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

>> 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的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在西部地区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策 西部地区高校翻译师资发展现状及建设研究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独立舞者的生存现状看广州现代舞的发展 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会展经济效应与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网络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他将《画卷》展现在奥运开幕式上[N].长沙晚报,2008—8—22.

③廖阳.中国现代舞:“繁盛”背后有隐忧[N].东方早报,2012—8—17.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张妮.用文化产业改变中西部现代化发展逻辑和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第2篇

关键词 河北省 特色农业 “一村一品”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1特色产业开发的理论分析与“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运动最早起源于日本的大分县。“一村一品”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乡、镇、市)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分县通过深入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确立多项特色农产品并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成为振兴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典范。

2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一村一品"的典型案例

河北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河北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近年来,河北以特色产业为着力点,重点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芦笋等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的特色产品。许多县市的特色产业已经开始走向集群化、规模化,如大名的面粉、花生、香油产业,张家口的奶业、满城草莓、平泉小蘑菇等。

2.1满城―小草莓,大亮点

满城县是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县,常年草莓占地面积达6万余亩。经过多年发展,满城县草莓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远销京津、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仅草莓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70元,已形成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2009年,满城县被确定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县,在草莓标准园内率先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2.2平泉―小蘑菇,大产业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食用菌已成为平泉立县富民的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其生产基地已覆盖全县91个乡镇,200个行政村,菇农达到4万多户。为不断加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平泉县制订了“创两个知名,建三个中心”的目标,即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全国知名产业,把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打造成全国知名市场,把平泉培育成为周边及华北地区食用菌菌种的供应中心、原辅料和产品的集散中心、人才技术的输出中心。目前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到 203家,年收储加工能力达8万吨。平泉已成为全国四大食用菌产地之一,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称号。

3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河北省大部分县域技术水平落后,特色产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缺少产品的深加工,附加值普遍较低。

(2)特色产业发展缺少全局统筹。河北省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历史长短不一,有的早在改革开放后就进行了推广、发展,而有的只有两三年时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不一,且产业发展的模式、重心和创新类型等也不尽相同。通过调研发现,县域内的特色产业发展主要靠农民自发进行,产业过于分散,缺少组织性,也正因此,特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急需政府的规划、引导。

(3)特色产业的服务、培训体系不健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县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无法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培训,无法引导经营的多元化发展,影响着特色产业成果的推广。

4河北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展 “一村一品”的建议

首先,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对农业产业化开展及经营等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改变农民自发进行,产业过于分散,缺少组织性的现状。

其次,应划拨专项资金建立科技员、农民培训体系,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对县(市)科技局及科技员的培训,打造一支乡土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直接服务农户的能力。目前试点县(市)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力量研究本地的农业产业化难题的问题。外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走,本地工作又马上陷入“瘫痪”,造成特色产业无法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扎根本地、了解本地产业特征、熟通本地习俗的“田秀才”、“土专家”。农业特色产业化需要依靠本地专业人才与农民相互配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管理能力。

最后,积极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以地域范围确定区域主导产品。“一村一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从生产主体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水平、文化素质;从生产对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高产品的产业化水平、有机化水平,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从生产环境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完善产品的人性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一村一品”的理念,鼓励多种农业特色经营,例如农村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的等农业经济新形式,创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形式。

本文系河北省委讲师团系统2014年度课题“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与‘一村一品’”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1422。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条件。

1、地理位置。

XX镇位于XX县北部,南邻XX乡、XX乡,东、北、西依次与四川省叙永县高锋乡、兴文县大坝镇、沙坝乡、珙县石碑乡接壤,镇政府驻地XX,距县城41公里,XX河从东向西经XX坝子注入罗布河。

2、气候条件。

XX镇海拔在480至1800米之间,为中低山地形,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区域光照强,年均气温16.9℃,年均降水量1457.2毫米,相对温度68%,日照时间1032小时。

3、土地资源条件。

全镇国土面积163.9平方公里,辖7个村14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51109亩(其中水田25608亩,占耕地面积的50%,25°以上坡耕地13500亩),林地面积13.29亩(其中竹林5300亩,经济林4285亩人均有林,人均有林3.3亩,森林覆盖率达50.8%,荒草山6200亩,土地利用率达92.5%。

(二)社会经济条件。

1、人力条件。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6673户29204人,其中少数民族(苗族)1031户4848人,人口密度为180.48人/平方公里。农村劳动力15380人,其中女性625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01955人,接受农业技术培训12756人,非农业技术培训5982人,劳务输出5145人。

2、生产情况。

2008年全年实现工农生产总值6347万元,人均纯收入1080元。全镇有耕地面积51109亩,其中水田25608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绿色特色产业方面主要有苎麻、蚕桑、甜苦竹、香兰菜、经济林果等。

2008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750亩,粮食总产量1157.3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18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374亩,总产量136万公斤。

2008年全镇生猪存栏14562头,出栏14241头,大牲畜存栏4159头,出栏502头,家禽存栏75916只,出栏70008只。

3、经济收入。

2008年全镇完成工农生产总值6347万元。农民人均有粮415公斤,人均纯收入980元。

4、社会事业条件。

(1)科技服务情况。

全镇农业综合服务、畜牧、林业、水利部门24人下乡服务225天次/人,农民群众接受科技服务16800人次。

(2)教育情况。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共有在职教师19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6人,在校学生4956人,其中女生231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7%,完学率为96.5%。

(3)文化通讯情况。

全镇建成接收14套节目的有线电视用户361户,农村建成接收广播电视节目825套,电视覆盖率达98%。全镇固定电话用户520户,移动电话用户1200户,通讯覆盖率达63%。

(4)卫生事业。

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服务所7个,共有医务人员35人,医疗设施较为完善。

(三)生态环境情况。

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致使全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治理,导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较为缓慢,严重制约着全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现状。

1、基本农田现状。

全镇51109亩耕地中,高稳产农田仅有4200亩,25°以上坡耕地就有13500亩,农业产出率低。

2、水利设施现状。

缺乏骨干水利工程,大部分农田望天吃饭,天干受旱,下雨成灾,部分地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基础薄弱。

3、镇村道路现状。

全镇现有乡村公路84公里,村组公路58公里,受益村民小组135个,尚未通公路村民小组9个。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地质灾害等原因,大部分道路晴通雨阻,无法保证畅通。

4、人畜饮水现状。

全镇除集镇有骨干人畜饮水工程外,其余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困难。目前现全镇急需解决人畜饮水困难3471户16000人。

5、农村能源现状。

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但通电质量较差,安全隐患大;沼气池的推广普及率不到2%。

(二)产业发展现状。

1、粮畜基础产业发展现状。

粮畜作为保民安民的基础产业,基础稳则社会稳。目前全镇的粮畜产业受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气候因素等客观原因和科技措施推广不力、产品附加值低等主观原因的影响,只能基本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第4篇

[关键词] 武威地区 皇冠梨产业 思路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83-01

1 发展现状

武威地区皇冠梨于4月下旬开花,9月中旬成熟,幼树萌芽率高,发枝力强,生长旺盛且直立,树势健壮,早果丰产性强,且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并有腋花芽结果习性。定植后第3年株产可达10.5公斤,大树高接第2年结果,高抗黑星病,抗轮纹病、黑斑病,抗逆性强。

武威地区梨树规模化栽培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民勤苹果梨享誉省内外,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基地建设退缩。2001年,从甘肃农垦条山农场引进皇冠梨试种成功后,开启了武威种植皇冠梨的历史。2010年,武威市提出“设施农牧业十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以来,在沿山冷凉灌区重点发展了以皇冠梨为主的优质梨产业,通过典型引导和辐射带动,推动了全市皇冠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至2016年底,全市梨树栽培面积59.92万亩,总a量达到12.39万吨,产值3.7亿元左右。如今,以皇冠梨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在缓解用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存在问题

