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统计学研究背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I词:“京津冀”一体化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意义
当前,河北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既是重大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精力充沛、知识丰富、适应力强,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如果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能顺利就业,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并相应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大学毕业生都能够人尽其才,找到其理想的工作岗位,对中国梦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区域经济持续强劲的发展,都将意义非凡。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原因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使河北省迎来了新的产业升级换代,这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就业环境不匹配
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青睐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北上广地区高校众多,人才济济,竞争极其激烈;一部分毕业生受传统思想意识、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倾向于留在河北本地发展,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在第二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医药等,且受到压减产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不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而主要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第三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再加上部分行业就业岗位缩减,下岗职工的安置又占据了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另外,由于河北省城乡结构性矛盾的客观存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更为偏远的乡镇,与毕业生追求的薪酬较高、工作稳定、环境优越等要求背道而驰;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追求铁饭碗,一心只想成为公务员,或至少在公共事业单位供职,但是国考竞争难度逐年上涨,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压缩编制,也不可能大量接受毕业生。
(二)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错位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再加上一方面,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常年一成不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学无所用;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并未与时俱进的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意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其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供大于求,热门专业热不起来,影响了就业;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即使已有的实训、实习环节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技术过硬的指导教师和仿真度较高的实习环境,导致学生上手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弱。
(三)不少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存在着偏差
主要表现在:1.盲目追求高学历。不少用人单位不是根据需求而是根据学历来选人,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学历低但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职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又使得高学历的毕业生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以至于跳槽或是怠工情况频繁。2.性别歧视。用人单位由于女生存在生理、生育等因素,同等情况下女生比男生就业几率低,造成女生就业更难。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很多单位要求求职人员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历,可是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难以满足此条件。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大学生就业解决办法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责任和利益,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解决河北省内大学生就业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应从经济调控、法律法规、提供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产业结构改革。在京津冀一体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为解决我省毕业生就业问题,河北省应大力发展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
2.完善就业保障措施和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简化毕业生就业程序,完善人才市场的各项服务;放宽户籍限制,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制定相关就业法规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消除就业歧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
3.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其拥有的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灵通的信息来源,建立全省用人信息平台,实时权威的职场供求信息,架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有效沟通的信息桥梁。
(二)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 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规划学校定位及专业设置,做好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紧密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区域就业的新观念,拓宽择业范围。同时,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把学生的求职信息和单位的用人信息挂在网上,并且到毕业生青睐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进行宣传,加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另外,联系三地用人单位到校园举办招聘会,畅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给其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加大对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力度,科学分析出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实现招生、教学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高校要解放思想,拓宽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进行订单式培养。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管理;创新机制
本文说明:本文系“2016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基于自助服务的高校学生协同管理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D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1]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迎来的机遇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教育者掌握的有用数据越多,便越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准确把握。以教育^程中使用数据的数量为依据,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会无数据时代,样本数据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在无数据时代和样本数据时代,难以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容易导致“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在智慧校园逐步成熟的背景下,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社交等活动产生的海量数据,借助专业的手段进行收集、挖掘、整理和分析,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测、预警、决策和行动提供信息支持,有助于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迎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还存在诸多的挑战,从信息获取到价值挖掘、数据处理,哪一个环节出现进展受阻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采集、挖掘和运用不断增加的各类数据成为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根本的挑战。数据渠道的多元异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难度[2],探索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机制,构建学生数据中心,有助于实现高校学生协同管理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采集是大数据应用中的关键环节,如果无法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大数据处理过程变为停滞,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法顺利进行。大数据无处不在,高校各个部门、互联网、社会组织等都是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数据的来源。如何及时有效的获取和处理这些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和模式相对陈旧
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运用规章制度和道德灌输等管理方式,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想问题,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立场,较少强调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个性发展,很少真正在管理上听取学生的意见。作为学生管理主力军的辅导员,由于专业知识背景、个人阅历、工作经验、思维观念等差异性,导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辅导员运用自己求学期间的管理理念来教育当今学生,而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没有适应最新的学生管理需求,未能从根本上提高解决学生各种实际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二)信息时代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的办学方式也朝着多样化发展,大学生生活、学习、实践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具有显著的区别。新一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络成长起来的,其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受到了互联网极大的影响。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家庭的期望,个性化、精细化、大数据化将成为今后学生管理的基本特征。大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很多问题没有经典案例可循,完全体现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学生需求,预判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三、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学生管理的思考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转变思维方式
学生管理工作仅凭个人经验无法客观体现,只有通过大量数据的汇集而“自动涌现”,其决策才会更客观、科学、有效和合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要改变思维,突破传统模式,重视定量分析,树立大数据意识,主动学习统计学和互联网知识,掌握数据收集、分析技能。
(二)创新模式,将大数据引入学生管理
管理主体要将大数据融入学生管理,高度重视收集大量的、多维的、数据化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分析,深度解读数据[3],将学生管理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现象量化,挖掘学生思想、情感、行为、兴趣和需求等方面信息,把握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表现及其规律,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找到真正的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对工作进行预测,有的放矢地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与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针对性教育,牢牢掌握主导权。
(三)改变现状,实施系统化和协同化管理
大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和多部门协作。同一个辅导员所带的学生可能存在年级、专业等划分,不同辅导员的学生则存在更大的差异性。不同辅导员之间不是孤立的,更不应“各自为政”,而应该实施协同管理,树立全院工作一盘棋,甚至全校工作一盘棋的整体意识。
协同管理,即协同作战。是把局部力量合理地排列、组合,来完成某项工作和项目。协同管理通过对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产生一种具有“竞争-合作-协调”的能力,其效应远远大于各个子系统之和产生的新的时间、空间、功能结构。协同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三大基本思想,即“信息网状思想”、“业务关联思想”和“随需而应思想”。其基本目的是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三大问题[6],实现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充分发挥整体团队的“战斗力”。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协同管理创新机制路径分析
将大数据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基于自助服务的学生协同管理创新机制。
(一)构建学生管理大数据体系。
数据结构的海量高噪声增大了价值挖掘的难度。因此,要构建学生数据中心,第一步就是进行数据的分类梳理。在对美国大学生教育内容和途径方法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当中对大学生教育的相关规定出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大学生良好思想和行为内涵结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实践、身心和谐”4个层面出发,结合学生的成长背景资料,从“家庭背景、学习背景、价值取向、思想状况、道德行为、违纪违法、学习情况、科创能力、理论素养、实践行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 14个维度进行学生管理大数据的梳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数据类型具有多样性,课题从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三种类型入手,恼14个维度切入设计一系列的采样表格,形成《学生管理数据采集指南》。
(二)整合资源,建立学生大数据中心。
对学生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从个人基本信息、生源情况、新生入学心理测试情况、家庭情况、奖惩情况、课堂出勤、活动参与、课程通过情况、学习成绩、新媒体负面情绪值、人际交往、、行动踪迹、精神状态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构建学生大数据中心,实现各部门协同工作,提升学生管理效率。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对学生的各类数据零散分布在各个excel表格中,学生的各类数据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无法很好的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数据中心的构建将会有效的系统整合所有的学生相关数据,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
(三)统计分析,形成具有相似特征的聚类归纳,合成不同的数据模块。在数据中心采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与可视化[4]、聚类(聚类、离群点分析)”两种教育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合成不同的数据模块,全面分析和评价学生个人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心智状况、行为规律、个性特征等方面情况,为教育者和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提供可视化工具。
(四)对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关系挖掘和整合,预测未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学生的各类数据利用“预测(决策树、回归分析、时序分析)、关系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序列模式挖掘、相关挖掘)、文本挖掘”[5] 三种教育数据挖掘方法,将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从“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实践、身心和谐”这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预测评估,实现可视化的预警模块,当某些数据出现偏差时,提前对相关学生进行关心和干预,根据特定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M].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
[3]沈学裙.大数据对教育意味着什么[M].上海教育科研,2013(9).
[4]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647-657.
