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任务驱动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

第1篇

(一)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意义记忆占具主导地位,而且会更多地运用有意记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增强。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不强,多数属于外在的学习动机。对于“我要学”和“要我学”的学生要差别对待。要根据学习动机设计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避免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

(二)初始能力

初始能力是指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已经具备和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操作技能和协同合作的能力,哪些技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学生能够利用去独立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学生初步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作为设计者是必须要掌握的。

二、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学习内容特征分析是为了明确学生学习内容中哪些是陈述性知识、哪些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确定所教授内容、方法,才能确定情景任务,达到在任务中学习的目的;才能达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三、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减少理论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而创建的模拟现实的情景环境。情景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任务问题背景,并且以此作为启动教学的支撑,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需要。在电子商务课程中,不同的知识点对情景创设的要求不同,所以在设计学习情景时,要注意明确学习类型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要在对电子商务教学目标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础概念、方法和过程,融入到当前教学主题中。学习的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建立在真实学习情景之上的。

四、设计学习情景的策略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趣味性情景才能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学生就会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中加入一些名人轶事、生活常识、趣闻、社会现象等,使情景内容无限贴近现实,则能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生活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实际,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趣味和实用。创设情境要从电子商务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来入手,既可以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性。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手段。电子商务中的许多内容与实践,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联系紧密的。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做法、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之中,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情景的设计应用生活性策略,不但会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性

创设自主化学习情境,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要让教师的思维方式约束住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教师的思维只是起到引导、指向的作用,要将学生的自主思维方式激活,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设计学习情景的自主性是要充分激活学生旧知,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主动学习新知识,并运用学习迁移的方法,自行探究解决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协作性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任务设计时要不仅要设计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还要设计具有协作性的任务,要想完成这样的任务,则必须依赖于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共同努力。这种具有协作性的任务必须对小组各成员的分工进行充分考虑,要把任务进行分解成若干个分任务,用以适应小组内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情景的协作性,能将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协作带来的成功和高效率。同时,还会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交流沟通,从而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引导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既要有教师教的效果评价,又需要有学生学的效果评价,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需要有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要包括对知识和技巧的领悟程度、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的评价。及时的评价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及正确的操作习惯将起到极大的修正作用。完成教学任务的成功条件是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教师的评价最好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不是针对于个人评价,而是针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这样对知识、能力程度不同的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激励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修订并形成方案

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整个教学模式设计的修订;修订的过程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整理以及再加工的过程,修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修订的过程中要从紧扣教学目标、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校的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设计的的最后环节是形成方案,最终形成的教学方案应采取一个开放的模式,出于对不同学生差异性的考虑,在一些细节设计上要体现出多个任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

七、结束语

第2篇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并不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德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被称之为“范例教学”方法。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利用典型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阶段。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特殊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所讲授内容的相关规律,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还通过设定与生活和学习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对应的问题,从而完成所设定的任务。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都自主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只是在合适的阶段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让学生始终处于边做边学的状态,最终实现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因为计算机课程教学自身本来就是一项极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对应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更灵活的掌握与应用。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专科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合理引入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的首个环节就是要进行任务设计,这是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否奏效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该环节予以重点准备。通常,教师可以在教学子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其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合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成就感的意识,在上课之初就直接指出通过这堂课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最终可以在实际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哪个部分予以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哪一项目标,可以完成什么工作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提出整体性的要求,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自己学习哪些技能和怎样获得其中的知识。在教学子目标展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展示的方式实现目标需要的相关技能,然后将驱动任务引入到课堂中。另外,在制定任务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出教学工作的现实性特点与应用性要求。若所制定的任务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所制定的任务就是失败的。

2.2合理的教学分组与清晰的任务分工(1)合理的教学分组教学小组是开展协作教学的主要方式,小组之间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小组,而是一个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需要相互信赖、彼此依靠的小团队。从具体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的小组,其学习效果要明显高于传统的授课班级。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学小组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小组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各个小组具有足够但是不过分多的学习信息量;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过程中都能够承担对应的学习任务,并有成功学习知识的机会;要对每一名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学生可以形成积极、信赖的合作关系。总的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习小组之间形成有机的交流,学生在独立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时,还必须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最终达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任何一名学生都必须认识到其自身与各个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若自己不成功,小组也将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其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2)清晰的任务分工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到任务驱动教学小组过程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时,学生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任务分工表,并将之提交给教师,便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督促。每一名学生都要承担其对应的工作,即获得特定任务下的角色,这对于整个小组学习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学习角色与学习任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通过合理的角色分配能够使得整个学习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确保学生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角色分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因此要尽量为每一名学生都提供足够的知识扩充以及技能展示的机会。这就要求角色的分配要灵活,可以随着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任务的整体进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例如,每个学习小组内的角色分配最好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医院进行组合和分配,必要的时候可以由老师在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3设计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学生合理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使得学生学习活动得以保持高水平状态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物质支撑。一个完整的协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空间环境、组织环境以及硬件技术支撑。其中,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例如小组划分、学生间的功能分配等;空间环境则是指协作学习的基本场所,例如实践机房、学生自习室等。通常,任务驱动教学一般在教学机房中进行。在组织协作环境下,教师让学生尽量坐在一处,使得他们拥有相同的学习材料,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意见交流氛围。

