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容;长期投资;长期筹资;营运资本
一、长期投资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会计人员眼中的长期投资应是什么?其实,简单地说,我们讲的长期投资就是企业对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即企业的内部投资。更要强调的是投资主体应是企业(不同于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投资)。
其次,也要区分在这里所讲的长期投资的对象应是经营性资产,不是金融性投资,为什么这样说呢?结合工作解析一下,我们创建一个企业或说投资一个企业是要求它以经营方式运作产生价值的最大化,并非依靠它去买基金或股票期货之类为主要运作方式创造财富,如果以后者方式为主去经营一个公司。不如股东不筹建这个公司去买基金股票之类,自己就可以直接买卖来赚取收益,还可节约些交易成本。那成立公司到底为什么呢?重要的是投资某个项目来让股东获取股东所期望的价值最大化,不是吗?其实,经营性资产和金融性资产投资的分析方法也是不同的,经营性资产投资的核心是净现值原理(考虑了时间现值、终值等因素);金融性资产投资核心是投资组合原理(考虑了风险分散化、现金持有量等因素)。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这种投资其实是一种变形的经营投资,通过股权的控制来达到经营性控制,并以合并报表的方式将股权抵消,来显示出经营控制的本来目的性,分析方法也与经营性投资方法一致。
其实,长期投资涉及面也是相当广泛的,因为长期投资的运作在我们预算上是重要一环,它会影响到现金流问题(期望回收现金量)、时间问题(何时回收到现金)、风险问题(收回现金可能性),整个过程又称作资本预算。
在结合自身工作上,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某些投资项目摆在面前时,要先界定是经营性还是金融性投资。如是企业手中有闲置短期款项等,可考虑金融性投资(但这也需考虑诸多问题,如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等等);如是未来经营运作上需要投资,这为经营性投资(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这种投资就要利用财务手段,去计算与推敲一下是否值得投资了,即分析净现值、净现值率、静态或动态回收期等等方法,分别的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这样才能给企业投资在可行性研究问题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成长为一名长期投资预算分析会计。
二、长期筹资
首先,长期筹资主体是企业。
其次,简易的讲,个人认为长期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长期投资所需资金的需要,才进行筹资这一举措,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研究说明,只有长期债务资金支持长期投资这一理论是合理性较强的。因为试思考,如果我们用短期的债务去支持长期投资(如购置固定资产),这样稳定性较差,比如:利息不稳定(短期借款到期,续借可能会提高借款利率)、是否会长期借给企业使用(短期借款到期后,可能不被批准续借资金),这些不稳定因素无法保证我们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被拍卖、抵债,因此很不可靠。只有用长期的债务资金来支持长期的投资方案,才是极为合理的方法。因为长期债务利息是锁定的,并且不会轻易被对方解约(要求归还借款),这是我们财务预算会计应注意的地方。
再次,长期筹资决策的主要问题是:资本结构决策问题、债务结构决策问题、股利分配决策问题。其实,所谓的资本结构决策,就是指长期负债/权益比例,通过这个比例,我们去分析我们现金流中多少会流向了债权人,多少会流向股东。
所以要控制在一定比例合理范围内,这是我们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还有在决策债务结构问题上,也要充分考虑,因为举债是种类繁多的,我们可以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等等种类繁多,成本费用及繁琐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也是要重点考虑的,要权衡利弊,才做出最优决策。再有就是,利润分配决策,也十分重要的决策问题,如分配多少给股东、留存多少作为投资使用,它也会起到信息传递等等的作用,就要谨慎行之了,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了。
所以综上所述,在做长期筹资决策时,我们要多结合长期投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多方面来分析问题,为筹资的可行性研究做好基本工作。
三、营运资本
其实,营运资本就是短期投资与短期筹资的结合。会计上其实就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营运资本使我们企业周转使用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营运资本支持同样的现金流,简单的讲就是用尽可能少的钱去“过日子”。生活如此,企业也如此,试想,我们如果适当延长应付账款付款期(这里要强调“度”,不然会没有信用可言了,是适当的做),以合理的优惠来提前收取应收账款,并要把握好现金最佳持有量(有短期资金闲置可做短期投资赚取短期收益),这都是以较少的营运资金支持同样现金流运用上的一些简单示例,当然,在我们工作中我们会发现非常多的并且适合自身企业运作的更好办法。做好这些工作也非常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
综上所述,是我对财务管理内容的简浅分析,仅仅是财务管理的概括内容,简单划分,最后简单概括后,即为三个内容:长期投资、长期筹资、营运资本。我所写的财务管理内容浅析,其实是希望我们会计人员之间能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上的认知,也希望有共鸣之处,更希望大家能给予我指点,从而让我提高工作能力,其实能做到,用学到的一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上是我们会计人员的一种境界,但如果能在工作中发现与找到更棒的、更有效的方法,来用于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为企业保驾护航,那才是我们预算会计的一种升华。不是吗?希望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探讨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其既不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及运营工作,同时也不具备社会经济行政管理能力,然而却通过精神商品及各类劳务方式间接或直接的向社会提供服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同普通的企业、行政单位有较大的差别,单位内部会计部门一般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全面核算、监管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及运营收入、支出过程的专业会计人员。以下简要针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对外投资的定义及类别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指的是事业单位在保证自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资金货币、真实事物、无形资产等方法对其他单位进行投资的行为。通常来讲,事业单位在进行对外投资操作时,依照相应的标准,可以将其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别:其一,依照对外投资的对象标准,可以将投资行为划分成债券投资及其他投资两类。债券投资指的是事业单位利用购买国库券或者企业债券等开展对外投资行为。其他投资指的是事业单位去除购买债券活动以外的投资行为;其二,依照对外投资的性质标准,可以将投资行为划分成权益性的投资及债权性的投资两类。权益性的投资指的是事业单位利用投资获取被投资企业部分所有权,进而同被投资企业产生所有权管理。例如:事业单位利用协议、合同等形式向联营、合资企业施行投资活动。债权性的投资指的是事业单位利用投资获取被投资企业的债权,进而同被投资企业产生债权及债务关系。再者,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按照时间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其中,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性质投资称为长期投资。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称之为短期投资,主要是国债投资。按照对外投资的对象标准,可以将投资行为划分成债券投资及其他投资两类。
事业单位将空闲的资金用于购买证券、其他资产等,进行投资行为时;遵照我国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二、提高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水平的措施
(一)消除净资产类的投资基金项目
因为投资基金项目的核算工作不但对事业单位投资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同时该项目也很容易造成账户同对应金额不一致的问题。由资产的属性角度来看,对外的资产同无形资产相同,仅是表达的方法存在区别,由资产的运转流程方面看,无形资产同材料的增加与减少不一定与企业的净资产形成关联,更不会相对应。
(二)增多净资产的类别
在进行财务核算工作期间,核算事业单位资金亏损与收益工作是其重要的内容。现今,很多事业单位普遍不愿意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因为会计核算多为成本计价,因此,对外投资项目的亏损数额并不会反应到账目报表内,账目上仅是初始的投资价值。因为没有做好减值准备,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情况不能反馈到账面上,从而影响了会计决算报告的质量。因此,建立利用投资收益项目来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盈亏情况进行评估。
(三)改进并完善对外投资核算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其利用商品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无论是归属于一般纳税人或者小范围纳税人的事业单位,都需要遵照增值税的相关规定进行销售,核算并上缴增值税。遵照合同协议确定对外资产,遵照库存的成本确定库存的商品。遵照计算的增值税确定应缴税金,遵照合同的协议明确增值税的差额。事业单位在利用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进行其他企业的投资活动时,需要遵照两方约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遵照材料面价值的数额记录无形资产,遵照差额记录投资收益。
(四)参考企业会计标准中对外投资的核算措施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其在进行事业单位的投资活动核算期间,需要参考企业会计标准中的核算措施,消除不具备控制能力、影响较大、没有报价、公允性弱的成本核算措施,投资企业可以对被投资企业进行长时间的股权控制投资,也就是对下属企业的投资应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其他的内容遵照权益法进行核算。
(五)资金回收处理措施
当投资项目时间满以后,事业单位想要回收投资,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资产科目,贷记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二者间的差额记录其他收入。
三、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方法具体应用
(一)以货币资金取得对外投资的核算
1.短期投资;(1).事业单位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及税金.手续费)作为投资成本,例如:某事业单位将企业内部空闲资金60 000元,进行投资则会计的分录应为借记:短期投资60 000贷记银行存款60 000
(2).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债券投资时:借:银行存款贷:短期投资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或者在借方)如上例中收回短期投资和利息200元时,应借记银行存款60 200贷记短期投资60 000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200
2.长期投资(1) 事业单位取得时应按照长期投资种类和被投资单位等进行明细核算:借记:长期投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事业基金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比方说某事业单位以银行存款购买50 000元的3年期国库券,年利率为3.69%,半年付息一次;支付相关税费300元。会计部门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长期投资――债权投资50300
贷:银行存款(50000+300)50300
同时借:事业基金503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50300
(2)获取投资收益的核算转让或收回投资的账务处理
转让长期债券投资: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益(或者在借方),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事业基金
(3)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借:待处置资产损溢贷:长期投资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
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贷记:应缴国库款
如果该事业单位收到上述债券半年利息922.5元,财会部门根据有关凭证,填制记账凭单,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50 000×3.69%÷12×6)922.5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922.5
若该事业单位对外转让上述债券,取得价款52 000元,已收存银行,其会计处理如下:借记银行存款52 000元 ,借记长期投资―债权投资50300元,贷记其他收入(52000-50300)1700元;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50300元,贷记:事业基金50300元
(二)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长期投资:(1)取得时。事业单位应按照评估价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应借记:长期投资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按发生的相关税费,借记:其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应缴税费同时,按照投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例如:事业单位经批准将一台专业设备用于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设备原始价值为1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4年,累计折旧40 000元。该设备评估价为70000元,发生评估费200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则财务部门应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70000+2000)7 2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7 2000借:其他支出2000贷:银行存款2000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 000借累计折旧40 000贷:固定资产100 000
(2)持有期间取得利息收入5000元,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其他收入 5000
(三)转让或者收回对外投资的核算