诺贝尔曾经立过三个遗嘱,最后一个遗嘱是在1895年11月19日在他去世前一年立下的。这个遗嘱把他所有动产的95%,当时差不多是920万美金财产,用来设立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五个奖项。其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确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确定。他在遗嘱的最后写到:“无论他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具备资格,就应获奖。”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它诞生300周年之际,取得诺贝尔基金会的同意,加设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据统计,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发至今共35届,全世界共有53名来自15个国家的经济学家获此殊荣。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由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挪威人拉格纳・弗里希和计量经济学模式建造者之父――荷兰人简・丁伯根因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而共同获得,美国人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人克莱夫・格兰杰因一个实施预测和评估风险的新框架而共同获得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改进了对包括经济增长指标、价格和利率的时间序列的分析。
已颁奖届数与获奖人数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发至今已颁奖35届,纵观3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人独立获奖的有20届,占57.14%,2人分享的有12届,占34.29%,3人分享的有3届,占8.57%,共有53人获此殊荣。
从年代分布看,1969年―1973年共有7人获奖,1974年―1978年共有8人获奖,1979年―1983年共有6人获奖,1984年―1988年仅有5人获奖,1989年―1993年共有8人获奖,1994年―1998年共有9人获奖,1999年―2003年共有10人获奖,获奖人数成上升趋势。其中1969年―1979年的11届中有6届为2人分享,1980年―1989年的10届全部为1人独享,1990年―2003年的14届中有9届为2人分享,表明多人获奖将成一种趋势。
获奖者的国籍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国籍看,获奖者最多的就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可谓美国学者独占鳌头。在3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中,除(1969年、1972年、1974年、1977年、1984年、1988年、1989年、1991年、1998年)9年外,其余26届都有美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占74.3%,其中由美国经济学家独享的有20届(1970年、1971年、1973年、1976年、1978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美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共计36人,占获奖总人数53人的67.9%,即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剩余的三分之一被英国、挪威、瑞典、前苏联、法国、荷兰、德国、印度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分享。
在15届2人以上共享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中有8届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学家共同获奖。表明评审委员会对某一领域发展的贡献者给予了比较全面的关注和公证的评价。
经济学家的民族融合性很强,尤其在美国。在美国获奖者中,1971年的获奖者库兹涅茨和1973年的获奖者瓦西里・列昂惕夫是前苏联人,1975年的获奖者库普斯曼是荷兰人,1978年的获奖者西蒙是德国人,1983年的获奖者德布勒是法国人,1985年的获奖者莫迪利亚尼是意大利人,1994年的获奖者海萨尼是匈牙利人,1999年的获奖者芒德尔是加拿大人,2002年的获奖者卡尼曼具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在英国获奖者中,1974年的获奖者海克是奥地利人。1994年的德国获奖者泽尔腾是波兰人。
获奖者的年龄
从年龄结构上看,35届5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获奖时的平均年龄66.34岁。可谓花甲之年方显英雄本色,古稀之年才获学术辉煌。其中,获奖时年龄最小的是1972年获奖的51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其次是1997年获奖的5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1970年获奖的55岁的美国经济学届的泰斗保罗・萨缪尔森。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是1996年获奖的8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维克瑞,他在获奖3天后就仙逝了;其次是1991年获奖的81岁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这是2位仅有的80岁以上高龄的获奖者。在51―55岁之间获奖的有3人,在56―60岁之间获奖的有9人,在61―65岁之间获奖的有14人,在66―70岁之间获奖的有13人,在71―75岁之间获奖的有7人,在76―80岁之间获奖的有5人,在80岁以上获奖的有2人。如图1所示。
获奖者的性别遗憾
35届5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全是男性。21世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将不只是男人,我们期盼着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出现。
获奖者的学历结构
35届5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博士独占鳌头。50位获奖者具有博士学位,占获奖总数的94.34%,他们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平均年龄为28.2岁,其中有38人在30岁以前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有2位具有硕士学位,占3.77%。
获奖者从获得博士学位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平均历时38.3年,这比其它诺贝尔奖获长了许多年。走完这段历程耗时最短的是1997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从33岁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到53岁获诺奖,经历了20年;走完这段历程耗时最长的是1996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维克瑞,从34岁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到82岁获诺奖,经历了48年。这与诺贝尔经济学奖重视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影响有关,学者们提出的理论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才被证实,才有可能进入评委会的视野,也才可能获奖。
获奖者的研究领域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Assar Lindbeck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原则做了一个总结性说明,他认为可以划分出五个授奖的领域: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跨学科研究,经济分析新方法。在3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研究宏观经济学和跨学科研究的人数暂时领先。
一般均衡理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经济学巨匠萨缪尔森。他用科学方法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从而在提高经济学科的分析中树立了新的丰碑。在这一领域获奖届数为5届,获奖人数为8人,分别占获奖总届数和总人数的14.3%和15.1%。
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多数都颁给了宏观经济学。在这一领域获奖届数为10届,获奖人数为13人,分别占获奖总届数和总人数的28.6%和24.5%。个人消费、投资、进出口、货物与服务的政府支出,凡此种种,都囊括在这个解释国家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支之中。1980年、1981年及1995年等多届诺贝尔奖,也都授予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1995年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提出了理性预期的假说,改变了宏观经济分析和对经济政策的理解。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微观经济学的获奖者也不少。在这一领域获奖届数为5届,获奖人数为10人,分别占获奖总届数和总人数的14.3%和18.9%。2000年的两位得主建功于此。单个家庭和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不同用途和产业的资源配置,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George Stigler(斯蒂格勒,1982)、James Mirrlees(莫里斯,1996)、William Vickrey(维克瑞,1996)以及分别在1990年和1997年因金融经济学研究成就而获奖的五位学者都属于微观经济学。
关键词:会计准则趋同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环境的变化国际会计的发展出现了新形势,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国际背景使得国际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国际会计双语课程改革目标在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名牌课程。教学要在现实情景模式的基础上,改进整个教学环境。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重点开展适合会计学本科学生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研究。通过教与学的共同改进,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本文拟结合浙江理工大学则开展的《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对《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进行总结与探讨。《国际会计》是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会计方向的高级课程。该课程是对各国会计制度差异及其原因的系统总结,因此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课程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背景、目标定位及现状
(一)国际背景 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曹娟,2005)。尽管困难重重,但会计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至2008年为止,国际财务准则体系(IFRS)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中国自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国际会计最重要的是形成国际化思维,把握住会计国际化的趋势。
(二)教学背景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国家大力提倡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而是通过双语语言环境的创造,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外语的环境中强化专业知识,开拓国际视野,锻炼思维能力。会计是一门国际通用的商务语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具备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国际会计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高校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多门双语教学课程,希望培养更多的国际会计优秀人才,使会计这门国际通用的商务语言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计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会计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英语交流能力(朱建华,2010)。经笔者调查发现,各高校会计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国际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
(三)研究背景 目前理论界对会计双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针对双语教学的内涵、双语教学的目标、双语教学改革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王理(2007)指出双语教学主要使用汉、英两种语言,完成原文引进版教材的教学任务,这是一项致力于专业技能与英语知识经验双重构建的教学范式,该范式的最大特点是面向学生心智发展的动态过程,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增值”效应,即在专业课规定的教学时限内同时完成相应的英语教学工作。双语教学的实质不是用外语来解释知识点,而是通过语言作为媒介,使学习者了解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现(姜萍、刘晓迎,2009)。姚芳(2008)认为当前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定:第一,专业知识目标,即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第二,语言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第三、文化目标,即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姜萍、刘晓迎(2009)指出实施会计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学方法、教材、教师、教学监管和教育投资;学校应该选拔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开发适合国情的双语教学教材、在教学中设置互动的教学情境,同时还需要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增加会计双语教育投资,以推动会计双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国际会计双语教学研究属于会计双语教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只是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国际会计双语课程,研究的基本思想并未改变。林丹丹(2002)对国际会计双语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制度和考试制度的设计,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设想。肖琳(2010)总结了国际会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分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差别化的教学模式;分专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并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分专业方向调整教学内容;采用Seminar教学法;完善考评体系;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形成学生、教师和公司财务人员的三方互动。
(四)目标定位 国际会计双语教学目标的确定对该课程意义重大,只有对双语教学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正确地实施双语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的国际会计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三下学期,此时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对中国会计准则、法规和实务操作已经有了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师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教师理应在教会学生目前现有的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可以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会计模式。使他们既了解我国的会计业务是怎么进行的,也知道国际上会计业务又是如何操作的,以及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如何。国际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专业单词或具备翻译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加强英语与学科的渗透,通过对各国会计模式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适应。双语学习本身还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国际会计双语课程是一门开拓视野、锻炼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课程。
