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传统媒体正在尝试进行创新和突围,而各种新媒体正以兼容和整合之姿不断推进,呈现出一派“众媒狂欢”的景象,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
第一,信息的泛滥使得选择成为必需,同时儿童成为各种媒介竞逐的目标受众,这意味着儿童需要具备选择与判断的能力。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成为商家必争之地。达文波特(Davenport)和贝克(Beck)在其深受欢迎的著作《注意力经济:认识新货币时代的商业》中指出,“在这个后工业化社会,注意力已成为一种新型货币,这种货币比存在银行中的货币更有价值……了解并支配注意力已成为决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各种媒介的无时无处不在,让我们几乎忽视了媒介对我们生活与思维的潜在主宰与隐性干预。媒介影响着人们接触信息的习惯,固化着人们关于很多事物的见解,进一步支配着人们看待世界以及行为举止的方式。一旦人们听任媒介来支配自己的生活、限定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那么人们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都会受到大众媒介的奴役并陷入同一化的怪圈。我们不能将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控制权拱手相让于大众媒介,我们需要自己决定思考与感受什么、获取与品悟什么,因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或事物,最终可能形成我们的某种模样,也正是这种选择性,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我们的识见、性情与胸怀。我们需要区分媒介世界与真实世界,需要亲自思考与体验这个世界,需要在信息海洋中保持个人应有的个性、洞见与判断力。
第二,我国文化传统、教育体制和媒介环境的国情决定着批判性思维的相对缺失。我国的文化传统强调“和而不同”,虽然可以不同,但一定要和。儒家文化强调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秉持一种整体的、同情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有着高度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但是过于注重和谐,结果很可能会阻碍对真理的探索、压制异见、顺从权威。这些原因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批判性思维在我国发展较弱的事实。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个研究与实践领域,最初源自西方世界,自诞生至今批判性思维一直是其核心理念与目标。学者单晓红指出,在我国,“舶来品的媒介素养及其批判性的概念实质,似乎多有适应不良的先天疾病”。学者林爱兵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媒介领域稍带呆板的、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使得受众对媒介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我国的受众是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当前,在商业化、娱乐化、市场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之下,我国媒介整体面临更为复杂和微妙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重新审慎思考大众媒介的定位、思考人们尤其是儿童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必须重建批判性思维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有品性与追求。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绕不开批判性思维
前文已经提到,媒介素养教育自诞生之日起,批判性思维一直是其核心理念与目标,在我国,批判性思维尤其需要着重强调。一方面,批判性思维在我国教育乃至整个文化传统中相对较弱,而且屡遭误解甚至歪曲;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已有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探索较为强调媒介知识的普及,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媒介批判与媒介表达尚未得到有效关注。
第一,关于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一直是西方社会的重要精神和追求,“批判”一词源自西方词汇“critical”,诚如台湾学者吴翠珍所言,“如果探其字源,critical希腊文为Kritic,意指根据某种标准或价值,对于人或事物给予评价,并试图以客观的判准与审慎的分析指陈人或事物的良莠优缺。”显然,critical一词并非仅指“批评、判定”的价值审视,更多地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正如琼・温克(Joan Wink)在《批判教育学:来自真实世界的记录》一书中所言:“我们的批判性观点就是寻找新的观看与认知方式。‘批判性的’并不意味着‘坏’,也并不意味着‘批评’。相反,它意味着‘看到更远处’,意味着内外反思。”美国著名学者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在《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一书及其他著作中都明确指出,批判性思维不应止步于教科书中僵化的步骤与冰冷的概念,而应当成为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品性。
