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训练方法范文

高效训练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训练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训练方法

第1篇

平躺在床上或地板垫子上,背部紧贴床面(或地面),双手握紧床头固定上体,双腿同时上举、同时放下,反复多次。

动作要点:身体容易晃动,可找伙伴顶住上体以防止身体晃动。如果想最大限度锻炼下腹部,在每次动作的最高点,应尽量抬起臀部,以充分调动下腹部的肌肉。如果觉得这个动作难,双腿可以微弯来降低难度,以完成动作。

2、深蹲

两脚与肩同宽站好。抬头平视前方,膝盖弯曲直到臀部离地面仅有十多公分。往下的时候,上半身缓缓前倾,直到肩膀前凸超过膝盖。不过要确定膝盖并不要超过脚趾(这样会导致膝盖疼痛)。接下来,保持脚踝胋地,只用两腿的力量慢慢站起来。

一开始,试着面对墙壁做练习,脚趾离墙面约10至15公分。这是个极佳的矫正方式,确保你的膝盖不会过于前凸。

3、收缩肩膀

平躺地上,小腿搁在长凳上,然后收缩肩膀,在上腹部创造一个弧形,就好象要向前滚翻一样。做动作时不把头伸得太靠前,因为这意味着背部将离开地面,这样臀部便开始分担本应由腹部进行的工作了。下降时,让肩膀缓慢地回到地面,始终不松弛腹肌。许多人做这个练习时喜欢把手抱在脑袋后面,这样做的结果,只是把头向前拉,而不是整个身体的曲屈。

4、空中踩单车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将腿抬起,缓慢进行踩单车的动作。呼气,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触碰左膝,保持姿势2秒钟,然后还原。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5、悬垂并腿

做这个动作时首先应注意避免摇摆,应把身体绷紧,控制动作速度。为了刺激肋间肌,双膝左右转动,这也锻炼了腹斜肌。正确举腿的要点是臀部略向前伸,如果只是简单地举腿当然很舒服,但那只是刺激臀部而不是腹肌。动作速度因人而异,但应确保放腿过程缓慢,以防止摇摆。记住,你的目标是练腹肌,而不是用你能做的任何方式把腿抬起。如果你发现完全伸直双腿做这个动作有困难,可屈膝做。到腹肌变得有力时,再逐渐伸直双腿做。

6、健身球卷腹

第2篇

关键词:中学篮球;高效训练法;实力提升

近年来,我国球类事业发展迅速,其中篮球类的发展更是一枝独秀,无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或大学,都专门设立了篮球这门学科和社团,而且在社会上的大部分青年都热爱打篮球,因此篮球赛也发展迅速,但纵观来看,很多篮球队伍的实力都普遍较低,提高队伍实力刻不容缓,总结分析之下,高效的篮球训练方法是提高队伍实力的关键,以下我们就浅谈一下高效率的篮球训练方法。

一、深度提升个人的篮球技能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在篮球中也一样,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都不同,所以,在球队里打的位置也不同,有人是中锋,就有人是前锋,为了使团队实力强,队员的实力就应该强。没有人天生就会打球,所谓的篮球天才也是经过艰苦的训练才成为真正天才的,所以,第一步是根据每个人的优劣点,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提升每个人的篮球技能,以下以中锋为例子。打中锋的人,一般个子较高,腕力比较强,但在中锋必备的条件中,还需要他们有良好的弹跳力和缜密的分析力。缜密的分析力是在多场的篮球赛中总结出来的,胜任中锋的人必定是一个技术娴熟并身经百战的人,因为经验是无法练习的,所以,分析力只能靠自己积累,但良好的弹跳力是可以练习的。如:

1.极限短跑

每周进行4到5次的50米极速短跑,大概每次做4到5次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来回极速短跑,一定要来回,这样才可以锻炼你的瞬间转向力和脚部的瞬间爆发力,还有在训练极速短跑前,一定要做好热身,一定要完全做好,因为没有做好热身就去练习极速短跑,会导致严重的腿部肌肉拉伤。

2.大青蛙跳

小时候总觉得“青蛙跳”是一个惩罚的项目,但实际上“青蛙跳”是一个十分有效锻炼脚部弹跳力的方法,这里所说的“青蛙跳”是“大青蛙跳”,就是跳的幅度、高度和远度要更大、更高和更远,也是一个星期3次,每次大概30到40个,当然前提和极速短跑是一样的,必须做好热身运动,防止拉伤。

二、组成组合,助攻胜单攻

一个队伍里,不可能永远一个人单打独斗,中锋不可能永远守住内线,前锋也不可能永远成功地单独运球上篮,所以,提高队伍实力的第二个高效法是组成组合,当然组合不能随便组合,形成组合的这两个人必须要有高于其他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和信任度,挑选好组合后,就要进行必要的默契度和信任度练习,如:

1.传球训练

这里所提到的传球训练和一般的传球训练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传球还是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是通过花式来传球,也可以说是“花式篮球”或“街头篮球”,本意就是这两个人在没有准备之下,一起完美地完成一个或几个花式传球,这是一个非常考验默契度的训练,因为篮球的花式千奇百怪,所以,前期的配合会有一定的难度,但熟悉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不仅可以提高彼此间的默契度,还能提高女生的吸引力。

2.3比2训练法

所谓的3比2,其实就是三个人和两个人打篮球,两个人一队的是组合队,一般来说,两个人要赢三个人是不公平的,但训练时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两个人处于劣势,所以要赢的话,就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所以运球、传球、进攻和投篮的每一步都要准确,在如此思考之下,他们就学会慢慢地信任对方。

三、团结信任打好团队战

正如第二点所说的,助攻胜过单攻,篮球赛也是助攻赛,只不过是全体成员助攻,想要球队实力强,就要打好团体战,这里就要求每一个队员之间都要有高度的默契度和信任度,虽然都是默契度和信任度训练,但团体训练的方法却和组合训练的方法完全不同,如:

1.长跑法

长跑,就如字面解释一样,长时间地跑步,每天由队长带着所有队员长跑1到2个小时,注意跑前一定要做好热身。长跑过程中,不时地喊一下口号,互相之间还要注意,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体能不一样,好的人可以跑更快,弱的人往往跑在最后,通过这个训练主要是训练一整支队伍的节奏,让快的人慢一点,慢的人快一点,在赛场上更合拍、更有节奏地打好团体战,而且长期的长跑训练更能让人产生感情,使彼此间的默契度更高。

2.抛水果游戏

在幼儿园里,每天小朋友们都会玩着一个叫“抛水果”的游戏,原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成一个圈,相互间不停地抛篮球,中间有一个人负责抢篮球,要是被中间的人抢到了球,抛球的那个人就要和抢球的那个人交换位置。为了不让中间的人抢到球,围成圆圈的人就要相互间信任,然后传球,这样他们在游戏中就会不知不觉地相信彼此,坚定地抛出球。

关于中学篮球高效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一个队伍实力提升的过程却是一样的,都是用心和努力,都是汗水和时间的结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更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任高卫.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西安市中小学课余篮球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11(02).

[2]孙钦宝.临沂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2(16).

第3篇

2、每一个动作都要缓慢进行。每个动作放慢2到5秒,长远来讲会让你更快地塑形成功。很多人做腹肌锻炼经常用力过猛。

3、做站立的仰卧起坐。准备好深蹲的姿势,把手臂像做仰卧起坐一样放在头后。深蹲,起来的时候让左膝盖触碰右肘。确保在锻炼的过程中腹肌都是收紧的状态。让手肘靠近头部,然后扭转让它们靠近膝盖,不需要触碰到。主要由腹部发力。重复10到20次。

4、做自行车式的仰卧起坐。腿放在桌子上,背部躺在地上,腹肌用力向上直到肩膀离地。手像做仰卧起坐一样抱住头部。扭转的时候伸展右脚,尽量让右肘触碰到左膝。复位后伸展左脚,让左肘触碰到右膝。每一侧重复10次。

5、抬小腿。手像做仰卧起坐一样放在头后抱住头部。腿伸直,就像你正在天花板上走。在不让腹部突出的情况下尽量放低腿部的位置,尽可能的贴近地面。用力弯折让腿部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正确地完成这个动作,可以锻炼从下腹部到背部的腹横肌和底层的腹肌。重复12到20次。

6、每周做3次伸展运动。每周3次负重或非负重的机械锻炼超过30分钟,可以更快的减去脂肪。在举重的时候腹肌要收缩。有一个额外的好处是,力量训练一般要你的核心肌肉保持静止一段时间,这样你就可以更快的塑造腹肌。

