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旅游管理实践经验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管理体系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based on the tourism environment.It is a great issue for the people to Construct and maintain the good tourism environmen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es integrations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luster already become the urban competition to the region strategy reforming point of application.This paper travels the question which in view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Cluster traveling integration developing process in the environment appears,travel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 take the world advanced region and the present ag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dvanced ideas as the instruction,through to the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Cluster special traveling environments thorough analysis,constructs suits the peninsula urban cluster the travel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and proposed that applies this systems sugges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then to realize the peninsula urban cluster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have certain guiding sense.
Keywords: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ClusterTourism environmentTourism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区域经济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已经凸现出来,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山东半岛城市群正是在这一国际潮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随着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崛起。但是,伴随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破坏旅游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MES)迫在眉睫。
1.相关概念辨析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 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一、经济转型时期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要求
随着国务院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计划的出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经济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2015年出台的《辽宁省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常态”下发展旅游产业,对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民生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繁荣文化、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辽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基本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已占到60%-70%,我国占28%,而辽宁省的旅游消费只占到15%-20%左右,这已经成为发展的“短板”。旅游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各类社会资本追逐的投资热点领域。据统计,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将为550多万人提供就业岗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掌握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不仅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促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构建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旅游管理专业既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又强调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因此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人才需求较大,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与此同时,很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体系建设中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具体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还有的院校在课程体系中一味重视导游资格证考试,教学中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技能性知识偏少,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虽然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践,但缺少具体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实践等同于学生就业,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和教育,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脱钩,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理解,也难有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来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或本校跨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很难招聘到企业或行业专业人员,即使聘用兼职教师,由于待遇或时间的原因,也很少有企业人员愿意长时间上课。而本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足,或由于自身实践能力不够,难以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同时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顶岗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才能真正进行实践操作,掌握企业各岗位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但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工作,或学校教师培养制度的限制,很难让教师有大块时间进行顶岗实践,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缺乏与学校合作培养教师的意愿。致使教师顶岗成为一种形式,很难真正起到培养教师时间能力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限制,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往往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以我校为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有导游模拟室、模拟旅行社等旅行社实训场所,硬件条件均能满足教学要求,但由于软件建设投入大、周期长,与企业结合紧密度不够等问题,使得实训室缺少企业氛围,只能为个别课程提供基本的实践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仿真性的练习和操作,对学生只能进行简单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不明显。