人们并非天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大多数人都难以跳出个人生活经验、习惯、环境的左右,在思维方面存在偏见、武断、僵化等问题。批判性思维必须经过大量有意识的练习才能逐步具备。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所言,“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辛苦地进行探究,他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有许多人,既不能承受判断时的困惑,又不愿作出理智的研究,他们想要尽快地获得结论。他们养成了过分独断的或教条式的思想习惯,也许认为对某种情境发生怀疑乃是心智能力低劣的表现。”苏格拉底早就指出,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一过。那么,我们必须克服自己迅速寻找结论的惰性和习惯,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何受到社会惯例、大众媒介等的控制,寻找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并且能够不畏艰难地进行探究,进而支撑和形成自己的信念。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无法绕开批判性思维。面对狂轰滥炸的媒介信息,儿童必须进行质疑、判断和选择,不仅要对信息来源的可靠与否进行判断,还要对信息内容的真实与否、正确与否、有用与否等进行辨识,更进一步讲,还要对媒介传播机构的目的、手段与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与判断。在杂驳的媒介信息中,儿童需要学习保持一种必要的柔韧和弹性,即避免“单眼的暴力”,也就是说能够与他人的不同观念、视角良好地共处,尝试为与自己不同甚至对立的观念进行辩护,即深入思考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把媒介信息甚至是重要他人的意见作为可供选择的参照而非行动的指针。这样,儿童能够客观、缜密、批判性地解读媒介现象,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体认媒介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第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与媒介素养并存的有电视素养、网络素养、数字素养、技术素养等多种概念,那么这些不同的具体素养与媒介素养之间有何关系?若不加以厘清,就难以精准把握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各不相同,对人们所要求的使用及传播能力、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来说,前文字时代需要的是口耳相传,仅凭生活经验和口语传播能力即可;印刷术主导下的印刷文化时代要求的是对文字的读写能力,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专门学习才能获得这种能力;信息科技主控下的视像和数字时代,影视广播只需基本的口语传播能力即可,而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媒介形式对人们的要求稍高,除了基本的文字读写能力外,还需要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术。这些不同的要求和挑战其实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能力的各种不同表现。媒介素养作为一种统摄性的素养,可以涵盖各种具体媒介形式素养的本质与精髓,即对于媒介的批判性思考和道德性实践。另外,各种新兴媒介还对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技术使用能力、更强的批判意识和更好的自律能力,而这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媒介素养不是有或无的性质差异问题,而是高或低的程度差异问题。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完全没有媒介素养,也不能说一个人媒介素养绝对完满,其实每个人的媒介素养都有提升的空间和改进的可能。媒介素养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我们接触媒介类型、媒介信息、接触动机的不同,会决定着我们的媒介素养处于何种水平。比如,我们在浏览网络新闻或翻看报纸时可能仅停留在获取基本信息的娱乐休闲状态,而在阅读经典著作时可能处在批判鉴赏的深度思考状态。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因能力或意愿的缺乏而一直停留于较低媒介素养水平,与具有较高媒介素养水平但偶尔选择处在较低水平,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随意使用媒介,那么我们将为媒介所役使。因为媒介素养的关键是接触和使用媒介时有无明确的动机、主动的思考和深刻的体验。
迄今为止,媒介素养并无统一概念,而是有着多种视角的阐释。美国学者詹姆斯・波特(W.James Potter)曾指出,媒介素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需要从认知、情感、审美和道德的维度来综合思考。换言之,我们在接触媒介时,需要头脑清醒地思考,需要置身其中的情感投入,需要对媒介文本的组织与结构形式进行鉴赏、对媒介内容进行自主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立场。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解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视角,即媒介素养在本质上是一种行动与实践,媒介素养不光指理解与解释世界,还有在此基础上的参与和改变世界,而批判性思维都应该贯穿其中。前者指的是,人们对日常媒介经验的体认与反思、对媒介传播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后者指的是,在反思、规范与提升媒介使用能力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多种媒介整合的方式来有效地表达与传播自己的观念与思考。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可能路径
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始于家庭,因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过马路的时候,故事书、电视等多种媒介已经带领他们穿越了整个世界。因此,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必然是合作共担的事业,需要家庭与学校的联手共进。
第一,家庭教育:良好媒介习惯与意识的养成
