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第1篇

[摘 要]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马太效应已经生成,东、中、西部差距继续扩大。文章分析了马太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影响,并提出调控马太效应的中部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中部 区域经济发展 马太效应 调控

一、东、中、西部经济失衡加剧:一个马太效应的视角

20世纪80年代,为了打破平均推进和平均分配的格局,我国实施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南沿海实行对外开放,给以政策优惠,让这些地区首先发展和富裕起来。应该说我国的区域经济推进战略是成功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东、中、西部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呈加速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

进入21世纪,针对经济发展的区域严重失衡,我国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新的景象:东部地区依然势头最劲,西部地区已后来居上,东北地区在加紧赶超,惟有中部地区相对滞缓,增长速度的位次呈后移之势(如图1)。中部地区总体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越演越烈。

马太效应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调节资源利益的自发机制,其运行对经济格局的形成与转变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它能极大地激励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更高的经济发展业绩,鼓励他们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从而保持“高位”;从消极方面看,马太效应在促进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会造成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所需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失,增长速度滞缓。技术进步、人才流动和资本聚集等方面马太效应的生成,加剧了我国东、中部的区域经济失衡。

1.技术进步的马太效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我国一直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各区域的科技发展很不均衡,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构一致,呈现出东、中、西部的梯次结构。各区域科技水平发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进入相对集约型的增长阶段(0.5

2.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源泉。东部地区拥有社会生产力水平高、社会开放和政治程度高、研发的投入与产出高和教育发达程度高的“四高”优势,不仅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待遇,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价值,贡献社会的舞台。在高收入和多发展机会的双重诱因下,中部地区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向东南沿海,据不完全统计,中部地区平均每年新增加的人才外流数高达三百多万。人才大量外流使中部地区人才匮乏的情况也愈加严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见表1),这大大影响了中部地区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在一定时期内还将进一步加剧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3.资本聚集的马太效应。资本也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东部地区之所以能长期领先于中、西部地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的持续注入与合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来源主要包括储蓄转化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和外商投资。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强大,大量的居民储蓄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而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与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据统计,2005年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3821亿元,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只有417.3亿元,只占东部地区的10.92%。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东部地区依靠众多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形成了事实上的中、西部对东部的资金转移(见表2),而随着民营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不均衡将进一步加剧。

三、马太效应的调控与中部崛起

马太效应是一种自生自发的调节机制,它只会按其自身规律,而不是按社会要求来发展变化,这就意味着:中部地区要实现对东部地区的赶超,走出“中部塌陷”的尴尬局面,就必须调控马太效应,使其温和适度,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非优势产业。而要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中部需要创新发展思路:

1.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倾斜。经济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国家实行的区域经济政策可以改变马太效应的游戏规则。改革之初,对东部地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东部经济大发展。2001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经济总量增速于2002年首次超过中部,并且这一态势一直持续至今。可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要原因在于国家的非均衡推进战略。因此,中部地区要走出“盆地”状态,发挥其后发优势,需要国家采取干预的手段,对中部地区实行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否则,完全由市场来分配资源,必然产生马太效应,中部地区只能是被东部地区越甩越远。而且中部地区一直未得到优惠政策扶持,国家给予适度的支持是完全必要的。

2.准确对区域发展定位。所谓“定位”是指明确中部地区在宏观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或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中部地区发展的定位一直不明确,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造成中部产业结构与东部、西部有很大的同构性,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因此,中部地区结合区位优势,找好自己的定位,从整体上把握地区发展战略,十分关键。

3.善用别人的力量。欠发达地区想破解马太效应,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先学会造势,善于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因此,中部地区可以一方面直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沿海地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从而减少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承接东部的产业技术转移,虽然技术上略逊一筹,但建设周期也较短,安排劳动力相对较多,以此为起点,借助外力有可能直上新的“台阶”,从而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参考文献:

[1]西武:马太效应--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捷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龚刚聂晶:区域投资的优化选择与马太效应[J].开发研究,2003,5

第2篇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利益主体 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

在我国,区域化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但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追求点不一致,其决策也就会不同,利益主体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一)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概括地说,中央和地方这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包括权力冲突、行政冲突、经济冲突以及隐含在这些关系后面的其他利益冲突。从动态的角度上说,中央与地方这两个主体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利益共赢。中央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会与地方利益冲突,而地方利益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体现或代表中央政府利益。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仅仅把地方与中央放在利益冲突甚至敌对的位置上,最后只能使双方陷入被动甚至彼此损害的地步。新形势下,我们要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积极协调双方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分散倾向的法制性、制度性的权威制约,实现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统一、双赢。

(二)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与地方在事权上有法可依

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一直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在政府的行为交流与互动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十分被动和消极,而中央政府却占据着很大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协作。某种程度上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应该是建立在制度化基础上的权力分配,运用法律和宪法保证中央与地方间事权和财权等的合理划分,确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政治利益上的绝对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借鉴国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的分配经验,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和行使具有合理的法律依据和明确的界限。

(三)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协作机制,改善经济利益环境

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信息交流机制,通过信息沟通交流,保证上通下达,步调一致,有效确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决策和职能能够高度统一;二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职责的机构,通过人事权以及财政上的转移支付来防止地方官员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动态平衡机制,结合区域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范围与权限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和调整,以达到中央政府的权威性与地方政府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的目的。

二、各个地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与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相比,各个地方之间利益冲突与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市场和资源上,市场的有限性及资源的稀缺性往往会导致地方区域之间因争夺经济市场和经济资源而产生经济利益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它们会以发展家庭私营业和城乡企业为突破口,走内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本身发展较慢,加上其他的客观原因,它们更多地会选择走外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各地方区域之间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经济历史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产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在获利能力和带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其他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的相互协作,而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调整都会造成地方区域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就会损害某些区域的局部经济利益,从而会引起地方区域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区域之间这种发展模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该区域与其他地方区域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鉴于此,各地方区域政府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成立一定的跨区域经济协作机构,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地方区域的最优化决策与相关区域整体的决策不会偏离太远,实现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发展。

