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
在当前生态系统中,生物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需要通过生物过程来完成。生物技术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属于一个纯生态化过程,具有快速、低消耗、高效率、低成本、反应温和及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当前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其在对污染物处理过程中,其最终产物多为无毒无害、稳定的物质,有效的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且一些难以处理的环境介质也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实现治理,即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来净化环境,使受污染源的水资源及土壤等重新得到利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强化环境的自净能力。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不仅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进行广泛应用,而且在环境监测方面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利用生物传感器发展起来的环境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在线提供各种环境质量参数,为环境质量预报和报警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生物技术在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1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
在对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利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及系列的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转移和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称为自然生物处理法,是一路具有较好经济性的污水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净化废水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吸附性、沉降性和降解能力,而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相符合。特别是当前随着环境标准的不断提升,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种以其为基础的新技术也不断开发出来,并在污水处理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2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术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无二次污染等技术优点,国内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废气净化处理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美国学者利用微生物代谢净化工业性恶臭气体效果显著,而且不产生二次异臭;德国研究者利用生物膜过滤处理含硫化氢的气体,硫化氢除去率达90%以上。另外通过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对橡胶再生脱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运行条件控制适当时,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2.3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有固积、掩埋、焚烧,在处理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可作为作物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近年来,国外采用机械快速堆肥工艺,发展用蚯蚓床处理有机垃圾和粪便、处理城市垃圾,不仅可以将城市有机废弃物转变为肥效高且无臭味的蚯蚓粪土而且还能获得大量蚯蚓作医药原料,加上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与鱼类相当,是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优良饲料,可以收到一举数得之效果。
2.4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来对环境污染修复过程中,尽可能在不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自然净化和增强分解污染物的能力来达到修复的目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充分的应用了生物生命代谢活动来减少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深度,或是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化,使被污染的环境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利用生物技术在对环境污染修复过程中,主要以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为主。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来将环境中的污染物去除。在对油轮泄漏所带来的污染处理过程中,通过投加营养和高效降解菌有效的对海岸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前生物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5利用生物技术处理难处理的污染物
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利用生物及微生物,但生物和微生物代谢过程复杂,能量利用率较低,处理速度不快。因此需要有较好的技术来加以改进。还有许多的废物不能完全处理好,采用新的技术和生物种类来进行处理、适当加大生物用量和添加流程步骤是改进废物处理技术的关键所在。基因工程就是通过基因分离和重组技术,将人类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转移到受体生物细胞中并表达出来,使受体生物具有该目的基因表达后显现出来的特殊性状。达到改进生物物种的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的高效菌种来治理污染,尤其是除草剂、杀虫剂和塑料、橡胶制品等人工合成物质的污染,是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更是未来环境生物技术发展的趋势所在。
3结语
生物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将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进行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将环境中的污染物去除,特别是在对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还要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修复,对一些难处理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利用生物技术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还我们一个洁净、安全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飞.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4673-4674.
[2]杜鹃.环境污染治理中生物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1):24-25.
【关键词】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探讨
1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相关要求阐释
1.1基于地质条件实际情况分析客观环境
矿山开采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观地分析地质条件,以保证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矿山地质发育的状况、表现特征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开采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开展防治分析工作[1]。与此同时,需要提前明确矿区地形、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特征等相关情况,在对实际条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更好地满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设计要求。
1.2以全局角度确定目标任务并制定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综合治理,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对矿山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观带来负面的影响,尽量降低矿山地质问题所引发的后果,而这同样也被纳入到保护和治理工作整体目标内容当中。在确定治理任务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包括四点:其一,治理采矿废石场区域;其二,治理预测塌陷区域;其三,治理原有废旧竖井区域;其四,对其他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1.3保护治理工作的开展
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保护和开发的保障原则。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地质环境保护以及综合治理工作重要作用的高度关注,同时确保统筹保护工作、治理工作以及开发任务的协调性,进而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基础上,确保矿山开采工作更加稳定和有序,而人和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共生[2]。其次,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理相互结合原则。众所周知,矿山开采工作与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必须要积极开展预防准备工作,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如果矿山地质环境出现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并且针对形成的不良后果进行治理与恢复,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事前的防治工作,有效地规避地质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尽可能减少开采主体遭受的损失。
2矿山环境的污染治理内容
第一,污染问题和地表破坏。在我国,采矿活动较为频繁,而且矿井废水当中存在诸多有害的物质,对矿区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甚至对农作物以及地表植物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地下水位也会出现下降的问题[3]。与此同时,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废弃、固体废弃物或者是粉尘,且矿层本身也会排放有害的物质。若无法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则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对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要给予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在采矿作业以后会留下大量矿坑而没有回填,使得地表沉陷问题明显,直接影响了居民耕地和建设用地构成,甚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居民生活环境,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矿山管理的意识薄弱。因为矿山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所以部分企业和管理人员始终没有树立正确意识,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也较为忽视,一味地追求安全与生产问题,导致环境管理和保护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3矿山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3.1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为了更好地保护矿山的生态环境,应对国内相关规章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原则予以有效结合,积极构建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以保证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具备法律依据。在我国自然资源当中,矿山资源十分珍贵,而且其具有不可再生特点,所以必须要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才能够保证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且保证生态平衡[4]。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设立环境监督部门,有效监督矿山企业,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确保生态平衡。
3.2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矿山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同时也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却同样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其中,水资源、植被以及土地资源等破坏程度较为严重,而且矿产资源开发中所产生的三废也污染了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发和保护的协调性发展。应在矿山开发之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勘察矿区与周边环境,尤其是地质条件勘查。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则应尽可能减少对既有耕地或者是农田的占用,并及时处理开发中所形成的废弃物[5]。在完成开发以后,需要合理地采用相关措施恢复矿山周边环境,特别是遭到破坏的土地资源以及植被。
3.3及时恢复土地植被
矿山开采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而植被破坏程度最为明显。如果开采量过多,会严重损坏地貌与地质条件,难以与植被生长的条件相满足。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决,就应当针对被破坏的矿区开展表土剥离的处理措施,并放置在客土场当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坍塌的几率,同时还可以为植被的生长给予所需土壤。在此基础上,应当对矿区周边植被种植技术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定点植的方式增强其成活的几率。由此可见,植被种植一定要科学合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基本策略,以保证矿区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进而采取更具可行性的环境保护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强化政府与社会等方面的资金补助,实现各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适当修正矿山环境治理机制,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解决,增强我国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峰,王素芳.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C].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152~156.
[2]陈爱华,陈端.矿山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J].商品与质量,2015(16):12~13.
[3]李世松.试论矿山环境改良技术及其适应性[J].河南科技,2014(14):11.
