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生态论文范文

农村生态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生态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生态论文

第1篇

1.1农村生态建筑缺乏系统的研究

生态建筑虽然在环保问题比较严峻的今天受到了重视.但研究范围的重点多数还是城市之中.对农村环境的研究是比较少的。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的学科都秉持着自己的专业角度.各个学科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研究工作进行的不到位。

1.2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之中.生态建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整个建筑行业的生态发展也得到厂巨大的推动.但是目前所有的研究还是比较局限于理论方面.缺乏在实际工程中的实践过程生态建筑能够对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让社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让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绿色在当前的建筑领域.探索城市的生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人们今后的生活也需要生态建筑进行指引。

2.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生态建筑是建筑与环保的结合形式.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生态建筑的设计是对生态伦理观与生态美学观进行的完美结合

2.1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

2.1.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城市与建筑的建设应该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以后的建筑工程中。人的主体地位要时刻被重视和肯定.建筑行业在发展时也要充分实现自然与人的互动.在城市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广大市民的多元化需求尽可能的得到满足

2.1.2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对资源的利用.土地问题是所有资源利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如今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有限的土地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利用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于土地的利用一定要充分发挥生态技术的优势.让土地的空间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进行建筑建设时要对土地原有的地貌和环境特点以及周围的气候相适应.只有在建筑建设时因地制宦.建筑才能与环境达到最佳的契合状态。

2.1.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和协调建筑物是联系使用者和自然环境的有效桥梁.人是自然环境的重要分子.只有在生态化的基础上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凋关系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在建筑的建造使用和报废的过程中.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做到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

2.1.4增加屋面绿化面积

生态建筑的外部能够与自然相呼应.而内部空间的设计上也应通过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到室内环境中来.而生态建筑的发展为绿化环境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绿化和水面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可在在建筑物的大厅及内庭院加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这样就能由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来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可使室内外的空间达成有机的联系。由此可见.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运用屋面绿化的因素.来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使得生态建筑在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2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对策

生态建筑设计能够把建筑物与环保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在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符合环境保护的工作及生活空间结构.故此在建筑的设计中就应充分的利用生态因子来为居民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2.2.1坚持生态原则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在宏观环境方面要根据生态原则来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在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中也要坚持生态原则.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好空间的利用方式和结构功能配置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在具体的区域规划中要与城市的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解决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

2.2.2做好建筑设计微观环境的建设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何处理好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使各种环境设计更有利于当代人的身心健康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单体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等微观环境方面,还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以及建筑与自然因素的相互关系。城市景观环境要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们的需求方式,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进行组织,要做到空间布局的合理和统一协调,就要多角度和多方位的来进行建筑设计城市是由各种环境设施所构成的.这些设施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设计和施工维护方面要做到使各种环境更适合当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2.3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法律和规范

生态建筑设计的法律规范是完成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法律规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情况好坏目前.在生态建设方面虽然已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起到了一定的节约建筑能耗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也对住宅产业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关的法律规范还不是很健全政府只有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对建材的选择及能耗标准进行硬性规定.才能有效的实现生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度。所以要想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生态策略就必须在法律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不断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3.结束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

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_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

1.5环境制约

近些年.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是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的建立.如加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监测:发展精准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在现有的企业规模水平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

第3篇

立体养殖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空间,占地较少,多样化养殖,降低污染为目的,有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有的养殖模式是架子上养鸡,下边养猪。就是猪吃鸡粪,鸡粪养蝇蛆喂鸡。蝇蛆含蛋白质高,用来喂鸡和猪,蝇蛆本身含有抗菌肽,可以大幅度提高猪鸡的抵抗力,这样就节省了日粮中饲料和药物的投入,并且鸡粪也无害化处理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像这样养殖的还有架子上养鸡,架下鱼池,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还有水上养鹅鸭,水下养鱼虾,水中养浮萍,坝上养猪鸡,都是很好的立体化生态养殖,是未来农村发展养殖的有利取向。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现在有的农村有的土地很紧张,但有的山区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土地。即使没有闲置的土地,但是有林地,果园,还有高的农作物。有这些自然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把家畜、家禽到了能野外生存的时候,放养到果园、林地、草地、或高杆作物地里,让其自由采食,它们吃的是纯天然的野菜,草籽,昆虫等有机饲料,这种放归自然的养殖,好处多多,首先减少饲喂量,省粮。其次有效地清除大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除害。同时人们的劳动强度和药物投入减少省钱提高了经济价值。这样的畜禽机体的抵抗力随着大大增强,激活了免疫力,这样的畜禽产品质量就是人们备受欢迎的。现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度宣传和支持这样的生态养殖,以便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无公害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的需求。

