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地理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想学;爱学;会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时间变短,要在缩短了的时间内完成以往的教学内容,这就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提高思想认识
初中生甚至部分高中生都认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视。而且在很多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教师也不重视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学会是什么样子。所以,首先要让师生们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让学生“想学”。
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与生物、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均有联系,学好地理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地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天气预报、地震、泥石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初中生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以上两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他们自身是很有用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去认识,去体会地理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想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一切,那么教师就必须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新的师生关系――民主。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赞赏的关系。只有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只要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和学。有的时候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教师抓得越紧他越不肯学,他们就是不想屈服于教师的威严。所以只有师生关系变得民主了,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就会自愿去学习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感兴趣,他学习起来就很快,也会学得很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就是指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教师对地理感兴趣
教师对地理有兴趣,上课就会有激情,就会去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情绪、行动就会感染学生。学生听起课来就比较有精神,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2.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
不仅仅包括地理知识,还有其他,比如历史、化学、物理、政治等。地理知识本来就包罗万象,初中生好奇心又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才有话讲,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听”,昏昏欲睡,课后再去背诵。这样没有活力的课堂,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他们会对这样的课反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讲的东西,而没有兴趣,这样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课堂效率就比较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就把学生吸引过来,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留一些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课外去调查研究,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如,让学生去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让他们去找出污染源,再让他们去想方法解决污染问题。学生只要认真去做了,他们就会感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性,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只有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爱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才是地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取得高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做好引导者、促进者,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掌握知识,不是被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掌握对其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一、备课
1.备教材:仔细阅读材料,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编教材的专家不可能把每个使用教材的学生都切实考虑,所以备课时预测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出相应的调控方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3.编写导学单:导学单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每个环节。编写时应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基础知识、典型例题、当堂训练、课后巩固等知识,并且尽量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编写的内容要按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二、课中
我采用“一堂两段”教学方法,“35+10”,前35分钟进行教学,后10分钟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批改,精讲错题,做到堂堂清。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激趣导人,展示目标
导入要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导人的时间虽短,但对整节课的成败却至关重要。
2.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只要能让学生在课中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便是好方法,不需要拘泥子形式。
如在锋面一节内容授课中,学生对锋面的概念难以把握,所以在授课时结合锋面示意图指导学生搞清楚锋面、锋区、锋线等概念;同时,学生对锋的形成、发展、消亡的动态过程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时相应采用多种方法,如读图指导法、多媒体动画演示法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暖锋和冷锋的教学,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锋面图像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出两者的区别。然后让学生列表归纳,加强理解和识记。
3.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但若细节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45分钟的教学效率。所以,我觉得应在课堂中合理使用教具,妥善处理细节。
比如:我在上课使随手带着指图的工具。地理课是需要大量指图的,如果用手去指地图。在投影仪的灯光下,讲台上的老师的脸庞光斑陆离,影响地理老师的“光辉形象”。更重要的是,老师用手去指图,人离地图很近,学生就看不见老师所指的地方了!而一支指图的“教鞭”就可以清晰明了的指出图中重点所在。
4.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指导学生预习。“磨刀不误砍柴功”,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所以我在课前给学生的导学案中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2)指导学生听课。动耳、动脑、动手,只有做到人在心在,才能将课堂重点、难点理清:
(3)指导学生复习。指导学生利用晚自习将新授内容复习。学生自己做题时,不可每做一题,便寻找答案。每做完一节内容,用红笔校对。自己先寻找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若发现不懂,再在相应题目中留下标记,课后问同学或教师。
5.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可使枯燥的内容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意义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变化这一知识点时,假如教师只是纯粹进行理论的叙述,学生将不知所云,多媒体的是用有些不够直观。因此,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用长短一样的黑白两根线,分别表示晨线、昏线;另外用直尺,表示直射光线。演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引起了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整个45分钟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得45分钟效率自然很理想。
6.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如:在水循环的类型授课中,活动讨论: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绘制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示意图,学生绘制,我进行指导,提醒画好的同学相互交流。学生讨论画好后。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投影绘制作品,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我进行点评。
7.合理的评价制度,提高学生信心
目前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懒散、拖沓已经成为习惯,设置合理的评价制度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比如:在画水循环的过程中,有位同学少画了“下渗”环节,我的评价是“你的绘画很有创意,但少画了
‘下渗’环节,只能给90分。”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有所不足,但仍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令一位同学,画的完全准确,“你太有才了”从而激起他甚是全班同学的自信心。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的一种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方式,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能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等等。
笔者从教十二年,也经历过困惑阶段,如课堂提问经常流于形式,学生的反应不积极,提问的效果很一般。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学习以及经常参加各类的公开课活动,笔者对提问的重要性及技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笔者最近参加的一次市级公开课为例,怎样使课堂提问更有效,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问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不断激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周老师和葛老师在进行新课引入时都创设了问题情境,周老师用《地心历险记》引入新课,葛老师用判断西瓜优劣引入新课,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入了同样的问题:“如何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亮点频出。
二、问题提出要有梯度,有层次,有分解
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如葛老师在讲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时,设计四个问题,问题的呈现非常有梯度,层层递进,逐渐引入本课所讲内容,效果非常好,学生很快掌握了所讲的内容。
三、提问内容要明确,切中要害,突出重点
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提高课堂效率,周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在讲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时,提问到地震波波速是如何在地球内部变化着的,在哪些面有明显变化。她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在最有价值设问处提问。
四、提问后要有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葛老师这一点做得非常好,每个学生回答之后,她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有些学生回答错了,她并没有给予积极引导,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答案,可能是考虑到时间问题吧。
五、 提问要合理分配对象
教师在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遵循普遍性原则,先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问题讨论,带着问题去思考,等学生思考之后再指名回答。确定答问对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遵循量力性原则,对地理学习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别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促使他们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但周老师和葛老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周老师提问的只是位置偏前的学生,葛老师提问的是位置中间的学生,而两边的学生没被提问到,这也是很多教师所忽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