[4]刘俊青,王文才.内蒙古张三壕铁矿环境地质问题预测与治理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5~28.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在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同时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各种企业“三废”的排放等等都成为影响我国自然生态平衡的主要问题,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成为人们绿色低碳环保生活路上的拦路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为当前不可推卸的一个责任和任务为当前不可推卸的一个责任和任务,更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的一步,本文对环境治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性的分析和研究析和研究。
关键词:
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1引言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生态平衡问题成为广大人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大人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大考验,只有有效的预防环境污染,进行环境治理,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断增长的同时,严格控制污染源,控制“三废”,才能让人们重新获取一片碧水蓝天新获取一片碧水蓝天。
2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环境污染就是指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不利于环境的物质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不利于环境的物质,而使环境质量降低,给生态带来不平衡给生态带来不平衡,具体来讲环境污染可以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等污染等等,而这些污染的危害性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不断的提升进步不断的提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2.1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也就是空气的污染大气污染也就是空气的污染,是人类一分一秒都离不开的的,因为大气是一种混合性气体,它虽然会受到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但那种变化却不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如果在空气中融入了氮氧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中融入了氮氧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SO2)等等污染物以后等等污染物以后,就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带来严重的破坏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带来严重的破坏,可能会让人们从不同程度上患上呼吸道们从不同程度上患上呼吸道、生理机能以及各种粘膜组织的疾病疾病,严重时,还会出现中毒现象,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另外,大气污染也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破坏大气污染也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破坏,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命名生物链被打乱同时也命名生物链被打乱,使我们的地球出现各种不良效应,形成生存危机形成生存危机。
2.2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相对于大气污染来讲更为严重水污染相对于大气污染来讲更为严重,因为人们在饮用了受到污染的水了受到污染的水,或者食用到受污染水中的生物,就可能直接导致中毒死亡导致中毒死亡,而且污染水的长期食用,不仅会引起人们的一些诸如细菌性痢疾些诸如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等等常见疾病,还会受到一些化学物质的侵袭学物质的侵袭,诱发癌症的发生。而据数据调查发现,全世界水污染数量有5.5亿立方米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令人发指的,而水污染问题也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染问题也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需要进行彻底的解决和根除进行彻底的解决和根除。
2.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主要包括X射线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而这些放射性污染源大都是出自于一些原子能工业排放以及化学试验及医疗排放物等等化学试验及医疗排放物等等,而生物在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刺激以后激以后,轻则会出现感染、脱毛现象,重则伤及肠胃,甚者会导致其中枢神经损伤直到最后的死亡致其中枢神经损伤直到最后的死亡。
3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3.1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种类
从以上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看出从以上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看出,工业的发展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展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为人们带来生活富裕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会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危及着人类的健康。而要从根本上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达到人们理想的绿色低碳生活,就必须要从其治理的技术种类入手要从其治理的技术种类入手,具体来讲,可以包括生物技术、膜技术膜技术、催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超声波降解技术、微波技术术、等离子体技术等等,而这一系列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有效的改变生态环境可以从源头上有效的改变生态环境,还可以进行一些生物资源的再利用源的再利用,达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3.2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
从我国当前环境分析得知从我国当前环境分析得知,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都是来自于煤燃烧后的产物来自于煤燃烧后的产物,而我们所常用的脱硫法有生物浸出法法、微生物絮凝法、表面处理浮选法等等,在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以后究以后,可以对传统的脱硫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缩短脱硫时间间,改良脱硫微生物。在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采用固体废弃物的电力气化技术来完成固体废弃物的电力气化技术来完成,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而且成本低,还能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发生生,达到能源的循环利用,尤其是对于白色污染的处理,更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最重要的水污染问题上,绿色化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更是实现了绿色理念技术的合理应用更是实现了绿色理念,实现污水的零排放,比如说如说,它可以完成对废液的有效中和,可以对农药的使用进行改良改良,让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化,最终达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绿色低碳环保要求色低碳环保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大家对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和渴望家对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和渴望,而在当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下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下,只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运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用先进的治理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绿色低碳的目的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金文.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运用[J].石化技术,2016(12):185+288.
[2]张东.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J].企业导报,2016(19):52.
[3]李丰呈.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8):62.
[4]陈秀敏.浅谈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7):300.
[5]张勤芳.对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6):263~264.
关键词:绿色化学;绿色技术;环境污染
对于我国现在的环境治理来说,很多工作都开始拨开污染的表象转到污染治理的实际中,从根源上解决污染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绿色化学的应用,根据污染情况研发出适合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污染治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绿色化学的研发水平也逐渐走向成熟,对于绿色化学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也开始越来越明朗。绿色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就是要在污染的源头把问题解决,保证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而这种方式的利用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节约成本、降低能源的表现,这也符合我国走集约化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际要求。绿色化学的应用主要是把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从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形式转到现在从污染的源头解决问题。虽然,绿色化学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并不能等同而语,环境污染是要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整治,让其恢复到原来的环境要求下,而绿色化学则是在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杜绝任何污染情况的发生,一种是对环境的治理,另一种是对污染的预防工作。
二、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
1.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北方的很多城市在秋冬季节往往会出现雾霾。出现雾霾的主要原因除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之外,还有一个缘由就是煤炭的不完全燃烧。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排放在大气中,就会给空气造成非常大的污染,而现在治理煤炭的脱硫方式往往就是在煤炭燃烧之前还有燃烧的过程中进行脱硫的处理。绿色化学主要是在煤炭的脱硫技术方面做出指导,然后指引今后的脱硫技术走向正规的发展方向。
绿色化学在煤炭脱硫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一种生物浸泡的方式,把煤炭在燃烧之前进行脱硫处理,这样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且通过培养一种微生物菌种,然后利用菌种对煤炭进行脱硫的处理,也会比其他方式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2.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我国一些重工业发展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污染,这种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或者是处理不当就排放出来,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绿色化学在水污染方面的治理就是在排放水的终端进行处理,在污水排放之前会进行一个冷却水的处理,在污染水经过终端的过程中,会把污染物进行转化,然后进行再次利用,对于排放出来的水资源已经可以达到零污染的程度。在一些先进的国家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可以经过处理之后直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我国在这个方面还有待提升,在进行污水排放的过程中,还需要多经过几道工序,保证水在过每一个工序的时候,都能够达到清洁的效果。
3.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1)城市对于垃圾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行填埋,还有一种是进行焚烧,这两种方式都各有利弊。首先,对垃圾进行填埋,这种方式虽然暂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还不会占用过大的场地,也没有多大的危害性,但是,垃圾长时间不被清理,在地下就会形成垃圾黑液,这种黑液的清理是现在仍然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垃圾焚烧过程中由于物质不同,所以会产生很多的污染气体和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长期存在对人的身体有巨大的伤害,所以,也是不容乐观的清理垃圾的方式。绿色化学在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中研发了热分选煤气化技术还有固体废弃物电离气化技术,这两种技术的交替利用不仅能够解决城市垃圾占地的问题,还能防止在解决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空气污染的问题,从而减少在垃圾处理上进行的投资,降低成本。
(2)在快节奏的时代中,很多一次性的餐具应运而生,并且大受欢迎,但是,很多一次性的器具在使用之后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这种白色污染如果用焚烧的方式就会对大气造成特别大的污染,用填埋的方式几百年都不会被分解,这时候进行绿色化学的处理就会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上的一个重大追求目标。
总之,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能够保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能够为社会节约大量资金,然后从源头杜绝环境的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让社会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我国走绿色的能源化的道路。绿色化学的应用是一种可以从源头上改善环境质量的方式,可以满足我国实际的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需求,保证我国在环境发展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铜铅锌冶炼厂;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有色行业,特别是铜铅锌冶炼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是降低污染、减少污染,做到增产不增污的根本途径。
1、污染状况
1.1、废气污染
在铜铅锌冶炼厂中排放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铅、锌、砷、镉、汞等金属化合物及粉尘,还有部分未燃烧完全的儿粉及碳黑。每年被烟气带走的金属的粉尘数量巨大,其中含铜、铅、砷、镉、汞。在气体污染物中,以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4倍,含铅超标,有的操作岗位附近空气中含铅浓度超标,因此,从事炼铅作业的职工几乎很容易铅中毒,同时砷的污染也很严重。
1.2、水质污染
每天排放污水量飞非常大,每年从污水中排放的重金属特别多,包括铜、铅、锌、隔、砷。污水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大部分都超过排放标准,直接排入明渠,灌溉农田,使农作物遭受严重污染,尤以镉的污染危害最为明显。例如,铅、锌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含镉污水,每年排放镉量高达十余吨。会污染土壤,土壤中含镉量致使农作物含镉高;另一方面,这些废水排入江河,也对水产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1.3、废渣污染