当事业单位将对外投资进行转让或者收回后,需要依据真实的数额,进行记录。例如:如果事业单位购买的国库券到达期限,需要换抵现金,回收成本200 000元,同时收回利息20 000元,则编制的会计分录内容应为:借记:银行存款 220 000 元,贷记:对外投资 204 000元,贷记:其他收入16 000元。另外,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220 000元, 贷记:事业基金 220 000元。事业单位需要加大投资的核算及管理力度,从而确保资产的增值与安全。
总结: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保证自身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下获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就需要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不断改进并完善核算方法,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收益,增强事业单位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的方法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作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二队)
参考文献:
[1]张娜.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的路径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
[2]李静.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
[3]冯广益,石国华.探讨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1(03).
[4]吴强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与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
[5]蒋岩,孙琪光,张天雷.加强对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管理[J].农业经济,2010(07).
[6]朱恒金,曹卫.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审计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3).
许多管理会计教材都会告诉我们关于长期投资的计算方法,也会告诉我们许多企业因货币时间价值的原因,而喜好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而据调查,日本企业中使用净现值法的仅14.5%,使用内含报酬率法仅15.7%,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则有83.6%,后者为压倒性的多数。美国企业中对长期投资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净现值法达到71.8%,使用内含报酬率法达到79.6%,使用投资回收期法达到68.9%。根据相关调查,投资回收期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是最常用的。这说明投资回收期法并不是一些教材所说的那样,在国内外不受欢迎。
1.对投资回收期法的认识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许多管理会计教材都是按照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作为区分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报的。如李天民(1997)、朱海芳(1996)、孙茂竹(2002)认为静态研究的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报酬率法等方法。动态研究的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而余绪缨(2001)、颜敏(1999)则在以上方法外还增加了“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即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
国内许多学者都认为投资回收期法无视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无法真正判定其投资回报。但是依然有许多企业在使用投资回收期法。这里不得不说一下,2002年,国家计委组织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在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中,就推荐采用投资回收期法进行项目评价。日本学者在调查分析了日本企业后发现喜好投资回收期法的非常有理由。即计算简单,便于了解投入资本的回收等,但对于投资回收期法的无视货币时间价值的批评却几乎没有。南京大学课题组(2002)对全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企业投资分析方法的选择的调查结果是,有41.9%的企业重视的是投资回收期法,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认为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更加重要。
2.目前投资回收期法的运用
2.1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对于企业而言,投资过程中考虑的最简单直接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投资。投资回收期的公式如下:pp=A0/NCF≤经济寿命/2
其中:pp ――投资回收期
A0 ――原始投资额
NCF――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在众多的教材中,没有对期望回收期作具体的规定,一般希望是越短越好。回收期一般要求低于投资项目经济寿命的一半(李天民1997)。上述公式只是在各年的现金流量相等时可用。若不相等,则需要根据各年末的累积净现金流量与尚未回收的投资额进行预测回收期。而估算各年的现金流量非常困难。这在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中的使用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就我国而言一般是通过外部专家和咨询机构进行预测(齐寅峰2005)。因为是对未来的估计,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这一点上三者的方法上没有区别。
2.2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所谓动态投资回收期法主要是以折现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按企业要求达到的最低收益率进行折现。根据其公式(余绪缨2001):
Ao:原始投资额
NCFt: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t:动态投资回收期
此公式与净现值评估的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把求取净现值改为求取回收期时间。该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因素。但这一动态投资回收期还没有刻画项目各年的现金流的回收金额。虽然李冠众等(2001)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但其得出的还是整个项目的现金流整体的回收期限。
3.考虑资金成本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在管理会计中,长期投资中投资是以自有资金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没有考虑资金成本,但在实际投资操作中,企业往往需要通过融资来实现投资目的。而企业对从银行借款,需要考虑融资额、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法、每期还款额等。银行考虑的贷款回收期公式就会是:
T:考虑资金成本的回收期
A0:原始投资额
I:支付的银行利息(资金成本)
NCF: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对比发现,本公式与最初提出的投资回收期法的公式有两个不同之处。第一是,分子由投资额变成了本金加利息,第二是,有了一个银行的外部力量的参与。而借款必须在融资期限内收回,否则该融资就不会被接受。这样,只要该项目的回收期限小于融资期限,企业就有盈利。企业管理者就只需要根据是否有能力还款来判断该项目的好坏。
以年等额还款法为例,设:n为还款期限,R为每期相等的还款额,年现金净流量为NCF,A0为原始投资额(融资额),I为利息(资金成本),则上述公式就变化为:
此公式里包含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因此可以称为有资金成本的动态回收期法。
4.静、动态指标的比较
各种数据显示美国比较倾向于净现值法等动态指标,也许是这个原因让许多教材在引进和介绍投资决策方法时都说净现值等指标是优先选择的指标。但近二十年来的资料反映,亚洲的企业并不与美国一样。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企业都把投资回收期法的应用放在净现值等之上。
回收期法的期间因素才是许多亚洲企业真正关心的。另外从融资手段来看亚洲国家依靠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比例还很低。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从银行贷款方式来获取资金,我国90%的长期资金目前也是靠银行借贷来解决。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日本,还是刚刚起步的我国证券市场,其股票以及债券融资的比例还太低。因此,投资中考虑的直接问题是从银行获得贷款什么时候还(时间)和要多少利息(资金成本)。
现在分别以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静态回收期法和含资金成本的回收期法进行比较分析。如某企业原始投资额为1000万元。该项目的预计寿命为5年,预计年现金流入量200万元。资本成本6%,还款期间5年,还款方式为等额还款法。
1. 净现值法
上例4种方法的结果是:按静态回收期判定方案是可行的,回收期小于6年;但是按照动态的三个方法都认为该方案不可行:净现值小于零,现值指数小于1,含息回收期大于还款期限6年。同时也说明,含息回收期间法同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得出的结论相同。
摘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新制度下货币资金进行的长期债券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也都有了新的改变,本文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问题作出探究。
关键词 :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事业基金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新规定
(一)货币资金进行的长期债券投资
长期债卷投资是指含年以内的固定的不变动的债券,这种类型的债券包含不是自己企业的债券、国债、金融债券等,它在一定时间内按利率收取利息,并且到期回收本金。长期债权投资,又分一次到期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两种典型形式。如果要求的付息期是相同的纳税年度,在我国企业的所得税都是按照年度来征收的,会依据权责发生制根本原则进行征收。如果企业的付息期不按年度来计算,那么在原则上年度纳税就不按照债权责任制度计算利率收入,在录取纳税所得时,还要调整长期债权的投资成本,等到付息时再对成本进行调减。在投资成本上借记方登记为“事业资金”贷记方登记为“银行存款”,在投资成本金额上借记方登记为“事业基金”贷记方登记为“非流动资产资金”,在一定的固定时间回收利息时,借记方登记为“银行存款”贷记方登记为“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当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性还本时或者收回长期债券时,借记方登录为“非流动资产资金—长期投资”,贷记方登记为“事业资金科目”。
(二)新制度下货币资金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现代制度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一些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实施控制、影响程度较深的权益性投资,还包括对其合作经营的企业方面的权益性投资。新制度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公司持有子公司、合作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对联合企业投资在权益法上有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也包括没有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对于持有比例大于50%的,存在控制关系,对于持有比例小于或者等于20%的不具有重大影响。在账务处理上,借记为“事业基金”,贷记为“长期投资的非流动资产”在持有时间的固定时间段内获得的利息,借记方登记为“银行存款”贷记方登记为“投资收益”在转让不定期的长期股权时,借记方要记录为“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贷记方登记为“长期投资”,在产生税费时,借记方记录为“待处置资产损溢点或者是处置净收入”贷记方记录为“银行存款”,在期末应将长投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在计提上做减值准备,在实际取得的价款金额中,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产生的价值差额,确认为投资损溢,在借方登记“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资本公积(借或贷)”在贷方登记为“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借或贷)”。
二、“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具体变化
(一)会计科目变化的体现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基金会计核算增设了两个新的科目,“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这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在事业基金上新设定了“经营结余”“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新科目,对事业基金的分配做了进一步的核算管理,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余额分配和支出。旧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分为两个明细的大科目:分别是一般基金、投资基金,一般基金对外核算上是滚动结余的资金核算,投资基金的核算是对外投资部分的资金核算,新的制度取消了这两个科目,领设立了“非流动资产基金”来核算净资产。
(二)在对外投资上的变化
新制度在基金核算上不包括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上,事业基金的变化不涉及对外流动资产的投资和收回,在账务核算上简化了不必要的流程,旧制度的借记登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改为借记“事业基金”,贷记“事业资金—投资基金”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在对外投资上科目进行核算时不需要对事业基金进行明确的核算。
(三)年末转入口径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形式上,对事业基金的范围做了新规划,非政府补助的剩余分配和剩余后的分配金额是属于事业基金的。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规定的除营业总额与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事业结余,所以在口径上存在变化。
三、新制度下事业基金核算的例子分析
某绿化事业单位建设平台于2013 年11 月开工,1月份基建账套数据,其中2013 年12 月31 日基础建设拨款有100000 元是本年上级补助拨款,其余为该年中央预算拨款,该单位未纳入财政直接支付。2014年基建账套中设备投资中有20000 元使用银行存款支付,待摊投资中有20000 元使用银行存款支付,有10000 元使用现金支付,现金从零余额账户支取。2014 年1 月末基本建设总账目并入账套账务处理的方式。
