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

第1篇

关键词:城市给水工程、特点、工作内容、监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给水工程构成分析

为使城乡的居民以及工业生产的用水得到满足而建设的工程设施就是城市给水工程。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自水源取水,并且对水源进行净化达到要求的标准后,再输送到杯水系统送至用户。给水工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如水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以及输配工程等。经过处理的水源叫做自来水,主要用于建筑物的用水需求。而室内给水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按水压、水量对类型不同的建筑物进行供应用水。从建筑物的对用水的用途来分,有生产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等。

二、城市给水的具体特点和工作内容

首先,关于特点,在生产工艺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遵守操作规程,对于水质坚持实行三级管理,并且按照国家的水质检测的标准进行检测,保证水质的安全。水质站在对水源管理中要突出管网水的监控,并且把水表及工程公司的施工安全重点突出出来,在对洁净自来水的使用形式中有用一户一表。其次,关于内容,其一,对城市水环境集成规划进行制订,根据城市水源管理的指示,开展需水量的分析、供水量的分析、水体自净能力的分析以及排污负荷的分析,取得关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结论后,运用必要的方法建立水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方法包括水影响用水质调控、水量调控等。在模型中输入全部的流入流出本地区的水量参数,并对本地区可用水量进行随时调整。把有关水中的DO、BOD5、藻类、NH3-N、NO2—N、NO3—N、有机磷等参数输入水质变化模型,预测本地区水质变化情况。其二,大力建设节约用水型的城市,根据城市内工业的不同制定节约用水的目标,在农业用水方面,开辟浇灌式的水源,并且要大力推广节约。其三,把水价的政策制定出来,把合理的水价体系建立起来,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水价都能把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真正价值真实的反映出来,把制水工业的实际成本真实的反映出来,只有把相应的政策制定出来,有了健全的体系,才能有效的避免供水亏损的现象发生。

对于城市水源进行保护,采用的措施有如下几种:其一,进行合理的规划,把一些有污染的企业建立在水源保护区之外,其二,把水源保护区流域内水土保护的工作加强起来,可以种值水源涵养林,这样能有效防止河流上游对森林的滥伐,其三,把生态村建设在水源保护区流域内,对于水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规划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对于自然资源能够合理利用,有效维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其四,有些河流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针对此现象可以修筑拦水大坝。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城市水源的污染,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加强调查与研究水源的水质,把水体污染监测网建立起来,对水体进行严格的监测,包括水体的污水成分、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危害情况等。对于地下的水源则要建立地下的水动态网点,用来对观测水质的变化。其二,对于水源保护区域的人口发展进行限制,在居民区修建农家厕所,修建对污水进行收集与处理的工程。其三,在河流沿线强引水渠处不能乱放垃圾。其四,在水源保护区内控制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其五,在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采矿、冶炼的企业存在。要使城市水源达到卫生的标准,就要对地面水源进行保护,需要符合以下要求:其一,取水点的周围半径不能低于一百米的水域内,船只不能随便停靠,也不能随便游泳或捕捞,这些对水源有污染的活动都不能从事,另外,还要设置明显的范围标示。其二,在河流取水点上游的一千米至下游的一百米的水域内,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入,沿岸范围内不能随便放废渣垃圾,农国内也禁止使用工业废水或是生活污水。一些受潮沙影响的河流取水点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只要是保护的范围内,水库与湖泊的取水点两边的范围,都必须经过供水单位与当地卫生部依据情况进行研究并确定。其三,在水厂生产区域或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东小于10m的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充分绿化。在水源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符合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6)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要求;医疗卫生、科研和畜牧兽医等机构含病源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清毒处理,彻底消灭病源体后方准排放。为了对地下水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严格要求污染严格的工业废水渗入井内或坑内。在城市发展中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给水,这与人民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城市给水系统的保护,必须要有相应的方案与指标。水资源的短缺给北方的给水系统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对于北方水资源问题要重点进行研讨。

三、对于城市给水工程进行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建设监理也就是受业主委托的社会监理单位,根据国家对于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法规、施工图纸、工程合同等代表业主进行相关控制及合同的管理,包括投资、质量、工期等方面,要保证其公正性,要协调参与工程的每个单位间的工作,使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达到最佳。这样能保证工程建设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使管理模式更具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给水工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以及管网工程等。下面就对监理的重点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监理取水工程,在给水工程中第一关就是取水工程,如今,地下水取水与地表水取水是取水的具体形式。地表水取水工程与地下水取水工程相比影响的因素要很多,工程也比较复杂,并且也有较广的用途。地表水取水工程的施工容易受到四季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河流的洪水与枯水季节的影响,取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供水系统的水量。因此,取水工程监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保证方案的可靠、可行。在进行施工以前对施工的方案及组织设计进行认真的审核,并且要制定可行的施工办法,保证施工的质量过关。其次,监理水处理工程,城市供水系统在水处理构筑物的规模相对比较笼大,所以所占用的面积也非常大,对地基的要求比较高,混凝土的工程量也比较大。所以,在施工时期需要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在进行打桩时对地基的加固是必须的环节,监理也需要认真对待,从打桩前开始准备工作,到打桩的整个过程,包括桩基或钢筋笼的制作,以及混凝土的配比都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在进行检验时要根据评定标准进行,保证地基的质量要符合设计的要求。若构筑物混凝土有过大的基础体积的话,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对连续浇注进行全面的制定,并必须做到认真的监督,除此之外,还要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进行控制,进行得当合理的养护措施,使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都能保持在同一个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温度应力而导致裂缝的现象发生。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总结出,在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那么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摆在人们面前就是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建设节约型的社会节水技术的发展是必须的。在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城市给水工程,人类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水资源。所以,加强对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是必须的,提高对城市给水工程的关注是必须的,把城市给水的问题落实到位更是必须的,所以,加强城市给水工作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档:

[1]傅涛,水工业的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论文,1999.3

[2]聂梅生,中国2000年水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部科技司,1996

[3]钟淳昌、任鹤云,中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方向,给水排水,V01.20,No.6,1994

[4]刘灿生、费霞丽、高欣忠,我国水厂自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给水排水,V01.24,No.1,1998

[5]SusanK.Booth etal,JOURNAL AWWA,May 1999,V0l.91,No.5,pp42—50

[6l李圭白、李星,污染源治理与饮用水除污染并重,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V01.29,No.5,1996

第2篇

关键词:给水排水; 工程施工

近年来,由于我国部分城市频繁发生暴雨天气下的城市内涝事件,作为城市重要基础建设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配置已经成为决定城市合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型城市来说,立足于有限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及改进施工,事关发展全局。

1 当前中型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建设施工现状及问题

1.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加速,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中、大型城市中普遍存在。据国土资源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六百多个地级市中,水资源匮乏城市占比超过50%。若以给水工程通常设计达到95%以上的供水保证率来衡量,或者以城市中期规划发展目标来衡量的话,水资源匮乏现象将更为明显。

以往的给水排水工作中,通常的工作重点是寻找稳定充足的水源。但受到城市所处环境水资源蕴含量、开发利用效率、城市经济承受能力和环境保护考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天然径流和地下水资源成为绝大多数中型城市的主要供水来源。但在这样的供水结构极易受到季节性枯水、水源污染以及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此外,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对于供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废水的处理排放都需要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是城市给水排水规划的首要问题。

1.2 给水排水水量预估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需要以城市发展规划、规模、周边环境和水源情况作为考虑的基本条件,对供水水源、工程水量、水质标准和布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用水规模目前主要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进行测算。而城市排水水量预测主要依照《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进行。按照该项规范的预测方法,城市污水预测量主要由城市给水工程供水用户,以及自备水源用户排出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构成。数值上可以按照城市污水排放系数乘以城市日平均用水量来计算,其中,污水排放系数一般情况介于0.7-0.8之间。

