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营银行发展情况范文

民营银行发展情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营银行发展情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营银行发展情况

第1篇

关键词:地方银行 民营企业 支持政策 落实调研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我国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甘肃省政府也颁发了《关于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等,努力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地方性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在解决和缓解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和金融服务方面,有着特定的责任、产权、机制、政策和地域等方面的优势,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甘肃省民营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2011年甘肃省共有民营企业8万户,总注册资金1 420万元,投资者人数15.6万人,雇工人数65.8万人;到2014年,甘肃省民营企业总数量已经达到15.7万户,较2011年增长了95%,而总注册资金达5350万元,较2011年增长2.7倍,投资者人数及雇工人数分别为30.3万人与118.9万人,较2011年均翻倍增L。

1.2 研究意义

地方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能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从而为解决其他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重点研究甘肃省地方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实施方面的效果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地方银行有针对性地改进支持民营企业的工作,以切实解决甘肃民营企业的困境,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2 评价研究的实施―― 问卷调查

2.1 问卷的设置

基于文献研究,甘肃省属金融机构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相关扶持政策的文件,以及甘肃地方银行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一系列改进措施,问卷设置1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评价层次分为5个程度: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

F1: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扶持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抵押等金融政策的程度[1]。民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融资难、贷款抵押难的问题,调查政策落实情况是甘肃地方银行支持民营企业的重点。

F2: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权信用管理办法的进展情况[2]。制定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和授权信用管理办法是甘肃各地方银行的工作重点,信用等级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

F3: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以及银、企合作措施的情况。银、企合作是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两者的合作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企业,都是重要的。

F4:简化民营企业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效率情况[2]。甘肃地方银行的服务效率是影响民营企业办理贷款业务的重要因素。

F5:各项服务性收费减免情况。甘肃地方银行对省委省政府减免服务性收费政策的落实情况。

F6:贷款利率变动及执行情况。贷款利率要合理变动。

F7:近年来民营企业贷款增减情况。为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放宽民营企业的贷款政策,贷款额度应该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增减。

F8:对民营企业贷款投诉处理效率和质量的情况。对投诉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会影响一个银行的发展,也能衡量甘肃地方银行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

F9:为民营企业服务提供、创新金融产品的情况(结算、融资、外汇、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平台)。这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F10:社会反映评价情况。从各方评价中得到反映的真实情况,找到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

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选择两种调查对象:客户和银行职员,发放问卷。甘肃地方银行主要为甘肃银行、兰州银行和甘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选择其银行职员进行调查。民营企业到甘肃地方银行办理贷款、开户、还款和存款等业务,在对甘肃三大地方银行的各个营业网点的职员进行问卷调查时,将民营企业办理对公业务的代表(客户)同时作为调查对象。

(1)甘肃银行:选择兰州市城关支行、兰州市高新支行、兰州市小西湖支行等6个营业网点作为调查点,对银行职员和客户分别发放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分别为50份和45份。

(2)兰州银行:选择安宁支行、西津路支行、西固支行等6个营业网点作为调查点,对银行职员和客户分别发放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分别为53份和50份。

(3)甘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选择兰州市城关区永昌路信用社、兰州农村商业银行、兰州市城关区金源信用社等6个营业网点,对银行职员和客户分别发放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分别为55份和49份。

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1 数据处理

问卷评价层级是: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视程度,确定评价层级的分值系数为1、0.8、0.6、0.4、0;量化的计算公式:(满意×1+比较满意×0.8+一般×0.6+不太满意×0.4+不满意×0)/有效票数。

3.2 基于SPSS的分析

(1)三大地方银行客户和银行职员对问题落实政策的满意度及差异化。

对甘肃银行、甘肃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和兰州银行的客户和银行职员的问卷分开统计,使用量化公式计算分值;把10个问题作为变量,以三大地方银行为分析对象,输入量化分值。基于SPSS软件,做配对样本t 检验①分析(如表1)。

从sig检验值(即p 值)可以看出,只有F3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权信用管理办法情况,F8涉及民营企业贷款投诉处理效率和质量情况和F9提供和创新对民营企业金融产品的情况(结算、融资、外汇、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平台)3个问题通过了检验。银行对于这3个问题涉及的政策都实施较好,客户(即民营企业)给予肯定。但对于F5各项服务性收费减免情况,客户对三大银行的感受程度差异化较大。对于F7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贷款增减情况和F10社会反映评价情况,两者的检验值(即p 值)都大于0.4,说明三大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剩余的其他问题也都没有通过p 值得检验,相对前面的所说的情况程度较轻。

从表2t 检验的t 值可以知道,对于F2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权管理办法情况、F3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银企合作措施的情况、F7近年来民营企业贷款增减情况、F9提供和创新对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产品的情况和F10社会反映评价情况这5个方面,检验值都在2左右,说明银行职员认为做得好的地方,但是民营企业并没有切身的感受到,而且说明三大行在此方面情况差异化较大。

(2)3个地方银行总体分析。

对3个银行的问卷即客户和银行的问卷进行整体的统计,用量化公式得出每个问题的分值。基于SPSS软件的均值比较分析,得到各个银行的整体发展情况。以每个问题为横轴,将针对每个问题的总体分值为纵轴,得到各个银行的整体的政策措施实施折线图(如图1所示)。

从折线图可以看出,每个问题反映的政策实施,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和兰州银行情况相当。在F1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扶持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抵押等金融政策情况和F2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权信用管理办法情况两个方面,甘肃银行的整体情况不是很好;但是在F8涉及民营企业贷款投诉处理效率和质量情况表现突出,说明甘肃银行对于此比较重视。

对策及建议

由于甘肃银行2011年才成立,各方面的发展相较于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和兰州银行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近五年发展速度很快。基于以上调查分析,三大银行在不少方面的政策依然不够完善,为了加强甘肃三大地方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银行需要更加重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4.1 实施差别化的授信服务

实施差别化的授信服务,不断增强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综合化经营思路,主动引导各机构打破传统授信固有模式,拓展对民营企业客户主动设计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共同助推非公经济发展[3]。

4.2 深入推进信贷结构调整

深入推进信贷结构调整,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以及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要求,及时调整信贷政策,积极优化业务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快批和投放进度,放宽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抵押等金融政策,推动民营企业脱困发展。

4.3 加快推广多渠道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推进乡镇便民服务点建设和村镇银行建设,弥补甘肃省乡镇地区网点和服务的不足,延伸服务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和直销银行等互联网金融,在寻找机遇、规范财务管理和促进生产经营转型等方面,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大数据支持、财务咨询和信心服务,更好地服务甘肃省非公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三大地方银行更快速地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对于甘肃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嫣启.甘肃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金融,2016(1):210-211.

[2]王桢.甘肃民营企业融资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2010(4):148-152.

[3]甘肃省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N].甘肃日报,2009-05-21(2).

[4]刘建生.田芬.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调研世界,2011(8):25-27.

[5]张卫平.经济L型走势下中小企业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经济界,2016(5):26-32.

第2篇

1 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和必要性分析

1.1 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

民营银行的讨论到今天,民营银行的概念出现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民间资本控股理论,即民营银行就是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二是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拥有公司的结构,股东控股,市场为主体,股东大会是权利机关,董事会是管理机关。三是民营企业服务理论,认为民营企业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四是经营者身份理论,主要有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的提法。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本文认为民营银行是具有合理产权结构,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完善的市场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并超过股份的过半数,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约束和管理,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性和激励机制,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高素质的经营队伍。

1.2 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民营银行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快速发展的需要。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环境要求金融机构也与之相适应,发展民营银行适应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能促进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标的,自主经营而且自负盈亏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也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因此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是必要的。

第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产权虚置现象十分严重。国有银行的经营绩效低下,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这样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严重的资产流失问题和效率低下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民营银行有利于打破这种低效率低下的状态。

第三,非正式金融广泛存在。目前我国民间有大量的资金得不到利用,找不到其利用的渠道和收入,同时资金缺口在中国农村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民间金融应运而生,他们自发的组成,以利益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游离于官方信贷市场之外的非正式金融市场,因此地下金融十分活跃,风险系数很大,信誉度低,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2 中国民营银行存在的风险

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内经济界的热门话题,民营银行在活跃民间资本、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意义,民营银行虽然有很多优势,但银行业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高风险行业,因而增强风险观念,强化风险管理始终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在我国不健全的金融制度体制下和社会信誉缺失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我们只有控制这些风险,才能确保民营银行稳步发展。

2.1 居民信任风险

银行是靠信用进行经营的特殊企业,信任、品牌及居民的认可度相当重要,公众是否信任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公众对银行信任程度越高,对银行业务的开展就越有利。作为改革中的新产物―― 民营银行,还未在业务开展中建立起足够的居民信任度,而且我国民营银行国家对其的信誉支持很少,这就导致了民营银行的居民信任风险可能大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居民信誉风险。

2.2 行业间竞争风险

民营银行虽然立足于民营中小企业市场的服务,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同业竞争也将越来越大。我国民营银行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竞争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这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分支机构数量众多,经营地区密切联系,经营业务相互渗透重叠。而且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基础和良好的资金条件,打着“国有银行,国家信誉”这一旗号,在居民与企业里形成了大量稳定的客户,与众多优异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而且国有银行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纷纷进行了体制转轨。并且国有银行注重人才技术及管理方法的引进,注重开发新产品,也极大的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国有银行垄断的地位,控制了新产物民营银行的发展。而且民营银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民众信任度低、技术薄弱、分支少、服务不便捷等弱势,使其竞争优势明显降低。民营银行其竞争劣势在业务的扩展以后也是非常显著的。资金实力不足,不能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和抵御风险能力差;分支机构较少,结算渠道不畅, 不能为客户快捷的提供服务;银行业务技术壁垒较低下,无法凭借技术取得领先地位。

