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范文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

第1篇

一、 规范学习行为是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网络机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制定一个学生认可的机房学习制度,并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追求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二、 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是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通过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营造出一个演示讲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最优环境,为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共享。网络虽好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认为多媒体能取代教师或高于教师,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该用语言讲解的还要讲解,师生该交流的还需要交流,多媒体只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对于教师讲不清或学生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起辅助作用。

三、 用网站承载分层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针对学生学科起点及发展状况的差异,用主题学习网站的分层学习资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从网站获得必要的资源,由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习,不断转化为独立学习,逐步养成在自主学习的空间生存的信心。主题学习网站以单元学习为单位设计,每节课的学习资源为该网站的一级子页。每节课的学习资源由“学习内容”、“基本任务”、“拓展任务”、“任务素材”、“解难释疑”及“评价交流”6个栏目组成。各栏目内容及功能要求如下:

1.学习内容。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用超链接对本节重点、难点提供演示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2.基本任务。与“双基”学习目标对应的习题。要求学生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信心、意识和行为习惯。提供作业在线提交及测评功能。

3.拓展任务。教师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准备一些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与“基本任务”相比,“拓展作业”具有更强、更快、更高的挑战性和实用性。

4.任务素材。提供完成“基本任务”需要的素材或素材库链接,避免因素材“原始制作”影响本节学习的目标。

5.解难释疑。给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用超链接提供多媒体演示讲解或文字解答。

6.评价交流。用论坛为学生搭建一个提问、讨论的服务平台。用在线数据库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实验性记录、统计学服务。

综上所述,在主题学习网站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可以缓解或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吃不消”和“吃不饱”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进程中得到各自所需的发展,另外,被主题学习网站“解放”出来的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转播”、“远程消息”及巡视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材施教。

四、用异质学习小组保障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分组实验,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氛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但很多异质学习小组往往流于形式,还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为了取得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学习小组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1.合理安排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各组组员分工要明确,职责要清楚。每个成员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培养团队精神。把“木桶效应”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意识到虽然是在小组中学习,但还是需要不断努力,不可有依赖他人的心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互动的交流,不要流于形式。

3.目标制定要恰当。每一次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都要根据自己制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预设,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工作;运用

前言

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由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在社会化数据的发展基础上,逐渐呈现出大量的在线文本、流媒体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有效挖掘与分析,信息的价值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及商务活动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重视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并切实促进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的发展,将有效的提高统计调查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统计以及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职能和作用

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也对统计的基本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即,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而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信息职能, 能给予管理和决策提供大量的统计信息;咨询职能,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建议和对策方案;监督职能,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统的检查、监督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由此可见,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2.大数据在统计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不断向着复杂化、大量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实践工作中,为了有效的促进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的发展,解决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问题,综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非常关键。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实现统计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是我们继续要解决的问题:

2.1完善并不断改进统计方法

一方面,今后应当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争取实现统计数据的全覆盖,从而保证统计数据能够将当地的经济新形态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 还应当不断完善并改进统计方法,善于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并建立统一的GDP核算制度,从而客观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此外,统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计算机等网络技术,通过熟练的业务知识和网络来建立安全可靠的统计信息网站,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也有利于数据的保存和计算,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坚持统计原则来统计和进行执法活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统计工作方面, 坚持统计原则来统计和进行执法活动,不但是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之一,而且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通过坚持统计原则来统计和进行执法活动这一策略,规范统计工作的相关问题,有效地总结政府部门在数据采集、分析及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工作发展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获得发展。其次, 坚持统计原则来统计和进行执法活动的影响,也是政府部门及时制定有关数据管理方案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重视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分析非常的重要。

2.3建立`活机动的统计工作机制

大数据可以使统计分析不断微观化。通过统计手段分析事物运行情况时,有时需要在多维度、多层面分析其变化趋势,甚至专题研究与另一事物的相关关系,应用大数据方法,可以灵活采用不同分析方式。需进行精准分析和监测的,可延续传统统计工作模式。先建立模型,再研究确定统计指标,然后选择数据样本对统计指标建立的模型进行测试,以确保统计指标有效反应统计调查情况。仅关注大致发展或变化趋势的,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势,不关注数据分析的精准性,仅关注当一事件发生的同时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预先进行模型分析和设立统计指标。

2.4完善标准体系和法规,加强数据监管

大数据应用对统计工作是创新,需要尽快完善数据管理标准法规体系,使大数据统计管理有法可依。政府应对各类数据的产权归属保护以及数据采集、存储建立明确法律法规,确保合法使用数据。政府应设立专门数据监管机构,统一标准对资源进行整合,维护信息安全。同时,我们在大力发展大数据新技术的同时,要注意新技术与法律法规相结合,例如,如何保护部门、个人的隐私问题,从而对大数据下的统计服务工作进行最大的保护,实现大数据下政府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此外,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政府统计工作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也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成为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问题。结合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分析,积极探究解决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挑战的有效对策,是统计部门工作取得成就的关键,对于社会工作及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苗志芹.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8).

[2] 林青.大数据时代完善信息化统计工作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4,(26).

[3] 朱建平,章贵军,刘晓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的辨析[J].统计研究,2014,(02).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即随机选择40例工作人员,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38.51±17.49)岁。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中我院并不使用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中我院使用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设置为观察组。

1.2管理方法

1.2.1转变观念并且学习统计信息方法

为了起到较好的统计信息管理效果,首先需要让工作人员的观念有着较大转变,并且让其能够较好地对统计信息方法进行学习[2]。在此过程中,医院管理层需要以身作则,并且认识到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上而下的将统计信息使用理念在医院中传达,从而起到更好的统计信息使用效果。另外可以组织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的使用方法等进行学习,更好地让统计信息得到完善使用。

1.2.2健全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离不开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因此健全医院中的信息管理制度对统计信息的正常实施也非常重要[3]。本次研究中,需要将医院中的统计信息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并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对这些问题起到较好的解决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强化信息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信息管理人员除日常工作外,更是需要建立起信息数量的信息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定期地反馈并且整理财务相关制度。尤其是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清查以及反馈。

1.2.3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使用现代化统计信息管理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4]。例如在我院中可以引入计算机等方式进行统计信息管理。在此基础上,使用医院HIS系统的完善方式,能够逐渐强化数据挖掘的效果,并让统计完成后的数据有着更强的针对性,可更好的对医院管理进行服务。

1.2.4从小处着手进行统计信息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效果,可以从小处着手进行信息的管理。对于医院信息管理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工程[5]。其中包括了管理制度建立、收集原始资料、维护数据以及核算数据等诸多信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和升级对统计信息的管理方法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统计信息的管理方法,并避免在统计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等情况。

1.3研究标准

分析医院管理中的差错出现几率。同时可对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收集。本文中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若得分至少为6分,则表示对管理工作满意。收集和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使用χ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在实施了统计信息管理后,医院员工满意程度有明显提升,差错发生率有明显降低,相比统计信息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医院而言,统计工作是基本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医院资料和工作等信息进行科学性的收集以及整理[6]。在对这些资料实施收集和分析完成后,可得出医院当前的工作效率等信息,并可对医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由于其特点,对医院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统计工作中,统计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医院信息的主体,同时也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找出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就非常重要。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3.1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疗质量对于医院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医院的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通过统计信息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7]。使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方式,能够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程度,并可强化对医院的管理效果,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3.2统计信息可为医院量化管理提供数据来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和科学决策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科学的决策也离不开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对于医院而言,使用统计信息的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和迅速地反映出医院在管理活动中的整个变化情况[8]。在对这些信息分析后,可以制定出全面和准确的医院质量管理指标以及计划等,并对医院工作中出现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最终为医院提供准确可靠并且权威有效的数据资源。

3.3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中的科学依据

统计信息的实施可以在医院中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统计分析体系。综合性的统计学分析实际上是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院通过自身情况,建立完整和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提升自身水平的科学依据,更是可以较为完善地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综上所述,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王景云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陈丰.网络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2,02(3):331-331.

