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道路绿化施工方法范文

道路绿化施工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道路绿化施工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道路绿化施工方法

第1篇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做好道路绿化:

首先,需要道路改扩建建设单位从源头抓起,系统管理,综合考虑,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市政管线设施和规划路树位置冲突;协调各市政管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同步完成各类管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其次,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落实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协调树木产权单位、道路绿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改扩建施工的全过程,落实设计方案,联系市政施工单位做好上水管线套管预埋,了解道路绿地原貌、绿地内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期养护提供借鉴。

再次,需要政府部门确定投资主体,规范投资渠道,确保投资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制定各级城市道路的投资标准和建设规范,消除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扩建,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窗口;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海淀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也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改扩建给道路绿化景观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使得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和品质不断提升,整体景观效果逐步凸现出来,城市道路绿化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如:中关村大街、学院路、北清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效果好,不仅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为广大市民提供艺术的享受。

过去的十年是海淀区城市建设飞快发展的十年,也是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相互促进的十年,通过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给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各级园林主管部门已经将一批精品大街和景观大道呈现到了广大市民面前。

回首过去的十年,结合道路改扩建进行道路绿化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这给城市道路绿地的后期管护带来了一些麻烦。近七年来,本人通过参与和负责海淀区主要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前期施工配合,城市新、改扩建道路的绿化、改造和节水设施安装工程,城市道路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和执法监督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发现在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和道路绿化工程的配合协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了一些症结所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希望为指导今后城市道路改扩建与道路绿化的配合工作提供借鉴。

一、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配合协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城市道路改扩建施工中缺乏对原地保留树木的保护意识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保护现场树木的意识,施工现场没能对原地保留的高大乔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市政施工势必造成保留树木的主根系受损、生长空间狭小、生长衰弱,使其逐步出现枯死、折枝,甚至倒伏伤人、毁物等安全事故。如:2002年在圆明园东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隔离带大白蜡因市政施工断根造成倒伏,伤及路人、致人死亡的恶性安全事故。

2、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不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进行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建设单位缺乏对各种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建设的系统管理,由于各种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的投资主体不一,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进行,这样就会随后出现“道路拉锁”现象,在破坏市政道路的同时,许多也会涉及占用绿地和破坏园林景观。如:中关村东路、北清路公交站台、港湾及过街天桥、人行横道都是道路建成后再不断完善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直接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

3、城市道路的施工规范和园林绿化的建设标准相互矛盾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过程中,相关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线的建设标准(如:基础、背灰和管线的埋深)和园林绿化的施工规范存在相互冲突,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市政道路和绿化施工两者的标准规范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如:道路隔离带路牙护肩基础和背灰的规范要求:路牙外基础为30cm,护肩为混凝土斜八字,这样沿路牙30cm部分绿地的覆土都只有0-30cm,根本无法实现绿地内“黄土不露天、绿化到边缘”的要求,如果破除路牙外侧基础或背灰则会危及道路设施的牢固和安全。

4、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很不统一,建设标准有待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改扩建的一部分,他的投资主体很不统一,投资渠道较多,有的是负责道路改扩建的建设单位,这其中包括市交委、路政局、公联公司、首发公司或区市政管委、区建委,有的是市、区两级政府或园林主管部门,也有很多是街、乡绿化管理部门投资建设或改造,建设标准和设计风格各不相同,后期养护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造成了“当年看效果,次年没效果”重建轻管的局面。如:学院南路两侧绿地,知春路、海淀南路北侧绿地等街道改造后的养护管理不够规范,人为破坏和侵占比较严重,给城市主干道的园林景观品质要求不相协调。

5、道路绿化前期的初步设计方案有待完善

城市道路绿化前期的设计方案很少考虑树木和各种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对道路绿地内和路树沿线地下管线的具置掌握不够清楚,初步设计方案不够完善,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树线矛盾,致使许多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还会造成工期延误。如:西外大街西延隔离带设计栽植的玉兰路树因为与现状自来水管线冲突而不能实现。

6、道路绿化的投资不能一步到位,绿化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时投资不能一步到位,节水设施、桥下立体绿化设施和绿地围护设施的建设不能与绿化同步,造成重复建设和对道路景观的二次破坏。如:北清路、永丰路、学院路等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和绿化时,由于投资或其他原因,没有考虑安装或完善节水设施或绿地护栏,造成在后期养护管理中水车浇水费用巨大,部分相邻村庄或商业网点的绿地没有安装防护设施,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增加了后期养护管理的投入,如果后期完善相关设施,势必会破坏现有道路绿化景观,造成二次破坏,增加建设成本。

7、道路绿化时缺乏对绿地地下条件的了解

城市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会在道路隔离带、绿地边缘、步道树池等绿化区域内遗留很多渣石和无机料基础,路树和隔离带苗木生长空间狭小,不透水、不透气,苗木生长衰弱,成活率低,年年都需要补植。如:圆明园东路公交车道两侧隔离带的大叶黄杨绿篱,在排除融雪剂和雨季积水的影响的情况下,每年都大面积死亡就是因为隔离带太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基础是连成片一起施工、碾压的,即使隔离带大部分的无机料垫层都拆除了,但底层土壤密实度很高,不透水、不透气,俗话说就是没接到“地气”,出现“水多就涝、水少就旱”的现象。

8、结合道路改扩建进行的节水灌溉设施安装不到位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绿化用水,然而在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施工前,如下几个节水灌溉设施安装的环节最容易被忽视,导致节水灌溉设施安装不到位。其中包括:

(1)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缺乏保护意识

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缺乏保护意识,或不能为今后的使用及时改移,致使原有道路绿化水源在道路改造后不能使用,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如:西外大街西延道路改扩建后原有的绿化水源都不能使用或废止,只能报装新的绿化水表。

(2)道路绿地中新绿化水源的建设相对滞后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园林主管部门或道路绿化施工单位不能提前做好道路绿化所需水源的报装、设计,并结合市政施工进度安排上水水源井施工,致使部分道路绿化水表安装施工滞后,最终因道路施工已经完成而不能安装绿化水表,只能用水车浇水。如:首体南路南段绿化水源井没能在辅路铺沥青前完成施工,致使该路段道路绿地养护一直依靠租赁公共消火栓,用水车浇水。

(3)道路绿地节水灌溉设施的过路套管预埋滞后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忽视了道路两侧各条块绿地间过路套管和上水管线、绿地照明管线的预埋工作,给后期道路绿地喷灌、浇灌管线和绿地景观照明管线的铺设造化了很大的困难,也加大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如:北清路市政修路时和绿化前各条块隔离带绿地间没有过路管连接,现在要作节水喷灌设施需要掘路或非开挖顶管1000多米,增加投入数十万元,其他还有西外大街两侧各路口没过路管,学院路、车公庄西路在道路大修时没能借机埋设隔离带间过路套管等情况都增加了绿地改造中节水设施和绿地照明设施的建设成本,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二、针对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配合协作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1、园林主管部门认真分析道路改扩建方案确定“保树方案”

园林主管部门在道路改扩建前须认真分析道路改造方案和市政管线设施的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保树方案”,避免出现本意想使大树在城市道路中展现“老树新绿”的风采,由于忽视了市政施工与保留树木的安全距离和现状树木的生长情况,使这些大树在狭小的空间内受尽折磨、奄奄一息,最终事与愿违,给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和道路绿地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2、树木产权单位对道路改扩建时保留的树木采取保护措施

树木产权单位在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前须配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道路两侧原有树木的移伐,在施工中做好原地保留树木的保护、支撑和疏剪,在道路施工期间加强巡护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道路施工完成后要结合立地条件及时做好保留树木的树势的复壮等工作。

3、相互协调,确保各类公共设施同步建设、互不影响

城市道路改扩建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努力协调各市政管线和各类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单位,力争做到各类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都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完成,避免出现二次建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另外,城市道路绿化作为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园林主管部门应协调市政道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道路树木产权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建设,找到各自施工标准规范的最佳结合点,在符合各自建设规范,互不影响的前提下营造清新、典雅的园林景观大道。

4、进一步整合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

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建设单位和投资主体需要进一步整合,避免出现投资渠道过多,各自为战,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逐步完善和落实各级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建设标准和养护规范,逐渐消灭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5、道路绿化的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完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绿地改造或新建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提前向市政施工单位了解道路绿地内和路树沿线的各类市政管线的具置和埋深,并到现场确认,在绿化设计前充分考虑树木与各种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和相关设计规范,使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盲目施工和设计变更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6、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投资要一步到位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投资应一步到位,尤其是绿地内用于后期养护管理的节水灌溉设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对绿地的二次破坏;如果因为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也应该加大绿化施工中必须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而不是将资金一味的用在表面的景观建设上,忽视了绿地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将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负担,当具备资金条件,再次完善绿地设施时,势必会对绿地造成二次破坏,加大绿地恢复的投资。

7、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应该延伸到道路改扩建施工中去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园林主管部门或道路绿化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应全程参与和监督市政道路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了解每一条块规划道路绿地在道路建成前、建设中和建成后的特性,确认绿地内的地下设施和障碍物,从而在绿化施工时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原有路面因路面抬高没有破除干净就直接覆作绿地,最终使栽植的绿化植物无法成活,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温阳路北段中间隔离带是原有的道路路面,因路面基础没有破除干净,使2006年新栽植的二月兰次年“全军覆没”。

8、城市道路绿地中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要提前安排

道路改扩建过程中绿化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的保护,或改移到规划绿地内,如果道路沿线没有绿化水表,应提前做好新增绿化水源的报装、设计和施工安排,在道路施工完成前,完成绿化水源井的建设和验收,同时结合市政道路施工做好道路两侧各条块绿地间过路套管、上水管线和绿地照明管线套管的预埋工作,并标注在施工图纸中,为今后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施工提供依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绿化已经成为城市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做好道路绿化:

首先,需要道路改扩建建设单位从源头抓起,系统管理,综合考虑,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市政管线设施和规划路树位置冲突;协调各市政管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同步完成各类管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其次,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落实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协调树木产权单位、道路绿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改扩建施工的全过程,落实设计方案,联系市政施工单位做好上水管线套管预埋,了解道路绿地原貌、绿地内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期养护提供借鉴。

