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电商的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电商的前景

第1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农产品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05-01

一、引言

湖南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的流通对湖南省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如2012年湖南五州顺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成立,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商人社区,2013年长沙沁坤电子商城设立,是湖南省第一家专为农产品服务的大型电子商城。这两个农产品商贸平台的出现标志着湖南省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农业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流方式。虽然湖南省农业信息网站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素质不高,本省农业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何通过电子政务管理农产品网站,并通过政府去扶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已成为当前湖南省政府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

近年来,在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特色农产品上网工程”的支持下,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阶段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农产品的发展存在种种困难与障碍,远未达到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湖南省在全省市县一级都已建站,完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初步布局,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缺乏专业人员等原因,乡镇一级的网络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市县一级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间出现严重断层,而农业电子商务往往直接依赖于乡镇一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除了初期发展较快外,在中后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网上配套制度不健全

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要求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外,还要求要有完善的网上信用体制、交易服务的监管制度及安全制度等。而当前,由于我国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引起的网络信任危机和安全危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都要面临的难题。

3.农民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农民长期以来习惯了凭经验种植,并将农产品运到附近的市场销售,缺乏对农业电子商务优势的了解。同时,由于农民不是经常上网,所以对电子商务这一有别于传统贸易的方式存在本能的抗拒。更重要的是,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这就导致了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得不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4.农业电子商务缺乏强有力的管理

众所周知,农业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农业往往包括农、林、牧等行业,还涉及到税务、水利、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或行业都在独立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这就使得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政策的没有达成统一的协调。使的本来就有限的电子商务建设资金实现不了最大价值。

三、电子政务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相结合,从而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将电子政务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电子商务的管理,通过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整合零散的农产品网站,统一规范化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首先,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政务是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而存在,电子政务与信息网络两者密切相连,缺一不可。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又必然会刺激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发面,对于政府来说,政府要想实现电子政务改革,就必须建立政府信息网络,并且与外网实行无缝对接,使得政府不再游离在网络之外,从而扩大了网络应用群体,亦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大的潜在市场。

其次,电子政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电子政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电子政务在发展的同时,政府一定会颁布大量的政策法规予以规范。这些政策法规在本质上属于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为电子商务方面的法规制定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农产品网站往往从电子政务网站中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数据,并及时将政策的变动在网站中反映出来,保证了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最后,电子政务对农产品网站具有一定的监督与引导作用。目前湖南本地的农产品网站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具有管理和监督企业的权力。因此,政府通过一个官方的网站,将所有民营的农产品网站纳入到官方网站的管理中,避免恶性竞争,形成规模效应,改善农业电子商务的行业环境。

四、电子政务环境下促进湖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力实现全省的“三网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工作重心由县市一级转移到乡镇一级,加强农村基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网络下乡政策,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各村,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建设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着重完善农产品网上促销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只有将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农户,农业电子商务才会获得飞跃发展的契机。

统一管理,共享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专门管理农产品网站的官方网站。官方管理网站是农业电子商务实现正规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减少恶性竞争,形成产业规模,提高效率、共享信息资源,并且在投资、政策、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信息化法规。推进湖南省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研究,利用“数字湖南”工程建设的契机,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稳步有序的发展。通过与湖南各大高校合作,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法规和政策,立足本省实际,确定湖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方式、规划和制度安排,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信任体系。与高校合作着力开发新型密码技术和交易手段,完善身份认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同时完善对网络安全的风险监控和维护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切实提高网民对网上交易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五、结语

如上所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都是电子业务,通过电子政务带动全省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农产品商贸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这对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明.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J]. 档案学通讯, 2003,(03).

[2]朱新峰. 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势在必行[J]. 计算机与农业, 2003,(8) .

[3]林华.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途径和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05, (3).

第2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业 产业化

一、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好处

1.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通过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产业化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并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

2.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Internet将市场需求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给买卖双方。同时根据生产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供应商适时补充供给。在业务模式上提供了交易市场、农产品直销、招标等交易模式。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效能,减少市场存在的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等各种生产资料的供需矛盾,大大地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3.形成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通过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保证了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扩充农业信息量。透明化的价格可以提高网上交易量从网上获取产品和价格信息将增加产品的可比性和价格的透明度。农业生产者可通过网上贸易受益,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二、经济欠发达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基础薄弱。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息息相关。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起步晚,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完善。虽然近些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网络基础建设比较滞后,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与应用存在偏差,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的能力不高,缺乏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人们的网络意识,电子商务意识淡薄,网上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体系尚未建立,这些都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

2.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比较严重,优质农产品特别是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较少。在目前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市场还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人们的“品牌”意识比较淡薄,申请商标注册的农产品比较少。这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组织来说实施难度较大。目前,刚刚起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很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县农村批发市场的前身基本上是集贸市场,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法制不健全。

3.缺乏专门的电子商务人才。农产品电子商务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知识和掌握网络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要靠国家正规教育体系的培养,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农产品商务模式向现代商务模式的转变,农民也要通过网络掌握农业产销信息,包括气候资料、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消费趋势、即时市场行情等等,进而对农产品产销进行分析,快速回应市场变化,调整产销决策。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背景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山区市县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电子商务支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1.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差异较大,农业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上,应具有针对性。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农民素质较差,应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在此基础上,开发依托于上述网络的农民适用的信息获取技术,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直接对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的能力。

2.健全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社会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在加大对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同时,积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以政府信息化推动信息产业化,强化各级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构建政府、公司、农户 “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

3.尽快解决农产品标准化问题。农业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从长远来看 ,解决问题办法应是在全国建立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生产体制,规模化生产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也是保证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还应建立以加工和食用品质为中心的质量检查评价系统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市场价格系统;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消费特点的农产品规格标准系统。

4.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物流发展水平低下,物流设施总量不足,物流配送中心不完善,运作效率不高,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顺利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一方面应着力建好和提升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市场网络覆盖到各个区域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应该建设大型的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和加强农业物流行业协会 ,积极培育和发展冷链运输等现代物流体系,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物流企业或者物流基地。

5.加快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知识和掌握网络技术的人才。因此,一方面要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有关领导、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必须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资源。学习和消化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和发展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各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的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课程,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地是突飞猛进,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电商平台呈井喷式的扩充市场,毫无疑问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所谓的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就是指的农村地区特色农业农产品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促进农村网络创业,拉动网购消费。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帮助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社会共同目标下,电商扶贫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一、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一) 网络覆盖,农村地区有了传送带

 

目前,甘肃省70%以上的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网络覆盖,40%以上的贫困乡能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宽带就像是一条传送带,将信息、人才、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北农村地区。

 

(二) 三大电商助力,电商交易平台遍地开花

 

2015年,三大电商京东集团、苏宁易购和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的农村电商计划相继落地甘肃,数千个的县级运营中心和数十万个村级服务站的建立,将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甘肃省70%强的县以及50%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已在甘肃遍地开花。

 

(三) 快递也下乡,农村物流网逐渐建立

 

“要致富先修路”,同样的,要发展农村电商对贫困地区而言,首先就需要克服物流问题的困难。在加快“快递下乡”的政策性指导下,甘肃省80%的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物流网,但多数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的物流网仍在建立当中。

 

二、 甘肃省农业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农业现状概括

 

以草食畜、蔬菜、林果等产业为主要农业发展方向的甘肃省目前形成了粮、经、饲“三元”一体的农业结构,另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加快发展农业区域化布局。

 

目前,该省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蔬菜产品、中药材人工种植、马铃薯六大特色农业在全国范围具有重要地位。

 

(二)农业发展瓶颈

 

1.自然灾害频发

 

甘肃省地貌复杂气候变化多样,农业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近几年,甘肃省极端天气增多的趋势,如持续性的干旱就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

 

2. 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市场竞争力在全国来说相对较弱。现如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很大,该省农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到其影响。

 

3. 农村劳动力不足

 

因缺乏资金、技术,甘肃省农村地区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缓慢。

 

