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德育建设范文

中学德育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德育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德育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情操;导向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陶冶情操功能

如果从空间形态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无形或者有形的环境。例如,笔者任教的学校,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可以看到一条旁边栽满松树的大道,在大道的旁边有关我校师生活动和学习的照片以及各种教学活动通知。沿着这条大道一直走,就可以看见我校的几座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一大块奇石,石头上雕刻着“读书明理,立志成才”的八字校训。只要学生走出教室的大门,立刻就能看到这八个大字。时刻提醒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除此之外,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栽有各种花草,四季常绿。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时刻都能体验到绿的新意。当学生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其内心深处无不充满着安静、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因此,在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时刻感受德育的力量。

二、激励情感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除了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激励情感的功能。例如,我校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些绘画、演讲以及书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除此之外,我校在每学期还开展一次“德育报告会”,要求全体师生推选出代表来介绍我校在这一学期内所发生的好人好事。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励更多的师生去积极做好事,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

三、价值导向功能

当前,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致使他们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部分中学生受到经济文化的影响,在大脑中产生了弃学从商的想法,拜金思想充斥着大脑。比如,在我们学校就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更有甚者,还有部分学生把可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就显得不可或缺了。我们的中学应该在以思想政治课为代表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在

课堂教学中无形地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德育方面的校园活动。

四、规范约束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具体可以分为软约束和硬约束两种形式。何谓软约束呢?软约束主要是指通过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比如,学校要求学生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学生守则》进行认真学习等等。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规范约束功能。让师生在这种软硬兼施的校园文化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比如,以前我校经常有学生迟到。基于此种情况,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明确规定学生在上课之前十分钟必须要赶到学校。到了规定时间如果不到校的话就会锁门。任何人在关门之后都不可以再进入校门。而且迟到的学生家长还会受到校方的约谈。自从这样的制度颁发之后,学生迟到的情况有效得到了控制。

五、批判吸收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严格来说就是对社会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之后的文化形成,即对社会积极文化进行吸收摄取,对社会不良或消极文化进行批判剔除。这种中学校园文化一旦确定之后,其他的社会文化很难侵入其内。无可厚非的是,在当前的中学校园之内,很多学生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但是,在积极的校园文化影响下,中学生很快便会受到积极的校园文化影响,对不良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吸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六、凝聚向心功能

一个优秀的中学校园文化就像是一个磁场,可以把校园内的全体师生有效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在整个校园内产生一种凝聚向心力。例如,仙桃市的仙源学校从创办之初的198名学生到目前的3000多名学生,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与其自身的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依靠的正是其优秀的校园文化。仙源学校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下工夫。选择以孝雅文化为载体,在学校中大范围地推行雅行和孝行教育。融合班会、校会、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等各个方面。这种充满德育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随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很多学生随之在学习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凝聚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仙源学校的这种做法对很多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中学应该打造和建设出更多充满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46-01

在这个快时代的社会,要想保留最初的信仰,要想保留心中的德,这重任无疑落在了教育者的身上。而要想改变现状,则必须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教育固然需要,但由于年龄因素,小学时段的教育起不到决定性因素。反而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树立学生思维观念的重要时期。简言之,中学阶段是学生加强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中学教师,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就更加需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建设了。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1.中学生,处于生长的叛逆期,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成为重中之重

这个阶段的学生,叛逆、孤独,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把家长、老师当做"敌人",面对这种境况,教师教育工作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另外,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观,思想观,他们可能对一些社会现象形成不了正确的认识,与老师之间差异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思维,从品德教育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感悟中改善自己。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文化教育固然重要,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成为重中之重[1]。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那么,又该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呢?

2.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靠近红的,你会变红,靠近黑的你会变黑,实际意思是说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优秀,和秉性差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差,这句话重点强调了一个环境对人的改善作用。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的生活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学生只有生活在这三个健康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自觉地去接受品德教育。比如,教师可适当参与品德活动,积极加入学生品德教育中去;其次,加强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情况,教师向家长传递品德教育信息,召开主题家长会,提倡家长以身作则,督促家长与学生沟通,另要注意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语言、方式、方法得当,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2]。教师在任教期间,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文明他人,服务学生";最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周围交往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远离外界不健康因素,学生在校期间,杜绝学生与外界社会的不良接触,离校期间,要积极合作家长,同时帮助学生远离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应该健康成长的时期拥有健康的社会环境。

3.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

中学生阶段,学生虽已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拥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思想还尚未成熟,不少学生的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加强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班会题目以"德"为主,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幻灯片,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改变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其次,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做起,教师为学生定期布置德育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加强对德育观念的转变[3]。比如教师可从具体细节入手,布置学生回家替父母完成任务,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最后,教师可定期安排班级德育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确立课程内容,老师辅佐学生完成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施教者,同时又是受教者。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贴近德育建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念。另外,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调动德育课程,可以将德育观念课转化成实践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就近参加一些德育建设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来定。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获得感悟,懂得珍惜,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的视频,培养学生懂法、遵法的意识。

4.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从根本上去遵循教师的引导

中学生,还处于思想、心理发育尚不完善的时期,很多学生的自制力很差,教师在给其布置作业时,学生并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正如教师引导得再好,学生不去做,其结果跟教师不引导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加以引导的同时,更不应该忘记要时刻去鼓励学生、督促学生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在学生犹豫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点明方向,鼓励他们放下心中的疑虑,明确对错,积极完成正确的事情,及时改正错误的事情;在学生放弃时,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看到希望之火,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去完成放弃的事情,并及时劝解学生,成功与否,并不关键,关键是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在学生辉煌时,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加以鼓励,但不应过分鼓励,从而适得其反[4]。完成这些的关键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老师及时向学生询问情况,做到老师了解学生,学生理解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班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班干部便发挥了重要作用,班级干部就相当于一座桥梁,连接着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当班级学生有问题不能和班主任及时联系时,可通过班级干部向班主任传递;班主任工作不方便时,可通过学生干部向班级学生传达。

5.结语

学生是新时代文化的继承者,教师是新时代文化的传播者,这个时代既需要继承者,又需要传播者,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又需要学生的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日渐增多,要想改变社会道德,便需从根本抓起,从小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此任务的最佳拍档无疑是中学生了。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任务,更是社会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协调学生一起,更快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从而为祖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东.以人为本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03, (1).

