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建筑室内设计范文

专业建筑室内设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专业建筑室内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专业建筑室内设计

第1篇

高职教育室内设计课程改革人才就业思考自十以来,国家对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发展越发重视,室内设计作为高职类教育的一重要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了相对稳定和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其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不断进步。课程改革成了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育专业为培养更加优秀和顺应时代进步的室内设计人才的重要手段,使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步伐更快一步,同时也提升了室内设计人才的质量。面对2013年所产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的问题,本文从就业角度出发思考课程改革的效果,提出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方面:紧抓实际操作,提升专业技能,开拓国际视野,培养高效就业人才应是课程改革中关注和改革的重点,为有效的课程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一、室内设计人才就业发展需求现状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最原始的学科,其具体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图形制作、广告策划、包装的设计和制作、网页设计和制作、商场的展示及布置等。因此,为了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相关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意及设计能力、手绘表现能力和较突出的文字组织能力。与此同时,该就业方向的学生还需熟练掌握如Photoshop、Coredraw、Pagemake等相关设计软件的操作,并具备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

2.环境艺术设计

从环境设计专业来看,毕业生工作方向主要包含室内装饰的设计和施工、展示空间的设计和制作、户外的设和hi做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设计与销售等。从人才需求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Autocad和3DMax等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并且具备较强的手绘效果展现能力和装饰施工图表现力,与此同时,还应在了解市场需求和不同装饰材料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及谈单的能力,以便毕业之后更快地融入相关岗位的工作当中。

3.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

对于学习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其日后从业的具体工作主要包含多媒体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或者是二维及三维的动画设计和制作。如今各大就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Coredraw、Photoshop、3DMax或Maya以及各种非线性编辑软件;(2)应对Pagemake等网页制作软件的操作有所了解;(3)应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和手绘造型展现的能力;(4)要具备较突出的剧情构想和展现能力;(5)必须在深入了解并熟悉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培养自身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与不同的客户资源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从业的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课程改革整体思路

1.以“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改革思路

国家教育局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培养室内设计应用专门人才便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现代室内设计既要满足设计的基本需求,又需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极高的技术含量,并且还要求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设计的多元化使得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网状结构,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内容。必须高度统一、全面兼顾的设计,才是一个符合功能与审美的设计。因而,对于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2.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思路

(1)专业细分培养的课程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又下分了不同的小专业,因而就业方向也存在差异,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就业的导向作用下,高职学校需要将岗位职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依照不同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体系及技能水平的要求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安排专门的培养模块。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在相应的模块中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条件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2)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计

一直以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针对这些要求,在将专业细分化培养作为教学基础目标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首相应当以岗位工作为基础进行选择,进而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课程的补充设计。对于理论和实际应各有所侧重的要点,同时应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注重对其岗位职能之外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其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和个人经验对系统的知识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填充与完善,进而推动个人就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课程改革应注重的方向

1.提升美术功底,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

室内设计专业在未来是将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元化、高要求的学科,对于审美和创新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因而美术功底的高低是能否进一步深造的门槛,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注重自身对美的感受、对设计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学校应提高相关美术课程的要求,使学生的美术功底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随着室内设计内容复杂化的加深,学生的专业基础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速写等方面训练应不断反复,提升学生的二维、三维乃至多维的空间概念、造型能力、色彩感觉,除了多维视觉体验外,还必须重视多维度的触觉心理体验。创新能力是设计室的生命力,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在艺术设计类所有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设计方法、创意思维方法的讲授,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新或有创意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运用联想、分解、反解等构思方法将素材转变成自己的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

2.注重技能训练和现场教学

手绘能力体现了一个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设计课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速写本上手绘详细的设计方案,同时要求上半部分设计课程的作业要求学生用手绘来完成设计作业,这样的训练方法,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又可以更加深入地巩固室内设计制图的规范与方法。在装饰行业最常用又快捷的图纸制作都是用几个电脑软件完成的,如设计图纸CAD、效果图制作的3DMAX、PHOTOSHOP等,在手绘的基础上学习电脑软件是相对容易的,唯一的要素就是多练,熟能生巧,为了让毕业学生更好地就业,教学中应专门设立室内设计专业专用机房,在反复的操作中也加强了学生使用电脑软件作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就业能力的提升打好良好的基础。现场实践教学,是学校为社会培养艺术与技术兼备的实用设计人才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通过“学―练―看―练”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校可以通过与综合型的装饰材料市场、装饰工程公司等联系,建立互动关系,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再将学生引入施工现场,离开课堂走入实际,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总结

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对于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其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将带来整个室内设计行业的进步,同时学校教学应为复合型高能力就业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对学生的教育注重思维、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的今天,在专业教育的发展中,我们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培养计划、教学内容与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用人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颖.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0.

第2篇

建筑学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对建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措施与对策,以适应我国建筑学现行教育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学;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室内设计课程是我国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课程的学习以空间处理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室内设计要紧紧依靠建筑专业的要求,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1.建筑学专业开展室内设计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建筑学本身的教学内涵。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和最具体的载体,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入,[1]在这种意义上,室内设计可看作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处理也是建筑师工作的一部分。而今的建筑设计,建筑师更多考虑建筑外部的因素,比如建筑物的体积感和立面效果、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的关系,这些研究是必需的,但这样厚此薄彼的做法对于完整的建筑教育来说非常不利。通过学习,让学生跳出建筑学本身的局限,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思考建筑学,使其设计的建筑空间更深入、细致,更具感染力,使室内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逐渐提高中国建筑整体质量和艺术品位。[2]同时,能更全面具体地认识建筑设计,建立起环境设计的整体观,提出综合能力更强、更有价值的建筑设计方案。(2)建筑学专业扩大就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众对于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室内装饰设计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室内设计人才市场素质参差不齐,这对优秀室内设计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建筑学发展到现在其教学体系已相对成熟,如果室内设计能依靠这些有利因素,从而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变换和改造的能力,为社会提供大批室内设计人才,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及就业方向,缓解近年建筑行业就业紧张的局面。

2.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课程现状

目前大多数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难以达到其本来的教学目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出现各自分离,具体表现如下:(1)在教学教法上,沿用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单纯的用美学的思想来指导设计,没有从建筑学自身的专业特点出发,导致所授课程内容对建筑设计的帮助不大。(2)学生对室内设计课程不重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分离,让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到建筑和室内之间的密切关系,做方案时仅仅片面地追求建筑造型的艺术性和立面的美观性,有的学生甚至把室内设计理解为装修,从而导致室内设计课程的学习只是单纯的完成作业应付老师,而没有真正的感受该课程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3.对策与措施

对于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要把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作为核心问题,分清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联系与区别。改革措施具体如下:(1)授课的内容要突出重点首先,将学生先修课程中与本课程授课内容中相重叠的部分进行排查,然后适当地简化处理。如之前开设的《住宅设计原理》课程就与《室内设计》课程中讲授的针对不同人群分别进行的室内设计知识点相重叠,而《室内设计》课程所讲授的空间的组织与序列等知识点又包含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内,这些重叠部分我们大可点到即止。

其次,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和建筑设计相比,室内设计是对内部空间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因此,授课中应该从他们擅长的理性思维入手,把室内空间、室内界面、室内造型元素及部件的装饰设计等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概括,形成清晰又有条理的知识点,以便学生掌握。(2)深化“空间”、“尺度”概念的理解“空间”是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建筑学专业学生进行室内设计教育时,要从专业优势出发,不断强调、深化“空间”概念,要求学生从人体功能学出发,分别感受室内外空间的差异,并对空间细部进行深刻研究。建筑设计多用1:500-1:200的比例,而室内设计比例增大至1:50,以便能进行更细致的功能空间设计,考验学生在细部上的把握及处理能力,这个“尺度”的转换是做好室内设计的关键。在这项教学上,可通过让学生测绘学生宿舍或教室,近距离感受宿舍和教室空间,强化学生不同空间尺度的感受,形成正确的室内“尺度”概念。(3)合理地运用多样的教学媒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大量建筑室内设计经典案例的图片和视频更加直观的介绍给学生,如经典案例的设计图纸及现场照片、室内设计相关的纪录片、《梦想改造家》、《交换空间》等轻松且实用的节目录像等。通过观看这些案例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室内设计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汲取经验,更好的展现室内设计对建筑空间的指导意义。(4)加强实践教学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建筑设计相比较,两者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室内设计更为细致,与人的生活更加紧密。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建材、家居展览及施工现场,教师现场授课,让学生了解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特性和发展动向。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学专业的室内设计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找出教学中的特色与不足,关注室内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创造型和应用型的建筑学人才,适应当前我国建筑学教育体系的发展。

参与文献:

[1]许丽,隋杰礼.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第3篇

我院为帮助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了解建筑成就的丰富性,使其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探索,开设了《建筑史》这门素质教育限选课程。考虑到教学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分析能力及设计能力出发,需要对《建筑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调整方案