再次,需要政府部门确定投资主体,规范投资渠道,确保投资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制定各级城市道路的投资标准和建设规范,消除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韦俊良.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强健.倡导节约理念 进行可持续园林绿化建设.中国建设报

[3] 节水型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中国园林

[4] 王贞.以生态的观念关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装饰》2006年第8期

[5] 车生泉 郑丽蓉.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第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措施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城市的道路两旁和道路分隔带种植一些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以美化市容、降低道路噪音、改善城市环境。目前,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不到位,使道路绿化在后期的整改工作上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致使整个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发展严重受阻。因此,必须认识到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重要性,根据现存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

1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必要性

实现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必不可少,其必要性体现在合理的道路绿化养护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围绕在城市道路的两旁,降低了城市道路辐射的热量,有效调节了城市小气候。科学的植物配置和规划方式可以降低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吸收汽车尾气和一些颗粒粉尘,净化了空气,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除此之外,还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展现城市特色的作用。

2 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

各大城市在城市道路两旁种植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全国范围内种类的数量也不超过40种;设计模式不够丰富,立体层次感差,绿化效果不佳;设计思路落后,植物配置不均衡,花、草、树木比例不当,受季节影响变化太过明显。

2.2 道路绿地养护难

首先,养护工作不到位,专业规范性不够,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造成植物长势不好,生长不健壮。其次,建设时道路绿地的设计、施工不合理,植物配置和植物品种选择上不科学,施工不考虑后期的养护工作,增加了绿地养护的难度。再次,就是人为破坏严重,行人践踏和交通工具的碾压严重,甚至在道路绿地上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了绿地死角。

2.3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行道树的种植在初期换土、修剪、施肥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之后的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养护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周期不符合树木的生长规律,致使行道树长势不好或死亡。

3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措施

3.1 加强绿化监察工作

为了保护城市中道路绿地和种植的绿色植物,应进一步加强绿化监察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合理分配各部门的相关工作,联合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并鼓励他们举报身边的绿化毁坏行为。

3.2 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培植

根据城市当地的土壤质地、气候环境、降雨量等条件,合理配置树木品类,避免绿化空缺,并注重植物在空间种植上的配植效果,实现复层绿化。更重要的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选择树种时,尽量增加乡土树种的种植数量,引入外来树种时,也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树种。

3.3 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把关

设计上,应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和民众的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选择、种植比例和同一区域内不同树种间生长要求是否冲突等问题。施工方面,养护工作部门要全程参与监督,各项技术指标和工作都要严格控制并监督,从施工上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相关的前期指导。

3.4 加强水肥管理,改良修剪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道路绿化的树木在栽培种植后,根据各个树种不同的生长要求,为其制定相应的周期进行树木浇水、施肥、修剪、松土、除草、记录检查等工作,且不可一概而论,严格控制浇水施肥量,进而保证各个植物都能够健康地生长。在树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做到提前预防、多重防治。

3.5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养护管理

道路绿化养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养护,实现养护管理方面的人性化。除虫防害用药时,应提前贴出公告,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提醒路上的行人和周围店铺,并将喷药时间安排在夜间。道路隔离带遭到破坏时,应协调各部门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提示行人、司机注意隔离带的存在,避免发生危险。

4 结语

在城市园林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道路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道路绿化养护方面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存在植物配置不合理,养护方法手段不科学、不规范,绿地养护难度较高等问题。虽然本文提供了一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具体措施,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江.浅谈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电子版),2013(32)

第3篇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不仅要具备交通运输功能,而且还要保证景观的美化,这就要求施工团队在施工前要选用最的设计方案,并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植物品种,做好施工前准备,并加强后期养护管理,使市政道路绿化的使用功效得到体现。市政道路的绿化景观,从工程管理视角看,应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并注重提升道路的时代性,让道路旁的绿化景观与城市总体的绿化景观保持一致,使市政道路的绿化景观的质量和观赏性得到保障。当前,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速度不断提升,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提高绿化设计的规范性和景观的效果,做好工程养护。

【关键词】

工程管理;市政道路;绿化景观

0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建设是城市基础工程之一,是评价城市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建设水平,需要对施工项目加强管理,改善工程施工技术,并充分考虑当地地质状况、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选用适当的植物景观,促进城市化与城市化生态共同发展,有效提高市民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

1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概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绿化工程为市政道路施工的辅助工程,能够有效减低大气污染,并对噪音污染的减小有所帮助,具有防止风沙、降低道路温度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包括前期的工程策划、工程建筑、后期工程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符合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划,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要求,而且对绿化艺术性、美观性也有所要求。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设计,就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绿化植被达不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的效果,加大植被后期的维护成本。另外,若工程设计不合理,还会使设计工程与实际施工脱轨,造成很多不可控因素,使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把握、控制,并拖延施工进度,影响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

2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管理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需要按照工程管理要求,进行必要的工程预算、施工设计、植被选择、项目管理等,保证市政道路绿化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具备美观、净化空气等功能。

2.1施工前的设计规划

施工前,首先要选用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保证市政道路绿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艺术美观性,符合大众审美。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行车及行人的安全,以免植被对人的视线形成阻挡。在植被选择时,首先要进行施工地点的考察,对城市自然因素进行考虑,尊重植被的乡土性、适应性,保证乔灌木具有良好的防风沙、减噪音功能,并提高植物遮荫、净化空气的效果。在市政道路人流量较大的繁荣地段,设计时要尽量选用少量乔灌木、大量草皮,保证景观的艺术性,并控制繁荣地段的绿化程度,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人口聚集密度较小的地段,可适量增加绿化面积,对土地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市政道路的周边环境。此外,设计人员还要对各施工环节和各施工细节加以考虑,优化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为绿道路施工提供必要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依据。最后,工程负责人还要加强工程的管理力度,对工程规划有所了解,结合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进行人员配置、施工安排,对工程人员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保证每一环节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都具有合理性,能够按质量标准、进度标准完成工程项目。此外,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还要以相关专家的建议、指导作为施工参考,对植物种植的规范、合理性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免植物阻碍了道路通行视线和道路监控,并对植物生态性加以考虑,对绿化施工进行监测跟踪,避免市政道路绿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性问题,引发水土流失等现象,破坏城市生态平衡。

2.2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中,招标工作为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的衔接点,对整个工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招标环节的管理,在编写标书时,需要明确说明苗木与球的选用,以免因两者间的差异,造成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加大造价成本。招标工作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增加投标方的报价精准性,减少工程变更的发生率,利于施工单位进行项目施工安排。此外,提高道路工程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绿化施工技术,保证为绿化工程质量。在选用植物苗木阶段,要让采购人员对供应方加强质量监督,并请专业的生态环境专家,对苗木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进行评估,确保选用的绿化植物符合当地生存发展规律。除此之外,施工方还要对已种植的苗木进行检测,适当调整苗木栽种间距,保证栽种环境适合苗木生长,提高绿化工程的有效性和建设的水平。

2.3完工后的绿化管理

为了确保证施工环节、栽种环节的景观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还要对完工后的道路绿化进行后期管理,加强绿化带土质、栽种植物的维护,及时勘察植物的生长状况,适量修剪枝条等。

3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3.1加强施工规划

在道路绿化工程开展前,要完善准备工作,保证市政道路绿化施工方向和施工过程更加合理、技术更加可靠,项目施工工程能够顺利开展。首先,在施工期,要成立相应的生态环保小组,对生态效果、景观效果、植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分析、规划,提出适当的施工调整措施,并成立工程管理专家组,对道路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细致的环境勘察。工程专家勘察内容应包括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的系统规划、设计,以及道路旁土壤属性、土壤质量、道路下方管道排放状况、生态环境特征等,以免道路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造成影响和破坏。其次,要根据生态环保小组对道路环境的勘察报告、评价等,调整或制定相应的道路绿化施工工程计划。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计划应包含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工作人员安排、管理人员工作安排、施工物料管理及规划、施工技术规范与要求等,确保市政道路绿化施工结构更加合理,能够结合施工情况进行施工结构的优化,促使绿化工程施工顺利、稳步开展。

3.2提高土方质量

在道路绿化工程建筑中,要注重提高土方质量,保证工程绿化率,因为土方工程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基础,关系到整个道路的填埋安全,并与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息息相关,对绿化工程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团队要依据施工准备阶段的勘察结果,对施工现场、地下管道等进行标识,保证土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避开这些基础设施,以免引发施工冲突或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另外,土方工程开挖阶段,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划进行开挖,以免形成过度开挖、开挖范围过宽或过窄等现象,增加施工难度,加大施工成本。在土方开挖完成后,需要对基坑透水层以上的所有部分进行彻底清理,以免残留石块、垃圾等影响土壤质量,使绿化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最后,在基坑回填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回填土质肥度,进行适当的施肥施洒,让植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并对土质密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免土质过密、过疏,影响植物生长。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1.项目概况现状

海辰路位于葫芦岛龙港区,在渤海北部海滨,辽东湾岸的一座半岛上。于秦皇岛、锦州港之间。龙港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内交通便利。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哈铁路、秦沈快速客运专线四条国家级交通干道横贯东西,西南距北京410km,东北距沈阳248km,闻名世界的天然不冻良港一葫芦岛港坐落于区内,东西毗邻锦州港和秦皇岛港,加之两翼的锦州和秦皇岛机场构成了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葫芦岛地区气候比较好,适宜种植各种植物,植物成活率比较高,可以进行。在植物区系上,葫芦岛市处于华北植物区系内,有长白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侵入。气候、地势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种类繁多、资源比较丰富。

2.施工工艺

2.1平整场地做地形

2.1.1工程测量。由专业技术人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工程施工范围、高程(现状),根据设计部门指定水准点进行方格网测量,计算出设计与现状高差,并设计标桩编号,注明高差,作出测量记录。

