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劳动教育随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甘孜州人民医院外四科,四川甘孜 62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性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实施INTERTAN髓内钉与滑动髋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老年性粗隆间或粗隆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接受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观察组,滑动髋螺钉治疗的对照组,22例/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越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性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性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愈合速度。
关键词 INTERTAN髓内钉;滑动髋螺钉;老年性粗隆间;粗隆下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c)-0109-02
股骨粗隆骨折是髋部常见损伤现象,尤其是在老年人群。该疾病会伴有骨折疏松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发生全身并发症[1]。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患者会有局部疼痛、肿胀且肢体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为手术,其手术方法分别为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与新型的INTERTAN髓内钉两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时间不同,具有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2]。该研究主要以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44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INTERTAN髓内钉与DHS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科因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的老年患者共44例。所有患者均经双侧髋关节X线片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①开放性骨折;②因骨肿瘤、骨炎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骨折;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④合并髋部陈旧性骨折的患者;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及血液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⑥术前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其中观察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2.4±2.2)岁;粗隆间骨折12例,粗隆下骨折10例。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2.2±2.6)岁;粗隆间骨折11例,粗隆下骨折11例。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在牵引床上选取平卧位。在C臂机透视下选取患侧髋部外侧纵切口,显露患者股骨大粗隆与股骨干上段外侧,且在大转子下2~3 cm处用骨钻开孔,放置导针角度定位器。135°置入导针至软骨下10 cm,在C臂机监视复位满意后,在导针上方打入防旋转导针,拧入动力髋螺钉,依次拧入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冲洗伤口,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观察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患者取侧卧位,身体前倾20°,牵引患肢至骨折复位满意后固定,取股骨粗隆正中纵形切口,切口位于股骨大粗隆近端,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沿肌纤维方向分离臀中肌至股骨粗隆。在粗隆顶点或偏内侧前中处穿入导针,沿股骨向远端进入16 cm,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导针位于股骨中心,扩张近端髓腔至15 cm,将合适的主钉安装在导向器上,打入股骨髓腔内,并在股外侧近端置入螺旋刀片引导针,借用钻头将股骨近侧皮质沿导针钻开,根据骨髓腔内导针深度,将合适的INTERTAN髓内钉沿导针锤入股骨,拧紧髓内钉尾端螺帽。冲洗伤口,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一般情况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
1.3.2 髋关节功能评定 两组患者在术后1、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Harris Hip Score, HHS)评价髋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总共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
1.3.3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Harris评分得分: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可;<70分,差。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对比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对比,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Harri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6月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Harris评分对比,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95.45%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3。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2%~4%,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患病人群的90%[3]。高龄骨折患者常伴有各种内科疾病,保守治疗周期长,各类并发症及易发生, 并且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手术通常是对于无手术禁忌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此类骨折往往因骨质疏松引起,所以对内固定物的选择有特殊要求[4]。髋关节是下肢活动的关键部位,具有伸、收、屈、展、旋外、旋内的作用,是人体保持直立的基础。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不良将对髋关节活动产生巨大阻碍,从而使患者的预后受到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固定物如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板等易造成髋关节活动度下降,同时使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5]。INTERTAN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出血,且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关节的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还可以提高骨折复位质量。INTERTAN髓内钉手术对周围松质骨产生挤压作用,使得主钉与夯实的骨质之间形成锚合力,固定更加牢靠[6-7]。可以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速度,维持股骨头血液的供应。对胶原纤维进行定向、塑造,提高功能恢复效果。还可以维持髋关节结构的稳定,保障患者早可以在期进行适当坐起、下蹲等功能锻炼,使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8-9]。该研究通过对44例老年性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比INTERTAN髓内钉与滑动髋螺钉两种治疗方法对粗隆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越于对照组患者(P<0.05)。跟踪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粗隆骨折临床治疗中INTERTAN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显著性高于滑动髋螺钉,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一致[10]。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对于老年粗隆骨折患者的治疗,建议采用INTERTAN髓内钉,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性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愈合速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椰枫,王鸥,章恺.国产Gamma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32-134.
[2] 武振东,王超,朱东,等.InterTan系统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497-500.
[3] Evans EM. The treatment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J].J Bone Joint Surg Br, 1949, 31B(2): 190-203.
[4] 周利均,屠文华,李杭.双钉加压交锁髓内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85-186.
[5] 袁晓明,姚琦,倪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36-839.
[6] Malkani AL, Rand JA. Subcapit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llowing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an intertrochanteric hiip fracture using a sliding screw and side plate[J]. Orthop Rev, 1993, 22(4): 469-472.