武威地区皇冠梨在规模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

2.1 思想认识跟不上。一些农民认为特色林果是“副业”,看不到林果业的商机和潜力,没有把林果业当做自己脱贫致富的产业来经营,不按技术要求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果业的发展。

2.2 受自然条件制约。武威地区年均无霜期只有156天左右, >10℃有效积温2800℃~3200℃,冬季低温冻害、春季晚霜冻、干旱天气极易发生,土壤多沙土,有机质含量低,盐碱化程度高,影响皇冠梨品质和产量。

2.3 栽培管理不规范。苗木储备不足,外调苗木质量差,很大一部分砧木选择不对路,标准低,开沟宽度不够,间作物不合理等。

2.4 抚育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浇水、除草不及时,苗木生长势弱,生长量不足;不施肥或施肥量不足,重化肥轻有机肥;定干、抹芽、拉枝、修剪不及时或没有开展,树形培养跟不上,见效期推迟;病虫防治不重视,用药时间不及时,防治工作不彻底;越冬防寒不扎实;技术服务有差距。

2.5 产业化水平较低。大户、企业、合作社数量少,且作用发挥不够好。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特色林果专业合作社38家,主要由特色林果种植大户、营销大户、育苗大户发起组建,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好。“贮藏加工+运输销售” 的营销模式建设进度缓慢,也没有形成知名品牌。

3 对策建议

3.1 加快推进外向型、出口型产业经济发展。严格遵循《出口农产品武威市特色林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做好“外向型”、 “出口型”经济大文章。充分利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发展农产品出口型经济,拓宽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市级、县区级示范点和连片500亩以上的皇冠梨基地为依托,规范生产,狠抓提质增效,培育出口基地。

3.2 继续推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的现代营销模式。加快全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全方位信息网络,鼓励引导林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拓展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探索建立省内外果品直销网点,创建有特色的知名品牌。发展壮大营销队伍,将武威优质皇冠梨推向市场,促进武威特色林果产业的全面进步。

3.3 抓好灾害监测与防治。按照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报及时的要求,建立健全特色林果灾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

3.4 建立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以培育抗旱、抗寒、丰产、优质新品种为目标,为提纯复壮提供足额优质苗木,同时狠抓抗寒、抗旱砧木皇冠梨嫁接苗的繁育。

3.5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做到“走出去,请进来”,重点抓好特色林果栽培、产品贮藏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同时加强对从事经济林生产的技术工人、林农以及营销人员的技能培训,合力抓服务。加大宣传力度,用身边的鲜活事例引导农民,帮助农民算效益帐,算节水帐,提高农民发展特色林果的积极性。强化科技支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武威最佳适生区规模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参考文献

[1] 凉州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武威市凉州区大力发展皇冠梨产业纪实[J];甘肃林业;2013年05期

[2] 杨婧;甘肃新型果蔬花卉保鲜剂问世[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第5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近年来,酒泉市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制定规划,完善设施,着力打造有机、绿色、健康、安全的休闲农业品牌,有力地推动了酒泉市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形势与特点

近几年,酒泉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度假休闲农业,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品牌,截止目前,酒泉市有各种形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60 家,年营业收入38545 万元,接待人数338 万人次。目前全市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620 家,占全市休闲农业的81.6%,农家乐仍是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建成敦煌市、金塔县两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建成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肃州区生态植物园、金塔县航天神舟休闲生态园3 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肃州区克华红房子农庄、金塔县金塔镇金大村2 个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打现代农业发展牌打现代农业发展牌,拓展休闲农业新功能

酒泉市把做精一产作为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发展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肃州和敦煌两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7 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不断拓展农业功能。一是按照“有景可赏、有色可观、有物可采、有鲜可尝、有园可游”的标准,建设集生产、科研、休闲、观赏、体验、采摘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园区,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围绕农时季节开展采摘体验活动。目前,肃州区泉湖乡开展草莓采摘、树莓采摘,金佛寺镇、西洞镇的蟠桃采摘,玉门市清泉乡的人参果采摘,金塔县羊井子湾乡、敦煌市阳关镇的葡萄采摘,都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节假日生活,实现了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二是以特色产业为主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肃州区沿山乡镇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带,金佛寺镇定期举办每年的杏花节、西洞镇举办桃花节;金塔县按照“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特色林果专业乡、专业村,发展休闲观光园,金塔镇每年举办杏花文化艺术节。

(二)打城郊结合牌打城郊结合牌,加快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酒泉市紧紧围绕“为城而农、为文而农、为游而农”、建设“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为拉动消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的要求,在城区周边乡村,精心培育和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专业村,带动休闲农业发展。一是利用城郊乡镇农民自有住房,创建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为特色的农家乐,吸引城市居民休闲渡假。二是依托城市周边自然风景优美、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家庭式”的小别墅和休闲农庄,开展以“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酒泉市现有休闲农庄19 家,占全市休闲农业的2.5%,建成了以肃州区果园山庄、水磨花园、金塔县青山村庄,敦煌市的圣都月泉等为代表的休闲农庄。三是利用城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农家乐集中的乡村和旅游景点周围,通过改造提升,建设农家乐一条街,农家乐专业村和乡村旅游专业街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肃州区水磨沟农家乐一条街、金塔县金大村、红光村农家乐一条街、敦煌市月牙泉镇农家乐一条街。敦煌市围绕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阳关景区三大景区建设集农业景观、休闲观光、艺术鉴赏、乡村文化展示和特色商品展销融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风情街,建成了敦煌古城休闲度假村、敦煌森陇休闲度假村和敦煌杨家桥休闲餐饮街。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打特色文化牌打特色文化牌,挖掘休闲农业内涵。

酒泉市按照传承、保护、创新、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理念,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农村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休闲农业创意产业发展。一是挖掘农耕文化。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以农业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主体博物馆、民俗文化博览园、传统农村食品加工园,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农业生产、生活场景,介绍农业的发展历史。目前,已建成了肃州区银达镇农耕文化博物馆、下河清科技农场农耕文化博物馆、敦煌市莫高镇农耕文化博物馆。二是挖掘农村发展历史。通过实景布置,展现农村发展历程,唤起市民对农村发展历史的回忆,典型的有位于肃州区禹苑景区内的酒泉民俗文化博览园。三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肃北、阿克塞两县依托当地的民族文化,发展集观光、民族特色餐饮、歌舞表演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肃北县建成了党河峡谷风情园和蒙古包民族风情园,阿克塞县利用当地的大苏干湖、野生动物园、海子草原等景点和哈萨克风情城特色,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农业,使观光旅游的人数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打资源优势牌打资源优势牌,丰富休闲农业内容。

一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利用现有的水库、湖泊、湿地、养殖水面等自然资源,开展划船、垂钓、烧烤等休闲活动。如肃州区铧尖乡海马泉渡假区、花城湖渡假区,金塔县神舟山庄、鱼岛山庄,瓜州县双塔湖风情山庄。二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敦煌市依托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月牙泉乡月牙泉村围绕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发展农家客栈和骆驼队,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服务,满足了游客“游有行、看有景、玩有兴”的要求;阳关镇龙勒村借助毗邻阳关风景区的优势,围绕葡萄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开展葡萄采摘、葡萄酒加工、酒庄、酒堡展示,葡萄酒品尝等活动,成为酒泉市第一个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建设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缺乏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与特色营销,缺乏对农村景观的提升改造。产品特色不明显、经营方式单一、产品结构单一,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简单仿效,粗放经营,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休闲农业主体多数位于城市郊区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公共卫生、道路交通、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休闲辅助设施、信息网络和消防安全、医疗卫生、餐饮住宿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与消费者对休闲体验的需求不适应。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三)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缺乏休闲农业专业知识储备,存在重硬件建设、轻服务管理的现象。管理服务比较粗放,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对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较低,很难实现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如饮食卫生、住宿环境、产品品质等环节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措施

