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临床科研研究范文

临床科研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临床科研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临床科研研究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学; 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中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1981年正式招收攻读中医药硕士研究生至今已近30年。中医研究生教育也从以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中医基本功练习,培养师资为主;到强调现代科研及科学技术的学习;再逐步到重视临床和综合研究能力培养的过程[1]。进入21世纪,中医面临着继承、发展、创新的挑战,而中医研究生的培养和出路也正在受着各方面的考验,尤其是中医儿科研究生。

儿科与其他诸科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为“哑科”,小儿不能言语,不能表述自己的病情;其次,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稍有不慎,即有生命之虞,故儿科实属高风险学科。而在当前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儿科医生在各级医院中都存在着风险高、付出多、收入相对偏低的现状,无法与大科室相比,中医儿科队伍呈缩小态势;因此也影响了中医儿科研究生的生源。

目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来源大致可分为:(1)中医本科生直接考研;(2)从其他学科转来(如本科是针灸、推拿专业考研到儿科);(3)从临床考入(多数是其他专业)。因此中医儿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巩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少临床经验等先天不足的状况。要使中医儿科得到很好地继承、发展和创新,做好儿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关键。中医儿科高层次的人才,应该就在这些人员中产生。笔者认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 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观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儿科学是祖国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千年来它随着中医学的发生、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小儿虽然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也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优势。在当前独生子女为多的社会背景下,儿科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儿科医生应更有爱心、仁心、责任心、奉献之心。儿科研究生应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观,不为名利而动,培养“大医精诚”的思想境界,才能潜心学术,专于临床[2]。

2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儿童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取得患儿和家长信任的基础,也是和患儿及家长沟通的基础,因此应培养学生尊重患儿及家长,认真、耐心地聆听他们的诉说,关心患儿的生活,树立以患儿为中心,急患儿所急,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意识。学生在诊疗中培养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能力,是走入临床的第一关。所谓沟通能力和技巧:一是要取得家长和患儿的信任,要有亲和力、亲近感,消除患儿害怕、恐惧、陌生的心理。这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沟通的能力,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是平素性格内敛的学生,则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二是要有适当的沟通技巧,要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学习,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及要求;要有耐心,循循引导,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尽量获取完整、真实的患儿信息,这是临床诊断的关键之处。同时要多让学生参与疾病的宣教活动,以提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能力。

3 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融通中西医学

在中医本科教育中,儿科学虽属必修课,但多数学生对小科知识并不重视,况且中医儿科研究生中还有从其他专业转来的人员,故往往进入中医儿科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中医儿科学基础并不扎实,现代医学的基础则更薄弱。因此在临床带教中则更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做为研究生不仅要有中医学科扎实的基础,而且要把本学科的现代医学基础做为必修课。只有牢固掌握中、西医学基础,融通中西,才能体会中医的优势,寻找到本学科的突破点,更进一步学好中医;并且在儿科临床碰到危重症时,才能处事不慌,临危不惊,稳妥处之。

4 培养熟练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

儿科临床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小儿语言沟通困难,只能通过家长的讲述及医生的四诊合参,得以诊断、治疗。而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条件丰富,以独生子女为多的社会现状下,家长对儿童溺爱有加,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使儿童的疾病趋于复杂,故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及娴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检查扁桃体,许多患儿都不能配合,而医生快、准、熟练的操作尤为重要,要在患儿张开嘴的一瞬间,迅速将压舌板送到舌根部下压,充分暴露咽喉部后迅速抽出,才能不致漏诊。临床所见一些扁桃体化脓漏诊,多数均是检查不到位所致,因此要给学生多练的机会。目前在知情告知的状况下,首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其次,中医的望、闻、问、切在儿科更显重要,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能力。如儿科的望诊尤为重要,面色的红、白、黄色,面部有否青筋暴露,在何位置;舌苔厚薄、白、黄、腻、滑;腹泻、尿频患儿的前后阴的状况等均与疾病的诊断治疗直接相关;要仔细观察,从中寻找临床诊断依据,疾病原因以指导临床诊疗。而临床思辨能力则是中医儿科学研究生重点培养之处,中医儿科诊病,要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以达到准确用药,药到病除的效果。如咳嗽痰多,苔白腻,本应是二陈汤证,但大便却是干结的;又如感冒高热,扁桃腺化脓,却又大便溏泻;这些都需要对临床所得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求得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老师在临证中,如不能在当时作以解释,也应在诊后向学生讲明,并指导学生对这些疾病进行临床病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能力,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能力,使中医儿科研究生一踏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临床工作,做到与临床的无缝接轨。

5 培养中医儿科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临床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到了临床不仅能够胜任临床工作,而且具有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潜质,经过若干年能在本学科载露头角,带领学科前进,这是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一是要培养学习了解学科动态、前沿信息的技巧,通过定时检索,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等以提高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培养学生从临床实践和学习中发现本学科的新问题、突破点,激发科研思维灵感,寻找新的科研课题;三是在现有的科研工作中鼓励独立完成科研工作,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最终形成自己新的科研设想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思路,使之成为高层次的中医儿科临床科研型人才。

6 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作为研究生均已有专科方向,儿科疾病诊疗不仅需要有本学科的知识,尚应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哮喘”一病,往往不仅仅是单纯的哮喘,哮喘患儿常同时兼有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等相关疾病,如果各专科都只治疗本专科的疾病,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不仅要掌握哮喘的治疗,而且要了解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从整体考虑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儿科学的研究生,不仅要通晓自己所学专科知识和学科的前沿信息,还应了解相关学科的动态、基本治疗,才能才能从多学科、多途径寻找到学科的交叉点及突破口[3]。

总之,应把培养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具有学科带头人潜质的人才,作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使中医儿科学继承、发展、创新、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陆莲舫.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中医教育,1997,16(3):78.

第2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53

目前我国很多大型公立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除了完成临床医疗和护理任务外,往往还承担着国家级、省市级等诸多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中除了有研究医师、检验师、药剂师,往往还有护理人员的参与。随着临床研究在伦理、科学、效率等方面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有专职的人员从整体上进行协调。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在国外作为临床试验中的一员和一项专门的职业已有30多年历史[1],最早出现在美国,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国没有CRC就不能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欧美CRC的专业背景以护士出身居多,通常有4~5年护理经验转职成为CRC,约占60%,其次是药剂师15%~20%[2],因此通常CRC又称研究护士,它的工作范围除不能直接对病人临床诊断与治疗外,涉及到临床试验研究的各个方面[3],常受聘于临床科室、课题组或主要研究者[4]。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研究护士的工作经验,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将正在参与的河北省科技厅2012年度科研计划课题——从“大气失运”论治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中的作用及体会作如下报道。

1临床研究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1.1熟悉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护士在着手一个新的临床试验前,要认真学习研究方案[5]。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学习是研究护士进行所有研究协调工作与管理的基石。从“大气失运”论治高脂血症,大气失运为高脂血症发病之源,痰瘀内生是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高脂血症基本病机乃大气失运为本、痰瘀内阻为标。止麻消痰活血汤方中黄芪为君,益气助运,遍运气血;半夏、胆南星化浊祛痰,川芎、丹参活血通脉,为臣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鸡血藤、陈皮、乌梢蛇、全虫共为佐药,理气化瘀、活络通脉;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益气助运,化浊通脉之功。研究护士在开始临床研究前详细了解研究方案目的及理论依据,有利于从整体上理解该研究方案,便于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与病人或家属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病人或家属的依从性,减少研究病例的脱落率。病人入组标准及治疗方法也是研究护士应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研究护士只有熟练掌握病人入组的标准,才能协助科研医师筛选入组符合标准的病人;治疗方法是该项科研的核心内容,研究护士掌握治疗方法是对分组病人正确服药的保障,对照1组给予血脂康胶囊(0.3 g/粒)2粒/次,2次/日口服。对照2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1次/日口服;治疗组给予止麻消痰活血汤中药日一剂,分2次温服。掌握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护士可以严格按照课题要求督促入组的住院及门诊病人按时服用相应的药物,提高临床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1.2协助医师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6]在以病人为研究/试验对象的科研领域,研究者必须获得研究对象/参与者的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是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试验的文件证明。向受试者及家属解释如何参加试验及知情同意内容,常是研究护士的责任[7]。研究护士应向符合科研入组标准的病人详细介绍科研目的、过程,可能得到的受益和风险、可供选用的其他治疗方法以及病人权利和义务等;应特别向病人说明的是:病人可以拒绝参加本项科研,这不会影响他与医师的关系,不会影响对他的医疗或其他方面的利益等;病人在充分理解这些信息后,自愿做出是否参与科研,以及在科研过程中是否退出的决定,病人签字后由研究护士留档保存。

1.3制定饮食指导内容,统一合理控制饮食不同食物可能对药效产生影响,排空速率也不同,因此,受试者的饮食需根据试验要求制定[8]。对血脂异常者而言控制饮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对于血脂升高明显者,在服用调整血脂药物的同时,应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否则药物的疗效也将因不合理的饮食而降低,因此,对于入组的高血脂病人进行饮食的饮食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如根据高脂血症的类型选择适当饮食对于仅有血胆固醇增高而甘油三酯正常者,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大脑、脊髓、内脏、蛋黄、蚌、田螺、鲍鱼、墨鱼、鱼子等,可适当食用胆固醇含量较少的瘦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牛奶等,以补充营养;仅有血甘油三酯增高而血胆固醇不高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如糖类尽量少吃或不吃,戒酒等。制定统一的饮食指导,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研究护士管理入组病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得到客观科研数据的前提。

1.4参与制定科研观察表格,便于资料收集与整理研究护士与科研医师根据科研课题的要求共同制作科研观察表,该表共分4部分:病人个人资料、一般体检项目、高血脂常见症状及体征观察、化验检查。每个入组病人有3张上述表格,分别是治疗前、治疗4周时、治疗8周时。由于本科研病例观察时间较长,时间跨度达8周之久,研究护士为了能及时、合理地安排病人,制作科研进度一览表,该表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电话、组别、治疗开始日期、治疗4周日期、治疗8周日期、电话回访日期、家庭访视日期等信息。

2临床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1对入组病人进行管理在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研究护士负责管理临床试验,但更重要的是管理受试者[9],如对入组病人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采血前指导。联络与沟通是对病人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

2.1.1饮食健康教育根据制定的饮食原则,具体指导病人饮食,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的饮食控制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防止高脂饮食对研究造成的误差。

2.1.2用药过程的管理[10]利用家庭访视、电话回访、复诊等机会,讲解在饮食调适的基础上,坚持按医嘱服用降脂药物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并客观记录受试者用药前后的反应,及时通报医师。

2.1.3采血前指导饮食对血脂的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应指导病人遵循饮食指导的原则,合理控制饮食。采血前晚应避免饮酒,禁食12~16 h,禁食高脂肪类饮食,晨起空腹在平静状态下,肘部静脉采血。某些病人兼服用如激素类、降糖类等影响血脂结果的药物,研究护士应在采血后详细记录用药情况,以便后期恰当评估药物对化验结果的影响。