3结语

第3篇

1.从目标出发,设计任务项目

对于教学而言,需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来支撑。也就是说,目标是制订任务最重要的依据。对于一节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简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任务,让活动任务与目标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活动任务就是聚焦的、有实效的。如五年级《调动文字》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因而,这一课教学前所要建构的任务就非常明晰,通过设计三项任务,一是提供一个文本,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展开,尝试插入相关文本的操作;二是对于文本中相关的语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写状态的切换以及插入、改写工作;三是让学生自己写一小段文字,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如此,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的活动任务,有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索,学生的积极性必然提高。

2.从需要出发,确定主要任务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因而,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学习需要是设计活动任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方面。同样一项内容,有的班级学生课外已有接触,或者已能熟练运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设计浅层次的活动任务,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那么活动任务的设计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这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才会高涨。如在《文字复印机》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课前已对复制文本的一两种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计几项灵活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呈现的内容进行复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指导。这样的任务设计,既是向目标的迈进,也确保了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顺利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妙设情境,提出任务

建构好任务项目后,以怎样的形式提出任务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组织一些小竞赛,或是模拟一些现实场景,或是以问题引发他们的挑战闯关欲,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任务活动中。

1.把握认知心理,创设模拟性情境导引任务

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性的事物,丰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因子。因而在教学中,应将学习任务纳入情境之中,通过模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任务,并饶有兴趣地展开任务的探究。如在教学《我是板报设计师》时,邀请两位同学将事先做好的两块电子板报展示给大家看,一块板报内容字体与图案比较单一,另一块从色彩的搭配到图文的结合,都给人以一种协调舒适感。这时,请同学们说说:你更喜欢哪块板报?为什么?学生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纷纷发表建议。这时老师顺势问学生:你们也想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块这样美丽的板报吗?特别注意板报标题的设计。学生兴致极浓,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将任务置于情境中呈现,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艺术字的魅力,继而自主动手、尝试任务,比教师开门见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性的情境导引任务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问题的形式导引活动任务,即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实践操作,在问题的突破中获取新知识,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查找与替换”这个操作,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手工进行查找替换,学生查得很认真,却费时费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启发:既然计算机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应该有一种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这些任务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探究的劲来了,纷纷要展开尝试。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自主实践。这样遵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三、立足发展,指导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来源于动作。”这强调了学生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学生接受了活动任务后,展开自主探究与实践,这时,教师可以从实践途径、问题策略、协作方式等方面,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挑战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将教学活动指向学生长远的能力发展。

1.指导实践方法,发展个体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人手一台机器,资源配置到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以任务为引领,自主展开探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注意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并给予及时指导。特别是当领到一项任务后,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展开尝试,也可以借助网络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还可以认真阅读教材获得化解之法。这些都是非常富有实际意义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也是作为学习者必须形成的能力。此后,当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去自我寻求突破。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将对以后的学有裨益。

2.引导互助共享,发展合作探究能力

第4篇

任务驱动教学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景和感悟问题的情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多实践。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工具,通过驱动教学方法就能快速掌握与熟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高智慧的学习体系。情景设计、任务驱动法、引导讲解法就会派上用场。例如在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快速查询需要的相关资料时,就会必不可少地使用到搜索引擎。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和概念并了解常用的一些搜索引擎和网站,掌握复制保存网页中和信息内容和图片和方法并储存到指定位置。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和探究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学会操作计算机带来的便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实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独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要求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围绕某个学习目标,由浅到深,由深到精,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与主动性。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参与学习与探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作用,学生学习效率较高,主要体现在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这两个方面。“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组织课程教学的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这里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5篇