各种媒介的广泛存在,让儿童能够从父母和其他成人之外获得大量信息,进而获得与成人互动时的信息反哺能力和话语权力。人们往往担心儿童会被媒介技术和媒介信息所控制和征服,这种忧虑其实也是多余的,因为媒介的影响受到很多相关因素的作用。家长能够借助对儿童媒介接触习惯的培养、借助对媒介的选择和阐释来调节媒介影响。一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形成平衡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习惯,共同确立合理的媒介使用规则。让各种媒介体验、同伴交往和户外活动等共同构成儿童的丰富生活,这样儿童就不会沉迷或过度依赖某种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能够更好地区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能够主导自己的媒介使用习惯和效果。因为各种媒介体验仍是一种替代性的经验,无法取代真实的各种人际交往关系,无法取代真正的参与,而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同伴交往中、在各种活动中,儿童才能更好地体悟和养成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关心精神。另一方面,家长最好能够知悉和参与儿童的媒介接触内容与过程,并就媒介信息来源、媒介内容、制作技术甚至是审美与价值观念进行交流,促使儿童能够更好地提升媒介分析、评价与解读能力。
第二,学校教育:可持续的媒介素养的养成
儿童在学校里的媒介使用主要围绕学科学习活动展开,而在校外大多数儿童的媒介使用主要是休闲娱乐。相对封闭固定的学校教育与相对开放自由的儿童媒介使用现状之间形成较大落差,这就要求学校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首先,学校教育对于教育与媒介的定位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知。一方面,学校教育需要正视儿童的娱乐休闲需求,正视媒介在儿童生活中的巨大威力。但是,学校教育不能一味顺应儿童的各种媒介消费行为,需要与儿童一起了解与揭示各种媒介的优势与潜在危险,只有这样儿童在使用各种媒介时才会有必要的清醒与警惕,而不会放任自己沉溺于娱乐享受。而且,学校教育有必要将儿童在媒介使用中遇到的心灵感悟、震撼、疑虑等纳入课堂教学的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需要反思我们的学习是否过于狭隘、单一和程式化,进而重建对于学习的理解,重塑学校生活的魅力。学校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经验和兴趣,保护儿童的探究热情,珍视儿童的精彩观念,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为儿童的自由创造与对话、为教师的教学探索和人格展示留出空间。
其次,学校教育需要寻求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渠道。事实上,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术语未被提及时,已经有老师出于教育直觉和职业敏感在进行着相关探索。学校教育的时间与容量有限,不能什么需要就开设什么课程,简单做加法的方式不合实际也无必要。目前所需要做的就是摸清与儿童媒介素养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疏通与整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通道。
一方面,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
养的精髓。语文学科所侧重的听说读写,从某种程度上说,契合了媒介素养之解读世界与建构表达的两个维度。最难也最为诟病的写作绝非简单的技法操练,因为没有自己的哪怕是相对浅薄的思想,单纯的技法操练只会引致空洞的规范和虚假的美好。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说:“唯当我们喜欢那个本身有待思虑的东西时,我们才能够思想。”儿童都是愿意听闻窗外之事的,如果教师和学生把窗外的热点事件和精彩声音移至课堂,大家相互辩论与阐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多角度理解事件的思维方式,儿童有了自己的想法再整理成文、发出自己的真声就顺理成章了。前段时间参与小学语文老师关于课文《风姑娘送信》的备课研讨,一位老师谈及自己的理解,她认为信在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关键词,传统的信对于儿童而言是陌生的,现在信有了新的形式即短信、微信等,但信的实质即信息的传递没有变,儿童需要领悟信的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关系性实质,进而养成主动向他人传递关心讯息的意识与能力。这种引申,就颇具媒介素养的特性,有助于儿童理解作为关系性存在的人之媒介沟通的本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回到生活世界,因此非常需要与儿童的生活世界进行关联。信息技术课程其实也与媒介素养教育有关,主要是儿童媒介使用能力的提升,如果能够增加对技术与技术使用的批判反思,则更逼近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当然,儿童素养教育的学科渗透对教师的媒介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在日常交流和教学中察觉儿童所关注的媒介事件,而且需要具备对学科文本的深度解读与整合能力,找准与儿童这些数字媒介进行有效对话的时机与主题。
另一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推进儿童对于媒介问题的探究。本次课程改革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儿童融入社会、探究自然、了解自我提供了平台,作为儿童生活重要构成的媒介问题能够也应当成为其中重要的探究主题。笔者曾深入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现不少儿童都在自发地探究媒介问题。一所初中的几个学生对网络使用的利弊进行了调查研究,走访了学校周边的一些网吧,暂且不谈其研究结果如何,至少他们开始反思与质疑网络使用习惯与效果,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媒介的关系、主动检视与重建自己的媒介使用习惯。还有一个小组出于对学生模仿成人流行装扮的不解与困惑,提出了关于时尚的探究主题,他们对学生眼中的时尚进行了调查,评选出了学生眼中的时尚教师。从其充满正能量的探究过程来看,这些学生其实是在质疑与警惕大众媒介所塑造的流行时尚,他们自己在重构时尚的内涵与意蕴。关于媒介问题的此种探究方式,跨越与联结了不同的媒介形式,基于儿童的媒介体验、媒介理解与媒介创作,避免了教师单方面价值灌输的缺憾,能够帮助儿童思辨媒介文本与现象、理解与建构媒介文化,进而形成持续且自我更新的媒介素养。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审慎思考和重新担起对于未来世代的责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当下的一种担当。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必然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旅程,在其中我们会看见别样的风景,也会遭遇未知的困阻,但一定能够经历真正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 角色转换 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新策略,它“强调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性灵,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语文教师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唤起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激发学生创造意识。
