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的进程范文

历史的进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历史的进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历史的进程

第1篇

社会化城市管理通过采取包括市场化、专业化在内的多种手段,推动了城市管理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管制向上下互动的和谐共治转变,缓和了城市管理冲突,缓解了政府管理压力,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社会化城市管理代表了未来城市管理的大趋势,进一步深化和充实社会化城市管理的内涵,增强社会化城市管理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社会化城市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满足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增进居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城市化除了身份、空间涵义之外,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涵义,特别是农民到市民的职业、行为和心理转换,都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化城市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对柔性、温和的渐进方式,逐渐改变新市民传统的与时展不符的生产、生活习惯,进而培育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化城市管理“化”要重于“管”。特别是要避免社会化城市管理异化成为政府推卸管理责任的理由,防止其成为少数企业谋取利益的场所,导致有“管”无“化”或重“管”轻“化”。值得指出的是,政府不仅要成为称职的城市管理者、执法者,还要善于做好城市管理领域的群众工作,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创造性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使每个身处城市的居民能够知晓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

二是在动力支持上,社会化城市管理要在强化政府、市场和公众三者互动上寻求更大突破。社会化城市管理包括市场化、公众参与等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化城市管理的实质是要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既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各施所长,又良性互动的长效化运行机制。城市管理服务的承包企业在完成既定管理任务的同时,也自然成为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发现者和采集者,社会公众在参与城市管理的同时,也在逐渐养成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行为习惯,无形中积累和改善了城市管理的社会资本。显然,推进社会化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承包企业位处城市管理第一线的信息优势,构筑市场对政府的信息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社会公众的合理化建议,建立民意主导的城市管理互动机制,形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多重合力。可见,社会化城市管理不应成为政府单纯减负过程,相反更应成为变相主动加压过程,特别是要强化城市末端管理问题的源头追溯机制建设,逐步将大量城市管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问题定位上,社会化城市管理要在统筹解决城市管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三类问题上寻求更大突破。社会化城市管理不仅代表了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伴随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不外乎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城市长远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新问题以及三者之间相互交织衍生出的复合型城市管理问题。要保持社会化城市管理的强大生命力,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统筹兼顾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层面的问题,研究制定更加综合、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要把立足当前与瞻前顾后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超前谋划和积极应对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惟有如此,社会化城市管理才不会论为一时的权宜之计。

第2篇

【关键词】翻译历史;文化转向;研究方法

语言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作为不同语系桥梁的翻译工作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研究翻译的历史。翻译史研究也是对整个人类的人文性质的一种探究。在探究翻译的历史一般是对历史的研究以及批评研究两种。假如翻译史研究有所不充足或是缺失的话,这会对整个翻译研究的进程和完整度造成影响。如我们所知,历史与史学是历史研究的两个大类。所谓历史即以时间轴为依据对人物、事件进行记叙。史学就是在以特定理论做指导下对史实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它对历史产生的认识。所以历史是史学的先决条件,史学也是历史的一种升华。在译史探究方面我们不单单要研究历史方面的问题还要更进一步的向史学上进行深入探讨。翻译历史的探究不是把眼光放在书写上而是要研究出适合自身的翻译史学理论。

一、翻译史研究的对象、视角、类型与意义

(一)对象。曾经有位名人说过“‘历史’一词有两种意义。它既指过去实际发生的现象,也指历史学家的著述中对那种过去发生的现象的记述”。由此可知翻译史所要研究的就是在翻译发展的过程的一切现象。它包括从翻译产生开始到如今的所有的关于翻译的事情,如翻译了哪些事,有哪些翻译活动,什么机构参与翻译,翻译都有些什么派系等。所谓的中国翻译使就是在众多的翻译使中突出中国的部分,因此我国的翻译使重点研究对象就是我国的翻译现象。

(二)视角。翻译史的研究视角很多,主要有:(1)从传统方面来看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这一种最为常见既可以探究单个国家的翻译史,也可以探究在特定时间段的翻译史。时间上的有德国翻译史,空间上的有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史。(2)从文体类型的角度来看有:如侦探小说的翻译史、散文翻译史、科技文翻译史等。(3)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探究。

(三)类型。翻译史研究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探究一个区域或是国家发生的翻译现象;又如探究一个时间段内的翻译现象;还可以是某一从事翻译工作的机构或是单位;又或是某个类别的案例探索,像是宗教类的佛经、《圣经》的翻译史探究等等。在翻译史发展到今天,翻译史的类型分类已经不再是绝对的了,现在各个类型的探究开始相互融合,互相渗入了。

(四)意义。俗话说从历史中可以为今后的事做个借鉴,由此可知历史的重要性。所以说我们在研究翻译史时也是为了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一种借鉴。当翻译工作者进行工作遇到某些问题时,翻译史可以从历史出发给出先人的经验和做法。翻译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人们的它的认识也并不多,所以译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在让翻译学获得其应有的荣誉的同时还要整合翻译研究中的许许多多不同的派系以及方法。翻译史在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中是一个重点环节。

二、研究翻译历史的方式

(一)传统研究。在译史研究的早些时期,传统研究为了不让研究人员的主观思想的渗入,通常是以时间段(如朝代、世纪还有社会类型)将其分为几个彼此独立的点,然后再在这几个点以发生的顺序记录存档。就是由于这样死板的按照时间轴来记叙所以这样记录的文档将发生的某些事件与整个历史的大环境相隔离。虽然传统的研究方式对于历史资料的整理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发生的具体事件的理解与整体的联系上的分析确是有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其研究所得的成果也在受到研究者的质疑。所以传统的译史研究要让大众普遍接受其研究的价值就必须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历史时间的速度与传统的时间是不同的,它会有延缓、加速抑或是停滞。它与我们概念上的时间还有一个不同在于人类的历史时间会出现倒退,这是我们概念上的时间所无法做到的。要是按照过去传统的研究方法的话会让对历史的解读趋于僵化、封闭,不利于研究。所以后来的史学理论尤其新文化史学对中时段更感兴趣。为了要克服传统方法带来的缺陷就需要一种可以将短时段和中时段相互结合,以此达到记叙与与解释的完美平衡点

(二)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这是近代才产生的对于译史研究的方法,它正在被更多的译史研究人员的接受。文化转向这种崭新的研究思路不仅拓宽了研究的视野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在由于研究文化转向观点的出现,译史研究的角度渐渐开始使文化与翻译进行互动从中来把握翻译的历史,使用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皮姆所著的《翻译史研究方法》,这本书是以文化转向为背景反思了以往传统研究的利弊;《翻译研究》是由芭斯奈特所著的,它的创新性在于用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译史所具备的开拓性探究;《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它的作者是韦努蒂,这本著作的名字即可体现它的思想中心了。而我国在这一过渡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代表作品。包括首部用文化视角看译史的作品《翻译文化史论》,其作者是王克非,还有谢天振所著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从文化角度研究译史是给译史研究新的生命力。凡事有利就有弊,它过多的融入了翻译人员的个人意识,这就对其原有的逻辑有所偏差。从文化角度上看,它将外部实践统一起来了,可是在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天平上确有不能等值了。

传统与文化这两种译史途径在研究者工作时即有其特有的优势又有着显而易见的缺点。要怎样才可以将其合理运用,找到实践与理论之间还有记叙与解释的平衡点这就是研究人员今后的工作重点。

三、结语

翻译研究所具有的人文性质奠定了其在历史研究中的非比寻常的位置。与译史的重要性不符的是它长久以来并未受到大众应有的重视,其中是对于译史的史学理论探究尤为的薄弱。在文化转向这一新的观点被广泛接受的当下,翻译的历史研究开始了新一阶段的探究,所以就需要研究人员对史学进行反思。

第3篇

一、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早期发展阶段

18世纪至19世纪,伴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出现,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社会思想逐渐形成。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在观念和理论上为文化进化论提供了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学者对世界各国文化进行比较和排队,并按进化阶段的时间序列,将资本主义文化排列在发展的顶点,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进化的,在进化链条中,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到最先进、最文明的阶段,而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那些土著部落,仍处在进化过程的初始阶段,即最粗野、最野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西方中心主义和优越感甚嚣尘上。

进化论学派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与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这种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纳特•泰勒于1871年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指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①这是学术界第一次给文化下的一个整体性定义,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它为后来众多的社会科学家表述文化现象、界定文化概念勾画出了一个基本的范围和轮廓。以爱德华•伯纳特•泰勒为代表的进化论学派认为,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将遵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各国、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了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进程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不例外。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因为再进步,资本主义制度便不能永世长存了。帝国主义者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独立地进步,而只让其借用资本主义文化,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植到殖民地国家,使殖民地国家借用,而后得到发展和进步,以适应帝国主义者进一步统治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需要寻找新的理论依据,并出于与相对抗的需要,出现了反对进化论、另立新论的思潮,其中,传播论学派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文化传播学派反对进化论学派的理论,认为文化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该学派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人类文化的相似性可以用文化传播的概念来解释,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一个地点一次产生,一旦产生后,便开始向各个地方传播,各民族的文化并不都是自己发明的,而主要是从其他文化发明中心向外传播着的文化现象中借用来的。以德国人类学家弗里茨•格雷布纳为代表的文化传播学派,反对用进化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文化理论研究应主要关注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较优秀民族才能创造和发明文化,而其他民族都要从这些优秀民族中借用。

二、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成熟阶段

19世纪末,整个西方社会充斥着“欧美中心论”、“白人种族优越论”等种族主义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于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的历史特殊论学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地作理论概括。该学派既反对进化论学派“单线进化”、“心理一致”的观点,又反对文化传播学派所坚持的文化传播和借用的主张。历史特殊论学派认为,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各有其独特经历,经历不同,社会文化的性质就不同,其代表人物美国人类学家弗郎兹•博厄斯主张文化相对论和历史特殊论。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文化现象是历史形成的,并通过学习过程逐代传承,文化主宰着人们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并进而提出以文化相对论为原则构建各民族和族群的文化史,反对欧美中心论和种族偏见,力主对有限范围内的具体文化做详细、精确的描述和记录;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是历史的;只有历史的事物,才是可靠的。弗郎兹•博厄斯深信科学的工作就是观察现象和收集资料,只要资料完备,一个个文化的整体机制就能得到显现。

同一历史时期,在法国出现了社会学年刊派,其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D.E.涂尔干基本赞同文化进化论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但他反对用人类心理一致性作为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阶段共同性的原因。主张社会决定论,认为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先在的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化简到心理层次和生物层次。社会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现象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但社会现象不能还原到组成社会或生成社会互动的个体上去,不能通过个体状况来理解社会,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他们结合的一种体系,它是具有自己特征的一种特殊现实,应当严格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学年刊派将社会定义为个人外部的一切行动、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两元对立原理。③该学派认为,集体观念是同一社会中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汲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灌输到人的意识中的。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的残酷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殖民统治受到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陷入危机,急需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法挽救危局。人类学家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对其社会都是有功能的,提出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而对殖民地社会的分析研究,便有助于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了解,从而能进一步地进行统治并避免危机的发生。④

因此,文化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文化功能主义学派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英国,该学派对进化论学派、文化传播学派和历史特殊论学派都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研究文化,并且在缺乏可靠的历史文献的情况下,试图臆测或构拟无法知道的以往历史。文化功能主义学者主张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并力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的功能的一般法则。其代表人物英国社会人类学家B.马凌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实际上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是一种物体、态度和活动的体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促使新的文化手段的出现,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该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英国社会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除了研究文化的功能外,还特别注重对社会结构的研究,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⑤并且指出只有明确了社会的结构,才能真正找到构成这一结构各部分所起的功能作用。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在与他人的接触来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方式,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

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的研究,形成美国心理学派,该学派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同一民族的人,童年的经历都差不多,所以由文化造成的童年人格也都差不多,这种大体相同的人格便是这个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他们重点研究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的,强调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

