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建议范文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班级建设 班团干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12-02

一、班团组织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组织完善、有效运行的班集体的形成是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的。要形成一个在心理上有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又具有良好学风的班集体,班干部就要发挥其重要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班干部是学生思想教育、文化知识、班风建设、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能否很好的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活动氛围,是衡量班级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而一个班集体的正常运行,有赖于班干部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班干部要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班级纪律管理制度,管理好班集体生活日常事务,确保班级各方面的信息畅通,理顺人际关系。让每一个同学有规可循,减少阻碍班级工作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

班干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位。校园活动分为学校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班级小团体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班干部的带动、组织和协调。作为班干部,不能只带着“重在参与的心态”被动地组织某项活动,而要在活动中让整个班集体得到锻炼,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无论何时何地,班团干部与班集体的每一个同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必须传递带领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正能量。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班干部不仅要努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作为班干部的基本素养。在某种程度上,班干部是辅导员的代言人和扬声器,向学生传达信息,通知到人;另一方面,班干部及时如实地向辅导员反映本班级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情况、学生学习生活动态。

班风是整个班集体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态度、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精神面貌和共同倾向。班风学风建设对每位同学的成长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着良好班风学风的班集体,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班集体中主动并且积极地学习。因此,所有的班干部都要支持并参与班级建设中各项措施的实施,让同学在愉悦的环境中翱翔书海,发展自己的个性。

同时,班干部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开拓者。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而班干部团体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层单位。为了培养有能力、有个性的大学生,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在进行班级建设时,班干部应当考虑创新性这一个时代与现实问题,要避开以前所走过的旧路、错路,寻找一个贴合实际、贴近生活、符合时展潮流的方法,即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学情,开拓出一条属于本班级的学习道路。

最后,班团干部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领跑者。一个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要靠班集体中每一个人的努力,而每个人的行为无不在影响着校风的形成。所以,作为一名班干部,需要以自身的优良品行、优异成绩、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引导同学共同进步,做良好的表率,带动全校学风建设

总而言之,班团干部既是班级建设的中心,又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明确班团建设目标,有助提升班级凝聚力

打造一支精干的班干部团队,目的就是让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熟悉融合、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在学习生活中,努力让班上同学做到最基本的不旷课、不逃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枉大学学习之行,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各项技能考试,为毕业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努力让班级同学多投稿到系刊、院报,拿更多的奖项,把班级建设成优良学风班。以上这些,其实可以将其看做班级团委建设班级的一个计划和目标,班级团委力求将班集体培养成什么样的班级,就要依赖于班集体的建设目标。确定目标之后重在抓落实,人各有所长,但是却各有所志,一个班集体没有明确建设班干部团队的目标的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就难以将一个班集体凝聚起来,把班级整体功能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整个班集体就犹如一盘散沙,一个没有罗盘指向的大船,只能随波逐流,就算有再好的舵手,都容易出现触礁的危险。所以要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班干团队必须有一个可实施并且得到广大同学接受的方案,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目标的建设当中,激励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唤起他们为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的欲望,使他们在通过努力后达到目标所获得成功和快乐,从而提升自身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比如学校“倡勤学,品书香,强体魄”――“三查、三走”共建优良学风活动启动,其中的”三查”是指“查课堂”“查宿舍”“查心理”,“三走”是指“走下网络”“走进课堂”“走向操场”。班干部可以将学校目标作为指引,建设班级目标,将“三查”“三走”落到实处,协助辅导员巡查宿舍,关注学生宿舍生活情况;严肃课堂纪律,做好考勤工作,激起班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多做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多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学生群体,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等,营造一个学习风气良好,积极向上、团结凝聚的班集体。

三、加强班团干部内涵建设,为大学生活增添光彩

曾说过:“班干部是给人建议的。”面对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而班团只有几个人,那就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管理的班团队伍,需要完善班干和团委换届选举方式,建立民主选举方式,选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队伍。按大学班级管理的规矩,每一学年每个班级都会面临班干部的换届选举或者是局部的调整,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权利根据现任班委上一学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优秀的班干部或者是团委经同学商议后可以继续留任(前提是其本人有继续留任的意愿)。可以说,班团干部就类似好的官员,他们坐在高的位置上,不是居高临下,而是要给班集体一个明确指定的活动计划、工作程序抑或是班级建设的指导,并且要将工作落到实处保持整个班级高效有序运转,这就对班团干部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毋庸置疑,个别班团干部难免出现的现象,这或许会对班级建设工作产生敷衍、随意、不负责的心态,这种不良情况的出现势必会造成对班级管理的不利,要求加强班团干部队伍的教育。