7、保证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容易变胖。这也许是因为你的身体不休息,没有办法处理压力激素。

第4篇

关键词:乒乓球;训练方法;课堂教学

在高校的乒乓球课堂中,有很多学生是头一次深入接触乒乓球运动,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技战术,需要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此提升学生自身的乒乓球技战术能力,让学生能够更自由地从事一些乒乓球活动。

一、几种常用的乒乓球训练方法

1.多球的训练方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多次的反复击球练习提升学生的基本动作能力。多球练习是最简单直接的训练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练习者的基本技能,另外多球练习有助于纠正练习者的错误动作。多球训练法尤其对于初学者的技能成长效果最好,毫无疑问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通过多球训练能够节省很多练习时间,让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快速定型。但是当前乒乓球课堂的多球练习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往往因为课堂中学生较多,让每名学生进行多球练习的时间就变得十分有限了,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发球机等设备辅助教师进行发球、攻球,帮助学生进行多球练习。

2.比赛训练法

通过乒乓球比赛来检验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掌握情况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比赛中,学生既紧张又兴奋,精神高度集中,那么我们将这种比赛模式引入到乒乓球练习之中势必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比赛与训练相结合,以赛代练,让学生在比赛实战中成长锻炼,也能够让自己的技术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3.步法训练

步伐是乒乓球运动的根基,所以练习上肢技术动作的同时,应加强对步伐的训练,正确认识步伐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乒乓球步伐包括五大要素,即准备姿势、判断与反应、脚蹬地的力量、身体重心的变换、腰的灵活性、脚步移动的方法等。步伐的基本训练方法可分为单一步伐练习和复合步伐训练方式,单一步伐练习适用于基础训练,随着自身乒乓球技能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一些复杂性步伐,类似侧身步、交叉步等,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步伐。另外,通过多球练习来强化这些步伐,并不断提升熟练度,最终形成复合步伐。

4.基本体能训练

(1)速度训练。乒乓球是一项攻防节奏转换较快的运动,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和移动能力,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速度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30米、50米、100米等形式,重点放在对运动员爆发力的培养上。

(2)耐力训练。乒乓球比赛往往是一系列的比赛,而非一次性能够完成,所以,运动员应该具备持久的耐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最终的胜利。对于耐力的训练方式可以采用诸如(400m+600m+800m+1000m+800m+600m+400m)x3的跑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量和强度做调整,每次训练心率控制在160/min以上,然后恢复到120/min以内时,再进行下一组内容的练习。

(3)力量练习。要想打出高质量的回击球,速度、耐力是其中两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力量因素,需要运动个体的全身力量协同配合,包括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对于上肢力量的练习,我们可以采取杠铃或俯卧撑等方式,腰腹亦可以采取负重或克服自身重力等方式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举腹等方式,下肢力量就可以采用负重直膝跳、蹲踞杠铃等方式。不同部位的练习可以放在一起,协同练习。

二、乒乓球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个体身体素质不同,所以在制订训练内容方面亦应该按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于体能素质较差的可以适度增加训练的强度,对于身体机能水平较好的可以更多地安排一些动作技能方面的训练,科学安排,分层处理。

2.由易到难,难易结合

球技的掌握应由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当中要将单一动作与组合动作训练进行合理搭配,体能训练负荷亦应逐级递增,训练中注重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的阶段,质的要求亦应该有所区别,训练要有的放矢,逐步提高不同阶段的标准,反复练习,通过一定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提升。

三、结语

乒乓球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有着广泛的学生群体,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在各高校之中乒乓球课程也成为了必开的课程之一。在教学中每一位乒乓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个体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升学生个体的乒乓球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贾建学,钮力书.教你乒乓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第5篇

摘 要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力度,将重点放在高校体育人才培育中。近几年,网球运动的发展,促使研究者对高校网球教学投入较大的心血,提出多维训练的方法。多维训练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本文通过对多维训练法进行研究,探讨一下其对高校网球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高校网球 多为训练法 应用研究

多维训练法是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中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以网球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和网球感觉为研究对象,以此提高网球运动员在高校训练中的技术水平,促进网球运动员综合性的发展,而且多维训练法不仅对资深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有精湛的促进作用,更是可促进初学者迅速掌握网球基础技能,因此强化了网球运动中细节的重要性。

一、多维训练法在网球训练中的体现

在高校网球训练中,多维训练法的体现是非常明显的,其与传统的网球训练方法不同,多维训练法将物理因素和特殊运动因素引入到高校网球训练中,利用网球训练的动作与身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训练关系,利用多维训练法,一方面将高校网球训练中的细节动作进行分析和分解,便于高校网球训练中教与学的高效结合。

多维训练法主要是通过维度的作用对网球训练进行探究,例如以网球的运动趋势为研究因素,多维训练法可将高校网球训练中网球的运动趋势作为核心结构,对其形成体系化教育,实行运动趋势的“分—合”及“合—分”研究,利用网球运动趋势的慢动作进行双向路径的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感知能力,促使学生对网球的运动形成一个空间上的理解,以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高网球分析的能力。

二、多维训练法在网球训练中的应用

多为训练法在高校网球训练中的应用点是以学生网球训练过程中的球感、动作姿势以及思想为对象的,因此多维训练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维训练法在动作定型中的应用

高校网球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规范动作要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实现网球训练过程中对动作的定型,如何做好动作分步与整体的综合配合,通过多维训练法都是可顺利实现的。

教师根据网球训练中的动作制定三维空间教学图,充分让学生体会动作的取定方向,感受网球训练动作的多角度规范性,实现动作整体与分解的结合,例如网球动作训练中的握拍技术,网球球拍的握拍技术对运动员发力和回旋都是由帮助的,利用多维训练法将每一个动作进行同类型属性级别的划分,展示不同角度手腕发力的不同之处,教师通过多维训练方法将握拍技术进行多维度展示,促使学生形成动态的动作分解;步法移动技术,此技术是网球训练中的基础步法动作,在多维训练法中,将步法与身姿作为共同训练的因素,通过每一个步法动作对应的身姿及身姿重心进行多维度分解示范,例如如何采取步法和身姿的搭配的多维训练法会保障击球的力度最合适;击球控制技术,多维训练法在此技术中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击球技术本身的立体感极强,而且其需要掌握的技术要领较多,依据纬度分类,可将运动员与落点网球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促使形成多维立体的教学方式,让运动员概括了解网络曲线运动与击球技术之间的维度关系。

(二)多维训练法在感知过程中的应用

多维训练法在高校网球运动中的应用最主要的体现即是感知网球运动过程中的受力、运动路径以及网球落点的规律,在培养运动员网球感知网球运动的能力中,以运动员击球为研究对象,在各项技术要点的作用下,运用维度对整体动作进行划分,如:可将网球在运动过程中的路径和落点进行同一维度的划分,作为网球运动员感觉意识的判断因素,将运动员对网球采取的回击动作,身体站立时的基本姿态,手臂发力的方式以及综合动作划分为同一维度的知会因素,形成多维训练法中的感知因素,同时以网球运动的技能训练在形成一个维度,采取多维训练法与人体结构和运用学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网球运动中的规律因素,通过多维度的划分,提升学生在网球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训练或赛场上,可正确判断回球的基本运动情况,而且将多维训练法融入到网球训练中,对运动员有效实现基础姿势与技术动作协调执行起到促进作用,便于高校学生在网球训练过程中形成快速思维,迅速感知的能力,加深其网球技术的掌握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网球训练中采取多维训练的方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网球训练的质量,促进网球技巧以及基础知识在训练过程中有效的传递,而且多维训练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高校网球训练的内容,更是在空间和能力的角度上,深化了网球训练的体系内容,帮助高校学生在网球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运动精神。

参考文献:

[1] 戴婷婷,史海鹏.浅析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法[J].新西部(下半月).2010(08).

