位负责。

(3) 关系复杂程度不同

对于代建制而言,关系相对较简单,主要是业主和代建单位之间的关系,靠代建合同约束对方,责权利关系明晰。另外部分地市政府已就“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和“投资建设项目委托代建合同”正式出文,个别发达城市更是针对具体类型项目制定了专门的代建管理办法或代建监管实施细则。

BT模式涉及的关系复杂,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BT 模式项目涉及投资、融资、工程建设(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移交付款等一系列的安排和众多的参与当事人。各参与当事人在项目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关系需通过一系列合同确定,所以BT模式是多个合同的组合,涉及纷繁复杂的多重法律关系。

(4) 风险程度不同

代建制有较多的法律条文约束,使得实施起来风险较小,且国内已有较多成功案例。

BT模式缺乏相应的统一法律规范,风险大,风险分担复杂,而且BT模式项目大多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且建设和资金回收时间长,相关风险较大;由于BT模式运行涉及主办方、投资方、项目公司、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众多主体,因此其风险分担也非常复杂,风险边界大。

(5) 融资主体不同

项目采用代建制时,业主方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在我国业主方往往指的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政府相对来说信誉较好,融资渠道多。

BT项目则是由项目公司和BT方共同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尽管投资人组建BT项目公司后仅以BT项目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融资和建设,但由于投资方必须对BT项目公司筹集建设资金提供担保且向业主承担建成BT项目的最终责任,因此实际上BT项目公司和投资方必须共同承担项目融资建设责任。

(6) 作用不同

代建制突破了旧有的管理方式,使现行的“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各环节彼此分离,互相制约”的模式。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具有突破性的变革。能够起到克服“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的“三超”现象。竭制违规违法行为。BT模式主要是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开辟企业新的投资渠道。BT模式主要是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开辟企业新的投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赵文义. 委托代建制运营特征及其法律关系分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5-62.

[2] 兰定筠,李世蓉,何万钟. 业主工程项目采购模式与代建制制度创新的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8,41(7):82-86.

[3] 陈关聚,张鹏. 扩大内需项目实施代建制委托模式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10,4:167-169.

[4] 邓曦,刘幸. 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模式下的委托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4):148-151.

[5] 张泽颖.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人法律地位探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322-324.

[6] 毛云婷,李汉华.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中的委托风险与防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28-63.

[7] 黄喜兵,苏文乾. 基于委托的代建风险规避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9):44-47.

[8] 席敏, 张婉君.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BT 模式研究.经济纵横,2005,11:20-22.

第11篇

关键词:定额计价;清单计价;工程结算;结算审核;工程造价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8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1

工程造价合理的主要程序和途径必须确定,造价预结算审核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必要环节,其中包括方方面面,如系统检查和复核预结算,它能使误差被及时发现和制止,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工程结算在送审中常发现不合理并且误差较大的现象,最终原因来自发包方、承包方等自身方面。在发包方看来,必须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现场签证中的言词表达清晰。在承包方看来,一方面是对施工合同及现场签证理解不明确时,错误就会出现,做出有利于施工方的解释只是单方面的;另一方面是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很少,导致预算定额、计价表或者补充定额都不清晰,造成实际发生费用与定额相距甚远。本文就笔者的实践,根据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层面,对定额计价方式和清单计价方式的结算审核的重点进行描述,从而为造价审核人员选用合适审核方法提供参考。

1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定义

1.1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造的价格,宏观来讲建设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都归类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定义是某项工程进行中开销的全部费用,其中投资估算、工程结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均归为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遵循图纸、定额与清单规范等,工程中所包含的直接与间接费用等全部费用进行精密核算。

1.2 工程结算

根据承包合同与双方确认完成工程量就是工程结算工程量,建设单位可要求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结算工程量对工程价清算经济文件进行处理。鉴于土木工程建设具有较长的施工时间及动用资金巨大等特殊性,处理措施是对工程价款实施中间结算、年终结算,给竣工结算规定工程竣工验收的方式,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资金耗费得到及时弥补。

2 定额计价方式下工程结算审核的重点

2.1 工程量的审查

在工程的结算审核过程中,工程量的审查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具有量大、繁杂的特点。其审查的正确度将影响工程结算的准确度。