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首先,从地方政府利益的角度上看,地方政府利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地方行政官员的利益和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地方行政官员利益主要以追求政绩、谋求晋升为主要目标,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则是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追求晋升为主要目标。相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地方行政官员的流动性较大,他们主要通过向上级政府及所属区域内的民众展现政绩的方式来获取晋升机会。地方普通公务员则主要通过向上司显示业绩的方式以谋求上级的认可,从而获得优厚待遇和获取晋升的机会,其流动性相对比较弱。作为地方公共投资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政府其实就是地方行政官员与普通公务员两方利益主体以科层制的形式组织与运行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从企业利益的角度上看,任何一个企业,其主要目标都会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以及获得价格优势的方式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在不断倡导转型的经济形势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其经济利益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说,企业自身除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在其经营上,政府会为其创造一定的优惠政策或便利条件,甚至还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援助。而非公有制企业,其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追求目标,非公有制企业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及较高的独立性,使得其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大,但在与公有制企业进行竞争与分工合作时,往往会受到政府金融、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的约束与限制。

再次,从公众利益的角度上看,主要表现为公众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利益,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公众从地方政府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公众从地方政府得到的公共性的服务、社会保证、秩序和规则等外部和内部的利益,以及其他直接转移支付收益等;二是公共从企业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获取就业机会以及其他要素收益等;三是公众从其他公众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从其他公众中得到的转移支付、直接和间接帮助以及其他收益等。不同区域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得公众从这三方面获取的利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要合理有效对其只能进行配置,适当将部分权利让渡出去。同时不断改革区域内行政管理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有效合作与信任,从而消弱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震惊。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区域经济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区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地带发展差异日趋严重,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认清区域经济发展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伟全.长三角经济圈地方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J].求实.2008,(9).

[2]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3]钟有林,李霁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求实.2009,(1).

第4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基础;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6-013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成为了区间最直接、最有效的交通运输方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使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看,公路运输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没有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区域经济就好像失去“翅膀”的鸟儿一样,没有了飞翔的动力。所以,研究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便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的利用公路运输条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出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地域间商品流通的重要保证,其以先导产业的身份和作用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偏远的农村地区,公路支撑着人流和物流的流动,没有了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当地经济发展缓慢。当公路运输条件满足基本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后,经济将带动公路运输,区域经济发展为公路运输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我们知道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只有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2 公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点轴开发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将使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迅速增加,同时,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需要的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2 区位理论

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认为:生产成本、市场价格、运费是影响农业经营利润的三个主要因素,要想最大限度的增加经营利润,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农业布局来降低运费,运费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对区位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方便快捷、快速直达的运输条件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可见公路运输发展程度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韦伯提出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运输成本是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便利、快捷的公路运输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特定区域内建立企业、工厂,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2.3 中心-理论

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由中心-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在区域系统中,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区域分布存在客观的差异性。当某些区域空间聚集着较多的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就会获得比更多的竞争优势,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但是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市场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中心与之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水平会大幅度提升,中心的经济也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 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知道公路运输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公路建设是一项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但对地方经济、沿线经济有着明显的拉动与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具体论述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拉动当地就业。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根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创造的社会总产值约3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将为公路建设行业提供约2 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为相关行业提供约5 000个。如此高的回报,足以证明的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提高当地经济收益。公路建设将为地方带来很大的资金收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征地拆迁费;原材料购买将产生大量的收益;工程队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额巨大,直接刺激当地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带动就业。由于在当地施工,当地人员势必会参与到公路建设中来。从这些表现看,公路建设对当地餐饮业、房屋建设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第三,促进当地金融业发展。公路建设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的建设资金较多,从资金存取方面看,会有一部分工程款存取在当地银行,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并为当地银行带去一定收入。

第四,降低当地企业的物流成本。由于公路的建设,干线沿线地区企业的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提高了经济运营效率。众所周知,物流行业的发展关系着现代经济发展,较高的物流成本势必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瓶颈。而公路运输能明显的降低物流成本,根据区位理论观念,这将带动当地的工业、农业发展。

第五,促进沿线工业、农业发展。公路运输为地区间的人流、物流流通提供了便利,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区位优势得以强化,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在招商引资上更具吸引力。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利用公路运输带来的优势吸引投资,建设各类工业园区,能促进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内部升级,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农业发展上,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区域范围内的农业信息交流,不仅便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便于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将显著提高当地及沿线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六,繁荣沿线的商业市场。公路运输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的物质基础,缩短了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的流通距离,便于区域范围内商品流通,促进区域内商业的繁荣。而且,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客运量的提高,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人员交流,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第七,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要发展旅游业,缺不了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公路运输能促进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增加旅游人数和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区域经济发展离开不了公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加强公路建设,改善公路运输条件,为人流、物流的流动带来便利,同时增强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投资,促进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内部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当然,公路建设可能带来环境问题,需要加以控制与改善,降低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军君.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2014.

[2] 周培东,吴慧,阙科昌.玉林市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 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4,(4).

[3] 李秀菊.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4).

[4] 田祖海,苏曼.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滞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5-01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已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由1978年113.6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约45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尽管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现阶段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制约与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且基本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的实现“富民”这一目标。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全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差别明显。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推移,我国经济重心有北方地区逐步移向东南地区。东部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交通等均具有先天发展优势;而西部地区多山丘沙漠,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且与外界信息交流贸易往来受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即使同省区内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并且相较于城市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滞后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中国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许多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仍无法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多数农民失去了务农的兴趣与动力,纷纷进城打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年龄大的或能力较差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较低,并且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

第三,中央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农村县区乡财政困难突出。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供给不足,造成我国农业及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尽管已推进多年,但至今仍成效不大。大多数县区乡财政入不敷出,使得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许多县区乡财政都维持在温饱水平,或有不同程度拖欠工资问题,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能力非常有限。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首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要自谋出路,充分利用农村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并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根据地方差异,寻找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发挥特长,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打造出属于本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除此之外,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抢占先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

其次,发展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农村区域经济。结合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快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制定相应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进行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劳动培训和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地区科技与高校人才优势,推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再次,因地制宜,多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并将农业多样化模式、特色产业模式、农村工业化和商贸化模式4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结合,灵活运用,力求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最后,构建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财政支持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结合加大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加大对农村区域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条件,从而确保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面对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断研究探索,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进度,因地制宜,找出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富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鲍宏礼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张玉萍; 张亚龙; 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07(28)

第6篇

【关键词】 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影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入和谐小康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地理条件复杂,在改革开放后,因为资源禀赋和国家投资倾斜的重点不同,致使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将严重制约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和发展对策,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现时期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十分具有其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背景分析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现象,同时,如何攻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研究中最热烈的课题之一。我国由于地域状况及经济制度的特殊性,研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就变得更为重要。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便成为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时至今日,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在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基于此,国家提出了平衡二元经济的战略,以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在现今经济爆炸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经济发展在适应世界经济的大前提下,更要扭转被动局面化为主动,建立适应现今经济的区域经济体系,早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很巨大,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程度等种种自身因素的限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具体体现在: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转变,再度扩大了建国后已经缩小了的区域经济差异,并且越来越大。

