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坪山新区城市化依来,社区集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政策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探索一条既符合时势发展要求又契合社区发展实际的路径,是社区集体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审视和探寻坑梓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必须置身特区一体化与坪山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重要背景,加快集体经济管理与运营体制机制的创新,着重在转变发展思路和探索多元经营上寻求突破。
第一、体制政策
首先要把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与社区综合党委、工作站、居委会从机构设置、人员、职能、账目、经费等方面严格划分开来;并且要理顺好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职责和关系,明确社区工作站就是办事处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承担社区公共服务的职能;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剥离社会管理职能,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这是体制机制突破的基本方向。关于现阶段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社区股份公司一旦剥离了社会管理职能,即意味着社区股份公司就无需再承担公共管理费用支出的义务,但是市、新区财政能否全盘承接此笔费用,需要慎重考虑。据坪山新区发财局“以2009年实际支出数为测算基础”统计,社区一年经费支出约为1.3亿,这对于深圳市、坪山新区财政而言也无疑是多增添的经济负担。二是坪山新区的集体经济开发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化路程还有很远的路程,还有相当艰巨的土地整备等中心任务,如果社区股份公司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缺乏政治因素的制衡,那么势必影响党委政府决策在基层的落实成效。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可考虑每年推出一至二个条件成熟的社区进行试点,再着手推广,逐步释放改革压力,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实施财务相互独立核算制度,健全集体资产的管理机构,做到制度健全,监管到位,为改革做好准备。
第二、技术政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涵养是破解土地、资源及人口紧约束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坑梓社区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可考虑做大做强物业经济,注重促成现有物业的转型升级,从单一的收租型向可以提供专业物业管理与服务的路径转变;另一方面,抢抓坪山大开发大建设的历史机遇,介入发展投资风险较低的实业经济,逐步实现从“物业经济”单腿走路向“物业经济与实业经济”双腿走路的模式转型。在技术要求上制定相关政策能对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如宝安区2009年就制发了《关于扶持股份公司发展的指导意见》,内容涉及土地利用、旧屋村和旧工业区改造、实业投资、物业管理和服务、交流与合作等方方面面,极大推动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技术方面的政策制定重点要做到四个引导:一是引导社区集体经济对那些建成年代较为久远的破旧厂房实施功能再造,以提高物业的收益水平,切实利用好每一块地,投入到新型的集体经济中来。二是引导坪山新区社区集体经济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等形式,结合公司所在片区的产业规划及功能定位,开发建设一批投资风险小、管理经营难度不大的商住酒店等实业项目。如老坑社区可以利用毗邻新区中心区的地缘优势,可考虑合资或合作开发一批高档酒店项目,吸引投资者或者由政府投资建设,不仅能吸引外来人员的人口流动,增长经济,也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做改善;再如秀新社区地处圩镇中心,可考虑合作开发中心商务项目等等,把经营方式放远,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引导社区集体经济以土地入股或利用征地资金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参与新区工业园区的物业开发,及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配套性生产服务,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展开经济发展铺开一条更加广的道路。四是引导社区集体经济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对旧屋村或旧工业园区进行合作旧改,改善被拆迁户的居住条件,加快城市面貌的改善和产业升级。
第三、财政政策
要加快坑梓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就必须在政策与资金方面有所突破,重点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建立政府财政补贴与社区集体经济共同负担户籍居民社保的保障机制,并减免土地税、房屋出租费等相关税费,通过让利于民,让居民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二是建立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机制,帮助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走出当前困境。一方面,对各社区现有出租厂房及工业企业,相关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在企业年审、土地办证等方面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在引导优化产业升级和土地整备的过渡时期,对社区集体经济的厂租收入实行财政补贴,确保社区集体受益不受损害。三是加快整备社区集体土地资源。在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工作人员还专题对各社区经济合同进行了核查清理。审查数据表明,辖区各社区违规签订需要取消的土地合同共145份,涉及面积约133万平方米,金额约3亿元。政府可考虑利用政策或资金杠杆,将这部分土地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实行集约高效利用。四是将社区股份公司长期承担的城市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剥离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转型打牢基础。
[关键词] 社区经济 经济增长点 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倡导发展运动后,世界各国的社区发展运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从以美国的经济发展为领头羊的新经济形态来看,社区经济的优势已展露无遗。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意识却萌芽较晚,在传言,人们只知道有单位而不知有社区,只把社区当作单纯的居住的场所,而很少将其看作社区成员的一种利益共同体予以关心和关注;就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而言,社区只有服务功能和社会控制、管理职能,至于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则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事,社区则处于被动地位,无所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在当前形势下,社区服务业更是作为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产业。特别是社区体育这种最受大众欢迎的社区服务业。可以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为多种经济形态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为启动和完善住宅消费市场提供更现实的购买动力。
一、社区体育消费的差异性
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以及对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地增大。社会发展趋势,决定了体育健身事业在我国社会综合持续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基础和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是关键环节。
在经济基础雄厚、体育意识较强的欧美国家,体育健身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占有家庭消费的相当比重。消费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必须通过消费保持生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创造能力。消费是满足人们生存活动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也是社区体育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依据。
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1.带动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社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既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第一产业中极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社区体育以其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服务为中心,以健身、娱乐消费为特点。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质量大为改观,人们的体质在增强,技能在发展,心理状态在改善,余暇生活趋向健康和充实,人际关系得到建设性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体育事业统计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1994年~1998年,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消费增加了115%,1998年的城市社区体育消费额是1994年的2.1倍,达到1000亿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城市的社区体育已成为提高城市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也就成为社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社区体育服务成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解困措施之一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再就业人员来说,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社区服务业,而社区服务业中体育服务市场最有前途。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内容而成为服务性经济,也就是说,运动健身、娱乐观赏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发展体育产业的权力。
3.社区体育服务对推进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启动住房消费市场起积极作用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决策。据统计,在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而消费则占一半甚至更多,其中住房消费成为政府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要想加快城镇经济商品化改革步伐,启动住房消费市场,必须抓好居民住宅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发展社区文化和各项事业,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健身运动、娱乐、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三、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体育,体育促进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这既是已往社会实践中可以观察到的规律,也是对社会生活建设未来建设的合理预期。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当口,强调社区体育建设,对促进社会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社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中体育消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合理引导。(2)运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社区稳定特色的合理形成。其中包括:中青年男子和妇女运动形式的稳定特色;老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儿童、少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婴幼儿体育的启蒙和开发;社区之间或社区内运动竞赛的组织和管理。(3)资金投入的长短流程与习俗和体育馆等硬件建设发展的合理引导;(4)社区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建立与发展,包括业余体育服务人员的因时、因机培训和专业体育工作者及专业体育服务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05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宝天高速
中图分类号:F28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宝鸡—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宝鸡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亚欧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毗邻天水,在这一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宝天一体化,也就成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建设宝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处于一个纽带位置,它通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来刺激流通,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又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刺激其它部门扩大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由于秦岭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运输就成了关天经济区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规划关天经济区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这一瓶颈障碍。在2009年以前,宝鸡至天水这一路段是新丝绸之路上唯一没有开通高速公路的路段,从东向西行驶的汽车每每到此,只能沿国道缓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宝天高速公路经过建设者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这段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66.96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作为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东西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天高速公路在促进关中—天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术的流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力竞争,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宝鸡又称“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40个,在陕西省内仅次于西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天水素称“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闻名全国,有麦积山、水帘洞、石门山、仙人崖等旅游景点。宝鸡和天水均处西北内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宝天高速的建成,改变了宝鸡、天水之间除了陇海线外没有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宝鸡、天水两地拥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资源,如佛教资源(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三国历史遗迹(宝鸡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共同旅游项目,实现双赢。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使社会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会越来越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交通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即通过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投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还要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财政压力大,从而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交通运输带来环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人为的破坏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物种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拓展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体制,灵活运用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交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2007年,宝天高速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立了“宝鸡市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资金信托计划”。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2007年第32期理财产品所有资金认购,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人民币29,999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宝鸡市宝天高速(陕西段)建设工程项目。
2.秉承环保理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续发展,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应该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绿化,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宝天高速公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专家意见,选择了地质情况相对较好、又能最大限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南线走廊带,避开了自然风景区,保护了沿线景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查,科学地选取三叶草、鸢尾、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作为路域绿化的主要类型。
交通运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它极大地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方中,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12(6).
