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范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

第1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hancement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ocial secur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roblem has been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irrational factors in China's social secur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ork.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social secur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olicy, and makes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点;问题;政策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comprehensive management;characteristics;problems;policy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328-02

0 引言

社会治安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逐渐提上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被广泛应用在社会治安管理上,对我国社会治安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社会治安形势仍然很严峻,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的势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其治理工作起了限制和阻碍作用。一味的严打或者宽松化治理并不能有效地进行治理。只有继续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等法律体系,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方针和指南,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服务和指导,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成效

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特点

在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中,我国主要是以政策的形式进行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现做如下分析:

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是指按照党的政治和组织领导机制所构建的综合治理领导体系。其既不需要设立专门的法定实施机构,也不需要改变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组织管理。其领导体系就是指按照党的统一领导,对社会治理工作由党和政府共同管理,办事机构对其进行具体管理,同时明确各单位的职责。上至省市,下至县区、乡镇都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制,以便使得社会治安治理工作能够进行明确分工。权责明确,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为指导和标准,对综合治理的相关管理规范加以明确。在综合治理的区域,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明确主管人的责任,并且以“系统抓和抓系统”的方式进行辅助。对于国家各个部门来说,要进行齐抓共管,一切治理措施都必须以综合治理方针为标准,对于基层中的各个单位来说,则可以进行群防群治,专心管理好本部门的人员,处理和本部门、本单位的治理工作,做到各尽其责。

第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调控手段要以政策性责任为核心。可以采取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以及一票否决制来进行实施,或者还可以取消评先评优的资格,甚至将个人的政治荣誉和工作成效相联系等方式来提高治安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办事效率。

第四,社会综合治理政策具有非常广阔的实施主体。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上,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都是政策实施的主体,对综合治理工作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其人员和资产的管理,以便进一步促进社会综合治理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优缺点

2.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优点 政策实施方式在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实施机制较为灵活。如果国家对社会治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比较滞后,为了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率先实行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对其进行指导。

第二,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进行实施可以不必新建实施机制。其完全可以以现行的体制为标准和依托,专门的国家实施体制不必建立。

第三,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来对各个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升迁奖惩进行约束和管理,可以进一步明确其职责,促使其能够严于律己,提高其自身的治安治理效率和质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时按照政策进行实施比较符合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让政府政策可以先行发挥作用。

第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通过相关的指令和措施,可以促使省市县级等各个区域和各个单位的人员能够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

2.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局限性 政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政策具有严格的要求,原则性较强,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措施,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操作方面有一些不利影响。其次,国家不能要求政策强制执行,使得政策的权威性和实际执行情况仍然和预想方案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一些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基础。再者,政策的实施主体也未进行明确规范,对负责综合治理并进行实施的国家管理和部门以及群防组织的性质和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确定,使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缺乏严密的分工层次,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建立开来。另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导致在治理过程中投机违法现象频发,人员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给社会治安工作的有效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

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3.1 主要问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难题,社会矛盾较多,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缺乏明确的定位。管辖综合治理机构缺乏明确的地位,难以断定其是属于政府还是党委。并且治理工作的连续性较差,缺乏具体的实施和治理计划,权威不足,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差,流于形式,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人员编制不合理,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尽管政府对综合治理的人员编制以及资金投入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然而地方资金有限,尤其是对于县镇乡等基层来说,财政更为吃紧,要想加大对人员编制和资金的投入力度,有点力不从心,使得综合治理机制难以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治安防范工作力度不足。有些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较差,缺乏一定的治安措施和治安体系,导致违法犯罪现象经常发生,进一步加大了治理的难度。

3.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建议 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制定来说,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治安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政策,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区域,并且对治理措施进行细化规定和要求,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出现一些变化和调整,对于综合治理政策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能够为社会治安的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和保障。对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来说,明确各级政府的治理范围和职责,加强对人员的合理编制,并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对于社会治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策的指导和服务下,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分工和职责,对人员进行合理编制,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提高治理成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参考文献:

[1]张传玲.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探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6).

[2]卢虎.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毛口乡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1(02).

[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J].人民检察,2006(02).

第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抓治安保稳定”活动和“三打一反”社会治安两年攻坚行动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激励各地各部门团结奋战、合力攻坚,动员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见义勇为,着力营造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群防群治的治安环境和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氛围,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抓治安保稳定”和“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参与部门、组织(个人)先进评选奖励工作通知如下:

一、“抓治安保稳定”奖励办法

(一)奖励对象

镇(街道)。

(二)奖励方法

镇(街道)按“抓治安保稳定”考核结果取前六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同时作为市级“抓治安保稳定”暨“三打一反”社会治安两年攻坚行动先进集体。对获得一等奖的镇(街道)奖励10万元,获得二等奖的镇(街道)奖励8万元,获得三等奖的镇(街道)奖励6万元。其他镇(街道)按考核分值予以奖励。

二、“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评选奖励办法

(一)评选对象

基层参与部门、组织和个人。

(二)评选条件

1.优秀组织,分四类,给予奖励。

(1)市级“抓治安保稳定”暨“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先进集体(20个)

评选对象:“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有关牵头部门下属单位。

评选条件: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三打一反”社会治安两年攻坚行动,成绩突出,效果明显。

(2)群防群治防控工作好(10个)

评选对象:村(社区)

评选条件:

①重视群防群治工作,有一支常年性巡逻队,有若干名志愿者,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义务巡逻,无违纪违法事件发生,群众反映良好;

②积极开展邻里守望和户户联防,有明显成效或典型事例;

③“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

(3)支持参与好、发动员工好、内部安保好(10个)

评选对象:企事业单位、商会

评选条件:

①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②企业内保工作好,并积极参与、支持辖区群防群治工作;

③组织或开展企企联防;

④一年来无“两抢一盗”案件发生。

(4)封闭管理好(8个)

评选对象:村(社区)、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评选条件:

①大力开展农村封闭式小区建设,成效明显;

②大力推进城区老小区改造,围合式自治管理成效明显。

(5)防范效果好(12个)

评选对象:村(社区)专业巡防队伍,志愿者队伍、和谐促进员队伍

评选条件:

①成立并开展工作6个月以上;

②集体平均每人参与“三打一反”攻坚行动时间累计不少于50小时;

③有比较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④有相对稳定的人员组成和服务内容,经常性开展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

⑤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用发挥好,成效明显、社会反映良好;

⑥活动区域内,未发生重特大或有影响的“三打一反”案件。

2.优秀个人,分四类,给予奖励。

(1)市级“抓治安保稳定”暨“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先进个人(150名)

评选对象:“抓治安保稳定”和“三打一反”参与部门个人,镇(街道)所属单位个人。

评选条件:

全力参与“抓治安保稳定”和“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成绩突出,干部群众公认。

(2)组织发动好(20名)

评选对象:村(社区)、企业负责人或班子成员

评选条件:

①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三打一反”攻坚行动,群防群治工作好;

②“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

③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无越级上访和重特大发生;

④企业内保工作好,并积极参与、支持、赞助辖区群防群治工作。

(3)坚持参加好(30名)

评选对象:专业巡逻队员和志愿者。

评选条件:

①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普及志愿服务理念;

②积极参加“三打一反”攻坚行动,义务夜巡或志愿者相关服务工作1年以上、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00小时以上或有社会公认的突出事迹;

③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某项具体工作,尽心尽力,默默奉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④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和不良行为作斗争,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体现良好的社会风尚。

(4)防控效果好(50名)

评选对象:出租房屋房东、小区物业人员、企业内保人员、旅馆工作人员等

评选条件:

①认真履行房东职责,积极提供治安信息、线索,以房管人作用明显的;

②小区物业人员尽心尽职、积极采取防控管理措施,小区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的;

③企业内保人员坚守岗位,积极参加村企联防,企业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的;

④旅馆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行动,工作突出的;

⑤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和不良行为作斗争的。

(三)评选程序

1.市级“抓治安保稳定”暨“三打一反”社会治安两年攻坚行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各地和有关部门按照评选要求和分配名额(附件1),经党政班子集体讨论确定推荐名单,报请市“三打一反”社会治安两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

第3篇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以稳定促发展为主要目标,切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一如继往地对政法综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并加强领导,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

在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决策部署和坚强领导下,政法综治各项制度得到了大力完善,各项措施得到了全面落实。并严格了责任追究制度,同四十四个村、三个居委会、几十个企业、单位、学校签订了

责任状,努力营造了政法综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安网络,形成了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能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各村(居)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组织村民学习各类法律知识,为村(居)民上普法课,今年共举办普法学校普法课12场,每村法制宣传橱窗更换12次,受教育面达

30000人次。向村民发放新《物权法》、《劳动合同法》、《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1000份,加深了居民对新法、新条例的认识。街道办事出还专门邀请*市相关法律专家对各村(居)治保调解

主任开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学习培训;各村(居)也开辟了法律知识专栏,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村民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讲奉

献上来。同时开辟了中小学生第三课堂,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外,街道办事处也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学习,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于宣传到位

,教育到位,机关干部群众基本做到了学法、用法、懂法、守法。

三、做好民调、帮教、帮扶、等工作,巩固综合治理成果

在民事调解方面,充分发挥基层的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街道综治办每月月初,召开综治例会,分析研究本月村综治工作重点,全方位排查本村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做

到矛盾纠纷积极主动办,从而化解群众内部的不平衡心态。一年来,街道工受理纠纷128起,调处128起,成功128起,无民转刑案件发生,调解工作认真、细致、有理、有节、有情、有意,纠纷调处成功

率100%以上。

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刑释人员是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各村(居)在村(居)民花名册的基础上,掌握了重点人口情况,加强了外来人员的管理。对

出租私房的外来人员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对租赁人的租赁期限、来区时间、起止时间、职业等进行详细的核查,并通过片长随时对外来人员登记。街道辖区共登记外来人口55138人次,下一步准备明确出

租房屋的出租程序、方法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对街道5163户的出租户,主动办好出租手续,以进一步落实村委会和出租房主的责任。

帮教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有帮教对象的单位基本做到帮教对象个人资料齐全。村(居)干部经常深入到他们中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对他们不歧视,并将组