1.1实验组评价方法本次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3个部分。组内互评主要针对学生出勤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进行评价,可在任务学习之后进行;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均为现场评价,包括口头点评与评分表计分。采用校内自制的评分表,从服务态度及发言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总评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服务意识、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水平、关键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4]。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分别占30%、30%和40%,满分100分,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占个人总成绩的40%。

1.2评价结果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制的问卷进行相关调查。发出问卷64份,收回有效问卷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2%。

1.2.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组合作、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4个方面均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认为对小组合作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71.2%,认为对沟通交流及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分别占69.5%和57.6%,认为对独立思考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54.2%,具体见表2。

1.2.2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及最后阶段的点评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满意,对教师的指导和点评的满意率分别达到89.8%和67.8%。说明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依然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具体见表3。

1.2.3学校的硬件设施尚不能满足目前教学改革的需求表3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实验室设备,还是学校图书馆资料、网络等信息资源,均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学生对网络使用的不满意率高达100.0%。

1.2.4两组学生阶段学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4)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讨论

循环、消化章节涉及临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只有护士对这类疾病判断准确、处理及时,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学生的沟通能力一直是薄弱之处,在本次学习任务的设计中,交流的内容有询问、宣教、指导、示范、治疗解释等,基本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中所有的护患沟通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1明确任务要求学生准确领会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的要求下自主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如果学生对任务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驱动源”就无从谈起,还会影响学习效果。

2.2完善配套设施本次课约1/3的时间在实验室进行,首先,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及设备来满足学生的练习和讨论,例如仿真内科病房要有心电监护仪、超声雾化仪、氧气瓶及吸氧管、静脉补液设备等;其次,实验室要有方便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的桌椅板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配置电脑,以便学生随时查找相关资料;再次,实验室应对学生开放,满足学生课外练习的需要,使学生能自由安排课外练习时间。

2.3及时监督反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调节工作是关键,也是保证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不容忽视。教师事先安排小组长做好每次小组课外学习的记录,包括学习内容、参加人员等,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与教师应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请教。

第6篇

任务驱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很巧妙地隐含在具体的任务当中,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将积极主动地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得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它实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得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得以优化,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和进步,使教学水平和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3.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意义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4.1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这样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教学模式转变势在必行。首先,我们要将“组织教学”转变为“创设情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其次,要将“演绎教学”转变为“归纳发展”,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交谈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再次,要将“专业书籍”转变为“实践创新”,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4.2课程开发的原则首先,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其次,由于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由度较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寻求知识。再次,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7篇

关键词:医学心理;心理障碍;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

1课题:

《心理障碍》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熟悉心理障碍概述、神经症性障碍。(2)知识目标。掌握心理障碍的概念;心理障碍评价原则;心理障碍判断标准、分类等。(3)素质目标。掌握心理障碍分类及各种常见的心理障碍。(4)重点难点。神经症性障碍。(5)解决办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视频观看和技能训练,提高诊疗水平。(6)教学准备。教案、视频、网络及多媒体教室。(7)教学学时。2学时。

2教学步骤设计

2.1引入

案例引导:背诵《考场守则》的大明大明是高校大学三年级学生,他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认为是自己高考发挥失利,检查不仔细才进到现在的大学。因此,他在大学的每次考试都会反复检查试卷,为此,感到焦虑不已。大学二年级时,他每天早上都背诵《考场守则》以后才能安心上课,如果没有背完,则焦虑紧张、思绪混乱、无法上课,同学们都不理解大明的这种行为,他自己也感到痛苦不堪。通过“背诵《考场守则》的大明”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问题(1)本案例中描述的大明是否有心理障碍?(2)心理障碍的评价原则是什么?准备:教师分布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探讨学习。

2.2知识讲解

通过案例引导,引出本节教学内容。

2.3心理障碍概述

心理障碍:也称病理心理、变态心理、心理疾病、异常心理等,是指人的心理、行为及人格上的种种异常,表现为一个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生活,以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不适应。心理障碍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应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否则就为异常。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个体的知、情、意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在一切活动中显示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在外界重大刺激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如果个体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人格表现反复无常,往往是心理异常的一个突出特点。心理障碍判断标准:标准包括: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心理障碍分类:(1)轻度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某些方面受损,表现为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失调,往往无器质性损伤,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有自知力。(2)重度心理障碍:是指个体的心理障碍程度较重,心理全面受损,心理活动的各方面协调一致性瓦解,个体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有些人可能脑部还存在某些器质性病变,对个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较严重。(3)心理生理障碍。是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和躯体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在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有关。(4)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固定的、持久不变的异常行为模式。(5)行为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是指影响健康的行为习惯,常见的不良行为有:药瘾、烟瘾等。