3积极利用活菌制剂

在未来生态养殖方面大力提倡有益菌的使用,这是生态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途径,现在着重谈谈益生菌的作用。益生菌是活菌或死菌,在肠道内能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难以生存,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在肠道内还产生多种消化酶,使一些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改善养殖环境,使用活菌制剂有三好,即安全性好、稳定性好、经济性好,在畜牧业及生态养殖上广泛应用,益生菌替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解决了抗身素残留的问题及动物抗生素耐药的问题,对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专家预言,光辉的抗生素时代之后必将出现一个微生态制剂的时代,通过饲喂的动物机体得到改善体内环境,增加生长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并改善动物的健康水平,疾病减少了,带来了“五效”作用,即医疗效益、保健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养殖的前景是美好的,浅谈家禽家畜的生态养殖。

3.1土鸡的生态养殖现在农村在庭院散养的鸡鸭鹅,数量上太少,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要大面积推广生态养殖,就要利用一些废弃的地,或林地,山地来饲养。也为林木除一些害虫,减少饲料的投放,降低了养殖的成本,现在采用的生态养殖有充足的光照,自然环境空气新鲜,光是最好的杀菌剂,鸡在充足的光照下,机体内合成VD,有了VD,就有利于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了鸡软骨病的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害气体也减少了,再加上有自然的饮用水,随之疾病也就减少了,药物的投放也减少了,鸡的商品价值就增加,加大了卖点,增加养殖收入,保护了环境。这一养殖模式越来越多的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也被更多人们所青睐,有些地方政府已将林下生态养殖当做重点引导农村扶贫或作为致富项目。在快速养殖肉鸡薄利亏本的情况下,林下生态养殖土鸡是农村致富的好路子。生态养鸡主要是满足了鸡的生物学特性。育雏阶段4周龄或6周龄不能放养,如果在温度高的4~10月,保育时间4周就可以,在气温低的11月至次年的3月,保育期6月或者更长,肉鸡的保育期相对较短,蛋鸡较长。保育期平稳过渡之后就放养了。但是一些防寒防暑防雨防盗的措施一定做好。

第4篇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关于人的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幼儿的发展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是一个呈同心圆结构的层级化多元系统。

二、农村幼儿教师生态学下的现实困境

(一)自身专业成长需要缺失,发展平台短缺在所有幼儿教师中,农村幼儿教师应该是最悲情的。农村幼儿教师往往被排挤在教师编制、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机会之外,缺乏专业发展需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其次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性需要也严重缺失,教师的生存满意度、心理焦虑感、职业忧虑感等心理健康指标明显低于公办幼儿园教师和社会一般人群。

(二)家园合作处于低水平,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花盆”效应受农村地区家长文化水平制约,以及农村教师多忙于教育教学工作,幼儿园家园合作水平滞后,家园联系处于一种表面层次上的“良好”状态。幼儿园组织文化是关于观念文化、管理制度、人际模式等交互作用而创生出来的制度模式,它蕴含着教师发展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境效应。这种效应在农村幼儿园体现得更为明显,表现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年龄组之间的“失语现象”。这种缄默性的组织文化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反思以及交流合作,教师如同处在“花盆”中一样,内部素质提升困难,专业发展停滞不前。

(三)社会性支持环境缺位,农村家庭及乡镇社区与教师衔接不畅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是教师自身个人的完善,需要多方进行合力效应。农村家庭、乡镇社区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外系统,它虽然不直接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却能对其间接产生影响和作用,从而影响教师的个体发展。而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社会性支持环境缺乏,很多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普遍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与此同时,家庭对教师提供的支持也较少,很少家庭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乡镇社区与家庭的衔接也不是很通畅,家庭,乡镇社区和教师三者之间衔接不通,这使得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系统短缺。

三、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现实困境的生态策略

(一)满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搭建农村幼儿教师发展的微系统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自然性需要以及社会性需要的满足是幼儿教师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首先要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自然性需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根本生存需要,第一要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幼儿教师的工资,并要保障足额发放;二要增加津贴补助,如学历津贴、加班津贴;三是保障机制,农村幼儿教师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应得到确保,让农村幼儿教师也能享用公费医疗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其次要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性需要,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地位,职称评定是农村幼儿教师身份落实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加强家园合作,改善幼儿园组织文化,推动构建农村幼儿教师发展的中间系统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经常流可以更好的帮助教师开展工作。家园合作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宣传,家园关系的健康发展影响到教师在工作中的自我调适和自身的心理健康调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专业成长。在幼儿园组织文化中,对农村幼儿教师影响最大的是园风和学风。从园风上,幼儿园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外部支持。

第5篇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近年来,张掖市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上坚持规划先行,不下硬指标,不搞一刀切。狠抓各项规划的编制,有力地指导和促进各类项目建设。在这方面张掖市临泽、高台的经验值得推行。在临泽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明确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根据三种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对沿街沿路、经济实力强的村,通过土地置换,异地搬迁先行规划建设;对规模小的村,通过合并等办法,创造条件进行建设;对较为偏远、经济实力弱的村,注意先发展经济,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建设。高台县科学合理布局,进一步抓好村庄规划,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坚持用统筹的观念整体安排农村建设,整体布局,一次到位,分年实施,配套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动作,以农民住宅建设为载体,统筹考虑村镇绿化,环境整治,能源开发,土地利用等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统筹生态规划,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努力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区划科学合理,管理服务优质高效,文明特色鲜明的农村风貌。

