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第1篇

【关键词】 全媒体 传媒人才 需求变化 培养方式

学界认为,全媒体是运用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以不同的媒体形式为渠道,传播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满足受众全部感官需求的信息内容,以此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的媒介形态。笔者认为,全媒体是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形态,它能够在各种媒体形态、传播方式之间纵横交互。

近几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推进全媒体战略,各种媒介载体在发展中逐渐趋向融合,转向全媒体谋取发展。而在全媒体发展中,全媒体人才短缺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瓶颈。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全媒体需要的是集信息采编、摄影、摄像、专题策划、网络运用等于一身的全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全媒体人才培养和发掘,是传统媒体集团构建全媒体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传媒人才受到传统媒体转型意识的影响,也面临新的需求

1.从线性思维转向交互思维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通常是在单一的工作职位上,以一种固定的内容形式向受众单向传播信息。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受众是被动接受信息,参与的信息反馈相对较少,且反馈滞后。同时,从业人员也受到所在单一媒介载体的制约,如报刊记者受到版面、排版限制,电视台新闻记者受到播放时长限制。

全媒体基于传统媒体形式,却又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带来的用户体验。它提供多元化、开阔式的综合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多样,传播内容覆盖面广,传播交互性强,受众从多角度获得阅读体验。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集团转型成为信息服务商,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增强受众深度交互意识,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信息采集和形态中注重受众体验,以此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受众忠诚度。

2.从“一专”向“多能”转变

全媒体报道涵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多媒介立体的展现传播内容,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不仅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音视频与图像处理等各种软件。

不同的传播渠道有其自身的传播特征,也对应不同的受众群体。全媒体人才需要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形式特征以及受众阅读方式,进行全媒体报道的媒介策划,有效提升全媒体报道的传播效果。

3.从单一采集扩散到聚合生产

全媒体从业者需要具备一次信息采集、内容整合、多种渠道的业务专业能力。以报社记者为例,传统报社记者针对一次采访报道,只需要采编撰写报纸题材的新闻稿件。在全媒体时代,报社全媒体记者需要由文字记者转型成为全媒体人才,在采集报道新闻时需要用文字记录采访,同时需要摄影、摄像、录音等。此后,还需要对采集信息通过不同方式的编辑、网络制作处理,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播工具上,实现内容在不同介质、载体上的产品化。在全媒体内容生产上,既有详实的文字报道,又包括生动的视频报道,以及实时互动的网络新媒体等,呈现传播内容的多元化生产。

全媒体人才还应具备甄别拣选信息的能力。用户在自媒体上各方面的信息,在受众观点多元、信息复杂的环境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培养敏锐的新闻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也是全媒体人才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承担的职业责任。

4.从个体融通到整体并进

全媒体集聚传播内容,延展信息覆盖面,呈现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但在其管理运营上,全媒体人才需要推广媒体集团的理念,将其传递到各种媒介载体之中。因为缺少媒体集团理念,即使集聚再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盘散沙”,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二、全媒体人才培养策略浅析

1.更新高校培养体系

全媒体行业发展环境下,传媒行业对全媒体人才提出更新更全面的要求,而高校的媒体人才教育是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基础。因此,面对传媒行业需求变化,高校需要更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全媒体人才的综合能力。

在理论课程上,高校需要更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方案,增设符合全媒体行业需求的新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全媒体的认识,高校还可以邀请全媒体行业精英与学子对话,分享其成功的实践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行业敏感度,又能及时了解全媒体行业动态。此外,高校还应该搭建全媒体实训平台,模拟全媒体采编中心,针对学生开展全媒体实训,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如深圳大学的全媒体实训平台,就具有直播、点播、社交互动等功能,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交互思维意识和全媒体运作流程的认知。

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只依靠教学理论还不够,还需要提供媒体行业的实践训练。因此,高校要对接业界的全媒体集团,建立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搭建全媒体校企合作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由于全媒体校企合作平台能实时反馈全媒体的行业动态,学校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全媒体技能。学生通过全媒体校企合作平台,可以掌握操作全媒体设备的基本技能,积累全媒体采集的实践经验。

3.全媒体平台规范化建设

传统媒体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并非是简单的各种不同媒介资源的叠加,而是指全媒体平台上各种媒介资源之间的协同互补。全媒体的媒介多元化拓宽了信息覆盖面,实现了媒介融合的最大传播效果。如上海第一财经涉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新媒体等媒介形态,它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新闻和信息服务,实现了集团内部的人力资源和渠道资源的有效整合,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财经类全媒体集团。

在全媒体平台构建中,应将全媒体人才开发列入重要环节。媒体集团的全媒体平台需要为全媒体人才制定合理的职业培训,提供媒介信息指导和教授全媒体应用技能,帮助全媒体人才尽快适应媒体集团的全媒体策略。

全媒体人才拥有全面的传媒业技术与能力,由传统的知识型人才转型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其具备的综合专业素质,能够胜任各种情况下的信息采集任务。当然,这并不等同于他们在平台的信息采集过程中,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演“独角戏”。在全媒体具体实践过程中,全媒体人才仍需要来自全媒体平台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协调配合,在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构建成熟的全媒体平台结构体制,以此才能更快更好地提供全媒体内容。

三、结 语

在传统媒体集团的全媒体平台构建中,要把培养全媒体人才作为核心战略,只有具备更加丰富的行业技能和更新的知识储备的人才,全媒体的发展才有可能“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第2篇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勃兴,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全媒体是通过纸质媒介、移动平台、网络电视等把文献资源最大化地加以利用、更立体地交互传播的服务模式。本文在概述全媒体产生的背景、全媒体的含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媒体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创新途径。

一、全媒体概述

1.全媒体的产生背景

“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运用。

2.全媒体的含义及其特点

全媒体所展示的不仅是电脑、电视和手机三屏合一的图景,还是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图景,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更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因此全媒体具有聚合性、互动性、立体化、同步性、开放性、个性化等鲜明特点。①集成性。全媒体是传媒手段的最大化集成者,既包括纸媒、电视、网络,还包括广播、电信、卫星通讯等;既有传统的纸质、声像,?有基于互联网和电讯的WAP、GSM、CDMA、3G、流媒体技术等。②立体化。全媒体时代,信息可以通过整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让大众获取全方位的感知和感受,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这种全媒体实践是一种全景化的立体传播格局。③开放性。全媒体吸纳了互联网、手机及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如Web2.0的互动优势,信息的者和接受者互动极为方便,良好的互动既丰富了信息的内涵,又拓展了信息的空间,且这种信息互动开放的博客、微博、网络等,没有边界制约,不受地域限制。

二、全媒体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

图书馆作为收集、存储信息资源的专业单位,在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界竞争态势明显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图书馆面临的跨界竞争态势更加明显。由于各种媒体形式的存在,读者在获取信息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大媒体,而是更多地通过网络、移动通信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不可否认,全媒体的信息传播途径,使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降低,到图书馆的读者日益减少。

2.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下,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阅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读书的形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数字化阅读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便捷的获取方式以及直接感官冲击的阅读效果对传统阅读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利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阅读。此外,大众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微阅读日益盛行,浅阅读现象普遍存在。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订制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大众阅读的主要形式;一目十行、片面化、片断式的浅阅读行为也逐渐成为大众阅读的阅读习惯,深层阅读越来越少。

3.信息资源多样化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信息资源的职能部门,在以往的任何时代,图书馆都独具信息资源收集、储存的专业优势。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纸质文献、图片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数字化资源等多种资源类型并存。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资源类型进行划分和采购,信息资源类型众多与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总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资源收集齐全,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图书馆中难以得到满足时,就会自发性地求助于其他媒介形成获取所需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专业地位遭到严峻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途径

1.“活”起来的宣传与推广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并经常开展各种免费的活动,但却读者少、普及面低、社会影响有限,其主因是受到传统的宣传与推广模式的限制。而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形式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重庆市图书馆举行的“杂志有约”期刊推荐系列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活动主题是每期推荐一种期刊,结合该期刊的特色和内容设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开展一个多月的系列活动,并设一天为强力推荐日。

第3篇

关键词:全媒体;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80-01

一、全媒体时代:传媒行业发展的新阶段

“全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1999年10月美国的一家生活全媒体公司,该公司经营包括杂志、书籍、电视节目、报纸专栏、广播节目以及网站等在内的多种媒体形式。2000年,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率先进入了全媒体运营模式,其公司业务涵盖了电影电视制作、电视传播、网络、出版、音乐制作与发行、有线电视传输、电子商务等几乎所有的媒体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全媒体”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我国传媒界。目前,我国报业、出版、广播、电视等各个传统传媒领域也已经开始了全媒体的探索,实践领域涵盖战略设计、数字技术平台打造、运营模式等方面。

业界普遍认为,全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就传播介质而言,它包含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频等各种媒体形态的多媒体;就传播方式而言,它使各个单一形态的媒体由原来各自为政的线型孤立传播转型为多元多向的互动融合传播;就传播效果而言,它使同一事件同一主题借助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得到多角度、全方位、滚动式地展示和集中、持续、深度地解读,传播触角被广泛延伸,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和提升。总之,全媒体已经引领传媒行业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阶段。

二、全媒体时代下传媒人才培养的现状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新型传媒人才的支撑,其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别于传统传媒行业,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媒体时代对为传统媒体制作单一形态内容的采编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二是涵盖全媒体运营和全媒体传播各个领域的、以创新精神和知识服务为特征的、以新技术和融合技能为手段的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各类复合型高端人才正成为传媒人才市场的翘楚。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制约,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产生、媒介融合趋势的持续加强,以及全媒体传播、运营的加速发展,目前我国传媒人才的培养出现了错位、落差与断层,已经远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对于新型传媒人才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年来,传统传媒专业如新闻学、传播学等盲目扩招导致传媒人才供大于求,而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却不能够适应全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导致目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复合性、创新性不足。具体来说,传媒行业类院校由于缺乏多学科支撑、专业面窄等问题使得人才素质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同时由于行业支持减少又面临着行业特色弱化的问题;而综合性、工科性院校传媒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与实践一线脱节,又是其在传媒人才方面不可忽视的一个软肋。