[2]刘念群.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第3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有效衔接;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13-03

学校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和中学德育中人为地割裂了这两个德育子系统的内在联系,致使大学和中学的德育各自为战,无有效衔接,德育效果因而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增强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稳定而科学的德育衔接机制,从而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意义

1.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解决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和中学德育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包括大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脱节、内容重复度高、途径和方法雷同、管理条块分割严重、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均与大学和中学德育系统之间缺乏一套有效的衔接机制有关。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衔接手段和衔接措施等加以总结,然后将其制度化,有步骤地推动大学和中学德育的衔接。只有通过衔接沟通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等,恰当处理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方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

2.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实现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和中学本应是有联系的,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大学和中学互不联系、缺乏照应的现象,从而人为地割裂了大学和中学德育之间的联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德育管理部门应出台一套与德育衔接有关的文件,应加强与德育衔接相适应的机制建设,以使德育衔接能够基于制度的安排,从而促进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的良性互动。加强大学和中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整体效能。

3.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适应德育主体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由大学与中学德育脱节所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由于不能迅速完成从高中学生向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知失调、情感受挫和心理失衡等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衔接机制欠缺使这一问题有进一步严重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由于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大学新生度过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新生的“磨合期”的时间在增加;由于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者交流沟通的缺乏,妨碍了大学新生的思想转变;由于制度保障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评估与反馈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前进动力的形成。由此可见,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和中学各自的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满足德育主体成长与成才的需要。

二、制约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因素分析

1.德育目标短视,忽视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

目标是指期望达成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不少高中德育工作者将自己的关注点只局限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上,而由高中向大学的过度则形成了“盲区”。具体而言,当前高中德育只着眼于对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心与引导,缺乏面向大学的预备教育。根据本人连续4年对本校大一新生的调查,90%以上的大一新生反映,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的相关情况,如大学的不同于高中的全新的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均不十分了解,这使很多由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出现了思想、心理和情感等多方面不适应的状况。我国大学的录取率目前大体在70%左右,所以这一状况应该说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它告诉我们,必须加强中学和大学这两个相邻阶段的德育中的衔接机制的建设,以使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能较快地完成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

2.德育内容脱节,违背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然而,我国在德育课程的安排上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以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但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要面对中考和高考,所以中学阶段的德育就忽视了学生德性的养成。这也对大学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即大学不得不为已进人大学的大学生补上中学时的德育养成课。比如,目前为大学新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一章就是专门为新人学的大一学生讲授应当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因为属于“补课”性质,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还要接受连小学生都应该懂得的诸如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一类的教育?

3.德育方法异位,降低了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德育过程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可以选择和利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教师就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情况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目前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师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他们实施的多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导致了两种不良的后果:其一,由于使用了理论灌输的方法,所以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德育就变得干瘪而深奥,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其二,由于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过于追求理论的高度与深度,甚至将本应在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在高中阶段来讲授,所以也造成德育理论的过于饱和,也影响到大学德育的正常进行。在目前的德育实践中,这种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很多教师反映不好教。不好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学过了这门课中的多数内容,大学阶段再让他们学,他们当然就兴趣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反映:对这门课,他们的高中老师在讲解的深度和难度等方面有的还超过了大学的老师,再继续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不大。由此可见,若中学阶段德育方法使用不当或对德育内容不适当地过分拔高,就会使大学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而大学德育工作者若对中学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缺乏了解,若德育过程中缺少创新,也会使自己的德育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德育评价失调,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行为。当前,大学和中学对德育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标准不同,这就使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对德育作衔接的动力,从而也就加剧了大学和中学德育脱节的状况。对中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是以

其德育活动的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这种重结果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评价方法难以激发中学德育工作者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大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则与他们在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却无多大的关系。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开展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网上评教的活动,但由于没有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和福利待遇挂钩,所以它所起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这样一来,要想使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地去了解中学里德育工作的状况,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然也要难一些。由此可见,德育评价机制的失调也在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的形成,因而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建议

1.加强目标管理机制建设

实现目标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避免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所谓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目标管理中的短期目标通常会比较明确而具体,并且易于分解,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其成员陷入一种短视或只顾短期目标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德育实践中表现为,德育工作者往往仅关注本学段德育中具体目标的实现,因而就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在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时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又要使各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对目标达成情况作客观而全面的评估。由于德育活动有其特殊性,由于德育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评定德育的实际成效时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而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定性评估或定量评估。如在德育实践中,德育评价者就不应当仅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次数或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德育工作的优劣。相反,应当鼓励德育工作者把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真正提高和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的形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追求。

2.加强沟通衔接机制建设

沟通衔接机制的建设主要应围绕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来进行。一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增强沟通与衔接的意识,要将眼光从只局限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变为同时也考虑到相邻学段的德育对象,要对学校德育工作作整体把握。二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自己沟通与衔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开展对相邻学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与他们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地深入到中学中去,高中的德育教师也应经常地到大学进行学习与考察,了解大学在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三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从中摸索沟通与衔接的规律。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还应互相借鉴对方在德育教学与德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本学段的德育工作。

3.加强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呈现出的自发与无序的状况,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有了制度作保障,学校德育衔接才可能有章可循。有了制度后,各级学校也应将德育衔接纳入自己的整体规划中,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德育衔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路子。首先,要形成以学校党委为核心的学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其次,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的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要为德育工作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以使德育衔接能长效化。再次,要加快落实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为德育衔接工作制定的微观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并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制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相互衔接的效果的评价制度、高中毕业生与大一新生德性发展状况的调查制度等。应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的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

第4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 德育建设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03-01

一 中学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1.当代中学感恩教育的思考

感恩之心应是与生俱来的,乌鸦反哺是感恩、羔羊跪乳是感恩,兽犹如此,人则更应懂得心存感恩。感恩是人的一种自然情感,人类情感的表达、流露是一个人德育品质建设的基础。感恩之情源于人的内心,但后天的引导教育却极为重要。目前,受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思想、情感受到较大影响,以至于一些学生的感恩情感缺失,或难以发挥。一方面,现代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下较少经历挫折、习惯了家人的守护和关爱,养成了独立能力差、喜欢攀比、贪图享乐等不良性格,还有些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对他人的影响和伤害。另一方面,受社会因素影响,一些学生生活奢侈、盲目,情感空虚、偏执,只知索取,不懂感恩。此外,受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等影响,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导致了学生德智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步。

