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保险公司预算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保险公司除了要不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而开展预算管理可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但预算管理工作并非那么简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保险公司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管理的涵义
预算管理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具体指的是,筹划公司的未来经营活动,预测财务结果,并通过监控来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促进目标预算的实现,并提高公司经营水平。
(二)保险公司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主要从业务发展和成本管控两个方面着手,业务发展包含保费规模、险种分类以及渠道分类等进行预算。而成本管控包含对日常运营成本、职场费用、市场费用、理赔费用及人力成本进行预算。通过预算管理,可使保险公司朝着目标预算进行经营,通过有效的监控,来提高保险公司业务水平,保证业务达到预算目标,并通过监管来对该阶段的经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2.优化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在现如今保险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险公司做好资源配置有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而通过预算管理,可对目前保险公司拥有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经营需要来配置资源,避免过去阶段中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资源闲置以及浪费等行为的发生。3.提高保险公司各部门之间协调的一致性在保险公司开展预算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行,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来的同时,会明确各岗位职工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并通过绩效考核以及奖惩机制来把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在一起,促进了保险公司内部凝聚力的提高。同时,通过预算管理,可促进保险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预算。4.提高保险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过去中,保险公司开展绩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个统一合理的考核标准,这样就导致无法客观真实的评价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实际绩效情况。而开展内部控制,可提高保险公司绩效管理水平。以目标预算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便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5.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实施基于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开展预算管理有利于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开展奖惩,通过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双重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意识到自身利益是和公司利益绑在一起的。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有利于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还可以促进公司内部良性竞争风气的构建,促进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指的是将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组织在一个框架下运行的管理体系,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等要素,具体如下: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指的是对目标预算调整和编制的过程,主要内容包含对未来经营成果的预测、预算资金的分配等。保险公司的预算编制工作,首先需要各部门上报预算计划,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并根据历史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市场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2.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指的是预算的实施过程,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目标预算。通常通过自我控制和外部控制来提高预算执行力度,如建立相匹配的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3.预算考核。预算考核指的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包含对保险公司经营成果以及预算执行者执行结果这两个部分。前者目的在于让保险公司管理者掌握本公司的经营现状、市场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后者目的在于评价执行者业绩,从而为激励、约束工作提供依据。
三、保险公司实施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公司决策层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很多保险公司决策层认为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业务服务水平,而并非加强内部管理,忽视了预算管理对于提高公司经验效益的作用。认为开展预算管理是没必要的工作,不仅浪费资源以及精力,还起不到实际的功效。2.各部门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在预算执行中,存在消极执行或不执行的现状,难以保证预算管理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一些部门根本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或参与过程中,存在讨价还价等现象,阻碍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3.保险公司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由于公司未能有效的开导员工,导致很多员工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使公司凝聚力瓦解,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二)保费收入方面的预算管理不完善保费收入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保费收入方面的预算管理并没有做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费收入方面的预算不够合理,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没有考虑到未来市场变化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这样一来,编制的预算自然难以有效执行。2.不合理的目标预算还会导致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一味的追求业绩的提升,而忽视了服务质量方面,这样就导致保险公司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对公司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三)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没有及时调节在保险公司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定因素导致执行结果偏离预期轨道。如保险公司保费业绩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定因素,都会导致实际业绩和预期目标出现一点偏差。而如果在出现这种偏差时,保险公司未能有效的进行调整,那么该阶段的预算执行结果就会难以达到目标预算。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是较长时间才进行以此预算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机制,难以满足实际预算管理的需要,使预算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四)未能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评价出该预算阶段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而目前,很多保险公司未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导致实际考核工作的开展未能实现预期效果,不能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各员工的绩效情况。一方面,很多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侧重点在于保费业绩方面,而对成本方面的绩效考核没有提高重视,这样一来,很难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很多保险公司仅仅只是针对主营业务来展开绩效考核,而忽视了管理方面和其他业务的绩效考核。同时,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往往不会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这样一来,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和自己没有关系,难以实现全员参与这一标准。(五)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目前,很多保险公司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忽视了其他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同时,未能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构架。如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管工作都由一组员工负责,而这样一来,很难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预算管理难以实现应有的作用。
四、改进保险公司预算管理效果的措施
(一)加强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想要改进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一方面,加强决策层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资源及精力投入。另一方面,提高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消除员工抵触心理,积极开展激励工作,提高员工参与并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二)建立科学的保费收入预算体系建立科学的保险收入预算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合理地预算编制办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集合保险行业未来市场变化,找准市场变化规律,并结合自身的经营需求和发展需要,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保费收入预算。(三)优化预算调整机制保险公司可建立动态的预算调整机制,移除过去那种定期进行预算调整的模式。开展对预算执行结果实时分析,严格把控好预算执行方向,对预算执行结果和目标预算出现的偏差进行有效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必要时可通过调整预算来保证目标预算的实现。(四)改善考核体系改善考核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全体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的不同权责。2.提高考核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如在开展保费业务时,不仅需要考虑保费业绩,还需要考量成本方面,评价出综合效益。(五)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建立独立的预算执行监督岗位,并开展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实时监督,从而全面掌握公司内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为调整举措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还需要加强业务各环节的相互制约,通过相互制约来提高整条业务链的经营效率,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从而促进保险公司实现目标预算。
作者:甘春 单位: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秀丽.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人寿保险公司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4(06).