此外,由于中型城市大多具有多个行政区划,并且从实际地理状况上可以划分为多个区域,因此在城市整体积水排水水量预估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具体分区规划进行细化的给水排水水量预估。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时间上实现不同规划区间的水量预估,还应具体计算出各个区域的给水量和排水量。例如针对居住区,应考虑容积率、层高等住房指标,而公共建筑设施则应参考建筑面积、给排水通道及终端数量、人流量和使用率等参数。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精细化统计和规划的内容还有很多。

1.3 供水水质污染及排水处理不足

2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并不需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做出较大规模的调整或建设。通常应该在工程建设中采取的方法有: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鼓励企业实行节水工程,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对城市上游农业区用水进行改进,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推行节水灌溉,保证城市用水水源;在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础上推行节水指标,尤其是针对用水大户,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作为补充,保证指标的“硬度”。

2.2 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污染问题不仅导致一城一地的水质下降,还会导致排水径流整体水质的污染,给附近农业生产和下游城市带来用水安全问题。

因此,在城市积水排水工程建设规划中就应当根据水文情况以及环境容量,划分城市一级水源、二级水源和水源保护区。中型城市应当及时出台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治理已经存在的污染源,清查天然径流排污口,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督促现存污染源的排水无害化处理和控制排水总量。

2.3 给水排水工程市场化运作 通常由政府进行的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市场运作模式。在保证政策延续性的情况下,优化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条件,打破行业垄断,加强行业监管,引进市场化投资,以利益驱动和风险约束来促进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施工。

2.4 提高给水排水工程技术水平 由于此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GDP轻环境保护、重大型工程轻基础建设的现象,导致目前中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水平和技术标准都比较低。应该在今后的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中引入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的科学技术标准,利用好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同时针对我国城市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研究和适应性调整,为改建、新建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确保改建工程高标准,新建工程高起点,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并将成果及时进行转化。

3 结语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施工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建设水准的重要参考,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长远发展建设水平,本文中针对我国中型城市在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对策措施,相信随着国民对水资源利用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众多中型城市的积水排水工程建设施工水准能够逐渐得到提高和完善。

第3篇

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我国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八五”期间,我国城市平均每年供水量递增998×104m3,城市供水行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为40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14.7%。全国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年新增2 974×104m3,完成计划的118.8%,比“七五”时期增加77%。

据建设部1996年统计年报,在我国现有的666个城市中,建设系统内已有水厂2032个(全社会为4000个),综合供水能力为10 617×104m3/d(全社会供水能力为19994.46×104m3/d),供水普及率达到94.99%,人均用水量为208.02L/d。若以1 元/m3计算,年产值达300多亿元。按照建设部的《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九五”期间将新增供水能力4000×104m3/d,到2000年时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7%(2010年的目标为98%),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达到210L/d(2010年的目标为240L/d)。2000年要重点解决108个缺水城市供水不足问题,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108m3/d以上,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3.2亿。在“九五”城市建设大中型的507个项目中,城市供水项目为183个,占36.09%,投资达723.16亿元,占总投资的24.3%。

2城市给水存在的问题

2.1供水量不足。我国城市缺水有4种类型,即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等。我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1012m3,相当于全球年径流量的5.6%,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392m3/a,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10800m3/a的22%,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居世界第110位,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

2.2水源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据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的占32%,Ⅲ类的占29%,属于Ⅳ、Ⅴ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挥发酚和BOD等)。黄河、松花江、辽河属Ⅳ、Ⅴ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60%。淮河枯水期的水质已达不到Ⅲ类,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质,常年在Ⅴ类以上。

长江和珠江的水质为Ⅳ、Ⅴ类的江段已超过20%。与此同时,城市内及其附近的湖泊普遍已严重富营养化,例如滇池的藻类含量达3 000×104个/L。此外,全国以地下水源为主的城市,地下水几乎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1993年的资料报导,全国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118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的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盐为主,铬、硫、汞次之。

总之,目前我国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严重污染。因此,除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工农业产值之外,对城市供水也造成了严重危害。

2.3供水水质标准偏低。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仅有35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有49项,日本1993年底开始执行的为59项,欧盟制定的为66项,美国环保局安全饮水法中规定的水质指标共83项。并且在一些单项指标的规定上,我国较低。例如浊度,我国是3~5 NTU,发达国家是1NTU。

另外,从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上看,我国是10年左右修订颁布一次,而发达国家是3~5年就要修订一次。

关于我国饮水的合格率情况,根据有关研究部门的调查资料:1986年符合饮水标准的占10%,尚可的占20%,不合格的占70%;1992年符合、尚可的共占50%,不合格的占50%。另据统计,全国有76%的自来水厂水质存在指标不合格现象。

2.4建设资金短缺。由于历史原因及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城市的市政工程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在城市供水方面,形成目前"欠账"多、面大、点多而又须集中快上的态势。另外,给水工程是系统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施工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故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多。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城市自来水是社会公益福利性事业”的观念,未能把供水行业当成工业,未视自来水为商品,使市场经济的机制无法在供水行业推行,造成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国家财政补贴运营。因此,形成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资金普遍严重不足的状态。

3城市给水工程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新上的城市给水工程,起步一般都很高。过去衡量大水厂的标准是以10×104m3/d为界,现在尤其是城市地面水厂的建设规模,大量为(10~30)×104m3/d,不少城市已开始建设(50~100)×104m3/d的水厂。

3. 2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由于城市近区水源的水量或水质已不能满足供水的需求,只有跨地区跨流域寻找水源,造成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3.3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使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了水厂净化工艺将越来越复杂,处理流程越来越长。

3.4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

由于近些年所上的给水工程规模大、水源远、要求高,因此工程量大,所需投资多,而国家财力不足。所以,近些年来北京、天津、成都、哈尔滨、南京等城市有近百项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分别采用长期贷款、合作经营等方式成功地引进国外资金,新建扩建给水工程。据资料统计,全国引进外资建设的给水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共129项,规模2 811×104m3/d,总投资287.7亿元人民币,引用外资额为16.57亿美元。1990年-1996年,仅19家自来水厂引进的设备费就达1.84亿美元。

第4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给水工程;管理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其中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在目前的市政公用给水工程中,市政单位经常接到水管漏水、水管爆裂、无故停水等问题的反映,市政相关单位也对此做出回应,并给予满意答复。由此可见,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给水管理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市政公用工程中的给水工程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设施。它主要由交通、给水、排水、燃气、环卫、供电、通信、防灾、园林绿化等各项工程系统构成。给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和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给水工程又细分为输水和配水工程、给水处理。它的任务是自水源取水,并将其净化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后,经输配水系统送往用户。给水工程包括水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工程四部分。经净水工程处理后,水源由原水变为通常所称的自来水,满足建筑物的用水要求。室内给水工程的任务是按水量、水压供应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用水。根据建筑物内用水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二、市政公用工程给水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一)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明确

我国市政公用给水工程的施工建设单位基本都是由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管理的,现行体制下的垄断思想使得管理单位缺乏该有的市场竞争意识,造成管理不规范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由于给水施工缺乏监督管理,使得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为缩短工期,过度控制成本,材料质量低下等问题频发,甚至于出现非法施工等违法行为。针对这方面,我国并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使一些施工单位钻着法律的空子,对工程质量不能保证,降低了法律执行力。此外,我国在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方面的管理制度也较为落后,并没有考虑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水管规格不合标准、接头出现裂缝、水压不合规范等问题,造成施工质量的严重不合格,无法满足社会用水需求。

(二)技术经验不足,监督不到位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用水的范围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市政给水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监督管理方面也提升了要求,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管理需求。我国的市政给水工程由于范围广、工期长等原因,经常采用工程分包制,并且是阶段性的分包,而且由于外包施工队伍的技术高低不一,这就使得工程建设进度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并且无法实施全面的管理。对工程的监督不到位就会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出现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人员素质低,利益心太重