2.1.4联络与沟通对入组病人进行登记,填写科研进度一览表;根据科研进度一览表合理安排病人,并提前电话通知;每1~2周访视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并做好记录;接待复诊病人,安排病人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检查,进行一般体检项目检查如测量血压、脉搏等,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协助科研医师完成不同时段科研表格的填写。

2.2科研数据的收集与管理研究护士具备慎独精神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的基础措施之一,所有资料必须如实记录,绝对不能随意更改数据,更不能编造数据[11]。病人入组后,协助科研医师评估病人病情,将用药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症状、体征、化验及检查结果如实记录。为每位入组病人建立专属资料夹,收集科研原始的相关文件如病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每个病人3个科研观察表(病人个人资料、一般体检项目、高血脂常见症状及体征观察、化验检查)、病人医嘱单、相关随访记录等。复印化验检查单,并按病历要求黏贴,放入病人专属资料夹,以备数据资料的核对。

3协助科研医师研究结束时的工作

所有入组病人按照研究方案完成临床研究后,研究护士把病人资料整理归档,为科研医师下一步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及论文撰写做好充分准备。严格管理病人相关资料,资料柜加锁保管,规定只有参与该项科研的相关人员才能查看。

4体会

研究护士不同于病房护士,其工作与从事医疗方面的护理有着明显不同。临床研究护士的工作内容涉及到临床试验各个环节,包括试验的前期准备,协助实施临床试验,试验完成后负责书面文件的整理及协助安排必要的监察和稽查[12]。研究护士参与临床科研研究,可以协助研究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预防或减少方案的偏离,在临床试验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是整个临床试验的重要执行者及协调者之一,工作内容关系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13],同时缓解了研究者的压力,研究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临床判断、诊疗和方案设计上,病人也将获得更到位的服务[14]。虽然研究护士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研究护士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其工作职责及工作规范还未统一[15]。目前,仅在一些大型临床研究机构或医院有少量的专职研究护士,随着医学科学研究或药物临床试验要求日益提高,研究护士的需求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尽早开展研究护士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培训将成为试验研究领域的行业需要。

参考文献

[1]韩晓静,阎昭.研究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职责与作用[J].天津护理,2012,6(20):185-187.

[2]马力.CRC现状与职责[DB/OL].[2012-12-14].wenku.baidu.com.

[3]顾琼华.研究护士在国内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1):64-66.

[4]曹烨,洪明晃.中国临床研究护士培养和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2):134-137.

[5]李娜.国外研究护士的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J].天津护理,2013,21(2):139-140.

[6]李垚莹,施宗平.研究护士在皮肤外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J].护理学报,2012,19(11B):52-55.

[7]丁少冰,邱惠玉,李爱军.肿瘤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护理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1,5(21):178-179.

[8]耿燕.Ⅰ期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护士在受试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2,26(10):2847-2849.

[9]Poston RD,Buescher CR.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nurse (CRN)[J].Urologic Nursing,2010(30):55-77.

[10]姜晶,林平.降脂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护理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B):62-63.

[11]杨春梅,黎艳艳.护士慎独修养对药物临床试验的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104-1105.

[12]郭新娥,赵玉斌,谢雁鸣,等.中药注射剂医院集中监测“三位一体”模式的建立[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74-2978.

[13]沈彦,梁建妹,林荔.研究护士的角色转换和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卒中杂志,2010,5(5):398-400.

[14]彭朋,元唯安,胡薏慧,等.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的队伍建设[J].护理学报,2013,20(10A):27-29.

[15]江子芳,杨方英,刘丽华,等.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的培养与实践[J].护理学报,2010,17(3A):38-40.

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科研能力;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现阶段采取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虽然是并轨进行,但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要求在临床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科研能力发展,因此,如何将科研意识贯穿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之中,值得我们探索。

1以往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背景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往往为6~12个月的脱产式课程学习,以及1年到1年半的科研实验及论文的撰写。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在临床轮转的时间往往不足1年。多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其临床技能操作、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应变能力等临床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了扭转这种“重科研、轻临床”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文件。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1-2]。正因为这项硬性规定使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启动,这也充分保障了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够具备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对本专业常见疾病的基本处理原则。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试,对于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而言,将会明显提高个人的专科疾病诊疗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使之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会看病、能手术”的名副其实的高级别高层次临床医师,同时对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实力具有积极长远的意义[3]。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本科毕业的规培生的区别

自2015年开始,新入学的所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将参照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统一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这意味着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必须完成为期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需要在硕士研究生的3年学制内完成科研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实验、论文撰写等工作。那么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由于所有的时间都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们又将如何利用非常有限的时间来完成科研论文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与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冲突呢?同样的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毕业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如何在培养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时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科毕业后的住院医师的培养着重于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其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这为其将来能够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是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研究生们还需要最终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因此,“规培”制度下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对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培养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科研能力、教学意识。研究生毕业后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将明显提升,为将来成为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3如何在临床轮科中培养科研意识、完成科研课题

3.1避免临床与科研脱节,科研课题紧密联系临床实践

虽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临床轮科,时间长达33个月,看似没有多余的时间脱离临床去完成科研课题,但如果引导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的灵感,带着科研意识去开展临床工作,例如发现手术技巧的改进、临床药效的评估、临床疾病数据的分析、某些疾病临床进展的机制等等,只有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课题,让科研结果能直接解决或说明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让临床与科研紧密相连,并给科研课题带来许多亮点。要彻底改变“科研就是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想法,就要建立“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的观点。

3.2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机制

通过完善科研专项基金的设立、科室专科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专家科研讲座、提供平台交流科研成果和激励相关科研人员等几个方面的措施[5],使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专项研究基金能够提高临床研究生申请课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科研交流,组织论文阅读,是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径[6];国内外相关专家定期展开的科研专题讲座,能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了解临床科研的前沿知识,激发科研的灵感,建议把听取科研讲座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考核环节;医院也应当积极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除了邀请专家学者来院授课,研究生也可以彼此在台上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旦临床专业研究生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或者协助导师申报了相关课题。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研究生及相关人员给予足够的奖励,彻底去除以往某些“富临床、贫科研”的错误思想,激励研究生们临床科研齐头并进。

3.3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

选择一批具备较强临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导师,导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导师开展“双轨培养”模式的宣传和学习,加强指导教师的带教能力。此外学院还可以为研究生配备一到两位副导师,并采取导师及副导师联合培养的机制来强化研究生的培养。传统的高级导师是主导师,他往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指导和督促研究生在临床、教学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副导师可以是医学院或医院中从事科研的老师,主要负责传授科研理论知识和指导科研实践[7]。当然副导师也可以是研究生在轮科期间的带教老师,他们不但能直接教导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也能开拓研究生在跨学科及多学科等方面的科研思路。副导师还可以大胆选用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年轻博士,让他们来带动研究生的科研意识的提高。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定期召开研究生组会,了解研究生的轮转学习情况,并督查学生科研工作完成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此入手来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3.4适当调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培训考核方案和科研课题

高校在探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新模式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们的科研热情[8]。合理安排和调整课程的上课时间,科研课题重在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的考核,基础医学研究将不再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方向,而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效果分析、新技术疗效利弊、临床数据的统计、跨学科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成为科研课题的亮点。让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各种水平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将临床专业硕士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将获得执业医师资格与授予硕士学位相结合,使研究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硕士学位证及毕业证,同时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将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让研究生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研究,高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培养出具有良好科研意识的临床医学人才,这才是培养现代临床医学高级人材迫切需要的[9]。

参考文献

[1]雷笑瑜,张勇,黄卓,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65-67.

[2]汪玲.“5+3”模式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6(1):65-67.

[3]陈文娟,唐郢,李蓉.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科教文汇,2019(21):95-97.

[4]肖志波,张淼波,滕雯,等.规范化培训制度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103-104.

[5]颜汝平,平秦榕,梁剑伟,等.“双轨合一”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10):88-90.

[6]栾婷,李宁,王剑松,等.规范化培训大背景下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29-30.

[7]莫小强,陶丽华,唐乾利,等.“双轨合一”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1):12-14.

第4篇

临床药学学科涵盖的主要内容为:①制定、实施临床合理用药方案;②研究患者机体与治疗药物之间关系;③评估药物治疗方案与结果;④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方法,对药物的基本规律进行阐述。⑤分析疾病状态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临床药学是由多门学科融合而成的,包括临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动学、药物经济学、诊断学、循证药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流行病学等。临床药学学科注重以人为本,通过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规律,从而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管理水平。

2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历程

临床药学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大约萌发于20世纪60年代,但由于当时的医学技术并不发达,外加的影响,临床药学被迫停止,其间刘国杰、汪国芬、陈兰英和张楠森等人贡献极大。在80年代临床药学再度兴起,其后经历了较快速的发展:90年代后期有研究者提出构建临床药师制度,促使医院药学开始转型;2002年卫生部在颁布的规定中提出医疗机构应逐步构建临床药师制度;2006年进行了临床药师的试点考试、2008年国家规规定在全国48所医院实行临床药师试点;2010年国家批准临床药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要求在未来进行重点建设。临床药学学科自80年代崛起后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以药物代谢动力学为主的实验室研究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为以处方用药分析、药学情报及病历为主的药学研究供给阶段;第三阶段为药物治疗应用与临床用药服务的药学研究实践阶段。此外,国家在临床用药制度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临床药师的职责,加强了管理临床用药[3]。

3临床药学学科研究进展

2008年亚洲临床药学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召开,大会就临床药学的涵盖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含以下2个部分:①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师参与疾病药物治疗,对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对医护人员提供用药咨询,对患者及社会公众普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的知识。②临床药学教育与培训。临床药学教育涵盖高等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及在职教育。2009年在第69届世界药学大会上所做的临床药学学术报告内容也涵盖了上述2部分内容,但还增加了与临床药学紧密相关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的药学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对临床药学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临床药学教育在某些高等院校已经开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加大了对临床药学学科的重视程度,并积极补充临床药学教材使临床药学教学得到基础支持;第二,在上海已经开展了全程化药学服务,并积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试行,使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得到彻查;第三,改变用药模式,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全自动化的单剂量分装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及安全性[4]。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临床科研;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

一、加强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1.1临床研究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变大

医学研究人员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技能,及时的把握国际科研动态,得到最新的医学信息,进行临床科研与创新,所以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纸质相比,电子资源有着信息量大、内容广、更新快、检索方便等特点,比起纸质信息资源,它更容易被医学科研人员所接受。并且如今医学科研人员对信息量需求越来越大,所以电子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了。

1.2医院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电子资源建设。

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往往需要考虑到经费有限的问题,电子资源的一大优势就是花有限的经费获得更多的文献资源。以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为例,目前馆藏印刷品图书15524册(其中医学图书10733册,非医学图书4791册),电子图书25839册,由此可见,电子资源已经大大高于印刷品图书资源。与纸质文献相比,(电子资源)在后期(的)保存上也可以节省一部分经费。因此,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发展方向和临床科研更多的依赖于电子资源建设。

1.3医院图书馆要加强对电子资源建设的重视

医院图书馆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变化不适应,对电子资源建设的认识不深刻,这在一方面阻碍了医院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建设,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的让电子资源服务于临床科研。