每年产生的废渣,包括铜渣、铅渣,锌渣,弃渣每年含锌、铅、铜数量非常高,此外由于锌生产设备不平衡,锌浸出渣不能全部返回回转窑处理,这些废渣不仅损失了大量金属,也造成了污染农田、土地的恶果。
1.4、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当噪声超过80分贝时,对人体健康就有危害,进行铜铅锌冶炼的时候噪声污染也很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有色行业污染现状和存在问题
2.1、有色行业仍为“三废”污染的大户
早年的资料可以知道,当年有色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9亿t,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71%,有色行业废气排放量为3778亿m3,其中SO2为53.8万t,占全国SO2排放量的2.9%;有色行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7721万t,占全国的7.2%;固体废弃物累积储存量达16.82亿t,占地面积8513.59万m2。随着工业废水带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汞年排放量为6.86t,铜93.02t,铅286.24t,砷159.12t;此外还有564.50t铜、2005.40t锌等有价金属随着废水排人环境中。有色行业中铜铅锌重有色冶炼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5亿t,占有色行业的50%;工业废气排放量为747亿m3,占有色行业的20%;SO2的排放量为43.7万t,占有色行业的81.3%。可见,有色行业是我国产生“三废”污染的大户,其中尤以铜铅锌企业为甚。
2.2、存在一些典型污染物且情况较严重
在工业废气方面,虽然重金属重冶炼高浓度SO2回收装置已基本配齐,大中型直属企业进厂原料硫利用率逐年有所提高,但1997年仅达到77.52%,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以铅烧结烟气为代表的低浓度SO2未能综合利用,每年铜铅锌企业SO2外排量仍达43.7万t,相当于可制硫酸65万t;其次,有色行业烟尘、粉尘的排放情况与往年相比虽有所改善,但在铜铅锌企业中仍处于净化效率低、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
在工业废水方面,虽然废水复用率和达标率逐年提高,1997年仅达到72.85%,与国家要求的复用率在85%以上的水平差距较大,同时根据最新的企业上报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工业废水中一、二类污染物存在排放量增加的趋势,其中六价铬、汞及二类有机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增加;在浓度指标方面,总铅、总汞、挥发酚超标程度加剧。企业采用一些老、旧、低效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
在工业固体废弃物方面,固废综合利用率没有大的提高,1997年为7%,但与全国的平均30%相比差距很大。根据国家环保局在全国开展的首次工业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工作的统计结果,有色行业位于全国产生固体废物的10个最多行业之列,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列产生危险废物最多的10个行业中的第2、3位。
2.3、有色行业的发展将受环境的制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色金属产量增加,所需资源、能源消耗量会随之增加,这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根据宏观综合排放系数法计算预测,如有色金属产量保持600万t,废水排放量将达40050万t,SO2排放量60万t,固体废物产生量8500万t,粉尘排放量13万t。如果不尽快解决目前有色行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落后、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控制技术水平低的局面,有色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从而严重制约有色行业的发展。
3、对策
3.1、有效地利用资源
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重有色冶炼厂的综合利用率均在80%以上,综合利用程度比我国高得多。我国各重冶企业的综合利用发展很不平衡,差的企业其综合利用率只百分之十几,甚至更低;搞得较好的株洲冶炼厂,1980年综合利用率也只达68.24%。因此各有色冶炼企业尚需进一步努力搞好综合利用,尽量做到`使用较少的原料,生产较多的金属产品,以充分利用国家资源。
特别是铜铅锌冶炼原料中的稀散金属都是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如锗、镓、锢、硒、碲、砷等。但这些稀散金属大都没有本身的单独矿床,而是伴生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物中,因此在铜铅锌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稀散金属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2、硫烟混合制酸和汞的回收
一般铅烧结烟气含SO2浓度为1~2.5%,不能单独制酸,若采用吸收净化法,则设备复杂,吸收剂昂贵,还需处理吸收物,经济效果差。铜铅锌冶炼综合建厂,就可采用锌沸腾焙烧高浓度硫烟(SO26~8%)和铅烧结低浓度硫烟混合制酸,这种方法技术可行,铅锌共一套制酸系统,投资少又便于管理,经济效果好。当然,改进烧结工艺,如采用鼓风烧结,亦是提高铅烧结烟气SO2浓度的一个有效办法。
铅锌精矿中均含有汞,某些锌矿中含汞还较高,株冶使用的锌精矿平均含汞0.0028%;韶冶处理的凡口铅锌混合精矿平均含汞0.053%,按年产5万吨铅锌计算,所处理的原料中含汞量每年可达几十吨,在冶炼过程中,由于受高温氧化作用,绝大部分的汞随烟气进入烟尘、酸泥、污水和硫酸中。韶冶成品酸的汞含量达100ppm,制酸尾气含汞也高(约0.24毫克/m3),含高汞硫酸销售后,可能产生汞的再次污染。因此必须解决从锌焙烧(或铅烧结)烟气中综合回收汞的问题。韶冶于1980年9月装备一套用碘络合法从制酸烟气回收汞的工业试验设备。目前能处理烟气量为40000~45000(m3/h),按含汞40(毫克/ m3)计算,每天吸收汞39~40公斤。这种方法的技术经济效果较好,所产硫酸和排放尾气含汞均达到标谁,可进一步加以完善,推广。
3.3、关干稀散金属的综合回收
近几年来,大多数铜铅锌冶炼厂对稀散金属都作了综合回收的试验,并进行了生产,但普遍存在综合回收率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现象。笔者认为,除存在技术问题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各工厂普遍存在重主产品,轻综合回收所致。稀散金属生产长期无全国统一规划,其产量在工厂里属软指标,能收多少算多少,致使稀散金属白白流失,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此外,某些稀散金属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要搞好铜铅锌冶炼厂稀散金属的综合回收,首先是对稀散金属的生产和应用要有个全国的统一规划,根据各厂实际,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定每年生产的品种、产量和综合回收计划,工厂要象完成主产品一样完成稀散金属的各项指标。二是要组织有关研究院所和工厂,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稀散金属的应用以及提取稀散金属的经济工艺,以提高质量,扩大品种。三是工厂要千方百计提高稀散金属的综合回收率,增加产量,加强管理,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尽量降低销售价格。
3.4、工业废水的处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铜铅锌冶炼厂的工业废水,普遍未加处理排放,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氯、氟及酸等,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危害工农业生产和水产业,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认为,采用分段沉清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即先在各生产车间建设简易沉清池,分段沉清,全厂建筑总废水处理站。工业废水先进人简易沉清池,自然沉清或加混凝剂,凝聚沉清,沉渣掏出自然千燥后,按含不同的金属分别送归各系统进行回收。上清液尽量循环使用,不符合循环使用要求的才排送总废水处理站,以减少总废水的处理量。
结束语
铜铅锌冶炼厂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需要不断的完善各个方面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杨晓松,殷志伟,许国强.铜铅锌冶炼厂环境污染治理及其技术对策[J].有色金属,2000,01:94-96.
[2]梁彦杰.铅锌冶炼渣硫化处理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污染治理化学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支撑。然而,工业化在带来极大物质丰富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有很多工业生产的污染物排入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绿色化学技术是一项专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技术,相比于其他很多技术的“滞后性”,该技术更强调从源头上防止生成污染物,即尽量做到预防污染。绿色化学重视研究与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与技术,更多层面上考虑到社会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指的是创新性改革傳统化学,是以促进生态环境稳定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协调发展为目的一门技术。以绿色化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绿色化学技术包括如下几点内容。
(一)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以及细胞工程等,其主要特征就是可以对生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在节约生物能源基础上,实现清洁化生产。
(二)催化技术的应用
催化剂作为化学工艺的基础,是很多化学反应实现工业应用的前提,当前我国各大领域中生产的化工产品都普遍使用了催化反应技术。如纳米催化以及酶催化技术。酶催化效率要比普通化学催化剂高出很多倍;酶反应容易控制,没有太大副反应,也不会给环境带来太大污染。因为纳米材料的性能特殊,所以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要比常规催化剂好很多。光催化氧化法容易控制操作条件、氧化能力高,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有着较为可观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绿色化学技术应用领域
(一)在控制大气污染中应用绿色化学技术
大气中含有的SO2通常来源于煤中含硫物经燃烧出现的产物,当前煤炭脱硫包括3种方式,即:燃后烟气脱硫、燃前脱硫以及燃中固硫。从绿色化学层面上而言,燃前脱硫属于预防污染,燃中固硫和燃后烟气脱硫属于治理污染。绿色化的煤炭生物脱硫技术是我国将来脱硫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常使用的煤炭生物脱硫方法包括微生物絮凝法、生物浸出法以及处理表面浮选法。很多人提出结合非生物乳化技术以及煤炭生物技术,提出煤炭脱硫的生物非生物综合技术应用优势多,尤其是可以减少脱硫时间。在研究微生物菌种上,我国在运用驯化传统菌种的基础上,还对遗传学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改良了脱硫微生物。虽然当前煤炭生物脱硫技术还处于不完善时期,但它是一种使用价值极高的煤炭燃前脱硫方法。
(二)在处理固体废弃物中应用绿色化学技术
(1)处理白色污染。所谓的“白色污染”指的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废弃物没有经过科学处理和收集而带给环境的污染,通常包括一次性餐具、农用地膜以及塑料包装袋。处理白色污染物有很多种方法,降解方法、熔融方法以及燃烧方法等都普遍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结合具体情况来讲,这些方法会不同程度的为环境带来污染,所以研究可生物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
(2)处理城市垃圾。当前处理城市垃圾技术包括:①焚烧垃圾,这是很多西方国家曾经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虽然可以实现部分资源化,但是需要巨大的投资,并且废气中大量的HCl,SO2.H2S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②无害化垃圾卫生填埋场,尽管技术和操作上没有太大要求,但需要投入巨大财力,占用很多土地,只能实现一部分无害化,并且处理垃圾黑液已经是全球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与绿色化化学技术相符的技术包括固体废弃物电离气化技术、热分选煤气化技术,特别是在固体废弃物电离气化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不但不会出现二次成本,而且运行费用较低,在短期内就能够收回投资。
(3)处理矿山废弃物。在开采矿物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很多废堆矿石以及尾矿,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次资源,目前对这方面我国还没有太多的研究,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情况过于严重。高效利用金属矿物资源,这是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来达到最高程度上高效利用矿物资源。在施工工艺上运用环境友好治理方法,主要研究包括非氰化法以及生物浸出提取技术来回收金属。生物浸出方法在研究和分析铜矿的生物浸出领域中经常使用。非氰化法是研究和应用硫代硫酸盐浸出以及硫浸出常常使用的方法,它们可以快速溶解银以及金,对环境污染力度小,与绿色化工需求相符。
(三)在控制水污染中应用化学技术
开发低能耗、高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尤其是光、无毒药剂氧化、电以及生物氧化等多种方式联用的新型绿色化技术将成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1)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当前,我国水环境主要污染源就是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废水。零排污水处理是一项以“绿色化学”为主的新型技术,从各个环节方避免产生污染,可以从根本上解水污染的一项新技术,虽然这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应用初级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善,但是这项技术的问世,代表了新世纪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循环冷却水零排污技术,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通常都是5.5以上。美国研究的零排污废水技术可以在处理废水后,水质可以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我国的热水锅炉零排污技术也在深入研究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废水零排放,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2)处理化学实验废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占据着重要位置,当前我国很多学校的实验设备过于陈旧、内容过于传统,并且验证型以及基础型实验过多,实验方式以及实验手段依然采用传统形式,这些因素给学校附近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绿色化学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化学实验废液,但如何在处理化学实验废液中高效应用绿色化学技术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课题。
(3)处理农药污染。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多数都是高种,不但影响着农业的产量,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绿色食品”概念兴起后,人们开始对“绿色农药”有着新的要求。新型绿色农药通常有光活化农药、生物农药以及现代化农药等等,这些农药代替以前的化学农药必然会降低环境污染率,在保证粮食增产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安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化学尽管是近些年来才兴起的一门学科,但其先进的理念以及应用的可行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肯定。在处理经济增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上,绿色化学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相信在绿色化学技术的大力应用下,定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国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生态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丛丽娜.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34(6):41-43.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应用
一、前言
作为一种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技术方法,现代生物技术在近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其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优化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的整体效果。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优势特点