1、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
1.1认识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新的服务理念滞后,表现为经营管理理念不到位,个体服务态度生硬、治疗技术缺陷仍时有发生,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趋激烈。同时,部分社区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也有盲点,大部分群众经济状况一般,一味追求价廉药品,一方面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对小的社区卫生服务门诊的资金运营带来诸多困难,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医疗卫生属于公益性、福利性事业,但政府补偿机制还没有到位,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卫生机构本身将无法生存和发展。目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向,只能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前提下,为社区群众提供综合、可及、连续、经济、方便、有效、基本的卫生服务。
1.2政策问题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改革基本未涉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感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补偿机制不到位、卫生资源配置失当[1]、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规范使经济补偿没有合理的依据[2]。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与补偿经济政策的乏力,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将无法生存和发展,迫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重医疗服务“侧支循环”,从中汲取“养分”,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发展。这样,势必削弱其他服务功能,违背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和初衷。目前,“以医养防、以药补医”实际上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对政府补偿不足的补充[3],也就是医院在业务收支中临床医疗结余弥补预防经费的不足,以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医疗收支亏损,社区卫生服务如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发展将受到相当程度的阻碍,因此,必须进一步突出政府行为,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彻底改变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养防、以药补医”的主体服务模式,建立政府购买预防保健,合作医疗购买基本医疗,社会购买延伸服务的“三买”机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支付形式,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体现价格低廉,服务便捷、有效。原村卫生所转制而来,还是新设置的单位,均没有摆脱旧有医疗模式的影响,单纯开展医疗行为的现象广泛存在。
2、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前景的探索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和认识,为了使其进一步发展,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中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一些初步探讨。
2.1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政府层面,主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政策宣传,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进而达到探索根本改革医疗体制,实现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目的。把其真正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列入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新闻媒体方面,主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德政民心工程,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相关政策做专题宣传,使人民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和配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
2.2进一步突出政府行为,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
“以医养防、以药养医”是对政府补偿不足的补充,实行医药体制改革后,建议政府在可能财力下加大对医院的财力补偿,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真正使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居民的守护人。作为医院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并重点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根据医改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和主攻目标。
2.3进一步完善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要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优胜劣汰、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运行机制。短期速成和集中脱产学习方式相结合,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全科医学知识,并广纳人才,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整体素质。
2.4进一步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分析、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对社区卫生服务带来很大的需求和新的课题。一要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归口管理问题。二要在家庭保健合同、户籍制家庭医生、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服务模式上不断探索发展,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实行不同的服务新模式和新方法,如家庭照料、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等。三要对社区的重点人群,如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精神病等慢性病病人,建立基础信息资料,实行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四要在服务方式上采取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公卫医师组成的团队服务,以块为主、分片包干、明确条线、责任到人,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全面推进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斌.社区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1)
从内部而言,主要是因为大量依靠投资、外贸的传统发展模式的缺陷在国际金融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逐渐暴露,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投资效益下降、环境污染、通货膨胀、地方政府债务迅速增加、资产泡沫形成等问题,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挤出GDP中的水分,并做好准备经历“阵痛”。
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只要调整成功,经济发展后劲仍然很足,到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依然可以实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现代服务业,而金融服务业则是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谈到金融,必然要提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密不可分。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如果说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那么虚拟经济就是经济中的软件。实体经济的基础不好,只做虚拟经济,就会导致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结果,最终导致虚拟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
这些年来,美国实体经济的比重从81%下降到了42%,已经下降到一半以下,所以现在美国号召“制造业回归”,希望恢复美国的实体经济优势。中国实体经济比重从87%下降到了71.5%,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实体经济不划算,不如去做虚拟经济,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状况。当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比重还会下降,但是不应该下降太多。
我们要注意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比方说股市,股市是虚拟经济,它本身并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好的企业股价的上涨,可以使它通过比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而业绩糟糕的企业,则会通过市场选择被淘汰。但在我国,股市并没有完全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思维;情境创设
幼儿处在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指南》强调幼儿应在操作、体验、感知中发展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多维互动的、立体化的数学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有效学数学,以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做中学――设境操作,引发互动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获得认知的。可见,环境对幼儿可以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创设一个能和幼儿互动的数学教学情境,对教学有一个辅助作用。由于幼儿天生好奇心强,容易为新的事物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要种类多、数量多、有层次,多为幼儿提供易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供幼儿直接操作感知。如各类种子、纽扣、纸杯、瓶子、小棒、小勺等生活用品及废旧物品都可成为幼儿探究、感知数学概念的材料。很多教学内容还可用充足的玩具来替代,如用数量充足的雪花片、小积木进行认识颜色的教学,还可用来练习排序、集合、分类等;利用图形拼合,让幼儿来拼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看谁想出来的方法多,幼儿在摆弄、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反复地观察、求异、再观察、再求异,促使幼儿改变原有的组合,进行新的组合,不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同时感受到创造的乐趣。
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还可在场所上有所突破,把幼儿周围所有能利用的东西充分运用起来,变单一为多种、变平面为立体,让幼儿在玩、拆、装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动手、动脑去探究问题,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知识。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爱玩水的特点,在盥洗室开展“水贴画”游戏,利用吹塑纸边角剪成各种几何图形供幼儿自由拼贴,幼儿会从开始无目的简单地拼贴、排列,到后来能根据图形的特点拼贴、排序、分类、比较大小及加减运算;把阳台、走廊布置成“迷宫”“几何图形格子”等供幼儿认知探索。幼儿在这些操作化的互动数学情境中,通过做、玩、画、剪等多元化的活动,获得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序列关系等逻辑关系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在亲身感知、主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生活中学――感知体验,亲近数学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这需要教师时刻做个有心人,利用生活的各环节,引导幼儿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应用数学。如:早间的点名报数;分点心时练习点数或点心形状的辨认;进餐时餐盘、匙子的点数与对应;各重点时间段中对时间的认知;利用环境找数字、图形,比比大小、粗细、长短等等;《天气预报》活动中对日历、星期的认知以及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都可用数字、图表、符号进行记录……
教师还可设计具有规则暗示功能和自检功能的标志,运用数学帮助幼儿培养和体验规则,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幼儿实现自作、自我调整。比如:为规范整理幼儿个人物品,笔者要求幼儿按照颜色、形状、数字和物体的特征对应摆放,这既起到引领作用,又可巩固应用数学知识,而且幼儿还能在主动发现、探索学习与自我检查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三、玩中学――游戏激趣,快乐学习
游戏既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途径,也是数学教学的方法。游戏能让枯燥的数学活泼生动起来,更能让幼儿快乐地获得数学经验。幼儿在游戏中,会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开展趣味智力训练、情节性数学游戏、口头数学教学游戏及竞赛性数学游戏等,可以通过情境式、语言式、操作式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