2.1.1 工程量准确度的审查。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必须要以现在执行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严格执行,例如对运土方的审查不仅要注意运土距离,对运土数量还要关注,另外还要确定回填的土方是否符合条件;墙体中的圈梁所占体积是否已扣除;如果桩料长度超过普通桩料长度请求接桩时,要审查接头数正确与否;不同砂浆强度等级的墙和定额按规定立方米或按平方米计算的墙,有无混乱、错算或漏算;按规定不同厚度的内、外墙是不是可以分别计算,应扣掉的门窗洞口及埋入墙体各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等是否已扣掉;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是不是重复计算;挖地槽、地坑上方是否出现“挖空气”现象;钢筋计算是否已扣除保护层等进行重点审查。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审查定额中的详细规定加强注意。

2.1.2 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工程量采取实地的核实举措。结算审核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从而对变更签证进行调整,做好增减措施,防止有些施工单位在结算阶段出现不减只增的现象。比如某工程在结算的过程中送来的图纸和各项子项目之间的内容都能对应,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查中也无问题,但是有造价审核人员去现场查看的时候,才发现设计图纸的大理石地面全部取消掉了,被留在后期装修施工中。施工单位对签证上的工程量做的是只增不减,对结算时所上报的结算资料也是只增不减,整个工程的业主方不知道施工单位将这些工程量再一次地计算在结算中,此一项就增加了数十多万的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定额中所规定的一些项目要采取适时调整的措施,在调整的过程中涉及到现场的实际做法,也会涉及到定额子目的选择,对此,结算审核人员就要到工程的施工现场中详细地了解现场实况,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符合实际。

2.2 审查定额单价的套用

定额单价的套用审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造价审核的其中一个环节,审查时请关注以下方面:

2.2.1 预算中所列出的各分项工程单价是不是与现行预算定额的预算单价相一致,其中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括的工程内容是否和单位估价表吻合。

2.2.2 审查换算的单价,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能否是定额中准许换算的,其后通过审查来敲定是否正确。

2.2.3 在符合编制原则的基础上审查补充定额和单位估价表的编制、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2.3 审查费用项目及计取内容

2.3.1 措施费的计算是不是按照有关的规定标准开展,规费和利润的计取基础是不是按照现行规定执行,是否有不能作为计费基数的费用也纳入了计费的基数。

2.3.2 预算外调增的材料差价是否计取了企业管理费、组织措施、分部分项工程费或人工费加减后,针对性费用是否有做调整改良。

2.3.3 是否乱计费、乱分摊费用现状。

3 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结算审核的重点

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设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其他项目费、措施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审核工作从以下方面展开:

3.1 做到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了然于胸

业主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安排充分的时间,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最好委托有实力的造价咨询单位详细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避免缺项、漏项等而造成工程执行中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有些项目工程规模大、工艺复杂、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和工期较紧,必须采纳综合评标法,将施工单位的资质、诚信、专业实力、类似工程业绩、施工组织设计等列入评标的范围之内,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合理的权重,签订施工合同以优选合适的施工单位为标准。同时,对比分析各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筛选出有明显异常综合单价的投标报价。在完善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对招投标阶段加强控制,降低质量、工期、成本的管理难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为后期工程结算审核时避免结算纠纷打下坚实基础,所以熟悉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是造价核算人员审核工程造价的前提之一。

3.2 合理预算编制在预结算审核中的优势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工作流程情况,内容存在相同的编制。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实施中,审核编制必须在合同、招投标等众多文件的基础上,连同工程建设详细情况开始合理化编制。在业务稳定的前提下须选择好固定预算编制。与此同时,修改审核内容及形式,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便利条件。在审核编制工程造价预结算制度时,要确保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调查和实证,做到工作量审核的有效性。现阶段常用的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全面审查法、标准预算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及重点抽查法等,并结合选择各种审核方法和土木工程建设的现状,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来降低成本。