2.1.2回填土方。根据测量记录,现场标桩高差数量,按顺序进行回填土方,碾压厚度每层不超过30cm,预防后期下沉。

2.1.3场地平整。根据土方回填顺序,平整场地时,找好坡度,场地中心土表应高于路沿石或挡土墙,边沿土表应低于路沿石或挡土墙。在种植土壤周边设置排水沟,处理场地表面,表层土壤30cm内中不能有超过直径大于20cm的石头,同时将种植土壤翻松。

2.1.4微地形。(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地形标高,范围。(2)绿地边缘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绿地边沿形成缓坡逐渐延伸至路面,地形边缘应略低于路边石。

2.2苗木选择

2.2.1选苗。按设计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苗木,苗木应具备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等。枝干、根系造成机械损伤的,应在伤处截枝截根。严格把关进场的每一棵苗木,细致检查苗木的胸径、数高、灌型、枝叶、树坨、根系等。

2.2.2苗木种类。(1)乔木类。大乔木是整个景观植物框架,要求符合设计规格、全冠、带土球。(2)灌木类。灌木要求灌丛丰满、主侧枝分布均匀,主枝数不少于5枝,至少有3枝以上灌高达到规定标准。(3)模纹、绿篱类。要求达到设计的枝条数、高度及冠幅。(4)地被花卉类。包含多年生花卉及时令花卉,标准严格按照设计高度,选择营养钵苗。

2.2.3苗木运输。挖苗、运苗和栽植等各工序尽量紧密衔接,使苗木产地与施工现场越近越好,尽量缩短苗木根系的时间,做到随挖苗、随运苗、随栽植、随灌水。

2.3挖树坑

一般种植穴直径应比裸根苗根幅放大20~30cm,比带土球苗土球放大30~40cm,穴深比裸根苗根深出20~30cm,比土球高度深出20cm,所有的树坑必须经项目部绿化质检员检查验收。

2.4乔木栽植

2.4.1定点、放线。按照设计图纸放线、定点、采取方格网定线、三角定位法、规则定位法,按树种规格定位,如有坑位在管线上或有隐藏障碍物等,要和甲方设计师取得联系考虑适当移位。

2.4.2种植形式。规则式栽植:结合图纸,按照实际树木规格,放线点对称平衡,确定株行距使树冠相接。自然式栽植:本工程主要为自然式,根据设计图纸,先放出栽植范围,后根据范围,确定植株的种类位置。

2.4.3栽植。将劈裂根,病虫根等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本工程中,所有大乔木为带土球,栽植时回填10~20cm客土后,将苗木放入坑中,喷施生根剂,边埋边用木棒捣实,然后回填种植土。

2.5灌木栽植

(1)进场要求。大灌木必须带土球,小灌木必须带护心土或沾泥浆打成包装进场。(2)施工方法。一般在乔木前面,形成第2层次,冠幅与冠幅的搭配距离以刚搭接为宜。根据土球大小挖坑,一般比土球大20~30cm,穴深加深20~30cm,模纹种植穴采取在种植槽内松土,一般30~50cm深。(3)施工措施。应对带土球灌木喷施生根剂,裸根灌木使用沾泥浆法;在整体冠型的基础上修剪1/3枝条,除掉1/2新叶;苗木需用遮阳网遮荫,浇水喷淋叶片,温室植物每天3次喷雾以保湿;及时松土。

第5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绿化;绿化改造;树木种植

Abstract: combining the pearl road, Hong Kong cheong road greening renova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from the quality control, after plant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discusses the greening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oad greening, build a make citizens, comfortable and satisfied with beautiful road landscape engineering.

Keywords: the city road; Road greening; Green modification; Trees planted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明珠路、港昌路改造工程第1施工段(K0+393.75——K1+640),其中回填土42926m2,大树135株,乔木2043株,灌木19049株,棕榈科植物1208株,地被28350m2,攀缘植物3060株,绿化带总面积28350 m2。该项目是以土方回填、种植树木、灌木、铺设草皮为主,所有水、电预埋管道、接口等施工由相关单位施工。

道路绿化改造的重难点分析

该工程为珠海市年度重点绿化工程,工程保养期为一年。本标段工程工作量大,施工工期较短,需全面铺开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为交通运输繁华地段,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工程要求工期 200天,为保证按期完成任务,在局部路基施工进度慢的地方采用见缝插针和路基的土建交叉施工公司会做到划分施工段合理安排施工。

道路绿化施工技术

3.1绿化地平整、清理

将种植地表按设计要求平整绿化地面,同时清除砾石杂草杂物。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未设计之地形,坡度定在2.5%—3.0%之间以利排水。所有靠路边或路牙沿线 50—100CM宽内的绿地地面低于路边或路牙沿线30CM,并在地面处理时将地面水引至市政排水管井。绿地地形处理除满足景观要求外,还考虑将地面水最终集水至市政工程管网排走。

3.2种植土和下基肥

种植土的土质要求为 PH值为 5.5—7.5的壤土,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度要求为:草地大于30CM;花灌木要求大于5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围有大于 80CM的合格土层。种植层需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以保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地被在施肥后应进行一次 20—30M深的耕翻,将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霜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乔木、灌木机时应在种植前在穴边将肥土混匀,依次放入穴底和种植池。

3.3挖苗

起苗时间和栽植时间紧密配合,做到当天起运,当天栽植。为了挖掘方便,起苗前 1-3天可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起苗时,常绿苗应当带有完整的根团土球,土球散落的苗木成活率会降低。土球的大小一般可按树木胸径的 10倍左右确定,对于特别难成活的树种要考虑加大土球。土球高度一般可比宽度少-10CM。为了减少树苗水分蒸腾,提高移栽成活率,掘苗后,装车前应进行粗落修剪。

3.4定点放线

在苗木栽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图纸会审纪要进行定点放线。乔木的定点以用皮尺、测绳等,按设计的位置钉木桩作为定植和栽植的依据,定点时如遇沙井、管道等障碍物应躲开,不应拘泥设计的尺寸,而应灵活地进行调整,并且在每株株位的中心用用油漆等标记物做上醒目标记,作定位标记。成片绿地的定点放线可利用测量仪器,或者使用网格法放线,先在地面上用皮尺、测绳等工具按照设计图上的相应比例等距离划好正方格,方格可用白灰画,也可钉桩挂线,然后利用这些方格线作纵横坐标,正确地在地上定点定位,钉上木桩或撒上白灰标明;保证放线地点准确,线路顺畅,面积、大小合格。

3.5挖穴

穴位准确,长、宽、高符合要求,在栽苗木之前应以所定的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穴,种植穴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 16 —20cm,深度一般比土球高度稍深些(10 —20cm),穴上下口径大小一致,穴无等现象。种植穴挖好后,可在穴中填些表土,再垫一层经充分腐熟的基肥,基肥上还应当铺一层厚度 5cm以上的壤土。 同时在挖穴时要注意地下管线走向,遇地下异物时做到“一探、二试、三挖”,保证不挖坏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3.6种植树木

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对有必要的苗木进行适度修剪,修剪后即可定植,定植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定植的施工方法是:定植前要将基肥与碎土充分混匀,成列的乔木应用一直线,并按种植苗木的自然高依次排列。将苗木的土球放入种植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满穴坑,并使土面能够盖住树木的根颈部位,初步栽好后还应检查一下树干是否仍保持垂直,树冠有无偏斜;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以扶正。一边扶正树木一边加上种植土,种植土应击碎并分层用木棍捣实,使根系与土充分接触。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绕根颈一周进行培土,做成环形的拦水围堰。其围堰的直径应略大于种植穴的直径。堰土要拍压紧实,不能松散。

如有需要,在定植后加以支撑,定植后 24小时内浇第一遍水,水要浇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与土紧密结合,以利于根系发育。3-5天后浇第二次水,7-8天浇第三次水。除路树外种植乔木用竹扶护,每株乔木 3根竹,长 3-5米,尾径大于4CM。

地被栽植应注意到场后即时栽种,从中央纹样开始栽,再向边缘部分扩展栽下去。在单面观赏花坛中栽植时,则要从后边栽起,逐步栽到前边。植株稍有高矮不齐,应以矮植株为准,对较高的植株则栽得深一些,株行距保证符合设计要求。种植时注意疏密一致,所有的树木种植按照由内向外,由大到小,先乔木,后灌木,再地被草坪的顺序进行种植。种植时注意调整好树冠的朝向,把最美的一面向着主要观赏面。还要调整树形姿状,树形适宜横卧、倾斜的,就要将树干栽成横、斜状态。栽植时对树形姿态的处理,一切以造景的需要为准。乔木栽好后,要按规定用混凝土柱或毛竹做支架,淋足定根水。草坪按设计标高施工平整场地,要保证绿地地面土质必须符合土质要求,清理杂物,平整至所需坡度后均匀撒施基肥,然后普遍进行一次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拌匀。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局部土质欠佳,则应换土。然后块状草皮连续铺种,草块间缝小于2CM。之后淋足定根水,待干后打实,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隔天连续拍打三次以上,使草地拍实平整。

养护管理

4.1草地管理

根据草地品种、生长情况、气候状况等因素,一般生长季节每月除杂草 2次,非生长季节每两个月除杂草 1次,要求连根系清除。修剪:草控制在 5-8cm左右,填坑洼。对大面积坑洼不大的草坪,铺泥炭土和沙填平,以保持草地平坦。对大面积坑洼大的,应安排一个平整计划,每次填沙 5cm以内。对因市政工程、交通事故、人为践踏、生长不良等造成的地,及时补植草地并加强保护,保证其迅速长满。

4.2灌木与绿篱养护管理

对未郁闭的绿篱每月松土除杂草 1次,已郁闭绿篱发现寄生藤必须马上清除,并入袋销毁,养护面松土除杂草 1 次,为防止杂草长入,每季度修边 1次,修边宽度30cm,修边一定要整齐,有美感。保持设计要求的高度,上面平整、边角整齐、线条流畅,新梢 10cm以上即须修剪,根据景观要求、品种特性,可进行强修剪和轻修剪。每月追复合肥 1次,结合雨天进行,每年根据其长势和覆盖率情况适当施基肥 1—2次,基肥 0.5—1kg/m 2,复合肥 0.1—0.15kg/m 2,施肥方法以撒施为主。对因市政维修工程、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缺株出现绿篱断层,须及时补,尽量用盆苗以尽快封行。淋水:一般 2—3天淋水 1次,补植后一星期内每天淋水1 次,施肥和补植需加强淋水。