借助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如:通过打电话、买衣服、发礼物、实物分类等游戏,可以帮助幼儿积累排序、对应、分类、数数、图形认识等经验,使常见的材料被赋予很强的趣味性。幼儿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数学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例如:利用区角游戏,通过“玩钓鱼”游戏教幼儿将钓到的鱼按大小进行分类、按数量进行对应;玩“娃娃家”的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等活动,理解“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概念,提搞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通过系列操作,幼儿能在“玩”中增长知识。
总之,幼儿在园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只要教师能稍加点拨,幼儿便会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作为幼儿的数学启蒙者,幼儿教师要继续以《指南》为指导,继续关注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使幼儿园的数学真正做到高效。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实现途径
一.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程度高低的特征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实现了旅游与社区的一体化发展,也就是说旅游的发展与社区及其居民彼此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程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在Regina Scheyvens(1999)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程度高低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表1.1)[1]。该分析是在以往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得出的,可以为相关机构指明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有效方法,也可以为社区及旅游发展机构在实现社区高度参与旅游发展的目标过程中提供一种评价模式。
二.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目标
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协调、健康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目的地社区及其居民的参与,离开社区及其居民的有效参与,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就成了空话,就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一)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的实现是任何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的根本和前提[2],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前提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乘数效应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而社区参与在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是更好体现旅游经济效应的重要保证。
衡量某一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前景程度如何更多的是通过衡量该目的地旅游发展给社区及其居民所带来的直接经济影响体现出来,如:旅游开发是否增加了当地及其社区的经济收入、增加收入的程度如何、是否给当地社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否让社区居民都能够平等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等。而社区参与到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要更好的增加当地及其社区的经济收入、给当地社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目的地社区及其居民都能平等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带动诸如交通、娱乐、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好的提高当地社区及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上述方方面面就是社区参与到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目标。
(二)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社会文化目标
旅游的开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社区及其居民的传统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其中的影响既有消极又有积极的影响,而社区参与到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目的就是尽量的减少或避免消极影响,更好的发挥旅游开展对其社区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展的过程就是目的地居民与客源地居民文化接触的一个过程[3],在这一过程中客源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必然会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先进的社会文化会对目的地社区的社会文化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目的地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文化已经与时代相脱离或者不太合理时,他们就会在保护传统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试着去改变自己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地方。当然,在目的地居民与客源地居民接触的过程中,一些腐朽的文化也会对一部分社区居民产生消极的影响,如:过度超前消费的观念。这一部分居民就会认为自己勤俭节约的思想太过老土,而一味的去仿效外来游客铺张浪费的做法,这就与社区传统文化相背离。因此,社区参与到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让社区居民感知到必须在保护社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传承和发扬自己所特有的文化。
(三)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目标
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目的地社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而这与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中的保护目的地社区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永续利用的环境目标相背道而驰。
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就是使社区赖以生存的和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依托也即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4][5]。目的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影响到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所持有的态度,影响到社区居民正常的生活、生存环境,最终会影响到旅游业的顺利开展、影响到旅游业与社区实现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在任何一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必须通过居民参与的过程来提高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从而实现旅游与社区的一体化发展。
三.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实现途径
实现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不是一个简单而单方面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实现过程,要使这样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永续发展,其途径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本文界定的实现途径主要是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去探讨和实现。具体而言,社区居民在参与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其参与性。
(一)社区参与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旅游业的发展会增加旅游地社区的经济收入、增加社区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等,旅游业这些显而易见的经济贡献与社区参与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特别强的行业,社区的参与可以使社区内的各相关利益群体获得一定的收益,调动各相关利益群体的积极性。社区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包括:鼓励社区居民以个体经营的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如开办农家乐、经营宾馆、餐厅等;基于社区的车辆等交通服务、导游服务;给当地当地社区居民提供优先就业的机会;建立社区居民的合作组织,而该组织的成员应该包括绝大多数社区居民。
(二)社区参与社会传统文化的维护
社区的首要属性是社会性。旅游的发展不仅会破坏和污染旅游地环境,而且对当地社区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异化作用,导致社区居民对自身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社区传统文化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会削弱社区居民对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就会出现社区解体的危险局面。因此,旅游地社区担负着传播和传承社区传统文化的重担。社区参与社会传统文化的维护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对社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媒体、舆论等多种途径强化社区居的文化认同感;鼓励社区居民制作具有社区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从事传统文化的表演等。只有这样,旅游地社区居民在与外来人员接触的过程中才会以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去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在保护社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促进社区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
(三)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旅游地是其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而对于旅游者来讲,旅游地虽然是其暂时的居留地,但旅游地环境质量如何已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差的旅游景区对旅游者不会形成多大的吸引力。因此,旅游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社区及其居民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旅游地环境与资源就成为社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旅游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不仅需要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目的地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的保护主要内容包括:社区组织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聘请社区居民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让社区居民有更多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的机会,提高社区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成立专门的组织让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环境进行监督,并能够参与到环境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旅游地的环境永续的被旅游业利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拉动旅游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目标。
(四)社区参与旅游规划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社区居民的参与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却是处于一种被忽略的地位。而当前在一些旅游景区,尤其是发展比较落后的旅游景区,旅游规划也只是由政府单方面的制定,往往没有考虑社区居民的参与,这就造成社区居民对旅游规划采取抵制措施,使得规划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最终阻碍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旅游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把社区居民的主体优势发挥出来,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才能够在居民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并最终实现。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制定旅游规划时要成立专门的代表社区居民利益的机构,社区居民能够通过这个机构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实现旅游业和社区双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Regina Scheyvens.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45—249.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8.
