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50-03

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① 全国各地区的经济面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各自经济发展起点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而言,如何真实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

中国目前主要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对中国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其核心指标是GDP。但是经济总量并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内涵,因而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GDP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发展内涵出发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能更为全面、真实的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且通过对2008年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各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以评价得分为依据,对中国31个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进行分类,并从中得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为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方法主要依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对决策进行量化描述,较多应用于结构复杂且指标不易量化的评价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内容广泛且不易从单一指标度量,因此本文将应用此方法,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创新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经济总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上较为公认的经济发展度量指标,因此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包含这一指标。这里度量经济总量沿用现在国际主流标准,即地区生产总值(GDP)。

2.根据经济增长结构理论,经济结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比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中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业结构用来说明地区劳动力需求大小,消费结构用来体现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分配结构则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制度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有效保护产权的制度不但可以促进有效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自1978年,中国的经济制度在所有制、市场和开放水平等方面均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发展与制度联系起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

4.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并且根据Krugerman(1993) 和Young (1995)的研究,技术进步恰恰是很多新型产业国家经济发展和能否持续获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为了衡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我们将创新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指标,而创新能力的获得恰恰源于对人才的培养和对科研的投入。

(二)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对于评价体系的理论描述,主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指标及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目标层A: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逐层构架系统的,有层次、有逻辑的评价体系。

子目标层B(4个):是在整体上把握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四大方面,即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从定性角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整体的把握。

过渡层C(11个):在四大准则的基础上,对各个准则进行扩展,更详细的概括出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更全面和系统,连接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指标层D(15个):以11个要素为基准,指标层采用具体化可测的指标数据,使指标体系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使评价体系更具有说服力。

(三)评价结果的形成

形成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主要步骤依次是构建判别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15个指标层指标权重、无量纲化31个省份2008年原始数据以及利用公式得出评价结果。

1.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判别矩阵。层次分析法的判别矩阵是根据九级标度①将本层次要素Ai和Aj相对于上一层次的要素Ck(k=1…m)按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而成。同时,判别矩阵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② 即CI0.1,则说明判别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必须调整判别矩阵的标度。

2.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别矩阵,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软件,得出指标层15个指标的权重。

3.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评价结果。由于需要用不同性质的指标来反映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和特征,因此指标体系中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绝对指标(数额)和相对指标(比率)。为了能够在指标间建立起统一的计算、比较准则,需要将所有的指标进行转化和无量纲化处理,使指标转变为与权重表达相同的以百分数表示的无量纲的相对指标,进而进行加总处理。

具体的无量纲化的方法是标准化方法,即处理后的各指标的标准差为1,均值为0,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与指标权重产生重叠。应用公式③得出最终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对中国2008年31个地区15个指标层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注释①中的公式得到中国31个地区(除港、澳、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9》、《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9》、《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9》)。

(一)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人均GDP一般被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本部分为了评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将人均GDP和此评分结果做相关性检验,若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且P值小于0.01,则说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是有效的。

运用SAS对此评价体系的评价分数和人均GDP数据的标准化后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R=0.5842,P值=

0.000559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得分结果,可简单的将中国31个地区分为五部分:①第一部分(得分1~1.5)为广东、江苏;第二部分(得分0.5~1)为山东、浙江、上海;第三部分(得分0~0.5)为福建、北京、河南、河北、辽宁、湖南;第四部分(得分-0.5~0)为湖北、天津、四川、广西、安徽、云南、重庆、山西、江西、贵州、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吉林、山西、甘肃、宁夏、海南;第五部分(-1~-0.5)为青海、。

从分类结果上看,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最强的广州和最差的之间相差了2.5分。同时,经济较发达(得分大于0.5)地区仅占全国的16.13%,经济不发达地区得分小于-0.5)仅有两个,占总数的6.5%。中国60%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评分结果介于-0.5~0之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结论与讨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使定性的问题定量化,过渡自然。建立该评价体系的数学方法为运筹学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该分析方法是将难于选择的定性问题,通过建立较主观的判别矩阵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即重要程度,再与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得出评价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判别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不同单位级的无量纲化(标准化)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评价体系从四大方面,15个指标对经济发展整体进行描述,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再者,可以通过对15个指标数据的深度分析,得出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政策,进而扬长避短,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基础是较为主观的判别矩阵,所以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达到完全的客观。若想该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说服力,就必须使得判别矩阵的主观性削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构造判别矩阵时,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若能克服掉主观性对于指标权重的影响,那么该评价体系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的应用到各省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的设计,投资方向的选择和对各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

参考文献:

[1]胡运权,等.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2-18.

[3]高敏雪,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麦强盛.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2,(2):91-94.

[5]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6]岳朝龙,黄永兴,严忠.SAS系统与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7.

[7]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30-37.

[8]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34.

[9]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10]赵志耘,吕冰洋.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63-70.

[1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家,2005,(6):96-102.

[12]胡大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2):17-25.

第2篇

关键词:制度效率 行政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差距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优惠政策的倾斜,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了大部分优质生产要素,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区域一跃成为无可非议的“增加极”。但是,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渐取消以及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近几年,虽然很多欠发达省份的人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就绝对数量来说仍然与发达省份存在巨大落差,各种优质生产要素仍然趋向或活跃在经济发达区域。很明显,目前吸引要素集中的因子已经从优惠政策等外生变量转化为制度效率等内生变量。这种制度效率因子在发达区域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内化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习惯”,它能够有效减少各种行为之间的摩擦和内耗,成为吸引优质要素和决定经济发展态势的关键。

本文将利用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来比较各地区在制度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据此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制度效率各因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方向和相关系数,总结分析欠发达地区制度效率低下的表现和根源,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一)制度与制度效率

Williamson(1975)等人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该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为什么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在构建经济模型时必须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继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之后,诺思提出制度安排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型费用(North and Wallis,1994)。至于制度经济学如何应用于中国实践,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很多学者就给予了极大关注。如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制度变迁的方式和弊端以及向市场化过渡的三个阶段(杨瑞龙,1993);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关系(杨友才,2010)等。

关于制度效率的分析,诺思最早建立了实证模型,依据交易成本不同来判断制度效率高低。并且,他认为,交易成本是不断增加的,但是交易费用和制度效率并不一定就存在着非常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特殊性。其后,韦森(2001)把制度看作是“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结合,并据此将制度效率定义为“制度安排本身产生的激励所引致的经济增长”。

国内一些学者往往借用经济学中常见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将制度的运作看作是一种产品,通过衡量其成本和收益的高低来判断制度效率。如林毅夫(1994)认为,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能提供较多服务的制度更有效率。袁庆明(2002)也提到,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