[2]梁冲.浅析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J].时代金融,2014(29).
[3]崔玲玲.浅谈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9).
[4]苏衍庆.新时期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4(35).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全面预算
当前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为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探索加强经营管理的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导向管理工具,成为保险公司不可或缺的管理抓手。尤其是随着财政部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陆续推出,全面预算管理在保险公司得到了普遍推广和运用。然而,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还需不断探索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
一、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提前预测、编制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收入、生产成本、利润等关键指标,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全面”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过程”跟踪。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经营具有特殊风险性、业务分散性、成本核算特殊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结合其经营特性,一般以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以及下辖机构为预算单位,以整体战略规划为指导,结合公司风险偏好,统筹规划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并综合考虑各类风险影响,促进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实现。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由业务预算、资本性支出、投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组成。业务预算主要包括保费收入、再保、赔付、费用预算等,资本性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算等,投融资预算包括投融资产品结构、投资收益等方面的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资产负债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预算。
二、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中,一般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预算组织架构,明确预算编制内容、方法,并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评价。但部分公司运用成效一般,成本管控出现异常,甚至持续亏损、偏离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1.预算制度不完善受公司规模或管理模式所限,有些公司预算管理集中在总部,仅总部有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分公司未结合自身经营目标构建本级及下辖机构制度;制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比如,在公司架构改革、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未对预算编制主体、分工、目标等方面及时更新制度。2.预算理念淡薄全面预算理念宣导覆盖面不足、预算制度宣导不及时,比如仅宣导至总公司、分公司职能管理部门或预算编制人员,未全面覆盖至下辖机构、业务人员等,导致部分员工不了解公司预算目标、缺乏预算理念。3.预算组织架构不健全受传统预算理念影响,存在财务一部全管的现象,而财务在业务、权限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非财务指标易缺失或业务指标可行性不足;管理体系中各层级、部门间不协调,预算分解与整体预算存在差异,比如年度预算中各险种间成本率预算均低于整体预算,导致公司整体预算无法达成。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存在问题1.预算偏离战略目标及外部环境全面预算编制未结合公司战略目标。比如公司战略为盈利兼扩大市场份额的市场渗透战略,但预算编制侧重于控成本,结果虽盈利但市场份额未提升或下滑;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未及时反映阶段性的市场需求,未充分考虑天灾影响、国家扶持方向、监管部门政策变更等。2.预算指标体系不健全预算主体各自为政,全面预算指标缺乏关联性、完整性,口径不唯一、指标间不匹配。比如投资部门仅考虑收益率指标,业务预算编制时未考虑再保、精算影响;保费收入指标未明确是起保还是签单口径。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过于单一、编制工具落后或过度依赖历史数据,未考虑新产品及赔付、费用新管理模式,忽略业务发展现状。比如仅采用增量预算法,未细分或新旧拆分编制,可能部分产品增速高,仅以增速作为依据,赔付、费用成本预测会可能偏高。
(三)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存在问题1.预算执行监控乏力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分析、预警体系不健全,比如职能部门仅重视预算结果,忽略执行过程;费用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时,未对费用结构变化分析,可能销售费用挤占固定费用;执行者与管理者博弈时,执行单位为预算目标采取短期过激、投机行为,比如为达成保费预算,忽略业务品质,甚至违规操作,不顾效益及经营风险。2.预算调整不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未明确预算调整事项,预算调241整流程不规范,预算调整未经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调整缺乏充分评估,导致预算追加、预算外申请频繁,调整随意性较大,或者调整偏于短期行为偏离战略目标。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存在问题1.考核体系不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或考核指标不全面,考核未能与各部门、机构的经营目标相结合,考评方法缺乏个性,未起到明显的激励效果,可能导致员工轻视预算管理,不利于预算管理理念的推广。比如考核偏于业务,管理部门未考核;业务部门仅以保费考核,忽略应收、赔付、费用成本,可能导致业务品质下降。2.考核动态性、例外性不足预算考核仅以半年度、年度为单位,削弱了考核作用;或考核时未考虑预算调整,缺少例外性,可能导致预算执行单位之间互相推诿、应付,甚至部分预算主体放弃考核绩效,影响整体预算达成。
