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因子作用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第1篇

趋势:日益枯竭。

原因:全球储量有限,地域分布不均,过量开采和消耗,不能更新。

2、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

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单位是:干重g/m2或J/m2。而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量,表示的是速率,单位是:干重g/m2·a或J/m2·a。

3、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4、请简述生态因子的几个特点?

(1)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

(2)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引起许多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其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4)限定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5、请简述层片的特征是什么?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但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

(2)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3)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4)在群落中,每一个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优势层片、伴生层片、偶见层片等。

6、二十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英美学派:英国坦斯列,美国克莱门茨

研究重点:植物群落的演替。

法瑞学派: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

研究重点:特征种和区别种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且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北欧学派:德日兹

研究重点:对群落进行分析,研究了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的关系。

前苏联学派:苏卡切夫

研究重点:以欧亚大陆寒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北极的资源评价。

7、生物体对低温和高温的适应有哪些?

1、低温

植物:(1)形态上:落叶,芽具有鳞片,油脂,植物体表面有绒毛和蜡粉,植株矮化;(2)生理上: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液浓度上升,导致糖类、脂肪积累,束缚水保存好,自由水失去,降低冰点,使植物在冰点以下不结冰。

动物:(1)降低热传导(最直接方式);(2)增加产热;(3)局部异温性;(4)降低体内温度;(5)行为调节;(6)耐受冻结;(7)超冷。

2、高温

第2篇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演化概念本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参考文献:

第3篇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第4篇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是研究景观构成要素在生态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主要集中研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学过程在相关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对景观生态格局的构成进行分析是研究景观功能性和动态性的前提条件。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直接目的在于深入分析景观结构的构成特征及空间配置关系,并用于指导人们进行生态景观的营造。“传统意义上,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基底(ma-trix)、缀块(patche)和廊道(corridor)”。在风景园林生态系统中基底(matrix)在整个园林的生态环境中起支配作用。在缀块相关方面人们常常着重研究缀块面积、缀块数量和缀块周长。廊道通常相互交错,交织成网络,同时廊道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其结构和功能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与周围缀块或基底的相互作用发生更复杂的演化。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以观察尺度为参考线。基于不同的尺度,缀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一条河流在城市整体尺度上是缀块,但是在整个生态景观单元中又算做基底,还有可能是某个较大尺度上廊道的一部分。在某一空间位置和时间上景观异质性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同的复杂度。具体来说是指缀块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具有不均等和不同的复杂程度,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景观构成单体的多样性。同样这种变化也明显依赖空间位置的改变,受景观的主要驱动力影响明显。通常在研究这些异质性指数时需要运用相关的数学方法,并需要实地调研获取相关信息。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不同的指数特征,在地理位置上越靠近的景观构成要素就越相似,景观特征的变化与空间地理位置的改变密切相关,这种规律与线性统计学方法要求取样的独立性和随机性完全不相符,单纯的线性统计学方法不适用于表述景观格局的特征指数。我们需要运用更适合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空间统计学方法(如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来进行指数化分析统计。

二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特点

基于“缀块、廊道、基质”这一生态景观学理论,可以将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细分为景观构成要素的空间形态的分析与景观构成要素的空间关系及其空间构型的分析。概括地说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具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在进行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时运用多维度的方法去研究景观格局主体,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景观格局的整体特征。伴随着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进步,采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同时异地及同地异时等大量的相关景观数据,并使用计算机处理这些客观的地理信息数据。将景观格局伴随时的变化情况与影响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相联系起来,然后探究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机制,从而获取对景观格局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包含一系列景观格局指数来分析某一地区(如青藏高原杜兰县),某一时间段(如1991~2001年)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一般来说,人工景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因素的驱动,同时适宜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会促进这种格局的变化。而对于草地、湿地和林地等自然景观,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条件。对于不同的生态景观格局系统,我们需要对其相关的驱动力因子作具体剖析,研究不同景观的时空变异特点。这种多维度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准确地描述景观生态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联系。同时还可以对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做定量分析,挖掘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间的动态量化关系。在景观规划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影响驱动力来实现对景观格局布局的优化或预测某一驱动力影响下的景观格局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变化。对能体现出景观的主体特征的重要局部地区(或样带)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主体生态格局的分析和解释变得更加容易。“城市景观生态学中常采用对主要局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分析城市主要梯度上的景观特征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阐述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仅仅只用于城市景观的分析,它同时也适用于研究河流、湖泊、道路等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其景观格局特征时同样具有应用价值。这种方法在风景园林的景观格局分析中也极具应用价值。但在实际研究中必须尊重一个前提条件:被选取的局部景观能够充分反映被研究的景观格局的显著特征。

三风景园林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动态化研究

各种生态过程在一定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风景园林的景观生态格局。对于风景园林生态格局进行分析的根本目的是研究在一定的尺度上格局与过程间的相关联系和作用关系。收集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与景观格局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表述其时空的变化规律,联系相关的生态过程,分析和阐述生态格局与过程在该尺度上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进而全面科学地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在生态学过程中,每种类型的过程受到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这要求我们不能选一个广泛反映景观格局特征的指数和一个特异的生态过程相关联在一起。对于特定的生态过程需要针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影响该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因子,运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计算其在某一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生态过程也是如此。”在分析园林景观生态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某一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时候,除了开展的水平和时间纬度的分析外,还需要考虑其它影响因子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这种垂直方向上的分析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中也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时也需要考虑垂直方向上的景观信息。多维度的分析生态格局,并研究垂直层面上相关要素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能更科学全面地反映风景园林的景观生态格局主体特征。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故居分析时需要重点关注格局与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这种格局和过程与一般意义上的格局和过程明显不同。一般意义上景观格局是静态的,是某一时刻的包含具体内容的信息集合。恰如具体的某一时刻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或依据遥感影像解析绘制的景观类型图,其特点是直观反映某一瞬间的信息特征,由此计算出来的各种景观格局指数只是反映了这一瞬间的格局信息。现实中生态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可延续性的,其在一段时间(30天、一个季度、几年或一个时间段)内发生显著变化。生硬地将计算得来的一个静态格局指数同一个呈动态变化的过程捆绑在一起,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是不科学的。应将动态变化的属性赋予静态的景观生态格局单体,使之与生态过程科学的有机关联。

四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第5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SPSS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概念,将金融看做是由金融子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定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金融运行规律和生态特征的系统性抽象。它包含了与金融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是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相关外部因素的有机组合。西部地区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规划中的重点支持地区,经济已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取得发展的同时,无论是发展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西部省份之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差异较大,整体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导致了当前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基础较差,而相应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与支持力度又相对有限,这也就造成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现状。但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有以四川、陕西为代表的“金融高地”也有以重庆为代表的金融生态发展前景巨大的地区。其他省市则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同时通过构建西部金融中心不断辐射周边城市,借助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有利条件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部分指标采用三年的平均增长率,使指标更具说服力,深入探析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对各省市的金融生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同时指出当前西部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关系到与金融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因子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要想全面系统地评价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水平,就必须要构建一系列包括金融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近年来,众多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张瑞怀(2006)以湖南省为例,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建立了现实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1]苗丽娜(2007)将系统动力学方法运用到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中,基于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2]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大类,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其根本是改善法制环境的观点;[3]在金融生态机制运行上,乔立娟(2012)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对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寻找政府、各类借款人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三者之间的均衡;[4]周炯,魏佩佳(2012)通过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经济基础和社会信用水平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张孟云(2015)结合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FAVAR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测算和评价。[6]以上这些对金融生态水平的研究所选取的指标通常为静态指标,这样的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潜力与趋势,同时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较强,不能反映客观情况。本文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各个分指标的选取频度,采取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框架划分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两个一级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来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见表1。综合看来,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比起单一使用某种方法,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方法的弊端,使研究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更高,能够在数据搜集准确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使之对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主成分分析法。(1)因子分析前提条件检验。利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由结果可知,KMO统计量为0.628>0.5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2)提取因子。使用SPSS软件对原有的11组变量指标进行提取,选用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份分析法并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由结果可知,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在0.9以上表明提取的因子全体对每个变量都有较高的解释程度,各变量丢失的信息较少,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3)确定公因子数目。当提取特征值大于1时,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078%,基本上能够涵盖所选数据的统计信息,所以本次因子提取过程的效果较为理想。(4)公因子成份分析。对于上述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运行SPSS得到11个指标在这2个主成分上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之后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对两个主成分进行命名。这里使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结果见表2。表2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组件12人均GDP0.8910.404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0.9820.161本专科毕业人数0.9540.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4600.8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9230.221资本形成总额0.0930.821消费总支出增长率0.7040.224城镇失业保险人数0.9450.109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0.9510.172进出口总额增长率0.1180.914人均GDP增长率0.1560.938表2中第一个因子由人均GDP、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城镇失业保险人数、本专科毕业人数这7个指标组成,其中人均GDP、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这4个指标所反映的是当地的经济运行体系,而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城镇失业保险人数、本专科毕业人数这3个指标则表明了一个地区社会诚信及保障体系的情况,所以第一个因子是由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体系与社会诚信及保障体系所组成,故将它命名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第二个因子是由消费总支出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构成,居民消费总支出可以反映当地的消费状况,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则反映了当地的投资状况,故可以将其命名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5)计算因子得分。为了得到因子得分系数,使用回归法对其进行估计,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将各指标因子得分数值作为因子分析函数的系数,可得因子分析函数(6)结果分析。从综合得分的结果来看,四川省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好陕西省紧随其后,而、青海、宁夏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表现较差。对比两个因子的得分可知各省的排名在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方面与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有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金融潜在竞争力的数据使用的是各省三年间增长率的平均值,而金融现实竞争力是通过2014年的年度数据得到,这就解释了很多我们印象中一些落后的省份反而排名却很靠前:像四川、陕西这种现实竞争力很强的省,之所以短期内难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是因为各项指标的基数相对较大;而、内蒙古这些省份,其指标的基数比较小,因此增长率可以比较大,这是与现实情况相符的。2.聚类分析。为了进一步描述这12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各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2个地区分为四类,可以发现其与因子分析法综合排名的结果相吻合:第一类为四川、陕西,虽然这两个城市在推动因子上表现较差,但是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相对其他省市较好,金融规模较大,故综合能力最强;第二类为广西、重庆和云南,这三个城市在两项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对靠前,发展潜力较好。从结果来看,重庆是唯一一个在两项排名中都处于靠前的地区,说明重庆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发展潜能;第三类为内蒙古、甘肃、贵州和新疆,这四个省在两项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对居中,表明其无论从现实竞争力来讲,还是从潜在竞争力来看在西部都处于中等位置;第四类为、青海、宁夏,这三个省的潜在竞争力排名靠前,说明其增长潜力很大,在最近三年的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其基数较小,仍属于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应加大对这三个省的政策扶持。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DPSIR模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14.