[3]唐铁顺.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17(2):145—149.
[4]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17(2):38—41.
[5]潘九玲,李久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4):38—41.
[6]卞显红,沙润等.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71—76.
[7]宋章海.试论社区参与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62—65.
关键词:基础设施;村庄环境;城市发展新区;北京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28-03
一、加快城市发展新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北京市人均GDP实现1万美元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是重点,城乡差距的缩小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北京提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世界城市之际,首先必须厘清城乡差距的具体问题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村环境及基础设施水平仍然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仍然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1~3]。农村基础设施是北京市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农村基础设施,应针对现有问题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配置标准[4]。在“十二五”规划初期,对于几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更加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切实改善农居环境水平和资金配置效率。城市发展新区是城乡结合的中间区域,其发展进程对北京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和建设世界城市至关重要。城市郊区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优化市郊基础设施布局对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5]。房山区是北京城市发展新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区域,受地势地貌和区位等因素影响,其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本文利用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结合实际调研,以房山区为例研究探讨北京城市发展新区的村庄基础设施问题,以期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及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是首都西南枢纽、友好产业新区、山水文化名城。全区总面积2 01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91.2万。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2/3。房山区是十个远郊区县中农业人口最多的,50多万农民,42万亩耕地,农业比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房山依托资源优势,一直保持着经济强区、郊区老大的地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房山区划归城市发展新区,实际上兼具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双重功能。平原、丘陵地区将成为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成为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山区则承担着首都西南生态屏障、为首都养肾润肺的功能。据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房山区六成以上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户增加,单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减少,农作物种植业为农业生产经营户的主导行业;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家庭设备现代化状况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而就首都地域之间村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及水平来说,京西南总体落后于京东北,房山区在京西南又处于中下游水平,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人均占有量不仅低于京东北,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水电气热集中供给能力较差,村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普遍不高;受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过境交通等因素影响,环境质量一直难有明显提高。以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实际上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村庄内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应用指标综合评价法,重点分析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包括饮水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设施、厕所设施、医疗和文化设施等,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指标选取及分级是根据农业普查来设计的,评分赋值是结合一些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的意见,按照分等定级办法给予指标评分。每项设施水平满分为10分,每项设施评分取平均值,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满分为100分。
三、房山区村庄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房山区所有村庄各指标进行赋值评分,其结果为:有71.8%的村庄得分达到60分以上,而在80分及以上的村庄为7.3%,28.1%的村庄低于60分,还有1.5%的村庄低于40分。由此可以看出,房山区在过去几年中,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达到好或较好水平的村庄的比例仍然还较少。
基于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房山区村庄各项基础设施水平(如表2所示)。房山区村庄在饮水、道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大多数方面,如厕所、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都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厕所设施水平较低。房山区现在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庄无公共厕所设施,已建成水冲式厕所的村庄仅占38.1%,30.1%的村庄仍在使用旱厕。公共厕所的建设更是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景观。
2.污水处理设施水平很低,雨污混排严重。房山区现在仍有多达一半以上的村庄是无序排放污水,33.1%的村庄雨污混排,仅仅只有6.1 %的村庄实现了雨污分排,并且近90%的村庄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这些都造成了村庄在雨季雨污混排,污水横流,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居环境景观。
3.垃圾封闭式收集集中处理水平低。虽然房山区各村庄基本都配备了垃圾集中密闭收集设备,但垃圾实现封闭式收集集中处理的村庄只有38.7%,47%的村庄采用的是露天堆放集中处理的方法,另外仍有14.3%的村庄不做任何处理、随意堆放垃圾,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形象。
4.还有不少村庄距离医院或卫生院过远,医疗设施较为缺乏。医疗设施作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房山仍有54.5%的村庄距离最近的医院或卫生院超过2km,同时,有14.1%的村庄没有设立卫生室,15.8%的村庄没有具备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这些都给农村居民就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文化设施水平严重滞后。根据普查结果,在房山,仅有5.4%的村庄内建有中学,仍有58.4%的村庄距离最近的中学超过2km,这给村民子女接受教育带来了相当多的不便。此外,有41.1%的村庄没有建设图书馆、文化站,43.3%的村庄没有任何藏书。
此外,根据实际调研,许多村庄基础设施初始水平较高,而后期管理水平很低,甚至无人管护,严重影响基础设施的利用效果。比如,垃圾密闭式收集箱设置,但清理不到位,垃圾不入箱,垃圾箱破败损坏、脏乱差现象很普遍;卫生厕所建设后管理不到位,无水无电,厕所无人清洁,以至卫生厕所依然是“旱厕”水准;污水排放管网破损,许多家庭生活污水依然自由排放,污水横流造成的环境脏乱差现象也十分普遍。
四、结语
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房山区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在饮水、交通和道路方面。但是在公厕、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仍明显滞后。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制约了房山作为北京的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发挥其应有功能,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北京市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新区,往往承载首都发展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外移的产业和人口,由于距离城市核心区较近,生活成本又较低,故房山区等发展新区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外移人口和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环境设施的建设规划要超前,要与北京城市化发展速度相一致。同时,加快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尽快将大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构延伸到平原、丘陵地区的农村,在地处相对偏远的山区,在当前条件不许可前提下,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财政倾斜,建设专项资金,按照田园式的基础设施模式建设与管理,确保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素洁.“十五”期间北京城乡差距与农村内部差距分析及对策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06,(3).
[2]彭文英,张强,赵秀池,等.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现状评价[J].建筑经济,2009,(7):19-23.
[3]叶齐茂.京郊百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实与追求[J].北京规划建设,2006,(3):33-35.