织上的关怀与温暖感化那颗曾经受伤的心灵。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

在工作中,我们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重大节日,以及“两会”期间成立应急

工作小分队,及时地对事项进行处理,确保社会稳定,即使有部分情绪激动的村民进京、赴省越级上访,我街道干部也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劝返,并经过各种途径,积极化解矛盾,争取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对生活困难群体及时帮扶。各村(居)干部深入居民当中,对申请低保居民认真核实,坚持不漏报、不冒报,严格发放程序,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在20*年“两节”期间,对困难党员、群众进行

走访慰问,确保了困难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严密群防群治网络,构筑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综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我街道工作的一个重点。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我综治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各村(居)、企业综治工作站、人民调解

委员会,归正人员安置领导小组,普法领导小组等组织相继建立,相关制度也逐渐完善。各村(居)均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工作,还协助派出所、司法所开展了平安、无毒村(居)等活动,对加强

外来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构建起了村(居)、派出所、综治办三维一体的防控网络。

第4篇

关键词:校园安全;安全事件;综合治理;律师;职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78-02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校园安全的维护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许多地区采取了种种措施保障校园安全,但这些措施也仅局限于校内的治安管理,治理效果不十分明显,因为校园管理者并没有完全和社会各部门进行配合,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的广泛作用。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依法维护校园安全也是工作职责之一,校园管理者和律师应当在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中积极配合,以充分发挥法律工作者的职能作用,以协助和配合校园安全这一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可以从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来进行定义。从广义上说,校园安全的主体应该为全体社会公民和学校等单位团体,狭义上的校园安全主体一般指在校学生、教职工。而校园安全的客体包括了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人格等权利,以及学校公共财物的财产权利,当然也应该包括校园文化资产的权益。校园安全的内容应该是对涉及校园人、财、物、校园文化等人身和财产权益综合安全的保护。目前,中国对校园安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学生人身安全,而对于教职工安全、学校公共财产安全等一般不列入重点监测的范围,对于校园文化资产的监控更不被作为校园安全的内容,这种做法显然不能有效保护校园安全。

既然校园安全的范围如此宽泛,那么校园安全的建设原则应包含如下内容:

1.以人为本原则。它主要指生命权。在物权、债权、生命权等各项权利中,生命权毋庸置疑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权利,它是生命主体享有一切权利的前提。校园安全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很复杂的,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以保护校园安全主体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这是校园安全建设的首要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在整个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中,安全事件发生后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样无法有效的从根本上制止校园危险事件的发生。所以校园安全建设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分析一些危险隐患产生的原因和一些初期的迹象,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消灭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从源头上防止校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3.综合治理原则。校园安全是个综合治理工程,它涉及面较广,包括了人、财、物、意识等各个层面中与校园有关的内容,这些都是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比如,校园公共财物的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校园网络安全、校园相关产权的保护等等。所以校园安全需要全面兼顾,综合治理,才能真正确保校园的安全。

4.科学管理原则。校园安全建设要依托科学指导和帮助,这些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的安全程度和安保效率,同时还应依靠在校的所有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调动校园内安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校园安全现状

近几年,中国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这些表现的特点有:

1.安全隐患增多。中国小学、中学尤其是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园区,尤其是大量的社会实体、社会成员进入校园,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些都是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差。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安全意识甚为淡薄,学生思想中仅有的一些安全意识来源于本能和老师及父母简单的提醒。

3.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大。网吧、游戏厅、录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充斥在校园周围,在这些场所中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腐蚀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成为教唆犯罪和滋生犯罪的诱因和温床。

4.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和死亡事故有所上升。青少年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期,比较敏感,当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发生反常情况时,容易诱发一些心理疾病,从而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种类型的安全事件,大学比中小学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律师工作职能在校园安全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其工作范围几乎涵盖社会各生产和生活领域,针对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已经成为校园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律师工作在构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服务作用。律师通过向校园提供法律服务,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使校园矛盾和纠纷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因此,如果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纳入律师的法律帮助,治理成效会有更大的提高。

2.律师工作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由于专业法律工作者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因此可以从现行法律规定和校园人、才、物的权益的角度出发,协助校园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校园安全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维护,从而达到通过法律保护来实现校园安全的目的。

3.律师工作是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普及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当前,校园普法和律师工作还没有得到校园安全治理的重视,但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律师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将律师的法律服务工作引进到校园安全治理中,来加强校园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校园安全法律意识,同时通过律师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的司法建议、调研报告、议案、提案等,从而促使校园安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校园如何充分利用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针对校园安全现状和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着重解决校园安全预防问题,其中包括积极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1.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应提升律师的法律指导地位。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律师法律顾问的作用;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积极动员法律工作者为学生提供法律帮助;开展校园依法维权活动,帮助校园学生解决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加强校园的法制教育,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安排律师参与校园接待工作,建立律师和校园联系制度和责任制度等等。

2.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法律宣讲负责人”的优势作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为大、中、小学生上法制课来教育广大师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帮助学校制定、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 “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发挥学校主渠道的作用,搭建律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广泛普及法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逃生自救等知识,做到法律知识全覆盖;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3.校园建立与学校所在地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联系制度。建立与学校所在地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联系制度,实现安全事件的律师工作介入的联网,充分并及时利用双方的安全资源,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聘请律师担任校内的兼职教导员和法律咨询工作人员,加强对在校师生安全意识的法律教育。

4.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法援工作。校园积极主动地与律师联合,及时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5.为律师参与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创造条件。校园管理者应当主动聘请律师参与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律师的协助下,制定校园安全的发展计划、指导措施和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合宪、合法,同时扩大律师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影响力,使律师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方略的实施和构建校园安全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律师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推动和促进校园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律师工作在校园管理中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因此,我们应当提升律师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管理地位、凸显律师作用、彰显律师价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充分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校园安全;安全事件;综合治理;律师;职能作用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校园安全的维护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许多地区采取了种种措施保障校园安全,但这些措施也仅局限于校内的治安管理,治理效果不十分明显,因为校园管理者并没有完全和社会各部门进行配合,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的广泛作用。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依法维护校园安全也是工作职责之一,校园管理者和律师应当在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中积极配合,以充分发挥法律工作者的职能作用,以协助和配合校园安全这一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可以从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来进行定义。从广义上说,校园安全的主体应该为全体社会公民和学校等单位团体,狭义上的校园安全主体一般指在校学生、教职工。而校园安全的客体包括了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人格等权利,以及学校公共财物的财产权利,当然也应该包括校园文化资产的权益。校园安全的内容应该是对涉及校园人、财、物、校园文化等人身和财产权益综合安全的保护。目前,中国对校园安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学生人身安全,而对于教职工安全、学校公共财产安全等一般不列入重点监测的范围,对于校园文化资产的监控更不被作为校园安全的内容,这种做法显然不能有效保护校园安全。

既然校园安全的范围如此宽泛,那么校园安全的建设原则应包含如下内容:

1.以人为本原则。它主要指生命权。在物权、债权、生命权等各项权利中,生命权毋庸置疑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权利,它是生命主体享有一切权利的前提。校园安全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很复杂的,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以保护校园安全主体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这是校园安全建设的首要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在整个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中,安全事件发生后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样无法有效的从根本上制止校园危险事件的发生。所以校园安全建设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分析一些危险隐患产生的原因和一些初期的迹象,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消灭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从源头上防止校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3.综合治理原则。校园安全是个综合治理工程,它涉及面较广,包括了人、财、物、意识等各个层面中与校园有关的内容,这些都是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比如,校园公共财物的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校园网络安全、校园相关产权的保护等等。所以校园安全需要全面兼顾,综合治理,才能真正确保校园的安全。

4.科学管理原则。校园安全建设要依托科学指导和帮助,这些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的安全程度和安保效率,同时还应依靠在校的所有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调动校园内安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校园安全现状

近几年,中国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这些表现的特点有:

1.安全隐患增多。中国小学、中学尤其是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园区,尤其是大量的社会实体、社会成员进入校园,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些都是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差。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安全意识甚为淡薄,学生思想中仅有的一些安全意识来源于本能和老师及父母简单的提醒。

3.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大。网吧、游戏厅、录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充斥在校园周围,在这些场所中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腐蚀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成为教唆犯罪和滋生犯罪的诱因和温床。

4.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和死亡事故有所上升。青少年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期,比较敏感,当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发生反常情况时,容易诱发一些心理疾病,从而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种类型的安全事件,大学比中小学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律师工作职能在校园安全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其工作范围几乎涵盖社会各生产和生活领域,针对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已经成为校园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律师工作在构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服务作用。律师通过向校园提供法律服务,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使校园矛盾和纠纷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因此,如果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纳入律师的法律帮助,治理成效会有更大的提高。

2.律师工作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由于专业法律工作者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因此可以从现行法律规定和校园人、才、物的权益的角度出发,协助校园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校园安全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维护,从而达到通过法律保护来实现校园安全的目的。

3.律师工作是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普及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当前,校园普法和律师工作还没有得到校园安全治理的重视,但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律师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将律师的法律服务工作引进到校园安全治理中,来加强校园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校园安全法律意识,同时通过律师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的司法建议、调研报告、议案、提案等,从而促使校园安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校园如何充分利用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针对校园安全现状和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着重解决校园安全预防问题,其中包括积极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1.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应提升律师的法律指导地位。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律师法律顾问的作用;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积极动员法律工作者为学生提供法律帮助;开展校园依法维权活动,帮助校园学生解决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加强校园的法制教育,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安排律师参与校园接待工作,建立律师和校园联系制度和责任制度等等。

2.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法律宣讲负责人”的优势作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为大、中、小学生上法制课来教育广大师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帮助学校制定、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发挥学校主渠道的作用,搭建律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广泛普及法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逃生自救等知识,做到法律知识全覆盖;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3.校园建立与学校所在地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联系制度。建立与学校所在地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联系制度,实现安全事件的律师工作介入的联网,充分并及时利用双方的安全资源,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聘请律师担任校内的兼职教导员和法律咨询工作人员,加强对在校师生安全意识的法律教育。