结语

文章结合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实例,提出该道路绿化改造中存在的难点,针对此提出城市道路绿化种植施工,及其养护要求和注意事项,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字】:园林;植物配置;绿化施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对其所居住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园林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配置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增强季节感,展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独有的艺术效果。在设计施工中需根据施工地区的自然地形、已有植物情况,因地制宜展开合理布局,从而防止配置生拼硬凑的情况。

一、简述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一)适应绿地功能实际需求

居住区对各种绿地功能有不同的需求,但重要的功能是展现出生态效益,合理改善并保护居住区本身的生态环境。所以,绿地植物配置以绿色为主导,使用各类植物材料形成绿地结构,从而净化城市的空气、美化居住区的环境。园林区对各种绿地功能有不同的需求,但重要的功能是展现出生态效益,改善并保护本城市自身的的生态环境。植物配置以绿色为主,采用各类植物形成独特的景观结构,从而净化城市的空气、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园林植物配置不单要遵循科学性,也要追求艺术性,争取科学合理的进行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促使获取最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当然,植物配置也要考虑使用者的要求,结合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展开设计,适应人们娱乐、遮阴、观赏和提升环境质量等功能要求。

(二)植物配置主次分明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或以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选择的植物种类、数量、位置都必须强调主体,做到主次分明,展现出园林景观独特的风格。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重视各种植物之间的协调,根据不同的植物形态特征,采用高低、花形花色、姿态对比等办法,衬托出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使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色调逐层过度等配置方法,达到构造独特园林景观色彩的目的,根据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把各个花期的植物进行搭配,促使相同地点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给人以独特的感官享受。

(三)植物配置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因各个城市发展规模、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园林绿化也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布置,将人文环境与地方文化特色相互融合,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园林绿化的品位。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都会影响到园林植物的生长,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以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种植乡土树种不单单能极快产生生态效益,也能形成较稳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展现地方特色。

二、园林施工中植物配置的要点

(一)做好道路绿化工作

现阶段,多数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建设都由同一单位或个人进行,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或迎合领导的意图,规划完成的景观植物品种单一,忽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道路绿化作为整个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效果与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和景观特色有必然的联系。园林景观拥有极多的绿化用地,可以挑选观察价值高的植物进行科学配置,更好地反映该地区的绿化特点与水平。园林景观路作为整个道路绿化的重点工程,主干路是一个城市道路网的主体,对主干路植物进行配置时,必须综合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情况展现出一个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如:居住区的景观道路,两侧可以对称种植规整式的绿化带,可列植凤凰木、小叶榕等植物为行道树,种植龙船花、黄心梅等植物形成灌木色带,并点缀三角梅、黄心榕等灌木球,形成独具韵律和空间层次的画面,设计引导感较强的景观道路。同一条路段设置多条绿带,科学配置各个绿带的植物。确保道路绿化工作展现出层次化、景观丰富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隔离防护的作用。

(二)倡导移植大苗,种植乡土树种

配置植物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文化、建筑、环境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加合理的配置植物,防止出现盲目或随意配置的情况。一个城市开展绿化工作中,多数树木因离开自然生活环境,加上挖掘、运输出现的伤害,致使其到新的环境中无法存活。大量损失的古树名木增大了植物配置的成本,可以倡导移植大苗,粗疏园林植物配置取得最佳的效果。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可以采用乡土植物种植,因乡土植物具有适应性轻、多样性、经济性等优点,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绿地条件和空气环境选择相应的植物。乡土植物拥有极强的经济优势,容易育苗、节省运输费、成活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植物配置的成本。

(三)科学合理的配置植物

初步进行园林设计时要把不同规格的植物进行科学搭配,先要确定大中规格乔木的种植位置,因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会对整个园林的设计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矮小的植物必须在大的植物结构中发挥装饰、美化的效果。选择落叶或开花植物时,要考虑该植物存在的可变因素,使其借助植物品种的合理配置产生最佳的美观效果。挑选常绿植物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适宜的地方进行群植防止过于分散。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粗壮型、中粗型、细小型不同类型的植物根据比例大小均衡进行搭配、在选择乔灌木、花草等植物时,应该设定一种普通种类植物,并使用其数量优势占据主导位置,保障园林设计的统一性。

【结束语】:总之,园林绿化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实际进行植物配置时,遵循相应的原则,使用合理的配置技术和手法,提升整个园林工程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伟.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J].中国科技财富,2012,(6):41.

[2] 李晓杰.谈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及绿化施工[J].吉林蔬菜,2014,(5):48-49.

[3] 徐宏.施工方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7):310-310.

[4] 李元招.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474-475.

[5] 彭光龙.谈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及绿化施工[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1):613-613.

通讯地址: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物业管理中心

邮编:572016

第7篇

【关键词】: 绿化工程审计 案列 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品位的提高,绿化工程已成为城市建设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提高绿化工程审计质量,在绿化工程审计过程中,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我们发现在苗木种植、移植及花卉摆放等绿化工程审计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苗木品种认定问题。绿化苗木作为绿化工程审计的主体,苗木的品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也是相当丰富。就无锡市新区来讲近几年,常见的易被混淆的品种常有桂花品种中的四季桂与金银桂、早樱品种中的染井吉野与普通的早樱、石楠品种中的红叶石楠与普通石楠、榉树与朴树等,这些苗木的外观区别很小,外行人很难区分的清楚,但是在价格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常被施工单位冒充使用,尤其是在死亡后的补植过程很是常见。典型案例1:某绿化工程,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单位上报均是以金银桂,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四季桂,施工单位狡辩说是补苗时施工员出错,按照招标文件和无锡市及时的苗木信息价计算新的价格两者造价相差甚多。典型案例2:某道路绿化工程,招标文件中明确注明是使用早樱染井吉野,在审计时因不在开花季节很难辨认是否是此品种,待春季开花时发现并非是所要求的品种,只是普通的品种,两者造价也相差甚多。经过以上典型案例分析不难发现造价上是天壤差别,就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审计人员必须不断的增加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相关的苗木区分经验,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苗木品种做出相应的对策:一、改变审计时间,针对花是苗木的器官,并作为区分苗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选择开花季节审计避免品种的错误。二、建议建设单位在送审时或者在审计师让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证据,作为审计依据。

二是苗木价格的认定问题。苗木的价格一直是园林绿化审计工作中的难点,一些高规格、不常见树种信息价无法指导更是增加了审计难度。因此,准确的苗木价格成了园林绿化审计结论公平公正的关键。案例:某站前广场市政、景观工程,施工工程中经建设单位要求,增加了一些大规格桩景如无刺构骨树桩、对节白蜡桩景、瓜子黄杨桩景等,此类桩景在我区以往绿化工程审计中无价格参考,施工单位报价很高,15棵桩景报价134万,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到常州**、苏州**等桩景基地实地询价,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到其他区咨询类似桩景价格。和施工单位多次协调,最终总价调整为90万。对于此类不常见苗木,建议审计部门多渠道收集信息,通过苗木产地实地询价、苗木公司报价等多方式,了解各时段的市场行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主动向中介机构咨询同期绿化项目资料,集众之所“长”,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建立绿化数据信息库,定期更新,实行信息库的动态管理,确保审计价格的准确合理。

三是苗木审计时间的认定问题。绿化施工合同中,双方都约定了养护时间。就审计部门而言,如果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审计,施工单位对于枯死苗木往往没有及时更换补植,死苗的数量如果不计入工程造价,那么以后要求施工单位补植时,费用要重新计算。如果把死苗数量计入工程造价,一些施工单位对于补植苗木的规格、质量往往会以小换大,以次充好。典型案例如:某道路绿化工程,合同约定养护期为一年,竣工时间为2010年4月,建设单位送审时间为2010年10月,养护期未满。现场审计时发现2万多平方的白三叶基本死亡,施工单位不同意扣除死亡部分,经协调施工单位同意补植,为了保证补植的数量和规格,补植后审计单位对该部分重新进行测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对于审计时间的认定,建议“延迟”的方法,延迟验收和结算审计时间,养护期满后是审计介入的最佳时间,能对竣工现场环境和相关数据准确地进行取证。

四是招投标项目苗木不平衡报价问题。部分公开招标项目,施工单位为了中标,采取不平衡报价低价中标的策略,一些报价低于市场价的子目不实施或少实施,一些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子目施工中工程量翻倍的增加,从而使施工单位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典型案例如某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中标价为268万,送审金额为280万。结算审计时发现该项目的竣工图与设计图有较大出入,无任何变更签证,且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报价。如合欢,G8.1-10规格的中标数量为60棵,中标单价为2.26元/棵,G12.1-14规格的中标数量为60棵,中标单价为1702.19元/棵,G16.1-18规格的中标数量为60棵,中标单价为3.87元/棵,实际施工时规格G8.1-10和G16.1-18的一棵未种,规格G12.1-14的种植数量为180棵。经多次协调,最终结算原则为合同范围的工作量及单价不变,超出和低于合同范围工作量的部分,价格依据信息指导价,套用《江苏省仿古建筑与园林工程计价表》(2007),在合同价上相应的增加和核减,最终审定金额为174万元。

五是工程量现场查勘问题。作为审计人员,现场查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施工方报送的结算,现场核实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是确定工程造价真实性和合理性的关键环节,如在色块布置中,施工方在结算的时候大都以面积进行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减少植株密度,偷工减料,某小区安置房绿化工程,南天竺初审面积为1000平方,密度为81株/平方,笔者复审该项目时根据经验觉得密度太高,经现场复核,南天竺面积无误,密度为49株/平方。所以审计人员在核实的时候应该仔细清点结算报送数量和密度。