综上所述,在传媒行业发展进入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及时调整和转型以满足全媒体时展对于培养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

三、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1.传媒人才培养结构转型。在高等教育快速扩张、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性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系统内评估体系建设,通过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监控等手段规范、引导传媒专业的申办,促进传媒院系布局结构的优化和传媒人才供需的平衡;一些行业性院校、老牌新闻院系要善于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教学体系,培养传媒产业与传媒经营、传媒政策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社会紧缺人才,逐步完善传媒人才的培养结构。

2.传媒高等教育的职能转型。我国高等教育职能经历了从单纯培养人才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并举的轨迹,但不同定位的高校三大职能各有侧重,各类高校应在三大职能中找准坐标,求得特色发展。作为培养应用性传媒人才的传媒教育,应彰显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培养适用性人才服务行业企业,通过有效承担适应全媒体发展需要的一线人才再培训服务行业企业,建立起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及时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

3.传媒人才培养方式转型。传媒教育要紧跟传媒业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适时完善课程结构,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全真全媒体环境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知识转换和知识牵移能力强、富有个性、富于创造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的融合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陆续建立的全媒体仿真实验室实践培养模式,浙江传媒学院联手行业产学合作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全媒体记者训练营实践教学模式、导演实验班实战模拟教学方式等,都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湿营销; 视听媒体; 营销模式

1 全媒体时代传统视听营销买卖关系平衡被打破

所谓“湿营销”最早是专门针对于互联网的广告推广而诞生的一种营销思路。它本意是指借由互联网上的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聚合某个群体,并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赋予消费者力量,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贡献和分享内容,从而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营销新战略。

在传统视听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电视媒体或者广播媒体,其占有的资源由于独有性、稀缺性,在很多年的买卖关系中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即或是在互联网媒体逐步发展的现在也依然具有强大的市场议价能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样的局面正在被悄然改变。

     在加入信息全球化的现在,我们每天要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从电视、电脑和收音机中奔涌而来;广告信息几乎无所不在,从服装标签、手机屏幕到汽车仪表盘随处可见;每天我们一睁开眼睛就必须要面对它们,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被各种数据记录、监督、评价和跟踪着。对企业来说,全媒体时代社会的恐惧之处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工具让我们对不喜欢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排除。

在高度电子信息化变革的本质是将人类分散成众多的小型群体,而非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大家庭。---马歇尔。麦克卢汉。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起,传统视听媒介广告总量被集聚下降,而各种视听新媒体的广告收入总量正在以迅猛的增势,改变着整个广告市场的格局。以2012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网络电视正在以157.7%的年增长率递增;IP电视正以43.8%的年增长率递增;手机电视正以185.7%的年增长率递增。(1)

2 媒体资源的丰富为集群式的聚合提供了可能

     在媒介与社会文化中,随着媒介的丰富,受众之间的分层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早在1988年,传播学者弗兰克和格林伯格就对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他们通过实验企图去决定是否显露的偏好说明在电视受众之中存在着阶层的问题,受制于具体的每个收看时间中节目类型的相对有限的可得性。鲍怀斯和艾亨伯格在1988年得出了结论是,“在电视受众中,不存在像报纸和杂志那样有显著的分层读者群”。弗兰克和格林伯格的分析报告代表了他们那个时期有关电视受众的趣味和爱好最全面的研究。那时候,他们的研究中所揭示的不同节目类型偏好,很少与受众阶层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或者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关系。后来,他们通过对公共广播节目进行了规划分析。他们认为公共广播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于是他们那些了那些黑人和西班牙裔比例较高的受众兴趣阶层,同时也确定了一些节目类型,雨季黑人和西班牙裔之于这些类型的收看指数(viewing index)相对要高于一般的人群。

     从视听媒体发展的进程来看,无论节目制作者还是投资者,他们都不原因冒险投资那些缺乏证据证明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受众阶层存在的节目。因为作为一种不断增加的频道容量的因变量,风险和机遇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也给投资和制作带来了不可预计的风险。(2)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随着媒介资源的增加。回顾近些年来媒介资源的扩展,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的报纸媒体到单向的传统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体,甚至未来集单向电视、互联网于一身的IPTV电视。媒介资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节目生产方式以及赢利模式。受众收视的权利从遥控板简化到现在的手机按键乃至未来的“语音控制”。在这样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提供给受众可选择的媒介数量在不断增加,节目的扩充伴随着市场中以有线和卫星传送频道数量的增加,受众在大量的频道和节目中分散他们的收看选择。受众间不同的趣味和偏好也不同的选择语境中被暴露了出来。这样的场最终出现的局面就是:一些类型的收看人数较少,但是收看强度增加了,而这种不断强大的分化现象实际上已经是可以按照趣味和偏好定义的受众阶层存在的证据了。(3)

我们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具有如下特征:即高清晰度、信息是完整的、充分的、明确的、低参与度媒介、低湖动性媒介、时空结构媒介、线性媒介,这样的媒介营销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眼球效应在实现广告兜售;然而在以手机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介中,他们大多具有这样的特征:信息碎片化、参与度高、具有嵌套结构和非线性特征。这样的媒介赢利模式则更多的依靠“互动参与”。(3)

     总而言之,新式媒体决定了被割裂的、差异化受众群体的出现。尽管这个群体在数量上非常巨大,但从同时性和统一性的角度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信息的大众受众了。新媒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把有限信息传递给同质化的大众媒体。由于信息和来源的多样性,其手重开始具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当目标手重倾向于对信息的接收进行自主选择时,这种碎裂的状况会逐渐深化,从而使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个人关系得到加强。

3 全媒体时代下“湿营销”内涵丰富

     在全媒体的生态环境下,我们认为“观众”和“听众”之类从中央管理式媒体时代遗留下来的概念如今正日趋式微,就连“消费者”这个词都不足以描述这种在新的文化背景存在着的受众们。与此同时,广告营销绝不意味着对消费者的统治或者控制,而是一种参与。

     有资料显示,在2007年10月,尼尔森公司从全球47个市场中搜集的数据表明,相对于其他产品信息来源(如报纸、电视、品牌网站和某些消费者的产品使用感受),3/4的被调查者更愿意接受来自可信赖消费群体的评价和推荐。

    同时,本文提出的“湿营销”也仅仅是一种营销的思维方式,而包含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

(一)圈子化营销,扩大病毒营销效果。

(二)互动营销,放大口碑传播力量。

(三)拉长产业链,深度挖掘产业价值。

(四)利用品牌,做足品牌长尾效应。

总之,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以媒介融合、受众逐渐圈子化的时代,如何做到营销创新。本文之以“湿营销”为突破口,阐述一种非单向的、强制的广告传播模式,而提倡一种以温和的、交互的、参与式的广告传播模式。在此,仅做抛砖引玉,供业内人士思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1.

第5篇

很显然,既有的体育新闻教育格局已经不能适应融合的媒体现实,基于传统媒体业态构建的体育新闻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变革作为考察体育新闻教育的主要视角和出发点,通过剖析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归纳出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梳理其存在的困境,进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时代转型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体育新闻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有所助益。

1全媒体时代及其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编活动,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n]。当所有的信息传播普遍地以这一方式运作时,就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这使得,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新闻业务流程都呈现出开放、兼容、多元、承接的特征。

1.1媒介形态变革下的体育新闻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前后,以体育媒体的形态变革与发展态势为风向标的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大致走过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1.1.1单媒体领跑——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体育新闻教育将平面媒体——报刊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体面向,教学与科研均以采写编评为主,课程设置、动手能力培养也以此为主线,以为印刷媒体培养从业人员为教育重心。此时,被誉为“体育记者摇篮”的上海体育学院第1批毕业生(1989年)全部在平面媒体就业,这与当时体育媒体纸”独大的业界态势分不开。

1.1.2多媒体共存——由印刷向电子媒体转变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起,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进入广电媒体,引发了学界与业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审视与评判,由此催生了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广电媒体道德准则、运作理念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与规范,对体育新闻教育提出了向广电媒体转变的挑战,也迫使其进行了第一次教育转型。体育新闻教育应时而动,开始进行全面变革,各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始兴建演播室、虚拟演播系统、播音主持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针对多媒体业态的实验设施。

1.1.3全媒体盛宴——以媒介融合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1世纪以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体育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草根新闻从业者摧毁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权,并将新闻从说教变为了对话。跨形式、跨手段、跨感觉的全媒体将促使身在体育赛事周围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体育信息的记录者和者,甚至新闻记者往往要依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将不只是传受双方位置的简单融合,其势必引起体育新闻教育赖以依存的媒介环境的震动。当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当主导传播流程的传播者地位受到动摇,体育新闻人才将如何应对这骤然变革的媒介业态?如何处理传统理念与实际操作的冲突?如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7这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领域的最大变局。