4.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法援工作。校园积极主动地与律师联合,及时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5.为律师参与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创造条件。校园管理者应当主动聘请律师参与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律师的协助下,制定校园安全的发展计划、指导措施和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合宪、合法,同时扩大律师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影响力,使律师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方略的实施和构建校园安全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律师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推动和促进校园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律师工作在校园管理中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因此,我们应当提升律师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管理地位、凸显律师作用、彰显律师价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充分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在全区召开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大会后,局党组领导行动迅速,3月6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此项工作,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由吕彩兰同志担任组长,韦学鸽、郑南演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了组织有保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确保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于3月7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会议及时传达区委会议精神,对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工作开展培训测评,在当场开展的测评中逐个过关,非常满意达100%;对因事不能参加会议的职工,会后由分管领导或股室负责人对他们进行培训、测评,逐个过关,确保了全体干部职工对政法综治工作的知晓率、满意率。

(一)领导重视。局党组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稳定观,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局党组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班子会议和干部职工会议上同时部署,坚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督查,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要求,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负责人配合抓的工作格局,达到局每个干部职工都要过关的要求。

(二)深化宣传发动,确保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一是会议动员。3月7日上午,区机关事务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会议,及时传达区委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工作的会议精神,部署开展我局工作。二是广泛宣传。我局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美丽____·清洁乡村”活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局派出的工作队员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做到宣传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干部,上门宣传深入到每一个农户,努力实现上门入户宣传工作全覆盖。积极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政策、法律法规,解答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疑问和对政法部门的误解,引导他们通过合法程序和法律援助渠道解决诉求,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对群众进行当前治安形势的宣传,让群众了解我区社会治安状况,认识自己的重大责任。通过我们的积极工作,拉近了群众与我们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加强单位内保防范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内保组织,强化安保措施,提高防控能力,看好自已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一是对区行政中心、区党校综合楼、区建投大楼、区会堂等配足配强安保队伍,加大治安巡逻密度,加强防范工作。二是加大技防力度,在区行政中心各重点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不断加大防范力度。三是在敏感时段和重要节假日要实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工作制度,提升干部职工防突发事件能力。

(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针对区行政中心的消防设施、水电设施等可能发生安全的突况,制订完善工作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落实,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五)加强队伍建设,塑造队伍良好形象。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牢记宗旨、苦干实干、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塑造队伍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加强纪律作风整顿。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严重影响队伍形象的行为。二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受理、及时查处人民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投诉,做到有诉必接、有署名必反馈,反映属实的,必须严肃处理和整改。

我们对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工作做了一定的工作,由于我局的工作人员队伍庞大,有100多人,编外人员占绝大部分,综合素质不齐,个别职工对公众满意工作的理解认识不高,法律意识不够强等。

四、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内部管理。今年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落实专项整治。积极组织开展节日前后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是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认真整改。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本单位职工无参加“__功”等组织活动。安全生产实现“五无”目标(无集体越级上访、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员工违法犯罪)。

(二)加强综治学习教育。积极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法律法规;认真我区宣传政法、综治及平安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开展向王潮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的忠诚品格,学习他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奋发有为

第7篇

关键词:检察建议;法律监督;社会管理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多年来为了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实现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法律对检察职权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工作形式。一直以来检察建议都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等原则性的规定;直至2009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检察建议制作不规范、发送混乱等情况下发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1],对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制发程序及管理等做了相关的规定,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的一种重要法律文书,才有了全面、统一的详细规定。

检察机关除了担负打击犯罪的职能外,还负有宣传法制、教育群众、预防犯罪等法律监督职能,这些职能必须通过非诉讼活动来实现。实践中,检察建议就是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介入社会管理,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检察人员身处办案一线,对法律条文和案件发案特点、趋势等较为熟悉,如能结合案件和现实情况做好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和建议,那将有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极大提高社会管理成效。当前检察机关发送的检察建议主要集中如下几方面:一是结合办理刑事犯罪案件,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相关责任,向发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建章立制、改进工作、堵塞漏洞的检察建议;二是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就加强管理,完善制度,预防职务犯罪提出检察建议;三是结合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就社会反响大、突出的民事纠纷问题和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提出对策、建议。[2]从这几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检察建议已经涵盖社会综治、反腐及民事和行政执法等领域,而当前这些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正是群众反响比较大,比较集中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检察机关和检察建议在完善社会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检察建议往往停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检察建议被列入各业务线的考核指标,出于应付考核需要,制作检察建议书往往是应付了事。检察建议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2、检察建议的制作往往各人、各科室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导致检察建议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检察建议的制作仅仅是案件承办人根据个案或一系列案件的情况凭借自己的一些思考进行的,由于各人对同一事实的感受不同,各科室职能和所处位置不同,因此看问题的角度等也不竟相同,导致最后的切入点和给出的对策、建议存在较大的差距,极大影响了检察建议的质量。

3、承办人与检察建议制作人脱节,造成检察建议内容不能贴近实际情况。比如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现实中往往是由各级院的职务犯罪预防科在自侦部门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有关资料(诸如侦结报告、意见书、案件分析报告等)基础上制作检察建议,可以说制作人员接触的是经过案件承办人筛选后的案件信息,在这些可能二手、三手材料基础上制作出来的检察建议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刻。

4、由于检察建议的内容常常要涉及专业领域,需要专业知识,而检察人员往往不具备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很难就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由于检察人员往往对实际情况难以全面掌握,在制作检察建议过程中往往又缺少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因此很难从被建议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为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内容。这些不切合实际,没有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几乎不可能引发被建议单位按照建议内容采取相关措施的动力,只能做些表面功夫甚至是“书面功夫”应付检察机关。久而久之,不仅检察建议的社会效应无从谈起,就连检察机关的威信也将丧失殆尽。

5、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难以监督。检察建议的发出仅仅是开始,检察建议上的建议、措施要真正发挥作用、落到实处还需要被建议部门认真采取相关措施,体现在日常管理、执行上。现实中,检察建议发出后,往往会要求对方在三十日内给予书面反馈,对方单位也都会给予书面反馈意见,但一般也就仅此而已。建议内容是否引起足够重视,整改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还缺少事后的监督。

6、检察建议的效力究竟几何。检察建议作为一种非诉讼法律文书,从其字面涵义看,仅仅是建议,既然是建议就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并且《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也并没有对检察建议是否具有强制执行的属性做出规定,因此是否采纳检察建议、采纳多少建议、建议落实到何种程度全凭被建议单位自己决定,这就把检察建议的效力打了大大的折扣。

要牢固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发挥检察建议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在提升内功和改变外部环境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检察建议的社会效应:

1、从思想上重视检察建议工作,转变检察人员的只有积极办案才是检察机关首要任务的认识。我们不是为了打击犯罪而打击犯罪,我们惩戒罪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预防犯罪,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分析案件特点、犯罪轨迹,找出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然后通过检察建议帮助案发单位亡羊补牢,完善规章制度,从而减少犯罪机会。

2、检察建议的制作程序应该更为科学和规范,确保检察建议准确性、针对性,增强检察建议的质量。《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虽然规定了检察建议需“报请检察长审批或者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但这只是对最后把关做了规定,却没有具体规定检察建议制作的程序。

高质量的检察建议应该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检察建议制作流程。首先检察建议的初稿制作人必须是案件的承办人或是自始至终参与案件办理的人员,其掌握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并且由于其身处办案一线,直观的感受最强烈,最容易发现有关问题和漏洞。其次,检察建议初稿必须经科室负责人修改。一般而言,科室领导都有多年从事该项工作的经历,经验阅历较为丰富,由其对初稿进行把关修改可以去粗存精,更容易得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对建议措施等内容的把握上也更为准确和有针对性。再次,修改后的检察建议应在单位一定范围内公开,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吸纳有益的建议和对策。最后,检察建议的内容还应与被建议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使建议切实可行。

3、实行专家询问制。检察机关查处的案件包括社会各个行业,而查处的问题涉及专业性强,如财务、计算机、招投标、评估……检察人员的知识面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度和广度与专业人员都相比较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难免在提出检察建议时,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建立专家询问制是顺应形势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行业系统专业人士的知识,帮助我们找准“病灶”,开出良方,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我们检察建议的质量;另一方面,行业专家大多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有利于检察机关与人大、政协的了解和沟通,同时也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

4、要建立联系和回访机制,一方面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联系,确保制订的检察建议内容贴近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强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的监督,对于未获回复的检察建议应重点回访,查找原因,帮助被建议单位落实建议。

5、完善法律监督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应寻求党委政府及人大的支持,建立检察建议的执行监督机制,出台相关意见,确保检察建议具有一定强制效力,对不认真落实检察建议有关内容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树立检察建议的权威。就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而言,无论是在监督的力度上还是监督的广度上,检察机关都有较大的局限,因此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及人大在监督落实检察建议方面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势在必行。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察建议发能发出去,做能做得了。

总之,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武器,只有在内规范化检察建议的制作过程,提高检察建议的质量;在外营造有利于检察建议推行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出检察建议在完善社会管理方面的效用。

注释:

[1]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载于正义网

第8篇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X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X年,是我镇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镇人民政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负重奋进、顽强拼搏,战胜种种困难,全面实施“交通先行、工业兴镇、农业稳镇”战略,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业绩辉煌,亮点纷呈,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增长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6%,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财政总收入2841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地方收入722万元;实现固定资产投入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2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5元,计划生育率达98.5%。各项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增长,超额或全面完成镇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我们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关系枨冲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负重加压,迎难而上,进行了枨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通建设。近二年来交通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总长为27.5公里的新杨公路、西南干线枨冲段、浏青公路全线竣工通车,青草、牙际山、新南桥、平息和沿河等村(居)村级道路硬化或砂改油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张家店村、橙冲居委会八角亭的标准化渠道建设初见成效;沿河村的国土整理项目进展顺利;镇域内水库、山塘河坝得到修缮和维护。能源建设继续加强。和平村董家塘等地完成了农网改造的扫尾工作,全年新增沼气池300个。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大大增强了我镇经济发展的后劲。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突出工业发展主题,围绕工业兴镇的思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壮大规模工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花炮主导产业质量不断提升。充分发挥“青草礼花”和“枨冲红炮”等品牌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非花炮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引进化工、食品、纸业、生态休闲、农业开发等行业的企业12个,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变。目前,全镇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规模企业达14家。随着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规模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为广大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免费镇政府工作报告下载,镇政府工作报告是为广大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镇政府工作报告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镇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文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结合枨冲实际,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烤烟、花卉苗木、蔬菜、楠竹、中药材等产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24942亩,烤烟2000亩,花卉苗木8000亩,蔬菜1000亩;牲猪养殖大户达175户,年出栏牲猪7.91万头,家禽饲养大户达101户,年出笼家禽103万羽,此外,黑山羊、奶牛等特种养殖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以溢品鲜豆鼓厂,红双喜食用醋厂等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品牌效应初现端倪。此外,名河食品加工厂、高家洲食品厂的引进,为农产品深加工创造了条件。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百里花木走廊枨冲段全面竣工。张家店村被确定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农业综合开发亮点纷呈,董家农业综合开发、西沅华山避暑山庄、张家店珍稀植物观光园、高家洲农业综合开发、黄板桥药材加工和丁头名贵苗木开发等一系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见成效。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明显加强,抓住百里花木走廊通过我镇的机遇,重新规划集镇建设规模和建设品味、风格,使之融入百里花木走廊观光带之中。复兴路开发正式启动,集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进城镇的热情高涨,全年共有520人进城镇安家创业,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建立健全了投融资机制,树立了城镇经营理念,盘活了土地资源,把集镇资产全面推向市场。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百里花木走廊上秀美的城郊公园正在逐步形成。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200X年,我们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两个主攻之一,摆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服务,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全年共引进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4850万元,其中市外资金3700万元,市内资金1150万元,协议引资2.91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晨

第9篇

在人大、政协“两会”闭幕之际,下午又紧锣密鼓地召开高规格的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充分说明了县委、县政府抓好今年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县工作,隆重表彰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排难奋进,开拓创新,为跻身全市发展第一方阵努力奋斗。等会县委汪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团结战斗,奋力拼搏,20*年工作成效显著

刚刚过去的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奋力赶超,我县呈现出了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生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达37.46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4.336亿元,增长4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9亿元,增长4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7亿元,增长20.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4元,分别增长8.33%、9.1%。特别是财政收入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提前两个月实现“三年翻番”目标,总量跃居全市第四,增幅位列全市第二。全县新增长1个财政收入过1000万元的乡镇,2个过500万元的乡镇,*财政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永平、陈坊、湖坊等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全面进步,全县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2家。

——招商引资再上水平,项目建设强势突破。不断创新方法和举措,强化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责任,加大乡镇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新引进企业项目21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6.28亿元,外资1043万美元,全年共争取上级扶持项目231个,资金总额达3.98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工业企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陈坊、虹桥、武夷山等乡镇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县财政局、发改委、水利局等单位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综合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园区平台作用初显,工业效益快速提升。一是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共征用土地355亩,平整土地600亩,硬化道路5公里,铺筑路基3公里,埋设各类管道7.1公里,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园区产业规模开始显现。按照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金属加工企业和化工类企业,推动入园企业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新开工企业达23家,其中金汇、鑫汇、金瑞、光旭、屹立二期等五家企业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园区亿元项目达到13个。三是园区贡献进一步增大。去年工业园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亿元,增长55.79%;上交税收6023万元,增长77.1%,效益明显提升。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是主要农产品产销两旺。粮食总产达到18.17万吨,连续五年实现增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4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产生了一大批粮食种植大户、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农产品流通优秀经纪人。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农业龙头企业及传统产品“复苏工程”进一步发展,新增16家龙头企业,江天科技有限公司和灿海农产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重新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农民流通组织进一步壮大,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6个,9个被列入全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三是农副产品品牌建设加强。红芽芋产业基地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黄岗山有机茶获全国茶叶国际博览会优质奖,灿海农产品有限公司被批准为供港澳白蘑菇、草菇生产销售基地。全年新增6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4个无公害水产品。四是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争取到农、林、水项目91个,资金1.4亿元;全面开工建设伦潭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实施了2座中型和2座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3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抓好了10个省级小农水项目,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实施了*镇1.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0.5万亩。湖坊、鹅湖、新滩等乡镇水利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五是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整合各类资金4303.4万元,高标准建设81个试点村,硬化村内道路81.2公里,改造厕所1460个,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试点村产业建设、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得到较快发展,*等乡镇新农村建设再创佳绩,全县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固定投资增势强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是县城建设持续加快。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用于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桥、堤、路、水、电”等系列工程,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开,县城功能不断强化。城西防洪堤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将城西土地有效地保护了起来,为城西大开发奠定了扎实基础;城西铁路下立交桥涵建设进展顺利,将打破峰福铁路对县城拓展的束缚;信江大桥建设按进度稳步实施,将实现县城与高速公路零距离对接;启动了凤来大桥加固拓宽和汪乌线河口至鹅湖段改造工程,构建县城东快速通道。4万吨新自来水厂已通水运行,城南35千伏变电站即将投入运行,县城居民用水、用电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二是城市管理不断规范。扎实有力地开展“五城同创”工作,严格落实了环境卫生巡查和“门前三包”制度,县城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大力整治了人力三轮车营运市场,县城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对明清古街及周边1385户居民的入户线路进行改造,提高了明清古街防火等级。三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新滩、永平、石塘等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又上了一个新水平,全县硬化农村公路路面235.6公里,改造路基83公里,实施了5个渡改桥项目,新建了5个农村客运站和45个候车亭,特别像湖坊安兰村等一批农村公路建设模范村,已实现了各自然村之间通水泥路,城乡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节能减排有效开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策应鄱阳湖生态圈建设,迅速开展林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共清理木材林和毛竹林面积77万亩。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扎实搞好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长防林、日元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全年新增造林面积3.6万亩,涌现了湖坊、鹅湖、永平等造林绿化先进乡镇和一批林业种植大户。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淘汰关停了6家污染企业,启动工业和城市生活两个污水处理厂建设,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8%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5%。我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生态保护先进县”称号。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民生质量逐步提高。年初向人民群众承诺的8个方面50件实事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享受低保人数大幅提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了73所村卫生室、3个中心卫生院和1个县级综合医院达标建设。新建、扩建、改建校舍2.8万平方米,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资助了432名普通高中、784名职业高中、117名考入大学的特困家庭学生。坚持实施好安居工程,继续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对符合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第一期租房补贴金56万元已发放到困难家庭手中。

——和谐社会不断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大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深入推进了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放心乡镇建设。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展顺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8‰以内,下降2.75个千分点,永平镇、武夷山、天柱山等乡镇计生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切实加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处理了一批复杂疑难案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形成了打防控一体化长效机制,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在高危行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衡。此外,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各地各部门形成了强大合力,县地税局、国税局、公路分局、国土资源局、供电公司、信用联社等单位在服务地方上做出了较大成绩,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应当说,过去的一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帮助、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在座各位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你们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并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客观分析我县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说是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从纵向比,与过去比,我们确实是发展了。但与横向比,与其他先进县区比,我们发展的速度还不快,发展质量还不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加深。从客观上讲,我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稳定增收基础还不牢;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稳定的增长型税源不多,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改革深度不够,对外开放步伐还不快,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仍然突出。从主观上讲,我们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部门利益作怪等问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精神状态不振,工作作风不实,只讲待遇,不讲奉献,还有推、拖、踢皮球现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努力跻身全市发展第一方阵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经济社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央、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发展总体规划,今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突破2009,实现财政收入保五争六,跻身全市发展第一方阵”的要求,持续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个*”,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环境建设年、机关效能年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42.33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5.2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7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9元,分别增长8%、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全力推进”: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1、突出招商引资,大力推动项目建设。要坚持“主攻工业”战略不动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抓好各类项目的引进和开工建设。一是要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一批县外、市外、省外以至国外的大中型项目企业,力争年内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二是要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上取得新突破。要抓住国家和省里增加投资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积极协调,主动对接,全力以赴跑项目、争资金,全年确保向上争取项目资金4亿元,力争达到4.5亿元。三是要在项目开工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对于已签约的项目,要落实专人,全程跟踪,积极搞好协调服务,要重点抓好康峰化工、安邦阻燃、宏进化工、千化化工、天易电路板、力邦电子等项目前期工作,使其尽快开工;要认真实施好向上争取到的项目,下大力气抓好一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让项目尽快惠及全县百姓。四是要在重点项目推进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金帆达生化、鑫瑞铜业、红叶实业、东沿药业、荣昌实业等在建企业的建设速度,使其早日竣工,达产达标,确保新竣工投产企业超过15家;要实施好一批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五是要在园区建设上有新突破。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位调高、做大总量、搞好服务”的总体思路,完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增加可用土地2000亩;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建设生态园区;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为二类园区。

2、提高服务水平,着力帮优助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落户园区的金属加工企业资金链受到影响,帮助这些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难题成为当务之急。要在钻研政策的基础上,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变危机为契机,要借助*黄岗山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通过提供贷款贴息等措施,帮助金属加工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要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要坚持“五个一”项目服务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部门服务、乡镇跟踪、干部锻炼、群众支持”的帮扶原则,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3、坚持科技先导,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快企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步伐,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二是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煤炭、铅锌、毛竹等传统产业、产品进行再加工,再开发,再利用,通过拉长产品链条,放大产业效益,努力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是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坚持关小上大,积极淘汰改造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项目、产品和工艺,切实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1、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要抓好示范村建设。抓好以“六改四普及”和“三绿化一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绿化建设,在实现让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同时,按照绿化净化美化要求,推进试点村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努力打造一批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生态文明村。二要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率。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以及水利、能源等方面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试点村建设,努力形成“各级政府投一点、受益农民出一点、包扶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投入机制。三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务工经济、“农家乐”旅游经济等,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济人队伍,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全面提高81个新农村建设村点的产业经济和人居环境发展水平。

2、积极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在粮食生产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控制土地抛荒撂荒现象,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土地流转市场,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和种粮大户集中,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确保粮食总产达到20万吨以上。

在种植业方面:突出抓好优质稻、红芽芋、白莲、食用菌、高产蔬菜等“十大”基地开发建设,通过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确保经济作物复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在养殖业方面:以生猪和畜禽为突破口,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抓好“两个重点”,即以河口、汪二、新滩三个乡镇为重点的生猪养殖区,以石塘、葛仙山两个乡镇为重点的畜禽养殖区,推进畜牧业养殖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