第2篇

关键词:大一新生;班导师;学风

一、大一新生特点和学风建设现状

大一新生充满朝气,满怀希望,他们刚刚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带着对大学的美好向往来到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这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1.生活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大学里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周围环境一下宽松起来,让新生感到异常自由,生活没有了目标。第一次远离父母,孤独感油然而生,班导师不能每天都在身边,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解决,会产生一种不能应付的压力;大一新生入校后,周围环境发生全新变化,需要自己建立新的同学关系,寝室成员关系,师生关系,陌生的各种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到孤独。

2.学习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大一新生,学习没有了家长督促,松懈的情绪广泛存在于新生中间。有些同学不认真听讲,一学期下来,挂了好几门课,甚至一些高中时的尖子生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出现留级、退学的现象。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成绩不理想,直接影响学年度奖学金的评比,甚至可能影响是否能完成毕业。

二、班导师自身的特点

1.班导师有别于辅导员

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班导师的工作在大学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具有特殊作用,是学校实施教育工作的基础节点,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有益补充。辅导员的工作以管理为主,班导师则以引导为主。班导师教育管理学生不是以年级为单位,而是以专业为单位,这就需要班导师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班级的整体情况。班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区别就在于可以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学习、科研、专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等。

班导师的选聘,是在优秀的教师中产生,他们可以有效发挥其专业方面的优势,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学生的学术培养,帮助学生及早了解本专业的构成、就业情况、发展前景以及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2.专业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高校的培养目标最终,是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因此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的关注,尤其关注就业趋势,而对于未接触专业课程特别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对专业的认识非常的有限甚至仅仅停留在对专业字面或者就业率的理解上,部分学生往往道听途说片面的曲解自己的专业,而产生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而任之蔓延,则严重影响整个班级的学风和班风,因此班导师就应当迎合学生渴望了解自己专业的心理,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专业导向,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这样学生就业时就能够更好地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学习导向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少新生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存在学习松劲的心理学习的自觉性不够高,这时班导师如果不讲究工作的方法,而采取一种强制高压的手段强迫学生学习,往往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归根结底,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因此高校班导师应当围绕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展开行之有效的学习导向。

首先,班导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点非常的关键,因为相对于初高中的学习,大学学习无论在学习内容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班导师在进行学习导向时,应该充分阐释这一点以利于学生早先做好心理准备,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分析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很大部分就是吃亏于此。

其次,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班导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既从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培养学习的兴趣,又从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新的学习需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再次建立一套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这样一种你追我赶朝气蓬勃的学习风气自然形成。

三、大一新生班导师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探索

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规律,大一新生的可塑性最强,这就需要班导师全面了解大一新生的各种特点,细化工作内容,认真开展工作,以帮助同学们利用好这关键的一年,给整个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以下几个途径课以开展班导师的工作。

第一,在新生入校之前,班导师就可以通过翻阅学生的个人档案,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班导师应该引导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进行专业指导,帮新生尽快确立专业学习目标,通过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专业特征,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最后,要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增加危机感,增强学习动力。新生对大学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渴望尽快了解和熟悉眼前的事物,班导师要掌握并利用新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及时组织新生开展各项活动。

第二,大学的学习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班导师应尽快引导新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经常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长给新生介绍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三,新时代的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资源,班导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微博等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将自己的一些课件发到共享上,定期在网上进行专业方面的答疑,随时掌握这些“90后”大学生的状态。

第四,班导师在工作中要注重“因材施教”。通过找学生谈心、谈家庭、谈爱好了解他们的特点.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总结

班导师是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具体、细致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大一新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之路。班导师应在学习和生活上引导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不断地对新生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实现对大学新生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全心全意地将班导师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I]谢晓萍,李素玲.如何引导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1(10)

[2]黄世虎.新时期高校班导师工作思路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3]宇振盛,于金红.做好“90后”大学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科教文汇,2-9(121)

第3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学风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

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础。大学生学风建设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夯实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成长成才,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势在必行。

高等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人道性。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不断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更加重要。为客观了解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现状,查找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我以某医学院为例,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和方案

1.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设计、调查和分析,真实客观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访谈法主要是利用座谈交流的方式,就一些不便问卷调查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弥补问卷调查的缺陷和不足;文献分析法主要学习国内有关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的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和梳理,开拓视野,全面探究大学生学风建设。

2.调查方案。

第一,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考试情况、整体评价,共有19道选择题。

第二,确定调查样本。某医学院普通本科为五年制,去除五年级校外实习生,认定抽取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考虑各种综合因素,重点调查对象为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具体分配比例为大一占31.0%,大二占21.5%,大三占35.0%,大四占12.5%。某医学院共有8个专业院(系),全部抽取,考虑经费、人数比例等因素共抽取样本200份。