二、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原动力来源于临床科研

2.1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发展是临床科研的保障

如今,临床科研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疾病的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较大的突破。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很多大型医院里,因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缺乏,导致很多疾病的治疗方法不能第一时间被临床科研人员所得之,由此一来,临床医生无法对患者做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耽误患者的病情,甚至使其失去生命。所以医院图书馆必须加快电子资源的发展,让临床科研人员科研及时的得到信息资源。我国临床科研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与之配套的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还有待提高。就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在这个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给我国的患者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为了让我国患者尽早康复,并让我国临床科研在世界上更有竞争力,加快发展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势在必行。

2.2临床科研需要充分合理利用医院图书馆资源

临场科研人员在科研前的准备和选题阶段,图书资源可以很好的给予启示,科研人员通过对资料进行查阅以及研究和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计划提供依据,避免拖延和重复研究。临床科研所需的资料有着涉及范围广,学术价值高等特点,这需要医院图书馆密切关注各个学科领域的动态,辅助临床科研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最佳的效果。如今,临床科研的发展确实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动态,可在对于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方面,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有的医院虽然具备大量电子信息资源,却未能充分利用,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浪费,这对于临床科研来说,无疑是百害无一利的。如果医院图书馆加快电子资源建设的步伐,并对其充分利用,相信可以为临床科研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2.3临床科研与医院图书馆相互促进发展

临床科研课题受时间和经费等方面制约。科研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这些都是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问题。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源是医院图书馆为临床科研服务所准备的物质条件。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图书馆在临床科研的作用与日俱增,功能更多。若临床科研需求未增加,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则无法得到优化;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无法得到优化,临床研究就很难进行。临床科研和医院图书馆两者间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三、临床科研与医院电子资源建设

3.1立足于实际

对于临床科研而言,医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确实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些医院看重于这一点,为了让临床科研有更好的发展,大量的进行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这不仅造成时间和经费的浪费,更是很难达到与之成正比的科研成果。医院在建设图书馆电子资源时一定要立足于实际,考虑好医院自身和临床科研的实际情况。尽管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是有利于医院发展的,但是物极必反,医院只有在遵从于临床研究的过程中,立足科学发展医院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实际,一步一脚印,才能慢慢的把临床科研工作办好。

3.2从两个方面出发

在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医院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是临床科研与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受益人,对临床科研和医院图书馆建设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人们而言有一定的可信度,对于医院而言也有促进作用。二是从临床科研人员的角度出发,科研人员是医院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在此进行专业研究,以专业化,权威的方式为临床科研的进步做奉献。所以从科研者的角度出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四、结语

本文对临床科研与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临床科研对我国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而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是临床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就拿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图书馆为例,在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图书馆成立后,院方不断的为临床科研建设医院图书馆。如今馆藏印刷品图书15524册(其中医学图书10733册,非医学图书4791册),电子图书25839册,合订本杂志5千多册,订阅的期刊161种、报纸13种;电子计算机11台,打印机4台和复印机一台;开通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与暨南大学、东莞市和虎门镇图书馆联网,达到资源共享。近年,太平人民医院在临床科研方面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此,医院图书馆的科学建设与发展与临床科研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参考文献:

[1]陈界,冯泽伦,崔清发.医学图书馆发展的特点[J].中华医学图书情才报杂志,2009(5).

第6篇

[关键词] 兽医临床 诊疗 学科 研究现状 发展对策 探析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189-01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兽医临床工作人员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且面向了整个社会的需求实施研究工作,有些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十分重要和重大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兽医诊疗技术都得到了研究以及广泛应用,在兽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这些技术,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兽医疾病诊疗准确性,提升我国兽医临床诊疗的水平,从本质上有力的保障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卫生需求进行了满足。下面,笔者就探究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研究现状

1.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营养代谢病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高速提升,我国绿色优质的畜产品以及动物源性的食品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畜禽水数量也在本质上得到了扩大。但是,就当前我国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所饲养畜禽品种大多数都将生产快速以及高产作为主要的目标。比如说,块大型鸡、瘦肉型猪、高产蛋鸡以及高产奶牛等等,过度的节约化饲养以及超高水平营养的供应,从本质上导致了我国畜禽对不应激和环境因素等等外界的刺激过度产生敏感,群发性的营养代谢病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引起了我国动物免疫力不断下降,这也就大大加强了我国动物传染病自身的发病率,为我国造成了十分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实施高产动物营养代谢病发病的机理研究以及防控研究,通过实施营养的调控来进行免疫功能的调节,有效减少疾病的不断发生,这始终都成为了我国收益临床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研究的问题以及课题。

2.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中毒病研究

我国是一个地氟病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存在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病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贫困山区以及农村地区中,这一个疾病对于那些相对来说生存期比较长的动物,特别是一些羊以及牛等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经济的损失。除此之外,我国的临床兽医工作人员还针对毒菌毒素实施了中毒的研究,建立起毒菌毒素自身快速检测的方式方法,对于各种各样的毒菌毒素物力脱毒剂的深入研究机制,建立健全将我国毒菌毒素来实施生物转化变成了一种无毒产物的方式方法,具有很高的生物方法特异性,并不会将饲料营养的价值降低。

3.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外科手术研究

在临床兽医诊疗过程中,外科手术不可或缺,近些年来,冷冻治疗技术、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血管手术技术、无创手术技术、关节镜、高频电刀以及腹腔镜等等外科手术技术都得到了发展以及进步,兽医诊疗过程中,减少手术损伤的时候,有效提升了兽医诊疗手术的效果以及效率。将我国生物医学材料进行植入,进而减少组织排斥的反应,将过去传统的仅仅能够采用活组织来进行替代的一种手术,有效转变成为了新材料替代的手术,这样就从本质上扩大了我国兽医诊疗手术服务的范围。针对手术新型缝合材料、手术通路以及手术技巧等等课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以及深化。

止疼管理以及疼痛管理是我国兽医诊疗外科学术学治疗以及外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兽医诊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止痛的药物,从本质上提升动物福利水平以及动物的康复水平,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畜禽康复,缓解了畜禽疾病症状。实施不同类型止痛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手术后以及手术前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发展对策

想要保证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的良好发展,要求兽医站必须要将自主培养作为主导,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学科的带头人以及兽医团队,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凝聚以及吸引海外的优势人才,进而为我国的临床学科不断发展提供一个坚实有效的人才保障。

想要促进我国兽医临床学科不断发展,要求相关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原因就在有,我国的兽医临床学科所需要进行解决的都是一些临床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十分贴近生产实际,但是,通常情况下,那些贴近生产的科学研究通常都难以得到资助、水平档次低以及不够深入。我国政府也不能够对兽医临床学科进行高度重视,吉林省以及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对于九台兽医临床领域资助不仅仅投入少,还存在着不合理以及不平衡的问题。所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兽医临床学科仍然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中。这已经成为了我国临床兽医学科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兽医临床学科相比较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想要提升我国临床兽医学科的研究效率,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建设一批兽医临床诊疗的中心,进而将动物临床兽医诊疗的水平提升,最终满足我国不同地区以及吉林省不同地区动物疾病诊疗所提出的需求。

本文中,笔者首先从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营养代谢病研究、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中毒病研究以及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外科手术研究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对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友树临安市畜牧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调查 2011(04).

第7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 在外科学中,神经外科是新兴分支。而与外科其它专科相比,神经外科教学有比较独特的地方。在神经外科教学中,以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内容,其理论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对其进行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而在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实验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

关键词 ] 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 R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57-02

[通讯作者] 蔡山(1976-),男,云南昆明,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教学研究,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简介] 王向鹏(1979-),男,山西省阳城县,在读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教学研究,胶质瘤的基础研究。

在神经外科教学中,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要采取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对正确的临床思维与规范的临床基本诊治技能进行掌握,是神经外科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 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的步骤分析

1.1 提出合理的神经外科研究问题

在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中,应该提出合理的神经外科研究问题,最实际的问题就是神经外科的各种临床病例。在对临床病例进行具体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对所选病例的代表性进行考虑,有利于学生形成有针对性的正确临床诊治思维。

1.2 明确所选病例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在对临床病例进行选择之后,神经外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将所选病例的相关情况提前告知学生,并且为学生们提供明确的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比如,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途径、对各种必须检查进行完善的途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病例的相关诊治与评估方法等等。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既往类似病例、相关文章和临床诊治书目等方面可以参考的资料。

1.3 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回答

教师们让学生们针对选择的病例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并且以某一个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同时让学生对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完善。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对彼此所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评价,并且探讨体格检查的规范性与全面性,还有辅助检查的必要性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为学生们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1.4 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疾病的诊断

学生们收集资料完毕之后,要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以及总结,根据其结果对病例进行诊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对病例所述疾病进行理解,从而做出合理的鉴别与诊断。要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这一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对神经外科疾病的知识比较了解,而且更加全面。但是神经外科研究生却缺乏比较系统的临床培训,无法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形成对某种疾病的临床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1.5 讨论治疗的正确方法

教师应该组织诊断之后的课堂讨论,以治疗的正确方法为讨论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向临床医师转变。而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即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向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请教,观摩一些相似的临床手术。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临床问题进行探索,在形成临床思维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刻与牢固。这一效果与教师直接传授的效果相比,明显较佳。

1.6教师的分析与总结

教师应该对研究生的神经外科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对研究生们的优点给予肯定,但是同时要指出他们的不足。而且教师要对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进行归纳,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提高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2.1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思维教学课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能操之过急。这一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慢慢适应,并且互相配合。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一步步开展临床思维教学工作,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认同。而改进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适应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

2.2 强调所选临床病例的代表性

一般来说,学生们都会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临床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大部分的研究生却没有对临床诊疗知识进行充分掌握,所以应该选择一些代表性比较强的典型临床病例来进行相关探究与讨论,有利于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对疾病规范化的诊治流程进行充分掌握。

2.3 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临床思维教学中,教师们要将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对已有的医学知识对临床诊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也就是说,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病例进行有效结合。临床医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直接面对病人的生命。因此,研究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必须扎实,而且还需要有各个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研究生要做到基本概念清晰,要理解昏迷、嗜睡和浅昏迷等三个概念之间的不同。研究生要对病人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等治疗方法进行严格掌控,还要具有对疾病治疗的辩证思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生的自身知识体系必须要全面,需要掌握相关辅助学科的知识,比如内分泌科、精神病学、核医学以及影像学等一系列与临床相关的知识。神经解剖是非常难以掌握的疾病治疗过程,要求研究生必须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和准确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可以对解剖的正常治疗方法进行掌握,还可以对病理解剖进行了解。神经外科的理论知识学习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研究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将经验升华为临床的深度理论,为其医疗行为提供合理依据。因此,要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就要将课堂的基础知识与具有一定深度的临床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工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2.4 对神经外科室的资源进行整合

在研究生的临床实践中,神经外科室资源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研究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要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4.1 组织病例回报总结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要鼓励研究生互相讨论,增强其思维逻辑性。而辅导研究生的教师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指出,并且引导他们去改正。

2.4.2 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在这个讨论会上,多个专家针对相同病例提出多种看法与解决思路,有利于研究生视野的拓宽。基于专家分析的结果,研究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意见。如果意见并不成熟,可以在老师指出之后对其进行改正,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

2.4.3 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应该对神经外科室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定期组织一些专业知识讲座,由多个科室专家为研究生讲述神经外科的知识,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认识,并且培养其事业心。另外,可以邀请其他领域的专家来为研究生讲述其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功能康复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与神经外科相关的领域。研究生不但要掌握神经外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多了解与掌握与神经外科相关的知识。

2.4.4 对研究生进行医德教育医生如果缺乏良好的医德,那么自然不能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因此,要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正确临床思维,其医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3结语

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已经是神经外科教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总结,改进临床思维的培养教学方式,帮助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帮助他们向着临床医师方面发展,为神经外科培养一批批人才。

[

参考文献]

[1]施炜.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思考[J].交通医学,2013(6):4-7.