三、 电商精准扶贫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一) 电商精准扶贫政策的成果

 

1.信息先行,提供网络信息平台服务

 

目前,甘肃省已经建成1个省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80多个县级信息服务平台和40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点。政府在工程总投资出资3100万元,各村级信息服务点日常运行费用也由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列支,不增加农民负担。

 

2.以点带面,建立电商扶贫示范点

 

2016年,甘肃省以点带面在全省建立了一批兼具典型特点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商示范县和示范村,数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也在贫困县建立起来。

 

(二) 政策推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甘肃省电商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在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互联网和电商扶贫意识仍有待加强;贫困农村地区的资金及融通方面活力不够;电商专业人才比较紧缺;农村地区的电商平台虽然基本建立,但是技术层面仍有待提高。

 

(三)电商精准扶贫为农业经济提供新思路

 

1.电商+农业+人才

 

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引进大学生人才边学边干成为技术骨干,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掌握现代技术,使农民真正成为“能手”。用技术留下青壮劳力,推动新型职业化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人才缺乏的瓶颈。

 

2. 电商+农业+资金

 

近两年电子商务逐渐向金融领域发展,电商精准扶贫“电商+农业+资金”模式为解决农村融资难、资金缺乏等困难提供了新路径,在农村融资问题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为便于农村地区资金的融通,在国内知名三大电商平台的支持下,甘肃省积极培育兼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土农村电商平台。

 

3. 电商+特色农业

 

甘肃省电商扶贫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创新,敢于尝试,开辟了“电商+农业+旅游业”、“电商+绿色农业”等新的模式,为该省特色农业真正地、长远地、可持续地发展提供新思路。

 

4.电商+物流网+品牌建立

 

在电商精准扶贫政策下,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上达到了高度融合。电子商务平台和物联网的建立增强了区域间联系,以县带村,联合发展,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培育农业农产品等特色品牌。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 发展趋势 思考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强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户或是龙头企业合作社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的环节联合成为有机的整体,连通种养和销售。换而言之,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在这个模式中,最基本的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生产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实质是企业化。

(一)完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供需双方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双方的沟通,能确保农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降低农业产业的风险。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产品交易的空间限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协调供需矛盾,减少农产品滞销的风险。

(二)促进新技术在农村的传播。人才缺乏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互联网,农民可获取更加广泛的资源,甚至能够请全国乃至世界的专家,为自己解疑答惑,有利于我国农业从粗放式转向高效化。

(三)能够减轻农户负担。对于农民而言,即是农村电子商户的卖家,同时也可以是买家,农户通过电子商务,运用采购招标等方式,可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另外农户也可采用团购等方式减低成本,减轻负担。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市场具有巨大潜力,而近些年来,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强调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无论是市场还是政策导向都是大势所趋。

(一)农民花钱网络化。现如今,网购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也不再是“城里人”的独享的便捷,随着计算机、智能机等设备的普及,农民也走上了网购之路。例如,在浙江遂昌的农村,农民已经将集市搬到了网上,不仅在网上购买化肥、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大型电器、私家车等都会在网上购买,足见如今农村电商发展的大动力。

(二)农村电商与政府关系愈加密切。在我国,农村电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深层次来说,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助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而这些问题与政府关系密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是工商企业与用户互动的社区平台,助农政策落地的途径。因此,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还应该要积极政府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

(三)发展前景广阔。近些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我国现代农业正想着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该把握好“模式+服务”的特点,将农村行业的特点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模式中进行优化,利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三、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是对农产品生产者而言,还是对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业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职能,只有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到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统一规划,整体协调,才能确保农业信息化网络能够由城镇覆盖到农村,真正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另外,政府部门具有权威性,政府部门搭建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农村电子商务才能正常运作。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较多,但鱼龙混杂,网站质量参差不齐,农业信息资源内容不足,重复信息较多,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和实效性,网站建设地域分布不均衡,在设计方面也未能体现专业化和个性化。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及时更新信息,美化网站设计,提高网站的吸引力。

(三)尽快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目前,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农产品要实现成功交易,就必须要正确传统农产品信息。为此,我国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开始了一些尝试,例如制定统一的标准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真正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还远远不够。

(四)完善配送体系构建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需要要不断完善配送体系,配送体系的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若无法充分运用配送资源,发挥分工优势,必然会被物流瓶颈所限制。

(五)积极引进和培养信息人才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劳动者的素质不够,信息意识不强。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就迫切需要一批高质素人才。为此,应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其信息意识,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使其成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雁”。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面临着人才、配送体系、网站建设、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现实,但总体来说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发展壮大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骆莹雁.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以沙集淘宝村为例.[J]中国商贸,2014(02)

[2]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5(12)

[3]张勤,周卓.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

[4]施锐,马坤.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8)

第5篇

1 有业内人士提出,电子商务对农产品的渗透率每增长1%,都将是200多亿元的市场。

2 阿里巴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年)》指出,2012年淘宝网完成农产品交易金额约200亿元,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电商和支付企业的“下一个金矿”。

 

3 预计未来2年,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将实现5倍的增长,在2014年实现1000亿元的规模,过去一直被看做落后生产力代表的农业,似乎正摇身变为资本最青睐的沃土——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

 

事实上,不少嗅觉灵敏的企业早在去年已悄然潜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测算,去年经营农产品的网店数量达到了26.06万家,在今年更有望突破100万家。有业内人士放言:“今年将是农产品电商集中爆发的一年。”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前景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有属性,这一领域仍将充满挑战。

 

巨头扎堆布局农产品电商

有业内人士将2012年称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元年”,生鲜农产品可谓国内电商领域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土地。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电子商务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非标准化的农产品成为渗透率最低的类目,不足1%,而渗透率最高的化妆品高达近17%。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表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线上线下结合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事实上,记者留意到,在去年不到两个月之内,包括几大电商巨头在内的5家公司都争相涉足农产品电商。

2011年5月31日,顺丰速运旗下的电商食品商城“顺丰优选”宣布上线,定位为中高端食品b2c;6月,亚马逊中国推出主营海鲜食品的生鲜频道,淘宝则上线以有机农产品交易为主的生态农业频道,还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类和粮油副食等;7月17日,一家名为“本来生活网”的电商正式上线,内部“买手”亲自到全国各地采购特色生鲜农产品;7月18日,京东商城宣布推出生鲜食品频道。

 

11月,由本来生活网策划的“褚橙”进京事件,成为公众关注国内农产品电商市场的引爆点。近日,还有消息称中国供销总社将投资20亿元在北、上、广三地建设电商平台,主要针对农产品。

 

短期内将面临盈利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产品电商的兴起,与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逐渐发生的食品消费升级有关。这也注定了,该行业要获取消费者信任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且成本高昂。

“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在短期内难以盈利。”在营销“褚橙”一炮走红之后,国内各大风投机构近日频频向本来生活网抛出“橄榄枝”,但该公司运营总监胡海卿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暂时不需要那么多资金。“做农产品电商不可能迅速回本,要沉下心来。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找到真正好的原材料,要做好品控、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积累每一次让消费者信任的机会。”

第6篇

一、现状:概念火发展却难突破

随着农业生鲜电商的迅猛发展,农业生鲜商城、网店数量激增,各大网络巨头纷纷涉足农业版块:京东和阿里开始在农业生鲜市场攻城略地,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我买网都找到了融资。

商派公司一位负责人说,但现实中,全国范围的农业生鲜在电商中依然占比很小,各地方的农业生鲜交易平台存在小、弱格局。民天生鲜一位负责人丁强说,该领域其实大家都还没有获得很大突破,因为遇到不少痛点,比如产品非标准化、供应链很难完善和损耗很大、配送成本很高、用户客单价很高和无法免配送费导致顾客购买频率低等,这些严重限制了农业生鲜电商的发展。