三、当代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二战后,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从注重实地调查转向理论分析,结构主义研究成为风行一时的哲学思潮,对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构主义方法被许多学科采用,欧美学术界卷入了这一浪潮之中。结构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该学派认为,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表面结构之后,隐藏着一种真正的社会结构,人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用建立模式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和揭示这种真正的结构,并揭示人类的思维结构。通过考察社会结构的无意识基础,经过人们经常意识到的层次,越来越深入地达到无意识层,即发现社会的深层结构,在纷乱的规矩和习俗背后发现存在于不同空间和时间中的真正起作用的结构系统。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类学家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经验背后存在着一种基本的一致性,并且人类的思维在各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人类学家的分析主要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潜意识成分。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的理论学说要揭示人类心理结构,建立关于人类心理的普遍真理,找到对人类心理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认为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的心智结构。

同一时期,在美国出现了新进化论学派,提出了与19世纪古典进化论学派不同的学说。美国人类学家L.A.怀特首提文化学与能量进化学说,他认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事物,是超有机体的、时间上持续的事物,有自身的组织原则和运动规律。只能用文化来解释文化,而不能用生物学的或者个人心理的事实来解释文化。在衡量文化进化的尺度上,L.A.怀特主张,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是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因,而技术和工艺本身实际上就是利用能量来为人类服务的,因此,能量因素是测量所有文化进化的尺码,人类文化能利用的能量总量越高,文化发展的阶段也就越高。为科学衡量文化的发展水平,L.A.怀特提出了文化发展公式C=ET(即C等于E乘以T),C代表文化(Culture),E代表人均年利用能量(Energy),T代表开发能源的工具与技术的效率(Technology)。⑥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主张多线进化论,他认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由于受到周围不同的环境和地形的影响,就会使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组成不同的社会组织;尽管人类的社会文化可能会达到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但各社会文化仍会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各民族社会文化是多线平行发展着的。

J.H.斯图尔德同时也是生态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体系。文化差异基本上被看作是适应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可以根据它们所处环境的差异来解释,文化的变化基本上是一个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J.H.斯图尔德强调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文化上的相似性可以产生于具有不同传统的、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相同既不是因为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相同,也不是由文化传播造成的,而是适应相同环境的结果。特定的环境因素形成特殊的文化特征,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特征受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大于另外一些特征所受的影响,有些环境因素对于某些文化特征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对另外一些文化特征则影响较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结构主义风行一时,但存在主义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最流行的哲学。二战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加重了,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无法解释,存在主义的存在概念,即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依据的理论仍然迎合人们的苦闷心理的需要,⑦存在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影响颇深。这一时期,一些人类学研究者开始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形成了认知人类学学派。该学派提出要以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去了解文化和记录文化,研究者们寻求新的方法论,力图从调查对象那里得到更正确的反映,通过被调查对象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他们心中的世界。美国人类学家W.H.古德纳夫从认知人类学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是察知、联系或解释事物的模式,或所遵循的文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象征文化研究成为一种思潮,象征人类学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把文化看成是通过象征形式表现的意义模式,人们将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礼仪、神话、戏剧、会面行为、打趣、诙谐和俏皮话等语言表现是象征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象征人类学学派认为,文化是作为经历而存在的,它仅出现在它被实践的时候,所以,人类学家要关注的应该是人们的实践、行动、表现或表演,而不是所谓的社会结构。象征人类学学派主张,只有将意义和象征作为人类的特征来进行研究才有真正的意义,将文化看成是象征系统,这个象征系统提供了建构和重构实体的基础。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C.K.M.克拉克洪等人认为,文化包括外显的或内隐的,通过象征符号习得并传递的行为模式或规定行为的模式,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特有成就,其中包括体现这些象征的器物。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的(即由历史衍生并选择的)思想,尤其是附在这些思想上的价值观念,文化体系一方面可认为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可视为左右行动的因素。

第4篇

关键词 : 无差异;陆路;市场;停滞

现代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都是经济人在特定客观环境下“合理选择”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这种客观环境主要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早在18世纪前期,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就认识到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更是非常重视“历史的地理基础”。普列汉诺夫在其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地理环境对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笔者受这些思想的启发,多年来力图探明近代西欧兴起和中国落伍的地理根源。本文就是探讨的成果。

传统观点认为,技术突破是西欧兴起的原动力。技术突破促进了生产 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加速了市场形成,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这一观点没有解释:技术突破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具有必然性?如果是偶然的,为什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了那么多技术突破,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中,生产技术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突破?如果具有某种必然性,那么这种必然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人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了技术创新的原理和西欧兴起原因。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具有偶然性。例如,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这一发明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性的发明和创新能否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取决于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例如,南欧人很早就发明了利用水力和风力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在南欧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到10至11世纪时,西欧采用了这些技术,制(建)造了水力碾磨机、羊毛漂洗机和风力磨房,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什么这些技术在南欧未起到多大作用而在西欧起到了重大作用呢?答案是南欧不存在而西欧存在对它们的市场需求,因为利用这些技术建造相应的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只有在生产大量产品的情况下才经济合算,而大量产品都是为市场生产的,但南欧缺乏大量销售产品的市场。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西欧也不会采用这些技术。可见,偶然性的发明创造能否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取决于市场对它们的“需求”程度。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欧以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语)。人们过去一直对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感到迷惑不解,现在看来,它们之所以在中国未起到多大作用,完全是由于在中国采用这些技术的人得不到什么利益,社会几乎不存在对它们的“需求”;同样,它们之所以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起到了重大作用,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社会对它们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采用这些技术能够使人获得具体利益。

根据成本收益原理分析,历史上偶然性的发明创造之所以出现不少,是由于这些发明创造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与偶然性的发明创造不同,按照特定目标进行研制而取得的技术成果,往往需要花费很高代价,是否有人愿意承担这样的代价,就要看这一研制是否有利可图。我们以人类发明计时钟的过程为例作一说明。

随着海洋运输的发展,急需确定轮船在海洋中的经度和纬度。人们早就知道测定北极星的顶垂线或太阳在中天的垂线都可以求得纬度,于是关键问题就归结为如何测定经度。15世纪葡萄牙的亨利亲王召集一批数学家研究测定经度的方法,最后又归结到需要一台在远洋航行期间保持精确的计时钟。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发明计时钟悬赏1000金克朗,荷兰把赏金提高到10万弗罗林,而英国最后悬赏的赏金依天文钟的精确度定为1万至4万镑不等。直到18世纪,英国的哈里森为此耗费了半生精力最后获得了这笔赏金。如果哈里森未研制成功而突患急病死亡,计时钟也一定会被其他人发明出来,因为只要巨额悬赏存在,总会有一些人耗费时间和经历去从事研制工作。发明计时钟对社会的利益是巨大的,但如果没有各国政府悬赏,发明者从中得到的收益远远低于他所付出的代价,便不会有人为了社会的利益而破费个人财产去进行研制。悬赏是刺激人们努力发明创造的有效途径。不过,政府悬赏的只能是重大而紧迫的项目,每个项目都靠政府悬赏是不现实的。为了对发明创新给予经常的刺激,英国最早创立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制度。而在发明者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社会中,人们受“白搭车”利益的刺激,对于那些容易被人仿制因而个人预期收益显然低于预期成本的项目,就都想等待别人发明出来之后去进行仿制,于是社会只可能出现一些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简单的或偶然性的发明创造。在偶然性的发明创造都已经出现并被人们利用以后,生产技术就会限于停滞。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生产技术的长期停滞,就是这一原理造成的。

不过,当西欧技术突破出现时,专利制度还没有形成。因此,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并不是专利制度刺激的结果。那么,西欧的技术突破是如何出现的呢?

9世纪初,当封建主义和庄园制度在西欧形成时,庄园之间还有很多空地未加以利用,许多边远地区尚未开垦。当人口增长达到饱和以后,就会溢出到一些尚未开垦的地区。新老地区自然条件和人地比例有较大差异,导致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产品差异引起交换的需要,结果在地理位置适中处,逐步形成了定期集市,以后又发展成永久性市场。市场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规则、组织和制度,例如委托制使得商人可以利用外地同行做远距离生意;合伙制可以使小商人参加大批量物品的贸易;保险公司分散了远距离贸易的风险;银行存贷制度使借款人能够利用他人的资金完成生产和经营活动;汇票制度则降低了携带资金的风险,并且创造了新的流通手段……这些制度和组织都方便了交易过程,降低了交易费用,增加了盈利机会。盈利又吸引更远的地区和更多的商人加入到市场活动中来。市场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范围越大效率也越高。市场盈利使扩大生产规模有利可图。靠近市场的地区信息灵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中心。那时西欧主要的制造品是羊毛织品,其制造过程可以分解为许多细小的工序,精细的分工使人们只需要重复简单的操作,“将人们天生的发明欲集中在有限的一些难题上”(诺思语),为生产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西欧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就是这样出现的。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技术突破是西欧生产扩大、市场兴起和社会进步的初始原因。诺思通过研究西欧兴起的过程证明,技术突破是生产规模扩大引起的劳动分工的结果。从经济人“理性选择原理”来看,技术突破是人们利用市场扩张所带来的盈利机会的结果。因此,西欧经济兴起的基础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市场兴起。

我们根据诺思阐明的原理可以知道,近代以来西欧和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差异,归根到底是市场发展状况的差异造成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和西欧市场发展的状况为什么出现重大差异呢?下面我们讨论市场发展的有关原理。

按照诺思的看法,西欧市场兴起的原动力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不过,人口增长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为什么只在西欧引起了市场兴起呢?这就需要探讨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

过去,历史教科书过分强调剩余产品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有人就此认为,良好的自然条件使西欧生产了较多的剩余产品,是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不能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再优越的自然条件,其最大的环境人口容量也是有限的。人口的自然增长引起劳动收益递减,导致剩余劳动越来越少,当人口饱和时剩余劳动就减少为零,那时就根本谈不到对商品市场的刺激作用了。因此,即使生产技术不变,剩余劳动的多少也不仅取决于自然条件,还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单从自然条件上说,文明古国所在的大河流域比西欧更为优越,单位土地产出量高,早就生产了较多的剩余产品,但它们的商品市场却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光用剩余产品的多少来解释西欧的兴起不能令人信服。

在人类历史上,剩余产品大致起到了以下三种作用:第一,通过交换转化成其它商品,从而刺激市场的发展。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就是这样。第二,直接被统治者集中起来,建造宏大的工程或者进行对外战争。金字塔、万里长城 、大运河以及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隋炀帝侵略高丽战争等,都是剩余产品的转化形式或者以剩余产品为基础。第三,按照马尔萨斯论证过的人口增殖原理(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转化为人口。历史上汉、唐、明、清四大王朝前期大幅度的人口增长,就是剩余产品转化而来的。剩余产品究竟能够起到何种作用,主要取决于它们本身的特点。例如白薯等块根类作物和瓜果、蔬菜都容易腐烂,不便于运输和保存,这就难以被统治者集中利用,也不容易刺激商品交换的发展。这样的剩余产品,只能转化为人口。

历史上中国的剩余产品主要是粮食和布匹,它们都容易集中利用和远途运输,所以历代统治者利用它们建造了不少宏大的工程,也组织过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规模巨大的战争。下面我们分析中国的剩余产品为什么没有刺激商品市场的发展。

人们相互交换的主要是用途不同的产品。剩余产品要成为交换的对象,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那么在一个较大的地域内,产品必须具有多样性,或者说,在这一地域的不同地点,产品必须具有差异性。

产品的差异性首先由气候条件决定。地球东西方向的自转使得世界各地气候呈东西方向带状分布,南北方向气候差异较大。西欧气候除了这种带状差异外,还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常年盛行的西风影响,降水量从西到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东西方向上产品差异也较大。 例如大不列颠这一南北狭长的海岛,面积比中国的河南省大不了多少,但在岛上东西不大的宽度内,西部降雨多日照少,东南部降水少日照多,结果西部发展了畜牧业,而东部则发展了粮食种植业。

西欧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早在10至11世纪就促使人们开始了活跃的内部贸易,先是地区内和地区间的贸易,逐渐扩展为国家之间的贸易。英国和西班牙的羊毛、法国和波罗的海流域的粮食、北欧的木材、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鱼类、法国的葡萄酒,都集中到尼德兰的大市场上进行交换,促进了交换手段和方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区的生产逐渐走向专业化,最终都促进了经济增长。

有人会问:中国幅员960万平方公里,经、纬跨度都有四、五千公里,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自然产品几乎无所不有,但为什么没有形成范围广阔的市场呢?