[2]宋锦宁.神经外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8):15-18.

[3]谢宗义,陈维福,程远.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4):38-41.

[4]周庆九,付强,刘波,等.临床型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教学体会[J].新疆医学,2011(9):44-57.

[5]李佑祥,穆士卿.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与训练[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12):65-78.

[6]姜中利,胡孟庆,赵锦程.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97.

[7]李佑祥,刘爱华,吴中学.临床型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114-127.

[8]李佑祥,穆士卿.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5):215-218.

第8篇

关键词:科研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量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09-02

科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设计要避免高分值掩盖下的缺项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采用了设置控制指标,只登记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指标间不能互补等措施。就控制指标而言,本指标体系科技实力评估设控制指标35项,上述控制指标的设置对参评单位的科研实力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学术论文、著作、成果的等级质量等作了相应限定,以防某些指标间可能发生的掩盖。保持原始资料数据可靠准确,没有准确数据的结果是不可信的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确定各项参数的统计时间为3年。同时由于科研工作受创造性、探索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单位或个人的科技活动时涨时落。我们将统计数据取值的时间区间适当扩大,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项、篇),并全部采用了量化指标,如在46项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量化单位的指标38项,占指标总项数的82%,以相对数(百分比)作为量化单位的指标8项,占指标总数的17%。

1 科研实力评估定量数据统计指标评分标准

1.1 科研项目及交流的量化设计

科技活动的二级指标分为科研项目及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又分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军队省部级重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学术交流分为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学术交流。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人才、“1035”工程项目或国家创新药物基金,所有项目只计以课题负责人承担的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包括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课题、国家新药研究基金课题、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课题、国家级其它课题。军队、省部级重大项目包括重点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团队项目、军队重点课题及指令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基金课题、医学科研基金、军队面上及青年课题、其他军队省部级课题。国际交流指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海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国内交流指的是主持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

1.2 科研成果的量化设计

科研成果分理论成果、获奖成果、鉴定成果、专利成果。我们指的理论成果主要是论文、著作。考虑到目前工作中无论是科研排序还是评奖,一个成果的意义,更多的是其被引用次数来体现的,学校基础理论研究的实力更多的是以被美国四大检索收录次数来衡量。为此,我们采用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提供的期刊源来作为评价论文的标准。获奖成果三级指标的所有奖项不重复计算,只取最高级别的奖励进行统计,如某项成果既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又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则只计国家级二等奖,不计省部级一等奖。

1.3 人才情况的量化设计

同一个人应就高不就低如某专家是院士又是长江学者,只计入院士。学术任职也以得分最高的级别为评分根据,任多个职务不重复评分。指标说明:国内外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院士。杰出人才: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何梁何利基金奖励人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学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学术任职是指:全国学会常务理事、省(部)级学会正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全国学会理事长得分10,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得分为8,全国学会副理事长得分5,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省(部)级学会理事长得分为4,全国学会常务理事得分为3,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得分为2。

1.4 科研经费的量化设计

经费投入按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及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计算,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每获得100万元计10分,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按每万元5分计算。

1.5 科研条件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分为硬件条件和科技情报。硬件条件分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是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每项20分,省部级科研基地每项10分。科技情报分为中外文期刊和馆藏图书,中外文期刊每100种5分,馆藏图书每万册3分。

2 科研实力评估定性评议指标计分标准

2.1 科研投入的量化设计

科研投入中的二级指标人力投入分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结构。职称结构的主要参考评价信息按专业技术职务(按实际聘任计算)结构是否合理(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务为1∶3∶5∶7),年龄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学校高职人员中中青年比重(%),知识层次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高职人员拥有博士学位者比重(%)。二级指标经费投入主要参考国家级科研经费占总经费的百分数,横向课题经费占课题总经费的百分数。

2.2 科研条件与环境定性指标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与环境的定性指标校局域网医学信息满足度的主要评价等级按能够满足,基本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四个等级来评价,学术氛围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室按是否能加强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水平,积极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学科环境及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评价等级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3 科研管理的量化设计(表1)

3 结语

科研实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的规定是三级指标以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篇,项等),以总累计分值高低判定评估结果,控制指标是我们对参评对象的评估项目应具备或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所设置的基本指标限定。设控制指标的主要目的是防范部分指标互相掩盖或吃分现象的发生,保证和控制评估质量。这就是本指标体系有别于当前实行的达标评估的重要标志之一。达标评估是以达到标准者为合格;选优评估是以分值高低为依据,但这种依据必须建立在对参评对象全面考核的基础之上。因此,其指标选择、分值分布等必须严谨、科学,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起到平衡制约指标间内在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多,李学志,刘文达,等.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1998,1:41-43.

[2] 马艳玲.论高校科研机构综合评估量化研究方法[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7,13(2):86-91.

第9篇

关键词:科研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量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09-02

科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设计要避免高分值掩盖下的缺项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采用了设置控制指标,只登记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指标间不能互补等措施。就控制指标而言,本指标体系科技实力评估设控制指标35项,上述控制指标的设置对参评单位的科研实力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学术论文、著作、成果的等级质量等作了相应限定,以防某些指标间可能发生的掩盖。保持原始资料数据可靠准确,没有准确数据的结果是不可信的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确定各项参数的统计时间为3年。同时由于科研工作受创造性、探索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单位或个人的科技活动时涨时落。我们将统计数据取值的时间区间适当扩大,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项、篇),并全部采用了量化指标,如在46项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量化单位的指标38项,占指标总项数的82%,以相对数(百分比)作为量化单位的指标8项,占指标总数的17%。

1 科研实力评估定量数据统计指标评分标准

1.1 科研项目及交流的量化设计

科技活动的二级指标分为科研项目及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又分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军队省部级重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学术交流分为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学术交流。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人才、“1035”工程项目或国家创新药物基金,所有项目只计以课题负责人承担的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包括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课题、国家新药研究基金课题、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课题、国家级其它课题。军队、省部级重大项目包括重点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团队项目、军队重点课题及指令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基金课题、医学科研基金、军队面上及青年课题、其他军队省部级课题。国际交流指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海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国内交流指的是主持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

1.2 科研成果的量化设计

科研成果分理论成果、获奖成果、鉴定成果、专利成果。我们指的理论成果主要是论文、著作。考虑到目前工作中无论是科研排序还是评奖,一个成果的意义,更多的是其被引用次数来体现的,学校基础理论研究的实力更多的是以被美国四大检索收录次数来衡量。为此,我们采用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提供的期刊源来作为评价论文的标准。获奖成果三级指标的所有奖项不重复计算,只取最高级别的奖励进行统计,如某项成果既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又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则只计国家级二等奖,不计省部级一等奖。

1.3 人才情况的量化设计

同一个人应就高不就低如某专家是院士又是长江学者,只计入院士。学术任职也以得分最高的级别为评分根据,任多个职务不重复评分。指标说明:国内外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院士。杰出人才: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何梁何利基金奖励人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学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学术任职是指:全国学会常务理事、省(部)级学会正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全国学会理事长得分10,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得分为8,全国学会副理事长得分5,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省(部)级学会理事长得分为4,全国学会常务理事得分为3,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得分为2。

1.4 科研经费的量化设计

经费投入按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及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计算,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每获得100万元计10分,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按每万元5分计算。

1.5 科研条件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分为硬件条件和科技情报。硬件条件分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是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每项20分,省部级科研基地每项10分。科技情报分为中外文期刊和馆藏图书,中外文期刊每100种5分,馆藏图书每万册3分。

2 科研实力评估定性评议指标计分标准

2.1 科研投入的量化设计

科研投入中的二级指标人力投入分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结构。职称结构的主要参考评价信息按专业技术职务(按实际聘任计算)结构是否合理(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务为1∶3∶5∶7),年龄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学校高职人员中中青年比重(%),知识层次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高职人员拥有博士学位者比重(%)。二级指标经费投入主要参考国家级科研经费占总经费的百分数,横向课题经费占课题总经费的百分数。

2.2 科研条件与环境定性指标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与环境的定性指标校局域网医学信息满足度的主要评价等级按能够满足,基本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四个等级来评价,学术氛围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室按是否能加强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水平,积极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学科环境及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评价等级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3 科研管理的量化设计(表1)

3 结语

科研实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的规定是三级指标以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篇,项等),以总累计分值高低判定评估结果,控制指标是我们对参评对象的评估项目应具备或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所设置的基本指标限定。设控制指标的主要目的是防范部分指标互相掩盖或吃分现象的发生,保证和控制评估质量。这就是本指标体系有别于当前实行的达标评估的重要标志之一。达标评估是以达到标准者为合格;选优评估是以分值高低为依据,但这种依据必须建立在对参评对象全面考核的基础之上。因此,其指标选择、分值分布等必须严谨、科学,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起到平衡制约指标间内在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多,李学志,刘文达,等.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1998,1:41-43.

[2] 马艳玲.论高校科研机构综合评估量化研究方法[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7,13(2):86-91.