(一)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是社区体育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出现社区体育,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社区体育发展较晚,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虽然在许多城市建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街道社区体协,但现有街道办事处工作职责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有关体育方面的职责,社区体协也没有明确的法规条款,社区体育的管理比较松散,结果造成下属活动性组织工作效率较低。从管理学角度而言,一个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率高低对于社区体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是社区体育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其管理体制将有利于社区体育的有序循环。
(二)社区体育经营管理与实施终身体育的辩证关系
目前,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中国,社区是一定区域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区域,在此进行体育活动易与生活结合起来,故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本途径,如果社区体育发展不好,终身体育战略必然受损,导致人口素质下降,进而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为了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必须提高社区体育经营管理,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并加快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等等。
(三)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有利于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在我国,25―50岁年龄的青壮年约5亿5千万,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部分人是社会建设的栋梁,国家不仅需要他们的知识、本领和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根据调查,这个年龄段大部分人群对健身存在着错误意识,具体表现在:一是“年轻意识”上,认为自己现在年轻,锻炼身体无关紧要,锻炼身体应是老年人的事情。二是“家务劳动即是健身”,用做家务来代替体育锻炼是目前多数妇女的观点。三是停留在“医药健身”上,认为锻炼身体无所谓,只要进食补药就能健身。
以上观点都严重影响国民健康。严格说,这是关系到人和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因为健身和工作一样,也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只有提高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效益。因此,要教育、引导一个人一生从事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首先必须要把人们从居住房间内请出来,引向社区活动中心,这就需要加强社区体育的经营管理,把对各种健身方法的宣传作为社区体育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才能消除居民不正确的健身意识。
二、中国社区体育经营管理现状
(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有两种:社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社区体协。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表现为两个层次、三条系统的特征。两个层次,一个是街道办事处层次;另一个是居委会层次。三条系统中,第一条系统是街道社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负责以各居委会为单位的居民体育,对所属居委会以行政手段,安排各居委会参加社区各项体育活动。第二条系统是社区体协负责以辖区机构为单位的职工体育,需要辖区单位参加协作。第三条系统是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社区体协共同管理的体育活动站,开展以体育爱好者为对象的社会体育。由此可见,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纵向结构。结果导致政府部门成为社区体育决策主体、组织主体甚至是参与主体。很多所谓的“大型”体育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大多是被动参与。从长远角度看,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很难达到“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享受”的理想效果。
(二)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并缺乏办大众体育的经验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城乡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差别较大。据调查:我国多数管理者是由身兼多职的管理人员兼任或聘请离退休人员担任,这就很难让管理者在社区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指导者队伍正在形成,已开展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并对社区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等等,但由于刚刚起步,社区体育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缺乏办社区体育的经验,使得社区目前的多种体育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加上社区体育活动中,参加人群年龄不一,体质不一,爱好不一,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几乎成为零,这严重阻碍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兴趣。
(三)城市社区体育基层组织管理不能充分发挥职能
城市社区体育的经营管理体制,主要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对本辖区社区体育具有组织、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但是,街道办事处又不可能直接面对辖区内的所有体育活动组织进行日常管理和具体指导。这充分说明了此种组织管理不能充分发挥职能,结果直接影响我国社区体育良性发展。
三、发展对策
(一)实行“官办分离、政事分开”政策,逐渐转变经营管理体制
改革目前社区体育经营管理的两个层次、三条系统的特征,一是政府分权,向层次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转变,比如可以成立街道――居委会――楼组――家庭纵向结构的组织体系;成立民间社团组织等等,实现社区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机制。二是重心下移,转变管理职能,即由主办转向主管,从宏观角度管理社区体育,包括社区体育发展规划、社区体育资源等,日常的管理权则应交于基层组织,建立以公益性为主体的多元化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等。
(二)规范化社区体育指导配备和培训
规范化社区体育指导配备和培训指根据实际工作量和指导对象数量,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配备比例及岗前培训。在培训目标上,以社会需求为着眼点,明确不同类别、级别、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能;在考试制度上,建立统一水平考核制度;组织管理体系上,国家确认体育指导员是一种新的社会职业,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各体育院校由于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社区多数体育管理者由身兼多职的管理人员兼任或聘请离退休人员担任的尴尬局面,促进社区体育健身运动地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基层组织管理
[关键词]区域发展;顶层设计;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体育担负着传统的强国和健身两大使命。2008年奥运会以后,政府和公众对体育的聚焦点逐渐发生变化,体育在更多地区开始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结合,发挥其在一个地区中增强区域发展实力、增加区域幸福感的作用。体育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中,并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件。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也只有融入区域发展才能更有作为,因此,体育嵌入区域发展的路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对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并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体育与区域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专著3本,论文、报告等30余篇。
2.2.2逻辑归纳法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体育与区域发展的内在机理,归纳出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选择。
3结果与讨论分析
3.1顶层设计的含义
本文在体育和区域发展关系上使用了“嵌入”这一词汇,主要为了更形象地与顶层设计的工程学本意呼应对接。顶层设计最近几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在工程学中,顶层设计强调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1-2]
笔者认为,应用于政府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一词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政策的前瞻性。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很多政策的制定是后滞修补式的,顶层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避免这种事后修补,或者说把事后修补变为提前预防;二是强调政策的系统性。用更宏观、更系统的视野,做好社会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实现真正的和谐可持续。从上述两层意义讲,顶层设计应该是一个宏观系统。目前很多地方将顶层设计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时髦词汇,制定了很多部门发展的微观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这样的顶层设计多是地方与部门发展规划的翻版,缺少实际的指导意义。真正的部门顶层设计应该是嵌入式的,将部门的发展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整个顶层设计中的一个组件。体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突破部门设计的瓶颈,嵌入区域发展的大局才能有所作为。
3.2体育在新形势下的功能拓展
体育工作主要由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个部分组成。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育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加积极、全面的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体现体育工作的社会价值。
3.2.1体育的社会价值:从社会群体利益向人文本体价值
我国体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80年代末期,体育主要是以为丢掉“东亚病夫”帽子,重返奥运赛场,改善国家地位形象为目的,这时期的体育主要强调社会群体利益;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体育在增强国民体质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体育的目标以来,体育开始与旅游、休闲、文化、城建有机结合,公众开始更理性、更充满人文关怀地看待竞技运动,体育也不再纯粹以强健体魄为目的,而走向一条更注重用体育元素构建城市“诗意栖居”环境、用体育愉悦身心,寻求“心灵栖息”为目的的多元化发展道路。[3]
恩格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当前体育社会价值的延展与重构也正遵循了人的需求发展规律,最本我的生存开始淡化,享受和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2.2体育的经济作用:从计划体育到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计划经济时代,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计划的产物,体育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自我发展,可以称为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体育。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体育产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成为适应低碳经济和环境科学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在晋江、深圳等地,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聚集区蓬勃发展,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和辐射理论,从沿海向内地逐渐渗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和内生动力。[4]