市政公用工程是由政府全权管理的,所以其投资金额大,工程范围广,工期长。市政管理层与施工队伍便对此产生不正当想法。部分市政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由于人员素质不高,在市政给水工程中为谋取私利,针对工期、材料、造价等方面进行不合理管理,并且市政管理层对施工队伍的技术考核具有严重的随意性,并没有针对专业技术与专业理论进行考核,造成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的不合格,使得城市用户与市政单位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

(四)资料管理不严谨

工程项目中的资料是对工程施工过程的主要依据,其关系到工程后期的竣工文件、决算等方面。所以,对于资料的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我国的市政单位在给水工程中资料的保管中缺乏管理,导致在需要用到资料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找到,甚至资料直接缺失。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工期延长,无法满足城市用户的用水需求,激化市政单位与用户之间矛盾。另外,由于资料缺乏必要的管理,造成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资料之间整理混杂,人员之间相互推脱,难以找到具体责任人,这也给市政给水管理带聿槐匾的干扰。

三、市政公用工程给水管理注意事项的改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市政公用工程的给水管理制度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规范各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针对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法可依。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于不合规范的行为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其次,是制定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在招投标阶段要对施工单位的建设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且还要仔细审核施工组织文件,在保证施工单位有施工技术并能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再进行施工。同时,要对分包单位进行严格审查,规范其施工工程,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就是制定定期抽查制度,通过定期对施工质量的抽查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不超出设计规范。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给水工程的质量规范化、合理化。

(二)提升人员素质,约束人员行为

市政给水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市政单位在选取管理人员时要对人员的素质进行严格审核,在保证其专业能力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同时,要定期举行业务培训与考核,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且积累管理经验,加强自身管理能力,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同样要保证人员的素质,并且必须具有符合标准的施工技术,明确自身职责,对自身负责的工程环节要严格履行其责任,加强与其他工程阶段负责人的沟通,确保其工程进度能够有效衔接,保证其工程质量。

(三)加强资料管理

市政给水工程关乎城市的发展,对于工程资料的管理保存一定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资料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熟悉工程中每个阶段的资料存放位置,并能做好相应的图文记录,通过文字以及图片等方式能够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并列出解决方案。目前的工程资料基本都是利用电子存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节省时间,并且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对资料的永久性保存。此外,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每个阶段的负责人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对自己负责的工程环节的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与资料员之间相互配合,使工程资料能够完善保存,以确保后期工程量的核对以及决算等程序能够顺利进行。

(四)加强材料检查

市政给水工程对于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并且对材料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在科技快速进步的当今,新型材料的管理已经成为市政给水管理的重要方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必须做好对材料的检验,保证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材料的生产厂家、规格、质量等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必须保证材料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工程设计规范,并对相同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对比,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四、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市政给水工程是市政公用工程的主要项目。所以,只有满足城市用户的用水需求,才能有效推动城市化发展。市政单位要做好工程各方面人员的管理工作,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市政给水工程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杨智航.市政给水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江西建材. 2015(02)

第5篇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 规划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关系着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发展,城市功能设施的正常运转。给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给水工程的目的是要保证所规划的城市具有良好的供水条件。城市规划、水源条件、地形、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是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地形、城市规划对水压水量的要求及原有的给水工程设施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筹划整个城市的供水设施,城市的规模多大,就需要有同等规模的供水水源及供水管网系统进行配套。因此,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尤为重要。针对我国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三个子系统。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市政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排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排水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的确定。

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协调。城市水系统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统以及其各项要素的综合布置。城市用水规划的总量平衡十分重要,必须优化组合各种节水、水重复利用等方案。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城市水利用规划,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按照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制定城市水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等水资源平衡;供水、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等总量平衡;供水节水规划和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水的生态循环规划;各类水工程设施的布局和规模等。对当前我国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规划不协调、建设不配套、管理不统一等问题,规划中要注意管网配套和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的协调增长,确定规划期内水系统及其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详细布局和运行管理方案。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1)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做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长远规划。

从城市发展来看, 国家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条件正在发生转变, 相形之下, 由于人口压力较小, 二线城市往往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乡村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 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跟进。

(2)要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众所周之,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淡水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影响,持续干旱已造成水量明显下降, 再加上人们的过度开采和严重的水污染,水质也逐步下滑,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将会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因此,要转换思路,将给水和排水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建立给排水系统工程,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率。

(3)合理施工量阶段性分配,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其涉及水源的寻找和调度,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建筑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大型工程,因此它的规划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要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 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建议

(1)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

加大对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加大科研力量和经费的投入,并将成果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广开投资渠道,用市场经济规律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来源

改“封闭运作”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保证政府投资力度和财政资金来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多渠道的筹集各方资金,打破行业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确定投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保证融资体制能够长效发展,推动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全面发展。

(3)完善各项法规,用法律手段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确立国际通用的规则,通过行政立法,完善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4)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多数城市旱情严重,缺水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威胁。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5)加强排水工程规划的前瞻性

由于城市排水工程一旦建成,在未来几十年都难以重新大规模改建,因此,排水工程的规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种前瞻性往往是基于准确的预测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只有做出科学的预测,才能准确地把握和引领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预测中,排水量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要设计最大的暴雨强度,因此必须要考虑降雨时长、降雨强度、降雨面积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雨量分析,进而找出表示暴雨特征的降雨历时、暴雨强度和降雨重现期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设计暴雨强度,并以公式表示,从而做为雨水管渠设计的依据。只有经过科学的预测,才能保证城市排水的永远畅通,提高城市排涝的标准,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

(6)采用排水分类处理的新思路

城市排水的来源较多,简单地可以划分为生活用水、自然降水以及工业废水。显然,不同的排水来源,其所包含的化学成分截然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的排水管道进行排放必然会导致更大的环境损害。因此,必须设计不同的排水管道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一般说来,生活污水的氮、磷含量较高,需要在工业厂区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四、结语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给排水工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已成为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增江. 谈谈邢台市给水管道的更新改造[J]. 科技传播. 2011(14)

[2] 姜文超,龙腾锐.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城市规划. 2003(07)

[3] 丁振军. 我国水环境及城市给水现状与特点[J]. 广东建材. 2011(05)

第6篇

关键词:建筑给水、技术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如何做到高效供给水成为建筑企业一个重要的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技都得到很迅速;的发展,同时建筑事业发展的脚步也是相当迅速,那么与此同时,建筑给水技术成为建筑工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给水施工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有待创新、提高。文章将就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建筑给水工程的含义以及重要作用

建筑给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给水工程施工不当,则建筑给水功能会随之消失,居民生活用水、 工厂生产用水都将变得不方便。建筑给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建筑楼层供水,建筑楼层供包括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消防用水等等。建筑给水工程的主要构成是给水系统,该供水系统的统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生产给水系统。不同系统负责不同分工,在建筑工程给水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活给水系统主要负责给建筑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由于该系统所供应的水资源是直接饮用水,所以该系统对供应水质的质量要求很高。生产给水系统主要作用是给建筑内部各种生产设备的运行提供用水,如锅炉、 水量以及水压的要求都很高。消防给水系统是专门针对建筑消防功能设计的,该系统内部水质的质量要求以建筑防火规范为基准。

二、我国建筑工程中给水技术的发展

我国建筑给水工程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初步创立到室内给水总结,再从室内给水总结阶段到建筑给水发展阶段,直至今天,建筑给水工程以及给水技术在一步步进步,为我国建筑给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卫生技术设备到初步创立阶段

这个阶段建筑给水的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并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的知识型、 技术型人才。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对建筑给水技术进行研究、 改革,促进其发展。

2、室内给水阶段即总结反思阶段。

在这一阶段建筑给水过程的主要标志是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经验所导致的失误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和确立了专属于我国的,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水技术体系。建筑给水阶段即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使建筑给水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建筑给水的专业技术已逐步成为建筑给水建设中不可缺少而又

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建筑给水的发展阶段

其专业队伍上已逐步具备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同时拥有着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 施工、 安装管理的人员;在技术上,不仅积累了以前的实践经验,而且也同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促使给水建设的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其中发展尤为突出的是消防给水系统。