尽管生鲜电商发展已有两年多,但昨日论坛上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

二、亏损原因:损耗过于巨大,每单物流成本40元

行内人士透露,生鲜的毛利率很高,是吸引商家大量进入的原因,企业中毛利率低的有30%~40%,高的达80%~90%。记者在一些生鲜网站上看到,半斤菜心就要10元左右,价格是菜市场的一倍以上。

但商派公司人士说,赚钱并非易事,其实生鲜电商的产业链太长,包括了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损耗和营销等六大环节。

业内有统计显示,无论是自营配送还是第三方配送,目前生鲜电商的损耗率大约在1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30%,而线下实体生鲜超市损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内。

实际损耗可能更大。昨日,正谷家宴一位负责人张友廷举例说,全国有机生鲜2013年产量为800亿元,销售额只有250亿元,大部分产品损耗掉了。

会上一些电商表示,很多环节不是靠电商能解决的,其中最核心的是配送成本太高,生鲜本身的种植成本其实不高,一般采购价大概是售价的20%。

三、缺乏冷链配送能力

相比之下,物流成本则高得惊人。很多电商都自己建物流配送保证服务品质,但缺乏冷链配送能力,很多都是冰块保鲜,只有极少数电商会在市区使用冷链车,送去各大网点,再由网点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在业内看来,生鲜电商要想达到井喷的状态,要求商家能够把客单价做到50元左右,这意味着物流成本非常的低,甚至免运费。但到目前为止,有些生鲜电商因为还停留在40元每单的物流成本,导致成本依旧高企,它们因此只能把客单价定在100元以上,吓跑了不少顾客。

四、六大模式的解决之道:尽量缩短供应链的时间

平台电商:天猫,淘宝,京东,一号店,亚马逊。

自有基地+宅配:多利农庄,正谷有机,诺亚有机。

自有基地+采购+配送:沱沱工社。

采购+销售网站+配送:顺丰优选,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甫田网,易果网,家事易等。

超市旗下综合性电商:山姆会员网上商店,永辉半边天,乐购网上商城。

单分类专业卖家/平台入驻商家:农享网,天天果园等。

商派公司人士说,生鲜电商能否摆脱亏损还是要看客户营销能力,销量大才行。

第7篇

讨论一个模式是否可行,最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个模式是否具备盈利的能力或者未来可盈利的能力。国内农产品电商流行2C类,比如生鲜电商,曾经被媒体爆料“四千多家生鲜电商仅1%的盈利”。国内大部分不盈利的生鲜电商普遍具备如下特征:1.品类没控制好,SKU太多;2.生产成本太高,太多高难度生鲜产品;3.经营管理不善。不过,也有很多的生鲜电商已经盈利,主要有三类:农户/农庄直营、特色小众市场和垂直细分品类。

农产品B2B又可以分为平台类和直营类。一亩田的做法就是平台类,自己作平台,让卖家和买家来出售和采购信息,然后进行交易。可是这件事情阿里巴巴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久,做得大(当然了,没有日交易额过3亿元)。创业公司选择阿里巴巴这样的竞争对手,而且是在行业的初创期,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而阿里为什么没有像一亩田那样大张旗鼓地做地推,就是因为目前该行业还不适合全面扩张。阿里的下乡是为未来的县域经济发展铺路,而非只是去推农产品B2B。

那么直营类B2B可行吗?这个问题很像生鲜垂直电商是否可以盈利,其实农产品B2B在某些细分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可以先从产品的属性来分类:1.粮油干货对远途物流运输和仓储要求不高,这类可以做全国性质的细分品类直营;2.生鲜类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蔬菜,这些都是区域销售形式的。这是受到仓储物流成本的影响,菜农不可能跨大区卖菜,采购商也不会去跨大区采购。因此专业做好区域性的生鲜类农产品B2B,还是大有前景。

第8篇

无人驾驶电动直升机植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安全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农资经销,农药生产与销售,防控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农产品生产过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激发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丰富和发展先进农耕文化,都有着积极意义。

然而,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技术在推广与应用当中,虽是一个热门话题却遇到了冷场面。日前,笔者到当地一个很有实力的农资经销公司华农农机有限公司处了解该项技术的市场情况。公司老板刘桂钧说,这项技术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但目前来说,看的多,用的少,市场上还呈观望态度。说着,他拿出一叠邀请函告诉我们,有几个外省的表演示范活动请他带“飞机”去表演,但没有做成一起销售业务,他都有些难以应付了。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无人驾驶电动直升机植保技术推广,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技术培训困难。在技术培训问题上,培训主体缺失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由于该项技术属于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其操作也存在相当强的技术要求,操作手必须要取得资格证或者合格证,才能进行操作。然而,在这个层面实在存在太多的空档。首先,没有社会化的专门的培训机构。这个技术培训,是由厂家来做,还是经销商来做,还是其他社会培训机构来做?没有答案。就是由谁来做的问题,也需要行政许可,这项许可职能,恐怕相关部门都没有依据。至于如何发证,发一个什么证,合格证还是操作证,都无法界定;其次,培训费用高。据介绍,培训一个这样的操作手,至少要一万元以上。如果这个费用由厂家承担,基本不可能,由经销商承担也不现实,由操作手自行承担,恐怕学习的积极性不会很高了;其三,培训时间难保证。一般培训一个操作手从开始到基本能够熟练操作,要三个月左右,这个时间要求如果不是专业的职业培训,还是比较长的。对于一个农民或者是职业农民,农忙时节或者其他时间,要保证操作手有时间来培训,都比较难。而且,培训后一旦没有购置飞机,技术还有可能生疏。所以说,培训问题是一个难题。

二是安全保障缺失。无人驾驶电动直升机植保,虽是一个新兴的植保方式,但其中也还是存在一些风险。首先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当然,在直升机植保环节,操作手中毒的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很小,但是,无人驾驶直升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碰到障碍物,坠毁、机械事故等安全问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对于动辄几十万的机械设备,如果出现问题,损失也不小。就是保险也没有这方面的险种。所以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保障;其次,无政策性补贴。目前,对于购买无人驾驶直升机,还没有进入补贴目录。地方性补贴的随意性很大,所以,使用和推广的成本高,市场风险大;三是风险处置实践标准缺失。植保防治效果的好坏,有病虫害预警、农药的实用性、操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往往在一项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存在强调或夸大某一方面作用的现象,对于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一旦应用于实践,人们看到的是直升机这类新事物的作用,如果防治效果上出现问题,势必将问题出现的原因归责于直升机。而这些问题的处置,并没有良好的处置机制。

三是体制机制乏力。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没有良好的机制保障。首先,着力于推广工作本身,没有体制机制。通过什么形式、政策、手段来推进推广与应用,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可以借鉴的方法。很多时候,也是按照传统的表演示范等农资农具推广模式来运作,或者通过行政的手段来实施,而且这些实施办法有时候还不过是凑凑热闹,没有实际效果。笔者在与经销商探讨这个问题时,经销商认为,现在无论是厂家、经销商还是用户,对于这方面都不抱有很积极的态度,就是说,都还比较随便;其二是推进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基础条件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善。直升机植保,在土地经营形式上,适用的是规模经营;在组织形式上,适用的是大户、联户、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在作业形式上,适用的是统防统治。而这些可以说是基础条件的东西,还是一个培养发育的过程,并没有完全成熟;其三是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是一个完善的链条,需要农业部门的病虫预警、农药生产厂家的飞防(控)专用药配置、植保服务组织的操作技能以及服务对象的参与与认可,而这些方面,尚无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推进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技术,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政府主导,建立和完善推广应用机制。无人驾驶直升机植保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项新技术,涉及到遥控系统、电子系统等科学领域,在推广应用上绝不是简单的推广应用方式和力度行得通的。特别是在体制机制问题上,根本不是社会力量能够决定的,需要政府的主导。包括技术培训、行政许可、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政策性补贴、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等,政府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推广应用的各项机制,保证这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发力,引导相关要素集聚。飞防植保是一项前期资金投入大,实施过程效益高,产业发展前景好的新生事物,其中也不乏一些风险性因素,需要如金融、信贷、保险等市场要素积极融入,才能解决发展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相关机构要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农业科技新技术推广提供支持。