1.2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体育新闻传播活动的“全媒体化”,可以借用世界著名新闻媒体出版集团——美国道琼斯公司的“水波纹”理论进行形象地阐述。当一个重大的体育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先报道的是通讯社,然后是网站,接下来是电视台、系列刊物、报纸,最后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录入商业资讯数据库,以方便付费用户进行检索。“一条新闻卖7次”不仅道出了全媒体时代的精髓,也对体育新闻学子提出了全媒体型的素质要求。结合体育新闻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融合贯通的业界态势,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表述为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毋庸置疑,这一要求从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到技术运用、能力发展为体育新闻教育打上了全媒体的时代烙印,从人的全面塑造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理角度来审视这一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将其归类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对人的培养的4个维度:专业技术、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2.1技能全面的体育新闻专业技术对体育新闻专业技术最为形象的表述应该是“T”型架构,即以文字、图片、图像、网络新媒体表现形式等报道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基本技术,应该做到对赛事赛况准确完美的呈现,对球员、参与者的形象生动刻画,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一般性技术操作的要求,怡似“T”的一横;能够在不同媒介技术中间进行灵活转换,娴熟进行媒介形态、技术与体育赛事赛场动态的无缝组合运用整体表现形式达到传播技术编排设计与体育精神、运动理念的最优效果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专业综合技术的更高要求,这就有如“T”的一竖。这种整体优势突出的专业技术才更能适应媒介融合与体育赛事报道的实践需要。

1.2.2思维融合的体育新闻专业态度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将更为突显其多种媒介表现形态、立体传播效果的优势和特色,这决定了体育新闻人必须要冲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和固有的媒体界限意识,以融合性的理念分析、处理、组合体育新闻信息。这意味着,对不断尝试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的追求,改进现有的方案和规则,找寻和创造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与作品形态,这些敢为人先的新措施与新尝试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超越。同时,必须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不断满足受众的体育信息需求、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与挑战、加强体育参与与体验等,这些也都是体育新闻人永不过时的专业态度和准则,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蕴含着理性与批判的光辉。

1.2.3基础宽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与共享,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使得体育新闻人在报道体育赛事或事件时要能够运用运动医学、生理学或是其他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去剖析问题,将高深莫测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报道,把晦涩难懂的专门术语转化成明白如话的大众语言,把枯燥无味的数据转化成活灵活现的视觉形象。这些都建立在体育新闻人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专杂结合,对新闻传播知识与技巧的融会贯通,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和信息呈现美感的处理等。因此,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宽厚的人文基础是体育新闻人才的立身之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新闻传播知识是其突围之路,唯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传播环境与态势。

1.2.4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具体指,媒介融合实践中能够顺利完成体育新闻报道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体育赛场,能够为受众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整合、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M。同时,在全球范围体育交流实践中,能够擅用沟通能力在各种信息、观点、文化背景,甚至是价值观的摩擦与碰撞中,巧妙而准确地传递知识、表达立场与态度、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最后,对于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赛场环境、工作难度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形态和传播观念,能够运用其敏锐的受众需求触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适应能力予以克服,直至臻于完美,这些都将成为奔跑在体育赛场报道一线的体育记者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

2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作为培养全媒体型人才的体育新闻教育应该具备鲜明的特征,以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对体育新闻人才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体育新闻教学与研究领域、体育媒介传播实践领域和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2轮(共计30人次)咨询与访谈,结合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等相关文献,对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从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剖析教育活动,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是在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中得以突显的。作为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和超越,体育新闻教育在厚基础、重融合的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通过融合性的课程设置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呼应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评价以及媒体实训等具有弹性的、多元的教育评价对体育新闻人才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予以检验。虽然,其中还必然包含教学方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其他环节的配合,但突出强调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理念的时代性、课程设置的融合性、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评价的多元性等特征,而其他环节的完善与改进则隐性地蕴含在这4个特色鲜明的关键环节中(见图1)。

2.1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时代性的教育理念是整个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引领着体育新闻教育活动的方向,其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专门型的精英、复合型的人才是体育新闻教育为适应不同媒介背景和业务操作需求的产物。然而,体育新闻教育当前所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泾渭分明的介质差异正在缩小,报网融合、网络电视台、电子出版物等融合形式层出不穷1变化的实务需要打通隔阂的全媒体技能,融合的媒体需要适应全媒体流程的全能记者。全媒体时代不仅对体育新闻操作流程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同时也从体育赛事报道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益升级的赛场争夺使得媒介技术不断精进、媒体技能不断革新,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采编流程向传统的体育新闻教育理念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全媒体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之选。跨媒体的操作、融合性的报道编排才能迎合瞬息万变的体育赛事节奏,适应跌宕起伏的竞争态势,这当然不只是对人才技能层面的要求,而是同时涵盖了知识、能力与专业精神,是对体育新闻人才地的全方位塑造,是极具时代特色的理念更新。

2.2课程设置的融合性

鲜明的融合性特征得益于媒介融合的催促与“大新闻”观的关照,它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渗透之势愈演愈烈,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马力全开,同质媒体与异质媒体的融合可谓一日千里,这使得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将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的精进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等因素考虑到课程编排理念中。因此,面向多媒体态势的融合与全媒体业态的强盛,以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融合性特征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打造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支持;体育特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为支撑,突显体育新闻人才的职业特征与优势,使体育知识与技能特色成为人才竞争的标签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跨媒体工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专业英语类课程使得学生对日益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与事件的解读做好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能够发挥出体育这项国际性语言的魅力;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知识的有效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厚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底蕴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2.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实践教学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着力点,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开放性突显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兼容并包、实验教学设施的跨界融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广泛覆盖以及实践教学的系统有序c媒介融合下的体育媒体最为突显的就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跟进与结合,全能记者、全媒体型人才的打造都是建立在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新旧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贯通全媒体技能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课程以及跨校作战的拓展类课程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实习过程的灵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尤其应该突显的是实践教学中体育精神、体育赛事对于新闻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引导,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中,也必然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实践类课程的全媒体打造、体育特色实践的丰富多样强化了学生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锤炼了实战演练的意识与技能,使其实践经验得以积累、融合性思维得以形成。创造性地打通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既兼容并包地吸纳了传统模式的精华,也开放豁达地引进了时代需求的新生力量。

2.4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弹性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个性得以彰显的重要保证,更是检验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实践性、个性化、融合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它们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形态、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得以实现的。课程学习的定量考核、课外活动的定性评价、实践作品、项目设计与媒体实训考查的定量与定性结合不仅丰富了评价形式,更呵护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体育赛事、事件或人物作为体育新闻学生的主要关注点,也应该引入评价元素,无论是在作品、作业、考试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考核,还是媒体实训、校外实践中,都应该以此作为其专业素质考核的中心。这样,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更是鼓励、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视,起到突显专业特色的导向作用,为时代性教育理念的贯彻、融合性课程效果的达成以及实践教学的重心前移保驾护航。

3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

3.1教育理念困境:囿于专识、定位失准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紧密联系,必须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专业面向以及体育媒体发展的基础上予以制定,尤其应该体现时代性。因而,面对极具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具有融合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跨媒体人才才是应对媒介形态与技术精进的不二之选。但作为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体育院校培养目标似乎并不乐观见表1。在列出的11所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中,7所院校提到了“专门人才”或“专业人才”,除此之外,“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等描述是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定义,均没有体现出全媒体业态、跨媒体需求对于人才培养导向的影响,没有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关注与跟进当下乃至未来人才发展的时代条件,因而无法及时、快速地跟进媒介发展态势,树立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反观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改革实践,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最先体现为对于培养理念的变革与培养目标的整合,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引。很显然,我国体育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框架下的人才培养视野中,尚未对全媒体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到来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还没有意识到媒体行业调整与行业导向变化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影响,这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图景,更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的要求。

3.2课程设置困境专精有余、融合不足

与中美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相比,各体育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传统、陈旧,整体构成类似,基本上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体育理论或项目课”,以媒体种类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采用的是大而全的编排理念,其课程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4方面。(1)缺乏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融合类课程缺失。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有1~2门体现网络或传媒新技术类的课程,其他院校均是以传统的报刊、电视新闻业务为重点。(2实践类课程不突出。学生缺

少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缺乏实战演练的锤炼与引导,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与融合性思维的形成。(3)缺乏专业英语类课程。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个别体育新闻英语采写方面的课程。(4通识类课程广博不足,“拉郎配”现象明显。与专业类知识缺少有效融合,导致学生“基础不宽,专业不专”。总的来说,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实质上是专精有余、融合不足,在有意识地向融合或是新媒体靠拢的过程中,还仅是停留在对多个不同媒介专业技术知识的灌输,跨学科、跨介质的课程融合没有真正实现,融而未合,课程设置几乎没有体现出融合的特征。

3.3实践教学困境设施陈旧、覆盖不全由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几乎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形成规模,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现有的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设施除部分发达城市的院校有所改进外,大部分院校仍是沿用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建设,相对于体育新闻实践的高要求来说,其投入显得异常单薄。实验室建设与使用尚未形成规模,缺少具有融合、跨媒体理念的实验教学平台,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媒体发展同步。从实验室建设较为良好的院校来看,上海体育学院相对较为完备,但其已建成的7个实验室中,仅有媒介创意实验室能够做到网络实践,贴近新媒体教学;

紧随其后的成都体育学院,已建成的5个实验室也皆是为传统媒体实践教学服务;其他建成数量相对较少的院校更难体现对新媒体或是全媒体的跟进。

另外,从实习基地的签约面向和时间维度来看,地处上海与北京有利地缘与媒体条件的上海体育学院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不甚理想(见表2、表3,仍然存在新媒体覆盖不足、层次结构单_、稳固程度不足等缺陷,可想而知,尚不具备如此有利条件的其他院校的情况。