(二)制度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交通成本急速下降、要素流动性不断加大、技术低成本快速扩散、政策普惠化明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已经从资源禀赋、区位要素、优惠政策、技术差异等外生变量中陆续抽离并趋于收敛,而应归结于某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结于内部化的因子,其核心就是制度效率的高低。完善的、低运行成本的制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绩效。如果制度缺失、不完善或者自身运行效率太低,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过于繁琐,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人们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整个区域陷入低效率运行状态,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提供制度的效率。首先,政府的行政效率。规范的、有效率的政府是推动社会降低运行成本,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对于这一点,新加坡等国的政府调控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和验证。其次,政府所供给的制度效率。如果政府所制定的规则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为人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有效保护产权,为经济主体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那么制度就是有效率的。两者的关系在于,只要前者是有效率的,并且有着不断改善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就会通过政府不断地试错、纠错,以及积极调整,最终会保证供给制度的高效性。如果前者就是低效的,那么也意味着自身并不具备改善供给效率的能力。同时政府所供给的制度效率反过来会影响到其行政效率。

欠发达区域低制度效率的表现

制度效率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制度的低效率导致对生产要素使用的低效率,使得优质要素流出,区域竞争力降低。制度效率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发展成本低,社会风险低。很多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多种约束,如知识存量约束、技术约束、意识形态约束、权利约束等,这些约束共同影响了其制度竞争力和制度效率的提高。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社会运行模式会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低效率的制度会得到保留而有效率的制度得不到实施,即传统的社会制度运行模式还存在着较大惯性,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错位,既得利益群体所主导的格局导致制度运行的路径依赖严重,具体表现为:

(一)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及暗箱操作

目前仍然存在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项目审批、能源、运输和重要物资的分配与人事任命对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这些都会造成企业过多的寻租活动,带来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运行效率的低下。除此之外,暗箱操作现象大量存在,各种行为不能公开透明,绩效无法量化。无论是在微观的企事业单位内部还是在宏观的城市管理层面,各项事务都较难规范化、制度化、量化处理,信息闭塞,缺乏民主和监督,不能对经济行为形成良好的激励。

(二)各部门行政效率极低

和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区域相比,欠发达省份非常明显的差别在于行政办事效率极其低下。国际上将政府从业人员人数占地区总人数的比重在1%~3%作为判断政府机构是否精干和高效的重要标准。但是这一指标在我国很多地区达到5%,甚至10%。很多落后地区多次表面上试图努力,但始终摆脱不了政府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除此之外,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公车、接待、考察等个人消费,以及向下的设租和向上的寻租上。同时,行政手续复杂、程序繁琐也严重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率和日常生活。

(三)民众的改革意识缺乏

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民众长期陷于这种低效制度,并已经习以为常、思维僵化,甚至没意识到自身的某些行为会继续助长这种情况恶化。比如说,大部分东北地区的民众一旦涉及到办理与政府公共服务相关的业务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寻求相关政府部门熟人的帮助,这种“人情思维”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在这种氛围下,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严重缺乏服务意识和市场化意识,普遍的人为设置关卡和障碍,造成全社会成员彼此成本和精力的内耗。

假说和验证

制度效率体现在制度安排对于区域人均财富的影响上,本文仅试图以几个简单的指标对该问题进行验证。

本文假设:第一,各省区的制度效率与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政府消费水平与制度效率水平正相关。因为政府消费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第三,政府工作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与制度效率负相关。第四,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之比与制度效率负相关。第五,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制度效率负相关。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其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其次,以各省份的人均GDP(RG)表示该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次,从数据的可考核性、可操作性、易得性角度出发,本文选用了四个指标表示该地区制度效率的高低,分别是:各省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ZX)、政府行政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ZR)、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ZC)、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ZG)。

由于以上五个指标测度单位不同,根据需要,对原始值采用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Ii=(Xi-Xmin)/(Xmax-Xmin)

其中,Ii 为每列第i个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Xi为每列指标的原始值,Xmax、Xmin分别为参加比较的同列指标中的最大原始值和最小原始值。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见表1。

根据已经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RG为因变量,ZG、ZX、 ZC、ZR为自变量,根据系数表中的回归系数,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RG=0.797+0.602ZX-0.365ZR

-0.717ZC-0.540ZG

首先,ZX的系数为正,说明ZX和RG正相关;ZR、ZC、ZG的符号为负,这说明这三者和RG负相关。其次,回归方程检验:F=39.432,在F值分布表中,F0.05(4,26)=2.74,小于F值39.432,这说明了a=0.05的水平下,回归方程是有显著意义的。复相关系数R=0.932,表明方程的总体相关性很高。根据F=t2计算出的各指标的F值见表2。

F0.05(1,26)=4.22,上表中只有ZR的F值小于4.22,说明变量ZR对RG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变量都有显著影响。

该总体方程以及ZX、ZC、ZG等变量都可以通过检验,说明ZX、ZC、ZG都对RG存在显著影响。ZX的系数为正,说明ZX和RG正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602,即ZX增加1%,RG会相应增加0.602%;ZC的系数为负,说明ZC和RG负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717,即ZC下降1%,RG会相应增加0.717%;ZG的系数为负, ZG和RG负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540,ZG下降1%,RG会相应增加0.540%。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省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政府行政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都是决定制度效率的因子,进而都会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中,除了政府行政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之外,各指标与制度效率都有严格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政府行政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与制度效率并不是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因为政府行政人员的比例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比例过低即人员严重缺乏的话反而不能为民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

高效率的制度是有效减少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低效率的制度并不必然被高效率的制度所取代。欠发达地区的低效率运行仍然顽固根植于其体制内部,说明对低效率制度的改革异常艰难。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主要有:

(一)地方政府权力限定

政府的根本职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政府宏观发展目标与企业微观决策行为的有机藕合。政府行为的选择应谨慎,明确权力界限,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不能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对地方政府的权力予以适当约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制度安排不偏离效率的轨道。其次,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渐清晰两者的边界,同时也要适当为民间的制度创新提供空间。政府应通过各种制度改革致力于提高民众的利益,而不是利用权力在现有的资源分配内与民争利,从而导致出现制度悖论。

(二)克服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

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一种制度是否高效都会长期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安排。发达地区往往是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资本流动性增强,交易成本降低,社会风险分散,制度效率较高。而欠发达区域则往往沿着效率低下的路径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下难以自拔。当落后区域固执于一个制度框架时,则无法摆脱其所限定的政府职能、意识形态、市场化程度、产权结构等制度因子的影响,改革与创新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和范式下进行。只有打破这种制度惯性,勇于承担转变所需要的成本和阵痛,实质性的制度效率提高才有可能。