[2]董捷.论医院管理中如何发挥病案统计信息服务功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4):122,124.

[3]唐艺荣.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再议医院监管中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85-86.

[4]赵振华,唐晓东,罗娟,等.基于WebService的新版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融合[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72-74.

[5]贾飞.新时期统计文化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病案,2012,13(7):40-41.

[6]李纯.探讨计算机网络化在医院病案统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0):288-289.

第4篇

[关键词]矿体地质 矿床勘探 变化性质 矿体特征 变化速度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15-2

如今,矿体勘探的基本任务是探讨矿体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以此为前提,产生类型各异的矿体勘探策略。本文首先结合云南省矿体地质探索的现状,结合矿体的地质特征,分析其变化特征。

1云南省地质现状简析

云南全省可划分成两个地形区,其中,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区,岩溶地貌发育成熟,平均海拔

2矿体地质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矿床勘探工作中,对矿体地质的探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矿体地质的目的旨在阐明矿化的条件、历程及规律等问题。从勘探的视角,探索矿体均偏重于矿体的实际厚度、状态、规模、形状、矿体内部的构造特征等,通过矿体多方面的研究,明确矿体各类变化性质及规律,进而更科学地服务于矿床勘探的实践中。矿体的改变来自矿体成因的变化,经对矿体的变化研究,有利于为探测和查明矿体的形成原因指明科学方向,进而使矿床勘探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从这个层面来讲,两者的需默契配合。

矿体地质的中心环节便是矿体的变化问题,通常地,变化的具体程度、改变的性质以及影响矿体变换的各类地质要素均是引起矿体发生改变的基本前提。作为矿床勘探的重要基础,矿体的变化是区分矿床勘探类别的有效依据。同时,勘探所采用的手段、工程的安排、对工程结构的明确以及勘探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等均已成为影响矿体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研究矿体变化的研究办法,离不开矿物数学分析法,该办法巧妙地结合数学中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相关知识,结合地质勘探的实际现状,同地质的观察密切结合,为后续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另外,模型试验的方案也被运用到矿体变化的研究之中。

矿体的变化主要指矿体的一些性质在矿体不同位置具备不同特征或数值所形成的特征。矿体的各类性质有着相应的变化性,然而,影响矿体变化最鲜明的要素便是有用组分的厚度、状态及规模等,这些指标在空间层面的综合性变化着实增加了矿床勘探的难度,所以,这一系列指标也已成为研究矿体地质的重点。

3矿体地质的特征探讨

矿床勘探中的矿体主要产生在岩体的前部及上、下关联部位,矿体呈现分层状、不规则状以及囊状等不同形态。矿石主要以水晶颗粒状为主,呈现网脉状等形态,矿脉的布局极不匀称,脉的幅度普遍在若干毫米到若干厘米之间,个别部位达到数十厘米。矿体的品位布局不规范,其矿体很难通过肉眼辨识,必须借助于高精度仪器的化验才能最终圈定。

在矿床勘探的区域中,由于地质勘探的客观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的专业化、正规化研究,通过坚持不懈地研究,已经科学证明了矿体地质的主要特征:

3.1超高品位的处置

超高品位又被称作风暴的品位,依照矿体各异的形态,由于矿体用肉眼难以辨识,圈定只能借助于精密化勘探仪器进行化验,所以,在处置超高品位的精确与否直接关乎到矿区的实际资源量。现今较为常见的处置超高品位的办法便是运用大于平均品位的6-8倍,具体操作方案是凭借超高品位及上、下样品总计三类样品的平均品位相替代,通过严密处置后依然是超高品位时,便要再度处置到超高品位小于下限值,方可结束,其最终的结果使超高品位依然趋向于超高品位的边界数值,给矿体区段品位的平均值构成相对大的影响。该处置办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矿区,在选用时需密切结合勘探实践经验。

3.2矿体形态变换剧烈

因矿石出窿的品位显著低于设计的出窿品位,为深入探讨这个改变的成因,需选择最典型矿体开展现场试验,也就是说,需运用取样调查法,进一步论证矿体变换的剧烈性,矿体相接触的方位具备显著地多解性,同时,矿体周边地质存储量的近一半中段均依靠加密工程完成矿体的探测,通过科学对比发现,矿体的形态有着显著的变换。

4矿体地质变化程度的研究方法

矿体地质变化的性质通常指地质变量在矿体不同位置相互影响的关联及变换规律,在矿体每个位置,地质变量的特定方位值,通常被称作观测值,因其彼此之间具有数值层面的差异,因此,直接造成地质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关联度的差异,显示出矿体的变化性质存有明显的差别。矿体变化程度主要指在矿体或矿体内部较大范围内的地质变量总变换幅度,是一个“量”的概念,能够突出地表现矿体变换的复杂度。一般,矿体变化的程度通常可用地质变量的变换速度同地质变量变换幅度相加,以此从整体上反映出矿体实际变化的复杂度。例如,变化的系数仅地质变量相对变换的平均幅度,缺乏变化的速度,所以便无法真正体现出矿体变化的复杂度。事实上,矿体变化的具体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矿体的变化性质,由于变化程度的具体数值通常由矿体每个位置的地质变量值通过执行数学计算得来的,每个位置特定值之间的空间方位各不相同,所体现到的矿体变化度也各有差异,从这个视角看,唯有熟知矿体变化的性质,矿体变化的具体程度状况便可迎刃而解。

现阶段,伴随矿床勘探技术的发展,因地质变量是有趋向变换又具备随便性变换的数学随机函数,所以,采用旧式函数关系办法便很难系统深入地研究地质变量,也无法借由纯随机变量的定义去探究地质变量。因此,可运用地质统计学里面的变异函数,进一步构造模型图像,以此直观清晰地反映出地质变量的复杂变化度。

依照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区域化的变量作为一类在空间上具备实际数值的实函数,在空间上的每个点位均能取一个明确的数值,当通过一个点移动到下一个点时,函数值是动态改变的,区域化的变量便在空间上发生相应改变,具备两类看似相互冲突的性质:一类是随机性变化,另一类是结构性变额,这样一来,实函数的特征便符合于地质变量。

5结语

综上所述,矿体的变化性质及变化的具体程度一同构成矿床勘探的重要地质根基,直接关乎勘探进度,也是规划勘探手段的关键性参考依据,为此,要弄清矿体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努力为矿床勘探服务。

参考文献

[1]冯佳睿,毛景文,裴荣富,周振华,杨宗喜.云南瓦渣钨矿区老君山花岗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岩石学报.2010(03).