(五)现状分析 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最初开设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国际环境在变化、国际会计知识也在更新换代,但教学模式并未有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传统教学体系及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已经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国际会计的课程逐渐淡化各国会计模式的差异,推动会计准则融合的力量在增加,该课程的内涵也由比较发展为融合。这个特点决定了国际会计课程的内容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目前的教学却由于受现有教材资源的影响,落后于国际会计的发展实际。国际会计的外文原版教材版本数量较少,其更新速度也跟不上目前快速发展的国际会计形势,因此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同时该课程的本科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师、知识灌输的单一路径,学生因缺少反馈信息和主张的路径,个性发展受到了抑制,最终培养的结果是大量继承性人才的输出,这对本科教学设计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柳光露,刘红,2010)。该路径方式下的教学只能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建立学生的能力体系。因此,教学中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程面向的是会计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即将毕业参加工作,他们渴望更多地接触本专业的实践。而本课程偏理论化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性学习的要求,往往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目的仅仅是拿学分。因此,应该使该课程的教学贴近实践。
三、会计准则趋同背景下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层次体系 国际会计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该课程所涉及知识非常广泛,课程包容性很强,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指定教材,因此,对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主要从三个层次实施。这三个方面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其中教学资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途径,学生能力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如(图1)所示。(1)教材立体化。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因为外文原版教材有较丰富并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并且外文原版教材的信息量大。但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双语的国际会计教材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各国会计准则处在变化更新的过程中,而现有的国际会计双语教材则无法反映最新的国际形势变化,知识更新不够及时。所以,本课程教学中采取国际上权威的外文原版教材弗雷德里克的第六版《国际会计学》作为主要教学用书,并将各国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的变化编定成册,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随时对辅导教材进行更新,以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国际会计知识。丰富的网络资源也构成了立体化教材的一部分,保证了知识的开放性。视频教学资料的引入对于丰富课堂也非常高有益,视频教学资料的特点就是具体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形象的认知。尤其是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中,视频资料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外语听力,有助于形成外语语境。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外文原版教材、辅导讲义、视频资料、网络资源,这四类资源共同构成四面体结构的立体化教材。(2)内容动态化。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导致了会计准则的知识本身就是动态化的。国际上关于各国会计准则协调的动作越来越多,这些最新的动态都是学习国际会计必不可少的知识。国际会计知识的构成既有静态成熟的理论知识也有动态前沿的最新内容。本课程在现有的成熟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专业前沿、热点信息,让学生了解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要保证内容的动态化,教师就必须做更多的工作,随时关注最新形势,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样从另一个角度又促进了教师的学习能力。(3)交流网络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教学的物质条件,国际会计双语教学网站的建设使得教师间可以资源共享,通过网站互通有无、减少教师资料收集的成本;师生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点击查看或下载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后习题、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在课前与课后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自学;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区与授课教师进行日常交流,并通过参与网上讨论进行课堂的学习。正是由于网络的应用,才得以支撑起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广的视角和更大的深度。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方法和手段应该灵活多样,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其中。(1)自主式教学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有机结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方式,向学生推荐中英文参考书目和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网站的建设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在网站中自己下载学习资料,提问问题,或者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交流讨论。(2)浸入式教学法。双语教学的关键,就是必须还语言以本来面目,充分展示真实的语言材料、语言现象、语言运用的实例,让课堂学习贴近语言环境,让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进入课堂,让学生置身于与教学语言相关的生动活泼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刘卓林,200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讲英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但关键术语、基础理论、案例分析等则辅以中文讲解。教学过程中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也有利于创造英语语言环境,锻炼学生听力,增强学生对抽象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如一些反映国别差异的视频短片、录像资料,相关的新闻报道片段等。(3)体验式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参与的特点,体验式学习注重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凸显学生主体。体验式教学法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外语场景视频、外语案例等资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在此过程中,着力打造知识信息与情感信息的交流回路,只有师生间这两条交流回路保持畅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全面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4)案例教学法与小组学习法。叶澜(2001)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使社会对学习者的目标要求,通过师生的交互活动,使学习者的多种潜能向现实发展转化。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深化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研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方法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尽可能选择难易程度适当、比较贴近现实的案例,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预习,按顺序选定某组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思考、讨论形成最后的分析结果并做成PPT向全班同学陈述,其他组学生和老师将进行提问,或对其观点进行反驳,各小组之间也可以展开辩论,老师则充当课程讨论的引导者并在讨论结束后做出点评,并按照各小组在案例分析及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计入平时成绩,最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案例教学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能力建设 国际会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能力,教学改革的实施也是围绕着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进行的,这是对局限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的最大改革。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完善其能力体系,从而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1)自主学习能力。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掌握学习能力就意味掌握了不断更新的知识。自主学习是学生走出学校之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如果自主学习能力缺失学生的发展将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学习能力比单纯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将有助于学生将来的事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国际会计双语课程通过采用自主式教学法将学习主导地位由教师转移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能力。教师的主要作用则在于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动力。(2)跨文化沟通能力。会计是一种社会与技术相互影响的行为,牵涉到人和技术两方面,所以不能摆脱会计文化的影响(仇林明英,周勤贵,1994)。也就是说,会计是文化的产物(王开田,胡晓明,200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了解蕴含在该语言中的文化。浸入式教学法通过选用英文原版的教材,以及其他原汁原味的学习资料,使学生浸染在另一种文化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不同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培养其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生们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之外还必需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课程的开课对象为高年级会计专业学生,他们对专业知识以及使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好的掌握。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当现有的知识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时,就需要他们创造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创造不是无原则的编造,而是合理的创新。通过案例学习及小组讨论,开阔学生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会计双语课程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不同思想的碰撞更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而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
四、结论
本文结合会计准则趋同的国际背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研究的出发点,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三个方面展开国际会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将启发式教学、浸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小组学习法引入国际会计双语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学改革后的国际会计双语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已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目前的国际会计双语教学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培养会计国际化人才的道路上还不断探索。
*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教改课题“国际会计双语示范课程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开田,胡晓明:《中国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中国化的文化思考》,《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2]林丹丹:《国际会计课程双语教学初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姜萍,刘晓迎:《会计双语教学与会计教育国际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一、审批原则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由国家级各有关离退休领导、最富实战经验的知名院长、中外各学科资深专家权威组成的审评、专家委员会,仍然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把天下所有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全部兼容并蓄。为此,必将广角度、大视野、全方位地寻觅:具有光荣历史的学者、教授、专家、权威以及藏龙卧虎、德艺双馨、用无声行动续写中华科技和医学史篇的英雄儿女,包括身怀绝技、默默无闻的民间特殊人才。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逐一进行严格把关,认真、公平、公正地审核评定,新的技术人才及课题项目,并协同深入开发和推广,运用多科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攻克难点与尖端,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于一个月内,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
二、发展对象
能够在一切科学技术、医学健康相关的领域,有所继承发扬,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确有收获,取得成就的海内外同道,均欢迎踊跃报名参加!