第7篇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200-05

关于沙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层的沙漠化由地球运动参数所决定,而近代地球表层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类活动[1]。但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2],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目前不少学者以不同时期的不同沙化草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等模型技术和数学分析手段对草原沙漠化的多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3~15]。从他们的研究结果看,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经济系统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响应机制和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东北和整个东北亚的重要生态屏障,并且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理单元。在对其近50年来(1953-2004)的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因素演化进行统计描述和指标合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其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因素与草原沙漠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能为该区域开展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制定资源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为呼伦贝尔草原的主体――海拉尔、满洲里与呼伦贝尔的牧业四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以及陈巴尔虎旗),面积近8.5万km2,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

呼伦贝尔草原风蚀沙化地多为沙质高平原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且南高北低,平均海拔600~800 m。沙丘多为固定或半固定蜂窝状和梁窝状沙丘,风蚀地貌发育明显,并呈带状沙丘分布,地表物质组成主要为结构疏松的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砂层。该区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多风干旱。从近50年来的平均情况看,因为地处纬度偏高,多年平均气温较低,为-2.5℃~0℃,绝对最低气温可达-49℃,年≥10℃积温1 800℃~2 200℃;多年日照时数为2 900~3 200 h,无霜期90~100 d;多年平均降水280~400 mm,且多集中于夏秋节,年蒸发量1 400~1 900 mm,干燥度1.2~1 .5,相对湿度60%~70%,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干湿季。区域内年平均风速为3~4 m/s,大风主要集中在3~6月份,年大风日数20~40 d。在以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下,区域内植被以中生和旱生耐寒的根茎与丛生禾草及杂类草为主。

2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

从目前对草原沙化、退化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研究看,反映人为活动强度的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牲畜数量与代表自然状况的年降水量、年均温度是基本的分析因子[3~9,12]。在以这些因子为基本分析因子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说明人类活动对草原沙化的影响,本文不再作总量指标上的分析,而以单位面积上的人类活动强度的相对指标,包括草原区人口密度(pd)、耕地指数(ci,耕地面积与6旗市土地面积的比例)、牲畜密度(ld,总牲畜羊单位与6旗市土地面积的比例)为分析因子。相应地,在因变量的选择上,本文把目前文献中普遍使用的沙漠化面积这一总量指标转变为相对指标沙漠化指数(gdi,草原沙漠化面积占6旗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同时,考虑到小牲畜破坏草原带来的后果更严重,本文加入了牲畜结构这一影响因子,用大牲畜羊单位在总牲畜羊单位中的比重来补充说明放牧对草原沙化的直接影响。

基于近50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面积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以及沙漠化面积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该区域1958,1963,1975,1985,1994,1999,2000与2004年作为样本年度。其中,土地总面积与所有的自变量数据都来源于当年的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90年代以前的草原沙漠化面积数据来源于文献资料,90年代以后的草原沙漠化面积数据来源于第一、二、三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为了简化自变量的协方差结构,分析变量中存在的复杂关系,本文对各分析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指标合成。其中,牲畜中不含生猪,大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小畜包括山羊和绵羊,畜牧业数据为牧业年度(6月末)数;反映自然因素的变量(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选取的是海拉尔气象站当地的数据(因为海拉尔气象站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心,能体现呼伦贝尔草原气候的基本情况);考虑到草原的沙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因素在连续数年内的累加作用所致,本文对人口、牲畜、耕地面积等在进行了取10年平均值的处理后再得到各变量的值。变量的主要统计指标见表1。

3 计算结果及其讨论

在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中,关于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形式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模型形式可以遵循。事实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内部各因子间及所有因子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深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开放复杂巨系统[2]。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间具有时空耦合的相互作用。

因此,要把这种包括多种影响因子的时空耦合的作用方式以一简单的模型函数形式表述出来目前是不现实的。为了定量分析各因素对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各影响因子进行指标合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各影响因子对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并分析了它们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

3.1 计算结果

主成分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1.5。为均等地对待每一个变量,消除各变量计量单位不同可能带来的不合理影响,本文对pd,ci,ld,propc,avtem,avrain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分别记为x1~x6,同时从其相关矩阵出发来求主因子,提取所取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建立因子载荷阵,作正交旋转,结果如表3所示。从特征根看:前2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6%,这表明仅用主成分F1,F2就可以反映本文所选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全部信息的94.66%,因此,本文用2个新变量F1、F2来代替原来的6个指标。从特征向量看,第一特征向量在pd,ci,ld与avtem上有较大的负荷,说明第一特征向量是人口密度、耕地指数、牲畜密度与年均气温的综合指标,而且从理论上看,这些指标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可以把F1看成是草原沙漠化的综合驱动因素。第二特征向量只在propc与avrain上有较大负荷,说明第二向量主要反映的是牲畜结构以及年均降水,且理论上这两个指标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所以可以把F2看成是草原沙漠化的综合抑制因素。主因子F1,F2的线性组合为:

F1=0.317x1+0.246x2+0.205x3+0.033x4+0.301x5+0.183x6

F2=0.171x1-0.005x2-0.112x3+0.457x4+0.126x5+0.597x6

由于前两个主因子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其累积贡献率达94.66%,因此可以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草原沙漠化总影响因素得分的权重,综合驱动因素(F1)、综合抑制因素(F2)按其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加权相加便得草原沙漠化总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即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其计算公式为: F=0.6237F1+0.3229F2。单个影响因子变量与综合因子变量F1,F2,

(1)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程度呈现出随人类活动强度增加而日益加剧的趋势。表征土地利用强度的耕地指数、牲畜密度因子在主成分中具有很高的负荷量及其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具有很高的相关系数,这反映了呼伦贝尔草原近50年来的牲畜超载与开垦活动直接作用于草原植被后对草原生态带来了明显破坏,土地的过度利用是当地草原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人口密度与草原沙漠化的作用也较强,接近0.9的相关系数及其在第一主成分中超过一半的特征向量系数反映了近50年来增长了9倍的草原区人口及增长了3倍的草原区农村人口作为在草原上生活的主体对草原沙化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牲畜结构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在一定的牲畜密度下,大牲畜(折合成羊单位)在总牲畜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对草原的破坏性相对越小。但从呼伦贝尔草原近50年的牲畜结构看,小牲畜在总牲畜中的比重近50年间上升了近20%,在总牲畜中占到了65%以上,偏好放养投入少、见效快、简便省事的小牲畜导致牲畜结构相对偏倚,即使在牲畜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大量增长的小牲畜因其刨、啃草根等行为带来的对草原沙化的作用也很明显。结果中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指标与当地草原沙漠化指数间的相关关系既符合生态经济理论,当地草原沙化日趋严重的现实情况也为其提供了佐证。