(三)社会提供可置信的承诺

诺斯(1994)写道:“一个社会可得的技术潜力之所以不能实现,在于其游戏规则所暗含的激励结构未能有效地促进生产性努力”。在所有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就是界定良好的产权制度、强有力的法治制度、高度的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这些都能保证社会可以提供可置信的承诺,帮助经济主体建立合理明确的交易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把阻碍市场各经济主体之间安全交易的摩擦系数降至最低,建立起与高效率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信用结构和体系。

(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政府的制度效率改革包括两部分,作为制度的重要供给者所提供的制度产品的效率提高,以及政府自身的行政效率提高。欠发达区域政府行政效率极低是导致较高社会摩擦和内耗的重要原因。首先,应推进行政方式改革,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服务意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和繁琐的行政干预,降低民众的社会活动成本。三是改善行政执法,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大量干预。最后需要改变对外排斥的区域内部保护方式,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五)制度系统优化

单独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内的制度改革并不足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需要的是各领域范围的制度改革相互协调配套及结构合理,提升制度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功能,力争发挥制度的最佳绩效。避免出现彼此之间的“不适应”,甚至是冲突,否则制度系统的改革还会成为阻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匹配。非正式制度,如行为习惯、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实施机制的发展,从而压制了制度改革的灵活性。因此,欲破解经济发展的制度效率瓶颈,制度整体领域内的种种完善和合理架构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Oliver E.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7.NO.3.Nov.1981.

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8)

4.杨友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经济增长:一个数理模型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2)

5.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袁庆明.论制度的效率及其决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2(4)

作者简介:

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2000、2007、2009年为研究样本,对广东省21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按照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四种类型,不同城市在不同年份其类型有所变化,但大部分类型变化不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和增长强度大小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稳步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潜在增长型、缓慢增长型四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动态分析 演化类型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就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明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战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面,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比较广泛。

马力等(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惠俊刚等(2007)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及杨凌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徐新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2007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王晔等(2009)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划分和评价研究。

已有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是静态的评价,侧重于某个年份横截面的发展水平的对比,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缺乏对某段时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的研究。另外,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真实状况。

本文试图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不同时段的同类数据源,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时序动态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类型变动情况,以期得到有益的政策启示。基本思路是先选择2000、2007、2009年作断面分析,然后通过3个时间段之间的变化作动态分析。主要数据源自《广东省统计年鉴2001,2008,2010》。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不仅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而且还表现为该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应能综合反映该区现有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发展前景。为此,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等原则,本文构建出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经济外向度四个层次的12项指标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评价模型与程序。本研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评价具体过程为:一是构造样本矩阵Xij。其中i代表城市,总数为21个;j为评价指标,总数为12个。二是样本矩阵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矩阵X’ij。三是求协方差阵Rjk。四是利用雅可比法求解主成分。由Rjk解特征值λj及相应特征向量Ijk并得方差贡献率。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然后计算第k个成分的载荷Pkj。五是计算各城市不同年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值Vi即。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然后计算出各时间段综合评分值的变化,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及相关背景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选取主成分,然后计算每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并将综合评分值进行归一(见表2)。其具体计算过程由统计软件SPSS13.0完成。

(一)综合评估

根据表2结果并结合相关背景材料分析可知:第一,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2000年, 2007年,2009年的评价结果都表现出这一特点。超过8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1个,2009年有2个;超过6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2个,2009年有3个;超过40分的城市2000年有2个 ,2007年有6个,2009年有7个;40分以下的2000年有19个,2007年有15个,2009年有14个。可见,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但前景乐观。第二,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排名靠前的基本上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得分靠后的城市基本上居于粤东、粤西和粤北。3年的排名尽管有变化,但这一格局没有变。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绝对发展水平的差距上,排名第一和最后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于悬殊。

(二)等级划分及变化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类型及其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分析了类型变动情况。具体方法过程如下:首先是对各年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获得各年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主成分得分。其次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主成分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聚类,聚类方法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距离测度采用Euclidean distance,分别计算并建立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欧氏聚类系数矩阵表(因表格较大,省略)及聚类谱系图(因图幅较大,省略)。第三是根据上述结果归纳总结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异动情况(见表3)。前两步运用SPSS软件由计算机自动得出结果。

根据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优秀类。这类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突出。第二类为良好类。这类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明显,潜力和后劲大。第三类为中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居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明显、问题突出。第四类为差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较差,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比较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广州、深圳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且比较稳定的地区,而韶关、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等在广东省各城市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且多年变化不大,其它城市则处在较大变化之中。

(三)演化类型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揭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本文设计了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用某城市某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除全部城市同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值来计算,一般以考察现状年为本底。另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强度(Y),用某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某时段综合评分增加值除全部城市同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增加值来计算。把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的目的在于以现状为基础考察其动态变化轨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选择本底年和参照年,计算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和增长强度(Y)。以相对强度(X)为横轴、增长强度(Y)为纵轴、(1,1)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根据坐标图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大小将广东省21个城市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1),第二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

据此,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四种类型(见表4):第一种为快速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基础良好,且目前建设力度很大的城市。处于第一象限。第二种为稳步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实力雄厚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处于第四象限。第三种为潜在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目前虽然存在明显问题,但发展潜力较大。处于第二象限。第四种为缓慢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这类地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处于第三象限。

参考文献:

1.马力,史锦凤.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2)

2.惠俊刚,卫海燕,郎玉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1)

3.徐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4.王晔,何启明,景履贞.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5.甄江红,赵明,周瑞平等.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5(5)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主成分分析 不平衡

各地区经济发展受该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人口素质,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从贫困、落后的状态向经济及社会生活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针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相继制定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战略。为了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成立多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功能和任务。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地方政府不断努力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基数大,相比其他地区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到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样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建立一套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应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照指标能客观、系统、全面反映地区经发展水平的原则,结合具体研究的问题,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如下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地区工业总产值(亿元);X3-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4-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X6-地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1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评价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由Hotlling于1933提出的,该方法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新指标变量数量较少并且相互无关,保持了原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量。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一是消除了评价指标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提取的主成分保持了原指标的主要信息,减少工作量;三是分析过程客观生成指标权重,能够区分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评价过程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通过计算指标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特征值的贡献率,最终得到方差贡献分析表,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3.95%,这表明前三个因子可以反映出全部信息的93.95%以上,因此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并根据得分系数据矩阵计算各指标主成分系数,见表3:

根据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

F1=0.057ZX1+0.055ZX2+0.046ZX3+0.057ZX4+0.058ZX5+0.053ZX6+0.045ZX7+0.042ZX8-0.034ZX9-0.03ZX10

F2=0.135ZX1+0.165ZX2+0.215ZX3+0.121ZX4+0.033ZX5-0.025ZX6-0.19ZX7-0.178ZX8+0.277ZX9+0.286ZX10

F3=-0.1ZX1-0.057ZX2-0.202ZX3-0.101ZX4+0.115ZX5+0.141ZX6+0.388ZX7+0.425ZX8+0.374ZX9+0.431ZX10

根据个主成分表达式计算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4、结论及建议

从计算得到的得分及最终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直辖市,而西部地区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都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地区。这个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情况,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势。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还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仍在拉大;很多地区高增长速度是以破坏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达到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些落后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的寻求高效的发展模式,而是被动的依赖国家支持、政策倾斜,这种情况下,地区的经济发展很难达到较好的水平。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和调整,使其更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及技术支持,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应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三,加大投资,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央及地方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西部地区从卫生、交通、能源、水利、机场、油气管道等各个方面有较大提高,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并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

第四,教育是影响各地区及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在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应该做到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和谐共享。其次是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高校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呈双重集中之势:一是高校向东部沿海集中分布;二是高校向中心城市集中分布。高校布局失衡制约教育公平。再次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各高等学校扩招的增量部分,主要向人口大省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利于不同群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和进行公平竞争。最后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公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第五,完善中西部地区各种保障制度,提供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如果让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区域间长期不协调发展,必将对整个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全国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

[3] 唐晓东.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7

[4] 胡少维.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第5篇

本文采用《丽水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测度丽水市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研究表明,丽水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莲都区发展潜力最强;缙云县、青田县、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为处于中间水平;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发展潜力较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潜力

丽水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该省西南部、南邻福建,古称处州,始名于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72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1.70万,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下辖莲都区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松阳七县,代管县级龙泉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能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也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丽水市各地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对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可以为丽水市今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首先以丽水市为基本空间单元收集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并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处理主因子得分综合,得到区域空间发展潜力。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多元统计方法,由皮尔逊首先提出并使用,之后经众多统计学家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在建立县城单元评价指标选择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提取影响县域乡镇地域空间差异的主因子。对各县城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本文选取2011年丽水市13项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统计指标,分别为镇域户籍人口、县域暂住人口、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镇域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对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得到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特征值大于1的前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0%,可见提取三个因子后,它们反映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二、主因子得分及空间分布

根据因子荷载矩阵分析主因子含义,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乡镇主因子得分,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表1可知:第一主因子主要解释镇域户籍人口、镇域暂住人口、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建成区绿化面积及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等指标,可命名为社会经济发展因子。空间分布值排名为莲都区、缙云县、青田县、松阳县、龙泉市、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

第二主因子主要解释镇域面积、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可命名为传统产业因子。其值排名为遂昌县、龙泉市、青田县、莲都区、景宁县、缙云县、庆元县、松阳县、云和县。

第三主因子主要解释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可以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因子。其值排名为莲都区、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龙泉市、庆元县、青田县、景宁县、遂昌县。

三、发展潜力评估

依据主因子得分乘以贡献率权重得到的发展潜力是基于现状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格局。其结果如下表:

从表2的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丽水市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莲都区是丽水市综合发展潜力最强,以绝对的优势名列第一;缙云县、青田县、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为处于中间水平,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发展条件较差。

参考文献:

[1]张吉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J].河南科学,2009(01)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地区差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科教兴国”战略,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硕果,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不能“水中望月”,不能过分乐观,还应该看到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区域间的严重不均衡性。为研究受教育程度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的31个地区,对这些地区未接受过教育以及接受过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地区受过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得到各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回归法做出回归分析。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中国统计年鉴》[1]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

一、数据分析

我们对受教育程度与人均GDP之间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运用SPSS软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调查发现:人均GDP与接受过初中,高中及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存在着正相关,通过软件计算得出相关系数分别为0.152、0.836和0.832。而人均GDP与未接受过教育和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404和-0. 775。以上数据表明:接受过高中及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偏大,具有显著性,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一叶知秋”的道理,我们可以推论出,如果接受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那么人均GDP值也就越大。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如果人口教育程度越高,那么人力对社会经济的生产总值贡献也就越大。而接受过小学及以下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偏小,具有显著性,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同样地,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人均GDP就越少,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就相对较低。通过上述的相关分析,推论出教育的发展水平及教育程度对人均GDP有重大影响,也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水平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想进一步研究接受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是否更与人均GDP有关,而那些接受中等教育或初级教育的人群与人均GDP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这种研究假设存在着偶然性,也就是说社会上存在着那些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却依然能带动经济发展,对一个地区的GDP起到一定的贡献作用。虽然有此种情况会出现,但这样的偶然实例毕竟是少数,研究大样本,通过整体的特征值得出的结论还是具有可靠性的。运用多元回归方法中的逐步回归方法,通过软件模型计算得出R2等于0. 726,说明变量“大专以上所占比例”可以解释变量“人均GDP”72.6%的变异性。显著性概率小于5%,通过发差分析表可以知道回归方程有意义。该方程为“Y=2935. 401 + 201288. 5X”。X指该地区接受大专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指该地区人均GDP。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 853。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地区总体教育水平越高,人均GDP一定会有较大影响。同时,受过高等教育水平越高,对该地区的人均GDP可以起到显著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从系数的绝对值上看,高等教育水平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也验证了某一位学者曾说过的,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供求函数,经济发展阶段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2]。

二、现状分析

基于笔者的研究,不难发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很高的,工业水平较高,其高等教育发展程度高,高等教育规模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其他地区要相对高些。中等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很多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的集中分布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是全国工业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农业经济也有较好的基础,是全国“粮仓”的集中地带;文化教育发展程度较高,其中一些省份的高等教育水平甚至还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这些地区也存在着问题,传统思想文化的积淀和影响很深,加上国家投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在经济上拉大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而对于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而这里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是最为薄弱的。针对三个层级的区域要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不能同一对待,而应因地制宜。

三、对策分析

造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的症结,在于教育的落后,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只有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才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对此,针对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做如下建议:

首先,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应对外支援,帮助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实行对口支援、资源共享、学生交流,师资共勉等措施。虽然目前已有部分学校实行了对口支援及学生交流等项目,但是只局限与部分985或211的院校,影响范围甚小。