第10篇

关键词:活血利水法;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眼外伤

中图分类号:R24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4-0681-05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the Method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on Treating Ophthalmic Disease

PENG Qinghua,PENG Jun

(Key Discip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hthalm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linical Achievements of treating ophthalmic disease by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The Modification of Cat-Tail Pollen Decoction and Polyporus Powder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nourishing Yin, increasing fluids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and SanXue MingMu Tablet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activating blood , dredge vessels, dieresis and improving eyesight are used to treat vitreous hemorrhage. The method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and drugs in installments and in types are used to treat the retinal vein obstruction. by using the formulary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replenishing Qi, nourishing Yin,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including Scutellaria Root, rhizoma polygonati, rehmannia root, herba ecliptae, white grub, typha, Cat-Tail Pollen, Poria, Motherwort and so on are used to treat the simple non-increas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The drugs which have the function of activating blood , dredge vessels, dieresis and improving eyesight combining with the laser are used to treat the severe non-increasing and increas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Treating the open angle glaucom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Qing Guang An Granule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replenishing Qi,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is used to treat the postoperative glaucoma. using the FuMing Tablet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replenishing Qi, nourishing Yin,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is used to treat the postoperative reposition of retinal detachment. The method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is used to treat the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 and ocular trauma. The method of nourishing yin ,activating blood ,dieresis and improving eyesight is used to treat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drusen of lamina vitrea. The method of nourishing yin ,relieving heat ,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 is used to treat the Coats and postoperative clearance of foreign body in the eyes. All of these have obtained good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activating blood and dieresis;vitreous hemorrhage;retinal vein obstruction;diabetic retinopathy;glaucoma;retinal detachment;macular degeneration;ocular trauma

收稿日期:2009-11-02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3C027);湖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2SSY309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2JJY2035);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2001]164号0116);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8B078,03B028,06A052),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6016,204084)

作者简介:彭清华(1964-),男,湖南宁乡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眼底病、青光眼和眼表疾病的研究。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提出眼科水血同治的理论[1-2]以来,在临床上经常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外伤、眼内出血、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内眼手术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的疑难病症,可由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外伤等多种疾病引起。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玻璃体积血的早期宜辨病论治,由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治宜滋阴降火或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由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宜平肝潜阳,凉血止血;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眼外伤引起者宜凉血活血止血等。而本病的中、后期,尤其是采用其它疗法治疗半个月以上仍不见效,证见玻璃体积血日久不吸收,眼内干涩,口干,舌暗或见瘀点,脉细涩者,其病机为水血互结,均可采用水血同治的方法,常用生蒲黄汤合猪苓散加减,药用生地黄、猪苓、茯苓、当归、旱莲草、车前子、麦冬、蓄、生炒蒲黄、田三七粉、枳壳、丹参、赤芍、白茅根等以养阴增液、活血利水。如果能注意守方3~6个月,往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应注意,玻璃体积血中期血色暗红或紫黑者,重用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后期有玻璃体积血机化者,加陈皮、法夏、昆布、海藻等祛痰软坚散结;血压高,眼底动脉硬化者,加石决明、钩藤、夏枯草等平肝潜阳;脾虚纳差者,加麦芽、神曲、山楂炭健脾消食;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远志等安神定志;积血逐渐吸收,视力逐渐恢复时,加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滋补肝肾之药,以提高视力和控制复发。

《审视瑶函》在阐述云雾移睛(玻璃体混浊)的治疗时所云:“物秽当洗,脂膏之釜,不经涤洗,焉能洁净?”离经之血即是瘀,瘀血对于清澈透明的玻璃体,即是污秽之物,也当涤洗。也就是说,玻璃体积血就好比洁白的衣服上沾上了污秽,要洗涤干净污秽就必须先用水浸泡一样,本来透明的玻璃体现被积血“沾污”了,那么就要用生地、旱莲等养阴增液之品稀释其血液的同时,再用活血利水之药将其积血“洗去”。因而养阴活血利水法(常用药为生地、生蒲黄、旱莲、玄参、益母草、茯苓、猪苓、泽泻、地龙、牛膝、赤芍等)可共同促进血液的吸收。此法对于其它原因所致的玻璃体混浊病变也有较好疗效,临床常用《审视瑶函》猪苓散(由猪苓、木通、扁蓄、苍术、狗脊、大黄、滑石、栀仁、车前子组成)加养阴活血药治疗。

笔者等曾于2000-2003年采用由生蒲黄、白茅根、益母草、酒大黄、地龙、猪苓、田三七等药,组成具有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作用的散血明目片,治疗玻璃体积血患者76例79只眼,进行视力、眼底检查,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检指标检测分析,并与采用血塞通治疗的35例37只眼作对照,结果表明:经2个疗程治疗后,散血明目片组治愈11只眼,占13.92%;显效21只眼,占26.58%;好转32只眼,占40.51%;未愈15只眼,占18.99%;总有效率为81.01%。而对照组35例37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经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1只眼,占2.70%;显效5只眼,占13.51%;好转14只眼,占37.84%;未愈17只眼,占45.95%;总有效率为54.05%。散血明目片治疗组79只眼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2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中医“暴盲”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患者以活血利水法为主,采用分期结合分型用药。凡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患者,根据全身症状的不同,按以下两型施治。阳亢血瘀型:多因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血不循经,破脉而溢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心烦易怒,腰膝酸软,视力急剧下降。视网膜呈放射状、火焰状出血,伴水肿、渗出,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动静脉比例改变,多有高血压病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有力或弦细数。治以平肝潜阳,活血利水。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10g,生石决明15g,牛膝15g,10g,益母草20~30g,茯苓30g,泽泻15g,车前子20g,赤芍15g,地龙12g,丹参15g等。气滞血瘀型:多因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脉络受阻,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成。症见头痛眼胀,情志不舒,胸闷胁胀,视力急剧下降。视网膜有放射状或火焰状暗红色出血,伴有渗出,视网膜静脉粗大纡曲;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以理气通络,活血利水。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生地黄15g,当归尾12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6g,川芎10g,赤芍10g,桔梗10g,牛膝15g,茯苓30g,猪苓20g,车前子20g等。凡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患者,不论其全身症状如何,均按水血互结型论治,如有兼症,则在此型的基础上加减用药。水血互结型:多因病程日久,眼底出血、渗出不吸收,脉络瘀滞,津液内停,水血互结。症见视物不清,眼底出血、渗出日久不吸收,眼内干涩,舌暗或见瘀点,舌面少津,脉细涩。治以养阴增液,活血利水。方用生蒲黄汤合猪苓散加减,药用生蒲黄15g,丹参15g,赤芍15g,当归12g,生地黄20g,麦冬12g,茯苓30g,猪苓20g,车前子20g,扁蓄15g,旱莲草15g,地龙12g等。以上方药,均每日1剂,分2次温服,其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情况而增减。在内服中药的同时,所有患者均配合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加血栓通(广东郁南制药厂生产)4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14例患者配合球后注射归红注射液(系我院制剂,由当归、红花为主制成)1.5~2mL,每周1~2次,连续3~4周。笔者曾在1990-1994年采用本法治疗RVO 23例23只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通过治疗前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随着病情的好转,其眼底血管荧光充盈及血管形态、血液流变学各检测指标均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

2005-2007年,笔者对34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随机号法分为对照组17例18只眼、治疗组17例17只眼。中医证型两组均分为气滞血瘀型和肝阳上亢型。治疗组予以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活血化瘀法(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各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2个月后予以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电脑视野、视网膜电图以及视网膜振荡电位检测,采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及检测血浆中AT-Ⅲ、lp(a)、ET-1、NO、APL含量,并在治疗后进行两组安全性评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总体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性差异,总显效率有极显著性。治疗前后视力恢复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视力恢复不如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性差异,总显效率与总治愈率有极显著性。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够显著缩短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减少眼底无灌注区,降低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增高侧枝循环形成的比率。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够稳定暗视ERG a、b波、Ops各子波峰时值,稳定暗视ERG a、b波、OPs各子波及中O2与∑O的波幅。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够有效扩大视野,增高视野平均敏感度。以上检测结果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够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后,患者血浆中AT-Ⅲ、NO含量显著增高,而lp(a)、ET-1含量显著减少,以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经活血利水法治疗后,患者ACL IgG、ACL IgM、ACL IgA、LA阳性率均显著降低,以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治疗前后合并症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最小治疗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治疗组方案疗效高,花费少。本研究说明: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作为一种中医治疗非缺血型RVO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肯定、显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挽救改善患者有用视力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AT-Ⅲ、降低lp(a)、APL在血浆中的含量、稳定ET-1/NO比值,从而有助于减低血浆黏度、血管再通、减少无灌注区、防止小动脉阻塞、建立有效侧枝循环、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可反映在FFA、ERG、Ops、血液流变学等多种指标改变上,且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安全性高,经济学评价满意。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简称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中医称为“消渴目病”,认为气阴两虚,肝肾亏损,是DR发生的基本病机;血瘀痰凝,目络阻滞,是DR形成的重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DR的证候特点,血瘀贯穿DR发生发展的始终。为了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气阴两虚、血络瘀阻证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2005-2007年,笔者采用与导升明片进行对照,将合格受试对象4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导升明组各20例,分别观察32只和34只患眼,分别予以中药汤剂(根据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所组方,药用黄芪、黄精、生地、旱莲草、蛴螬、蒲黄、葛根、茯苓、益母草等,每日1剂,分2次服)和导升明(导升明胶囊,500mg/次,奥地利Ebewe Arzneimittel Ges.m.b.H.公司生产,每日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3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相关体征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发现:治疗前后相比,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组和导升明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有统计意义;在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综合疗效方面两组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两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组能明显改善DR中医证候。

笔者还曾于2005-2006年选择确诊为重度非增生性及增生性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1例(141只眼)并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部格栅样或局灶性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药物联合激光组41例(72只眼),光凝后口服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连续3月;单纯激光组40例(69只眼)采用单纯光凝治疗。结果发现:活血通脉利水明目药物联合激光组有效率为91.7%,优于单纯激光组的79.7%(P

4 青光眼及其手术后

青光眼属中医“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病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神水瘀积。现代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多存在眼血液动力学障碍、房水循环受阻、血液流变性异常、血管紧张素增高、视盘(视神经)缺血缺氧等改变,不仅具有中医学所认识的神水瘀积的病理,而且还具备血瘀特征,故其综合病理应为血瘀水停。根据青光眼及其手术后的临床表现,我们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多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目中玄府闭塞,神水瘀积,治疗宜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利水的方法;而不论是开角型青光眼还是闭角型青光眼,认为其术后的病理机制应为手术后气虚血瘀,脉络阻滞,目系失养,玄府闭塞,神水瘀积。治疗宜采用益气活血利水的方法,常用黄芪益气;生地、地龙、红花、赤芍既活血祛瘀,又养阴血;茯苓、车前子利水明目。因益气既有利于手术伤口的早日愈合,又能提高视神经的耐缺氧、抗损伤作用;活血药不仅可化瘀,还可利水,且与利水药配合作用,既可以加快眼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眼局部及视神经的血液供应,以减轻视神经的缺血,增强视神经的营养,又可加速房水循环,以维持其正常的滤过功能,有利于预防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的产生。总之,益气活血利水法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减少手术后瘢痕的形成,维持其正常的滤过功能,并能增强视神经的营养,加速房水循环,预防和治疗术后高眼压的产生,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功能。笔者曾采用此法方药制成的青光安颗粒治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107例152只眼,与103例148只眼对照(为ATP20mg和VitB1 10mg加食用淀粉及麸皮研粉并制成颗粒剂,其颜色及外观均与青光安颗粒剂相同),对比观察其视力、视野、眼压、血液流变、血栓素和前列环素改变,并进行平均13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数视力由治疗前的3.82±1.25增进到4.35±0.80 (P