2.3 资本短缺风险

银行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资本金,资本金是证明银行信誉高低、经济实力大小的主要条件,银行补偿意外损失、维护存款者利益的最后的机会也是资本金。资本金的多少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成正相关,资本金越充裕,风险的抵御能力就强、信誉度就高,反之则恰好相反。根据《商业银行法》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资产负债监管要求的规定,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受制于银行自身的资本规模,资产负债业务实行比例管理,和股东权益存在挂钩关系,这也就说明在一定的资本规模下,民营银行的资产负债关系将不能无限制的扩张,尤其是在存贷款业务方面。如果民营银行的资本将来不能通过明确的途径增加和充实,民营银行将不能持续长久的经营其业务。这样,民营银行就将因资本短缺而引起风险。

2.4 吸收存款不足引起的风险

对于银行业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存款的多少,存款的充足与否决定了银行其余业务能否顺利进行。而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存款的多少直接制约着民营银行整个中心工作的开展。而民营银行过去一直用低息进行揽储,但随着余额的出现,以及银行卡、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高科技的出现,在银行规模优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低息揽储已成为历史,民营银行将面临严峻的吸收存款不足的风险。

2.5 内部人控制风险

民营银行出现的银行内部人控制现象让内部人在外部监督制度缺乏的情况下太想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重视外部人的权益,进而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作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民营银行股权能否妥当安排将影响到其是否正常开展业务。十分集中和十分分散,而这两个都包含着特别大的风险。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制衡机制就无法得到保障,进而造成一些重大决策的失效。如果股权过于集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风险就会出现。如果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情况,所有的监督机制,甚至董事会必将形同虚设,银行将为成私人公司,违法经营、违规操作、侵吞挪用银行资金必定会出现。

2.6 道德性风险

从近期来看,我国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市场准入中的道德风险。在我国的一些经济繁荣地区,民营企业很多要求建立民营银行。由于监管当局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民营企业建立民营银行的真实想法监管方就不容易把握,就出现了审核的偏差。其次,民营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民营银行,主要是股份制形式的商业银行,其内部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经营者与所有者相互分离。由于经营权由银行经理人掌握,他们就很有可能为自己的利益而去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如果一旦投资失败,其大部分损失将要由股东来承担,甚至转嫁给了存款人。最后,民营银行股东道德风险。经过分析表明,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开办银行的想法主要可以总结为融资便利、上市筹资和投资经营这三个方面。在中小企业目前普遍存在融资不容易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开办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相关联企业的融资困难的问题。可是如果股东贷款量过大并出现不正常情况,危机就此将引发。相关研究表明:股东的贷款是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而那些失败的民营银行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股东一开始就想用银行来“圈钱”。

2.7 流动性风险

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原因是银行缺少信誉保障,大部分人的不信任对其失去信心,从而使其款项抽走,存于别处银行。国有银行由国家做后盾,国家控股,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信誉度,人们不用担心存款的风险。对于外国来说大部分国家设立存款保险公司,担保存款人的利益,抵御风险,增强银行的信誉度,当存款出现损失时,保险公司会代为赔偿。而民营银行在这方面却有不足,没有坚强的国家后盾作为保障,也没有存款保险体系,大大增加了存款的风险。在现在社会信誉度不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愿意把钱存到国有银行,而不会放在流动性风险比较大的民营银行。

2.8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民营银行的贷款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与发展不稳定,存在许多问题,这就会提高民营银行的贷款风险系数。中小企业比较分散,涉及行业多,银行很难精确的掌握情况,作出正确评估,多头开户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中小企业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完善,资产不稳定,负债率较高,假借破产之名,逃避银行债务,没有会计制度,逃避银行监督,或是采取虚报项目投资的手段向银行套取贷款。而且由于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抵押物常常不符合标准或没有担保条件,有些抵押物到期不能偿还,银行到期债权不能实现,民营银行的风险增加。

3 中国民营银行风险的控制

鉴于上面提出的中国民营银行的风险,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针对居民信任风险

民营银行可采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为居民提供真诚,优质,全面周到的服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信誉,突出企业良好的形象,应用最大的力量建立起公众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应建立起企业无形资产的品牌,进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周小川已表态,存款保险因按照风险来定价,所以为了更好的控制民营银行的居民信任风险,民营银行应共同建立存款保险关系。实践表明,存款保险体系对控制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民营银行也可以在中央银行存放一定比例的资金。也可将未到期的贷款向其他金融机构出售,来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

3.2 针对行业间的竞争风险

民营银行最大的竞争就是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应针对国有银行建立一套周到的营运策略和经营方案,绕开一般竞争性领域,将方向转移到客户需要而国有银行暂时无法满足的领域。在此方面浙江泰隆银行做的堪称典范,他们的贷款95%是针对小微企业,最重要的是他们一直遵守“顾客就是上帝―― 服务至上”的理念,晚上一直服务到9点多,这就是国有银行所做不到的,并且泰隆银行的客户经理和客户已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彼此充分了解,使业务往来更加顺畅。同时,民营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资产业务上发挥与国有商业银行互补的作用,在负债业务上发挥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作用、在中间业务上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的结算网络开展业务。民营银行应充分认识到这种竞争的本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整合业务流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机制。不断完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3 针对资本短缺的风险

在最初的几年内,民营银行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资本的扩充:第一,成立银行后,预计几年内不进行利润分配,前些年的税后利润都拿来扩充资本金,股本由盈余公积转赠,由此来扩充资本。第二,银行还可以通过向原有股东配售股票的方法来满足银行资本金扩充的需要。第三,银行可采取上市来的方法来扩充资本。这样,在资本扩张的前提下,民营银行不但可以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也可以讲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规模合法的扩大。

3.4 针对吸收存款不足的风险

民营银行要吸收足够的存款,首先必须建立以客户需要为主的存款市场,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和创造新的存款商品,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其次银行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指导思想,全面迅速的解决客户的困难,把自己的经营结构和策略调整好,以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至关重要的是银行应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让客户信任民营银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市场。

3.5 针对内部人控制风险

为了避免银行的风险,防止股东以贷款的形式抽逃资金,出现银行的实收资本不足的现象。银行要有明确的规定,对股东信用贷款要有一定的数额限制,如不得超过该股东实缴资本份额的百分比,抵押质押贷款的抵押物不得是作假给银行的资本,对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要经过银行股东会的一致同意,实行一票否决制,银行聘有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来审核对股东的贷款情况。如果出现股东到期不还贷款,银行可以以其出资额强制还款,情节严重的可追加法律责任。

3.6 针对道德风险

首先采用银行经营许可证拍卖的方法把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和股东准入这关把好。其次提高对民营银行日常业务经营的审慎监管,努力的将信息透明度提高。最后建造有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与金融环境。一是对制度进行有利的创新,构建有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建立起民营银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3.7 针对流动性风险

鉴于国内经济周期受国际及金融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流动性缓冲区的设置,来限制流动性扩张速度并强化压力测试,来进行动态监控,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一致性。同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应主要考虑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压力背景,对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长期化问题要严格控制。

3.8 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民营银行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善:第一,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产和信誉要有准确的评估。对抵押财产进行准确估价,根据其标的额进行贷款。第二,国家要对民营银行积极的进行扶持,保障其资金稳定度。第三,支持一些高新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设立专款专贷,增加民营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其四,民营银行对一些重大的决策,要进行评估和保持参与,确保其稳定性。

第3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 发展现状 障碍 对策

引言

目前人们对民营银行的本质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但通常情况下现在的学术界人士对民营银行有三种定义:一种是认为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的资本控股的;另一种认为民营银行就是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和特殊服务的银行;最后一种说法认为所有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本文将对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我国的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民营银行虽然规模都比较小,网点比较少,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型银行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清晰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灵活的奖励机制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商业化的服务模式能够促进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抵制国有的商业银行的完全垄断地位以及帮助国有银行共同抵御外部竞争。我国的银行体制通过了将近20年的不断改革,如今仍然是以国有和国有的控股银行为主,我国的民营银行面临着银行网点少的局限性,与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相比,民营银行在存款和结算这两大市场上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运作效率比较低。

二、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1、对于民营银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观点仍然认为并没有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他们认为目前的银行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一定的程度,各种类型的银行模式已经建立并且也存在相应的竞争模式,也到达了适度竞争的基本需要。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民营银行能够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但是事实上在竞争方面仅仅起到了很微小的作用。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筹建民营银行的收益低于它所承担的风险,认为组建银行的动机不单纯,要么就是为了给与其相关联的企业进行贷款,要么就是为了上市、赚钱。所以一提到民营银行人们就会同时想到利益和风险,进而忽略了它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在认识方面就对民营银行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银行内部的缺陷

1、相应的法制系统不够健全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发展民营银行必定需要相应的、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进行规范。而现如今,关于民营银行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并没有建立,这不仅对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及退出条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没有对银行的监管做出具体的法律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让民营银行无法按照市场的公平机制进行市场竞争,并且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紊乱,引发金融危机。

2、股权结构不合理

从很多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股权存在很大的问题,股权分布不均是最常见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能分到散股权的人很少,一个大股东可能就占有50%的股份,有的还不到十个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大股东独揽大权的现象,内部的财政问题就会出现,公司的治理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大股东也不免有给自己找一个集资平台的嫌疑。

三、民营银行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建立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切实的建立完善的外部信誉环境是银行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的民营银行在信用方面处于劣势,在吸收资金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尤为关键,只有切实的保障了存款人的利益,人们才敢把钱存入银行,这样银行的信誉也会随之提高,其各项业务的展开也有了保障。

(二)制定合理的银行准入、退出、监管法规

就目前而言,首先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资本的待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允许民间的资本享有公平的待遇,可以在金融领域建立起公司制的金融机构。其次就是制定标准的具有高规格的“准入”和“退出”法规,积极吸取部分城市标准过低,导致机构膨胀的教训,同时强制要求资本的充足率低于某一标准时强制退出,以防止出现金融不稳定的现象。

(三)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采用的股份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所以它具有产权明确,责任清晰的优势,所以要想提高它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充分的发挥它的制度上的优势。首先就是要在管理结构和产权制度上进行创新,不断的完善治理结构,明确规定管理机构的各自的权限,使之相互制约,相互约束,这样就增强了权力的约束力,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取胜。

四、结语

当然,不同的地方民营银行的实际情况不同,存在个体上的差异,这就需要银行家们根据具体的情况,充分的发挥才能,制定恰当的管理制度,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民营银行。

参考文献:

[1]孙露,李丹.《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1)

[2]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J].金融研究.2003,(2)

[3]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

第4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发展;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6402

在我国的金融改革过程中,发展民营银行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要研究民营银行的有关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民营银行的定义。综合多数学者的观点,以及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本文把民营银行界定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依法成立,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运作和退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银行类金融机构。它是一种是产权清晰、内控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成熟的新型金融企业。

1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概述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仅有十几年的历史。1993年,我国学者樊纲首次提出“金融改革必须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观点,开启了民营银行发展的篇章。截至1996年1月2日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成立。随后,以徐滇庆为首的18位学者于2000年7月成立了长城金融研究所,进一步推动了对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2003年7月,徐滇庆等又力倡5家试点民营银行,但是准入未通过银监会批准,最终没有建成民营银行的雏形。由于经济发展差异,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还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问题。在浙江,非公有性质的民营经济飞速发展,当地民营银行应运而生,迅速蓬勃发展,而其他省份相较之下逊色的多。2002年3月,台州市商业银行成立,它是浙江的第一家地方性民营银行,由台州8家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成。同年7月,浙江省8家城市商业银行全部对民营资本开放。2004年8月,国内第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在杭州诞生,民营资本在其股权结构中的比重达到了85.71%。2006年8月,浙江两家城市信用社(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和义乌市稠州城市信用社)分别升格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跻身民营银行之列。但是,近两年我国民营资本控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并没有明显的发展变化。

纵观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民营银行从无到有,数量逐渐增多,表明其发展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目前我国相对发展较好的有代表性的民营银行不多,只有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泰隆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等几家银行。我国民营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经营效益等水平不是很高,仍有漫长的发展路程。

2 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制度和法律障碍

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可行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监管与退出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实行的是由国家控制和垄断的政策,新建金融企业基本上局限在国有投资范围之内,民营金融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一般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同时,民间非正规金融行为屡禁不止,监管当局不得不提高准入条件甚至干脆取缔民间金融机构,严重阻碍了民营银行的起步发展。银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其安全有效地运行需要有合理的、有力的监管作为保障,监管不力会给民营银行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民营银行具有商业性质,按市场机制运作,而我国还缺乏对它的监管经验。针对如何监管民营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监管部门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模式。此外,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和金融法规偏重于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规范,而对退出机制缺乏相应的监管规定。

2.2 民营银行信誉

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行业,信誉是其生存发展的首要前提。在目前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银行业整体上尚不存在独立的商业信誉,政府作为国有银行的“最后担保人”,承担起了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的义务。广国投破产,政府出资支付个人存款的事实,充分体现了政府和银行的“隐性担保”关系。民营银行不像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支撑着,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谨慎考虑民营银行的信誉,才决定是否把钱存人其中。在信誉缺乏的情况下,民营银行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而作为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没有了资金来源就意味着银行无法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2.3 利率市场化程度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资金都有追求高风险收益率的倾向,如果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一样以管制利率吸收资金,民间资金就会倾向于选择同等收益但风险相对较小的国有银行,造成民营银行资金来源受阻。又由于民营银行吸收存款的实际成本相对较高,资金借出要求获得与之对应的高贷款收益,即民营银行需要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获取相应的风险收益,而在利率管制的情形下,固定利率满足不了其经营需要。因此,我国的金融抑制特别是现行的严格金融管制使得民营银行很难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利率竞争维持良好运行。特别是经济呈现出过热倾向,央行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形势对民营银行更是不利。

2.4 民营银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上层建筑,对于企业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个与企业特点、自身发展规律相适的企业文化将会大大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目前银行从业者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都以政治文化取代企业文化;民营银行引入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照搬照套,企业文化不明确,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重策划轻实施,企业文化实践性差,缺少员工的积极参与,致使员工游离于企业文化之外。甚至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把企业文化与文体活动等同,这种试图推动企业凝聚力的做法是片面的、表象的,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当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契机及对策

3.1 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为民营银行的资金出路指明了方向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显得异常突出,而且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国家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农业的发展:先后三次划拨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各大中型银行纷纷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事业部等以及为农业发展提供专用资金支持。在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普遍惜贷资金周转受阻的情形下,民营银行依据国家政策采取措施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哪里需要资金就将资金投向哪里,为中小企业及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将会取得银行和相关经济主体双赢的结果。

3.2 我国银行体系运行良好,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行业保障

虽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加大了整个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我国银行业却在全球经济中独树一帜。依据银监会的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已经达到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1%(见表1)。同时,2009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的态势(见表2)。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困境中,我国银行业已经连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我国的银行体系运行良好。民营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行业良好发展的有利时机,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各项工作,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树立良好的品牌,提高社会公众信心。

3.3 小额信贷公司的大力发展成为未来民营银行的摇篮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商业银行纷纷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亦迅速铺展开来。2008年9月初,在上海、温州等地小额信贷公司接连成立。对于紧缩银根下的三农企业、灾后重建企业,乃至披着棉被过冬的江浙中小企业,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解了燃眉之急。小额贷款公司之所以受到中小企业欢迎,是因为其产品切合它们的需要,它不强求抵押,手续简便,放款迅速,还允许客户自由选择还款期限。但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既未取得传统金融牌照的权利,又不能像民间游资那样追逐高利润,使其持续发展陷入窘境。即小额贷款公司是适应目前经济形势的燃眉之举,但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民营银行这种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却可以同时解决存贷的问题,既能够吸收存款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当然,小额贷款公司想要获得合法金融牌照,最终成为民营银行还需要一个过渡期。

综上所述,无论在宏观经济层面还是中观行业、微观机构层面,都存在着民营银行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当前形势下,民营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策略,顺势而为,必将取得长足发展。

在国务院出台的“国十条”、“金融30条”等一系列政策的保障下,我国金融体系运行良好,但金融改革的脚步不能停歇,不能因金融危机就否定金融改革的创新。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一直以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营银行具有清楚的产权结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民营银行以民间资本为主,对于启动民间投资,特别是利用我国充裕的民间资本改造一些问题机构,降低政府负担,化解金融风险是可取的途径。民营银行发展对推进我国金融体制的加快改革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双重作用,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金融的现状,稳健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俞技峰.小额贷款公司:民营银行的摇篮[J].特别策划,2008,(15).

第5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及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民间金融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民营银行作为银行系统的新贵,逐渐成为我国银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我国加入 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大肆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金融市场的体制结构有待发生变化,金融效率需要逐步提高。这些事实反映出,我国金融垄断的局面将打破,民营银行将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而发展民营银行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国金融体系,兴办民营银行体系有利于解决我国银行业的低效问题,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民营银行的概述

(一)民营银行的内涵

从1999年至今,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存在四种不同观点,一是民间资本控股论,它认为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姜应祥撰文说,股权构成中一半以上为民营资本即是民营银行,而不应考虑其经营方式或者资产结构,民营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的组成部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营资本构成超过一半的商业银行。二是民营企业服务论,它认为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三是公司治理结构论,即强调公司治理结构,认为民营银行就是以市场化机制来引导经营活动,由民间资本控股,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任免高级管理人员的银行。四是经营者身份说,典型的是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的提法。李国峰认为,民营银行是相对于国有银行、私人银行而言的一个概念,三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是体现在各自的资金来源、业务资产结构和服务对象上,而是体现在所有制性质及其决定的产权客体,也可以是国家享有所有权的客体。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综合,本文认为民营银行是指主要引入民间资本,具有合理产权结构,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精明的银行家队伍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按市场化机制经营和按法定程序成立的银行。

(二)民营银行的特征

1、在产权结构上,民营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但也不等同于私人银行。国有民营是指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而民有民营的所有权完全为个人所有的商业银行。我们所讨论的民营银行是指由若干战略出资人及众多中小股东组成的混合股份所有制银行。

2、民营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个经营权问题,是采用市场化机制进行经营和管理。经营管理的客体,可以是民间资本控股的所有者。

3、民营银行是金融企业,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拥有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办成家族制银行或国有制银行。

4、民营银行的经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任职资格,管理层的产生不受政府干预,完全按股份制企业运行机制进行。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民营银行总体发展规模

我国的民营银行虽然规模都比较小,网点比较少,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型银行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清晰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灵活的奖励机制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商业化的服务模式能够促进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抵制国有的商业银行的完全垄断地位以及帮助国有银行共同抵御外部竞争。我国的银行体制通过了将近20年的不断改革,如今仍然是以国有和国有的控股银行为主,我国的民营银行面临着银行网点少的局限性,与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相比,民营银行在存款和结算这两大市场上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运作效率比较低。目前我国完全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屈指可数,从 1996 年至今,我国仅增加了两家民营银行:浙江银行与民生银行。这说明我国的民营银行发展遇到了较大障碍。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及拓展

我国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资产类业务和负债业务。资产类业务在当前我国的民营银行业务中占有较大比重。我国民营银行的资产类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其中以贷款业务为主。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信托业及租赁业等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步伐加快及民营银行自身高速的资产扩张与贷款的高速增长,我国民营银行的贷款业务占比,较往年已有所下降,但在全部的资产类业务中仍占据着大额的比重。近年来,随着公司类贷款的缓慢增长,我国民营银行加快了公司了业务的内部调整。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和中间业务的基础,我国民营银行主要经营的负债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自动转账服务存款账户和掉期存款等。

(三)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

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发展起来的民营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制造成的市场空白,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融资以及储蓄业务需求,大大丰富了对城乡居民的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它打破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促进了整体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推动了整个银行业的发展。从1986年7月交通银行恢复营业以后,截至2005年10月末,我国先后建立了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5家城市商业银行、57家农村商业银行。截止2009年末,民营银行的资产总额占了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6%。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民营银行的总体实力还不是很强,但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它的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首先,随着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使其竞争能力加强,致使民营银行的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优势呈弱化趋势;其次,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外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构成了对民营银行的又一竞争市场。再次,在资金来源上,相对于国有银行的信誉,民营银行在信誉上处于劣势,而我国缺少防范信用风险的风险防范体系,民营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上存在一定困难,影响到民营银行的生存。最后,从资金运用上看,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存在问题,企业欠贷不还、逃避债务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收回,导致不良贷款大量上升,从而影响民营银行的发展。