[2]贾润幸,方维萱,胡瑞忠,马振飞.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7(02).

[3]马振飞,陈图宏.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矿物学报.2011(04).

第5篇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信息;信息管理系统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各种体育院校的文件、文献资料、学生管理方法等。了解相关的体育专业学生管理特点,把握住关于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特点及在制作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只有了解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管理的现状才能制作出适应其发展的平台。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管理层的调查问卷以及当面的会谈,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管理的特点,领导层想去了解学生以及老师的各方面的内容。

3、软件编制法:

根据软件工程学中系统软件的开发步骤,运用Visual Basic语言设计开发该系统。并使用windowsXP作为操作系统与Access 2010作为数据库系统。

二、功能需求分析

1、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分为:

把总任务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这个具体任务合理地组织起来构成总任务。这称为总体设计(architec—rural design),又称为概要设计(prelimi-nary),其基本任务是:

(1)将系统划分成模块;

(2)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3)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4)决定模块的界面,即模块间信息的传递。

总体设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系统的质量及一些整体特性基本上是这一步决定的。系统越大,对总体设计的影响越大。

2、数据库主要任务

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院中的学生、学生中的高水平运动员等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以此目的出发,系统应能完成学生、运动员相关信息的存储、查询、修改等基本功能。根据上述要求,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主要的任务有:

(1)学生的档案信息输入,查询,修改:

(2)运动员的信息输入,查询,修改;

(3)运动员比赛信息的输入,查询与修改:

(4)各个综合性信息的报表打印;

(5)用户登录权限的管理。

3、数据库模块结构设计

该信息管理系统共分为4个模块: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学习与训练成绩信息管理模块、科研信息管理模块,比赛信息管理模块。

三、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因此,数据库设计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

著名的新奥尔方法将数据库的设计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每个阶段可划分为不同的步骤: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1、系统登陆界面演示及其主要代码实现

由于本系统主要是为了给院领导、教练员和老师使用,所以要对登陆者进行身份确定,只有拥有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本系统。

其主要结构逻辑如下:

首先判断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的位数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就给出提示。然后判断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可以进入到系统主菜单,否则就会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2、学生档案查询

通过学生学号的输入,能够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的查询,增加了查看到效率,并且可以预览报表并能打印相关学生的档案信息。有利于院领导,教练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动态,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更加的方便,便捷,注重了效率,使学院迈上一个更高的层面。

四、结论与建议

本体育学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经历了前期的系统可行性调查,中期的系统数据库和界面设计,后期的代码编写,功能模块的实现三个阶段,归纳起来,本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作用和特点:

1、可以更加安全、高效的存储人员的信息,实现学生信息查询、比赛、训练的信息化管理;

2、统计并自动分析运动员的各项生理和技术指标,比如,训练数据曲线图的自动生成,个人运动技术统计等;

3、查找信息速度快、效率高,可以检索有条件信息;

4、系统界面美观可操作性强,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只需一名信息录入员;

由于本人能力与时间有限,只开发了单机版本供教练员、教师和领导使用,不方便运动员们查询。本系统还在继续的开发与研制过程中,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开发网络版,组成局域网,不仅方便内部人员使用,还可以与上下级组织连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

该系统中对训练和科研数据的变化分析仅以线图形式显示了变化,如果有可能的话,将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做出类似股票分析软件的分析模块。

第6篇

(1)认识随机现象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意识到对随机现象的统计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教学中可以举出大量的随机现象的例子,例如某网站一昼夜的点击次数,某保险公司一年内的索赔金额,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分析和处理众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统计规律的关注程度。

(2)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随机现象的各种形式进行数据化处理,例如,在讲到“随机变量”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随时从网络、杂志、电视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随机数据信息,让学生理解随机数据的重要性,从而看到随机现象的规律是通过随机数据反映出来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一组随机数,从这组随机数的不同取值说明随机变量的随机性。

(3)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随机现象中的各种问题,可以从身边的各种现象谈起,如心血管病是否与职业有关,人的一生是否会遇到强震,等等。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生看到统计思维的合理性,从而产生对统计的兴趣,形成统计活动的良好开端。

二、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作用

统计的出发点是收集数据,然后再科学的分析数据和整理数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统计学下了如下定义:“统计学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与艺术”。这就是说,统计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艺术,要求从数据中挖掘出新的信息,而不是死记硬套现有的公式和定理。为了突出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展现给学生一系列的实际数据,比如一批电灯泡的寿命、某年级外语考试成绩等,让学生对数据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意识到统计是从数据出发的,先有数据,然后才有公式和定理。不同的数据具有不同的实际意义,弄清楚这些数据的分布规律和性质是统计的基本任务。

(2)强调如何有效地收集数据是统计中的重要问题,通常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抽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例作抽样试验,比如从同一种型号的汽车中随机抽取5辆,测量每公里的耗油量;观察吞某类药物的病人的反应情况;调查部分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等等。

(3)分析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分析数据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取数据中关于总体的信息。通过构造各种不同的统计量,对所研究的总体进行推断,达到从部分认识全体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的结构、统计量的分布作动画演示,比如数据频率直方图、经验分布函数曲线、样本均值分布直方图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分析数据的兴趣。

三、结合实例强调统计方法的重要性

概率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方法别具一格,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现代统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例强调统计方法的重要性,既能加深对于概率统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比如统计学生中同生日的人数,随着统计人数的增加,至少有两人同生日这一事件的频率会接近于1,然后将这一结果与理论概率进行比较;统计吸烟与非吸烟人群中患肺癌的比例,检验吸烟与患肺癌是否存在某种依赖关系;观测一天中某人手机的呼唤次数,然后与泊松分布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统计某年级的外语考试成绩,根据数据进行正态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等等。

(2)结合实例突出统计中的基本方法,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进行统计推断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首先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估计湖中鱼的条数,使学生了解矩法和最大似然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检验自动包装机工作是否正常,使学生掌握假设检验的方法步骤。

(3)结合实例系统介绍统计中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实用性和广泛性,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

四、从统计观点出发进行概率论的教学

“不确定性”或“随机性”是概率统计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从统计的观点来看,“随机”并非完全“偶然”,其中蕴含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对随机现象经过大量观察后得到的某种统计规律。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数字特征等只是这种统计规律在数量上的某种刻画。目前的教学计划是先讲概率后讲统计,在讲概率时可从统计的观点出发进行概率论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对概率论中基本概念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出现概率和统计前后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整门课程首尾呼应,贯穿一体,具体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统计的观点出发讲清楚概率论中几个最基本的概念。

(2)从统计的观点出发理解概率论中几个最基本的定理。比如从数据的分散程度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含义;由频率的稳定性和观测数据的平均值的变化趋势看大数定律的意义;从大量数据的叠加的波动性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等等。

(3)从统计数据出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概率论的教学。比如通过绘制数据的直方图来理解概率密度函数;由二维数据的平面散点图看相关系数的大小;通过动画演示高尔顿钉板实验来揭示中心极限定理的奥秘;等等。