3.4教育评价困境:刚性划一、导向失责

体育新闻教育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自身的特殊性,割裂了体育新闻教学与实践的天然联系,套用单一、呆板的理论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尽管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注意第二课堂或是实习实践考察的重要性,但囿于定量的刚性考核体系,难以将实习作品、实验项目、运动体验、体育技能掌握等极具体育新闻学科特色的方式作为衡量学生动手能力、业务思维与专业技能习得的标准,过于规范化的指导和考评,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对于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体育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类课程,以纸笔作答为主的考试消解了新闻作品、项目设计等实践因素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学生诸如对赛场状况的镜头选择、报道画面的构图设计、报道节奏乃至话外音运用水平的考察和体现,无法有效地贯通体育新闻专业技能,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体育特色类课程,刻板的考试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缺少运动体验与感受将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新闻或事件的敏感度降低。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书本到书本、实践归实践,无法做到对其全面发展的评估与引导^,无法体现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专杂统一,又何谈应对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要求的不断升级。

4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媒体图景的狂欢,更是体育新闻教育时代转型的新契机6]。为此,必须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以全媒体变革为基础,将媒介融合嵌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将学生的实习实践、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以及评价体系与方式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要求予以调整,用创新性的融合教育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耗。只有这样,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之路才会畅通无阻。

4.1体育新闻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基础宽厚、思维融合的全媒体型人才

体育新闻教育必须从专精的人才培养理念向厚基础、重融合转变。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如何做好单一媒体新闻报道的问题,而是在面对重大体育赛事或体育事件时,如何根据已有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选择最快的传播媒介,平衡不同媒介的要求,有效地进行多层次、递进式传播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具化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结合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策划与改进,在突显和贯穿体育特色的基础上,从2个维度入手,以“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和“模块教学体系一专业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4.1.1打造统分结合的纵向培养目标体系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素质渐进性发展的规律,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增设各年度阶段分目标,初步提出学生每年度应该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注意在新闻技能教学之外融入体育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锻炼,以知识了解到运动体验再到体育行家为渐次目标,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奠定基础,进一步细化和突显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4.1.2构建协调有效的横向培养目标体系:模块教学一专业目标基于体育新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针对性,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第二课程等社会活动搭配进行,通过模块式的整合方式锻炼、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的各项技能,及其与体育特色的有效结合,在引导“体育”与各模块搭配组合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的知识习得与职业行为养成,探索各类专业素质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与形成渠道。这样既有利于依据具体的子目标,设置相应所需要的课程、实践环节以及课外活动,使课程设置有理可依,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层次与要求进行自主选择,最终形成一个镶嵌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4.2课程设置转型强化通识教育,打造融合课程

体育新闻教育在面临全媒体时代变革与现实危机的双重挑战下,打造融合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成为其应对的有效措施。

4.2.1突出前沿,打造融合课程理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关系,遵循体育新闻实务流程与课程设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考虑将新闻采、写、编、评课程进行相应的合并,打通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的界限,实现跨介质的融合。删减部分明显不适应目前媒介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课程,代以由于媒体融合而急需设置的理论或是业务课程,如融合新闻业务、媒介科技、网络传播、网页设计等的课程,着力打造“大新闻”概念,力求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同时,为拓宽就业面打下基础。

4.2.2突出特色,强化通识教育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经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比赛,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因而,必须注重媒介业务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用专业精神和人文主义素养引领舆论方向只有在知识和业务层面上进行整合,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体育事件、重大的体育赛事做出跨学科分析和跨媒体传播。同时,增设英语类的特色课程,做体育英语类精品课程,形成拳头产品,为做好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锤炼传播素养,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4.2.3突出实践,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建设适应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课程体系: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着力打造学生的基础性技能,并辅以对新兴媒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以贯通采、写、编、评、摄、录、播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各类媒介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为跨媒体运作打下基础;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实现对多种媒介形态的综合设计与应用,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媒体需求;作为强化课程建设进行跨校辅修的拓展类课程,强调对厚基础、重通识理念的贯彻。

4.3实践教学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践教学重心前移体育新闻教育应该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契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紧密对接体育传媒行业,将体育新闻实践教学重心前移,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将职业训练与动手操作前移到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4.3.1推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构建跨媒体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设施已经不只是教育内容的辅助,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在不断完善信息(尤其是体育信息采集、编制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将新媒体实验室的建设融入其中,使全媒体操作与应用成为可能,与媒体实践接轨,前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校内实验教学成为职业工作的有效铺垫1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思考能力。

4.3.2 构建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实验教学体系以功能全面的实验中心为基础,构建旨在培养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集基础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系统。充分利用融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与实验中心,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实验内容贯通体育新闻采、写、编、评、摄、录、播;实验项目覆盖体育新闻传播全过程,即可模拟或实现从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广告创意策划、数字化制作到播出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

4.3.3与媒体携手共同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实习带,建构不同媒介、不同形态的横向实践基地,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网络,为学生深入实践第一线提供不同面向、丰富多样的专业平台,使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为其职业角色提前预热。同时,促成学校与媒体共同设计规划实习基地,联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将人才培养与体育新闻实践融为一体的有效过程。

4.4教育评价转型:由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综合性评估探索弹性多元的评价方法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纸笔作答为主定量评价学生的方式,结合媒体实践、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与项目设计成果等多种渠道,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统一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注重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突出对体育新闻教学实践特色的倾斜,改革接受性学习为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探索综合性全过程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有效集成。在考试内容、考核方法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融合性思维、多媒体技术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自主完成实验作品,以实验项目和作品的体育传媒特色和设计制作的创新性作为其评判的标准w。在体现学生自主选择性与兴趣发展性的基础上,着重实现体育特色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体育新闻教育的特色内涵,设立“创新实验学分”或“专业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完成以体育特色为主体的作品创作,对实践能力优秀或是体育特色突出的学生给予免修部分课程的奖励,以此为学生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进行毕业生考核环节变革,改变以往修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即可走出校门的简单考核,转变为“1+1”式的综合毕业评估模式。即1次专业素质测评(综合考核学生的体育新闻职业技能与素质和1个毕业设计(综合考量学生实际运用体育新闻技能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从综合性、多角度、重应用出发,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终末评估,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给出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第6篇

关键词:全媒体;资源建设;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60-08

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智能手机、数字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等众多新兴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形态共同构成了全媒体环境,形成了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信息内容的爆炸式发展,满足了人们多层次、个性化、多途径的信息需求,改变了人们学习和生活习惯,也必将对现代远程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引发以全媒体教学为特征的新一轮教育变革。

学习资源是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据研究资料显示,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尚存在理念与制度不匹配、缺乏评价、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其中“学习资源建设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学习资源质量未能得到有效保证,共建共享难以落到实处”是当前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两大突出问题。全媒体学习时代,面对技术革新、环境变化、需求影响等因素,广播电视大学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要求,显然必须在提高优质资源建设和应用能力、推进学习资源聚合与共享机制探索、促进学习资源相互融合和有效配置等问题上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寻求突破,为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思路。

二、概念及内涵

全媒体是在报业转型实践中首先提出的概念。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对其定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营运模式”说,指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另一类是“传播形态”说,是指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通过文献调查研究,全媒体概念主要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其理念在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的运用。2011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全媒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率先将全媒体的概念引用到远程教育领域,进一步拓宽了全媒体研究与应用视野。

综合两类全媒体概念的观点,笔者认为,“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可理解为:围绕教学要求,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知识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并进行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产生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资源建设模式,使得同一主题借助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得到多角度、全方位、便捷、深度解读,实现学习者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新旧媒介形态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满足细分需求。从应用层面(“传播形态说”)看,全媒体资源建设由原来以建设计算机网络学习资源为主,转到建设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建设类型、载体和实现技术上的多样化和融合性;从思维逻辑(“营运模式说”)看,全媒体资源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新形态,而是以此为逻辑起点,重新思考并构建学习资源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新思维、新策略,是一种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的变革,具体讲是资源建设从“单一模式”到“融合2.0”思维模式的升级,是从关注单形态、单落点、台到关注课程资源体系观念的转变,进而实现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一体化、集约化。

从上述对全媒体资源建设概念两个层面的理解中,笔者以为,理念革新更是全媒体资源建设概念的核心要义。资源建设全媒体化不是创新理念,而是从资源建设体系角度,整体考量全媒体环境中资源、服务、技术、人之间的关系重构与整合,并将贯穿于学习资源设计、制作、管理及应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强调一体化设计的理念,注重知识内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着重研究各种教学媒体之间、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实现媒体优化配置,追求教学效果最佳化;其次强调协作与共享理念,细化人员角色分工,强化合作共赢,重组与改造制作流程,全程渗透无处不在的理念,突破传统的以项目为单位独自开展资源建设易造成内容板块化且相互分隔的弊端,推动构建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资源建设模式,实现资源深度共享、整合与开发;再者,强调开放与聚合理念,改变在资源建设上以单个教育机构为主导的格局,形成渠道多元、传播互动、服务个性、人人参与的去中心化格局。

总之,笔者对“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概念的理解,己突破传统“学习资源建设”的本义,而是作为一种资源建设体系观,以建设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学习资源为重点,注重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强调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作为一种指导理念涉及与资源建设及应用相关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观念、技术、服务、机制等层面,以更广阔的视角考量学习资源建设工作。

三、全媒体资源建设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媒体众多、渠道多样、相互融合,这都能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高便捷的信息服务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可具有以下特征。

(1)多途径。学习者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视网等渠道,依托富媒体技术等各类技术支撑平台,通过整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传播方式,呈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让学习者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极大地满足5A学习的需求。

(2)高效率。在全媒体时代,资源建设将全面依托信息平台,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完成素材采集、建设、引用、应用等一站式操作,实现更高的资源建设效率,提升快速应变能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3)融合性。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通讯媒体、电视媒体等媒体间的全面互动与互补,学习资源自身的全面互溶,学习资源内容间的组织和重构,实现了在媒介载体、技术手段、资源内容等全方位的融合,发挥多种媒体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个性化。全媒体资源表现为大而全的媒体呈现方式和介质类型,即使对同一个知识内容,可针对学习者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根据智能化选择策略动态调整,选择最适宜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发挥不同教学媒体的优势,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5)开放性。全媒体吸纳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既拓展了资源汇聚渠道,丰富了信息的内涵,又便于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