1.原有的教学内容结构

《建筑史》课程在知识体系上沿用与建筑学专业基本相同的框架,按授课内容分为“外国古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三个部分。共32学时,教学方法为32学时的课堂理论课。

2.《建筑史》改革方案的实施

(1)依据教学目标理性定位,合理分配课时

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学习对象不同于建筑学专业,即使是同样内容的建筑史课程,教学目标也有所变化,对它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地位进行理性定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建筑史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体现于教学课时的多少。在我校,建筑史仅仅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限选课,课时十分有限。其教学目标是发挥大学素质教育中艺术学科启迪形象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特点,真正把握设计创作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建筑史有着宽广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若将教材内容全部讲解,势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若过分简略,又难以反映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因此,在课时分配上,依据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的学习内容,其余部分简化或要求学生自学,对一些具体建筑的细部处理点到为止,以保证必要的深入程度。

(2)删减合并不适用的内容,突出建筑发展的主体脉络

对室内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学时的限制,外建史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西方国家的建筑发展这条主线。既可避免授课时的面面俱到,又能紧扣主线上的各个环节,展现建筑发展的承接关系。

比如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建筑,因为相互之间以及与古代爱琴建筑、古希腊建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而成为了主线上不可忽略的一环。又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离现今生活过于遥远,所以授课时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古埃及建筑保留了柱式的应用,使学生正确认识早期柱式系统是如何通过古希腊建筑被继承下来的。两河流域建筑则删减了新巴比伦城、萨艮王宫、帕赛波利斯等知识点。最终通过两部分内容的合并,减少学时数。

再如,近代史部分,既是一个过渡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史上的重大转折,教学中在确保历史发展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缩减了拓展的面宽和深度。

(3)注意专业特点,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

教改后的课程设置适当扩充和突出了具有专业特殊性的内容,删减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以保证学生对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顺利衔接。

如古埃及建筑以金字塔、石窟墓为切入点,着重展示建筑装饰中的独立雕像和鲜艳图案。又如,雅典卫城、比萨建筑群、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广场等都是建筑群体组合艺术的典型实例,除分别讲授单体建筑成就和群体空间布局特色外,还引申建筑群中新旧建筑如何取得协调。而中建史部分是按建筑类型来授课,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城市建设、坛庙和宗教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的联系并不紧密,则不再占用有限的学时,只做学生课外的兴趣之选。此外,考虑到学生在其它课程中会应用的中式、新中式风格,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旧建筑改造工程,分别增加了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精品实例。

综合以上三点,调整后的《建筑史》的理论课时小幅度减少,增加讲练课时数。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合并、删减、保留、增加,教改后重新设置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见下表),设置后该课程理论课时在30学时,讲练课时在2学时。

教学方法的改革

1.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建筑史是一门隐藏了大量历史人文信息的理论课,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和教材中有限的静态图片无法准确传达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抽象的知识也难以被学生按照理论形成过程还原出感性的东西。最终结果只能是浇灭他们学习建筑史的欲望,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生命,所以授课借助了多媒体教学,以弥补语言不能形象化的缺陷。

教学中利用相关的权威图片和影像素材,进行赏析式体验,更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栩栩如生,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也要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节奏快、信息量大等缺陷,容易使学生思维停滞。因此,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控制多媒体教学速度和节奏,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

功能。

2.运用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从“受体”向“主体”转变,是构建建筑史教学模式的前提。不可否认,多媒体影像引入建筑史教学,打破了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使学生角色转换的作用。然而,若要利用影像资料全方位展示一座建筑物,必然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这与紧张的教学课时产生了巨大矛盾。除此以外,对影像资料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既要与授课内容相吻合,又要具有代表性。其结果只能是限制了影像资料的播放数量和内容,导致学生观察建筑历史的视角受限。

为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进行课程参与。具体做法是在外建史授课内容即将结束之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任意一部外国电影中寻找建筑物,综合所学知识对影片中的建筑物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在讲练课上完成学习结果汇报。闲暇时光观看电影本身即是一种身心放松的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美学欣赏能力。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练则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助于多视角地深入理解建筑的发展演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措施下,学生积极踊跃,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语

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在与建筑学专业建筑史知识框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针对室内设计专业建筑史教学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对原有课程内容加以调整的同时,还注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恰当的历史观、建筑解读能力和评析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

效果。

当然,笔者所做的仅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所叙及的内容也许还不够完善,建筑史课程内容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史课程建设的水平将会得到逐步提升。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室内设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14-02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室内设计已经越来越不受到人们的青睐,新一代的室内设计应运而生。如今,计算机图形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以前人们无法用言语和图纸表达的思维和灵感都得到了实现。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室内设计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技术之一。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技术的室内设计能很好地将人们的室内生活质量以及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方面的要求都展现出来。

随着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功能化发展以及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促进了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最显著的改变就是提高了授课效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就能够完成相关设计科目的教学,进而提升了教学效率,通过二维图纸以及三维模型的输出能够有效地将现代化室内设计理念传输给学生,进而能够使学生成为新一代的专业素质较高的设计类精英。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不断改良,其能够准确直观地展现出设计作品的设计精髓,故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日趋重要。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主要分为二维绘图软件、三维模型塑造软件、图片与动画渲染软件以及视频编辑软件等。在进行室内设计过程中,需要拥有创新性的思维,进而利用二维绘图软件促使抽象化的设计意念得以展现,而后在经过三维建模。渲染等相关操作,就会得到一副较为完善的室内设计作品。

在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师往往仅能够通过图片信息并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讲授,缺乏模拟性的演练,促使学生不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精髓,且不能够将相关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此外,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类较强的学科,如果缺乏计算机辅助软件,学生需要进行手工制图并且需要手工制造室内设计模型,这期间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设计能力的综合评估。通过设计辅助软件,学生能够将头脑中创新性的思维加入到设计作品中去,但是如果受到传统手工制作技巧的限制,则往往不能够准确地展示出学生的设计理念,而且在计算机设计平台上能够对作品进行及时地修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学生完成设计课业的时间。因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推进了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能够结合计算机辅助软件激发出学生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兴趣,并且能够学习到当代室内设计大师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一)有利于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是对于其他专业学科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与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而言,其不仅仅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室内设计操作,让学生学习到色彩的构成、空间构成、才是材料的选用等相关的知识。

此外,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模拟设计授课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让学生去思考下一步的设计操作应该如何完成,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兴趣,而且设计作品完成后也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提升了教学效果。因此,利用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软件应用的技巧。

(二)能够有效地创新思维的培养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课题实践,假如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参与,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课题作业,有时繁重的手工制作以及手绘图纸占据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且由于受到精细手工制作要求的制约,一些好的想法受到制约,无法放飞丰富的想象,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假如有些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比较优秀,也拥有创新的设计思维,但是在手工制作能力方面却有所欠缺,进而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及信心。

但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生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将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元素应用于设计作品中,比如采用独特的空间构造模式或者采用独特的色彩搭配等等,而且在三维软件平台上能够直接展示出对设计者对于设计作品的改变,方便学生对于作品的修改及完善。

(三)对于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响应国家对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号召,而且也满足高校学生对于现代化教学设施应用的需求。

(四)能够真实地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

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考核的突出特点为教师仅能够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察,如果进行设计实践,则需要让学生进行提前准备,学生在短时间内往往不能够制作出满意的手工制作的设计作品,从而导致考核分数偏低,教师仅能通过主观表象了解学生的设计能力,故传统专业知识评价体系并不科学。但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教学就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在进行阶段性考核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设计作品,教师能够通过软件查看学生的设计步骤,而且直观的三维模型也能够观察出学生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作品的价值性,进而有助于教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三、总结

综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平台类似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实训教学场地”,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平台与学生展开知识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也能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学习以及自我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室内设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强.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技术与发展[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3).

[2]陆浩.室内设计中手绘与电脑表现手法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3).