2.感恩教育与德育教育建设的思考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通过激发、培养学生内心友爱、友善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同时,通过感恩教育,一方面,使学生心怀感激,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大自然等,使学生在感恩中学会爱生命、爱生活、爱社会、爱他人,通过爱的表达与传递,提升社会总体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心存善念,善是高尚道德品质的根源,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懂情、有情、有爱,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影响自己、约束自己,实现自身品德的提高并有所增益。总之,感恩教育是广义的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建设的基本切入点,通过感恩教育积极意义的发挥,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为学校德育教育打开方便之门,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 感恩教育促进德育教育建设的有效实施

感恩教育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有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感恩教育就是促进德育教育建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感恩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情感行为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树立优秀的品质、道德观念,接受德育教育传递的道德情怀。首先,通过作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体会爱、理解爱,进而心存感激,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拥有善解人意、孝顺乖巧的良好品德。其次,通过诗歌诵读、讲感恩故事等实施感恩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孝顺仁爱之心。以丰富多彩的感恩故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中华的感恩美德,成长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才。再次,在教学活动中渗入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等情感。以感恩之心体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高尚道德,从而受到熏陶、教育。此外,还可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从中体会感恩之情,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

感恩教育的过程和感恩心理的形成都对德育教育建设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感恩教育体会,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了其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学生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就会形成对其的爱护心理,在遇到与长辈年龄相近的人遇到困难时,学生的爱心就自然地发挥出来,会主动地伸出援手对其进行帮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通过感恩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优化了学生的内心情愫,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广泛的、淳朴的道德观念,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实施。总之,感恩情怀的培养,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加深了学生对高尚道德的体会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感恩教育又是德育教育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感恩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品质的继承和发扬,促进学生良好情操及完美的人格形成。

三 结束语

德育教育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中学开展感恩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感恩教育,优化中学德育教育环境,有效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增进学生品质中的真、善、美,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建设祖国的最终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姜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J].科技,2013(9):49~50

[2]黎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3):89

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硬环境;软环境

长期身处这种充满德育功能的校园文化当中,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慢慢提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学校园文化这块阵地的德育作用。那么如何通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应从改变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

一、改造彰显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硬环境

何谓硬环境呢?所谓的硬环境主要是指在中学校园内一些静态的物和景,还包括一些优美、和谐、整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样的硬环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陶冶情操功效,规范其言行。长期身处于这样的校园环境当中,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都是巨大的。效果也比教师单纯地对其进行德育灌输要好很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静态校园文化的建设,科学合理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1.静态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到可以引发中学生的联想,让中学生可以在心情愉悦的情感状态下接受德育

中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以及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在知、情、意、行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所慢慢形成的。人类认知活动的源泉起于情感,正是因为人类这种特殊的情感才推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去追求科学和真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想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也需要借助于情感,让中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这样才能激发中学生的主动接受意识,从而内化为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

2.静态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拓展学生信息,使他们可以在无形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在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可以接受大量的外界信息。在这些外界信息的刺激下,中学生的大脑潜能会更多地被开发出来。学校可以加强对黑板报、墙报以及手抄报等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让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社会上所发生的重大新闻,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促使中学生的心时刻与祖国的发展相连,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营造突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氛围的软环境

何谓软环境呢?所谓的软环境主要是指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习风气等。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人际关系、学习风气等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然后再通过榜样示范、情感渲染等手段,优化中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1.注意将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周一的全校师生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台等平台,把静态的中学校园文化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在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上,我们可以派几名学生代表谈谈自己对一些名人名言的感想,谈谈自己看了这期墙报之后的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共青团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些德育情境,让中学生在德育情境中受到道德的感染和熏陶。

2.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尊重学生,为自己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对学生保证充分的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教师对学生所实施的评价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2)教师要真诚、平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其次,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学生,不能高高在上。

3.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这里所说的榜样模范作用具体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中选取。首先,要注重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教师作为学校育人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正所谓身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的言行有违道德,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同样认为那样做是对的,进行错误的模仿。因此,学校要经常加强对中学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即师德教育。让中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进而把这些道德典范传递给学生,给予中学生以道德的熏陶。其次,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和模范典型。对于一些好人好事要大力进行宣传,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表扬。其他学生受到这样的榜样刺激之后,无形中也会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4.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和优良传统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学校必定有一个良好的校风。但是要形成良好的校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狠抓班风。学校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各科教师的管理,要求他们时刻要注重良好班风的树立。长期下去,班风一定会得到改善。为了优化班风,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评比活动,对班风较好的班级要颁发奖状。这样一来,倡导其他班级向该班级积极学习。另外,学校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生对良好班风的了解,让他们在不自觉中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投入到构建良好班风的队伍中来。良好的班风形成之后,校风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校风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们必须积极地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新形势;中学生;德育建设;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环境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他们思想品德的养成存在一个模仿别人的过程,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各种各样感官发展较快,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是对于问题的分析还没有形成自主判断能力,这一时期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德育建设有促进作用,家长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对孩子的教育尽职尽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德育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家长重分数轻素质教育,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现代教育有多种教育方式,以下几种典型的教育方式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专制教育,很多家长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子女过于苛刻、专制,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子女,不仅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他们的自主性受到压迫,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溺爱教育,现代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一切,父母将他们看做掌上明珠,过度的关怀导致孩子的能力欠缺,一些孩子从小享受,不知道奉献,从而形成自私心理;放任教育,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较少,认为只要物质上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忽略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极为不利。