四、全媒体资源建设策略

在新旧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中,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新型媒体频繁应用,丰富了资源传播渠道、内容、手段和形式,同时赋予了这一时代便捷性、碎片化、多样化、网络化的学习特征。学习资源建设思维模式与运作路径也当与时俱进,以体现时代特征。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中,资源建设工作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着眼于理念、技术、服务、机制“四位一体”的资源建设体系观,进一步加强学习资源建设的统筹与管理,重视学习资源的整体设计,提高资源综合应用水平,努力提供多样化和多选择性的教学支持服务,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交互性需求和个性化追求。笔者以浙江开放大学为研究范例,结合浙江电大资源建设工作实践,分别从更新观念、完善设施、重构平台、拓展应用、创新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的新要求、新思路,提出了“引导理念全媒体化、呈现介质多媒体化、信息内容高共享化、应用模式跨平台化”的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模式,以促进学习资源在建设方式、应用渠道、服务形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更新观念,树立全媒体建设理念

(1)教学设计环节的“全媒体”理念。课程学习资源一体化教学设计是对课程教学媒体资源建设的总体设计,是资源建设的源头和核心。因此,全媒体时代教师更要突破传统观念,从课程媒体资源体系建设着手,深入了解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等传播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互动技术的优势,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学习规律,并结合学习终端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充分合理的开展基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网络课程、案例库以及手机资源、微信资源、微博资源等各种媒体资源的教学设计。期间,更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充分思考媒体类型间的融合形态,形成课程丰富的媒体种类、适宜的传播方式以及突出的融合效果,真正做到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进行传统课程资源的媒体化。

(2)资源制作环节的“全媒体”理念。在各种媒介不断融合的背景下,资源的制作流程也向交互、融合、共享的方向发展。资源建设可以在一个统一的资源服务平台上,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团队统一策划、联合创意,打破电视、网络及通讯等不同介质的界限,确立制作环节“一次采集、二次编辑、多渠道”的思路,形成多样化的资源类型,扩展资源的传播途径,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这种全媒体的资源制作思路,可实现对同一知识内容用光盘、互联网、3G手机、数字电视等不同的媒体形式表现,实现跨媒体、跨终端展示,最大限度地实现素材的充分利用,减少单一制作造成的重复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增加投入价值。

(3)支持服务环节的“全媒体”理念。面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资源形态与传播途径,教育机构在开展教学支持服务时需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科内容特色和有关影响因素,重新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将各类型资源通过印刷媒体、PC上网、手机终端、数字电视等学习载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从而发挥不同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独特优势,使学习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注重在全媒体环境下创设学习情境和协作环境,注重学习者的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合理使用预设性资源、形成性资源、关联性资源、泛化性资源,培养创新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学校要加强全媒体课程学习资源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加强各种资源媒体间的融合应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提供便捷渠道,完善服务功能,让学习者感受到细致的教学支持服务始终跟随其身边。

2.完善设施,构建泛在学习网络环境

在资源传播多渠道、即时性等需求的驱动下,以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资源建设与服务基础环境要充分引入云计算架构进行部署,以符合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浙江开放大学以满足教学需求为导向,按照“云一路一端”思路搭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泛在学习网络环境,即将资源服务平台集中在一个先进的教育“云”平台上,使所有资源在云平台的统一管理调配下,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存储即服务(DAAS)等云服务;借“路”于互联网和虚拟专用网络,并拓展数字电视网、无线网、移动通讯网等新型的载体;通过学习终“端”,包括智能手机、iPDA等移动设备和台式机、电视机等固定设备,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资源服务,其结构如图1所示。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通过云数据中心、云教室、多终端展示(移动资源平台、IPTV专题栏目)、全媒体资源库等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软硬件基础设施,建成全方位、立体化、贴身式的资源云服务网络。学员可在上班途中、办公场所、休闲户外、家中居室等各个场景和空间中,随时登录资源服务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无处不在、交流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的高度自由和移动化的学习愿景。

3.重构平台,实现资源一体化管理

全媒体时代,针对互联网、电视、手机等不同媒介的特征,需进行资源内容与传播渠道的一体化策划与管理。而资源建设的整体策划和联动操作当借鉴传媒机构的全媒体运作模式,借助信息化平台,以原始素材为核心进行整合与重构,构建“互联网、手机、电视”多终端联动的全媒体制作与应用框架,形成“颗粒存储、按需重组、多形态生成、多渠道、多终端适配”的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具体地讲,首先通过采集与加工资源原始素材,形成以“碎片化知识元”为单位存储的多媒体资源素材库;接着根据教学设计,通过语意搜索、自动匹配或人工调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素材间的自由重组与重构;再按照载体特征与相关规范标准,利用格式编码中间件和业务平台对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和编辑,快速形成适应跨平台应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产品,满足学习者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根据上述思路,浙江开放大学可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途径,采用数字媒体、云计算及智能化大数据处理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以“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为核心,集多渠道资源采集、专业化资源加工、全方位业务支撑、跨终端资源服务于一体的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一一浙江省终身学习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文档等多媒体资源的流程化统一采集、加工、存储、制作、管理、应用和共享,以及全库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是学校开展全媒体资源建设工作的核心,为实现资源专业化制作、标准化描述、高效能管理、普适化利用、个性化服务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其中,“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是浙江省开展终身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平台,列入《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该库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重点实现多终端的资源展示、云理念的服务模式、开放式的资源汇聚、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等功能,可有效整合各方学习资源,推进优质学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保障资源开发的标准化和资源管理的规范化,让更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享受高质量、便捷的教育资源。

4.拓展应用,开展深层次资源服务

在泛在教育、全媒体时代,学习资源的媒体利用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不光光是简单的书本加上电脑,而是更多的应用印刷媒体、电子书、电脑端、电视端(IPTV或卫星电视等)、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和其他移动设备等)等多种媒体组合,以满足学习者的细分需求,使得学习者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学习体验。

浙江电大在推行资源应用工作中,借鉴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上海教育资源库等实践经验,确立“一库多平台三终端”的生态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云服务架构体系,着重强调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和资源内容集约与整合能力。即以标准化的资源元数据描述与集中管理为前提,将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一库)作为基础,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三终端)等传输形式,采用SOA架构体系,为全省其他教育机构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学习平台(多平台)提供资源基础支撑。所谓生态化是指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平台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成为平台上资源的提供者,集体参与终身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真正实现全省优质资源的全面整合和汇聚,形成资源建设与应用生态圈,从而支持资源库平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围绕搭建生态化的学习资源共建共享云服务架构体系,学校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实的实践探索。

(1)多终端融合应用。面对互联网、通讯网和数字电视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背景,学校在做好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服务的同时,注重多媒介选择、个性化服务、高效率共享等应用拓展,开通浙江电大移动资源平台,并积极推进数字电视终端,支持异构终端在异构网络下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访问和可持续学习,丰富学习资源传输媒介,增强便捷性,改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学现代化水平。

(2)“云计算”服务应用。学校将依托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利用云技术特点,向各资源建设主体机构提供资源库系统服务,即面向资源的SaaS和Daas,整合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并提供专业化的资源库运维服务。同时,制定并提供资源接口服务,通过调用OpenAPI接口的方式,实现资源库与各类资源应用平台的无缝衔接,有偿或无偿获取所需资源使用权,从而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解决了“资源孤岛”问题。

(3)个性化推荐应用。面对海量的汇聚资源,学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原则,通过跟踪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结合学习者年龄、职业、兴趣等个体属性,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综合利用面向协同过滤、面向内容、面向知识的个性化推荐技术,采用智能化处理的方式主动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性与非知识性的个性化推荐、订阅与云检索等支持服务。

5.创新机制,加强资源建设能力

在开放式的全媒体学习时代,仅靠某机构一己之力、“单打独斗”的资源建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习者对资源“海量性”、“可选性”等需求。而长期以来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又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究其缘由,“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是资源难以开放的瓶颈,封闭的教育体制导致资源开放与共享缺少动力,市场机制的缺乏导致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难以形成规模。”唯有创新体制机制,方能走出瓶颈。而“云计算”理论体系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转型,为广播电视大学解决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问题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己对远程教育云平台(包括资源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基于云平台的资源建设相关标准、机制、流程尚处在探索阶段。笔者从构建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的研究视角,探讨其在组织机构、建设主体、运营模式、运作流程等方面的建设方式,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构建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云服务”理念,整合全省资源建设力量,通过创建一体化、集成化的资源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化与服务的个性化,为构建浙江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优质资源保障。

组织保障是前提。为此,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方式,由构建省终身教育体系主力军的浙江开放大学牵头组建以全省开放大学系统(社区教育机构)为主,教育院校、行业、企业等机构共同参与的区域性终身学习资源联盟,负责统筹区域性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研究国内外资源相关理论前沿与热点、制定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培训资源建设队伍、监督评价资源建设质量等职能。同时,成立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具体负责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维、资源共建共享运营模式的探索、学习资源定制化开发,参与资源联盟日常工作等职能。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法人的企业化运作,与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联盟之间形成业务被指导与指导、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由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主体和学习资源建设主体两类,其中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主体是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学习资源建设主体为各资源联盟单位。只有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建设主体多元性作用,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与融合,达到相互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突破资源建设瓶颈。同时,各资源建设主体应在资源联盟科学规划、严密组织、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建设各具特色的终身学习资源,形成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资源建设氛围,避免资源和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在运营模式上,前期可在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下,搭建起以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为支撑,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逐步实行“资源共建责任和利益分享路径”的半公益性半市场化运行机制。后期,为保证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可设立“资源云”共享基金,基金来源于各加盟单位每年缴纳的“云平台服务费”及政府拨款、外部捐赠等其他可能的资金。基金由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并由资源联盟设立监督委员会加以监督。基金的使用除浙江省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开展资源联盟日常工作开支外,通过制定基金管理办法,按各加盟单位的资源贡献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使用。