在特种水产养殖方面:抓住我县被评为“全省渔业先进县”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鳗鱼、小龙虾等特色水产业的发展,确保鳗鱼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000亩。要力争“*省*县长江四大家鱼良种场建设项目”申报成功,努力建设一批标准鱼池。

3、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下大力抓好以改土、兴水、造林和修路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抓紧实施大坝建设工程,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实施好丰产、彭塘等11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丰产小流域专项治理等项目;抓好10个小农水建设项目,争取启动炉塘灌区建设,使我县水利基础设施有一个大提升。

二是抓好农业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要认真实施湖坊镇河西6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高质量完成湖坊镇1.5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积极组织申报2.25万亩的石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1000亩的“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

三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启动36.2公里通乡油(水泥)路建设,硬化160公里农村公路,新建50公里通村砂石路,新开工建设7座“渡改桥”项目,新建4个乡镇客运站和3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四是抓好造林绿化工作。要扎实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实施好公益林保护、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植树造林5.81万亩,保护生态公益林85.76万亩,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切实加大林政管理,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和网络,开辟防火线60公里,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10公里,严格保护森林资源。从现在起到清明前后,要进入一级防火,杜绝一切野外火源。凡出现火灾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步伐1、积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大力提升城市聚集度。一是要坚持大思路、高标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古镇保护规划、县城城西新区详细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规划。二是按照“开发城西,推进城南,完善城东,规划城北,改造城中”的思路,加快县城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区规模,提升品位。建成信江大桥、城西防洪堤、城西铁路下立交桥,加宽清湖桥,实施城西新区路网及景观大道、狮江大道西段延伸两大工程,着手搬迁汽车站,适时启动城西土地开发。完成城南新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城区外环路,争取在城南新建两座铁路下立交桥。完成城东汪乌线河口至鹅湖段二级公路改建、凤来大桥加固拓宽、胜利南路改造等工程建设,新建城东停(洗)车场。继续实施城中里弄小街改造工程,搞好费宏小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城区自来水管网。尽快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马鞍山公园一期等建设工程,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实施自来水跨江往北工程,做好燃气管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三是认真实施乡镇总体规划,加快完善集镇路、水、电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推进景区、街区、矿区及公路沿线的中心集镇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努力提高中心城镇的人口、产业、市场、文化、信息聚集能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2、认真开展“五城同创”,大力抓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一要以净化、美化、亮化为标准,不断加大县城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单位、社区、居民点和商铺门前“五包”责任制,努力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和社区服务水平。二要依法强化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实施好滨江花城、信江龙庭、天赐家园、万盛花园、相府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探索改革小区物业管理体制,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三要积极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不断提高集镇居民的文明素质,激发人们建设家园、爱护环境的热情。

3、狠抓专业市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业。一是在继续培育壮大县城目前已形成的特色专业店、超市以及商贸街的同时,突出重点抓好新滩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把我县县城打造成全市较大的商品集散基地。二是下大力抓好乡镇专业商贸市场建设,突出抓好永平镇综合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三是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下大力搞好物流配送体系和乡村集贸市场建设,全年新建农家店50个,进一步提高农村商品配送率。四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完善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让农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增值环节获得更多收益。

(四)全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加快旅游开发步伐

要深刻挖掘古代传统历史文化,充分依托“八千”资源,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使其与当代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县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认真做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移植和保护工作,加大文物普查力度,加强对书院文化、商埠文化、造纸文化、道教文化、乡俗文化、畲族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每一片小区、每一幢建筑、每一个设施之中。要下大力开发各种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朝阳产业。要完善各景区详细规划,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把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经营推向市场,引进战略投资者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突出抓好葛仙山、鹅湖山、北武夷大峡谷等景区开发,力求取得新突破;要加大对河口明清古街、石塘古镇、辛弃疾墓等旅游资源保护力度;要加强旅游整体促销,搞好旅游区域合作,优化线路组合,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放大效应,推动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服务业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亿元。

(五)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

1、积极实施“五大”民生工程,改善提高民生质量。一是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要加强农村中小学配套设施和农村中学实验室建设,扩大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范围,资助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入读技工院校,符合条件的每人补助学费4000元。二是创业就业工程。以创业带就业,新增18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个人创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加强就业培训,培训6800名农村劳动力,免费为4200名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提供技能和创业培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三是医疗卫生健康工程。力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提高到3.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统筹基金使用率达到85%。确保1-6级残疾军人和在乡退伍老战士基本医疗费用保障率达到100%,确保以乡为单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率达到100%。四是社会保障工程。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到3.3万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人均增加140元。扩大城镇职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参保职工达到1.3万人。提高失业保险统筹水平,参保人数达到1.67万人。五是住房安居工程。扩大廉租住房保障,力争新增廉租住房96套,租赁补贴827户。完成永平3.8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惠及423户住房困难职工。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救助制度,让住房条件差的困难群众真正得到住房改善。

2、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保障社会长治久安。一是要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道路、食品、危险化学品、民爆品、消防、学校和公共聚集场所为重点,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要下大力抓好以煤炭企业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切实加大对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着力巩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大局。二是要切实抓好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正确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满腔热情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持全县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三是要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安全和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机制,严厉打击“”组织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做好对台和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县社会稳定。

3、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营造良好人口环境。要不断加强流动人口和边远山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4、扎实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努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以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教育和引导全县人民做诚信公民,当守法公民,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和谐发展。

(六)全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加快依法治县步伐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全县上下要结合各自实际,大力改进机关作风,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不断加快依法治县进程。

一是严格规范行政程序。要认真理清程序,该减的要减掉,该压缩的要压缩,凡定下来的必须按程序办事,做到合法高效;要执行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都要按照行政程序规定进行,严格执法程序;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要做到法律法规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是努力提高行政效能。要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遵循便明、高效、廉洁、规范的原则,减少环节,减少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努力做到三个减少、三个缩减、三个防止。三个减少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三个缩减就是行政许可事项至少缩减30%、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至少缩减30%、单项行政审批时间在现有承诺的时限基础上至少缩减30%;三个防止就是防止机关效能建设的形式主义、防止机关效能建设的文牍主义,防止机关效能建设消极应付走过场。

第10篇

一、石桥地区基本概况

石桥街道地处*区北部,东与江干区交界,北与拱墅区相连,地域面积9.73平方公里,辖区共有7个社区,在册常住人口18404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辖区经济持续发展,流动人员日益增多。据统计,20*年至20*年,石桥地区流动人员总数从2.2万人上升至6万余人(大部分居住在撤村建居社区出租房内),年均增长幅度为22.14%。

二、目前石桥地区出租房的治安状况

近几年,石桥地区的主要刑事案件为侵财性案件,20*年全地区共计受理治安案件1171起,受理刑事案件1318件,刑事立案985起,其中侵财类案件897起,而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地是出租房,90%以上的涉案人员(作案者和受害者)为流动人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出租房流动人员发案率高在客观上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量流动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及农村,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二是流动人员中有10%左右的人员无固定职业,无固定经济来源;三是房东治安管理责任心不强,没有较好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四是出租房居住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给作案者创造了机会;五是缺乏对出租房规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三、石桥地区出租房管理采取的措施

结合街道外来流动人员多,出租私房集中连片和流动人员发案率高的特点,为做好外来流动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有效推进“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建设,20*年10月,石桥街道在石桥社区率先开展了以出租房宾馆式管理为抓手的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新模式试点工作,并于20*年3月在街道范围内全面推广。石桥街道出租房宾馆式管理工作机制的探索,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是:

1、以“六个一”为重点,全面推行出租房宾馆式管理

一是健全一支队伍,即:出租房专管员队伍。根据现有出租房的分布情况,按照每40户配备一人的标准选配60名出租房专管员队伍。对专管员队伍的管理,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招聘、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考核。通过专管员日常走访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出租房内的各类治安及消防等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可疑人员,掌握违法犯罪线索,确保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建立一个中心,即:出租房信息服务中心。目前各社区统一建立了出租房信息服务中心,专门用于流动人员办理各类登记办证手续,同时向流动人员提供就学、计生、劳动保障、医疗咨询等各类服务。

三是竖好一块牌子,即:楼道公示牌。各社区对辖区内的所有农居出租房以每3-5幢为单位,在楼道进出口安装了出租房宾馆式管理公示牌。公示牌上有专管员及片管员的姓名、照片、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四是发放一本册子,即:社区出租房宾馆式管理宣传册。街道制作了《出租房宾馆式管理宣传册》,免费向流动人员发放,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出租房宾馆式管理的了解程度,增强工作中的配合性。

五是明确一项规定,即:办证时限规定。街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下发了一项规定,即:凡辖区内的承租人员,必须在入住当天到房东处填写入住登记单,三天内必须亲自或委托他人到信息服务中心办理相关证件。

六是提供一批服务,即:完善一系列服务措施。街道制作了《流动人员牵手工程服务指南》宣传册,免费发放给流动人员,当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通过手册能及时得到帮助。包括为流动人员建立房源信息登记库、暂住证办理上门服务、提供工商办证便利服务等等。

2、以“街道综治中心、社区综治工作站”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出租房宾馆式管理

一是负责出租房专管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当好“管理员”。各社区依托综治工作站,具体落实三项制度,即:一月一检查制度,每月由社区综治工作站对各专管员的所管片区进行综合检查;三月一培训制度,每季对专管员进行为期三天的业务和思想教育培训;半年一考评制度,评比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称职三档,两次以上被评为不称职的专管员予以辞退。

二是负责流动人员矛盾纠纷排解工作,当好“娘舅”。流动人员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有时心理压力比较大,极易产生各类矛盾纠纷。针对上述特点,石桥街道综治委会同公安派出所、各社区综治工作站成立了联合调解室,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三早”,即:矛盾纠纷早发现、重点问题早介入、突出困难早排解。

三是负责收集外来流动人员对社区治安管理的意见建议,当好“听众”。各社区综治工作站以“圆桌对话”、网上论坛、手机短息互动等形式,广泛动员外来人员参与社区平安建设特别是出租房治安问题的大讨论,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