第6篇

摘 要 网球作为一项绅士时尚的运动项目,多球训练的教学方式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得到了高度认可。文章叙述了高校网球的教学现状,明确了多球训练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多球训练方式的利弊,提出了实现高效多球训练方式的有利措施,保证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网球 教学方法 多球训练

随着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绅士的网球运动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广泛爱好。高效的网球教学方式引起了教师的深思。然而多球训练是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所谓的多球训练是指连续不断地送出不同力量、不同速度、不同角度、不同落点的球。训练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技术的掌握,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高校网球教学现状及多球训练的目的

(一)高校网球的教学现状

网球作为高校热门的体育课程受到学生们的高度喜爱。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校网球的教学实践中仍存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网球教学班的学生较多,课堂练习的强度和密度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直接影响了网球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学校所设置的教学学时比较少,同时网球教学属于课外教学模式,受到天气的影响相当大。这必然会大大的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要求学生全面的了解网球理论知识、掌握网球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网球战术水平,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目的是极为困难的[1]。

(二)高校网球教学中实现多球训练的意义

网球作为一项绅士高雅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未免会受到人们的偏爱。然而网球又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体育项目,只有真正掌握网球的规范技术动作,才能真正发挥网球本身应有的作用。目前,针对选修学生多、学习时间短,训练场地有限,多球训练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教学老师的认可,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点内得到更多的训练机会,方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网球技术。

二、实现多球训练的利弊

(一)多球训练方式校网球教学中的好处

多球训练可使学员在相同的训练时间中得到更多的击球机会。有利于学生更快的学习网球技术、促进学生动作定型的建立。然而普通学生在学习新一项动作初期,往往会出现肌肉紧张、身体僵硬等现象,对动作缺乏感性认识,多球训练动作的重复性较高,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规范的网球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多球训练的网球教学方式能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学习初期,学生对于动作掌握度不高,对动作规律不够理解,导致动作不协调。多球训练时老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2]。

此外,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网球学习兴趣。毕竟在多球训练中,老师有更好的机会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多球训练方式在网球教学中的弊端

多球训练方式虽然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对网球技术的掌握,但其中仍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多球训练方式未能使学生很好的对来球进行准确定位判断。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送出的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然而在实际的网球比赛过程中,来球的线路、速度、落点等时刻都在变化。因此,多球训练的教学方式削弱了对学生快速分析、定位判断等能力的培养。

其次多球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击球之间动作联系性。在多球训练中,教师送出的球较为密集,使学生缺乏掌握每一拍球之间的内在联系,仿佛是在机械性的接球。不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实际比赛的节奏,容易产生机械化的思想和动作,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很难发挥出战术水平[3]。

三、如何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多球训练教学

(一)实行合理的教学方法

网球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体育课程,鉴于多球训练方式的特殊性,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并快速的提高学生的网球战术,教师应该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可以实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多球训练的优势,保证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及精神集中度,有效提高学生网球战术水平。

(二)保证教师的巡回指导作用

学生对于网球的学习仍处于初级阶段,对理论知识及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均比较片面,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许多错误的动作。此时教师的巡回指导极其重要,不仅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还能对学生针对性辅导,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网球战术。

(三)根据学生的进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权衡好学习的难与易,进度的快与慢,结果的量与质,保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动作的扎实掌握,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优越感,同时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4]。

(四)适当实施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

在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方式的确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但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网球战术的掌握程度,灵活的应用多种训练方法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可能会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果。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36-0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具有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功能。学生由于课外没能更多地阅读有益于写作的书和观察社会生活,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干巴,内容陈旧空洞,缺乏新意。作文难教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认为有效的写作训练,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兴趣指引导学生个体写作的动机和喜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实教学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掌握得较好。激发学生写作的渴望和写作的内驱力,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产生我要写的欲望,应侧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变难为易,让学生品尝乐趣

作文难教,学生怕写。长期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厌恶作文,怕作文,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取得写作上的成功,品尝到作文的乐趣,毫无疑问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会更持久。

1.先听后写。教师将一些生动有趣的事或给人启迪的故事,用作文的形式讲给学生听,然后激发学生:“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学生一听,拿起笔将故事完整地写了下来,有些学生还加了一些精彩的情节。

2.先实践后写。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一些事物,或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些活动,要求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叙述,再让学生写。如写一次活动,教师有意让学生参加这方面的活动,并且要留心活动的全过程,记住活动的主要细节。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这些活动的过程,目睹了当时的人物表情、动作,体会到了人物心理,学生在活动中始终情绪饱满,充满乐趣。学生在习作时,因为素材充实了,感到确实有话可写,因而写起来顺当,也不怕写了。这样,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叙,兴趣盎然。

3.以图写文。小学阶段有不少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指导学生看图作文,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弄清图中的大意,然后把图中的事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事物形象结合起来,边观察边想象,做到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看、思、说、写紧密结合起来。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图画,展开讨论,弄明白图画中内容的来龙去脉,前后联系,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口述与表演”进行模拟训练。再要求学生动笔写。

4.即兴习作。抓住眼前事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新鲜事,唤发起学生的兴趣,给人以启发,教师可抓住时机,当场点拨,口述一番,马上布置学生写。比如有个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搞小动作,以致有时影响了上课,这时,教师应立即进行批评教育,从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加以渲染,使学生身临奇境,然后即刻让学生对刚才的情景进行描述。

5.材料引领。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根据某个材料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然后进行写作,这种写作都是在原材料或写作提纲上进行,学生有据可依,有物可写。如《滥竽充数》、《掩耳盗铃》、《狼和小羊》等课文的续写。

(二)保护和延续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调节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断强化学生这种高昂的情绪,使得这种体验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习惯。

1.宣读法。把学生写的作文在课堂上进行肯定式赞赏。在讲评中,对写得好的地方,反复朗诵,特别是组织学生朗读,给予鼓励或期望式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加作文内动力,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

2.竞赛法。在教室墙上设一个作文角专栏,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用稿纸抄写,按老师提出的标准,大家评出“优秀”、“良好”、“一般”三等,然后按等次贴在专栏里。每两周评一次,看谁的作文获得的优秀最多,谁进步最大,班中的学生好胜心强,谁都想争优秀。这样学生暗暗开展了竞赛,时刻注意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素材,体验酸甜苦辣,注意博览群书,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写作水平迅速提高。

3.背诵法。选出学生写得较好的作文,加以润色,或是摘录学生作文描写得较好的作文片段,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录在读书笔记本里,作为范文背出默写出,供学生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4.互改法。传统的精批细改,搞得教师身心疲惫,况且效率不高。从学生角度来看,压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毕竟,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与教师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的精批细改,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或组织学生互改,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来,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强化口头作文

在训练写人记事的文章时,指导学生用“四要素扩展复述法”进行练习。也就是先简单用“四要素”把事情交代一番,然后加上“环境描写”,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进行练习。为了增加口头作文的趣味性、活跃性,在训练时可采取集体、小组、个人相结合,或是师生“接龙口头作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训练得开心,参与的情绪很高昂。与此同时,每当口头作文结束后,都要求学生把刚刚口述过的内容再整理记录下来。这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训练方法,虽耗时,却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三、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所谓写作思维,是指用丰富的联想,快速构思文章,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思维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在头脑里想想怎么开头、结尾,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等问题。每次作文前都进行“联想训练”,做法是:老师命题后,学生根据老师教给的审题、选材、构思等方法,闭上双眼,迅速展开联想,这个过程限时5分钟,到时后马上要求每个学生用3分钟进行口述自己所想到的。小组内进行,教师抽查,进行交流讨论。

四、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

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写作。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总之,一切都要立足于一个“快”字。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通过训练,这个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内开展快速作文竞赛也是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好办法,一搞竞赛,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刚开始进行速度训练时,有些学生是跟不上的,40分钟怎么也写不完。这就要求教师多加鼓励,切忌指责,但绝不放松要求。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写完也要收卷。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文就有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书写方面,只要字体工整,文字规范就行。个别字迹潦草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书写指导。

第8篇

摘 要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其功能主要是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传递力量,可以弥补人体核心区域在传统训练中的不足。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和传统的力量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列举了几种在高校学生田径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手段,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核心力量 高校 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对发展力量、敏捷、神经肌肉的协调非常有用。坚持长期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有效地发展核心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有利于脊椎和骨骼稳定性差,保护脊椎的健康,预防和治疗腰椎脊髓疾病,改善平衡和改善身体姿势,使身体运动更轻松,减少受伤的风险。根据高校学生的身体特点,设计一些相应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其运动成绩。

一、卧撑腿臂平伸挺髋

身体呈卧姿,上体的一侧小臂和手掌支撑身体,另一侧的手臂与地面平行伸直;与支撑手臂的异侧下肢和前脚掌支撑身体,另一侧的下肢与地面平行伸直。支撑臂的肩关节与躯干的夹角、肘关节的夹角及支撑腿与躯干的夹角都要保持在90°;平举的手臂和下肢要尽量与地面平行;臀部、躯干与颈部要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学生在刚开始做该练习时,本体感觉差,不能准确的控制身体的重心,导致身体发生摇晃,甚至是动作变形。在训练的初期经常会出现平举的手臂和下肢不能规范的保持在水平位、躯干容易发生侧倾、臀部、躯干与颈部不能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等问题。