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运用不仅良好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有利于改善污染地的生态环境。这种新型的治理污染的方式,不仅污染小,其治理效果也比较明显,还有利于恢复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地对这一新技术进行研究与实践,为我国进一步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生物技术支持。
垃圾废弃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污染物,我们利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能够让其分子结构改变,生物能对发生降解的各种产物和副产物进行重新利用,从而使环境污染程度得到降低,同时也将这些废弃物进行转化,变为可利用资源。
在利用酶促反应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用到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在常温常压和中性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大多数的生物技术可以快速的在现场进行。它具有一定的优点:第一,操作比较简单;第二,成本比较低;第三,发生反应的条件比较简单;第四,反应过程较为稳定;第五,效果比较好。这些方面的优点使生物技术得以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进行普遍应用。
三、常用的几种现代生物技术
1.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利用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核苷酸片段作探针,分析DNA序列及片段长度多态性。被标记的探针直接用来探测溶液、细胞组织内或固定在膜上的同源核酸序列。它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目前广泛应用于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中。
2.酶免疫测定技术
该技术是依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引入一种酶作为示踪物,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加入底物后,根据颜色变化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监测农药、污染物残留、生物污染物等领域。
3.免疫金标技术
免疫金标技术是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通过目测的胶体金标记物观察显色结果。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判断明确、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在线检测。
4.PCR技术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DNA的过程,是一项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DNA。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用于检测大量平行的样品,环境中的生物污染。
四、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治理环境污染是我国新世纪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以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为主,开展环境微生物学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为重金属废水、石油废水、印染废水、油脂废水、农药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提供效果好、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的生物治理技术和设备,以此促进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目前可提供的技术主要有:
1.城市有机垃圾处理技术
将城市垃圾通过分选后综合治理。将可腐有机垃圾生产成优质有机粉肥或有机无机复混粒肥;将可燃有机垃圾采用气化焚烧或生产成板材;无机垃圾用于填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臭气、粉尘集中处理,废水循环使用,处理场地环境卫生达到国家标准,使垃圾达到无害化和更合理的资源化利用。
2.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油脂化工废水利用来自于自然界又经培养驯化的功能菌株,根据废水和污水的不同性质、组成,配制不同菌株,通过发酵培养形成多功能复合型菌液(亦可制作成干性固体菌剂),用于油脂化工、化工有机废水、食品、印染、生活污水等工业废水处理。
3.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集生物处理和过滤两种功能于一体,出水水质优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极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4.含油污泥高新生物处理技术对我国大中型油田、炼油厂、石化企业等行业中含油污泥、炼油浮渣等进行生物治理,通过生物处理达到回收石油资源和污泥达标排放。
5.油田、炼油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对大中型油田、炼油厂废水石油污染物样品采集、降解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筛选,获得石油降解优势微生物,针对含油废水的不同水质特征,选用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处理,使其稳定达标排放。
五、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1.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趋势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和特有的遗传资源,分离克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基因工程品种已刻不容缓,以期在以“基因”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产业中取得主动。实现单基因生物抗逆向持久性抗逆、生物性抗逆向非生物性抗逆的转移。重视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防止转基因植物危害的发生与蔓延。随着基因组时代向后基因组时代的过渡,研究重心已经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的研究。因此,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蛋白质学的发展和成熟,必将与基因组研究互相补充,给农业生物技术带来革命性改变。
2.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发展趋势
在污染的处理过程中,传统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常伴随二次污染,且运行费用高,处理问题单一而微生物对各类污染物均有较强、较快的适应性,并可将其作为代谢底物降解和转化因此,生物处理具有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有力的技术措施。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朝着传统技术的改良、与其他污染处理手段相结合和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等方向发展,研究高效快速的工艺流程。
3.生物技术在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工业生物技术的新崛起有两个巨大的推动力,即社会强烈需求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能源、人口、环境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突破性进展,使得人类可以设计和构建新一代的工业生物技术,可高效快速地将各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新的资源和能源。工业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以及生物质资源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质资源化等都是现在以及将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六、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技术的多项优势特点决定了其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地位,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优化可行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米红霞.试析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运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09):139-140.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
(一)分散式和无动力处理技术
无动力处理技术是当前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技术,它主要将厌氧处理作为核心,将生物滤池作为辅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不需要通过动力来进行驱动,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抽水泵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分散式处理技术通过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的适当位置,之后再利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埋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表之上还能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上主要是通过渗滤处理系统来达到治理目的的,土壤渗滤系统中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快速渗滤系统主要负责将污水引到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的地区,并在污水渗滤的整个过程,发挥出过滤、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进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慢速渗滤系统则主要发挥出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简化的作用。当前,土壤渗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中。要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活性、通透性等达标,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来说,当渗滤系统运行30天左右,应当对渗滤床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使其渗滤速度保持正常水平。
(三)稳定塘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稳定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提高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度,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就为稳定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的基础,将该技术和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可以发现,高效藻类塘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土地面积广阔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稳定塘技术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值得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湿地环境来发挥出清洁水体、减轻污染的作用,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它能和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进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系统,其组成结构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组成成分能利用吸附、过滤、吸收、分解等形式来净化污染水体,最终取得最佳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地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在金属浓度、COD等的处理上能达到三级或二级处理水平。无数的处理实践已经证明,当水体污染程度一般时,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BOD?5的处理效率能达到85%左右的水平,对磷等成分的处理甚至能达到90%以上。
(五)沼气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厌氧发酵的方式来对动物和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它不仅能起到净化这些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将其转化为可被再次利用的沼气,且发酵之后的沼渣等物质能被用作土地的肥料,将沼气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能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进而降低其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控制好污染源头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垃圾等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治理好农村水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进一步规范农村牲畜的养殖,建立专门的牲畜粪便处理设施,以免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进入到水体中,加剧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第二,应构建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以免出现垃圾胡乱堆放的现象。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让污水能有效集中到污水处理场所,以免其随意排放到水中而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选择最为适宜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户较为分散,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必须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考虑到当地的居住特征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尽量采用资金投入较低、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可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水浓度偏高的楼房区域,可采取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出水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污水浓度偏低的平房区域,可选用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或者厌氧处理模式,包括土地渗透技术、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对于污水较为分散、很难汇集到一起的区域,可修建小规模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庭院独立式的自然处理模式等。
(三)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改善农村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在降低水污染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所以,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采用复合肥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尽量采用生物技术,避免高浓度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
结语
總而言之,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稳定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来说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并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袁宝成.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及治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6):166-167.