三、给水设计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水污染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所以,城镇居民对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也更加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对优质饮用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我国对城镇居民所反映出的各类用水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居民所反映的问题都是饮用水中有氯味等臭味的问题,而他们对城市日常饮用水水质的关注程度也集中在多个指标中,如结垢、颜色、口感、生物安全性以及浑浊的程度等。而现阶段在对城市给水工艺进行设计工作时,占有主导地位的技术仍是传统的工艺设计技术,在现阶段的水源和水质标准下,如果仍大量的沿用传统的工艺设计技术,是很难满足城镇居民对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需求的,并且传统的工艺技术对突发性的水源污染问题的抵御能力也较差,同时对于有机物和藻类等因水污染问题而导致的物质超标问题,传统的工艺设计技术也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城市给水工艺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在保证城市给水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城市给水工艺的设计技术,同时也应进一步的强化常规的处理工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水体质量。

四、 给水工艺设计的创新技术

1 预处理工艺

在城市给水工艺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可以就是怎样才能够合理的解决因水源污染而导致的有机物和藻类等物质的超标问题,而预处理工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其能够快速的去除水体中的各类有机物,从而调节原水的水质。

(1)生物预处理技术。

在处理微污染的水源时,我们建议采用生物预处理技术,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对原水的水体质量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再添加定量的混和剂,并且经过一系列的如过滤、消毒和控制等环节的操作,这种预处理工艺的具体流程为:原水――生物处理――混合――絮凝沉淀――消毒水池――二级泵房――用户。

(2)粉墨活性炭吸附技术。

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在进行城市给水工艺设计时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处理有机物的超标问题时,作为一类高效的净水剂,活性炭能够非常快速的除去水源中的浊度以及除草剂等污染物,从而有效的解决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

(3)预氧化技术。

用预氧化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其能够很好的除去因氯化消毒而产生的副产物,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的目的。采用预氧化技术时,建议选择预臭氧或是高锰酸钾。

2 深度处理工艺

在城市给水工艺的设计和运行阶段,要想有效的运用深度处理工艺,那么其前提条件就是应先对水源进行安全的杀菌和消毒工作,通常我们所采用的杀菌剂为氯和它的相应化合物。举例来说,我们在对水源进行杀菌和消毒的操作时,如果采用“UV+氯胺”或是游离氯转氯胺作为杀菌剂,前者在进行杀菌消毒的操作时,能够迅速的消除水中的隐孢子虫和耐氯菌,并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消毒副产物和降低遗传毒性,从而取得优异的杀菌消毒的效果;而后者则能保证氯和氯胺具备较好的协同作用,在杀菌和消毒的过程中,能够大大的提升微生物的灭活率,同时也能够大幅度的降低三卤甲烷和HAAs的含量。可见,当采用深度处理工艺时,能够迅速的消除水源中的微量有机物,近些年来,臭氧活性炭技术以及超滤技术等深度处理工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五、现代新型建筑给水技术的创新探索

现代新型建筑给水工程建设中节水技术的创新探索。受我国 人均分布不均以及人均的占有量过小的影响,使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匮乏的危险。 同时在加上我国很多企业都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水资源缺乏和受到污染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建筑建设中,要想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水资源得到有效的节约,必须要开展节水设施建设,将整个工程的工作重点都放到对建筑水道和节水配件的建设上。 给水系统的节水配件主要有:有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 二挡冲洗大便器配件、 屋顶水箱的配重逆止阀、 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以及给水的卫生器具配件,可具有限流、 温度自动调节、 高温限制等功能。在对这些配件进行改进时,还要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漏水情况。就当前给水系统的发展现状而言,建筑水道将成为建筑给水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要发展趋势。 沐浴用水以及盥洗用水等都可以转化为冲厕所的水源,同时,还可以应用到消防、城市绿化用水等方面,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水,又缓解水资源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污水不易用作中水水源,容易对人体造成污染。

结束语:

建筑给水意义重大,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给水技术,设计切合实际的给水系统,提高使用价值。文章就给水技术的重要性、给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水工程技术的探索创新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对建筑工程企业有所帮助,同时促进我国建筑给水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第7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二次平均法

 

0 概述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城市用水量标准》已于2010年11月01日实施,是我国首个城市用水量地方标准,适用于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及市政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用水量预测。该标准将为提高我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及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提供指导。根据多年规划设计经验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们发现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中所列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与我省实际工业用水量指标差异很大,一直以来是难以准确取用的指标,而城市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又是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水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容易造成给排水工程规模确定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规模,影响到城市供排水安全、工程量及工程效益等。因此标准根据我省近年工业用水量的基本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出一个切合我省实际的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

1 数据调查结果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对9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寄发用水量情况调查函,共回收36份。本次调查的工业区分属于9个设区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涵盖了我省主要工业类别和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此次数据采集的调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调查的2006、2007、2008年的用水量呈现稳定趋势但又略有波动,基本能够反映各类不同工业、各种不同工艺、各种不同情形用水的综合状况。调查数据剔除了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为施工用水的福清出口加工区和闽北经济开发区。另外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因为产业为重化工(PX、PTA)用水量不具代表性,漳浦绥安工业区最高日用水量仅为1 m3/hm2~2m3/hm2,明显不合理,也予以剔除。调查数据经过整理后汇总情况见表1。

表1工业用水数据采集调查情况汇总表

 

开发区(工业园区)名称

所属

市县

项目

年份

规划总用地(hm2)

已发建设用地(hm2)

主要工业类别

主要产业名称

年实际用水量

(万m3)

最大月实际用水量

(万m3)

最高日实际用水量

(万m3)

最高日单位用地用水量(m3/hm2)

1

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

福州

2006

2007

2008

550

550

550

200

200

200

一、二类

一、二类

一、二类

机械制造、光机电、纺织、鞋业

机械制造、光机电、纺织、鞋业

机械制造、光机电、纺织、鞋业

900

960

1010

88.00

93.00

98.00

3.80

3.90

4.20

190

195

210

2

福州元洪

投资区

福州

2006

2007

2008

80

67

67

67

53

53

一、二类

一、二类

一、二类

电子、粮油、机械、轻工

电子、粮油、机械、轻工

电子、粮油、机械、轻工

160

170

180

15.00

16.00

17.00

0.50

0.50

0.60

75

94

113

3

青口投资区

闽侯

2006

2007

2008

5500

5500

5500

700

800

950

一类

一类

一类

汽车

汽车

汽车

490

520

585

50.00

56.00

60.00

1.60

1.80

2.00

23

23

21

4

连江经济

开发区

连江

2006

2007

2008

1395

1395

1395

736

870

1053

一、二、三类

一、二、三类

一、二、三类

机电、造船、鞋业、食品、机械

机电、造船、鞋业、食品、机械

机电、造船、鞋业、食品、机械

163

134

101

24.00

16.00

12.00

0.80

0.50

0.40

11

6

4

5

福清融侨经济

技术开发区

福清

2006

2007

2008

1000

1000

1000

950

960

980

一、二类

一、二类

一、二类

电子、塑胶、食品、服装、包装、家具

电子、塑胶、食品、服装、包装、家具

电子、塑胶、食品、服装、包装、家具

1179

1366

1401

117.10

125.50

130.70

4.80

5.70

6.40

51

59

65

6

江阴工业

集中区

福清

2006

2007

2008

15860

15860

15860

667

933

1115

一、三类

一、三类

一、三类

能源、医药化工、再生能源、港口物流

能源、医药化工、再生能源、港口物流

能源、医药化工、再生能源、港口物流

327

698

825

35.00

67.00

78.00

1.00

2.00

2.50

15

21

22

7

罗源湾开发区

罗源

2006

2007

2008

3107

3107

3107

1500

2620

2686

二类

二、三类

二、三类

食品

食品、冶金

食品、冶金

405

448

556

47.10

46.50

69.90

1.57

1.55

2.33

10

第8篇

关键词:城市;给水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全球,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速度的逐步增加,各种能源大量的消耗,全国各地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全球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中国的人均占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工农业生产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但是,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而且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污水排放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多雨的季节某些城市也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城市规划中做好给水排水的设计工作尤为重要,对我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国的给水排水体系现状