(二)走先示范后推广的路子。十二五时期是张掖加快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生态农业是张掖的比较优势,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制定了通过示范普及和过渡三个阶段,使全市83%的行政村基本建成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小康住宅示范点,按照“县(区)有示范村、乡镇有示范点、社有示范户”的要求,村村都有示范点,社社都建样板房,引导农民加快住房改造步伐,生态账算到家家户户。使农民奔小康,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意味着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品位的提升。临泽县平川镇2010年共落实危房改造农户292户,已全部完工,补助资金已全部足额发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完成能源沼气建设143户,全镇沼气用户累计达到2162户,新建粪尿分离式卫生厕所320座,全镇新植农区林网11条,13.2公里,生态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其中芦湾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高台县新坝乡更是从“硬环境入手”,每年都要选择1至2个社作为示范点,配套建设,采取上级扶、村上投、群众筹的办法,投入水泥、红砖等物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大力推行以改院、改厨、改厕、改圈、改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改工程。甘州区以农村和生态经济特色、旅游景区开发村、文化产业示范村为重点,全区集中兴建标准较高的文明示范点75个。在张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户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农民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对此张掖市政府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深化村务公开管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为支持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资金问题,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结合,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拆大建,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着力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才会有坚强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近年来张掖市政府以引导为手段,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入手,坚定扶持政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临泽县在全县统一整合的4个大类,27个项目,3537万元资金的带动下,各乡镇村投入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农户投入建设资金1亿多元,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进程。山丹县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与其它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组织群众绿化居民区道路55公里,载植青海云杉、祁连园柏、垂柳等各类高档绿化树木20多万株,在房前屋后植树造林2000亩,建成位奇镇芦堡村、十里堡村等新农村绿化示范点18个,初步实现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文教卫体设施健全的目标,闯出了一条深化农村发展的新路子,现在全市申请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村民越来越多。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充分保障。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已成为发展的最强音,维持生态平衡,既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追求的愿望和目标,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和整体效益,全力推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张掖市十分注重村级班子建设,注重把群众信赖,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人才选拔进村级领导班子,注重从“双强”型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建各类文化活动室,为党建活动开展提供场地保证,使文明新风进户到人。

三、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一)按照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四化”要求,加快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以生产专业化助推农民增收,就是要把促进农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建生态文明新村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高台县以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临泽县围绕制种、草畜、蔬菜、红枣等产业开发,成立多个经济合作社,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山丹县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立足本县比较优势,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化经营提升发展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试点县”等项目,夯实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肃南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奖励机制,落实好禁牧和以草定畜等支持牧区发展的扶持政策,使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以生活社区化提高生活质量。市上积极探索便于生产、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模式,以环境田园化改善人居环境。让村庄变杂乱无章为井然有序,民居整齐划一,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居住环境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真正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

(三)以农民知识化提升素质,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促进农民增收,着眼点都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素养,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通过召开座谈会,观摩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整体培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深入开展“五星文明户”创建活动,达到农民自我带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呈现出人人争当文明村民、户户争创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切实凝聚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沟通衔接,努力争取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列入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积极顺应国家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要求,把国家利益与张掖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集中力量,力争将我市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列入试点范围,争取上级机关部门出台政策,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有效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二)夯实农业基础是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前提。要按照有力于资源整合、有力于产业发展、有力于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原则,着力解决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群众最盼望解决的行路难、用水难等基础设施问题,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涉农项目等资金,以群众投入为主体,坚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

(三)要加快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进程,积极打造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区。按照“四化”新农村建设模式,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村。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才会富裕,才能有资金投入,做到村容村貌的改变。光有村容村貌的漂亮还只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表面之“新”。如何帮助广大农民建立有利于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才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第6篇

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世界著名的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就本质而言,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内在要求变革传统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文化形式,它要求人们转变原有观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农民自我和谐的客观需要

自我和谐是实现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其要求消除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实现身心的协调与圆融,塑造出一种乐观友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农村开放程度的增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渴求更为强烈,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被严重异化,社区群众为贪欲所奴役,从而引发了如盲目攀比、肆意开发、任意开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危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那么环境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根本解决。在生态系统中,虽生命无贵贱,但能力有大小,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果被欲望控制,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必然将引发大的生态问题。生态文化提倡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农民群众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尊重种内、种间的不同差异,提升自身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做到严于律己,从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民自身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时代诉求。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善恶的评价本无标准,只能靠人性去衡量,只有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充实和完善自己,摒除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私欲,转变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生态的文明理念,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对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却相对淡薄,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群众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关注较少,农民的环保意识匮乏,未能认识到环境恶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而忽视了它们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二)农村社区生态教育不足