(二)民营银行产权制度和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尚不完善

从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从早期的自然人产权制度发展到现代的法人产权制度,股份制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民营银行采用的是真正的股份公司制,但其法人治理结构并不规范,在界定产权受益、受损界限时不明确,导致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缺乏相应的自我约束。而银行业是风险与利润并存的行业,对民营银行的准入和退出制度的根本需求是保障公平竞争的同时,要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转,因此,没有制度的保障,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也就无从谈起。

(三)我国民营银行配套的法制系统不够健全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发展民营银行必定需要相应的、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进行规范。从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有关民营银行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首先,对于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尚没有法律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让民营银行无法按照市场的公平机制进行市场竞争,并且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紊乱,引发金融危机。其次,没有建立民营银行的退出法规,结果使民营银行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竞争,从而实现优胜劣汰。再次,我国民营银行尚未设计出一整套能够有效防止民营银行风险且具有可行性的民营银行监管法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坚持放开发展民营银行,必然会给本已非常脆弱的金融体系大大增加监管风险。

(四)我国民营银行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失灵

首先,从很多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股权存在很大的问题,股权分布不均是最常见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能分到散股权的人很少,一个大股东可能就占有50%的股份,有的还不到十个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大股东独揽大权的现象,内部的财政问题就会出现,公司的治理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其次,我国民营银行虽然许多都由个人出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由地方财政、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提供,这就意味着行政管理的色彩比较浓,民营银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多流于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矫正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一定程度上是失灵的。

(五)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定位不准,创新能力低

当前我国民营银行规模较小,盈利水平较低;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难以承受过多的创新投资负担。首先,在资本金的补充上,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政府发行国债、增发和配股等方式注资,而多数民营银行一般只能通过私募扩股、收益留存、红利转注册资本等方法来补充资本金,难以适应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后对资本金的需求。其次,我国民营银行的内部运行机制也存在缺陷,市场定位不准,经营同质化,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一些民营银行市场定位与国有商业银行雷同,表现为经营产品的一致性、客户群体的一致性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除了提供各种标准产品之外,很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这样只能更多地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也轻视零售业务,没有形成经营特色,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比较低,成为其开展市场化运作的严重羁绊。

(六)我国民营银行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民营银行中年轻人比较多,没有太多的经验。同时我国民营银行的人员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是很完善,同时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专业的金融实操人员,客户经理也缺乏经验。

四、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对策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完善的外部信誉环境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民营银行在信用方面处于劣势,存在吸收公众存款难的问题。所以我国在治理信用环境,推进民间信用体系建立时,必须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而该制度的建立,切实的保障了存款人的利益,提升了民营银行的社会信誉并有利于其业务的发展。同时,该制度也是民营银行市场化退出的必要配套措施,可以有利于防止个别民营银行破产倒闭而出现挤兑风险,确保民营银行的良性竞争发展,避免出现行业垄断现象,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二)制定合理的民营银行准入和退出制度

通过金融立法规范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 通过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核制度,将存在过高经营风险、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民营银行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保障民营银行的整体经营质量。 市场准入制度也应当有一定的梯次性,适合于不同规模、不同业务内容的民营银行的发展需求。 对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考核应该具有相当的透明性,保障公开、公正、公平。 退出机制是保障民营银行整体经营健康环境的必然要求,在实际的退出操作中,民营银行可依法兼并、联合、重组,或者是破产清算的方式进行债务清算,金融监管当局则可依法对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或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民营银行强制进行清理、关闭、兼并重组,维护银行业的稳定。

(三)优化民营银行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民营银行采用的股份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所以它具有产权明确,责任清晰的优势。首先要在管理结构和产权制度上进行创新,不断的完善治理结构,明确规定管理机构的各自的权限,使之相互制约,相互约束,增强权力的约束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取胜。其次,在目前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达到较高程度的基础上,放松相关限制,推动银行股权相对集中,并允许民间资本注入,优化民营银行业治理结构,对现有银行进行民营化改造。同时应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防止风险的传递。

(四)建立和完善金融法规监管体系

由于民营银行透明度较低, 金融监管缺乏有效性,容易积累金融风险, 引发金融危机。为此, 我国民营银行应建立适合的监管体系。首先应制订有关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 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最低资本额、经理人员的执业资格、股东资质的审核、监管内部自律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业务范围等方面的规定,为实施监管提供法律保证。其次,应建立规范的信用报告制度,利用网络技术,采集分散在银行、税务、工商、公安以及法院等部门中的与企业和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形成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进行资信评估,实现信息共享。再次,要依法实施监管,建立独立的金融审计公司,负责日常监督、查账,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指标和措施,充分运用金融稽核手段, 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 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

(五)因地制宜选择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

我国建立民营银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新组建民营银行;二是改革现有的金融机构,即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和农信社,使其民营化。鉴于我国中小银行已为数不少,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对现有风险不大的中小银行进行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使之走上市场化经营轨道应当是最佳选择。如果抛开现有的数以万计的中小银行,放手组建新的民营银行,那么成本、风险和收益很可能会不成比例。因此,应当本着重组存量和发展增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在极少数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整体信用较好的地区新组建少量民营银行;在大部分中小城市,采取改造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城区农信社的方式设立民营银行。

(六)拓展中小企业业务,通过民营银行的品牌竞争力

民营银行要想在金融业中胜出,必须树立自身的品牌,业务上除了广度以外还要有深度,在金融产品技术性能的优越性、持续性及顾客的满意度上下功夫,使客户对本行业的认识度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由于当前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借贷业务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客户。因此,我国民营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致力于完善和丰富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业务产品,还应将信贷业务产品与支付结算,网上银行,企业理财,现金管理,税费,托管,企业主和员工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零售业务以一条龙服务的模式的加以规划和拓展。此外,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建立专家治行制度,积极吸引优秀的银行家到民营银行来,对其进行包装,以个性化、情感化的宣传,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民营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应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民营银行体系。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把民间资金引导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遏制非法金融活动,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庆亮.体制转轨中的中国民有金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孙露,李丹.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3).

[3]郑泽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8).

[4]周浩明,胡文明.民营银行的比较优势及发展路径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2,(6)..

[5]张日新,李庆生.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时机与框架设计[J].金融论坛,2002,(3).

[6]文晖.民营银行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

[7]王慎之.民营银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战略选择[J].求是学刊,2003,(7)..

[8]彭建平,苏发金.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催化剂[J].现代经济信息,2004,(11).

[9]苏发金,苏小玲.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铜陵学院学报,2004,(9).

第6篇

民营银行是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简单来说就是民营性质的银行,主要由民间资本控股组成,也就是国家不参与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民营银行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改变当下银行业垄断的现象,为社会提供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只有改变中国商业银行的国有垄断局面,才可能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发展。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有两点明显的差别:一是私营性,这是由民营银行产权结构决定的,主要是非公经济,同时这也是民营银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干预行为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二自主程度的不同,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在人事管理问题上不会受到外界干预,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而国有银行受到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

与国有银行相比较,民营银行不但能够满足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居民的储蓄需求,同时它提供更多的服务供居民选择,改善了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垄断局面,对银行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对银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 民营银行的发展困难

(1)增资扩股难度大。民间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而成,且试点大多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偏远的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且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更加大了民营银行增资扩股的难度。在加上与控股的民营企业有许多的关联交易,一旦企业产生经济问题,民营银行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

(2)金融服务水平低。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社会知名度低、网点少,业务简单,直接导致它对社会存款的吸引力小,因此民营银行业务量小,盈利能力弱化,可持续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民营银行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钱不够的现象,控股的民企自身经营都存在资金问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民营银行的目标很难实现。

(3)市场准入要求高。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利润,银行破产可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动荡,因此,民营银行的安全性必然成为首要问题,严格限制市场准入是审批民营银行的必然要求。我国银监会对民营银行的审批要求严格,主要为了防止出现投机现象,同时控制民营银行数量。投机现象容易破坏金融机制,出现道德风险,对银行数量的控制主要防止数量过多的导致的效率低下以及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

(4)服务手段单一。我国民营银行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因此不论是资金还是市场能力都很有限,尤其是对于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与大银行相比处于劣势。大多数的民营银行由于各种限制一般只开设一个网点,使民营银行的业务开拓受到极大的阻碍。

(5)内部管理问题。民营银行的资本主要来自民间企业,但这也出现了一个现象,民营银行成为自家的银行或者个人的银行,一些企业在管理民营银行的过程中,理所应当的认为可以优先享受控股的民营银行的金融服务,例如优先贷款权等要求,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利于银行长期稳健的发展。

3 我国民营银行的经营发展对策

(1)扩大入股面,使银行成为贷款人自己的银行。民营银行在吸收资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优质客户进行入股,不但增加量银行资本,也加强了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的联系。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扩大资金来源。

(2)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由于缺乏国家担保,信用风险会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有必要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议民营银行设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以防止当银行的流动资本出现问题时给客户造成损失,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行,维护银行信誉,同时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信心。

(3)优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民营银行现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组织结构或者资金成本都存在很多问题。从平衡整个经济环境的角度来说,国家应给予更多的准备金优惠政策以减轻民营银行成本负担,在国务院的《关于民营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138 号)中规定,民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照农村信用社执行,这大大的减少了民营银行的资金压力,为民营银行保留了更多的资金成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也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帮助扶持民营银行的活动。

(4)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民营银行要坚持实行多元化经营,积极开拓中间业务,例如开办个人理财、、租赁、保管、担保和信息咨询等业务,来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银行的金融技术、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提高民营银行的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各项业务的共同发展。存贷汇这三项业务不论是传统银行还是民营银行都不会改变,民营银行更多的是对支付手段进行调整,深圳的前海微众银行推出的首个产品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

第7篇

[关键词] 民营银行; 发展路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6. 046

[中图分类号] F83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6- 0077- 01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加速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银行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别于国有银行,不仅在资本金来源上实现民营化,而且要实现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发展民营银行业不仅有助于规范不受法律保护的地下金融,启动民间资本,而且对于提高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推进银行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 民营银行的优势