在全中国范围内讨论,自然产品当然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地处热带的广东和接近寒带的黑龙江,自然产品就很少会有相同。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古代条件下黑龙江和广东不可能实现产品交换,因为它们相距太远,运输费用太高,没有人去进行交换。这就引导我们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运输费用问题。

转贴于 三

运输费用问题不但未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甚至也没有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但是不考虑运输费用,就不可能认识西欧兴起和中国落伍的原因。

商品的运输费用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克服空间距离和沿途自然条件的障碍而花费的代价,我们把它称为“纯粹运输费用”;另一部分是人为原因增加的负担,包括:(1)为对付旅途中盗匪抢劫而支出的武装保卫费用;(2)实际发生的抢劫造成的损失;(3)沿途关卡的收税和勒索。这些费用可以称为“附加运输费用”。这些运输费用的高低都与道路的性质有关。

在陆地上成批运送货物,既要有适于通行的路面,又要有结实的运载工具(车辆),还需要较大的运输动力。因此,陆路运输的“纯粹运输费用”很高。陆路所经过的荒野上常有盗贼拦路抢劫,商人们必须有武装护送。陆路经过的村庄常有领主或庄主设卡收费。因此,陆路运输的“附加费用”也很高。

利用河道运输,水体本身就能够承载舟船,不需要专门修筑道路,水上运输对运载 工具的牢固性要求也较低,并且所需动力也比陆地小得多。因此,河道运输的纯粹运输费用很低。

河道运输所需的附加运输费用比较复杂。在河上抢劫需要专门的作案工具,不象陆地抢劫那样方便(经济学术语就是“进入门槛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抢劫的频繁性;但是另一方面,商人在遇到抢劫时也无法绕道躲避,这又增加了河道运输的风险,所以不好确定河道运输时人为风险比陆地大还是小。但是,河道上很便于设卡收税。14世纪时,法国罗亚耳河上有关卡74处,加隆纳河上有70处,征税名目繁多,例如1300年时莱茵河上的通过税有35种以上。因此,河道运输时附加运输费用很高。不过,尽管承担了大量的附加运输费用,河道运输仍然有很大的收益。如果不是低廉的纯粹运输费用弥补了高额的附加运输费用的话,沿途关卡沉重的勒索,恐怕早就扼杀了西欧远距离的河道运输。

在海洋上运输货物,航路可以适当选择,纯粹运输费用比河道运输更为低廉。在广阔的海洋无法设卡收税,海盗也不易隐藏,而商人遇到抢劫时回旋余地却较大(当然并不是毫无危险,近些年甚至出现了配备现代设备的海盗集团),所以,海上运输的附加运输费用也不高。

商品的运输费用还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特点。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体积和重量都很小,单位价值所摊的纯粹运输费用很低,它们最适合远途运输。但是也正因为贵重,它们对劫匪的吸引力也很大,专门运输这样的贵重物品,光是武装保卫费用就承担不起,所以历史上恐怕从来就没有过专门运输贵重物品的车辆和船只,它们对市场的扩大也没有起到过多少刺激作用。

香料、瓷器、象牙(以及现代的)等有特殊用途的商品,最初生产成本低而最终消费价格高,它们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历史上跨大洲、越大洋交易的都是这样的特殊商品。但是由于最终售价很高,往往成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因而社会需求量小,对市场的刺激作用也有限。

促进了商品市场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起来的,是农、林、牧、渔等基本物品(粮食、木材、牲畜、鱼类)(低值笨重货物)的贸易。不过大多数地区都生产基本物品,而相邻地域的产品又大都类似,没有交换的必要。只有当相距较远时,基本产品才可能有较大差异。但又由于基本产品都具有低值笨重的特点,它们又承受不了较远距离的运输费用。因此,低值笨重货物的交易,只能够在一些条件很特殊的地区发展起来。

中世纪初期,西欧具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剩余产品较多。在不大的范围内,西欧基本产品差异较大。这两个因素首先刺激了地区市场的兴起。大西洋暖湿气流使得西欧的降水丰富而且均匀,那里河流密布并且流量稳定,一年四季都 适于通航。古代缺乏陆上道路和机械动力,陆路运费大致超过水路运费30倍。同样的商品差价,水路可以运到比陆路远30倍的地方销售,水路市场比陆路市西欧的辐射半径可以大30倍,覆盖面积就比陆路市场大900倍。广泛的水路运输促进了西欧低值笨重货物贸易的发展,远在工业革命前就形成了辐射几百公里的国际大市场。

可见,小范围内产品差异大,大范围内运输条件好,是西欧发展商品市场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了解西欧市场兴起的基本条件以后,读者也许已经意识到中国商品市场长期难以发展的原因了。与西欧相比,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几乎正好相反,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差异小,运输费用高。

(1)东西方向上气候条件相同,产品无差异。

我们以中国文明本部(黄河流域)为例予以说明。中国文明本部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一月份的零度等温线,七月份的28度等温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中国地理上重要的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大致是这一地区的南界;而一月份零下6度等温线,七月份24度等温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这一地区的北界。如果我们从该地区最西端陕甘交界处一直走到最东端的山东半岛,所到之处,土壤和气候条件几乎都是相同的,这就使得农作物的品种大致相同,因而没有交换必要。当然,从更广阔的范围看,中国南北方向上气候和产品差异较大,例如北部旱地产粟,南部水田产稻,不同产品有交换必要。但是,这些有交换必要的产品被运输条件所制约,因为

(2)缺乏适于通航的河流。

中国文明本部降水的季节性导致河流的季节性变化,夏秋涨水时往往溢出泛滥成灾,冬春则几乎干涸断流,河床变化大,无法建立固定码头,不能发展水运生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自然河流均为东西走向,在河流的上下游地区,自然产品基本相同,不需要进行交换,利用水路没有意义;虽说南北方向上产品有差异,但却没有通航河流,而陆路运费本来就高,又正好被东西方向的河流所阻隔,南北方向的陆路交通比东西方向更为困难。历史上隋炀帝下那么大功夫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就是为了解决南北方向的运输问题。

那么,依靠陆路运输能不能形成辐射范围广阔的市场呢?

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民,肩挑背扛最多能把四、五十公斤的农产品运到10公里外,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后再于当天返回他所居住的村庄。手推独轮车较为省力,但一天也不能往返更远的距离。由农民自产自销形成的陆路市场,辐射半径不超过10公里,覆盖面积不超过400平方公里。按平原地区每平方公里50人(历史上华北平原大致的人口密度)计算,市场辐射范围内的总人口不到20000人。假定从事手工业的人口占十分之一,并且都居住在中心城镇,那么城镇最多有2000人。我们把一个中心城镇和它辐射范围内的乡村,看作一个经济系统(模型)。由陆路运输形成的经济系统,最大就具有这样的规模。一个只有区区20000人的经济系统,如果不与其他系统交往,自身很难有什么发展。

可惜的是,在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直至清末民初,专门从事手工业的集镇还没有形成。实际形成的集镇,其人口主要还是从事农业,集镇的辐射范围还远没有我们设想的模型大。笔者所在的县全部位于平原地带,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民国时集镇的辐射半径大都不到5公里,农户常年男耕女织, 不同村庄之间很少交往。直至现在,全县还可以区分出五个不同的方言区,方言区之间却并无山河阻隔。

东西方向上产品的无差异和缺乏南北走向的河流,是两千多年来制约中国商品经济不 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古代的中国,任何两地基本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都补偿不了运输费用,从事基本物品的交换无利可图,所以就没有人去致力于基本物品的交易。因此,古代中国不可能形成大范围的基本物品的交易市场(唐代长安、宋代汴梁等繁华都市,并不是经济原因形成的大市场。我们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汴梁的繁华完全是由于大量酒楼、茶肆、果铺、妓院、药房、珠宝店等等为宫廷官僚服务的消费行业造成的。中国历史上那些繁华的城市,与我们此处研究的由基本物品贸易形成的市场没有关系)。

过去,学者门往往把中国维持小农结构和商业不发达归咎于统治阶级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实际上正好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因为不是“政策”产生了相应的经济结构,而是经济结构使统治者选择了相应的政策。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

新课程的实行对于高中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等等,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高中生的影响较为全面,这使得在课堂中对于高中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具有较好的条件,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重视对德育的教育,要求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学会做人,因此德育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1学校在学科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学科至今人们对它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种解释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有一种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发展。而依据《国家新课程教育教学标准》和《国家学科教育教学德育大纲》的要求,依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以课本为知识平台,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面的知识,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身体等特征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高中生在其它学科学习的同时提高德育素质,达到教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1]。学校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场所,未来人才的发展与素质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对于青少年的教导是多么的重要。

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

2.1找准渗透点。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育人因素,所以德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进行,离开了课本的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任何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一些古人的思想、教派之间的争辩进行渗透,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和对人思想的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在授课的过程中举行一场辩论赛,使得两方面的思想共同点,德育方面对人思想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充分以教材为依托点,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理解,探寻到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融合点,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2把握德育渗透时机。授课教师从教材出发,寻觅到渗透点后,将德育进行很好的融入,从而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性的影响。而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不会由教师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所处的教学的内容、背景、特点等进行施教。德育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德育的教育不可以进行强加,不能够只顾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真正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以保证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取得最好的施教效果。

2.3掌握好渗透度。对德育的渗透要掌握好度,如果渗透效果较过,或者渗透的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因此在德育的教育中应掌握好度。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中,可以在军事、在经济、在思想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渗透,但是渗透要注意量,不可以全部都讲德育,也不可以不讲,教师可以在与德育相关的方面举例说明德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在未来的道路中、在以后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

2.4提高思想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使学生和教师认识到在高中的学习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德育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指引,一个品行较好的高中生和一个品行较差的高中生,人们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品行较好的人,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良好的德育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中要使老师和学生认识到不仅文化知识比较重要,而且德育知识也比较重要。

3结语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人们的发展和思想均具有较深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古代人们思想流派的分辨,对其思想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进行德育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对未来国家的影响。通过对德育的学习,使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高中正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历史的学习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效促进了高中生思想和个人素质的发展,对未来国家的发展也具有较好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中国教育 近代史 中外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239-02

中国教育正处于不断发展、探索的阶段,成就和失败并存,在自我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历史的经验,并且也开放地接受着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接收理念之后,衍生出了一种叫“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要分析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碰撞,就要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说起。

一、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首次碰撞

纵观历史进程,有关于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有过交集点的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中,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说起。1901年7月25日,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签署了一个赔款最多,丧失最严重的条约:《》。赔款金额达到九亿多两白银,分给各国后,美国得到了3200多万两,约合2500万美元,为了减少赔款,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Arthur Smith向政府提出了“退款办学”的号召,美国政府同意Arthur的提议,并且和中国政府确定了,退款用于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经费,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作“庚款留学”。这个事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在教育方面与美国教育碰撞的起点。之后,20世纪初,美国对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这次的始作俑者不是政府而是美国的一些有足够强的经济基础的人群,资金的投入,专业人士的投入,成熟的理念的投入,让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再一次碰出火花,互相影响帮助。

二、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合作的现状

回到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涉及到与国外的教育交集的新闻,逐年增多,就笔者所在吉林省来说,发展的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当属吉林大学的莱姆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吉林大学和美国及加拿大的大学合作办学的学院,当时建校十周年的时候,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伯还特意向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发去贺电,并且代表加拿大政府,希望中加的教育合作关系始终保持着。可见不仅中国重视合作办学的理念,国外政府也给予支持的态度。

“中外合作办学”这个理念,最初仅应用在我国高校当中,尤其是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高等学校,例如,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建的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址在广东省珠海市,虽说香港不能归类到国外,但是香港的教育理念是国外教育理念的延续,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这种合作办学的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这些在中国相对发达城市发展起来的合作办学学院,起着带头人的作用。发展到现在,很多普通的本科或者大专院校也都开始效仿这种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增加学校本身的竞争力