而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语文课堂教改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粗浅的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师要彻底更新观念,转变过去的“一言讲堂”为时下的“自主学堂”。 要以自己的人格、学识等魅力,去引导、启发、点拨并感染学生。
提到语文新课改,大多老师就会不加分析地抱怨今后语文难教了,语文教师不能讲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语文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眼下凡是语文课改的课堂,热烈讨论的场面比比皆是,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总觉得没有语文课特有的情感震撼,也不乏有些教师矫枉过正,以学生无目的的“自主探究”取代了教师必要的讲解。这似乎形成一种误导:凡是教师讲解的就是不合教改、不合时尚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这的确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毫无疑问,必要的讲授是不可少的。这正所谓韩愈所说:老师必须“传道、受业、解惑”——要身教当然也要“言传”。
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见解、学识,去引导、启发、感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难设想,如果只有学生的各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的精要讲授,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深入;如果只有学生的想像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难以得到提升;如果只有学生的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有效点拨,学生的学习势必就会缺少深度和广度。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会很好把握这个度的。我们新教师更应该努力身体力行。
二、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植。以拓展学生思维,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切实增强学生的认识、思辨、审美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以人为本,在完成以教材为范本的教学之外,花一定量时间、跨时空地广泛联系、启发诱导,以拓展学生思维,使知识系统化、条块化,切实增强学生的认识、思辨、审美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取得画龙点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语文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精要的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最终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教化,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语文教师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怎么讲,没有统一的要求,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具体到实际教学中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因文而异、因生而异。方法也可变化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怎样讲,都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增加情感体验”,必须符合这一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下,获得审美愉悦,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如课前,可利用三五分钟时间,进行仿句训练,或让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材料等;课后,可广泛利用母语教育这丰厚的教育资源,开展与听、说、读、写有关的语文实践等活动,形式尽量多种多样。如班委会、学生会选举时的竞选演说,课堂上的即兴演讲等,这样做就可以有效地把课内所学与课外拓展结合起来,从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实到实处,相得益彰。
四、语文教师更要懂得不拘一格,标新立异,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语文教师更要懂得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新课标,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等。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如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人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更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
无论怎样的课,无论怎样讲,“披文人情”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
《中国教师》:近年来,教师对学生恶语相加、身体惩罚、器官伤害等现象时有发生。您怎样看待这些现象?责任是否全在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丧失?