(1)借:零余额用款额度12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1000000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200000
(2)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长期借款———基建借款100000
(3)借:库存现金2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0
(4)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00000
———设备投资60000
———待摊投资4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30000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3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50000
银行存款40000
库存现金10000
(5)借:预付账款———基建工程
———预付备料款400000
———预付工程款100000
贷:在建工程500000
此会计分录是根据新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在账目管理上较为合理,不存在科目对应管理不合理的现象,通过事业基金的核算抵消了旧制度的科目进账核算,让事业基金保留了下来。
四、新制度下会计核算改进的建议
新制度在并账上应该格外注意,并账不单是简单的数字调整,还是内部交易的调整,在会计核算问题上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在业务往来的调整上注意账目的抵消问题,在对外投资上要严格控制,不能使用事业基金进行投外投资,不能用事业资金进行交易活动,遵循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基金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的应用执行严谨。
综上,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应该及时的学习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确的把握事业基金的应用和财务规则,对事业基金的应用要严格遵守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章制度,在事业资金的不合理占用行为,要积极的及时反馈,保障事业基金应用收支的平衡,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水秀.解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J].商业会计,2014,(11):110-112.
[2]杨素珍,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及填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8):81-83.
一、“股权代持”的财务核算问题
目前,有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制定了“投资经理项目跟投”制度。即当投资公司决定对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所负责的项目进行投资时,公司要求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按照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可以直接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则不能直接成为所投项目企业的股东,这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所拥有的股权往往由投资公司托管,即“股权代持”。由于是代持,该股份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不因投资经理离开风险投资公司而丧失,并可随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投资时一起退出。但退出后,投资经理所获取的收入必须抵扣了投资经理所应分担、补偿的费用或损失。
笔者认为,代持股份在投资期间内的投资财务的一般核算应并入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的核算,因此,股权代持业务的特殊会计处理分为:股权代持款的收到和退还;代持股份现金分红的收到和发放。
1、股权代持款项的收到和退还当收到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的项目委托投资款时,公司可借记“现金”,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
投资公司卖出被投资企业股份(包括代持的股份)时,借记“银行存款”,按已提的该项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X项目公司”,贷记“长期股权投资———X项目公司”的帐面余额,并按持股比例对借贷差额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若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需要分摊或补偿费用发生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公司把代持股份本金及收益支付给投资经理极其小组成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对投资收益部分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2、股权代持的现金分红款的收到和发放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并按持股比例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
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无论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在发放代持股权的红利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股利收入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合并计算,存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使股利收入实际上免征所得税的可能,但代持股份的红利却不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例1:假定风险投资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B公司股份的50%且为最大股东,其中A公司自有资金投资990万元,代持公司投资经理a1的股权6万元,代持小组成员a2的股权4万元。2001年末A公司应享有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额为1100万元。2002年2月1日,A公司获得B公司现金红利50万元,其中a1应得3000元,a2应得2000元。2002年7月1日,A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对B公司的股权。
由于对B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相应的分录如下:
(1)2001年1月1日
①A公司收到对B公司投资凭据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10000000元
贷:银行存款10000000元
②A公司收到a1、a2的代持股款
借:现金100000元
贷: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4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B公司投资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0000元
贷:投资收益99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6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4000元
(3)2002年2月1日
①收到B公司现金分红
借:银行存款5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500000元
②按代持股份比例将收到的现金分红转发给a1、a2,应扣除个人所得税20%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3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2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1000元
现金4000元
(4)2002年7月1日
①A公司出让B公司的股权
借:银行存款120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50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10000000元
投资收益1485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9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6000元
②A公司退还代持股款及相应投资收益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4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12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8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4000元
现金116000元
二、接受赠送管理股的财务核算问题
由于风险投资不是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企业也常常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项目运作管理,发掘企业价值并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基于对风险投资公司及其人员的专业经验的认同,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屡见不鲜。尤其2001年以来,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NASDAQ股市的下跌,国内创业版迟迟不能推出,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开展咨询服务及财务顾问业务,获赠管理股的现象更多了。笔者认为,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对有关的处理给出了较明确的指导意见。
1、管理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选择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风险投资公司只获赠管理股而未有实际资金投入,管理股份往往比例较小,风险投资公司只承担顾问角色,笔者认为此时可采用成本法。但如果风险投资公司既获赠管理股又有实际资金投入,或者风险投资公司根据管理股主导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或重大资本运营活动,应视为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权益法核算。
2、收到赠送管理股的帐务处理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并取得凭据股权证书后,应将依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登记入帐。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3、管理股现金分红以及管理股处置的帐务处理对于现金分红,在成本法下,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在权益法下,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处置管理股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的帐面价值,将借贷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应将“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的相应余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2:假定风险投资公司C于2001年1月1日接受某高新技术企业D的股东赠送的管理股份10%,并由C公司派员对D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和战略结构的调整。D公司的有表决权的净资产值为500万元。截止到2001年末D公司由于盈利使得有表决权股东享有净资产600万元。2002年2月15日收到D公司现金分红5万元。2002年7月15日,C公司以60万元的价格将10%股份出让。
由于C公司对D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1)2001年1月1日收到股权证明
借: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50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D公司投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000元
贷:投资收益100000元
(3)2002年2月15日收到现金红利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5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0000元
(4)处置股权应进行的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6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0000元
投资收益5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500000元
②借: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0元
由上例可见,获赠股权给风险投资公司带来的实际利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给公司带来净资产的增加,体现在资本公积中;一部分给公司创造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中。
三、关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于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目前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存在争议,这里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观点一:风险投资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的不同情况,对于投资减值准备分别进行考虑。比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多提,成熟期的项目可以少提。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中对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规定是较为明确而严密的,不应人为夸大和缩小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风险投资公司应在每会计期末对长期投资逐项进行检查,首先判断是否存在应计提减值准备的所列迹象,来确认是否对该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应计提的,应根据市价或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客观地确定可回收金额,按可回收金额与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之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观点二: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在会计期末会按照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故已充分反映了被投资企业的亏损或盈利等财务状况。因此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不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一、“股权代持”的财务核算问题