(2)社会发展与城市文化水平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小城镇建设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西部与东部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所有制结构导致的差异

根据1993年的数据资料统计表明,西部10个省区除新疆外,其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收入水平平均数以下,最低的贵州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6.2%,而上海的人均GDP竟高达贵州的9.5倍。

东部地区非国有化的比重大,而西部地区是国有制经济比重大。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无论是在发展时间还是发展数量上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我国现在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当一个地区的只有在非国有化程度越高的时候,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才能越高,经济发展也才能更快。

(二)政策因素与人力资本因素

由于原来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中央政府的偏好完全可以决定我国资金的投入。把内地作为投资重点,片面追求中央目的,忽视地方局部利益,而地区间收入差异却没有因为这种投资分配政策而缩小。改革开放后出台的措施,采取了先沿海、后内地的推进方式,抑制内地的发展,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发展优势。因此,政策因素可以说是作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区域间劳动者素质差异情况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所以说劳动者的素质也是影响所在区域内生产率高低的一个直接因素。

(三)区位因素

沿海地区,临近日韩、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又有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作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并不具备这样优势的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缓慢。我国市场发育水平和出口依赖度,东部地区均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四)历史条件和经济结构

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而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结构。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占全国工业比重超过百分之五的地区共有七个,其中,东部地区占6个,仅有一个分布在中部地区;比重不足百分之一的地区分布在中西部的有七个,东部仅有一个。

(四)区域文化和市场化程度

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极化现象相当严重,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项经济改革措施,并且对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充分发挥单位、企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以提升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互动,以东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飞跃。

四、总结

综合种种,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度差异虽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但过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却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和发展对策,有效降低区域经济差异,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长期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小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素以及政策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6(05):35

第7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 再均衡 政策

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协助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陆续实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方针的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覆盖、开放程度不同,在国家投资倾斜的过程中,各地经济呈现出很大的差距。为了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从十五大开始就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推行现代化,对于欠发达地区,必须努力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在资源开发与基础建设中,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各地和谐发展。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历史背景、发展程度、社会条件不同,区域经济存在差距,不仅是一种正常现象,更是历史的必然存在。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部与东部的工业化城市与产业结构处于不同的阶段;两个区域的对外开放与发育程度不同,从而让经济体制的程度与转换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中西部与东部存在严重的梯度差,虽然中西部的资源比东部丰富,但是经济技术远低于东部;经济发展速度让人均生活和人均产出存在很大差距,并且以上升趋势呈现。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努力让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总趋势可以概括成:三驾马车、三大阶梯、三种病灶、四大板块。三大阶梯是从经济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是中部居中、西低、东高的现象。三驾马车,则是从拉动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环渤海、珠三角与长三角。三种病灶,主要是目前区域经济中的各类没矛盾,东三省表现为结构与体制的双重矛盾,西部地区的欠发达,东部的资源环境束缚。四大板块从地域角度来看,主要是西部的12个省市与自治区、中部6省、沿海10省、东北3省。

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不断扩大的发展差异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二)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拉大,对区域差异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热门话题,学术界一般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制度与人力资本。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发展体制共存”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的改革进度存在很大差异。从政策支持力度来看,我国各级政府也相继采取了对应的梯度推进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为东部沿海带来了明显的优势,也很大程度的抑制了内陆地区发展积极性。

从人力资本来看,区域劳动者素质会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生产率。我国专业技术、大中专人员在西、中、东三个地区的分布情况是:西部最少、中部居中、东部最多。这种分布差异也就直接造成不平衡的经济发展。

(2)区位与历史条件影响。自党的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主要使用梯度推进的方式,让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既和韩国、日本、台湾、港澳相邻,又有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作为依托。虽然我国西部也开设了一定的对外贸易,但是和西部接壤的国家没有任何优势,从而很难带动边疆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历史差异,由于初始条件不尽相同,从而让构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历史发展中,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而不同的自然因素、社会风俗、传统风气与经济状况,都让经济结构和人文状况发展不一。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再均衡的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加入WTO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对加快国际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都有很大作用。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渐由被动变成主动。在全面预测和分析全球化走势的过程中,让中国顺利度过了适应、调整全球化的阶段,建立了一体化的区域经济。

从全球范围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作为不断变化的问题,为了让各地经济和谐发展,必须以流动区域为核心,使用各种行政手段;以间接调控为主,通过与企业间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这过程中,综合手段包括:税收、财政、贸易、信贷、社会保障、土地等。在遵循市场市场规则的同时,让其充分发挥鼓励、诱导与限制作用。

为了增强区域经济实施力度,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必须使用对应的干预措施;如:实行许可证制度,让不符合发达区域的企业直接迁出该区域,或者控制外地企业向内部地区的集中,让企业在区域中实现合理布局。

在实施与编制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时,必须格外注重立法程序,让经济法律化、政策化,让区域经济更具有权威性。为区域经济创设对应的立法保障,是将国家实施的总体方针与手段,给予明确的界定,在保障政策稳定性的同时,避免政策突变对区域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束语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再均衡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任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从各方面强化再均衡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曾小平,冯志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再均衡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7.

[2]姜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第8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道路运输 影响 协调发展

区域是开放性经济系统,发展区域经济势必会被外部条件所影响。由于区域开放程度与它联系外界的密切程度有关,所以作为联系区域的纽带的道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道路运输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就越大。

一、道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微观影响

一方面,道路运输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子系统,提高道路运输功能就能增加开放区域经济系统的程度。换言之,改善并提高道路运输的功能,就能直接对区域产生降低运费、提高区域可达性等效果,间接形成区域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增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等一系列良性的效果,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越来越明显、集中,加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道路运输功能的不断增强能提高区域经济聚集作用,增加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增进区域经济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进一步向前、向后提高程度、扩大范围,帮助增强区域经济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同时,道路运输能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区位优势,提高区域吸引投资的能力,带动区域开发自身优势资源,形成新型优势产业,从而促使区域经济朝着更高阶段发展、演化。