(三)教育观念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很多家庭教育中,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的价值观、是非观就是次要的。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家庭中无需注重这些问题,这种教育观念造成德育教育误区,最终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等方面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二、优化家庭教育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德育教育需要有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学生德育建设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家庭环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当中,使他们的思想品德觉悟得以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中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首要环境。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中学生德育建设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为此,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选择,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对孩子不正确的思维加以引导,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父母相处融洽,很好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家长的期望是家庭环境构成的一部分,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往往会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因为不能实现父母的愿望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负效应。所以,家长必须在对子女的期望值上加以控制,根据子女的实际状况合理调整期望值,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采用民主开放型的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采取民主开放型的教育方式,寓教于日常言谈中,平等地对待孩子,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稳定性及聪慧性等各种优秀品质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父母不应该过分溺爱孩子,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学会爱人,学会付出,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爱集体、爱他人的良好品德。父母要把孩子的权力还给他们,让他们适当做做家务,让孩子懂得家庭成员既有享受的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劳动让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劳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样他们才能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应该交于他们做,让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关爱,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这对他们德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使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建设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家长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把握德育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子女尊重和理解,子女犯错误时,不应该采用棍棒解决,应该给他们多讲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从而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父母应该给予子女认可,不要一味用成绩衡量对错,衡量子女的能力,应该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这对于他们人格成长和健全有很大的帮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教会子女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帮助他人、理解他人,这对促进子女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的发展主要受三方面教育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其他两个教育无法取代的内容。现代教学中,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觉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家庭教育方式,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从而为中学生德育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作者:陈博 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侯淑芳.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商情,2013(32):279.

[2]杨艳,王芳蓉.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1(18):276.

第7篇

【关键词】加强;德育教育;思考

思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在同龄人中被称为“问题学生”:求知欲弱,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有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非观念模糊,自卑感强。加上对所选专业的不了解,对将来就业有种茫然感。这些成了他们顺利学习的心理障碍。也使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积极挖掘和拓宽德育工作的思路,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去面对已经有了自我选择意识的中职生,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完善的思想品德。

1 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应该充分认识到,今天的中职生就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在现阶段的思想是否受到良好教育和正确引导,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情感和行为。只有对真假、善恶、美丑、荣辱、正义和非正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评价能力。由于受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上对专业缺乏真正的了解,才使他们有了自卑感。因此,在中职生的道德建设过程中,应采取课堂学习、专业辅导、家庭配合、社会帮助等形式,从教学内容、活动实践、娱乐休闲等方面,全方位的对中职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等内容的教育,使其认识到目标和使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

2 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其一,关键要有一支业务过硬,适应21世纪要求的品德优良、人员稳定的高素质德育工作者队伍。他们不但要具有丰富学识,而且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文明行为、生活作风、开拓创新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其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对学生做到“爱心、诚心、耐心”的“三心教育”,消除学生的厌倦、敌对情绪,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舍得投入,在师资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如组织业务进修培训,参加社会实践,外出参观学习等;要建立德育工作激励机制,如设立德育工作奖等,以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聪明才智。

3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学有所长的信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上往往忽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再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由于文化课成绩不好而无奈选择职业学校,造成学生目标定位不科学。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重新审视自己。学校还应当给学生讲清楚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的地位,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的信心。最后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前景,使学生尽快了解并熟悉本专业及人才需求特点,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4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

网络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渠道,提供了丰富的道德信息资源。由于网络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信息传递迅速,图文并茂,集知识与娱乐为一体,这对思维活跃、渴求新知、兴趣广泛的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很容易使他们沉溺其中。如果学校德育教育能够重视开发利用网络的德育教育功能,把网络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既能够充分占领中职生的教育时空,又能够使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通过网络开展德育教育,既可把网络作为德育的辅助工具,又可开设网上德育课程,让学生在网上消遣娱乐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同时应提高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使他们了解网络的特点,了解网络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能及时解决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使网上的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5 实现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联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第8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教育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道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每个教师都是德育教师,每堂课都是德育课。作为一个生物教师,我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科学地、生动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探索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学生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与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生物与非生物,都是广泛联系、互相影响的。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统一的有机系统——生物圈。人类的生存发展受制于环境中生物及非生物的发展状况。英国社会生物学家E·Q·威尔逊说过:“这些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大量微生物和小动物,构成了地球的熔炉,正是由于它们侵入了地球的表面,才肥沃了土壤,制造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如果它们都灭绝的话,人类只能存活几个月。”生物对于人类的价值如此之大,但人类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它们的价值呢?是否真的关怀过处于灭绝边缘的生物呢?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这是在小学教科书中就学到的知识,然而即使是这样,它们却仅仅因为肉味鲜美,就遭到飞来横祸,好不可怜。在广州,每年仅吃掉的蛇就达上千吨。在一家私人开设的海鲜舫里,一次便查获活猴数只、猴头十多个以及娃娃鱼几十条和上百只飞禽。多少无辜的精灵就这样遭受人们的荼毒,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牺牲品。

新的生物课程改革标准确立“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博爱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环保观念,养成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形成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

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处寒、温、热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在讲植物资源时,我给学生讲述世界上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经济作物起源于我国,例如银杏、银杉、水杉、珙桐等。在讲动物资源时,讲述了我国鱼类有2000多种,占世界鱼类总数的10﹪左右;鸟类有1180多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居世界之首;兽类有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另外还有大熊猫、扬子鳄、白鳍豚、金丝猴等我国特有的珍稀种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到鱼类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拒绝美国哈佛大学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祖国很穷,我才决定用我的知识去报效她。”回国后,他在遗传学研究中培育杂交鱼——“童鱼”,振动了生物界。讲甲壳动物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甲壳动物的奠基人沈嘉瑞博士在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放弃在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工作的优越条件,怀着科学救国的赤子之心,回归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生物学里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立统一规律;生物的物质代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运动原理;遗传和变异——事物运动的规律性;细菌、真菌、病毒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的正确思想,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

一部生物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为科学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教育。李时珍经过27年临床实践和标本采集,甚至亲身尝试,写出了《本草纲目》。达尔文历时五年环球考察,用23年时间写成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后人继承前人经验,又经过大量实际观察和无数次实验、探索、验证取得的。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造。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即是如此:古时候,人们认为大树的粗壮树干和繁茂枝叶完全是由“土壤汁”变化来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经过5年的实验指出: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经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而当许多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能够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经过多年的探索,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才能够获得成功。就这样,经过科学家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光合作用终于被发现了。……科学家们的这种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为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对学生树立坚定的科学信念,形成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养成谦虚谨慎、治学严谨的作风习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无偶像,科学无顶峰,一切来源于实践,一切以事实为准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务实的作风、求实的品格。

只要我们广大生物教师细心观察、研究,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就能把德育巧妙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增强道德建设理论与内容的时代感。