目前,有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制定了“投资经理项目跟投”制度。即当投资公司决定对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所负责的项目进行投资时,公司要求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按照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可以直接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则不能直接成为所投项目企业的股东,这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所拥有的股权往往由投资公司托管,即“股权代持”。由于是代持,该股份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不因投资经理离开风险投资公司而丧失,并可随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投资时一起退出。但退出后,投资经理所获取的收入必须抵扣了投资经理所应分担、补偿的费用或损失。
笔者认为,代持股份在投资期间内的投资财务的一般核算应并入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的核算,因此,股权代持业务的特殊会计处理分为:股权代持款的收到和退还;代持股份现金分红的收到和发放。
1、股权代持款项的收到和退还当收到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的项目委托投资款时,公司可借记“现金”,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
投资公司卖出被投资企业股份(包括代持的股份)时,借记“银行存款”,按已提的该项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X项目公司”,贷记“长期股权投资———X项目公司”的帐面余额,并按持股比例对借贷差额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若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需要分摊或补偿费用发生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公司把代持股份本金及收益支付给投资经理极其小组成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对投资收益部分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2、股权代持的现金分红款的收到和发放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并按持股比例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
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无论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在发放代持股权的红利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股利收入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合并计算,存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使股利收入实际上免征所得税的可能,但代持股份的红利却不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例1:假定风险投资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B公司股份的50%且为最大股东,其中A公司自有资金投资990万元,代持公司投资经理a1的股权6万元,代持小组成员a2的股权4万元。2001年末A公司应享有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额为1100万元。2002年2月1日,A公司获得B公司现金红利50万元,其中a1应得3000元,a2应得2000元。2002年7月1日,A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对B公司的股权。
由于对B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相应的分录如下:
(1)2001年1月1日
①A公司收到对B公司投资凭据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10000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元
②A公司收到a1、a2的代持股款
借:现金
100000元
贷: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
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
4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B公司投资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0元
贷:投资收益
99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6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4000元
(3)2002年2月1日
①收到B公司现金分红
借:银行存款
5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
500000元
②按代持股份比例将收到的现金分红转发给a1、a2,应扣除个人所得税20%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3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2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1000元
现金
4000元
(4)2002年7月1日
①A公司出让B公司的股权
借:银行存款
120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
50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10000000元
投资收益
1485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9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6000元
②A公司退还代持股款及相应投资收益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 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 4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12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8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nbs
转贴于 p; 4000元
现金
116000元
二、接受赠送管理股的财务核算问题
由于风险投资不是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企业也常常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项目运作管理,发掘企业价值并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基于对风险投资公司及其人员的专业经验的认同,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屡见不鲜。尤其2001年以来,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NASDAQ股市的下跌,国内创业版迟迟不能推出,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开展咨询服务及财务顾问业务,获赠管理股的现象更多了。笔者认为,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对有关的处理给出了较明确的指导意见。
1、管理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选择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风险投资公司只获赠管理股而未有实际资金投入,管理股份往往比例较小,风险投资公司只承担顾问角色,笔者认为此时可采用成本法。但如果风险投资公司既获赠管理股又有实际资金投入,或者风险投资公司根据管理股主导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或重大资本运营活动,应视为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权益法核算。
2、收到赠送管理股的帐务处理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并取得凭据股权证书后,应将依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登记入帐。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3、管理股现金分红以及管理股处置的帐务处理对于现金分红,在成本法下,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在权益法下,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处置管理股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的帐面价值,将借贷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应将“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的相应余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2:假定风险投资公司C于2001年1月1日接受某高新技术企业D的股东赠送的管理股份10%,并由C公司派员对D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和战略结构的调整。D公司的有表决权的净资产值为500万元。截止到2001年末D公司由于盈利使得有表决权股东享有净资产600万元。2002年2月15日收到D公司现金分红5万元。2002年7月15日,C公司以60万元的价格将10%股份出让。
由于C公司对D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1)2001年1月1日收到股权证明
借: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
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50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D公司投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元
贷:投资收益
100000元
(3)2002年2月15日收到现金红利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5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00元
(4)处置股权应进行的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
6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00元
投资收益
5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 500000元
②借: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000元
由上例可见,获赠股权给风险投资公司带来的实际利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给公司带来净资产的增加,体现在资本公积中;一部分给公司创造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中。
三、关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于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目前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存在争议,这里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观点一:风险投资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的不同情况,对于投资减值准备分别进行考虑。比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多提,成熟期的项目可以少提。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中对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规定是较为明确而严密的,不应人为夸大和缩小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风险投资公司应在每会计期末对长期投资逐项进行检查,首先判断是否存在应计提减值准备的所列迹象,来确认是否对该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应计提的,应根据市价或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客观地确定可回收金额,按可回收金额与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之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观点二: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在会计期末会按照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故已充分反映了被投资企业的亏损或盈利等财务状况。因此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不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加权平均某项资金来源在投资该项资金来源
=Σ(×)
资金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个别资金成本
例1:设长城公司拟投资建设C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各500万元。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40%,借款利率为10%。项目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85万元。试对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加权平均500500
=×10%+×40%=25%
资金成本10001000
净现值(C)=285×(P/A,25%,10)-1000
=285×3.571-1000=17.74(万元)
根据285×(P/A,r,10)=1000,(P/Ar,10)=3.509,求得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25.68%。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C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故该投资项目可行。
笔者分析研究后发现,以上决策过程和结论是错误的,举例分析如下:
[例2]设上例长城公司的C项目系由A、B两个配套项目构成,A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每年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B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自有资金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5万元。试分别对A、B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判断。
净现值(A)=80×(P/A,10%,10)-500
=80×6.145-500
=-8.4(万元)
净现值(B)=205×(P/A,40%,10)-500