二、仰卧臂撑挺髋提腿

身体仰卧在海绵垫上,双腿自然分开,挺髋提臀,前臂撑起上体,肘关节成 90°,上臂与躯干的夹角为90°,然后抬起一条腿,用另一条腿的脚跟支撑身体。

该练习对髋关节的力量和腹直肌的力量要求较高,顶髋的幅度是训练的关键点。

三、侧卧臂撑挺髋提腿

侧卧海绵垫上,单臂的手掌支撑身体,支撑臂与躯干的夹角为90°,另一只手臂紧靠在体侧;下肢单脚外侧支撑身体,挺髋提前另一条腿,保持悬空姿势。

该练习需要有较强的核心力量,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本体感觉,即挺髋后,不仅在冠状面内使躯干和髋关节在同一水平线,同时在矢状面内也保持躯干和髋关节在同一水平线上。

四、仰卧抱单膝挺髋

该练习是动力性练习,仰卧垫子上,一侧腿膝关节屈约 90°,同侧脚掌支撑地面;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将大腿拉进身体,同时用力挺髋,髋关节伸至极限,使臀部和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该动作可以使大腿在髋关节顶至极限条件下增大前摆幅度。

髋关节要伸至极限,即腹部不能明显的看出有弯曲,并且髋关节伸至极限位时,停滞5秒,然后轻轻的落下臀部。

五、侧卧香蕉姿势两头起

侧卧海绵垫上,双臂在头顶伸直合十,双脚并拢。脊柱向上侧曲,使双肩和双腿离地,身体呈“香蕉”姿势。

注意使脊柱侧屈的同时,在冠状面内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有些学生由于本体感觉不强,在脊柱侧屈的同时,脊柱还做前屈的动作,降低了使脊柱侧屈肌群的负荷强度。

六、单一器械训练

运用器械单一训练在训练起初,常用器械如平衡板、瑞士球、力量练习器械、悬吊绳等。这类训练方法能有效动员和增加核心区域深层小肌肉群参与工作。

七、综合器械训练

使用器械做综合训练在训练中期进行运用单、双足站立于瑞士球上,做各种上肢负轻器械拉、推、举、下蹲、躯干扭转等动作。以腰腹为支点在瑞士球前面、侧面和后面的蹬腿、屈伸、旋转、侧踹练习和瑞士球上组合练习。利用综合练习可以训练神经和肌肉系统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能力。

八、负重阻力训练

训练后期负重阻抗训练以躯干部位肌肉群力量训练: 卧推、仰卧左右交替直臂拉、坐姿负重转体、站姿负重转体、侧卧单腿外展俯卧提铃、俯卧飞鸟、侧卧前后水平摆腿、侧卧体前上下举腿、双腿悬垂伸髋举腿等; 以臀部为支撑点进行腰腹肌力量的两头起挺身训练,目标肌群为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骼腰肌、股直肌负重俯卧背起; 动力性和静立叉训练,目标肌群是腹直肌、骼腰肌。

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和传统的力量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传统力量训练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核心力量训练也是适用的,但核心力量训练的要求,功能、机制、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力量训练并且有显著的特点。以上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可以有效的发展腰椎、骨盆、髋关节附近的肌群的肌肉力量,并且在增加人体核心区域肌群力量的同时,节省运动中能量的额外损耗。

参考文献:

[1]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9.

[2]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24-26.

[3] 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训练[J].体育科学.2007,(9).

第9篇

摘 要 在新疆高校足球专项课技战术教学训练中,应依据教学任务、内容和新疆学生实际,结合足球技战术教学特点,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足球 教学训练 方法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得最为广泛、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世界高水平球队都是讲究技术的队伍,在比赛中他们利用娴熟的技术牢牢控制场面和节奏。在我国普通高校都开设有足球专项课程。足球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足球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战术水平。针对新疆高校足球教学实际,怎样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数内,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校足球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新疆高校足球技术教学现状

技术教学从实质上讲是综合素质教育和运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有目的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动态过程。现在新疆大多数高校基本沿袭传统的教学、训练观念,即足球技术教学仍沿用讲解、示范、模仿、纠错、重复练习等非对抗运动项目技术教学方法,这也是中国足球一直抓技术却始终“技不如人”的根源所在。

足球中某单个动作教学是若干技术环节连续的教学过程,也是系统的相互关联的教学过程。许多环节技术之间有着相互迁移性和促进性。因此,教师在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对动作技术进行研究,向学生讲清楚每个具体动作技术在完整动作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学生充分明确学习动作技术的目的意义。但是,任何理论学习最后都是需要实践的检验。足球技术的掌握程度只有在比赛中才能体现,也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升华。

二、足球基本技术教学训练

(一)初步掌握技术阶段

在初步掌握技术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和概念,讲解清楚动作要领,使学生明确技术动作要求及练习方法,初步学会技术动作。

1.讲解

讲解是运用语言对技术动作进行概述。讲解时要依据学生特点、学习内容、训练程度的不同,首先做到精讲易懂、生动形象,将技术动作的名称、作用、方法、要领、难点等讲清,简明扼要,突出关键的技术规范化问题和要求。其次,要讲清技术动作结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主要讲解动作技术的方向、角度、幅度、距离、节奏、机体参与的主要部位、顺序以及时间、空间和力的大小等的综合运用,指出技术动作要点,指导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与方法,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第三,讲解要富有启发性,启发和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听、看、想、练有机地结合,促进机体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调发展。

2.示范

示范是使学生能尽快明确技术动作形象的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示范要动作准确、技术规范。运用示范时,一般是先做完整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完整技术动作概念,然后是重点示范,根据技术动作结构特点和要求,重复或慢速示范,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有时为强化技术动作也辅助采用示错示范,正误对比,给学生指明错误动作的原因和问题,提出纠正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技术、辨别技术难点、重点的能力。示范要充分注意合理的示范面,依据场地、气象、学生人数、示范环境等因素,考虑和安排好示范的位置、角度以及方向等,足球技术教学中经常采用侧面示范。为了提高示范效果,还可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幻灯、录像等直观演示方式,进一步使学生感知技术动作形象,加深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

3.模仿

模仿即是试做。教师讲解示范后,即让学生尝试模仿试做,开始以无球练习然后至有球练习,动作由慢到快,练习形式由原地到行进间,由易到难,这样反复体会后,再结合讲解技术要点及技术动作在实际比赛中的运用,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

4.纠错

纠错即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足球技术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如果不及时发现、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针对各种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或突出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教学实践中,对少数学生存在的错误动作,常采用个别纠正的方法,使其及时得到指导与帮助,对主要的突出问题则集体纠正,避免出现普遍的问题。还可采用边讲、边听、边练、边纠正的方法,突出动作要点、难点的要求,启发学生去思考,分辨、分析并且自我纠正错误动作,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基本巩固技术阶段

当学生已经清楚理解技术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规范技术动作时,即进入基本巩固技术阶段。

1.多采用练习形式,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教学训练主要是采用重复练习法,在简化条件下,经过多次重复的技术动作练习,形成并巩固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2.练习形式的组织与选择原则,应当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练习中通过变换完成技术动作的距离、速度、方向和练习的组织形式,加大完成技术动作的难度,由单个技术动作练习逐步过渡到组合技术练习,并适当增加一定的对抗干扰要求,提高学生技术的运用与应变能力。技术动作在原地和缓慢中能做时,应转入快速、突然性的练习,这个阶段要注意动作的全面性、连贯性以及动作的快速连接性。特别要注意培养技术动作目的性与准确性。

3.突出技术练习的同时应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加强战术意识培养,加强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4.这一阶段仍然要十分重视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以及改进技术动作,防止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出现技术动作掌握的“泛化现象”。

(三)提高运用技术阶段

提高运用技术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足球技战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形成动作技能,更进一步达到技术动作自动化的程度。

1.加大练习密度,在不间断的练习过程中强化刺激,促进学生逐渐认识和掌握所学足球技能的内在规律,不断纠正错误技术动作,继而达到动作技能连贯地、均衡地发展。

2.传、射、控、运等重点技术、战术要反复训练,要根据实战的需要,组织一些高强度、强对抗条件下的练习,让学生在复杂或更加困难条件下掌握和运用技战术,提高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3.利用教学比赛巩固、提高技术,比赛是教学训练的直接检验,教师要在比赛中注意观察学生技术动作运用是否正确,观察学生在复杂比赛条件下是否能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观察学生技战术意识以及意志品质表现等,表扬和督促结合,提出改进与提高的方法与要求,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战术综合能力。