运作流程应以云服务理念为指导,并借鉴互联网商业模式,依托云服务平台,建立科学、有序、高效的资源运作机制。各加盟机构自主上传拥有知识产权的资源,并进行资源编目和目录操作;中心负责对资源进行审核、分类、标识的管理工作,并将资源目录清单对外,明确资源的归属权和开放属性;加盟机构在对接平台中创设项目时,可以根据资源开放属性,有偿或无偿获取所需资源使用权;中心按年度对各单位进行有偿资源交易经费的结算。这种运作流程在保证有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将充分调动办学机构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需要制定有效的学习资源入库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起一套资源的准入与淘汰机制。通过专家评审、学习者评价、教师自评互评、督导督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数字化的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有效的评价,从根本上保证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断提升资源的建设质量与水平,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阐述,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实施资源建设的策略,其中观念更新为全媒体时代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与理论基础,泛在环境的搭建为实现5A资源服务提供可能,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为资源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拓展应用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加深入和细化的服务,机制创新保证资源建设走上一个可持续良性发展道路,五个方面相互相存,不可或缺。

第7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趋势;全媒体化;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0-02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曾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在今天的电视媒体上是最合适不过了。一方面,在媒介融合和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大潮下,网络无可避免的攫取了传统电视往日独领的新闻传播渠道和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势介入,催生了由网络技术主导的多媒体变局。同时,新技术的变革也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视频与网络的高度融合使之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所谓全媒体化即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在这种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融合共生发展是全媒体时代媒介管理者的必然选择。基于媒介产业的裂变,本文认为未来电视新闻亟须实现三个话语转向:从媒介产业来看,电视新闻产品从初次销售导向二次转向与分众化发展;从媒介渠道来看,电视新闻应走渠道开发与内容创新二重并立销售模式;从媒介产品来看,电视新闻应大力转向公民新闻、民生新闻,培养公民记者。

一、全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1.丰富多元的新闻内容

现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不断涌现出专业的新闻频道,例如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10年8月2日呼之而出,这样就使电视新闻可以按收视对象进行细分,从而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创办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大量地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的内容,例如报纸解读、广播现场连线、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手机视频直播、微博播报等内容,打造多视角的节目内容。

2.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的出现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受众通过新媒体能更好地互动交流,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参与能力,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单向线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跨越。

3.报道方式的社会参与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摄像技术的普及,特别是DV、高像素智能手机等出现后,影像拍摄者由专业人士扩展到普通大众。每一个新闻现场的目击者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报道者,向受众自主信息。例如原河南8套的DV观察栏目,就是一档以整合社会DV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电视杂志类专栏节目,通过专业、非专业新闻当事人提供的一手资料,报道出新鲜、鲜活的新闻,使得普通老百姓称为新闻的主播,节目形式更加新颖、更加贴近生活。

4.直播的常态化

由于网络媒体、微薄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最新鲜的一手资料逐渐脱离电视媒体而存在,为了更好的抢夺最新新闻资源,电视媒体对新闻现场的直播越来越多,常态化的电视媒体直播更加生动的将新闻现场呈现在受众面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就是一档全天候的直播类节目,其及时、时效的报道方式,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二、着眼于宏观媒介产业的融合:电视新闻的二次转销与分众化趋势

随着三网融合和制播分离的到来,电视新闻迎来的了值得探索的新局面。所谓“三网合一”,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所谓制播分离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播出分属不同的机构负责的管理体制。

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制播分离,都是市场化和科技变革双重压力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传媒的变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传媒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制播分离改革将把可经营节目的制作环节从现有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组建专门的制作公司,引入市场机制,成为独立开展节目营销的实体。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将以电台、电视台为主体,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搭建全国性节目交易市场,并形成多个区域性节目交易中心,使之成为共享资源、储备流通、方便交易的平台,以实现广电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快向现代企业集团转型。”在传媒产业化背景下,不同平台的新闻内容得以流转,内容碎片化、集约化、标准化特征凸显,如何打造电视新闻的流程生产和转销模式?

首先,基于渠道销售的内容生产需要打造内容的二次创作生态圈。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渠道的受众特征,加工同质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电视新闻除了电视转销外,应将元内容以视频化、流媒体化的形式制作出更符合网络受众收视偏好的节目形态,强化内容的植入度和提高受众参与度。

第二,阅读终端的革新无形中加速了对电视新闻生产形式的呼唤。随着阅读终端向便携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生产形式将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压缩技术的高速发展。

第三,个性化的定制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代华纳退出了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为读者量身定制的“自助”杂志。读者通过选择时代华纳旗下的杂志中喜欢的栏目,“组装”出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杂志。《MINE》杂志的创办给了我们关于电视新闻未来的有益思考和启示,电视新闻是不是也可以做成如《MINE》一样的自助媒体?也许这仅仅是个性化和分众化的第一步,将来有可能与报纸形成某种联合竞争优势,点击报纸的新闻即可得到此新闻的视频版,进而再次带动个性化的选择和组合,同样形成一个电视新闻版《MINE》。

在制播分离,三网融合的态势下,制造出的电视新闻产品不仅适合传统媒体,同时可以转销到新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制播分离与三网融合的形态下,电视新闻产品应不仅满足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营销模式,同时也应转销到新媒体的售卖平台,这是未来电视新闻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多元盈利模式的关键。

三、着眼于中观的媒介渠道的融合:从内容再造到流程再造――电视新闻渠道与内容双轨模式

全媒体的新闻业态要求传统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要使平台再造和渠道销售。电视新闻应从注重内容开发转向渠道和内容双向加强模式,同一种内容应在不同渠道如广播新闻、电视新闻、视频新闻、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甚至“微博新闻”、论坛新闻、门户网新闻等多元渠道销售,获得注意力经济的增量与存量增长。渠道化转型应是未来电视新闻竞争的核心所在。

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电视与网站相比,有着权威的采访报道权和现场感。未来网络获得更多的自由后,电视一定要有方向、有针对策略地加快步伐紧追猛赶。另一方面,从电视新闻的形式上来说,随着全媒体时代大量冗杂信息,受众需要更有深度,权威性的深度解读,充分挖掘电视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尤其是新闻评论,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这要求电视新闻从“信息记录者”逐渐转向“信息影响者”,即成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引渡者。新闻评论则是电视新闻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渠道。人们常说评论是新闻的灵魂,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也是电视新闻走向深度的必然。因为客观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人们对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必然越来越多。受众将不满足于表面化的报道,而更热衷于新闻背景的分析以及记者对事态的评说和预测。从香港的《锵锵三人行》、《时事辩论会》、《总编辑时间》、《新闻今日谈》、《时事亮亮点》再到2009年中央台的一系列新闻改革,尤其是《新闻30分》、《共同关注》等节目加大新闻评论的举措,这都预示着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将迎来发展。

四、着眼于微观媒介产品的融合:电视新闻的话语转向――挖掘公民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草根记者,非职业化报道者的介入,电视新闻的新闻信息源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电视新闻的生存场域也呈现出多元并进的态势。

目前,公民新闻的话语转向是:电视新闻的生产场域呈现多元并进模式。全媒体时代,新闻的非职业化报道拓展了新闻信息源,打破了单一的话语呈现模式。随着手机实时拍摄视频功能和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草根新闻已悄然兴起。

在新闻生产的多元场域中,“喉舌新闻”完成“规定动作”,诉诸“事业属性”;“公共新闻”打造媒体公信力,诉诸“公共性”“民生新闻”,此类新闻为了产生注意力经济,拉近和受众的关系,抓住受众眼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诉诸市场效益。而诉诸市场效益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因此提高民生性成了拉近和受众关系的关键,但随着《南京零距离》引发全国性的民生新闻热潮,各个电视台竞相上马同类节目,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同质化节目的泛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保留具有传统优势的相关节目的同时,应该果断放弃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失利者,实现“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向。

“所谓‘大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一方面摒弃‘小民生新闻’的低俗恶俗,另一方面保持了原有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在扎根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增加时政、生活、经济类内容的比重,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正面、欢快、生活化、趣味化的一种民生新闻样式。” 这就要求我们摈弃庸俗,制作雅俗共赏的民生新闻。

从另一方面来谈,随着草根新闻被受众所接受,不管是何种媒体,都在不断运用平民与百姓意识进行传播。市民新闻、民生新闻、社区新闻、娱乐新闻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电视新闻发展未来将是几种力量的博弈结果,话语呈现模式的多样性正反应了电视新闻的多轨并进趋势。

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默多克认为,“新一代媒体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是:何时提供、怎样提供,以及所提供内容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可以预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即时、全时的通过媒介融合多重渠道,同时具有分众化和大民生化正是未来电视新闻所要努力的方向,电视新闻也将朝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演进。

参考文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06):24-26.