三、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教育模式融合,实践后出现的问题

从根源说起,中国的教育模式和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用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做了一系列纪录片,这一系列的内容是和中国教师有关,名字叫做《中国式教育》,拍摄内容主要包括,50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当地的中学进行讲课,教师是中国的教师,学生是英国的学生。英国的中学学生,很显然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英式教育模式,50名中国教师都是来自国内重点中学的教师,无论学识还是管理方法都已经达到了很成熟的水平,当然管理方法那是对待中国的学生,并且他们不是中国的英语教师,都是数学、语文等其他的学科教师,所以他们还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说英语的能力,既然能被选择上,去英国教英国的学生,英语能力方面也就不言而喻了。双方都接近各自的极端,在这个纪录片当中相遇了,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就凭这点,想想都会有多的分歧之处,所以在这一系列纪录片中,最多的部分就是,英国学生完全十分地不理解中国老师的做法,包括罚站、留作业等,这就涉及到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特点,中国的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中,小孩子,尤其十几岁的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教,因为长辈或老师都认为,如果小的时候管不好,长大就更不好管理了;这点完全和英国的思想不一样,外崇尚的自由理念,所以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任由其发展的管理方法。中国教师过分管制的思想,对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种煎熬,有的学生甚至不来上课,有的时候中国的教师却也无可奈何,中国老师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学生没办法入选乐队,就不来上课。

最后,这个纪录片的结果是用最后的成绩评定的,普通话,数学和平均分,都是中国教师团队获胜,英国中学校长最后也总结到,每个学生经过足够的努力都会在考试的时候得到好成绩,但是一天要学习15到16个小时,这好像却不是我们要的童年,不过中国和英国这次大胆的尝试,也让我们英国的学校学到了很多。中国的教师在采访的时候也说,其实最后的这个结果和预期完全不符,但是还是险些胜利了,在这次经历当中学到了很多,我们互相学到很多从没拥有过的知识。临离别的时候,中国老师和同学们告别,学生一一发言表示对中国老师的不舍之情,有一个英国的男学生说,其实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数学老师说我有潜力,让我对自己更加的有信心,很感谢数学老师,并且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孩子都很不舍,哭红了眼睛,班长一起喊着,“万岁、万岁、万岁”(这是他们表示欢呼的一种方式),依依不舍地和老师合了影,拥抱送别。

中国的教育第一次真正走近英国课堂,虽有很多不足,但是结果还是如预期一样,胜过英国的中学老师,因为评判的标准是最后试卷的分数,但是显然英国更注重学生们的个体发展,这样就会在书本上所放的精力少于兴趣培养的时间。中国、英国最后的总结都是,这是一次很珍贵的相互学习的过程,寻找适合自己的优点。以上是中国教师带着中国的教育模式去国外渗透的一个经历,接下来我们来看,国外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教育的实践碰撞。

笔者的专业是英语专业,所以接受到的外国教师的机会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讲多一些。做学生的角色是,很容易就会对比出,中国教师和外国教师的讲课差别,中国教师注重传授本专业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法中称作“讲授法”,并且教学目的都是要求学生重点识记本节课的内容,对比外国教师,他们注重的是课堂的活动,他们很会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点,让学生充分动脑筋,为外教提出的一个话题,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认真听取外国教师的建议、改进观点等。就在这个动脑筋的过程中,其实教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已经实现了。当然也不能说现今所有的中国教师的教学方式都重在传授,部分高校还引进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将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当中去,教师不再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至现在,很多中国高等院校甚至有一些中小学已经开始把这个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了。但是,实施相对成功的学校,仅占少数,不具有代表性,不过这个也有可解释的理由,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教师做一个全面性的改变,而且还在于学生的适应程度,按照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逐渐把这个“翻转课堂”适应给中国学生。

(二)中外合作办学现今在专业上存在的弊端

文章前部分提到,之前在中国建立的合作办学学院大部分在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发展至今,现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甚至还有职业院校也都开展了这种“中外办学”的方式,但是究其开展的专业来讲,大部分都以经济、贸易、英语、教育、商务等为主,对比中国高等院校已经存在的专业来看,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大部分偏文科专业,涉及到理科的知识很少,笔者认为可以在专业上涉猎广泛一点,多种专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首先高等院校专业一旦单调,就会导致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局限性。不仅要在合作办学的院校学到国外先进的知识,归根结底主要问题还是要强调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中外合作办学在普通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一些普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所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中,国外教师甚少,大部分是由中国教师讲授,只是教材都是全英的版本,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与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倒置了,合作办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领教国外教师的授课方法,讲课风格,来达到教学目标,不管怎样,整个课堂上都是全英授课,但是如果一个中国教师教授一个英文版本的教材,一旦学生听不懂老师说英语,学生可能就会希望老师说中文,有的时候老师重在完成教学目标,就会形成惯性,再加上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中国老师传授课程的时候就会一味希望老师讲中文,如果一旦这种习惯养成,便不再有合作办学应有的效果。

还有一些国外的教师资历不足的问题,合作办学邀请过来教学的老师,资历条件并不是教师应该有的资格,所以就这影响到,这位国外的老师在传授课程的时候是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建议在邀请国外教师的同时,中国校方一定要查清该名国外教师的背景,包括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因为这会直

中外合作办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实际教育环境中不断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适合中国学生,为规划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强大的铺垫。从最初的不成熟的想法,到现在逐步走上正轨,为中国教育发展史翻开了新篇章,主要目标是提高中国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景观;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化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不同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完全人工化的城市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具有自然生态的属性,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景观设计要素中很多是使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工自然生态因素, 有着保护城市环境, 文教和游憩、娱乐观光、防灾功能和社会效益等作用。就生态方面而言, 景观设计总体上应是在发挥好各种作用的前提下, 使城市生态系统趋向于平衡, 使景观设计不再只是为满足部分人精神愉悦的需要, 而是要逐步致力于“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循环的过程. 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 这种设计是通过物质能量流动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人类的纽带”, 从而发挥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

一、城市化进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含义

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自然与文化,设计环境与生命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融合。它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的空间结构,使景观要素分布合理,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简而言之就是要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高度和谐。城市不是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建设性的部分。城市绿地的生态设计不是简单在城市中植树种草,是通过城市绿地规划在城市这种开发强度很高的地区,开展自然保护活动,必须对城市绿地进行有效组织,实施绿地景观的生态重建。在城市中给自然生态以健康的发展空间,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体系,这一自然体系有自己的垂直结构和水平格局,具有生态的整体性,并支持生态过程的进行。另外,城市绿地的生态设计,不是要恢复原始自然景观,而是要在现有城市自然本底的基础上,恢复景观的本土性、整体性、多样性和自稳性。新的城市绿地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基本生态设施的建设。这一概念的根本意义在于用生态学理论指导绿地建设,所建设的城市绿地景观在空间上具有稳定性,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并且要划分出具有自然保护、景观塑造、文化营建等多种功能的基本保护区域。作为基本建设的内容,任何城市在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的同时,都应建设一个面向自然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生态设施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可纳入不同规模的城市规划规范之中,并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原则

1、尊重自然

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 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尊重自然发展过程, 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 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当代景观。

2、整体性原则

城市景观是城市尺度上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 在设计中应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在把握城市总体景观结构的基础上对于城市中的自然绿地、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的分布和发展趋势要做系统的调查分析, 以此作为宏观基础来对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中观的城市景观要素进行指导和协调。

3、多样性原则

生态学的研究表明, 生态系统内结构和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景观设计中的多样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景观拼块结构的多样性, 即城市中各种景观资源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应尽可能多样化, 以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转; 城市景观生态元( landscapeecological unit , 即城市生态系统中完成某种特定功能而相对独立的空间实体) 中生物分布的多样性; 城市景观生态元空间形态及承载行为模式的多样性。

4、地域性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扎根于土地之上的, 地域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对策和方法。城市的气候、水文、地理、土壤、植被、动物、微生物等地域性自然条件是因地制宜设计的基础。同时, 根植于地域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遗迹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三、城市化进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的思路

1、保留原生态土质

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是由食物链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塔底是孕育万物的土壤、水分等, 其上为微生物、昆虫等分解者, 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是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的植物, 塔顶为消费者的动物和人类[ 7 ] 。原有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亿万年演化而成的, 在自身系统内可以完成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换, 所以属地原生态表土的保持相当重要, 而在现代城市开发建设中, 忽略了原生态表土的重要性, 随意弃土、回填土、整土, 破坏了大地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原生态环境。因此尽可能保留居住区的原生态土质是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设计中应就地取材, 通过借景、障景、引景等手法巧妙的利用原有生态景观, 保护原生态土壤和地形地貌, 防止原生态水土流失。

2、构建复层植物群落, 提高绿地生态效益

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实现。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是绿化景观的主题, 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 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 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 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其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植物循环和数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 绿量的大小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单一的草坪与乔木、灌木、复层群落结构不仅植物种类有差异, 而且在生态效益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时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 夏则绿荫暗香, 秋则霜叶似火, 冬则翠绿常延” 的景色。四季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 既满足了景观要求, 又紧扣了四季主题。所以居住区环境建设中, 应避免盲目使用大面积的单一草坪, 而建设综合生态效益更佳的复合林地绿化。

3、水景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水景的合理利用可以从其使用的材料硬质改造、软质改造和动物及微生物改造方面入手。水环境是居住区环境中重要的环境因子, 水景与绿化的结合造就了居住区优良的自然环境, 良好的水环境能对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使用透水性铺装兼有良好的渗水性及保湿性, 透水性铺装地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得到有效的保护, 因而很好地体现了“与环境共生” 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湿生植物能够净化水体, 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应该重视湿生植物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 城市环境中的水景利用不仅从景观视觉的角度出发, 更应当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 如果人们如果能够善待水, 城市水景必将会带来更加令人愉悦的身心享受和更加长远而巨大的公众利益。

4、保留自然遗迹和古树名木

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 是文化的积淀。文化生态是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层面, 因为从历史文化的高度认识景观生态设计, 归复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的大道文化哲学与现代生态学思想, 对于构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 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尽量保留、保护好自然遗迹、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的产物。尤其是具有生命的古树、大树, 由于适应了原有的地下水位规律, 如果因建设造成地下水位改变的话, 很可能导致树木的生长不良, 所以必须统一规划, 必要时为树木专设排水系统。

5、对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再生利用

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出发, 通过对材料和资源的再生利用, 将改造后的“废料”塑造新景观,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 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彼得・拉茨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 在这里场地上的工业废料被循环使用, 如砖被收集起来作红色混凝土的骨料; 厂区堆积的焦炭、矿渣和金属物用作一些植物生长的媒介或地面表层的材料 ; 用铁路护轨整修成新的道路, 用49块废置的铁板铺设了金属广场。拉茨将基地中的重新利用, 即减少了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也减少了施工中的废弃物, 体现了生态的设计理念。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生态原理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利用生态原理指导建设城市景观,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高效地利用一切资源,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高品质的生态环境,这亦符合新时期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扬汉.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探索――以尤溪县洋中广场景观设计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 刘东雄.陕北城市园林设计的剖析[J]. 价值工程. 2012(24)

[3] 赵晶.浅谈中外园林景观设计发展[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8)

[4] 陈思,翁许凤,曹磊.文化与生态设计的传承与融合――关于天津王庆坨镇六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2(06)

[5] 刘燕.北林园林学院园林花卉领域发展概况及思考[J]. 风景园林. 2012(04)

第8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台湾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102-04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2008年,起始于西方世界并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源是美国不应享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垄断权、不受监控的货币发行体系以及美国在国际话语中的一票否决权。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大都增长乏力,可以说中国欲提升人民币地位的计划赶上了一个好时机,更为我国提供了能够弯道超车的机会。

截至2010年底,我国经济总量已达397 983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美国家崛起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大国崛起离不开大国经济,大国经济离不开大国金融。对于目前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谋求与自身实力对等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则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我国经济崛起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是我国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课题。况且全球货币制度已进入到多级化与区域化的阶段,世界也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秩序。