三、申请须知
1、首先必须保障功底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深厚,技术本领过硬,立项或课题真实可靠。
2、请附证明个人情况的身份证、护照、学历证明、职称证等复印件,以及业绩综述、学术论文、专利商标、立项报告、图片、证书、报刊杂志、丛书专著、光盘软盘、音像磁带、临床病例、名优产品说明等相关资料或实物。底档自留,不予退还。
四、研究员的权利与义务
1、凡经审评、专家委员会考核答卷{三中1、2、3、项}评定通过者,均由总院颁发“研究员证书”、“工作证”。为把荣誉感和责任心化做激励自己与同道勇攀科学高峰的动力,还可根据您的要求订做:设计新颖,影像清晰,中英比照,国际认可的永久铜牌。并有权参考交流文件(可上网在专家评审委员会一栏查询),申请总院设立的各式荣誉奖项同奖品。
2、有权申请承包、挂靠总院直属的各部门开展工作。申请业务、行政、名誉方面的专、兼职头衔和荣誉职称。有权申请冠名加盟总院。在国内外成立总院直属实体及分支连锁服务机构。
3、有权优先获得《健康新生活》杂志,并优惠或免费刊登科研成果及论文。
有意加盟合作的单位和个人,请与我社联系:
网 址:省略
电子信箱:E―mail:
邮编:100029
垂询电话:
010―58278023/58278067
关键词: 国际化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使命。
一、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也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国家借着国际化的趋势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我国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1.西方文化的渗透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西方国家借助经济的强势和国际化之势,向全球推广自己的文化产品以及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物质产品,从而推动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面对西方国家利用经济贸易和商品消费中的文化渗透,部分大学生缺乏鉴别能力。许多大学生过度青睐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国外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哈日""哈韩"成为一种时尚,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却相对冷漠。有些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星座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却知之甚少;有些大学生迷恋网游、街舞,对国粹艺术却毫无兴趣;有些大学生喜欢追看美剧、韩剧,却与国产影视保持距离。
2.教育国际化冲击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国家之间、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加频繁,国际间教育要素的流动性加快,各国教育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成为了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更加新颖、更为开放的教育理念,为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为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导致各国教育在内容、方法的采用上,不仅要考虑本民族的要求,还要考虑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趋势,这就使得国际化的教育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间产生了一定矛盾。而且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教育模式,这会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教育,降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3.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减弱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人类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各国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乃至走向融合。一方面,网络更加便捷、及时,可以随时将信息推送到接入网络的设备终端,使学习沟通和文化交流更有效率。然而在当前网络世界中,西方文化仍然占据传播高地,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复杂。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风靡的西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现象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很多网媒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的承担,常常传播一些标新立异、不明真假的信息,致使大学生盲目追求"快餐文化",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放在首位,从而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精神的理解产生偏差。
二、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构建文化课程体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其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高校可以设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概论的必修课,为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课程平台,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与此同时,要结合各学科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其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如高校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时,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取向引入,也可以结合韩非子的法治观念谈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其三,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高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通过案例化的教学,阐释文化典故,使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性。
2.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提升传统文化认同。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尽可能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实践平台,努力实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知"到"行"的转化。其一,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组织经典诗词诵读、举办民族文化节、召开感恩诚信主题班会等。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教育意义,如端午节可以弘扬屈原的爱国情怀,重阳节可以宣扬孝文化等。其二,积极支持文化类社团发展,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鼓励学生组建文化类社团,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汉未央协会、戏曲协会等,激励学生社团举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统曲艺表演、传统服饰展示、国画书法比赛等,使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三,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展开传统文化调研。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古村落等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场所,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调研,如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等,以研究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验、丰富其价值思考。
3.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国大学生线上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必须打造传统文化网络阵地。其一,提升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提升网上文化教育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熟练运用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线上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学习传统文化,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其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高校应着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和微博等,及时上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视频、开展网上文化学习讨论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其三,发挥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激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鼓励学生将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和校园内外的传统文化表演制作成视频或微电影,自发上传至网络平台,促进网络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效性、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 杨学义 陈洪兵.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3] 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4).
[4]岳宗德.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作者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这项奖金将由两名获奖者平分。
契约理论是多年来不断发展的经济学分支领域之一,涉及分析在特定交易环境下契约人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假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但现实交易通常具备复杂性,很难由统一的模型来概括,由此形成了从不同侧重点来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约理论学派。
上世纪70年代末,霍姆斯特罗姆通过模型示范了一个主体应如何为一个设计最佳契约,而的部分行为不能被主体所察觉到。这一信息原则精确地诠释了该契约如何将人的薪酬与绩效相关信息联系起来。霍姆斯特罗姆运用这一基本模型,展示了最优契约如何慎重权衡风险与激励。
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霍姆斯特罗姆将这些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以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例如,人在很多任务上付出努力,但主体仅能观察到一部分;还有团队中的个别成员可以搭便车享用其他人的努力成果等问题。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哈特为契约理论的一个新分支领域研究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这一研究针对解决不完全契约的重要问题。因为契约不可能指定每一种可能性,新分支理论阐明了控制权的最优分配,即契约的哪一方应该在哪些情况下作出决定。哈特对不完全契约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并对经济学几个领域、政治学及法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成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可以研究如哪些公司应该合并,债务和股权如何适当组合,以及学校或监狱等机构应该私有还是公立等问题。
该奖评委会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获奖者们探索了该理论的许多应用问题,他们对最优契约安排的分析为包括破产立法等诸多领域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奠定了基础。
焦点科普
对合同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很有价值
契约理论主要研究在特定交易环境下,不同合同人之间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假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提供的理论工具,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和制度认识,以及在合同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很有价值。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契约关系,契约理论可以用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诸如学校、医院和监狱这样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应该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应当多少来自奖金,多少来自认股权?由于此类关系常引起利益冲突,契约的制定必须合情合理,以保证各方作出互利共赢的决定。本年度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发展了契约理论,认为契约理论是一个分析契约制定中各种问题的综合性框架,例如高管人员基于绩效的薪酬、保险中的免赔与自付、公共部门活动的民营化等问题。
链接
近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5年,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知名微观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迪顿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以此来更准确地定义和测量贫困,对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贫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累计发表过300多篇论文和11本专著。在当代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并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
关键词:卓越计划;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95-02
2014年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重点进行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充分考虑地方农业发展实际,确定植物保护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专业和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实现“理论教学平台化、实践教学企业化、实践任务真实化、素质培养全程化、师资队伍多元化”,按照“校企融合、学用结合”的培养形式,培养出“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应用型农业人才。
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完成需要相配套的课程教学来实施,但是在目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中,还是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理念为主要教学模式。这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所需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相吻合。因而,我校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方面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一、《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病害发生症状、病原物形态、发病规律等方面内容,是植物病害诊断、防治的重要基础。但是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微小、抽象,病害症状复杂,较难掌握。就目前本课程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讲授方式比较传统。传统的《普病》教学,基本上按四步进行:授课―实验―实习―考试[1]。课堂上教师大多以书本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时间满堂灌,借助参照书本画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的图片进行讲授,教学气势拘谨、单调。因病原、病害种类繁多,容易混淆,即使参照图片或挂图,也是表面上的观察,学生学起来难以理解,只能被动、消极地学习,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僵化,缺乏学习兴趣,以致教学时间消耗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实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实验教学中实践性内容占主导地位。但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都实行的是理论课先行,实验课后上的设置模式,实验课程内容主要是对理论内容的验证和补充。
3.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目前,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材主要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许志刚教授编写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方面指导书也较少,主要参考方中达教授的《植病研究方法》,或者是各教学单位编写的内部实验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理论体系也较为完整。
4.考核形式较单一: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手段,考试的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2]。目前,我校在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求以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考核,每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建立各自的不少于五个方面的考核形式,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的考核方式。
二、《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对于普病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本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管理体系的全面改革,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各类用人单位需求的植物保护技术人才。主要改革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的改革: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单独设置的形式,将实验课融入在理论课中进行。首先将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如标本、显微镜、切片等,以真实的材料与挂图、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如在介绍植物病害症状时,利用采集的标本或提前接种发病的植物进行讲解,使同学充分地认识植物病害的症状。在介绍植物病原物形态特征时,利用实验室的三目显微镜,将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利用显微摄影技术,将显微镜下的图像直接通过电脑投影在屏幕上,这样观察的效果比图片更加直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更新: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该版教材理论知识比较系统,但植物病理学知识与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在田间不断有新的病害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课堂内容,经常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介绍最新的学科进展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及时植保发展新动态。如介绍一些新发生的病害的案例,出现的新的防治措施与技术,病害发生流行与复杂的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植物病害管理对环境、生物及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害诊断防治方面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等,让学生关心当代生活和社会现实,了解学科研究热点问题。
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比较式、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3]。如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介绍病害发生的真实案例,病理学发展历史中的趣事儿,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介绍植物病原物形态时采用比较式的方法,如在介绍引起植物白粉病的7个重要的属的形态特征时,总结归纳其特点的差异性,主要差别是闭囊壳附属丝的长短、形状及子囊的个数,讲解时引导学生联想到如发型的差异,头发有长有短,有直发有卷发及开叉等状况,采用联想的方式很容易就区别其特点。另外植物病原物的属名中很明显地概括了其属的主要特点,如叉丝壳属和叉丝单囊壳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属名中,即叉丝单囊壳属属名中的“单”就体现了其闭囊壳中只包含一个子囊。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如同样是介绍白粉病,在讲授完7个属的形态特征后,直接给大家挑取某种植物的白粉病的闭囊壳材料,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描述其特征,判断与哪个属的特征相符合,通过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对理论内容掌握,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考核方式的变革:在考核方面将理论和实验课程设置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给定成绩,增加学生对实验实践的重视。在考核形式上也打破了以往的卷面定成绩的形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在理论考核方面,平时出勤占10%,作业占20%,课程论文占30%,卷面占40%。课程进行过程中阶段性的布置课程论文,学生可以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查阅资料,制作PPT进行讲解,过程中进行互动,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既解决了学生认识中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交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内容主要侧重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实验课考核包括实验操作考试占50%,平时实验课操作占30%,实验报告撰写占20%。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进行验证性操作,如对真菌病原菌的形态进行观察、鉴定,写出属的中文名和拉丁名,绘出其形态特征[4]。
通过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式,使学生较系统全面而积极地进行学习,有机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达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学习效果,在生产实践中灵活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去解决层出不穷、变化复杂的病害问题,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卓越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文,黎起,秦韦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17):102-105.