六是部分应该公开招标项目采用续标方式规避招标。按照招投标法和建设部89号令,招标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没有续标方式。部分建设单位将一些分期实施项目,先期实施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后续100万元以上工程未另行公开招标,而是采用续标方式继续由原中标单位直接承包施工,从而达到规避招标目的。如,某工业园一道路绿化工程,中标价为234.4719万,该路段延伸段绿化部分由原中标单位继续施工,另行签订增补合同价266.3141万元,超出原招标合同价,增补合同约定单价依据原中标单价。审计过程中发现,延伸段绿化工程种植了大量的杜英,该苗木在原合同中数量少,中标价极高。经多次协调,延伸段绿化工程中杜英价格没有依据原中标单价,而是按照市场价。建议建设单位对超过100万元以上项目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进行招标后确定施工单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共绿地被大量占用,大批树木随之被迁移。树木移植也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从目前审计完成的移植类工程来看,常见问题有:(1)移植后的苗木去向不清晰。(2)移植工程的签证对移植苗木的工程量、胸径、土球、运输距离、移植养护期限等签证不明确。

典型的案例如某路绿化移植工程,因其结算资料缺移植前的现状记录、竣工图及移植苗木的土球胸径等,无移植苗木具体去向。审计人员踏查现场时,须对移植苗木的胸径、土球等进行勘查检测,审计难度加大,审结时间推迟了2个月,且机械运输台班和运距难确定。建议移植类工程,加强移植前现状记录的收集,完善竣工图绘制,严格把关现场签证,明确移植苗木具体去向。

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设计;道路施工;养护维修;路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4-0162-02

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展开,在不断更新设计理念,采用高新技术的过程中发展。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其建设水平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解放以来我国的道路建设正是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进行的。现代城市道路具有交通运输、公用设施敷设、绿化及美化城市等多种功能,它是城市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集中的体现。城市道路建设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设前,必须认真规划和进行现场考察,以设计出最佳的方案。

一、城市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是城市道路建设和养护维修的保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路建设资金来源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自行车使用税;中央及地方财政安排的城市道路工程资金;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收入费;国内外贷款、集资、发行建设债券及有偿使用收益等;公路养路费补助。

在上述城市道路建设资金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对象是:凡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须按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行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必须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具体安排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负责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管理。地方城市建设、公安、环境保护、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使用计划,纳入年度地方事业单位预算和部门的预算外资金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

城市道路建设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规划和年度建设、改造计划,报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制定城市道路规划时,有关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交通标志、交通信号、道路绿化等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的各种管线、杆线和设施的建设、改造必须综合考虑,并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其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设施,必须符合城市道路技术要求。

承担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与所承担工程规模相应的资格等级,必须取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并按规定的资格等级承担设计和施工任务,在进行设计和施工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对工程质量实行监理制度或者接受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城市道路竣工必须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委托的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以后一年内出现质量问题,原设计施工单位应承担保养责任。

三、城市道路养护维修

根据建设部有关规定,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职责分工是:一般的城市道路,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专业队伍进行养护维修;单位自建的专用道路、受益单位集资建设的自用道路,由产权单位负责养护维修;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占用作为封闭工商农贸市场的道路,由工商农贸市场管理部门养护维修。

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理与养护并重,预防和维修相结合,养修结合,以养为主的原则,按照大、中、小修的养护维修周期,安排好计划,定期进行维修,确保城市道路的完好。养护维修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保障维修工程质量。

由于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是在现有道路上进行的,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对道路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和作业方式,尽可能减少相互干扰。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保障行人和车辆安全。对影响交通的施工作业,事先要与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协商,共同采取疏导措施,临时不能通行的,应当事先通告,使市民周知。

四、城市道路路政管理

城市道路路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中的行人、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通行,不得损坏道路设施;履带车、铁轮车以及超过限载标准的车辆,不得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因特殊情况必须行驶通过的,须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并经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审查批淮后并在派人现场监护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城市道路管理部门要保证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种井盖、箱盖、校阎盖等配件完整、安全、牢固。如果发现丢失、损坏或需要升、降调整高度时,由产权单位负责修复。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时,必须按道路各种井箱的埋固标高等技术要求设计和施工;凡需占用城市道路及其用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占用道路审批手续并交纳道路占用费。服从道路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遵守占道许可证的使用规则,自觉维护城市道路设施。在主管部门对临时占用道路决定缩小使用面积或者收回时,应当在规定日期内无条件执行。对于市政建设和养护维修项目,电力、电信、自来水、煤气工程建设项目,非营业性社会服务项目、公共交通站点、信筒邮亭、岗亭等,可经批准免交占道费;确有必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事先报经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后,方可动工。

五、解决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的出路

(一)城市道路基本设施建设

首先要严格把好设计关,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但要考虑其承担的交通重任,还要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的统筹衔接高标准规划,科学、合理的选择确定规划设计方案。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规范施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原材料及构配件报验、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报验。

当工程完工时要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完工验收,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评定,以确保是否达到建设单位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从而实现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重视排水项目的设计、施工

在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中,设计重现期和允许路面最大排水宽度(即允许扩展)是两个相关的设计参数。对于不同重现期的暴雨,允许扩展将具有很大差异。在确定路面及附近区域雨水收集时,需在合理费用的基础上选择设计重现期和允许扩展。

(三)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新路建设时应从长远考虑,采用宽分隔带,宽绿化带。

参考文献

[1]刘肖骢,康慕谊.试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4).

[2]章立.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3).

[3]张嘉,梁茵.论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与规划管理问题[J].四川建筑,2006,(4).

[4]汝伶俊.太原市城市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

[5]孙力.山西省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第9篇

2010年至2012年地面沉降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西部望亭镇附近的望南小学至浒墅关镇平均约有5-15毫米沉降量的沉降区,独墅湖以南区域有一个5-30毫米的沉降区。经叠置分析,轨道交通3号线苏州新区站至新亭路站区间,以及迎春路站至群星二路站区间分别位于这两个沉降区的边缘地带,在建立控制网时需着重考虑该区域的控制点布设。

2 沉降带的高程控制方法

为预防因地面沉降对地铁3号线施工的影响,以及监控地铁施工对这两个沉降区的影响,轨道交通3号线高程控制网对这两个区间附近的地面沉降观测点进行了联测。同时在这两个沉降区加密布设了轨道交通二等水准点,并将其纳入苏州市沉降观测网进行监测、分析,实现二网联动,互相监控。轨道交通线路与沉降区关系图1所示。

图1 轨道交通线路与沉降区关系图

高程控制网测量采用二等水准精度实施,在起算点的选用时,要考虑与现有城市高程基准的统一,以便与城市已有建筑的衔接,以及后期规划的统一。本次高程控制网的起算点采用城市基准点,也是国家一等水准点,点位位于虎丘山千人石岩石上,保证了点位的稳定性。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高程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为“二等水准网”,二级为“精密水准网”。 首级控制网布设在受施工影响区以外,点位稳固且便于施工队使用,可为整个轨道施工期(一般为4年)内提供稳定保障的控制点。二级网布设在轨道线路边,为轨道的围挡施工、管线迁移、道路改建等工作提供便利的控制点。

本次二等水准网观测水准路线27条,由113个测段组成,形成11个闭合环,环闭合差如表1所示。

3 控制点成果稳定性分析

苏州地区有沉降趋势,这要求在作业时,要特别考虑起算点的稳定性,要经过分析研究后,通过多期数据的对比,选用稳定的控制点。本次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GPS控制网共利用7个城市B级GPS控制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采用“树山”B074、“电机厂”B079两点作为起算点进行粗平差后,将粗平差成果与已知坐标成果进行比较,对起算点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本次粗平差成果与原有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判别该7个GPS起算点的稳定性。分析比较表如表2。

B074 0.0 17.0

根据本次复测与2007年1号线工程、2009年2号线工程、2010年4号线工程成果的比较,分析判别高程控制点的稳定性。两次观测高程值比较如表3,换乘区重合点稳定性分析

表4所示。

4 控制点埋设稳定性

为使高程成果有较好的稳定性,尽量利用老的城市水准点标石,二等水准点布设时,考虑各期轨道交通线路交汇处高程衔接,二等水准点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稳定的地方。对于新埋设的控制点,对施工过程作最细致的要求与过程监督。包括水泥黄沙的配比,每个控制点钢筋的数量,以及钢筋网的形状,埋设时标石坑的深度,以及标石墩的颜色都做了详细的要求,通过这些细节,来提供控制点的稳定。如在本次控制点埋设时,每种类型的控制点都有相应的施工方案。

道路绿化带控制点施工方案:在标石制作时为人工开挖,开挖占地范围为1.0*1.0米,开挖深度0.4米。标石坑开挖后现场现浇混凝土制作观测墩。混凝土标石观测墩规格为高120厘米,下底为40*40 厘米,上底为25*25厘米。地下施工规格图2所示,地面施工规格图3所示。

施工承诺:(1)施工时为人工开挖作业模式,不破坏观测墩以外区域的道路绿化,不破坏地下管线。(2)造好观测墩后,及时清理工作场所,不遗留垃圾,保证相关周围的环境卫生。(3)为保证与四周视觉的一致性,建造的GPS观测墩粉刷成与四周环境一样的颜色。(4)施工期间,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随便到与工作无关的地方走动,不影响交通通行

第10篇

[关键词] 前期工作、统筹推进。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尤为重要,统筹推进前期工作,对工程的按时开竣工、放大道路功能、确保工程质量及后期管理和维护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济齐路道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的推进实际情况,谈一下主要做法。

一、工程建设策划

(一)建设背景

济齐路是济南市迎“十艺节”的重要建设项目,连接二环西路与纬十二路两条城市主干道。原计划2012年9月份开工建设,但考虑到二环西路正在紧张建设中,2013年5月方具备临时通车条件,西部城区交通交通压力较大的现实情况。为尽量缓解济齐路道路改造工程对区域交通的不利影响,该道路须在9月份纬十二路开工建设前实现临时通车。

(二)建设必要性

济齐路与西客站片区主干路网衔接,对疏导西客站片区交通压力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道路颠簸不平,原有的市政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排水系统标准偏低,雨季积水严重。