五、总结

第7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特点 重要性 情况 问题 措施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是对确定统计的任务或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开发过程的总称。单位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单位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制定发展规划并实行统计监督。

一、统计工作的特点

(一)数量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的多少、现象

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二)总体性

统计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大量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这就

是说,统计学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三)客观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表示客观现象总体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维护统计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统计的基本传统。

(四)具体性

统计数据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数量。正因为具体性,所以统计的数据必须准确,公布和使用的资料要注明来源;统计数据应有计量单位或表现形式。

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是单位实施科学化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按照统计规则,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科学的分析和汇总统计数据,编写科学的分析报告,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单位科学化管理。

三、基层单位统计情况

作为水利基层单位,我局统计工作按照统计报表报送时间划分,包括:统计季报、统计年报;按照统计报表统计的内容划分,包括:工作人员统计、人才统计、劳资统计、教育统计、岗位统计及其他专项统计。我局统计季报工作在每年的3月、6月、9月的25日前完成,统计年报工作在第二年的1月份完成,根据统计内容分别报送鹿泉区统计局、水利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长期的统计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数据可靠性上都有了大幅提高,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加强学习,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是组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 “党史”、“”、“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等学习活动,增强了统计人员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了统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劳动工资报表制度等统计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三是统计人员自觉加强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辅导,平时经常登陆有关统计信息网,及时了解统计的最新报表规范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深入调研,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我局统计工作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工作做起,经常深入相关部门,咨询有关人员,对统计周期内职工变动、工资调整、职务职称、技术等级等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并归纳总结,及时掌握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变动情况,日清月结,形成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

(三)及时准确完成了全年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上级各部门的报表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为了确保报表及时准确,统计人员坚持把各类报表的时限要求牢记于心,在工作中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本期报表坚持提前做出,提前上报。对于统计任务相对集中,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时候,自觉加班加点,保证了各类统计任务的按时提前完成。

(四)认真开展统计资料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上级掌握基层单位从业状况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有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局的统计分析报告,力求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统计报表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其中反映的重点问题,重点做好分析总结,并向上级反馈。同时注重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少列数字,多反映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重视反映统计数字后面隐含的水利行业可能普遍存在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意见,使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求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而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前后数据核对不上,或者综合数据校验不正确,这都表明数据搜集或整理、计算过程中存在错误,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参考价值。

(二)统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统计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而作为一个单位真正能将统计结果充分运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往往只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安排,按照要求和上报时效准时上报,材料报完,统计工作也随之结束。

五、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和培训,使领导层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统计工作研究小组,充分分析利用统计结果,为单位科学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保证统计材料及数据在搜集过程中真实、准确,科学整理、计算和汇总分析,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准确性。

第8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特点 重要性 情况 问题 措施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是对确定统计的任务或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开发过程的总称。单位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单位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制定发展规划并实行统计监督。

一、统计工作的特点

(一)数量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的多少、现象

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二)总体性

统计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大量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这就

是说,统计学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三)客观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表示客观现象总体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维护统计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统计的基本传统。

(四)具体性

统计数据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数量。正因为具体性,所以统计的数据必须准确,公布和使用的资料要注明来源;统计数据应有计量单位或表现形式。

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是单位实施科学化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按照统计规则,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科学的分析和汇总统计数据,编写科学的分析报告,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单位科学化管理。

三、基层单位统计情况

作为水利基层单位,我局统计工作按照统计报表报送时间划分,包括:统计季报、统计年报;按照统计报表统计的内容划分,包括:工作人员统计、人才统计、劳资统计、教育统计、岗位统计及其他专项统计。我局统计季报工作在每年的3月、6月、9月的25日前完成,统计年报工作在第二年的1月份完成,根据统计内容分别报送鹿泉区统计局、水利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长期的统计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数据可靠性上都有了大幅提高,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加强学习,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是组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 “党史”、“”、“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等学习活动,增强了统计人员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了统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劳动工资报表制度等统计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三是统计人员自觉加强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辅导,平时经常登陆有关统计信息网,及时了解统计的最新报表规范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深入调研,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我局统计工作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工作做起,经常深入相关部门,咨询有关人员,对统计周期内职工变动、工资调整、职务职称、技术等级等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并归纳总结,及时掌握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变动情况,日清月结,形成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

(三)及时准确完成了全年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上级各部门的报表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为了确保报表及时准确,统计人员坚持把各类报表的时限要求牢记于心,在工作中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本期报表坚持提前做出,提前上报。对于统计任务相对集中,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时候,自觉加班加点,保证了各类统计任务的按时提前完成。

(四)认真开展统计资料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上级掌握基层单位从业状况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有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局的统计分析报告,力求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统计报表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其中反映的重点问题,重点做好分析总结,并向上级反馈。同时注重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少列数字,多反映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重视反映统计数字后面隐含的水利行业可能普遍存在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意见,使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求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而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前后数据核对不上,或者综合数据校验不正确,这都表明数据搜集或整理、计算过程中存在错误,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参考价值。

(二)统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统计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而作为一个单位真正能将统计结果充分运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往往只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安排,按照要求和上报时效准时上报,材料报完,统计工作也随之结束。

五、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和培训,使领导层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统计工作研究小组,充分分析利用统计结果,为单位科学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保证统计材料及数据在搜集过程中真实、准确,科学整理、计算和汇总分析,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准确性。

第9篇

【关键词】麻醉;住院医师;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在进入临床之前,往往都是一些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这些医学生虽然有比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其缺乏一定的临床的思维和操作技能。因此,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可以有效的将住院医师所知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临床上,通过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从而掌握从事该学科医疗活动所具备的诊疗知识和临床技能,从而成为可以独立工作的临床医生。

对住院医师的培训,除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之外,还要培养住院医师的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而良好的思维能力则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医院对麻醉住院医师进行不同时间的培训,从而分析培训队提高麻醉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至2013年本市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轮转培训44人,均来自于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属于专业医师。由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制定考核方案,并制定最终考核标准,临床麻醉病例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学系参考制定和麻醉现场考核内容及标准: 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又根据进入体的途径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见全身麻醉)和基础麻醉。基础麻醉是将某些全身(常用的有硫喷妥钠 氯胺酮等)肌肉注射,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然后施行麻醉手术。局部麻醉为利用局部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工作、重症监护、急救复苏及疼痛治疗:①临床麻醉。②重症监护。③急救复苏。④疼痛治疗。考核对于麻醉这些方面的思维。麻醉专业住院医师麻醉现场面试考核内容和标准要从经典知识点出发,综合临床,病理生理,药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考核。

1.2方法

将这44位医师分为两组,22位实验组和22位对照组,实验组在培训中加以临床病理解剖培训,而对照组为正常的培训,临床思维是麻醉医师运用已有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它贯穿于整个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过程之中。临床思维具有严格的时效性,资料的完备性,诊治思维的模糊性,患者个体的特殊性和病程动态性的特点。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因此,麻醉医师需要对病理生理、药理以及许多内外科诊疗知识等方面都有所掌握,才能足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在手术的类型; 手术设计的范围; 手术过程中重要步骤对麻醉维持的影响; 手术者的技能方法及手术器械方面作为其中一项评分标准,另外根据患者病理生理学特点,麻醉维持中的重点; 麻醉维持需重点监测的生理学参数;根据手术进程及重要步骤,麻醉维持中的预防性措施; 麻醉意外的可能性及处理措施方法对医师进行评判。在这些方面进行打分,术前巡视,相关物理检查报告,病人情况评估,麻醉的方法选择,麻醉用药选择,手术危险要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深度每项各十分评判。