一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前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总体暴露出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生态教育严重缺位。一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投入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经费短缺,同时,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一刀切”,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致使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建设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大问题。而且,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更激化了农村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功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当今中国教育现状更是如此,应试倾向严重,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脱节。考试(分数、升学率)已是教育的目的,考什么教什么(教育内容、活动严格局限于考试的学科);应试训练,题海战术;人(学生、教师)是考试的机器等。而农村此类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社区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农村的教育工作迷失了教育本身的内涵,造成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实践的异化,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缺位。

(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缺陷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巨大,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上,政府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交叉重叠问题严重,基层政府的文化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明,往往政出多门,文化管理的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同时,文化管理的行政化严重,管理人员缺乏动力与活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次,在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上,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文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在现实中常表现出:重文化建设、轻运行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需求等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许多建设活动偏离了农村实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再次,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投入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而且也没有刚性的资金投入要求,导致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使不少地方文化设施频现“建而不用”“建而少用”的现象。

三、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化教育

建设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是根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突出主题,明确重点。要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而展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生态规律,掌握解决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相冲突的具体方法,积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劳动实践。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农民群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农民群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觉醒,自觉担当起农村的生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使农村社会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实现绿色社区的成功构建。此外,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怀,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观,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坚持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并重的原则,更新人才观念,实行“以才兴文”战略,开创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新局面。首先,要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充实农村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相关专家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或者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服务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回归农村,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实施生态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拓宽文化培训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培训模式,扩大农村生态文化人才的培训规模,扩增文化培训的覆盖面,构筑农村社区生态文化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培训网络,培训要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壮大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社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文化的推广。

(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但一直以来,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问题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农民不仅是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缔造者,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努力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消除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政府是主导、农民为主体的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日本造村运动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个典型,要坚持自立自主原则,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建设的具体行动由各社区、各村镇自己把握,主要依靠社区群众的自主奋斗,让农民群众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而相关部门主要起组织、引导和供给政策制度等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地进行。

(四)健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苏南模式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后集聚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创立了苏南模式,30多年过去了,苏南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型,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其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为此,我们重点考察调研了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晨东农庄和苏州吴江市同里静思园,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无锡苏州经济发达的现实出发,结合两个个案所在乡镇非农产业高度集聚的特征,我们提出了后集聚时期生态农业与旅游发展模式这一重要观点,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发展能有所启发。

1、两个案例分析

1.1晨东农庄

晨东农庄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占地1000余亩,以园林、茶叶、花卉、苗木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题旅游论文,集园林观赏、生态养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园。农庄始建于2003年左右,目前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农庄建有茶园、孔雀养殖园、灵芝养殖园、鱼塘、苗圃、饭店、灵芝研究基地等。目前农庄主要收入来源于茶叶销售、饭店经营。去年农庄开始灵芝养殖和深加工,将成为农庄的主要特点和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灵芝养殖剩余物(培养基)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处理污水厂污泥。农庄吸收劳动人50余人,另外需要一些季节工。

农庄所在锡北镇,是以生产摩托车、电动车及其配件的产业集聚区而著名。农庄主人拥有一乡镇企业进行摩托车、电动车配件生产,农庄投资资金来源于该企业的盈利。

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一个“生态农庄”、“绿色蔬果基地”、“农家乐”等等。可以看见当地推行的一村一园、一乡一景初见成效。

1.2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苏州吴江市同里镇往西3公里处。1993年开始建园,历十年始成,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奇石馆陈列着大量灵璧石等奇石。园中建材多收集全国各地在建设、改造中拆除的古建筑材料等,进行异地恢复、保护论文格式。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传承和古建筑保护有一定的意义,目前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园主人拥有乡镇企业,从事玻璃钢生产。造园资金基本来自于该企业的盈利。

2、后集聚时期的农业发展

苏锡常的经济发展跟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前期集体经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阶段;90年代末集体经济衰弱和外资经济腾飞阶段;以及2002年后民营经济崛起阶段。而目前形成民营、外资和国有三分天下的经济格局,因为在全国具有独树性,而被专家广泛称为“新苏南模式”(相对于以集体经济为代表的苏南模式)。

以晨东农庄和静思园为代表,体现了苏南在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们称之为“后集聚式农业”——它是在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到盛期后,许多企业主曾经从事于农业,又开始产业转移,一部分资金又转回到农业,集群化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农业新发展。而苏南后集聚式农业就是以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无锡以晨东农庄为代表的乡村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无锡目前上规模的正常经营的已经近百家,市政府更是借机提出一村一园的思路和战略,虽然每个农庄、农场的特点不同、经营项目不同,发展的策略和思路以及收入来源也不尽相同,但投资者均是利用经营工业企业的盈利,投资于农村、农业,投资的农村、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植业,一般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是更高层次的农业旅游论文,在农业中融入新的要素,体现了农业新的价值和收入来源。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休闲旅游景点,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也是苏南后集聚式农业的特色,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但是,在新苏南模式的发展中,我们要抓住后集聚农业的特征、深刻理解和充分地发展后集聚式农业,才能促进苏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工业反哺农业,怎样反哺?怎样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抓住当今苏南农村的关键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反哺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后集聚式农业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动作、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苏南的地理气候优势,打造苏南天然粮仓。