2.4神经症障碍

神经症定义: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病人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迁延呈发作性。其共同特征:一组心因性障碍;功能性障碍;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有一定人格物质基础;是可逆的;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知力充分。常见分类:(1)恐怖症。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对某种特定事件、处境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强烈的恐怖和不安,有心悸、出汗、手抖等植物功能失调症状,采用回避方式来解决这种焦虑不安。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阻止恐怖发作。分为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恐怖三种类型。(2)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病人意识到行为的不必要性,但不能控制,并为此感到强烈不安。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二种类型。(3)焦虑症。是以焦虑、紧张为主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焦虑症病人的焦虑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并且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4)疑病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病人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先占观念。(5)神经衰弱。是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为特征,常有情绪烦恼、紧张、易激惹等症状,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2.5教学效果验收训练

教师提出具体心理障碍症状,学生回答问题、角色模拟、积极配合训练。

第8篇

1.以情境为主线。笔者在对商务英语写作教材进行全面规划教学的情况下,按照写作课教学的需要,加以编排和整理,将商务活动的情境设计为:商务工作的准备(简历,名片等的写作)—公司和产品的宣传(公司简介及会展文案等写作)—商务关系的建立(社交信函及商务信函等写作)—公务文件的处理(留言、便条等商务活动写作)—商务文档的构成(合同,单证等文档的写作)—工作报告及年度总结等商务活动的写作。这七大情境是为一整套商务活动的完成中所需要的各项工作,以此为主线,会让学生对商务情境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在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能清晰地掌握所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2.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主线,把每项情境中分为各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驱动法要求有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针对性、连贯性。因此,在设计任务时,需要教师对每项任务进行认真详细的揣摩和实践。因此,设计每项任务有三个步骤和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中(While-task)、后任务(Post-task)(JaneWillis,1996)。(1)前任务:在实施各项任务前,教师要以如提问、启发、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目标和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所要完成该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当然,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该项任务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理论知识。在掌握了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实施好该项任务。如在对商务工作的准备名片和简历的写作中,教师可以准备几份比较正规的真实的名片和简历展示给学生,了解名片的作用和构成,简历的写作特点等等,对简历中所用到的词汇、语言和写作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并让学生进行适当模仿,为任务中阶段任务的实施做充分的准备。(2)任务中:在任务中阶段,教师根据情境设计任务,如在名片和简历的写作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毕业时,需要找工作,完成个人的简历,并设计自己理想职业的个人名片。在这样的任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自己理想的目标,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实和理想相结合,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任务的趣味性。当然,为保证写作的质量及检验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任务中仍然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控制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探讨的时间及写作的时间。(3)后任务:在后任务阶段,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以及对任务成果的点评。当然,在点评时,可以采用自主评价、互相评价、案例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等方式进行。如在名片和简历的写作任务中,就可以采用互相评价及案例评价的方式,互相评价各自的简历和名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之后,教师可以从全体同学中选出几份典型的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任务中语言形式和格式等的认识,提高语言的准确度,从而掌握名片和简历的写作知识和技巧。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商务英语写作评价策略

1.对情境任务设计的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情境及任务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关系到整个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情境设计要符合真实的商务活动,任务设计不仅仅要真实可信、严谨,任务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新颖性、规律性和逻辑性。因此,对于每一项任务的设计,教师需要深思熟虑。在实施情境任务前,需要同行对情境和任务的评价;在情境任务实施中,需要评价学生对任务的认识和反应;在情境任务实施后,需要学生对情境和任务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反复琢磨情境的设置和任务的设计,从而在不断的教学和实践中,完善情境和任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设计商务关系建立中的情境和任务时,就需要《外贸英语》及《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老师对任务的设计进行评价,完善任务的设计。

2.对任务过程的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的各种反应和参与程度,评价课程的进展情况及时间进度。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教师评价任务的可行性、时间的控制性、任务的完成性。如在每次完成后,可以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评价任务完成的过程。对任务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控制任务的完成,更好地完善任务过程。