其次,对于中等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应逐步建立自己的特色高等教育领域,不能一味的效仿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或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只有使自己的优势更加明显,走特色之路,使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上去,才是根本。

第三,加大对中等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及教师的财力投入。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不同地区的教师岗位薪酬也大相径庭,由此产生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工资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不同及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仅仅一味的加大高等教育资金的保障是不可取的,不能“拿完钱“,就“草草了事”,而应监督管理,按照管理学中“投入―产出”的模式,对高等教育的成果进行验收,这样的投入才是事半功倍。

第四,重视高等教育这一学科的研究。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现在部分地区的学校并未设立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使得学校的职责划分不明,工作缺乏指导与方针,管理缺乏规范与技巧,没有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客观规律进行,才使得高校出现专业化缺乏的局面。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1)

Vt=St/Yt(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第8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8.026

1 研究背景介绍

成渝经济区位于我国西部,是西部最发达和城市最集中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的35.75%,全国总面积的2.7%,常住人口9960多万人,由35座城市组成,包括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16个中等城市和17个小城市。其GDP总量超过了川渝两地的90%。成渝经济区有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世界最大的水库,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四个区域之一,面临着经济腾飞的大好机遇。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1]

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发展状况与综合实力的首要指标与基本单元。对成渝经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城市正确认识自身的位置,认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优劣势,并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有助于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实现合理有序的竞争、充分积极的合作,形成优化的成渝经济区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文章在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指标选取的基础上,构建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以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实现内部的协调发展。

2 研究方法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确定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渝蓉经济区的协议》,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和重庆为双经济中心,包括四川省内绵阳、德阳等在内的14个沿高速公路、铁路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3]。基于此,本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对象包括成都和重庆两个省会城市以及绵阳、广安、达州、泸州、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宜宾、德阳、眉山、乐山、雅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地级市。

2.2 研究方法选取

为了更好地测量与分析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予以测度、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变量。[4]聚类分析实质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它将一批样本数量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动下进行自动分类。[5]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更为有效地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文章对各类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最终选取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非农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10个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本文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3》与《重庆统计年鉴2013》,研究成渝经济区2012年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

3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3.1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29,大于0.6;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为212.185,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因而拒绝原假设,认为所选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公因子提取原则,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故对原始指标提取两个公因子(F1与F2),其特征值分别为6.965与1.419,从碎石图(见下图)也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差异明显,从第三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差异很小。综合以上,提取前两个公因子。

因子分析碎石图

公因子提取后因子方差的均值均很高,且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也达到83.839%,已涵盖大部分信息,能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解释。

在确定公因子的个数后,由于现有数据经分析无法对因子进行较好解释,因而采取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公因子F1在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非农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及第三产业产值比上的系数较大,可以看出,这类指标受市场经济自身发展情况的影响较大,为市场经济自生型指标,故命名为市场经济自生因子F1;公因子F2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与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上的系数较大,这类指标主要受政府宏观调控策略的影响,因而命名为政府宏观调控因子F2。

此外,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矩阵,得到2个公共因子的得分F1及F2,以贡献率为权数,构建综合评价函数:F=0.756F1+0.654F2。

从中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国家宏观调控策略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促进经济发展要双管齐下,注重“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双重作用,既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又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

3.2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各指标进行分类与公因子提取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别划分。

本文采取系统聚类法,以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在10个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上的测度数值作为聚类变量,选择欧氏距离对样本进行Q型聚类,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分析谱系图。根据各因子综合得分与聚类谱系图,将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划分为四种类型。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强的有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其次是绵阳、广安、达州和资阳,较弱的是德阳、乐山、眉山、遂宁和泸州,最弱的是内江、自贡、南充、雅安和宜宾。从中可以得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由内而外呈圈层式扩散分布,这与成渝经济区的人口集聚程度以及资源投入力度有关。

4 提升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6]

4.1 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成渝经济区作为一个双核心的城市群,统筹协调两个一级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两地携手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就必须要求区域政府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实现良好的互动。成渝经济区应在总结现有区域协调组织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体制束缚和思想上的对立隔离,强化政府的行政约束力作用,强调两核心的合作而非竞争,积极促进以跨区域城市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成渝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4.2 突出城市间优势互补,实现错位联动发展

成渝经济区要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区域内各城市的竞争优势,构建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错位联动发展,增强城市群合力。目前成渝两地产业布局趋同现象较为严重,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会导致城市之间的不良竞争[7]。因此,要提升各城市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

4.3 培育次级核心城市,实现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一个经济区要搞活,需要完整、成熟的城镇结构体系,成渝经济区内缺乏实力较强的次级核心城市。因此,成渝经济区在发展好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之外,还应该挑选出有潜力的城市作为次级核心城市,给予重点培育,如自贡、绵阳、德阳。这些次级核心城市可以在“配角经济”定位中,满足两大中心发展的需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的发展,最终建立起成渝都市连绵带[8]。成渝经济区应注重培育次级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各类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规模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涛涛,张明举.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7(11):38-41.

[2]向淑阳,王卓,罗文惠.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聚类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3-36.

[3]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DB/OL].(2016-05-08).http:///.

[4]白斌飞.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114-116.

[5]吕姗,林爱文.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测度与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6-8.

[6]向淑阳,王卓,刘天晓.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聚类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95-98.

第9篇

【关键词】油田水平井 钻井技术 超薄油层 大位移井 深层水平井

1 引言

在以前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定向井技术的运用比较广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水平井钻井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扩大油气层面积,不仅能够提高油气井的产量,还能够显著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效果,是现在运用得比较广泛的钻井技术,由于其优势明显,在将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中,该技术会取得进一步发展,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2 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与推广运用,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取得了发展和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改变了运用常规的水平井技术难以实现对超薄油层有效开发难情况,它的运用,大大推动了超薄油层的有效开发,目前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2)大位移井钻井技术。该技术主要运用于“海油陆采”钻井,在井身轨道设计和轨迹控制上采用了悬链线剖面,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欠平衡井中运用水平井钻井技术能够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但是增加了钻井难度。经过对相关技术改造之后,形成了配套钻井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4)分支井钻井技术。该技术起步较早,经过技术攻关和研究,该技术越来越成熟,并取得良好的开采效果。

(5)丛式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益和勘探开发效益,一些油田运用该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显著的提高了钻井的综合效益。