第5篇

关键词:课程内容精炼;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更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职业教育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中,装饰制图课程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一般讲述的是室内装饰方面的户型布置图和室内装修施工制作环节示意图等。装饰制图课程要求完成制图过程的手段主要是手绘制图和AUTO CAD计算机绘图。在以往的教学方案中,常常把制图技能的掌握能力分为手绘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并分别在两个学期授课。这样的目的是考虑学生系统地学习装饰制图有个渐进过程,手绘制图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一笔一笔的手绘训练过程更能领会制图的空间设置、用线要求、制图标准准则和快速绘图的一般技巧。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装饰制图计算机绘图主要是利用常用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完成,或是国内基于CAD平立开发的中望CAD软件。通过从软件基础培训和分项目分模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装饰CAD制图和室内装修制作环节示意图的表现方式和输出方法。

一、制图课程设置的现状

上述装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期的探索和逐步规范相对稳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新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巨大改变和企业岗位能力设置的新要求,原有的装饰制图教学手段和形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装饰制图是一项装饰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分为两个学期学习技能内容相近的一门课程对于目前教学任务繁多、提倡一岗多技的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十分浪费教学资源。

第二,装饰制图学习方式是大部分为手绘制图方法和计算机制图方法并用。两者相比较,不少知识结构和学习节点内容重叠,重复的事情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学情绪,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三,装饰制图课程没有跟上互联网信息化更新的时代。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以在校内教师机房或是教室多媒体封闭式学习为主,对于建筑装饰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和就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没有有效了解。面对复杂的施工制图仅仅通过手绘表现难以整体快速表达,利用计算机制图却又欠缺熟练度及和第三方软件的搭配使用不足。

因此,为了有效对接企业,对接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岗位,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装饰制图课程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发展的水平和岗位专业技能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取舍提炼方面、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上面进行变革。

二、制图课程设置的取舍和提炼

手绘制图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通过手绘加强对制图课程的认识,对于图纸的基础学习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学习阶段缺少实训知识和对施工场地的具体认识,平面规划图形和施工装修图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在重复的绘制边框和符号,学生对复杂的图形和套图还是欠缺理实际理解能力。如果作为一整个学期的学习课程就显得浪费有限的学习时间。

因此,应当精炼手绘部分的课时量。将手绘制图环节的教学目的放在对于基础制图知识点的掌握上,例如线的粗细作用和标注要求,剖视图的作用,文字和绘图比例的要求,常见图形符号和标注的名称以及作用等。当学生基本掌握这些知识点后,手绘部分的课程就应暂停并开始讲授计算机绘图制图部分的课程,这样操作计算机进行绘制图形时候只要了解基础操作按键和软件功能就可以很快地上手计算机基础制图技巧和要求,并通过拼合、剪切、叠加以及相同图形、数据的批量复制为绘制复杂图形和套图提供帮助。

三、调整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前,先了解下装饰企业和建筑装修制图出图部门的一般工作模式。企业是有规模大小的,根据业务大小和工作量的分工方法分为业务团队和项目组工作形式。绘图人员是和施工部门、设计部门、客服部门紧密合作的。由于业务时间的限制,对于制图项目业务分解分工执行和按时无误的完成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的案例,学生个人进行训练后上交作业,然后指导教师选择代表性作业进行评析和评价的做法,对于企业快速业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要求不同,并且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也不相符。

应当对接企业制图出图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根据企业的运行体系和专技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较为适合的就是以项目教学法和团队分组方式进行研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传统的知识讲授和课堂辅导转变为导入企业实际案例,项目过程评估激励为主。激发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专业技能研究、自主学习研究快速制图出图的知识技巧。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的全程项目监理,是项目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按企业岗位运作模式开展的项目化教学,与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对比原有的教学方法优点有很多。

第一,学生能够以此衡量自己的岗位专业能力,时刻评估自己的岗位价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按照企业团队模式探究制图知识的兴趣更浓,自主学习的习惯更好,学习的能动性更强。学生通过自己领悟的知识也更深刻、更牢固了。

第二,在项目分组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学习气氛更活跃。同学们在自己分组的学习中效率提升,为了争取优先完成制图项目任务,对于疑难问题可以大但讲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作为项目组的一员和同学们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诱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经过若干项目任务的执行,学生之间就像企业团队一样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增加了集体荣誉的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

第三,项目小组内互帮互学,促进共同提高。建筑装饰和装修企业的业务订单对于制图项目要求快速和标准,内容也繁多。以一般性室内装饰制图业务为例,内容通常是业务说明,制图要求、平面总图、户型分解图、户型规划图、水电和瓦工、木作施工图和设备安装说明以及剖视图。甚至在一些微小创业型企业里还包括制作初期项目报价表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单个学生全部掌握。

另外,指导教师精力有限,短期内也不可能通过课堂教学传授这些技能知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专业领悟性不高,教师也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关照到。那么通过项目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为了团队荣誉和共同目标而互帮互学,互动互学,相互激励促进制图技能共同提高。更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

自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目前无处不在的免费WiFi,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节奏。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将自己24小时“网”在世界中,网络信息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个人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也给我们的制图课程涉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带来了创新。

1.网络教学方法的创新

网络已经让教师的教学行为走出了教室。在设置好的虚拟教室或是网络群聊信息群中,新的知识内容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新的知识点以视频图文的形式或音频回答形式进行编辑录制。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直接以快播的形式放置在QQ、微信等群聊信息平台。可以将一个复杂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容易理解的小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循环播放强化理解和学习,现在大量微课程的应用就说明了这一点。

课程的辅助教材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属。在多样化的信息媒体平台上,可以把拓展知识和辅助知识,甚至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理解过程重现在网络播放中。学生可以多角度地考虑和接收知识,而看似复杂的过程仅仅通过一个手机聊天平台就能完成。

2.学习交流方式的创新

WIFI在我们的世界中逐步普及,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不再局限在教室里。学生通过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开展即时学习和即时讨论,也支持离线学习和离线提问,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约束,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同时向200人以上的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答疑。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群主授权,也可以让课程的整个教研组团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实时在线协助辅导。

五、结语

装饰制图课程是基础技能型的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革的年代,信息化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距离,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自身也在高速发展,对于各个岗位的人才技能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方式因应时展应当进行变革。对于职业技术院校从事装饰制图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要更新教学观念,要洗脑似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探究知识。

参考文献:

[1]程素英.“工学结合”模式下装饰制图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7).

[2]孙亚峰,陈 杰.《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周红梅.浅谈建筑装饰工程制图综合实训课程的教与学[J].职业,2013(12).

[4]张柏强.培训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8(9).

[5]郁 聪.构建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

[6]朱丽萍.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与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8).

[7]娄开伦.重构高职建筑装饰制图课程教学体系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第6篇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加强实践教学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组成,按照实训的任务可分为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按照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生产性实训。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先进性原则、职业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其中真实性原则中包含仿真性和生产性。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和实训两个方面的结合上来理解,一方面强调生产性的实习,另一方面强调实习场所的生产仿真性或企业环境的真实性。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和现状(一)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的显着特征,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体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状

我国高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总体时间不长,对于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还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的有效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普遍存在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程度不高,基地的建设规划、环境布置和项目设计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对接程度不够,导致校内实践教学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对接、与企业真实环境的匹配、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不够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大多采用操作工位单元设计,强调实训技能操作练习,每个工位提供一项或多项操作技能训练条件,由教师发放实训任务,学生在工位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操作技能训练任务,但此种设计整体实训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的条件和规模有所差距。

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范畴充分体现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紧张、恶劣、责任大,技术关注点复杂以及建筑电气自身安全、环保、节能、智能等技术特点,要求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必须主动适应,量身定制,特色发展。

三、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管理第一线,从事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建筑防雷和接地系统及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从培养目标可知,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从工作技能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四项核心能力:建筑电气设计能力;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能力;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与运行能力以及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点和生产过程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与建筑土建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配合紧密,具有工作面相互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因而在生产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类生产活动的协调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生产过程包括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材料准备、人员组织与调度、施工组织与管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工程合同管理等生产环节。

?实习实训?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三)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针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工作能力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特点,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内容的仿真实训环境。实训环境分为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和仿真施工区。

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提供可供角色扮演的施工现场办公环境,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平台,提供设计参考资料,满足建筑供配电计算、照明计算、设备和器材的选型和配置、制图和设计文档制作,提供工艺流程、规范等技术文件。即在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可以完成技术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生产性工作。

仿真施工区可为金属结构仿真建筑房屋,采用金属网孔板与铝合金支架组合房屋模型,在房屋模型内可安装插座、线槽、线管、灯具、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和部件。在仿真施工区完成施工材料、工具、人员组织与调度、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等生产性工作。

在教学组织上,学生按照任务要求,以小组团队、分工合作进行工作任务的解读,查找技术规范和图纸资料,进行工程设计,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施工技术,领取工具和器材并完成施工训练任务。最终的学习成果包括各项技术图纸、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文本、施工组织和管理文本、质量目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措施、项目验收报告等文本以及工程的施工现场和调试成果。

以上的建设思路,充分体现了建筑电气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仿真性要素,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社会职业能力,例如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

在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上,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利用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和教师工作室计划,将企业任务引入课堂。由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培养,通过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实验、实训、培训、竞赛、考证、研发、服务的管理制度,从实训教师管理到实训设备管理维护都有章可循,并建立实训基地长效发展机制,使其成为建筑电气对外服务的平台,提供包括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技能考核与鉴定(如建筑电工证、建筑施工技术员、质量检查员等)等社会服务工作,提升实训的生产性内涵。