(二)宏观影响

一是道路运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古到今,任何经济发达地区不是交通要道就是交通枢纽,道路运输便利使得开展经济活动、增加商贸往来等获得必要基础条件[1]。道路不仅是国家交通网络之中的主干,还是将国家各个中心区域连接在一起的枢纽,贯通中心城市,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城际经济活动视作主体,在更大区域里盘活商业往来,促进对资源的调配。所以道路是区域经济要素流通的基本载体,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地位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增进相邻城镇的相互联系,促进区域内部整合经济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道路运输影响区域经济总量。道路运输影响区域生产总值,从而影响区域经济总量。道路运输对区域生产总值产生直接影响,因为道路运输带动区域增长产业的产值,且不断发展的道路运输不断提高区域道路客运量、货运量,直接促进区域生产总值的提高。当然,道路运输对区域生产总值还有间接影响,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间接影响。就拿现代物流业来说,它是基于社会分工所建立的、从事物流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且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道路里程高速增长,显著提升建设道路基础设施的速度,这间接反映出国家道路运输的发展,为提高区域生产总值、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条件。

三是道路运输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经济特别是城乡经济的发展差异。各个区域不可能同时出现或依据同样的速度平衡发展经济,即经济发展使在不同区域依据不同速度进行不平衡发展的,而道路运输的有效发展促使各个区域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以及人才等发展区域经济的必备要素快速扩散到各个地区,将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带动发展落后的地区。道路运输能促进和它相关的各项产业的发展,投放道路建设资金势必能在区域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区域一系列部门、行业等的快速发展。在建成道路项目之后,还能带动区域交通顺畅,发展道路分配领域的一系列经济事业,同时增加对相应初级产品的需求,在区域内实现规模经济,并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形成联动,推动其他行业、产业不断发展、进步,确保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二、发展道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出道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作用,各区域应优化配置资源,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科学发展道路运输事业,保证在区域流通人、货物等经济生产要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区域规模产业的集聚效,从而提高区域产业链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缩短区域内运输时间,通过道路运输效率的提高减少交易成本费用,增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交流,发挥出区域的工业、农业等优势,互补各地区的产业短板,在区域内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是缩小区域内部核心区、周边区之间的道路运输能力差距,将建设郊区道路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加大开发城郊道路的力度,改善区域内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运输状况;加大建设跨市区以及对外道路运输的力度,积极改造区域内现有道路,推动道路运输的网络化进程,形成区域的干线运输通道。二是适当增加投入区域农村道路运输建设的比例,增加农村道路路线,扩宽农村道路,提高其等级,并改革农村道路养护体制,确保养护资金的来源,助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三是进一步发展区域内城市和城际大容量的道路运输系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质量;发展区域城际快速道路网,满足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旅客运输需求,同时发展特色公交系统,打造区域立体客运枢纽,规划区域道路运输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标准,加强区域内各种道路运输系统的衔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结语

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是拉动区域实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实践中只有立足区域实际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业,加强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基点联结起来,实现商品和信息的流通,为区域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动力;网络系统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动力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动力系统进行研究,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因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动力系统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限制性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这些限制性因素从性质上看,主要是一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方向、速度以及格局方面阻碍作用的影响因素。从内容上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可以被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内容:资源方面、地理环境方面、人口方面以及文化传统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从自然方面起到限制作用的因素,而后者则偏向社会方面。该类型的限制性因素当中,对发展产生影响效果各不相同。

下面就以文化传统方面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区域社会当中的文化传统要素代表了这个区域当中的社会价值观念。一旦这种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之间产生脱节,可能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影响。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造成机制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阻碍。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动力系统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当中的动力因素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结构变化的力量方面。显然,动力因素以及动力主体二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济行为当中的动力主体主要是指人,或者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一种客观的内在性动力因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因素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机制。从根本上真正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实现社会经济进步。也就是说,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强弱程度。

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当中的动力因素进行特征、功能分析,可以将动力因素进行多角度的划分。从空间尺度方面:动力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动力因素、中观动力因素以及微观动力因素;从层次性角度方面:动力因素又可以分为表层动力、中层动力以及深层动力;从自组织理论角度方面:可以分为自组织动力、他组织动力因素两个方面。

(一)动力系统

国外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并有相对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层次与能力都略显不足。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内部动力因素。

从内容上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动力以及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力量。区域经济想要获得发展,需要来自受到外部和内部两种力量的牵引与助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克服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形成的多种阻力。区域经济发展滞涩,或者出现区域经济发展阻力等同于动力情况的时候,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停止。

而当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因素产生的影响过大,或者是超出了动力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就可能发生下滑。这个过程中,外部动力因素形成的环境与条件主要是市场、竞争以及政府行为等。内部动力则来自于企业本身或者是员工对精神物质的追求。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事区域经济发展还具有自组织能动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则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水平滞后、保守文化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动力系统中子系统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前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进行必要的分类发现,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动力系统进行四个方面的子系统分类:自组织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以及文化系统。这四个系统全部都属于开放性的系统类别。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或者而是要素之间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动力系统当中的子系统内容,会在经济活动当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并不断发生耦合,以此实现合动力网络结构。

3 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属于综合性,复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其会造成资本、劳动以及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和制约。当前社会环境当中会令经济发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次,区域经济发展会引起动力系统产生。也就是一种虚拟的智能系统。这个系统当中包含一般系统当中的种种特征,并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深层次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其文化动力,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导向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宋健坤,吴金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形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

[2] 卢国良.经济发展动力论[J].经济科学,1990(4):14-19.

[3] 赖勤学.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J].厦门科技,1996(1):28-29.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马尔可夫链;时空演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72-04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由于区域间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基础、制度环境等差异,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山东也是如此,尤其表现在鲁西部地区与山东半岛地区经济差异更加明显。为系统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时空演变规律,本文以山东省17个设区城市、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为研究单元(以下统称为城镇),选取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10项统计指标进行研究。首先对108个城镇9年的10项统计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反映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然后分别计算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儿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结合在一起,探索山东省区域经济时空演变动态特征。最后利用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山东省区域经济演变过程的时空特征。

1 山东省区域经济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1.1 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利用1997~2006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采集了山东108个城镇9年的10个统计指标。包括年末总人口、土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人均道路面积等。由于各指标量纲不同,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作者采用标准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由这种标准化方法所得到的新数据,各要素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可有效消除量纲的影响。