货币既是一种价值符号,也是一种财富获取手段。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通常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的基本路径,即必须实现货币的三种功能:结算功能、投资功能和储备货币功能。目前,在全球贸易总额中人民币计价贸易只占据了一小部分,但是,在中央政府的明确支持下,此类贸易的数量正在增长,增速也正在加快。鉴于此,中国必须建立以人民币为参照的定价体系,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中之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战略。从国际上的经验看,一个国家货币要实现国际化需要该国具备占有全球经济较大份额的经济实力,即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已占到全球GDP总量的10%、全球贸易总额的9%,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如果中国未来仍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必能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的证明与扎实的基础。

一种货币被世界接受以后,清算体系的覆盖程度和运作效率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年的英镑和现在的美元为何能维持很长一段的垄断地位?原因就在于它们已经构成了巨大宽阔的交易网络。今天,人民币走出去的目的就是要趁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元地位的时刻,加快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的国际网络体系。当年美国就是利用二战对英国支付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才站上了世界的舞台。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贸易国之一,中国因为拥有最多美元储备而在国际货币秩序动荡中受害较严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能使中国不仅可以取得铸币收入、避免汇价风险、减少外储,最重要的是在国际事务中可以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中国在未来必须强化货币,因为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是中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离岸市场是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渣打银行称中国人民银行是全球最大央行,但是,没有国际化的货币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改革,人民银行是难以由“最大”成为“最强”的。渣打银行报告又称:过去五年中中国央行总资产增长了119% ,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5万亿美元),而知名度更高的美联储、欧洲央行在2011年末资产规模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五年中也增长了146%,2011年末余额达85.2万亿元;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达52%。据此被认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变身为中国央行而非美联储或欧洲央行。也许从规模上看中国央行是全球最大央行,但它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央行。首先,中国的大量基础货币投放仅是为了对冲美元流动性。而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利用美元霸权肆意发行美元却不怕引起本国通胀。但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却需要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而从市场购买美元,事实上中国央行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其次,中国央行虽然发行了占世界过半的M2,但这些货币基本上只能在中国国内循环,难以走出国门,导致国内通胀水平的升高。因此,中国必须建立具有广度和深度、资本管制较为宽松的金融市场以及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因为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为中央银行和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强的以该国货币计值的金融工具,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也有助于贸易商对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

而上述国际化的金融中心是辐射范围的概念,它被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境内中心,主要以境内为主;第二类是区域金融中心,指在全球的一定区域内有一定辐射范围;第三类是离岸金融中心,与境内相区别,主要为境外服务;第四类是全球金融中心。其中第三类离岸金融中心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是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离岸金融市场又称境外金融市场,是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和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规影响,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市场。例如,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将总部设在巴哈马群岛,其业务活动却是从欧洲居民或其它非美国居民那里吸收美元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放于欧洲居民或非美国居民中,该公司从事的就是离岸金融活动。巴哈马群岛就是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跨国银行为避免国内对银行发展和资金融通的限制,开始在特定的国际金融中心经营除所在国货币以外其他货币的存放款业务。70年代,以美元计价的离岸存款急剧增长。到了80年代,随着国际银行业设施和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离岸金融业务将所在国货币也包括进来。其后,离岸金融中心获得迅猛发展。初期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卢森堡等欧洲地区扩展到新加坡、巴拿马、巴哈马的拿骚等地。后又在纽约、东京等地出现新的离岸金融中心。到了90年代,离岸金融中心已遍布世界各地。而离岸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离岸银行不必持有准备金,其经营成本低于国内银行;离岸银行不受利率上限的约束,即它们对存款户支付的利率可高于银行对国内存款户支付的利率,而且也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离岸金融也享受税收上的优待。

离岸金融中心按性质划分大致有三种类型:

1.伦敦型,属于“自然形成”的市场。伦敦离岸市场始于50年代末,它既经营银行业务,也经营证券业务。非居民除获准自由经营各项外汇、金融业务外,其吸收的存款也无需缴纳法定准备金。过去,这类市场业务因受外汇管制等限制而与国内业务截然分开,但自从1979年10月外汇管制取消后,国家对外汇金融业务的管理与国内金融业务同等对待,“离岸”本身的含义便发生了变异,伦敦离岸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兼具境内和离岸业务的“内外一体式”金融市场。香港自从1972年废除外汇管制后,也逐渐演变成亚太地区一个主要的伦敦型离岸市场。

2.纽约型,最大特点在于“人为创设”和“内外分离”,而且没有证券买卖。1981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同意设立国际银行业设施之后,纽约离岸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它的主要交易对象是非居民。筹资只能吸收外国居民、外国银行和公司的存款,但开办国际银行业设施的不限于外国银行,任何美国的存款机构和外国银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请开办。存款不受美国国内银行法规关于准备金比率和存款比率的限制,贷款必须在美国境外使用。该“设施”可使用包括美元在内的任何一种货币计价。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该离岸市场主要交易货币也是美元,所以纽约离岸市场以本国货币作为主要交易货币。1986年开放的东京离岸市场也属于这一类型。

3.巴哈马型,只有记账而没有实质性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又称“逃税型”离岸市场,这类市场实际上是“逃税港”。由于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开展金融业务可以逃避银行利润税及营业税等,同时在这些地方开办分行的成本与费用也也比伦敦低,所以离岸金融市场纷纷在这些地方开辟。拿骚、开曼群岛和巴林等地皆属此类。

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和离岸金融中心的迅速扩张,确实促进了国际性银行的发展和国际信贷、国际融资的增长。不少经济体虽具备较大的贸易和经济规模,其货币最终却未能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发展不足,令国外居民虽渴望分享该国的成长红利却苦于无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目前在经济总量规模上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金融发展却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匹配,其中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偏低,确实不符合经济大国应有的地位。长远看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走向强势货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就是要不停地增加人民币的量和份额,使它作为一种流通货币,在全球更广泛地使用。因此,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是将人民币推向世界舞台的一个很好通道。

离岸,顾名思义,是指货币发行到主体境外。中心,则指交易的集散地。那人民币如何做到“离岸远航”呢?这要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说起。以前,跨境贸易的结算主要用美元,现在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可以使用人民币。在中银香港的客户中,有一家从国外进口石化产品的企业,在从海外采购原材料时这家企业把人民币打到香港,再由在香港的分公司通过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兑换成美元汇往国外,这样,人民币就沉淀在香港“离岸”了,其中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内地企业的出口回流到内地。比如,香港有从内地购买货物然后转口销往欧美的进口商,它们收到美元后,在香港购买人民币,再直接以人民币向内地支付货款。支付人民币给了进口商更大的议价权,又消除了内地出口商的汇率波动风险,出口商也乐于接受。至此,这部分人民币的“出境游”顺利结束,回到境内。这一过程本来要依赖美元,现在可以完全由人民币来完成。设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币可兑换,而离岸金融市场只是一个中间步骤。因为人民币的流通需要有市场和落脚点,离岸金融中心就是人民币对外流通的一个支撑点,可以说没有离岸中心就不会有人民币在海外的广泛流通。从欧洲美元市场产生的历史看,离岸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有三个:第一,满足非居民持有货币的投机需求;第二,在货币发行存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构建境外资本融通通道;第三,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实现价格发现,为信用货币找到基准价格。可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市场的产生是必然的。

对于我国来说,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应通过两种路径。一种是构建人民币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目的是增加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地位,间接强化人民币的投资价值。另一种则是构建外汇业务的离岸金融市场,目的则是增强境内外汇市场的效率,满足境内非居民或居民对于外汇的多元化需求。两种路径的推进,都是为了使外币和人民币能够更“自由”地出入国境。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第一种路径。

目前,中国全面开放资本项目的条件还不成熟,人民币持续流出后在境外流通和沉淀,会产生人民币金融业务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与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地方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形成一个让人民币走出去再流回来的循环。而离岸金融中心完全可以将人民币的真实需求反映出来,并且让流出去的人民币“回流”,这是最关键的。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压缩美元的离岸业务,直接把赚来的美元放在亚洲离岸中心兑换。万万不能先赚到美元,再去换人民币,然后发现美国有什么投资业务,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去投资,这样等于交了两次手续费。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把筹集款项用于发展内地的项目,这种方式可以使一部分人民币回流到内地,而人民币离岸市场中的最重要的金融产品就是发行人民币债券。除了回流,“体外循环”也是离岸人民币的一条出路。比如,从人民币离岸市场发放人民币贷款给一家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矿产,然后再通过人民币项目融资进行设备采购和开发,产品销售到内地,拿到人民币后再用这部分人民币偿还银行贷款,同时还可以支付来自中国的施工队伍工资。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既是交易媒介,又是融资中介,充分发挥了国际货币的作用。

原以美元为主的全球金融市场各金融中心的分工相对稳定,但业务增长速度很慢,尤其是金融海啸发生后,国际金融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大交易所在合并,优胜劣汰加剧。而人民币又是高增长的业务,一旦争取到人民币离岸中心,必将在未来竞争和金融危机后的整合潮中占据优势。根据央行的数据,若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10%,广义货币增长率为12%—15%,广义人民币总量在5年后将达到150万亿—180万亿元。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度依赖于超额货币的增长,而天量人民币不可能都在本土消化,所以未来十年,人民币输出的政策势在必行。

今年4月,伦敦已经抢先一步建立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因为他们也看到了人民币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对于中国来说以此积累国际化的经验,既有利于其成本的下降,又能带来规模增长的经济效应,还使其它各国都能受益,这对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比较而言伦敦确实是优质品牌,它拥有很成熟的国际网络人脉,是有着400年历史的全球最大金融中心,而信誉高是伦敦的主要优势,货币当然愿意到一个信誉高的地方集中交易。该地主要是靠金融打造的城市,金融服务很到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健全性上都比香港要好。但伦敦缺少实业,它虽可以将财富进行有效配置,但“以钱养钱”容易出现泡沫。相比之下,香港有着丰富的人民币离岸业务经验,自2004年起一直在做离岸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其业务量较大,很多海外业务都通过香港“中转”,内地与香港的贸易也一直非常密切。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为5 060亿元,其中75%是在香港进行的。香港当地拥有一批熟悉内地语言、政治、经济状况及东西方资本市场的金融专业人士,同时又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香港的创新能力较弱,主观能动性不强。伦敦和香港有所不同,两处不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经济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人民币业务市场空间非常大,理应可以构成对离岸人民币的信用支撑。由于亚洲没有统一货币,所以离岸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肯定主要在亚洲。况且中国不会接受日元为主导,日本也很难接受以人民币为主导,于是“一币两市”的离岸人民币就可能有特殊的区域货币属性,从而有可能成为亚洲国际贸易结算的选择工具。因此,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越多,地区间贸易往来就会越密切,即更多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而不同的离岸中心可以在支持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中发挥互补作用。那么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将会是哪一座城市呢?本文认为台湾应该很有机会。

三、台湾争建人民币离岸市场极具优势

2011年大陆和台湾两地贸易额高达16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排名全球第一,台湾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全球排名第二,可谓自然形成了人民币回流的机制,在两岸密切的经贸交流下,势必形成人民币双向循环流动的良好管道。而且双边的贸易量高达台湾整体贸易总额的3成之多,又加上十几万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商企业对人民币的迫切需求,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设立显是必须、也是必然的重要选项。

对台湾而言,开放两岸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不只能协助企业规避汇兑风险,且能省掉避险、保值等额外费用,也有利于银行业扩大经营规模、扩展资金来源和增加获利,因而台湾产业界对人民币离岸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外,台湾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两岸间的特殊关系,台湾和大陆正朝着建立人民币和台币跨海峡清算机制迈进,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台北分行、以及台湾银行上海分行、兆丰银行苏州分行的成立,加上台湾央行多次表示两岸货币清算很快就会有结果,这些都令国际市场更加相信台湾将成为继香港之后的下一个小型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和台湾两地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把人民币市场的蛋糕做大。

台湾在2011年7月21日了“台湾地区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规定”,开放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办理人民币业务。目前,台湾的整体金融组织架构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日益完备,货币支付体系井然有序,加上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以及进出相对自由的资金环境,毫无疑问,台湾具备了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本钱,条件也不会输给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只要台湾允许本地及外国人在该地进行人民币投融资,进而可以自由地汇兑。若台湾愿意克服障碍,它将比香港更有竞争力,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将起到批发市场的作用,而台湾则可定位为“零售”的离岸市场。