德育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德育工作的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都应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增强时代感,就必需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德育要紧跟时代,更新和拓宽教育内容,重点是德育要充实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新事实、新内容,新形式。在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时期,必须注意改变德育内容滞后的状况。例如: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网吧经营,我们的德育内容中就加入了“关于正确引导学生上网”的内容。

二、加强针对性,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德育的针对性,就是要求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加强针对性,就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握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实施德育。借鉴中国医学的望、闻、问、切。望:就是要静静的、不漏声色的观察,观察学生的行为,举动(那怕是一个眼神),他们的活动的圈子,接触的人群。闻:就是要倾听他们的谈话,包括老师与学生间的谈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另外,来自家长和旁人的谈话也很重要。问:就是在谈话中问一些关键的或者有疑问的问题,帮助你作出判断。切:就是要把你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过滤、整理,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做到不误下药,不滥下药,尽量做到药到病除。另外,要巩固效果,尽量防止病情反弹。

三、切入学生的心灵,创新方法和拓宽途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实效性。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因此,方法的选择就成为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必须改变德育方法的形式主义和成人化的倾向。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我们的童年,就会理解很多学生的很多行为,原谅他们的无知,这样易与学生交流、沟通,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地选取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强教育效果。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环节。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终体现在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见,在班务工作中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一个思考的空间、搭建一个实践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设计,从中体会感受,形成自我认识,从而内化,形成自觉行为(如:我班举行的“爱心互动”主题活动)。德育工作更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引导学生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四、强化德育教育的人本思想,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打造一把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以人为本,在教育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具体地,就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本。一句话——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改变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我认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人就是人才,不一定是考名牌学校的人才是人才。在教育中,只有改变人才观,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找准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他们以已之长克已之短的信心,是德育教育的好方法。告诉学生:“我这方面不行,我那方面行,找自已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五、对学生的褒贬要适时、适度、适人地把握好比例。

对学生褒贬的比例如果把握适当,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表扬,不指出错误,学生会觉得老师在有意庇护,更有甚者认为老师好骗,没有敏锐的眼光,一个人私下得意;若只批评不表扬,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者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2003级的一位女生叫胡利,是从外校转入的,行为习惯很差,我经常找她谈话,每一次都指出她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几次谈话后,她的行为有所转变,有一天她又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又找到她,并给她指出,她说:“老师,你不觉得我改多了吗?”她这一问,使我认识到:学生的行为需要及时的肯定。那么,怎样把握好这个褒贬的比例呢,数学上有一种比例——“黄金分割”。这种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给人们带来很多美感,在褒贬学生时,用这个比例,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这种褒与贬之比约为0.618的比例会让学生感到自已优点多于缺点,认为老师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五、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其实错误也是一种资源。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42-02

党的十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学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健康成长,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引领,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的内涵可从“立德”和“树人”两层面来论述。关于“立德”,古代有“三立”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基本要求,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是修身之根本、价值之基石,其次才是立功、立言。“树人”则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人才的造就需要终身的培育。“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树人要以立德为基础,立德要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将立德与树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与整个大环境下的社会文化相比,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表现。从其概念可以概括出校园文化的内涵:首先,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通过日常活动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次,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第三,校园文化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教师的各方面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德育为先的校园文化,主要应从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努力,即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努力建设彰显德育精神的校园文化。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一)目标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立德”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育人为目标导向,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主”的教育方针,坚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

(二)行为规范功能。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一方面,校园制度文化对学校师生具有极大的约束力,健康向上的校园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对学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校园文化的软、硬约束作用在不同层面规范着学生的行为。

(三)优化品质功能。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以德育为先,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力,增强学生面对困难和失败的勇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完善德育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校园的建筑、场地设施、器材设施、教室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要将“立德树人”理念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如在校园中建设一尊“雷锋”的雕塑,时刻教育学生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挥学校黑板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进行德育教育;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进行绿化设计,并在草地放置保护环境的温馨提示;等等。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形成独特风格,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受到教育。

(二)构建立德树人机制。学校要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校园制度文化有机结合,着力形成校园“立德树人”有效机制。“立德树人”有效机制包括“三位一体”育人主导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内部整合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协同机制。“三位一体”育人主导机制即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中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干部为骨干所形成的“三位一体”。为了强化“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效能,首先,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教师培训机会,努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学教师,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第三,充分发挥班干部、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增强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最后,加强各个层面人员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内部整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校内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系统。协同机制的建立要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充分结合。

(三)组织德育活动。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领导、教师要积极组织校园德育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纪念日、传统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贯彻德育的精神和要求,如在青年节组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演讲比赛、师生红歌串唱及合唱比赛、法律知识讲座或辩论赛,在教师节组织学生进行“给教师的一封信”演讲比赛等,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通过活动培养和教育学生。

第11篇

一、职业道德是“教育人”的立身之本

“气质高雅、德艺双馨、为人师表、严谨执教”是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教师核心素养要求。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师德工作好似音乐三部曲:序曲、协奏曲和奏鸣曲。师德序曲:学期初的教师大会首先奏响了师德序曲。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令教师节不收受礼物等相关规定,每位教师郑重签署师德承诺。此举,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视,筑牢师德底线。师德协奏曲:学期中,以师德为主旋律,开展多样活动丰富师德内涵。书写最美教师短信,撰写并学习师德规范100句,举办中国好人宣讲活动等。活动中,特级教师讲述他眼中的师德是什么,新教师倾诉初次踏上讲台对师德的感悟,更多的教师共同参与、分享师德教育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获得进益。师德奏鸣曲:学期末,每位教师自主进行学生民主评议。了解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校评选师德模范、优秀德育导师,在期末的教师大会上予以表彰,同时让青年教师来讲述身边师德模范的感人事迹。高尚的师德、正气的师风,濡染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

二、专业素养是班主任的职业根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是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线”实施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随着学校班级数的不断扩张,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踏上了班主任岗位。这些新教师在还没有站稳讲台时,就担任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挑战。学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班主任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加,学校和家长对班主任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许多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疲于应付。这就需要加强班主任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一)在专题培训中提升行动力