1.2 主成分分析

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变量太多无疑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而且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多个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在各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而且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来较多变量所反映的信息,是综合处理这种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1]。作者运用Matlab的princomp函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各主成分载荷、主成分贡献率、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的计算方法为各主成分得分乘以其对应的主成分贡献率,然后求和。

2 山东省区域经济时间演变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结果处理

对计算出的山东省108个城镇9年的综合得分分别进行排序,将全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种发展类型:①(1)低水平地区:综合得分排序位于75%以后的区域;(2)中低水平地区:综合得分位排序于50%~75%的区域;(3)中高水平地区:综合得分排序位于25%~50%的区域;(4)高水平地区:综合得分排序位于前25%的区域。这四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由低到高分别使用数字1、2、3、4表示。然后根据序号重新对数据进行排序,得出每一个区域每年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类型。从而得出一个108×9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矩阵,从这个矩阵上可以看出每一个区域在每一年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可见每一个区域所处经济发展状态在时间上的转移变化。

2.2 马尔可夫矩阵计算

根据以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计算出相应类型的概率分布及其年际变化,近似的表示出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整个演变过程。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4×4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由某一状态转向另一状态的概率。用Pij表示从状态Ei转移到Ej的概率,即Pij=P(EiEj)。如果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类型为i,在下一年份仍保持不变,则该区域转移类型为平稳;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则区域向上转移;否则向下转移。根据此矩阵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时间上的变化,可以得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态转移到另一发展状态的概率。

1997~2000年处于“九五”规划期间,2001~2005年处于“十五”规划期间,为全面分析山东省108个城镇经济的时间演变规律,根据上述计算得出的108×9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矩阵,分别计算这两个时期山东省城镇经济综合得分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表1)所示。

2.3 结果分析

(表1)中,对角线上的元素表示区域经济发展状态不发生转移的概率,即该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概率,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则表示区域经济发展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概率。由(表1)可见,山东省区域经济状态转移在两个时期存在有许多共同点:

(1)所有对角线上的元素在数值上都大于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在对角线上的元素的最小值是0.667,最大值为0.917。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类型不发生改变的概率很大,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在某年属于i中类型,那么在随后的年份该区域仍然属于该类型的概率至少为66.7%,维持在原来的发展类型。(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之间发生状态转移的概率非常小,在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其数值远远小于对角线上的元素数值。在非对角线上元素的最大值为0.198,还不到对角线上最小元素0.667的三分之一。而且,非对角线上的元素数值大于0的都在对角线的两侧,这表明,在连续的两个年份,山东省县域的经济发展类型只能向上或者向下一级、二级类型转移,不可能实现跳跃两级的发展,如从低水平向中高水平或者从高水平向低水平状态转移,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3)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化现象。从这两个时期的状态转移矩阵上看,在初期属于发展高水平的区域,在随后的年份仍然处于发展高水平的概率至少为90.1%,而向下转移的可能性最大为9.9%,而且大多是转向中高水平,依然在发达状态,在第二个时期,仅仅有1.9%的概率转向中低水平,这表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于高水平状态;而初期属于发展低水平的区域,在随后的年份仍然处于发展低水平的概率至少为80.2%,而向下转移的可能性最大为19.8%,而且是只能转向中低水平,不可能发生直接跳跃发展到中高水平或者高水平状态。这说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高水平地区依然发达,低水平地区依然落后的经济发展局面,存在着两极化发展的现象。

此外,山东省区域经济综合得分类型转移在两个时期上也存在着不同之处:(1)随着时间的变化,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状态的区域,仍然维持其发展状态的概率明显增加。维持低水平发展状态的概率由1997~2000年期间的0.802增加到2001~2005年期间的0.843;维持高水平发展状态的概率由1997~2000年期间的0.901增加到2001~2005年期间的0.917。(2)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即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的区域,仍然维持其发展状态的概率明显减小。维持中低水平发展状态的概率由1997~2000年期间的0.741减小到2001~2005年期间的0.667;维持中高水平发展状态的概率由1997~2000年期间的0.827减小到2001~2005年期间的0.750。由此可以看出,初期为低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向上转移的概率明显的减小,同时,初期为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向下转移的概率也在减小。由此可得,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两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3.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演变分析

3.1 空间马尔可夫矩阵计算

空间马尔可夫链是传统的马尔可夫链方法与“空间滞后”这一概念相结合的产物[2]。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以区域i在初始年份的空间滞后类型为条件,将传统的k×k马尔可夫矩阵分解为k个k×k条件转移概率矩阵,对第k个条件矩阵而言,元素Pij(k)表示以区域在t年份的空间滞后类型k为条件,该年份属于类型i而在下一年份转移为类型j的一步空间转移概率。为得到山东省县域空间马尔可夫矩阵,首先计算每一区域各年份的相邻区域的综合得分的加权平均值,对这些相邻区域的综合得分平均值进行排序分类,得到每一个区域综合得分的类别。山东省各相邻区域的综合得分平均值为各个区域9年的综合得分矩阵与空间权重矩阵的乘积。使用MATLAB软件对山东省各城镇经济综合得分分类矩阵与山东省各城镇相邻区域综合平均得分分类矩阵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山东省县域综合得分类型的空间马尔可夫矩阵。计算的1997~2000年份和2001~2005年的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表2)。

3.2 结果分析

由(表2)可见:(1)相邻区域的背景条件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相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发生转移的概率各不相同。即若区域背景对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影响,(表2)中同一时段内的4个条件概率矩阵将分别相等,等于相应时段的传统马尔可夫概率矩阵(表1)。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区域的背景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紧密的联系。(2)不同的相邻区域背景在区域经济发展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一个区域,若与比本区域发展水平高的区域相邻,那么其经济发展向上转移的概率将增加,向下转移的概率将减小;若与比本区域发展水平低的区域相邻,那么其经济发展向下转移的概率将增加,向上转移的概率将减小。例如,在2001~2005年期间,一个低水平区域向上转移的概率平均为0.157(表1),当它分别与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地区相邻时,概率就分别增至0.156和0.174(表2),而与低水平地区相邻时,概率降至0.077。在1997~2000年期间,一个高水平区域向下转移的概率平均为0.099(表1),而当它分别与中高水平地区相邻时,向下转移的概率降至0.047,而与低水平地区相邻时,概率增至0.500(表2)。(3)一个区域向上或向下转移的概率与区域和周围相邻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不成比例。对于一个低水平区域,如果其相邻区域为中低水平,在2001~2005年期间向上转移的概率比其相邻区域为低水平时增加0.079,在其相邻区域为中高水平和高水平时向上转移的可能性增加更为明显,分别达到0.174和0.286。(4)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为山东省区域经济两极化发展现象的存在提供了空间上的解释。区域背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确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总体来说,一个区域,如果其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则该区域经济发展向上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大;反之,如果其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则该区域经济发展向下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说,除个别区域外,近发达者愈发达,近落后者愈落后,但是不排除有某些情况不同。例如,一个低水平区域在其相邻区域为高水平时,其仍然停滞在低水平发展状态的概率在1997~2000年和2001~2005年期间分别为0.750和0.714,均小于同期不考虑相邻区域情况的0.802和0.843;而一个高水平区域在其相邻区域为低水平时,其仍然停滞在高水平发展状态的概率在1997~2000年和2001~2005年期间分别为0.500和0.500,均大大小于同期不考虑相邻区域情况的0.901和0.917。但是也有不同的情况,例如,在1997~2005年期间,一个低水平区域在其相邻区域为低水平时,向上转移的概率为0.211,而当其相邻区域为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时,向上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184和0.200,向上转移的概率明显降低了。这些现象可以由比较这两个转移概率矩阵上呈现出来。