第7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房屋、各类建筑物等的室内装饰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创新,这就使得装饰公司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各类室内装修公司,从事装修的专业人员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其中有大量优秀的设计师,他们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面的知识体系,创造了很多具有我们民族特色和国际前卫的设计作品。例如: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岭南庭院风格室内设计和中国大饭店“夏宫”的装饰,充分的展现了我国室内设计的先进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涌现了例如北京建国饭店、上海波特曼大盘点、天津凯悦大酒店等优秀的设计,这些优秀的作品推动了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然而,在室内设计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很多设计师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实践经验不足。不少设计师打着时尚的幌子,过分的注重视觉的冲击感而忽略了艺术本该具有的神韵和内涵,最终的作品不过是装饰材料盲目的堆砌。一些看似优秀的作品仔细研究会发现大幅抄袭和借鉴,创新性较差,华而无实。鉴于这些问题不断的出现,我国组建了专业的学术团体,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协会定期组织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专家对设计师的能力进行评审,并且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呼吁设计师们不断修正自己的素养,不断创新,创造优秀的设计作品。国家还在各高校积极开设相关的专业,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以及个学校特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大大激活了这一行业的市场。人类社会经历过了多个文明时代,我们正从那个注重工业文明的时代向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过渡的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绿色设计,遵循生态平衡。虽然我国的室内设计行业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同行的发达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正在努力的缩小这个差距,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二、我国建筑室内设计的未来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人民收入稳步增长,人们对住房的需要日趋强烈。当前社会尊重人权,尊重个人想法,加上当前网络信息的爆炸,人们接受的各种信息看成海量,在住房装修方面,人们都会在自己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房屋。具体表现如下:

(一)风格多样

目前的装修风格可谓五花八门,基本上每种装修风格都能找到,人们在装修住房时,会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喜欢欧式的,传统的可以装修罗马式、巴洛克、洛可可等古典风格,不过现在比较崇尚的是现代简欧风格;喜欢中式的,可以装修明清式,也可以在传统中注入时代的因素。更有喜欢中西合璧的风格,兼顾中西方装修的长处,别具一格。

(二)材料环保

人们住上新房,装修风格固然重要,但是使用的装饰材料却更加重视,材料要求绿色健康,安全环保。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以前没有的新材料已经进入家装领域,更加丰富了建筑装饰的材料,便于人们选择。回顾我国建筑室内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从建国时期的从零起步到改革开放后的曲折探索,再到当下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生态建筑环境设计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体现和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方法,是人们思想和精神追求变化的重要体现,优秀的设计完美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时代气息。继承、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主题,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室内设计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追求生态协调发展是建筑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胜任;工作流程;岗位能力

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三年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系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职业习惯和道德养成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更是学生学习、积累、提高即将从事工作所需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在选题、管理形式、考核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毕业设计工作新思路,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革新。一些高职院校由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选题依旧“纸上谈兵”,毕业设计的管理也较混乱,毕业设计考核流于形式。1.选题问题其一,创新性缺失。受以往教学思维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在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上缺乏新意,创新性不足。对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而言,创新性的缺失一方面意味着设计失去了竞争力,设计作品没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学习、创作的积极性,必然导致毕业设计整体水平的降低,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其二,实践性不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数以命题方式进行。教师在设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时,一般是对多门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概括,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命题,最终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毕业设计作品。命题式毕业设计导致的问题一是背离了高职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二是与课程设计类似,流于形式。其三,针对性不强。统一的毕业设计内容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多个就业岗位目标相背离,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要求与学生能力培养不匹配。由于毕业设计选题与就业目标、就业兴趣不一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以致毕业设计失去了价值。2.管理问题其一,受限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较紧张,有些院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还与毕业顶岗实习冲突,客观上造成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混乱,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其二,一方面是就业与毕业设计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宽松的毕业设计考核,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认为毕业设计与毕业没有直接关系,从而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难以达到行业标准。其三,高职院校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不严格将会导致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不系统,统一的毕业设计题目与指导教师的专长也有矛盾,部分指导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也会影响对学生的指导。分散式的毕业设计指导管理,繁重的教学、指导任务都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3.考核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现行的毕业设计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以作品评比结果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无法真正保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毕业设计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工作质量、设计成果质量、毕业答辩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并没有建立标准化的质量评估体系。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

针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毕业设计选题、管理、考核三个方面展开,笔者提出基于职业胜任、工作流程、岗位能力等方面的毕业设计改革思路。1.基于职业胜任的毕业设计选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与开展相关调查得知,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状态:一是将选择专升本等方式继续学业深造;二是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将参加顶岗实习;三是尚未落实就业单位但有明确就业目标;四是有少数学生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无就业方向。基于职业胜任的毕业设计选题坚持以毕业生为本,结合四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其一,对于继续学业深造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课程设计内容为基础,以接近本科毕业设计的标准要求学生进行完善和深化(选题①),这种选题的优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下一阶段深入专业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余时间准备升学考试;二是收集该时期国内外各类室内设计方面的竞赛,以竞赛取代毕业设计(选题②),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培养兴趣、拓宽视野。其二,对于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将由指导教师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沟通后共同确认,毕业设计的选题围绕其将从事岗位展开(选题③),提前强化学生对即将从事岗位的胜任能力。其三,对于尚未落实就业单位但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围绕学生就业目标展开,根据就业方向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引入该时期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选题④),让毕业生和企业员工就共同项目分开推进工作,为后期工作成果对比分析奠定基础。其四,对于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无就业方向的少数学生,应由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前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若能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则按选题④处理,如果学生仍无法明确目标,则应将该部分学生分组化整为零划分到选题①、选题②、选题③、选题④等组中,让这些学生在与其他选题学生的合作中培养能力、明确方向。2.基于工作流程的毕业设计管理基于工作流程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管理将突破以往的学生分组形式,以选题为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类,再根据指导教师的专长进行分配。新的分组管理方法解决了以往纯粹为完成设计任务、机械化规定每组人数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往管理模式中未考虑教师专业所长,且一位指导教师需要面对众多学生、众多选题的矛盾。选题①的指导工作由校内课程专业教师完成,由于该选题以课程设计内容为基础,学生对该类型设计任务的流程已经非常清晰,所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时间进度、设计图纸深度展开。选题②的工作过程是以作品达到竞赛要求并获得理想名次为目的,应由具备一定竞赛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解析竞赛要求,将要求和目标准确分解后贯穿到工作过程的每个节点中,注重工作过程所对应的结论考核。选题③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应主要由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承担,该选题已是真实工作任务,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是全工作过程的,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在各个工作过程时间节点对选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掌握,反馈意见和建议。选题④为校企合作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但并不一定是企业同步进行的项目,就时效性而言可能会有滞后,但企业就该项目的推进过程和结论将给本选题的实施带来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选题④的管理与选题③的管理类似,只是作为管理方的教师和企业角色应互换,教师对选题进行全过程管理,企业根据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学生实施该选题的情况进行跟踪掌握,反馈意见和建议。3.基于岗位能力的毕业设计考核毕业设计考核应打破以往以指导教师为主、仅仅依据设计作品进行定级评比的模式,考核结论的组成应根据设计选题对应岗位的能力进行划分。考核结果由基础评估和结论评估两方面组成,基础评估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一是出勤,以校、企双方签到表作为依据;二是执行力,校、企指导教师考核每名设计组组长,组长考核组员;三是进度和质量控制,校、企指导教师考核每个设计组并以每组总分形式下达考核结论;四是团队协作,自评、互评相结合。结论评估根据选题不同则考核指标有所区别,答辩环节为结论考核的通用考核指标,重点考核选题成果的质量和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还需考核学生对选题完成过程的掌控能力、分工协作能力等。除了作为通用考核指标的答辩环节外,对于选题①,可邀请学生升学高校的专业教师对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并将点评意见纳入考核结论;对于选题②,还应将参赛获奖情况计入最终考核结论;对于选题③,企业的考核结果和项目委托方的满意程度则是考核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所有最终设计作品将在学校举行的双选会上对用人单位进行展出,给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最直观的指导。4.建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数据库数据库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为主体,学校(指导教师)、企业共同介入,实现毕业设计分组—选题—实施过程—毕业设计考核—学生就业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结语

实践教学结果表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实施,顺利解决了以往毕业设计选题、管理和考核三大方面的问题。笔者根据对自己所在学校2012、2013、2014共三届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学生升入本科学校、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得知,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基于职业胜任的毕业设计选题、基于工作流程的毕业设计管理、基于岗位能力的毕业设计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对于当前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另一方面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广荣.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2]商珍.关于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09(24).