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中给水工程体系开始于上个世纪,显然跟不上全球城市化给水系统设计的步伐,在城市建设给水系统中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因为我国的人口比较多,水资源有限,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科技的提高,使得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而且我们当中的年青人尤其是大学生,都倾向在城市发展,我国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二是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给水系统的设计缺乏长远设计。城市建设给水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其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等大型建筑物不断的增加,管网的线路铺设和设计数量都缺乏相应的规划与设计,施工时有时会造成管网的破坏。

城市建设排水工程涉及到三个方面,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防洪排涝。其中城市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对于城市建设地势较低且雨量充沛的城市尤为重要,中国每年都有部分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所以,城市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分两方面,外洪和内洪。我们一般说的外洪是水库、河堤等;内洪我们一般指的是雨水的滞蓄。城市建设排洪的设计应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根据历年雨水量统计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设计适合城市的排水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每个城市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的总量、污水的分布及污水处理能力,还要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尽量建扫城市污水处理对水体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建设节能环保型城市。

二、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要点

(一)在城市建设中,给水设计从微观到宏观在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要顾全城市建设的大局,保持城市建设工程总体的观念,无论是给建筑物供水还是给一个城区供水以及一个城市整体的供水,城市建设总体观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给水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城市水资源对于每一个城市建设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北方地区多为承压井,主要靠深井地下水,南方地区多利用湖泊水及地表水以进行供应,因为在我国南方雨水比较大,可以依赖于地表水供应,城市建设工程的供水总枢纽是水源地,水源地更是城市建设工程中给水设计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给水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状况,又要考虑到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对于该城市的未来发展状况一定要清晰明确,对于重点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也一定要了解,以便于科学的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建设给水方案,如果在城市给水系统设计时,没有城市建设未来的规划和发展,只顾城市建设眼前的需求,必将会造成重复性投资,不但会给城市建设财政增加负担,而且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所以在城市建设给水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确定合理的方案,保证城市建设给水系统的顺畅。

(二)在城市建设中,其城市排水工程必须和城市的道路交通紧密相连,因此,在城市建设排水设计和施工时尽量将二者同步进行,不然就会造成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建设相互的影响,在城市建设排水管网设计之前,先是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做好道路设计方案,然后将城市道路设计资料交给水排水设计人员,根据城市建设需求排水设计人员进行排水设计,城市的排水工程应该与道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有机地结合,通过该系统道路资料可以直接传输给水排水设计人员,这个城市建设设计系统主要是确定城市道路与城市建设给水排水与之间的关系,建立城市的排水体系与道路设计相结合的体系,确定一个城市建设中心线,一般都是沿道路中心线布置检查井与排水工程中的管网,确保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科学。

三、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一)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1.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缺水要及时的调整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限制耗水量比较大的工业在城市的发展,提倡节约用水工业在城市中大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

2.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不能把节约用水停留在口号上,应制定相应的饿节约用水的标准。

3.在城市建设中,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较少,所以在城市给水排水建设设计要合理科学,充分节约城市用水。

(二)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

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水利用率很低,大量的水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要改变城市建设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做到人人都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充分开发利用身边水资源。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调节径流,拦河筑坝,蓄丰补枯,兴修水利。城市应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水源,不仅要开发符合城市建设水资源开发的规律和趋势,而且往往还与水利部门的开发计划向结合。由于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及其影响面比较广,因此在考虑水资源开发的同时,或者是农业水库改变性,增加向城市供水的功能时,除对其城市供水效能予以论证外,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严格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1.在城市建设给水工程规划中要根据城市中水文水力关系及城市的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相对比较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相关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护城市水资源不被污染;

2.在城市建设中,要严格保护水资源,杜绝城市新污染源,污染物污染城市用水,所以,要通过城市建设规划提请相关上级政府部门给予城市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保证城市用水的安全及水资源的节约。

结束语

总之,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在现阶段全球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已有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发展新的可利用的资源,如海水淡化,兴修水利,调节径流,拦河筑坝等。加强城市建设环保立法,减少甚至杜绝城市建设水污染事件。城市的给水排水设计要科学合理可持续,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城市的经济建设。较好地编制好城市给水排水规划,既是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自身的需要,又是城市建设面向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阮如新.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篇[A]..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C].:,2006:21.

[2]许华林.浅谈城市给水排水工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0:269.

[3].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修订情况[J].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与采暖通风),1973,09:46-48.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排水;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就是说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因此就有了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对城市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达到合理利用、排水无污染的效果。城市给排水水工程规划在水资源、土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方面都有涉及。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城市间的给排水工程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水域把这些子系统连接为一个系统,原有的工程规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其局限性,这就急需改进工程规划方法。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要统一安排,保证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专业规划,也是城市整体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综合作用是不能被代替的。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相对于城市规划,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即城市给水排水总体现划、城市给水排水分区规划、城市给水排水详细规划等三个层次。在各层次中各有侧重,其关系是相互联系、承上启下、逐渐深化,上一层次规划指导下一层次规划,下层次规划要在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上一层次规划作适当调整。

一、城市给排水现代化的内涵

城市给排水现代化的内涵是指在城市给排水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以现代的思维转变传统的观念,优化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严格控制水污染,满足城市现代化对给排水的需求,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基础性工作匮乏,规划的科学依据不足

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基础数据、指标、标准和分析工作。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CB50282—98)中有关规定,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不同性质的用水指标为参考,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可以得到。但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可靠性差,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

2、排水体制的不合理

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3、排水体制规划混乱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多采取分区,分片的建设,而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下水系统建设混乱,滞后。另外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及责任不清,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

三、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问题的对策

1、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水量要进行有规模的预算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给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应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2、可持续性发展是城市给排水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城市生态化的要求也需要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化,而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化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具体的自然系统和特有的城市结构相结合,从而带来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多样化。控制城市给排水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途径:1)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不仅可减少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还能减少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进而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和消费者的水费支出,这是一种多赢的循环模式;2)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可削减污染物,改善排水质量,有助于遏制水环境污染,保护水源水质:3)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再生水“回用”子系统,相当于增加系统的供水能力和可用水量,同时也能减少取水量。

3、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

我国进行的大多是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所以应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具体应结合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对水源水质预测、水源水质保护、区域或流域的水资源统一调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污染控制、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废水和降水的综合利用、河道的整治、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措施、洪捞灾害的治理等方面都应作深入的研究。此外,规划设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工程技术新动态和新材料发展,将有利于开拓规划思路,解决以往困惑的问题。

4、完善各项法规

根据我国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的现状,应用法律手段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立好国际通用的规则。通过行政立法,完善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第10篇

关键词:给排水;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给排水规划,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这要求我们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必须从解决水资源和具体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规划,解决水资源问题

水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命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求或趋向平衡,或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全面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非工程措施,投资小、上马易、见效快,与社会进步的趋势相吻合。在美国的“水利规划编制规程”中被作为优先措施予以规定。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推进城市节水的活动,并作为国家技术政策已成为进行给水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

2 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

单纯从天然径流提取水源,取水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过境水量未被有效利用。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兴修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蓄丰补枯。城市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水源,不仅符合水资源开发的趋势和规律,而且往往还与水利部门的开发计划不谋而合。

由于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及其影响面的广泛性,因此在考虑水资源开发的同时,或者是农业水库改变性质,增加向城市供水的功能时,除对其城市供水效能予以论证外,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例如,在河流上游开发水利,往往与削减水害相一致,而在中下游。则形成一对矛盾,互为限制;利用农业水库向城市供水,不应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因此,必须协调好城市供水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环保及淹没移民等各方面的关系有主有次,综合平衡,趋利避害,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全面发展,共同繁荣。