[7] 杨家赵,方诗元,夏睿,等.TAD值在INTERTAN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2):1101-1104.
[8] 孙春光,董启榕,张磊,等.髓内钉InterTAN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江苏医药,2011,37(14):1661-1663.
[9] Harris WH. Advance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e metal-backed acetabular component[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4(183): 4-11.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132-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体的多发疾病,如果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不仅有很多并发症,而且病死率也很高,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解剖锁定钢板、PFNA等。本次研究重点对比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7.8±0.9)岁。观察组中女19例,男21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54岁,平均(68.5±1.2)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都接受胫骨结节牵引,进行肾功能、肝功能、心肺功能的详细检查。
1.2.1 对照组 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手术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患者取仰卧,切口选择大粗隆下10 cm到大粗隆上方2 cm的部位,切开一个切口。其次,进针点选择在大粗隆顶点下方约2.5 cm处外侧皮质,通过股骨颈干角定位器的引导,将导针置入并且将其固定。另外,导针正位要与股骨颈长轴平行,导针侧位处在股骨颈长轴的中央。最后,在攻丝和扩孔之后拧入螺钉[1]。螺钉的长度是导针打入长度减去超出股骨头骨质的长度,再减去10 mm。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引流管,同时固定好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 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引床上,患肢持续牵引,同时垫高患侧臀部,在C型臂透视下复位。手术切口取大粗隆上约5 cm的位置,长度约5 cm,充分暴露大粗隆的顶点,将大粗隆的顶点做进针点,C型臂透视下,在髓腔内置入导针,此外,把防旋型股骨近端内钉的主钉顺着导针插到股骨髓腔中去,然后将导针拔掉。在股骨颈内打上导针,需要注意的是,导针的正位是股骨颈中心下面,而导针的侧位是股骨颈的中央。另外,在皮质的外侧上施行开槽,螺旋刀片顺着导针打入,到达恰当位置后,螺旋刀片要顺时针旋转,并将螺旋刀片锁定,然后安装好尾帽和远端锁定螺钉。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引流管,同时固定好引流管,并缝合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牢固,可以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后对比量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包括髋内翻畸形、骨折延迟痊愈、螺钉穿出等[2]。
1.4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手术结束后的治疗效果可以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差、良、优。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度高达110°以上150°以下,而且没有出现外翻畸形或者内翻畸形,骨折完全痊愈,股骨头没有出现坏死的情况,下地走动没有疼痛感,可以将其治疗效果评为优;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度达到90°以上110°以下,出现轻度的外翻畸形或者内翻畸形,骨折没有完全痊愈,股骨头出现部分坏死的情况,下地走动没有疼痛感,可以将其治疗效果评为良;当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度在90°以下,出现重度的外翻畸形或者内翻畸形,骨折延迟痊愈,下地走动有疼痛感,髋关节的功能未能恢复,可以将其治疗效果评为差。有效=优+良。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结束6~9 d后就可以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的4~5个星期内才能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
表1 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手术出血量(ml) 术后并发症 例(%)
对照组(n=40) 74.00±23.30 398.4±105.6 10(25)
观察组(n=40) 51.00±11.80 185.4±65.2 2(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差 良 优 有效
对照组(n=40) 10(25) 8(20) 22(55) 30(75)
观察组(n=40) 2(5) 6(15) 32(80) 38(9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疗效不佳,现多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解剖锁定钢板、PFNA等。本次研究重点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效果。
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有很多优点,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首先,动力髋螺钉的固定方法非常牢固,拥有动态轴向加压的功能,对于骨折的固定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对于断面愈合具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其次,动力髋螺钉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抵抗内翻力和剪切力。但是动力髋螺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动力髋螺钉手术造成很大的创伤;其次,动力髋螺钉容易引起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动力髋螺钉是固定在股骨外侧,由于弯距很大,力臂很长,一旦内侧出现骨受损,容易出现并发症,包括压缩内侧皮质、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股骨头被切割等。另外,固定动力髋螺钉后,通过股骨粗隆间外侧和股骨颈钉的负荷传导作用在大粗隆外侧的钢板上,使钢板固定的效果降低了。大量资料显示,在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动力髋螺钉的固定方法优势相对明显[4]。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是一种理想的髓内固定方式,这种方法在治疗中引起的创伤相对较小,出血量也相对较少,而且固定的比较牢固。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是相对移动的,因此弯距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负荷,因此抗内翻畸形能力和抗剪切的能力都很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优点有很多,传统的固定方式是使用螺钉固定,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却使用螺旋刀片固定,螺旋刀片的面积较大,没有锁定的螺旋刀片能够压紧松质骨,很好的镇压了骨质。而且,相对于动力髋螺钉,螺旋刀片和骨质的接触面较大,因此螺旋刀片的支撑力较大。另外,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只需要使用一枚螺旋刀片,操作相对简单。此外,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主钉是空心的,因此需要一个小切口就可以了,因此进入髓腔的导针比较容易操作,创伤也很小,遵循了微创原则。大量资料显示,在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是高龄患者治疗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固定方法优势相对明显[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手术结束6~9 d后就可以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的4~5个星期内才能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另外,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其中髋内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其中髋内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感染2例,患肢缩短2例,内固定物断裂2例,股骨颈内螺钉切出2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1]黄昌富,周忠,付佳拥.DHS和PF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3(4):512-513.