4.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状态转移的空间分布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的传统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运用GIS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见:(1)在1997~2000年期间,全省有十八个县域综合得分发展类型向下转移,除肥城市、安丘市、青州市、微山县个别县市以外,其他县市均在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地区;有十七个县市综合得分发展类型向上转移,有六个县市在东部发达地区,其他县市均在鲁西地区;全省大部分的县市综合得分发展类型不发生转移。西部传统落后地区的综合得分发展类型转移方向不定,经济发展还不稳定,而东部沿海传统发达地区的综合得分类型要么向上转移,要么不发生转移,经济发展比较稳定。这说明,东部发达地区依然保持在高水平发展状态,西部地区的发展方向还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经济发展状态还存在差距。(2)在2001~2005年期间,全省综合得分发展类型向下转移的地区有所减少,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也发生了变化,不过大多数依然位于西部落后地区;其发展类型向上转移的区域大多位于滨州、德州、临沂和菏泽等经济落后地区;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综合得分发展类型没有发生转移,依然保持原来发展状态。这说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存在有问题,发展转移状态还是不明确,而西部持续保持着高水平的发展状态,发展势头稳定,东西部的经济发展状态差距十分明显。(3)另外,从图上还可以明确的看出,在过去的九年里,无论在哪个时期,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综合得分发展类型状态总体上不发生向下转移的现象,整体经济发展处于稳定状态。此外,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转移,并不是仅仅与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由于区域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其状态如何发生转移与周围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状态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上两图只是表示了山东省各个县域综合得分类型转移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考虑到周围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转移状况,无法反映出区域转移和周围相邻区域之间的联系。下面两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区域转移与相邻区域转移的关系。同时可以发现:那些区域自身和周围相邻区域同时发生向上转移或同时不发生转移的大多数分布在山东半岛沿海高水平发展地区,而在区域或其相邻区域中,出现一方或双方均发生向下转移的县域几乎全部分布于滨州、德州、临沂、聊城和菏泽的传统经济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类型转移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其相邻区域的发展状态和区域的地理空间特征。这又进一步证实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的现象。

5.结 论

本文以山东省108个城镇为研究单元,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综合得分,基于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对山东省1997~2005年区域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取得了以下结论:(1)9年间,山东省区域经济演变过程中,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传统的西部落后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种差距表现的尤为显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还不稳定,东部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平稳,有着明确的向上发展方向。(2)在山东省区域经济演变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转移在空间上不是孤立的,区域综合得分类型状态转移明显地受到其相邻区域发展状态的影响。一个区域,如果其相邻区域处于高水平发展状态,则其经济发展向上转移的概率会增大,而向下转移的概率会降到最小;反之,如果其相邻区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则其经济发展向上转移概率会有所减小,而向下转移的概率会明显的增大。(3)由于是对影响区域发展水平的多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采用综合得分类型来建立空间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因此,山东省西部落后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存在着社会发展水平等其他方面的差距,如: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科技发展和教育水平等。

基金项目: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08-R2-11)。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83-94.

[2] 蒲英霞,马荣华,葛莹等.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江苏区域趋同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05,(5):817-826.

第11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港口物流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发展。港口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因此,应当提出有助于港口发展的方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推动的同时,也促使港口自身进一步繁荣,本文主要研究港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相互的关系,无数实践表明,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之,经济发展促进港口发展。本文主要试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从而提升促使港口物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港口物流以及区域经济的概念

首先,港口物流,指港口依托独特区位、软硬件,集运输、仓储、中转、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于一体,整合港口资源,为客户提供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增值服务的综合物流体系。其次,区域经济,任何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需要在特定空间进行,在某一特定空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这种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相结合之后,便产生了区域经济

二、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推动区域产业集聚

一方面,港口物流具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可以通过集散,吸收各种要素以及资源在港口附近,从而促使金融、商贸、保险、会展等行业也在区域集中,从而形成产业链,促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港口促使了资源共享,从而可以大幅减低交易的成本,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使港口和产业联合,带动进出口贸易,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高产业效益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的效率,促使产业转型。

(二)优化资源整合带动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逐渐成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生产要素的集合地。其中,港口物流作为港口以及区域经济媒介,对于整合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港口物流提升了港口运行效率,从而为用户提升了更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港口物流加快了与其他产业合作,从而带动技术、人才、资本的发展,促使生产要素广泛流动,带动经济一体化。此外,资源的快速整合引起生产要素向更新兴产业流动,对于产业调节以及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港口吞吐量提高

港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集合各种优质资源,促使经济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外贸易量也就不断增加,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和港口物流的发展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会促进港口物流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就得到提高,从而加速了商品的流动,商品流动就离不开港口物流,从而促使港口吞吐量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区域中的技术、资本以及人才分布缺乏均匀性,为了缩小差异以及促使各种要素合理流动,物流服务就需要提升。一般来讲,区域经济越发展,港口的吞吐量就会增加。

(二)创造良好发展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给港口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为港口的运营提供了良好保障。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物质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之后,就会促使政府把更多资金等投入到港口建设当中,从而促使港口设施更全面、先进、完善。其次,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经济增长之后,地方政府就会陆续出台相关港口物流的扶持政策,从而促进港口进一步发展。最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之后,金融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也会陆续进入,从而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对于带动港口物流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港口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港口物理有利于资源共享以及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港口物流发展,不但增加港口物流吞吐量,而且为港口物流创造更良好的发展条件。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是协同发展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文君.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

[2]郭启松.青岛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吴艳云.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吕青,唐秋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水运工程,2012.