发展休闲农业是挖掘农业潜在优势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下一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引导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规划引导逐步改变目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偏小、分布较散、经营单一、档次不高、发展无序的状况。强化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意识,突出生态效益;推进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建设,规范行业发展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环境;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主导产业发展,赋予休闲农庄在房屋建设,环境营造,活动设计等方面的个性特色;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参股、合作,开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农庄,促进休闲农业集群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

(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宣传先进的发展经验,引领和规范服务质量。按照发展休闲农园、农庄要求提升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标准和管理手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国家重大工程,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水电、安全、卫生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旅游电商平台大数据资源,实现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匹配和需求对接。根据当地气象特征,利用科技手段改进休闲农业生产技术,提升设备设施,提高休闲农业产品品质,增强季节性客户体感舒适度。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服务接待、教育解说实用人才,推进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标准化服务。积极引进农艺师、花艺师、策划师、营销管理、经营、公关礼仪、导游等方面的人才。扎实搞好环境卫生和餐饮卫生,让城里人在农村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确保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打造特色品牌

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尽快改变当前我市休闲农业低、小、散的现象,依托当地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的独特西北风光,冰川雪景、平原绿洲、沙漠戈壁的地理条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明确品牌定位,通过要素流动、资本重组和品牌整合,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并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继续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建设,带动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开展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最美田园推介和最美乡村旅游线路推介活动,创建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靖州县 杨梅 特色产业 问题 对策

一、靖州县杨梅产业发展已取得的成绩

靖州处于湘、黔、桂三省区的交接地带,是我国东中部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近些年,靖州依托其区位优势及地理环境发展了特色产业――杨梅产业。

1.杨梅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靖州县坚持“库区柑橘、杨梅 ,库外茯苓”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抓点做样,积极引导,逐步形成了以艮山口,夏乡,太阳坪,坳上及县直隶单位林场为主的杨梅产业带。据靖州县农业局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靖州县的杨梅种植面积达到了26720亩,占水果总面积的78%,由于气候原因,2007年杨梅产量仅6500吨,但占到了水果总产量的79.2%。

2.建立了杨梅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1998年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由靖州县水果产销协会牵头,在太阳坪乡和坳上乡建立了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年出圃杨梅优质良种苗木4.5万余株,为靖州县杨梅优化改造和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为目的,近年来杨梅矮化栽培、合理修剪、疏花疏果、保花保果、完熟栽培、病虫害优化防治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成效明显,杨梅果大、色鲜、汁多味甜,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也由原来的210kg提高到了现在的564kg,增幅为168.5%,新发展基地第3年树冠基本形成,第4年挂果,第5年投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356kg。

二、靖州县杨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开拓缓慢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交通便利,但由于身处山区,农户没有市场意识。每年杨梅基本属于内部消化,即在靖州县内出售。仅有的“出县”的机会也是由于有走亲访友的朋友带点杨梅尝个鲜。农户的市场意识淡薄,诚信程度低,造成履约率教低。在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市场交易时,经常出现不执行合同协议,或者是掺假、短斤少两等现象,使得市场的开拓非常缓慢。

2.质量不稳定

杨梅成熟的季节在农历的五月份,正值春末夏初,高温多雨的季节。杨梅不像其他水果有外果皮包裹,贮藏及运输都十分困难。早上摘好的杨梅在市场上经过太阳一晒,不但失去了色泽鲜果的味道也失去了,所以有“头日采收,次日色变,三日味变”的说法,采后损失非常严重。

3.低价格竞争

“价格战”是农户经常采取的一种促销方式。由于杨梅的保鲜能力差,保鲜期短,上市又集中,市场上杨梅积压、腐烂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没有开拓市场,靖州市场的消费能力又有限,很多果农抱着“多卖点多点钱”的观念,果农之间相互打起了价格战,形成一种不合理的低价格竞争。这种恶性的低价格竞争对于杨梅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杨梅品牌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品牌意识淡薄

靖州是个山区小城,农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品牌”意识淡薄,传统思想观根深蒂固,果农习惯于过去的种植方式,一味追求高产,忽视质量的现象严重,过去政府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宣传不够,没有很好地为果农树立“品牌”观念。

三、靖州发展杨梅产业的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要坚持“库区柑橘杨梅,库外茯苓”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强化宣传,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不断扩大杨梅生产规模。其二是鼓励能人、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建设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达到规模种植、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杨梅组织化水平。

2.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实施科技兴梅

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不高,效益好不好,关键看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是科技。因此,在杨梅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把加大科技投入,以名牌战略作为重要支撑点,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内在联系,系统化地推广农业科技,使新区域果业成果、新技术渗透到杨梅产业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

3.大力发展加工业,缓解鲜果销售压力

杨梅色泽艳丽,柔软,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出汁率高,比较容易加工成饮料。目前对杨梅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最多,包括杨梅原汁的制取、饮料加工工艺,以及制品的稳定性研究等。

4.发挥杨梅生态功能,发展杨梅旅游

杨梅树既是经济林木,又是观赏林木。靖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有着特色的苗族侗族风土人情,利用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加大杨梅休闲观光基地建设的力度,通过“赏梅、品梅”、“杨梅采摘节”带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农家乐”、“乡村游”项目,从而进一步促进杨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M].湖南出版社出版,1989年

第7篇

          7月15日,XXX大学党委书记XXX带队前往XX县XX镇食用菌产业园、“纳米小镇”筹建基地,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XX镇党定村XX养殖数据中心,考察调研学校定点帮扶工作。该校副校长XX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考察调研。

  惟农是务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在XX镇食用菌产业园的种植大棚,XXX与正在参加暑期劳动实践的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同学们的劳动和生活情况。“多到乡亲们家里走一走,多和村里的孩子们交流交流,在科技方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听到同学们用温度传感器帮助解决大棚恒温问题后,校领导对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寻求优化方案的行为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发挥所学所长,用科技创新为传统农业赋能。

XX镇是XX校友XX院士的故乡。结合当地产业、教育、资源特点,学校积极对接协调资源、提供智力服务,帮助XX镇形成了建设“纳米小镇”的乡村振兴方案。校领导一行在实地走访考察“纳米小镇”筹建基地后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入对接,挖掘拓展定点帮扶领域,帮助落实落细建设方案,深入促进教育资源互联共享,为“纳米小镇”建设及当地产业发展给予持续有力支持。

青春奉献 集聚人才振兴活力

在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本次劳动实践课程一经,就有800多名同学踊跃报名。竹园1号书院XXX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大家挎着篮子开始采摘,心里都在暗暗努力,都想多采摘一些。走进美丽乡村,我们学到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劳动的经验,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XXX为参加劳动实践的同学们讲述了学校帮助XX村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脱贫致富的历程。他指出,XX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底的不足4000元,到2020年的21000元,整体脱贫致富,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贫困村脱贫的缩影,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表示,自2013年被确立为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来,学校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地方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西电贡献。

XXX勉励同学们珍惜参加劳动实践的宝贵机会,深入乡村、走近群众,亲身感受人民生活和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乡村、理解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同时还要关注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要,结合所学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 汇聚产业振兴动力

第8篇

>>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产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苏南小城镇再发展对策探讨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县域小城镇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重点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园林绿化的问题与对策 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甘肃省红色旅游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略论西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南京八卦洲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探讨生态小城镇的规划与未来发展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8-06.