(2)当地近50年来草原沙漠化的驱动因素的作用强度要大于抑制因素的作用强度。虽然从当地近50年来草原沙漠化形势总体上日趋严峻的情况出发,这一结论非常明显,但本文从各影响因素出发在计量上对这一结论提供了验证。尽管由于样本量限制,本文没能对驱动因素、抑制因素通过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建立回归模型来分离两者在综合作用于草原沙漠化时的具体作用强度,但以下两方面已经足以对此进行说明。一方面,从两者在草原沙漠化总影响因素得分中权重的比较看,当地近50年来草原沙漠化的驱动因素的权重比抑制因素的权重大了0.3以上;另一方面,从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草原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看,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综合作用力促进了当地草原的沙漠化。

(3)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0.600 5,这是由于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各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的线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其作用强度,同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的波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一个滞后期,从图2可以看出,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F)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存在一个基本平行的关系,但是F值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低值,作用于生态系统后,直到20世纪90年中期才反映出来。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F)开始下降,但是草原沙漠化指数还在上升。

由于数据限制,本文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指标还只能比较粗糙地反映最近50来年的现实情况,有关人工种草状况、围栏状况、地下水利用状况、草原交通发展状况、礁采状况等指标都应补充进影响因子以全面地反映当地近50来年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作用。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1)由人口密度、耕地指数、牲畜密度等变量综合形成的驱动因素是呼伦贝尔草原近50年来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而在各个驱动因子中,人口的迅速膨胀及与之相关的土地的过度利用是草原沙漠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短期内不能显著而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大批人员外出务工,有效引导牧民合理利用土地等措施有利于缓和当地草原沙漠化的压力。

(2)牲畜结构对草原沙漠化变化趋势的改变有着重要作用。有关部门与基层在生态较脆弱的地区要提倡少养甚至禁止养羊,采取积极措施引导牧民改善牲畜结构,从而降低因牲畜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对当地草原的破坏。

(3)过牧与开垦对草原沙漠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牧民为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常常会尽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开荒地种植农作物,从而增强草原沙漠化驱动因素的作用强度。牧民的经济利益我们不能不重视,强制性地要求牧民减少牲畜数量、停止开荒的做法不现实且收效甚微。草地资源是一个综合体,但目前我们还只注重其作为饲草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两个方面,而忽视了草地资源的其他方面,如草地景观资源、草地文化资源、草地有花植物资源、草原药用植物资源、草原菌类资源等。草原沙漠化的防治亟待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生态压力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俊凤,朱震达,等.中国沙漠化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27.[Zhu Junfeng, Zhu Zhenda, et al. Combating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M].Beijing:Chinese Forestry Press,1999:27.]

[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1:105~121.[Qian Xuesen.Establish the Science of System.Taiyuan [M].Taiyuan: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1:105~121.]

[3]董玉祥,李森,董光荣.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成因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1):35~41.[Dong Yuxiang, Li Sen, Dong Guangrong. Tentative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the Causes of Desertification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J].Scientia Geogeraphica Si nica. 1999,19(1):35~41.]

[4]董玉祥.我国半干旱地区现代沙漠化驱动因素的定量辩识[J].中国沙漠,2001,21(4):412~417. [Dong Yuxiang.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Driving Factors of Contemporary Sand Desertification in Semi arid Zone in China [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01, 21(4):412~417.]

[5]张登山.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研究[J].中国沙漠,2000,20(1):59~62. [Zheng Densh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n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Qinghai Gonghe Basin[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00,20(1):59~62]

[6]贾宝全,慈龙骏.鄂尔多斯高原土地沙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J].林业科学,2003,39(6):15~20. [ Jia Baoquan, Ci Longjun.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ffect Factors on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Ordos Plateau[J]. Scientia Silvae Sinica,2003,39(6):15~20.]

[7]张春来,董光荣等.青海贵南草原沙漠化影响因子的贡献率[J].中国沙漠, 2005,25(4):511~518[Zhang Chunlai,Dong Guangrong, et al. Contributing Ratios of Several Factors to the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 Guinan, Qinhai Province[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5,25(4):511~518.]

[8]常学礼,赵学勇等.科尔沁沙地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沙漠化影响的累加效应分析[J].中国沙漠,2005,25(4):466~471.[Chang Xueli Zhao Xueyong et al. The Analyses of Humaninduced and Natural Factors Cumulative Effects to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Horqin Region[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5,25 (4):466~471.]

[9]刘毅华,董玉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03,23(4):355~360. [LiuYihua, Dong Yuxiang. Driving Factors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Chang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ts Two Tributaries in Xizang[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3,23(4):355~360.]

[10]Evans J, Geerken 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Human I nduced Dry Land Degradation[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4 (57):535~554.

[11]曹鑫,辜智慧等.基于遥感的草原退化人为因素影响趋势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2):268~277. [Cao Xin, Gu Zhihui, et al. Analysis of Humaninduced Steppe Degrada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in Xilin Gole, Inner Mongolia, China[J].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06,30(2):268~27.][12]杨根生,樊胜岳.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因素的定量分析[J].干旱区研究,1991,(4):42~47. [Yang Gensheng, Fan Shengyu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n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Northern sandy area of Loess Plateau [J].Arid Zone Research,1991,(4):42~47.]

[13]包庆丰,包惠敏,王云霞.荒漠化防治政府直控型政策的计量经济分析[J].林业经济,2006,(12):44~47.[Bao Qingfeng. Bao Huimin, Wang yunxia.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Government Control Direct Policies 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J].Forestry Economics,2006,(12):44~47.]

第8篇

[关键词]创新信息生态位 信息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分类号]F273.1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成为研究者探讨技术创新的基础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界定。纵观已有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是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而进行的。DebraM.Amido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创造新思想、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我国研究者傅家骥等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胡恩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从对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开始,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的综合。魏江、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五个方面。

随着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过程的作用价值。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创新信息的流动和作用的发挥。正如Cohen W M认为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层面上,外部知识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发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吸收有价值的新信息并用于商业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关士续等认为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正是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构成了“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物质过程的灵魂。付睿臣、毕克新从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人手,在分析了技术创新各阶段所包含的信息活动及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信息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

基于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模型,分析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

2 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2.1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特征和内涵

著名生态学家Odum E P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随着现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生态位理论已经被应用到诸多领域,与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产生了新的概念,如企业生态位、品牌生态位、网络媒介生态位等。我国研究者借鉴生物生态位原理,提出信息生态位概念并对概念加以界定。如娄策群将信息生态位定义为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刘志峰、李玉杰认为信息生态位指信息人通过与外部信息环境的物能流转及其他信息人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根据生态学理论对生态位的定义,可以把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界定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位置预示着该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控制的程度。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与物种生态位宽度有关。生态位宽度是指某一种群(或其他生物单位)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如果实际被利用的资源占整个环境资源的小部分,则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较窄;如果一个物种在一个连续的资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则它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参考自然界中生态位宽度概念,企业对其所处周围环境中各种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可用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通常,创新企业所拥有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表明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自身所具备的创新信息资源条件对环境的适应度就越高,在竞争中取胜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自然界,当两个物种需求同一环境资源时,将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即有一部分生态位空间为两个物种所共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出现将会导致物种间的资源竞争,其竞争强度应当与在特定环境资源梯度上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成正比。类似地,也可以认为企业之间创新信息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重叠程度越大,企业间竞争强度越高;另一方面,分离程度越大,则企业共存的机会越大。

基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在创新信息生态位上的竞争。为了赢得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其创新信息生态位的构建,特别是努力拓宽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但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并不是越宽越好,宽度的增加必须是在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增加的宽度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能力范围,不仅会在原有信息生态位上失去竞争力,而且在新的生态位上也不足以形成竞争力。同时,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位的差异化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起具有鲜明特征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利用自身的创新信息资源特色优势打造技术创新优势。

2.2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实现依赖于其独特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创新信息资源的识别、获取和整合阶段,企业在上述三个阶段的能力决定了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控程度,是形成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决定于三种生态因子: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企业的这三种信息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即企业控制和可利用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三种生态因子中,每一种生态因子对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时这三种生态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只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多变量的非线性的相互影响与协同作用,才能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进而形成区别于原有系统结构的新的有序结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内部,

由于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内各信息生态因子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和放大,进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原先各部分的新的信息生态因子组合,进而不断的推进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发展和创新信息系统的进化,提高企业的创新信息能力。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表示为P,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和f3,则P=f(f1,f2,f3)。