5 视网膜脱离术后

视网膜脱离属中医“暴盲”范畴。中医学认为,视网膜脱离产生的原因,多为患者气虚不固致视网膜不能紧贴眼球壁而脱落。视网膜脱离患者必须手术复位,但手术后患者如果不服用适当的中药治疗,其视功能亦难以恢复,笔者认为视网膜脱离手术是一种人为的眼外伤,术后多有瘀血病理存在,且有时术中还可导致视网膜出血,加重其瘀血病理。本病术中无论放水与不放水,其术后多有视网膜下积液的存留;而术中不可避免的出血又可使眼部阴血亏虚。因而其综合病理为气阴亏虚,血瘀水停。故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原则,药用黄芪、赤芍、地龙、红花、茯苓、前仁、泽泻、生地等制成复明片。为证实复明片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笔者收集了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397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患者,有效病例386例,其中男214例,女172例。术前常规检查后,通过抽签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复明片)治疗组、活血化化法(益脉康片)对照组、常规疗法对照组。各组患者均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治疗,第1天开始分别服用复明片、益脉康片,常规疗法对照组不另服药。术后对所有病人进行观察,时间为6周。记录并对比分析3组病人视力、眼压、眼底情况以及视网膜电图等各项数据。结果发现: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复明片)治疗组视力的有效率为90%,与益脉康片对照组(80.6%)及常规疗法对照组(48%)比较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

6 黄斑部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和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渗”):均是青壮年常见眼病,以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暗影、眼底黄斑部渗出、水肿或出血为特征,属中医“视瞻昏渺”、“视正反斜”、“视惑”眼病范畴,根据以往治疗经验,笔者近几年来对1000余例本病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患者使用目力过度,或情志刺激、脉络瘀滞,津液泄于脉外,水液停于视衣,或脉络瘀滞,脉破血溢于视衣所致治疗常采用活血利水法,“中渗”可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加减,药用生地、当归、川芎、赤芍、红花、茯苓、前仁、泽泻、茺蔚子、益母草、甘草等;“中浆”可用丹栀逍遥散加活血利水药:丹皮、栀子、柴胡、生地、薄荷、当归、白术、川芎、赤芍、茯苓、前仁、益母草、甘草等。若水肿、出血消退,可加用旱莲、枸杞等养阴药,以促进视力的恢复,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笔者推测活血利水法治疗本病的机理为改善了眼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了眼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使浆液的渗出减少,出血吸收、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恢复、渗漏点闭合、水肿消退,视功能恢复。

黄斑变性及玻璃膜疣:黄斑囊样变性可由外伤后黄斑区水肿或出血引起,也可由老年性黄斑部退行变性或眼底后极部的血管改变、水肿、炎症等导致。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变形,检查眼底黄斑区呈蜂窝状隆起。玻璃膜疣为玻璃膜的透明赘疣,多发生于中年以后,检查眼底可见于黄斑及其邻近部分可见多数圆形黄色或黄白色小点,或聚集成大块,位于视网膜血管下方,其周围绕以浅色素边。笔者通过多年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观察及临床实践,对其病因病机有了初步认识,认为此两病的病因病机系人到中老年后阴血不足,组织失养变性,脉络瘀滞,津液外溢渗于视衣之黄斑部所致,故治疗仍宗水血同治之法,采用养阴活血、利水明目治疗,用生四物汤加味,常用药为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红花、茯苓、白术、泽泻、益母草、旱莲、鸡血藤等,经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此法能促进黄斑部渗出吸收,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对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因其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出现眼底出血、渗出,治疗在补肾阴的同时,应活血化瘀、化痰软坚、利水渗湿。

7 其它眼底疾病

7.1 视网膜出血 对于不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出血,病程较长,血色黯红而不吸收者,同样可以采用养阴增液、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加旱莲、女贞等养阴药物,其道理与采用该法治疗玻璃体积血相同。临症之时,也可根据病种的不同,灵活运用活血利水法。如由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其病机多为阴虚阳亢,治疗宜滋阴潜阳,活血利水,可用天麻钩藤饮加丹参、地龙、茯苓等药;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其病机多为阴虚血瘀,治疗宜滋阴降火,活血利水,可用知柏地黄汤加益母草,地龙、泽兰等药;由肾炎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共病机多为阳虚水湿上泛,兼夹血瘀,治疗宜温阳化气,活血利水,方用真武汤如地龙、红花、泽兰等药。7.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以视力急降,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网膜水肿混浊,黄斑部樱桃红为主要特征。笔者在临床治疗本病时,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常辨证分为以下两型:气滞血瘀证者,治以理气解郁,活血利水,通窍明目,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8g,当归尾12g,生地黄20g,川芎10g,地龙12g,赤芍10g,柴胡10g,桔梗10g,牛膝15g,益母草20g,车前子15g,石菖蒲15g,天麻10g,石决明15g);气虚血瘀证者,治以益气活血利水,通窍明目,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白参10g、地龙15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6g、丹参20g、石菖蒲10g、茯苓10g、车前子15g)。当然,在内服中药的同时,均配合球后注射归红注射液(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制,由当归、红花为主制成)1.5~2mL,隔日1次,注射后并按摩眼球15~20min,持续2~3周,病程在4天内者均配合使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每日1~2次;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使用7~10天。经治疗后,可挽救患者部分视功能。我们曾采用中药为主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3例,经29~52天,平均37.15天的治疗,均获得明显疗效,挽救了患者部分视功能。视力由治疗前的2.965±0.803提高到治疗后的4.123±0.23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7.3 Coats氏病 Coats氏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多发生于儿童,少数见于成年人。本病以视力显著减退为首发症状,眼底视网膜外层广泛黄白色渗出,多位于血管后,常伴有出血和胆固醇结晶沉着。此病在古代和现代中医眼科书籍里均无认识,至今亦少见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报道。笔者根据对本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此病应属中医“暴盲”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血瘀水停,故治疗宜水血同治,采用养阴清热、活血利水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加减,常用生地、栀仁、玄参、归尾、川芎、赤芍、地龙、牛膝、茯苓、前仁、泽泻、枸杞、益母草等药。患者经治疗后,可提高视力,促进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使视网膜平复。

8 眼外伤及眼内异物手术后

眼外伤根据受伤的部位、程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眼睑挫伤、眼球挫伤、外伤性前房积血、视网膜震荡伤、视神经挫伤等。属祖国医学“撞击伤目”、“目衄”、“暴盲”等病范畴。

笔者根据水血同治的原则,在临床上常采用活血利水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五苓散去桂枝)加减治疗,以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以治基本,四苓散利水消肿以治其标,无论眼睑肿胀、眼底渗出水种、视盘水肿及外伤后房水瘀积、眼压升高等,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且利水药不仅可消除水肿,降低眼压,而且与活血药相辅,可加速血液循环及房水的流出畅通,加快外伤后眼内外瘀血的吸收。然眼睑挫伤出血、外伤性前房积血和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初期(3~5天以内),不可过用活血祛瘀药,而应以凉血活血止血为主,加用利水药物,临床常用经验方蒲田四物汤(该方由炒蒲黄10g,田三七粉3g,生地2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0g,丹皮10g,茯苓30g,前仁20g组成)加减治疗。

眼内异物手术后患者的病理改变与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病理改变相似。因异物进入眼内后,其周围的眼局部组织往往渗出、水肿与出血,而且眼内异物取出手术与网脱手术一样,也需在眼球壁上作切口,切口处亦需电凝或冷凝,因而其术后病理机制为阴血亏虚、血瘀水停。除此之外,因眼外伤可致风热毒侵袭眼内,故还兼有热毒的病机。故治疗宜养阴清热、活血利水,可用生四物汤加栀仁、银花、地龙、益母草、茯苓、前仁、旱莲等。对减轻眼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和瘀血、渗出、水肿的吸收,恢复部分视功能有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检验医学 样本溶血 血生化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02-01

检验医学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检查为临床提供了客观的诊疗依据,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临床诊疗手段。血生化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等的检测)是医院检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结果能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所以应结合病史和生化检验结果做出客观合理的分析后才能给疾病下一个准确的诊断。为了防止结果不准确而导致临床误诊情况的出现,本人就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共行健康体检132例,从中选取6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年龄20~45岁,平均(30±2.5)岁。分为两组,实验组(溶血血清组)和对照组(未溶血血清组),溶血血清组是分别取3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取3ml 装入试管中,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溶血即得。未溶血血清组来自于另外3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标本,室温离心得正常血清。

1.2方法:采用日立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的Glu、Cr、Urea、ALT、AST、ALP指标进行检测,所有的操作由检验科技术人员完成,每组测定3 次,求平均,然后对这60例血液标本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采用X±SD(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指标的比较

两组血液生化检验中的AST 、ALT 、ALP指标的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论

生化检验是对离体血液中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检验等。在血生化检测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包括受分析中(仪器与试剂、操作技术和方法等)和分析后的因素(计算机的输入、与临床的沟通等)影响,但是受分析前的因素影响比较大,如: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项目的选择、采血时间等生理因素的影响,以及活动、姿势、饮食、吸烟、饮酒和咖啡等生活因素的影响,还可受到居住环境和海拨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多种因素也会同时影响同一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的差异性,从美国疾控中心和临床病理学院的统计材料上看检验结果出错的60%以上原因来自分析前,主要是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上,血液标本的溶血在检验工作中很常见,试管内有异物、或者在送检的过程中都可能造成标本发生溶血。血液标本溶血的原因很多,大多与样本采集过程或者处理方法有关,如抽取了沾有酒精皮肤的血液,使用细小的针头抽血,造成静脉血管不易取血或者取血失败,抽血后过度震荡或者混合样本。

本次的调查研究显示,样本溶血后ALT、AST、ALP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非常明显,那是因为ALT、AST、ALP都属于酶类,酶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具有特殊功能,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我们处理血液标本时,必须避免样本血液溶血的发生。

为了防止临床上误诊疾病,我们应尽量预防样本溶血的发生,在血生化检测中我们应规范操作及更新仪器设备来增加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规范化使用一次性血液采集工具;(2)为了防止血细胞的破裂,抽血时注入试管的速度要慢;(3)注意采血的姿势;(4)血液样本采集后的存储分离工作要严格等。如果有溶血的样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1)溶血样本的数据校准;(2)对于溶血的样本在检测中要标注出来,以引起医生的注意;(3)如果可以,重新进行采血。

小结 样本的溶血现象是各地临床和科研实验室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可以引起多种检测指标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最终造成疾病误诊。通过对溶血组和未溶血组血液标本的观察分析,血液样本的溶血现象对于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是有明显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规范操作技术以预防溶血的发生,使临床血生化的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以达到客观准确的诊断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usan Mesko,李艳,张杰等. 临床医师快速参考指南. 检验医学鉴别诊断[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ISBN7-5067-3336-6.

[2]宋吴岚. 生化检验的报告时间分析[ J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9(5):72,73.

[3]陈文彬,潘祥林. 血液一般检测.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M].第7版.