3.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商务英语写作的评价。笔者认为,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即商务英语写作的评价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对商务英语写作格式的评价:商务英语写作的每一个任务,都需要有特别的格式,如简历、名片、商务信函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格式。商务英语的写作格式需要规范化,因此,正确使用写作格式是商务英语写作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商务英语写作词汇的评价:词汇是构成写作内容的奠基石,商务英语写作的内容依赖于其词汇的运用。因此,商务英语写作的词汇准确度、专业词汇的使用、词汇量的多少等等进行评价。对词汇的评价可以通过对词汇的实意词密度、词汇变量、词汇重复度以及词汇差错率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JohnReadAssessingVocabulary)。通过对词汇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词汇量、语意的运用程度、专业词汇的掌握和运用等等。对商务英语写作语篇的评价:对商务英语写作语篇的评价包括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语言运用的流畅性、文章内容的针对性、语境的衔接性等等。好的语篇应该是选词准确,文章结构完整严密,语义连贯,语境衔接。语篇的评价应该在商务英语写作评价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好的衔接、连贯及篇章结构是写作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衔接可以把意义相关的句子和段落有机流畅地连贯起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连贯是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篇章结构是整篇意义相互关联并有序连接的段落组成的。通过对语篇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思维方式、对篇章布局的掌握及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对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写作原则的评价:Bobbye(1984)在他的BusinesscommunicationFundamentals中对商务英语写作提出了6c基本写作原则:正确(correctness),包括完整(completeness)和准确(accuracy),简明(conciseness)、具体(correctness)、文采(colorfulness)、得体(considerateness)和连贯(coherence)。国内许多学者诸葛霖尹小莹、王萍、王洪建、庄学艺、周耀宗等都提出了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writingprinciples),包括完整原则(complete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清楚原则(clearness)简洁原则(conciseness)、礼貌原则(courtesy)、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和正确原(correctness)(胡志雯.2003)。根据这些写作原则;商务英语在语言特点方面有着与普通英语写作典型的不同之处。对这些商务英语写作原则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内容,充分考虑写作布局,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对商务英语写作中评价模式的评价: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评价模式可以包括自主评价、小组评价、互评、案例评价及教师评价。对评价模式的评价可以有助于教师掌握各种评价的有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的情况并能通过评价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第9篇

教师应把握整体目标,然后要把整体目标变成小目标,而且要把每个小的目标化作成内容,进而变成一个个任务,任务设计又不能太难,要好操作,这样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进行汇总,最后整个任务也就水到渠成完成了。在“任务”设计之初,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由浅入深,避免在任务开始的时候不知如何操作下去。“任务”设计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掌握的程度,“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后,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大致了解学习的目标和自己如何解决问题,要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任务完成阶段的过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要转变观念,不要急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学生弄不太明白的地方教师要多给学生信心和鼓励,让每位学生大胆、主动、创新地完成任务。教师也要走进学生学习小组当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整体掌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如果有学生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让学生学习少走弯路。

未来工作中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团队协作,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有利于撞出火花,让学生的思想能够更好地驰骋。要让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进来,学习的效率大为增强,同时也能带动教师发散思维。合作学习让教师抽离出来掌控整个课堂,能够弥补教师考虑不到位的情况,这样能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是教师,也是任务活动的推动者,会更好地发现问题,为以后的任务驱动教学做出有益的补充。知识能够互补,技能也能够互补,真正做到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我们教师在课改研究及实施过程中,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我们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出谋划策,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教师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人才观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可,也大大改变了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就是要走在课改的前列,成为新课改的推动者。同时在这其中,师生又较好地充实了物流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使师生都受益。课题研究给学生创造了学习的新的机会,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转变学习的态度和身份转化,学生的心理层面会变得更加成熟。任务驱动教学的作用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正在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也成全了教师和同学们,比试谁的基本功高,谁的素质更能达到新的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但不能较早地干预,否则学生又回到原来学习的老路上来。同时,教师还必须给足学生面子,提高他们会发现问题,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让学生回归到学习的本质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操作水平和自学的能力。

二、结语

第10篇

我校该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以人为本,我们的责任是把学生潜能发挥出来,让学生人人都能“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解决效果这四个能力。