3.3 工程量的审核

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实际完成的作业就是结算工程量,同时按照合同约定的固有计量方法开始计量的工程量工作。但是在一些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很多工程项目没有建立完备的计量支付制度,因此,到了工程的竣工阶段,就应根据竣工图纸对工程量进行结算。审核工程的实际工程量进行的时候,第一要了解工程量的计算要求;第二要了解竣工图纸,全方位熟悉工程的签证变更。工程量的审核过程中,其具体的审查内容是查看有没有按照工程量要求的规则进行计算,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有无存在多计或者重计的情况。

3.4 现场签证的审核

在对现场变更签证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施工单位在报送现场签证的过程中将定额已经包含过的内容再次进行重复签证,审核人员首先要对定额和清单内容进行熟知,对此应该详细地了解费用项目的组成部分。

按实签证。为了减少工程施工中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从而造成预算控制失控的局面。在对现场签证审核的时候,必须要依照定额作为标准。相关的造价审核人员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审核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对签证内容采取详细的核对,不能见签证就计算工程量。

工程动态要在深入现场后全方位掌控。结算审核在深入现场的同时,必须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细致认真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造价工程师要想对工程动态有所掌握,须了解工程是不是按图纸和工程变更在施工,是不是某些经销商没在施工,通知是否对有去掉的部分及时给予提醒措施,是不是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发生变化,及时现场核实问题。

3.5 变更项目价格的审核

发承包双方必须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和具体双方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的约定,特别是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权限范围和效力进行约定,还有报送现场签证单和审核程序、权限、时限,有利于减少结算时因工程签证单引发的不清和互相推卸责任现象。

3.6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现场考评及文明工地评定是该部分审核要点,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装拆卸费用均要有现场签证,垂直运输机械费用要衡量机械使用时间能否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等条件。

4 结语

在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就审核的方法而言,两种计价模式下的结算并无多大区别,工程造价审核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两种模式下审核工作内容各有侧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审核方法。

参考文献

[1] 蒙小华,胡凯燕.关于工程结算审核的研究[J].基建优化,2007,(1).

[2] 刘健.工程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2007,(10).

第12篇

关键词:地下工程 施工方法 开挖措施我国近年来的地下工程发展尤为迅速,是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乃至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中较多的都是在地下进行施工建设的,而且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铁、市政工程涌现,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扎实的基础,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前提;同时也造成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介质目前,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开挖方法很多,具体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需要选择适合实际工作的开挖措施和方法。

一、地下工程概述

地下工程主要指的是那些深入地面以下的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工程模式,也是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土木工程一种。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中包含了地下房屋、地下构筑物等建筑结构。目前我们最为常见的地下工程主要有公路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这些工程在目前的施工中是一项效益最好、工作作用最佳的一种。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为了有效的保护地面上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而营造新世纪的地下空间资源,在新的世纪,也就是二十一世纪建造更多的地下工程将会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为基础,也是以基础工程体系措施为综合要求的工作模式。

1、地下建筑

顾名思义,地下建筑也就是在地面以下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物,如地下隧道、人防工程、油库等等。地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显著的区别于地下建筑特征,是一种显著不同体系的地下建筑特征。地下建筑是具备着良好的热稳定性、密封性的工作体系,也是以良好的抗灾和保护性能为基础环节的综合性建筑结构,在施工的时候具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在施工的时候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缺陷,地下工程在施工中施工较为困难、工期较长且投资较高,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用户心理需求,进而充分的发挥出应有功能和效益[1]。

2、施工特点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进步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城市发展中逐步出现了用房拥挤的情况,其地下工程来发趋势必然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自上个实际九十年代起,我国地下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深入日益加深和建筑物等有设施距离的逐步推进,推动了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想更高水平,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地下工程特殊开挖方法

在目前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特殊施工方法主要有冻结法、气压法等。

1、冻结法

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将待施工的地下工程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含税不稳定的岩层进行冻结,使之姓曾封闭的冻结壁,隔绝地下水联系,改变岩土的性质,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一项特殊的施工方法。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冻结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特殊底层的凿井,基坑合格挡土墙的加固技术,盾构隧道盾进出洞周围的土地加固,地铁。公路隧道联络通道及其泵站施工、两端隧道地下对接是土体加固和特殊段工程事故的处理或者请修复等方面[2]。