3、以出租房“五好”评比为抓手,不断深化出租房宾馆式管理

为充分调动广大房东自觉参与出租房宾馆式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深化出租房宾馆式管理工作,街道综治委在今年6月份出台了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五好”(治安防范做得好、矛盾纠纷调处好、消防安全落实好、环境卫生搞得好、计划生育抓得好)出租户和“五好”(文明经营诚信好、治安防范做得好、消防安全落实好、环境卫生搞得好、计划生育抓得好)经营户评比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评比活动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制订了详细的评比标准和一票否决项目。评比活动领导小组在大会上对最终确定为街道的首批“五好”出租户、“五好”经营户的代表表彰授牌。各社区对所有“五好”出租户、“五好”经营户授牌并上门安装。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广大房东参与出租房宾馆式管理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外来流动人员法律意识也明显增强,出租房内的治安、安全、消防隐患得到了进一步的消除,今年1-10月份发案率同比下降4.4%,实现了撤镇建街以来的首次下降。外来流动人员的居住、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从而也确保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目前出租房治安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石桥街道通过出租房宾馆管理的开展,在流动人员治安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房东参与出租房治安管理的责任心不强。目前,公安派出所对出租房房东在治安管理方面处罚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浙江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和《*市外来暂住人员管理条例(2004修正)》,外来承租人未办理暂住证等相关证件,对房东处罚的最高额度为500元,这一额度对房东的震慑力度不大。同时,《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出租私房内发生刑事案件或消防安全事故后,房东应负何种责任没有明确规定,致使房东轻视出租房安全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更好地履行出租人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2、出租房专管员在管理的权利及义务严重倒置。目前,石桥地区出租房管理的主要人员为出租房专管员及协管员,共有117人(其中,协管员42人为全市统一招聘分配,国家财政拨款)。根据市、区等综治部门的考核要求,出租房流动人员的登记办证率要达到95%以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协管员与专管员必须频繁地上门检查登记,对没有登记办证的人员往往要检查其身份证等合法证件,否则就会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员无证和人户不一致现象。但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公安民警不在场的情况下,这些管理者实际上无权检查公民身份证件,更无权进入出租房内检查可疑人员和可疑物品。上述问题一方面对公安机关掌握流动人员信息及发生案件后的侦破带来难度,另一方面也极易因管理权限问题引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纠纷(如今年9月华丰社区的专管员因管理权限问题与承租人发生了较严重的纠纷)。

3、对承租人员拒不办理登记办证手续的,公安机关执法成本太高。根据《浙江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规定:不办理《暂住证》或不办理更正、换领、补领手续的,责令限期补办有关手续,并可处50元以下罚款。但是在*区全区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适用简易程序,因此该项处罚基本不执行,由此承租人有恃无恐。

4、出租房管理成本高,社区不堪重负。目前,石桥共有外来流动人员6万余人,按市、区综治部门每500名流动人员需配备一名专管员的规定,整个石桥共需专管员120名,除去区公安分局下派的42名出租房协管员,实际还需专管员78名,按20*年每人年工资2万元(当年*市城镇职平均工资为32440元)计算,全年共需156万元。20*年石桥街道收到区流动人员登记办证拨款约50万元,私房出租税返还39万元,两者相加共计89万元,与出租房管理所需的人员经费相差近70万元,若再算上专管员服装、通讯、交通等费用,则差额突破100万元。

五、加强城郊结合部出租房管理的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做好城郊结合部出租房管理工作,降低出租房发案率,我们建议:

1、明确出租房的出租条件,将现行的出租房登记备案制度改为行政许可制度。对出租人不具备管理暂住人口的基本能力或者出租房屋安全防范设施不到位的,存在安全隐患的,不予以发证,对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的,取消出租资格。

2、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现行法规,明确责任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实施房东责任倒查制。对因房东疏于管理而造成出租房内多次发生刑事案件或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故的,应当对房东进行罚款直至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3、进一步明确出租房专管员的管理权。在规定出租房专管员管理义务和责任的同时,应制定有关条例依法授予他们管理的权利,特别是要明确出租房专管员在一定条件范围内,上门检查流动人员时,有检查承租人身份证件和进入出租房内查看的权利。

第11篇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通过案卷评查和对执法案件个案指导,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过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规范了行政执法程序,纠正了行政执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做法。特别针对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没有将行政执法案件装订归卷、归卷文档资料不完备、作出行政处罚证据完全缺乏(既没有调查笔录、也没有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勘验笔录等证据)、应当适用普通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用简易程作出、应当听证的没有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在案卷中没有体现当事人有权申辨和陈述的权利、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没有送达文书等错误做法进行了纠正和规范。

深入执法单位现场培训与个案指导。已在县拆迁办、交通局两单位进行了执法人员执法实务培训,与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实务交流,对执法人员提出的执法难点、焦点进行了解答,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与素养。

2、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办法”机制

建立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是行政执法程序的重要环节和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行政执法腐败,维护行政机关形象有重要作用。2013年5月,我办草拟了“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办法”,上报县政府,以石府办字[2013]175号文件下发到各行政执法单位。“办法”对适用的范围、程序、内容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可以预见,该“办法”的颁布实施加强了监督、减少了腐败。

3、建立和完善行政调解机制

根据上级精神,为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功能与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成立了“县政府行政调解中心”,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对行政调解的主体、范围、行政调解的原则、程序、结案、归档均进行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能通过行政调解化解的矛盾,决不走行政复议途径,能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矛盾,决不推向行政诉讼,能终止于行政诉讼的纷争,决不流向的原则,尽量化解社会不稳定隐患。

4、参与组织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培训,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度评估

与县政法委组织了全县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培训,就风险评估应当遵循的程序、原则、范围、内容等进行了讲解,使具体工作人员具备了风险评估操作能力。

5、积极履职,推进其他业务工作上台阶。一是不仅认真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职责,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而且积极为其他文件出台,以及招商严把政策关,上半年审核文稿和合同近百件;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当好参谋,注重了重大决策实行听证制度的执行到位,就预留地管理意见认真组织听证会,广泛吸取民智、民意;三是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进步提升,上半年办理行政复议案6件,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

6、积极做好“三送”等中心工作

“三送”工作既抓规定动作,更重创新。1-4月份,我办“三送”工作点为横江镇洋和村。一是帮扶1万元资金发展烟叶生产,洋和村历史上首次全面完成烟叶种植任务;二是扶持了小组番鸭养殖,扶持资金5500元;三是争取项目资金和组织群众修好通组公路3.8公里,其中,鹅窝里1公里、至2.8公里;四是积极争取大排凉毛窝人畜饮水工程和七里迳水库南灌渠维修工程立项;五是筹措资金3000元于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困难群众。5月至今,“三送”工作点调整至小松镇丹溪村,积极争取到了小松街至丹溪村王柏坑等两条通组公路计3.3公里的项目,已督促配合早日动工;同时正在争取水陂修复项目一处及村卫生室项目。

招商引资工作有初步成果。已于6月初邀请台商到县实地考察,达成到县投资3000万元开设鞋厂的初步投资意向。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继续抓好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备案工作,做到政府出台的文件有件必审,有件必备。认真履行依法行政工作的事前监督职能,使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做到合法、合规和符合上级政策措施,又能结合本县的实际做到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为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合法、准确的依据,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有利的法制依据。

2、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成果贯彻执行情况进一步实施监督检查。具体包括:1、是否及时承接下放管理层级、委托实施项目;2、是否重新进行流程再造;3、有关审批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是否对外公示;4、有关印章、书面凭证和格式文本使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5、实施行政许可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6、是否建立相关监督检查制度;7、是否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能;8、行政审批案卷是否立卷归档、立卷归档是否规范等。

3、进一步做好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机制,积极探索行政调解、行政复议的新方法,使人民内部矛盾得以和谐解决,使行政层级监督得到有利的强化,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以加强,进一步提升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准。

第12篇

【关键词】准格尔旗 和谐矿区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晋陕蒙三省交界处,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全旗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境内矿产资源富集,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占鄂尔多斯探明储量的32%),远景储量1000亿吨以上。此外,石灰石、铝矾土、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储量也相当可观。煤炭产业是准旗的支柱产业,在全旗的经济总量中,煤炭产业所占比重接近70%,从2004年起准格尔就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旗,2012年产煤2.7亿吨。

一、准格尔旗在构建绿色和谐矿区方面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准旗在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高度重视矿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内蒙古《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后,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多部门联合行动治理整顿矿产开发秩序,大力排查解决企民矛盾,取得了明显成效。

1.资源开发集中度不断提升。全旗地方煤矿从2005年的207座减少至134座,总产能从2000万吨提高到1.9亿吨,平均单井产能从1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矿井回采率由技改前的平均45%提高到75%。

2.资源转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准格尔旗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全旗现有电力总装机466.4万千瓦,其中火电厂8座、水电站2座。在煤化工方面,伊泰煤制油(全国首条煤间接液化项目)建成投产,还引进实施了煤制甲醇、二甲醚、乙二醇、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一批现代煤化工项目,促进了地区经济转型发展。2012年,全旗在建和建成煤化工产能达488万吨。

3.资源的勘察、保护工作全面加强。准格尔旗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通过加大矿产资源勘察开采监督管理,促进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合理、有序开采,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目标,私挖盗采、滥采滥挖的现象得到有效遏止。

4.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准格尔旗大力推进煤田火区治理,目前全旗共查明煤矿火区53处,煤田火区8处。截止目前,准旗煤矿火区治理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已治理火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回填面积16.7平方公里,绿化面积10.2平方公里。全面开展了“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活动,目前已验收完成露天煤矿复垦绿化面积323.9公顷。