2.2发展生态农业产业

后集聚式农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后集聚式农业缩小了城乡差距,在经济(产业)结构的地理布局上,形成了辖区、县市、城镇、乡村多点网状的产业集群。将苏锡常在地域上连绵一片,市区趋于相连,与乡村界限模糊,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被打破,城乡经济差距不断缩小,而苏锡常早年的城镇化趋势已经向城市化迈进旅游论文,乡镇变城,大有燎原之势。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应以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链和新概念产品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和开发新需求,创造农业的高附加值。比如:生态米、茶油、有机蔬果、食用菌、原生态家禽、天然矿泉水等。把农产品开发和经营服务项目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农民利用农村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踏踏水车、打打糍把、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提供旅游服务。

后集聚式农业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并可以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是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它除了直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外,还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3开发新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加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了解农艺知识,体现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苏南一带地处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能够最早触及最新市场。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不能老一套,而要引进新观念、走在创新前沿。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比如苏锡常有发达的公路交通,高速公路两旁有丰富的景观,可以开发汽车宿营地满足当今汽车时代的新需求。

3、问题和建议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有60%以上的企业主没有真正了解生态农业和旅游意义。他们不是把环境、时间与经济优化结合,不了解生态农业与旅游具有长效性,不是短平快项目,而是以办中国农村企业的观念,以效益最大化为宗旨。不免存在一定问题旅游论文,主要有: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在规划中没有或很少考虑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整体和结构的规划,把主导农业、农业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科学合理的设计论文格式。现在有像上世纪发展乡镇企业时的一哄而上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趋势,再次把大量的耕地变为其他用地。

(2)配套政策没跟上。对如何保障主导农业、适度发展二、三产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完整。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自行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有些人打着生态农业开发的旗号,享受着政府的优惠政策,高于50%的企业主,以买地囤地为目的,没有真正的去搞生态农业,实际在生态农业投资的企业少于30%。

(3)管理亟需规范。在管理上要宏观和微观两头抓。市场行为、设施建筑、卫生安全、税收上仍需进一步规范。管理要与国际接轨,遏制欺诈、不诚信等不良竞争行为。

(4)扶持力度不够。体现在资金、舆论宣传、政策等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统一规划、规范发展。确定新型农业的经营范围和重点项目,编制新型农业的发展规划,加快制订并推广相关标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整体规划和论证,加强指导。

(2)创新农业旅游经营机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继续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旅游产业。

(3)加大对新型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依托政府、社会等各类有效平台和资源,不断为新型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资金以及各种服务支持。

(4)按照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特性规范用地以及落实具体生态环境指标或规定。

参考文献:

[1]唐为首,“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经济丛刊》,2007年04期

[2]曹恒德,王勇等,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规划师》2007-2

[3]杜传忠,郑丽,任雪,我国农村工业化三种典型模式的分析与启示,《德州学院报》,2009-2

[4]董正秀;周晓平,苏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及有效途径,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4期

[5]孙冬玲,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1期

第8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5).

[3]吴文良.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与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5).

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没有成果,新农村建设也不会取得成功,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破坏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由于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二是土壤盐碱化,由于农药等化学肥料的滥用,导致了土壤盐碱化问题。三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大型公共设施的建立以及对动物的非法捕猎都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四是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加剧势必会导致土地荒漠化。1.2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生产活动,由于在种植作物的时候,无节制地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地污染,严重情况下,对食品安全问题也会产生影响。二是工厂生产的活动,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无节制不加处理地排放工业废料,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等。三是农民生活的污染,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并且没有进行集中处理,会扩大污染面积,增加污染程度。1.3农村资源缺乏合理利用。当垃圾产生,但却未进行处理,就会侵占更多的土地资源。同时,“滥砍滥伐之后,没有进行新一轮的植被种植,”这些都会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一些垃圾或者废料堆积在河边,还会造成水污染,农民给作物毫无节制地浇水,缺乏合理性的安排,这些又会造成水资源短缺。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举措