1.1 冻结法原理

冻结法是利用传统的氨压缩循环制冷技术来完成的,是为了形成冻结壁,首先在精通周围由地面向地层钻进一圈冻结孔,孔内安装冻结器。冻结站制出的低温盐水在冻结期内循环流动,吸收周围地层的热量,形成冻土圆柱。冻土圆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扩大,形成了封闭的冻结壁,直至达到蛇酒的厚度和强度为止。通常把这个期间称之为积极冻结期,而将掘进是维护冻结壁厚度期间称之为消极冻结期,吸收了底层热量的盐水,在盐水箱内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中的液氨。是液氨变为饱和的蒸汽,再被研所急研所成水,传递给冷凝器冷却。降低热和压缩机做工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最后这些热量传递给大气。

1.2 冻结法特点

作为开挖地下工程的临时支护方法,冻结法施工具体有以下优点:

1)冻结法施工的使用范围很广泛,人工冻结法可冻结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不稳定土层和含水岩层。冻结壁可进入基岩不渗透水层,冻结法适用于复杂的地形条件,几乎不受地基土的地质条件限制。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形成任意深度,任意形状的冻土比,可以成为某些工程中的唯一可用的辅助方法。

2)冻结法施工的隔水性能好,冻土比本身就是地下水控制系统,交圈以后冻结壁连续性好,强度高,因而隔水性能非常好。

1.3 冻结法施工

冻结法施工方案选择应该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隧道在所穿过的岩层和土层的工程地质与水文特点进行分析,依据冻结的深度和冷冻设备的分析和控制手段进行综合的考虑,确定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最佳技术经济效果为出发点,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冻结方案。冻结站的主要设备有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辅助设备有氨油分离器、储氨器、集油器、调节阀、液氨分离器和除尘器。

2、气压室法

气压室法是将整个开挖洞段密封起来,在进出口段布置气密式,由洞外进入气密式在进入洞内,序进过两层密封门,洞内气压大于外压或者大气压。用超压来减少深入洞内的谁,也用此压力来干烧围岩自稳的情况。,当然,气压迷失发需要额外的设备投资,而且施工的速度将降低,一般只是在不得已时采用。

3、分布开挖、分布支护法

在软弱地层中开挖较大的洞室,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开挖一小部分,然后用喷锚支护做全断面保护,在逐步的扩挖,逐步支护。最常用的是双侧导坑法,即是挖好一个侧导坑,支护好,再挖另外一个测到坑,也支护好,最后再挖掉中间遗留下来的土柱,并支护形成密封比结构,开挖后再由在其中做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

三、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应用的不断增加和应用措施的不断提高,在其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施工手段和施工方式也在日益的提高和变化。随着地下空间发展中,地下建筑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措施的不断完善,对地下建筑施工的方法也在日益提高。使得对工程特殊开挖法的方法进行探讨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建筑环境学 核心基础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26-02

Course Teaching of Built Environment

Li Shuzhan,Li Hongxi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China 450001)

Abstract:In the paper,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form many aspects such as course orientation,course continuity,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mbined with several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Key Words:Built Environment;The Core Basic Course;Teaching Eeform

建筑环境学是1998年专业调整以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设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共同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平台,但是,唯有建筑环境学反映了本学科本质特点,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基础。

1 课程特点及教学难点

建筑环境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从与采暖空调密切相关的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体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反应,到建筑空气环境,再到建筑光环境和声环境,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生理、心理等多门学科内容[1],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学术界的前沿,而且很多问题仍在讨论中,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本课程信息量大而且不连贯,术语与理论公式较多,理解困难。

建筑环境学部分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重复。例如,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热湿环境章节中针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内、外扰量及透光围护结构和不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从机理分析到实际运算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的“空气调节”专业课中仍将重复介绍,从而导致了课时不必要的浪费。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不突出。目前环保与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种建筑环境测试、建筑及建筑设备的节能评估、节能诊断已成为社会急需的技术,但是作为其学科基础的建筑环境学课程则侧重于理论分析而缺乏实际技能和方法介绍。这往往使学生觉得课程脱离实际,没有实践操作性,因此缺少学习热情。