第三,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确定某医学院各院系学生宿舍住址后,把200份问卷随机发放到宿舍进行调查,调查后的有效样本为198份,无效样本为2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风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基础。学习目的是否端正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如何。调查显示:39.0%的同学选择“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好工作”;25.6%的同学选择“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人生理想”;15.5%的同学选择“获得文凭”;15.5%的同学选择“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4.5%的同学选择“其他目的”。整体来看,医学院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大部分同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综合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就业;但学习目的多元化趋势开始呈现,拿文凭、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等其他目的开始增多,这部分同学的医学专业思想可能会不稳定。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我们继续调查“上大学最应该被培养什么能力”,调查显示:49.2%的同学选择“综合素质和能力”;23.1%的同学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15.5%的学生选择“培养符合时展的人生观、价值观”;12.2%的同学选择“思维能力和创新批判精神”。这个调查值得深思,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上大学的目的是提升综合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学习,可见上大学绝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这个调查结果直接告诉我们必须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思维创新能力的锻炼,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调查显示:55.6%的同学选择“感兴趣”,40.2%选择“兴趣不大,但能接受”,4.2%的学生选择“不敢兴趣”。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

3.学习态度。

通过学习态度调查发现某医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学习,16.5%的学生选择“勤奋刻苦”,72.5%的学生选择“能主动学习”,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其中9.0%的学生选择“学习懒散”,2.0%的学生选择“厌学”。

4.学习纪律。

学习纪律是确保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关于学习纪律调查,我们分为到课情况、听课情况、旷课情况三部分。

第一,到课情况调查。57.9%的学生提前进教室,23.9%的学生踩着铃声进教室,16.3%的学生偶尔迟到,1.9%的学生经常迟到。可以看出学生的到课纪律不好,只有一半多一点的学生能够提前进教室,需要加强到课纪律教育。

第二,听课情况调查。只有34.1%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课,51.2%的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13.2%的学生上课经常发短信玩手机、吃东西,还有1.5%的学生认为上课没意思、不听课。课堂纪律不好,需要加强管理和教育。为进一步了解课堂纪律不好的原因,以“课堂上不能吸引学生听课的主要原因”为题继续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35.0%的学生认为上课内容枯燥;8.3%的学生自身不想听;3.9%的学生认为周围听课氛围不好。由此可见,课堂纪律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讲课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授课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培训,提升水平。

第三,旷课情况调查。旷课现状调查显示:35.3%的学生从不旷课,57.2%的学生偶尔旷课,5.5%的学生不喜欢的课就旷课,2.0%的学生经常旷课。旷课原因调查显示:27.2%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自身厌学;23.5%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效果差;16.1%的学生由于学生社团活动、兼职工作忙;15%的学生认为学习风气差,周围经常有人旷课;7.6%是其他原因。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不旷课,只有极少数同学经常旷课,但是偶尔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旷课的原因比较多,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缺乏学习动力和教师授课效果差。学生旷课具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寻找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授课效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课余活动、兼职工作之间的关系。

5.考试情况。

第一,对待考试的态度。47.5%的学生注重平时积累,认真复习迎考;45.5%的学生认为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足够应付考试;5%的学生是突击复习加上考试作弊迎考;2%的学生不复习,通过考试作弊迎考。大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端正的,能够认真复习迎考,但是持“考前一个月复习原则”的同学过多。

第二,作弊行为调查。经常考试作弊的占6.4%;有过作弊行为,偶尔作弊的占31.5%;从来没有作弊行为的占62.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不作弊,但偶尔作弊的同学比例较高,需要加强考试教育和管理。

第三,作弊原因调查。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引发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调查结果显示:64.6%的同学认为周围存在许多同学作弊成功的现象;44.9%的同学认为老师监考不严;62.1%的同学认为应付考试及格而作弊;26.3%的同学是为了获得奖学金等荣誉;10.1%的学生是因为学生干部事务和勤工助学等太多导致没有时间学习;50.5%的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太大,害怕不及格。可以看出考试作弊的原因复杂,受到考风不良、老师监考不严、心理压力较大、考试目的不端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整体评价。

第一,学风建设存在问题。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结果显示:77.3%的学生认为缺乏学习动力、为考试而学;61.6%的学生认为学习学术氛围不浓厚;30.8%的学生认为学习纪律差;19.2%的学生认为教师教风不好;40.9%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现象严重;8.1%的学生认为课外活动太多,影响学习。可以看出,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缺乏和学术氛围不浓厚,学生的主观因素占的比重很大。

第二,整体评价。关于学风整体状况的调查,16.2%的学生认为很好、44.2%的学生认为较好、37.1%的学生认为一般、2.5%的学生认为差。整体来看某医学院学风建设较好,大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对学校学风建设持肯定态度。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学术氛围不浓厚、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等。