台湾离岸市场的建立,必然会带动当地金融市场软件、硬件建设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金融机构进入、开业和新业务的发展,都需要大批当地配套的专业人员,如会计师、律师、银行管理人员及公司秘书、房地产商等高级管理工作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这必然会促进当地的就业。同时,离岸中心也会为台湾的经济增长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人民币的汇出与汇入并不牵涉到台币,也就不会存在由于资金大幅流进流出而造成台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问题,不会影响台币汇价,故目前确是一个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大好机会。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到:尽快“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这意味着继贸易、投资、金融产业合作之后,货币面的议题应该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

台湾的环境单纯,一方面,它可以自主调解外汇准备,当地政府对贸易结算的影响力又很强,所以说具备了良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台湾对大陆也有巨额的直接投资,可以引导人民币的去路,因此,台湾争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绝不是空想。

宏观来看,台湾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尝试,也是与大陆磨合沟通金融合作的一环。台湾金融业有丰富经验,大陆金融业有广大市场,离岸金融本身就是最大的金融创新,它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创新。故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实现两岸金融业的对接,又助推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新发展。

四、境外离岸市场的发展承载着我国金融创新的使命

国际金融市场能够在国际范围内把大量闲散资金聚集起来,从而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金融市场的职能作用,把“死钱”变为“活钱”,由此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而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性的蓄水池,获取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可以说,某些国家或地区就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钱付利息的代价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世界上几个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伴随着其境内外(主要是境外)离岸市场的发展。比如,美元的国际化就是在(以伦敦为主要基地的)欧洲美元市场和在其境内IBF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的。日元的国际化过程中,也伴随着境外的离岸市场(伦敦、新加坡等)的发展和境内JOM市场的发展。而在欧元的国际化过程中,境外离岸(伦敦、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等)欧元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结算银行的数据表明,2011年,美元和欧元外汇交易量约80%在美国境外的离岸市场发生,日元交易量的72%在日本境外的离岸市场上发生。为此,我国只有大力发展境外离岸市场,才能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其特征与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以下五条:

1.主要国际货币必须24小时交易。如果一种货币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对内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货币,国外的贸易对手或投资/融资方就有需要在其认为方便、安全、低成本的金融市场上进行货币之间的兑换、融资、结算、支付等活动。如果离岸市场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2.主要国际货币一定有大量“第三方”交易。国际商品计价手段、融资和投资工具、进行外汇储备等,由于这些交易大部分与本国实体经济无关,在境外离岸市场进行这些交易就为参与方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国际化货币的一类具体的国际性用途叫做“第三方使用”,由于便利性等原因这类金融服务基本上都在离岸市场上发生。

3.大量非居民要求在发行国的境外持有该货币的资产。比如,欧洲美元市场的经验表明,70%的非美国居民将所持有的美元投资在美国境外的离岸市场。同理,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中海外对人民币资产需求的大部分也将在离岸市场上得到满足。

4.国际货币的“体外循环”可以减少对发行国货币政策的冲击。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海外美元存款与美国国内M2比例为30%—40%。这么大规模的外汇和相关的金融交易(融资、投资、第三方贸易、对冲等活动),如果都必须转移到境内市场进行,就会导致不必要的大规模资金跨境流动,从而增加本国汇率、利率的波动性,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对中国来说,充分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让大部分境外对人民币的供应和需求在离岸市场上自动对冲,就可以减少对境内货币和金融的冲击。

5.离岸市场的体制优势能提高和帮助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离岸市场所在地区除了有政治稳定、法律透明、金融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专业、金融产品丰富等特点以外,还有税收较低、没有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不设利率管制等优势,使得本币金融产品和服务往往在离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如果一个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仅仅是(或主要依赖)境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其进程就会相对比较慢,最后能够达到的国际化程度也会相对有限。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是开放本币自由流动的缓冲区,是对本币国际化的支持。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各种国际货币都可能成为交易货币,未来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广泛使用。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和金融业务,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步骤地学习和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走出去”的成本;另一方面,离岸市场将成为提高和改进我国金融监管水平的试验场,可以为全面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积累监管经验,培养监管人才。发展的初期可以选择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相隔离的严格内外分离型模式,即在岸账户和离岸账户严格分开,账户之间不能混淆,禁止资金在两种账户之间流动。美国和日本就属于此种类型。实施这种模式有利于保障我国的金融自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可以有效阻挡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并减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总之,发达的离岸市场可以进一步推动本币国际化的进程,使其在国际货币的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即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最终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发展境外离岸市场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四、结论

纵观全球货币,人民币的信誉非常抢眼,那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力量和金融改革的速度得到了世界的赞誉和重视。因而,人民币被世界一些国家称为不能公开的外汇储备,引起投资市场的吸纳与持有,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逐步走向强大。但是,我们的货币没有自由化,我们的汇率也没有自由化,资本账户尚未开放。所以,我国金融改革刻不容缓且必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推进,以求有效降低未来全球可能“扫荡”人民币的风险压力。只要各项条件具备,我国应多建几个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并适时推出各类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这样,可防止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被欧美交易所掌握,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速度。

当今国际货币体系虽“以美元为主,一主多元”,但未来将会走向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元制衡”的格局。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现实,必将会对美元形成一种制约,届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必定能产生和具备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潘英丽.国际金融中心——历史经验与未来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聂庆平,蔡笑.看多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与金融开发战略[M]. 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王建.中国金融困境与突破——25位著名经济学家对当前金融形势的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 看不透的中国,我们怎么办?[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5] 拉古拉迈·拉詹.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危机[M].刘念,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第9篇

陈锡良,男,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工商管理硕士(MBA);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员。有二十年企业高管工作履历,曾担任上市公司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职务。现任厦门东方龙集团财务总监、董事,曾在《会计与审计》、《经营管理者》、《中国改革报》等十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其代表作《纵横拓展,生财有道》具理论和实战风格而广受好评。

获奖理由

陈锡良在公司治理、战略经营、资本运作、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屡次营建企业多赢的格局,被人誉为“点石成金”的当代“魔术师”。2002年上任厦门东方龙集团财务总监以来,以其求真务实、过硬的专业素养、高尚的情操和超前的战略眼光,参与企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做大、做强、做久的战略,使之跻身于福建省百强企业之列。

他被誉为“点石成金”的当代“魔术师”,他是中国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吹鼓手,他是让“信息帝国”――信达总公司重振昔威、成功上市的策划人,他聚集各方精英打造出口创汇3000万元,他使普通的民企一跃而为全省百强并免遭灭顶之灾……他,就是弄潮东海浪尖的第五级经理人,现任厦门东方龙集团财务总监、董事的陈锡良先生。

翻开陈锡良先生的履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会被人称为是“魔术师”:

1992年,中国开始股份制试点,陈锡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策划并负责将富顺电力总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改组后的富益电力股份公司由大网,小网,以及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发起设立,成为中国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富益不仅是投资者同舟共济的载体,同时也是产生民主、科学、高效、谨慎的董事会的摇篮。通过规范运作,经营机制转换,富益成了“天府”股份公司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5年5月,经激烈的竞聘,陈锡良以点石成金的若干案例,以决胜千里的运筹帷幄脱颖而出,成为厦门信达总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率先提出将一个商贸企业调整为信息科技产业结构,用信息高科技等手段半年扭亏,一年上市。实现了“信息帝国”重显昔威的战略目标。

1998年6月,钜鹏集团周老板驱车鹭岛,专程由杏林前来拜望陈锡良。当时钜鹏已上了银行的“黑名单”,病入膏肓。陈锡良为周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为之潜心医治,对症处方,挽回信誉,重塑形象,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并四处活动,筹资3000多万元将周老板原打算卖掉的华旺冷冻烤鳗厂保留下来,用心打造,并逐步将其建成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出口加工基地和创税大户。不到两三年时间,从来未从事外贸的“钜鹏”借“鸡”――华旺下蛋,一举出口创汇3000万。

2002年6月至今,陈锡良任厦门市东方龙集团(简称:东方龙)财务总监,这家成立于1989年的民营企业,2001年的销售额仅1.6亿元,总资产0.86亿元,经营办公场所偏安一隅。陈锡良上任后,在帮助东方龙完成了企业架构重组的基础上,又参与公司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做大、做强、做久的战略:

一、做大,科学财务管理

首先,发挥集团集约经营优势。淡出家族式管理,导入现代企业制度,扬长避短,重大问题由集团决定,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拓宽了公司视野和选择范围。

其次,实施全面内控管理,变被动式工作为主动式工作,争取了工作和应变的主动权,经济效果显著。

第三,创新融资模式,解决公司瓶颈问题。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民营集团企业而言尤如生命。由于私人股东财产有限,可供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严重不足。陈锡良设计采用“三方协议”方式解决了这些难题。具体做法是在经销商与钢厂开展的购销业务基础上,把银行拉进来共同参与,即厂、商、银三方签订共同协议,内容约定银行代经销商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付给钢厂作为预付货款,钢厂按约定时间和数量把货交付给银行,经销商贷款向银行提货销售。这样做对三方都有利,经销商获得约0.5至1亿元银行授信额度,不仅解决了采购钢材所需要的资金问题,由于大宗买卖并提前付款,还获得钢厂折价2-4%的优惠;钢厂不仅卖出了产品,还可以提前几个月收到款,取得了资金的支配权;同样,银行开出承兑汇票在扩大了业务量的同时,还取得了相当可观的保证金存款,创造了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皆大欢喜。

第四,在经营机制创新、资金实力增强、集团战略管理和科学决策等因素综合的作用下,东方龙连续三年翻番,2005年销售额收入14亿元以上,是2001年的近8倍,总资产增加至2.5亿,是2001年的3倍,企业迈上了新的台阶,2004年起连续名列福建省100强集团企业榜和300佳企业。

二、做强,极富战略眼光

中国加入WTO,激活了工商业的繁荣,被称为“世界工厂”。制造加工业的兴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大增,钢材等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这种情形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钢铁行业当中,但繁荣后面有隐忧,这种非理性的表面繁荣,是以牺牲环保、生态及金融资源为代价的。再者钢铁业是寡头垄断市场,钢厂掌握市场绝对定价权,这有违市场经济规律,早晚会被市场经济这支“无形的手”纠正过来的。基于此,从2003年末锡良即发出风险警示,提示钢材市场价格离顶峰已经不远,不出半年左右市场肯定从多头转向空头,建议放慢速度,压缩库存和经营规模。

2004年4月21日,一份由陈锡良提出并经由公司决定的以“清欠压库”筹备现金头寸的通知文件下发到东方龙各家子公司,这一决定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开始前的二十天左右做出的。由于当时市场仍然普遍看好钢铁行情,多头思维占据主流,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飓风暴雨即将来临,钢价在短期内创出新高即将调头向下,跌不可挡。在此形势下,5月5日,东方龙召开中高层会议,主题是“发展”,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势发展。会上陈锡良发出“不和谐”声音,提醒和警告大家要马上转变经营思路,多卖少进少存,并用“危言耸听”来形容问题的严峻性。强调必须加强内控,不折不扣地执行清欠压库的决定,做好应付变局的充分准备。就在木将成舟,业务部门经理拿着批条,前来财务部取款的时候,却被总会计师陈锡良卡了壳。他坚守关口,说什么也不肯在付款申请书上签字。陈锡良再次找到老总,十分恳切而严肃地分析形势,他指出当前国内房地产等投资过热,已出现供大于求的严重状况。

5月中旬,持续上涨了两年多的钢铁市场价格掉头向下,让市场很多参与者始料不及,“怎么涨起来的就怎么跌下去”这句股市谚语在钢材市场上也得到了应验。由于一路下跌,卖出的人心是越来越急,想买的人越来越观望等待,这对于囤积大量货物的商家来说损失利润事小,造成资金紧张随时面临断裂事大。接下来的情况如陈锡良半年前预测的那样:生意难做,商品及资金的流动性降低,资金压力大增;国家宏观调控抽紧银根,资金供应趋紧;行业震荡加巨,人员流动加剧,新人生手办事效率降低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均逐渐显现。好在提前半个多月清欠压库收回大笔资金,使手上有充足的现金头寸支付货款归还贷款,使企业免遭灭顶之灾。