(6)其它技术。除了上述技术之外,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还包括: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复合大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阶梯式水平井钻井技术、井间剩余油开发技术、双井连通水平井钻井技术、短半径、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随着技术的攻关和研究运用,这些技术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收到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3 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水平井技术研究的实际情况,可以预知该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

(1)FEWD、LWD的应用将更广泛。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大型整装油田已经投入了开发,在开发中,如果使用直井技术或者常规定向井技术,开发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佳,一些地区存在着大量薄油层储量,在开发这些薄油层的工作中,为了找到油层,保证油层的钻穿率,必须采用随钻地层储量评价技术,而FEWD、LWD是实现油田精细开发的重要保证,在将来油气勘探中必将有着更为广泛的运用。

(2)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将得到发展。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海岸油田的开发,在这些地区进行油气资源开发,由于水深比较浅,海上钻井平台不能适用,运用滩涂人工岛的投资太大,并且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正好适应了这些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3)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会取得突破。该技术是位移井的核心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钻井技术,随着技术的公关和突破,该技术将逐渐被运用到勘探开采实际工作中,并将形成配套技术,海油陆采、海上平台钻井是该技术的主要运用领域。

(4)深层水平井钻井技术将得到新的发展。油田的勘探开发将从浅、中深井向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采用直井开发效果比较差的储层,水平井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要想推广水平井技术,必须在耐高温、耐高压、测量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且形成配套技术的情况下才能推广和运用,并且,测量控制技术是将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5)分支水平井技术将有新的进展。该技术既能够提高单井产量,又能够提高钻井的综合效益,它在现场试验和运用的基础上,必将取得新的发展,并形成配套技术,该技术未来重点的攻关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完井级别。

(6)开窗侧钻水平井将得到更普遍应用。由于油气井会发生损坏甚至出现报废现象,为了保证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老井进行修复和侧钻将会受到不断的重视,水平井在侧钻井中将会有新的发展,并为老井修复、死井复活提供技术支持。

(7)多井联合SADG开发技术将会普遍应用。实际运用表明,该技术能够使产液量明显增多,将单井蒸汽吞吐变成了连续开发生产,不仅提高了油气的生产能力,还使得油气采收率大大得到了提高,因此,该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重点发展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将来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中,要想有所突破并实现有效开发,必须以先进的工程技术作为保障,而水平井钻井技术正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是将来应该重点发展的技术。

(2)钻井技术需要突破和创新。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勘探区域不断扩大,开发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这无疑对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情况,需要对钻井技术进行创新和突破,其中,水平井钻井技术是重点发展的方向。

(3)水平井为钻井技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实际推广运用,一些油田拥有了多项钻井配套新技术,并且以水平井为代表,这为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4)将来必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在国内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与国际先进的技术接轨,就必须加大创新的力度,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彦祺.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腰英台油田的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9(1)

[2] 张辉,张振华.海拉尔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应用效果[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6)

[3] 张桂林.胜利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05(2)

第10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说来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折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5个省辖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料的可得性及客观性,建立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五方面内容共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是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二是确定因子变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三是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够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四是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SPSSl6.0运行结果,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如表2所示。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是用来比较相关系数数值和偏相关系数是否适中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时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KMO值为0.771,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三、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对上述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软件分析可得到18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计算结果为:旋转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61.998%,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9.586%,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092%。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不是很突出,其实际意义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经过25轮正交旋转,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旋转后的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53.582%,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35.653%,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8.281%。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标上载荷较高,这些指标依次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统称之为县域经济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载荷较高,这指标是反映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称之为县域经济活力因子;因此我们第3主因子在X17指标上载荷较高,称之为县域经济环境因子。

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可持续实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37.811%,故其权重为0.37811;县域经济可持续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的35.653%,故其权重为0.35653;县域经济可持续环境因子F3的权重同理为0.18281,3大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80.677%,分别计算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转贴于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从总得分来看,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为正。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的得分又遥遥领先于第4名淮安市,领先幅度分别在1.1和0.9分以上。从因子来看,盐城市是29个县、市中唯一3个主因子得分均为正的城市,可以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发展都十分均衡。连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开放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来与连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而徐州市在权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极高,领先于盐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总分上稍稍逊色于连云港市,但是还是能见徐州市经济实力的优势(见表4)。

苏北县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产业构成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地缘、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特色经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又依靠区域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县主导产业之间形成互补、联动。这种基于不发达县域之间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县域工业基础,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苏北县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统一市场的必由出路,也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途径。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3、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4、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5、楼海淼,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第1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说来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折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5个省辖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料的可得性及客观性,建立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五方面内容共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是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二是确定因子变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三是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够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四是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SPSSl6.0运行结果,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如表2所示。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是用来比较相关系数数值和偏相关系数是否适中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时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KMO值为0.771,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三、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对上述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软件分析可得到18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计算结果为:旋转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61.998%,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9.586%,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092%。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不是很突出,其实际意义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经过25轮正交旋转,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旋转后的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53.582%,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35.653%,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8.281%。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标上载荷较高,这些指标依次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统称之为县域经济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载荷较高,这指标是反映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称之为县域经济活力因子;因此我们第3主因子在X17指标上载荷较高,称之为县域经济环境因子。

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可持续实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37.811%,故其权重为0.37811;县域经济可持续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的35.653%,故其权重为0.35653;县域经济可持续环境因子F3的权重同理为0.18281,3大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80.677%,分别计算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从总得分来看,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为正。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的得分又遥遥领先于第4名淮安市,领先幅度分别在1.1和0.9分以上。从因子来看,盐城市是29个县、市中唯一3个主因子得分均为正的城市,可以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发展都十分均衡。连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开放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来与连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而徐州市在权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极高,领先于盐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总分上稍稍逊色于连云港市,但是还是能见徐州市经济实力的优势(见表4)。

苏北县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产业构成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地缘、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特色经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又依靠区域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县主导产业之间形成互补、联动。这种基于不发达县域之间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县域工业基础,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苏北县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统一市场的必由出路,也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3、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4、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5、楼海淼,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第12篇

关键词:旅游业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 (1)

vt=st/yt (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第1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能源战略要地。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制约,新疆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于我国内陆省份地区,新疆各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建立一套适合新疆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发现引起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1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于经济增长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容纳14项指标,包括五大方面: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资源状况,利用这四个方面共同评价了新疆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如表1。

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

2.1 提取主成分公因子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要求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行性检验,本文所使用数据全部来自新疆2012年统计年鉴。结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KMO检验值为0.5267,Bartlett s球体检验的Approx, Chi-Square为206.3496,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我们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四个公共因子(四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这四个因子可以解释84.37%的总方差。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荷载矩阵(见表3)。