1.1 明确的产权制度

民营银行具有清晰的产权结构,这正是民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民营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具体所有者的监督,所有权和经营权难以彻底分离,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通过改组来改善,建立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如果将民营银行定义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民营银行就有了具体的所有者,避免了政府对银行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使银行的盈利性目标不受政府的政策性目标的干扰,能够高效地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民营银行由若干战略出资人和众多中小股东共同组成股份有限公司,从制度上可以避免政府对其进行制度外的干涉,保障民营银行实行真正意义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1.2 信息充分,成本较低

民营银行的自身定位减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决定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民营企业主要是大量的地方性中小企业,其分布面广泛,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状况千差万别,其管理成本高、信息离散度高、贷款需求次数频繁、计划性差、贷款数额少。国有银行在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上,存在很高的信息收集和更新的成本,缺乏规模效益。民营银行在此市场上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掌握客户信息全面,极易沟通,从而能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信息,很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以及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这一障碍,显著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便于民营银行更好地选择贷款投向,形成高质量的信贷资产,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促进银企间的良性循环。

1.3 经营机制灵活

与国有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批相比,民营银行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成本较低,决策迅速,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的特点。例如:在泰隆,5万~10万元的小额贷款打入客户账户只需几分钟,而50万元的批贷也只需要半小时,而两家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均不到3%,显示了民营体制的优势。因此,相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有益的补充。

2 建立民营银行的必然性

2.1 完善我国银行产业,形成互补优势

发展民营银行可完善和丰富我国金融体系的内在结构,在分工上,与大银行形成协作。大银行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高,灵活性不足,而民营银行分散在各地对中小企业情况较熟悉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运作灵活。民营银行的出现将弥补大银行服务的遗漏,为中小企业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2.2 满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补充国有银行的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中角色转换滞后,在原有的信用机制中,由于非公有制经济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制度之外,所以无法获得国有经济得到的信用安排。到目前为止,金融改革在突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信用关系不起作用,国有商业银行仍然难以向三农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民营银行可以优化现行金融体系下的信用机制,加大对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促进三农的健康良性发展。

2.3 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改善资源配置格局

民营银行的业务经营及其发展完善,能够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外源融资,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善由国有金融部门垄断性形成的十分低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格局。

3 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3.1 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民营化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村经济不单纯由农业和农户组成,还包括农村工商企业。随着部分地区农村工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多,从而为商业化金融组织在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组建农村股份制民营商业银行,其股东以农村信用社原有社员为主,重点吸收有资金实力的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开办的中小企业使其资本金全部由民间资本入股。

3.2 现有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造

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优点是不带有专业属性,但是其资金规模比较狭小,开展业务的地域范围有限,且带有地方行政色彩,并未与地方政府完全脱离。历史遗留问题多,经营方法陈旧,产权不明确。此类改组过来的银行迫切需要进行企业化改造。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造需从3个方面入手:弱化政府行为,实行企业化;实行股份制,实行产权人格化;吸纳社会股份,使之民营化。

第8篇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披露,银监会近日已正式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天津金城银行这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此时,距离2013年7月国务院首次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已经满一年。

民营银行一直被称为搅动传统银行业的“鲶鱼”,尚未出生就被寄予厚望的民营银行是否真的能在传统银行领域搅动出新的活力,人们拿捏不准。

“鲶鱼”的潜力何在?

人们时而期冀民营银行这条“鲶鱼”搅出活力,时而又害怕它搅乱了市场。

在国外,民营银行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有诸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在墨西哥、捷克和俄罗斯,民营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俄罗斯国有银行只占三成,由于对民营银行过于放任自流,导致民营银行从事投机倒把,呆坏账占到银行资产的50%,并引发了外资的出逃。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民营银行最为成功,社区银行目前拥有24000多个营业网点,雇佣了近30万员工,控制着超过1.2万亿美元资产、1万亿美元的储蓄,对个人、小企业和农场的贷款接近7500亿美元。将近60%的规模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依靠这些家门口的银行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

对比起来,中国的首批民营银行并没有类似美国的发展环境,缺乏制度保障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约束,监管也未到位。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下,银监会强调,不强制民营银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企业自愿选择自担剩余风险。为了防范关联交易,股东自愿放弃了关联贷款。也就是说,股东不在入股的民营银行贷款。看上去责任较多,利益却少,对于追逐利润的民企来说,持续投资民营银行的动力在哪里?民营银行又该如何建立差异化的生存空间做大规模?

与当前传统银行的同质化竞争有所差异,民营银行甫一诞生就定位于不同的业务特色。三家试点银行在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方面各有特色,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这两年,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最好的时代”也已成为过去,在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民营银行又能否自如应对也是市场关注点所在。曾任招商银行行长一职达14年之久的马蔚华曾表示,民营银行如果走传统的存贷利差模式,几乎没有活路。他认为,民营银行只有跟互联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去延伸原先就比较少的物理网点,或者互联网企业直接来办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发展业务,这样才有可能化解传统金融遇上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

能否服务小微企业?

这些民营银行是否有助于解决时下最受关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是一个问题。纵然民营银行和小微企业都是私营,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们会天然更亲近。

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根据欧洲央行的最新调查,欧元区11.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障碍,而大型企业面临融资障碍的比例只有6%。美国早在1953年就专门成立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恰恰也说明美国小企业也面临融资难问题。尽管欧美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私营银行。

但中国的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欧美发达国家更突出。实际上,世界银行2010年对全球142个国家的融资可得性的调查统计显示,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国家的中小企业普遍更难获得银行贷款。但这更多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及金融体系有关,与银行是国有还是私有关系不大。

从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的角度看,设立民营银行却意义重大。中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而银行体系又呈现出定位雷同、行为相似的同质化特征。长期以来,大部分银行都倾向于“贷大、贷长、贷垄断”,这也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近几年有所改善,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存量调整相对缓慢的情况下,通过新设民营银行,以增量激活存量,或者说发挥“鲶鱼效应”,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就指出,可以预见,民营银行未来可能将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

防范风险至关重要

此次获批的民营银行共三家,分别是腾讯、百业源、立业为主发起方,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泰、华峰为主发起方,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华北、麦购为主发起方,在天津市设立天津金城银行。

资本市场向来是逐利而动,受三家民营银行筹建获批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7月25日民营银行概念股井喷上涨。截至收盘,健康元、华峰氨纶涨停,顺发恒业涨逾5%、华联矿业、御银股份等涨幅均超过3%。

与资本市场蜂拥而动不同,民众和一些市场人士则显得十分谨慎。首批三家民营银行获批之后,在一些门户网站的调查中,很多网友在回答“是否会选择在民营银行存钱”时,表达了观望的情绪。

据悉,虽然一直以来有声音主张银行可以破产,但是国内的银行基本上有国家信誉作为保障,人们对其实力深信不疑。相比较而言,民营银行则没有国家信誉的背书,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等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虽然存在困难,但从中国金融改革的角度看,民营银行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专家认为,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的意义,远不止首批试点银行的经营前景究竟如何、能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等等,更重要的在于“注入活水”。

随着民营银行的批准建立、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金融机构破产制度、进一步放宽非银行融资等一系列步骤的实施,相信民营银行自身也将更加完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民营银行定位明确、利润很直接、产权很清晰,在吸收存款上会努力采取办法吸存,也会更加积极地拓展市场。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民营银行;运营成本;互联网平台;监管体系

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民营银行在金融发展与经济进步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民营银行资金比重增长迅速,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民营银行属于民营企业类型,所以在很多方面处于弱势,如市场准入方面或者资金、信用等方面。民营银行并不具备完善的信息网络,在互联网时代下,民营银行受到很大冲击。互联网同样为民营银行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尤其在市场资源重新配置基础上,民营银行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利用大数据作为桥梁积累更多用户,打造全新型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宽发展渠道。

一、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背景

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主要从2014年12月29日微众银行上线开始,作为腾讯牵头的国家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打开了金融机构发展的新大门。在随后的发展中,互联网民营银行顺利通过测试运营成为金融市场发展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帮助其缓解金融压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根据2017年互联网民营银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当前规模最大的微众银行总资产已经达到917亿元,净利润实现15亿元。富民银行在互联网银行中增长速度最快,相较于2016年,2017年增长670%,净利润增长500%。互联网银行积极打造个存小贷发展特色,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互联网银行数据统计,与中小企业相互依托,在信息化时展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优势

1.增加民营银行经营灵活性

互联网民营银行主要通过现代化数字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相结合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民营银行将所有权、经营权调整更为灵活,凸显互联网民营银行特色,民营银行真正作为独立体在市场经营中发展,金融作用更明确,提高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服务能力更强。

2.降低民营银行运营成本

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协调民营银行发展结构,增加民营银行发展灵活性基础上,帮助民营银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能够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互联网民营银行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实现民营银行的网络交易,减少民营银行网点人力资源以及运行资金的投入,发挥民营银行经营独立性,发展投资渠道增加。民营银行的主要投资对象为小微企业,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融资活动,解决融资问题。

3.打造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迅速发展,致力于小微服务研究,弥补现有银行中对小微服务缺失的不足,打造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是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的重要优势。互联网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国有银行实体机构之间互为依托,充分发挥互联网民营银行的便捷性优势,在发展竞争中不断创新,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主要目的是利用互联网民营银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其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民营、三农经济的结合改善经济发展薄弱环节,解决三农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民营银行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三农经济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控制运营,为后期银行体制优化,金融市场调整以及民营银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与积累经验。

4.帮助民营银行提高创新能力

民营银行创新是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民营银行结合基本发展需求与金融产品内容不断创新与升级,制定运营成本有效控制手段,积累更多服务经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创新,还体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通过公众平台公开民营银行金融产品相关要素与信息,了解大众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如远程开户、线上缴费以及人脸识别等。

三、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挑战

1.民营银行信用基础与人才比较匮乏

对于当前的民营银行来讲,虽然积极进行互联网技术应用,打造互联网运行平台,但因为民营银行属性以及金融服务等,直接影响民营银行的信用等级。加上民营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信用基础主要通过与客户的合作长期磨合为主,但在利益关系长期博弈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问题,所以整体的信用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国家信用担保,没有独立的信用体系与征信系统,这些都是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融资渠道增加,民营银行的专业人才问题加剧,虽然通过在高校不断储备人才,但受到国有银行管理印象与教学理念的限制,储备人才对于互联网民营银行运行缺乏专业性,这方面也增加了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难度。