1.3判定方法

两组医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手术评判后,对医师合格率进行统计,90分以上为优良,80到90为中,低于80为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分析,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更具数据反映的情况理性评估。p<0.05为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特定住院医师进行临床培训和考核,在术前巡视,相关物理检查报告,病人情况评估,麻醉的方法选择,麻醉用药选择,手术危险要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深度等方面做评判后,发现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麻醉病例解析培训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可使学科培训更加高效化,对疾病治疗及整个医院提升整体水平有很大效用。

表1麻醉住院医师经临床病例解析培训后及格率

组别 低于80分 80到90分 高于90分 及格率(高于89分)

实验组 2人 8人 12人 90.9%

对照组 6人 13人 3人 72.7%

3.讨论

通过对我市新分配来的44名麻醉住院医师分为两组进行培训,两组中对每位住院医师的培训方法和项目都想同,仅时间不同,培训完成后对两组进行相似难度的临床实际病例进行综合能力考评,并对两组住院医师从培训年资和参加病例解析培训此时两个角度进行对比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得知:低年资的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明显低于高年住院医师,参加病例解析培训次数较多的住院医师及格率明显高于病例解析培训较少的住院医师。通过对着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医院过程中进行病例解析培训,可以使他们更快地,更有效的应对临床实战,通过培训来活的更多的临床经验,为将来的独立工作打下基础。而对住院医师进行病例解析的培训,可以更好的帮助医学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学院实践的过度,从而逐渐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即是利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知识来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而从临床资料中发现问题并来加以解决的过程。临床思维的培养对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也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麻醉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培养,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病例的解析,从而提高住院医师的思维方式,使住院医师可以多角度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技能考核则提高了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调动了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对44名麻醉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后考核发现,通过对临床思维的培养,可以更好的使得医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度,是早期积累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通过对住院医师的系统规范的培训,从而提高本地区麻醉住院医师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水平,使本地区的麻醉住院医师更加的规范,更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技能,使得学科培训更加的高效化,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郭丹杰. 长学制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30(8):1-9.

[2] 古佳伟,麻醉医生非技术性技能及其临床培训的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67-2869.

第10篇

【关键词】说课设计;课程教学;教研改革

说课是一种教学和教研改革手段,在备课基础上,规定时间内,面对同行或者专家领导,针对某一课题,采取讲述为主的形式,系统地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并且表明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依据等,之后由专家评委审议,达到促进交流,共同提高为目的地一种教研活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下面我将针对我院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程的说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只有认识和掌握它们,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引领人们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这也决定了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为后续所有涉及计算机相关操作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对象为全院一年级学生,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办公软件office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Internet的使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进行知识迁移后形成实际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课程改革

(1)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法、分组讨论法、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2)逐步采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系统进行考核,由系统自动阅卷,实现无纸化考核方式。

二、教学内容

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和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我们总结了现代职业人所必需具备的7项计算机基本技能,如表1所示。

根据这7项基本技能精心设计了7个教学模块和对应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三、教学实施

1.教法阐述: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法、提问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多元评价法。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利用广播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让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训练,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课堂上采用“案例四步曲”组织教学,将“教、学、做、评”融为一体。第1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第2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第3步,落实任务,拓展提高,第4步,鼓励表扬,多元评价。

接下来,以word表格制作为例,来演示课堂教学的具体执行过程:第1步,首先创设情境展示案例,给出两种形式的“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一种是表格形式的,另一种是纯文本形式的,并设问这两种形式哪一种更直观更清楚,从而导出本堂课的课题。该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和提问法。课堂时间为5分钟。第2步,以制作这张表格为案例来介绍表格的制作方法,经过分析,将制作表格的过程细化为3个任务,进入到任务驱动环节,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小组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演示讲解,该方法很容易突破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一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演示讲解法。课堂时间为20分钟。第3步,当所有小组都没有疑难之后,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本堂课的基本任务制作这张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并进一步对任务进行拓展,设计几个选做表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任选其一来制作,并鼓励学生在样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这一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和自主学习法。课堂时间为15分钟,第4步,在点评中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对于操作认真规范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对于操作技能熟练的学生给予赞赏性的评价,对于作业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性的评价,该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多元评价法,课堂时间5分钟。

四、教学资源

1.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建立QQ群、班级邮箱等方式,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

2.网络教学环境:实训课在实训机房完成,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并且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连接,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进行师生交互。

3.教材开发与选用:通过教研室教师集体研讨的方式撰写并出版了本课程教材和配套的实训指导,该教材和实训指导本学期已正式投入到学院的课堂教学当中。

五、考核评价

1.考核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注重对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2.考核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70%笔试成绩+30%平时成绩;

3.教学效果评价:在针对学院三年制大专班学生进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过关率达90%以上,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认可。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说课教学分析与设计,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方法更为具体,教学过程更为清晰,为教师备好上好该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芬.说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科教创新, 2011(04).

[2]赵海燕.说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催化剂[J].医学信息, 2011(08).

第11篇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应用能力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ment

Economics Proficiency Training

WANG Junhu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Econometrics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 students applied econometrics ability is the basic task of teaching the new colleges. Article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et forth in the econometric model, sampl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data, estimates and four test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etric models applied economics students' proficiency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econometrics; appl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计量经济学依据理论和观测到的事实,运用计量模型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揭示实际经济规律。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把经济理论研究建立在可靠的事实之上,使之成为在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一门硬科学。在我国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门类中,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开设面最广的少数几门课程之一。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新建本科教育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生产实践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成为本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计量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计量经济学研究由计量经济模型设定、样本数据收集、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应用四大部分构成,其中的每一个部分无不显示出与所观察的经济现象的密切联系。研究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在计量经济模型设定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是指在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对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一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来模拟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科学地设定计量经济模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对经济活动做个别的或特殊的观察,形成对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了解具体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熟悉具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相互关系和决策依据。其次,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一般规律即经济理论,概括出影响经济变量的主要因素。第三,用适当的数学形式概括出经济现象的总体回归模型。在一般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都把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视为一个事先确定的问题,认为模型设定应依据经济理论,而经济理论又众所周知。其实这完全违背了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宗旨。计量经济学是对现实经济活动数量关系的模拟,现实经济活动所表现出的经济规律随着经济活动所处的时空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经济理论只是概括了经济规律的一般性而不能揭示其特殊性。例如,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就不能照搬西方的经济理论来设定计量经济模型,同样研究某个区域经济问题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全国的计量经济模型。因此,进行计量经济模型设定需要注意其实践性。在实践中观察经济活动,不但是科学设定计量模型的要求,也是模型估计、检验和应用的基础,还是进行模型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基础。