政策倾斜,促进产业改造升级。飞防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政策支持。在购机补贴实施当中,应该将飞防纳入补贴目录,将飞防技术培训纳入培训补贴,尽量减轻购机者和培训对象的负担;同时,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适用飞防植保的基础条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农地经营体制、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建设等方面着力,为飞防植保提供舞台。

第9篇

国际粮价短期调整中

信达证券给予“强于大势”评级

日本地震以及中东内乱以来,一些避险资金短期离场导致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期货市场中非商业多头占比下降,但我们判断这一趋势难以持续,正如黄金和石油价格再度上升一样,国际范围内的资金对农产品的兴趣仍然将持续下去。国际农产品处于短期调整过程中,处于对日本地震和中东形势的消化过程中。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由于成本上升以及输入效应所致,但根本还在于比价关系过于畸形。而且中东的形势也表明输入型通胀压力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在极力加压,我们判断在经济前景更加莫测的背景下事关战略安全的农业板块走强理由充分,但需留意板块内的结构性差异。兔年头炮打红的农业板块机会以及农业主题贯穿全年可能性大,仍然维持“强于大势”评级,关注北大荒、亚盛集团及农产品等战略品种。

传媒:

板块异动点评

民生证券给予“推

3月23日,有线电视板块股价异动源于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方案初定。此前我们判断,广电系统的三网融合路径将经历三个重要阶段:2010年至2012年的“一网化”阶段、2013年至2015年的“全网化”阶段以及2016年后的“三网化”阶段。对于有线电视板块而言,不同阶段的投资逻辑亦有所不同。国网整合进而成立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是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成立利好有线电视运营商,预计有线电视行业景气拐点来临,2011~2012年行业整体复合增长率超30%。《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线电视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可期。我们维持对有线电视板块“推荐”评级。

重型电气设备:

谁将分享直流投资

国信证券给予“推荐”评级

与交流相比,直流输电在高电压、大容量、长距离电能传输中具备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我国用电端和送电端的距离大多都超过2000 公里,而800 公里以上的输电线路采用直流方式更经济。我们预计未来10 年我国将会新建24 条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额将接近3000 亿元。目前国内企业已在直流输电主设备市场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许继集团将是受益弹性最大的公司。依据相关上市公司受益于直流输电投资的弹性大小,我们建议依序关注以下上市公司:许继电气、中国西电、天威保变、特变电工。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直流输电工程主设备制造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对国外巨头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其盈利能力也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通信:

电信运营商财富新进路

东方证券给予“看好”评级

从行业上下游来看,光通信设备行业在2011年的一季度相对平淡,我们认为这只是由电信运营商投资的短期波动性所影响,从全年来看,受高带宽需求和支撑宽带与数据业务的需求推动,光通信需求在全年仍将实现高速增长,我们维持对光通信投资的高增长预期。我们测算,2015 年国内IP 总流量有望达到11.39EB/月,预计达到2010 年6.4 倍左右,再考虑到移动通信网络接入IP 流量,总倍数有望达到7.4 倍左右。仅从移动通信需求来看,国内移动通信流量在2015 年有望等于当前的固网总流量。我们认为,由于光网络在全球通信网络中的基础地位,网络流量的数倍增长将推动光网络的不断升级建设,而光网络作为电信运营商业务体系的主要依托,其推进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将是别无选择。

有色金属:

大小金属结构分化延续

长城证券维持“中性”评级

日本强震并未如我们上周预期的那样对大小金属皆产生冲击。我们认为近期基本金属价格反弹空间仍然受限,理由:第一,地缘经济政治不稳导致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金属需求前景不明;第二,全球性货币紧缩政策有序推进,尤其是中国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加剧货币紧缩担忧,基本金属价格上行的根本动能逐渐缺失;第三,中国金属现货市场上迟迟未现明显的启动迹象,全球金属市场上重要的“中国因素”继续缺位;第四,小金属市场供应偏紧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价格上行动能十足。维持行业“中性”的评级,仍坚持“大小金属结构分化,小金属仍是看点”的判断,重点关注云铝股份、南山铝业、锡业股份、铜陵有色、包钢稀土、辰州矿业、厦门钨业、云南锗业。

养殖业:

畜禽养殖高景气持续

齐鲁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上周全国生猪均价微跌0.02 元至15.08 元/公斤,河南新郑猪价由前期15 元以上回落至14.5 元/公斤。短期来看,瘦肉精事件通过影响消费者信心抑制了猪肉消费,价格随之回落,但我国以猪肉为主(65%-70%的肉类消费)的消费习惯短期难以改变,结合产品危害程度、监管思路,我们认为本次瘦肉精事件的对猪肉消费和价格中长期影响有限。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看好畜禽养殖业的高景气度、以及水产品被错杀后的买入契机。国内现货糖价都将维持高位,糖价和糖业股上涨的趋势确定性增加。目前,我们对农业公司的推荐排序为:西王食品、圣农发展、新希望、獐子岛、东方海洋、好当家、益生股份、雏鹰农牧、华英农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壹桥苗业、南宁糖业。

券商:

部分券商中期拐点将现

宏源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1、通过对重点地区营业部调研,我们认为券商佣金率下降趋势已然趋缓。2、随着今年国家对整个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重组并购项目和公司债发行将成为投行业务的中流砥柱。3、证监会拟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申报制度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资管业务将进入加速增长期。4、新三板业务有望年内推出,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和参与者门槛的降低将给券商带来丰厚回报。5、转融通公司成立前后存在扩展标的的要求,届时融资融券余额的暴增将是行业催化剂。未来推出的诸多新业务主要是资本消耗性业务,经纪业务转型也需要雄厚的资本后盾。我们仍看好资本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券商。首选中信、海通、光大,同时也强力推荐估值低的辽宁成大。

汽车:

轿车股机会显著

第10篇

关键词:农民;信息素养;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而且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人口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多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并不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农村的购买力比城市差距很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农村物品的供应不如城市充足,相对来说,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潜在的市场还是广阔的。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因素,比如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民购买力的问题以及农民信息素养的问题,其中农民信息素养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的含义

电子商务的含义是有些复杂的,考虑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电子商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因特网来进行网易往来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仅只是交易那么简单,还包括电子网络的维护,电子交易的可信度,商品的宣传、介绍,贸易往来中的协议,商品的线上订购,还有一些关于商品售后中的一些问题等。从相关组织的角度来讲,电子商务能够施行的前提是网络的大规模使用,电子商务包括商务交易、企业和消费者,它是各个交易方之间用电子网络的形式来主导和完成的任何形式的电子交易,而并不是依靠交易双方的直接接触来完成。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讲,电子商务超越了传统的商务贸易形式,是以信息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的商务贸易,它通过网络来处理和传递信息,这其中包括声音、图像、文字信息,同时还包含着一些贸易中涉及到的数据、商业贸易协定、竞拍等一系列的相关规定。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它是信息快速发展的衍生品。电子商务给商业的发展带了新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商业交易的地域限制,甚至商品交易可以扩大到国际领域,使商品的销售市场更加广阔。同时,电子商务还减少了销售的环节,有利于降低商品的成本以及销售的价格。电子商务的推广不仅适应了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形势,而且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

在许多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在农业领域所使用的也比较广泛而在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农村应用并不广泛,使我国农业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遇。因此,现阶段认识到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业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网络为基础和手段进行的电子交易活动,所不同的是交易的对象和商品的变化。简单的来讲农业电子商务就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将农户、相关企业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形成完整销售系统的农产品的电子销售形式。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农户与企业、消费者的联系,这中间涉及到农业电子商务中的媒介,农业网站。农业网站是农业电子商务中的主体,“涉及企业、商、政府、消费者、商家以及认证中心,物流、监管金融等机构;电子商务再通过计算机网络把相关联的资料统一起来,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1]农业电子商务的推广将农户与销售者、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为大量的农副产品找到了广大的销售市场,最重要的是,农业电子商务保证了农业信息的畅通,促进了农业市场的流通,促进了农村市场的发展,带给农民更大的实惠。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政府给予农业发展也多优惠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形势的好转。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在农业发展中也有许多消极的方面,比如,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用地很多被侵占。农业信息不畅通,农产品很难向外倾销,出现农产品价格过低的现象,还有农村劳动力的大量缺失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亟需改变的。农业电子商务的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这些问题。