注:因子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旋转方法:方差最大旋转法。本表经过6次旋转得到。

2.2 公因子的经济学命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荷载矩阵,经过分析我们将E1定义为“经济增长与民生水平”、将E2定义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合理水平”、将E3定义为“教育水平”、将E4定义为“资源禀赋、能源消耗强度与外贸水平”。

2.3 新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略),可得到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各公共因子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并计算出这4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由E1、E2、E3、E4的权重(分别为:45.91%、16.98% 、12.61%、8.86%),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得到新疆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各区域经济发展(E)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见表4。

3 结论分析

根据总方差分解表,公共因子E1“经济增长与民生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最大,高达45.91%,这表明区域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增长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分别为E2“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合理水平”、E3“教育水平”、E4“资源禀赋、能源消耗强度与外贸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贡献率分别为16.98%、12.61%和8.86%。因此,新疆各地州市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要提高地区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地区居民住房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地方政府要提高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利用“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注意收入分配的合理公平,尤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州更要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以免社会动荡以致于制约经济发展;三是针对新疆各地州市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稀缺的状况,地方政府需要扩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规模,并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对口援疆的内地省市要把提高对接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四是由于新疆各地州市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一样,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具有地缘优势的地州市,可以利用对外口岸优势发展进出口贸易,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第14篇

关键词: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5-0044-07

一、研究背景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而共同构成的完整的“城市集合体”[1]。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袁朱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及关中等在内的十大城市群[2]。统计数据显示,十大城市群以不到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3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50%以上的GDP[3]。历史经验证明,城市群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应保持适度均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因此,对我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状况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现有相关文献来看,龚怡祖、章宗礼等人较早对我国苏南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探讨[4],孙绍荣等人从国际的视角对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5],严全治和苗文燕利用1995-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6],晏成步和高金岭对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7],佘远富和刘超的研究认为,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和不适应的方面[8],宗晓华和冒荣对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教育结构与经济体系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9],此外,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10]、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状况[11]、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1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13]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特定区域展开研究,如对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14]、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15]、甘肃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状况[16]进行了研究。而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和分析单元,对其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状况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基于上述考虑,为定量衡量和测度大陆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状况,本研究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希望为促进城市群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寻求政策依据。

高 耀 等:中国大陆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因素分析与集成评估

二、研究范围、指标设计、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城市群的相关鉴定标准,即有一个到几个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心城市;有完善的城镇体系;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与空间;有较高的产业发展与分工协作水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并考虑到相关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和同口径性,将中国大陆十大城市群界定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川渝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及关中城市群。

(二)指标设计

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代表性、可获性及独立性等原则,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7] ,本文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为双重目标层,即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准则层从高等教育规模(包括学生数和教师数两个指标)和高等教育质量(包括普通高校生师比和教育经费支出两个指标)两个维度对高等教育水平进行反映,从经济规模(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指标)、经济结构(包括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三产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经济增长(GDP增长速度指标)和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两个指标)四个维度对经济水平进行反映;指标层总共包括13项具体指标,以全面衡量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的变量指标较多,数据量较大,为避免采取简单或者加权算术平均法合成指数算法简单化的不足,本文采用较为成熟的因素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过程为:首先通过因素分析法计算出各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综合得分,并分别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得分排序情况得到各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等级差;最后进行协调度的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1)》、《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2001、2011)》中相关数据直接引用或间接计算而得;十大城市群总量指标的数据则是按照城市群所包含的各个城市数据简单求和求得;均量指标数据则是按照城市群所包含的各个城市数据简单求和,然后除以相应城市群包含城市数求得。

三、实证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首先从凯泽-梅耶尔-奥利金(KMO)和球形巴特利特(Bartlett)检验中验证变量间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衡量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各指标的KMO值分别为0704和0660,均在适合因子分析的临界值内;球形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P值为0000,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适合作因子分析。然后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09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得到衡量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的两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3852和1020;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7047和20404)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5094、1130和095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675、14125和11885),前两个公因子反映了高等教育相关变量总方差的97451%,前三个公因子反映了经济发展相关变量总方差的89685%。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分别得到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综合得分=( F1×77047+F2×20404)/97451

(1)

2000年十大城市群区域经济水平综合得分=(F1×63675+ F2×14125+ F3×11885)/89685

(2)

根据公式(1)和(2)分别计算十大城市群2000年高等教育水平综合得分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水平得分排序,然后计算等级差,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序

城市群名称 高等教育水平

综合得分 排序

区域经济水平

综合得分 排序

等级差

长三角城市群 16428 1 19123 1 0

京津冀城市群 11787 2 02902 2 0

珠三角城市群 03315 3 02805 3 0

山东半岛城市群 -00893 4 -00470 4 0

川渝城市群 -02243 5 -03222 6 -1

辽中南城市群 -03687 6 -01469 5 +1

长江中游城市群 -04184 7 -04573 7 0

中原城市群 -05401 8 -05166 9 -1

海峡西岸城市群 -06608 9 -04669 8 +1

关中城市群 -08513 10 -05259 10 0

注:综合得分的大小并无实际意义,数据中出现负数的原因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等级差中的“+”表示区域经济水平高于高等教育水平;“-”表示高等教育水平高于区域经济水平。

(二)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与上面的分析类似,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856和0586,满足因子分析要求;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P值为0000,因此均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样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04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得到衡量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取公因子,前两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381和047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7628和9484)反映了十大城市群2010年高等教育相关变量总方差的97112%,前三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5116、1315和0720;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953、16440和8997)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变量总方差的89390%。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分别得到十大城市群2010年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综合得分=(F1×87628+F2×9484)/97112

(3)

2010年十大城市群区域经济综合得分=(F1×63953+F2×14440+F3×8997)/89390

(4)

根据公式(3)和(4)分别计算十大城市群2010年高等教育水平综合得分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水平得分排序,然后计算等级差,结果见表2所示。

(三)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度有所降低

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皮尔逊(Person)相关系数为0907,肯德尔(Kendall)相关系数为0911,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6,且相关性非常显著。从中可以看出,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较高。而到2010年,Person参数相关系数降为0842,而作为反映匹配性的Kendall相关系数降为0556,反映等级相关程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降为0685,且显著性水平也降低为较为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降低。

(四)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聚类结果

为考察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对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综合得分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注:综合得分的大小并无实际意义,数据中出现负数的原因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等级差中的“+”表示区域经济水平高于高等教育水平;“-”表示高等教育水平高于区域经济水平。