关键词:城市环境环境污染污染治理环境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vironment awareness,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master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Urban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cludes air pollution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olid waste pollution control and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llution and harmness, differ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analyzes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 words: urba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contro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通常环境监测是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值进行测定,取得反映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的各项数据的过程。其目的是运用监测数据来表示环境质量受损程度,进而来探讨污染的起因和变化趋势,结合环境治理技术从而更快速、准确地控制和解决环境的核心问题。
一、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1、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已初具规模体系基本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到三级站环境监测站(县级站)的能力建设,无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管理或是物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就技术方面而言,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环境监测技术已发展有生物监测、物理监测、遥感、卫星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的监测体系。其次,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技术与水平也日益提高,如油份测定仪、电磁波监测仪器等。我国重点开发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与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也逐渐向自动连续性的监测系统发展,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2、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针对于各种不同的污染指标,到目前已经发明产生了相对应的治理新技术、工艺及仪器。清洁的大气环保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水净化技术等近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大气治理,各种除尘技术,脱硫、脱氮技术等以及工业废气的净化都取得一定效果;对于污水处理和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对于固体废物处理,废物的减量化明显且回收率高。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从仅注意少数几种污染物的单项治理发展到用先进的设备和投术进行综合治理,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已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监测
1、环境监测对象
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主要围绕水质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音污染监测、生物指标监测。就城市监测技术手段而言主要围绕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专用环境监测仪器和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
2、环境监测技术及应用
环境监测技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有不同的技术方法。
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中,主要使用一些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吸收光谱法、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
在专用环境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常用的COD测定仪在测定方法上有滴定法、库仑法、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氰化物测定仪中,国外已有可以测定不同形态氰化物的仪器。测油仪中,主要以红外法为主,其准确性、可靠性较好。
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国外环境常规污染物如CO、NO、COD等的便携式仪器早已成熟,便携式气相色谱(GC)作为现场分析仪器也已使用多年。这些都是应急监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环境保护的加强,能力建设投入的加大,监测应用技术和手段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有空气和废气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噪声自动监测仪器、3S技术等。其简便及其长效的监测平台也必将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中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及应用。3.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目前尚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监测系统整体能力不强,自动在线监测仪器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无法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其次,监测技术配套性差,可测项目不多;太精仪器、自动监测系统大多依靠进口。第三,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最后,在监测分析技术上,一些污染物缺乏一些标准的分析方法,一些监测技术尚不规范,应进一步提高应用监测分析技术。
三、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治理、废水治理、噪音污染治理以及固体废弃物治理等。
1、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主要有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包括机械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
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生物技术逐渐运用到污水处理上来了,且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这些方法运用于废水处理的三大类别:分离处理、转化处理和稀释处理。
噪音污染治理包括吸声降噪、隔声降噪、消声降噪、减振降噪。
固体废弃物治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和分离手段,来改变废弃物的结构和特性,已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主要的处理技术包括压实、粉碎、分选、脱水干燥、化学处理、生物转化处理和固化处理。
2、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小城市的环境治理的设备的落后,环境污染处理效率、质量低;关键治理设备还得需要进口,国内没有相关的设备支持;综合治理的能力较薄弱;我国制定的污染指标比较宽松;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新兴技术(像生物治理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对于废弃物治理的回收再利用率低。这些问题都在技术上限制了实践过程中环境治理的实施与发展。
四、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及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1、城市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城市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应落着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广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并加以广泛应用;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组建完善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另外,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项目上,以监测有机污染物为主;在监测分析的精度上,向痕量乃至超痕量分析的方向发展。其次,连续广泛使用自动化和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监测分析仪器趋于小型化和复合化,操作简便化。
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方向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方向应落着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烟气污染排放;加大综合治理设备的发展;加大对特殊材料的研发;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像生物治理方面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五、结语
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测试仪器、测试系统及数据分析仪器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要大力推进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鼓励测试仪器及系统的研发,并在制度和管理上完善我国环境测试技术的落实和基本普及。对于城市环境的治理技术,也要大力发展配套设备的研制和完善,发展新兴污染处理技术和处理方法,同时将治理放在污染之前,做好预防,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纺织行业 环境因素 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179-1
1 概述
纺织工业是对纺织纤维进行加工的工业。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棉、麻)、动物纤维(毛绒、蚕丝)、矿物纤维(石棉)三类;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又分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矿物纤维,合成纤维有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胺纤维(锦纶)、聚丙烯纤维(腈纶)、聚乙烯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烯烃纤维(丙纶)等。这些纤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纺织工业生产一般包括纺纱、织造、染整三大块,但不同类型的纺织业其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哪种流程,污染物均主要在染整过程,纺纱和织造过程污染较轻。主要的环境因素为纺纱、织造过程中产生的落花,织造过程中织机发出的噪声,机器检修时产生的废油,纤维的潜在火灾(一些合成纤维在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等。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染整过程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治理技术。
2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
染整过程一般包括前处理、染色及后处理三个部分。
2.1 染前处理
染前处理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上所附着的杂质及在纺织过程中所带入的物质,如染浆、油剂等添加物,染前处理一般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
2.1.1 烧毛。烧毛是将织物表面的纤毛经直接火焰燃烧的方式去除,使其表面光滑。烧毛过程是让织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一排由燃气组成的火焰屏,将织物两面的纤毛烧掉,然后进入水槽熄火,同时降温。此工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燃气的消耗、燃气和织物的潜在火灾、烧毛过程产生的废气(烧羊毛织物时有臭味)、水的使用和废水排放。
2.1.2 退浆。为了防止纱线在织造时断头,大部分纱线要上浆以增加其强度。浆料有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之分,天然浆料为淀粉类,化学浆料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但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将浆料退去,称之为退浆。退浆剂可以是酶、酵素、酸、碱等,将织物浸在装有退浆剂的设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浆料溶于水中而被去除。此工序环境因素主要有退浆剂的使用、水的消耗、退浆废水的排放。
2.1.3 煮炼。煮炼是染前处理的重要环节,各种纱线和织物在染前均需经过煮炼处理。煮炼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以外的各种粘附物质,包括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物质或纤维形成过程中添加的某些物质。如羊毛脂、羊汗、丝胶、油污等。一般棉织物的煮炼温度为120-130℃,煮炼剂为10-15g/l,煮后要用清水将棉织物清洗干净;羊毛织物的煮炼一般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为羊毛在较高的温度及较高的PH值条件下会水解。所以羊毛织物的煮炼温度为80-95℃(白胚煮炼选择90-95℃;色胚煮炼选择80-85℃),PH值调整在6.5-7.5,煮炼完成后要进行洗炼,洗炼一般为皂洗。加入纯碱将PH值调至9-9.5,皂洗后要进行冲洗,直至洗净织物为止。此工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纯碱、烧碱、皂液等),能源的使用、水的使用及废水的排放。