[5] 中国临安岛石网.镇人代会镇长系列访谈:岛石镇镇长李届胜[EB/OL].http://.cn/content/2012-01/13/content_

5003898.htm,2012-01-13.

[6] 顾裕文.衡阳市小城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7] 赵伟明,王艳艳,马嘉伟,等.临安山核桃林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淋失风险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1):154-158.

[8] 黄程鹏.山核桃林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9] 张春苗,张有珍,姚芳,等.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效养分的时空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

[10] 张圆圆.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0.

[11]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12] 姜洋.山核桃技术推广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13] 陈有根.移动式山核桃脱壳机的推广应用、问题及措施[J].中国农机化,2010,(6):95-98.

[14] 王安国,刘微.乡村林业项目中的技术推广[J].林业与社会,1998,(2):8-9.

[15] 赵玉顺.临安山核桃产品营养成分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16] 胡玉霞,王方,王昭君,等.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山核桃香气成分[J].农业机械,2011,(10):135-138.

[17] 彭祺,边威,王佳丽.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20):173-175.

[18] 费喜敏,汤勇,徐秀英,等.农户层面的山区特色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浙江临安山核桃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

(3):218-222.

[19] 崔春丽.“山核桃”不能再生成“血核桃”[J].农家之友,2011,(1):47-48.

[20]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21] 叶剑,盛静,郎路敏,等.山核桃开打“邻里”纠纷忙煞“娘舅”[N].杭州日报,2012-09-07.

[22] 吕帆,涂炳坤.“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21).

[23] 朱湖根,万伦来,金炎.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28-34.

[24] 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

[25]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6] 黄汝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04-208.

[27] 石峰.基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Reseach on the Issue and Suggestions of Small-town’s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Town of Pecan in China”

ZHENG Si-wei,SHAO Yu-zhen,PENG Bai-you,LIU Hang

(School of Tourismand City Administration in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第9篇

关键词 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对策;广西兴安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24-01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要冲,是湘江、漓江的发源地,全县总面积2 348 km2,辖6个镇4个乡,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居住着瑶、壮、苗等17个民族。享有“银杏之乡”“中国毛竹之乡”和“南方吐鲁番”之美誉。兴安县距桂林市57 km,是大桂林圈中最具活力的次中心,旅游资源丰富,有乐满地休闲世界、灵渠及水街、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以及湘江之源、秦家大院、超然派、海底龙宫等景区景点,集历史人文、休闲娱乐、生态自然于一体。近年来,兴安县紧紧围绕“农业特色县、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兴安县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依托兴安县葡萄、柑桔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广西十大休闲旅游目的地”“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2014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61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亿元[1-4]。

1 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现状

1.1 精心规划,布局合理

2000年以来,兴安县按照《桂林市观光农业总体规划》的设计规划要求,并根据兴安县的实际,相继编制了《兴安县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湘江战役遗址公园规划》《湘江源.天生桥群生态旅游区规划》《马头山・七甲・屯川村乡村旅游规划》《乡里乐乡村旅游规划》《漓江源生态度假养生旅游区规划》《灵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规划》《灵渠旅游策划》等规划,促进了兴安县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1.2 百花齐放,竟相争艳

近年来,兴安县依托良好的旅游环境和丰富的农业生态自然资源,以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三个提升”为目标,加大了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兴安县休闲旅游农业呈现勃勃生机,以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型为主导的各类休闲旅游农业应运而生,形成了华江超然派、猫儿山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游,以绿道为纽带的严关马头山、溶江镇万亩葡萄园休闲娱乐观光游,兴安镇桐木冲、界首镇万亩柑桔休闲娱乐游、漠川乡“中国温克之乡”旅游观光游,高尚镇桃花、银杏休闲娱乐游等精品线路。目前,兴安县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53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崔家乡兴怡山庄和溶江镇乡里乐),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华江乡高寨和兴安镇桐木冲)。直接从业人员近400人,间接从业人员9 000余人。2014年,乡村游客达240万人次,占全县旅游总人数的39.3%,乡村旅游收入超10亿元[5-8]。

1.3 旅游与产业结合,实现互利双赢

兴安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与休闲农业景区建设进行发展。分别在溶江镇建设了万亩葡萄“三避”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区,在界首镇建设了万亩柑桔特色产业核心种植区,在高尚镇、崔家乡、兴安镇、湘漓镇、界首镇建设了万亩冬油菜、红花草示范区,打造兴安县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促进农业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旅游的互补,实现了旅游与产业的互利双赢。

2 存在的问题

2.1 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兴安县各级领导对休闲旅游农业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缺乏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资金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制定上:在资金支持上,未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对休闲农业旅游经营农户的支持力度不够;在政策制定上,尚未健全休闲农业发展的制度、机制与标准等,在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规范[9-10]。

2.2 缺乏统筹安排与协调

休闲农业旅游工作涉及旅游、农业、建设、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由于多个部门职能分配不清,导致相互推诿,责任不明。大部分休闲旅游农业规模不大,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统筹安排力度不够。且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同旅游景点之间联系不强,未有效融合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和农家乐的建设发展,整合效应较差。

2.3 经营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从业者大多数是本地村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虽然参加了短期培训,但由于接受培训的时间短,整体素质仍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从事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礼仪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缺乏。

2.4 内涵挖掘力度不够

虽然休闲旅游农业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但层次较低,(下转第330页)

(上接第324页)

大部分停留在传统低层次经营层面。休闲旅游农业大多缺乏特色,文化品位和内涵不高;体现乡村民俗与农耕文化的休闲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互动参与式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3 对策

3.1 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将休闲旅游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将休闲旅游农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用于乡村旅游的规划、培训、发展;要加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项目与支农资金的联系,推动小额贷款服务于农村旅游户;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集中招商,吸引社会各界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介入参与。

3.2 整合部门力量,建立协调机制

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管理体系,提高行政效能;要根据兴安县实际情况,编制《兴安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出台休闲农业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准,加强对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包括从业资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方面;要以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基础,依托漓江、湘江流域生态优势,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农民是休闲农业的参与和受益主体,要充分激发农民参与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因此,应针对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休闲旅游农业人才培训,对休闲旅游农业各方面的人才选择性地培养,加强项目策划、景区管理及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对于休闲旅游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应督促其尽快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质,提高休闲旅游农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3.4 提升休闲农业产品层次,打造休闲农业品牌

综合粮、果、蔬、畜、渔、等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休闲农业产品层次,增加互动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落实,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农业旅游的乐趣,并设计个性化的旅游科普活动,倡导保护农村自然文化资源;提高休闲农业项目的科技含量,譬如通过技术手段塑造形态各异的果蔬,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感官;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特色农业景点、农耕文化资源,强力打造一批如兴安县溶江镇“南方吐鲁番”、梦里水乡、严关镇马头山休闲度假山庄、兴安镇桐木冲休闲农场、漠川乡“中国温克之乡”旅游观光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

3.5 加大宣传,提高兴安县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要利用央视、“两节”(葡萄节和兴安桂林米粉节)、会展论坛、拍摄影视、旅游网站期刊等途径,通过在列车和主要旅游公路上制作兴安旅游广告等手段对兴安县休闲旅游农业进行全方位宣传;要充分利用兴安县地处桂林旅游卫星城的优势,加强与桂林经典景区的合作,增强影响力;组织专题推介活动,推动兴安县休闲旅游农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冀献民.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456-460.

[2] 赵兴杰,侯鹏程,韩旭平,等.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28.

[3] 齐震.环太湖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308-309.

[4] 周丽洁.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8(10):211-212.

[5] 钱益春,彭嵋逸,邹宏霞.湖南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策略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9):207-208.

[6] 兰晓燕,秦华,易小林.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7(4):105-106.