2.2.1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的内容和其产生、传播、接受的程度,依赖其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其性质、价值的本领和水平。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资源包括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等多种类型,同时,企业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渠道也有多种。创新信息种类和获取渠道的多样化造成企业接触到的创新信息数量浩瀚、内容繁简不一、混沌程度不同,而不同种类和来源的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是不同的。根据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可将企业所能接触到的创新信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白箱型信息、灰箱型信息和黑箱型信息。白箱型信息是指来源可靠、内容简单明了、传播透明度高的信息,这类信息在产生及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生扭曲、变质现象,很容易被受众所识别和认同;灰箱型信息是指模糊型信息,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识别出它的内容和价值;黑箱型信息是指那些不能被受众所直接感受到,而只能是通过外部观察,研究形状、外表及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关系,通过测试、模拟、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信息。为了减轻工作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要求创新企业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对相关的信息加以论证、归纳和识别。

2.2.2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手段,有意识地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取创新信息的能力。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的作用在两方面体现出来:①企业所需要的创新信息资源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技术开发过程紧密相连,其创新信息资源获取是长期性的,需要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和企业自身对创新信息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依据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来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对各种信息来源的利用和关系处理能力。②企业对外部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获取实际上是与外部信息资源所有者的交易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同时,企业所需要的外部创新信息资源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所占有,对于特定的经济主体来说,获取和占有信息资源也要付出成本。因此,获取创新信息资源需要付出的成本同样构成了对企业的能力要求。

2.2.3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指企业通过各种机制和策略的运用,将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的识别和获取只是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构建过程的基础,为了保证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将获取的和已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只有经过有效整合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企业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才能形成具有特定优势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为了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是多种方式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通过有效运转,个人信息与组织信息、隐性信息与显性信息、原有信息与新获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等不断地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放大效应和涌现效应,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为了使企业创新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以高效协调各机制的相互关系,动态调节和优化各类信息要素及相互作用。

企业的信息生态因子决定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但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优势并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优势的实现还要依赖于通过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将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这一视角看,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与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共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体现出了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控制和可利用的程度,在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作用下,创新信息资源经过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创新思想形成、产品设计阶段、问题解决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和产品销售阶段)而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该能力的发挥受到企业的人员素质、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与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是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又影响到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构建。

3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分析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主要体现在创新动机的形成、创新不确定性减少和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

3.1创新信息生态位与创新动机的形成

技术创新是从创新动机产生及创新决策开始的,迅速产生创新动机并及时的做出创新决策是企业创新成功、形成创新优势的第一步。综观对技术创新动机的研究,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因有四种:①市场需求的拉动;②技术发展的推动;⑧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规划及政策、法规上的激励;④企业家具有的创新愿望和较高的创新素质,企业家的远见卓识、风格特质以及对市场利润的渴望和追求。这四种动因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并且这些因素之间的自组织和协同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上述技术创新动因中,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敢于承担风险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是盲目的,企业家的这些创新特质的形成是以不断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为前提的,一定程度的创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的基础。另外三种技术创新的动因也构成了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而这些动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来发现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开始产生技术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可见,能够发现创新机会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这一前提是以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为基础的。

3.2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减少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试验性质,由于其中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有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呈现高风险性。世界各国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创新成功的概率往往大于失败的概率。弗里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来自于三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一般商业不确定性。从信息的角度审视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可以被看成围

绕其不确定性所开展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信息的处理需求与信息处理能力的矛盾运动。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信息处理需求和信息处理能力都要求把不确定性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对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要通过对于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来解决。创新信息作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主要相关环节,通过对创新业务环节的影响来减少整个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①创新信息能丰富创新思想;②创新信息能完善创新产品设计;③创新信息能加速创新进程;④创新信息能够提高创新产品的营销能力。可见,由于创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创新风险源于“信息的缺乏”或“所拥有的信息与所需要的信息之间的差距”,减少不确定性的途径或方法就是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构成创新成功及减少不确定性的基础。

3.3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发展路径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着特定的发展路径,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某些技术成果而不是其他。创新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技术基础为技术创新的底层因子。美国西北大学乔尔・莫克尔教授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底层因子,他说“每一个进化系统都由那些要素组成。在生物学中,底层结构是基因,在技术创新进化中,底层结构是知识和信息。可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通过其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的进化而实现的。同时,由于技术能够脱离产品实体而存在,并能在分离状态下独自进化,因此把这种独立于产品而独自进化的技术叫技术元,它是技术的组织单位。在知识的进化发展中,当某个知识点被激活时,则更适应的相关知识就会涌现出来。因此,创新的发生过程实质上是先前知识的激活,大量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和保留,并在需要时被加以利用,这就产生了新的知识或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创新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创新系统外部整合相应的创新信息资源,特别是知识类信息资源。外部信息资源中蕴含着不同于企业原有的技术元,通过创新活动,两类技术元必然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其结果是促进知识点的被激活并导致技术的演化发展。依据生物学的理论,这种技术演化和发展存在两种结果:技术遗传和技术变异。也就是说技术创新的结果既由企业原有技术因子决定,也受到外部信息中技术因子的影响,两类技术因子共同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至于创新成果中的“遗传”和“变异”哪个占有更大比例,这由内、外两类“技术元”的作用结果和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路径是其技术创新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这种路径优势决定了企业特有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其他竞争对手的模仿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9篇

[关键词]生态位 图书馆生态位 生态位因子

[分类号]G250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种群进化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生态位理论研究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空间位置、功能和作用,生态位理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客观存在。由于图书馆也处在由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里,图书馆生态观假设图书馆与环境因素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业之间相互构成复杂的生态关系,使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一生态位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生态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

1 生态位概念及其演变

1894年,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位的研究兴趣。自然生态学家Jobnson于1910年最早使用了生态位一词:“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1917年,生态学者格林尼尔(Grinnell)在研究加利福尼亚长尾鸣禽的生态关系时使用生态位术语并首先给以定义: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人们称它为空间生态位。1927年,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从动物生态学角度提出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即“营养生态位”或“功能生态位”。生态学家哈奇森(Htchinsuon,1957年)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并提出了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Whittaker(1975年)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既考虑了生态位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关联,也包含了生态位的相对性。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之间恶性的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比较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生态位理论对所有的生命现象具有普适性,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也适用于人(包括由人组成的集团、社会、国家)。

2 研究图书馆生态位的逻辑起点

2.1 图书馆与生物具有相似性

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类似生物特征:①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生态学领域中,存在一个复杂有序的层次系统: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而图书馆也具有这种类似的层次系统:图书馆生态系统,图书馆群落、图书馆种群和单个图书馆。所以,两者在生态关系、群落形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地方;②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文化主体,必须要有一定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诸多要素,如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物,如果脱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濒临灭绝;③生物个体必然有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过程,但是作为生物的组合,即物种,则是延绵不绝的,而图书馆具有与物种相同的生存目的,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使自己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2.2 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相似性

图书馆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与发展,均是一种“生态关系”,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与图书馆,同生物与其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与互利,而图书馆也有类似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为生态学在图书馆与环境关系研究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2.3 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相似性

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往往是类似的课题,如资源的利用率,供求关系、竞争等。在自然界,付出的成本是能量和资源,而在人类世界里,要用金钱来偿付。图书馆与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使得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即生态位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生态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生物生态位原理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一种有机的、生态联系的、系统的观点去看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使图书馆有意识地、主动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协调地处理好与同行以及行业的关系。

2.4 图书馆生态位观的适用性

图书馆生态位观的适应性,笔者认为有三种观点:①从图书馆单体的角度;②从图书馆种群的角度;③从图书馆群落的角度。这三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和中观生态位、宏观生态位。微观生态位是以图书馆单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图书馆个体特性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图书馆种群内的单体图书馆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图书馆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这是一种细小入微的管理学思路;中观生态位是把种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研究同一种生态位下的图书馆种群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种群进行选择,在图书馆种群划分清晰的前提下,研究图书馆种群与个体的生态发展状况;宏观生态位是以图书馆群落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位,研究群落与社会信息业之间、种群与群落间、个体与种群间的影响和作用,并寻找它们之间所产生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

无论是图书馆单体生态位,还是图书馆种群或群落生态位,它们研究的都是同一类的问题,即图书馆在环境中的生态地位及其发展进化规律。但是,如果对图书馆战略进行研究,把图书馆种群或群落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位,则显得目标过于宽泛,单位量大,它们的固有属性难以识别,环境对它们的信息传递也难以梳理和区分。而从单体图书馆的角度研究不仅能有效地凸现图书馆个体的特征,而且还可以得出从种群或群落角度不能企及的细节信息。

3 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基本原理

3.1 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函数表达

基于以上分析,在兼顾图书馆种群或群落的基础上,将主要视角定位在图书馆个体生态位,图书馆生态位的概念,在综合上述三种生态位观的基础上可以定义为:图书馆与环境之问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它受到图书馆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图书馆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即资源和需求的状况表现出来。从外部看,图书馆生态位是图书馆在环境中形成的多维资源和需求空间的向量叠加集合,如用公式来表达,可记作:p=αs(K,t)+βd(K,

t),其中,p表示图书馆的生态定位;α、β为控制参量,其作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里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制度的调控作用;s,d表示图书馆的资源与需求状况,它们是空间坐标K=(x,y,z)和时间t的函数,即:s=s(K,t),d=d(K,t),令s1,s2,…,sn和d1,d2,…,dn为状态变量,它们是K和t的函数:si=si(K,t)di=di(K,t)(i=1,2,…,n),为简便记,常采用状态变量来表示:s(K,t)=(s1,s2,…,sn);d(K,t):(d1,d2,…,dn)。