3 严格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污染不仅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能使符合水质标准可供饮用的水源减少。间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首先,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其次,城市在规划中要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流域性的水污染问题(有的城镇可能牵涉到上游城镇的排污或下游城市的水源安全),应通过城市规划提请上级政府部门会同有关城镇予以综合管治。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基础性工作匮乏,规划的科学依据不足

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基础数据、指标、标准和分析工作,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不同性质的用水指标为参考,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可以得到。但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可靠性差,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

2 排水体制的不合理

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3 排水体制规划混乱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多采取分区,分片的建设,而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下水系统建设混乱,滞后。另外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及责任不清,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

三、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问题的对策

1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水量要进行有规模的预算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给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应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2 可持续性发展是城市给排水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城市生态化的要求也需要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化,而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化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具体的自然系统和特有的城市结构相结合,从而带来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多样化。

控制城市给排水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途径:

1)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不仅可减少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还能减少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进而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和消费者的水费支出,这是一种多赢的循环模式;

2)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可削减污染物,改善排水质量,有助于遏制水环境污染,保护水源水质;

3)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再生水“回用”子系统,相当于增加系统的供水能力和可用水量,同时也能减少取水量。

3 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

我国进行的大多是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所以应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具体应结合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对水源水质预测、水源水质保护、区域或流域的水资源统一调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污染控制、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废水和降水的综合利用、河道的整治、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措施、洪捞灾害的治理等方面都应作深入的研究。此外,规划设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工程技术新动态和新材料发展,将有利于开拓规划思路,解决以往困惑的问题。

4 完善各项法规

根据我国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的现状,应用法律手段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立好国际通用的规则。通过行政立法,完善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5 市政给排水具体规划设计

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譬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至关重要。

(1)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大量使用,特别是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在中观层面出现的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

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问,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的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1情况下,雨水溢水路面。

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

污水厂尾水去路。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尾水排放以就近向内河排放做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

四、结束语

城市发展的历史证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这三大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的发展就会步入一条曲折坎坷之路。在编制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发现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初。在水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的今天,高质量地编制好城市给排水规划,不仅是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城市面向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通讯产业园;供水;水量;水源;管网

Chang'an District in Xi'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of water supply projects

Shen zhi gang Liu wei huaZhao xiao liLi jian jun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ng'an District in Xi'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water communication status, calculated from the area of water, water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network analysis, selected aspects of design analysis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is completed.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Park; water; water; water; pipe network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基本情况

长安通讯产业园位于长安区西沣公路西侧河两岸,总规划用地约6.96 km2,规划期末用地范围内的人口约为10.5万人。根据规划区的功能定位,规划区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目前“产业园”区内无公共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村民用水均为就近打井用水。

2、分析内容

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用水量进行计算分析;结合周边已有水源,对水源进行论证分析;根据水源布置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管网配置进行计算分析。

二、水量分析

1、 用水量计算

长安通讯产业园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三种计算方法,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2008~2020)》中规划用水指标及最近几年西安各开发区建成区供水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较为准确预测该开发区的需水量。

1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西安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6~1.0万m3/万人.d; 2020年西安市城市规划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46万m3/万人.d;结合“产业园”规划期限,设计“产业园”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采用0.46万m3/万人.d;

最高日用水量为:

Qdmax=10.5×0.46 =4.83万m3 /d

2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西市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0.8~1.2万m3/平方公里.d;目前西安市主要区域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见下表:

“产业园”用水量预测指标基本与西安市西高新地区用水情况相似,设计“产业园”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60万m3/km2.d;

最高日用水量为:

Qdmax=6.96×0.60 =4.18万m3 /d。

(3)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结合“产业园”的规划方向和西安市的实际用水情况,设计各性质用地用水指标均取规范下限值。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2、用水量的确定

采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计算出的需水量分别为4.83万m3 /d;4.18万m3 /d和4.55万m3 /d。随着阶梯式水价逐步推行,用户节约用水意识的提高,工程建设中节水器具、节水措施、再生水回用系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将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相对减少。

通过上述分析并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确定 “长安通讯产业园”最高日用水量为Qdmax=5.0万m3 /d。

三、水源分析

1、供水水源分析

目前“产业园”区内无公共供水设施和管网,周边供水水源情况如下:

1现状供水水源

“长安通讯产业园”周边的现状供水水源主要有三处:

(1)西安市城区供水水源

城区供水水源主要以黑河源水为主(曲江水厂60万m3 /d,南郊水厂50万m3 /d),向城区重力供水。

(2) 长安区三水厂水源:

长安区三水厂位于“产业园”东南,现状供水规模为5.0万m3 /d,远期供水规模可达到10万m3 /d。目前主要向长安韦曲城区、航天基地、长安科技产业园重力供水。

(3) 长安秦沣水厂水源:

长安秦沣水厂位于沣峪口内,现状供水规模为1.0万m3 /d ,远期供水规模为3.0万m3 /d ,距“产业园”约8km。

2供水水源选择

按照西安市政府关于“优先利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决策,“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水源优先利用地表水源。将长安区第三水厂作为供水水源,长安秦沣水厂作为补充水源和事故备用水源。

四、1、管网规划

1管网布置原则

管网布置主要依据长安通讯产业园总体规划平面图,同时结合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整个区域内给水管网以环状网为主,并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区域内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2比流量计算

管网平差计算给水管道均按照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管线上,由此计算出比流量。

3管网平差工况

管网平差工况:近期临时供水按最高日最大时计算;按照消防时、事故时工况进行校核。

4管网平差的计算方法

管网平差采用哈代-克罗斯方法进行计算,时变化系数取Kh=1.7,设计环闭合差h=0.001。

五、结语

该给水工程是“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命线,本文通过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用水量计算分析,对水源进行论证分析,结合水源布置对供水区域管网配置进行计算分析,为该区域的给水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加快了产业园的建设速度。

参考文献

1、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M] .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第12篇

【关键词】小城镇;给水工程;施工管理

据统计,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总数为69079万人,小城镇数量达到19476个。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供水安全及污染防治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污染物的排放更为集中,水质恶化。给水设施的建设水平成为小城镇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城镇给水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小城镇给水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给水工程建设分散,管理相对困难

在没有城镇用水资料和科学设计的情况下,盲目确定设计水量,导致规划设计不符合实际,供水难以满足城镇的实际用水需要或者施工困难,造成工程上的浪费。水厂设施不完善,供水可靠性差,甚至在用水高峰需要采取间断供水方式,工业企业则不得不自备供水系统。给水工程及水源选择的分散性使得给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难以进行统一的监管。

(二)给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存在缺陷

部分施工单位不按照规定执行建设程序,也不遵守相关规定制度,为给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隐患。有的工程施工存在再分包的情况,其在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上都较为薄弱,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使给水设施工作可靠性难以保证。

(三)施工前期准备不足

部分城镇在供水工程施工上一味追求“最快”、“最新”,有了新项目就急于开工建设。对供水系统的管线、管材选取、道路、拆迁、征地等方面缺乏清晰的规划,与配合建设的单位、当地政府、环卫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进行事先的沟通与协商,施工过程中问题频出。

(四)给水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不足,责任不明确

在城镇地区的给水项目建设中,部分施工企业借以种种理由拒绝接受监理监督,给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造成很大不便。部分监理人员并不具备给水工程施工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不能够严格要求,关键设施的施工建设缺乏有效监督,任由施工人员盲目施工,造成城镇地区供水可靠性低。

二、加强小城镇给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小城镇地区给水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有一套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小城镇“更好”、“更快”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做好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统筹城镇用水建设

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并提高供水质量,城镇地区的给水工程应当结合城镇总体的发展规划,远近期考虑,分步实施。

首先,水量预测是关键,它关系到整个给水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应当根据城镇性质和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供水系统布局,结合现状的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的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2~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其次,是水源的选择,在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对水源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水源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各种资料,做好水资源的勘察和资料分析工作。并且为了保证给水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在水源选取时应当有规划的选取后备水源地或多建设几个水厂。