第9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居住空间;现存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一门以建筑物的具体使用特点以及所处环境条件和相关标准为基础的,运用现代化设计理论和科技手段,从而创造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舒适和谐的室内环境的科学。一直以来,室内设计都以一种边缘化新生学科的方式独立存在,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室内生活环境,并丰富了其生活环境。室内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建筑设计,进一步优化人们的室内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主要利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和艺术手段,依据传统美学原理,在整体把握室内空间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功能齐全的、舒适和谐的内部环境。室内设计是由建筑设计中设计装饰的一部分内容中分离出来的,它有效地补充和完善了建筑设计的内容。

二、不同类型现代室内设计的功能与形式

现代室内设计以建筑类型进行分类,分为公共建筑室内,住宅建筑室内和工、农业建筑室内。人们根据各种具体的使用功能会将室内予以一定区分,确定空间形式,再根据具体的空间尺度要求、所需的风格特征等进行相应的室内形式设计。

1、公共建筑室内功能与形式

公共建筑室内主要包括文教、医疗、商业、旅游、观演等类型。这些公共建筑室内,主要为大众提供室内活动的场所,需要考虑室内人员容纳、流通、交流等功能,要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来确定具体的功能。公共建筑室内设计时主要以功能为主,根据具体用途设计相应的区域。例如在观影建筑中的音乐厅室内空间中,要考虑视觉效果、音声效果、人员的流动、空气的流动、公共安全等方面功能,对这些功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要根据具体的场所的功能性,合理规划室内空间,设计特殊的使用功能会使得室内设计在艺术和工艺上有所突出与强调。公共建筑室内形式的表达要在基本功能体现的基础上注重艺术性、文化性、精神意境的表达。室内的装饰、光环境、色彩各方面结合科学、合理的设计,材料的选用合理且符合标准。如在对宗教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室内进行设计时,则需考虑其纪念意义、文化内涵、崇拜信仰等更多注重精神层次的因素,更加注重意境的形态表达、技术表达和艺术表达,而在对医院设计时需考虑健康、合理的环境用色。

2、居住建筑室内功能与形式

居住建筑室内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公寓、宿舍三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对居住室内进行设计要求考虑人的使用功能,根据人们日常主要的起居、休闲、饮食学习、洗漱等活动的要求,室内设计上应具备前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工作室、书房、洗手间等。各个功能的室内会因建筑面积的限制,相应功能空间会有所减少,或者与其他空间公用形成多功能交叉的空间,如客厅又兼具休闲、会友、工作的功能。不论是各种单一功能的空间还是多种功能交叉的室内空间都需要良好的设计形式将居住空间进行装饰。根据使用者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现代居住室内更加注重排他性和个性化室内的表达。如在住宅设计时,根据业主的喜好风格,在确定功能区间后再进行相应风格的装饰设计。

3、工业建筑室内功能与形式

工业建筑室内包括各类厂房的车间、生活间等。这两类建筑室内,主要以功能为第一要素进行设计。在工业生产性室内设计的过程则需考虑生产时的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的合理设计,合理安排车间布置,考虑防火、通风等安全因素。在形式设计上通常要考虑室内的工作及背景色、环境色的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室内装饰形式的设计,除展厅设计以外,进行生产部分的室内形式设计的比重较小,主要是在色彩、光照上进行设计,以满足基本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为要求。

三、目前我国室内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计算机完全替代手绘

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互连网是当今这个时展的产物,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带来的诸多弊端。尤其在设计行业,计算机以其绘图速度快,效果图直观逼真,施工图精准等优势,已经深入的应用到室内设计行业中来。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完全用计算机绘图替代了传统的手绘绘图,并且电脑图纸生硬,直白,缺乏情感和艺术感,没有传统手绘给人的自然、亲切的感觉。计算机与互联网相结合,通过“复制”功能,大多元素都可以从网上搬进来使用,缺乏原创设计思维。

2、抄袭之风糜烂

目前很多设计师为了赶图纸的工期,短短的数天就可以完成一套装修设计图纸,更有甚者一天可以完成多套设计。这样草草而来的设计方案中有多少元素属于自己原创的或者说是根据业主需求深思熟虑过的,过多的抄袭、参照设计网站以及专业书籍,设计速度是变快了,但是质量呢?相互模仿,相互抄袭,没有创新,没有思索。那么我们的室内设计行业如何会有长远的较大程度的发展。

3、从业人员缺乏艺术修养和审美

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室内设计已经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独立行业,并且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室内设计师以其光鲜的外表,相对自由的职业,较高的收入被大家所认可,并且成为很多青年一代追求的一类职业。但是很多人为了走捷径,没有接受全面系统的室内设计专业学习,而是直接进入一些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简单掌握几个设计软件,就走上了设计道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预算等等都一无所知,导致做出的设计漏洞百出,繁杂花哨,损害了业主的根本利益,使整个装饰行业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4、摒弃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氛围。有很多艺术元素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借鉴的。但是现在很多年轻设计师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几乎一无所知,盲目的追求奢华,应用高档材料,盲目的,过于重视设计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内涵,中国的优秀设计文化没有得到传承。

5、装饰材料危害健康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为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缩减支出,大量的使用了人工合成材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甲醛、苯等。这些物质不仅会散发出刺激性的气味污染室内空气,更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引起人们的头晕、呕吐、过敏等反应。

四、室内设计应用绿色设计要点

1、室内空间布局方面

1.1 采光率的保证

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空间布局设定时,需要对空间的采光、通风、室内温度等多项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室内空间采光率的保证,可以减少室内空间对灯光照明系统的依赖性,使室内环境更加自然,也能够对用户的心情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室内布局设定时,要尽量回避高大装修物对光线的遮挡,保证室内的采光率,对于室内玻璃的挑选方面,应该采用透光性好、吸热率高等具有良好特性的玻璃材料,有利于维持室内光线充足,使室内采光率保持合理的范围。

1.2 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就确保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对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及室内温度的调节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要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合理运用空气动力学,使空气保证自然条件下的均匀流动,减少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或空调设备,达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2、室内装饰材料方面

2.1 装饰材料的寿命

装饰材料使用寿命的长短,决定了装饰材料的环保能力。采用平均使用寿命越长的装饰材料,就可减少对室内装饰材料的更换频率,废用装饰材料数量也会相对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同样得到缓解,排放入环境中的装饰废物也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切断污染源头,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2.2 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

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人们每天都会和室内建筑打交道,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要比通过其他途径的危害要高的多。因此,在选取装饰材料时,要挑选有害物质含量低的装饰建材,充分保障人体健康。

2.3 更换维护难易程度

室内装饰材料出现一定损坏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对相关部件的更换和维修,而相对简单的操作流程和安装工序,能够很好的起到节约资源和人力物力的目的,对绿色环保的工作实施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能源节约方面

能源节约是绿色理念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及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强室内采光及空气流通,能够起到很好的能源节约目标,尽量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就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结合现代化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这些能源可以为室内照明提供一定的保障,减少人们对电能的依赖,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室内问题调节体统目前也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应用。

4、自然景观方面的

利用自然景观,能够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与设计,可以将自然界中的自然景观还原到室内环境中,如瀑布、池塘、山石、花草等具有观赏性的自然景物,这样对于整体环境的营造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效果,同时,这样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5、室内装饰品方面

5.1 装饰品质量

室内装饰品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装饰品的更新速度及频率,而损坏的装饰品废弃对于环境工作来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挑选装饰品时要注意装饰品的质量问题,不要挑选过于单薄和容易损坏的装饰部件,对于室内卫生的打扫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5.2 装饰品的材质

室内装饰品一般分为布艺、铁艺和玻璃制品三种,布艺装饰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特色及时间特色,铁艺装饰品现代感强烈,对整体环境的现代感营造效果好,玻璃制品能够更好表达用户的内心感受以及生活趣味,因此,在挑选时要符合用户的内心需求,这样有利于整体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展示,使室内设计更具有人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意识到,现代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赋予了设计师更多的使命和挑战,未来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把握空间的领悟,为了创造人们心中理想而又美好的环境努力奋斗,为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艳艳.原木下的居舍――绿色、低碳打造新的室内设计风格[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5.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室内空间;设计

1 我国的室内设计的不足

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室内环境特点和要求,忽视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整体性,盲目照抄照搬、盲目追赶潮流、盲目进行材料堆砌、盲目听命于甲方老板、盲目追求效益的倾向而提出来的。

目前,我国装饰业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很少有颇具功力的创新之作。随着我国室内装饰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设计师应对已知的设计因素和设计意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视觉效果,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等,设计师都应心中有数。

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都是指在继承过去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新题材。在建筑创作范畴,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的材料来源。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古代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说明我们缺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筑文化素养。其具体原因是:其一,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观念。其二,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或称繁荣中的危机)。其三,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

2 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关键

建筑内外的空间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法,从内部把握空间,设计其形状和大小。为了满足人们能舒适地生活和活动,而整体考虑环境和用具的布置设施。那么,建筑内外的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满足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要的空间环境。影响建筑内外的空间设计的因素很多,诸如空间的尺寸、空间结构的潜能和局限性等方面的因素;室内空间的具体用途,是作为工作或休闲、娱乐或礼拜还是康体或学习;室内空间的内涵----要考虑它的重点。现场环境的实用性考虑,比如出入方便、照明数量、声学效果、座位数以及储存和摆放东西的空间;健康和安全的因素;还有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等等——设计要素包括视觉(颜色、灯光、形状)、触觉(表面、形态、质地)以及听觉(噪声、回音)。设计师必须对上述要素具备美学、适用性和技术上可行的欣赏能力,设计师必须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上述元素以及做出何种反映,不仅仅要了解单一要素,而且要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3 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别墅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融合得最好的,因为有最多的机会创造丰富多变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同时由于空间的复杂,别墅室内外过渡空间也是最难于处理的一种类型。