三、足球战术教学训练

(一)建立战术概念

足球战术教学训练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战术通常是由个人战术行为、基础战术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所组成。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建立战术概念,其目的是通过讲解分析以及示范,使学生掌握战术配合的定义与要求,初步了解足球战术的基本特点、构成体系以及战术的目的与作用,了解足球攻守战术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初步确立个人、局部乃至整体的攻守完整的战术概貌,如个人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职责和技术动作运用要求,局部配合的种类、队形、方法及其变化规律,全队队型以及全队整体战术的原理和构成等。然后讲解战术练习方法,组织学生试做练习。战术教学中可经常适时结合画图、战术板或者录像等直观教具的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各类战术的方法和要求。

(二)足球技术教学与比赛机制

激烈竞争与强对抗是足球运动的本质特征,足球技术不能脱离对抗、比赛环境而单独地、孤立地学习,任何技术都是实战的具体需要衍生出来的,并显示一定的位置特征。因此足球技术教学、训练不能脱离比赛环境。这是欧、美足球水平发达国家所一直遵循的足球技术教学、训练原则,即足球技术教学、训练应在对抗和比赛环境中进行。

(三)比赛机制教学与战术意识的培养

足球战术意识水平是衡量一个足球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足球技术与意识都来源于足球运动的实践,是体力与脑力的结晶;足球战术意识培养的最佳途径是在对抗中进行。一个学生意识的好坏,需要学生更多地积累比赛经验,增强意识[3]。所以我们采用结合比赛机制的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基础战术教学训练

足球基础战术即局部的战术配合教学应从进攻配合入手,先教进攻配合,再教防守配合,根据战术配合的人员组成,一般顺序是先练习两人配合战术,再练习三人配合战术。进攻配合练习,要在学生试做达到基本熟悉配合的方法和路线后,逐渐增加练习的对抗性和干扰性,防守配合练习,应开始在消极进攻情况下进行,然后再在积极进攻条件下进行防守配合练习,逐步提高学生局部攻守对抗与应变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心理品质,启发学生的战术思维,提高战术运用的灵活性。

(五)全队战术教学训练

全队战术是通过一定的攻守阵形和配合方法所组成的。通常,在熟练掌握局部配合的基础上,进行战术配合的组合教学,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全队战术的基本配合方法后,可把全队完整战术配合分解为若干局部配合,即先采用分解法,把战术分解为若干局部配合,如整体进攻中的中路配合战术、边路配合战术等,在这一过程中,应强调不同配合的衔接,以及配合进行的连接性及其变化,在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配合战术的基础上,最后进行整体练习。

掌握全队战术,应先在消极攻守对抗的条件下,熟悉战术队形、配合路线等,掌握战术方法,掌握战术的综合变化,然后在积极攻守对抗条件下,提高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战术的应变能力。

四、结束语

足球教学训练中,应依据教学任务、内容和新疆学生实际,结合足球技战术教学特点,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晓杰.足球专项课技战术教学训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283-284.

[2] 李宝耕.足球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45.

第10篇

关键词:体操课;消极情绪;“逆序法”

当前,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着。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体操项目依然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这是由体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在实际的中学体操课中,学生大多数对此持冷漠、消极的态度,使整节课气氛变得灰暗。要 寻其病因,对症下药,克服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一、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

1、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

(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现代化的生活使得青少年很少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身体条件越来越差,运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差,表现在体育课堂上就是消极对待、缺乏兴趣。

(2)学生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对待事情非常敏感,也非常在意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体育课上不愿意做动作,怕做错、做不好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自卑,缺乏自信,这一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到我们的体育教学,而且影响了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

(3)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动机。现在孩子对待各种网络游戏非常痴迷,然而对待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冷漠、消极的情绪。

(4)其他方面的原因。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由于体育运动本身比较危险,加上运动者本身的原因或对体育运动科学的无知,会造成受伤或失败,在下次运动中上次的伤害事故或失败情景就会出现,这时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从而不愿进行体育锻炼。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受教育性质、目标内容、任务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现阶段,“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育采用强制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素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能力。

(2)教师本身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本身的行为尤为重要。直观性是体育课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师示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了解具体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相反,错误、失败的示范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逆序”教学法的建立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递进法”,在体操课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如跳箱教学中,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助跑上板技术——上板踏跳技术——助跑踏跳技术接第一腾空——跳上跳下技术——完整技术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及巩固动作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串联跳箱各技术环节的顺序关系,但在串联各技术时,有时会出现情绪紧张、技术变形,无法完成技术动作,使相邻技术无法衔接。如果硬要连接起来,由于技术变形,极易发生伤害事故,而发生这种情况后,就会增加学生的恐惧心理,产生怕受伤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突破越过器械与落地这两个环节。在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基础上,克服其心理障碍,再进行完整技术的教学。因此,可尝试将“递进教学”改为“逆序教学”。

1、逆序教学法的应用

还是以跳箱为例:先学习支撑腾跃和落地——学习助跑踏跳技术——学习跳箱完整技术——纠正错误动作及巩固提高质量。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先解决了腾跃器械和落地技术,减少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坚定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逆序法”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逆序法”最本质的特点是了解学生心理。精心设计制作,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其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全民健身”意识。

“逆序法”有广泛的外延,它不仅适用于体操课中,而且在其他项目的教学中仍然适用。比如在接力跑项目中传接棒教学时,体育工作者可以先不讲传接棒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如何在跑动过程中稳准地将棒传到同伴手中,最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的传接棒方法让学生练习。作为体育工作者,应当从课堂教学出发,分析难点,对症下药,从而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三、“逆序法”应用时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第11篇

摘 要 篮球运动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也是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身为高中体育老师,需要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提高运动员的篮球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文就高中篮球训练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篮球 训练教学 有效方法

一、掌握篮球规则是篮球训练教学的基础

篮球是一场体育游戏,是游戏就必然会有规则,任何一方要现在游戏中获胜必须掌握游戏规则,所以,教师在篮球课没有开始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篮球的基础理论性知识,让学生对篮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只有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篮球基本知识,才能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展开学习。

二、身体训练对策

对于这项三维的篮球运动,对学生在比赛时的移动速度、跳跃和平衡水平以及对抗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教练员平时要注意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柔韧性、耐力、反应、平衡能力以及灵敏度等方面加强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和篮球技术。

(一)针对身体协调训练

篮球运动需要学生身体各部分要进行非常协调的配合才能掌握较高的篮球技巧,因此,教练员要注意对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相关肢体关节的科学训练,身体各关节的作用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紧密相关,所以教练员要对学生的躯干、上肢、双肩、臀部以及脚关节进行综合系统的训练。并且始终将提高肢体链条反映效率作为训练方式的最终目的,使学生的肢体在篮球运动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教练员可以通过对学生加强传球、运球带球过人以及三步上篮等内容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的肢体逐渐的适应运动时的要求,提高学生身体的力量性、灵敏度以及灵活性、反应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二)加强平衡训练

针对身体的平衡性的训练,也属于篮球运动中的基本训练,是运动中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运动员要进行投篮时,身体处在运动的状态,此时要求有较高的身体平衡性。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对学生的眼睛、头部、胳膊和腿等身体部分的平衡能力加强训练,可以使学生以多种角度以及多种方式向同一个目标进行移动,注意体会并掌握移动过程中的平衡技巧。

(三)加强重力训练

重力的反作用以及运动时地面的阻碍作用,是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除了身体对抗以外的最大的障碍,重力是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获得较快的移动以及较好的弹跳力的最大的阻碍。

因此,在日常的重力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负载承受能力,加强常规训练,能够使学生尽快的接受强度较大的训练任务,使学生的身体机能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重力阻碍的抵抗能力。

三、加强学生团队意识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团队合作要求的体育运动,在比赛当中,各名运动员的篮板意识、传球意识、进攻意识以及抢断意识都包括在战术意识里面。所以,战术意识成为比赛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教练员在带领日常的训练时,对于怎样提高学生之间团队意识以及战术意识,成为了教练员首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团队意识以及对其进行提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技术等有一定的要求。