第12篇

1呼吸系统疾病

1.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的过敏反应,易反复发作,可导致过敏性咳嗽及支气管哮喘。李湘医等采用布地奈德合玉屏风颗粒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布地奈德组,且使用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杨辉采用玉屏风颗粒和氯雷他定片治疗2个月,总有效率优于西药氯雷他定组;与对照组比较,玉屏风颗粒具有复发率低、效果更稳定,在治疗自汗、缓解胃纳减少,以及在发生胃肠道不适、皮疹等副反应方面均有优势。认为玉屏风颗粒远期疗效稳定,并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樊锐敏采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和玉屏风颗粒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组。

1.2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一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过于频繁,反复发作,症状较重,病程较长,涉及呼吸道病种较多,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张春林采用常规西药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8周,随访10个月。患儿依从性100%,总有效率95.2%,咳嗽、发热、扁桃体肿大、肺部湿罗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和程度均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卢晓芳等[11]使用常规药加匹多莫德和玉屏风颗粒治疗10周,随访1年。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再发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明显较优。符士林等在非感染阶段分别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1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gA、IgG、IgM、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较低;随访1年,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CD8+%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IgM无差异;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显著改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1.3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是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症状后出现的3周以上但不超过8周的一类亚急性咳嗽,部分可进展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陈晓锐等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漱口7天,孟鲁司特和玉屏风颗粒口服2个月进行治疗。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显效及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感染咳嗽就诊次数少于对照组。黄芳等将124名感染后咳嗽患儿分为4组,A组单用抗生素;B组抗生素加孟鲁司特钠片;C组抗生素加玉屏风颗粒;D组抗生素加玉屏风颗粒和孟鲁司特片,除抗生素外,其他药物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D组效果最优,两药单用疗效相当,在减少感冒次数、减少再次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以及IgA、IgG、CD4、CD8及CD4/CD8水平方面,玉屏风颗粒较优。刘芳等采用布地奈德治疗7天,加服孟鲁司特和玉屏风颗粒2个月,随访半年。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半年内感染咳嗽就诊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均较低。

1.4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以严重喘憋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常表现为小气道阻塞,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部分可发展为婴幼儿哮喘或儿童哮喘。邓彩艳等使用干扰素针剂3天,加服玉屏风颗粒7天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喘憋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1.5哮喘

1.5.1支气管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包括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以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李磊等在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缓解后开始治疗,A组使用舒利迭,B组联合玉屏风颗粒,对照组采用辅舒酮(含丙酸氟替卡松),均治疗12周。结果B组总有效率最高,疗效最佳,最大峰流速值(peakexpiratoryflow,PEF)改善最佳。张玉泉采用普米克都保(布地奈德)吸入剂加玉屏风颗粒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通过观察治疗结束时与停药6个月两个时间段的疗效,发现治疗组CD4+、CD4+/CD8+明显低于治疗前,CD8+明显高于治疗前;指标优于对照组。吴晓丰等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加玉屏风颗粒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IgE、CD4+、CD4+/CD8+水平下降,CD8+水平上升均较对照组显著。康飞等采用玉屏风颗粒和孟鲁司特钠片对哮喘轻中度患儿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97.5%,CD4、CD4/CD8及血IgE明显下降,但IgE水平未降至与正常组相当水平。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无差异;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1)、峰值呼吸流速(peakexpiratoryflowrate,PEFR)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无差异。揭东英等采用急性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加草分枝杆菌和玉屏风颗粒治疗8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作用显著强于对照组。可见玉屏风颗粒与西药联用,可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机体抗气道变应性炎症,消除气道高反应性,症状改善更为迅速,肺功能恢复时间更短。

1.5.2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顽固性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气道成高反应阳性,约75%患儿在6~96个月演变为典型哮喘。李磊采用常规治疗加孟鲁司特钠联和玉屏风颗粒治疗8周,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布地奈德组、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前后IgE、T细胞亚群变化(CD4+、CD8+、CD4+/CD8+)、肺功能变化(FVC、FVC1、PEFR)、三组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疗效最佳。赵维果等采用沙美特罗合玉屏风颗粒治疗4周,随访1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种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李纪秀采用酮替芬和玉屏风颗粒治疗12周,舒喘灵在咳嗽消失后继服2周。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NF-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认为,玉屏风颗粒可调节此病患儿细胞免疫失衡,与常规药物联用能显著提高和调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免疫状态,消除气道高反应性,增强机体抗气道变应性炎症及抵御外邪能力,减少复发。

1.6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见多种免疫机制表现异常,临床可并发多系统器官损伤,病程长,易复发且存在耐药性。吕祖芳等采用阿奇霉素静点4天,停3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口服1个疗程,加玉屏风颗粒3周治疗。咳嗽消失时间、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IgA、IgG水平升高,IgM水平降低,C3、C4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IgA、C3、C4水平较高,IgG、IgM水平较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水平。认为玉屏风颗粒可改善患儿体液免疫性指标,有助于受损免疫功能恢复。

1.7呼吸道复合疾病

1.7.1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多为病毒感染诱发,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少数可发展为哮喘。陈剑等采用常规加孟鲁司特钠和玉屏风颗粒连服12周预防,有效率为97.6%,与对照组、孟鲁司特钠组比较疗效显著;再次发作时,临床症状缓解与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认为二者联用有助于消除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机体抗气道变应性炎症。

1.7.2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不良刺激时诱发或加重哮喘,病情常反复,控制困难。万明等使用匹多莫德合玉屏风颗粒对轻、中度患儿治疗3个月。在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包括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内罗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血清学检查示除CD8+水平外,IgA、IgG、IgM及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均见明显不良反应,哮喘、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认为两药联用可有效预防复发,改善预后,远期疗效满意,可提高疗效但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见,玉屏风颗粒临床用于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可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气道炎症,消除气道高反应性,对症状改善、肺功能恢复、免疫增强、减少复发、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但目前研究多基于与西药联合用药,而单独使用方面研究不足;且应用研究的标准、用药周期等均无统一,各项研究之间相对独立,可比性不强;疗效观察较多,疗效评价及疗效产生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

2泌尿系统疾病

2.1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临床以血尿为主,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等表现,常发于5~14岁小儿,居泌尿系统疾病患儿住院率的首位。苏青弟采用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利尿、抗感染、降压等对症治疗,青霉素静滴或肌注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其他抗生素)联合复可托和玉屏风颗粒治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syn-drome,PNS)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常反复感染,而感染为PNS复发和治疗困难的主因。林娜等采用波尼松中长程疗法加玉屏风颗粒治疗12个月。复发率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IgG、IgA、CD3+、CD4+、细胞比率,CD4+/CD8+比值,血浆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比率、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韦蓉采用波尼松中长程疗法加玉屏风颗粒治疗12周。血清IgG、IgA和补体C3水平均较观察组显著增高;随访6个月,缓解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并发感染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二者均认为玉屏风颗粒可改善患儿免疫状态,辅助治疗儿童P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对于防治复发、感染、提高缓解率和治疗困难有积极作用。可以看出,玉屏风颗粒对部分泌尿系统疾病的缓解率、痊愈率及有效率的提高,对复发率、继发感染率等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但其在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范围远小于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展,疗效观察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

3免疫与过敏性疾病

3.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等。闵兆晗采用常规加孟鲁司特钠和玉屏风颗粒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紫癜消退、腹痛缓解、关节肿痛缓解及肾脏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随访1年,紫癜及肾脏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时临床症状较轻。认为联用对紫癜复发及过敏性紫癜肾脏症状的出现具有预防和减轻作用。

3.2急性荨麻疹

小儿急性荨麻疹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及大量液体渗出造成的局部水肿性损害。刘霞等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加玉屏风颗粒治疗6天。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均在正常范围。认为二药合用具有总有效率高、对抗组胺药依赖性少等优点。

3.3慢性荨麻疹

小儿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变态反应学疾病,多反复发作达数月至数年。叶青采用氯雷他定糖浆和玉屏风颗粒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刘霞等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和玉屏风颗粒治疗6天。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3.4人工性荨麻疹

人工性荨麻疹,具有自觉皮肤瘙痒,机械刺激或搔抓后起红斑风团,人工划痕症阳性等临床表现。吴方毅等将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组采用依巴斯丁联合玉屏风颗粒,均治疗4周,停药后观察8周。治疗者总有效率及停药四周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停药后8周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玉屏风颗粒对于免疫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有皮肤病变类疾病,可明显提高有效率,促进症状缓解与改善,减少复发率,减轻复发症状,减少药物依赖性等;而对其它类型的免疫与过敏性疾病研究较少,缺乏对复发病例在临床症状、缓解率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以及缺乏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4感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是由萨克奇病毒、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典型表现为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张敏珍采用常规阿昔洛韦、维生素C静点及对症处理,合并细菌感染酌情加用抗生素,并合玉屏风颗粒治疗3~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手足口皮疹、疱疹或溃疡减轻,精神食欲好转等优于对照组。马杰等采取常规预防措施(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加服玉屏风颗粒和板兰根冲剂,预防用药时间为一个最大潜伏期(10天)。总有效率为95.6%;发病率为4%;聚集性病例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临床中玉屏风颗粒联合用药对手足口病等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但缺乏玉屏风颗粒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相关临床作用机制,单独用药疗效以及对其它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5作为临床科研对照组用药

玉屏风颗粒的广泛应用和较好疗效,使其在临床中常作为基础治疗的对照组用药,用于临床新药、新法等的开发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董昇等将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玉屏风颗粒,推拿(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均为双侧)结合中药(党参、黄芪、防风、艾叶、茯苓、白术、桂枝各10g,生姜5g)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3.7%和96.25%。张洁等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分别采用玉屏风颗粒、哮平方(黄芪10g、黄精10g、白术10g、当归10g、白果5g、莪术5g、僵蚕5g、陈皮5g)分别治疗6个月,随访1年,观察期间哮喘发作时可对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4、CD8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CD3、CD4、CD8均趋于正常。可见,在儿科临床科研中,玉屏风颗粒已被用作基础治疗的对照性药物,由此可知,其临床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也是对研究中少有单用玉屏风颗粒治疗的疗效研究有一定的弥补作用。从近5年的文献所见,此方面的应用多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尚未用于更多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免疫与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预防与治疗研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此为对照,用于新药、新治法等的开发和研究,从多角度、多层次提高儿科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

6结语

玉屏风颗粒临床应用广泛,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具有很好的调节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并减少自身感染机会,是临床治疗多种虚弱性疾病的良好药物。从近5年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玉屏风颗粒临床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病种广泛,疗效显著确切,长期应用不良反应不明显,依从性较好,便于临床推广;

(2)多为联合用药,通过联合多种不同药物,可以起到类似中医相须、相使的协同互促作用,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第13篇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学科建设可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可直接反应医院的一个整体水平。21世纪医院的竞争就是重点学科的竞争,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加快建设有竞争实力的重点学科,尤其是临床重点学科尤为重要。

一、临床重点学科的定义

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一所医院的所有学科中,医学科技水平较高,医疗服务质量较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人才队伍梯队结构合理,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的学科带头人,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较好,配套措施扎实,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科称之为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水平和数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综合水平和学术地位。近年来,医疗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邯郸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瞄准了近年来医疗市场上发病率高、各种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及沉重经济负担的糖尿病足作为重点,成功开展了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长球囊扩张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狭窄;糖尿病足局部换药新概念等课题的研究;在全省首家建立了糖尿病足病工作室等新技术新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从中大大提高了本专业医疗技术水平,有力推动了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

重点学科建设是体现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医疗机构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一个医院科技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的服务质量提升,都有赖于重点学科建设。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全面发展的关键,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就是抓住了医院发展的关键。我院领导深刻认识到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的全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重点学科建设策略,树立龙头意识,充分发挥内分泌科的龙头效应;树立品牌意识,用重点学科辐射和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在全院形成特色优势学科群,使我院由最初1个省重点发展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发展到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发展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9个,市级重点发展学科7个;打造了6个区域治疗中心,1个市级研究所;大大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在21世纪市场经济的今天,发展建设重点学科尤其是临床重点学科是尤为重要的。