三、加强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优化对策。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1.健全预算制度根据战略目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职能部门参与度、规范预算管理人员及执行单位行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逐层细化,各层级有相应实施细则。2.增强预算理念通过会议、培训加强制度宣导,提升全面预算理念;加强公司部门间沟通,在沟通中大力宣传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全员参与氛围;加强对基层的监督和考核激励,激发基层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的积极性。3.完善预算组织架构首先,结合公司规模、组织架构设置总、分公司、三级机构全面预算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工作协调机制;各预算管理、执行部门、机构之间对接时,注意平行部门间需协调且权利互制,上下级间需上通下达,避免官僚化、形式化。其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由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组成,涵盖人力、销售、技术等部门,建立定期交流制度,确保全面预算运行实时跟踪、监控。
(二)优化全面预算编制1.预算匹配战略目标及环境首先,全面预算编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结合公司风险偏好,明确经营计划,精细化层层分解编制。其次,结合SWOT分析法,合理预判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险产品、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业务结构,对保费收入、费用等预算实行与战略、偿付能力等挂钩的动态管理方式,实现预算匹配战略,确保预算可执行、战略可落实。2.建立预算指标体系收集各项预算指标,建立指标库,明确指标定义及口径,定期查验指标合理性、可用性。预算指标体系庞大、计算过程复杂,可建立全面预算预测、分析模型,减少手工计算,并根据指标定义编制逻辑校验,提升指标准确性及工作效率。3.优化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业务险种、新旧产品、核算特点等尽量细化维度,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对新产品和新机构,编制时可参考市场或同类产品、同规模机构情况并配合公司相关管理,将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充分组合。预算执行过程中可实行滚动预算法,以预算初期制定的业务预算为基准,利用滚动预算进行下阶段预算管理,促进业务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实现动态反映市场、跨期综合平衡。
(三)强化预算执行力度1.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建立预算执行实时监控制度,建立预算预警机制,科学选择预警指标,合理确定预警范围,及时风险预警,并建立应急预案机制,适时调整预算;同时形成预算执行内部报告制度,及时将执行进度、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反馈至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确保预算执行信息传输及时、畅通,预算执行过程痕迹化。比如对重大项目、新产品建立专项管控,密切跟踪业务投产情况,监测指标执行情况。2.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应明确预算调整规则及流程,即明确预算调整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架构改革、重大事件影响范围、调整次数等;预算调整流程标准化;预算调整后及时修正相关预算考核。
(四)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1.完善预算考核体系全面预算考核指标设定应全面且有差异。例如,考核后线管理部门时,可根据部门在实现公司战略中的作用,加入部门关键指标,比如财务设置税务指标;考核业务部门、机构绩效时,应充分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对于市场份额、增速,设定折扣系数,前期发展快的可加成,系数高,前期发展慢的打折考核。2.建立预算动态考核机制全面预算考核需建立动态考核机制,考核动态化、持续化,比如设年初设立开门红奖励、设立季度奖、增速奖、考核与职位挂钩等,细化奖惩措施,预算调整后应及时修正考核指标。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够成熟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各部门在编制自身预算时,往往缺乏一种正确的理念,而是与预算管理部门“讨价还价”,争取尽量多的资源,以其获得较为宽松的预算环境。而预算管理部门不可能全部了解所有部门的资源需求情况,做到准确、合理的分配资源。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获得资源多的部门没有达成目标,资源消耗掉了,而获得资源少的部门由于资源不够也达不成目标,最终导致分支机构的发展与公司战略目标偏离。
(二)保费收入预算管理不够科学
作为从事经营活动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费收入的预算及考核占据主要的地位,是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主要工作任务。但在保费收入预算管理中也存在目标过紧、脱离市场环境及自身能力等问题。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保费收入预算目标并不是一般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以保费收入论英雄”的现象在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普遍存在,而忽略了市场环境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自身发展能力。过大的预算考核压力和过快的业务增长速度,可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业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下降,不利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实施。
(三)费用预算执行偏差调整频率低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费用预算比较特殊,是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及考虑赔付率情况计算预算年度的可用费用预算的。在实际中,整个公司的年度经营战略在不同的销售季节或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保费收入的进账和赔款的支出在一年的各个月份必定是不均衡的。因此,费用预算的执行在每个阶段也必然存在偏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则可能会与全年的预算目标产生偏离。经调研,一些寿险大公司的分支机构,一年也只调整一次预算,调整频率过低,不利于根据实际分配财务资源。
(四)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缺乏可靠依据
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可以通过净现值等方法计算项目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的。而保险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的动机往往为了管理的需要和提升公司形象,例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办公大楼的建设、分支机构车辆的配备、营业柜面的装修、电脑的购置等等。这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难以用准确的方法衡量其产生的价值,那么保险公司在编制项目预算时的依据是什么?预算管理部门该根据什么标准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项目?这是目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投资多了怕效益受损、得不偿失;投资少了怕影响公司形象,从而削减公司竞争力。