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已不再仅是体育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体育已经像人体的血管一样,渗透到社会肌体的各个部分,形成一种规模巨大、构成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因此,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也非单靠体育职能部门能够完成,而是要嵌入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设计中,谋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体育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的良性互动。
3.3区域体育发展规划现状
除国务院对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外,目前在区域范围内,体育发展的各类规划基本还是由区域内省、市体育局制定。以中原经济区为例,中原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后,河南省体育局制定的《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是中原经济区内目前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最系统的规划。体育部门的规划存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少沟通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公用设施等方面缺少有效衔接。
另外,目前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多由政府、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完成,体育部门参与较少,造成在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关于体育的内容分量较弱且缺少系统性。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为例,也仅在第四部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的“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中,提到承接文体用品产业转移;在“文化支撑体系建设”中,提到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现代服务业等很多体育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体育依旧游离在区域发展的边缘。
3.4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
嵌入的本意是紧紧埋入或者镶入,嵌入式在生物科学和电子科学领域经常出现,用来描述一种组件或子系统与整体或者全系统的关系,这和顶层设计的工程学本意相互呼应。如何使体育有效嵌入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其方法和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笔者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4.1体育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是前提
体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和经济、科技、教育等其他行业相比,体育的位置还相对边缘,影响力也不够深远。因此,要将体育提升到关系区域发展的层面,体育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无疑是前提和基础。
(1)形成竞技体育的亮点,发挥竞技体育巨大的影响力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水平的体育文化,不仅是运动员技艺和才华的展示,担负着为国家、地区增光添彩的使命,同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高水平的竞技冠军常常作为形象大使,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世界冠军对一个区域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项目选择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发展和壮大竞技体育无疑是增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显示度的有效载体。
(2)形成全民建身的氛围,培养群众体育的广阔市场
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原经济区涉及人口约1.7亿,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历史和深厚的体育传统文化积淀。中原经济区体育人口众多,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当代体育运动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和自愿参加人数日益增多,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更理性,更相信科学手段的指导和监测,因此,群众体育不但直接关系一个地区民众的身体素质和社会氛围,更对扩大区域内需、拉动区域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
(3)推动体育产业的聚集,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由于关联度大、辐射力强、附加值高,具有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等功能,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原经济区抓住承接沿海地区体育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形成体育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不仅将带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制造和流通、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同时对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5]
(4)形成积极健康的地域文化,将体育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
现代生活方式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本质特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体育运动作为城市文化氛围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正成为吸引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的重要诱因和媒介。
中原经济区内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天下之中”等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少林太极文化的发源地。少林的禅与武,太极的柔与刚,根植中原文化的基土,也深入中原人民的血脉,不仅形成了中原城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时刻影响中原人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原经济区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抓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城市、体育与休闲紧密结合,将体育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6]
3.4.2加大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
在管理学中,有效的管理形式大多是矩阵结构,除了纵向的层级结构外,横向的部门联系系统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构扁平化成为一种管理的新趋势。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省市之间、省市内部各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建立上必将有新方法和新手段。体育部门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区域内体育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将体育发展规划与其他部门充分对接,在场馆用地预留、基础设施跟进、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等诸多问题上,与土地、城建、农业等部门提前沟通,提前谋划,避免体育变成体育职能部门的体育。[7-8]
3.4.3加强体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支撑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的新挑战。如何扩大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是体育职能部门实现角色转变和职能重塑的重大问题,体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无疑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体育信息化和资源共享工作相对建设滞后。中原经济区应借国家政策支持之势,搭建起中原经济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目前分散在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各个行业间的场馆设施、仪器设备、文献数据、人力人才、赛事活动等体育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资源共聚,通过软件管理和组织管理系统,将这些资源组合抽取,形成不同的服务系统,对包括资源持有者在内的社会公众提供针对,以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和政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关于体育资源和服务的需求。[9]
4结语
区域顶层设计代表了一个区域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区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策略,这无疑会影响到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顶层设计,也只有在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下,体育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体育自身出现了许多问题,体育体制还未彻底理顺,体育运行机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越权越位的现象使职业体育饱受诟病;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构建,公共服务提供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体育产业还是重点开花,并未开枝散叶。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区分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按两类体育的不同性质来规范政府组织,重建社会组织,扩大市场组织,要做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体育产业。上述这些问题的深入解决和实现,仅仅依靠体育部门的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在整个社会改革和区域发展的大背景和大布局下,顺应区域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顺势而动,顺时而为,统筹协调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这也正是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顶层设计如何破局[J].商界评论,2013.
[2]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鲍明晓.体坛热点解读[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谭建湘,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04):1-6.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杜思民.中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2,03:3-5.
[7]冯云廷.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6,03:61-66.
[8]王永生.从经济学的观点论述体育资源共享的利益平衡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1:75-76.
[9]刘德文.公共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背景[J].河南社会科学,2012,07.
[10]王一木.中国文化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2,02:186-191.