图书馆生态位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函数,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变量,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而图书馆生态位由资源和需求两个变量及控制参数综合进行描述,图书馆生态位的状况由这些变量和参数的状况决定。简单地说,图书馆生态位是一种基于环境资源空间特性和图书馆固有性质互动的客观关系定位,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如图1所示:

图书馆生态位表达了图书馆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存均衡状态,它主要包含两方面属性:一是宏观生态环境在生态位层面的延伸与渗透,是环境的终端,形成生态位环境(又称小环境);二是图书馆向外作用的起点,是图书馆行为延伸的直接作用物,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的发生场所。

从宏观层面看,生态位是图书馆复合生态系统环境的中间层。图书馆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构成一个图书馆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三个关系圈的集合:其核心圈是图书馆,构成该系统的生态核;第二圈是图书馆活动的直接环境,即生态位,可称为图书馆生态基础圈;第三圈是包括图书馆种群或群落在内的图书馆生态系统,可称其为生态库。生态位包含于图书馆生态库之中,是生态库的一个构成单元,如图2所示:

从中观层面看,生态位是图书馆生态环境中的客观存在,是图书馆客观与环境客观的交汇点。

从微观层面看,生态位是环境对图书馆的直接外包,是每个图书馆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小环境,它不仅是与图书馆接壤的环境终端层,同时又是图书馆一切外延行为的出发点。从空间位置上看,这种小环境是图书馆所处的生态大环境(生态库)中与图书馆紧密接触的那部分,是环境中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因素,并承受图书馆直接的互动反馈,是图书馆活动与环境互动的直接受力和反作用物。

3.2 图书馆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

根据G.E.Htchinsuon(1957)的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理论,图书馆生存的全部最适生存条件称为图书馆的理想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中,图书馆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不存在竞争者。然而,图书馆在实际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全部条件不会那么理想,它包括了所有限制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力(见图3)。图3中图书馆E与图书馆A,B,c,D,E,F发生竞争关系,其中图书馆E的理想生态位用中心的圆E面积代表,而图书馆E的现实生态位则用中间的类五角星面积表示。

3.3 图书馆生态位模型

根据Hutchinson的生物生态位的超体积模可以建立图书馆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模型,如果把一个图书馆对某一环境资源的适合度相对于这一资源的梯度作图,就可绘出一条钟形曲线,如图4所示:

其中横轴代表环境资源梯度,纵轴则代表图书馆适合度。如果同时采用N个环境资源因子梯度作图,绘出的图形就是一个四维空间,N个轴代表N个不同的环境变量,具有高适合度密度的那部分空间对图书馆来说是最适宜的,而具有低适合度的那部分空间则对图书馆的生存不太适宜。

3.4 图书馆生态位测度

3.4.1 图书馆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指现实生态位超体积的限度,通常用宽或窄加以描述。图书馆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位涵盖空间的大小,其大小与图书馆的适应度成正比,即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多样化程度。一个图书馆的生态位越窄,该图书馆的特化程度就越大。相反,一个图书馆的生态位越宽,该图书馆的特化程度就越小。

3.4.2 图书馆生态位重叠 自然界中,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这时就会有一部分空间为两个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共同占有。类似地,如果两个图书馆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占用同一种资源或环境变量时,这两个图书馆的生态位就会出现重叠,如两个图书馆馆藏类似的资源、拥有相同的读者群体,这些都是生态位重叠现象。如果两个图书馆具有完全一样的生态位,它们就会发生完全的生态位重叠。因此,生态位重叠是指图书馆之间生态位类似程度或者说生态位因素相同的比例,生态位重叠与图书馆间竞争强度成正比。设有A、B两个图书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可能会出现如图5所示的重合、内包和交叉三种情况:

3.4.3 图书馆生态位分离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分离是指两个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在异域分布,它们的生态位没有重叠。图书馆生态位分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的生态位没有交叉、互不重叠。设有A、B两个图书馆,他们的生态位分离可能出现如图6所示的邻接和远离两种情况:

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和分离,都与图书馆的战略定位和竞争态势有密切的联系,并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5 图书馆生态位类型

3.5.1 剩余生态位 读者的需求与图书馆的供给往往并不平衡。当图书馆的供给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图书馆生态位。剩余图书馆生态位是指那些已经被现有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所发现,但由于技术、资源、人力等的限制,未能全部占领而剩余下来的图书馆生态位空间。图书馆可以通过增加人力、物力、技术等,提高资源的供给能力,占据更多的生态位空间。

3.5.2 潜在生态位 读者的很多需求只是得到了局部满足,或者根本未得到满足。此外,那些原本已经得到满足的读者会因为其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变得不满足。对于这些未得到满足或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图书馆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并通过更先进的技术、资源使读者得到满足。这种情况定义为潜在图书馆生态位。

3.5.3 附生生态位 图书馆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就必须摆脱大而全的经营模式,采取供应链管理,依赖社会分工与协作。图书馆应该和上游行业建立较为稳固的协作关系,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这些伴随着其他图书馆或信息业生态位发展而发展的生态位称为附生图书馆生态位。

如同物种生态位一样,图书馆生态位也具有多种类型,除了上述几种图书馆生态位以外,还有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等等。图书馆只有准确认识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生态位,结合图书馆自身的优势,选择和开拓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才能健康成长。

3.6 图书馆生态位特征

3.6.1 社会性 生物生态位在形成过程中,自然选择

起主导作用,而图书馆生态位则不同,由于与社会活动的密切关系,所以它具有社会性。一方面,图书馆生态位的形成和变化主要由图书馆自身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等社会性因素来决定;另一方面,图书馆生态位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图书馆的领导、馆员等的行为都具有社会性,因此,图书馆这项依赖人类参与的活动,自然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随着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创新,图书馆生态位的范围、内容及内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6.2 动态选择性 生物主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生态位是比较稳定的,时效性也不明显。而图书馆是包含人因素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动选择能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定位和各项服务的调整,力求最大限度获取更优的生态位。并且图书馆的竞争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位,扩大生态空间。

3.6.3 跨区域性 生物一般栖息于某一环境中的,只能利用该地区的生态资源。而图书馆则是跨地区利用生态资源。不仅可以利用所在地的生态,而且可以利用全球的生态,并能促进全球图书馆生态体系一体化。

3.7 图书馆生态位构成

图书馆生态位由生态因子构成。生态位因子是影响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支配图书馆行为的主宰力量。图书馆生态位通过生态因子对图书馆发挥作用。同时,生态因子又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以及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之间互动的影响,发挥作用的强度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存环境,为图书馆的生存创造了大量的生态位类型。生态因子是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序参量,而图书馆生态位则是由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序参量构成。

图书馆生态位因子虽然很多,但具体到生态位上表现为序参量特征的因子并不多,可归纳为:时空、资源、需求、制度和技术,这五类因子是图书馆生态位中的一级因子。时空是客观存在而且可以感知的,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占据着相应的时间和空间;需求因子主要包括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是读者对图书馆可提供资源的需要程度;资源因子主要包括供应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馆藏资源和市场资源、自然资源等,这些资源是图书馆生态位中的二级因子;技术因子指被图书馆自身掌握和运用的技术,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活动具有主导支配作用,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制度因子主要指国家政策、理念,以及图书馆内部的规章制度及岗位目标等。

需求和资源因子是衡量图书馆生态系统内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图书馆的竞争优势也主要体现在满足需求和运用资源的程度上。并且,资源因子为图书馆提供了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需求因子保证了图书馆的价值实现。技术和制度因子是图书馆发展的控制参数,是图书馆由资源到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上述五类影响因子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而且它们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并具有典型的系统构成和运行特征。

图书馆生态位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因篇幅和获取资料有限,文章仅对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原理、生态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今后,还有更多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生态学杂志,1997,16(6):46―51.

[2]朱春全.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杂志,1993,12(4):41―46.

[3]杨效文,马继盛.生态位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评述生态学杂志,1992,11(2):44―49.

[4]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钱辉,张大亮.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0―26.