1.素质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使得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三个相互依存和联系的素质:学会独立地计划制订,它是一种预测性和诊断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性地计划实施,这是一种过程性和形成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地计划评估,这是一种总结性和反馈性的工作训练。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开发和协作意识;能够从实际工程项目开发出发,使学生了解项目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并逐步进行模块与程序代码的设计;使学生能初步掌握.NET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数据库访问组件使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计划、模块编程与调试、项目验收与运行;使学生能较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能利用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3.技能培养目标。基于“建构主义———情境设置”学习理论,以“工学结合、技能递进”来设置教学模式,将本课程分为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和拓展技能这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分解为若干情境,情境下再细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如图1所示。将“项目引领(情景设计)、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相互协作、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图1“工学结合、技能递进”教学模式设置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特征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或校企合作者将教学内容设计或划分成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运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析,并提出新问题,最终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具体实践完成任务,最后经过教师进行点评指导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形成一个情感、认知活动的良性循环[1]。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中,“任务”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某项目标的活动[2]。例如,完成系统分析报告、绘制一张功能结构图、实现某个模块的功能、设计一个网站或MIS系统等。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高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3]。

三、威客及威客平台资源特征

威客(witkey)模式创始人刘锋先生给出其定义是,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从而达到各取所需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于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体现了互联网按劳取酬和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4]。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特征。开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威客任务的开放性和企业参与的开放性。威客任务的开放性是指威客模式打破了地域、时间、工作方式的限制,也打破了职称、地位、权力、名誉等的传统评价门槛,利用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们放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中,给创意者、后来者、年轻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互联网环境,带来更多自由工作时间,创造了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而企业参与开放性是指提供问题或需求的企业可以是任意的,包括把产业升级换代,高科技技术改造,富有文化含量的创意设计,产品的广告创意推广,销售网络的设计与建立等等拥有各种问题的企业都可以悬赏招标,筛选方案,筛选对象,优中选优[4]。职业性特征体现在一是企业在威客平台上的悬赏项目都是具体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二是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都作为商品以明确的标价标出,肯定了所有参与投标者的智力价值。三是这个平台上的所有参与者都参与到一场场智力互动问答的过程中,脑力激荡,彰显群体智慧。四是成功的参与者的智力产品能够得到市场价值的回报[4]。实践性特征表现在中国威客是成熟的成功的实践方式。它包括两种发包方式:现金悬赏和威客地图。其现金悬赏的主要运营程序是,招标方任务支付少量定金或不支付定金经威客网站确认的高水平威客报名参加招标方选择合适威客开始工作根据工作进度由任务者或威客网站向威客支付酬劳。利用威客平台上众多威客的知识,智慧,专业技能,行业经验和个人创意,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所以它更经济,更高效,在未来可能更专业,成果层次更高。因为这种“众包”还有一种“优选”的功能:发包者将获得最好的创意,兼取各家之长,并在“问答”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和理念的提升。威客用最简洁的方式创造了无数机会来激发每一个致力于创意的散布于不同角落的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也给了他们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可能性,以及市场的回报———这是他可持续参与的动力。威客创造了一种激发创意、汇聚创意、实现创意的场效应。

四、基于威客平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基于威客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其组织形式是项目小组教学,此教学过程包括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四个环节。

1.挑选并明确任务。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威客平台上的任务有大有小,但都是基于现实的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师在选择威客任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水平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供学生体会、分析、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

2.逐层分解,分析任务。选定任务后,教师应通过激励法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并通过对任务进一步的剖析,从中发现问题。任务分解是一项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要发挥教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个项目的引领者,细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步骤。在多次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后,可由学生中的项目组长带领团队分析、分解任务,而不需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但应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等,在分析过程中注意实时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剖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是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特别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厌学和不学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3.合作分工,完成任务。在这一阶段注意团队协作,有合作也要有分工。首先,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问题进行研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要相互交流、查找资料或请教老师。其次,项目小组的组长要对此项目进行合理分工,注意团队人员的能力和潜力,并且注意相互帮助,相互激励。此外,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干预,让学生体会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11篇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主动学习知识、查找资源,以独立或合作互助的方式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为学生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种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做一体”,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过程设计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学生分析并完成任务和总结评价四个步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2.1明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筹划

任务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类课程来说,在知识点与技能的掌握方面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市场营销学这类的综合应用性学科来说,学生市场营销观念的树立,市场敏感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市场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在对市场情况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要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剖析。如果在开展任务教学法之前,教师没有对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简单地将各章节内容分开,很容易让学生断章取义,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形成。

2.2分模块布置任务,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明确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模块处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在环境分析部分,可以让学生针对某具体企业的宏微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在消费者行为分析部分,可以让学生对指定的人群进行行为分析,或者让学生对指定的产品进行目标客户群体的判断等;在营销组合部分,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企业资料并进行营销组合的分析。通过分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模块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整体学习内容。

2.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好引导、辅助工作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明确的任务推动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思考,自主收集知识并解决问题,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指引学习路线和思考的路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帮助。