1.农业电子商务的施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销售一般依靠的是农民的直接销售,销售商的直接收购或者利用一定的实体媒介,比如农贸市场的销售等。但是,在这种传统的农产品倾销过程中,信息是闭塞的,尤其是对于农民本人,在农产品成熟或者在当地过剩的情况下通过传统的销售方式根本无法卖出农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电子商务普及后,农民就能利用快捷、便利的网络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甚至国际上的市场行情以及供求关系,能快速的为自己的农产品找到销售的渠道,而且可以实现成批量、大规模的销售,这对于农产品的向外倾销是非常有利的。

2.农业电子商务促进信息的畅通,降低销售成本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农民直接与实体之间进行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并不了解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以及在各地的价格,就很容易出现农产品价格过低的现象。且在农产品销售中一般都有中间商的参与,农产品的利润都被他们盘剥,农民获利减少。而且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农民也不能了解实际市场的需求,只能每年重复种植同样的农产品,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转型。在电子商务发展起来后,农民可以在网上直接查到各地农产品的价格,在销售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很大的差价现象。而且在农业网站上,农民可以宣传自己的农产品,通过宣传找到网上的销售商家,实现出售与收购的整体性,不需要中间商的参与,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使农民获利更多。更为关键的是,农民可以在相关的农业网站上得到农作物市场需求的信息,这样更能把握市场行情,合理地种植农作物,增加农业收入。

3.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和农业的集约化

在以往的农产品销售中,农民的销售都是分散的、零散的,这不利于农业的大规模、集约化发展。在利用电子商务后,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农业收入,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投资农业,为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条件。而且利用这种方式,农民对农产品的倾销也实现了批量化和规模化,这些都为农产品产业化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三、农民信息素养对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成熟的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它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势头都非常好,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农民的信息素养的支持,必须发挥出农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当前农民的信息素养问题是信息化时代到来的需求,是农民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素质,是这个时代人的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公民都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2]

农民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农业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很多农民只是对电子商务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保持了一些兴趣但是并不敢尝试。这就需要有信息素养的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在这方面给与农民一定的信心和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农业电子商务电子的尝试,并且定期进行电子商务技术的培训。只有农民拥有信息素养,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找到农业电子发展的支撑。

四、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策略

1.政府应该加强扶持、宣传,培养农民的信息素养

在培养、锻炼农民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定期进行宣传电子商务方面的支持,同时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关键性的一点是要建立电子商务技术训练班,让农民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知识,而不是粗浅的认识。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培养农民信息素养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道路和农村网络的建设,这些都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外在条件。

3.对农民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和指导

对于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中,而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让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政府相关部门创造条件使农民与相关企业、高校建立联系,为农民提供实践机会。

五、结语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了畅通的信息和农产品的销售平台。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农民信息素养的支撑,这是我们所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于助推我县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会东县居于川滇两省五县一区结合部,地处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的腹心地带,因为历史上区位闭塞,交通滞后,会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颇有明珠蒙尘之感,但也正因如此而保留了它丰富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枢纽的逐渐完善,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已渐露峥嵘,于世人面前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一、会东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及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且会东地处横断山脉南部褶皱山中切割地带,绝大多数为山地,占据会东总面积的90.87%,造就其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境内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螺髻山脉南延部分的鲁南山威武雄迈;森林草场、石林花海和风能、光伏电场壮观秀丽;百里金沙波澜壮阔,拥有白鹤滩、乌东德两大电站构成的高峡平湖景观;老君洞清幽神秘;世界滩王老君滩涛声阵阵,声势雄壮……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县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总体特点是“风格迥异,散而不聚”,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县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有多彩的人文景观。独具会东特色的彝族奥索布迪服饰、傈傈族嘎且且撒勒舞、汉族的“清明宴”、端午药膳宴、彝族火把节等民俗风情,融合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会东发展四季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及精品景区打造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本底。

为将会东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送出去”,2016,县委、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万千淘宝进农村”网络大格局。农村电商作为一种与传统商贸并驾齐驱的新兴业态,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正加快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而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天然的亚热带气候坏境造就了颇具特色的农牧产品:七彩洋芋、优质黑山羊、优质华山松、松茸、松露、老鹰茶等不一而足。且我县人口基数达35万之多,农村电商在我县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我县富民增收的另一蹊径。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调整工作思路,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乡村旅游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起步阶段,而农村电商也在同一时间段开始与之并驾齐驱,不难看出,两颗新星的碰撞在所难免,如果能合理融合利用,将使其互助互进,大受裨益。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可喜的前景,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两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对农村电商发展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的,政府一直主导的地方支柱产业是烤烟,而新兴的旅游业及电商产业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对县域经济拉动力不大。这就导致了部分部门、部分干部短时间内对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旅游和电商发展不能形成气候,只是简单的做做宣传,不肯在上面花时间,下功夫,更有甚者,认为预期给这一投入资金大、见效慢的行业投资,还不如投入到一些在短期内能收到经济效益的事业中去。久而久之,这两个产业就不能得到持续有力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其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与电商发展“各自为政”,产业层次较低,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结合。

旅游业应当是一个复合型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综合产业。但本县的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基础相当薄弱,乡村旅游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单一的农业旅游乃至于农业观光旅游,或者是单一的景点旅游,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而农村电商更是购进的多,出去的少,导致多数农特产不能销出去,颇有入不敷出的感觉。细思之下,这两者之间未建立起严密的联系,从而产生的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乡村旅游更需要的是与农村电商、民族文化、科技、教育等进行多元化的融合,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打响地方特色产品的名声,用地方特色产品推动旅游景点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电商“孤掌难鸣”。

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作为刚起步的产业,一应基础设施建设都未完善,大多数的旅游景点还处于原生态待开发的阶段,部分开发的景点设施也未完善、就位。很多地方交通梗塞,随之带来的垃圾处理、停车场、环保设施、厕所、游客购物店等系列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也就成了阻碍其充分发展的根源。农村电商所倾向的农特产等在一无品牌效应、二无地域优势、三无坚实信誉保障基础的情况下,也就孤掌难鸣,举步维艰了。

(四)旅游和电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看,乡村旅游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和开发机构,缺乏专业的景点开发设计人才、市场开拓统筹发展人才、旅游经营运作人才、旅游项目包装及资本运作专业人才等。电商亦然,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托的最多的还是当地的村民,其绝大多数人未受过专门系统的培训,他们的沟通理解能力及服务质量都不是很高,这是乡村旅游和电商得不到充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旅游发展迟缓,电商产业链短板较多,不能形成合力。

“十三五”期间,尽管我县积极投入了开发建设资金,但是预期效果差强人意。预计投入2.5亿元,完成《会东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完成金沙江流域龙头景区建设,实施鲁南山地质公园建设、白鹤滩亚热带风情乡村旅游区建设、两岔河的县城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崇休闲度假核心区、沿江农业果蔬观光农业区、沿江水岸互动休闲带、乡村旅游风情小镇、夹马石牧场生态旅游区等开发建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点预备资金是不够的,这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开发利用,更需要相应的基础施设配套建设、人文教育建设等。反观农村电商,其需要销出去的产品,现阶段所具备的条件还达不到外面游客的要求标准,知名度低,不能给予买家公信力,一应的软硬件设施还不达标,只是将一个雏形建立起来,还有待后续的资金、人才投入和政府支持。

三、旅游资源和农村电商有机结合发展策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7年4月2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赴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成效显著的宜宾长宁县“取经”。结合长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我县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展:

(一)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景点精品,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

根据县域景点分布散而多的特点,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坏境优势,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开发与旅游景点相匹配的特色农产品。合理结合传统节日,掌控好时间节点,力争一年四季都有景有物给旅游观赏、购买。如盛春时节举办的“金色菜花节”,让人体验春的活力,同时可附上由其生产的菜籽油,用以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春末“十里绿岸升炊烟,万人空巷斗清明”的“清明宴”,结合鲁南山、夹马石等天然踏青圣地,也能吸引很多人前往;夏日的端午药膳宴,也能让人体会到我县的独特的端午氛围和药膳美食……无形中,将传统与旅游业、电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后续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招商引贤,完善旅游、电商产业链,补齐短板。

旅游和电商可以分步发展,建议先期发展完善旅游业,由县财政每年列入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设立奖励资金,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引进旅游开发、管理等专业人才。政府要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旅游开发和投资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快完成景区、景点的公路、环保等基础硬件施设的建设,再有能力的基础上,巩固提高。旅游业起来了,游客多了,那么电商也就进一步打牢了基础,后续就完善电商产业链,在旅游点增设网店,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引进推销型人才,逐步将旅游和电商相融合。

(三)加大宣传力度,成就旅游品牌,不断拓宽客源市场。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是一种形象经济,其要发展得好,不仅要有特色,更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以各级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网站为促销平台,以景区亮点和特产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密度,打响县域特色旅游品牌,扩大我县旅游的知名度。要积极开发研制具有地域特色、能吸引游客的小商品和工艺品,如金山江的奇石、大山的根雕艺术等,积极推出我县的风味小吃,逐步建立起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宽电商客源市场。

(四)积极发展旅行社,强化文物管理旅游办对行业的管理职能,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旅行社是游客和景点的载体,在旅游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最用。我们要加强与省内著名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协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我县旅游信息网络,开拓市场,打出品牌。旅游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及涉游单位的规范和管理,加大对全县旅游业开发的管理。以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为准则,冲破当前利益、部门利益的局限,站在大旅游、大市场的角度,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全县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管理,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环境。各旅游相关部门要紧密协作,使景区治安稳定,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持续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优惠政策,奠定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提升电商发展空间。

第12篇

为期三天的20lO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于11月22日下午17:00圆满落下帷幕。据了解,在本届博览会上,来自国家多个涉农部委(局)、全国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以及知名电信运营商、IT企业、服务提供商、农业龙头企业等113家单位和企业参展,展示项目230余个。社会各界对博览会表现出极大兴趣,博览会气氛热烈,参观人员达5万多人次。

本届博览会是适应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要求举办的,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三农领域应用的一次大检阅。博览会既集中展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突出成就,也展现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激发了社会相关各界投身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活力,实现了展示发展成果、促进交流合作、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举办目标。

博览会紧紧围绕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展示了丰富而精彩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新成果。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视化预报及诊断、大型畜牧业智能化生产及食品安全追溯、草原防火实况演练、渔政指挥信息系统观摩、自动导航拖拉机挂接变量施肥机、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三维激光地形测量车、农技推广三方互动点播等先进实用技术,金农工程、

第13篇

一期投资20亿元的“农商1号”是由农业部、财政部等众多政府机构与中国复合肥领导品牌——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大”,002470)合资成立。如果说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要依靠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来实现,农业流通的现代化则要通过电商来实现。

其他电商单纯销售标准化的商品,与之迥异的是,“农商1号”根据农业的特性构建起集“互联网+农业+渠道+技术+服务”于一体综合平台。它不仅重塑着农资产品流通渠道、农资企业的商业模式,还将提供技术、服务辅助新型农民进行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重塑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颠覆

刘田运是菏泽市张营镇的一个家庭农场主。自从两年前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大棚,他始终被一个难题所困扰——如何确保农业生产的稳产和增收。

以前,刘田运耕种的只是自家三亩多地,规模小、投入少、风险低。可如今,他流转了200多亩土地自办家庭农场,仅一年的流转费就高达十多万元。刘田运从一个传统的农民转变为投资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新型“农商”,投入大、产出大,风险自然也就高。

然而,种了半辈子地的刘田运始终心存忧虑,一旦生产出现失误,就会遭受无法承受的损失。他感到,农业生产最大的投入在于农资,最大的风险也来源于农资市场的混乱。

一直以来,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都是附近经销商卖什么农户买什么,可市场上却常常假冒伪劣盛行;有时刘田运也会向亲朋打听、跟风购买,可这同样风险巨大。农业稳产和增收所须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已成为刘田运最为迫切的需求。

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型“农商”受困于传统渠道;另一方面,从事农资生产的大型“农商”们也对传统农村市场爱恨交加。

农村市场体量大却分布广,人口多却居住散;农资销售缺效率、少价值,缺技术、少服务。从厂家到省级、市级到县级,再到零售商、农户,层级众多、不断加价,一吨肥料在市场加价通常达40%—50%。以进口水溶性肥料为例,到岸价只有1.2万元/吨,可零售价却高达近3万元/吨。中间多、成本高拖赘着大型“农商”的销售业绩,层层阻隔也限制了新型农资产品和技术向终端农户推广。

眼下,中国农业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农业主体在变——土地大面积流转诞生了千千万万像刘田运一样的农场主、种粮大户与合作社长;农业生产方式在变——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逐渐使生产现代化。唯独农村市场却始终未变,成为农业最落后的领域。

2015年7月16日,中国最大的农业电商平台——“农商1号”在北京正式上线,传统农村市场开始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农商1号”注册资本12亿元,一期投资达到20亿元。这一农业电商平台赢得了各路资本的追捧,不仅有财政部和农业部两大直属基金——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占25%)和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出资6000万元,占5%),还联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东富和通(天津)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出资3亿元,占25%)、北京京粮鑫牛润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出资1亿元,占8.33%)、江苏谷丰农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出资4000万元,占3.33%)及金正大(002470)共同组建而成。

在六大股东中,有五家是政府背景的投资机构,“农商1号”也被业界人士称为是“农资电商国家队”。

作为发起者、大股东的金正大(002470)中国最大的水溶肥、硝基肥和缓控释肥生产商,出资4亿元股权占比达33.34%,负责“农商1号”的日常运营管理。

金正大(002407)副总裁、“农商1号”CEO罗文胜介绍道,这一电商平台定位于中国农资行业的“亚马逊”。它将一改传统农村市场环节多、加价高、选择少、服务差、缺技术、担心多等诸多弊病,将国内外“冠军”品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向新型农民进行直销;同时,还将把优质农产品输送到城市。在城乡间架设一条“互联网+农业”的全新桥梁。

目前,“农商1号”已集结金正大、中化、中种、晋煤、瓮福、鲁西、冠丰种业等国内知名农资企业和以色列瑞沃乐斯、美国硼砂等国外农业巨头。

按照发展规划,“农商1号”最初以农资为主,进而涉足整个农业领域,最终的目标将把农资、农产品、农化服务、金融服务等一起构建到这个平台,形成完整的农业生态圈。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农耕延续着“牛前人后”落后生产方式。罗文胜却为未来的中国农民画像——只需点击鼠标就能购齐所有的农资,在I-PAD上就能操控浇水施肥,远程连线就能获得全球权威专家的技术指导,化解农业生产一切问题。

重塑

2015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财政也将拿出20亿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政策、补贴开启了农村电商的迅速兴起——阿里、京东、顺丰等纷纷启动农村战略,电商大佬集体冲进了尘封已久的农村市场。

可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电商大佬向农村销售的全是从城市运来的生活用品。其中,服装鞋帽占65%,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19%,数码产品占4%,家具类产品占7%……唯独没有农民最需要的农资产品——2014年,整个农资市场约有1.5万亿消费额,农民购买农资支出占总消费的40%。如此重要的生产资料竟然在电商中不见丝毫踪影。