在选取水源时,要从城镇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要求出发,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要有足够的水量(2)保证良好的水质(3)考虑城镇殊部门用水对城镇水源的影响(4)以经济和技术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选取。关于小城镇的水源选取地下水还是地表水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应当根据小城镇当地的情况来具体决定,对于地表水源水质不能达标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水质净化工序或设备,不可一味深挖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强化给水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质量管理

提高城镇给水工程质量,首先要在施工单位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文化理念,把质量控制贯穿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其次,要在工作中提高施工人员对质量重要性及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认识,要求施工单位自觉接受质量管理。

由于一线施工人员一般为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不强,因此更应当加强对他们的质量意识教育指导工作,深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并针对具体情况,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高质量的施工方法。将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与效益相挂钩,规范给水工程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对施工质量不好的企业在整个行业内进行通报,在工程招标过程中重视投标单位已建工程的质量情况,将“重质量、守信誉”的单位推荐出来,承担建设任务,并按照规范进行招标公开。

(三)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在施工开始前,应积极配合承建单位、当地政府、环卫以及有关管理部门工作,提前做好现场管线的调查和物探工作,为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创造条件,努力减少施工期间对周边地区的干扰与影响。在施工调查时,除了选派精干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领导班子外,还要配备包括测量、混凝土、管道安装、设备、电气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了解和熟悉施工环境和市政环境,与业主洽谈临时用电、道路、拆迁等当地政府配合的项目,同时开始准备当地的材料、设备询价采购等工作。

对于水厂建设,根据施工需要,应当在厂区设计道路位置修建4m长、路肩宽度各1m、道路结构为厚20cm的粘土碎石层,根据设计道路控制临时路的高程,以便作为设计道路的路基,配合业主修建一条厂区与现有公路相连接的施工道路。对于临时水池、洗料场、淋灰池、防洪沟以及搅拌站等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当不小于10m;临时性的生活设施至建筑物外墙距离应大于15m,并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施工用水流入基坑(槽),需要大量浇水的材料应对放在距离基坑边缘10m以外。

(四)强化监理职能,落实质量责任制

要想真正提高给水工程质量还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给水工程不论大小,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委派项目负责人对质量进行管理,对工程质量负责监督,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头上,杜绝职责不清、考核不严、工作不到位等情况发生。如果在工程验收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监理单位应加强监理人员的监管能力,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引进专业人员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按照合同要求协调和规范施工中各单位的行为,达到提高给水工程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给水管网一旦投入使用必须保证长期不间断运行,小城镇给水工程作为城镇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给水工程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龙腾锐.对我国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思考[J].给水排水.2009,35(5).

[2]杨建.如何保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J].山西建筑.2009,(13).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3篇

【关键词】城市;给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用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要重视城市给水工艺的质量,提高城市给水处理工艺的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确保城市居民的用水稳定性。

二、城市给水工程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城市水厂大量扩建改建,乡镇供水大面积普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给水建设。由于城市环保措施还跟不上发展需要,致使一部分地表水源及地下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针对这种状况广大给水工作者不断探索有关技术对策,不断发展新的水处理技术,使我国的给水工程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城市地表水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地下水源供水的比重日益缩小,水源水量或水质也很难满足一些城市的供水要求,因此出现了不少长距离的引水工程。

2、由于受到城市污水的影响,使部分水源受到污染。为解决无水可饮用的地区用水,许多城市开展了对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一是出现了对被污染水的处理工艺的研究;二是对一些特殊水的处理技术;三是对高浓度水和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果。

3、目前我国大部分地面水厂处理工艺仍然以常规处理为主,即: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已有少数城市当水源受到污染影响时,采用了深度处理。

三、探讨给水处理常规工艺特性的意义

面对污染严重的水源水和不断提高的水质要求,研究开发各种除污染丁艺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以去除浊度、病毒微生物及有机污染物等为主要目标的,使出水水质达到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它主要包括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气浮和强化过滤等,其中化学预氧化涉及臭氧预氧化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强化混凝气浮涉及高效絮凝剂的应用以及采用高效溶气气浮代替沉淀工艺。

常规水处理工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无重大技术突破,针对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的情况,以澄清过滤为主的水常规处理工艺虽然主要功能是除浊,但是也有相当的除污染能力,因为水中有一部分非溶解性的有机污染物可以伴随浊度物质的去除而去除,一些溶解性的有机污染物也可以附着于浊度物质上而被去除。而且该工艺对高藻水的水质净化能力有限,释放藻毒素和致臭物质。液氯消毒易于产生挥发性卤代烃、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因此研究常规工艺处理高藻水的工艺特征可以发现出厂水存在的主要水质问题,提出改善水厂出水水质和降低制水成本的技术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城市给水存在的问题

1、供水量不足。我国城市缺水有4种类型,即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等。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不过2240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约400亿m3,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平衡。

2、自来水卫生安全标准要求偏低。我国城市自来水水质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多数水源的原水水质相对较低、污染严重、水中浊度和色度及有机物浓度偏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水厂仍然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某些特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难以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水质。

3、水的二次污染难以避免。自来水虽经加工,但难全面达到卫生、安全的各项指标。净洁的出厂水要经长距离管道输送和一定蓄水设备的调蓄,一般要经几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才到达用户,输入管道长期使用缺乏必要的维护、清洁保证,不少管道发生渗漏、结垢、锈蚀现象,有的输水管道竟有藻类滋生,现代城市中高层楼宇楼顶水箱的锈蚀、污染物沉积,管网漏损严重,已成区域性断水或降压的主要因素。

4、净化、消毒程序落后。我国自来水厂大都使用氯为主要消毒剂,有机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不但增加氯耗影响消毒效果,而且生成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胁。特别是传统的预氯化工艺,高浓度的氯与源水中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直接作用,生成的氯化消毒副产物浓度会更高。在处理过程中某些藻类(如蓝藻)能产生藻毒素如肝毒素、神经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五、城市给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分析

(一)深度水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活性炭吸附。该技术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溶解性物质,从而达到提高水质的效果。最初,在水处理实际工作中,运用活性炭是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臭味。由于水中的微量有机体会影响人体健康,近些年来,在给水工程中活性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子包括其自身性质、有机物特性、水质条件。

2、高级氧化。该方法是指在整个反应程序中生成活性中间产物,以达到破坏毒性污染物,提高水质的目的。在实际运用中,不仅包括光催化、异相催化、紫外线、臭氧、超声波,还包括这些物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臭氧和紫外线的运用比较广泛。

3、生物活性碳与臭氧的组合程序。尽管在水处理实际工作中,活性碳的运用比较广泛,但是它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活性碳的活性。随着工艺的改进,生物活性碳得到了运用,它同时利用了吸附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能够延长活性碳的操作时间,提供较大的操作量,在水处理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4、薄膜处理程序。薄膜处理程序也是比较常见的深度水处理工艺,它能够实现对水处理有效、经济的控制。实际操作表明,薄膜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水厂一年操作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薄膜处理程序对消毒副产物的前驱体的去除范围为94%―98%,总有机氯化物的前驱体去除范围为92%―98%。目前,关于深度处理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深度处理是伴随着给水产水处理工艺进步而产生的一种的新的处理工艺,它产生于标准处理工艺之后,通常是在常规的处理工艺单元之外而增加的处理单元,并且增加的处理单元能够处理的污染物是常规单元所不能处理的部分。目前,在深度处理实际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技术是臭氧―生物活性炭。

(二)深度处理技术出现的背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源普遍受到有机物的污染,主要包括小分子、溶解性的合成有机物。此后,人们发现利用氯消毒能够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并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副产品。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无法处理这些有机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同时也迫使人们寻求新的工艺,以弥补净水处理工艺的不足,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臭氧活性炭处理技术被开发出来,并运用到净水处理实际工作中。