第8篇

摘 要: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也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生了转变。传统媒体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逐渐开始与新媒体发生融合。但是,就现状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仍旧面对着不小的困境。该文主要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体融合 现状 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171-02

新媒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形成的一种新兴媒体,是现代媒体时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媒体虽然有别于传统媒体,却又与传统媒体互相依托。在现代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逐渐发生融合。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的特征和优势

1.1 传统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传统媒体是具有固定的模式、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章制度的。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无论是对信息的采编、审核还是,都必须要先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之后才能够给大众。这一点很好地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避免了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再者,由于传统媒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存在时间较长,所以已经建设起了庞大、专业的队伍。

1.2 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新媒体在发展中,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改变了整个媒体行业,更改变了我们的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在各种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推动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以手机、电脑、平板等为终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卫星等渠道来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或者说,一切区别于传统报刊、电视及广播等的媒体,都可以算是新媒体。具体来说,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1)信息传播迅速。新媒体不像传统媒体一般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和后期制作后才能够将信息传播出去,而是直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通过网络等渠道,快速地传播信息;(2)信息交流频繁。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互相传递信息,这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十分频繁;(3)信息形式和内容丰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以传统的文字形式传播,也可以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传播,同时其信息内容也包罗万象,涵盖了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各种视角的信息。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

2.1 媒体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资源正逐渐实现共享,很多传统媒体上的新闻信息也同时出现在了新媒体上面,相应的,传统媒体的刊登内容也越来越跟得上网络“潮流”。这一现象,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重要体现,代表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已经打开了共赢局面。并且,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大传统新闻媒体,包括一些国家级别的新闻媒体,都纷纷开始创建网络新闻平台,将新闻内容与网络同步。再者,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亦都纷纷开设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正逐步通过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来扩大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增进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些都在促使着媒体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2.2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当今时代,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所谓“全媒体”,指的是将多种不同的媒体组合在一起,以尽可能地实现多种媒体资源之间的共享。全媒体时代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一套人马,多个媒体”,也即是说,由同一个新闻媒体团队同时负责传统媒体的工作和新媒体的工作。全媒体的建立无疑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二者的优势互补。具体来说,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采编资源丰富、信息权威性高,新媒体的优势则在于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而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可充分发挥其各自长处,从而打造出一个跨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媒体平台。与此同时,现今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也越来越全面,通常一人可身兼多职,既为采编新闻的记者,也负责从数码终端上传信息至新媒体的工作。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实际管理工作中,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也正因为其管理的严格性,导致其实际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较低。而新媒体虽然较传统媒体来说,人力资源配置较为灵活,但这种灵活同时也是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整个新媒体行业目前的管理制度都十分不健全,缺乏科学有力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所导致的。可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管理体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3.2 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就现今情况来看,我国传统的媒体人员虽然本专业技能过关,但对新媒体的了解却比较有限,相关业务不够熟练,无法满足新媒体发展需求。而反之,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员,又大多数都是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而非媒体专业人才,所以仅能够满足技术上的操作需求,对媒体行业的了解和熟悉却比较有限。所以,综合来看,我国目前尚十分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能够同时满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工作要求的媒体行业人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

3.3 缺乏有效的规划

目前对于我国而言,传统媒体仍旧是主流媒体,是国家重点发展、严格约束、完善规划的媒体。而新媒体在这些方面是远远不足的,其既缺乏有效的发展规划,也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所以在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调解的矛盾。若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将会大大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途径

4.1 转变思想和观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可谓是一场重大变革,所以必须要先转变思想和观念。现代媒体行业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意识到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性,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努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4.2 完善管理体制

新媒体的发展是迅速的,覆盖面是广泛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很多网络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其实是假的或者抄袭的,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所以反而比真实原创的传统媒体内容更受人们关注。这种风气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所以若想促进媒体融合,必须要尽快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法律建设,I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各类媒体的权益都得到有力保护。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净网”活动,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4.3 挖掘传统媒体优势

如今新媒体的优势人所共睹,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没有优势。若想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当要大力挖掘传统媒体优势,例如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及解读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并将其有力地发挥出来,延伸到新媒体之上,使新媒体也变得如传统媒体一般具有品质和专业权威。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乃是必然趋势,但是,具体要怎样融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融合,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只有找到正确的思路与策略,才能够解决困难,推动二者的共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海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J].新媒体研究,2016(21):94-95.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68-01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媒体重新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因而为传统媒体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未来社会,媒体将以何种形态后形式出现,现在都还难以想象,面对新挑战与新形势,传统媒体该如何改变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而新媒体在发展过程总也存在一些缺陷,因而无法仅仅靠它的力量来推动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

一、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状况

(一) 互联网影响下的传统媒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电子时代的到来,在电子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也不再局限于新闻广播、电视以及报刊,而是拥有了更多的平台,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空间价值。传统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媒体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直到现在仍然具备广阔的群众基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应时而生,此时,传统媒体也在这一时期历经了改革与更新的重要过程。传统媒体本身具备十分厚实的品牌意识,且其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因而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广告利益都非常大,比如,电视媒介便具有用户信用率高,所传达的信息可靠真实以及受众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也越来越趋向于老龄化方向发展,其用户大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大部门不太懂网络,因而也不常使用新媒体。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创新以及改革,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 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媒体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影响下,以传统媒体为基础所形成的新媒介,比如,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可以说,新媒体将传统媒体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延伸与升华。高速与及时是新媒体具备的显著特征,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时速度相当快,并且可进行及时的互动,而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常常是前日发生,见报时间却是明日,因而新媒体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差。与此同时,新媒体本身与具备一定的弊端,自从新媒体问世以来,一些虚假性的信息多次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并且各种各样的虚构、丑化以及造谣的时间也接二连三的出现。比如,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便是新媒体的网络监管力度不足而造成的,不仅使广大民众造成恐慌心理,更出现了疯狂抢购蜡烛等一系列混乱局面。

(三) 互联网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新媒体在其中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就目前而言,移动电视、数字报刊、微信、微博、手机短信、手机媒体、博客、播客等新媒体逐渐崛起,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网民接近7亿人,在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也达到8亿多人,微博使用人数更是达到了3亿之多,越来越多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基本不关注一些主流媒体了,而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因而,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加强新媒体建设的思想宣传工作,以便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与此同时,拥有广大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也并不可能一下子消亡,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与壮大,两者之间务必会出现摩擦与融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可以说是两者不同文化的融合,早融合之前务必充分认识到各自的特点与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其优势与劣势,为了更好的促进媒体的发展,应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惠互利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进行高度聚集和传播,传统媒体的改革与更新速度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它目前还无法完全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弊端,而新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因而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这一优势,从而加速媒体的扩散范围以及传播力度,使信息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增强。比如,新媒体微博便在较强的时效性,140字的短语中能够充分说明信息,通过转发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使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然而,新媒体缺乏传统媒体中十分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虽然信息能够快速传播,但其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却有待考证。因此,在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过程中,务必对两种媒体方式进行扬长避短,从而促进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全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子时代也被称为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具备全方位发展的媒体。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需借助互联网,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有序且高速的发展。全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循该行业具体的规则,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特点,及时制定出发展目标与模式。

例如,传统媒体具备传播速度慢、用户年龄趋向老化、管理制度严格以及受众群体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等特点,而新媒体却具备传播速度非常快、受众群体较年轻、网络管理存在较多弊端以及用户间互动频繁等特征,因此,人们开始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许多报刊杂志,如《南方周报》、《人民日报》、《半月谈》等,不仅具有纸质的实物报刊,也同时出现了一些虚拟的电子类型,如网络杂志、微信公共平台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另外,电视媒体也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网络电视,比如CNTV所研发的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PPLive网络电视、UUSee网络电视、QQlive、云电视以及数字媒体等。将多元化网络电视同传统电视台进行同步播放,不仅充分扩展了各自的受众群体,更加强了群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了客户群体,也在一定意义上使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需有效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根据两种方式各种的利弊选择出促进媒体发展的模式,从而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争个你死我活”或者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新媒体的出现让传统媒体正视自身的传统思维,对其传播方式与能力进行改革与创新;而传统媒体的严谨性,更让新媒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强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了加快我国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应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与配合,这样才嫩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通过互补互助的过程,实现我国媒体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军.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J]. 新闻传播,2014,15:69.

[2] 万雪琪.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 张新月.从现时代特征出发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5.

[4] 汪E.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

第10篇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 这类院校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科技重技能重应用的培养,较为轻视文化意识培养的倾向。

一、注重学校自身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文化直接浸润着学生的文化意识。校园文化包括办学历史、宗旨和办学优势的文化标示与体现,一般来说校园文化蕴含在校园人文景点、校风、校训、语言文字、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方面。在全媒体时代还包括学校网站、论坛、微博等的建设和更新。从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是新兴的高等教育领域,办学历史不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在建设思路上,要确立实体和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同步的总体思路,在全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网络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必须与校园的实体建设同步,从而确保学生接触到的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文化意识的培养。其次在建设内容上,要突出高职高专的特点,以专业主导,合理布置人文景点,配备科学史上著名科学家、工业史上著名实业家以及技术史上著名的工程人员的挂图、雕塑,使学生随时受到熏陶和激励,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实验中培养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并能够在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精神力量。

二、突出文化意识培养的课程建设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受到高职高专学制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影响,课程数量偏多,学生学习时间短,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化意识方面课程的设置是“额外的负担”。事实上,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其文化意识主要包括人文、科技和跨文化等几个方面,除了单独的课程设置以外,还可以通过文学、英语等课程进行学习。

从师资力量配备上来看,高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也最容易联系实际,提出科学技术引发的现实思考。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通过具有时代性、生动性、本土化的案例等方式,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授课手段来看,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团队学习等方法外,在全媒体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形式。全媒体包括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三、强化文化意识培养渠道的建设

充分利用全媒体形成的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全媒体针对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进行媒体采编流程的重构,并使信息形式和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受众,都得以满足。高职高专院校选择具有前沿性的、影响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问题,在学生论坛、教学系统、微博微信平台上设立专题,在教师和相关专家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全民激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热情,提高他们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快速发展