2.4总结评价,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生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包括学习过程、结果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仪表仪态等等。在评价的时候,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直接由教师进行点评,也可以由学生之间进行成果展示后进行自评或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综合分析、点评。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点评的艺术性,既要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明确以后学习努力的方向,也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3.1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学生布置任务、指导学习、总结评价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和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来对教学的总体任务进行划分,为学生布置明确、适合的学习任务,因材施教。例如,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对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高、综合性强的任务,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够的学生则要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任务,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学生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对能力较弱的同学进行重点指导,不断鼓励,督促这些学生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3.2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由哈佛大学首创的教学方法,最初应用于法律专业的教学中,后被引入经济类、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它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由学员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最终形成判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将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结合,由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在拟真的案例环境中收集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并根据信息自行分析或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方案。通过这种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要注重双向的交流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布置任务时,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与想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思想动态,要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评价时,不但要评价学生任务完成的结果,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其学习过程与优缺点。尤其是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要通过及时的双向交流,了解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对其提供指导帮助。

3.4要重视小组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作用

第12篇

(一)制订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制订的驱动任务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教师在讲高中英语Module5Unit1《Gettingalongwithoth-ers》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TalkShow”,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单词、句子,介绍一下自己最好的朋友、讲述与好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最想对好朋友说的话。通过这个“TalkShow”,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制订的任务必须具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在制订驱动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当学生达到一定层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的制订应当具有层次性,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教师在讲完阅读理解时,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求其对文章中的问题做简单的判断;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则要求其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做出解释;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要求其对课文内容做简单的复述。

二、进一步深化对教学任务的认识,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一)明确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制订之后,教师应当向学生展示,并且引导学生强化对其理解,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自己准备材料,进而形成自己的思路。例如,在讲授高中英语Module1Unit3《Lookinggood,feelinggood》时,文中有一个情境是Amy生病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sthematterwithAmy?从而导出教学任务。

(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在明确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教学任务。然而小组合作式学习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组以教学任务为中心,通过辩论、探讨等多种方式,展示小组的成果,增强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现了相互促进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高中英语Module8Unit4《Filmsandfilmevents》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小组选出自己喜欢的电影节,并让学生介绍该电影节的特点、背景等,然后再由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通过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地归纳总结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并且对于那些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赞扬。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丰富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的有效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式。通过评价,肯定了学生的表现,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中英语Module1Unit2《Growingpains》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Whatareyourgrowingpains?以及Howtodealwithyourgrowingpains?然后对学生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四、结语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数据库技术,高职,教学改革,项目导入

 

1 引言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 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在各领域的应用,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开发方法,具备利用数据库工具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应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利用信息,打下基础。以往的教学通常采用“理论十实验+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该课程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起来入门难、目标不明确、不知如何应用到实际中。

而受课时的限制, 教学讲授基本理论占去太多课时, 应用和操作不足。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单一,灌输填鸭式教学,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学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践基本上属于被动模仿式实验, 学生根据已经设计好的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完成实验, 查看实验结果, 只满足于验证相关理论。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传授方法使学生很难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教学效果不高。

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利用“项目导入”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按项目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论文,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起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到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项目导入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整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2 课程改革思路

树立以“实践、综合和应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关于关系运算符号表示形式、规范化处理的算法等知识点的讲解是通过实例来引导的论文开题报告。

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尽量营造探究性学习、协同学习等学习环境;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采取现代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法、现代启发式法等;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行为引导式法、小组协作法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环境,多搞些实践活动,有条件时模拟实际项目开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是指教师根据阶段教学要求设计一个项目,根据当前项目设计并提出一系列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想边学边练,最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的项目要求具有技术典型、内容全面、思路科学、结合实际,这样的项目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性,然后再通过任务将项目完成各个环节串联起来。该方法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精神。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将实验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分解, 设计成具体的任务, 明确每项任务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技能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1 导入项目、分解任务

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它强调从需求分析、数据搜集、数据整理、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全过程的参与。这是一个大的项目,它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或任务,随着学习进程分步完成。 如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成绩管理需要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管理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等功能;需要打印报表教育教学论文,如:成绩单,选课表,所以还得设置打印功能;如果该系统规定专人负责,需要设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体现保密性等。经过系统的分析,可以设计出一个基本功能框架。随着任务分析的深入,整个系统功能不断完善,结构不断清晰。这实际上是将教学内容拆分为一个个的“任务”,逐步地展示、布置给学生。