2.1.4 丝光。为了改进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如光泽、吸光性、拉伸强度及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需用较浓的碱对棉纤维进行处理,丝光用的烧碱浓度为200-300g/l,温度选择20℃以下。棉纤维用碱处理后生成碱纤维素。经过丝光后的棉布中会有一些碱残留在棉布上,这些碱对后续的印染加工有妨碍,需用稀硫酸将其中和并冲洗干净。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酸、碱)含碱废水排放、水的使用。
2.1.5 漂白。纱线及其织物经过煮炼后,大部分色素被去除,但天然纤维中仍残留有少许色素,需进行漂白处理,棉纱和棉制品常做漂白处理,羊毛及其织物一般不做漂白处理,合成纤维也不漂白。常用的漂白剂为次氯酸钠和双氧水,漂白后要对织物进行冲洗。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有漂白剂的使用及潜在泄漏、水的使用、冲洗废水的排放。
2.2 染色、印花
染色是指在有关染料组成的染浴中,加入其它助染剂,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白色纱线及其织物进行全面染色的一个过程。由于染料与纤维分子结构及染料性质的不同,染料对纤维具有选择性,即某种染料只适用于某种纤维。染色的过程非常复杂,既有化学作用又有物理作用。为了保证印染效果,常需加入多种助剂。
染料品种繁多,有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其中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主要用于棉织品的染色;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常用于毛织品的染色:分散染料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阳离子染料主要用于
腈纶的染色。
以活性染料对棉布连续轧染染色为例,其染色过程为:调配染料溶液轧染棉布烘干(红外、热风)轧碱液气蒸固色皂洗水洗烘干。
染色过程自始至终均在非酸即碱的介质中进行。所以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当采用酸性媒介染料或金属络合染料时,在染色过程中要加入红矾钠(重铬酸钠),故洗涤水中会含有六价铬,铬为一类污染物,需在车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至综合污水处理厂。
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酸、碱、染料、助剂)、能源消耗、水的使用、废水的排放(PH、COD、BOD、SS、色度、铬、六价铬、苯胺等)。
2.3 后整理
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选用某种组合化学品和后整理剂对染后的织物进行加工,使织物具有抗静电、阻燃、防皱、免烫、柔软感、防霉蛀等性能,所有的后整理剂多为树脂类的表面活性剂,以树脂做后整理的工业为例,其过程为浸轧预烘烘焙皂洗。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此工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整理剂、皂液),水的使用、能源的消耗、废水的排放、织物的潜在火灾。
3 废水处理
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的污染物是印染废水的排放,废水中含有染料、助剂、浆料、纤维素等。如果使用酸性媒介染料和金属络合染料,废水中还含有铬,铬的去除一般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调节PH值使之成氢氧化物沉淀。常用的还原剂为铁盐和铁屑。
印染废水可采用以下流程进行处理:格栅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汽浮池脱色池。
脱色剂可以使用次氯酸钠、双氧水、也可使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进行脱色。生化污泥经浓缩、压滤后进行焚烧处理。
4 清洁生产工艺
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是在染料选择时尽量选择环保染料(不含苯胺类物质);漂洗时采用逆流漂洗,以节约用水;丝光淡碱回收利用,冷却水循环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单体树脂联产;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UV单体;降低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1 单体树脂联产的优势
传统的UV单体生产需要五步水洗(包括三步碱洗和两步水洗),第一步水洗,主要洗掉一些水溶性物质和一小部分酸性物质,如催化剂、抗氧剂等;第二步碱洗,叫中和,主要洗掉单体里面的酸性物质,比如未反应完的丙烯酸;第三、四步碱洗,叫萃取,进一步洗掉里面的酸性杂质;第五步水洗主要进一步洗掉里面未完全分离出来的水溶性杂质。与传统UV单体生产相比,单体树脂联产生产UV单体只需一次水洗,主要洗掉一些水溶性物质和一小部分酸性物质,如催化剂、抗氧剂等;产生的废水大大减少,同时又保留了大量的丙烯酸,保留的丙烯酸可以作为下一步合成树脂的原料。所以单体树脂联产合成的树脂较一般的树脂具有低污染,低成本的优势。
实验证明,合成单体后如果不进行水洗,在下一步合成树脂时,单体里面的催化剂甲基磺酸、阻聚剂氯化铜等将会“吃掉”体系里面的环氧树脂导致酸值降不下来,所以必须要进行一步水洗。
2 单体树脂联产的步骤
单体树脂联产分两步合成,第一步,UV单体半成品的合成,酯化完成后只需一步水洗,里面保留了很多未反应完的丙烯酸,然后脱溶。第二步,低粘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或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利用UV单体半成品里面未反应完的丙烯酸作为一部分原料合成UV树脂,根据UV单体半成品的酸值,计算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酸或者苯酐等将体系酸值调至一定酸值,然后计算需要加入的环氧树脂的量,得出配方。
2.1 UV单体半成品的合成
合成UV单体半成品的配方(每100g的质量数,下同):小分子多元醇20~43;丙烯酸35~57;溶剂18~25;催化剂1.5~2;阻聚剂0.05~0.1;抗氧剂 0.3~0.4。
合成UV单体半成品的步骤如下:在四口烧瓶中投入一定比重的丙烯酸及其他原料和助剂,在加热套上装上四口烧瓶、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管。升温至70℃,然后缓慢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6~8h,在保温过程中,时刻注意回流速度,当出水达到理论出水量时,停止反应,然后降温水洗一次,静置分层,分液得到物料,然后脱溶得UV单体半成品,计算收率,并测量其酸值(10
2.2 单体树脂联产-低粘环氧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
合成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配方:UV单体半成品50~70;丙烯酸或酸酐3~10;环氧树脂25~32;催化剂0.3~0.4;阻聚剂0.1~0.2。
单体树脂联产的步骤如下:测量单体半成品的酸值,将体系按照一定酸值计算需要加入的丙烯酸或酸酐的量,得出配方,按照配方在四口烧瓶中加入反应原料及助剂,升温到100℃再缓慢升温到110℃,保温1h后,升温到118℃保温3~4h,测量酸值小于4(即Av
3 传统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步骤
合成传统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由下述重量份数组成:A组分 丙烯酸20~22.6;环氧树脂57.6~61;催化剂0.3~0.4;阻聚剂0.1~0.2;抗氧剂0.05~0.1;B组分UV单体15~68。
合成环氧丙烯酸酯的步骤如下:按照配方在四口烧瓶中加入A组分原料,升温到100℃再缓慢升温到110℃,保温2h后,升温到118℃保温2~4h,测量酸值小于4(即Av
4 具体实施方式及对比
4.1 合成单体
以单体PETA为例,单体树脂联产的PETA半成品的合成过程:按照季戊四醇23.66;环己烷19;丙烯酸55.5;甲基磺酸1.4;氯化铜上0.07;对羟基苯甲醚0.02;次磷酸0.35的配方比例投入物料,按照上述合成步骤操作,计算得到单体半成品的收率为95.5%,并测量其酸值为54mgKOH/g。
传统方法的PETA单体的合成过程:合成步骤一样,停止反应后,水洗五次,然后脱溶,得PETA的单体,计算收率(约为80%),并测量其酸值为0.45mgKOH/g。
4.2 合成树脂
单体树脂联产的配方根据测量上述PETA半成品的酸值为54mgKOH/g,计算将酸值调至110所需要的丙烯酸的量,然后计算所需要的环氧树脂的量,确定配方为:PETA半成品66.8;丙烯酸5.6;环氧树脂(GELR128 )27.2;三苯基磷 0.32;对羟基苯甲醚 0.08。
树脂合成过程及结果:在四口烧瓶中按照上述配方比列加入反应原料及助剂,升温到100℃再缓慢升温到110℃,保温4.5h,测量酸值为3.4mgKOH/g,降温出料,即得到低粘度的环氧丙烯酸酯,观察外观,并测量其粘度为6100cPa.s/25℃。
传统方法合成环氧丙烯酸酯渲,根据同质量的单体PETA得出配方如下:A组分 丙烯酸9.1;GELR128 23.9;三苯基磷0.1;对羟基苯甲醚 0.04;次磷酸 0.02;B组分 PETA 66.8。
树脂合成过程及结果:按照配方在四口烧瓶中加入反应原料及助剂,升温到100℃再缓慢升温到110℃,保温2h后,升温到118℃保温3.5h,测量酸值为3.2mgKOH/g,降温出料,观察外观无机械杂质,并测量其粘度为5100cPa.s/25℃。
4.3 两种树脂的比较
取两者合成的树脂各20g,都加入4%(0.8g)的光引发剂1173,搅拌均匀,备用。取一块干净的瓷砖板,用50微米的涂膜器各刮一处涂膜于瓷砖板上,做上标记,通过UV灯照,固化成膜,分别测量其干性、硬度、附着力、抗划伤、耐黄变等性能,做出比较。两者干性都是全干,附着力一般,抗划伤、耐黄变性能优异,单体树脂联产的硬度为4H,普通方法的硬度为5H,其结果差别不大。
由此可见单体树脂联产关键在于第一步在合成单体上,相对于普通方法有减少污水排放、物料利用率高、收率高等优势。单体树脂联产得到的树脂在性能上跟传统方法得到的树脂差不多,所以,单体树脂联产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污染的优势。
一般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不用单体PETA开稀,而是用TPGDA开稀,我们将单体树脂联产得到的树脂跟标准的环氧丙烯酸酯比起来,生产成本上因单体的成本降低而降低,也因单体水洗产生的废水减少,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性能上硬度明显增加。
5 结束语
单体树脂联产通过减少生产单体时水洗的次数,从而减少废水的排放,减少因水洗洗掉的丙烯酸的损失,从而达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环境污染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O441文献标识码: A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存的输电线路和变配电所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无线电干扰、静电感应等实际因素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输变电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遵照国家的标准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按照国家环保要求进行建设项目环评,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高压输变电项目电磁污染源
1.1工频电磁场
对电力工业电磁环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输配电线路上。因为点源(例如一个装置)所形成的电磁场,随距离的衰减很快,影响面较小。而输配电线作为线源,影响区域较大,它形成的场随距离的衰减要慢得多。
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中的高压电力设备与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电位差,形成了较强的工频(50Hz)电磁场。电力系统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源主要包括变电站中的高压电力设备和高压输电线路。
变电所运行时各种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在接地架上感应的电荷在变电装置所处广大空间产生的工频电场。由于变电所内带电导体纵横交错,带电设备和接地架构多种多样,变电所内的工频电场是一个复杂的三维场分布。
变电所内大部分区域,由于带电体和接地架构同时并存,离地2m以内电场变化很大,为准确的表征某点电场水平,一般需要同时给出地面和离地1.5m两个场强值。输电线下离地2m以内电场变化很小,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般可用离地1.5m处场强来表征该点电场水平。
交流输电线路运行时导线上的电荷在其周围广大空间产生电场。工程上常用电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来表征空间某点的工频电场。输电线路导线在档距内的弧垂是按悬链线变化的,因此沿线路方向距档距中央不同距离处导线对地高度是不同的,相应该处的各个横向截面内的电场分布也不相同。表征整个档距内的工频电场分布,可用沿线路方向距档距中央不同距离的各个横向截面内的场强分布来表示,也可用整个档距内各不同场强值的等场强来表示。由于档距中央导线弧垂最大,导线对地高度最小,线下场强最大,故工程上常用该处横向截面内的场强分布来表征输电线路的电场分布。
交流输电线路运行时导体中流动的负荷电流在周围广大空间产生的工频磁场。工程上常用磁感应强度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来表征空间某点的工频磁场。
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一般强度范围如下表,而交变磁场的强度则在10-6T的量级。
表1 不同等级电压时的电场强度范围
1.2 输电线路静电感应
输电线路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带电体通过电容耦合在其附近导电的物体或人体上感应出电压或电流的现象。静电感应水平由下列参数决定:输电线下的未畸变电场;受影响物体的感应电压;流过受影响物体的感应电流;受影响物体的对地电容和该物体的对地绝缘状况。
输电线路下及附近没有其他导电物体如车辆或行人时,仅由输电线路导线所带电荷产生的电场称未畸变电场。未畸变电场是决定静电感应水平最基本的参量。输电线下存在有其他导电物体如车辆或行人等,这些处在电场中的物体,由于静电感应在其表面会感应出电荷,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场叠加在原来电场上,从而改变了导体周围原来电场,这种被改变后的电场称畸变电场。
1.3 电晕及无线电干扰
一般情况下,110KV及以下高压电气设备不会出现电晕现象,通常220KV及以上高压电气设备在1.1倍最高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330KV及以上高压电气设备在1.1倍最高相相电压下,无线电干扰电压应小于2500μV。
多年运行经验和大量实测结果表明,满足上述条件的高压和超高压电气设备不会对周围居民区造成不良的电磁影响。
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电晕起始电场强度(如15KV/cm),会造成该处局部空气游离形成电晕放电,产生连续重复性的电流和电压脉冲,这些脉冲产生的高频电磁振荡,导致在电晕导线上出现经常性的电磁辐射,成为对无线电广播、通信的干扰源。输电线路电晕干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线路辐射的无线电干扰,对收音机和无线电发射台站的天线产生干扰;另一种是沿输电线路传播的干扰信号,影响电力线上高频载波通道的正常工作。
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有特定的频谱特性,在频率为100KHz附近的干扰值最大,随着频率增加干扰值很快衰减。由于线路电晕产生的干扰频段正好位于调幅广播频带范围以内,所以对广播中调幅波段的收听干扰最为明显。至于对电视广播的干扰主要是由于不良绝缘子和导线或金具上的毛刺放电以及输电线路对电视波的反射所引起的,消除这些缺陷,电视干扰即可避免。
2. 输变电项目电磁污染执行的环保标准
2.1 电磁辐射
国家环保总局的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对500KV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给出了推荐电磁辐射的评价标准和预测方法。其中,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具体见下表。