=205×2.414-500
=-5.13(万元)
500
根据(P/A,r,10)==6.250,求得A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9.62%;
80
500
根据(P/A,r,10)==2.439,求得B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39.59%。
20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都小于0,内含报酬率都小于其资金成本,故A、B两个投资项目都不可行。这与例1的结论正好相反。
表1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项目A项目B项目C项目
投资总额5005001000
建设期(年)000
生产经营期(年)101010
资金成本10%40%25%
每年现金净流量80205285
净现值-8.4-5.1317.74
内含报酬率9.62%39.59%25.68%
可行性决策不可行不可行可行
为什么就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资金成本是按年计算的每期用资费用(不考虑筹资费用)与所筹资金总额之间的比率。在筹资决策中,通常假设用资费用按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以,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完全相同。
[例3]假设上例中长城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现向长城公司提供两个贷款方案,甲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10%和40%的利率分别提供2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贷款,共计贷款1000万元;乙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25%的利率提供贷款1000万元。问长城公司应作何种选择。
(1)如果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支付利息=500×10%+500×40%=250(万元)
乙方案每年支付利息=1000×25%=250(万元)
两个方案每年支付的用资费用都是250万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为25%,从筹资的角度看,两个方案完全一样。
(2)如果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500500
=+=288.5(万元)
还本付息额(P/A,10%,10)(P/A,40%,10)
乙方案每年1000
==280.03(万元)
还本付息额(P/A,25%,10)
甲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8.5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0.03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比甲方案少8.47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3)如果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500×(1+10%)10+500×(1+40%)10
=500×2.5937+500×28.926
=15759.85(万元)
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1000×(1+25%)10
=1000×9.31323
=9313.23(万元)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5759.85万元,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9313.23万元,乙方案比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少6446.65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可见,在等额分期还本付息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条件下,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年现金流出量并不等于(一般要小于)按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计算得到的年现金流出量。
表2筹资方案还本付息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年限
方案12……910
按期付息
到期还本甲方案250250……2501250
乙方案250250……2501250
等额分期
还本付息甲方案288.5288.5……288.5288.5
乙方案280.03280.03……280.03280.03
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甲方案//……/15759.85
乙方案//……/9313.23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只适用于按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筹资方案决策,而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因为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按资金成本将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通常为现值)。根据前面的举例可知,同一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要大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累加,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要小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累加。所以,不能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判断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
一个项目投产后,回收的现金首先要用于偿还负债的本息,然后才是回收的投资成本,向股东支付投资收益。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时,决策者应站在股东立场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以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的大小或股东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按投资总额计算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大小或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即应采用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和股东内含报酬率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设Z1为负债投资额,Z2为权益投资额,I1为负债资金成本,I2为权益资金成本,X为每年全额现金净流量,X1为负债的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r为股东内含报酬率,则:
Z1
负债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X1)=
(P/A,I1,n)
股东净现值=(X-X1)×(P/A,I2,n)-Z2
Z2
根据(P/A,r,n)=计算股东内含报酬率r。
X-X1
如上例C项目的股东净现值和股东内含报酬率分别为:
负债还本付息500500
===81.37(万元)
现金净流量(P/A,10%,10)6.145
股东净现值(C)=(285-81.37)×(P/A,40%,10)-500
=203.63×2.414-500
=-8.44(万元)
500
根据(P/A,r,10)==2.4554,可计算得股东内含报酬率r=39.30%。
285-81.37
加权平均某项资金来源在投资该项资金来源
=Σ(×)
资金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个别资金成本
例1:设长城公司拟投资建设C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各500万元。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40%,借款利率为10%。项目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85万元。试对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加权平均500500
=×10%+×40%=25%
资金成本10001000
净现值(C)=285×(P/A,25%,10)-1000
=285×3.571-1000=17.74(万元)
根据285×(P/A,r,10)=1000,(P/Ar,10)=3.509,求得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25.68%。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C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故该投资项目可行。
笔者分析研究后发现,以上决策过程和结论是错误的,举例分析如下:
[例2]设上例长城公司的C项目系由A、B两个配套项目构成,A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每年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B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自有资金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5万元。试分别对A、B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判断。
净现值(A)=80×(P/A,10%,10)-500
=80×6.145-500
=-8.4(万元)
净现值(B)=205×(P/A,40%,10)-500
=205×2.414-500
=-5.13(万元)
500
根据(P/A,r,10)==6.250,求得A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9.62%;
80
500
根据(P/A,r,10)==2.439,求得B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39.59%。
20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都小于0,内含报酬率都小于其资金成本,故A、B两个投资项目都不可行。这与例1的结论正好相反。
表1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项目A项目B项目C项目
投资总额5005001000
建设期(年)000
生产经营期(年)101010
资金成本10%40%25%
每年现金净流量80205285
净现值-8.4-5.1317.74
内含报酬率9.62%39.59%25.68%
可行性决策不可行不可行可行
为什么就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资金成本是按年计算的每期用资费用(不考虑筹资费用)与所筹资金总额之间的比率。在筹资决策中,通常假设用资费用按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以,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完全相同。
[例3]假设上例中长城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现向长城公司提供两个贷款方案,甲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10%和40%的利率分别提供2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贷款,共计贷款1000万元;乙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25%的利率提供贷款1000万元。问长城公司应作何种选择。
(1)如果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支付利息=500×10%+500×40%=250(万元)
乙方案每年支付利息=1000×25%=250(万元)
两个方案每年支付的用资费用都是250万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为25%,从筹资的角度看,两个方案完全一样。
(2)如果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500500
=+=288.5(万元)
还本付息额(P/A,10%,10)(P/A,40%,10)
乙方案每年1000
==280.03(万元)
还本付息额(P/A,25%,10)
甲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8.5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0.03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比甲方案少8.47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3)如果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500×(1+10%)10+500×(1+40%)10
=500×2.5937+500×28.926
=15759.85(万元)
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1000×(1+25%)10
=1000×9.31323
=9313.23(万元)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5759.85万元,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9313.23万元,乙方案比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少6446.65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可见,在等额分期还本付息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条件下,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年现金流出量并不等于(一般要小于)按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计算得到的年现金流出量。
表2筹资方案还本付息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年限
方案12……910
按期付息
到期还本甲方案250250……2501250
乙方案250250……2501250
等额分期
还本付息甲方案288.5288.5……288.5288.5
乙方案280.03280.03……280.03280.03
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甲方案//……/15759.85
乙方案//……/9313.23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只适用于按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筹资方案决策,而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因为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按资金成本将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通常为现值)。根据前面的举例可知,同一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要大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累加,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要小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累加。所以,不能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判断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