(一)篮球技术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熟练的篮球技术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需要不断地训练和积累,平时注意向专业运动员的模仿以及教练员的指导,这样学生的篮球技术才会不断地熟练成熟。并在日常的比赛中将所学到的技能运用到比赛中去,逐渐地在比赛中熟练的使用篮球技巧。在训练时要求教练员要有较高的训练意识,对学生的训练要严格要求,注意将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总结起来进行纠正,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体现在每一场比赛中。

(二)观察意识的训练

比赛过程中,所有动作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队友之间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以及反映能力。所以,对学生的战术思维以及视野的训练永远都是教练员训练的主要内容。而这些能力正是团队配合意识的基础,较高水平的战术思维以及较为宽阔的视野使战术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这样,才可以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制造更多更好的进攻机会,提高比赛的成功率。

(三)应变能力的提高

战术的配合以及实施是以应变能力为前提的,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所有的运动都基于判断和观察。由于这种比赛的最大的特点是赛场上的无球队员以及时间占了大多数,所以教练员要加强关于队员未拿到球时的技能训练,与此同时还要提高球员在控球时的应变能力,要积极进行有效进攻并逐步树立以大局为重的意识。所以,全局意识在学生的训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树立教练员的威信

对于学生来说,教练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方面的基础,平日的训练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日常训练中的竞争因素,纠正学生对训练的错误心态,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和队友互帮互助。此外,教练员要及时总结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点评,要对赛场上的各种状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相应的应对策略,使学生不至于失去主心骨,这样学生才会彻底的服从于教练员。平时,教练员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同学生一起学习、总结,以此使自己的执教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应从网络等各种渠道掌握最新的信息,利用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加强对教学软件的学习。

五、结束语

区别于小学初中教学,高中的篮球教学要求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素质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并且不可忽视教学中对团队意识的训练。言而总之,各类高中学校都有义务来提高中国的高中篮球水平,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至于如何提高训练水平,需要广大教练员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呼吸技巧训练

正确的呼吸是合唱技巧的基础。人们常说,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古人亦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现在大多数合唱团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它既有胸式呼吸的灵活方便,又有腹式呼吸的深沉持久。它主要的运动区域在胸廓的下部和小腹的上部,着力点在小腹,上胸比较放松。这种呼吸法能适应歌唱时大肺活量的要求,气息有支撑点能够保持声音的稳定和高位置。合唱的呼吸一般来说包含吸气、保持、呼出三大部分。

1、吸气:吸气时,先收紧小腹,把身体里多余的气吐掉。然后开始吸气,打开口腔和鼻腔,让气息深吸到小腹,也就是俗称的“丹田”(肚脐周围),这时我们可以感觉到随着气息的进入,小腹及周围腰部的肌肉组织被气息支撑得膨胀起来,注意这时只是小腹及周围肌肉群紧张,自己的胸部、肩部和颈部都是放松自如的,自己检查一下,如果这些部位同时也紧张,那呼吸的方法不对,得从新调整。气息正确地吸到小腹后,把它控制在小腹及腰部周围等待歌唱。

2、保持:合唱队员在歌唱的时候,气息基本都在保持状态。从一个乐句来讲,唱一个乐句从开始到最后一个音都要求尽量把气息控制在保持状态。这样唱出来的声音都有气息的支撑,能够保持声音的稳定和高位的头声。

3、呼出:在一个乐句里直到唱最后一两个音时,才慢慢地把小腹里剩余的气全部吐掉,小腹这时重新收紧到整个身体里没有任何气息的状态,然后进行新一轮的呼吸。

4、在练习呼吸的过程中可采用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等方法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二、合唱声音的训练

合唱的声音一定要使用高位置的头声,用直声唱法发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合唱团成立之初,合唱队员来自各地,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声乐,唱法也不尽形同,各人都有自己对声乐的一套理解。但到了合唱团里,那就只有一种方法,必须按指挥的要求练习高位置的头声,学习用直声唱法演唱。直声唱法的要点就是在指挥的示范引导下所有合唱队员集体把声音往头腔方向调控,调到一定的高位置后直唱出来,注意保持声音的平稳,每个合唱队员要注意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不能抖动,注意不能像美声唱法一样演唱长音时带着很多声波。另外,声音绝对不能压喉,压喉的声音一定是低位置的声音,这类声音在合唱队里会显得很另类,声音无法融入集体,许多作品无法演绎,在合唱里会起到噪音的作用,破坏了合唱声音的纯净和谐以及统一性。

合唱团分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另外按需要在女高音里再分为第一女高、第二女高,其他声部也可细分为二到三个声部。不管合唱团分为多少个声部,一个总体的原则是所有的声部都要朝女高音靠拢,贴着女高音的声音来进行演唱。这就要求女高音始终要保持高位置的优美音色。指挥要求每个团员的声音都由头腔发出,靠、贴着女高音,每个队员在演唱的过程中都要随时注意倾听另外几个声部发出的声音,自己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到合唱团里,感觉自己的声音位置不够高,音准跟集体的音高有差异,或声量太大或太小等都要马上进行调整。如果每个合唱队员都能做到这点,那么这个合唱团所有声部的声音听起来是揉成一团的,是非常的和谐的,整个合唱团从开始唱出来的第一个声音直到最后一个乐句,都会让观众觉得合唱团各声部的声音非常的和谐统一完整,各声部的特征不明显,每个声部都融入到了集体中。以前国内合唱团曾经出现过声音个性太明显,声部特征非常清晰的唱法,现在在国际上基本达成共识,除了演唱一些民族性的很强的,需要做些特别处理的合唱作品外,一般的作品都会摈弃这种唱法。

三、合唱的咬字与吐字

合唱并不是简单的独唱的总和,它要求声音有统一的群体感。合唱中咬字、吐字是否统一,会直接影响到声部以至整体的音色是否均匀、协调。合唱训练中常常会由于咬字吐字的部位不统一而造成声部的音色不统一,歌唱线条不连贯、不流畅。而且,由于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速度、不同形象等的个性差异,指挥还要善于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特点,强调突出中心韵母或重点字的色彩作用。例如:排演一首中国民族作品,如《赶牲灵》,那么指挥会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要求所有合唱队员的咬字发声的位置集体靠前,使最终出来的合唱声音效果声音比较明亮、灵巧、金属性强,字头因此表达得比较清楚,那么观众也能够清晰地听清歌词。如果排演的是欧洲的早期的合唱作品,如《Hallelujah》,那么指挥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要求合唱队员咬字吐字发声的位置集体靠后一些,使整个合唱团最终出来的合唱声音比较暗淡一些,但合唱整体的声音会比较厚重,声音更加有共鸣,也更加有气势。

四、合唱指挥的训练

一个优秀的合唱团一定有一个优秀的指挥,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是合唱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培养训练一个优秀的指挥是高校大学生合唱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指挥要训练学习哪些内容呢?

第13篇

关键词:合唱艺术;合唱文化;合唱队;训练

为了使合唱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唱基本训练。发声方法的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的训练,是获得优美合唱音响的基础。所以合唱队在练习发声时。要对发声的姿势、呼吸、吐字发音、集体练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一、发声的训练

发声是歌唱的基础,是唱好歌的前提。如果学生的发声技巧不对,就很难发出正确的声音,只有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进行发声训练。要想正确的发声,就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怎么办呢?

简单的说,就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讲清发声要点。在上课时,教师要用简单、浅显,学生比较容易听懂的语言进行讲授,尽量不要用术语,要让学生一听就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唱歌时有个讲究就是字正腔圆,即要保持正确的口型,才能发出正确的读音。那么就要问了,为什么口腔要圆?因为口腔是人声的共鸣腔体之一,上下软腭距离拉得越开,口腔空间越大,共鸣声就越大。而嘴圆和喇叭口外边的圆形是一样的原理,口圆,音自然就圆。第二步,进行粗线条式的训练,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发声练习。所谓粗线条式的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在整体上有一个大概的体验,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比如什么是吸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闻味来体验。怎样保持与控制气息呢?学生可以通过吹蜡烛的方式来练习。粗线条式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和掌握发声技巧,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另外,教师要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发声练习,从而使技巧变得更为纯熟。

二、姿势和状态的训练

掌握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和状态是学习歌唱的首要条件。在平时训练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歌唱发声中的一些毛病常常是由于姿势不正确造成的。比如身体重心往后、挺着肚子唱就会影响到呼吸的顺畅,使声音憋着唱不出来;如果脖子向前倾,呼吸就用不上,发出嘶喊的声音。这些都要给予纠正,并帮助他们在歌唱时做到“头要正,胸稍挺,向前看,脚放平”的正确姿势。正确的歌唱状态,很多学生都理解有误。这种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他们难以体会。所以,我们形象地把这种状态比喻成打哈欠的感觉,并把这个状态保持住。歌唱呼吸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状态,歌唱状态又在某种程度上制衡着歌唱呼吸,歌唱状态与歌唱呼吸是密切关联、协调统一的。在气息压力与发音腔体的协调配合下才能使演唱效果趋于完美。