原来,其中的秘密在于农资不像标准化的服装,越是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越是需要提供技术、服务。不同地域、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种植解决方案。就像看病一样,不是所有疾病都能通过简单标准化药品就能治愈。

如今,全球各国农资销售普遍存在与技术、服务捆绑输出的现象。这与阿里巴巴等其他电商搭建一个平台,由入驻商家单纯售货,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

金正大(002407)副总裁、“农商1号”CEO罗文胜介绍道,与普通电商不同的是,“农商1号”将形成“互联网+农业+配送+技术+服务”为一体独特的运营模式。在他看来,“农商1号”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价格优势,还在于可为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提供包括种子、农药、化肥、技术、服务、贷款等种植业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农商1号”已联合上百名农业专家,按照擅长作物和所在地区差异进行了划分,搭建起一个线上农业诊断平台。农民根据生产遇到的问题,在线上传文字和图片,或者借助短信平台和呼叫中心便可“点对点”交流,分布在全国的千名线下农化人员可直接上门指导农民生产。

一直以来,农资线下配送是制约线上销售的一大难题。网购图书和服装,快递几块钱全国包邮,但一袋化肥却重达四五十公斤,一辆摩托车只能带上一袋化肥。

为化解农资配送的瓶颈拥有了国家资本支持的“农商1号”与中国邮政、京东等渠道资源深入合作,开始打造线下服务和配送体系。

罗文胜介绍道,未来3-5年“农商1号”将坚持线上为体、线下为用,在全国搭建100个区域运营中心,负责运营、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建设1000家县级运营中心,以县为单位提供配送和技术服务;发展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1000万名农民会员。

按照测算,1000万优质会员代表1000万农户,以每个农户种三亩经济作物为例,意味着每年农资消费是1万块钱,1000万的会员代表一千亿农资消费。同时,以1000万会员每年每户生产10万元农产品计算,农产品总体规模高达1万亿。这将是未来“农商1号”的发展前景。

不过,尽管有了政府背景的资本、有了邮政和京东物流的配送、有了金正大专业的农业营销团队,“农商1号”推广仍旧将面临着拓荒式的困境。

首当其冲的就要面对农民意识落后的难题。尽管农业变革诞生了千千万万的新型“农商”,但大多数仍是年纪偏大、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差的传统农民。以前他们多是先行赊销,粮食卖了再结账,而电商购买,却要见不到货就付款。改变农民传统消费观念、接受新型消费方式,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为此,“农商1号”设计的线下架构中,县级运营中心负责配送和农技服务,村级服务站则担负了电商与农户之间的信任纽带,负责帮助农民上网下单、查询信息,以及提供其他便民服务,以解决部分农民不会使用电商平台的难题。

农资电商的另一个难点在于,目前电商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城市建一公里体系,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但是在农村可能只有三五个消费者,而且互联网、电脑以及配送体系等基础设施也不完善。这意味着农资电商运营必然是重资产,体系建设的成本、能力要求都远高于轻资产的传统电商。

不过,在“农商1号”CEO罗文胜眼中,问题就是商机,困难蕴藏着财富。他认为,如果农资电商等一切都完善了,可能商机也就失去了。

第14篇

摘 要:小组就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环节设计调查问卷,前往北碚区镇进行实地调查,运用SPSS和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总结出了重庆市北碚区生鲜农产品信息流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这块蓝海在北碚亟待挖掘,北碚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观念很淡薄,北碚民众对生鲜农产品电商的了解程度有待大幅度提升。本组成员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发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北碚区

1 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小组于2017年3月对北碚区城区、歇马镇、静观镇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供应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商进行了调研。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意在了解北碚区生鲜农产品的信息流通情况,了解居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普及现状,研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激发民众对电商的热情。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口头采访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共发放和收回问卷177份,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为86.4%。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形式,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受访者对生鲜电商的了解程度及偏好等内容。问卷发放的同时会对被调查者进行简短访问。

2 调研结果及分析

2.1 消费者调研情况分析

此次问卷发放共120份,收回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6份,问卷有效率为91.4%,小组成员于北碚城区街、歇马镇及静观镇的菜市场和连锁超市周边进行调研,并在问卷完成后进行短暂访谈。

2.1.1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统计表明,受访者年龄分布在35岁以上的最多,占比38.5%;25-35岁的排第二位,占比35.4%;18-25q之间的占比20.8%;18岁以下的占比6.2%。此次调查受访者的职业其他类占多数,经了解,除退休人员以外,还有工人蓝领阶级等其他未计入问卷的职业,占比44.8%;学生排在第二位,占22.9%;白领类职业排第三位,占比19.8%;自营商人占比12.5%。

2.1.2 受访者农产品购买方式分析

此次调研受访者多选择在连锁超市和菜市场的摊位购买新鲜农产品,分别占比96.9%和87.5%,选择网络购买的只有9人,占比9.4%,调查到的有6人选择吃自己家里种的农产品。由此可见,北碚区消费者基本通过传统渠道来购买需要的农产品。

2.1.3 受访者网购情况分析

北碚区消费者实际网购农产品的频率较低。在受访者回答“是否有在网络上购买农产品的经历”时,仅有4.2%的人选择经常购买;有22.9%的人选择偶尔购买;绝大多数选择基本不在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占比72.9%。当受访者进行网购行为时,有19.8%的人选择“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有21.9%的人选择“天猫国际商城”购买农产品,在淘宝上购买农产品的占比9.4%,认为购买平台随意的占比54.7%,这说明北碚区消费者对网购平台的了解需要进一步提升。

2.1.4 受访者网购原因分析

在回答“如果要在网上购买农产品,选择网络购买农产品的原因”时,有89.6%的人选择“可以足不出户”;有52.1%的人选择“可以提前预定,到点送货上门”;有49%的人选择“网络支付购买操作方便”;有31.3%的人选择“网络销售品种多”。多数受访者选择网购农产品的原因是因为方便,可以节省一定时间和体力,而对于网上的农产品多样性无较多偏好。

2.1.5 受访者网购农产品的倾向分析

在回答“网络购买农产品的个人倾向”时,有64.6%的人选择“当季新鲜产品”;53.1%的人只选择“健康绿色产品”;有40.6%的人选择“反季节产品”;有35.4%的人选择“保质期久的产品”。统计表明,消费者更倾向农产品的鲜活性和健康度,在反季产品和保质期较久的产品上没有展现较高的期望。

2.1.6 影响受访者选择网购农产品的原因分析

消费者不选择网络购买农产品的原因多在商品质量本身,有65.6%的人选择“担心商品质量问题”,有60.4%的人会因为“担心退货问题”而不在网络进行农产品选择;有51%的人认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可能影响农产品的鲜活性;有44.8%的人选择“物流费用较高”,认为可能多出的其他费用会影响个人网购活跃度。

2.1.7 受访者网购农产品的意愿分析

在调查受访者“在未来生活中,是否希望农产品会比较方便的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时,有70.8%的人选择“愿意,可以方便购买”这一选项,说明潜在网购消费者数量较多,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北碚区是一块待挖掘的蓝海。但仍有29.2%的受访者认为“农产品价值小,不值得在网上进行购买”,说明北碚区相关部门需要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宣传上做更多工作。当受访者被问及“若网购农产品的价格(包括物流费用)稍高于市场价格,是否还会选择购买”时,有43.8%的人在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会购买,有39.6%的人不考虑购买,还有16.7%的人认为只要质量保证就可以购买。由此可见,北碚区消费者对电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呈比较积极的态度

2.1.8 受访者对农产品电商的了解及看法

统计表明,有8.3%的人认为自己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了解”或“比较了解”;有44.8%的人对农产品电商“有一点了解”;有46.9%的人认为自己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根本不了解”。58.3%的受访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看法比较积极,有9人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有36人认为“改变了传统的购物行为”,有11人认为农产品电商未来“发展前景大好”。但仍有一部分受访者由于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了解受限,认为其“发展前景比较迷茫,没什么看法”,占比41.7%