第12篇

关键词:创新要素;广州;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在经济学领域内,以产品、产业、区域等单一性经济对象所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动力研究,无论从经济原理深化方面抑或实践性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就如何融合产品、产业、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于一体,形成集成创新效力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是当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一直探求的时代问题。本文以广州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深化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路径,以拓展和延伸生产要素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内在关联性和客观性规律,探索其内在互助动力机理,揭示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期望能够获得广州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一、产业集群下的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困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知识、技术、信息、互联网等经济要素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发展模式由产业聚集到集群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且极大化地拉动了区域经济获得了深化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一个主流方向,致使知识、技术、信息、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成为某一生产环节中所在地,生产的全球化互助互动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集中性倾向日益凸显。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和贸易组织方式,有机地联系和聚合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地,使得各国和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共存共赢的外部环境共同w。

从经济发展方向的维度来看,区域产业集群要求上升到较高的层面,然而,就当前我国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运作机制还存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广州地区为例。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带的核心增长点,广州区域经济发展在新型轻工业、现代智慧农业、创新性重工业等产业发展与创新动力机制不足。主导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密集型产业,以及以及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水泥等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文化创意、新科技、新工艺等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所占比重不高,产业发展重复化建设比较严重,产业优势发展点不突出,还没有把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置于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群角度进行产业重新定位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致使广州各个产业发展缺乏一个集合信息、资本、人才、技术、培训和教育等生产要素交叉融合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共享平台。

相比于其他地区,广州地区虽然集聚了许多中外合资、合资和外商独资的大中型企业,汇集了经济发展产业群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广州高新区、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国际创新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现代轻工业、智能装备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区域产业群,但广州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动力和共享资源程度不高,特别是传统性产业盲目扩展的趋势不减。显而易见,广州区域的产业集群创新升级面临着冲击和挑战。

二、区域创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区域划分也俨然不同:基于物质内容不同分为自然区域和社会经济区域;基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有沿海区域、内陆区域、中西部区域和边疆区域等;基于行政地位的不同则分为直辖区域、特别行政区域和一般性行政区域。然而,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具有独立核算经济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界定了区域发展。所谓的区域发展具体表现在:生产产业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有机调整、人民生活结构的优化、区域整体经济财富的积累、科研成就的堆积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等方面。

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多因素综合合力的结果,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物质资源、人口、商业、服务、教育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自然条件。囊括了地理位置、资源丰富度、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劳动力起作用的效果,以及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设置选择;第二、人口因素。人口的密度、劳动力的质和量、素质的高低、区域文化的氛围导向都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资本因素。这里的资本是广义范畴上来讲,是由不动产和动产而产生出来的价值意义上的综合资金;第四、科研水平。区域内的科研研发水平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内产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发展空间;第五、政策制度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一种人为地根据外部的经济发展现状需求和产业生产条件具备情况等,聚合民意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纲要和规划等,旨在与外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一致性来最大化地挖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调控功能。

三、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广州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性经济发展问题,而是涉及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等多元化问题,而且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内在经济发展规律推进,进而形成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创新系统发展的特色路径。从广州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在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推进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推进。

一是以主导企业为中心的集结型优化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主导企业是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其创新动力比较高且产业创新成果占主导地位,已经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经济发展集结点。代表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产业群模范先导作用,主导企业要站在广州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层面,深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发展机制,特别是深化科技、信息、技术、人才和新工艺等要素在企业生产领域内的渗透,以形成生产发展动力延伸到整个主导企业乃至产业集群中,进而使产业创新生产系统路径不断分化、增加和优化。

二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化经济发展路径。广州区域内的科研机构、产业层、教育培训机构要形成创新性战略发展联盟,以形成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产业层要积极把科研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所倡导的新科技、新能源、新信息和新研究等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以形成创新生产机制来提升产业层的生产效率,而科研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应产业层的现实发展需求,深化科研和教育领域,以把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资讯和发展趋势,推动科技研发、新工艺改进和新理念形成,从而引导生产层进行创新生产革新,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和成果最大产业化。

三是政府主导的宏观性协调优化路径。广州地区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要以广州区域发展的现状及特有产业发展优势为依托,规划布局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特别是注重制度创新、规划创新、信念创新和思路创新等,敢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重点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对创新性驱动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注重以产业园区为示范性创新产业集中点,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和大力推广创新性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州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基地。此外,广州政府要注重与区域内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机构形成政策衔接,对这些科研机构中创新性研究和应用要采取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科研驱动创新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优化创新路径,要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前瞻性,政府要以市场运作为主导,结合广州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要素,对创新性资源扩展和配置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以便于规范产业集群创新运作外部市场环境。毋庸置疑,广州政府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尤其要具有全局意识,以广州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为核心,主导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要可持续性地、长期地、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

四、结语

显而易见,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可以通过创新要素集聚系统之间科技协作机制的运行,可以通过以市场为主导和以政府为引导的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其中,核心枢纽是各生产要素聚合的跨区域性科技协作机制运行。在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中,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以创新为动力,聚合各生产要素形成一个产业优势和行业特色突出的发展路径,发动和组织起区域内产业集群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协作机制。这就需要广州地区以创新精神砼嘌该区域的企业发展文化,注重经济发展进程中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创新制度等要素的引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浩.区域文化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J].改革与战略,2012,28(5):125-127.

[2]刘荣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6):45-46,71.

[3]杨改霞.科技创新引领开发区经济持续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4):7-8.