[6]麦肯齐.生态学.孙儒泳,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位;概念内涵;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0日

一、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是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空间、资源因子利用和占有程度的有机综合体。生态位在内容和层次方面都比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因子、条件、结构和功能更具综合性,它内在地包含物种的资源格局、空间位置、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四个方面,是对这四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共识态关联与历时态演进的有机结合。生态位之所以能够成为物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态势体现,主要是由物种生理状态、外部环境条件、物种与环境联结方式以及物种与其他物种交互影响过程中所显现的特征决定的,以至于可以将生态位视为物种生成演进的基本方式。

与生物物种相类似,旅游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嬗变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结构机制和功能特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旅游产业发展并不是自发性的,不能单纯从区域体育文化资源状态角度,或者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去随意选择发展结构、发展形态和发展战略,而要统筹考虑旅游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市场和绩效的影响。因此,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嵌入于一定的资源结构和空间环境之中。各种组成旅游产业外部环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包括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制度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等;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科技因子;制度生态因子主要指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理地缘环境与自然资源。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通过对外部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的有效嵌入、组织管理与合理利用,旅游产业逐渐形成包括发展理念、经营体制、资金规模、市场机制、技术水平、市场结构、政策法规、人才队伍以及经济效益等的内部环境。正是内外环境之间的交互联系和催化互动,旅游产业不断形成自身的生态位基础。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旅游产业生态位包括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和行为层内容。精神层生态位主要指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价值标准和经营哲学等,是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旅游产业生态位的基础和原则。制度层生态位主要是指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物质层生态位是形成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和精神层生态位的条件,它往往能够折射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经营思想、管理理念等,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行为层生态位是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活动,诸如发展方式、组织经营、发展途径以及发展体系等。

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生态位会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和拓展外部关系。在此过程中,行为层生态位发挥主导作用,它通过改变与其他维度生态位的关系,提高旅游产业生态位内部的物能流转和信息传递,保证旅游产业生态位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实现旅游产业与外部环境关系最优化。随着旅游产业生态位趋于稳定,已形成的优势特色会不断丰富和聚合各类优质资源和生态因子,使旅游产业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成新的发展形态。产业形态是旅游产业发展内在要求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变动性特征。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旅游产业的形态种类单一,各种形态之间的关系也较为零散。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必须拥有必要的形态模式,当产业形态种类的结构和数量达不到旅游产业生态位发展要求时,丰富产业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形态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旅游产业通过学习和借鉴从外部环境获得其他产业已有的发展形态;二是旅游产业通过探索、总结、分析等方法,从内部催生新的产业发展形态。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业生态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要求较高,由于不同旅游产业形态进行整合的速度和效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对外部环境反馈信息的内化吸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验证、补充、整理和确认,进而会造成旅游产业发展迟缓。

二、旅游产业生态位现实审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转变,旅游产业市场日渐形成,经营内部不断扩充,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无论在体制结构、政策制度和人才队伍上,还是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上,我国旅游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旅游产业生态位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理念淡薄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发展理念是旅游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根本性、统摄性的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它既能够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也能够规范旅游产业的发展行为。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迅速壮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引导社会消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繁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不断突显。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仅仅被视为“满足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的产业,被看成游离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之外的边缘产业,这种观念既忽视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影响了旅游产业实效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造成旅游产业在发展模式上趋同其他产业、缺少特色优势;在发展层次上偏重于传统旅游模式,旅游相关产业、连带产业、辅助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发展形式上国有资本投入比例偏高,非国有资本所占比例偏低,资本结构严重失调;在发展规模上较之发达国家略显不足,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不足。一些地区或部门由于缺少发展理念的应有支持,不能够从整体上有效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生态位的格局状态,致使发展行为选择或多或少地脱离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制约旅游产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之间正常的关系联结和机能转换。

(二)发展政策滞后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政策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策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态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的实现程度,关系着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和提高。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各级政府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旅游产业的行业限制,不适应旅游产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需求;缺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全球意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政策体系缺乏保护和支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品牌的体育产品的塑造;由于受传统产业发展政策的影响,政策内容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体现得不够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时,过于强调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区域社会的关系,没有将区域旅游产业置于整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统筹考虑。也就是说,部分区域在处理自身旅游产业政策与国家制定的旅游产业政策之间关系时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也正是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以加强市场管理为核心、以规范发展方向为关键、以促进改革进程为基础以及以完善管理和经营体制为根本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体系也亟待构建和完善。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政策措施,要在继续推进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内容、完善体系,以便更好地提高旅游产业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结构失衡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结构是事物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既是要素之间交互联系的过程体现,也是要素之间动态作用的结果反映。旅游产业结构可以理解为旅游产业各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形式和比例关系。随着旅游产业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旅游产业的类别不断丰富,这些不同内容的产业类别之间会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而在发展速度、产品特色、服务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加之不同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的旅游产业结构会有所差异,即便是同一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层面,前者是指旅游产业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形式结构、管理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后者是指某一具体的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资本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微观结构是旅游产业物质层生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结构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特定的组合方式和排列方式,它通过决定旅游产业的内容层次、结构,塑造旅游产业的功能机制,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过程和发展绩效,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整体演化。这种影响态势也将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而日渐明显。概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业态结构失衡、所有制结构失衡、项目结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四个方面。

第11篇

关键词:荒漠区;啮齿动物;植被恢复;主成分分析法

如今,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干旱区面临的重大问题已逐步成为生态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干旱区含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如若不施以合适的保护,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对荒漠区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植被恢复是生态恢复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恢复的核心。生态恢复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过程与机理的科学。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一、建立模型

根据已知统计数据,首先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模型。保证了数据信息量的充分性,同时增加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在对某事物进行评价时,为了全面准确的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往往要考虑与其相关的多个指标。一方面为了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而考虑尽可能多的指标,而另一方面随着考虑指标的增多会产生信息的重叠。因此,为了在得到较多信息量的同时减少涉及的变量数,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首先对调查所得数据中捕获率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指标矩阵A,其中将土地a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捕获率指标值,这样就得到一个矩阵A。然后利用SPSS对指标矩阵A进行主成分分析求解,得出指标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走势、主成分提取分析部分表和部分因子载荷矩阵。

由结果可以看出前4个主成分所包含信息量已经足够充分,但是为了保留更多的信息量采用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即前5个主成分。然后生成因子载荷矩阵,再通过matlab编程得出主成分系数矩阵YA。最后基于统计预测填充算法对矩阵A进行填充,然后将其与主成分系数矩阵YA相乘得到最终的降维指标矩阵A。

接下来进行了轮牧指标的模型求解,首先采取与本节中对过牧矩阵相同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轮牧地区鼠类数量矩阵B。然后利用SPSS对指标矩阵B进行主成分分析求解,得出指标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走势、主成分提取分析部分表和部分因子载荷矩阵。

由结果可以看出主成分的特征值前5个迅速下降后面趋于平稳下降,说明前5个主成分所包含信息量已经足够充分,可以满足要求,然后生成因子载荷矩阵,再通过matlab编程得出主成分系数矩阵YB。最后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基于统计预测填充算法,对指标星级矩阵B进行填充得到矩阵B,然后将其与主成分系数矩阵YB相乘得到最终的轮牧降维指标矩阵B,同理可得开垦区主要指标。

二、分析模型

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因子是复杂的,这些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使土地内部发生变化,即土地质量降低,成份、结构、功能等发生衰退,生产能力下降,而最终导致土地荒芜。而评价因子的选择,首先要能反映土地数量减少或质量的下降,据研究和筛选,确定了以下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

土壤因子:土壤因子是反映土地荒漠化重要因子之一。本次研究在土壤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等众多指标中对土地荒漠化程度贡献率进行了相关的运算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土壤物理指标中土壤层厚度与土地荒漠化有极显著的相关。在土壤化学指标中经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与土地荒漠化有显著的相关性。

动物因子:动物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退化程度。在本次研究中,调查了实地样方的百夹捕获率,与样方耕作类型进行了相关性结合。其结果表明,动物因子指标与土地生态退化程度成负相关。

植被因子:根据野外调查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我认为土地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减弱或丧失生长绿色植物的能力。因此,植被因子是评价土地荒漠化的关键因子。植被盖度、生物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地是否荒漠化和荒漠化的强弱程度。同时,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的植被指数与盖度、生物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采用植被指数来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

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模糊评语反映了土地荒漠化程度,考虑到工作和表达的方便,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和拟定的评语集,由模糊评语所给出的数据将土地荒漠化程度确定为“无明显荒漠化”、“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强度荒漠化”、和“极强度荒漠化”5个等级。模糊评语数值所提供的信息,其内涵远远超出了清晰的等级结论,由模糊评语可看出各等级的从属情况,从而推测发展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

对植被恢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限于研究对象、角度、方法、目的等差异,还存在诸多问题:

1.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一般仅为单因素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分析,缺乏对植被恢复的综合研究。且较多采用静态方式考虑植被恢复程度的研究,对动态响应研究较薄弱;

2.对植被恢复,较多注意短期、正面影响分析评价,中长期及负面影响基本未涉及。所以对植被恢复的客观评价还有待提高;