怎样在计量经济模型设定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参加经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察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从2013年开始我们与洛阳商报社联合开展了洛阳商圈指数的调查和,该项活动由我院组织百余名学生组成的调查队,在全市的6个主要零售商圈开展每月2次的现场商业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商圈内顾客的流量、构成、收入、消费、满意度评价和意见建议等,还包括商圈内商场和店铺的规模、经营种类、经营状况、租金水平、经营评价和意见建议等,以及商圈的交通状况等。通过商业调查,把学生从一个理想的理论世界带到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把在日常生活中视而不见的购物消费看成一次次的经济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过程。商业调查使学生了解到了市场上交易主体及其需求的多样性、交易环境和影响因素的多变形、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等,为经济研究和分析培养了直观的感觉,为设定计量经济模型奠定了基础。

2 在样本数据收集整理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通过观察和理论分析所设定的计量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模型中参数的求解需要使用研究经济总体的全面调查数据。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不可能得到全面调查的总体数据,通过对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得到样本数据用于计量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样本数据不但关系到计量模型的估计和检验,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应用结果。此外,样本数据的类型还关系到设定的计量模型的类型。如果我们得到的解释变量只能用0和1或者1、2、3、……来表示它们的不同性质,我们应当设定含有虚拟解释变量模型;如果我们得到的被解释变量只能用0和1或者1、2、3、……来表示它们的不同性质,我们应当设定离散选择模型。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是选用对数模型、半对数模型还是非对数模型,还需要通过对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分析后作出选择。

一般认为,数据收集和整理是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应当交由统计学课程教学来完成。这一观点前提是统计学课程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所需的全部经济统计知识,而现实的情况是在19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统计学教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是以数理统计为核心的推断统计,之前以描述统计为核心的经济统计内容被大幅删减,对统计调查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只作一般讲解,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学生甚至不知道产量是生产的合格有用产品数量,又能如何让他们评价产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产量数据进行再加工处理呢?即使统计学课程把系统完整的内容教给学生,也不能指望统计学老师能够教会学生数据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如何运用。因此,数据问题不是统计学的任务,而是计量经济学的任务。样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必要的加工处理是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得到专门的训练。否则,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就会掉入“数据陷阱”,被已有的数据所左右,脱离开所研究的实际经济问题。

为了让学生对数据搜集和整理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借助于商业调查项目让学生承担样本数据的调查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调查方案、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独立完成现场观察客流量、采访顾客和访问商铺等具体收集商业数据的工作。在完成数据收集任务之后,对所收集的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对缺失数据进行有根据的补充和合理推算,最后对审核无误的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和系统存储,利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得到的系列数据进行比较,编制商圈指数。通过商业数据的调查和整理等统计工作,使学生对样本数据的生成过程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学生在看到统计数据后不再把它们仅仅视为一些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样本单位选择的随机性、客流量的观察误差、访问调查中问题表达是否准确易懂、顾客和经营者对调查的配合程度、一些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因素等等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数据的因素也正是计量经济模型必须认真对待,想方设法在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中加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阶段的训练,学生学会了思考在经济研究中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如何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得到的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数据的背后会隐藏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3 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和检验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设定好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总体回归模型,模型中的参数需要用合适的样本数据进行估计,求得样本回归模型。然而样本回归模型能否代表总体回归模型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在计量经济学中,一个计量模型最终的应用前提是它必须经过经济理论检验、统计学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不同类型的模型具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和统计学检验方法,不同研究问题有不同的经济理论检验方法,解决不同的随机扰动项假设偏差使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因此,计量经济学被称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正确选择模型估计和检验的方法是学好和用好计量模型的关键。然而,正是经济理论和计量模型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数据的复杂性,造就了计量模型估计和检验方法的博大精深,计量经济学研究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数学知识。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不可能涵盖大部分的计量经济学内容,教学中所能涉及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太多,那么怎样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和检验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呢?我们的做法是正确使用计算机软件这一工具。

可用于计量经济分析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Eviews、Stata、SAS、SPSS等。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Eviews软件并辅以Excel软件。选择使用Excel软件主要是基于它具有全面的普及性,易得性强,学生操作基础好,用它处理数据方便快捷,而且能够直接与Eviews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对计量软件的应用我们安排了课内验证性实验和实训专用周综合实验两部分的内容。验证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案例分析相对照,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建立Eviews文件,如何正确使用Eviews命令完成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实训专用周综合实验的目的是在掌握基本Eviews软件操作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实际问题。无论哪一部分的实验,都要求从数据的统计特征、估计方法的适用性和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严格Eviews的软件操作,杜绝不加思考随意选用Eviews操作命令。例如,在对回归参数作F检验和t检验时,要求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或者是大样本数据;如果用小样本数据估计回归模型,对参数进行t检验要求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用Eviews的JB检验),否则检验用统计量可能不服从F分布或不服从t分布,F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将不再有效,检验将毫无意义。又如,如果模型的等式右边存在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时,不能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因为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不符合古典假定,应当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模型。

对各种估计方法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参数估计式虽然复杂难记,但计算机软件为我们一一化解。这时的应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和对输出结果的准确解读。对Eviews软件的估计结果,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出样本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F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用经济理论检验回归系数的符号。对Eviews软件进行各种计量经济学检验和统计检验要求能够准确写出检验用的模型、检验用的原假设和被择假设、检验用的统计量以及进行决策的基本准则。对检验的输出结果强调能熟练地掌握p值的阅读识别和p值的决策准则(即如果p值小于检验用的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的使用。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强调把检验用统计量值与临界值比较进行检验决策(即临界值决策法),而忽视了在用计算机软件估计和检验模型时最简单易行的p值决策法的使用。其实,在统计学的假设检验决策中,临界值法、p值法和区间估计法所得出的检验结论是完全一致的,这在用Excel软件进行经典回归模型估计的输出结果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4 在计量经济模型应用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是在对正确设定的模型进行正确估计和检验之后,对研究的经济变量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以及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等工作。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进行经济结构分析,是用所估计的样本回归模型对所研究的经济关系进行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比较静力学分析等定量考察,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经济预测,要求研究者综合利用各种经济原理,深刻洞察经济现实的运行状态和过程,把握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趋势,正确判定模型外生变量的数量,代入经济模型预测被解释变量的数量。进行政策评价,要求研究者对经济系统中决策主体的决策机制和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现实问题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然后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各种可选方案的实施后果进行模拟测算,从而评价各种决策方案。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要求研究者对已有经济理论的形成条件和环境有深刻的理解,用计量模型模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关系能把握其核心,所用样本数据准确完整,模型估计和检验正确可靠。在此基础上,如果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就验证了既有理论;如果与理论不符,就可以修正既有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由于现实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全面掌握计量模型的应用并非易事,它需要长期的工作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基本的经济结构分析和经济预测应用抓起,培养学生计量经济模型的综合应用意识。对计量模型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是通过计量经济学实训专用周来完成的。在实训专用周内我们给学生安排了以消费经济问题为专题的计量经济研究,要求学生查阅关于消费的基本经济理论,收集特定区域的居民消费的相关变量样本数据,设定计量模型,进行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研究用已有经济理论模拟该区域居民消费行为的适用性,对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作为一项综合研究,实训过程并非简单的教材案例复制过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扩展综合。例如,学生对河南省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不但建立河南省全体居民的消费模型,还要建立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和河南省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型,进而比较3种不同消费群体的经济规律有什么不同,从而提出针对不同居民群体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而对于洛阳市消费模型的研究,学生利用商圈调查数据建立不同商圈顾客的消费模型,通过不同商圈模型的结构分析、预测分析和政策分析,结合调查中对各个商圈的区位特征、经营定位、业态布局、服务水平等的综合分析,提出改进商圈经营的管理建议。