三、气息的训练

歌曲的演唱必须掌握好气息的运用,也就是要对没有学过声乐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准专业性质的声音训练,吸与吐的连贯动作是构成歌唱的动力。要让学生明白歌唱的吸气以快吸深吸为主。歌唱的吐气以缓慢而均匀为主。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采用(发“si”声)吐气一停一吐气―停的练习方法,要特别注意“停”时状态。发声时气息不够,较长的乐句就没法唱下来,缺少气息支撑的声音,喉头负担就会过重,高音也很难唱上去,中声区也感觉挤压吃力,不会自然流畅地唱出来,更谈不上运用自如地表现歌曲了。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及用气技巧是声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在声乐上是零起点的学生,我用“闻花香”让他们体会吸气的感觉,气往往吸得自然、平稳而深入,才合乎歌唱呼吸的要求。同时,在发声练习中,我会用“a、e、i、o、u”五个元音分别进行“慢吸慢呼”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逐渐适应并初步掌握了这种歌唱的呼吸方法。

四、咬字吐字的训练

咬字吐字在歌唱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口齿清晰、字正腔圆是对于歌唱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必须要进行咬字吐字训练,以便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所谓咬字就是指字头部分即声母的音,用唇、齿、舌、牙、喉这五个吐字器官着力产生并发出来。对学生进行咬字吐字训练,要求字头的发音要清晰、准确,吐字要短促、有力。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学生就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每个字都拉长并对着自己胸口慢慢念。咬字要清晰,但不能过紧,一带而过进入韵母的口型,但是每个字都要吐实,不能忽强忽弱,忽大忽小。合唱队员在咬字和吐字上应当养成一种良好的归韵和收声的习惯。我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让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然后结合正确的发声方法,再用高位置的半声或轻声演唱字少、母音变化不多的乐曲或练声曲,逐渐由浅到深。总之,在演唱作品时,切不能孤立地讲求咬字和吐字的规律。咬字、吐字的规律不过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它的目的,是要求更清晰而有效地表达作品思想和情感内容。所以教师要注意对容易混淆的字音及地区方言进行单项训练,给与及时纠正,使学生会自然圆润的发声,保证合唱时声音的协调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五、指挥能力的训练

合唱活动要想取得成功,一个好的指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指挥是合唱队的灵魂,因此,在合唱训练进行的同时,还要挑选合适的同学担任指挥工作。要做好指挥工作,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音准要好、节奏感要强,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指挥多做指导、训练,比如姿态一定要自然大方、节拍图示要准确、拍点要清晰、要学会速度控制等。在教师的指导和长期的训练下,学生对于指挥工作一般都有所了解,基本技巧都能掌握,教师只要挑出最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指挥即可。这样,合唱的学生和指挥的学生相互了解、互相配合,合唱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

总之,合唱是声乐演唱的最高形式,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有利于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共同情感的集体。合唱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改造社会道德风尚具有深远意义。高职院校应大力扶持和培养校园合唱队,发挥合唱文化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华超.合唱实践的感悟――寓教于乐[J].音乐时空,2014(16)

第14篇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如何提高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影响柔韧性训练的因素、练习原则、练习手段以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健美操;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前言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是人类各自身体运动的重要因素,是高校健美操运动中尤为重要的一项身体素质,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涉及到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水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从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实践来看,儿童、少年时期是发展柔韧性的最佳时期;进入大学之后,人的骨骼、韧带等发育基本趋于成熟,就会给柔韧素质练习带来了困难。如何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大学生柔韧素质的训练,以提高健美操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动作幅度、动作难度,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了解大学生在实验前、后对自身柔韧素质的改变情况及加强柔韧素质对提高健美操动作幅度、动作质量和动作难度的影响。在问卷发放前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问卷设计符合研究目的,有效性满足研究需要。并对30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为100%。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

所谓柔韧性是指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即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训练、营养等。柔韧性的发展不能仅仅归于完善肌肉间的协调性,而且也包含一系列身体成分弹性的特殊形态功能变化。其次柔韧素质发展要针对个体发育的特点,在个体发育的开始阶段中,柔韧素质易出现退行性变化。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可能性,以便在相应的年龄阶段中,有针对性地完善柔韧素质。再次柔韧素质的发展与肌肉力量的发展紧密相联,但是肌肉的营养性肥大和支撑运动器官中出现某些其它形态功能变化,可能会限制动作幅度。另外,在强化发展柔韧性而不匀称地增强肌肉、韧带装置,可引起关节的不稳定。

2.2柔韧素质练习的原则

2.2.1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等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骨骼发育的后期,骨骼软骨逐渐被钙化,这一时期女生柔韧素质明显高于男生,但抗弯能力差,肌力弱,应予区别对待。

2.2.2柔韧练习中注重动静结合,由轻到重,从易到难,加大幅度,持之以恒,方能生效。为了发展主动柔韧性, 除了完成靠肌肉用力的伸展练习外,可采用一些慢的动力性练习,并且在幅度达到最高点时,保持姿势不动。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较柔和的肌肉被动牵拉的方法进行练习,在被动练习后进行主动练习效果更佳。

2.3健美操运动中柔韧素质的有效训练方法

柔韧素质有效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静力拉伸法和动力拉伸法。静力拉伸法是指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到拉伸到一定程度时要暂时静止不动。动力拉伸法是指一种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拉伸练习。静力拉伸法是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程度时,要暂时静止不动,此时,能量消耗小,还可减少或消除越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不易受伤,不易激发牵张反射等优势。在实践中单纯的静力练习虽说能较好地提高柔韧性,但对提高肌肉张力显得有些不足。因此,需要在静力性练习的同时增加动力性练习,这不仅可发展柔韧素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肌肉张力。动力拉伸法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用力过猛。在健美操运动中需要的柔韧素质能大幅度的伸展,又能快速有力地收缩,这不仅取决于韧带组织的弹性,而且也取决于各肌肉群之间的协调性。因此我们对人体各部分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时,采有静力、动力的拉伸法结合的练习。

2.4高校健美操运动中柔韧素质训练的必要性

2.4.1当人体肌肉伸展不好时,在练习健美操动作时会受到限制,往往会产生肌肉张力不足或伸展性不充分的现象影响动作质量。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柔韧性练习,不断提高肌肉的收缩和伸展能力,就可改善肌肉的张力和伸展性不足,并反射性地增强了肌肉的力量,为提高技术、保证健美操动作技术的质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柔韧素质对健美操动作幅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由于人体的肌有一定的弹性,它的收缩和伸展使之发生形变。但肌肉伸展的张力和收缩时的压力是辩证的。在一定范围上,拉力越大,其反作用力就越强。也就是说肌肉收缩前长度加大,其收缩力就加强,运动速度就越快,动作幅度就越大。因此,坚持不懈地进行柔韧性练习,有助于增长肌肉,提高韧带的伸展性和肌肉的质量,使健美操的动作难度得以发展、动作幅度得以加大、动作姿势更加优美、舒展。

2.4.3柔韧素质的练习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在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中,尤其是健美操队的训练对他们柔韧性素质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动作的难度对柔韧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竞技健美操其音乐的速度和动作的配合规定每10秒钟完成24拍以上的动作,在如此快速节奏、高强度的比赛中,完全体现高难度的柔韧性动作,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肌肉弹性。否则在完成这些难度动作时,由于肌肉、韧带达不到所需要的长度,而作用于肌肉、韧带外力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肌肉、韧带的受伤。与此同时加强柔韧素质练习,也可促使疲劳的消除。目前,国内外许多教师、教练员把伸展练习列为整理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减少肌肉酸疼,促使疲劳物质的代谢,加速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2.5发展柔韧素质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2.5.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全身热起来;从头部运动开始,过渡到伸展四肢,慢慢地移动身体各部位,动作缓慢而轻柔,每个动作4个8拍。

2.5.2循序渐进,严禁强制硬压,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持之以恒柔韧素质的练习是一项枯燥无味的练习,要求练习者能够忍受,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练的过程中,如压腿的高度,由低到高、用力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柔韧性的练习才不会使人拉伤,相反肌肉和韧带的柔韧素质提高会更有效,同时也可预防其它伤害事故的发生。

2.5.3柔韧素质的练习要因人而异,柔韧性练习必须根据练习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健美操是属非周期性项目,它对人体各部分柔韧要求较高。因此,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柔韧素质的基础上,采用区别对待、突出针对性、应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2.5.4全面训练,不能孤立、片面地练习一个部位的柔韧性,而应注重身体每个部位的柔韧性训练,身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均衡发展,才能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在柔韧素质练习时采用静力拉伸法、动力拉伸法、静力拉伸和动力拉伸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柔韧性,使动作更加舒展,幅度加大,同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柔韧素质练习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练习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而异,并注重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与力量、速度协调发展,这有利于提高柔韧素质练习的效果和柔韧性难度的质量。

3.2建议

3.2.1柔韧素质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先天条件、力量的大小,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水平,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好运动负荷及运动恢复的关系。

3.2.2提高柔韧素质,首先力量与速度素质协调发展,力量、速度、柔韧三者要有效结合训练,是提高肌肉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即达到力量速度的增长又能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要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冉冉. 健美操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M].科技创新导报,2008. 12.