3.忽视了生态系统健康所要求的异质性。天然的生态系统包括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年龄结构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为多样性的植物生存提供了多种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1]Ojeda R A,Tabeni S,The mammals of the Monte Desert revisited [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9,73(2):173-181

[2]黄文几,徐士菊.中国啮齿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3]武晓东,付和平,杨泽龙.中国典型半荒漠与荒漠区啮齿动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第12篇

1.1信息生态的内涵

信息生态学是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构成其理论的基础是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理论基础的总和。由于信息科学的范围过于宽泛,信息生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生态学系统的研究对象为多种生态要素在复杂的动态时空中发生极其复杂关联的生态系统。信息生态问题是人们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且跨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积极投身信息生态的研究中,其研究内容涵盖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平衡、信息生态危机、和谐信息社会等多主题,呈现出多级分层和不断演化的形态。目前学者们对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学科范围进行研究,以及对其中的关键要素的研究,例如:信息生态圈、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信息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个信息因子处于不同的信息位上,信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为每一信息因子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信息生态具有协同演化的特性,同样在信息生态中新思想、新技术、新专业的涌现或者是信息人自身态度的变化也将影响信息生态的演化。

1.2信息生态系统要素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狭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发轫于本世纪中叶,当时它不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仅局限于生物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等内容,如今广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应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1】。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决定其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演化性的基本特征,且这些特征具有普适规律,所以本文将信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环境来分析其背景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管理规律。

1.3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生态系统就是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组织内部及企业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与生活在他周围的其他相关企业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当显著,比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2】。对于企业外部来说,物质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信息因素。企业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生命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生命主体存在的条件的各种物质实体和社会因素。除了物质、经济以及社会环境之外,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也是企业在制定和确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制定企业战略重要的参考因素【2】。企业生态系统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特别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主导企业,从其构成成员的紧密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生态系统、扩展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系统。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主导企业及其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要素:扩展生态系统是在核心生态系统包含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加上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要素;涵义最为全面的是完整的生态系统,他还包括政府组织、风险承担者、竞争机构以及外部宏观环境要素等等。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生态系统根据职能划分为驱动力(信息生产者),工作流为主线(信息传递者)将信息反馈到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企业外部的供应商(信息消费者),进一步进行信息处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每天处理业务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信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产生,形成大量的信息流在各部门或层级之间流转,从而推进工作流的进行,信息的产生、传递、消费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以目前较为发达的SAP系统为例,其中包含了生产计划(PP)、物料管理(MM)、销售管理(SD)、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财产管理(AM),以上6个模块为企业运营的核心模块,另外还包含了:质量管理(QM)、项目管理(PM)、人事管理(HR)、信息管理(IS)、工作流(WF)、项目系统管理(PS)。SAP系统是高度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信息生态系统,支持多接口可与多种系统集成,内部有开放的代码编写环境,开发人员可以进入软件的底层,直接利用系统提供的计算机语言或者自定义表结构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由于企业内部的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相互作用为一体的负责的企业生态系统,因此也决定了SAP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每一个业务模块从采购到库存以及生产相关的环节都在业务流程上有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在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时,企业有可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经历共生发展、协同发展以及蜕变或者企业种群变动的变化。

2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网络

2.1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它由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企业以及复杂的企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还包括最复杂的系统——人,由于人类的理性以及非理性更增加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经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出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1)演化性。

即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特性,它是所有复杂系统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更表现出典型的演化特性。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诞生也就是最近200年的事。当时,企业的数目还不多,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几乎没有,企业的雇员被当作会说话的机器只是简单地完成固定的工作,企业生态系统刚开始形成,整个系统相对来说是简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出现,企业雇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态系统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起来。演化特性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2)理性与非理性。

虽然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基本单位,但是企业及其生态环境都少不了人类的参与,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上必然要打上人类理性及非理性的烙印。一方面,在竞争性的企业生态系统之中,博奕者的理性(智慧、策略等)产生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情感、偏好、意志等非理性的存在使得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3)自组织、自催化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有明显的自组织及自催化现象,即企业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进化。比如,企业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4)层次性与多样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不同层次的组分相互作用构成的,首先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下面有不同的战略单元或部门,部门下面有各种不同的团队,而构成团队的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从宏观审视,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企业联盟、企业的上下游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可以构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所有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又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才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

2.2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

企业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信息子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如果生态位重叠的部分较大则构成竞争关系,如果重叠的部分较小且依存程度较大的为共生关系,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信息子也有可能既是协同发展的关系也是共生关系。如果不同信息子之间的交叉程度较大则会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形成拓扑关系(一个节点有多条边)。在企业外部生态系统中,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要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对其环境的影响也比生物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得多。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他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相当的显著,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在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中,销售订单会直接指导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产生之后就会对物流需求计划提出要求从而引发采购行为,在采购收货的时候库存管理会被触发,同时收货的时候会产生发票校验以便财务对账使用。这一系列的业务活动产生于供应链上,且每一个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子来看待,它们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也是协同发展的关系,每一个信息子之间的信息链的断裂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正常进行。而当这些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转的同时,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时在进行,这些信息子之间没有必然的共生关系但是却协同作用于整个供应链中。质量管理贯穿整个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整合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其质量管理模块支持企业的质量管理需求;项目系统管理可提前拟定出计划,指导生产、备料以及采购优化流程管理,并且项目系统管理贯穿于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有监督管理的作用;人事管理,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勤管理、薪资福利、员工绩效和员工关系等。

3企业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3.1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模型概述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是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它基于系统论,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向学科。构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元素包含“流”与“元素”。“流”分为“实体流”和“信息流”;“元素”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和“辅助变量”。系统动力学建模有3个重要组件:因果关系图、流图和方程式。因果反馈图描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系统动力学的重要工具;流图帮助研究者用符号表达模型的复杂概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构主要由微分方程式所组成,每一个连接状态变量和速率的方程式即是一个微分方程式。系统动力学中以有限差分方程式来表示,再依时间步骤对各方程式求解,呈现出系统在各时间点的状态变化。

3.2企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下文将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模型图来分析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信息因子对其运行机制的影响,以及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各个核心模块中的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科技、市场需求以及政府和科学技术的支持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内部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和销售拉动需求的正负反馈因果关系图,每个箭头都有信息因子流入,被箭头指向越多的信息节点说明在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级越高,它的变化会带来联动的影响。无论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还是外部,各信息因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一部分是制约一部分是促进,从而形成了竞争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每一个因果关系图中信息流都顺着箭头的方向进行流转,为了保证信息能顺利且准确的传递到下游,必须控制好每对信息因子之间的信息链有无断裂或者不对称的现象。而且可以根据关系图直观的看出哪些因子是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上游,哪些信息因子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下游。在做出正确的分类和判断以及影响分析之后,管理决策者可以划分其管理的优先级,并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于此因子上发生作用。并且在容易发生信息生态链断裂的区域重点监控防御以便适当降低管理风险。

4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煤矿;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有效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煤矿建设是否合理,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法来评价煤矿建设工作,将能够促进我国煤矿建设健康发展。

二、煤矿建设项目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工业建设项目而言,煤矿建设项目有以下特点:

1、环境影响时间长。煤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般按照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2、煤矿建设活动属矿产资源开发,所处地区多与自然资源所在地交织一起,一切生产过程都牵动生态系统,所以煤矿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生态破坏为主,兼有环境污染问题。

3、煤矿建设项目的选址主要受煤炭资源的赋存地点和条件所决定。从全国范围看,煤矿建设项目的选址大多在偏远山区,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受煤矿建设影响的群体是村民。

(二)由于项目厂址的偏远,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容易被人们忽视。

三、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矿生产排污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对生态的影响,如锅炉烟气、储煤场扬尘、煤炭加工粉尘、矿井水、煤矸石等;二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在上述环境影响因素中,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的影响属于污染生态影响,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可见,煤矿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比之下,地表沉陷对生态的影响更显著,更能反映煤矿生产的影响特征。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植被覆盖率减小,水土流失量增加。

四、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根据项目对生态影响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1、2、3级。

在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首先是确定评价等级,按评价的要求选择出1-3个主要评价因子,然后根据表1方法分级,其要点是:对采煤造成直接影响的区域进行初步分析,选择出1―3个主要评价因子,然后根据该生态因子变化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工作级别划分;在选择的因子大于1时,根据评价级别高的因子确定其工作级别。(表1)

表1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2、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

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定。

(二)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除此之外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还应该包括:直接作用区,指生态系统可能受到采煤直接影响的区域;间接作用区,指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因子变化通过生态环境运输、食物链转移等产生间接影响的区域;对照区,为了对比和提供某些背景资料而选择的与评价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似的其它地区。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是直接作用区和间接作用区。评价区域的大小与评价区域周边环境的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性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运行特点和生态环境功能都是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完全和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空范围宜大不宜小。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表水系特征。要能说明地表水系特征、地表水功能及使用情况、采煤的影响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内敏感的生态目标等。