[2]徐小彪,曲雪艳,邹,等.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7):67-69.
关键词:协同发展;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3
一、21世纪大学的新元素――创业型大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难以释怀的“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与“诺贝尔情结”引起的反思与思考属于同一问题,即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问题。2010年我国通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定位“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看,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主要靠大学来培养与造就。“如果在培养成功的创新型人才方面没有大的突破,高等教育的改革就很难说是成功了。”
1.世界创业型大学发展路径
大学经历了两次革命性转型。第一次革命性转型发生在19世纪的德国,洪堡的大学理念开创了以科学研究为大学主要使命的大学发展与实践,使科学研究成了人所共知的大学使命之一。第是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树立,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州立大学服务于所在州的人民”的“威斯康星理念”使社会服务成为与教学、科研并列的大学职能之一。今天美国之所以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及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就得益于哈佛、斯坦福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大学的职能不仅仅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是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积极而有效的参与。
大学与政府是合作关系是欧美国家发展大学的创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亨利・埃茨科维兹(Etzkowitz)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提出的关于“大学-产业-政府”的创新“三螺旋”模式,即未来社会创新的组织机制将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作用的机制,提倡大学自主与独立精神,主动寻求内生性发展。研究型大学追求的“创业型革命”,即将教学、科研、决策咨询使命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新使命结合起来,促进了欧美国家的大学从一个培养人才和生产科研成果的社会“次要支撑机构”转向领导性社会“主要机构”。
传统上,大学与市场是科学场域与经济场域各自的主导行动者,分别遵循各自的行动逻辑。大学追求科学场域的逻辑,只关是非,无关利害。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使长期以来坚守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及通识教育传统的大学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市场导向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逐渐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型大学实现了科学与经济场域逻辑互动创新。
2.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式
全球主要有美国和欧洲两种成熟的创业型大学模式,其理念与组织结构与传统大学明显不同。美国模式以“硅谷”神话和“128”公路传奇为代表,其创业型大学理念“以发展高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为目标;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活动;争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教学和研究更注意面向实际问题;大学的自身运营方面更强调创新”,沃里克大学是欧洲模式的代表之一,主要特点是研究成果商业化,争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结构除了传统院系的研究实验室和独立研究机构外,重点强调设立加强大学科研与产业合作的跨学科研究单位,如以成果转化、新技术孵化为主的园区、企业孵化器等产学研联合机构,技术转移办公室等技术转移的机构,通过加速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催生新的产业。以美国为例,虽然其大学可分为博雅型、综合性、专业性和单科性大学四类,尽管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应该转变为创业型大学,但大学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实力,且有利于大学自身积累资金,并可以为师生增加收益,激励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是必然趋势。
二、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培育现状
大学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子系统是共识。在我国,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正逐步受到关注,大学与市场正尝试着愈发深入的合作。并在新型文化价值观、新型师生关系、新型授课方式、新型课程体系建设、新型社会关系等内容以及新型教学、科研管理模式和新型教育管理战略等办学理念与实践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变革。
首先是理念的转型,比如清华、浙大和华中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从“两个中心”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三大任务”转型。其次,积极开展多样化学校创业活动,形成了一批校办产业上市公司,如清华同方、清华紫光等,营造学校创业氛围,并表现出一定的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大学科技孵化园平台。大学科技园是天然的新技术孵化器,通过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除了为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支持外,还为其提供创业机会。这些都为我国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但我国大学和世界上一些大学相比,在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校园创新精神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与转化方式上都存在很多差距。
1.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国家的真正发展必须依靠本土企业自主创造能力和资本化能力。本土企业的人才来源主要有二,一是靠本土大学培养,包括本地大学和外地大学;二是国外大学。传统上,我国一直强调和注重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研究人员的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真正从本地的大学获得人才与技术支撑和资本化的经验,取得成功的企业案例较少,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导致大学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弱,降低了大学影响力。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以本国学生为主,这也阻碍了人才培养上的国际交流,很难通过教育的国际化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为我国服务。要服务经济发展,大学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规格及其培养方式。
2.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创业型大学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与技术的经济效益。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价值大多以获得经费量、数、参与人员的学术地位、获得奖励的级别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体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但忽视了“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导致科研不是面对市场需求,而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与地位,没有把科研创新上升为一种校园文化创新与自觉行动。科研活动的“作坊式”运作;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专利束之高阁;创新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和国家科技创新的提升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不足。
3.校园创新精神不足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期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说明当前的经济规模与质量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创业意识不足。如果大学有浓郁的创新气息,受其培养和熏陶的学生才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型大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机制,把“创业基因”遗传给学生,将创业教育切实纳入到学校教学与科研中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岗位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创业能力,开创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
4.缺乏规范的技术转移机构
研究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创业型大学必须具备有组织地开展技术转化以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能力,以及开拓大学衍生企业等活动的特征。但目前高校的很多创业活动自发特征比较明显,距离自觉状态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不但与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少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我国目前技术中介组织的社会功能、运行机制,以及在市场中的责、权、利和规范化的技术交易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直接相关。进一步提高大学技术传播、创造和转化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转移和技术孵化能力具有紧迫性。
三、河北省创业型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探索与经验
世界一流创业型大学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积,二是通过理念与制度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创业实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改革开放之后,创业精神在中国大学萌芽和成长,中国大学在向创业型大学的模式转变具备院校层面的实践基础。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的社会参与程度逐渐扩大,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大学的“创业文化”正在逐渐成熟。但创业型大学内部系统应该包括知识传授系统、知识创造系统、知识应用系统三个维度,而当前高校普遍缺乏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系统。石家庄经济学院通过深化知识传授系统改革,通过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培育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在学习与创业型大学理念中做出突出成绩,走在河北省前列。
1.建立专门创业教育机构,搭建校园创业平台
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目标,专门设立创业教育机构--创新教育学院,专门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岗位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创业能力。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创业教育师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走出去”,了解国外最新的创业教育动态,获得前沿创业教育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实践,培养创业教育的带头人,从而缩短我国创业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其次,通过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请进来”,学习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先进的大学创业经验,拓展学生创业的国际视野。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创业能力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概括,一是思维层面。帮助学生建立以创新为基础的思维方式,还包括风险承担意识、领先行动精神等;二是行为层面。帮助学生掌握低成本快速实现价值创造的方法。当学生具备了创业能力以后,学生可以自主创办企业,可以在岗位上快速创造价值,可以在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里面继续创业,也可以利用大公司的资源和平台实现公司内部创业。
首先,通过加强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方向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其次,开设“研究性”课程,由教师提出研究要求,让学生搜集资料,开展学术研究,撰写论文或科研设计,教师进行指导、点评、使学生接受研究创新的训练;第三,增设创业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创业精神、创业指导等课程,通过使学生学习得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为今后创办企业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4.提供创业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通过创办创业孵化器产学研平台,以及与勤工俭学相结合的服务性创业园等创业项目,提供各种创业能力的模拟实验、模拟创业活动及其创业能力竞赛等,为学生锻炼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供舞台,使其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以创业经理人班为例,创业经理人定义为:能带领一个创业团队,将创新想法快速转化为有价值产品或服务的管理人员。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即创业经理人才可以进入创业经理人班。进入班级后,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团队。
石家庄经济学院创业与创新教育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在全国走在前列,全国近百所学校来校学习创新创业教育,这无疑为向创业型大学转变提供了基础。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三螺旋”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知识日益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创新日益以组织或机构范围间的合作为特征,创新活动需要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发挥各自优势。
1.借力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提升河北省域大学的主动发展能力
河北省名牌高校偏少,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较少,社会服务能力普遍较低。创业型大学的培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影响力,而且,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英国沃里克大学特殊的创新之路为普通大学的创业型大学发展提供了战略和经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也是通过引入创业型大学理念,逐步摆脱困境,短期内跻身于亚太地区一流大学的行列。京津冀协同一体化为河北省大学借力京津人力与技术资源,提高主动自主发展能力提供了通道。
2.增加政府支持力度
创业型大学将是大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当前大学-政府-企业三螺旋关系当中,政府是创新的组织者、发动者和最重要的投资者,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助推器。以新加坡为例,政府投巨资组建了新加坡-麻省理工联合体。这一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组建的研究生工程教育与研究的世界级中心,利用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设备,通过课程质量跟西方看齐,吸引了全亚洲优秀学生,对争取世界级的经济地位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创业型大学培育,提高河北省域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3.完善产业多级平台,培育创业氛围
创业型大学是一项挑战,因为它是一种舶来的办学实践。在中国落地需要建立与完善多级产业辅助平台,为高校走出校门提供基础。教师教研创新,通过平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学生通过平台创业,促进就业。同时,社会和校园创新氛围培育也必不可少,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可以促进平台发育。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亨利.埃茨科威兹著,周春彦译: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东方出版社,2005.