计量模型的应用是以模型的正确设定、估计和检验为前提的。在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各章节讲授的内容都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安排的。例如,简单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两章只介绍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它们都假设随机扰动项完全符合古典假定,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等各章只假设存在一种违背古典假定的情况,而在我们实际设定的经济模型在估计中各种违背古典假定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实训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设定模型进行包括经济理论检验、统计检验、多重线性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设定误差检验等各种可能的检验,在检验中验证模型设定的适用性,进而调整和优化计量经济模型,以保证最终所应用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和计量经济性质。对计量模型应用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是对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对学生今后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提高研究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科学。计量经济学在它的模型设定、样本数据收集和整理、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应用四大基本环节,都强调与实际经济问题相联系,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必须坚持培养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让学生参加教师实践性科学研究项目,使他们实际参与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收集和整理经济统计数据,思考经济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他们更好地学习领会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掌握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系统掌握各种计量研究方法的基本应用条件和要领的前提下,把握好计量经济软件的应用技巧是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从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出发,通过综合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特定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过程,在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洛阳理工学院重点教研项目“《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汪同三,王丽.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J].科技促进发展,2010(5).

[2] 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3] 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第12篇

关键词:强化 统计管理 提升 对标水平

二十一世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讲管理、重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2005年国网公司就提出了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的工作思路,其目的在于通过指标数据的比较,看到与先进单位的差距和薄弱环节,通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比较,找出产生差距的根源,从而优化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手段,强化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提升公司各项管理、业绩水平。这正是供电企业开展同业对标工作的科学性体现。统计工作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主要信息来源,对同业对标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既相互关联,又密不可分。从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确立,到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分析和评价结果的等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手段。加强供电企业统计管理,提升统计工作质量,从当前的服务型向指导型转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1.统计数据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依据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业绩状况的好坏都必须用量化的指标来反映,需要使用相关数据加以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数据是企业各项管理最真实的反映,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及“两个转变”的不断推进,要求管理定量化,对问题要进行定量分析,查找根源,提出改进措施等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2.统计工作是公司重大决策制定的主要信息来源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兰州供电公司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服务公司发展目标,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准确及时,优质服务。统计工作既是公司电网建设、制定发展规划等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市场预测和企业管理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以不同时期的相关数据作基准,同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等,这样制定的目标才符合实际,才具有可行性。没有统计数据做基础制定的目标是盲目的、是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权威作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寻找各种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3.国网公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国网公司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设立,遵循统计指标量化的原则。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构成分为五个层次,“综合评价指标”是总的测评目标,为第一层次;综合评价指标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管理对标,另一部分是业绩对标为第二层次;管理对标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规划管理、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营销管理、配套保障九部分和业绩对标中的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四部分作为一级指标,为第三层次;根据各专业管理的不同特点又将管理对标、业绩对标分解为细分的小的部分,为二级指标,即第四层次;二级指标又可以分解为具体的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业绩状况,形成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即第五层次。同业对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的是公司总体管理水平和业绩状况,而每一级指标的变化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有上百个,上百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业绩状况,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来源于安全生产和工作质量。因此,抓安全、提高各专业面的工作质量对同业对标工作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兰州供电公司同业对标工作的开展

第13篇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Hu proposed three hopes, the advancement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Shanxi university instructors worked still had many flaws. In “do 35” the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how reform these questions to become the important work duty.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工作 改进

Key word: Instructor Student work Improves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总书记提出了三点希望,强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其母校的希望,也是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希望,警示每一位高校辅导员转变思想,推进学生工作改革,对国家、人民负责。

2010年陕西普通高校录取人数达227817人 ,未来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不断增加教育支出,将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日益大增,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工作水平,真正做到:学生的榜样,与学生为友――成为陕西省“十二五”工作的中心工作。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

建设一流大学,更加需要调整与加强学生工作方法。然而,当前一段时期甚至更长时期内,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挑战性日益增多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日益普及,高校人数不断增加,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逐步加大。辅导员一方面行政工作,一方面深入学生当中完善教学工作。辅导员的责任有增无减,心理压力较大。

进一步地讲,新形势下要求高校教师年轻化,鼓励年轻教师到最基层的学生工作中区锻炼,但是,理论丰富、实际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不利于与学生进行耐心交流与沟通。

(二)高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育中,围绕的核心是学生。然而,高校学生中(尤其是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使得很多本科阶段的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要,使得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不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

(三)师生互动环节堪忧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分离的现象――教师主管“教”,辅导员“育”。这样,从体制上将学生与老师分离,不利于师生互动。进一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在师生互动状况方面堪忧,很多学生没有得到教师有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之间联系很少,与大学“兼容并蓄”的出发点相违背,加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四)学生能力与品质有待提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学习、科研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学生应当培养多种能力与品质,这些是学生步入社会所急需的方面。

二、如何改进高校研究生学生工作

践于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的三点希望,提升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高校每一位工作者息息相关。

(一)夯实高校建设的基石――高校学生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推动高校改革,提升高校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是学生工作。

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书育人”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书”最重要的是“育人”。如何“育人”,怎么“育人”,朝着什么方向“育人”是陕西高校实现转变的关键点。

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参与度。举办不同专业的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动,加强联系,进而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比如,鼓励统计学与经济学的学生加强联系。

(二)西部大开发不竭的动力――高校学生素质

有志者事竟成。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引导者与鼓励者,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任务。鼓励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服务西部。深入了解,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向,转变就业思想,积极投身到西部建设中区,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活动,为推动陕西等西部省份“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地区的命运联系起来。将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实践的需要结合,实现陕西高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科学转变:投身到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方面。

(三)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学生培养的长效机制

如何应对日益增大的学生工作量,已经逐步提上学生工作日程。建议运用科学方式,加强与学生沟通工作。例如,运用手机飞信、QQ的方式,实现一对一指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健全高校学生工作机构。这样,不仅可以形成鼓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建成模拟社会机构,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美好的大学生活中,辅导员是时刻陪伴学生的最基层的学生领导力量,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升。

建议高校举办多种形式的辅导员学习与培养班,深入开展全国优秀高校辅导员选拔工作、师德竞争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辅导员们力争上游,提升自我,进而丰富学生生活,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1卷第6期2010年12月.

[2]李江涛等,高校师生热议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2011年04月24日.

[3]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C].国家教委高教司.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7页.