第1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

当前国家开展的选拨人才的方式以高考为主,对于一些有着美术、体育以及舞蹈特长的学生,国家开放了特长生选拨的通道。这种特殊选拨的方式既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程,又要检验其专业成绩,很多特长生不能平衡文化课与特长训练,很容易造成特长生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其文化课与专业训练两方面的成绩。在这些特长生中体育专长的学生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将文化课与专长训练协调好,将两者成绩共同提高,是当下教育研究的重点。

1当前高中阶段体育特长学生现状

1.1学习现状

曾有国内学者对高中体育专长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过调查显示,95%的特长生文化课都处于不及格状态,平时对于文化课学习普遍处于排斥状态,这些特长生的整体成绩都处于年级的中下游。这些体育专长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走特长生这条道路,多数都是为了上大学,为自己的将来谋一条出路。如果说是特长生主动选择了体育,倒不如说是他们只是选择了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调查还显示,体育专长的学生专业成绩越好,其文化课成绩就越差,这种情况约占特长生总体的65%。

1.2训练状况

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所接受的日常体育训练根本达不到一对一这样的训练形式。目前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有限,而体育专长的学生却有许多,教师只有采取大班式训练方式。除了基本的体能训练之外,专业内容主要围绕考试展开,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很少会考虑到特长生的心理以及情感状况。此外,当前高中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们很少有专业素养过强的,不是专业不对称就是教师不是专业体校毕业的。如今国家在大学增设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但从事高中体育教育的教师们开展的体育教学还围绕着田径和球类展开,显然这些教师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节奏。

1.3自身状况

据调查,体育特长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喜爱体育而选择走体育特长的道路。这种出自于非兴趣驱使下的学习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的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了解体育以及专长特点就选择了体育,并不是所有力气大的人都适合当举重运动员,所有跑得快的人都适合田径。每一项体育运动除了对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之外,对其心理素质以及体育方面素养都有一定要求。例如,射击项目,除了对技术要求很高之外,对心理素质要求更高。体育运动是具有竞技精神的,而竞技运动就会有输有赢,特长生在面对输赢时必须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同时,每一种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学生必须先对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及自身素质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身体育特长发挥到最好。显然,现阶段高长生对于这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完全没有这些概念,这必然导致其日后的训练效果无法达到要求。

2影响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效果的因素

2.1自身因素

如今,许多高中学生将上大学作为一种终极目标,其目光仅仅局限在了大学,都受着这种固有思维的深刻影响。笔者并不是认为将上大学定为目标是错误的,但是将大学作为学生一生的终极目标,显然对未来缺少规划的学生思想比较固化。当前许多高中生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知道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过于局限。尤其是体育专长学生,为了上大学而选择体育,其是许多特长生通往大学的一条特殊途径。本身就没有对体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未来更加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及目标。现阶段多数高中生为了上大学盲目的进行体育训练,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种对待体育不端正的态度必然会限制特长生日常训练成绩的提高。

2.2学校因素

特长生平时的训练以及文化课学习计划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的,可以说,学校制订的计划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特长生的训练及学习成绩。学校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训练及学习态度可以直接影响特长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当前,高中开设的体育方面特长生培训方法主要是为了升学需求,由此可见现阶段高中阶段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具有很强应试性。在这样的训练期间,教师过于关注成绩必然会造成教练对于学生其他方面因素的考察。而缺少对体育专长学生全方面的情况了解,教师很难针对特长生各自的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所以,学校也是影响特长生体育训练效果的因素之一。

2.3家庭因素

如今家长对学生关注的重点在学习成绩上。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文化课都偏差,家长很容易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于他们选择体育的态度也大多处于不认同的状态。家长的固有思维都认为孩子在普通高考的道路上走不通了才会选择体育特长的道路。家长的这种观念本身就是偏激的,缺乏对体育正确的理解。而且,家长这种态度很容易传染给孩子,让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存在一定怀疑。甚至有的家长直接反对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不仅在思想上不支持学生的选择,而且在经济上更不予以支持。家长的这些想法都会影响着特长生在体育方面的训练效果。

3提升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的有效措施

3.1重视德育教育

据调查,大多数高长生都有着桀骜不驯的个性,普遍自控能力较差,这直接导致体育特长生相对其他学生更难管理,所以大部分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和训练没有较强的自控性。这种随心所欲的特点多是因为他们时常参加各类竞技性与高强度比赛与训练导致的。体育方面具有专长的高中生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枯燥的体育训练,不仅与同学接触较少,而且对于道德方面更是学习不多。因此,教师在开展专长训练与文化学习时,必须重视对特长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其竞技体育下的协作精神。德育教育不仅起到提升高中生品质的作用,道德更能增加体育方面特长学生的坚韧程度,帮助高中生在这种竞技体育长期的训练之中,坚守住对于专业的坚持。道德修养可以帮助特长生在面对失败时及时调整自己。由此可见,特长生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有效提升其训练效果。

3.2全社会必须对具有体育特长

生有全面的认识现阶段,社会、学校及家长对体育特长生的认识都有失偏颇,这就需要教育部门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和家庭对体育特长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学校可以如运动会、讲座以及共同观看体育赛事的方式逐渐引导教师对特长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以往教师与同学对特长生的排斥思想,让教师以及学生主动与体育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沟通,帮助特长生打开其较为封闭的内心。另外,学校也要时常与特长生沟通,让特长生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还可以采用一些鼓励的政策,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如语言鼓励,教学表彰以及奖学金等。精神与物质方面的鼓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对体育方面训练的热情。

3.3学校可以给予体育特长生一些特殊照顾

特长生除了学习文化课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专长训练,很容易导致特长生与普通学生存在一定差距,这样一来,特长生在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特长生就越缺乏学习的动力,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必然导致对特长生在进行更深的教育途径受阻。针对这些情况,在日常教育中,学校可以给予特长生一些特殊照顾,以此来提升体育特长生文化课与专长训练两方面的成绩。例如,学校可以将各年级的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让教师单独对他们进行文化课辅导,根据其自身水平,帮助其在有限时间里提升文化课成绩。

3.4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心理教育

因为体育特长生常参加一些竞技比赛,所以心理素质对特长生而言非常重要。学校平时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长训练及文化课教育外,一定要对特长生定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其疏导内心的压力,构建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例如,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要主动联系体育特长生,增加与特长生的心理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对于心理有些偏激的体育特长生心理教师一定要及时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教师可以多开展课间活动,增加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毕竟同龄人之间同共语言较多,这样也可以帮助体育特长生打开心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3.5采用科学训练

一个科学的训练方案是保证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重要保障,如果训练方案不科学,不但不会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优势,反而可能会抑制其天赋的发挥。所以,教师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长训练时,一定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例如,在体育特长生训练之前,教师一定要先向特长生讲授该项目的特点与训练之中的难点与注意事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训练,掌握技术要领。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标准动作演示,让体育特长生保持一个标准的姿态进行特长训练。教练也可以先进行基本动作的讲解和示范,然后结合特长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确保训练效果。

4结语

高中开展的教育之前必须区分学生的群体,将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区别开来,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这样的方式可以给予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相对公平的教育。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必须对体育专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正确看待这一群体。同时,学校在主抓特长生体育与文化课之外,还要重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运用科学的手段提升体育特长生的专业成绩。

作者:周富平 单位: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萍,高雪娇.普兰店市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项目训练现状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4(4):114-117.

[2]王国强.简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J].青少年体育,2015(3):79-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