第10篇

一、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社会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对社会资本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作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是布迪厄、科尔曼以及布坎南的定义。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组织,本文采用的是布坎南的定义,即从社会组织角度加以阐释的定义。在《让民主有效运转》一书中,布坎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其中包含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它们能够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张文宏,2003)。运用布坎南的定义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两个囚徒被分开审讯,选择不认罪是二者的最优选择,每人将得到最轻的惩罚。但由于彼此缺乏信息,加之不信任心理,每人都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认罪,结果放弃了整体最优选择,每个人得到了较重的惩罚。“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社会资本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首先,信任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合作的纽带,“相信你能遵守规则,我也就会遵守规则”,是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人们的普遍心理,而这其中的基础就是信任,缺乏信任,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很高。其次,规范制约着人们之间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向着有利于社区长远利益的方向演进。尽管社区的规范大都不像国家法律法规那样正式性,但正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代代相传,沉淀到成员的心理,内化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为。再次,农村社区联系人们的纽带是血缘以及地缘,社区人际网络重叠率很高,人际网络具有全面性与实名性特点,不像城市社会中那样片面性与匿名性,人们之间易于合作,这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二)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我国当前,不少污染企业都和政府管理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白天冒白烟,黑天冒黑烟”的情况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被发现概率低以及违规成本低,遵守规则的激励不足。与市场机制相比,农村社区中由于饱含社会资本,在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很多情况下,监督只是一种“顺便”的事情,就像奥斯特罗姆所引案例那样,在旱年取水,每人分配一定比例的水,当一人在取水时,下一个人就在他后面排队,多取水马上就会被发现,这是工作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监督,并且成本极低,而违规被发现的概率极高,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奥斯特罗姆,2000)。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牵涉其中,违规成本是很重的。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违规者所受到的惩罚很少涉及法律与物质利益层面,大多涉及道德与精神层面,这种成本看起来似乎很轻,实则不然。因为在乡土社会,信用与声望等是“社会货币”,失去了信用与声望,也就失去了社会资源,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利益受损。在互动性强的乡土社会,违规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这也能够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三)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生态环境问题表象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本质特征不在人与自然之间,而在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针对自然环境的利益博弈问题。人与人之间关于自然环境利用、分配以及成本摊派等的博弈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旋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冲突与摩擦无处不在,由此需付出巨大的摩擦成本与磨合成本。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社会资本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社会资本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四)社会资本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社区在外来经济诱惑的情况下,急于发展经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碧水青山。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城乡之间生态不平等,社区遭受外界污染转移之苦。无论哪种情况,破解的关键都在于社会资本。在第一种情况中,由于社区资源环境是社区所有人共同的“命根子”,而且子孙后代的福利都与此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信任、规范以及网络机制的存在,使社区成员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可能。这使得不少社区能够抵制市场机制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共同的利益,以及固有的信任格局,使社区成员面临外界污染转嫁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呼百应,予以反抗,极少出现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在我国一些农村社区集体反抗外界污染的环境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这里没有发生。

二、社会资本流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社会资本恒久甚至增值。关于这一点,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给出了极好的阐释。他认为,“除

非一个集团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者集团的利益”(奥尔森,2004)。二是历史沿革。一个群体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否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路径依赖。由于社会资本需要时间浸润,一个社区在历史上社会资本生成的状况,对以后社会资本的走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人员固定性。信任、规范以及网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生成,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社区人员相对固定。人口流动过于频繁,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就会失去载体,社会资本将大打折扣。四是社会结构状况。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社会资本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社会资本,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仍从以上四个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趋势。其一,农村社区群体的规模正日益增大。传统的社区是自然村,当前农村社区是行政村,甚至一些农村社区已经演变成“超级村庄”,社区群体规模的增大,对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构成一定的威胁。其二,社区历史沿革的影响日见微弱。随着国家政权向社区的渗透,冲击了社区历史沿革的传承性,尤其建国后的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如、等,对社区历史沿革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现代教育造成农村社区中“代沟”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社区历史沿革的延续,影响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其三,人员流动性加快。目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个缺乏人员稳定的社区中,居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贴现率是非常高的。“我遵守规则,别人不遵守规则,等于我替别人作了牺牲”,信任机制在这里将大打折扣,而且外来人口不一定认同社区生成的规则,规范开始失效,人际网络也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松动,社会资本易于丧失。其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社区社会分化,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传统农村社区人们有着利益一致性,这是建立在人口相对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流失关系很大。这从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反映出来。一种情况是社区的生态公共地遭到破坏。由于社会资本的流失,人们对生态公共地的心理预期变差,公共资源的贴现率变高,个体争先恐后的透支公共资源,“如果现在不用,等想用的时候,也许就没有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公共地悲剧被造出来,公共湖泊、公共山林、公共草场,都在演绎着这方面的悲剧。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在这里,社会资本流失的后果可以更清楚地体现出来:某些案例中,社区中一些“精英”通过出卖社区公共资源,从外界污染中获得大量实利。而为此付出的成本,却由社区全体成员买单,成本与收益被严重割裂。如果社会资本雄厚,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社区有着严格的公共地资源使用规范,这方面的悲剧本应当可以避免。另外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社会资本,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这里,我们运用科塞的冲突理论,可以解释社会资本在抵制外来污染转嫁中的作用——当一个群体面临与外群体冲突中,该群体如果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已经构建起维护自己结构的核心价值并取得全体成员的认同,群体整合的较好,就有可能动用更多的资源;反之,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群体要么反映冷漠,要么加快分歧,要么走向解体。