对于班主任而言,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很多困惑与不解。要提升班主任工作行动力,就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需要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实际困惑与思考来展开研讨。因此,学校以解惑为切入点,通过有效的专题校本研训提升班主任的实践能力。如:针对班级卫生管理,就以教室为会议地点,请有经验的班主任现场说法,时间不长,但效果极好;学生在校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可新教师看到学生受伤,自己先吓得脸色发白,不知所措。于是,就“学生受伤后怎么办”为专题,通过身边案例进行专题培训,青年班主任再遇类似事件,就会沉着应对,做到心中有底;班里的特殊学生最是让教师们头疼,学校要求班主任整理收集班级学生案例,邀请专家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培训,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看这些特殊学生时,发现自己的心情也没那么糟糕了,可谓受益匪浅。专题切口虽小,但更接地气,能有效地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行动力。

(二)在多元比赛中发展实践力

相对于理论的学习,班主任实践经验的积累、班级教育管理的反思对于其自身成长更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学校以阶段性的多元化小比赛作为载体来促进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反思性研究。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教育情境应对”“十分钟晨会展示”“教育叙事演讲”“我的班主任观”等活动。“以赛促研,研训一体”,比赛准备的过程,既是对自己班级管理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学习提升的过程。比赛过程中,教师们对孩子爱的表达深深地打动了大家。一个个教育故事的演讲,也折射出班主任自己的教育观,是实践的积累与感悟。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告诫我们:“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唤醒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内在的善良与潜藏力量。”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善于挖掘和激发教师、班主任的教育潜能。

(三)在人文关怀中获得坚守力

有人说教师的幸福是身心合一的幸福,既能被知觉到,也能被感觉到,是充满活力的身体和充满激情的内心的统一体。在一次班主任叙事演讲中,笔者听到了一位新招聘教师这样的一段叙述:“那一年,我莽莽撞撞、迷迷糊糊,不顾爱人的阻拦,也不顾孩子的年幼,参加了苏州的教师应聘考试,这一试就阴差阳错地来到这里。或许是为了追梦,或许是为了生活,也或许是为了孩子的明天。面对家长的质问,想哭。但我咽下了自己的泪水,耐心地和家长解释、交流。往事点滴,历历在目,没有感天动地,只是家常小事,却像粉蝶般一桩桩一件件向我涌来。有委屈也有感动,委屈时对自己说:别忘了你的执着与坚持!”一个初来乍到的老师,远离自己的家人,独自一人在外工作,内心需要怎样的一份坚守啊。作为分管校长,在青年班主任会议上,笔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问题解决不了,不要怕,找我,学校会成为你们坚实的后盾”。让德育的关怀温暖学校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的教师成为有关爱能力和关爱情怀的人,班主任就获得了坚守的力量!

三、精细管理是管理者的应然追求

精细管理是一种对战略与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就学校德育工作而言,精细管理就是让德育规划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提升德育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精细化不仅是一种管理体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它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教育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目前有三个校区,三个校区的德育工作如何统筹协调,成为我们德育管理的一个难题。根据学校现状,学校德育处设立一名德育主任兼少先队总辅导员,全面负责全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各校区配备1名德育处副主任及1名少先队辅导员,共计7名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在组织人员得到保障的同时,我们注重日常德育工作管理的精细化。计划的精细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学校德育工作,还是某一项活动具体开展,都需要在前期作好精细的规划。精细的计划,在管理工作中具有预先性,同时,它对管理工作的执行和控制又具有指导性,既能明确目标,又能提高效率。本学期学校将每周一的校园活动时间定为班队活动课,要求班班有计划。为此,德育处根据年级特点制定共性课程,分配备课任务,然后各班根据班级特点进行个性化补充。通过精细的计划安排让班会课真正有效落实,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方法的精细化: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有完成任务的方法。例如:本学期教育局要求提供一年级特殊需要或疑似特殊需要学生的名单。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家校之间的矛盾。学校因此召集了一年级19位班主任共同研讨如何操作,如在班级群中如何信息,与问题学生家长如何电话沟通等。通过讨论最终确定统一的规范的沟通语言。这样的过程,让新班主任切身感受到家校的沟通需要严谨的态度,缜密的考虑,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无谓烦恼。活动的精细化: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的计划和方法是前提,活动有效落实,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关键。例如学校承办了高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上午笔试,下午则要分中学组、小学组两个会场,每个会场五轮比赛,最后再举行颁奖活动。过程繁多,但是整个活动基本在规定时间内有序完成。所有的组织协调、会场安排、记分统计、主持均由德育处7位行政人员担任,另加两位实习生跟随协助,靠的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都做好的精益求精的执行力。优秀的德育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与保证,只有建设好德才兼备的德育队伍,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充满活力,不断向前。

作者:顾卫红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第12篇

首先是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存在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静化校园的天空,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其次是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负面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入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再次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党办主任、团委书记、学生科长、年级办主任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3.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4.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功能在于: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交通道路,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13篇

关键词:德育活动;道德品质;德育问题;活动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38-04

一、对德育活动开展意义的探讨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对德育学科课程的有益补充。关于德育活动开展的意义,现有研究分别从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德育实践能力提升、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研究者提出德育活动有利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黄春芬和罗刚淮(2011)从德育氛围和德育环境角度出发,指出营造适当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让学生全心于德育的滋养陶冶,唤醒心灵深处的德性善念。[1]胡远远(2014)则认为创设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2]袁洁认为德育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观念意识。她在论述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时指出德育活动开展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在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陈泽河与戚万学(1995)在论述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时提到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对道德行为的生成也有重要作用。[4]齐欣(2001)、[5]朱士海(2011)[6]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并指出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一方面践行课堂、活动中学习的或教师要求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另一方面其自身也会产生这种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和情感,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另有许多研究者(陈泽河&戚万学,1995;齐欣,2001;张志刚,2010;朱士海,2011)在论述德育活动意义时都提到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齐欣(2001)[7]、张志刚(2010)[8]、朱士海(2011)[9]等学者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领会和体验,可以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达到强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道德行为发展的目的。于天红和李冰梅(2012)也提出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实践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10]