由图1可知,2000年,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综合水平最高,聚为一类,珠三角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剩余其他城市群聚为一类;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单独聚为一类,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聚为一类,其他城市群聚为一类。由图2可知,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综合水平最高,聚为一类,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聚为一类,关中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最低,单独聚为一类,其他城市群聚为一类;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最高,单独聚为一类,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聚为一类,山东半岛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聚为一类,中原城市群单独聚为一类,剩余城市群聚为一类。

(五)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

为了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别采用2000年和2010年的高等教育水平综合数据和区域经济水平综合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图3所示。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2000年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1=C1+0820H1,其中E1表示经济发展水平,H1表示高等教育水平,C1表示常数项,模型R2=0822,调整后的R2=0800,模型拟合情况良好;F=36982,F值的相伴概率为0000,且模型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于十大城市群而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08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

2010年,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2=C2+0687H2,该回归模型的R2=0710,调整后的R2=0673,模型整体拟合情况良好;F=19560,F值的相伴概率为0002,且模型参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于十大城市群而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0678个百分点,可见,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但从2000年到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由082降低为0678,这可能是由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扩展,高等教育质量亦有所下降,所以导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

(六)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借鉴相关文献[18]和结合专家意见,将十大城市群等级差分为三个档次,等级差为“0”代表“强协调”;等级差为“[±1,±2]”代表“较不协调”;等级差为“[±3,±6]”代表“强不协调”。根据上述划分标准,将十大城市群2000年和2010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情况统计(见表3),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2000年高等教育水平领先于区域经济水平的城市群有川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水平领先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城市群有辽中南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其他6个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基本持平;而到2010年,高等教育水平领先于区域经济水平的城市群有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区域经济水平领先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城市群有辽中南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其他4个城市群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基本持平。

第二,从2000年到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强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6个降为2010年的4个;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强不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0个上升为2个。

第三,根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及总体城市群数量,可将“强协调”的城市群进一步细分为“高水平强协调”、“中等水平强协调”和“低水平强协调”。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综合得分位于十大城市群前3位,则归类为“高水平强协调区”;得分位于中间4位,归类为“中等水平强协调区”;得分位于最后3位,归类为“低水平强协调区”。依据此划分标准,2000年和2010年“强协调”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高水平强协调”城市群;200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为“中等水平强协调”城市群,而2010年川渝城市群为“中等水平强协调”城市群;2000年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低水平强协调”城市群。

第四,根据综合得分绘制二维象限图(见图4),并定义第Ⅰ象限为“双领先型”城市群,第Ⅱ象限为“经济领先型”城市群,第Ⅲ象限为“双落后型”城市群,第Ⅳ象限为“高教领先型”城市群。从图4可知,2000年和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得分水平均最高,为“双领先型”城市群;2000年其他城市群均落于第Ⅲ象限,为“双落后型”城市群;2010年,川渝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落于第Ⅱ象限,为“经济领先型”城市群,而山东半岛城市群落于第Ⅳ象限,为“高教领先型”城市群。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整体而言,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总体协调程度有所下降,二者“强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6个降为2010年的4个,而“强不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0个上升为2010年的2个。

第二,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方面均领先于其他城市群,为“双领先型”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方面排名相对靠后,为“双落后型”城市群。

第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系数大于09,且非常显著;而到2010年,二者的相关系数有所下降,且较为显著。这表明在整个“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降低。

第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表现为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所下降,由2000年的082降低为2010年的0678。

第15篇

关键词:三个层面;因子分析;福建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98-02

1 引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470万。福建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现设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9个地级市。2001年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其中前4个城市属于第一层面,莆田、宁德属于第二层面,余下的3个城市属于第三层面。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等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这九个市三个层面发展很不相同。现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

2 原理

因子分析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相似)关系,建立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3 数据处理

第一步,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建立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

第二步,求R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由于因子分析结果虽然保证了因子间的正交性,但对因子不易命名,所以对因子模型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使得对公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变得更加容易,并得到正交因子表(表1)。

第三步,将14个指标按高载荷分类:将14个指标分为三类:①因子F1在X1、X2、X3、X6、X7、X8、X10、X11、X12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因此把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②因子F2在X5、X13、X14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表明一个地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地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的潜力,因此把第二个因子命名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因子。③因子F3在X4、X9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表明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反映这个地区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因此把第三个因子命名为交通通讯发展水平因子。

4 因子得分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将变量表示为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Xm=αi1F1+……αipFp,由于公共因子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相关关系,用公共因子代替原始变量时,有时更利于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因而往往需要反过来将公共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即:Fj=βj1X1+……+βjmXm(m=1,2,…,p)。这个式子为因子得分函数,用它来计算每个样品的公共因子得分。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可以计算出各地区主因子的得分F1、F2、F3,并根据统计数据中各个主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

求和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的总的分F=0.656158*F1+0.24226*F2+0.101582*F3,结果见表2。

由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来看,考虑到具体情况,可以把福建省9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2类三个层次:厦门、泉州、福州、漳州得分大于零,属于第一类和第一个层次;莆田、宁德、三明、南平和龙岩得分为负,属于第二类。这里沿海的莆田和宁德又可以作为第二个层次;内陆的三明、南平和龙岩可以作为第三个层次。可见,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梯度。以厦门为代表的第一个层次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以莆田为代表的第二个层次虽然得分不高,但考虑到其实际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次之;内陆的三明、南平和龙岩为代表的第三个层次发展水平相对很低。其中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而福州只屈居第三。

从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得分看,第一个层次的得分都大于零。其中厦门的得分大于2,泉州得分大于1,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而福州得分不到0.1,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两个层次的得分都为负,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与第一层次有很大的差距。

从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因子得分看,福州、泉州、莆田的得分大于零。其中福州的得分大于2,这说明福州作为省会,聚集了福建省的很多卫生机构和高校,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很高。其中高校有30所,占全省64所的将近1/2,可谓高校云集,教育发达,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除去以外的其他第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相对很低

从交通通讯发展水平因子得分看,福州、漳州、宁德的得分大于零,交通通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漳州和宁德作为福建省南下北上的门户,随着交通通讯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和繁荣。

5 政策建议

“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个层次存在差距。因此,第一个层次要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增强对第二、三层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第二个层次要继续加大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和第一个层次形成一个沿海经济带,促进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个层次要大力发展科技卫生教育事业和交通通讯事业,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吸收沿海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唐礼智.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2]李永实.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1,(6).

[3]王秀玉.福建省区域问题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2,(2).

[4]陈元勇.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1).

[5]韩晓玲.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J].甘肃农业,2006,(2).

[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