(四)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但有的院校把校企合作仅仅看作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一种途径,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紧密型深度合作不够,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对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要求缺乏深入了解,缺乏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因此导致一些所谓的订单培养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签订一份合作协议上。在校企双方产教融合、深度合作方面缺乏机制和动力,普遍缺乏校企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研讨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更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技能大师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教师为企业开展服务与咨询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容。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在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人员,总结提炼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引入行业操作标准,制定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准确把握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同时,应对实践教学提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参观调研、见习、情景模拟、顶岗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环境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灵活安排学生的实践,如“淡进旺出”、分阶段实践等模式,打破固有的“2+1”模式,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导因素,因此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意义重大。教师要有意识的主动参与企业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要制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帮助教师联系顶岗实践企业,对于参与顶岗实践的教师按定岗时间折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予以鼓励,并将教师顶岗实践作为考核、晋升的条件进行明确规定。此外,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颁发聘书,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通过座谈、讲座、授课等方式,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整合、学生实习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弥补专任教师在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
(三)建设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校内实训场所
学校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仿真实训场所,让学生在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适应企业氛围、熟悉企业环境、掌握实践技能。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及时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适时调整实训设备和实操软件,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有条件的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的设备或人才实现企业与学校在实训基地上的共建和共享,并将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来完成相关的任务。学校根据实训基地人员要求安排学生进行轮岗,把课堂搬进企业,把教学与生产进行融合,真正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生产性实训基地又可以帮助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四)改革校企合作模式
改变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变“松散型”合作为“紧密型”合作,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由于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学校建立实习基地并不难,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实习基地都属于“松散型”的合作模式,既学校把学生送到企业,企业将学生作为员工进行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学校无法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学校也不能干预企业对学生的岗位安排,除了实习,学校和企业再无任何联系。这种实习模式导致学生实习既是工作,企业仅从自身角度考虑学生的岗位安排和培训,没有兼顾学校对学生顶岗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因此,学校要和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学生实习这一种方式,学校和企业要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师资共陪、学生共育”的目标。
【关键词】体验经济,滨水地段,景观意象,构建及保护
1.引言
“体验经济”源自于《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刊登的 “迎接体验经济”一文,其作者认为:体验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在商业上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他回忆的活动。旅游作为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探求体验的方式,绝大多数的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城市传统的“有物可看,有话可说”的旅游经历,大都希望通过对某一地区的印象或知觉,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在心理上的描绘,以及通过全方位的感知或体验城市的旅游意象,从而充分理解城市的内涵和特色。
所以,历史滨水地段的旅游景观意象既是游客对历史滨水地段的印象、知觉、偏好与主观想法的综合,同时也是游客通过对历史滨水区的景观环境特质,旅游资源等认知和体验在脑海中所形成的生动有意义的图像。因此,旅游地景观意象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决策及其旅游行为。
2.浙江区域范围历史滨水地段旅游景观意象开发及保护的现状和价值
历史滨水地段作为一个城市活力的象征,对城市的开发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景观空间,它又是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验经济推动人类生活质量发展的当代,利用历史遗留发展旅游,已为各国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所共识―它不仅保护了本区域的实力文脉和空间特质,也提高了场所的空间品质和现实利用价值。因此旅游开发已成为许多江南历史城镇对历史滨水地段最主要的开发方式之一。
在目前的浙江省滨水城市旅游开发建设中,历史滨水地段的旅游开发较多的存在与历史保护和环境保护相脱节,忽视市民和游客的旅游以及亲水需求等情况。滨水区的开发建设还面临着不同城市开发方式相似的局面,难以体现地方特色,较多的关注了滨水区的土地利用以及滨水景观等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忽略了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文化内涵的营造,出现文化传承断裂等现象。另外,由于缺少相关的规划和理论指导,旅游景观意象的构建和保护也常常处于一种随机的,盲目的状态,缺乏完善的建构体系。
浙江是文化和旅游大省,也是典型涉水省份。城市建设和开发正如火如荼,历史滨水地段大量存在,且都面临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所以历史滨水地段旅游景观意象的构建以及开发保护是浙江滨水城市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中经常面临的课题,研究这个问题也就具备了普遍的现实意义。
3.历史滨水地段旅游景观意象开发及保护的原则和方向
3.1以人为本及生态性原则。人是空间景观存在的核心。在景观意象的构建中,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生命需求,以人的空间尺度为设计参照,注重人的行为规则和空间存在,结合人的活动特点才能构建出以人为本的景观环境。同样,城市滨水环境的生态保护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滨水地段旅游景观意象的构建及整治应遵循生态化原则,通过城市水域,堤岸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持,构建良好的生态景观,形成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环境。
3.2原真性原则。历史环境保护的真实性一直是历史地段开发及保护的争议焦点,也是此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原真性问题不仅仅针对的是历史滨水地段本身,更是本土文化和生活场景等历史文脉的延续。所以在历史滨水地段旅游景观意象开发及保护过程中,既要延续历史滨水地段的文脉,更不能破坏场所空间所特有的历史真实感。