第14篇

一、民族的确小学体育科研的现状

(一)小学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有调查发现,85%以上的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的基本任务、要求等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

1、科研意识薄弱,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80%的教师认为:小学教师无需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工作,只满足于上好体育课,带好训练,对科研工作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感。

2、科研素质薄弱。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主要存在问题表现在:

(1)对体育科研工作的程序不解,不知如何结合教学训练工作进行科研,如何进行科研设计缺乏必要的了解,只知道写总结性的文章。

(2)科研前的准备工作不足,选题不精或不切实际,思路不开阔,缺少创新。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论文属于总结性或经验、心得之类的文章,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深度。调查表明:民族地区95%的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论文属经验、心得、总结性的文章。

(3)由于缺乏逻辑推理和假设论证,不少体育论文缺乏严密性和可靠性。

(4)对如何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和撰写论文缺乏必要的了解,以及对体育数理统计方法的掌握应用存在畏难情绪。

(二)民族地区小学受条件限制,制约了学校体育科研的开展。一是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造成体育科研活动无法开展。二是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不高,对科研工作力不从心。三是体育师资与财力紧张,无法让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体育科研中去。四是普遍观念不够重视,认为小学体育科研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因此,既无正确的导向和有力的保障,也无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要求。

(三)科研流于形式,做不到实处。

(四)科研方法、方式单一。

二、民族地区小学开展体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体育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必要的基本能力。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教师的自身发展。随着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小学体育教育贯彻教育部关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为指导思想方针下,全国的小学体育教育将面临迅速发展的局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全面推行新课标,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民族地区全体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跨世纪质量、师资队伍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开展民族地区小学体育科研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

体育科研工作旨在发动全体体育教师解决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参与科研和教研工作就被动、盲从。广泛地组织与开展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对全面深入地了解、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种矛盾和规律,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加速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对自身的学识增长,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事业心、责任感的增强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完善而严格的体育科研制度

各地方(各县)要建立体育教研员(组)的管理机制,由地方教研员(组)监督,各镇、场分管体育的主任负责本镇场的科研选题(结合实际,切实解决教学与训练的选项范围),然后落实到各中小学的体育组具体实施,形成“县一级体育教研组(员)―――各镇场的分管体育的负责人―――学校―――体育组―――体育教师”的五级科研体系。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列为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多出科研成果。体育教师人数少,或较薄弱的学校,由邻近的学校相互联系,加强人力、物力,加强科研的实力。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

学校体育科研工作要最终落实到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训练质量上。实践表明,科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不论是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还是教师的科研、教研意识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继续管理,通过体育科研、教研活动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科研意识较差的特点,县一级以上的部门应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工作,编写适合其运用的科研方法教程,统计学软件和资料汇编。并采用短时间轮流训练的形式,使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实质性培训,结合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培训工作主要着眼于科研技能与方法的掌握。“授之以渔”,而不是全书本的知识传授,使培训工作更具实效性。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加强自学能力,通过自学,不断掌握本学科和相关边沿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组织一些学样研究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总结经验、交流心得,结合教学、训练工作开展学校体育的讨论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15篇

一、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统计及其重要性统计

作为提供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信息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国内与国外、政府与公众、学者与官员越来越广泛关注。统计是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分析的工作过程。统计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搜集、整理、分析并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及某些特定事物发展规律的工作。它的过程就是搜集资料—整理加工—统计分析,也就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统计分析),是一个从质到量,再从量到质的过程。因此怎样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和如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便成了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统计是在统计学原理指导下的比较典型的统计工作,这关系到学校工作能否正常运转和学校能否更好发展。学校教育信息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预测,提供信息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分析院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及各类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依据。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统计数据数出“多头”

就当前的高职教育信息统计而言,统计报表中除了学校综合统计报表之外,各职能部门也有各类相应的报表,如实验室信息、人事、财务、基建统计等各种报表。这些报表的数据之间既有着差别性,又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数据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同方面的反应。但是,由于很多学校都没有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统一的监管,使得各个职能部门的数据没有统一的口径和指标,统计上报的数据也出现了数出多门和数据不一致等情况。比如我们就对学校的在校生数量进行调查,教务处和学生处因为调查方法和统计口径不同,给出的数据也不相同;还有固定资产、教学仪器的统计,资产处与实训中心的数据又不相同,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时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因为不同的调查目的,也存在着多头布置统计报表和统计指标不一致的现象,甚至有些相同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使得统计工作归口管理很难落到实处,而且经常出现一些重复调查和交叉统计的现象。

(二)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主动性不强

现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多数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意识不到位,只把统计工作停留在基础层面上,觉得我只要按照要求完成好上级或领导布置的统计报表,就算是做好本职工作了,没有认识到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建设决策和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利的统计信息分析也是他们的职责。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学校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统计专业业务素质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统计知识培训学习,不具备较强的统计专业技能。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综合统计工作人员来说,大多在校(院)办设一名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且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统计工作人员,统计工作大多时候都是由校办的一些行政管理人员来兼任,并在其它各相关职能部门内设兼职统计工作人员,来负责本部门的统计业务工作。在这些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中大多数都不是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对统计工作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并且很多统计人员长期得不到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与上级或其它统计部门联系较少,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工作指导,很难了解各类统计改革与创新发展的要求,致使统计工作只能停留在填写报表的基础阶段。

(三)统计数据的搜集使用信息化不高,失真现象严重

统计数据在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有一些职能部门认为这些统计工作并非日常性的工作,也非他们的本职工作,而是额外附加的工作,所以对统计数据的搜集填报工作不予重视,经常会出现统计数据的迟报、漏报,甚至有时候存在不愿填报等情况。对统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无法配合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甚至没有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核实,影响了一些统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还有些情况是在统计数据的搜集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职能部门,在这些数据搜集和填报时,经常会出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上不愿配合,这就加大了统计数据的搜集和填报难度,数据的真实性也得不到保证,失真现象严重。由于现在统计软件大多为单机版,所以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信息共享性也比较差,经常使得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数据,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利于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统计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稳定统计工作队伍,加强业务培训

对于统计工作来说,它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因此队伍的稳定性也显得非常重要。近几年来,统计报表与统计调查难度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又经常性的变换统计工作人员,统计人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了岗位,新来的人员还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统计工作业务还不熟悉,有时统计口径把握不准,填报报表都很难,质量就更得不到保证,致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针对统计工作中的这些问题,首先是稳定统计工作队伍,在院办或信息中心设立专职综合统计人员,全面负责学校的综合信息统计工作;其它各相关职能部门均配备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形成统计人员网络,真正做好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日常化,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其次是加强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对专、兼职统计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岗前和在岗业务教育培训,来增强其业务素质,如采用送出去学习和请专家来讲座等方式,让统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和掌握各项统计指标的内涵,提高统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做到依法准确完成基础数据的上报工作。

(二)建立统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实行统计工作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规范统计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设立全校统计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一般都是由综合统计人员所在部门兼管,对各职能部门的统计工作担负起协调指导和监管作用。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工作流程,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统计上报工作流程,对每组上报数据的进行层层把关,除统计人员要进行核实外,各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对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实签字,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确保统计上报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防止出现错报、漏报和瞒报等现象,必须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管,增强监督管理意识。完善统计职能部门的自律、监督机制,建立一套责、权、利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完善各职能统计部门的自律与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约束和监管统计工作。对统计工作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一经发现要进行层层追纠,并且严肃查办,把好统计信息的质量关。同时,积极在全校做好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如《统计法》、《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等,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统计制度,提高全校教职工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三)转变统计工作观念,充分发挥统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