[3]任之光,张志F.创业型大学发展范式:阿尔托大学的实践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2(6).
[4]刘叶,邹晓东.探寻创业型大学的“中国特色与演变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5]李木洲.学术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面临的变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
[6]钱佩忠,翁默斯,郭石明.学术与市场价值冲突视角下创业型大学的创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
[7]崔艳丽,刘学坤.创业型大学:大学提高质量与追求学术成就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23(11).
关键词:任职教育 士官学员 专业认同 从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73-02
随着部队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士官教育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过渡到任职教育,士官院校大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了基层岗位的任职需求。然而,在现实中,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无学习兴趣、因感觉学无所用而混日子的人不少,还有更多的学员在毕业那年就申请了退役……院校多年培养的学员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已经流失,而留下来的因学业不精而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提升学员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对所从事的专业和岗位的喜欢,提升从业意愿,是士官任职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专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的涵义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习的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秦攀博认为构成专业认同的有四个维度,其中认知是个体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情感是对专业的情感喜好程度;行为是个体在学习、择业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实际做法;适切是个体对专业与自身的匹配程度的评价。在以往的研究中,毛兴永发现专业认同能够有效预测职业决策困难,其中情感因子预测力最强,其次是认知因子。
从业意愿是学员愿意从事和所学专业相关的任职岗位工作的意向。有关研究发现求职意向是求职行为的最强预测因素,因此从业意愿就成为士官学员毕业后选择岗位任职的关键因素。
二、士官学员专业认同对从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士官学员的专业认同程度和从业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学员毕业后对所学专业工作岗位的喜欢和热爱,有必要进行专业认同感的提升。
(一)认知认同对从业意愿的影响
对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是提升专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的基础。个体对于自身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能够促进其把本专业纳入自身的认知体系,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尊感。一方面,当学员对专业的了解较少时,就会处于一种茫然状态,无法调动内心的激情和热爱,因此对专业的全面了解是形成积极认知的前提;另一方面,当学员接触的都是本专业的负面信息和群体时,就会对专业的岗位任职和发展前景进行消极评价,因此加大本专业的有关积极信息宣传和不断提升岗位任职的是程度是成积极认知的关键。积极的专业认知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提升专业情感和学习效果,以至于毕业时选择本专业岗位的意愿就会更强烈。
(二)情感认同对从业意愿的影响
访谈和调查发现情感认同受志愿填报、是否从事过本专业的影响,是从业意愿提升的核心因素。也就是说,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和接触、主动选择本专业、在专业学习中体验到更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形成积极的专业情感,都能增强其从业意愿。曾经从事过本专业的学员对专业的态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他们一般会带着问题和困惑来学习,增加了对本专业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又会带动学员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通常也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加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反过来强化学员的积极情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被逐渐调动,从而逐渐内化成对本专业的热爱以及毕业后从事岗位的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士官学员是否选择本专业的岗位任职,还要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大多数士官学员在毕业时即面临走留的选择,这也是决定他们是否选择相关岗位的主要原因。士官任职教育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多是属于部队的特殊专业技能,不能和地方的行业接轨,留在部队发展才有可能从事所学专业,但同时要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单位编制、本专业人员的多少等,要想一直从事本专业还要不断地参加学习培训、考取资格证书,这个过程中又存在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同时许多学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环境的认知和自身的发展规划,权衡利弊之后往往会做出退役的选择,因此能够主动选择从事本专业并能真的在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学员数量是很少的。
三、增强士官学员专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保留专业士官人才,士官院校要和基层部队紧密联系,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提升士官学员对本专业的认同,形成良好的从业意愿,增强技术士官主动学习的兴趣、留队任职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思想,从而有力地促进士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一)增强学员的专业认知认同感
1.学校加强特色专业的宣传,使学员在报考前就全面认识所选专业,学校在网页、杂志、报刊的宣传除了概括性地呈现学校整体情况之外,要着重设置专业的介绍,详细地介绍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学员就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专业信息,而且能让他们更容易做到专业与个人匹配。
2.学校通过开展专业认同教育,提升学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认同感。学员入学后,院校要结合学员的整体情况和专业特色开展更加针对性的专业认同教育,引导学员全面正确的认识所学专业在学校、基层部队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学员对专业岗位和前景有一个宏观的认知。
3.基层创设相应专业任职氛围,增强学员学习和工作的衔接性。基层也要积极鼓励那些曾在技术岗位上任职的战士报考相关的专业学习,并尽量安排实习学员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或任职,增加报考专业的针对性和学习工作的衔接性,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学员的专业情感认同感
1.基层形成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氛围。专业技术士官队伍是基层部队的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基层部队要真正形成尊重和重视专业技术敢为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使学员在报考前就能切身体会到技术岗位的重要性和在基层部队的地位,从心中形成愿意报考并且愿意从事本岗位的强烈愿望,形成对专业的积极情感。
2.学校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转变任职教育模式。学校需要转变士官学员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管理型”士官学员培养模式转变为“岗位型、技能型、实践型”,为部队培养更多岗位急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也可以缓解士官学员退役后的就业压力,从而增加他们对自己专业的信心。
3.基层不断提升技术岗位任职士官的待遇,坚持公平选人。基层技术岗位的人才选拔要本着德能优先、有能力者居上的原则,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技术士官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不断提升岗位待遇和后续培养,增强其对专业的积极情感和在相关岗位任职的意愿。
总之,加强士官学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就可以带动其行为认同和适切认同,提升对相关岗位的热爱和兴趣,增强从业意愿,为部队培养和留住优秀士官人才做好准备,为士官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特点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 is proposed by Premier Li Keqiang at the three session of the twelv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5, 2015, the background i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all walks of life all cannot do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Internet, the Internet has driven all kinds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 gradually, network.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Internet +" slogan and theme, better play the advantages of teaching, this article on the "Internet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yping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y.