第13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运输业的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却呈现出了区域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带动起来的,而这种增长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东部地区仅占我国面积的1/3,但我国基本上所有的港口以及大部分的铁路、公路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长时间以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问题。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总起来看,人们对其因果关系主要有三种认识。

第一,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空间距离缩小,也加大了不同区域间人们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吸引大量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也对交通运输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完善,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

第三,二者相互影响。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即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1、城市交通运输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除了部分大城市外,大都处于规划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虽然交通运输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交通拥堵现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人流、车流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道路的建设,而交通工具却发展的非常缓慢。除了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设了地铁、轻轨等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外,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做出大的变化。

2、交通运输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规划水平、应变能力等的限制,使得交通运输的建设不能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道路容量的不足,致使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像北京、上海的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各方各面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相反的,像西部及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缓慢,这些地区与外界的沟通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当地的大量丰富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投资商不来这些地方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方的差距越变越大。所以,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交通运输的拥堵问题还是交通运输能力的缺乏都相应得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运输

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之下,导致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例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将会导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差距也越变越大。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可以强烈的刺激当地的消费,同时增加政府的收入。当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时,而交通运输能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提高,进行必要的建设,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城市整体的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其科学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的现状,同时也显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了四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从实质到内容的一体化,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等的畅通,而且支撑和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观念的转变。对于中国的西部而言,区域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现代文化的教育。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文明思想的传播,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使人们能够逐步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这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具有很大的意义。

2、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别战略

在充分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应针对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设施实行差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战略,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充分的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各种效应,最终使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针对像北京、上海、天津等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其公路、铁路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现象,这就需要建设技术要求更高的交通运输设施,如地铁、轻轨等。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仅仅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其基本条件的铁路、公路就可以了。

3、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依据点轴开发理论,随着像铁路、公路这些重要的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重要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将会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与投资环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是从具有有利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中心城市开始,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在此产业、物质、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高度聚集,这就大大降低了区域经济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水平的提高。当费用降低时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吸引大量的产业向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优势的地方聚集,使得这些地方有了较大的空间进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以交通运输为干线,快速发展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完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的经济聚集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员、资金、技术等在交通干线上集聚,不断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产业等也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干线集聚,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依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战略,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km的1h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的东部地区以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的交通运输,是甘肃的交通运输东连陕西、南连四川,与国家的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互融合,发挥了甘肃省的优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斌,荣朝和,马云. 《运输经济学导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赵坚.《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综合运输》.2007年,第8期

[3]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3期)

[4]段增英.《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3卷(第18期)

第14篇

[关键词]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 活力

一. 前言

近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的动力来自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对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意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域局限性和有限性,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很难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结合其他手段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距非常大的国家,这种地区差距不仅仅表现为不同地区居民名义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最为严重的是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非常恶劣,加快发展的要素条件匮乏。地区差距的扩大,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统筹区域发展是最重要的途径。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区域规划和政策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相继批准了多个区域规划: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江苏沿海、辽宁沿海、吉林图们江、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西环鄱阳湖、关中――天水、安徽皖江城市带。这九个经济区的区域规划,东部地区4个,东北地区2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1个,涉及10个省份。区域规划成为国家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形态主要靠点状带动:5个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加上经济开发区。到现阶段,点状拉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低水平重复,形成地方性恶性竞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扩大区域。从趋势上来看,点状拉动一定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就是发展到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

由此看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借着经济调整的时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在区域振兴的背景下,中部6省、成渝地区正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高度关注,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开工,使这些区域从"经济大后方"一跃成为一季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工业经济增幅放缓的东部也没有停顿下来,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重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世博会、"大浦东"、迪士尼项目都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如何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1)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化的推进。

构建区域化大教育模式,需要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战略措施。社区教育的出现,反映了世界教业已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社区教育的“教育”涵义已经超出了封闭的学校教育范畴,它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开放的全方位社会教育。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终身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和校外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区域大教育形态。 综上所述,这种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局面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努力,而其中必有一方起着组织、推动、联 结、纽带的“高地”作用。

(2)在重点扶植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言而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传统优势产业仍具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支撑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高新技术产业 的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是提高竞争力和形成新的经济增 长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3)要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区域特色经济。

工业化的这一阶段,更应强调规模和集聚效应,要引导工业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和开发 区集中,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

(4)人才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益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必须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或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提高单位人才资源的综合产出。 要实现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抓住机遇,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当地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尚熠, 林水山.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05;6

[2] 董晓岩, 石文雅.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河南税务 , 2002;22

[3] 政协湘潭市雨湖区委员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雨湖献智出力. 文史博览 , 2006;5

第15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经过50多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内涵及界定

什么是脆弱性?研究对象不同和研究主题不同,往往定义也不同。自然科学者往往从研究环境变化去定义脆弱性,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工作者则注重于造成人类脆弱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其他权力机构,研究的对象多是人文系统。无论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文系统,脆弱性大体都包括了 以下几层含义:(1)它表明该系统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脆弱性不具备不确定性,它是系统本身所含有的。(2)该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变化比较敏感。(3)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该系统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并且难以复原。脆弱性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不对脆弱性进行加以控制和优化,那么脆弱性的结果就是危机的出现。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

某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程度依赖于其不稳定性、对外部经济条件改变反映的敏感性以及外部条件干扰和变化的胁迫下遭受损失的程度,所以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把研究对象放在大区域(或国家)范围进行参照对比。为此,在探讨我省经济发展脆弱性时,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通过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来反映不稳定性的程度,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反映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用资金流失和人才流失的程度反映外部变化带来的损失程度。

1.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地区差距拉大

地区差距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差距拉大必然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导致脆弱性。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加大。

河北省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自为战、盲目布局,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2.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二次产业比重加大,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

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

3.经济发展的损失度:人力资本流失

河北省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办事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同时,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对策

要想解决区域的脆弱性,就要找到解决的对策。由于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脆弱性,因此,只就共同的脆弱性提出一些对策。

1.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重要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要想长远发展,同时要解决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第一,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所应当追求的根本目标。第二,可持续发展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更加科学的发展手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逐渐被提出并加以实践,这些都为区域经济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现实选择。第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总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所包含的每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

长期以来,区域的大多发展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只注重争上大项目,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只着眼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必须:首先,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其次,消除知识贫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想区域获的发展,就必须消除知识贫困。第三,消除收入的贫困。积极鼓励发展私人经济,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政策服务。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提高产业结构素质,降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

产业结构弱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方面,因此必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其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施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主要指的有两点,一是对现有区域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扶持,使产业结构趋于平衡。二是按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开发,达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的技术产业会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为区域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其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其所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事实证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此,区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完善人才发展战略

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即环京津区可以考虑采取通过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方式以吸引“京津籍”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战略;同时,提高各用人单位的办事效率,降低隐性的人才浪费。拓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合理的、多渠道的实现人才流动。

四、结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发展的脆弱性。据此,我们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探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找寻发展最为脆弱的地方,把减少和控制发展的脆弱性作为优化调控的切入点。本文也正是如此,把区域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找出其存在脆弱性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华 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冯振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脆弱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增刊)

[3]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经济师,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