二、工程建设规划

济齐路东起黄岗路BRT场站,西至二环西路,全长约2.66公里,规划红线宽60米。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建道路、桥涵,新建雨水、污水、供水、供电、供气等管线,同步建设绿化、路灯及交通设施等。改造后道路宽度50米,快车道按双向八车道,快车道中央设置5米的绿化分隔带,两侧尽量保留现状行道树,进行绿化补种提升。该工程对加强与西客站片区以及对外交通联系,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用事业服务保障能力,带动周边城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周边城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满足需求,统筹规划

1、科学设置道路断面。统筹当前交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本次按50米实施,双向八车道,两侧设慢行一体。

2、满足区域配套需求。根据规划,沿线区域功能主要为商用和居住,配套需求随着发展不断增加,本次道路改造统筹“四供两排”、路灯、弱电等管线一次规划实施,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3、因地制宜实施道路绿化。优化设计,保留了两侧现状100余棵行道树;在道路外侧边绿化带内设置人行道,并进行绿化补种提升,形成集通行及健身于一体的城市绿道。

4、统筹研究了快速公交需求,设置了公交专用道,快车道中央设5米的绿化分隔带,为快速公交站台预留了位置。

(二)满足适用,控制投资

1、压缩道路实施宽度。济齐路现状宽44米,按50米宽度实施,基本无需进行土地房屋征收拆迁,从而有效避免了土地产权的历史纠纷及繁琐的征收手续,避免拆迁约2万平方米,节约投资约1.25亿元。

提高高程,利用旧路。该道路雨季积水严重,优化设计方案后,提高道路高程约50厘米,减少了道路积水,同时原道路部分结构层可作为新建道路路基,减少了毛石换填和路床改良工程量,节约投资约1000余万元。

3、架空线路一次性入地。现状快车道内有40余根高线线杆影响部分供水管线、雨水沟及慢行一体施工,原计划进行临时迁移,约需800万元迁移费用。为节约投资,进一步优化了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调整了管沟位置,电力线杆不再临时迁移,待快车道和电力沟贯通后,一次性拔杆入沟,再进行受影响的慢行一体施工,从而有效节约了投资。

三、工程建设计划

济齐路3月底确定6月份必须开工,准备时间仅有2个多月。由于立项、规划、环评、地质勘测、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及项目管理、监理、材料、施工招标等大量前期手续及筹备需完成,同时需对接电力、交警、公交、线杆及苗木迁移等方案,因此时间十分紧迫。

(一)穿行,完善手续

主动衔接市建委等有关部门,提前启动工程的方案设计招标;办理立项手续同时,同步进行初步设计概算审报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备案工作;提前预约标厅,为施工招标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按原定计划开工建设。

(二)谋划在先,积极准备。

一是多次与市、区交警部门对接,研究了全封闭和半封闭交通方案,为施工队伍进场细化交通方案创造了条件。二是与园林绿化部门多次对接,针对现场实际情况,提早摸排,于开工前实施了苗木迁移。三是电力部门线杆迁移需进行方案设计、招标、采购、停电、落地、安装等多个环节,涉及单位多,工作流程长,提前与电力部门衔接,推进迁移工作,于开工前实施了低压线杆迁移。四是与“孟家桥”施工努力做到无缝衔接, “孟家桥”位于济齐路范围内,属危桥抢修,于2011年9月封闭,2012年提前济齐路开工1个多月,为确保两个工程有序衔接,我们提前多次对接,确定管线及电力沟过河过桥方案,在桥梁上预埋弱电了管道,避免了桥梁二次改造,为工程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下凹式绿地;道路排水;雨水收集系统

1 工程概况

北环路地处盐城市亭湖区新洋经济区,道路全长约2300m,宽70m,横断面为:3.5m(人行道)+9m(辅道)+6.5m(侧分带)+12m(机动车道)+8m(中央分隔带)+12m(机动车道)+6.5m(侧分带)+9m(辅道)+3.5m(人行道),属于快速路。北环路南临公墓河,由于道路较长,为了减小雨水管道管径和埋深、降低造价,北环路排水设计采用下凹式绿地排水系统。

2 下凹式绿地排水系统特点

常规道路排水,雨水只能通过管道排除,容易形成内涝。下凹式绿地充分利用了土壤渗透能力。其工作原理:经道路横向坡度将路面雨水引入侧分带内,汇集到侧分带的雨水首先通过表层土壤下渗,未经下渗的积水超过一定高度时将通过溢流方式从雨水口排除。

3 下凹式绿地排水工程设计

3.1 设计参数的确定

(1)综合径流系数ψ

综合考虑工程造价、道路功能等因素,本工程道路绿化率为30%。有研究表明当道路绿化率为30%时,当暴雨重现期为2a时,下凹式绿地内积水有80%可以通过下渗方式排除。可以看出下凹式绿地对雨水的截留、渗流作用较大,可有效地降低综合径流系数。但目前尚无关于海绵城市径流系数的相关规定。本次设计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3.2.2条为依据,通过加权平均取综合径流系数为0.60。

(2)暴雨重现期

暴雨重现期是排水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选取暴雨重现期过小,将导致排水能力不足,容易发生积水。暴雨重现期选择过大,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大。因此暴雨重现期的选择应依据排水设计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北环路为城市快速路,属于城市重要干道,一旦发生积水,对城市交通产生较大压力。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16) 2014版3.2.4规定,暴雨重现期P取3a。

(3) 降雨历时t

地面集水时间t1的长短,应视汇水区域内是否存在雨水管网而定,雨水在管道中的流速比地面漫流流速大,因此汇水区域内存在雨水管网时,所用的集水时间t1较短。北环路两侧以新建居住小区为主,敷设有雨水管道,地面集水时间t1取10min。

3.2 开孔侧石设计

与常规市政道路排水不同,本次道路路面雨水通过开孔侧石汇入侧分带内。道路侧石孔洞是侧分带蓄水的一个重要过渡点,其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排水能力。开孔侧石的设计是解决路面积水的保障,也是下凹式绿地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考虑到美观要求以及施工方便,侧石孔洞采用圆形断面。从道路横断面可以看出,人行道、辅道、机动车道路面雨水经道路侧石孔洞汇入侧分带内(中央分隔带上方拟做高架,不考虑中央分隔带排水)。

本次设计孔洞直径为0.1m,孔洞间距为0.2m,孔前水深为0.04m(孔前水深参照图集06MS201中雨水口泄水能力相对应水深)。则湿周0.14m,过水面积0.0022m2,分别根据孔流和堰流计算其流量,取较小值为设计雨水量。

堰流流态下,孔洞过水能力Q1=1.25×0.14×0.041.5=0.0014m3/s; 孔流流态时,侧石孔洞过水能力Q2=0.67×0.0022×(2×9.8×0.04)0.5=0.0013m3/s。孔洞设计流量Q设计取较小值0.0013m3/s。每个孔洞汇集的最大雨水量Q0=q×ψ×F=q×ψ×L×(B人行道+B辅道)=0.00062m3/s

3.3 侧分带内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汇入侧分带后,主要通过侧分带下凹方式实现雨水的调蓄功能。侧分带下凹深度直接影响蓄水容量的大小,下凹深度较浅时,对削减暴雨洪峰流量作用影响较弱;而下凹深度过深时,不仅降低了道路的景观协调性,也为日常维护带来困难。因此本工程绿化带下凹深度选择25cm。

侧分带内布置平箅式双箅雨水口,间距为25-30m。雨水口箅面标高比侧分带标高高10cm。汇集到侧分带内的雨水首先通过表层土壤下渗,当暴雨强度较大时,超过雨水口箅面雨水通过雨水口排放至雨水管道。侧分带做法详见图3。

4 结束语

本工程将该理念引入市政道路工程中,对侧石孔洞、绿化带下凹深度、雨水口箅面标高进行了设计,在兼顾蓄水、防洪的同时,确保道路路面雨水及时排除。

参考文献

[1]张健林.下凹式绿地蓄渗城市路面雨水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2]俞佳.一种新型城市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19-222.

第12篇

关键词: 市政排水;设计;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市政排水工程质量,能有效的优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等。这就要求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之时通过不断的优化设计,以及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最终保障工程质量。

1 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

1.1 设计方法

1.1.1 动态规划法。该方法是目前我国使用率较高的一种,通过将排水工程设计当做一个具有多阶段的整体过程。然后就这个过程而言按照一定的方式划分阶段,最终通过对当中的每个阶段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完成整个过程的优化设计。

1.1.2 直接优化法。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案或者是可调参数,并且将其经过了设计、计算以及比较,最终从当中选择最具有优越性的方案进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直观,而且方案的优劣也比较容易被验证。

1.1.3 遗传算法。这种方法属于进化算法其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对生物学当中的自然遗传变异机制进行模拟,由此而提出的一种随机优化算法。通过这种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型管道的系统优化设计问题,并且得出最佳方案。但对于大型管道系统而言优势稍弱,无法直接得出最优方案,只能非常趋近最优。

无论是以上介绍的三种设计方式,还是其他设计方式,在设计之时都必须遵循设计规范当中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要求设计之时要充分考虑成本问题,保障排水效果最佳同时成本费用尽量降低。

1.2 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是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合理的设计能尽快地将地面雨水排除,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

排水工程设计应在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

1)布置管渠系统,划分汇水流域面积,确定排水方向及出路;

2)安排好控制点的高程。应根据城市道路竖向设计,保证汇水面积内的水都能自流排出;

3)正确采用设计数据,污水排放量标准、设计降雨重现期、地面集水时间和径流系数,暴雨强度公式的采用等;

4)管道的设计坡度和埋深根据设计规范、道路纵坡和外部排水条件确定,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管渠埋深。

5)近期与远期结合,排水工程设计既要考虑近期城市建设的要求,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后上、下游的衔接及排水需要。雨水、污水管道的管径、管道埋深等问题,是排水工程设计近期与远期衔接的关键;如果管道的管径设计偏大或偏小,埋深过深或较浅,将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市政道路绿化带排水设计