Key words Internet +; English typing; teaching mode
1 “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互联网形态演变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社会经济形态持续不断演变,从而带动新形态下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与活力,为其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仅仅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资源,让互联网与各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社会的创新力及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2 “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同声打字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飞速提升,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交流方式不断涌现,人们可以简便快捷地从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及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我们目前传统教学方式也要随之而变化。
英语同声打字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融合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等专业知识,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听力及英文打字能力。课程主要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上,通过大量的英语同声打字练习,使学生掌握英语同声打字的基本技能,从而独立或协助完成各种场合(如会谈、采访、文秘等)的英语同声打字任务,同时提高学生word等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通过学习英语同声打字课程,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英语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可以拓展了解其他如商务、文秘、旅游和新闻等专业知识,更能适应当今信息社会需求。
英语同声打字课程自2000年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首次开创,逐渐退广到各大高校,笔者所在的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也开有这门课程,课程因其新颖性和实用性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时由于开设时间不长,开设课程受教面不大,评价体系不太完善以及教师本身经验不足等原因,这门课程的发展空间还有待拓展。
随着高校各门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化和改革,笔者认为就英语同声打字这门课程来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势在必行,因此特提出以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供大家参考:
2.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的不足
英语同声打字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现有的《英语同声打字教程》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以及安排上都已经算是比较新颖的,但是与时代同步方面还是不够,因此我们建议,在教程的每一部分都加入互联网相关信息进行补充,比如每一章节的part1 部分包括单词、句子的记忆,短文的理解和文体风格的熟知等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教师可根据每一章节的重点,适当进行拓展,比如文体风格和短文理解等方面,可适当进行补充。至于第二部分的听打训练,就更是需要用到“互联网+”的相关信息,因为课本的内容可能稍显陈旧,如果在熟悉基本训练技巧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时尚和现代的元素,一方面可以消除训练时的疲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最新的信息有所掌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语言学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2.2 创新教学方法
英语同声打字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综合了英语听力、计算机盲打和商务英语、文秘和新闻等相关专业知识,它需要学生了解并且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英语同声打字必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不了这门课程的优势,与课程大纲设置背道而驰。因此建议教师在介绍完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和要求后,适当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模拟网上大型会议进行同打的相关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同打的环境和要求,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极大帮助。
2.3 大力推行资源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语言学习中心
在十二五期间,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受到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视,现在的高校普遍都有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中心或者计算机网络中心等硬件设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大力推行资源库教学,将一些实时的会议、演讲、商务洽谈等相关视频、语音以及图像等资料放到以自主学习中心为网络的平台上,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同时课堂上予以反馈,通过这种有指导,有目的地自主学习,既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2.4 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英语同声打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现在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除了课堂教学外,基本都安排了实训或者实践课程,但是这种实训或者实践课程大都在校内进行,学生很多时候还是无法脱离虚拟的环境,这样实训的效果还是要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学校能够帮助学生联系到对口的企业,在学习期间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模拟环境,能够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明白学习的要求和发现学习的规律,同时校企合作也能够让我们更早地接触相关企业的需求,也让企业了解到我们学生的优势,对于学生就业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有极大的好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有了技术的支持和优良的环境,这些合作相比之前都会容易很多,甚至我们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等进行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学生可以快速接收新理念与新技术,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职业素养。
2.5 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英语同声打字课程属于创新课程,目前尚无课程教学要求和权威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多种课程评价,它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除了本课程前期研发的英语同声打字测试软件进行英文打字及测试外,我们还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用摄像机记录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并做纵向评价,这样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打字水平,也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改进学习策略,为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英语听打水平提供依据。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素质教育应从学前儿童早期抓起,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来说,人类的早期发展是最初、最迅速、可塑性潜能开发最大的阶段。然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早期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环境,开发智力,启迪智慧等作用外,而且在培养幼儿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促进素质全面发展等各方面都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向全局性任务,是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学前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是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在以后的素质教育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为学前儿童的智慧、创造力、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的作用进行粗浅的阐述和探索。
一、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启迪智慧和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素质教育等,它们概括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而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音乐素质和智力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天文,一把是音符。”音乐不仅有直接来源于人类多姿多彩的劳动生活,更是激发个体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启迪智慧,对智力的开发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就拿4-5岁的儿童学习钢琴来说吧:当孩子一边看曲谱,一边演奏,用眼睛摄取音符,反映到大脑,大脑又很快指挥手臂、手腕、手指以致全身各个部位,进入演奏状态,这个过程既动了大脑又动了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体脑结合的高强度“劳动”啊!所以就学习钢琴这方面来说,确实能够提高幼儿的以下反面的能力:1.丰富想象力2.严谨思维能力3.大胆表现能力4.深刻理解能力5.良好协调能力6.沉稳控制力7.杰出的组织能力8.优秀的记忆能力。孩子们通过这样一系列重复的体脑劳动,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更加敏捷,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情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美的王国中的一个宠儿,音乐是培养美感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要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手段就是用音乐艺术的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音乐以它动听的音响,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等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幼儿的喜爱,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了它的感染和教育。
音乐教育活动如果不是以音乐美的力量来吸引幼儿,打动幼儿,单纯靠活动形式,内容的儿童情趣来取胜,那么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就只能停留在活动本身,并不能真正形成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核心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教材教法、设计教育活动。
三、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个性形成
音乐情感的艺术,它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功能。情绪抑郁是人们致病的重要原因,而心绪舒畅可使疾病不治自愈。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发展了中国古代这种“乐医”理论,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精神上的疾患。如失眠,可听一些速度较慢、音调柔和的曲调:情绪忧郁,可听些欢快喜悦的乐曲等。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时期身体发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动逐步发展到小肌肉的细腻活动。幼儿通过学习打击乐器可以放松地、自由地运用大肌肉、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他们在打击过程中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悦耳和谐声音中享受着乐器带来的快乐,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消除了身体疲劳和紧张感。
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也影响个性的发展。培养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在早期都是比较容易的,早期也是人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在兴趣爱好上,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性格特征上,以及道德品质上。经常进行音乐活动,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陶冶情操,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等,如;让性格内向的孩子多听一些激昂的乐曲。以调动情趣,激发主动积极性,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让情绪易激动的孩子多听一些柔和,抒情的音乐,能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为日后良好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集体主义与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凝聚力的增强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宝贝”“小皇帝”,在家里发号施令,父母围着转,养成了孤僻任性的性格,纪律性抑制能力差。而音乐除了对孩子们进行美德方面的教育外,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比如:合唱队的排练,都要求大家严格按照乐曲的旋律,音高,节奏,音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唱得一致,如果一个出现错误就会破坏音乐的完美效果。合唱的成功与否,是孩子们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表现,孩子们在演唱中掌握了技能和方法,并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约束,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因此,音乐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整体凝聚力,在培养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纪律性和群体意识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今天,个体的发展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恰恰使其他素质的发展也获得了提高,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热爱音乐并让内心感到自在和快乐,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品格在美的感受中得到完善。只有当孩子们增进了审美观念,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丰富了人生体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并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的时候,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日)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理论讨论》中国和平出版社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样本;机遇;挑战
21世纪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革新背景下,网络数据增长速率十分惊人,海量庞大的数据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作为与数据紧密相关的统计学学科,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将会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1.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挑战
统计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无论是学科理论领域内还是生产实践过程中,统计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存在着许多成熟的研究成果。统计学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海量、分散式的分布状态,其对统计学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数据之“大”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数据之“全”让人们对于事情的认知更加全面,大数据的多样性、大体量改变了数据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数据的数据多样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统计对数据统计分析的主观诉求,过去人们通过统计分析更偏向于追求“为什么”,而现在的统计分析更趋同与追求“是什么”。这一系列的影响对于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
1.1样本选取以及标准的确定难度加大
样本统计属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统计学通过样本统计对客观事物数量特点、数量关系等展开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联性将会进一步地降低,造成样本即是总体的变化趋势,因而会造成大样本的标准化的变更。数据来源的多样化进一步的提升了样本数量,继而提升了统计精确度,促进了统计学学科的高精尖的发展。但随着样本数量越来越多,而从网络环境中采集到的数据多半属于非结构化的数据,但传统统计学要求结构化数据,利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难以对非结构数据进行有效的转换,难以挖掘大数据大样本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大数据时代统计样本的选取工作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统计学缺乏非结构数据的建设,难以发挥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库有效转换非结构与结构数据的优势,也为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2统计软件以及统计方法的欠缺
随着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运算环境的统计学软件应运而生,统计学软件的使用有效提升了统计学中对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和精准率,统计模型也进一步的简化了统计的实际操作,更有利于一般性的统计工作的实践操作。大数据背景下,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统计学软件如SPSS、DPS等,尚不能够实现大数据高速传输、存储功能,软件功能还需要一定的开发和升级。与此同时,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属于一项资本,其被开发的水平还略显不足,绝大多数被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IT公司、统计机构所掌握。
2.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
2.1统计效率的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统计效率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一方面,大数据的多样化、及时性特征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统计中数据的滞后性问题,有效的提升了统计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大数据的高速传输为统计的动态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大数据可被频繁反复应用,采集的统计数据不再单单局限于一种相关用途,其能够服务于各式各样的需求。对采集数据应用的次数逐步增多,数据所具备的潜在价值被更全面的挖掘,而采集数据所产生的成本并不会受数据应用的次数所影响,故各式各样用途的平均统计成本将得到显著地降低。
2.2统计学科体系的新延伸
大数据引入到统计学科之中,庞大的数据使得样本的选取、标准划分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统计中的样本统计将会进一步的朝向总体统计的方向发展,一并囊括总体统计、样本统计的统计学科体系,能够有效消除总体统计的数据采集难度,弥补样本统计的数据采集不足,达到有效延伸统计学科体系的目的。
2.3统计学科的应用范围扩大