2.民营银行金融存款、贷款对象、目标客户方面的挑战

对于互联网民营银行来讲,在金融存款方面处于弱势,尤其是传统社会存款明显少于国有银行。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正在探索阶段,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度较低,像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缺少完善的存款利率制度,金融存款渠道拓展受到限制。民营银行贷款对象方面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互联网民营银行作为新型模式,贷款对象增多,但主体依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抗风险方面能力不足,影响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目标客户的培养与维持是银行长远发展运行的基础,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中,在目标客户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不仅目标客户群体扩展缓慢,还会出现客户丢失的现象,这对后期发展极为不利。

3.风险管控经验不足监管难度大

对于互联网民营银行来讲,在发展中面临风险管控不足的挑战,加上监管难度较大,经营管理不到位,限制民营银行的发展。民营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业务趋同,民营银行在很多方面受到发展限制。互联网民营银行增加公存公贷、小存小贷等多种金融业务,虽然创新了发展模式,但在监管与风险控制方面还没有进一步升级,影响民营银行发展与交易公平性,风险隐患增加。

四、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策略

1.调整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运营思维

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建设中,为了更好地经营与发展,必须转变互联网民营银行运营思维,调整传统用户导向模式,明确民营银行服务方向,结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系统的民营银行导向价值链,引进全新经营管理理念,发挥民营银行金融服务价值。互联网民营银行创新管理模式,调整运营思维过程中,提高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发挥其在信息统计与整理方面的优势,及时为客户提供需要的信息,保证信息及时性,随时了解客户需求,真正做到民营银行金融交易透明化。例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利用互联网商业生态作为载体加以运行,引进大量信息化技术,积极进行数据分析创新,互联网色彩浓重,以轻资产、重科技的管理模式,为互联网民营银行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模式与发展空间。运营思维调整还体现在银行权利与用户权利的转移,尊重客户权限,坚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互联网民营银行公众信任度

互联网民营银行经营与发展期间,必须认识到公众信任度的重要性。提高公众信任度,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客观认识市场发展情况,不断整合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真正让社会公众认识到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进步,帮助大众能够主动了解民营银行,接触民营银行,以此为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积累更多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任度。在此基础上强化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盈利体系,创新模式基础上抓住互联网民营银行盈利契机,适当进行体系调整,将已有金融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品牌号召力,以此增加其发展优势,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准确对互联网民营银行金融业务进行判断,科学规避业务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积极拓宽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盈利渠道,增加银行利润的同时提高银行信誉度。做好金融业务对接工作,合理安排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资金,准确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实现与传统银行经营的无缝衔接,获取更多银行发展资源。

3.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

大力发展互联网民营银行期间,在当前发展基础上必须更好的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高金融平台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技术水平,加大业务推进力度。协调互联网金融资源,利用平台为基础,实现资源开放性,不断探索更多金融合作机构,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与银行客户之间实现共赢。调整互联网民营银行资金结构,突破资金方面的发展限制,针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战略规划,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引入更多金融技术与复合型人才,有效融合银行业务、互联网技术,增强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运营能力。通过金融平台的完善与核心业务的优化,提高金融业务的信息化,真正为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带来更多优势。

4.打造全面性监管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解决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监管问题,打造更加系统、全面的监管体系,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尤其是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互联网民营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增加。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去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制定系统的风险防范方案,总结更多民营银行监管经验。加大风险防范与监督宣传力度,互联网民营银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的同时还要提高公众风险意识,真正做到内外部的有效监督。对于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升级,从监管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注意金融业务服务监督,及时排除风险隐患。根据制度引导帮助互联网民营银行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扩大民营银行在银行体系发展中的空间,将民营银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当前民营银行在发展中受到互联网技术与复杂金融市场的影响面临发展挑战。结合当前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优化,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银行发展中的优势,及时排除民营银行发展风险,凝聚发展力量,创新发展思维,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煦霖.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民营银行发展模式及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2]王竞达,王海燕.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4

第10篇

民营银行的风险特征

尽管大家耳熟能详,但“民营银行”一词并非严谨的学术概念,在不同人的语境中,其所指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围绕民营银行所展开的诸多争论,多数时候也是各说各话,莫衷一是。

简单回溯以往各家观点,对民营银行的界定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定义强调产权结构,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第二种定义强调银行的资产结构,认为民营银行应主要为民营经济服务,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第三种定义则强调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即股东是否有效参与银行的治理,是否采用市场化机制来经营,而不受直接或间接的行政管理和控制。

我们目前更倾向于第三种定义,即所谓的民营银行,民间资本不仅要参股或控股银行,还要在银行的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采用真正市场化的机制而非行政手段,来进行银行的经营管理。

在此种定义的民营银行中,股东能有效介入银行治理,按照自身意愿选择管理者并遵循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委托问题,而且,由于实际控制人的存在,或许也可以形成对行政干预的抵制。此外,在股东主导经营的情况下,银行会更多地考虑资本损耗问题(因其直接增加了股东的成本),固有的规模扩张冲动或会因此而有所缓解。

在银行业已基本建立现代管理机制、经营效率已得到显著提升、中国金融业再一次步入改革转折点的新背景和新视角下,发展民营银行的意义,已不仅在以往所强调的提高金融效率、优化融资结构等方面。在我们看来,就目前阶段而言,发展民营银行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推动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夯实银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虽然发展民营银行有积极意义,但不可忽视其风险的存在。回顾起来,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为数寥寥,根源在于监管政策的限制,其理由则基于银行业的一些风险特征:

首先是道德风险问题。具体说来,由于银行风险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所以监管部门时常会有“大而不倒”的顾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所有者或经营者可能因追求短期超额利润而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将成本交由政府或公众来承担。在次贷危机中,这一问题已得到了充分暴露。而在我国目前政府隐性担保的体制下,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情况或许更加严重。

其次是经营的专业化问题。与一般行业相比,金融行业的经营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且,其风险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各国对金融(特别是银行业)从业人员资质、银行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薪酬激励制度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监管要求,不能完全由银行股东来决策。

第三则是关联交易风险问题。银行与关联方(主要是股东)之间过多的业务往来,可能给银行业带来一些额外的风险,比如可能使得银行业务过度集中,导致经营上的脆弱性;控制人可能出于自身利益,通过关联交易,将风险转嫁给银行,等等。在其他国家民营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此类事件并不少见。

发展民营银行的新视角和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潜在的风险,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应审慎推进。应按照适宜的路径和方法来发展民营银行,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控制相关风险。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除新设银行以外,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在目前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达到较高程度的基础上,放松相关限制,推动银行股权相对集中,并允许民间资本在银行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优化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的角度而言,对数量庞大的现有银行进行民营化改造,显然比多设几家新的银行更重要。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银行业风险逐步上升的背景下,大规模地新设机构,在宏观、微观层面或许并非恰当的选择。

第11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 机遇 挑战

1民营银行概念及特征

1.1民营银行概念

我国对民营银行的界定主要有三个角度:第一种是界定产权角度,民营银行就是民间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银行;第二种是资产结构角度,民营银行指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服务的银行;第三种是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民营银行是采用市场化经营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

1.2民营银行特征

民营银行的建立旨在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元国有垄断,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同国有银行比较,民营银行具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自主性,民营银行完全自主决定其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会受到任何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

二是私营性,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并且以此尽可能最大限度防止政府干预。

2民营银行现状

1996年民生银行的成立标志我国首家民营银行的诞生。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市场一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民营银行的资本规模在整个银行业体系中所占比例极小。2012年以后民营银行才迎来“井喷”发展。2013年7月提出“推动尝试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14年两会表示年内启动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的新一轮金融改革措施。2015年两会提出“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开放政策。2015年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部相继开业。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大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探索阶段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发展时期。

2.1民营银行面临的挑战

2.1.1金融制度不完善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公布并于5月1日施行,该机制有助于银行抵御利率市场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银行退出机制,因此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银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市场调控效率低,不能及时且准确反映出资金供求情况等有效信息,这使得各金融机构资金流动不稳定。国家政策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尚缺乏一套系统而完备的审核体制,监管金融机构体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常使银行陷入“一放就乱、一打就死”怪圈,制度的不完善制约银行业发展,也决定民营银行未来的命运。

2.1.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多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财力、物力等资源,垄断着金融市场。银行业内存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等对于民营银行已构成压力。而互联网正逐步向金融渗透,腾讯,阿里巴巴等参与民营银行投资,强大的大数据支持下民营银行间也竞争激烈。随着改革深化,银行业内的竞争必然会日趋激烈。

2.1.3信用劣势制约

公众意识中,民营银行在局部地区的探索试点中,其初期规模较小,安全系数低,当将其与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比较,广大储户自然更愿选取资金实力,人力资源强大的资信度高的银行。对于银行,银行的受信业务先于授信业务,信用是生存之本,信用的建立是民营银行吸收存款、扩大资产规模的必要前提。而民营银行的信用劣势导致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难度较大,使得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民营银行面临的机遇

2.2.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发展民营银行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共存的新局面。民营银行能提升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迫使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为金融业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纵观众多利好,随着党的“十”的顺利召开,“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方针第1次写进了党的报告,这表明发展民营银行绝非口号,其包含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内涵。发展民营银行基于当前银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它是我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为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造了积极条件。

2.2.2发展民营银行是时代的呼唤

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亟待解决,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因不能满足传统银行设立的信贷条件,企业资金不足。随着经济发展,民间资金存量增加,目前投资产品种类有限,导致各种高风险的民间集资滋长。创建民营银行可带来“鲶鱼效应”,倒逼传统银行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降低融资成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互联网+”理念和大数据支持,使民营银行清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动因,积极沟通客户从而满足客户需要。民营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占空白市场。当下,民营银行拥有良好发展空间,泰隆银行的成功也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思路。发展民营银行的客观需要和广阔发展空间,以及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发展民营银行实为时代呼唤。

3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重要时期,仅2015年重大金融改革举措就频频推出――民营银行发展“不设限额”,五家民营银行开始营业,存款保险条例实施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明显提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正式发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总之,新常态下发展民营银行充满机遇与挑战,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景良好,同时需要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长期准备,各层面人士共同协作,包括顶层制度设计,正确领导以及法律体系有效保障,从而迎来中国民营银行新的的发展春天。

参考文献:

[1]刘长雁.新常态下民营银行发展前景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4.