由于很多别墅规划设计中的脱节,规划、建筑、景观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师来完成,就形成了一些盲点、一些空白。比如在建筑和室外相交接的地方,那些露台、平台、阳台、建筑入口处、门斗、雨罩等位置的细节设计,经常是既不属于建筑师的工作,又不属于园林师的工作。因而缺乏深入的设计处理。而这些位置对于业主的生活体验又构成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中表明,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逗留,这样他可以既有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感,又能看到外面人群或自然中的各种活动,如在阳台向远处眺望、在窗内向窗外看等。好的过渡空间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空间的可利用性与灵活性。过渡空间越充分,越有余地,居家的私密性就越强,也越少外界干扰,同时也越有助于体现业主的身份地位和尊严,当然也就越能体现其居住价值。

4 室内设计的要点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为人和人际活动服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4.1 光线的设计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能制造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空间形状大小、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影响采光设计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照度、气候、景观、室外环境等,另外不仅要考虑直射光,而且还有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

4.2 色彩设计

色和光不能分离,色彩作为空间设计的一种手段,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印象。只有把色彩与室内空间、采光、室内陈设等融为一个有机整体,色彩设计才算是成功的。

4.3 材质的选用

公共建筑室内界的饰面材料,应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和人们的心理感受两方面要求。除了考虑室内的视觉效果以外,还应注意人通过触摸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美感,例如坚硬平滑的大理石、花岗岩、金属,轻柔、细软的室内织物,以及自然亲切木制材料等等,应根据空间的不同需求来综合考虑。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人们已厌倦了钢筋混凝土的生活空间,人们对公共建筑室内界面材质要求逐渐把目光移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很多天然材料开始受到设计师和大众的宠爱。

4.4 声环境设计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声环境亦同样不可忽视,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庭为例“,故乡水”瀑布就是较好地把自然景观和声音引入室内空间,使整个室内空间增色不少,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将形、色、声、质最终融为一体,赋予人们以综合的心理感受。

参考文献:

[1]张福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7~551

[2]詹和平.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最近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同步状况下民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理念得以全面强化,无形之中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面临愈加深刻的挑战危机。尽管说在该类领域之中已然存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始终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总结,特别是关于环保和生态理念的融合。尽快理想化处理这部分问题,将直接决定今后城市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前景。因此,针对当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并做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适应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1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现代室内设计工作的存在意义,就是不断满足人们日渐严格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包括起居环境的舒适美观、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等需求。基于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设备和原材料性能等因素,因此如今室内建筑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尤其是在环境设计层面上,该类设计活动将细化出工程技术、视觉环境等因素。可偏偏因为设计人员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素养低下,往往忽视以上诸多元素,使得设计过程中出现诸多弊端。具体细节将表现为:

1.1室内装修设计合理性重视程度不高

须知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工作,不单单关注室内设计整体性的合理把控结果,同时还要注意维持室内和室内环境的协调状态,最为理想的设计效果,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以人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奢华和尊贵气息追求,可经过社会持续改革发展之后,现代居民对于室内设计的追求已然逐渐偏离室内设计的宗旨,即透过传统的实用理念开始过渡转接到雍容华贵方向,而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为了迎合这类风尚,在设计环节中会一味地进行高端技术、原材料堆积,营造出绚丽奢华的气息,使得室内环境设计步入一类完全错误被动的深渊。

1.2盲目地进行抄袭和模仿,创新意识过度缺乏

现阶段我国室内设计工作中,涉及抄袭和模仿状况已然是泛滥成群,主要透过设计风格、装修原材料、结构造型等层面予以呈现。当一类区域衍生出一类新生代设计风格、原材料,或是室内造型模式之后,其余行业人员便会纷纷予以效用。整体表现出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工作人员创新能力的匮乏状况,如若此类消极状况无法尽快予以遏制,相信不久之后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就会丧失原有的生命活力。

2日后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化发展趋势

2.1尽量满足使用者一切精神功能需求

室内环境设计的精神功能,能够直接影响使用主体的情感、意志和行动,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前期,需要针对相关使用主体的认知习惯、情感意志特征,以及其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加以深入性研究,之后配合不同理论和模式,进行使用主体情感适当程度地冲击和影响。如若室内环境可以愈加突出地进行特定构思或是意境表现,便会衍生出愈加强劲的艺术渲染能效,进一步在精神功能层面上发挥出合理的推动功效。

2.2室内设计要尽量遵循自然化的艺术控制理念

经过民众环境保护理念持续强化之后,室内环境开始被要求塑造地愈加天然和绿色。主要是因为在全面推崇高度现代化设计理念之后,尽管人们起居生活质量得以有机改善,但是却发现失去了以往传统的民族气息。因此日后室内环境设计要同步贯彻现代、自然和传统化规范要求。特别是经过社会物质财富日渐完善之后,民众开始主张透过屋的堆积弊端之中挣脱出来,进一步想方设法激发出各类物件之间的统一整体美感效应。具体来讲,作为现代专业化室内环境设计人员,要持续研习掌握最新高端科技,令室内环境彰显出声、光、色、形绝佳的匹配效果,最终过渡成为高速率、多功能且值得人们称赞的环境。如今国际诸多高端的室内设计,已经开始朝着高技术、高情感化等方向过渡延展,所以我国室内设计人员应该不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态度基础上,注重凸显人情味。相信长此以往,势必能够设计出高端技术和情感交互式融合的室内空间作品,进一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确保建筑室内空间同步彰显出合理的美观、环保和舒适特性,就必须要求设计人员预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最近阶段,我国艺术设计领域获得持续性地改革发展成就,并且一一地贯穿融入至最新的建筑室内设计项目之中。为了进一步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作为现代化室内设计人员,要不断创新艺术设计形式和理念,科学研究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进一步竭尽全力促进建筑设计工作的长远与科学性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傅娜.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5(06):137~168.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色彩元素;创新运用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传统的水泥砖瓦以及单调的室内色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建筑室内设计应运而生。专业的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室内装修的单调感,充分满足了人们视觉感官的需求,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1、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作用

色彩元素是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审美上以及调节室内空间和气氛上均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感官和印象从而对其心理和生理均产生一定影响。能否正确、合理的使用色彩元素对居住者的情绪以及日常行为活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恰当的色彩元素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居住者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总体来看,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调节空间使用功能

恰当的色彩元素运用能够通过一系列物理效应改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面积、体积等的视觉感,消除空间内的不良形象尺度。[1]

1.2 彰显居住者的个性

一般来讲, 不同个性的人喜欢的室内色彩是不同的,如热情开朗的人主要选择暖色调,严肃内向的人主要选择冷色调,性格直率的人喜爱浅色,内向含蓄的人喜欢暗色等。 通过室内色彩的运用能够显示出居住者的个性差异。

1.3 由感官调节心理

不同色彩元素对居住者感官产生不同的刺激, 高纯度的色彩对比或者多种鲜艳颜色混合可给人以过分的感官刺激,更容易导致居住者心情烦躁,而过于单调的颜色以及过少的色彩对比可让居住者感觉到无聊、冷清。合理搭配色彩可给人以愉悦的精神享受。

1.4 调节室内亮度

不同色彩对室内亮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通常颜色越深反射率越低,室内也就越暗。一般室内设计以白色等浅色系为主要色彩, 辅助其他颜色作为搭配, 恰当调节室内进光量,合理满足采光要求。

2、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组成

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主要包括主体色彩、 陪衬色彩、点缀色彩几种。其中主体色彩主要指室内设计中所占比例最高、面积最大的主导色彩,一般可占室内总面积的60%以上。主体色彩是给人以整体印象的色彩,控制整个室内的冷暖色调,让人能够产生愉悦、温暖、严肃等情绪。[2]主题色彩所在的位置通常为墙壁、地板、天花板等部位。家居室内设计和私人空间设计时这些部位一般统一使用低纯度高明度的明快色彩,可产生和谐、轻快的自然感;而在公共场所或商业建筑室内设计中多采用高纯度色彩,刺激人的感官,让人有兴奋感。主题色彩是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的基础,是室内色彩设计中的关键内容。白色是最常见的主体色彩,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主题色彩,能够与多种色彩相互调和。目前建筑室内设计装饰一般都以白色为主体色彩,略加其他颜色的微小变化可产生高明度主体色彩,如浅粉色、浅绿色等。 而在公共场所高纯度或低明度色彩为主体色彩的设计中白色的淡雅也是画龙点睛之笔。陪衬色彩则是在建筑室内设计中以主体色彩为基础进行选择的,是构成室内整体色彩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组成各种色调的基础元素。[3]主体色彩与陪衬色彩相互映照能够让整体室内色彩产生统一的整体变化。 如室内设计时主体色彩选择红色, 则陪衬色彩可以选择明度变化的略深或略浅的红色,也可选择色相变化的偏蓝或偏黄的红色。若只选择主体色彩而不搭配陪衬色彩则会导致整个室内空间过于空洞和单调。点缀色彩也是组成室内色彩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室内环境中十分醒目且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 室内设计中一般将点缀色彩作为视觉中心。 点缀色彩在室内色彩中所占面积最小,一般仅为5%~10%,所占部位多为壁挂、摆设品、电视墙以及其他陈设等。[4]室内点缀色彩一般选择能够与主体色彩和陪衬色彩形成对比或纯度较高的强烈色彩,使其在室内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既能灵活变化又能整体和谐的效果。