传统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对人行道、行车道及非机车道的排水系统往往比较注重,对绿化带排水系统的设计却因不太重视而往往被忽略。事实上道路绿化带土质疏松,透水性强,易蓄积雨水,渗入到路面结构层,对道路结构产生影响。目前,通常利用碎石盲沟来解决绿化带的排水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为满足城市绿化、净化环境的需要,道路分隔带的设计逐渐用绿化带取代了人行道铺装,只有部分分隔带需要作为公交站台才会采用人行道铺装。因此,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可将分隔带均视为绿化带进行设计,从而将绿化带中的雨水或洒水,一部顺着道路纵坡排出,另一部分则流向道路边缘或渗入绿化带土体内部。在进行绿化带排水设计时,可在路面结构两侧与绿化带衔接的位置布设一层双面涂有沥青材料的土工布,对绿化带和路面结构有效阻断和分割。

2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2.1 施工前的准备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之前必须要先设计一个施工计划。根据总体工程“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首先安排给排水工程开工,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水通和平整场地两项工作。与此同时需要让排水系统提早具备一定的排水能力,以保障在现场进行施工之时排水系统能够进行基本的防洪排涝,为之后的工程打下基础。其次进行施工任务的划分。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明确施工的区域,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区域划分。

2.2 会审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应该由参与了施工的施工企业、总承包企业、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参与进行审核,并且在审核之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城市地下埋设的管道众多,因此要防止管线相撞的现象,同时注意不同管线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及管线应当具有一定的坡度。其次,排水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土建、设备等的设计应该相互衔接,并且保持衔接处的一致性。最后,保持大口径地埋的稳定性。而这个稳定性又主要是由管道和土质共同决定的,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预案,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不稳现象。编制质量计划。相关的质量管理部分,应该严格按照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并且充分结合自身类似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保障质量计划的编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设计在施工期间的检验程序;设计质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和局部目标;设计进行质量检验的方式方法;制定相应的质量事故发生之后的处理制度。在整个检验过程当中,每一次检验都应该制作检验报告详细记录过程,并且存档以备之后随时调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之时首先应该要让所有的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的勘察,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文件,并且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而进行施工的组织设计。在拿到了总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之时,各个施工队伍也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和相应施工区域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2.3 施工完成之后的试验和检查

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通过试验和检查。首先可以通过闭水试验查看渗漏问题。其次是管沟的回填问题。保障回填的密度、硬度等达到相关要求。最后是对路面的恢复。

3 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在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同时,该施工企业也加大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通过安全管理,将该工程及时高效的交付了业主使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施工全员的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过程中,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其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使施工全员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就是选派安全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调研,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认识,及时的找出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邀请专业人员加强安全操作规程的讲解,尤其是在本工程中,施工方与监理方一道选派了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每一道施工环节进行了安全生产指导,保证了每一环节施工的安全。二是建立安全制度。在本市政道路和管道施工项目中会同施工,监理,设计代表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完善了各自分管领域的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制。攀登和高处施工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施工前,逐级进行了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对触犯安全条例的违规行为,项目部坚决予以责令立即停工整改。直到整改结束后方能进行施工,从而确保了该工程施工全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三是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在整个市政道路和管道施工中,施工企业配齐了施工的安全设施,并加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了施工始终处于最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尤其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建立的预警机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尤其注意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加强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以保障排水工程达到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利七妹.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07:94-95.

第13篇

针对城市道路设计,从其设计特点与思路入手,深入分析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要点,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为有效提升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城市道路;道路设计;设计思路;设计技术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过去的道路设计中,设计者只关注道路的畅通与安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设计实际需求,在基本的安全与畅通基础上,还需具有一定美观性、便捷性、规范性与防震防洪等功能特性。在日益改变的道路建设需求条件下,道路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被进一步的放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思路的不明确以及技术措施的不完善,因此,围绕城市道路设计,分析其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进而找到提高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的。

1城市道路设计特点

(1)复杂性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会涉及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各个专业之间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关联性,这大大增加了设计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复杂性。(2)系统性系统性主要是就道路规划及实施而言的,在实际情况中此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前期规划与后期建设。其中,前期规划工作应由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以及规划设计单位一同负责,对项目规划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进行分析。后期建设主要是指项目招投标至最终验收,需要工程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检查部门及施工主体等的共同参与。(3)主观性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当中,设计基本上都是首要的环节,后续基本所有工作都要将设计方案作为核心和依据。在这种条件下,城市道路设计者的主观因素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设计者在项目实施中肩负着重大的职责与义务。

2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2.1概念设计在以往进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完成一项道路建设大部分的重点都放在了土木工程相关设计中,并没有注重城市中存在的各种交通系统。重点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这就会直接导致在整个道路规划设计中,完成相应的设计方案却不能有效的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忽视了进行城市道路建设会关联的一些交通系统等相关问题,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无法顺利的实施,缺乏指导性作用。如果设计的方案不能合理执行,无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样不仅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造成一定影响,还会间接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2交通设计进行城市交通的合理设计,这一问题实质上属于概念设计范畴,并且对整个道路系统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城市道路合理的规划过程中,确定好每一条道路红线,能够有效的保证所有城市道路空间最终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进行相应的交通设计需要从具体的交通功能开始研究,并且分析整个城市交通以及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明确主要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充分体现城市交通在具体的功能设计中发展的变化。有效实施科学的系统方案,成为了交通设计进行合理分配资源的重要成果,而且证明了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交通设计合理指导道路系统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及时提出设计需要掌握的重点以及相关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构建属于概念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整个道路系统中,主要包含了道路设计的相关内容。完成对道路系统的构建工作能够对整个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并有效的实施道路建设。完成合理的交通设计是进行道路空间布局的重要基础内容,有效的保证了城市道路最终实现主体功能,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了城市道路系统中使用的设计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实效性。

3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

3.1道路设计理念国内的很多城市道路都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人们的出行、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威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外,就是未能对路网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中过于注重道路的实际宽度,没有结合具体的道路等级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这种传统意义上的道路设计理念与实际情况出现了很大的矛盾,有很多现行的城市道路虽然没有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行人、车辆互不影响,在表面上是协调合理的,但其安全性却十分低下,随时都有引发交通事故的可能,而且对重点交叉路口的运输与通行质量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基本的理念进行全面的改善,根据我国国情与道路交通安全规定,选取最佳的设计理念,并积极使用当前较为先进的设计软件,如城市道路协同设计软件,如图1所示,进而设计出集安全、合理、快捷为一身的城市道路。

3.2交通分析问题在设计工作中系统分析交通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准确反映当前道路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需预先开展交通分析,掌握具体分析所获得的成果,为实现设计目标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因此,设计方应对交通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道路主管部门还要予以多方面的支持,为最终设计方案的提出提供准确、到位的分析结论,从而使城市道路设计按照交通分析的具体成果有序进行,提高设计质量。

3.3道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作为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情况中经常被设计者忽略,这也是造成道路设计不合理的根源问题之一。比如,在对非直线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设计计算其转弯半径时,一般会根据道路周围现存建筑(构造物)红线限制或者是原有线形特点而确定,这种通过计算得出的半径在设计中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平面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划和标准规范,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道路现实状况与周围现存建筑(构造物)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其他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确保城市道路发挥最佳效果。

3.4道路绿化设计如今,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于基本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基于此,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绿化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还是创建生态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在城市道路的使用阶段,要充分结合其功能和美观特性,还需站在观赏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以选取出最佳的绿化设计方法。道路绿化设计是保证城市生态景观的有效举措,除了主要的绿化与美观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降噪、装饰以及防尘等功能,也有利于驾驶者的视觉诱导。因此,在对城市道路实施绿化设计时,需根据城市所具有的环境特点与基本功能,对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从而保证道路与周边的景观协调统一。

3.5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关键位置,不仅是道路交通的汇集点、转换点,也是交通管理和组织的主要控制点。与常规路段相比,交叉口上的车辆由于行驶方向不同,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冲突,所以这也是交通意外的高发路段。统计表明,交叉口段发生的交通意外约占总交通事故量的45%,局部地区这一数量将更高。因此,城市道路设计者必须对交叉口设计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交叉口的实际情况与交通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设计,以此保证所有车辆均可以安全、有序的通过,充分发挥交叉口所具有的调节能力,提升道路整体的通行能力。

3.6交叉口组织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组织设计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形式,分别为:(1)无交通管制:在交通量相对较小的低等级道路交叉口中适用。(2)渠化交通:在交通量相对较大的高等级道路交叉口中适用,通常会与信号灯配合使用,可改善交叉通秩序,大幅提高其通行能力。(3)交通指挥:包括信号灯与现场交警指挥,在高峰期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情况中较为常见。(4)立体式交叉:通常设置在快速、存在连续交通需求的道路交叉口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缓解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压力,提高交通通行质量,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对城市道路设计思想进行完善和创新,并结合道路现状,从道路设计理念、交通分析问题、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绿化设计、交叉口设计以及交叉口组织设计等技术层面优化设计工作。作为城市道路设计者,应积极掌握、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结合实践经验,为人们创造出优质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吴海俊,胡松,朱胜跃,段铁铮.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06:5~13+49.

[2]冯晶,张文籍,马丽莉.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5:165.

[3]武鹏志,马淑勋.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4,12:203.