1、水资源和用水现状
华北地区水资源主要属于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根据1956―1973年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124亿m3,华北六省区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77.5亿m3,只占全国4.54%。水资源数量与这一地区居住着占全国19%的人口以及贡献了占全国24%的GDP极不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各省区水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1994―2001年华北地区生产、生活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重基本在13.5%到14%范围内变化(见表2)。用水结构变化情况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比重是少许上升,到2001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城乡生活用水的比重出现快速增长的走势(见表3)。
2、供水水源构成变化情况分析
根据1994―1996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公报》和1997―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分析,华北地区供水水源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地表水的比重下降,地下水比重上升,特别是地下水供水中的深层地下水量增长了近一倍(见表4)。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便大幅度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3、华北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评价
(1)用水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资源性缺水严重,按国际上对水资源利用程度评价标准,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比重大于40%的地区,就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
据《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1%,其中海河北系84%,海河南系高达90%,海河流域当地水资源已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潜力。据《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成果,估算2000年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海河为78%,黄河为72%,淮河为37%。华北实际用水量已超过了地区水资源可承受的能力,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1997―2001年华北地区年用水总量基本维持在750―760亿m’的水平。正常年份生产、生活用水能得到“基本满足”。所谓“基本满足”是指在经济用水挤占了部分生态用水,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勉强维持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基本需要,遇到多年持续干旱,便出现严重的水危机。天津、北京和山东省的烟台、威海等城市,近年都出现了严重水源危机,如2000年和2002年天津两次引黄河水应急,2004年北京也开始动用了备用的应急水源供水。
(2)水资源开发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华北地区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长期占用了大量维持生态环境基本稳定所必需的水量,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后果。如海河主要支流下游出现季节性断流,河流白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河流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河和黄河的人海流量大幅度减少,河口水生态环境恶化。黄河由于冲沙流量得不到保证,近年下游河床淤积严重出现了“二级悬河”,增加了下游防洪风险。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量的减少已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了地面沉降、地表出现裂缝和建筑物破坏。在滨海区因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影响了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使耕地盐碱化。
二、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与供水能力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1)人口增长预测
2020年全国人口预测的高方案14.62亿人;中方案14.55亿人;低方案14.35亿人。2005年人口不超过13.2亿人,2010年人口不超过14亿人。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年人口总数均占全国总人口的19%左右,估计今后20年左右仍可能基本维持这一水平。预测华北地区2020年总人口数高方案为2.78亿人,低方案2.73亿人(见表5)。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全国GDP应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357768.8亿元,2000-2020年GDP年均增长7.18%。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从22%5曾至24%。2020年华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占全国GDP的1/4估算,约为8.63万亿元到9.24万亿元左右。
2、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预测
(1)按人均综合用水量推算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2001年华北六省区人均综合用水量320―330m3,是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的72%一75%。预测2020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20―430 m’左右,华北六省区约为307―315m3。按2020年地区人口增长预测的中方案为2.76亿人计算,需水总量为848―869亿m’,仍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4%左右。
(2)按用水弹性系数预测
按可比价格计算,华北地区1995―2001年用水弹性系数为0.06。考虑“九五”期间属枯水期的因素,2001―2020年用水弹性系数由0.06提高至0.065,据此测算2020年用水总量为826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
3、供水能力预测
华北六省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经处理的污水回用、微咸水和海水利用,以及引用黄河水和长江水等。供水方案组成原则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大幅度削减深层水开采量;增加长江供水量,压缩黄河供水量;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量和海、咸水利用量。据2020年华北地区各种水源的供水能力的初步分析结果,组成以下三种供水方案,见表6。
方案一:地区总供水能力为799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分别为55亿m’和5.5亿m3。
方案二: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31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05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一增加5.5亿m3。
方案三: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54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3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二增加5亿m3。
三、2020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支撑能力
1、2020年水资源支撑能力情景分析成果
按照三种需水方案和三种供水方案,组合成九种水资源供需情景,分析结果详见表8。
(1)当需水量为826亿m3情景时,实施第一种供水方案可基本满足需要。
(2)当需水量850亿m’情景时,实施第二种方案或第三种供水方案可完全满足需要。
(3)当需水量869亿m’情景时,实施最大供水量的第三种方案,仍缺水14.8亿m3。
2、分析结论
(1)南水北调工程是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安全建设的必要条件
华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实施水安全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初步测算2020年华北地区总需水量826―869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300―315m3。2020年华北地区当需水量826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时,需要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左右。当需水量869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15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0亿m3左右时,缺水率保持2%左右。
(2)2020年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在三个供水方案中,均较大幅度削减了地下水供给量,由2000年的440亿m3降至320亿m3,减少了120亿m’。另外,到2020年华北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总用水量将达到300亿m3左右,废污水年排放量约200亿m3,扣除计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平衡的污水处理回用量,还有110亿m3左右经处理的废污水用作河道内或河道外的生态环境用水。总体上看,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3)遇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需要实施应急方案
华北地区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周期性变化影响,不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而且有丰水段和枯水段交替出现的规律。因此,制定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均应制定完备的遭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建立备用应急水源、应急状态下确保重点供水的用水户排序方案、应急状态下压缩各类用户用水定额标准以及应急状态下实行浮动水价方案等。
四、对策与建议
华北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是解决华北地区供水安全问题的关键举措。
1、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已提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重要的是可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各部门协调行动,共同进行推动和引导工作,在利用相关法律、政策、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等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还要作好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树立全民节水意识。
2、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
针对华北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应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解决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应下决心根据水资源分布和承载能力情况,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为地区逐步走上协调发展道路创造条件。实施“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地区产品生产的品种选择和商品交换,达到地区节约用水或“引进”水资源的目的。华北地区大力压缩或限制耗水量多的产品生产可以减少水量消耗,本地区需要大耗水量产品通过发展物流业由国内外市场商品贸易调剂解决。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85-01
职业教育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那么,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提高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呢?笔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1.永定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永定县经济发展:新趋势。永定县"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建设,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先进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非资源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永定县矿产、生态、人文、旅游、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建材、能源、旅游、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等5大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重点是农业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目前,永定县正在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旅游强县。
1.2永定县企业形势:招工难。大多数企业缺工严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据调查,永定县3个工业园区普遍都反映缺工严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永丰新区为例,在接受调查的25个企业中,当前缺工590人。其中缺普通工人326人,占缺工总数55.3%;缺技术工人264人,占缺工总数44.7%,主要涉及数控、冲压、焊装、装配、营销、打磨、造型、钣金、总装、底盘、铸造、炉前、铣工、钻工、平车等技术工种。缺工主要为结构性缺工。缺工行业主要为机械、光电、服装三个行业。如,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缺工110人,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还未计算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后的缺工数量。据了解,该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后首批员工数将达2000余人,缺工量最大。缺工原因是项目新上马和储备人才需要,缺乏的都是钣金、底盘、焊装、装配等技术工种。据统计显示,永定县企业职工队伍中初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仅为31%,远低于厦门、泉州、深圳等沿海城市60%至 70%的水平。当前社会上的普通求职人员大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技术,文化水平也不高,制约了企业招收员工的选择范围;而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由于校企联动性不够,学校设置的专业不符合企业需要,而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校毕业生又大都流向沿海地区,本地企业难以在当地或就近的职业学校招到对口的技工。这种情况在机械装备制造业尤为突出,缺工量最大。