三、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院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总结梳理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学生主体因素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主体因素问题有学习目标多元化、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纪律松散、考试作弊等,其中核心问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仔细思考,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由于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大部分学生要度过漫长的压抑人性的高中阶段,经历残酷的高考步入大学,由于受到长期的重考分轻综合能力培养、重学习轻心理素质锻炼的教育,进入大学后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状况一无所知,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没有任何举措,很快就陷入“大一迷惘、大二无序、大三无奈、大四无望”的困境中。当“拿文凭”、“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等多元化学习目标成为学生上大学的追求时,他们自然就会出现茫然失措、学习松懈、机械应对等各种不良学风行为。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上大学到底读的是什么?这些思想问题不解决,学习动力自然就会缺乏。

其次,医学专业性强、课程任务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学生从高中走向大学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幻想的大学生活遭遇繁重的专业学习和残酷竞争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自律性较差,于是上网打游戏、恋爱、打球便会成为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价值追求,此时那种家长安排式的专业成才意识和人生轨迹显得那么脆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学生产生各种抵触情绪,旷课、作弊现象越演越烈。

最后,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但心理发育没有塑造成形,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没有形成;他们对知识非常渴求,但又无法很好地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和有害的,极易受到社会和校园中不诚信、走捷径、不劳而获等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2.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渗透于高校办学各个方面。不良学风的形成原因,除了学生主体因素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学风建设的工作体系不完善。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只是由教务处、学工处等几个核心部门去抓,而且每个部门分管的业务不同,彼此之间不沟通、不协调,出现问题还存在扯皮、推诿、相互指责等现象。由于学风工作体系没有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不能形成合力,使各项管理缺乏实效。其实学风建设包括教学、学生管理、学习环境、学习设施、学生服务等各个方面,能够充分体现高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不能只抓教学不抓管理、不抓服务,没有服务和管理教学根本不可能实现,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服务必须同步跟上,否则便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学风建设成效容易降低。所以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势在必行,这是学风建设的工作逻辑起点和基本要求。

第二,高校发展的客观环境导致教学水平不高。教风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教师是学校教学任务的落实者,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学风建设成败。高校扩招后,日益增长的学生教学需求与师资力量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很多高校都是大班教学,教学效果不好,老师疲于上课,疏于管理和育人。另外,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导致很多老师不愿上课,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科研,即使上课也是敷衍了事,于是出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不到教授上课等现象。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导致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当前,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建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工作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培训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教风带学风,稳步推进学风建设不断进步。

四、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一种良好的学风的形成需要大力的倡导,也需要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1]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问题,它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当前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学风建设状况的现实需要。我现针对医学院校学风建设的调查现状,提出一些对策。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动力不足、纪律松散、态度不端正等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乏而导致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阶段,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很难获得当代学生的全部认同,只有牢牢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继承优良传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融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为一体,塑造新的理想信念教育,并让这种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部成才动力和学习动力。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全面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2]只有不断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使学生激发和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成才,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习纪律松散、考试违纪、学习动力不足等不良学风现象,这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基础工程。

2.建立全方位的学风支持系统,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每个师生员工,而且与学校的文化精神、管理体系密切相关。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学校教学、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引导和推动,需要纳入高校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要与教风、管理作风、服务作风相结合,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环境。

学风建设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上。学风建设体系主要包括学风建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反馈体系和考评体系五个方面。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学校在不同时期学风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制订;各部门在学风建设中的任务和职责,以及落实学风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和办法;师生员工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所承担的义务及其应该享有的权利;对学风建设有较强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可能会影响到高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效果,因此,高校在推进学风建设时,必须从全局出发,分阶段设计、分序列管理、分层次要求,使学风建设取得实效。[3]

只有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才能建立健全各种有效机制,才能让各种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更有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让学风建设渗透到高校办学的各个角落。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要由学校牵头,由教务、学工、组织、人事、宣传等核心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坚持“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护学风、以环境育学风”的建设原则,根据学风建设体系的五个方面,统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充分利用各种建设载体,营造浓厚的学术学风氛围,杜绝各种不良学风行为,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向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同意识,减少推诿、敷衍、扯皮、相互指责的现象,共同营造优良学风。

3.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提升学风建设实效。

德国的高等教育学家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我国古代《大学》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地,因此,学风建设一定要把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综合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从这个角度理解,学风建设内涵是根据时展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针对学风建设调查现状,我按照新的学风建设内涵要求,就学风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转变教育观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高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通过知识传授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品行、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人文教育、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摆脱各种功利主义教学思想,让教学技巧不死板、教学内容不枯燥,真正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另外还要通过实验课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成才。

第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意识等,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校园文化活动是素质教育实现的各种载体,体育竞赛不仅能够使学生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更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团队配合精神;文娱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更能够熏陶学生的情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更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本着与学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让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素质教育功能,真正促进学风建设发展。

学风建设是高校长期发展的根本性任务,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提高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建设机制,提高办学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达人.谈大学学风[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