(五)预算考核体系不完善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预算考核时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重保费收入、轻费用控制。保费收入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很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为了达成保费收入预算目标,经营者殚精竭虑的拓展业务,忽略了成本控制,费用预算严重超支。但在考核中,不完成保费收入预算的考核要比费用预算超支的考核要严重得多,这种考核导向增加了公司达成费差益的难度,影响公司实现更大价值。二是重展业部门、轻职能部门。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一般都会对展业部门的费用预算控制有所考核,但其他职能部门(如:办公室)的预算执行情况则无相应的考核。职能部门随意超支将不利于公司从整体上规划和调整资源分配,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会降低,导致公司效益下降。三是重公司责任、轻个人责任。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达不成预算目标,一般只考核分支机构和经营者,更多的普通员工并没有切身体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度不高,预算考核对普通员工没有激励和评价作用,离开了广大员工的参与,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在编制预算之前树立正确的预算理念,即“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目标,为实现目标我们需要什么资源”。确定了预算目标后,应分析资源的来源,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牵头沟通、组织、协调、平衡分支机构各部门间的资源需求,采用“至下而上”与“至上而下”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以“收支平衡,收大于支”为展业部门的预算审核标准,以“作业成本法”审核职能部门的资源消耗预算,做出最合理的资源分配预算方案,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确立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方向一致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保费收入预算管理机制
从长远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深入分析所处地区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并结合自身的能力将当地保险市场进行细分,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例如:在常驻人口较少的地级市主要经营效益型险种,在编制保费收入预算目标时应适当减少甚至舍弃规模型险种的预算目标;在金融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区,经营规模型险种,满足人们除保险保障之外投、融资的需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市场环境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认清自身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明确、合理的战略目标,以战略目标为原则建立科学的保费收入预算管理机制时,避免短视行为。
(三)完善费用预算分析调整模式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动态”的费用预算分析调整模式,而不是人为的规定一个时点进行调整。即根据分支机构在预算年度内业务发展的规律,结合市场环境以及行业情况,分项目、分阶段及时分析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并通过一定程序对执行偏差进行调整,使有限的资源在每个时期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避免费用预算执行的失控和超支。例如:在年初“开门红”时期,业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量大、集中,各保险公司竞争激烈。这时应在对市场做出充分估计的基础上,做出“开门红专项预算”,集中优势资源拓展业务。在“开门红”结束后,要对专项预算进行分析,检验是否达成预算目标、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并据以调整全年的预算目标和政策,为以后预算编制和调整积累数据和经验。
(四)建立固定资产投资模型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模型,用于指导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国家、政府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区域的发展政策;二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指数及同业数量;三是当地人口数量及构成;四是当地客户消费习惯和服务要求,可以用险种保费及赔款占比进行统计分析;五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上一级机构的保费占比;六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上一级机构的创费占比;七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员工和营销员人数等,将这些因素加上一定的权数相加得出相应的分值,再套用对应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如:得分在75到85间的为二类公司,可配置5辆业务用车;每5年可以获得装修指标50万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模型,可以增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发展、增强公司整体实力的作用。
(五)完善预算考核机制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建立以责任中心为考核对象的预算考核机制,并尽量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位员工。对于展业部门,不应单独考核其保费收入预算完成情况,还应将保费收入、创费目标和费用开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或几个类似会计利润的预算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以避免“拿钱堆业务”的短视行为;对于其他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年初费用预算目标进行控制,并按进度进行考核,年末超支的应做出明确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惩罚,预算外开支应通过一定程序由预算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列支;对于预算控制相关责任人应将本单位或部门的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一位员工,再分配相应的资源支持员工完成工作目标,并在期末对其绩效结合整个部门或单位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调动和激发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让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深入每一位员工,从而形成合力达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