5.矿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准格尔旗积极探索矿区移民搬迁新路子,大力实施“四个一”(即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移民政策,确保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止2012年5月,全旗累计搬迁11115户34465人,累计支付搬迁补偿费约37.42亿元。在促进矿区居民增收方面,政府要求矿山企业优先录用当地居民就业,鼓励农牧民购买车辆、机械等围绕资源开采发展副业,合理提高资源开发补偿标准,积极推行居民以土地、补偿资金入股企业等办法,使群众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6.村企共建和谐矿区方面取得可贵经验。为了促进村企和谐发展,准格尔旗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全力铺开了“村企共建”活动,大力推行村委、企业负责人交叉任职的制度,定期召开村党支部和企业协调工作会议,拉近企民距离,建立互信,实现村企共谋发展思路、共育文明乡风。如纳日松镇“三化”增收模式(即企业用工本地化、村民机具安置股份化、群众致富多元化),大大促进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矿区建设。

二、准格尔旗和谐矿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煤炭产业的迅猛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的强度不断加大,矿区建设进入“矛盾凸显期”,存在于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企民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不容忽视。

1.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和煤矿机械化改造,准旗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力度不够,企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企业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等方面与法律法规要求尚有差距,一些生产经营单位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重事后查处、轻事前监管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2.矿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是由于煤层赋存浅,加之历史遗留问题――落后采煤工艺导致的残留煤柱和煤层易自燃,造成大面积矿井火区。二是井田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爆破震动、地表沉陷、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粉尘污染等问题,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比如房屋倒塌、植被破坏、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等,矿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

3.矿区企民矛盾凸显。煤矿主的暴富与当地群众的贫困落后形成强烈反差,部分矿产所有人(特别是本地人)因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一夜暴富,贫富的巨大悬殊,导致民众心理不平衡,不少群众不满情绪严重,加上个别人煽风点火,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矿区开发强度过大和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矿区企民矛盾已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建设和谐矿区、发展绿色矿山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产业仍将是准旗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解决矿区矛盾,建设和谐矿区,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全旗工业发展中艰巨而首要的任务。

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优做强产业经济。准旗要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推进国家绿色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开采强度与经济规模效益之间的关系,科学核定煤矿产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推进煤矿装备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管理安全信息化,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利用率。二是继续坚持“整合资源、重组资产、关小上大、联合改造”的方针,对已关闭矿井剩余资源和零星边角资源,以现有矿井为基础,采取并购、转让、联合、控股等形式加大整合力度,减少企业总数,扩大企业规模。通过资产重组,优化煤炭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三是切实推进煤炭资源的深度转化,全力打造高技术含量的煤液化、煤气化和其下游产业,推进现有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千万吨级煤化工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发展多种行业集群优势互补的大循环经济,依托丰富的高铝煤炭资源,大力打造“煤――电――铝――建材”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2.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积极打造平安矿区。首先,各级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抓好经济建设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正确理念,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要求企业自觉保证和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创建安全型企业。再次,要继续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继续聘请煤炭行业专家和化工行业专家,专门负责指导煤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继续以“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为重点,加强煤矿瓦斯、自燃发火等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第四,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力推进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重大安全事故行政问责、目标管理“一票否决”等制度,坚决查办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当前,要以解决居民集中饮用水区设定、保护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对于煤矿开采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要严把新建矿井和技改机械化矿井的环保关,对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新建矿井项目不予准入,对不符合环保达标要求的技改矿井不予验收通过;二是高度重视火区治理工作,抓紧推进全旗煤田火区详细勘查,按照《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田(煤矿)火区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规范实施全旗煤田(煤矿)火区治理;三是明确城镇、新农村布点和矿区搬迁集中点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依法保护水资源;四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有责、社会共建、百姓受益”的生态治理模式,通过碳汇林建设、矿区复垦绿化等举措,逐步扩大生态建设覆盖面。

4.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矿区和谐稳定。当前,要广泛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切实提高矿区农牧民群众及企业员工参与和谐矿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矿山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要优化矿区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公开公正公平。要按照“以人为本、防微杜渐”的原则,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矿区察民情、访民意,排除影响矿区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畅通渠道,随时受理矿区群众的举报,及时掌握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在处理企地矛盾时,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又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要采取思想政治工作与协商民主并重的办法,协调责任主体给予解决。对群众的过高要求,要注重引导教育,做到以理服人;对群众的一些过激行为要耐心疏导,切忌简单处置,激化矛盾;对极个别带头组织、煽动闹事者,要严肃依法处置。

5.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同发展互促共赢。在发展矿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矿山开采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实施村企共建,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一方面政府要引导矿山企业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积极主动地开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生产、维护群众利益等工作,逐年投入资金、切实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对通过培训的矿区农民群众,应优先吸纳到企业就业。同时,也要引导矿区村级组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切实维护矿山企业合法权益,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对矿山企业的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地为矿山企业调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矿山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支持矿山企业健康发展。对矿山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要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尽力帮助协调解决。通过上述努力,真正做到群众支持企业、企业带动群众致富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地方加快前进、群众获益更多。

6.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合力共建和谐矿区。建设绿色和谐矿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国土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矿区土地征收、征用、管理和土地复垦工作,认真做好矿区地质灾害的预防、鉴定、监测和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倒卖采矿权和私挖盗采行为,规范矿业开采秩序;煤炭部门要完善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划,严格煤炭矿山企业的审批,加强煤炭生产企业的整合、监管;安监部门要加大矿山安全生产的巡查监管力度,及时监督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环保部门要监督矿产资源开发业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超标排污的矿山企业严格执法、限期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林业部门要注重矿区植被的保护与监管,加强废弃矿山被破坏植被的恢复工作;水利部门要抓好矿区农村人畜饮水的规划、建设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矿区群众卫生服务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保证矿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过程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做到有错必纠,有案必查;审计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各种税费的收取、管理、使用的审计力度;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加强对构建和谐矿区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和反面典型案例的公开曝光。

第13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检察监督职能;措施建议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又一重要举措。

一、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社会各种矛盾凸显。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强,个人与社会组织的依存关系减弱。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复杂多样,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各种传统的、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等,仍然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从社会管理对象来看,社会管理任务较以往更加繁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领域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对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员流动性增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社会阶层化趋向越来越突出。大量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口集聚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

(二)从社会管理主体来看,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

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结构不断变革,但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需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使得社会管理主体的单一化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政府自身职能转变还尚未完全到位,相关的社会团体等社会管理主体还未成长,同时相关的社会主体管理的运行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以致各类社会管理主体的职责界定不清,各自分工不明,相互对接困难,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最终导致社会管理中错位与缺位的现象同时并存。

(三)从社会管理效果来看,当前的社会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社会管理体制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革,我国的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社会管理的效率与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已有的社会管理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社会管理效果来看,当前的社会管理效率仍有待提高。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定位

纵观当前社会管理现状,必须加大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以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检察机关虽然并不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责任,但检察机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然主体,又承担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责任,检察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检察机关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然主体。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打破传统模式,在原管理模式上,注入新的管理理念,运用更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更好地管理。其主要内容是健全法制、实现法治,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目的是通过制定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社会规则,并通过行政、司法等执行手段,来实现建立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1]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基本任务,对推动法制健全、法治实现以及法律规则的严格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理应成为社会管理主体。

(二)检察机关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我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生活上居于重要地位,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强化依法治国的政治方略,必然将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放在重要位置,检察机关通过加强对执法、司法等领域的法律监督,不仅能保证社会管理层面的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同时,还能通过保障国家法律统一实施,推动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维护社会管理中法治的权威。

(三)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的社会责任。

检察机关以办案为基础,通过办理各类案件以化解社会矛盾,消解利益冲突、修护社会关系。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各类案件与社会管理存在内在联系,因为各类案件正是社会管理过程中各类矛盾的综合集中体现,作为检察机关必须把每一个案件处理好,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显著增强,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社会管理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必须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但是,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只有这样,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一)服务大局与执法办案的关系。一是要善于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二是要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方案,促进完善社会管理工作。三是要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及时发现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完善内部制约和监督,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检察机关尤其要主动与其他司法机关建立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侦查、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协调配合,坚持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二)强化法律监督与延伸检察职能的关系。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具体表现在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职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通过专门的法律监督职能来实现,通过侦查直接受理的案件、批准和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监督侦查和审判活动等职能活动,维护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其履行职能本身,就是打击刑事犯罪、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管理活动。

(三)规范公权利与引导私权利行使的关系。社会管理创新包含着两个基本目标:一是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效率;二是要加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的自我发育,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围绕上述两个基本目标,检察机关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政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活动,履行职责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和保障政府行为的规范和有序。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由于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必然引起公权力的介入,存在权力扩张和滥用的可能性,迫切需要权力制约及制度性监督,从而促进公权力得以依法、规范地行使,从而有序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四、从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检察机关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应然主体,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检察机关承担的侦查监督、审查、对刑事审判监督等职责,因此应该以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基础,以执法办案的司法过程为平台,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一是通过指控犯罪等司法活动,直接参加社会管理。刑事检察工作通过办理刑事案件来解决犯罪问题,这既是代表国家应对突出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也是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直接体现。刑事检察工作通过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认定和指控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对于社会管理的众多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如,对于涉及民生的食品安全、住房安全、药品安全犯罪、危害社会秩序的假冒商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涉农等案件发挥追诉功能。所以,立法“规定为犯罪”本身就是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由立法作出的社会反应,而检察机关可通过相关司法活动参与社会管理。

二是运用刑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协同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社会政策。犯罪现象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寻求社会的对策。在刑事检察适用法律管理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政策具体化为刑事政策。对于社会政策与刑事政策之间的关系,犯罪社会学家李斯特曾精辟地指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灵魂,它随着犯罪态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种变动性与刑事法律的稳定性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检察机关在实施刑事法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社会矛盾状况运用适宜的刑事政策,才能更好地实现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秩序的社会管理目标。

三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法治社会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行,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法治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执法机关严格执法状况有待强化。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监督公权力机关的权力行使。刑事检察所能涉及的监督对象和内容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同样承担惩治犯罪职责的侦查机关和人民法院,也包括通过办理犯罪案件所发现的其他公权力机关违法用权的情形。

四是剖析管理症结,控制预防犯罪,服务改进管理水平。检察机关履行刑事检察职能过程中,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制发检察建议,切身担负起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社会责任。从社会管理成效的标志看,恐怕不在于为改造越来越多的罪犯而建造越来越多的监狱,而在于对犯罪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刑罚是其他社会管理措施不妥的补偿,如果各种社会管理措施得当,就可以不再依赖刑罚治理犯罪。