任务可以是教师设计的具体的任务,也可以是教师提出任务目标,由学生设计的任务。例如: 关于T-SQL 查询的实验就可以提出这样的任务: 通过实验掌握T-SQL 语言实现数据查询的功能, 要求用T-SQL 语句实现对论坛数据库中的信息查询。查询的要求由学生们自己提出, 教师进行筛选, 得出具体任务。对于这样的任务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教师通过对各种查询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学生学会分析各种查询要求所表达的语意的方法,进而转化为正确的语句格式,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3.2分组设计、教师指导及评价

根据以上任务问题,分组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教师虽然之前已做过实例示范,但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是要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分阶段进行讨论、交流、归纳相应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使掌握慢的同学能跟上进度,营造协作学习的环境,促进共同提高。分组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广开言路、积极思考、创新思维、协同学习等,最终形成各自结果。

比如讲解概念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知识点E-R模型设计,先选取一些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题目,将具体设计任务分配给各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后,由各组代表讲解设计的模型,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效,接着一定要指出各组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此过程一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监督、解答疑点、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不应过多地评价设计的对错和优劣,但是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实现任务的方法。同时记录学生上机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从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解决问题使用到的技术和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和互评, 使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教育教学论文,巩固所学知识。

3.3课程考核

目前数据库课程考核基本上都是以学校期末考试为主,同时有的数据库课程教学后,让学生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学生过分重视考试环节,在实践方面重视不够。有必要探索校内考核与用人单位考核要求相一致的机制,加大学生学习的过程监控,把平时课外作业,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模拟面试中的表现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都作为过程考核内容,着重考核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和信息分辩能力。

提高课程设计在考核中所占比例,课程设计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摘要求,包括评分标准;在老师指导下对学生分组,确定小组长和选定小组题目;设计结束后推选一名同学讲解自己的课程设计,并回答老师的提问;由老师评出课程设计的成绩,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30%。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笔试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语言细节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则可以通过平时的上机实践和综合实验的情况反映出来,所以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方结合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束语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是一门基于SQL Server2005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的细心引导和严格要求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博览群书,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项目开发、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美,于翔.“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

[2]喻勇,王群,刘向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水运,2008,8(12).

[3]陈芳.对《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6).

[4]周丽娟.数据库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J].高教论坛,2009,1(1).

[5]王淑霞,沈慧娟.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

[6]宫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 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08).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双元制,高职,数字印刷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印刷工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发展,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2%。印刷业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快捷化。政府已经确立了印刷业今后的发展目标:第一步是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生产基地之一,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加入世界先进印刷国家的行列。

数码印刷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颇重的新技术,其在中国刚刚结束了其概念普及推广期。因此,数码印刷技术的专业人才基本上处于空白。“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教育教学论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国内目前的高职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湖北中部个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紧缺人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三个一百,两个一千”,人才目标全部指向了高技能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印刷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3所,且其他院校大都以传统印刷技术为主,很少涉及到数字快印技术。在数字印刷人才的培养上,大都以基本理论和仿真训练为主,缺乏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和真实的操作锻炼,毕业后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及行业的认可。 而 “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中国学术期刊网。“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教育教学论文,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情境1

实践项目与流程

检查

教学目标与项目

分析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模具,改革,高职教育,任务驱动,双师型

 

引言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模具行业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电子、汽车、航空等各个行业对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珠三角地区的模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一现状导致对模具设计、制造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高专院校担任着培养模具行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制约着模具行业的人才质量和数量。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进行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入手。

冲压模是模具行业中重要的模具类型之一,约占整个行业比重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模具专业中,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课程功能的改革

课程需从单纯注重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并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教育教学论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

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学科体系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构建以“任务驱动”的新教学结构与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是在学科体系下诞生的。学科体系是以知识框架为依据,注重陈述性。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离,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离。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而且与职业教育追求的整体性学习的教学目标相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旧的课程体系主要如下:

 

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实施

考核方案

教学效果

绪论

1.冲压工序的分类;

2.冷冲模的分类;

3.冷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

4.冷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5.常用冲压设备。

按照章节和知识体系,教师按部就班理论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布置作业的形式和期末纸质试卷考试。

理论教学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

冲裁模具

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及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2.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

3.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4.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5.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6.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

弯曲模具

1.弯曲模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

2.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

3.单工序弯曲模、级进模、复合模、通用弯曲模的选用。

拉深模具

1.拉深工艺确定与计算;

2.拉深模具典型结构的设计与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