1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无论是在传播手段还是在传播范围上都与新媒体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对传统媒体的了解,基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的优势,要想在网络时代下实现传统媒体的快速发展,就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传统媒体应增加与新媒体的合作

基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只有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形成与新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十分重要。

1.2 传统媒体应吸取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与其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的覆盖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对新媒体优点的了解,传统媒体只有吸取新媒体的优点,做到为我所用,才能提高发展质量,进而在网络时代下实现快速发展。

1.3 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

随着新媒体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媒体应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实现对新媒体优势的不断吸收,保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积极更新发展理念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了传统媒体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传统媒体只有积极更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发展环境的认识,才能在实际发展中提高发展效果。结合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有全新认识

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有效增加,新媒体的形式也不断增加,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覆盖面也更广,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此,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有全新认识。

2.2 传统媒体应对面临的发展形势有正确的看法

对于网络时代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正在进一步降低,面临新媒体的崛起与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对目前的发展形势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提高发展质量。因此,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加强对发展形势的研究和分析。

2.3 传统媒体应更新发展理念发掘自身优点

在网络时代,虽然传统媒体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但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并未丧失。只有积极更新发展理念,毕业论文并努力发掘自身优点,才能保证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更新发展理念是提高传统媒体发展质量的关键。

3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努力寻求创新

基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如果不积极寻求创新,将会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努力寻求创新,应是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传统媒体获得有效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创新传播形式

基于网络时代的现实特点,传统媒体只有创新传播形式,在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发展质量,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创新发展模式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只有创新发展模式,并正确理解网络时代的影响,才能提高发展质量,进而满足传统媒体的发展需要。

3.3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拓展传播范围

传播范围的拓展,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最需要满足的要求,只有不断拓展传播范围,提高传统媒体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才能达到提高传统媒体发展质量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机遇,有效提高传统媒体的发展质量,成为了传统媒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认识,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要想实现快速发展,不但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还要积极更新发展理念,最后还要努力寻求创新,使传统媒体能够在网络时代下获得新的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有全新的认识,不但要强化发展理念,还要积极转换发展思维,使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突围之路[J].青年记者,2011(17):100-101.

[2]何维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与结合[J].中国地市报人,2011(8):47-48.

[3]范翠萍.全媒体语态下的媒体竞合[J].声屏世界,2011(6):61-62.

[4]郭全中.传统媒体的微博应对策略[J].新闻与写作,2011(7):40-43.

第12篇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 历史演进 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 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 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 “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 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 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 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国家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 IPTV 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1]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 刘小帅,张世福.3G 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

[3]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4] 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5] 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

[6] 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

[7] 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

[8] 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

[9]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10] 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

[11] 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

[12] 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

[13] 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

[14] 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

[15] 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

[16] 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

[17] 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

第13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逐步向数据媒体转变,新闻工作者的采编方式也必定向数据报道方向转型,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新的要求,缺乏数据素质和技术能力低下,是新闻工作者在信息时代需要急需克服的,尽快提高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职业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自我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职业采编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文字功底、采访功底等专业素质外,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上做足功课。这就需要在数据意识、工具意识等方面加强学习,强化运用这种技术和工具的观念,逐步改进新闻采访方式,坚定新闻采编原则,逐步完善自身从事职业新闻工作的能力。

(一)坚定秉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无论在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还是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都要坚定地秉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其视为新闻的最基本属性。在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中,信息源的真实与否,对新闻媒体来说至关重要,这便给新闻采编工作者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挑战,他们需要更加严苛的信息挑选、整理、核对程序,从时间、空间上充分对信息源的真实性进行验证,通过过滤,将掺杂在真实信息群里的虚假信息甄别出来。应该强调的是,信息的获取、排除、比对是建立在互联网程序和软件技术之上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时代掌握甄别信息真伪技术的意识,从而保障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和权威性。

(二)数据新闻更要求“新”

新闻的内在因素、必要条件是“新”,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将新近发生的事件捕捉到、挖掘到。尤其对数据新闻来说,新闻的时效性更显重要,那么,新闻的保鲜,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利用数据技术尽快完成新闻的搜集、整理、分析、。新媒体要想在同行业屹立不倒、活力不减,就要保证有独家新闻,这是新闻之“新”的另外一层境界,与众不同的新闻能够赢得更多的目光,在同行业的新闻大数据中表现为信息数据量大、点击率高、受众面广。

二、职业新闻工作者数据时代的自我塑造

(一)立足传统媒体明确“新媒体人”定位

职业新闻工作者在传统媒体下已经具备了全面、完善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但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时代,拥有更加丰富的阅历、更加专业的技能,才能应对海量数据带来的冲击,才能在浩瀚的新闻事件中找到原创性更强、内容更有深度的素材,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要有成为新闻媒体人的意识,立足传统媒体资源、岗位优势,通过实践掌握大数据技术,让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的数据特征和相契合,运用新媒体下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找到新闻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实现新闻的优质传播,增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性,驱动本单位做大做强做出更大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媒体转型过程中,职业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新闻实践上能力欠缺,“数字之道”掌握不够,对数据信息的新闻性、社会价值缺乏把握能力。也可以说,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时代缺乏对自身的明确定位。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加强新媒体时代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审视,从而推动数据实践和新闻媒体向前发展。

(二)培养数据新闻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信息数据时代,各个高校也在转变新闻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形式,努力与大数据时代的媒体特征相契合,从数据分析处理、新媒体职业规划等方面着手,努力培养“跨界式新闻人才”,培养新闻专业学生树立大数据思维,具备新媒体从业技能,以适应数据时代对新闻媒体人的需求。培养新媒体人才,就要跳出传统同媒w的培养方式,要在采、写、编等传统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增加数据筛选、处理、归纳等教育环节和课目,建立“新媒体实验室”,将新闻学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公共关系等学科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学习数据新闻技术掌握、新媒体运营方法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常态化训练,将数据理论转化为新闻实践能力。具体来讲,学校可以与新闻媒体对接,通过邀请业界人士讲座、提供实习岗位、互换共享信息资源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前接触新媒体,了解及掌握新媒体的数据特征和特殊技术手段。

(三)提升数据新闻工作者“媒介”素质

面对纷繁庞杂的数据信息,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理性判断上显得力不从心。那么,提升媒介素质对于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要在接触媒介、利用媒介等方面,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培养,使其形成与信息时代、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应该强调的是,社会化媒体不断打破传统传播格局,能够从社会层面的海量数据信息中关联到值得深度报道、采编的信息,为新闻工作者去伪存真、做特做新提供条件。民众的新闻自由观念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的新要求,需要新闻单位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拓展新闻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从而找准数据信息的传播模式和规律,推动数据新闻有效发声。

新媒体运作方式势在必行,大数据新闻生产模式需要新闻工作者逐步提高数据新闻的挖掘、整理、分析能力,从而为新闻深度报道、满足受众群体需求提供条件。新媒体人要树立与大数据及其技术相匹配的思维意识,具备数据新闻把握能力,成为新媒体下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2月.

[2]庞井君.2013 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

[3]江天一.充满活力的中国互联网.信息导刊,2005年第44期.

[4]柳剑能.中国报业全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传媒,2013年第3期.

[5]郭全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研究.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第14篇

一、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媒体是当前我国社会进行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社会的驱动下不断融合,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媒体形态,而是借助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各类信息,并针对社会上的不同受众群体选择合理的新闻播报形式,真正有助于实现新闻传播范围的最大覆盖,促使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时代就可以称之为全媒体时代,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借助媒体终端获取和相关信息,信息传播时效、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拓展。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为了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全媒体社会环境下,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不再局限于社会时事新闻,还包含更为广泛的娱乐信息和人们的生活信息。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信息传播的渠道逐渐拓展,传播主体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需要向社会培养大众新闻传播人才,还应该顺应当前时展潮流和全媒体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培养其他层面的信息传播人才,如社会化媒体和事业单位进行信息传播需求的人才、一线操作人员等,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新闻传播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形势相适应,在新时期获得相应的发展动力。

二、全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一)对通识教育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健全是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在危机,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只有积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才能够对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在具体操作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复旦大学对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创新的成功经验,将通识教育设置成三个维度:借助共同核心课程积极向学生开展持续心智教育;按照人文社科的大类构建课程体系,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创造条件;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面重视一专多能,增强学生能力的复合性。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能够使其与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结构要求相适应,但是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简单地与通识教育课程等同,只关注学生单方面知识的增长,还应该重视学生心智的培养,保证学生的知识拓展和技能强化同步进行,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在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地区教育条件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对教育体系中的人文、艺术、经济、科学、政治等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教学需求对这些教育体系进行整合和提炼,最终设置有针对性的单门教育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专业的指导。此外,在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适当地提升选修课程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中所占的比重,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真正建立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使课程体系的建设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相吻合,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够与社会对多类型、多规格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二)构建更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想保证自身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能够与全媒体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还应该基于能力内敛人才培养需求构建更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能力内敛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以社会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开设实践教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务能力。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将对学生采写、编、评、摄录、制作和播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并对社会上新闻传播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加以分解,构建较为独立、专项的实践教育体系,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教育落到实处。在全媒体时代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高职院校能够真正搭建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递进型的课程教育群体,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周等较为独立的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培养自身新闻传播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此外,基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高职院校还应该尝试对传统的毕业论文撰写教学加以改革,将传统的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论文改为以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的毕业创作,让学生在整个高职阶段的学习都能够以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促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15篇

具体方法:

1、截一段多股且长0.5米的铝线。

2、将铝线折成圆圈,两头距离两公分接同轴电缆,另一端用插头与电视机天线插孔连接。

3、适当转动天线使电视最清晰,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