一个项目投产后,回收的现金首先要用于偿还负债的本息,然后才是回收的投资成本,向股东支付投资收益。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时,决策者应站在股东立场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以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的大小或股东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按投资总额计算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大小或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即应采用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和股东内含报酬率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设Z1为负债投资额,Z2为权益投资额,I1为负债资金成本,I2为权益资金成本,X为每年全额现金净流量,X1为负债的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r为股东内含报酬率,则:
Z1
负债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X1)=
(P/A,I1,n)
股东净现值=(X-X1)×(P/A,I2,n)-Z2
Z2
根据(P/A,r,n)=计算股东内含报酬率r。
X-X1
如上例C项目的股东净现值和股东内含报酬率分别为:
负债还本付息500500
===81.37(万元)
现金净流量(P/A,10%,10)6.145
股东净现值(C)=(285-81.37)×(P/A,40%,10)-500
=203.63×2.414-500
=-8.44(万元)
500
根据(P/A,r,10)==2.4554,可计算得股东内含报酬率r=39.30%。
285-81.37
(一)企业筹资环节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筹资风险是狭义的财务风险,大多数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筹资,例如银行借款、民间借贷、股权资本投入等。一般而言,企业的筹资风险主要包括了期限、成本、数量、偿付等问题。期限主要是指企业在筹资的时候是否能够获得符合其对时间要求的资金,如是否可以获得长期资金以支持其长期的投资、是否获得短期资金以支持季节性的资金需求等;成本则是指企业获得的资金是否超过其收益,一旦无法获取低成本的资金,企业可能面临亏损的情形;数量简单而言就是企业所获得的资金量是否足够,是否能够补充其对资金的要求,这是筹资的最基本要求;偿付问题则是涉及到企业是否能够到期足额按期偿付筹资的利息和本金。由于很多的企业难以谋求上市,多数只能通过债务性融资进行发展,而银行借贷、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对企业的信誉要求较高,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产进行抵押,否则难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融资。如果企业选择民间借贷则风险更高,其成本较高且一般而言期限都很短,容易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资金配对,到期没有足额的资金偿还,流动性风险就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目前,很多企业的融资都选择短期、小额、高频的短期贷款,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二)企业投资环节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投资意味着投入,一旦无法获得足额的预期效益或者无法保证投资的安全,企业就面临着投资环节中的财务风险。由于投资至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有较长的时间,期间可能有多种无法预估的事件发生,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无法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部分项目无法回收本金,甚至因亏损扩大导致投资增大。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投资效率不高,因融资呈现出短期化的特点,企业难以真正进行长期投资,战略性投资较少,容易导致企业的投资无法全盘考虑,难以获得真正的效益。另外,很多的企业一言堂现象明显,在决策的前期没有足够的尽职调查和市场预判,由于人才的缺失,精细化投资预算没有完成,容易导致企业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环节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环节的财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环节主要是存货管理、现金管理及资金回收环节等,主要是针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货币现金和应收账款,这些是企业的重要内容。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存货量,足够的存货将保证企业的生产正常运转,供货及时,但是如果超额的存货又将占用资金,形成一定的浪费且需要增加相应的仓储管理费用;现金管理则是企业中资金安全和收益性管理的平衡,企业需要保证一定的流动现金,但是过量的流动现金将不利于收益的提升,因为现金本身可以作为货币基金类的投资等,因此企业需要做好现金的管理;资金的回收主要是指企业是否能够及时、足额的收回销售产品形成的应收账款等,一旦无法及时足额收回这些资金,企业将面临利润无法真正实现的问题,影响企业的运营。很多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没有预算,缺乏计划,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较多,日常流动资产的管理,如存货、货币现金等闲置现象明显且周转率不高,生产中物料、人力、产能等不匹配,管理较为低下,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另外,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成立专门的人员追讨应收账款,部分企业的市场地位不高,难以和客户进行议价,很多的企业真正主动追讨应收账款,对营运资金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筹资环节主要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逐步积累信誉,随着信誉的提升,企业融资的可选择范围和金额也更多,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企业在经营中要尽量规范,同时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在具体的操作中,企业需要做好匹配度的管理。在期限上,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资金用途、企业未来的资金回收等进行测算,避免以短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现象,不要出现偿付时间到而内部资金不足的现象,借款期限可以相对长一些或者选择比较有弹性一点的期限设计。企业在融资的时候要先进行内部的测试,对借款的时机、金额、方式等都要有一定的判断,避免盲目借贷。同时,企业借贷尽量使用稳定性强的贷款方式,通过长期的合作降低融资的成本。目前,由于较多的企业面临融资困局,相互之间拆借、担保现象明显,很多企业陷入了三角债的问题中,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难免需要互相担保,但是仍然需要做好相关的调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减少企业的负担。另外,企业要积极扩展可能的融资方式,尽量采用规范性的融资方式。企业不能仅仅依靠初始股东的投资和借款,这样容易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限,企业可以积极探讨在可能的优惠政策下选择与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合作,探讨融资租赁、企业债、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进行融资。同时,企业要做好内部的规范运作,在未来市场空间较大的业务品种上做大做强,寻求相应的上市辅助,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二)投资环节主要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企业的投资项目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证券品种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债券投资等。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预期收益,因此企业投资环节中的财务风险控制目的在于保证投资项目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企业要保证投资环节中的投资资金没有浪费或者被挪用侵吞等。企业在投资中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和决策的科学性。企业要在投资前做好相关的决策分析,很多的小企业就是因为一项投资导致自身破产。企业在决策的时候要能够有专门的队伍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认真分析学习中央和各个地方的政策,避免与政策相违背从而变成落后产能,最终被淘汰,对各个地方的政策学习也要结合可能的案例,分析地方政府的信用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完备性,避免投资成为负担。企业要合理预期项目的未来收益,并分析其可行性,做好事前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测试,避免企业在不熟悉的领域中进行投资,在投资后也需要有懂业务、懂运作的人才进行把关,避免投资后没有相应管理的现象。另外,企业要关注投资可能的风险,在投资中要始终贯彻风险控制的思想,充分考虑投资项目之间的关联性,避免企业陷入系统性风险中,对投资项目的收益评估不宜过分乐观,要保证资金与投资项目的匹配,减少可能的投融资风险。
(三)营运资金管理环节主要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营业资金对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如果没有做好营业资金的管理,流动性和效益都会下降,企业无法真正提升其盈利能力,最终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言,营运资金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利用现代结算工具和手段,尽量减少现金交易,对现金的管理要做到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保障现金的安全,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水平,做好内部费用的控制,加强票据的管理,做好现金管理。要做好营运资金的管理,企业一定要提升其管理的水平,目前很多的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低下,流程控制和管理没有到位,很多的资产浪费都无法控制,这样自然无法做好营运资金的管理。企业要建立起规范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对相关的资产进行入账编码,对存货进行跟踪管理,做好存货与运输、采购、供货环节的匹配,减少资产的浪费,设计好最优存货管理模型并进行实务调试,减少存货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要树立只有真正获得现金的利润才是货真价实的利润这一理念,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回收中,企业也要根据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些长期合作客户且回款较稳定的客户主要是跟踪管理,避免客户出现财务问题而影响应收账款回收;对于长期欠款无法回收的客户,企业应当中断与其的合作,以法律手段的方式申请财产保全以回收应收账款;对于其他一般的客户,企业应当将回款率也作为销售人员的一个考核方式或者建立专门的人员队伍进行回收应收账款。同时,对于新增的信用客户,企业要谨慎判断对方的信用等级,避免坏账过多的风险,企业内部也需要建立专门的台账,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
一、现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总量,在企业通常是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反映的。在国际上,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一项主要报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我国《企业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作了专门规定。
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买货物、销售产品、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二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吸收股本、分配红利、发行债券、筹集借款、清算债务等有关的现金流量;三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置和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收回投资、投资收益等。现金流量的主要意义和作用在于:
1.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评价企业财务的适应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的资产在生产经营正常情况下的流入和流出。财务的适应性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能否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能否适应财务状况变化的需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动速度越快、流动量越大,财务的适应性和流动性就越强。
2.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评价企业的直接效益。衡量企业收益能力有生产能力、营销能力、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回避风险的能力等,其中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好而没有销售,销售能力好而收不回来现金,或者收回的现金因支出控制不好而浪费,都会使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因此,收回现金和控制支出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看企业的现金净流量。
3.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企业抗风险能力。财务风险是企业利用现金归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现金归还,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应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好坏取决于现金流动效益的高低,所以,企业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现金流动信息,提前做出安排,尽量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二、现金流量分析
1.静态分析。
净态分析是指就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数字进行分析。一是采用百分比法将构成现金流量表的各个流入流出项目,分别与现金流入流出总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入流出的主要项目;二是通过绝对值或百分比法将构成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现金流入流出进行比较,分析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净流量的主要项目及其金额。静态分析是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初步认识,目的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的基本状况。