边玉芳: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不排除有一部分教师的确存在人品、道德问题,但有些事件也是教师自身巨大的心理压力或焦虑所造成的。我一直很关注这样的案例,据我了解,浙江温岭幼儿园虐童事件的那位教师自身生存境况不是特别好,尤其是感觉到生活中没有乐趣。对那位教师来说,拧孩子耳朵这样一个动作只是为了寻开心,在其中感觉到平淡无味的生活中有了一点刺激和添加剂。但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当时的,而且是一辈子的。
这类事件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至于如何杜绝这种现象,需要对一部分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但仅仅靠师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也是人,他们有自身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包括能不能在工作职业中感到幸福、感到有成就感、感到劳动成果得到尊重……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从一个立体角度来看待这类现象,而不能一出现问题就简单地去责备教师没有道德,要求他们必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配当老师。如果对教师只有要求而没有关怀的话,我觉得就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即使我们对教师有要求,也不是每一名教师都能做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激发教师对事业的热情,让教师真正觉得能从这份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当研究学生、关怀学生成为教师的第一需要,而教师自身也有这样的心情、认识和精力来做好这份工作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中国教师》:此前,成都市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2 000多名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中,有63.2%的教师希望自己接受心理健康咨询,其中10.36%的教师还认为自己急需接受咨询。您怎样看待这一结果?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
边玉芳:我觉得不要拘泥于这些具体的数字,对这两个数据我无从判断,但是有一个现状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巨大,希望有途径去排解压力,包括通过心理咨询等各种方式。这个调查结果其实是提醒我们一定要关注到教师这个群体排解心理压力、改变自身情绪的需要。
如果说有心理问题甚至于心理障碍的教师,比例一定不会太高,从主流上来说,教师群体中的大部分应该都是心理健康的,这个应该得到肯定。但是我们今天讨论教师关怀的问题的目的是希望教师不仅仅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能够控制自我情绪,在生活中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能够觉得从事的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有成就感的、有价值的职业。
因此,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来看:一方面,教师群体里确实有一部分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众多的职业中,教师职业是非常特殊的。国外有调研发现,警察、医生和教师都属于职业倦怠感比较高的职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跟人打交道,工作对象都是人。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工作对象还是发展中的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让所有教师都感受到心理关怀,让他们有更积极、更幸福、更有意义的人生。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些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教师自身没有相应的方法,那么我们的学校、相应机构都应该想办法让教师学会自我调节的技能。
《中国教师》:在回答“工作中感到最焦虑的问题”时,很多教师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压力过大”。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边玉芳:社会、学校、学生以及教师自身需求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到教师压力的形成,是他们压力的来源。
(1)来自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压力。这些年来,教师问题之所以越来越多,实际上就是因为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已经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部分,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广泛关注,全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期许大幅增加。
(2)来自学校、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压力。我们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都会说到上级部门整天搞评比、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其实给他们真正用于教学的时间并不多。另外,学校不同的氛围、管理文化也会给教师带来不同的压力。
(3)来自学生的挑战。在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里,教师必须是权威,教师应该比学生懂得多。但实际上,现在的教师已经越来越难做到是权威了。原来的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教学来获取知识,但是在信息化社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太多了,学校教育只是途径之一,学生在社会中接受了很多不一定正确的东西。所以,如果教师又不重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就会觉得自己对学生的控制感越来越弱,教师控制不了学生,从心理上就很难真正地获得成就感。加上很多教师又觉得教师这个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能示弱,长此下去,这种压力就会积累。
(4)教师自身的生活状况。教师的工作时间非常长,除了正常工作时间,有些任务还会带到家里,可能在周末还得考虑怎样设计教案、怎样开好班会、怎样带动整个班级的学生等等。因此,很多教师都没有业余爱好,没有丰富的生活,也就很难有一种排解情绪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跟孩子打交道,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是处理一些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孩子来说,这些事情其实是有很大意义的。其实,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最好的地方就是教师能够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是两个生命的碰撞。但是,如果教师在其中不能真正做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不能真正是用一种生命去带动另一种生命,不是从中感受到真正的热爱的话,那么,长久地面对一些琐事,就会觉得这个工作极其无聊。加上收入又不算高,就会觉得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也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中国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价时,51.8%的教师选择了“疲于奔命”这个答案。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现状?