二、对德育活动类型及主要形式的探讨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德育活动的分类研究能为科学实施德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一直以来,中外学者不断地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进行探讨。新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德育活动包括晨会(或周会)、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分类比较明确,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因而,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德育活动进行了重新分类。袁洁从德育功能视角创造性的将德育活动分为六类:参观型、服务型、知识型、组织型、娱乐型、生存型[11]。但武刚为德育活动提供了三个分类方式:根据个体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感性实践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和游戏娱乐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大小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根据活动目的分为提高认识活动、培养情感活动、锤炼意志活动和养成行为活动。[12]尽管分类方式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陈桂生在调查后发现小学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等。[13]国外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也有一些探讨,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活动的社会性,认为儿童活动应包括园艺、纺织、金工、烹饪等方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从德育活动目的出发,把活动分为游戏、学习、交往、社会公益活动和职业活动等类型。[14]而从德育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来看,国外与我国是相似的,根据学者研究,日本有特别活动(类似于我国的第二课堂和活动课程)和整体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等[15];新加坡通过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立体性的德育网络来开展[16];美国则以生活指导、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宗教活动、大众传媒与公共环境熏陶、家庭教育等方式来进行[17]。中外德育活动的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德育活动科学合理的分类能使德育工作者更全面把握德育工作,兼顾学生道德发展的各个层面,更好地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三、对如何开展德育活动的探讨

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讨论。有些学者着重探讨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问题。德国道德心理学家乔治・林德建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他认为道德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判断某个行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是正确的或符合社会规范的,而且还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个体行为中去。[18]檀传宝(1997)认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道德认知、道德信念等的原初动力机制;二是对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等的放大增益作用。[19]李本书(2003)提出由利益、情感和快乐这三种因素构成的“三角形铁律”。[20]王树洲(2007)[21]、马进(2009)[22]等学者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是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评价做出道德判断,进而进行道德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由道德意向转化为道德行为。有些学者侧重于活动目标的研究。例如,陈义禄(1993)在进行中日德育对比研究时提出,德育活动虽然没有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体现,但是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非常清晰的活动目标。[23]另外,许多一线教育专家对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在活动资源方面,李培忠(2008)[24]、黄建榕(2001)[25]等特别强调了社会――家庭――学校资源的整合,李媛(2012)[26]也持相同意见;在德育氛围的建设方面,冯景南(2006)[27]、冯钰(2007)[28]等人强调学校文化的建设,而李华钊(2011)则强调德育活动的持续性,让学生在连贯而持有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得到提升[29];在活动主体方面,所有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吴康宁(2006)、李媛(2012)[31]等学者对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进行了强调。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在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例如王薇(2006)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一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选择都在发生转变,儿童必须获得一定的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总结出优质德育活动的7个开展要素。

1.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之间存在横向差异,儿童自身的不同阶段也存在着纵向差异。因此,德育活动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活动的实施必须符合德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道德情感是动力机制,道德判断能力是核心[35],德育活动应该通过生活体验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其道德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生成。

2.明确目标的意义,制定恰当、明确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活动施行过程中刻意追求预期目标,就失去了德育活动生成性的优势,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活动目标指导教师和学生活动、检验和反馈活动效果的作用。

3.开发、整合、利用多方德育资源,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资源除了来自学校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师生自身资源、家庭社区资源、社会企业机构都是可以并且必须进行挖掘的巨大隐藏资源。只有将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德育工作中,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社会,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来品味生活、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意志力、自省、谦让等优良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所在。

4.打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发挥德育活动无痕渗透的优势。在道德教育中,隐性课程比起谆谆教诲可能更具优势,良好的活动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道德观念于无形。良好的活动氛围并不仅仅指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渲染,还体现在活动开展的持续性上,只有在连贯而持久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5.创设学生主导的德育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而不仅仅是有良好道德知识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创设以学生为主导的德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参与制定、修改活动具体环节的权利,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严格遵守制定的制度,学生主导也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指导与组织能力,老师必须能够保证活动本身及相关内容的合理性和道德性[43],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而不是走向任意一个极端。

6.尊重、认可儿童的多元价值选择并培养其基本的道德情感。在学习型社会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德教育也应该由灌输单一价值观念向允许多元价值选择转变。同时,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也必须传达给学生核心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情感(例如同情心、自尊等),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7.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在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体育、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一到多个维度拥有不同的“天赋”,因而必须实现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另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46]。在评价情境中,家长、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他们都是平等的评价主体。

四、对我国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探讨

建国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相关学者从社会背景、德育工作关注点、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等不同角度切入,对我国当前德育工作进行了反思。从社会背景来看,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李季(2014)分析,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正向教育功能不断萎缩,鱼龙混杂的社会特别是媒体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风险性增加,同时也使德育环境更加复杂,难度增大[47]。李化树、余海英(2008)等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中小学德育的冲击问题,认为必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推动德育改革,促进德育创新。从德育工作的关注点来看,赵宏义创造性地将德育概括为“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两个方面,并指出“现实的德育越来越习惯于或停留在规范约束方面,不专注、不习惯进行意义引领”[48],最终使个人完整的道德在教育中被明显割裂,制约德育。

此外,许多学者关注德育工作实施的影响因素,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以及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德育目标方面,冯文全认为目标定位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以致在德育工作中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乃至‘落空’的现象”。在德育内容方面,有更多学者探讨:高波(2006)认为内容抽象、陈旧,缺乏层次;赵为粮(2014)指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德育内容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张明卓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微》中指出,当前的德育在内容上过分强调政治和法纪教育,而忽视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成了政治的附庸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品质、本质和价值;王振芬(2001)提到德育内容中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要求结合不良,甚至有割断历史,排拆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在德育方法方面,学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德育方法单一,贡和法(2014)指出“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德育评价方面,学者认为评价方式简单抽象,不够科学是主要问题。史品南认为,由于德育成效难以量化,评价常常得出“大致印象”,评价方法也不够科学,并且仅仅局限于校内,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黄小平和胡中锋具体指出了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缺少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德育评价目标和内容“高、大、全”,缺少结构效度,评价方法追求量化,缺少人文关怀,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化,德育评价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刘晓丽提到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难以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也是我国当今德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对我国德育活动研究现状的探讨

通过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基本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1.德育评价体制的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德育评价的文章很多,并且2013年《关于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品德发展水平的五个关键指标及其考查要点,将德育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但是大都集中于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没有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给予详细的指导。