第12篇

关键词:浙江 民营经济 民营银行 策略

民营银行本文将其定义为民间资本占主导并处于控股地位,产权明晰并自担风险的拥有现代企业管理特征的股份制银行。其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大市场竞争,打破国有垄断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在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的融资难的问题。而对于民营银行第二部分的作用能否落到实处,尚存在争议。浙江是民营资本的发源地,而浙江台州的三大民营银行所形成的“台州模式”也为今后各民营银行的发展成熟做出了一个蓝本。

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浙江经济以其独特的民营发展模式而闻名于全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作为发展支撑,由图一可以看出浙江省近三十年来GDP总额实现了巨幅增长,2013年人均GDP在达到了6.8万元,GDP总额达到了3.7万亿,而2012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达2211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3.8%。

由此可见,浙江省的发展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依赖程度是比较大的。

但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主要还是表现在融资难的问题上。实际上,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依靠内源性融资、民间借贷以及自身的利润积累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之后,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也由初创期进入利润成长期,随着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运营成本的攀升,其需要的资金量也不断扩大,仅仅通过上述途径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同时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并且主要的融资方式就是银行贷款。据统计,在浙江省经济贡献达到65%左右的民营经济所占有的银行贷款却不到30%,其主要在于国有银行对于小微贷款的各方面的考虑以及民营经济中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这也进一步拉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民营经济的后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

二、“台州模式”特点

由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三家民营银行构成的“台州模式”,树立起了将民营资本引入银行界的标杆。在台州,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50%,小法人金融机构的贷款占全部小微贷款的50%,小微贷款中保证方式发行的小微贷款占比50%,小微贷款授信户占全部企业的授信户的99%。就这三个50%和一个99%很大程度的助力与小微企业的成长。

(一)产权明晰,内部管理机制完善

在台州三家城商行的持股比例中,除泰隆银行无政府持股以外,其他两家银行政府持股比重均只占百分之五,同时除去部分的员工持股以外,三家银行的最大股东均为民营企业。这就贯彻落实了国家不控股或不参股的主旨。就泰隆银行而言,其总经理任命完全由董事会决定,并且已有多名原国有银行的职员,“跳槽”至泰隆银行并予以重任。并且,三家银行都采取了绩效评价制度,以实现“竞争上岗,劳者多得”的竞争机制。内部员工持股制度赋予了职工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双重地位, 有利于“信息”交流以及有效的监督。并且对于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也严格董事会授权行长审批, 重大关联交易由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查后提交董事会审批。

(二)市场地位明确,区别于国有银行的优质服务

对于国有银行的贷款,许多民营企业表示虽然国家出台多条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阻碍,其中提交审核周期长也是不容忽视问题。熟悉地区经济的特色,在民营企业众多的浙江地区,将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但同时面对私营小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大量放贷的难度很大,其运作方式的特点在于“ 两多、 两少”,即客户经理多、 客户经理人均管理的贷款户多;客户经理人均管理的贷款少、 贷款户的户均贷款少。

就泰隆银行而言,其拥有占员工人数三分之一的信贷员,这些信贷员会被分成不用的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片区,对于小企业主二十万以下的保证贷款只需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在运行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这也多亏了民营银行对于本地信贷员队伍的有力建设,对于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了系统性的跟踪调查,从根源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于此相接的上门服务、客户经理与客户融为一体的服务理念,也进一步推动业务的处理速度。在此基础上,三家银行95%以上的存款也来自于小微企业,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灵活的抵押担保制度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产不足,财务透明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国有银行在风险把控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惜贷的现象。台州的三家民营银行着重于发展民营企业的贷款,贷款对象几乎全部是当地的个体工商户,对此民营银行并不采用国有银行那一套以信用等级为标准或不动产抵押的贷款体系,而实行,符合条件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只要具备可认可的资信条件,均可充当保证人,同时,个体户的各种小型资产均可作为抵押物,如机器设备、汽车等。若企业法人贷款,还需作为自然人身份予以担保,实现了分散化处理。

(四)规模小,风险高,信用保证有限

即使民营银行因地制宜,但有些短板缺失无法避免的。首先在资产规模方面,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是远比不上国有银行的,从而也会影响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再者,民营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也在数量上也远落后于国有银行从而使其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其次民营银行拥有较大的自,实现了政企分家,并且现阶段国内市场难以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就此民营银行在利率方面的自主优势一般高于国有银行。但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于中小民营企业,其贷款风险较高,而民营银行同时存在强烈的盈利动机,因此在业务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再者民营银行是民间资产进入银行业的初探,在资产与信誉担保上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它没有政府作为其最后的还款保证,在信用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据调查,有八成的市民认同民营银行的存在,但当民营银行真实出现之后,人们态度就会变得谨慎,只有两成的市民表示会在那里开户。

三、民营银行的经营对策的建议

(一)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

据多年经验证明,所有制形式并不能完全防范金融风险。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十几年来一直在“保障”下经营,但是其不良资产却以千亿计,而在民营银行处于优先地位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积攒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关于治理、监控以及股权结构以防范金融风险的经验。比如美国现阶段普及较广的社区银行,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发展模式,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在城市,民营银行深入了解其所辐射到的社区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供与社区居民紧密相关的金融业务。在农村,工作人员可以经常下乡进行走访,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为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

(二)突出防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要民营银行内部的信贷管理机制,避免由于对于利益的过度追捧引起的风险。要全面实行风险管理,加强对于客户的服务与跟踪,做到资金的全方位监控。再者是要建立完善的信贷退出机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安排,对于不同行业和企业及时制定适宜的信贷方针,是信贷适时的从衰退、夕阳、劣势产业中退出。并实行分额管理,以此分散有信贷过于集中引起的风险。最后,要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识别、监控、处置系统。同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增强公众对于民营银行的信心,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专注本分,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银行的设立初衷是专注于服务民营企业,弥补国有银行的不足。国有银行侧重于大企业的服务是处于对于成本、风险等的考虑,而民营银行的成立正是为了以其自身的优势来降低服务成本,绝不能因为逐利的缘故而转变服务对象。并且不能单纯的为了盈利而贷款,面对风险较大的小企业要更加谨慎小心,在此基础上,迎合业务上多元化的要求,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提供更加多优质服务,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实现多方共赢。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银行的三方关系

政府要积极转变自身职能,不能以原有的办法来干预民营银行的发展,要在企业与民营银行之间做好良好的传导工作。在企业方面,要努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信贷机会;在银行方面,要做好严格的制度管理,避免风险的泛滥以及民营银行的经营目标偏离原有的轨道。于此同时,政府也要对于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做好严格的把控,对于民营银行的发起人、股东的资信状况做好详尽的审查,切忌一哄而上。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民营银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台州路径[J].2014.07

[2]黄星澍.中国小型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与思考―浙江台州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案例研究[J].2008.04

[3]陈天翔.从浙江台州经验看我国民营银行发展[J].2002.07

第13篇

一、利率市场化推进现状

国务院日前批转的《关于2014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资金价格都已市场化,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贷款的价格,均已放开。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必将涉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等问题。在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市场利率水平的攀升给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

二、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据银监会2012年年报统计,截止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3747家法人机构,有着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1927家农村信用社、800家村镇银行。在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真正算得上民营资本控股经营的民营银行只有民生银行和少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而明确把自己定位为民营银行的则屈指可数。作近期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正式推出,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开展试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的10 家民营企业参与试点。允许设立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金融抑制禁锢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扭曲了金融结构体系,由此又阻碍了社会产业融资关系的畅通。一方面,民间资本、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民间融资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这就使影子银行大行其道,整个社会融资成本高企,也使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银行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希望所在。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而民营银行的设立将会是加快和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迎来了很好的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100 多家民营企业排队申请设立民营银行,掀起了一股“民营银行热”。随着试点方案的尘埃落定,民营银行在发起设立的热潮之后,着实需要更多冷思考。首先,民营银行是否能在短期内争取到良好的市场环境,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进一步观察。其次,民营银行本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服务中小企业会带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加之民营资本天然的逐利性,都会使其风险系数高于大型银行。再次,若参与组建民营银行的企业把转型发展银行业当作自身企业筹资的工具,那么民营银行的前景未必乐观。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银行发展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民营企业大多缺乏银行管理的经验,而良好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银行高效运转的必要保障。在加强民营银行内部管理上,对构建出股权结构上的两种防范,首先是内部管理过于分散其次便是独股权力大造成的关联交易风险,对这两种应当给与积极管理。在内部员工管理上应当加强企业人员的素质文化,借鉴外国银行的经验来聘请职业的经理人,让民营银行的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激励制度上得到改革。另外也可通过完善民营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来较好管理内部工作,要求民营银行及时、充分披露其财务信息,真实反映机构运营状况,有效发挥市场监督力量,促使其稳健经营。

其次,应该整合优势资源,注重产品创新。

民营银行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大,并且占据大量优质客户,既没有国家信用保障又没有规模优势的民营银行想要分一杯羹,应该依靠什么?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己特点,整合优势资源,设计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抢占发展先机,提高竞争力。一要大力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出适合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的贷款理财产品。制定“求异”性的公司战略,掌握客户金融需求特点,实行差别化对待,量身订制个性化特色信贷理财产品,以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为主,推出丰富的多样化信贷产品和抵押担保模式;二要疏通民营银行清算与结算渠道,推出方便客户的结算工具。通过与其他银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依托他行丰富资源,弥补自身在支付结算上的不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入央行的清算系统;三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建方便快捷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互联网服务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再次,应该控制发展步伐,防范市场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上限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业的大幅震荡,甚至会出现银行破产退出的情况。如果此时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刚有所起步的民营银行可能难逃夭折的命运,而大量中小银行也有破产的可能。这既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发展,也不利于发挥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重要作用。所以,民营银行在发展初期,要控制发展步伐,稳步推进,以免在市场浪潮中折戟沉沙。