2.2 生产者调研情况分析

小组成员前往北碚区城区、歇马镇和静观镇寻找生鲜农产品生产者进行调研,分别在菜市场的生鲜货物供应商、特色生鲜农产品区域进行采访调研,通过口头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填写,共完成57份问卷。

2.2.1 生产者基本情况分析

受访者中有12.3%的人在19-25岁之间;14%人在26-35岁之间;35岁以上年龄阶段的人最多,占比73.7%。调研显示,受访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超过59.7%的受访者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33.3%的受访者学历为本科,只有7%的受访者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由此可见,生鲜农产品生产者的年龄偏大,且受教育程度低。

2.2.2 受访者使用网络的频率

此次调研受访者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的频率普遍不高,有42.1%的人经常使用通讯工具上W;21.1%的人不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36.8%的人很少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

2.2.3 受访者售卖农产品的方式

有71.9%的受访者将农产品运输到就近的菜市场出售,24.6%的受访者将农产品出售给收购人,只有3.5%的受访者会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途径售卖。由此可见,生产者基本都是通过传统方式售卖农产品。

2.2.4 受访者对农产品电商的了解程度

统计表明,只有8.8%的受访者听说过农业电子商务并且很了解;21%的受访者听说过但对农业电商不是很了解;有17.5%的受访者没有听过农业电子商务但想要了解,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没有听过农产品电子商务且不想了解。说明北碚区农产品生产者对新兴信息的接纳度不高,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限。

2.2.5 受访者对农业电商的接纳程度

有51位受访者愿意尝试网络这种渠道来销售自家农产品,而问及“是否愿意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固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时,有70.6%的受访者选择愿意;有11.8%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建立合作关系;有17.7%的受访者态度不确定。由此可见,北碚区生产者对农业电商有一定了解后,对这种新型售卖方式接纳度较高。

有6位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尝试电商销售,其中4位生产商的原因是“自身生产的农产品数量不多,不愿意麻烦”,1位生产商的原因是其他,觉得会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影响自身种植情况;还有一位生产商观念较为保守,表示“与传统市场相比,更信赖传统市场”。

2.3 结论

通过对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调查可以发现,北碚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观念很淡薄,多数民众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或基本无了解,说明农产品电子商务这块蓝海在碚亟待挖掘,应当提升北碚民众对生鲜农产品电商的了解程度,加大已有平台的宣传力度,并从多方位整合资源建立电商平台,形成具有北碚区域特色的品牌进行推广。此外,生产者的文化程度较低造成了生产者对农产品电商的接纳度不高,观念较为保守,除了知识宣讲外,相关部门应培养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北碚区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出台

北碚区政府应借势发力,在充分利用本区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构建起具有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取政府主导引领下的联合驱动模式,支持监管机构、网站、金融、校企、电商、物流配送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各个环节的绿色发展,达到产业链各环与自然及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的统一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

当地政府部门为促进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产品、休闲旅游等优势产业相融合,突出农产品特色,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比如借助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休闲旅游电商知名品牌。其中,北碚静观腊梅作为原材料的腊梅系列日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庆菩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小有名气的。政府可牵头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结合电子商务与文化创意的项目,利用品牌名气进行推广宣传,进一步扩大北碚电子商务的知名度。

3.3 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全力推进光纤入户与“三网融合”,加大网络主干的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网络互通互联水平。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互联网接入宽带标准。同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不断完善。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将工商、税务、社保、劳动仲裁等综合政务系统内的信息接入信息共享体系,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适应消费者支付习惯的改变,应该顺应并主动介入电子支付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第三方支付,建立电子商务投融资体系。

3.4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宣传,提高农民电子商务意识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北碚手机报、北碚农业信息网、北碚农产品信息网等媒体频道,通过开辟专题、专栏,推介电子商务优秀网站和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力度,强化农民对于电子商务发展意识、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等现代手段,开通县委、政府微平台,集民智、谋发展,通过网络展示来推动招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卿.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08):246.

[2]刘静.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葛俊,严奉宪,杨承霖.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05):48-51.

第15篇

“互联网+”时代下哪个领域存在更大的提升空间和开发潜力?

按照户籍统计,中国农村人口目前约有10亿左右;按照居住地统计,真正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有将近8亿,而有超过2亿的农民由于外出务工等各种原因,已经不在农村居住。因此,单从我国农民、农村数量就能看出,“互联网+农业”将成为未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以“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几大热门关键词解析农业市场机遇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二:“农民赚钱”

支撑“互联网+农业”的产业链发展的核心是农民,只有让农民真正赚到钱,这种模式才能长久稳定地走下去。但农民自身条件与身处环境有很大的制约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有71.9%的农村人“不知道怎么使用电脑”,有33.7%的人“没有电脑可用”,24%左右的人认为“用电脑太贵”,22.1%的人对电脑“不感兴趣”,因为其它因素影响电脑使用者只占3.1%。

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跟网络挂上钩,那还搞什么“互联网+农业”?

援助扶持农民是治标不治本,给了农民钱和物资不代表他们就能真的脱离贫困。在农村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种种不利因素的阻碍下,我们如何才能帮助农民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学会自主赚钱呢?

关键词三:“熟人社会”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只有邻里乡亲才能产生信任感,要教给农民如何借助网络赚钱,就要先得到农民的信任。农民务实,只有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到,他们才会开始相信,尝试学习,逐渐掌握。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专注与耐心。

我们要做的是以身作则,手把手辅导,而不是大喇叭指挥他们去做什么,这样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冷冰冰的像个机器人,没有“熟人”的那种温度。但反观现在,又有多少白领高端人才自愿驻扎农村帮助农民呢?

这难道不是一块巨大的市场空缺吗?

关键词四:“渠道下沉”

习惯了享受城市富足的生活,除了那些自愿支教或是回乡建设的人,很少再有人会自发或被动地上山下乡,诚心诚意去帮助农民赚钱了。不是因为这些人不够善良或是怎样,这只是人之常情。像京东、阿里巴巴这样大的集团企业,员工个个都是精英,你认为会有几个人想去农村支援扶持?除非另辟蹊径,否则这些大咖想要在短时间内吃掉农业市场这块大蛋糕想必也要多花上一些功夫了。

能够打通市场的关键是渠道,而能够搞定农村市场的是渠道下沉!

之前也提到了,农村讲究的是实在,互联网这么飘忽虚拟的东西,如果不在农村落地,那么“互联网+”的梦想就没法实现。

所以,要让农民亲身体验,网络必须可见!渠道必须下沉!

关键词五:“点对点服务”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数量将近70万,农民数量大约10亿,别说一家公司企业无法管理,就是几家合作也是未必吃得消。

所以要提升对农村的服务管理质量就需要提炼!

比如,村村乐在2012年借助国家家电下乡的机会实现了省一市一县一镇一村5级的下沉渠道,为了便于管理数量庞大的农村,村村乐看准了每个村庄的村长、大学生或是能人,将他们设为该村的网络站长,负责与村村乐进行线上对接,从而实现业务沟通、项目合作、支援扶持等等工作。

村村乐这一行动也因此得以轻松了解每个农村、每户人家甚至细致到每个人的具体困难是什么,这种“点对点服务”的模式给农民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光从这点上就让他们感到十分震惊,信任感也油然而生。

关键词六:“农村电商”

电商是当今互联网十大热门行业之一,而农村与电商的结合更可以说是天生一对。这对于农民来说是最好的致富良机。现在多数农民手里都有个一亩三分地,没事自己种点蔬菜水果什么的再常见不过了。

现在很多人都看准了农村电商这个市场,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店铺、商城等等渠道进行销售。作为经销商,他们去农村当地采购这些优质蔬菜水果时可能会压到很低的价格,然后再高价拿去卖,这对于农民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自己辛苦种出的成果因为没有渠道而被迫贱卖,长此以往,电商让农民尝不到甜头,最后受伤的不光是农民自己,连行业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