2.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站在和未来的角度,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实质性进行认识和判断,以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
(1)投资活动分析。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项目主要有: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收到的与其他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有: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投资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本文主要分析长期投资。长期投资首先要分清楚投资类别,如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收购企业等,投资类别不同,所采用的预测也不同。
以前年度发生的长期投资大多数在决策时已经进行了可行性,是在投资项目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投资,所采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审计人员在时,要查看投资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预测的现金流量状况,核实实际现金流量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找出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某企业1997年投资建设生产某项产品的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当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投资回收期法进行预测,1999年开始产生效益并收回现金,5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平均每年收回1000万元,到2002年至少收回3000万元。但实际只收回2000万元,还有1/3未收回。这时就要进一步分析未能收回的原因。长期投资未能收回的原因可能有:投资是否超规模,建设是否超工期而未能按时投产,投产后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是否有一定的销售市场,销售价格和单位销售成本是否合理,各项成本费用的控制是否理想,是否按照销售额及时收回了现金。
(2)经营活动分析。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其范围很广。对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分析时要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看其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现金回笼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的强弱。这些环节有一个出都会影响现金净流量。比如生产、销售、成本控制、利润都很好,只是资金回笼能力差,形成的销售多数挂应收款,这时就要重点分析资金回笼差的原因,采取强有力措施收回现金。或者回笼的资金又被积压存货和不良资产所占用,这时就要设法出售存货和不良资产。否则,就要进行新的筹资,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筹资活动分析。
筹资活动是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其现金流入有:吸收投资、取得借款以及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出有:偿还债务和利息、退还股本、支付股利、分配利润以及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筹资活动大多在合同、协议、章程、股东大会决议中有明确规定,分析时首先要看现金是否按规定到位,比如吸收投资是否按企业章程规定的时间到账、借款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的时间到账等。其次,分析企业筹资成本是否合理,是否以较小的筹资成本取得了较理想的筹资效果。
三、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结果可分为好、中、差。好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现金能够正常流入企业,并且不存在较大的呆账、坏账、积压物资、闲置固定资产等不良资产(这里的较大一般定在企业资产总额的5%以内),也不存在已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中也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现金能够比较正常地流入企业,不存在大的呆账坏账、积压物资、闲置固定资产等不良资产(这里的大一般定在企业资产总额的5%—20%之间),存在相应的已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差是现金不能正常流入企业,企业负债率高,筹资工作遇到阻力,致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除上述评价外,如果企业效益非常好,现金净流量大,产生了较多的现金,这时就要考虑再投资或购买国库券等,避免现金的闲置和浪费。
局部范围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在这场由流动性问题引爆的次贷风波中,以AIG为首的大批保险机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危机。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机构承保和投资业务的开展,未来中国保险业也可能在局部范围内出现流动性危机。部分险种可能出现负现金流情况。随着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下降,未来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速可能出现大幅回落趋势,特别是投资收益的大幅降低,可能严重影响投资型保险产品销售。目前投资型产品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新业务增长点和主要来源,在降息周期中,该类产品市场竞争力弱,银保渠道受监管限制,销售动力不足,保费增速可能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部分公司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一些保险公司经营结构极不合理,保费收入严重倚靠万能、投连产品,但投资能力却相对有限,市场高位时未见得获得很好的收益,而资本市场深幅回调时更是捉襟见肘,困难重重。这部分公司很难将结算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未来产品销售面临极大考验,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保费大规模流出,爆发流动性危机。利差损阴影再度笼罩保险行业利差损是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于产品结算利率形成的亏损。此轮经济下滑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可能出现超预期的深度回调和经济硬着陆风险。在国务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思想指导下,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频率都大幅超过以往。作为保险行业的主力销售品种,分红险和万能险不但完全保底,还承担一定的投资功能,同时产品主要通过银保渠道销售,与同质的定期存款竞争激烈。在存款利率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保险销售中的“逆选择”行为可能迫使其制定高于存款的定价利率,在居民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大量保费将在此低利率时期大量涌入保险公司。而由于资金投资渠道有限,保险机构此时不得不将大量新增资金配置到低收益资产上,资产长期收益率被不断拉低。若市场利率仅是短期下降,保险机构尚有应对空间;若市场长期处于低利率水平,大量的保费流入和低收益新增配置将逐步耗尽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前期储备,形成利差损。
保险资产信用风险可能加大作为保险公司投资的最大资产,企业债和银行存款的违约风险可能正逐步增加。从此次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看,信用风险的上升,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危机,进而危及整个市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价值下降引致保险公司融资能力减弱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冲击下,保险公司价值持续下降,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的能力大幅减弱。久期缺口引发保险公司价值下降。保险公司负债久期长,而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债券数量有限,加之其他长期投资渠道受监管限制,缺乏期限较长的资产匹配负债,资产负债久期呈现负缺口。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保险公司负债价值上升速度将超过资产价值上升速度,从而引发公司整体价值不断下降。特别是保险公司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将产品定价利率维持在相对高位,负债成本下降缓慢,资产价格和投资收益却出现大幅下降,加重了公司价值的下降速度。权益投资收益的下降和长期投资收益率的降低,对保险公司内含价值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权益投资收益的下降,引发保险机构的股东资产净值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内含价值降低。同时,此轮市场周期的调整中,保险投资的长期回报率和公司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冲击,市场下调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益率预期,对保险公司内含价值的评估结果也相应下调。保险公司再融资能力较2007年大幅减弱。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处于相对不景气阶段,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大幅下降,此时的保险机构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补充资本金,用以改善偿付能力和流动性。未来保险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将经受严酷考验。保险资金再投资难度加大资本市场进入低迷时期,并可能在未来较长时期处于低位调整阶段。保险机构综合投资收益下滑,配置长期优质资产的困难大幅增加。出于对实体经济的担忧,权益市场未来可能长期走低,难以出现好的投资机会,保险机构不宜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未来债券投资的收益也不容乐观,在宏观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债券收益率可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加大了保险机构新增现金流的再投资难度。
对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面对这种局势,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做好自身投资策略规划,坚持以固定收益投资为核心,把握正确投资策略;严格控制权益投资风险,配置优质战略性资产;抓住私募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机遇,积极开拓另类投资;深化基础研究,提高资产配置前瞻性和科学性;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监管机关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建议监管机构能够“放松管制、加强监督”,将政策的着力点落实在对保险公司整体的风险控制上,大力支持保险公司拓宽投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事业中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人,超过了总人口的11%。发展养老事业符合国家未来政策走向,事关国家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养老产业涉及居住、护理、医疗、餐饮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该项事业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从国际经验看,养老事业潜力巨大,同时也具有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量大、成本回收较慢等特点,需要雄厚资金支持,许多社会资金因顾及短期利益而不愿投资,保险机构恰好在这一产业上具备许多先天优势。一方面,养老事业属于长期投资项目,可以满足保险公司长期负债匹配的需要,符合保险资产投资特性,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近两年来保险行业积累了大量资金,截至2008年10月底保险业可投资资产总额已经高达2.16万亿元。但受政策限制,投资渠道相对较少,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品种有限,保险企业如果能够广泛建立养老院,众多投保客户的养老保险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出口。建议监管机构及时开展理论研究,积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采取试点等创新方式鼓励和推进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事业,扩大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保险机构储备一批高质素的战略资产。
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另类资产当前资本市场形势下,传统资产已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投资需要,保险公司传统投资面临极大考验,急需拓宽投资渠道,应对经济衰退背景下的资产配置难题。不动产、基础设施、股权等另类资产符合保险公司发展战略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特点,可以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现金流,解决保险资金长期资产配置需求。同时,另类资产同传统债券、股票的相关性很低,有利于保险公司丰富投资品种,完善资产配置,降低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在传统资本市场走弱的情况下,另类投资往往能为保险业带来超额回报。从国外实证经验看,美英寿险公司的一般账户中都配置有一定比例的不动产,债券资产中也有相当部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另类投资已成为其传统投资品种的有益补充和长期收益的重要来源。前期监管机关在保险行业中有选择性地对基础设施、银行股权项目投资进行了试点,效果良好。保险资金通过设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参与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在取得较好收益的同时,提高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合并企业 长期投资 应付账款 财务监管
一、合并企业财务监管的必要性
1 统一的财务是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基础