三、发展重点学科建设的措施

1.人才梯建设

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学科带头人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一位杰出的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本学科一定时期内的学术地位和水平。因此,学科带头人要具有一定高超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有完善各种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我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通过竞争上岗,执行目标责任制,由其承担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及发展任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分泌科狠抓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瞄准医疗市场,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成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全省首家建立了糖尿病足病工作室,打造了以内分泌科为龙头的邯郸市糖尿病治疗中心及邯郸市糖尿病研究所;从中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接班人,构建了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优秀学术梯队,从中使学科优势得到发展,医院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2.加强科学研究

科研是医院学科建设的动力与源泉,也是医院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学科的科学研究,要根据医疗市场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临床学科的科研结果要用于临床病人诊断和治疗。我院内分泌科以临床需要为主要研究方向,充分发挥人员和技术优势,有重点的加强临床及基础研究,联和攻关。鼓励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创新,开展了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研究,该研究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临床技术,积极跟踪和发展更高新的技术项目,促进“课题—论文—成果---应用”的有序生成,树立起自己的科技品牌,努力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明显效益的技术特色,使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同时积极完善激励政策,对获得各级不同层次奖项者,给予课题配套经费、通报表彰及金额奖励。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撰写论文,根据水平不同给予50-2000元不等的奖励,极大促进了大家、申报科研的积极性,科研立项和数量大幅增加。近三年全科共100余篇;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二等奖1项;从中使学科优势得到发展,医院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3.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

重点学科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医院经济创收的主阵地,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力军。重点学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是医院的品牌标志。本着重点学科重点建的原则,我院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健全管理机制,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在上级科研经费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了自我补偿机制,每年用于重点学科的科研经费占全院科研经费50-60%,集中财力优先保证重点学科有足够的经费进行重大和特色项目的研究。以我院内分泌学科为例,不仅扩建了内分泌实验室,增置了动态血糖监测仪、双向多普勒测定仪、臂踝指数测定仪、糖尿病足感觉阈值测定仪、足底压力感受器等仪器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同时购置了流式细胞仪,增建了百级实验室开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研究。扩建了内分泌病区,占地面积由原来1100平米增至2800平方米,居全省之最;开放床位由50张增至110张,有效地保证了重点学科医疗、科研活动的物质需求。使重点学科的学科特色日渐突出,科研成果不断增加。

总之,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今后,我们要更好的做好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同亭.综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主要模式.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25

[2]雷勇、孙连军.大型综合型医院学科群建设相关因素分析.医院管理杂2008,15(7):649—651

[3]郑承杰.我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4):374

第14篇

1科学素养的锻造

1.1科学精神的塑造

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研究生培养中,科学精神的塑造也需要着重强调求真和创新两方面内容。求真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求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百折不挠的决心。对此,导师的身教胜于言传。很难想象一个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缺乏对科学事业执着与奉献精神的导师能够塑造出具有求真理念的研究生。导师是否能够在面对晋升、申请课题的压力时保持一颗求真的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在执行课题甚至今后一生中是否能够保持对科学的严谨。此外,作为导师要时刻关注研究生的工作结果。一方面要深入一线检查实验数据,另一方面对于过于理想的实验结果要反复核查,甚至安排不同研究生进行验证。创新是科学活力之所在,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源泉。导师应该鼓励研究生广泛涉猎,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均应有所了解。作为导师要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通过参与各种学术交流能够达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启发研究思路、找到研究伙伴的多重目的,从而在根本上促进科学创新。在实践中,导师团队应建立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机制,一旦成功邀请到高水平的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就应相互告知并积极参与,为研究生拓宽视野铺路搭桥。导师还要通过建立平等对话的氛围,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鼓励研究生对文献,甚至对导师提出质疑来培养研究生挑战权威的勇气。

1.2科研能力的锻炼

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笔者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应着重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

1.2.1学习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采用教学与自学相结合,并逐步向自学过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锻炼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为职业生涯打好基础。作为导师,重要的是及时点拨学习渠道、传授学习技巧。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习渠道不断多样化。包括教科书、文献、专业论坛、网络数据库等不一而足。在传授研究生这些渠道的同时,务必指出各种渠道的优劣以及初步判断所获得信息可靠程度的标准。例如,教科书能够提供最为基本的信息,但时效性较差;最新文献能够反映学科发展动态,但是否准确、全面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专业论坛是技术沟通的上佳渠道,但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对信息切实理解、准确判断;核查同行工作的引用情况,精读文献图表,考证课题组传承,都有助于判断文献数据的可靠性。此外,要鼓励研究生主动寻求与其他课题组的联系,直接学习一手经验。医学领域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革命性阶段。作为导师,在督促和培养研究生不断学习进取的过程中也要加速自己知识结构的更新。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是可以与督促研究生学习的过程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担负起对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探索,而导师在其中把握住方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目标。

1.2.2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研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严谨的逻辑思维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因此,研究生阶段必须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锻炼需要依存具体的载体。例如,可以通过文献报告会的方式,使研究生理解体会并清楚表述本领域重要研究工作的思路。又如,可以通过课题进展报告会的方式,促进不同研究生、不同研究方向间的交流,相互理清思路、分析问题。论文和综述的撰写也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笔者认为,由研究生独立列出提纲,导师进行讲评,然后逐步优化、丰富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还需要伴随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对于低年级新生,导师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初步放手工作。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带有理论性、节点性的判断和抉择必须经由导师把关,共同研讨。而这一研讨的过程也是研究生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1.2.3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绝大多数成熟的科学家来说,其大部分时间是用于与人的沟通上。向政府或各类基金会争取资助需要与人沟通;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成果需要与人沟通;与科学同道碰撞产生思想火花需要与人沟通;传道授业同样还需要与人沟通。因此,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科学工作者能够企及的科学高度。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在研究生阶段下大力气加强研究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训练。在实践中,鼓励研究生将每次向导师汇报、每次课题组内部会议、每次开题报告、预答辩都作为锻炼表达沟通能力的机会,导师和导师组成员尽可能进行讲评。导师还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同行专家的报告,学习表达和沟通技巧。同时还要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并做发言的机会。此外,专门开设报告技巧的课程也非常重要。通过这种课程,培训研究生如何制作PPT,如何在报告中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如何吸引听众按照自己的思路亦步亦趋,如何有技巧地批驳反对意见。这些实战技巧对于研究生的在表达和沟通方面的成长都是宝贵财富。

1.3团队合作能力

科学发展带来了知识的爆炸,其结果是再也不会出现对各个门类学问都知之甚详的全才。与之相适应,科学研究中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在这样的前提下,科学研究的团队意识日益受到重视。一个研究团队是否能够取得成绩,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团队的合作能力的强弱。一个科学家是否能够出类拔萃,越来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因此,有必要在研究生阶段就建立起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这种合作可以是课题组内部的,也可以是不同课题组间的,甚至是不同领域,不同单位间的。通过合作,增加产出,使研究生享受合作的红利。只有让研究生切实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效益,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才能将合作作为一种自觉的选择。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导师要预见到,有合作就会有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矛盾,不但研究生得不到良好的培养,甚至整个课题组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在实践中,在鼓励合作的同时,要着重分析每个个体的不同需求,努力寻找最大公约数。例如,对于研究生,重点满足其增强能力、发表文章的需求;对于专职工作人员,重点满足其兼顾工作生活的需求。从而尽可能减少矛盾,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1.4科研基本功的学习

准确掌握实验技能、正确记录实验过程、能够独立对单项专题进行文献调研是研究生阶段需要学习的科研基本功。研究生是否能够准确掌握实验技能、正确记录实验过程很大程度上依靠课题组的传承。笔者认为,课题组配备稳定掌握基本实验技巧的技术人员,编写并逐年更新实验手册,导师经常对实验记录进行审阅将极有裨益。同时,鼓励研究生主动寻求与其他课题组、其他同行的联系,既能充实研究生自身,也可促进科室的发展。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筛选信息和文献管理3个方面。在基础课阶段,应该要求研究生选修文献阅读讨论等相关课程。在课题开展阶段,导师应重点传授相关搜索引擎,明确领域中重要会议、期刊和网站,尤其要传授研究生略读和精读的技巧。

2培养从临床需要出发发现问题的能力

医学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尽管属于科学学位类型,但与大多数科研院所以及大学培养的生命科学类研究生还是有较大区别的。首先,这些研究生仍然隶属于医学门类,将来面临的最主要的研究课题仍然是医学问题。其次,绝大多数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这就决定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毕业的学生相比,在实验原理、实验技巧的掌握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如果不能在培养中扬长避短,很容易造成被动落后的局面。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着力培养研究生从临床的角度进行思考,发现和解决医学相关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优势,避免人才培养中的趋同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导师在选题上就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避免为了好发文章在分子、细胞水平做无休止的探索。而且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到临床轮转,从而掌握临床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3培养与不同学科专业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第15篇

学生受长期传统教育影响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被动接受,而不知主动获取,满足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而不知如何让自己跟上信息更新的步伐。许多带教老师也发现初入临床的学生依然习惯于被动学习,能主动提问的很少。而任何批判性思维活动都是以问题展开的,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过程,因此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建立学生系统、整体及独立的思维意识,是形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应该从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开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从临床上司空见惯的一些行为和现象提出质疑,以使得学生尽快从传统的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转到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选修课中我们曾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猝死病例:“某男,40岁,建筑工人,平时体健。某日饭后与工友一起在宿舍玩扑克,晚11时许上床睡觉,次日早上6时被工友发现呼叫不醒,无心跳呼吸,身体已冷。”学生了解案例后,老师首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引起猝死的疾病有哪些,然后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回答分析该工人可能的死亡原因,在同学们提出不同看法后,再要求其他同学质疑,质疑这里可包括同学的分析、书本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后回答。

2、寻找新的授课方式是形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

CBL是PBL的一种发展,它是以病历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导,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以问号开始,句号结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带着问题,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书本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等来查阅获得所需资料。同学们在寻找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查找资料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反复思索与查询,不仅系统地建立了相关知识结构框架,更提高了自己逆向思维能力,即从疾病症状出发,寻找可能引起该种疾病的病因及诊疗手段;在提炼有用信息的过程中,也逐渐建立起自己主动思考、总结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小组讨论是PBL教学模式中医学生思维得到展现的重要一步。但是,授课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学的比较扎实,而面对临床实际时,因为必修课教学课程中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训练,从而表现出焦虑的心情。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结构、元认知监控能力、人格特征和学科价值观四个方面[1]。自信心是人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在小组讨论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勇于发言,敢开口说话,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同时,让其在和同伴进行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提示和推理过程中,去逐步唤起学生的批判的意识,从而促进其积极地对常见疾病问题提出质疑并构建合理的思维过程,并培养其团结合作、自信、独立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不是教育者的责任或是学生单方面的积极努力就可以提高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3、反思学习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