此外,制发检察建议也是检察机关参与实现犯罪预防的社会目标、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在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中,职能部门未必能够及时发现职能领域的问题,关联部门发现的问题未必都有职权管辖。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协作、互动就成为查补管理漏洞、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针对所发现的社会管理或涉案单位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依法提出的建议。在实践中,多地检察机关的经验表明,检察建议能够依法促进行政执法机关规范执法,促进完善相关行业系统的制度建设,促进净化社会环境、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注释:

第14篇

耕地保护是国土资源部门实施资源保护的核心任务。在保护耕地工作上,**市历来十分重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建设占用耕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复垦,土地后备资源日趋不足,开发复垦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所开发的耕地质量却相对不高。

现在,国家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战略决策,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具体说就是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以县(市)、区政府为实施主体,统筹规划,整村推进,整合资金,集聚集约,开展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

一、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重大

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实现新增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用地指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集中经营,确保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特色。

二、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各级政府主导,统筹各部门资源,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二)国土搭台原则。以土地整理政策、资金和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规划先行原则。土地整治工作以编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田、水、路、林、村、房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生产、生活、居住、建设、生态用地,科学合理布局。

(四)农民自愿原则。项目的申报、实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提前知情和全程参与,在征求农民意见时,要有80%以上的农民签字同意。项目实施要确保农民受益,项目建成后要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五)整村推进原则。在规划的基础上,土地整治项目要以村或镇为单位,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做到整治一个,改造一方,造福一方。

(六)整合资源的原则。把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小水利、以工代赈、农村扶贫、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等各类涉地、涉农资金整合起来集中使用,综合发挥各项资金的叠加效益。

三、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做法

(一)项目实施

1、做好项目立项是龙头

在做好村庄规划的前提下,各县(市)、区政府制定项目建议书,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测量、规划设计、预算编制,明确具体项目内容,明确投资额、新增耕地面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项目申报的数量、分布和全市资金安排计划等,择优选择项目,报市土地整治领导小组审定后,作为年度开工项目。

项目立项后,将整个项目分解为土地整理项目、宅基地整理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若干子项目,并以土地整理项目为统筹,其它项目同步推进的方式,按各类子项目的原审批渠道、原资金用途、原实施办法进行申报审批,实现整个项目统一推进。

2、加强组织协调是关键

市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顾问,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农委、建委、财政局、交通局、民政局、教育局、环保局、水利局、广电局、科技局、卫生局、规划局、商务局、旅游局、团市委以及供电公司、电信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政府是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中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内全部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管理,组织对项目的计划申报工作;组织进行规划设计工作;组织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工作;负责对乡(镇)、村及有关单位的协调及职责划分工作;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变更管理等各项工作;负责协调部门的配套工作;组织整理后土地利用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需履行的职责是负责安排项目计划立项,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项目预算和评审;对项目的设计进行审查;对项目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组织项目验收及指标验收确认,报省国土资源厅复核和批复;对全市的土地整理资金进行调剂和平衡。

财政部门需履行的职责是负责统筹各相关部门资金,按项目统一拨付和使用;对项目资金使用全程监管。

规划部门需履行的职责是负责编制村级土地整治综合规划。项目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 治规划、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其他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涉及到土地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的,都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3、确保项目资金是重点

项目实施经费从市级补助资金、各县政府配套资金、农民自筹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等多渠道解决。其中市级补助资金包括从市级留成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中按规定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等安排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和市级支农整合的资金。市财政局负责牵头整合市级各项支农资金,各县、区政府要以分解后的各子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等各级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加大投入。

(1)补助资金标准和使用范围。农户拆旧建新部分,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每亩补助7万元,新增耕地面积以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为准。该项资金的使用应按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各部门的支农资金按照“资金分配权和分配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原则,配套跟进。县(市)项目资金不足部分由县(市)配套资金补齐;各区项目资金由市统筹解决。农房拆迁补偿不低于当地拆迁补偿标准,对自愿放弃新宅基地、同时拆除旧房的农户今后不再安排宅基地,除按当地拆迁标准给予补偿外,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工作经费。乡镇和村的工作补助经费,从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中列支,控制在市补助资金总额的3%以内,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专项用于新村建设大比例尺基础图测绘、村庄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地质勘探等以及其它管理性支出。

(3)项目资金管理。由项目实施的县(市)、区政府严格按有关规定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市财政部门监督。

(4)新增指标分配。通过土地及宅基地整理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综合年度用地计划统筹安排用于城镇建设。为鼓励县(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市)项目指标分配方法可按资金投入适当提高分配比例。

4、实施“五个统一”是要求

(1)统一提供宅基地。由规划部门本着“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确定新村选址和建设规模,明确建筑标准。新村规划应注重营造村容村貌、挖掘乡村文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乡(镇)、村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对拆除旧房的农民,统一分配宅基地,按照审批的规划实施项目。

(2)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由市招投标局本着“有效最低价”中标原则,采取“乡划定、县把关、市招标”的方式,统一对新村中道路、电网、上下水、电信、有线电视等公用基础设施,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由中标的施工单位统一建设。各县(市)应把对口支农资金的申报、整合与项目挂钩,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方式做好衔接,此项工作要求将作为今后项目申报必备条件之一。

(3)统一配建公共设施。统一配建学校、医疗卫生、敬老院、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善农民的居住和出行条件,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4)统一整理宅基地。旧村拆迁后,旧村宅基地要统一整理成耕地,置换成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建设发展用地紧张的矛盾。

(5)统一推进规模种植。整个项目整理后的大片耕地,要统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效益;要结合招商引资,引进实力强、规模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让农民就近进入企业工作,提高耕地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5、做好项目验收是保障

(1)项目工程验收。土地综合整理实行综合验收制,由各县(市)、区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设计单位、监理、施工、村镇有关人员依据项目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标准,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工程验收。对于重大配套工程,可组织单项工程验收。

(2)县(市)、区工程验收合格后,申请市领导小组进行项目验收。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及相关技术专业人员进行项目验收,核查两个指标情况,同时对项目资金情况进行检查。

(3)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复核和批复新增耕地及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要向农民广泛宣传实施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政策,积极与广大农民进行沟通,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类矛盾,组织编制好好新村建设规划,具体落实项目实施任务,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在新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在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项目所在村级班子要健全,有威信,有战斗力。

第15篇

一、着重把握机制创新的“第一动力”,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引领科学发展

思想解放程度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精心谋划科学发展之策,凝聚科学发展之力,拓宽科学发展之路,以全面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引领科学发展。

一是创新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为区委当好参谋;坚持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问题及时向区委汇报,依靠区委的领导,依靠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效解决法院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法院工作营造更加宽松、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以有为促有位,以干事促发展。

二是创新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方法,大力提高司法能力。按照“个人有特长、庭室有特点、全院有特色”的要求,调动全院的力量,集纳全院的智慧,全方面抓好创新。以创新推动工作落实,以创新促进工作发展,努力在全院开创一种亮点纷呈、创新作为、开拓进取的新局面。

三是创新法制宣传的形式,大力提高司法形象。弘扬时代主旋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公平正义基本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独特的法院文化,增强司法公信力。认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宣传解惑释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分清是非、辨别真假、消除误解,架起法院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

二、紧紧把握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以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科学发展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责任,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的打击、保护、调节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严打”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打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的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重大案件报告制度、社会风险预警研判制度,提前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二是切实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民事、商事纠纷案件,坚持调解优先的工作方法,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做到“判前多想一想,判中多讲一讲,判后多访一访”;妥善处理行政案件,多采用行政协调方法化解争议和纠纷,做到既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又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切实解决难题。继续落实工作组织领导、流程运行、预防预警、司法救助、工作联动、考核奖惩六大机制,坚持院长公开接访,定期研究,推动息诉罢访。

三、全面把握审判工作的“第一要义”,以优质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服务科学发展

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正,审判执行好各类案件,是人民法院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稳定为前提、以和谐为目标,认真审理好各类案件。

一是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公正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法官办理案件的首要价值选择。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裁判处理公正,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激励法官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二是高度重视办案效率。增强效率意识,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推行审限内提速,缩短办案周期;完善繁简分流制度,实行普通程序简易审、简易程序再简化;强化效率管理,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大力增速提效;杜绝超审限和隐性超审限案件。

三是高度重视办案效果。坚持把化解矛盾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加强调解工作,坚持注重调解、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既要解开事结、法结,又要解开心结、情结,全部案件都要做到胜败皆明,尽可能追求胜败皆服;延伸扩大办案效果,努力追求办案效果的最大化。

四、牢牢把握保障民生的“第一追求”,以亲民爱民作风落实科学发展

人民法院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把群众的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一是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坚持克服冷、横、硬、烦的工作态度和敷衍应付、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开展“问情于民、问难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征求意见、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运用群众语言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是积极提供便民服务。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引导群众采取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进一步加强便民诉讼措施,为当事人诉讼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依法维护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诉讼指导、法律释明、司法救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司法人文关怀,真正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是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要积极稳妥处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执行难”问题,避免出现矛盾激化现象。

五、深刻把握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以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院队伍,是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把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作为永恒主题,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是鼓足干劲,奋发有为。第一,要树立“争”的意识、“创”的干劲,登高望远求发展。要有一种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有一种事在人为、干事有我、奋发有为的责任感,提升“精气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欲望。第二,领导干部要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带头拼搏实干。既要把握方向,掌握大局,又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抓好落实;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落实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努力营造识大体、顾大局、互相欣赏、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召干警。

二是加强教育,提升素质。强化政治教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坚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抓好业务培训,继续加强在职教育,鼓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大力加强干警驾驭庭审的能力、引导举证质证认证的能力、发现客观真实的能力、释理明法的能力、应用法律精神原则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的能力。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的体系;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制度的规范、约束功能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让制度成为一种“信条”,让管理成为一种“关爱”;严格法院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按制度规范运转。

四是严守“五条禁令”,抓好廉政建设。最高法院的“五条禁令”,条条都是“高压线”,条条都是“护身符”。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必须切实负起办好案子、带好队伍的职责,真正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干警;强化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管理监督,形成全方位、全时制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违纪事项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