2.德育活动形式的研究。许多学者(袁洁,2012;但武刚,2000;陈桂生,2003)侧重于德育活动开展方式的研究,也有研究(李媛,2012)指出,学校、教师在纷繁的德育活动形式中忽视甚至忘记了活动最初的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样的活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等问题并没有做过多阐述。

3.德育活动资源的研究。德育的实践性与生活性的特点使德育工作必须与社会资源相联结,许多学者对整合资源的必要性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却没有过多地对如何操作进行指导。但是室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以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4.如何发挥学校德育活动隐性教育优势的研究。许多学者(冯景南,2006;李华钊,2001)强调隐性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力图使学校的墙壁在说话。但是很少甚至没有研究对如何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阐述。

5.开发学校特色德育活动的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大力倡导个性化教学,号召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自己的特色德育活动,但是并没有对如何实施做出进一步指导。如何实现上级统筹与学校自主的和谐统一,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值得进一步商讨。

结语:

德育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已有研究涉及广泛,内容上从理论到实践、从德育课堂到德育活动,范围上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到高校,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将进一步推动对于德育工作应如何学生有效促进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我国德育工作也会在理论指导与实践改进中取得新的突破。

注释:

①感性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与调查、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和集体仪式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包括讲授活动和讨论活动;游戏娱乐活动:包括游戏活动和娱乐活动;

②新加坡课外辅导活动具体包括:榜样、对话阐释、规劝、环境影响和体验五种活动。

③美国校园活动分校方发起和学生自发两类,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④美国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两类。

⑤“新媒体”是相对于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而言,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以交互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在这里主要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⑥“规范约束”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规范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对人言行方面“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具体要求;“意义引领”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关于人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幸福自由、理想事业、友谊爱情等问题的意义性内容,如“为什么要这样”、“什么样最值得”。

⑦1996年6月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明确出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6条规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001年,教育部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春芬,罗刚淮.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1,(4):84-85.

[2]胡远远.各类学生活动在中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J].德育教育,2014,(3):36-38.

[3][11]袁洁.试论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的发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7):57-60.

[4]陈泽河,戚万学.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1995,(3):10-12.

[5][7]齐欣.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01,(10):48-50.

[6][9]朱士海.德育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1):117.

[8]张志刚.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意义[J].教学研究,2010,(3):26-27.

[10]于天红,李冰梅.论活动德育课程的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2):53-55.

[12][14]但武刚.论德育活动课的类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2):38-43.

[13]陈桂生.“德育途径”问题的症结[J].上海教育科研,2003,(6):18-21.

[15]孙炳海.中日两国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0,(3):30-31.

[16]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17]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0-52.

[18][35]潘蕾琼,黄甫全.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原理、方法与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2,(4):12-15.

[19]檀传宝.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7,(1):11-14.

[20]李本书.道德行为发生规律论[J].学术探索,2003,(12):52-54.

[21]王树洲.试论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J].江南大学学报,2007,6(4):100-108.

[22]马进.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9,(2):45-47.

[23][38]陈义禄.日本德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亚太,1993,(3):54-57.

[24][37][41]李培忠.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行动研究[J].中小学校长,2008,(5):24-25.

[25]黄建榕,刘社欣等.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2001,18(5):108-115.

[26][31][42]李媛.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7][39]冯景南,叶丽芬.创设德育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探[J].教育导刊,2006,(1):29-31.

第14篇

一、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我们这个新时代新道德的一面旗帜性的诠释。“八荣八耻”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当我们翻开初中思品教科书时不难发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一直作为扉页呈现于师生的面前。不言而喻,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八荣八耻”教育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明确是非与善恶、美丑与荣辱。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就不会去做有悖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这样就能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在校园内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要密切师生关系

第15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中学生社会实践;融入;`行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4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深刻地反映了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信仰的高度凝练。社会实践的开展需要一定的价值引导和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利于促进中学生更好更快地领会和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崇高信念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忠诚。在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融合的内在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活动包括中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在它的高影响力下能将中学生实践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催进实践精神在中学生中得以广泛传播与延续,促使中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新的飞跃;另一方面,中学生社会实践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社会实践中的社会性、参与性和价值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开展社会实践将有力地促进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传统的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的环节,使学生脱离了社会的接触,降低了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忽视了在社会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感知和认同。因此,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了解、实践、思考、再实践,去认识社会、掌握真理、学会本领、增强知识,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以实现理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

2.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深入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中学生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是在实践中,树立学生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是非观的重要平台,必须在实践中强化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才能立德树人,达到教育的应有效果。

3.社会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学生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教育活动中,需要课堂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实践平台和有效载体感知、认知,才能使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灌输不断深化和内化。社会实践是中学生通过实践的活动开展,进而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素质、奉献社会、培养品格、锻炼毅力,在生动的社会现实、形象感人的典型事例中,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进一步植根于心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的可行性

1.两者之间实现目的上的一致性。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价值目标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社会意识的能力,形成负责任的社会观念和基本的服务社会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价值目标上,两者存在一致性。

2.两者之间价值理念上的共融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为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能不断地提升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因此,两者之间在价值理念上有共融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

1.创造良好的融入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融入文化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其一,要强化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加强中学生奉献精神的教育培育,可以设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教学课程,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体悟,从而达到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其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研究,形成研究成果,进而有效指导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效融合。再者,扩展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服务的范围和服务领域。使服务范围广泛化、服务领域多样化,达到中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2.建立健全融入制度体系。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上,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要“点”上集中,又要“面”上拓展;坚持短期实践经常化,长期实践固定化,坚持专业实践与一般服务相结合;坚持假期实践活动与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社会实践的最大成效。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专业涉及领域为实践拓展空间,以规范的科研项目为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监督和管理,使中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应用能力。强化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构建和完善分工明确、措施得力的组织体系,形成统筹规划、统一协调的协调机制,制定系统完善、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3.创新融入活动实践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内容进行创新。首先,要创新活动方式和方法。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特殊性和重要性,开展适应中学生自身特点,选好有利于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成长成才的实践活动项目,对于好的活动项目进行固化。其次,要对融入的活动方案进行创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各校要针对自身特点,分析活动形式拟定好科学的活动实施方案。再次,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实践活动内容的案例。对于国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融入适合本土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素质与技术的相对较强,服务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除了社会保障方面以外,他们起步较早,这就为国内社会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经验和借鉴案例。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戴木才.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