三、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社会资本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囿,目前就我国大多农村社区而言,我们难以复制传统的社会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利用社会资本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农村社区的过渡阶段,社会资本的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可以得到重构与再生(当然在一些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并没有失去),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路径。我们详细解读与缕析其中的路径,大体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价值理性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雄厚。第二阶段是过渡农村社区阶段,价值理性丧失、工具理性尚未成为人们合作的纽带,特征是社会资本衰弱。第三阶段是现代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重构。第四阶段是未来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得以积累并日益雄厚。

现代农村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奥斯特罗姆将这些条件归纳为八点。一是清晰界定边界;二是占用和供应规则和当地条件保持一致;三是集体选择的安排;四是监督;五是分级制裁;六是冲突解决机制;七是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八是分权制企业。而阿科瑟尔罗德以及沃塔纳波等人以计算机模拟环境“博弈”,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自私的理性人之间也可以合作。在重复进行的无数次“博弈”中,首先违规不合作的人总是被淘汰,“一报还一报”(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你合作,我就合作)的人获利最大。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 陕西关中 农村 生态环境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家级生态农村建设的稳步实施,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多,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农村环境脏乱、废弃物利用率低下、土壤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系数低、城市工业污染的转移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也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是创建全国生态文明村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逐步加强。随着陕西关中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当地农村居民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面临巨大考验。

二、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脏乱问题突出

一方面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台和废弃物处理设施,由此造成了农村居民将大量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等的残留物随意地丢弃在道路两旁或是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或水池河道中。以某县产生的生活垃圾为例:全县按照生活垃圾产量0.5kg/天/人计算,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203吨,年逾7.4万吨。如此巨大的垃圾源不仅威胁着当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一些与城镇相邻且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城镇和农村的人居居住点与工业区混合交错在一起,致使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这些都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潜在因素。

(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下

近年来,随着陕西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也就大量增加,例如养殖产生的污水和废料、燃烧剩余的秸秆以及农田中残留的农膜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某县每年畜禽粪便排放量接近100万吨,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有30余万吨,农膜的使用量已超过600吨。调查统计还显示,大约有近50%的农业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每年有超过100吨的农膜被遗留下来,许多畜禽养殖的设施十分简陋,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养殖的污水废弃物直接排入水渠或河沟,未能得到有效处理,以上各种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下的现象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三)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居民为了追求农业产量,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及农膜等,致使农田过量使用化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量使用的化肥通过挥发、淋溶污染大气、土壤与水体,使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功能致使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结构发生改变,,最终抑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农产品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不仅威胁到农产品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四)农村饮水安全系数较低

在城乡发展进程中,对城镇的关注往往大于农村。因此,城市用水质量优先性明显高于农村用水保障,主要表现在农村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根据本人对陕西关中地区某县的调查表明,自来水普及率尚不到10%,仅有少数村庄有供水设施,基本没有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拥有供水设施的村庄,其供水设备也是十分简陋,供水的效率普遍低下。大约有30%的农村人口面临着饮用水不安全的危险,饮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量超标。饮水安全系数低下会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与饮水相关的疾病,此外农村现有的自发打钻的水井和沟渠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十分严峻。

(五)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农村人口过度增长也是导致陕西关中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陕西关中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违法占地用地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被非法占用的土地数目之多,范围之大令人膛目结舌。在诸多违法占地现象中,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批少占多等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不容忽视,那就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空间相对变小,非法占地建房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相当多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我国的土地国情缺乏了解,对农村非法建房疏于管理,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六)城市工业污染转移加剧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不断加快,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在飞速前进,人口持续增长、工业企业向低层级的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原有的生产布局开始加快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关中地区农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工业企业的悄然兴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城镇工业的废水、城镇生活的污水和垃圾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转移,城镇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乡镇工业企业一般都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因此,造成的污染呈点多面广的特点,很难采取有效地监管和治理措施,因为污染而引发的民事纠纷也是时有发生。

三、改善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对策

(一)保持适度生产,保持适度消费

无限制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后果是资源浪费和大量废弃物排放,适度生产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应保证人们的基本消费量;二是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保持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三是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大生产能力。对此,我们要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以尽可能低的代价产出尽可能多的效益;要尽可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可允许的界限内,达到在时空上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在当今我国农村人口急剧膨胀,过度消费是一种使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的生活方式,势必大量侵占他人限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会导致农村生态系统的崩溃。节约资源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核心,倡导可持续消费观,大力提倡适度消费的原则,即减量化、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受益的仍是广大农村居民。

(二)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技能水平、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及工作中的各种时机向农村居民传授生态科普知识,宣传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农村居民自觉投身于生态村建设;另一方面大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每年聘请农、林、牧、副、渔、沼气、环保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举办苹果、猕猴桃、石榴、柿子、植树、沼气、工业“三废”治理与管理等技术培训班。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技术知识更好的保护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