边玉芳:这里我谈谈教师收入和生存状态问题。(1)不同地区教师的收入和生存状态存在差异。实行绩效工资以后,教师的收入普遍提高,地区内部收入差异一定程度上缩小。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教师对工资是否满意,有时在一些收入很好的地区,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对生存状况不太满意。这不仅仅是由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问题,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所得到的与所付出的不平衡。所以,教师们有时候抱怨收入不高,其实并不一定是对绝对收入不满意,而是觉得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东西不能匹配。理性来说,当今教师的收入和地位应该还是有所改善的,但是还抱怨不够高,这与自身的心理期望有关。
(2)性别问题。在男教师和女教师中,男教师毫无疑问会感受到更多的生存压力,这主要也是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所赋予的责任不太一样。在中国社会,男性的社会责任更重,对于家庭的经济贡献所要承担的比例更大,因此,男教师对物质的要求高于女教师,也就更容易产生对收入方面的不满情绪。
《中国教师》:随着德育工作的深入,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广大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对广大教师的心理关怀却少有提及。是什么造成了这个长久以来的盲区?
边玉芳:(1)与传统教育观和传统文化有关。在传统教育观里,学生是弱者,教师是强者,教师作为教育者,对他们更多的是要求和规范,校长则是作为管理者去管理教师。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对人的心理的关注都是不够的,所以对教师也没有关注。不仅仅是对教师不关注,包括对学生,也是因为有负面事件不断出现而慢慢开始重视的。所以,这是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对于人的心理关注不够所造成的。
(2)与对教师影响的认识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对此的认识也还不够。教育心理学有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所谓“重要他人”,就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个性、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人。在中国,这个“重要他人”通常就是家长和老师,这是对个人成长最重要的两类人。我们之所以要对教师特别关注,就是因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教师角色如何变化,在教师与学生的这对关系里,教师是主要的,教师是一个强势的角色,学生则相对弱势。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在话语里暗示的一些东西,孩子都是能读懂的。正如教育心理学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得超乎想象。
所以,从两个角度我们都需要来关注教师心理:一是教师自身作为一个人,就会有人的各种心理需求,他们从内心追求生活的幸福;二是教师作为一个特殊职业,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这几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及我本人与我的研究团队也对很多中小学教师做过改善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培训和专项研究。通过让教师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让区域、学校进行管理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从区域、学校及教师自身各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入手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效果应该说也是很明显的。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工作,但是这样的区域、学校确实还是太少,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中国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心理关怀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何处?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边玉芳: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提升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感,二是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1)人的幸福。讲到一般的幸福,首先需要澄清一些概念,比如“幸福到底跟什么有关”。我们一直认为幸福与金钱有关,实际上,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幸福有一个基本的金钱水平作为底线,最起码要能够满足温饱,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如果吃不饱穿不暖,幸福感也不会太强。所以,我们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首先需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物质的增长与幸福感的增加并不是两条平行线,也就是说,并不是钱越多就越幸福。国外有专家调研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幸福感的关系。以美国为例,从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期,国民幸福感曲线也呈上升趋势。而现在,美国的经济情况应该比六七十年展得更好了,但是,从六七十年代到现在,国民幸福感的水平却一直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的幸福感并没有一直增加。
幸福是一种纯粹的个人主观感受,与外界物质条件等因素没有绝对关系。在工作中是否感受到尊重,认为工作是否体面,对生活的控制程度,心灵是否足够自由,自身能否得心应手地完成工作,是否从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真理等等,包括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都是影响人的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怀着感恩之心的人更能感觉到幸福,他们会觉得有很多人在关心自己;有自己的休闲时间的人、自我成就感高的人也会觉得更幸福。
(2)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人的幸福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能否在教师职业中感觉到幸福,这又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教师如何看待这份职业、是否感受到这份职业带给自己成就感和足够的自由等等。但是,让教师认识到职业的意义并不能仅靠道德说教,而是要真正去打动他们,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这个职业的确相对来说足够稳定,能够让那么多学生毕业以后还记得自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让教师从内心认同自我价值。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人的幸福跟年龄的关系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密切相关。小时候,人的欲求是很小、很简单的,有东西吃、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就已经很幸福了;后来就觉得还要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要有爱情,要买得起房子和车;再后来还要在社会上有地位……但是到了老年之后,反而觉得家人平安、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我们提倡教师即使在不同年龄段,也要学习老年人对幸福的心态,明白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当你明白了金钱未必能够带来幸福的时候,就会觉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去感受幸福才是生活的真谛,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中国人现在很多时候没有信仰,没有底线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幸福的根源。这个话题讨论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然后才发现人有这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问题的根源与社会有关,但是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社会还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试着来改变自己。假如这个社会无法改变,教师自身至少还有一个东西可以做,那就是改变自己对于生活的欲求,意识到人真的不需要那么多,要学会感恩。
《中国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面对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的潜在威胁,学校和教师自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化解?