2 教学探讨

根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对本专业数届本科生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总结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得到以下几点体会,希望对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的良好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1 充分认识,明确定位

建筑环境学是学生真正接触本专业实质性内容的第一课[2],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是激励学生热爱本专业并由此建立社会责任感的契机。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绪论介绍中,应采用浅显生动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建筑-设备-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特色与核心基础,它反映了本专业与热能动力专业的根本区别,明确本专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主线,营造舒适、健康、绿色的室内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后续所有课程的学习都是围绕该目标而进行的。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树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2 结合后续课程,注意前后衔接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建筑环境学课程总学时数为48学时,课时少而内容多,因此不能面面俱到。由于后续课程中有部分内容重复,所以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应互相结合,侧重点不同。例如,冷热负荷计算在建筑环境学中热湿环境章节占有较大部分,但是该内容在后续空气调节课程中将更加详细介绍,因此,在本课程讲解中将侧重于定义、成因分析,详细讲解负荷形成机理,而具体公式计算过程、计算机程序应用则由后续课程重点讲解。这样,“少讲”优于“多讲”,可使学生将知识点“吃透”,而不至于“囫囵吞枣”。

在教学体系设置上,应当使建筑环境学的教学内容与“空气调节、供热工程”等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衔接。我院在课程设置上,将“建筑环境学”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将“空气调节、供热工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学生经过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垫底”后,立刻接触到专业技能的训练,这样前后连贯,学生将更加清楚前期良好地建筑环境目标是如何通过后期一系列的设备技术实现,更加明确各门专业课程目的与任务,学习系统性更强。

2.3 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增强实践性

目前,建筑环境学的讲解主要依靠课堂讲述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虽然相比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直观性增强,但仍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参与性和实践性。建筑环境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要想让学生将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借助一些简单仪器、设计一些小实验或小调查,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笔者在课堂授课的同时,组织学生分别体会室外阳光下和背阴处体感温度差别,加深对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测试不同朝向、不同围护结构的教室的温度变化,向学生说明建筑布局、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建筑节能的关系;通过实地参观建材市场,使学生掌握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来源、危害及释放特性,加深对室内空气品质重要性的感受。这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活动使得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多数高校的考核机制是理论成绩所占比例高,因此,学生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考核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应把专业知识应用的程度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我院采取的考核方式是:课后思考题作为小作业,占50%;科研论文作为大作业,占50%。通过课后思考题的论述,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通过科研论文的撰写,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工程能力。针对学生初次接触专业知识、没有撰写论文经验的特点,笔者将学生分为数组,每组建议1~2个与建筑环境学相关的科研题目,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简单实验操作等步骤独立完成课题,并指导学生参考固定的论文格式形成较为规范的科研论文,并进行课堂汇报。学生普遍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很感兴趣,在论文选题、实践操作中不断主动提出问题并形成热烈讨论。通过这样的考核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了一定自我培养工程能力的素质,对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了充分的自信心。

建筑环境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初步宏观认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一个窗口,是正确合理运用暖通空调等专业技术手段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重视,应通过不断的教学探讨,加强该课程与各门专业课的衔接,改进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颖心.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03,2(3):26-29.

[2] 孙春华.充分发挥建筑环境学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72-74.

第14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工程建设;精度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工程测量伴随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只要有建筑物的建设就肯定存在工程测量,其发展和应用前景是很有潜力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在实际工程中,开发了许多新设备和形成了许多新技术,如地面测量仪、现代的数字化技术、三维工业测量、全球定位技术(GPS)、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工程测量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施工测量工作中技术的掌握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1、测量的概况

1.1、工程测量的含义

工程测量(engineeringsurvey)在测绘界,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

1.2、测量精度含义

测量的结果相对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在测量中,任何一种测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皆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总会存在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充分认识测量可能出现的误差,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克服。

2、测量仪器的介绍

2.1、全球定位技术(GPS)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天候;(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2.2、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2.3、遥感技术(RS)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3、建筑工程测量的关键性