②地形地貌特征。特征较为简单的如平原或微丘陵地区,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一般较高,调查范围可选择直接影响区域:特征较复杂的如山地丘陵区,可以选择山体构成的相对独立或封闭的地理单元为评价范围,但沿着河道或沟谷等廊道应适当延伸。在水陆交接处,调查范围应沿岸延伸到相邻的其他功能区。

③生态特征。要能说明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特殊生境如湿地、红树林、保护区等应视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而进行全面的调查。此外,采区或影响的生态系统物流的源与汇、生态环境功能也应列为调查与评价的范围。

④采煤的特征。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因此,评价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到地质因素。

五、环境影响评价在煤矿建设中的作用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试验和类比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建设项目在矿井建设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并对矿井开发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分析,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对可研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单位提供依据。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证煤矿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影响评价将从矿井建设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位置、场外公路和地面铁路专用线走向、工业场地平面布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并分析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得出选址的环境可行性结论。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可保证矿井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价格上涨以及煤炭需求的增长,吸引了各大矿区新建矿井项目纷纷上马。由于煤炭行业属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的建设项目,因此矿井的开发将会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在这种形势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拟建矿井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和自净能力,根据环境特征和自净能力确定的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将会收到巨大的环境效益,这样做的结果是制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或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尽可能小的限度之内,将煤矿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矿井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认识并掌握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情况的基础上,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发展矿区型农业、综合利用塌陷区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建设矿区型生态农村等调整建议,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4、控制新污染源和促进老污染源治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对产生污染的新建矿井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在对新建煤炭矿井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废水、大气、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可行性可靠性分析,对重点污染物烟尘、SO2和CO2进行总量控制分析,确保满足总量控制指标,并提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土地复垦方案、生态重建方案。对改、扩建及技术改造的矿井项目必须“以新带老”,并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制订控制新污染源、带动老污染源治理措施,达到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

5、推动煤炭企业技术进步,实现清洁生产。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起步迟于其它行业。对于煤炭工业而言,清洁生产也就是开采清洁煤、清洁开采煤、清洁利用煤。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将对矿井建设项目的开采技术、煤质、污染物产生量、煤的洗选率、矸石产生量、耗水、耗能和环境管理等指标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对矿井水资源化途径、矸石等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减量化措施等提出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推动煤炭企业的技术进步。

6、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必然是对相关煤炭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进而推动相关煤炭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煤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煤炭环境保护的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法规和管理制度、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的大批科研成果,所取得的很多成果已直接应用于煤矿建设的环保实践,为煤炭矿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煤矿开采大国,必须要重视煤矿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煤矿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而促进我国煤矿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第14篇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教育生态学创造性地将教育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联结,并将两者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理论根据为生态学,以生态方面的知识传播为向导,让生态进入学生的意识当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生态方面的理论依据,进而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教育的生态特性教育生态学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但就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管理层面而言,它将教学管理和学校自身的生态环境作了一个紧密的联结。其实,从这一角度可以将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视为一个生态体系,体系中的每个因素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在运转,各个因素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机制,彼此之间互相产生各种影响,以及对各种形式的能量传递和转换,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的平衡态势。

对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形成影响的因素有三方面:教学管理自身的特征、学校的内部特征、学校的外部特征。

教学管理自身的特征,其内容包含着种种基本的建设管理,比如教育的质量管理、教育的运行管理和教育的人才管理等。这些层面的内容是教育建设事业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着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内部特征因素,包括的内容为学校的理念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教学管理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使教育出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每一个校园都会因为其系统内部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各种机制,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教育工作会沿着一定的文化方向前进,这个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在其影响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和特性会很清晰地展现出来。很明显,校园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因素,对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文化向导的功能。

外部特征因素,一方面,其内容包含着地域的经济、企业的职位要求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政府和经济层面对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这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而言是重要的外部敦促和支持条件。另一方面,其内容也包括了学校、家庭和整个城市的环境等层面的生态环境。很显然,学校的外部特征因素涉及了自然与社会层面、物质与精神层面,它们之间相互对立、统一成为一个运动有序的流动体系,且充满平衡的美感。

三、相关的建议1利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

目前,限制因子定律早已从农作物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的各个领域当中。就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而言,此定律同样适用,也就是说教学管理这个生态系统也有“限制因子”,这些限制性的因素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限制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学管理工作想要顺利进展就必须挣脱“限制因子”的种种限制,以实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各层面提高的目标。这个过程是学校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个与生态性质相关的过程,更是一个高职学校能够实现教学工作持续向前推进的过程。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找出学校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限制因子”,然后对其进行改造,形成一个能够进行良好运作的新系统。

2加强生态层面的调控

第15篇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评价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技术生态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地区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生态位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产业生态位是指产业自身演化中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所占据的地位,即一定生态环境内产业在生存、生长、发展乃至衰退、消亡历程的每个时段所具有的功能地位(张丽萍,2002)。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首先给出评价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评估我国不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生态位水平,然后依据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

(一)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技术生态位中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涵义,以及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选出代表性较强的20个系统性指标。本文中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二) 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我国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技术能力,所用数据来源于《 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由于数据欠缺,故没将其纳入统计范围)。根据因子分析的步骤,首先得到20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20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大,除个别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3以下,其余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表明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另外,还可根据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来看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是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KMO检验的计算结果值为0.733,很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为0.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根据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计算得到技术能力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为15.820,方差贡献率为79.101%;第二主成分特征根为1.683,方差贡献率为8.415%,第三主成分特征根为1.152,方差贡献率为5.759%。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276%,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值大于1,故选取了三个主因子。因此,用前三个主成分因子就解释了原始20个变量的变异,即相当于使用这两个主成分来分析问题只丢失了6.724%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原始数据的复杂性。为了便于主因子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分析,文章对载荷矩阵进行了方差最大化旋转,得到旋转矩阵(见表4)。

根据表4 ,因子1在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R&D经费内部支出额、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额、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出货值、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额、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等11个因子中有较大的负荷,这 11个因子分别描述了各地区自主创新投入状况与从业科技人员情况,因此可将因子1定义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的经济效益因子。而因子2在科技机构数、年末固定资产原价、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全部建成或投产项目等指标上有较大的负荷,这几个指标测量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产出和成果,因此将因子2归结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的经济效益因子。而因子3在项目建成投产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上有较大负荷,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将其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的发展效率因子。

(三)因子综合得分比较分析

利用表3所列3个主因子所代表的贡献率,通过SPSS软件计算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即各省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测量模型的主因子系数。本文以主因子值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整体综合得分。各因子的权重由表3可知,分别为:P1=0.79101,P2=0.08415,P3=0.05759。以旋转后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作为权数来计算综合测评得分,即:

F综= P1×F1i+ P2×F2i+ P3×F3i,得表5:由表5得知,东部地区的北京市第一因子和第三因子得分排序均位于全国的前列,而第二因子得分排序却位于全国下游,这说明北京市的高新技术生态位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效率较高,但经济效益不佳,这也与北京市的科技发展情况基本吻合。再看东部地区的江苏省,第二因子得分排全国第一,而第三因子得分排序却在全国倒数,说明江苏省的技术生态位发展水平和产出效益水平较高,而技术效率却较低。东部地区的上海、福建、天津的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得分排序在全国的位置比较靠前,但第一因子的得分排序却比较靠后,说明这三个省市重视了技术生态位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科技的投入和产出,使科技发展水平有所降低,从而导致整个区域技术生态位的下降。中部地区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序均处于全国前十名,其他省市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序比较落后这说明科技投入对区域技术生态位的升级有着较大的贡献,而技术生态位的科技水平又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科技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湖北省在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后,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提高。

西部地区四川省、陕西省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序均在全国前十位,的第三因子的得分排序位于全国前三甲,这说明技术生态位的升级不仅与技术投入有关,而且与技术产出和技术效率也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区辽宁省各因子得分排序均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单项因子得分排序基本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这表明各因子的发展水平对于区域技术生态位的升级都有较大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经过实证检验和分析,我国各地区之间所处的技术生态位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技术生态位发展水平最高,而西部各省市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来看,东部地区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居于四大区域之首;而中西部地区,除湖北、河南、四川和陕西省技术创新能力较高外,其余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再从技术创新能力单项因子得分排序来看,技术创新能力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第一因子的得分较低,即科技投入和产出水平较低。因此,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地区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效率,从而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加强技术扩散,促进技术流动与转移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各区域的科技水平呈现较大的梯度,其扩散呈梯度推进之趋势,形成了从东部沿海开始,向北为东三省,向西为中部地区,然后再向西到西部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的三个层次。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加强东西部地区间的技术扩散;同时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涓滴效应,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和转移,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技术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从生态位到技术生态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