(三)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减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使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人既是各种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者。有限的资源,无节制的人口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活越来越贫困。控制人口无计划增长的措施,如广泛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把计划生育工作计入村规民约,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做到药物、工具免费送上门,免费提供节育手术,并给于适当的经济补贴。对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妇给于鼓励,从孩子出生至14岁每年发给一定数额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婴儿、幼儿实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通过以上措施控制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使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第13篇

随着现代化进程发展速度的加快,面对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部分公共职能及时调整自身的职能范围,从市场和社会团体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与服务,重新界定为民服务的职能空间,成为一个与农村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和谐共处的职能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着力于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和条件,应将职责范围主要限定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及时农业与气象信息,解决相关的困难和难题。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文化宣传与教育来提供知识指导,通过环境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为了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行,应通过相关部门领导与支持,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界定,杜绝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当干涉。

2.加大监督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大力鼓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事务,通过群众对生态建设事务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增加自身主人翁精神,为此,可以建立一个群众信息沟通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建设意见征询制度、生态法规执行监督制度。还要鼓励其他群众力量的监督,形成监督与约束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完善,以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增强有关单位的服务体制,正是为了切实实现这一政府功能转换,国务院于2004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强调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政关系和政府行政方式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这就是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理念,在对基层政府与农村民众之间关系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树立现代政府权威的基本基础。现代政府以服务民众为目标,政府权威建立在民众的认可、拥护和自愿服从的基础上。服务理念为树立政府权威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要明确政府的性质,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强大的政府权威。政府对社会事务实施有效监督是必然,此种行为是正义和公益的化身,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就加强管理有违于生态规律和违反群众意愿的项目,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的新型理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民本意识以及公众至上意识,从而真正做到为民奠定思想观念基础。

2.农村的生态建设,要求基层政府由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经济社会而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要成为共同生态利益的维护者。相对特定社会团体而言,政府具有公共代表性。它为农村提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为使环境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二个监督层面组成:一是上下级政府监督,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政绩量化考核一项依据;二是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对个别环保机构执法不力或不作为进行严格查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及行政责任,这两种监督制度的实施即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发生,又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3.正确定位政府与社会团体、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政府身份转变,要求重新定位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合作关系,大力促进群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形成基层政府与农村民众、政治国家与社会自治组织之间良好合作、共同治理的局面。

三、解决基层农村占有公众信息比率量

在我国基层农村地区,由于空间范围广阔、信息传播手段相对落后,以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从而造成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及群众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所以,需要政府在运作方式上的公开、透明,并对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予以充分保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建设透明政府化办公服务的关键核心在于确保农村生态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生态环境状况方面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1.合理确定基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的范围。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向农村基层团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公开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环保政策、环境质量现状、环保项目(包括可能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规划等信息公开化。

2.大力培养农民生态信息意识。培养农民的生态信息意识,要满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需求,这是我国健全农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在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态文化水平与生态科技素质,增强其获取、理解并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建立健全群众生态建设参与机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定,并加强向广大群众进行生态信息的传播与宣传。

3.确保各地生态信息公开与及时、真实与完整。信息公开能否及时,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关系生态信息公开的效果与传播速度。因而,各地有关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和立体化的生态信息源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生态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及时地向群众宣传与公布。同时,还应建立生态信息反馈机制,以便政府能够随时掌握农民群众的生态诉求,促使政府与群众之间生态信息的良性双向互动。

4.政府生态信息公开形式应多样化。政府在进行生态信息公开时,应充分考虑农村的形势和特点,综合运用传统的村喇叭和广播,或印发有关农村生态环保方面的政府信息手册,面向农村的电视频道、农村现有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以及培训专职信息员等便捷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对生态信息进行公开与宣传。

第1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 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 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③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遗产学的潜力;④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我国目前沼气池的建设是一项具体的基础的农业生态生产方式,要不断地提倡和巩固;⑤注意节约和保护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其中目前我国推行的沃土工程是一项非常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技术体系将是生态农业一项主要的发展方向。

3 制定政策、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生态农业的真正普及和发展,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有效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基层的农民来说还存在着知识水平有限,发展生态农业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觉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地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当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需要深入地贯彻实施。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服务与技术同等的重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大对有关生态农业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对生态大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提高和优化服务体系,让其带领农民调整结构,组织生产,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服务人员,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4 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大推广力度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市场要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产业具有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组织建设市场、企业、基地和农户紧密相连的体系,搞好生态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已经成熟的产业化体系要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同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县所、县校合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需求。

5 其他方面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非农业强国,对于现在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

加快基础理论的研究,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政策和推广,增强农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我相信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我国的生态农业将会得到更好的改观,保证农业生产向着持续、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五化即硬化、美化、亮化、文化、绿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15篇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我国生态农业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生态学、经济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透。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农学、生态学、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健全。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其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措施不完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强。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另外,尽管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5.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加入WTO,既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农业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