[7] 孟志伟.合肥市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23):9-12.

[8]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9-153.

第10篇

1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模式

——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实行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即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其中,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7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形成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达56.48%。——强化社会化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超市。整合公益性农业服务资源和社会化农业服务资源,分片区建立农业“一站式全程服务超市,所有服务均实现公开公示、明码标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多样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已分片建立农业服务超市6个,服务面积达14.63万余亩。崇州探索实践的“农业共营制”模式,有可能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2顺庆区农民产业园模式

石香炉蛋鸡农民产业园区,建于2007年2月,占地106亩,入园农户18户。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的“五方合一”运作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和发展,政府负责进行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资金、流转土地,当好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红娘”;农民自筹资金,自建圈舍,自己管理,多干多得,利益自享;龙头企业引领农民产业园区发展,解决农民无技术、无市场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出资设立)为入园农民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农民进园区资金不足的问题;养殖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品牌等优势,采取统一供种、供料、防疫、保险、治污、销售的“六统一”办法,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目前,农民产业园已由原来的1个乡1个村推广到全区18个乡镇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200多个村,由原来的3个拓展到220个,入园农户由原来的57户增加到3.1万余户。其创新做法被写入国办〔2009〕55号文件在西部地区予以推广。

3郫县川菜产业园模式

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位于郫县安德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集中发展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化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形成2.4平方公里的项目承载能力,引进聚集棒棒娃、丹丹调味等农业产业化企业84家,总投资7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家,省级著名商标企业4家,省级名牌企业8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2013年,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63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完成入库税收1.5亿元,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26家。园区周边已建成安德泉水、唐昌先锋等8大特色基地,县内建设蔬菜原辅料配套种植基地11万亩,转移劳动力3000人,并带动县外建设原辅料种植基地25万亩。同时,以“川菜文化”为主题,打造形成集观光、体验、品味于一体的“川菜味乡”优势服务业品牌和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并建成4万平方米川菜美食文化体验休闲特色街区。构建了现代农业种植-川菜原辅料加工-川菜文化体验产业链,形成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园区先后获得“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4朝天区农旅结合模式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做足生态山水文章,曾家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从单一农业向产业多元化联动发展转变。朝天区结合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节点50余个,加快景区商业服务一条街建设,实现“吃、住、游”一条龙服务。曾家商业步行街被省商务厅评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商业街”。该区还大力挖掘农业的文化功能,建设核桃、土鸡、蚕桑、食用菌等文化广场,开展“麻柳刺绣”“朝天唢呐”“李家狮舞”“平溪傩戏”“木牛推新娘”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展示农耕文化丰富内涵。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生态养生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省首批十大避暑胜地”。2013年,朝天区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7亿元,分别增长26%和45.8%;旅游经营户人均收入11000余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500余元。

5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

2011年,射洪县成立白羽肉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依托四川玉冠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养殖户”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圈舍设计、统一设施设备、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保健、统一收购加工,分户养殖、分户结算,保证养殖户2元/只的最低利润的“六统二分零风险”经营模式。目前全县农户建标准化肉鸡圈舍48.23万平方米,公司建圈舍15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白羽肉鸡繁育基地之一。2013年,实现宰杀白羽肉鸡2000万只,产值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养殖农户增收5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公司将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年出栏1亿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及年屠宰加工1亿只的肉品厂,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3亿元,养殖农户增收2.5亿元,可带动白羽肉养殖户4000户,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二、以农村改革促进产业发展

1放活土地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

——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应进一步加快步伐,力争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等多权同确,特别是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即:所有权确权到集体,承包权确权到农户,经营权确权到经营者。对于需要经营权证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单独发放独立的经营权证,为搞活土地经营权打好基础。——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权益,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对承包地的管理,引导常年外出务工农民把承包地流转出来,通过代耕代种、土地入股、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由政府推动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重点加强县级平台建设,盘活农村土地产权。——积极推广促进产业发展的好机制好模式。大力推广崇州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积极总结推广顺庆区农民产业园、郫县川菜产业园、朝天区农旅结合、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好的机制和模式,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方式。

2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始终坚持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做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资产、货币等要素入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行业“排头兵”,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成为全国性的产业发展行业“排头兵”。——探索引导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创新完善以村两委和村民监事会为载体和组织架构,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体,管理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产权。培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控股农业公司、合作制农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研究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清除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的障碍,拓宽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产业领域,既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又支持工商资本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拓展社会资金投资渠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于农村产业。不应提倡工商资本到农村低价格、大面积租用土地进行一般性农业生产。

3发展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

——市场导向发展一批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以差异化的产业政策为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不同类区发展一批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稳产高产粮油、特色畜禽和优质种业,加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和景观花卉苗木,打造农业高端产业,形成产业高端。支持丘陵地区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质柑桔、蔬菜、食用菌、茶叶、蚕桑、中药材、肉牛羊、禽兔等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现代种养业。支持盆周山区突出生态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推广林粮结合耕作模式。建设生猪、牛羊、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材、林下种植养殖业。支持民族地区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农畜产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把农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现代农(林、畜)业重点县、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培育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强县。——园区化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等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基地或园区就地就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竹木加工、农机具制造、包装印刷等工业企业,提升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规划引领发展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第三产业。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开发林业生态资源和农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历史民俗文化和观光休闲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品牌效应,用好农民空置房屋等闲置资产,建立多种形式的旅游联盟,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支持发展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物资供销、信息咨询、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

——着力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广农业服务超市等好的模式。积极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加快建立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整合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资源,建立完善公益性的农民培训和就业综合平台。办好农博会、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培育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尽快制定农村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针对不同类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部分县(市、区),以农业生产服务全程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目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通过试点示范,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5大力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第11篇

[关键词] 茶叶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19-01

森村乡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东南部。境内山青水秀,千峰竞壑,常年云雾缭绕,绝佳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产业是该乡最富特色、最具潜力和最有作为的优势支柱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美好乡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乡茶园面积9740亩,茶叶总产量300吨,初级品总产值达2500万元,综合产值700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2000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6.8%,占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4%。

一、存在问题

1.茶园基础条件较差

该乡大部份茶园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展的,由于建园基础差,管理比较粗放,亩均茶叶单产约30kg,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目前只有18%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福建等茶产业发达地区,不仅导致茶园综合效益低,而且影响了茶叶质量和机械化管理。

2.企业竞争力弱小

目前,森村乡境内还没有一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4-5家家庭作坊式企业,由于企业底子薄、起点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短缺,生产加工、产品包装、市场销售配套不完善。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茶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3.市场销售相对滞后

大多数茶叶企业管理和生产加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少专业营销人员,在市场开发方面缺乏长远规划,茶叶终端消费市场营销工作做的不够,广告宣传投入非常有限,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大,市场销售相对滞后。

4.企业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思想保守、小农观念意识严重等原因,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基本处于单打独斗家庭式、小作坊式经营,营销方式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在茶叶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他们已深深感到力不从心,企业经营感到越来越吃力,无法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对策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

茶叶一直是该乡最富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茶产业更是一个集农、工、贸、商、旅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茶业经济所涉及的领域既广又深,抓好茶产业发展意义深远。森村乡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长期积累的茶文化底蕴。随着各级政府茶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森村乡茶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全乡上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制定前瞻性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茶业既是一产也是二产、三产。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与我们的事业、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做大做强茶产业,符合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2.多措并举,壮大企业,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茶农,是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调动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壮大茶企业。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帮扶支持,包括在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安排;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申请专利,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发展,切实发挥纽带链接作用,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3.开拓市场,打响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品牌作用越来越大。品牌是旗帜,是市场创新的动力源泉,没有品牌就没有形象,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要针对品牌宣传软肋,积极抢抓各级政府相关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措施,强势开展对外宣传、展示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在茶叶主销区上海、山东、北京、合肥等地进行展示、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强力招商,激发活力,不断做大做强茶业经济

要将茶产业招商作为全乡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管理。要切实提高招商质量, 不断创新领导招商、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形式,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招商意识。努力破解招商工作中贷款、用地、用工等难题,将有限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好项目、大项目、快项目倾斜。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干部队伍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诚招商、以诚服务,真正在全乡上下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稳商”的良好氛围。

5.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稳步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做大做强茶产业,茶园是基础,质量是保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等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低产茶园综合改造、良种茶园发展、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立体生态恢复等基础性工作。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为抓手,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严格投入品监管,全面实现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化生产。

6.培养人才,增强动力,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为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是困扰民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招揽人才、培养人才。政府对企业聘请的高端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文化人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鼓励。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村两委、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形成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创业培训等民生工程项目,批量培训企业骨干、村组干部和种茶大户,为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强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袁先安 . 感受山东茶业发展 打造舒城茶叶产业 [J]. 茶业通报,2006(02).