[2]唐尚权,杨述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现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4):635-636.
[3]李志丹.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5(27):456-457.
[4]郝仕强,刘一凡,麦玉芳.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528-529.
[5]宋建治,肖少雄,徐礼森.PFNA、PFN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3(6):268-269.
[6]崔风国,丛皎,李国顺.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6):471-472.
[7]胡晒传.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1):57-58.
[8]张俊,宋飒,蒋,等.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781-782.
[9]曹华,张俊.两种方法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40-41.
[10]周骏武,匡文忠,胡召云,等.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8):1001-1002.
[11]刘桂发,王晖.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7):50-51.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 PFNA DHS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日益增多,而股骨间及粗隆下骨折的治疗仍欠满意。高龄人群多伴有内科疾病,脏器储备功能不足,牵引等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高且骨折畸形愈合。故我院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为了解两种术式的利弊,更好地掌握适应症,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了两组病例并进行回顾分析,对术式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及DHS组,PFNA组96例,男37
例,女59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3.4岁。左侧41例,右侧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按A.0/ΑSLF(1):Α1型33例,Α2型24例,Α3型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1例 按Sein―Sheimer分型(2):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6例,Ⅳ型5例,Ⅴ型3例。DHS组90例 男 36例 女54例 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1.2岁,左侧40例,右侧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按Α0/ΑSLF分型:Α1型21例,Α2型19例,Α3型1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8例,按Sein―Sheimer分型Ⅰ型18例,Ⅱ型14例,Ⅲ型8例,Ⅳ5例,Ⅴ型3例,术前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Ⅱ型糖尿病,呼吸内科疾病25例。
1.2手术方法
DFN组:麻醉后患者仰卧牵引床上,上身向健侧外展10―15°(或者内收患肢10―15°)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后,取粗隆顶点上方纵行切口,进针点为大转子顶点或稍偏向内侧,首先插入导针,插入困难时沿导针充分扩髓,插入主钉,透视后主钉位置满意,股骨颈内插入导针,安装并锁定螺旋刀片,然后安装远端锁钉。DHS组:麻醉后患者仰卧位于牵引床上,患肢伸直外展牵引,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位置满意后,沿股骨大转子顶点向远端做一大约10―15cm切口,通过分离远筋膜及肌肉使股骨大粗隆及股骨上段暴露在C型臂X线机透视及导引下在股骨粗隆下2cm处放置角度定位器(常用135°),然后经定位器钻入导针,沿导针插入主钉拔出导针,然后测深,扩孔,攻丝,安装螺钉及套筒钢板,拧入尾钉。
1.3术后处理
①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3-5天,伤口常规引流48-72小时。②术后第一天行等长患肢舒缩训练及健肢主被动活动。术后1-2周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练习行走,6-8周后摄片视骨折愈合情况改单拐直至正常行走。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PFNA组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DHS组8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骨不连,内置物断裂。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4.5个月,DHS组4.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折复位不满意:PFNA组2例DHS组2例。股骨头切割PFNA组无,DHS组1例。内置物松动(拉力钉滑出)PFNA组1例,DHS组2例。股骨颈旋转:PFNA组无,DHS组2例。PFNA组的平均切口长度为9.1cm小于DHS组的15.8cm而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PFNA为代表的内置物,该方法对于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置物。可牢固的固定股骨头和股骨颈,防止骨折端旋转。防止内侧支撑缺失后骨吸收导致的塌陷,内翻畸形及内置物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适用于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适用于不稳定型骨折及合并骨质疏松者。仍有一定并发症如股骨头穿出等。另一种为以DHS为代表的内置物,该方法在复位及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使两骨折端靠拢产生静力加压作用。DHS现为治疗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但该系统存在相对不稳定,抗旋转功能弱,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的拉力切出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患者早期手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骨折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充分的术前评估,准备和术后的规范功能锻炼是保证骨折顺利恢复的关键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