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是需要一定的资源配置,没有资源配置的战略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企业合并之后,新企业的战略是在把合并后的环境情况考虑在内而确定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因而需要统一的财务进行保证,需要统一对财务资源进行调配和使用,财务管理的统一性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统一性的支持。
2 统一的财务资源是有效配置的保证
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必须以一定的财务标准为基础,确定具体的财务指标,合并后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体现出统一的财务基准,从而保证财务活动的效率,相应地就是保证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由于企业内部的任何资源在配置之后,必须在财务上有所反应,财务管理也是监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必要前提,但企业内部的这种监督必须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这样财务对资源配置监督的效率性和可靠性才能体现出来,监督保证作用才能发挥。
3 统一的财务为新企业创造价值提供基础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很多企业问题,例如股东权益、信息和财务信号效用、电子商务的增长等都反应到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为了在新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或者获得核心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在企业面临多变的市场情况时能够有效的保证财务对各种业务活动的支持。市场竞争情况的复杂性需要这种财务保证的效率性,这样才能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创造市场价值,但从整体来说。保证财务对价值创造的效率性必须有统一的财务管理才具有可行性,否则企业市场价值创造可能是空话。
二、对长期投资的财务监管
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长期投资是指企业直接或间接向其他单位投资,并且投资回收期在一年以上的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以及已购入并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股票、债券等投资。长期投资有两种基本的目的:一是为着企业战略发展的目的进行的投资。二是以获得财务收益为目的进行的投资,前一种长期投资称为战略性投资,后一种称为财务性投资。按照长期投资的性质划分。可以把长期投资分为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一般来说,债权性投资更多的是财务性投资,而权益性投资则可以是财务性投资,也可以是战略性投资,主要看这种投资在被投资对象中所占有的股权份额大小。
从合并后的监管角度来看,合并企业必须对被合并企业的长期投资进行鉴别,通过对被合并方长期投资的价值分析和质量评估,来确定对被合并公司的长期投资的监管方式。通常情况来讲,在企业合并中,长期投资监管的重点是长期股权投资的监管。
三、对应付帐款的财务监管
由于应付帐款也是企业财务要素之一,因而企业合并往往也可以通过应付帐款的财务监管来实现,应付帐款财务监管也是企业合并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
1 应付账款的形式
从现实看,企业应付账款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向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借款
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很少是完全依靠企业的自由资金进行的,所以企业向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借款是现代企业融资的根本途径之一,是企业获得应付账款的最基本形式,也是企业使用最多的应付账款形式。由于银行本身就是以资金借贷为经营内容的企业,所以,对银行来说,向企业贷款是其正常的经营行为,企业向银行借款也是正常的经营行为。
(2)企业在购销往来及其它经营活动中与其他企业间形成的应付账款
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这种应付账款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应付账款如果在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时不断发生,又不断偿还,总体上处于一种大体平衡的动态过程中。但如果供求链条中某个环节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困难。就可能形成拖欠,企业就不得不面对这些应付账款的清理和偿还。
(3)企业内部对职工个人的应付账款
按照国家劳动法规的有关规定,职工为企业付出劳动,企业应按时向其支付职工工资。同时,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还应为职工支付诸如医疗费、福利费、取暖费及其它福利费用。如果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拖欠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就会变成企业对职工的一项应付账款。
此外,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向保险机构缴纳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如果企业未及时缴纳这些保险金,虽然直观上是对保险机构的应付账款。但由于这些保险的特殊性,事实上也是对职工个人的应付账款。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国有企业为筹集资金,向银行贷款难以实现时,用高息吸收职工集资,虽然这种集资的合法性值得讨论。但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对职工个人的应付账款。
2 应付账款的监管
(1)低价收购债权
当企业由于过度负债而面临无法偿还。或者由于负债而破产时,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常会同意将不良债权单个、打包打折出售给债务企业或新的投资人。在合并中,因被合并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当合并方提出有关应付账款打折的要求后,往往能够为其所接受。例如,当被合并企业生存能力很差或已经资不抵债,合并发生后,被合并方就可以对其债权打折。
(2)依法消除应付账款
某些企业由于融资困难,不得不在社会上进行非法集资,为此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当企业合并发生后,实施应付账款监管时,就可以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只支付相当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那部分利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付账款中,高额集资利率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差额,在应付账款监管中应该处理为可消除的应付账款。另外,根据法律对诉讼权利时效期限的规定,某些债务会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限而不再为法律所保护,所以合并方完全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此类应付账款不予以承认。从而减轻债务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
(3)延长应付账款偿还期
一般来说,债权人与负债人之间形成的负债关系有一定的时限,负债人应在约定期限内清偿应付账款。但在现实中。当企业面临破产时,债权人为了避免因为破产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除了主动提出将债务打折外,还会主动提出延长应付账款还款期限。因为当一个债务人经营困难,无力偿债的情况下。可能会申请破产。如果依法实施破产,债权人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企业将该企业收购,其债权将会得以维护。而且延长还款期限对合并方来说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既可以减轻合并方因急于偿债而增加的近期内资金压力,又可以无偿或者以较低的成本使用债权人的资金。
一、财务分析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一)短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1、制定谨慎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包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收账费用等)最小化原则,制定收账政策、催收账款;建立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制度,以补偿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规避坏账风险。2、分析预测存货的供应状况和耗用状况,确定合理的存货保险储备,避免因存货短缺而影响生产和销售;根据物价变动趋势,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如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等;3、确定合理的现金保险储备,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等情况,避免因现金短缺而导致财务危机,同时拟定解决现金短缺的应急方案。
(二)长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1、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采用谨慎的决策方法,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拟定最优方案;适应固定资产效率逐年递减、维修成本逐年递增的状况,采取加速折旧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而不以利润为基础。2、在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子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经济状况、证券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分析来规避;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不同种类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减少这种风险。二是采用谨慎的方法对证券计价,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四、股利分配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一、财务分析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一)短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1、制定谨慎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包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收账费用等)最小化原则,制定收账政策、催收账款;建立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制度,以补偿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规避坏账风险。2、分析预测存货的供应状况和耗用状况,确定合理的存货保险储备,避免因存货短缺而影响生产和销售;根据物价变动趋势,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如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等;3、确定合理的现金保险储备,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等情况,避免因现金短缺而导致财务危机,同时拟定解决现金短缺的应急方案。
(二)长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1、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采用谨慎的决策方法,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拟定最优方案;适应固定资产效率逐年递减、维修成本逐年递增的状况,采取加速折旧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而不以利润为基础。2、在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子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经济状况、证券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分析来规避;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不同种类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减少这种风险。二是采用谨慎的方法对证券计价,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四、股利分配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一、财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一)短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是指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1、制定谨慎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包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收账费用等)最小化原则,制定收账政策、催收账款;建立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制度,以补偿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规避坏账风险。2、预测存货的供应状况和耗用状况,确定合理的存货保险储备,避免因存货短缺而影响生产和销售;根据物价变动趋势,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如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等;3、确定合理的现金保险储备,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等情况,避免因现金短缺而导致财务危机,同时拟定解决现金短缺的应急方案。
(二)长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投资行为。1、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采用谨慎的决策方法,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拟定最优方案;适应固定资产效率逐年递减、维修成本逐年递增的状况,采取加速折旧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而不以利润为基础。2、在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子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状况、证券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分析来规避;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不同种类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减少这种风险。二是采用谨慎的方法对证券计价,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四、股利分配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