第12篇

“一村一品”是一个形象说法,它并非要求一个村只限于生产一个产品,可以是一村两品,也可以是一村几品。所谓的村可以是一个村,也可以是几个村,甚至是一个镇或几个镇。“一村一品”强调的是,一个村至少要开发一种产品,一种具有本地特色、打上本地烙印的产品,并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这个主导产业可以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可以是商贸、餐饮、休闲、文化等行业。发展“一村一品”是做大做优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措施,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__年,乌苏市实现生产总值52.64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第一产业14.8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26.25亿元,增长48.3%;第三产业11.5亿元,增长11.4%。现有乡镇个数17个,村委会个数135个,乡村户数4.56万户,乡村人口数15.5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147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5元。农作物总播面积108.88万亩,其中:小麦8.99万亩,玉米9.57万亩,油料3.25万亩,棉花73.26万亩,番茄6.56万亩,瓜菜3.73万亩。

为掌握乌苏“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在各乡(镇)选择经济发展较好、具有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15个村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乌苏“一村一品”在目前发展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5个村均为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其中棉花种植专业村7个,番茄种植专业村3个,玉米种植专业村1个,水稻种植专业村2个,瓜菜种植专业村2个。无涉农服务型及非农产业型专业村。

2、龙头企业与“一村一品”联系更为密切。15个村主导产业中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村10个,占66.7%。主导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其中通过龙头企业销售0.46亿元,占38%。尤其是在玉米、番茄产业发展上,龙头企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农村专业合作社初步得到发展。15个村农户数2776户,其中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数1285户,占46.3%,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番茄、水稻、蔬菜7个种植村种植总面积1.88万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规模1.3万亩,占69%,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基地。

5、“一村一品”发展的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所调查的村已经接近和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基本条件,主导产业或产品收入(产值)占全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60%以上的农户从事主导产业或产品的经营活动,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20%。

总体来说,乌苏“一村一品”发展刚刚起步,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类型较单一,各专业村主导产业基本为农产品生产型,规模化、多样性尚未形成;二是尚未编制出全市“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还需加强;四是“一村一品”品牌培育步履艰难。五是群众思想认识不深,部分群众对“一村一品”知识不了解或了解甚少。

近两年,笔者在山东、江苏等地实地参观学习感触颇深,通过借鉴外地发展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认为在“一村一品” 近期发展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通过成立“一村一品”发展组织领导机构,理顺关系,搞好服务,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重视规划编制,及早定位“一村一品”发展框架。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对全市各村的区域资源、传统产业、优势产品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挖掘能体现本地特色的资源,结合“四区一线”产业化发展战略,选准 “一村一品”发展定位,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框架上,按产业类型分为农产品生产型、涉农服务型及非农产业型专业村,主导产品涉及特色种养殖、 林果业、休闲农业、涉农服务业、乌苏啤酒文化、民族手工艺品等内容。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__年底,全市已成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4个,通过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继续鼓励多主体创办,引导多形式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使之成为 “一村一品”和农村产业发展有效的组织载体。

4、培育“一村一品”品牌。乌苏的枸杞鸡蛋、四棵树大米在创品牌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提供了很多借鉴和思考。在“一村一品”品牌培育上,一方面需注重已有“农家品牌”的商标注册,如九间楼红薯、沙梁子西瓜等;另一方面已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尽快投入运营,接受市场检验,如巴海牌商标。在开拓市场中培育、塑造、提升、争创“一村一品”品牌,帮助农牧民增收。

5、努力抓好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选择 “一村一品” 发展基础较好的村,突出主导产业,建立“一村一品”中心村,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等专业村,如八十四户乡玉米制种、夹河子乡豇豆制种、西大沟玉米合作社等,示范带动效应已逐步显现。同时,积极争取“一村一品”示范项目,以点带面,辐射推广。

6、提高“一村一品”发展系列化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市场、技术、信贷等发展难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增强开拓市场能力。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以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为平台,充分激发农民、企业和村级组织参与“一村一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新型农民,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

第13篇

一、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万州区的皮鞋业作为万州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打拼,曾经无限风光,名扬全国。但目前,万州皮鞋艰难支撑,发展状况堪忧。据万州经委统计,截至2005年底,万州共有皮鞋加工企业133户,其中工商登记注册72户,注册商标15个。主要分布在熊家、钟鼓楼、周家坝等地,年产皮鞋约600万双,产值3亿元。所生产的产品以中低档鞋为主,主要面向县、乡市场以农民工群体为销售对象,销往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广东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现有从业人员9000多人,其中皮鞋产业工人5500余人,营销人员3500多人。

二、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产量小,工艺水平低。很多西部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基本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没有一家拥有标准化固定厂房。大部分皮鞋企业走的都是低档次路子。配料基本上采用最低成本原则,面料均采用外地大厂用后的边角料,鞋底大多采用价格低廉的橡塑底。在工艺上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原始手工生产状态,没有一家采用了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

2、观念落后,无品牌经营的意识。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对外封闭、保守,这是制约蓝村皮鞋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企业规模小,皮鞋企业业主的品牌质量意识淡漠,导致低档次路线流行。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产品质量和档次始终在低端徘徊。全区仅有8家皮鞋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仅占企业总数的6%,而且这8家的15个注册商标均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徐皮匠”、“雅丹奴”等少数几家也只能是在万州本地小有名气。

3、市场大、销售半径大、营销队伍大,无法形成营销优势。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从西部到东部,众内陆到沿海,从乡村到城市,万州皮鞋走遍了全中国。目前销量最大的地区有湖南、广东、福建等地。目前,约3500名万州皮鞋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推销万州皮鞋。在销售方式上,灵活多样,批发、零售、代销、直销、推销等各种营销形式多头并举。

4、整体管理落后,无法形成管理优势。总体上,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皮鞋企业尤如天女散花般零星散落万州各地。企业内部管理没有头绪,基本上是家庭作坊式管理。整个行业管理没有统案,全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2004年在万州区工商联的组织下成立了万州皮革商会,但亦未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停留在行业内部自律、协调等方面。企业以个体企业为主,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

三、地区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虽然万州皮鞋业作为万州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但是万州地区把皮鞋业发展成新的增长点的机会和优势依然还在,主要表现在:

1、存在打造品牌的优势。万州处于三峡库区腹地,存在着产业空虚化问题,国家和重庆市对此非常关注,而“三峡”作为一个地区品牌关注度比较高;同时皮鞋曾是万州的传统名特产品,万州皮鞋历史悠久、名气在外。