3、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创新运用

3.1 色彩的运用和空间的使用目的有一定关系

建筑室内设计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 需要根据空间的使用目的进行。 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目的,包括办公、商业用空间、医院等,色彩的选择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如果是作为办公用的空间,则要以冷色调为主,才能够体现严肃的特点,如果是作为商业用途,则需要根据所营销的商品进行色彩的选择,以丰富的暖色调为主,而医院则是一个恬静、肃穆的场所,色彩的选择则以这些为主要考虑因素。[5]

3.2 色彩的运用和空间的使用者有一定关系

不同的空间使用者,在对色彩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不同的爱好。 如女孩子的房间,则可以选取粉红色系列,来体现女孩的特点,男孩子则以天蓝色系列色彩为主,表现男性的胸襟; 其他年龄段的人则根据其自身的阅历和知识结构等,选取或鲜艳的、或沉稳的色彩。 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考虑使用者的爱好,才能够设计的更为合理。

3.3 色彩的运用和空间的方位有一定关系

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要考虑到空间方位问题。在不同的空间方位下,光线对于色彩的作用效果也是有差别的,在冷暖感方面也有所变化。[6]对于空间较大的场所,可以用一些深色调,从而提高空间的重量感。 比如朝北的房子,常会有阴暗之感,这个时候选取明朗的色调,则会使得室内的光线改变,让人觉得温暖。再如朝南的房子,其光线充足,以冷色调或者是中性色调装饰,会使得室内光线得到综合,从而感觉更舒服。

3.4 色彩的运用和空间的使用时间有一定关系

在进行色彩的运用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空间的使用时间。如教室、车间、商场等,其使用时间有差异,对色彩的需求有一定的变化。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视觉条件的变化,才能够高效率地工作,而且还能够有一个愉快舒适的环境。如果色彩单一,则会使人的视觉疲劳,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根据空间的使用时间,搭配适当的色彩,能够使得环境更舒适,工作效率更高,让人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室内是人们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色彩环境,其色彩元素的构成十分复杂,设计时需结合不同色彩组合以及多空间变化,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实现整体色彩的和谐统一。另外,对室内材料、光线以及陈设的把握也是影响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巧妙设计营造符合现代人审美观、既高雅又富有情趣的个性化室内空间,给人以愉悦和舒适感是建筑室内设计色彩运用的核心目的。室内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满足更多人对室内设计的独特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丁红峰.浅析色彩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才智,2013(31):280.

第13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就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基于就业能力培养,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为学生创造机遇,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综合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为中心。

一、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整合。一些高校贪大求全,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等。其中,建筑设计是在建造建筑物之前按照建设任务,以图纸和文件等方式,将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与方法通盘展现出来;室内设计是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功能合理且优美、舒适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室内环境,包括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工业建筑室内设计、农业建筑室内设计等门类;景观设计是在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进行整体考量与设计,以提升建筑群和周围环境的舒适度、方便度和审美度的设计过程,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整合保护等方面;环境设计专业技术课程包括素描、色彩、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等。这四大门类的课程涉及面较广,故不可能求全责备,而应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类课程分为三个大方向,让学生主攻其中一个方向,然后再学习一些专业技术课程即可,通过实践强化就业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想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让学生突破设计思路狭窄、缺乏创新意识的瓶颈。一方面,教师可增设工程造价、绿色环保、传统园林、生态园林等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应增设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艺术方面的选修课程。此类课程对于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功底、艺术品位、审美能力和文化底蕴具有较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腾出部分课时,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和思考,并促进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环境设计中。

三、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与知识、经验、思维方法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从基础课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环境设计领域,创造力最终体现为用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段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改造,使其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且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环境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的系统工程,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因此,教师应该压缩设计表现技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比重。优秀的设计师不是仅靠软件、表现、效果图就能设计出优秀作品的,而是更多地依赖设计思维与设计创新提升设计的创意和品位。

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合理设置课程,围绕理论课程、核心技能课程、拓展性技能课程、就业能力提升类课程,开设设计史、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室内设计基础、室内材料与构造、景观设计基础等理论课程,开设空间设计基础、设计程序与方法、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核心技能课程,开设设计制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拓展性技能课程,开设设计色彩、设计素描、设计构成、建筑速写、工程造价、绿色环保、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园林、传统园林等就业能力提升类课程。另外,教师还可将各门课程组合成三大课程群,即制图表现课程群、工程技术课程群、理论创意课程群。

总之,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综合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才能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作者: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单位:李平 周卫平

参考文献:

[1]姜民.对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力培养的思考.美苑,2008(3).

第14篇

一、充分体现“设计引领产业”的核心价值,空前规模产业联动的HDD国际装饰展,成为设计与产业对接的新平台。

“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与“2012HDD酒店装饰设计配套产品系列博览会”于4月9日在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拉开帷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项目主管阿兰・加多诺、“国际室内建筑师和设计师团体联盟”、“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亚太设计中心”以及来自法国、纽约、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台湾、香港等世界著名设计中心、会展组织和专业协会代表、有关驻沪领馆代表、上海各相关行业协会、全国各省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领导、中外室内设计师、上海各大家居中心、参展商、新闻媒体约500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2012HDD酒店装饰设计配套产品系列博览会”内容丰富,涉及到面向酒店、写字楼、商场、精品专卖店、别墅、家庭装饰所需求的新型环保材料产品,涵盖了新型卫浴、高端家具、环保产品、空间照明、酒店用品、商场装饰用品等板块,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为近3000多家产品供应商与设计师、装饰企业搭建了互动、对接的交流平台,为当今设计新潮与市场零距离接触创造了良机,形成了广泛的产业联动效应。本届“设计节”国际展还首次把英国Ecobuild世界节能环保与生态建筑展引入上海,在展会内别开生面地举办了当今最具前沿的“Ecobuild China世界节能环保与生态建筑中国展”。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首尔设计中心”主席李淳寅先生得知“HDD国际装饰博览会”今后三年将达到总量50万平米规模的信息,非常惊叹,认为上海一定有这个能力,并希望每年能来参观交流。“国际室内建筑师和设计师团体联盟”主席莎茜・凯娜女士感慨地说:去年我在“设计节”惊奇地看到了许多充满人文色彩的样板房,这次在“设计节”又惊奇地看到了如此大规模的材料产品展;上海“设计之都”的魅力令我留下了美好印象。

据统计,受本届“设计节”吸引,参观“HDD酒店装饰材料产品展”的人次近10万,他们中不仅有海内外采购商、经销商、装饰企业的代表,还有设计师、建筑师、消费群体,展会为他们提供了权威资讯,搭建起了一个广阔的国际商贸合作交流平台。

二、筑巢引凤,精心打造亚太地区室内设计的集聚中心与合作交流平台,举行“上海国际室内设计交流中心”揭牌仪式。

为加速提升上海室内设计的国际化水平和地位,4月9日下午,“上海国际室内设计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威斯汀大饭店”钻石厅举行,它是上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设计之都”以后首次搭建的室内设计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法国设计协会”、“纽约设计中心”、“美国高点大学设计院”、“比利时展会组委会”、“法国展会组委会”、“美国家具杂志《Furniture Today》”和“德国家居杂志《Morbermart》”等首批挂牌入驻“交流中心”。这意味着上海今后有机会依托“交流中心”的国际智力资源,打造“研发―设计―采购―展示―贸易”产业链模式;集聚人才,发挥示范效应,为上海室内设计产业转型发展、走向国际绘就崭新蓝图。

三、国际顶尖设计大师相遇峰会,以全新的国际视野聚焦当今“创意、人文、低碳”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创意设计,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流行趋势会”于4月10日在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隆重举行。作为每年举行的国际室内设计师学术交流峰会,本届会邀请来自美国、英国、荷兰、韩国和中国等六位国际著名建筑室内设计大师作前瞻性演讲。

IFI主席莎茜.凯纳女士在演讲中充分肯定了上海室内设计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她强调:建筑设计要赋予历史文化的传承精神,建筑室内设计要对未来人类居住环境的科学指向。其可持续设计发展思维,对唤醒当今室内设计师如何以继往开来、创意创新,把握人文、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具有深度的启发。