三、做久,永远追求卓越

2005年初,东方龙迎来了鼎盛时期。但同时也使得企业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上,是转换或完善企业体制以适应新的形势,还是沿袭旧制一成不变。下半年,由于企业环境变化,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体制风险交相辉映,使这个家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摆脱困局,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决策随意多变和科学性不够等问题,陈锡良先后多次向业主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建议,并通过深入细致、不厌其烦的工作帮助企业透过现象看本质,正本清源。

为使公司上下统一认识,陈锡良把脉并强调指出:东方龙集团在以往良好成长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整合资源,从2002年开始飞速发展,经济规模几乎连续三年翻番,公司处于历史性的跨越阶段。

由于持续极速地增长,公司的体制适应度不太跟得上发展的节奏和需求,在文化、战略、管理等方面也滞后于客观环境形势发展变化之需要,近期公司基本情况发生变化和逆转,风险日渐显现并加大。在艰难时刻下,陈锡良和公司领导层深思熟虑,居安思危,居危思危,居危思安,决心并决定“标本”兼治。标,一是以业务为核心的盈利模式问题;二是资金取得和配置问题;三是管理体系和机制问题。本,主要是文化、战略决策、执行力问题。这些都是老、大、难问题,有较强的普通性,但又有其特殊性。要真正解决,必须理清其实质,分轻重缓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步骤、分阶段予以化解和消除,并力求逐渐从根本上真正地解决问题。

这些情况,无不客观地要求公司必须健全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质量,以利于企业的长治久安,基业常青。

第10篇

锦里是成都的景点。但是,成都的锦里和景点又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可是一条古步行街,挨着武侯祠,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成型。可谓是真正有历史和文化的印迹,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古街道。因为成都在两千多年里都没有改过名字,很多古代风貌也就保存了下来,锦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轴承的预紧力是施加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轴向力。由于轴承圈套与滚子之间多少存在间隙,施加一定的预紧力可以消除游隙,减少轴承运行过程中的噪声及振动。预紧力不可过大,否则会加速轴承的磨损,极端情况下轴承会被卡死。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1、江州城是今天的江西九江。

2、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江州,废柴桑、汝南,复立寻阳县。十九年(599年),改浔阳县为彭蠡县。大业二年(606年),改彭蠡县为彭城县,寻废彭城县为湓城县。三年又改江州为九江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3篇

根据“在外温州人经济活动调研”的统计,温州全市有16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在外个体工商户达37万户,创办企业3万多家。与此同时,温州有40多万温州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的温州人就有23万,其中一半集中在纽约地区。这200多万在外生活、创业的温州人,占到温州人总体数量的近三分之一。一旦发现好的投资机会,就会带动整个800万温州人跟进。

2005年江西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070亿元人民币,中部排名第一。福建GDP为6560亿元,而温州人在银行存款为1000亿元,加上民间流动资本2000亿元,同时加上温商在外投资的资本6000亿元,据保守估计温州共有10000亿元人民币,就是说温州可以完全买下2.5个江西省和1.5个福建省。

网络上流行以下的夸张说法

如果把温州卖了能卖多少钱呢?除了有形的10.6万亿的固定资产外,也有一位国外学者说过,“温州”品牌能值1000亿美元,温州人遍布于全国的营销网络更是不可估算,保守估计也值5000亿美元。那么温州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加起来的话总共可以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1.9万亿。

美国200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98万亿美元,那么美国买下温州的话需要割让两个州给中国作为等价补偿。日本200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3.4亿美元,如果想买下温州需要出卖全部国防设施外加割让东京、神户给中国才能取得,如果要现金支付,日本经济将可能立即崩溃。同样,欧盟如果要买下温州,则也至少需要拿出三个共和国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才能取得温州。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则根本买不起温州。

如此巨大的资金,温商是如何进行理财的呢?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唐海滨:“我们曾经在温州做过一个调查,对温州的个体户,就是中等水平的个体户做过调查,十户中他们共有的资产五千五百多万,这五千五百多万,他们有三分之一投资生产,三分之一用来买房或者是汽车的消费,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就是现金。那么这个现金当中只有14%是存在银行里,其余都放在家里,随时准备投资的。”

温商的具体理财方式

一、温商在民间的资本借贷(包括利息的结算)

据央行的最新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民间融资的利率大多为12%左右。

作为国内民间资本最为密集的地区――浙江温州可以说是民间借贷的典型样本。目前温州当地民间借贷形式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低利率的互助式借贷

对比银行借贷,民间融资正是温州资本流动的独特方式。温州企业的第一桶金往往得益于民间资本:大多数温州老板创业初本金有限,都是向亲友募资扩展业务的。央行抽样调查透露,浙江省亲友间的互利率基本与银行借贷利率接近。

第二类:利率水平较高的信用借贷

据抽样调查,2004年温州市高利率信用借贷额约占当地民间融资总量的90%。其月利率为10%―12%左右,最高甚至逼近15%。虽然这些民间资本比银行贷款高,但由于温州已形成比较市场化的体外循环,企业贷款容易又有良好信用,信用借贷已成为温州最具活力的形式。最典型的案例是,2003年初,温州市柳市镇有人通过民间借贷渠道在3天内筹集了6.8亿元资金用于外地旧城改造。

第三类:不规范的中介借贷

温州地下钱庄和标会曾是地下金融市场的一大风景。参加这些民间借贷,利率低于一般银行利率,甚至有些借款不计息。这类组织显现出较大互。

第四类:变相的企业内部集资等

温州企业多为家族和朋友合资企业,企业内部集资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大量民间资本在体外循环,表明当地银行系统不适应资金的优化配置。”温州市发改委外资处副处长张天长指出。

二、温商资金转战股票市场

温州现有开户股民9.7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实际炒股人数大概在6万人左右,数量大大少于省内杭州、宁波等城市。在外人眼里,温州人似乎是超脱的股市旁观者,富有冒险精神的温州人似乎一直游离在股市之外,让许多人深感不解。

对于温州人为何不钟情股市,不喜欢投资股市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温州人善于捕捉商机,在温州投资的机会相对来讲比较高,而且温州是个民营企业高度集中的地方,办企业、投资房产、出租车等实业性的投资成为多数温州投资者的选择。此外,温州最早一批为数不多的股民都被套牢,以亏钱的姿态退出股市也影响了后来者,他们对于进入股市始终“心有戚戚”,认为投资股市风险太大。对于温州人“股冷淡”的第三个原因似乎是业内人士一致认可的。“2001年之后,股市一直不景气,大盘指数连连下挫,能在股市中保持赢利的并不多,这就使得温州人对股市更加不感兴趣。”

但是自从温州炒房团从房地产撤资后,理财投资方向转战股票市场。

温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林奕茂透露,2006年5月底,温州股民开户数比年初新增3830户,其中5月份新增2436户,截至5月底,温州股民已达10万户左右。

2006年1至5月份,温州股票市场的交易额达到355亿元,其中5月份一个月的交易额达到170亿元,而2005年温州全年的股票交易额也不过317.4亿元。而2005年温州全年的股票交易额也不过317亿4000万元。

过去,温州的一些证券营业厅总是冷冷清清,每天开户数只有2、3户,而现在每天开户数达到了20户左右。

从长远角度看,炒股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股市将是投资者不能忽略的渠道。与此同时,温州新的资金也在不断地涌入股市。业内人士称,最近十万、百万乃至千万元的资金都在秘密地进入股市,有来自个人的也有来自企业的。不过据各家券商反映,携资金进入者大多数是个人,温州企业规模比较小,如以企业名义过来炒股,他们可能会考虑盈利之后要缴纳一笔企业所得税,所以不少小企业通常是以个人名义来炒股。

三、收益统计――跟着温州人赚钱

据说纽约世贸大厦遭恐怖袭击倒塌后第二天,当人们还在为这座世界第二高楼的消失深深遗憾的时候,就有温州人在废墟前兜售世贸大厦倒塌前后的对比照片,5美元一张,卖得非常火。所以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投资理财,那可以跟着温州商人走,因为温州资本的收益率均大于10%。

温州资本于1998年开始炒房,温州房价1999年增长17%,2000年增长20%,2001年增长22%,房产投资平均每年收益率近20%。

四、资本投资组合的多元化的新产物――温州财团

2004年温州9家大型民营企业本月中旬抱团组建了中国国内第一家财团――中瑞财团控股公司,再次明确表达了中国民营企业决心在更多领域一展拳脚的雄心和行动。

2004年6月2日正式浮出水面。温州民间的第二家财团为中驰财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驰财团”),中驰由温州市柳市镇的长城集团、华通集团、民扬集团、永固金具、福达合金材料、东新密封、柳川房开共7家民企合资组建。

2004年12月11日,由近百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的“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高调宣布成立。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简称石油商会)是由湖北天发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浙江海越股份等名声显赫的50家石油民企牵手成立。这是继温州的中端、中驰财团和江苏投资联盟之后,在中国出现的又一个民间财团。

2006年9月继中瑞财团、中驰财团之后,温州财团“元宗实业”将在四川破茧而出。该财团的创建人是西班牙华裔朱元宗。他在四川广元出资3000万元买下两座矿山后,下一步将有更大胆的动作――联合温州五家企业,成立一个财团共同投资资源项目。

实际上,在中国,类似于财团性质的企业不是今日才出现的,例如中信、光大等公司,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国有财团”,已经有若干年发展历史了,德隆集团也算得上是一个“财团”。而在国际范围内,财团(如美国的“十大财团”)的成功运作和发展更是为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温州的财团的成立与发展,将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提升做出贡献。

第14篇

关键词:金山;金矿;成本管理

一、加快金山金矿田的资源整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

金山金矿田位于德兴市花桥镇境内,总面积40平方公里,属国家特大型金矿床。矿田自东向西有10余个矿区(段),其中以金山、西蒋为主要矿区,现分别由金山金矿、花桥金矿两座大、中型金矿开采,此外还有五座小型金矿。目前金山金矿田控制的普查以上的储量达171吨,远景储量可望达到300吨。矿体长度约6公里,十分有利于矿田整体开发,但由于长期以来受矿权、资金和隶属关系的影响,一直难以做大做强。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作为德兴市政府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入主金山金矿田开发以后,先后成功地收购了金山金矿田朱林西矿段100%的探矿权、石坞矿段50%的探矿权;以76%的权益重组金山金矿(雷高雾矿段);完成了对朱林西矿段、雷高雾矿段的地质补勘工作,业已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了地质详查报告;金山金矿又以86%的权益重组三和金业(黄金冶炼企业);投资千万元完成了对三和冶炼厂的技术改造和新建尾矿库,使之100吨/日金精矿冶炼能力达产达标;现在正筹备金山金矿6000吨/日技扩改项目建设工程……

对金山金矿田矿区的资源整合,企业间的权益重组,利用资源的集约优势,实现以较低的战略成本迅速扩张,这一系列动作运作下来,可以预见将使金山金矿规模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效益显现,又将促使资产运营效率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降低经营成本

金山金矿原是国有农垦企业大茅山集团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建矿初始只有100吨/日规模。由于特定的历史以及体制原因,这座农林水非工口有色金属矿山长期游离于原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受资金、管理体制瓶颈的制约,它的发展就带上了鲜明的农垦企业“滚雪球式”的发展印记,即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发展_÷再积累_÷再发展。故而它从原大茅山铜矿分离出来成为一座日采选100吨能力的小金矿以后,历经了280吨、600吨、1000吨、1200吨,多次技扩改用“贴膏药”的办法达到至今勉强算是2000/日吨规模的大型金矿。

就农垦经济而言,这样的发展是合理的,而且是积极的、健康的。囿于历史的、体制的、经济的原因,用一句绝对的措词,它只能这样发展。但是用现代经济的眼光俯瞰这座矿山,以“滚雪球”和“贴膏药”的方式走过来的这座矿山与现代化的矿山相比其结构又是显得多么的不合理!点多面广、单个采矿场出矿强度小,安全隐患多;设备偏小、偏老,耗能大、人工多、出率小;工艺相对落后,指标不稳定,采选的吨矿成本均难以下降,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现在的金山金矿,无论是体制、机制,乃至资本与技术已非昔日,既如此,“凤凰涅,溶火重生”,亟须通过彻底的技术改造,对资产进行大面积的结构调整。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现代的设备、最合理的方法和工艺,达到产业升级,提高经营效率,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保持较高的运用资本回报率。