传统的统计学实践是为了去了解一个结果或者一个原因,但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学科将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从前,人们习惯于根据“研究问题”来驱动“收集数据”。今后,大数据到处可得,人们将会用“数据”驱动“研究问题”而这种功能性的还变,促进了统计学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例如传统的统计学往往被用来作为一个数学形式的参考信息,例如卫生统计、生产统计等等,但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本身所含有的信息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基于海量用户下的网络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极为广阔,而这些信息涉及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信息一旦被深入挖掘出来,将会促进许多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统计学的结构化数据局限会逐步接触,在非结构或者半结构的数据统计下,统计学将会应用到许多传统意义上无法数据化的行业领域中。
3结束语
数据是统计学科的核心,也是统计学科的主要价值体现。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数据的意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传播速度、分布速度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数据核心意义的转变,迫使得以此为基础的统计学科必然会随之做出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时期,统计学要想快速完成其学科的有效转换,就必须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并有效地与传统统计学结合起来,以达成统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郑雅倩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经济统计能够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情况进行准确科学反映,同时能够为国家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经济建设中无法充分应用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背景下,要想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掌握,必须要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统计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经济建设背景;经济统计;运用
统计学作为处理问题的分析工具和手段,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微观统计和宏观统计,其广泛应用在财政、金融保险业以及工农业中。经济统计工作能够有效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速度的快慢,能够为政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1]。
一、济统计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运用现状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经济统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经济统计的运用研究力度还较为缺乏。为了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做好经济统计工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工作者必须要积极配合,协作参与,确保经济统计能够为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提供良好服务。一般而言,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建设,因此要想真正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了解,对经济统计学的应用实效性加以提高,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统计的运用要求较高,因此要不断加强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充分有效发挥出经济统计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2]。随着发展的深入,我国在经济统计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渐完善。一般数学方法有利于解决经济问题,因此经济部门的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要想及时发现经济问题,有效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中有效应用经济统计,从而为经济问题的决策与预测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济统计在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运用事项
(一)经济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涉及到数字问题内容以及数量信息。一般而言,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基础就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其最早发展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研究出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该方法主要是一支出和收入为基础,并对其进行复式核算。当然该方法在平衡关系以及核算项目方面还存在不足。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对最终产品的概念进行了发表,对核算项目以及平衡关系进行了阐述。1886年,澳大利亚的统计学家T•柯格兰对最终产品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包括国民收入的生产、使用以及分配等问题。以往我国在对经济进行统计时,是以计划经济为依据,采用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统计数据更为多样化和复杂性,所以该体系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得经济统计学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经济研究中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作用具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保证经济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统计,因此要想确保收集整理的经济数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此外,采用定性分析的统计学方式,能够促进经济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定性研究工作的顺利运行,必须要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统计学,有效推动经济建设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3]。二是能够为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的总结提供参考依据。由于有众多的因素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为了有效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充分应用经济统计。三是能够有效保障经济学理论的完善程度以及真实性。一般研究得出的理论往往属于相对理论,其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在检验经济学理论时,必须要利用经济数据,从而明确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经济学与数据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统计又能为数据的收集提供依据,因此统计学在经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统计运用的意义一般来说,经济需要涉及较多的领域,涉及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都使得经济研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数据对其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也需要用到数据,在大量的信息中,只有细致深入地整理调查统计学中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经济的研究需要数据的支撑,如果在经济研究无法充分合理运用统计学,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研究的进展[4]。由于数据在统计学分析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之必要,这样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就现阶段来看,在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的研究力度还不够,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入分析研究现代经济的发展形势,必须要有相关的经济数据加以支持。一般数据的完成主要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经济中的核心手段就是经济统计学,因此在研究经济发展形势时,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经济统计。尽管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研究力度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有关学者已经对其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因此基于经济建设的背景,经济统计将会被广泛应用在经济建设中,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妮.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统计的应用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216.
[2]林子欣.关于企业经济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04:66-67.
[3]姜谦.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的运用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2:136.
经济统计学是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数据的采集、生成和传输,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目前,我国有近百所院校开设了经济统计学本科专业。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以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当前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提出了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1 经济统计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1.1 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2011年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 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 》,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编号为0714。这样,统计学就完全从数学和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级学科。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生物卫生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和精算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对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体现经济统计学的学科特色,协调经济统计学和其他统计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的人才,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大挑战。
1.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随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经济统计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大数据对于数据分析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要求经济统计学生掌握更为复杂统计软件的编程和操作。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统计学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2 当前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的经济统计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尽管如此,我国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 经济统计学的核心课程有待完善
目前,各高校的经济统计学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二是经济管理的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三是统计学专业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市场调查、金融统计等。从实用的角度看,统计学专业课程并不完善,还应该包括企业统计、行业统计等实践性较强的统计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于统计学知识的认识,更有助于统计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2.2 课程内容落后,没有体现理论前沿
目前,中国经济统计学的相关课程(如国民经济核算)在课程设置上大多较为固定,教材内容较为基础,没有很好的反映出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不利于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课程教学。
2.3 缺少实际应用,难以学以致用
当前很多经济统计学教材编写的侧重点还仅仅停留在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介绍,将大量的篇幅用在了简单、重复性地介绍经济统计知识上,这样显然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教材“教书育人”的作用仅仅停留在了“教书”方面。考虑到经济统计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特点,目前的教材编写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无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4 教材建设亟需规范
教材建设是事关经济统计学教学的根本问题,我国经济统计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核心教材(如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等)的质量参差不齐。尽管有些教材能系统的介绍经济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还是有为数众多的教材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如一些教材片面追求内容体系的完整,造成内容庞杂;一些教材过于理论化,与现实结合并不紧密;一些教材内容陈旧,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教材建设的落后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
3 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
为了满足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经济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定位应该基于以下几点。
3.1 强调经济统计学的学科特色
统计学是一门工具,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统计学。总体来看,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学科,它既属于统计学的分支,又属于经济学的分支。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有别于其他的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强调经济统计学的科学特色,既要突出统计学的方法论特点,又要注重经济学的应用范畴和理论基础。
3.2 体现不同教学层次的差异性
目前,经济统计学的人才培养已经涵盖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经济统计学学士培养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利用统计软件;经济统计学硕士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经济统计学博士培养则注重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及应用。经济统计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充分体现不同教学层次的差异性。
3.3 兼顾课程设置的普适性和特色性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93所院校开设了经济统计学专业,这其中以财经类院校居多,同时兼有综合型大学和理工类大学。不同高校开设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总体相同,但是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有的院校注重更加注重经济学的理论学习,有的院校则更加注重数学和软件学习。经济统计学的课程设置需要有具有普适性的核心课程,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存在一定的特色性。
4 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4.1 扎实理论功底
尽管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强调应用的学科,但是其对基本理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功底。对于统计学基础理论,尤其注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等课程的教学,适时增加课时量;对于经济学的理论,要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建议在现有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引入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课程,培养学生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对于计算机理论,要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编程的学习,对于C语言、C++等基本编程语言要有系统的课程讲授。
4.2 重视教材建设
目前,经济统计学的教材建设尚存在明显不足,完善教材建设是经济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建议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的教授担任核心课程教材的主编,亲自动手编写。根据经济统计学专业的特点,努力贯彻“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既反映本门学科的先进水平,又要简明易懂和便于教学。同时,教材编写完成后应该进行全面推广普及,让不同高校的教学从中受益。最后,教材编写还应该重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理解统计学知识。
4.3 注重实践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统计学的教学应该更加紧密的结合实践应用。注重统计学的实践应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堂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的方式,构建实践实习平台;课堂内,推广项目教学法,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课堂研讨、收集数据、构建模型、分析结果等过程完成;增加数据挖掘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使用专业统计软件(R/SAS/Python)进行数据挖掘、清洗、分析等;选定特点的社会经济现象及经济指标,让学生通过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数字的解读,更好的理解统计学基本原理。
4.4 引进国外先进理论
近年来,国际上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较为迅速,无论是国际官方统计机构(如联合国、OECD、世界银行的统计部门)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学的理论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引入中国。经济统计学的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直接引入国外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成果,如联合国最新的核算体系SNA(2008)、投入产出核算领域的国际权威读本《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等;另一方面,可以将目前经济统计学领域的国际研究进展引入现有教材,如国际比较(ICP)的理论与方法进展、非市场服务核算等。
4.5 搭建精品课资源共享平台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意义重大。尽管目前已有不同层次的统计学精品课资源,但是总体来看还是有很大欠缺。通过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最大限度的实现不同地域、不同特色院校经济统计学的资源共享。其次,可以实现学生课下的高效学习。对于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精品课,重温课上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4.6 创新教学形式
大部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占据主动地位,学生占据被动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是合适的,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统计学来说并不合适。经济统计学的教学应该创新教学形式,在大一、大二学生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在大三、大四学生中则更多的采用小组研讨、案例演练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场调查大赛、统计建模大赛等课外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理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