第14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管理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道路的施工质量对道路的使用寿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道路施工的精髓,掌握好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对于提升道路工程的建设有着巨大地意义,优秀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道路质量通病的发生,还可以增快施工速度,本文主要结合某二级道路的修建来全面介绍道路的质量控制措施与技术,以供广大工程工作者交流学习。

1 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项目的东南侧,路段全长1900m。本次道路施工工程,是首先启动的施工项目之一。在项目建设阶段,本道路主要起着分流场外交通,隔离施工区的作用。

道路施工项目包括正式道路1885米、长15米公路桥1座,过路排水沟4道、箱涵1道。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标准如下:

(1)设计行车速度:60km/h

(2)路基宽度为15m,行车道为9m,两侧土路肩,硬路肩各宽1.5m

(3)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I级,采用混凝土路面

(4)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

(5)全线填方路基采用边沟排水,路面坡度为1.5%

2 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

本次道路施工项目作为四通一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应急道路质量形成各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实际需要,是工程质量全过程、全面控制管理的核心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及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质量作为关键性的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必须要从质量控制及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应急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各个要素,做出相应的措施,使得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之内。

2.1.1施工方案的审批

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及总纲领,其中对于工程施工中的人员、机械、及材料的投入,以及对于施工方法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在工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应急道路施工过程中,我们审批了《应急道路路基施工方案》、《应急道路路面施工方案》、《应急道路绿化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在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2.1.2原材料及质保体系的检查

在应急道路施工前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进行了检查,对于人员组织情况进行了一一对照,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不合格的人员坚决清场。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材料进场检验试验计划,在每批材料进场以后,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抽检,同时做好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我们要求施工方编制工作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确保原材和投入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承包商质保体系的运行情况,确保人员接口准确到位,确保在工程的运行中,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各个阶段的需要,对承包商进场的设备进行了严格的验收,保证用于工程的机械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及管理

应急道路工程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边坡防护工程、排水工程、机电工程八个分部工程。在每个分部工程中,我们从各个工序入手,通过质量控制及管理,使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2.2.1测量放线

在应急道路施工中,首先对施工方的测量工具进行了检查,确保其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方对增设的水准点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定期的进行复测工作。

2.2.2场地清理

对应急道路填方路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表的厚度应保证在40cm,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砍伐或移植清理。在清理完地表面后,要求用压路机将地表整平压实。压实后,根据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的检查,直到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路基的填筑。

2.2.3路基施工

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是路线的主体也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好坏和路面工程的使用效果,因此在整个施工中,我们参照施工规范及设计的要求对施工方进行了各方面的检查,针对不合格的验收项目,坚决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处理,直至满足要求后,才允许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2.2.4软基施工

应急道路施工区域在施工前为农村的农田区域,根据地质资料勘探显示,地质情况较差,有比较厚的淤泥层,由于淤泥的可压缩性,后期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对于道路的使用严重不利。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及堆载预压的处理方法。在塑料排水板的施工过程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的进行沉降的观测,并分析测量所得的数据,及时与设计沟通,在保证满足设计的要求下,方可对堆载路基进行卸载。

应急道路桩号为K1+000-K1+100段落,由于前期征地的影响,导致了施工进度的严重滞后,使得该段落堆载期过短。为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在与设计沟通后,我们采用了路面砼内增加双层钢筋网片的方法。

2.2.5路基填筑

路基填方材料应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应急道路采用的填方材料为开山的碎石,为合格的填筑材料。路堤为分层填筑压实,其每层的施工填筑厚度不超过50cm,碎石最大粒径要求不超过30cm。我们在施工现场采用抽查的方式,对于不合格的填筑材料坚决要求清除施工现场。每层路堤都根据以下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路基的平面位置;路基宽度、标高、横坡和平整度;填土压实度和表面弯沉。

2.2.6排水工程

应急道路的排水及防护工程包括了道路左侧的排水沟、过路排水沟。该项目的检点为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及砂浆的强度。施工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以下排水工程的尺寸及坡度,平整度施工的质量控制。应急道路的过路排水沟由于设计上盖板厚度的问题,导致了盖板上的砼路面厚度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为防止路面的开裂,我们采用了局部路面内增加钢筋网片的做法。

2.2.7路面施工

路面工程是道路的最后一道施工工序。施工中,我们采用的是跟班作业制度,对水泥稳定层的计量、成品的运输直至到现场施工,均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为工程的验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路面混凝土的施工中,我们要求施工方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保证人员及机械的投入,从而确保总体的工程质量。

2.2.8碎石底基层的施工

碎石底基层采用的是填隙碎石基层。填隙碎石基层质量好坏的关键是:从上到下粗碎石间的孔隙一定要填满,也就是说,达到规定的密实度非常重要;表面粗碎石间的孔隙既要填满,填隙料又不能覆盖粗碎石而自成一层,表面应看得见粗碎石,粗碎石的棱角可外露3~5mm。

2.2.9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应急道路施工前,对其使用的水泥,碎石,砂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检查。其砼路面模板采用了钢模板,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由于传力杆的安放位置是否准备严重影响砼路面的质量,对于传力杆的设置,我们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了监督,要求施工方按照施工方案中设置钢筋马镫的方法进行施工。为防止混凝土板面外观中出现露石、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我们对于砼的浇筑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砼坚决进行退场处理,通过事后的检查,应急道路砼路面整体施工质量满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3 结束语

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通过严格目标计划和规范的执行,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按规范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项目工程的质量,发挥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第1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 应急道路 质量控制 施工管理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对道路的使用寿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市政道路施工的精髓,掌握好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对于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有着巨大地意义,优秀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道路质量通病的发生,还可以增快施工速度,本文主要结合某市政工程中应急道路的修建来全面介绍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措施与技术,以供广大市政工作者交流学习。

1 工程简介

本工程应急道路位于项目的东南侧,路段全长1900m。应急道路本次市政工程改造项目首先启动的施工项目之一。在项目建设阶段,应急道路主要起着分流场外交通,隔离施工区的作用。

应急道路施工项目包括正式道路1885米、长15米公路桥1座,过路排水沟4道、箱涵1道。应急道路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标准如下:

(1)设计行车速度:60km/h

(2)路基宽度为15m,行车道为9m,两侧土路肩,硬路肩各宽1.5m

(3)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I级,采用混凝土路面

(4)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

(5)全线填方路基采用边沟排水,路面坡度为1.5%

2 应急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

应急道路作为四通一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应急道路质量形成各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实际需要,是工程质量全过程、全面控制管理的核心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及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质量作为关键性的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必须要从质量控制及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应急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各个要素,做出相应的措施,使得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之内。

2.1.1施工方案的审批

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及总纲领,其中对于工程施工中的人员、机械、及材料的投入,以及对于施工方法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在工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应急道路施工过程中,我们审批了《应急道路路基施工方案》、《应急道路路面施工方案》、《应急道路绿化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在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2.1.2原材料及质保体系的检查

在应急道路施工前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进行了检查,对于人员组织情况进行了一一对照,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不合格的人员坚决清场。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材料进场检验试验计划,在每批材料进场以后,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抽检,同时做好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我们要求施工方编制工作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确保原材和投入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承包商质保体系的运行情况,确保人员接口准确到位,确保在工程的运行中,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各个阶段的需要,对承包商进场的设备进行了严格的验收,保证用于工程的机械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及管理

应急道路工程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边坡防护工程、排水工程、机电工程八个分部工程。在每个分部工程中,我们从各个工序入手,通过质量控制及管理,使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2.2.1测量放线

在应急道路施工中,首先对施工方的测量工具进行了检查,确保其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方对增设的水准点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定期的进行复测工作。

2.2.2场地清理

对应急道路填方路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表的厚度应保证在40cm,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砍伐或移植清理。在清理完地表面后,要求用压路机将地表整平压实。压实后,根据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的检查,直到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路基的填筑。

2.2.3路基施工

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是路线的主体也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好坏和路面工程的使用效果,因此在整个施工中,我们参照施工规范及设计的要求对施工方进行了各方面的检查,针对不合格的验收项目,坚决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处理,直至满足要求后,才允许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2.2.4软基施工

应急道路施工区域在施工前为农村的农田区域,根据地质资料勘探显示,地质情况较差,有比较厚的淤泥层,由于淤泥的可压缩性,后期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对于道路的使用严重不利。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及堆载预压的处理方法。在塑料排水板的施工过程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的进行沉降的观测,并分析测量所得的数据,及时与设计沟通,在保证满足设计的要求下,方可对堆载路基进行卸载。

应急道路桩号为K1+000-K1+100段落,由于前期征地的影响,导致了施工进度的严重滞后,使得该段落堆载期过短。为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在与设计沟通后,我们采用了路面砼内增加双层钢筋网片的方法。

2.2.5路基填筑

路基填方材料应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应急道路采用的填方材料为开山的碎石,为合格的填筑材料。路堤为分层填筑压实,其每层的施工填筑厚度不超过50cm,碎石最大粒径要求不超过30cm。我们在施工现场采用抽查的方式,对于不合格的填筑材料坚决要求清除施工现场。每层路堤都根据以下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路基的平面位置;路基宽度、标高、横坡和平整度;填土压实度和表面弯沉。

2.2.6排水工程

应急道路的排水及防护工程包括了道路左侧的排水沟、过路排水沟。该项目的检点为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及砂浆的强度。施工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以下排水工程的尺寸及坡度,平整度施工的质量控制。应急道路的过路排水沟由于设计上盖板厚度的问题,导致了盖板上的砼路面厚度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为防止路面的开裂,我们采用了局部路面内增加钢筋网片的做法。

2.2.7路面施工

路面工程是道路的最后一道施工工序。施工中,我们采用的是跟班作业制度,对水泥稳定层的计量、成品的运输直至到现场施工,均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为工程的验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路面混凝土的施工中,我们要求施工方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保证人员及机械的投入,从而确保总体的工程质量。

2.2.8碎石底基层的施工

碎石底基层采用的是填隙碎石基层。填隙碎石基层质量好坏的关键是:从上到下粗碎石间的孔隙一定要填满,也就是说,达到规定的密实度非常重要;表面粗碎石间的孔隙既要填满,填隙料又不能覆盖粗碎石而自成一层,表面应看得见粗碎石,粗碎石的棱角可外露3~5mm。

2.2.9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应急道路施工前,对其使用的水泥,碎石,砂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检查。其砼路面模板采用了钢模板,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由于传力杆的安放位置是否准备严重影响砼路面的质量,对于传力杆的设置,我们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了监督,要求施工方按照施工方案中设置钢筋马镫的方法进行施工。为防止混凝土板面外观中出现露石、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我们对于砼的浇筑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砼坚决进行退场处理,通过事后的检查,应急道路砼路面整体施工质量满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3 结束语

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通过严格目标计划和规范的执行,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按规范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项目工程的质量,发挥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