表5 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限值
2.2 无线电干扰
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规定了相应的标准。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在距边导线投影20m距离处、在晴天测试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允许值如下。
表6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允许值
2.3有关法规及设计推荐标准
有关的50KV等级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设计推荐标准如下,500KV等级以下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可作参考。
表7我国50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工频电场限值
3输变电项目电磁干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1 工频电磁辐射对人及动物的影响
为了弄清在长时期工频电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的生态效应,全球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尚未找到工频电磁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明确证据。尽管未能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解除公众的疑虑,不少国家包括我国均对工频电磁场的限值做了规定。
国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结论为较弱的磁场几乎没有生态影响;有关的研究结果如下:
3.1.1对人的影响
没有证据表明输电设备产生的电场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没有发现那些在高场强下工作的线路工人受到长期的健康影响;没有迹象表明电场(达12KV/m)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生育力及其孩子有显著的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讲,高达20KV/m的电场强度并不会引起紧张感。
3.1.2对动物的影响
有关研究尚未发现电场给动物的行为或健康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3.1.3对植物的影响
输电线路产生的电场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靠近输电线路的树枝会因电晕受到损伤,然而整个树的生长几乎没有减慢。
3.2 高频电磁波的损伤作用
交流电每秒振荡次数越多即频率越高,向四周发出的能量越大。工频交流电为50赫兹。高频为100千赫兹以上。电磁波按波长和频率分为高频、甚高频和超高频(微波)。大强度的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特别是年轻人刚接触时,反应较明显,出现头晕、乏力、失眠或多梦、心悸、出汗等,女工可有月经紊乱。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有些人会慢慢适应。原来有神经衰弱的人,症状可能会加重。微波对眼睛和的危害较大。高强度的微波可使眼睛的晶状体出现混浊,严重时发展为白内障,低强度的微波虽不会发生白内障,但可能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年龄提前。预防电磁波,主要是屏蔽发射源,防止波能泄漏,减低强度、减少接触。
3.3 安全性分析
国内外迄今为止尚无有关输变电项目引起重大环保问题的报道。实际上,输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以及其瞬间的电磁辐射变化,可能产生对无线电通讯的干扰影响,但电晕现象会在项目投入运行后逐步减弱并趋向稳定。此外还涉及一些环境生态问题,输电线路走廊建立及维护需要进行高大树木等植被清除;当输电线路与鸟类尤其是大鸟的迁徙路线交叉时,须考虑其相互影响并采取措施;输电线路路径林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时也需慎重考虑对待。
4电磁辐射的治理对策
4.1工频电磁场
适当控制高压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值,是防止产生静电感应的重要措施。
导线对地距离、相间距离和导线排列方式对输电线路的场强数值大小均有明显影响。增大导线对地高度,在初始时场强显著减小,高度超过20m后则减小的幅度很小。缩小相间导线水平距离对减小地面附近场强也有一些效果。导线呈三角形排列比水平排列对减小地面附近场强较为有利。至于双回路鼓形排列的线路,采用同相序布置时地面附近场强大。互逆相序布置时场强减小。但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则要综合考虑诸多技术和经济条件,选择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此外,用金属网代替金属板作静电屏蔽和交变电磁场屏蔽的优点在于节约材料和减轻重量。但金属网的屏蔽效能比金属板的屏蔽效能要差,而且所有金属丝交叉处必须焊接可靠。
4.2 无线电干扰
减少无线电干扰的最主要措施是合理设计线路的导线、绝缘子、金具,使得在工作电压下不产生显著的电晕放电。
4.3 公众认识的误区:
到2005年结束,这10年中将对以下3个领域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这3个领域是:
(1)射频场(频率范围300Hz-300GHz),包括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医疗仪器等;
(2)极低频场(频率范围:300Hz以下),包括发电、输变电、电的各种应用等;
(3)静磁场(OHz),包括磁悬浮列车,医学上的磁共振成象设备,工业电解设备等。
不少媒体宣传报道中,将电台广播电视、通信所用的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称为电磁辐射。实际上,电力系统产生的主要是工频电磁辐射,低频电磁辐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关键词】农村 环境污染 治理 思考
0引言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环境治理,其带来的环境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其中,农村作为我国发展的资源之本,其环境的优劣在对于能否在国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想真正建设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是之根本所在。
1现阶段国内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
1.1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方面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点污染源污染,第二类是面污染源污染。从污染源的查找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来看,点污染源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对于点污染源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我们依然可以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农村环境治理理念。但是对于面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真正地污染是非常难于治理的,其包含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常常包含有:农村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染、生活产生的污水污染以及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非常严重的生产污染等。这些污染源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往往具有“由点连成线、有线连成面”的污染趋势,其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往往的非常严重,并且具有很大的持续性。其中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以及相关的化学制剂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往往带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当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使用农药以及相关的化学制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对于使用过程中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的选择。
1.2现阶段国内农村环境污染采用的治理方式
众所周知,对于农村环境带来污染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农民日常生活带来的生活垃圾污染,这里所述的生活垃圾包含: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以及相关的固体污染物。其二是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主要指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由于农村污染具有上述两种污染源的形式,这就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不适合采用我们传统采用的“末端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因为常用的“末端环境治理”主要是针对城市之中一些大中型厂房带来的环境污染。如果我们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采用“末端环境污染治理”模式,这查找发现环境污染源是非常困难的。况且这类末端治理技术的采用对农村面源污染也是难以奏效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建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工作。现分述如下:
1.2.1国家应当逐步完善国内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国家的相关立法单位应当对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法进行定期的审核和修改,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其给环境污染治理带来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等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所以相关环境保护立法单位实现对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动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对于相关法律条文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研究,防止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
1.2.2在农村内部应当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对于现阶段农村实际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相关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进,最后对于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确定出合理的环境污染治理体制。
1.2.3要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讲究社会效益,摒弃经济效益为主的做法,以国家为主,用市场价格调节为重要手段,大力推行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技术替代传统农业技术,执行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合理设定使用量标准,坚决降低化肥、农药的总耗用量。
1.3现阶段我国农村污染治理的重点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引起国内农村环境污染的因素的是非常多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农村地区,影响其内部环境污染的因素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技术人员,对于不同的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的具体原因进行全面的勘测,最后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此外,对于各个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的因素在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分清主次,对于主要的因素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农民职业化,让农民掌握最好的现代农业技术,在“不降低农业产出总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足额补贴”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化肥、农药以及农膜的使用量,减少与约束农村环境污染源头。
同时在进行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对于农村内部畜牧业的限制,对于农村内部畜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此外,对于有些农村地区的水产养殖业我们也应当进行全面的控制,因为农村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矛盾体,在进行农村环境污染以及保护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农村内部的水产养殖业与水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逐步全面的做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双丰收,是现阶段治理农村水资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
2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国家以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将会不断增加,其中农村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基础,其污染治理一定要到位。这就需要相关的环境治理技术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艰巨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逐步增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锋,张祝平.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丽水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调查与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6:84-88.