边玉芳:(1)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师的生活的确比较枯燥,在与学生打交道中处理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一些事情,但是在其中教师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怎样让自己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乐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问教师“难得有一个周末或者难得有一天晚上没课,你会干什么?”大多数教师的回答是“看电视”。当然,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看电视,每次看电视都很快乐的话,那也很好,但是很多教师却是因为除了看电视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教师们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有限的休闲时光,每天都有哪怕一点点时间沉浸在一个令你特别快乐的事情里。你要找到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以很简单、很个体化,比如白岩松在他的书里就写到他闲暇时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逛北京的胡同。再比如对我个人而言,我的工作也是非常忙碌的,每天也感觉时间不够用,但是我每天睡前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看一点我自己喜欢的书。我看书的种类非常杂,在这个时间里我不太会看专业书籍,时间比较充分时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有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也看一些《读者》《格言》《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这是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方式是完全个体化的,只要是让你感受到生活有价值的一样东西,而且又是每天可以做的,每天就应该做一做,只要几分钟就足够了。
(2)建构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人有时候一定要知道求助于别人,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几个好朋友。包括教师自己的家庭,怎么处理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是学问,比如可以去看一些如何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书籍,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并且也可以自己去做的事情。
(3)改变自己碰到问题时的态度。正如半杯水的故事,教师的生活一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要多从积极方面去看待问题,当一个乐观的人。当这些真的内化为你思维的一部分,你就会觉得很幸福。当你去感恩,你会发现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当你带着一种正面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会回报你很多正面的东西。对于教师来说,尤其要相信自己能改变。因为教师教学生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教育的力量就在于改变。如果你连自己都改变不了,怎么可能去改变孩子呢?所以,相信教育就是相信改变,这个改变一方面是改变学生,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自己。
(4)还有一些常规的方法,比如有氧运动、听音乐、游泳等都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方法,甚至改变一下家里的环境,改变一下自己的衣着、发型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倦怠感,增加幸福感。
《中国教师》:作为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谁来给教师心理以关怀?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关怀,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请您给一点建议。
边玉芳:(1)学校要给予教师心理关怀。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校长对教师不能只有要求而没有关怀,要认识到教师的心理因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把教师的幸福作为学校所必须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价值。确立了这个目标之后,学校就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作出改变,包括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休闲机会和交往机会,营造一个让教师身心愉悦的人文环境。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教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要给予教师们更多“特级教师”“教坛新秀”之类的奖励和晋升渠道,通过种种制度上的设计让教师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教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要总是搞自上而下的各种检查,这是让很多教师觉得最反感的地方。
(3)政府和社会要把尊重教师落到实处。政府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全社会更应该从氛围上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媒体的作用,媒体不要总是去报道教师虐童、收礼之类的负面事件。可能有部分教师的确有这些行为,但是这绝对不是主流,主流的教师真的是一个非常具有奉献精神的群体。新闻媒体不要只是在教师节来赞美一下老师,平时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怀,更多地报道一些正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