三、通过机构调整减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

在长期国有农垦体制下走过来的金山金矿,有着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面,为农垦经济和地方政府做出过重大贡献。农垦职工素以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甘于奉献而著称。但是同时农垦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背上了原体制带来的沉重包袱:机构多、层次重叠;冗员多、人浮于事;用工以本系统“自然增长”方式为主,员工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以上种种现象造成了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难以下降。在知识、资本、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应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有必要妥善和谐地调整管理机构和员工队伍,在这个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现代化管理团队,也是降本增效的战略举措之一。

四、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和优化投资选择减少财务成本和投资费用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是国资委所属的央企之一,是我国黄金开发产业的旗舰,有资金、有技术,还有产业政策优势。勿庸置疑,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主导开发金山金矿田,完全有能力在可望的将来把金山金矿做大做强。

作为央企控股的金山金矿,“背靠大树”,不能仅想到“好纳凉”,更应该加强内部资金管理,保持最佳的筹融资状态,进行适时合理的理财谋划和税务策划;厘清经营积累和投资发展的关系,谨慎考察、反复比较、多向测算,注重对投资方向和整体投资项目的选择,以保证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是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另一重要措施。如若运用得法,它的意义或是效益可能远大于通常意义上的成本节约,本人甚至认为,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灵魂、核心所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1 运用价值估价模型优化投资选择

企业的会计价值与市场价值很多情况下相差悬殊,按照会计价值计量有时候会误导投资决策,因此将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收益的现值预测运用于投资分析,评价资产在使用中可以产生的未来收益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企业决策要面向未来,而不应单纯考虑历史成本和沉没成本,项目投资要考虑未来是否能实际带来现金流量,现金流越大则经济价值越大。在运用价值估价计量时还要使用风险概念。

2 运用多渠道筹资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筹资决策的首要工作是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即企业总价值最大、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下,保持借款筹资和权益筹资合理的比例关系,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优惠贷款,争取上市融资等,从而使企业的资金成本最小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3 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流动资金管理的内容很多,主要原则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流动资金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收益性低。因此,企业应确定最佳流动资金持有量,尽量避免资金闲置或用于低收益资产。具体方法如:争取现金流量同步,即尽可能使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发生时间一致;加速收款,在不影响信用的前提下,推迟应付款的支付;选择风险小,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作为银行存款的转换形式;计算最佳存货持有量,减少库存材料的管理成本等等。

4 加强税务筹划,节约经营活动成本,避免涉税风险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使之符合政府规定的税收减免税优惠的条件,取得财政援助,直接在绝对额上减轻清偿税收债务对现金需求的压力。同时创造条件促使纳税期限递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推延纳税期限就成为税务筹划的另一种选择。纳税期的推延并不会减少企业的绝对税额,但它相当于企业获得一笔零成本的资金,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也间接减轻了清偿税收债务对现金需求的压力。

五、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降本增效

长期以来,金山金矿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发动群众,出谋献策,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出主意、想办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系统地分析成本发生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来达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个人以为这个传统永不过时,在新时期更有弘扬和发展的必要。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所谓作业成本法,就是将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改进,按照企业的作业链归集成本,使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更加科学,进一步细化。把成本核算的对象,从一个部门(车间)、一批产品,细化到影响成本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每一项关键作业,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成本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持续的成本降低,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成本优势取胜。

第15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应用方式

0引言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与全球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我国带来了许多的助力,但同时也面临了更多风险,给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带了了极大的危机与挑战,需要我国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与解决。在实践与尝试的过程中,对于金融风险管理中金融工程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极佳,因为它在预估与规避风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一些先进管理方法与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所以,为了促使我国金融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就需要更好地应用金融工程这一在不断实践中被认可的金融管理的方式。

1金融风险管理以及金融工程相关概述

1.1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在经济产品的成本与利益中做出相应的选择,而且按照所需进行相应的解决措施的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指实现在最小成本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经济的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求企业与工作者必须要熟知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以便于分析哪一类产品对金融风险的出现的影响性最大,而且还能在风险发生后,根据以往的经验与自身知识的储备来帮助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还可以对不同风险起到评估的作用。而且它还能对风险进行掌控,规避与减少风险的出现,从而使得企业所受到的损失能够降低。所以企业在金融风险的防范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熟知每一类的金融产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便于在风险出现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与此同时,金融风险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防范与规避各类风险的出现,所以需要企业对相应金融行业的规则与策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与创新。

1.2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工程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金融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金融工程所发挥的作用,因为它能为进行经济活动提出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对降低金融风险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工程自身就具有强大的知识基础与理论保障,因此要很好的运用金融工程,就要求企业与工作人员充分具备相关的知识与理论,才能很好地运用金融工程解决实际出现的金融问题。金融工程所拥有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被利用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其在金融与经济行业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1提高工作效率

金融产业与金融机构正常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与运行离不开合理的组织模式,而且金融工程自身就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在组织模式的运用下,能够促使金融活动有效合理地进行与开展。相关风险管理需要对现行体系及情况深入了解,以便于在今后金融工作中能够从容面对与解决各式各样金融的风险,进而使得相关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保证自身对金融风险的了解与实时操作无误,还应该不断完善与充实自己,促使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实现稳健发展。

2.2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是金融工程作为工具应用的最初目的,而且在此方面对金融工程的应用也彰显了其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对于股票,证券等方面的应用。在金融工程的帮助与指导下,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同时,投资者在使用金融工具时,可以对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进行不同的选择与组合,以获得更多机会去实现与创造自身价值。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组合也将分散金融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所以,在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金融工程工具的功能特性来进行充分有效合理的运用。比如,在诸多金融产品中应用与受众最广泛的套利,能够起到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的作用,并通过有效掌控市场走向与趋势,从而使的金融市场稳健地发展。但目前对金融工程的运用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大都就是没有全方面考虑到该产品对市场的影响。所以,目前要吸取先前的教训,根据现行的金融形势,金融企业需要加强对金融产品自身综合性能的改善与提升,在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的同时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进而提高金融市场自身的运行效率,促使金融行业能够稳健的发展。

2.3规避系统性风险

每个金融企业都应该加大对金融风险方面的管理力度,因为倘若风险爆发的话,企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就算补救得当,还是挽回不了已造成的损失。一旦对金融风险管理不到位或没有落实到实处,将伴随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并会波及到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严重的话还会对全球的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近几年在国内外的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企业需要对已有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适当性的改革与创新,并且寻找能够解决系统性风险的对策与方案,促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能够降低。在不断发现与探索中,利用风险分散这一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非系统性风险发生,但是证券类产品却不能得到很好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还没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金融工程相关理论基础不断探索防范、降低、甚至是化解系统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3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局限性

3.1依赖历史数据

如今的金融工程虽然理论知识与战略方案颇多,但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还是要以之前的历史数据作为参考与依据,还要从历史数据出发,结合目前的经济状况,找到适合解决金融风险的相关对策与方案。所以具体方面的数据的获得还是需要借鉴先前的历史数据。倘若历史数据出较大的纰漏与错误,对于现在许多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行与开展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但历史数据不是万能了,其中有许多的已早不适合当前社会与金融行业发展状况。例如刚上市不太久的股票与证券有关的资产,受当时的市场影响,会产生诸多变故。所以,前人的经验与真理不总是对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下,无论什么事物的发展都要突破前人设定的舒服圈,金融企业作为当代还在成长的企业,不能过于依赖历史数据,而是应寻其他新路径,为其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3.2不重视小概率事件

在金融风险中,一个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而且事后的补救措施一旦没有到位的话,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很多企业在多数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对小概率事引起重视而且相应的防范与补救不到位,反而是一次次地忽视了小概率事件对金融致命性打击的潜在危害。所以,一旦金融风险发生,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也只能是后悔莫及。金融危机与证券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这些危机的出现都是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物所引发的大规模危机。所以,细节决定成败,更何况是能使金融行业市场爆发危机的火星,所以在金融工程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并注重每一个细节及每一个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引发具有更大,更有危害性事件的发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金融工程时,要把小概率事件列入工作行列并且落实到实际活动中去,才能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3.3无法应对系统性风险

由上文可知,我国还没有找到能够大部分解决系统性风险有效的补救措施与方法,即便是金融工程也只能是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对于发生系统性风险后的解决并没有太大作用。系统性的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与危害是无法比拟的,股票,证券的危机就是很好的印证,其主要表现就在于价格,在它的不定期的变化下会使得股票证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使得企业与个人破产,这样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而且这种风险一旦爆发,就会波及到其他地区与国家的金融行业,所以在日常金融活动时,要降低它发生的概率。所以,尽管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可以对系统性风险能够起到一定防范作用,同时也需要探索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得在金融爆发系统性危险时,能够在有效的措施下从容应对。

4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投资风险方面

股票是投资商品中风险比较大的,而且在股票进入中国国门后,瞬间引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炒股”的热潮。股民注册数量连年增加,但真正在股票市场获得巨大收益的中小股民并不多,只有极少部分人看准了股票市场走向趋势并获得相应收益。这充分说明了股票市场风险巨大。所以,投资者与企业需要审时度势,来扩大自己的投资范围,例如在国外建立金融机构,不仅促使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的金融风险起到了一定的分散作用,一旦金融风险出现时,可以使得其危害大幅度地降低。全球范围看,这种通过建立海外企业或金融机构来分散风险的做法与当地国家的政策和支持力度高度相关,当地支持则风险发生的危害就小,不支持或反对则风险发生的危害就大。所以,我国与世界各国要鼓励企业与个人在国外创建企业,来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时的影响。比如从国际股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允许转化成当地金融产品,来使股票的风险降低,从而保障投资者的正常收益。当金融投资风险降低时,会明显提高金融投资的参与度,使金融市场更加稳健的发展,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4.2数量风险方面

数量风险是金融主体必须面对的,不定性是这一风险最为主要的表现,很难进行规避与防范。数量风险的发生往往是诸多方面共同导致的,其中影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市场需求。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很不稳定,生产太少与生产过剩时有发生,这些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供给情况。与此同时,金融风险管理对于数量风险没有充分与合理的防范措施,自身存在很多的缺漏,导致了一旦数量风险爆发后,难以形成有效的对策来应对与补救。这是数量风险对我国金融行业造成负面影响一再发生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个金融行业的正常发展。当前,金融工程对此开展了大量实践。例如,商品期权的引入,有效降低了数量风险。其操作简单,费用较少,可控风险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数量风险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众多投资者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其他金融产品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最大程度的降低数量风险的发生,进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4.3价格风险方面

价格是影响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金融工程的很多理论都与之相关,因此对于价格风险的掌控尤为重要。比如股票与利率的价格变化,在投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价格风险是多方面的,与市场需求,经济变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价格风险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针对价格风险这一特征,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与策略来进行规避与防范。同时需要根据商品彼此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与改革,进而有效控制价格风险。在实际的操作中,金融工程对于不同金融产品的价格风险有着不同的策略与做法,这样可以形成更好的价格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避免了价格风险出现手足无措的尴尬处境。又因为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作为金融行业工作者,就需要要有充分的防范意识与有足够的防范措施。与此同时,金融风险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与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并加大对其投入力度。我国的金融工程的应用才刚开始不久,所以每一个金融企业都要学会对金融工具的运用,做好对自己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才能为自身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5结语

价格是影响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金融工程对于价格风险的控制尤为重要。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全方面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它可以有效的为目前的金融企业提出大部分与金融息息相关的措施并能够及时合理得到解决。虽然它应用的极为广泛,但并不意味着就是万能的,因为它自身本就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很难完美解决一切与之相关的问题,所以在运用它进行防范于处理金融风险时,要充分考虑到它自身的不足与缺漏,在大量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加强对其应用的了解与分析,使之更好的为我国金融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植开屏.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