[2]陈恒彬.构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二维”框架的路径选择――以邹平县张高村的环境状况为例[J].大连干部学刊,2007,07:25-27.
[3]李平.永兴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探析――基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视角[J].梧州学院学报,2014,01:36-41.
一、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我国中央政府首次正式提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随后,国务院和发改委先后出台《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其中都提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问题。直接推动“第三方治理”进入环保实践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该意见就第三方治理机制、治理市场、政策支持、组织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随后,各省纷纷出台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二)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优势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途径,并不违反环保法确立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相反,是对该原则的创新性实践。第一,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拓宽环境污染治理的资本筹集途径。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政府独自承担环境污染治理,也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瓶颈,而且实践表明,政府承担环境治理也存在资金利用率低的弊端。可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拓宽环境污染治理的资本筹集途径,将社会资本引入环境污染治理,弥补政府单独承担环境污染治理责任的弊端。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的PPP机制是引入社会资本的极佳契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让第三方企业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可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也提高环保资金的融资水平。第二,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利于提高治污效率和治污质量。营利性决定了企业并未将排污作为企业的生产核心环节,因此在资金、人力投入等方面都相对薄弱,也导致企业自身承担排污责任的效果差。而如果实施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会由专门从事排污的企业通过专门的资金、技术、设备投入实现排污,这样就大大提高治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应急处理污染事故的能力。第三,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实现生态环保工作市场化。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排污效益最大化。并且,随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可以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
二、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面临的法律问题
目前,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善的与其配套的法律制度,因此,在实施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法律问题。
(一)第三方治污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以前,我国对环境服务类企业实行资质行政审批制度,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了国家的行政审批权,也导致治污企业的市场准入程序简化,条件降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治污市场中治污企业层次参差不齐,很多治污企业设施不完备、技术不先进、资金不到位、治污效果差、履约能力低。因此,亟须通过法律专门规范第三方治污企业的资质、确保第三方治污企业规范运行。
(二)第三方治污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第三方治污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担保问题。治污企业可提供的担保物有限。首先,治污企业没有土地使用权可供抵押,因为治污所占用土地属于污染企业;其次,治污企业的治污设施不能作为抵押物,因为治污设施与污染企业的生产设施附着在一起。因此,亟需通过法律为第三方治污企业融资担保提供制度支持。
(三)污染责任的承担主体问题污染企业与第三方治污企业一般通过签订治污服务合同的途径建立法律关系,将治污责任转移给治污企业,但是,这仅仅是存在于污染企业与第三方治污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除此之外,尚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第三方治污行为。现有的环保法仅仅规定了国家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的处罚权,而如果第三方治污企业存在超排等行为,尚无法律规定支持环保部门对第三方治污企业行使处罚权。因此,亟须通过法律专门规范第三方企业治污行为。
(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监管问题通过环境服务合同将环境污染治理责任转移给第三方治污企业,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环境污染治理监管的难度。如果没有严格的环境污染治理监管制度,则第三方治污企业可能会倾向于不履行或不严格履行治污责任,进而影响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我国在环境监管方面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体制不顺畅、人员素质不高等缺陷。因此,亟须通过法律专门规定第三方治理的监管办法、程序等问题。
三、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律问题的解决
(一)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市场准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等要素对污染治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明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是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也是确保治污效果的重要制度性保障。使环境污染治理进入市场领域,必然会出现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从而导致很多污染治理企业的设施、资金、技术不到位,进而影响治污效果。因此立法应当按照治污类型明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从源头上为第三方治理市场规范化运行提供保障。
(二)拓展融资担保渠道针对从事污染治理业务的第三方治污企业,国家应当支持其通过债权、上市等方式融资。同时鼓励银行创新贷款模式,接受第三方治污企业提供的收费债权、应收账债等权利作为质押标的物提供担保贷款。
(三)立法明确相关主体法律关系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主要是在污染企业与第三方排污企业之间存在环境服务合同关系,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分别享有和承担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该环境服务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合同关系,合同履行的结果不仅仅只涉及双方当事人,还涉及公共利益,是污染企业是否履行环境义务的标准。因此,环境监管部门要参与到污染企业与第三方排污企业履行环境服务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双方是否履行合同义务以及是否履行适当进行监管。综上,亟须完善第三方治理立法,对三者的权力、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规定,以保证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实现。尤其要明确污染治理责任主体。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也指出要明确环境污染治理相关各方的责任。因此,立法应当明确污染治理责任主体应当包括污染企业和第三方治污企业。就排污企业而言,其与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企业签订环境污染治理合同的目的即转移治污责任。如果立法确定治污责任转移给第三方企业,则污染企业将不再承担监管责任,可能因为第三方企业的违约等行为不能达到预期合同目的;如果立法确定治污责任仍然由污染企业承担,则污染企业可能不会选择第三方治理,那么现有的污染企业自己治理污染的弊端将无法解决。因此要通过立法明确污染企业和第三方治污企业双方同时为污染治理责任主体。虽然污染企业与第三方治污企业通过签订污染治理合同明确了第三方治污企业的治污责任,但这只是双方合同的约定,在行政法律关系上,污染企业的治污责任仍然没有解除,污染企业仍然要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如果第三方治污企业没有履行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则污染企业仍然要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这样规定实际上是赋予污染企业对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管义务,以确保污染治理效果的实现。同时,第三方治理企业根据环境污染治理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合同责任。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了排污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根据该规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并不能解除排污企业的治污责任。
1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较好的地区多为一线城市,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在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管理能力薄弱,制约着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如下:
1.1存在“两种模式”的弊端
所谓的两种模式。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存在困难,费用花费较大。二是,相关治理技术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地区之间的治理和管理也具有双重标准,无法保证城市污染建设的正常运转。
1.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有限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理手段,无法保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也不能发挥管理的效力。例如,我国南京在2012年治理水污染中,虽然运用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理对策,但是却没有形成制度规范,在实际管理中缺乏效用。
1.3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起步较晚,在众多排污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企业。但是从中国大环境上着眼,很多城市的认识还相对薄弱,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都有待提升。
2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应该采取的有效方式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在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我国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建设工作,根据污染设备建设的实际,完善相关管理对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
2.1加强社会城市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法律是规范行为的基准,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建设问题的核心,也是引导工作积极开展的重点,有助于规范运营单位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国相关管理机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鼓励城市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通过法律的制定明确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为城市环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2.2环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励政策
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扶持和鼓励环保与社会管理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必须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上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的治污能力,使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管理服务尽快实现市场化。例如,国家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营服务方法,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充分发挥治理功效,为相关机构提供一定政策上的优惠。
2.3强化监督职能
有效地监督监管是保证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良好运转的保障,也是做好管理的有效环节,对此,环保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运营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保证管理运营朝着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环境污染治理要采取双赢机制
环境污染治理要注重双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投入,使城市环境治污的市场空间得到扩展。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平衡双方的利益,使城市环境治污企业在优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空间。另外,治理机构还要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运营经费,这项经费的开支必须要低于排污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从而取得运营市场的最终认可,实现运营公司与排污企业的双赢。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