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的教研能力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差异,有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比较突出,有的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比较擅长;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占优势;有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单科教学能力水平凸显,有的多科样样能把握;有的经验比较丰富,有的知识比较渊博等等。“一带二优三锻炼”不乏为一项照顾教师差异的校本教研的做法。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一带”就是“老带新”的做法,由备课组或年级组组长负责,保证每一位新老师在一年内基本掌握本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基本的教学方法。“二优”采取“优化组合”做法,由教研组长负责,通过教导处组织协调各学科教师结对子,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三锻炼”是让本组的骨干,好苗子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比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在锻炼中尽快成熟。通过“一带二优三锻炼”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形成一个积极进取、蓬勃发展的教师群体。
二、科研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我们有许多课题要进行实验或专题研究。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激活,教科研能力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提高。所以教研组是实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最好组织形式。以教研组为平台,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为研究内容,可以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敏于思、善于思,捕捉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关键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用教学案列的形式描述出来。当教师自我反省难以探求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时,便可以向教研组申请同伴互助。教研组还可以通过互相听课,来发现彼此习惯性,从未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为教研的内容。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是开展教研的基本力量。问题呈现后,教研组要对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使研究迈开实质性的步伐,达到既比较圆满地解决问题,又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教研组应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文献资料,或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引领等办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自我价值的培养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教研
不少教师认为搞教研就是写学术论文、教学专著等,其实不然,教研存在不同的层次和方向,作为基层教师,应该多关注日常教学各环节的落实,在教学中形成学科模块、章节……
二、赛课
课堂仍然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轮流赛课,是学校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组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带头人,使一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革新赛课的方式,让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如何完善赛课的评价机制,使我们赛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
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反思犹如一面镜子,它能够把我们在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清楚地反映出来,使我们有取长补短的机会。反思是一种心灵的自我谈话,是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反思自己、认识自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没有反思,反思是一种智慧,它是纠正以前错误以利将来更好工作的关键步骤。
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倡导教师进行有效反思,才能促进教师自身主动地发展。本文就以如何借用“镜式教研”,养成教师的反思习惯,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形成系统的教学反思做了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镜式 教研活动 反思能力
【分类号】G612
【正文】
一、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教研的关注,一般停留在对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的关注,如如何分析教材、解读文本;如何制定主题,创设环境;如何进行一日生活活动设计等,对于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培训少之又少。在教师队伍当中,教师的反思能力参差不齐。优秀的教师会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分析,并能总结经验,加以提升,得到更好地成长。有的教师只是将反思作为任务匆匆带过,并没有真正吸收经验。甚至有部分的老师没有形成反思的习惯,而是一直沿用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镜式教研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做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制定了系列“照镜式”教研活动,即以自身教学行为以及他人教学行为为比对参照对象,检视、反思、调整自身教学,促进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的一种自省式教研方式。
(一)养成良好反思习惯,以强带弱提升整体反思能力,形成系统的教学反思
教师的反思习惯不仅仅只停留在对上课的课后反思,而要形成对备课反思、上课反思、反思后的反思这样系统的良好反思习惯。为了让教师能够更直观更准确地评价自我、进行反思,我们以教师间相互 “镜式备课”“镜式上课”“镜式反思”三种方式,以强带弱进行教师反思能力地培养。
(二)具体框架下的具体活动
1.教师坚持“镜式备课”,打好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石,更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如何让老师备课更具有效性,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
(1) 集体背对背备课,与同伴“镜式”互比
在每个月的教研活动中,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选定同一个教学活动,同组同级段的教师进行背对背现场备课,最后一起发表自己的设计思路,共同探讨、对比。
(2)自我备课,与专家、网络“镜式”对比
集体备课的方式无法落实到每一个活动的设计中,那么教师日常的备课工作如何才能避免出现“抄书”的现象呢?我们将“镜子”搬到了教师自己的面前。在常规的备课活动中,老师必须先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对比,教师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不足与亮点,最后调整自己的教案,进行课堂实践。
2.“镜式上课”,在对比中找差距
上课,是教师专业素养地重要体现。我们将通过“自我照镜”“专家照镜”“相互照镜”等方式,对教师语言、动作、提问、回应、教态等多方面进行细致、有针对性地练习。
(1)一对一磨课,手把手教学,改正教师的习惯性语言及动作
导师工作室是我们教研活动的一个特色,即一位骨干教师指导带领一位年轻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学习形式。通过“照镜式”训练,导师需要观察更多地细节,手把手进行帮助指导。
(2)拍摄录像,自我直观对比,进行针对性习
只靠他人引领是不够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了导师工作室这个良好的平台,教师还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更进的空间,在每一次导师一对一指导之后,要求教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并将活动过程用录像机拍摄记录下来,让教师更清楚、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习惯语言与动作,并结合导师提出的不足,将自己前后的活动做自我对比,对于一时难以改掉的毛病,做针对性地练习。
(3)一课三研,同伴互助,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一课三研”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互相照镜”的方式。我们的教研组除了有“老带新”的导师工作室,还有同伴互助小组。每学期在同伴互助小组中都将开展一次“一课三研”活动。有三位同伴对同一活动内容进行三次实践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三位教师通过“相互照镜”,一次次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相互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共同获得发展。
(4)模仿名师上课,寻找差距,提高课堂回应的有效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回应重复了又重复,经常会当“复读机”,没有意义,也没有进一步提炼幼儿的回答。通过模仿名师上课,寻找之间的差距,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对幼儿的提问与回应更加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们对上海名师吴佳瑛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果酱小房子》进行了一次模仿名师上课活动。所有教师观看吴老师上课的录像,再由一位年轻教师现场上一堂同样的课,其余老师进行记录、观察、对比。在模仿对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吴佳瑛老师的这节课,虽然是一堂设计中规中矩,没有过多装饰的语言课,但是吴老师对幼儿回答的巧妙回应,对问题的有效追问,对幼儿的准确评价等,充分体现了她扎实的语言功底,是非常值得教师们去观摩、学习。通过对比学习,我们看到自身的差距,有了前进的动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3.“镜式反思”,在思考中求进步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学中的任何疑难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对教学中任何困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对教学中关键性问题的不断求索都可以增进教师的反思能力。“镜式反思”其实在整个“镜式”训练当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教师在每一次的“镜式”训练之后,都要做好反思工作,思自己思同伴,思精彩思弊端。除了自我反思,还要养成同伴间“镜面反思”的习惯,对自己的反思做出反思,这样才是自我检查式教研地有效展示。
三、镜式教研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若要授之以渔,必先授之以鱼。教师们尤其是新教师非常需要正确有效的反思方法指导,才能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只有将自己的经验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快速成长。而教研组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让大家在系统、有效的训练中,一步步成长。系列“镜式”教研活动,使整个教研更加有深度,更加有广度,不仅能让所有的教师参与到其中,还能发挥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梯度作用,促使教师整体提升,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