2、人力资源丰富。皮鞋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熟练的技术工人已经形成一支队伍,在万州常年就业人数近万人,同时分散在各地的采购人员、营销人员等也形成了一笔财富。库区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不断加入,是加快库区皮鞋业发展的基础。

3、产业链已经形成雏形。目前在万州区围绕皮鞋产业已经发展印刷包装、鞋底、鞋楦、压花、打样(设计)、材料供应、营销、运输等关联企业80多家,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产业链。

4、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并且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大。从现在来看,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万州皮鞋的影子,不管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万州皮鞋都有市场空间。

5、政策优势逐渐体现,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大。皮鞋作为三峡库区的一个有着明显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熊家镇申报的委托兴茂为业主的800万双皮鞋加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首批启动的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项目。同时,国内一些知名的皮鞋品牌企业也看中了库区的政策、产业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表达了投资或合作的意向。

四、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万州皮鞋产业要转变各自为战、封闭保守的经营理念,实现零星发展向规模发展,以规模发展创地区产业品牌阶段的转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争政策、扩规模、上质量、创品牌的问题。

1、对传统特色产业进行准确定位,打造“三峡鞋都”。万州皮鞋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今后发展的定位应该放在打造“三峡鞋都”,要学习温州当年为打响“中国鞋都”牌子,邀请经济学界及轻工系统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为树立温州“中国鞋都”形象出谋划策的做法,邀请有关专家对蓝村皮鞋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论证,搞好整个皮鞋行业的发展规划,建立“三峡鞋都”。继温州中国鞋都、壁山中国西部鞋都、成都西部女鞋之都等鞋都之后,我们还可以打“三峡”牌,要千方百计争取“三峡鞋都”这块牌子,从而扩大万州皮鞋在全国的影响。

2、规划建设皮鞋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着眼于产业发展和解决环保问题,参照大城市“退二进三”的产业布局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采取“划行归市”的办法,将皮鞋企业全部从万州主城区搬出。现有或新发展的小规模企业,可集中安置到熊家镇的万州皮鞋业基地内(距城区12公里,距长江6公里,交通、基础、环保问题均能得到妥善处理);新引进、开办的大型企业,可在工业园区内建设。要根据全区产业分布、交通条件及土地存量等现状,把园区发展目标定位为集科研、贸易、检测、信息、生产于一体、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大型鞋业基地。产业园区要实行高效能管理,超前规划建设好城镇基础设施,加大形象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尽快出台以土地利用、税费收缴、资金扶持等为主要内容的优惠政策。重点引导企业扩大规模,走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道路,在建立稳固的规模化生产、销售、服务网络等方面给予有效倾斜,加强扶持。一是用地方面,可采取临时用地、农民建设用地等多种灵活形式。二是税、费收缴可采取全年包干,核定征收的办法,借助壁山经验,鼓励发展。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筑巢引凤,搭建招商引资的平台。

第14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50-04

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受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产业多为传统农作物及其产品,深加工比例相对较低,新产品和特色品种较少,这种状况必然导致高产出低收入,最终导致竞争力弱;其次,第二产业门类不齐,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力量薄弱,从而难以形成规模,再者,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化服务设施缺乏。

汉寿县位于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湖南省北部,沅澧水尾闾,洞庭湖西滨,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水域辽阔,湖泊棋布,沃野平畴,耕地连片,土宜稻棉,泽足鱼蒲。规划组于2002年8月受汉寿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了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对全县的产业发展现状做了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觉得汉寿县城是我国中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典型代表之一。

1.1 农业生产力落后,竞争力弱

汉寿县的农业生产尚未充分走向市场,产品种类单调,以传统农产品居多,新产品和特色品种少,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割裂,效益比较低,农户以分散经营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仍占相当比重,生产效率低。

1.2 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力量薄弱

汉寿县工业门类不齐,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企业分布较散,既影响环境,又难以形成规模,全县除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以外,其他工业如化纤、生物制药、陶瓷、玻璃等均只有2家生产企业,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全县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7.8 197 42.5,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偏大,第二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1.3 科技人才缺乏,技术落后

汉寿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914人,其中四分之三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教育部门。全县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98.3人,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105.7人),全县严重缺乏企业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以及各种技术专家,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已成为制约汉寿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1.4 城镇规模小,城市首位度低

汉寿县城作为全县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够强,人口集聚程度低。目前,县城的首位度为2.3,工农业总产值与蒋家嘴、太子庙两个建制镇基本持平,导致县城的辐射力减弱,区域竞争实力不强,不能充分体现中心城市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除县城和蒋家嘴镇以外,汉寿县其他乡镇的非农业人口基本上均在3500人以下,各乡镇的规模过小,经济总量有限,小城镇建设资金分散,造成城镇内面貌陈旧,吸引力不足,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

1.5 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化服务设施奇缺

除319国道和$205省道以外,汉寿县的各级公路特别是乡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大部分为砂石路面,且缺乏维护,交通设施落后,通达性差;各乡镇普遍缺乏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化服务设施,乡镇的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2 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

2.1 交通区位分析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距省会长沙170km,处于长江经济开发带与石长开发带的交汇点,常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长沙市,居湖南省第二,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与机场形成了常德市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湘西北一个重要城市,湖南经济北进的理想突破口,常德市的发展潜力巨大,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也相当明显。

汉寿紧邻常德市鼎城区,又与益阳的桃江、沅江、资阳相连,区位条件优越。作为常德市域的二级中心城市,汉寿距常德市区仅20多km,离省城长沙仅120km,县城距常德桃花源机场约80km,是常德至省会长沙的必经之地。长常高速公路的开通,境内设有太子庙、军山铺、聂家桥三个出入口,还有319国道和石长铁路的快速连接,大大加强汉寿与常德以及周边市县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提高汉寿县的整体经济实力。

2.2 自然资源分析

汉寿县土地总面积为2034km2,农用地1275.8km2,其中耕地56577.5hm2,林地38975.0hm2,园地5838.5hm2,养殖水面18666.6hm2,全县土地利用率高达94.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水域和耕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0.05%,土地垦殖率28.03%。从土地利用类型看,中北部平原区以耕地、园地为主;南部山地区则是以林地为主。

据调查,汉寿境内有乔木68科、162属、305种,属珍稀、濒危的有银杏、楠木、梓木、花榈木、南方红豆杉、黄心夜合等;有水生维管植物67种,隶属2门、3纲、27科、44属,常风优势种群有芦、野莲、菖蒲、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茨藻、黄丝草、浮萍、紫背萍、风眼莲、菱等。县境陆栖野生动物种类不多,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区,境内水面辽阔,共有鱼类124种,隶属24科、78属。

全县已知矿点、矿化点29处,矿种有黄金、锑、铅、锌、铁、粘土矿、草炭、钾矿、天然气、石煤、花岗岩、石英砂等。境内旅游资源也已初具规模,沅水、澧水横贯境内,江东市水库、柳溪水库、清水坝水库风景宜人,五宝山、蔺家山、金牛山、冷铺山山势连绵、巍峨秀丽:鹿溪森林旅游区、目平湖自然保护区已初具规模,并已向游人开放;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开发潜力巨大。

2.3 自身优势分析

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自然也存在着某些特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3.1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丰富的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坚实的物质基础;

2.3.2 国家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发电站等)的大力建设,拉近了城乡距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运输条件:

2.3.3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涌入小城镇谋求发展,为该地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主要的人力资源;

2.3.4 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发达地区大城市所无法比拟

的,也为小城镇生态高效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5 我国近几年大力推行的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潮都为小城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3 解决小城镇产业发展困境的对策分析

3.1 汉寿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3.1.1 产业结构目标继续优化经济结构,根据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巩固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与第一产业相关的第二产业,并利用前两者的带动作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第一、二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使三者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02年汉寿县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7.8 19.7.42.5,根据近十年汉寿县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参考全省发展水平,预计至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5.30 45;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535.50。