第14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机遇;挑战;对策;民营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80-03

一、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业发展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逐步放开利率管制,由市场自主确定利率水平。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采用渐进式的发展步伐(见下图),主要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的层次和深度不断加强。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对于我国的银行业也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1.加剧市场竞争。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 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但众多银行中,5家国有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却远远超过其他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开放,使得我国众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定价,加剧了多数中小银行与国有大银行竞争的局面,促使众多中小银行借助着一个契机,发挥自身的优势,“联合”冲击由大型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

2.推动银行业发展。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获得了自主的定价权,对于银行的议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有利于扩大银行自主经营的权利,采用差别化定价模式,同时实施主动负债,降低经营成本;推动银行开展金融创新,传统业务比重下降后必将引致更多的新型金融产品的产生;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加速形成规范的竞争经营环境。

3.传统业务受到冲击。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都以存贷款为主要的业务,赚取稳定的差额。但在贷款利率放开之后,这样简单的盈利模式受到了冲击。一方面由于投资渠道的增多,加息拦存成为吸引存款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筹资方式的层出不穷,使得各企业的议价能力不断地增强,贷款利息也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增加,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

4.银行业风险加剧。首先带来的当然是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加大了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再者,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往往表现出利率整体上升的趋势,这就迫使一些优质企业寻求其他的融资渠道,而那些较差的企业就乐于向银行借款,以此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5.中小银行带来更大的冲击。相对而言,大型银行在资金支持、管理方式、员工水平上都强于一般的中小型银行,广大的中小型银行由于资金势力单薄,业务经营不成熟、政策支持等固有的劣势,在面对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时,所受到的冲击将会远远的大于大型国有银行。

二、民营银行的机遇

民营银行的设立使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界合法化,完善了金融业的有效市场竞争,打破了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设立的落脚点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民营银行也存在其自身的发展机遇。

1.更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对于大型银行烦琐的运作机制,小银行的运作一向以效率著称。再者,民营银行本来就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它的出现恰好弥补了大型商业银行在业务上的不足。注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民营银行,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最重要原因,民营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出更好的运作方案,对于风险较大的客户采用多样化的保障补偿措施,同时降低民营银行经营的风险,优化其客户结构。

2.加快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冲击,银行为规避风险,那些不受利率影响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就会受到重视。从以创新为重要发展点的民营银行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利率自为他们的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再者,由利率自主带来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也为他们加快创新提供了压力和动力。实际上,即使不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民营银行在风险自担和资金支持上是远远不及大型银行的,而民营银行本来就不是靠资金实力取胜的,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的服务才是其立身之本。在利率实行市场化之后,原本受利率上下限制约的民营银行,就可以更加自由地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情况调节利率,民营银行的竞争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民营银行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在一个层面上对银行业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加剧市场的竞争,其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大型银行。

1.资金实力不足,经营管理尚不成熟。民营银行的资金来自于民间,虽然是一些实力较为强劲的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但是相对于国有银行的国家支持,外资银行固然有其母行保护,其实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民营银行是由民间企业创办成立,属于跨界经营的初探,因此设立初期的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或其他股份制银行不同,它没有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巩固加强,市场定位尚不明确,缺乏较好的能力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带来的冲击。

2.利率水平上升,存贷利差缩小。据调查,美国在利息放松的初期,存贷利率同时上升,在1981年分别达到了8.5%和14.2%的位置,随后又回落渐趋于稳定。而台湾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存贷利率也均逐步上升。由此,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普遍呈现出缩小的态势,这对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社会信用缺乏,金融监管不完善。首先,就自身而言,民营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式,其信誉和担保不足以让民众对其完全信任,在揽储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再者,据了解,在民营银行发展良好的欧美国家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而民营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远远低于大型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可能会成为民营银行的致命伤。而完善的金融监管就成为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缺乏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对可能出现的恶意竞争进行管理,将会促使民营银行倒闭,造成金融混乱。

历史证明,在美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之后的五年,美国每年都有200家左右中小银行倒闭,而中国台湾在完成利率市场化之后,曾出现过整个行业亏损的情况。因此,一旦开始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那些本身实力就不够坚实的中小银行将会被置于更加不利的处境中,甚至可能出现上述中小银行陆续倒闭的情形。

四、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利率市场化会给民营银行带来利润区间的压力,多方面风险增加以及对于金融创新的更高要求的影响。就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民营银行抵御金融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

1.建立完善的治理机构和内部管理机制。利率市场化会加大多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民营银行要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壮大自身的实力,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特别注意“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原则的统一,要对于经营的灵活性予以适当的控制,避免由于利率的自主确定而对于利润的过度追逐,以此而引发更大的风险。

2.突出防范利率风险的重要性。利率随市场波动给民营银行带来了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最主要影响。为了提高民营银行对于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首先,要加大对于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合理的策略来管理风险;再者,要积极开发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最后,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有意识地规避利率风险。

3.制定适合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模式。利率市场化要求民营银行的战略模式向经营商的价值导向型和业务上的多元化转变,但价值导向型有时与民营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必须在市场环境和自身定位之间协调制定一个适合的经营模式。民营银行的发展落脚点依旧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但在此基础上,迎合业务上多元化的要求,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提供更加多变优质的服务,更多地考虑自身承担的风险,利用利率定制的自主性做出相应的补偿策略,实现多方共赢。

第15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小微企业;营销策略

1.相关概念

1.1民营银行的概念

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所控制经营的金融服务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较为强烈。民营企业创办的民营银行最核心的动机,是为自身的发展融资,提供融资的方便。

1.2 小微企业的概念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总称。具体分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族式作坊企业、个体业主,共同的特点是管理权和所有权统一、产品服务结构简单、企业规模和产值小、组织员工人数少。

2.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情况

2.1信贷业务市场潜力大,融资问题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信贷业务上的需求强烈。因其规模和资产有限, 不能通过传统银行的资格审查,融资难度大。据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在8000亿元左右,而经合法正规渠道获得的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 。

2.2贷款需求具有期短、额小特征

我国小微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贷款多使用在期短额小的项目。通过对3231家小微企业调查,64%的企业资金缺口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不超过50万元的企业占90% 。

2.3国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2012年,国务院颁发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上升到战略层次。2014年国家又《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有关问题的通知》。

3.民营银行小微企业客户SWOT分析

3.1 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客户的优势(Strengths)

3.1.1产品具有针对性。民营银行来自民间,相对于传统银行更加熟悉小微企业的特点和资金使用规律,也更加贴近民众,金融产品主要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3.1.2融资门槛低。传统银行审批严格、程序烦琐、对信用抵押要求高。民营银行则不一样,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要求较低,更愿意推进业务创新。

3.1.3融资效率高。传统银行办理信用贷款需要严格审批,还要看分行的具体情况,放款时间较长。而民营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如果客户资料齐全,甚至可当天完成放款,融资速度快。

3.2 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劣势(Weaknesses)

3.2.1小微企业良莠不齐。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存在技术不高、夭折率过高等问题。在信贷融资业务方面,还有资信能力差、贷款数额小利润量少、资金风险大坏账率高的情况。

3.2.2民营银行规模较小。民营银行自身建设规模小,营业网点数量少范围小,市场份额少,品牌知名度低。在营销手段和渠道建设上能力较弱,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服务未完全有效普及。

3.3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机遇(Opportunities)

3.3.1民营银行发展受到政府重视。近年我国重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3.3.2外资准入带来的机遇。引入外资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银行的竞争力、扩大资本规模,同时还可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我国民营银行仍处于发展初期,经营规模相对有限,更容易做出改革和调整。

3.4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威胁(Threats)

3.4.1民营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用户对金融产品的便利性要求提高。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民营银行在对客户的关注、研究、细分、服务方面较为落后,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3.4.2银行同业竞争激烈。目前传统国有银行不断改革和进步,完成了部分的上市,与民营银行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另外,各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丰富,大中型客户市场越来越饱和,各行都在争夺小微企业市场。

4.民营银行小微企业客户营销策略建议

4.1产品策略(product)

4.1.1民营银行的分类产品营销。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各自的特色,在银行的结算、授信上,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信贷产品。如金城银行,针对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时会面临的资金难题,推出了“政采贷”产品;针对出口企业推出“退税贷”产品。

4.1.2民营银行小微企业服务营销策略。民营银行可按照小微企业客户的需要、特点、要求等,建立客户联盟、俱乐部等营销策划,及时提出服务性强、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民营银行可为客户开展具体的家庭理财项目。

4.1.3民营银行品牌营销策略。品牌是企业、产品、服务的重要标识,是一种反映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的无形资产。对于一个民营银行而言,只要能用好品牌,拓展市场将会事半功倍。

4.2 定价策略 (price)

为应对风险管理,民营银行在进行利率定价时,需要做到择优录用、以效益为主的标准。按照小微企业存贷款数量、再次贷款的信用程度,可将客户分为积极信贷类、适度信贷类、高信用和低信用等四类客户,并制定出不同的价格。

4.3渠道策略(place)

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迅速普及的今天,民营银行应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渠道策略。线下建设围绕营业网点建设为主,以增强业务服务能力为核心,建设新型的营业网点 ;线上建设营业网点围绕小微企业网银建设为主,利用互联网快捷高效特点积极拓展潜在市场,增加业务量。

4.4促销策略(promotion)

4.4.1提升广告宣传强度。充分结合传统媒体、新兴网络和微博等新媒体、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致力于打造自主特色的品牌价值,力求将良好的服务与产品推广到小微企业客户手中。

4.4.2加强员工营销技能的学习。通过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营销技能的学习,有助于促成交易,在柜面工作人员和客户经理的销售过程中,有利于开发新顾客、维系老顾客。

4.4.3建立小微企业团体促销方案。依靠小微企业对于某一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分析的专业特点,对于行业内小微企业的帮助、组织和学习的功能,大力拓展同一行业内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的业务。

参考文献:

[1]晓敏.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J].北京:学习啦创业准备,2017.

[2]牛瑞芳.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