David Archer和Julie Ann Humphryes两位建筑室内设计师曾共同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颁发的“2011年度世界酒店餐厅类最设计奖”,本次“会”上他们以“历史情境中的新酒店设计”为题,对自己获奖案例作详细解析。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会长李淳寅教授从工业设计角度,强调了设计策略和设计管理。他的新观念就是“追求设计完美永远没有终点”

来自荷兰MVRDV建筑设计公司创始人Nathalie de Vriess(娜斯拉.维瑞丝)女士设计的住宅及商业发展项目遍及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法国、英国、美国及中国,会上,她以“空间设计如何适应当今新兴群体的诞生”为题作了精采演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曙教授作了“室内装饰行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演讲,较全面地讲述了中国建筑行业的特征,系统分析了优秀中西方文化传承的本质,提出了室内装饰行业的发展就是创新,论题贴近现实,解析透彻,成为“会”的精典压轴。

“会”见证了“创意设计,引领未来”对推动当今室内设计发展的核心价值,昭示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低碳环保,坚持科学发展,实践创意创造的发展理念,为室内装饰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举行隆重的“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金座杯’颁奖仪式”,开启了中国室内设计国际权威奖项先河,有力提升了上海“设计之都”的国际地位。

“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金座杯’颁奖仪式”于4月10日下午在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举行。“金座杯国际建筑室内设计大师奖”是首次对有突出贡献、有杰出作品的国际著名建筑室内设计大师设立的最高全球荣誉奖,开启了中国室内设计国际权威奖项的先河,有力地提升了上海“设计之都”的国际地位。

“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金座杯’颁奖仪式”以国际化的视野和高度,精心打造室内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充分体现了上海“设计之都”在践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迈出了卓有成就的一步,预示了上海室内设计产业融入国际,走向世界的春天已经来临。通过颁奖,将进一步激励更多的中外著名室内设计师以跨国界、跨地区的热忱集聚上海,为增强上海“设计之都”的影响力、感召力、建设上海“四个中心”贡献力量。

五、设计节系列活动缤纷呈彩,齐声唱响了“设计引领产业,创意创造生活”的主旋律。

设计节系列活动缤纷呈彩:“荣欣弘馆实景装饰样板房”设计精湛,做工精良,价廉物美。中国轻工业联会会长步正法等领导参观后感到非常满意,充分肯定面向老百姓的家庭装饰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路子走对了。 “海峡两岸室内设计创意人才合作论坛”为促进海峡两岸室内设计师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3馆连续举办的“2012装饰材料新品会”、“国际酒店设计及工程论坛”、“中国国际马赛克设计论坛”、“商业照明空间设计论坛”,“国际精品设计展”、“HOTEL PLUS新概念酒店秀”、“第二届W3世界卫浴设计大奖赛作品展示”等系列活动,丰富了本届“设计节”的活动内涵。设计节组委会组织台湾“大中华空间室内设计协会”设计师参观青浦赵巷“吉盛韦邦家居展示展览”,代表们边参观边交流,留下了美好印象,对今后与上海室内设计、装饰的合作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本届“设计节”专题论坛--“首届海德饰博汇陈设艺术高峰论坛”于2012年4月11日在虹桥宾馆举行,它是“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一项专题聚焦软装陈设艺术设计的高峰论坛。西班牙著名设计师玛瑞雅・琼斯.桂诺女士、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梁景华就“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主题作了演讲。演讲结束后,10位建筑室内设计专家上台与听众设计师作了一个小时的互动交流。本次论坛对提升上海陈设艺术设计水平,打造人居环境装饰品牌,推进上海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会长沈国臣说:创意设计是上海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上海室内装饰行业的发展与上海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品牌美誉度紧密联系,协会有责任以专业敏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建设上海“设计之都”。“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组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曹荣昌说:“室内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寄希望通过举行国际室内设计节,进一步丰富上海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的内涵实践,通过室内设计的创意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以此助推室内设计产业的发展。”

“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抓住了“设计引领产业”这一产业关键链节,集聚了海内外资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走低碳经济之路贡献力量,对上海室内装饰产业创新发展,提高民居生活品质和城市软实力均具重要作用。在我国着力推进文化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举办本届“设计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国际化定位,对引领上海和全国室内设计走向更高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15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 室内空间 设计 发展趋势

Abstract: a building whe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is not a function of limited space, but connecting them or what they closed public spa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ace provided people with the place, make building is no longer cold abstraction, the buildings were therefore take the emotion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public architectural interior space cont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ublic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design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Key words: public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代生活中, 很多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封闭而毫无意味的环境中度过, 坐在隔断的空间内, 空气是处理过的, 周围的材料是人造的或合成的, 有时甚至光线也是人造的, 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 人们的感官变得迟钝起来。人们渴望生活和居住空间有意义, 内心盼望与自然沟通, 于是就有了安藤忠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 “自然应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很接近的存在。它应成为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与友人约会聊天时最好的伴侣,我希望将自然重新引入都市之中, 并与日常经历相联系”。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地形和地点, 自然光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引入建筑, 同时引入了户外景致, 使室内外自由衔接; 同时, 自然光引入了时间, 使人们能感觉到季节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 于是人们的居住场所变得有意义和意味。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们对休闲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愈加关注生存状态和整体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甚至塑造着人们的个性、思维和情感。人类对生活质量意识的觉醒反映在对自然光环境的追求上, 人们不再满足于良好的照度, 向往自然是人类的天性。阳光中庭、角窗、落地窗的大量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建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一、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 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 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 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但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为人和人际活动服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 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光环境、色彩、声与材质等内容上。

1、光的设计

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 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 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能制造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 它直接影响到空间形状大小、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影响采光设计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照度、气候、景观、室外环境等, 另外不仅要考虑直射光, 而且还有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

2、色彩设计

色和光不能分离, 色彩作为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一种手段,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 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印象。只有把色彩与室内空间、采光、室内陈设等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色彩设计才算是成功的。

3、材质的选用

公共建筑室内界的饰面材料, 应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和人们的心理感受两方面要求。除了考虑室内的视觉效果以外, 还应注意人通过触摸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美感, 例如坚硬平滑的大理石、花岗岩、金属, 轻柔、细软的室内织物, 以及自然亲切木制材料等等, 应根据空间的不同需求来综合考虑。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 人们已厌倦了钢筋混凝土的生活空间, 人们对公共建筑室内界面材质要求逐渐把目光移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很多天然材料开始受到设计师和大众的宠爱。

4、声环境设计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声环境亦同样不可忽视, 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庭为例,“故乡水”瀑布就是较好地把自然景观和声音引入室内空间, 使整个室内空间增色不少, 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 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 应将形、色、声、质最终融为一体, 赋予人们以综合的心理感受。

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1、绿色概念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概念可以理解或转义为环境共生, 生态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性发展等概念。它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功能与使用的耐久性, 自然能源的再开发, 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再生, 环境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适, 生命周期的整体考虑。经过长时间不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20 世纪80 年代人们提出了“绿色”设计道路, 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也是室内设计必然趋势。

2、生态景观与建筑节能

在国外发达国家, 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空谈, 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 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 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 占据了首要位置。未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将一方面注重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融合, 另一方面将更重视在景观上的联系。在生态、低能耗技术上, 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走在世界前列。在欧洲, 现代生态节能高科技住宅已达到零能耗的技术标准。我国要实现生态节能高科技的应用, 设计专业的深化与整合是前提。目前生态节能建筑发展有两大发展趋势: 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 减少污染,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功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 研究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 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室内环境。国际最新建筑节能技术规范的核心思想, 就是从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 如外墙、外窗、屋顶等) 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 转化为对建筑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 达到严格有效的能耗控制。

3、社会性、艺术性

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整体, 艺术、功能和科学是现代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追求的三个目标。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 有社会属性, 这要求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满足公众的室内功能需求。毋庸置疑, 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 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室内设计从一开始, 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 到后来的简约艺术、波普艺术, 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 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 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 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4、高度智能化

代表21 世纪建筑高科技含量之一的智能建筑, 将是人类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现代科技手段及智能技术在未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 将产生更多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5、高度民族化、地域化过度强调现代化, 公众虽然提高了生活水平, 却又感到失去了民族传统, 失去了过去。因此, 未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 又讲传统。设计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提下, 把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走有特色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古文敏. 人文环境与设计——对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理念定位上的体会[J]. 广东建材, 2008,(09) .

[2] 王渝柯. 当代公共空间中看与被看的关系研究——室内篇[J]. 华中建筑, 2008,(06) .

[3] 戎宁,佟晓娟.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与家具的关系[J]. 商场现代化, 2007,(15) .

[4] 郭文文.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之装饰设计[J]. 山西建筑, 2008,(10) .

[5] 赵大勇,张清华. 浅谈公共建筑室内休闲空间室外化[J]. 山西建筑, 2007,(06) .

[6] 张强. 谈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J]. 陕西建筑, 2009,(10) .

[7] 许广. 我国博览建筑公共空间初探[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