(三)深度处理臭氧与活性炭联用的优势。活性炭吸附的局限性使人们探索新的水处理工艺,将臭氧与活性炭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臭氧具有氧化能力强、能够增加水溶解氧气的浓度、臭氧氧化能够控制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可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产量,在实际运用的效果显著。将二者联用之后有利于提高水质,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四)我国城市给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运用的现状。我国最早运用该技术进行水处理是在20实际70年代,当时只是在极少数大型企业的自备生活饮用水厂得到运用。由于费用昂贵,后来的进展不大,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到21世纪,该技术又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在上海、北京、昆明、杭州、广州、昆山等地都得到了应用。从水处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进行净水处理是一种发展趋势。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给水处理必须要采用科学的工艺,按照工艺流程的标准展开处理工作,保证城市给水处理工作能够符合城市给水的标准,保证给水的水质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市政给排水工程包含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市政给排水量的确定、市政给排水划分区域、关于排水体制方面的确定、排水系统的综合布置,是目前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下就了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城市给水规划设计的概述

在现代城市整体规划中,给排水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规划是为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1、城市给水系统定义。所谓的城市给水系统就是指利用管道或其它的一些辅助设备,根据人们的消防、生活以及生产的相关需求,将处理后的水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由水源地运送到用户的用水地。在城市的给水过程中,除了要对水资源的区域供水进行规划之外,还必须对水源地进行适当的保护,以确保各地区的用水平衡。

2、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途径。城市建设在对给水系统进行规划时,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1)在对给水系统进行总体规划的阶段,一定要根据城市的人口、占地以及发展规划来对其给水系统的空间布局以及供水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给水系统进行专业规划以及分区规划,所谓的分区规划是对城市给水系统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补充。一般情况下,专业规划就是对给水工程按照城市建设的需要相关的专业内容来进行规划,在规划前必须要对城市的用水量进行预测,在规划的过程中,则必须对不同规划期内的总用水量进行核实。(3)对各个阶段的详细用水量进行预测,即根据城市居住区的客户数量以及建筑物的数量等条件来对城市的用水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

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污水工程建设不搭配。城市污水工程的建设落后于城市建设,很多城市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落后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多数城市排水方式还是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即使是新建城区也多数采用的是合流制管渠,排水管渠的规划建设未连成网,不系统,加上污水管道存在渗透或地下水浸入现象,污水难以统一收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因而不能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厂很难发挥应有的规模效益。

2、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城市用水量大量的增加;单位人口用水量也增加。(2)供水水质的相对下降与高标准的水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直饮水的需求量不断加剧,而水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加上净水设施工艺较老旧,造成现在自来水的水质相对下降,因此水资源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3、给排水工艺设备与工艺技术较低。给排水的技术问题是较复杂的,如微生物的污染水处理、低温低浊及富营养化水库的水处理、污水处理、回收水处理、污泥处理、垃圾回收场渗透液处理及海水的淡化等工艺技术,就我国目前城市给排水行业而言,设备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程度都不高。

三、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问题的对策

1、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要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进行。城市给排水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项目之一,其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城市用水的规划总量平衡是十分首要的,必须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节水、水循环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城市给排水计划前,我们需要对城市水的规划及其了解,加强有关的水专项优化,按照水资源的水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科学地整合。对于目前城市水系统建设中普遍出现的建设不搭配、规划不协和的情况,在规划的过程别注意官网搭配与供水、排水、污水收集处理的能力进行协调的增长。

2、用现代科技改善给排水工程。在目前给排水的工程中,我们必须利用现代的科技来进行改善,同时加大对城市给排水的工程建设的相关科学探索,合理运用目前国际存在的多方面的科研成果与技术经验,为目前我国的城市给排水工程打下稳固的科学基本。加大有关方面科研费用的投入,保证高准则、高效率、高水平,将各种科研成就及时的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严格控制给排水中关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于目前还存在水质的问题可以依据有关的法规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同时完善有关市政给水系统,充分考虑到长久的利益,为以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在控制管理过程中发现目前法律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行。

4、合理规划设计雨水资源系统。首先我们必须选择合理的设计水准,根据不同城市气候不同的发展情况,从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因地制宜的规划有关的雨水资源的系统。再者我们需要与城市防洪排涝的规划、城市竖向水平规划相结合,从城市的长久发展的方面来合理地选用有关的排涝标准,再通过建立排涝闸、排涝泵站、修筑排涝沟渠等方法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能够及时排出。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处理的方面,建立起有关收集雨水的系统,不但可以减少城市雨水的径流量,减少城市排水的压力,还能够将雨水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减少供水系统的压力,补充水资源。

5、加强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科学研究。在对城市给排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加大对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的科研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及先进的科研技术,以此来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给排水工程施工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高质量、高起点,将各种科研成果充分及时的利用起来,为城市给排水建设提供强大可靠的技术保障。

6、加强城市节约用水与污水回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应加强城市第三产业的建设,对于城市消耗水过高的企业采取限制,大幅降低单位产值耗水量水平。此外,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污水回用的相关工作,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对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巧.探析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

第15篇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规划 设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给排水设施得到较快发展,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普遍存在各种问题。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与水量的连接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能否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受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影响较大。

一、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1、给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居民生活离不开水,工厂企业生产也需要水,所以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因为水资源是有限资源,所以要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及用地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节水工程,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还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抗旱植物,推行节水灌溉在实际中应用。根据当地的情况,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储存剩余的水资源。把用水的项目放在用水的季节,在比较干旱的季节从事非用水行业。对于有大型水库的城镇,由于水量丰富而浪费现象严重,节水意识淡薄,使城市供水系统不堪重负,高峰时甚至出现明显缺水情况,使得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而且根据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做好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渔等方面的用水;其次,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2、排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2.1排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排水,还有就是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涝。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涝则是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当地的历年雨水量、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水利标准。

2.2市政排水的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规划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还要应用新科技,建设节能环保,再利用的原则。

二、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市政排水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生活污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排水系统网络的建设不够完善,排水中的具体市政排水量没有能够进行具体的测算,排水系统中的具体种类的水没有能够进行细致的分类,对于城市的市政工程的排水系统没有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当然,目前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但是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没有达到国外的标准。

三、排水系统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这样的专项规划主要指的是:进行了大范围的的规划排水系统。如在工业园区进行的排水系统的规划,对于生活园区进行的排水规划,对于商业区的排水规划。但是这样的规划和设计都是粗糙的规划设计,不能够真正起到合理的利用。要在城市市政排水工程中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让市政工程的排水工程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通过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让城市的排水工程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能够统一协调的发展。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所以说,在对于市政工程排水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让排水系统建设的能够保证畅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完善排水系统的建设。

四、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意义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关系到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过程,只有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按照前瞻性的理念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够使城市给排水工程达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目的。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给水工程建设关系到人们在城市的生活质量,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水资源的利用,如果没有好的给水系统规划和设计,很难想象城市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市政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在充分考虑到用水单位实际情况的作用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相对位置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排水工程涉及到的面比较广,直接涉及到的有城市道路路面水的排水、城市工业用水的排水、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由于这些方面的排水规划设计产生的水资源污染的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对于这些市政工程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具体的产生污水的单位的情况不同进行污水管道和网络的铺设,有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去,有的污水就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够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去。不同的单位产生的污水情况的不同,污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充分考虑到以上的几种具体情况,才能够不断完善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

五、给排水问题及几点建议

1、我国城市给水排水体系面临的问题

首先,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其原因之一是人口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正在以每年0.2%的速度增长使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其次是单位人口用水量增加;再次是工业用水量增加。此外,供水水质相对下降与高标准水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关于城市给水排水体系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市政给水与排水的统一性,以水的综合利用作为规划的基点,统筹规划市政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其次,树立前瞻、动态的规划思路,合理进行规划分期。提高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应变性、连续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发展。最后,深入研究水的相关问题和水对城市发展布局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市政给水排水规划的建设目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布局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提高规划的合理性、经济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李虹虹.张德立.浅议市政给排水管理道的养护 [J].科技与生活.2011(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