3.3互动性原则。弘扬本土文化既是发展滨水旅游的目的,也是保护和延续本土文脉的重要举措。重视游客的旅游体验,但也应兼顾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只有实现游客,原住民和管理机构的互动,才能有利于滨水地段的历史保护和旅游开发。
3.4持续性原则。旅游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旅游景观意象的构建中,应维护旅游地的地方特色,历史文脉和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旅游保护文化遗产的潜力,坚持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不以局部或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牺牲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效益。
4.历史滨水地段旅游景观意象开发及保护的模式和措施
4.1构建绿肺的生态意象
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的心境,也左右其旅游的决策。历史滨水地段作为城市的脉络结构,犹如城市生态环境上的“绿肺”。 如何创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环境,构建绿肺的生态意象?则应立足于人类的生理感受,并根据自然界中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对阳光,动植物,水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景观+生态”为理念,以旅游休闲为需求导向,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在于:1.可以采用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通过构建湿地植物群落体系以形成湿地生态循环系统。2.或利用中水回收系统,实行雨,污水分流等措施,通过水景处理手法的多样化营造与水质的维护相结合,建立安全,健康,稳定的水环境。3.通过增加生态浮岛,通过建立泵,匣形成水位差控制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保证水量的置换周期,修复生态体系同时增强景观效果。4.通过扩张城市原有的狭窄的带状结构.通过分支与扩展,进一步从线到面,面到空间,增加人们与绿色生态环境的接触面。
4.2 构建快乐休闲的公众意象
历史滨水地段高雅的文化性和充满内涵的人文环境是休闲游的绝佳选择。构建滨水地段快乐休闲的公众意象,重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及组织规划性。通过区域及道路,流线的组织设计构建快乐休闲的旅游氛围。例如:在明确主要景观路线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公共活动系统,以景观焦点的确定,组织沿江景观。景观路线可以由滨江步行带、连接滨江与陆地的绿化步行街、通向江边渡口的主要生活性道路组成。结合滨水空间的带状性特点,利用道路,建筑,绿化带,景观小品等元素来寻求空间的整体性,并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环境的实际空间状况,利用道路转角及历史建筑前广场空隙,布置小型景观空间,使整个滨水空间既协调又有变化和韵律。例如杭州湖滨路的改造工程,通过将机动车路改造为非机动车路,用石块铺设,加宽和改造沿线绿化,挖掘历史遗存,增设李泌存水,惜别白公等景观节点,增加游客休息和观景设施,使沿湖地带更加人性化和具备历史及地域特色。
4.3构建具有人文及历史特征的文化意象
滨水空间最不同于城市其它地段的特点便是源自水体的自然资源特征,以及历史沉淀的社会人文特征。所以滨水景观的人文意象构建重在对本土文化的展示,对历史文脉的把握以及对文化内涵的展示。
注重原有的滨水区域历史文化的延续,使其能作为整个城市活动的背景.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目的,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展现本土历史文化特征以及传统理水手法,在尊重景观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尝试西方水景设计理论。通过在滨水区充分利用遍布各个空间角落的环境小品以及公共设施符号宣扬文化以及城市特征。在保护原有事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的技术手段,或放弃原有的形式,创造新的建筑与空间。在部分处理上增加历史文脉的印迹,延续历史上的片段。或以现代的技术材料,仿造历史建筑。江浙滨水地段的景观设计,更应结合江南水环境.形成区域特色景观意象环境。通过对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组合、叠层、变形、丰富城市空间滨水的表情。这既能响应原有城市景观,又能形成自己独特滨水景观。
4.4构建亲水开放的空间意象
亲水刚开始的词义是“接触水”和“接近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水文化的发展,现在我们所讲的亲水包括两个方面:活动概念和精神概念。从城市的格局来看,滨水区属于典型的城市“领域交错带”。滨水景观中亲水意象的构建,更多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或者说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和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空间区域的格局布置。滨水景观亲水意象的规划和组织就是将优美的江河海风光组织到滨水景观线上。岸线的亲水性取决于岸线的平面,断面形式和驳岸形式。
首先,亲水设施规划组织的明确线索是人的移动,所以应充分依靠环境行为学的原理来支撑,以将人在滨水区域的行为尺度需要和获取视知觉信息的要求作为科学依据,进行符合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
其次,景观水体的水位控制需要从区域调配的角度整体调控水平面的高度,保证亲水平台的实施。同时也应考虑残疾人坡道和盲道等无障碍设计等内容。
再则,是在亲水空间再现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所、强调多样化的滨水空间,并使水脉在城市节点有机地渗透,把滨水历史文脉与亲水空间的打造结合起来。同时也应强调治水与亲水功能并充,治水是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市政府进行滨水区开发建设的起因.亲水还原人类的自然与文化属性,全方位地提升该地段的亲水品质,通过最大限度满足的居民亲水要求,以提升生态与心理的感受质量,展现江浙地区独特的旅游滨水景观。
4.5构建独特标志性的节点景观意象
标志物是城市的筋腺,贯穿各个节点,亦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人们往往都是通过标志物来开始认识城市的。因而滨水区域标志物的布置就成为了节点景观意象中的主导要素。如果城市是具有特色的,那么很大程度上它就一定会体现出独特性的节点景观意象。如果城市标志物缺乏个性或容易混淆,那么就很难形成整体的节点意象,从而缺乏相应的景观视点,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知及体验。所以在滨水区的标志物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其可识别性和连续性。
同时,标志的意义也更多体现了城市滨水地段景观建设中城市景观意象的个性特征。通过一些具备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如:高塔、雕塑、桥梁、喷泉等,形成城市滨水区域能引人注目的标志性景观意象环境,从而成为城市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就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上海的东方明珠等等。当然,也有通过灯光来塑造夜间的城市标志物的例子。因此在城市景观意象中标志的范围并不是固定的。橱窗立面、标牌、商业招牌。。。甚至是地下水井盖之类的城市细部,只要它们是观察者意象的组成部分.就可以被称作标志物。也就是说不同的城市空间采用了同样的滨水景观规划形式,标志物却不一定体量巨大。
5.结束语
历史滨水地段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这一特殊的物质环境,其目的更重要的在于“延续我们所知、并能给我们带来延续性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通过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增加历史滨水地段的知名度,引起人们对保护历史滨水地段的重视。通过引导旅游文化来延续滨水地段的传统文化、通过开发旅游活动来弘扬传统滨水活动,通过塑造旅游场所保护滨水历史场所。将保护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融为一体、两者并重.在体验经济以及现代化城镇建设过程中走有目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自然生态效益、历史文脉延续、旅游经济发展三者兼顾三方获利的良性发展循环。
参考文献:
[1]凯文・ 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年
[2]杜春兰,代洁.滨水景观设计 [J].时代建筑,2002(1):29-31.
[3]钱欣.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11):30.
[4]余柏椿.试论城市景观特色定位-以武汉滨江景观为例[J].新建筑,2000,(4):14.
[5]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孙逸增,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
[6]李木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意象营构[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7]张庭伟.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8]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56.
[9]胡俊.“浙中水乡”建设下城市滨水景观意象的构建[J].华章,2014,(8):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