3.1.2 根据现状城镇产业特点及资源分布状况,依据县域城镇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兼顾行政区界完整性,按产业分工协作方式,将县域划分为三个经济区,依托3条发展带动轴。

①中部中心经济区

规划以城关镇为核心,以太子庙为次中心,将围堤湖与西竺山纳入县城的发展,并且带动、吸引蒋家嘴、军山铺等乡镇的发展,形成中心城镇群,发挥其全县领导核心作用。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条件好,有较强的生产加工及科研开发技术基础。

中心区将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大力提升文化、信息功能;以第二产业为动力。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强化化纤、纺织、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服务建设,组织好城郊农副产业生产,形成生态农业基地,并利用沅水、目平湖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发展假日旅游。

②北部高效农业区

该区域包括罐头嘴中心镇,以及洲口、酉港、坡头等乡镇,该区域拥有$205省道及沅水等交通设施,劳动力充足;该区域规划为农业基地,着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建立绿色食品基地,走深加工、产供销“一条龙”道路,带动农业相关的加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区域性的农贸交易中心。

③南部特色产业基地

该区域以主家铺为中心,包括朱家铺、崔家桥等乡镇,该区域有鹿溪森林旅游区、江东市水库、金牛山等自然景观以及金牛山金矿等矿产资源,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丰富,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越的山林水库资源,以鹿溪森林旅游区为中心,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旅游链,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产业发展带动轴

采取点轴发展模式,以轴带点,以轴及面,以区域通线为轴,以临近交通线的城镇为点,带动全县发展,完善发展,完善汉寿县县域城镇产业体系。

发展轴线一.呈南北走向,沿$205省道,北至鼎城区方向,南至桃江方向。带动罐头嘴、县城、太子庙、丰家铺的发展,其中太子庙为县域次中心;罐头嘴作为北部农业经济区的中心镇,规划为区域性农贸交易中心;主家铺为南部经济区的中心镇。

发展轴线二呈东西走向,沿沅水流域,东至汉寿蒋家嘴(中心镇),西到沧港。加强沧港、县城、岩汪湖、周文庙、蒋家嘴的联系,通过县城的辐射力带动东西两翼的发展。

发展轴线三呈东西走向,沿319国道,西至聂家桥,东至军山铺。太子庙作为全县的次中心城镇,位于轴线中心;将带动崔家桥、毛家滩等乡镇的发展,强化聂家桥、军山铺的地区优势,使其影响辐射至邻县。

3.2 小城镇产业发展困境的解决对策

坚持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改革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推动城乡产业来发展一体化进程。首先,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提高农业效益,增强竞争力,二是实施以中心城市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集中工业化战略:三是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四是促进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的交流融合,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当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作保证。

3.2.1 乡村的基本功能是农业生产,不能因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而由非农产业取代农业。因此,乡村工业发展的规模和位置必须受到限制,非农产业发展集中到乡镇,每个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只能集中到1~2个点,由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村一级不准发展非农产业,以保护耕地和防止工业污染的四面扩散。

3.2.2 乡镇的发展要制定规划,规划要划定农田保护区、工业发展区和商住发展区,特别要明确农田保护区的面积、范围。现代农业的发展需大量的投入,明确了农田保护区的范围后,一方面可保护农田,另一方面可使经营者放心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3.2.3 乡镇的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移到提高企业效益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防止乡镇的非农产业总是停留在收取租金和管理费的阶段。因此,必须对乡村非农用地的规模作出限定,建议以户籍人口为依据,规定每个村民非农用地的总量和每年可开发的量。每个乡镇定额用完后,如果还要发展非农产业,则由镇区统一规划发展,如果乡镇继续在区内征用农田发展非农产业,则要向政府缴纳“超额使用农田费”。

3.2.4 成立农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荒地的开垦,资金来源一是政府财政;二是“超额使用农田费”。这样,经济较落后的乡镇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可能。

3.2.5 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证,但沿线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往往对交通干线的交通功能造成冲击,也影响公路两旁的景观。因此,对国道、省道、市道两侧的城镇发展进行规划控制,对干道的断面形式,两侧的建设形式进行硬性规定,做到既要保证交通干线的交通功能,又要兼顾到乡村的使用。 3.2.6 乡村不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发展工、商业,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逐步改变农民素质不高的局面。

第15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美好乡村;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笔者和团队于2016年暑期在淮南市李桥村开展了“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主要在淮南市李桥村的村民家里发放问卷,并与村民进行交流,现场回收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分,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回收率达到85.3%,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淮南市李桥村概况

李桥村位于田家庵区曹庵镇西北部,全村总户数580户,总人口2520人,劳动力132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690亩,其中耕地面积2200亩,水面面积90亩。

李桥村内有206国道通过,合淮阜高速公路进道口位于村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李桥村利用交通便利和距离市区较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种植业和乡村旅游观光农业。2006年上半年,李桥村村被淮南市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3年,又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经济贡献巨大

李桥村充分利用自身交通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更好的推动了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李桥村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有近200户,农家乐经营户82家(其中省级6户,市级25户)。1500名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2015年,李桥村累计接待乡村旅游者10.6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82万元。占全镇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百分之47%和56.6%。2015年,李桥村人均旅游收入达3万元,是淮南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7倍。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升级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突出亮点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领域。

2.乡村旅游开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社会文化贡献效益显著

提高农村就业人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李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据统计,2009年,李桥村从事旅游业的村民只有362人,占全村人口的15%,到2015年,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的村民达到1500多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60%,短短五年时间,李桥村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全村千余人的就业问题。

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李桥村的农民只能通过种地或者外出打工获得相应的收入。而在李桥村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大量的在外务工人员回村创业致富,办起了农家乐和旅游观光农业。到2015年,全村只有18%的青年人在外务工求学。其余绝大多数都在村里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业。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福利。李桥新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获得成功以后,十分重视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工作,每年都会投入数十万元对考取优秀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学生M行奖励。在医疗卫生方面,村民组每月都会邀请医院来新村老年公寓进行医疗检查,这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城乡居民的互动,这种互动必然会带来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李桥村许多农民学起了普通话、计算机和外语,并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在村里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经常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农民的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3.乡村旅游开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生态贡献不容忽视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李桥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了全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南市曹庵镇李桥村自开发乡村旅游以来,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完成了村庄内部主干道和街道的亮化工程,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2012年,李桥村筹资10万余元,修建了25个垃圾池和排水设施,修复了李桥村古井、古祠堂等古建筑,修复了村内明暗渠道及石护栏,实现了村内活水循环,完成了前后街主干道青石板路铺设工程。2014年,淮南市李桥村结合绿色质量提升工程,村里陆续投入50万元对新村进行绿化补栽。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不断强力推进村庄整体风貌治理,拆除了20余处与村容村貌不协调的违法建筑,完成了3处古民居和2处古祠堂的修缮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薄弱

李桥村当地虽然有农家乐以及农业产业园等乡村旅游文化相关的产业,但是由于当地村民的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始终停留在开办农家乐这些浅显层面,不敢尝试延长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线。对于发展旅游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加之政府部门对于李桥村的乡村旅游缺少对外宣传,旅游文化的发展也相对比较滞后。

2.要素制约十分突出

首先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缺乏。2010年以来,曹庵镇人民政府为李桥村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过去的五年中,村里的大学生选择回村创业或者从事乡村旅游事业的只有区区3人,仅占李桥村近五年考取大学人数的10%不到。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留在城市工作,人才的流失,极大制约了李桥村美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镇级财政困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李桥村一半以上的建设资金来自村民自筹和村办企业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