3.1、施工准备阶段

在每个建筑物的施工准备过程中,工程测量必须要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和现场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物的规模等情况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同时,此阶段还要对准备建设的建筑物场地的地质勘察、水文地形等进行测量,尤其是针对地质条件不是很明朗的地段,应增加对基础下各层土质稳定性的测量观测,而且还要加强以上其他各个方面测量力度。其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图纸资料、确定占地范围、周边的工程以及占地范围内的城市地下管线等等资料的重要工作,其对工程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建筑物规划设计基础数据提供的关键性工作。

3.2、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的主要依据可以定性为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对设计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进行定线放样测量。近年来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测量放样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造成的烂尾楼、斜楼等等时常发生。其根源就在于测量放线工作存在质量问题,测量工作管理与质量监控不到位造成。因此可知,测量工作对整个工程投资、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3.3、运营使用与管理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后,在经营管理阶段,其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的监测工程建筑物的现状,保证其安全运营所进行的变形观测,及时避免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质量最为有效、最直接的保障是看准确及时的工程测量结果,在一些薄弱的地质构造中(如特殊地质断层构造地段)显得尤其重要。

4工程测量中常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1、测量仪器的操作不正确。

一般来说,施工测量所用的仪器肯定都属于精密仪器,相对价位也比较昂贵,但由于测量人员不够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按照手册操作,这样就会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在每使用一次后就降低,而且有些建筑企业的测量员平时根本不会去维护或及时维修仪器。这样久而久之,仪器的精度越来越低,就是在熟练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也会出现错误,而非误差。

4.2、仪器管理混乱,测量人员不固定以及测量人员能力及素质相差太大

现在的建筑市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职的测量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其他技术员如施工员、材料员等)兼职,而且这些专职的测量人员中有些测量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些所谓的专职人员和业余选手,都不是很懂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维护,还有操作、性能及测量方法,由此可见这些人根本就不能完满的完成检测工作。

4.3、施工过程中三方沟通协调不畅

传统的施工管理中,测量人员以及设计和技术部不是很顺畅,但随着大型及超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出现,慢慢的技术建筑工程师也已经不能独立的完成施工放样、模板的安装位置检查和隧道断面测量等等工作,工程测量对先进仪器的使用和精度要求上日益提高,而需要测量建筑工程师的全程参与测控。可见,三方的及时沟通协调是多么的重要。

5加强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5.1、加强建筑施工测量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

在施工过程的及时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的去执行这些规定,与此同时在测量成果进行交接、复测、施工过程的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的环节上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以规范测量作业的行为,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如果能严格的去执行这些规定,那么就能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5.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水平

要想提高测量水平,不但要从仪器上下功夫,还要培养一些有素质、有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仪器要经常维护和校核,测量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培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施工测量放样,最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校核复核工作。这样多次的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为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5.3、加大测量仪器投入力度

我们可以从当前的建筑市场明明白白的看到,建筑工程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及复杂程度也不断的增加,因此施工技术的精度相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有发展的眼光,尽早的引进经济、实用的新仪器,从而紧紧的跟随现代建筑工程优质、快速、高效的施工需求,提高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

5.4、数据的真实性和相互沟通

保证在施工现场测量到什么数据就记录什么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为设计和技术部提供可信的数据。加强测量人员与设计和技术部的及时沟通,相互及时的交换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从而为建筑市场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6、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个项目最重要的。因为他的精度直接影响着这个项目的成败,但现在建筑市场的不太规范,测量精度一再遇到挑战,这些原因有些来自仪器本身,还有一些来自人为因素,因此,在测量中必须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这样才能是测量专业更好的服务于建设新的、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周秋生、郭明建.土木工程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彬.论述市政工程的控制测量精度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第15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工程建设;精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H16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人类建设活动中,工程测量是处处可见的,只要有建筑物的建设就肯定存在工程测量,所以它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是很有潜力的。工程测量是各种建筑施工的首要的、重要的工序之一,同时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起着纽带作用,是确保各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以及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在实际工程中,开发了许多新设备和形成了许多新技术,如地面测量仪、现代的数字化技术、三维工业测量、全球定位技术(GPS)、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工程测量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施工测量工作中技术的掌握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1 测量的概况

1.1工程测量的含义

工程测量(engineering survey)在测绘界,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

1.2测量精度含义

测量的结果相对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在测量中,任何一种测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皆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总会存在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充分认识测量可能出现的误差,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克服。通常在测量中有基本误差、补偿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与抽样误差等。

2 测量仪器的介绍

2.1全球定位技术(GPS)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天候;(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2.2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2.3遥感技术(RS)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工程测量中精度的控制措施

3.1 准备阶段

首先要求将投入施工测量的仪器依照规范进行全面( 至少是重要项目) 的检验与校正。可根据仪器的特点、使用频率、作业特点等分别进行年度检核、投入工期前检核、出测前检核( 即年检、期检、日检) 。年检是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送正规测绘仪器检定机构参照国家或行业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与校正,并提供完整的检定参数( 如测距仪的加常数 C、乘常数 K) 。这主要是对精密仪器如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期检是在本期工程投入前对仪器进行的重要项目的检验, 可由老测量工或测绘类专业毕业生来完成, 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例如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 要求 ZZHH) 、横轴误差( 要求 HHVV)等。主要对经纬仪、普通钢尺、水准仪采用期检。日检是对仪器的一些重要且易变的项目参数进行简单测定,如水准仪的 i 角, 其大小直接影响其准确性,可在每天早晚用搬站两次测定两站高差的方法粗略测定其 i 值。

3.2 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

第一,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前,首先要对工程建设的地点进行初步的勘测,测量工程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其次,要根据设计单位设计的工程建设图纸上的内容,全面的进行考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以点确定线,以线控制整个面”的布网规定,即在工程测量之前,根据测量的实际状况与要求设置一个经过优化的整体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尽全力确定工程测量可能会产生的误差参数和测量精度。第二,在进行工程测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工程建设需要的进度与工程质量并制定一个初步的测量方案,作为外业测量操作的依据;其次要在现场勘探的过程中,对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所提供的需要观测的地点进行细致地测量,获得相应的数据之后,再进行审核校正,最终得到最精确的测量结果。第三,在进行布点测量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测量所选择的点要稳固安全;二是所选择的测量点要做到不在已经被破坏的征地红线的附近;三是选择的测量点的透视性要好。

3.3 对施工过程中控制网的精度进行分析

在进行工程测量之前,首先要在工程施工的地点设置施工控制网,其次根据设计单位提供图纸中的要求确定工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测量数据,最后在进行放样。准确的测量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将有助于整体施工测量工作的进行。在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地点现实状况与工程施工建设方法的限制,是无法取得精确的数据,可能会产生误差。但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熟练的仪器操作技术将误差控制在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对工程施工放样的观测时间较短,观测的次数较少,观测的条件也有着很大的限制,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与工程放样测量相比,控制测量的时间长、次数多、条件没有刻意的限制,产生误差较小。因此施工放样中观测条件引起的误差,可以占时忽略不计,待有条件进行测量时进行复测,如误差超出规范要求应做适当调整,提升测量的质量与水平。3.4 对施工放样精度的分析

在工程施工的测量中,影响施工放样精度的因素包含以下几种因素:一是测量角度本身产生的误差;二是测量目标偏离中心产生的误差;三是测量仪器产生的误差;四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误差;五是经纬仪器的对中所产生的误差。其中测量角度误差与外部环境误差在性质上属于偶然性误差,其他三种在性质上属于系统性误差。用钢尺测量距离的过程中,偶然误差主要用来测量由于倾斜、标定尺子、温度与拉力不准确所产生的误差;系统误差则被用来测量由于扭曲、定线与尺子的检测所产生的误差。极坐标法是一种应用最广范、效果最好的放样方法,它具有方便实施、操作方便、数据计算简单等优点,对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个项目的首要任务,也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他的精度直接影响着这个项目的成败,但现在建筑市场的不太规范,测量精度一再遇到挑战,这些原因有些来自仪器本身,还有一些来自人为因素,比如,测量人员的技能不高,测量人员的一时大意,因此,在测量中必须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是一个关键环节,而且这些建筑测量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养成认真、严格、负责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样才能是测量专业更好的服务于建设新的、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周秋生、郭明建.土木工程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