1.3永定职业教育:招生难。近年来,永定中职教育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大批优秀中职毕业生经过在校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成长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为永定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障。永定县共有中职学校3所(其中省级重点校1所),专业13个,中职在校学生3528人(其中全日制才1149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2.1管理体制有待创新。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2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分离。突出表现在"你办你的学,我招我的工",教育、劳动、人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办学效率低,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品牌专业、新兴专业较少,办学层次低,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有限的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取得就业岗位。
2.3就业准入制度管理不到位。先培训后上岗,转岗必须经过培训再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在永定县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企业招收新增劳动力,没有很好地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职教育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4普高与职校招生比例严重失衡。普高招生计划过大,而初中毕业生由2007年9000多人锐减至今年3000多人;职校全日制招生由2007年800多人,2012年锐减至140多人,严重制约了职业学校的发展。
3.提高永定县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思考
3.1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首先就是要通过充分深入企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合理对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学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3.2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应把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模式,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第一效益。工学结合、校企联合既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行业、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学校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办学特色,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元素,坚持走"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工学交替式"、"双证互促式"、"订单式"、"校企双向介入式"、"顶岗实习"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围绕土楼旅游服务业,开展礼仪、餐厅服务、酒店宾馆服务、厨师、烹饪等专业培训。
3.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必须了解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了解企业对用人规格的需求,这样才便于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在满足企业用工所需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目前永定县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
3.4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证职校发展需要。要根据职校建设需要,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专业优势、发展前景,优惠核定政府财政拨款标准和数额,保证职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5加快"双师型"队伍培养,提高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到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训指导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制定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兼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关键词:普惠金融;监测指标设计;国际经验;藏区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5)-0057-07
为掌握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向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普惠金融数据支持,世界银行于2011年启动了金融普惠专题调查,2012年4月了首份全球金融普惠指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于2012年开展了金融可得性调查(FAS),设计了国际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使用方面的可比性基本指标。中国在普惠金融指标监测方面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但尚未建立起本国独立的普惠金融监测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世行金融普惠指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可得性调查的主要维度、数据来源,尝试将这些指标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普惠金融发展相结合,旨在探索设计适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
一、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设计的国际经验
世界银行于2011年启动了涉及148个经济体、约15万成年人(15岁以上)的金融普惠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个包括7大维度47个指标的公共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关于正规金融机构储蓄和信贷账户的数据每年更新一次,整个数据库指标每3年更新一次。该数据库的具体指标详见表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可得性调查(FAS)包含了国际范围内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使用方面的可比基本指标。FAS数据库目前包含了189个地区(包括G20国家)2004-2012年近9年的全部数据。主要指标详见表2。
(一)世行与货币基金组织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的共同点
两套指标关注的目标大体相同。储蓄方面,两套指标体系共同关注了所有成年人中拥有正规金融机构账户的比率。信贷方面,世行关注了调查人群中从正规金融机构途径获得信贷支持的比率,货币基金组织关注了每1000个成年人拥有的商业银行个人贷款账户数。支付环境方面,世行关注了正规账户的可获得性,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关注了金融机构数、分支机构数和ATM机的数量。由此可见,虽然具体指标设置有所不同,但两套系统关注的领域主要体现在居民的储蓄、信贷以及支付环境方面。
(二)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的区别
数据来源。世行数据来自于2011年随机抽取的,生活在148个经济体、年龄在15岁以上的15万名受访者。最终通过对这些受访者进行采访调查取得数据。整个采访调查和数据整理工作是由美国盖勒普(Gallup)公司结合其年度盖勒普民意调查完成。盖勒普民意调查自2005年以来每年是在157个经济体中进行的,其中每个经济体随机抽取近1000人的样本。调查使用各个被调查经济体的官方语言,当被调查经济体的电话覆盖率低于80%时,调查采取面对面方式开展,电话覆盖率高于80%时,使用电话调查。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体的调查工作在2-4周内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可获得性调查(FAS)数据是由该组织统计部门汇总,的数据由参与该项调查的国家提供(中国也提供了相应数据),各个提供数据的国家对本国数据和元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指标层次。世行的指标体系是针对个人、家庭等微观层面的抽样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标体系主要体现各经济体各类金融机构针对个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总量数据,例如:各类金融机构的总部机构数、分支机构数、ATM机的设置总数、各个经济体的存贷款余额、投保人和受益人的总资产、存贷款账户总数、保险单数等。
指标内容。指标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不同:一是世行的数据指标主要反映金融服务的需求方,即普惠金融体系的受惠方,体现了各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的抽样成年人中拥有正规金融机构账户数的比率、每月的存取款次数、存取款方式、存贷款目的、购买健康保险的情况等。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主要关注普惠金融体系的供给方,即各类金融机构的指标数据,如机构总数、分支机构数、ATM机数以及各类存贷款账户数、保单数、存贷款余额等。二是与世行数据不同,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不仅关注了个人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同时也关注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情况。三是相对于世行使用数据百分比相对数据,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是各个国家的总量绝对数据。
二、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指标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设计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指标时既应充分吸收国际组织的实践成果,也应考虑到本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阶段性,在保持指标体系相对完备性和战略匹配性的同时,应重点突出金融发展的优先性指标以及行业、区域、城乡等中、宏观指标。
(一)数据获取方式适用性分析
1、数据调查主体。世行主要依托数据调研机构通过电话采访模式,收集并整理数据。由于我国现有的较为权威的调查公司普遍只专精于某一个特定产品或者市场领域,还没有发展起成熟的民意调查机构,采用世行数据调查模式的主体条件尚不具备。
2、数据调查对象。以青海省藏区为例,该地区的电话普及率相对较低,因此不宜采取电话调查的方式,而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占比较大,与之沟通需要使用其本民族的语言,加之农牧民居住分散、有的农牧民仍保留游牧生活方式,对其进行面对面调查也具有一定的障碍。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查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在该地区采用世行数据调查模式存在困难。
3、数据调查环境。由于存贷款交易信息、存贷款的目的等多属于个人隐私信息,在目前我国尚不存在权威数据调查公司、数据调查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的居民甚至大城市居民很难通过电话或面对面问卷方式将个人的存贷款交易相关信息告知他人,这也给采用世行数据采集模式带来障碍。
(二)数据维度适用性分析
基于对数据获取方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用世行数据采集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数据维度的适用性分析主要基于货币基金组织指标体系。
1、支付环境指标适用性分析
经济欠发达地区支付环境改善的制约因素分析。目前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支付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机构分布和支付工具普及水平严重不平衡。从当前青海藏区的支付环境实际看,省内靠近东部的城市和农业区,金融基础设施资源较为集中,偏远高海拔地区银行网点数量少,居民可以选择的金融服务有限。截至2014年4月,青海省399个乡镇中,仍有153个乡镇无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其中75%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金融机构无法开展支付、信贷等基础金融服务,有些乡镇距离最近的金融机构网点接近100公里,农牧民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都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不能方便地领取国家支持“三农”的各项补贴,难以充分享受到金融发展的成果,制约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1)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支付环境主要做法
一是推广“银行卡+POS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即在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成本过高的地方,通过政策引导,将零售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渠道。截至2014年4月,青海省依托乡镇供销社的模式,共设立了733个“银行卡+POS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涵盖取款、查询、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填补了64个乡镇的基础金融服务空白,累计交易金额突破一亿元。
二是采用流动金融服务车模式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偏远地区农信社在分析乡镇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在临近的乡镇开展流动金融服务车服务,采用定时定点的业务办理模式用最少的成本,最大范围的满足了偏远地区的基础金融服务。
三是推广手机支付业务。通过技术创新与移动支付等方式,实现了非现金支付方式在农村牧区多样化应用,解决青海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物理网点金融服务较难开展的难题。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借助贴膜卡技术实现手机支付;通过手机短信,在偏远地区借助商户实现手机取款业务等。
(2)国际现有支付环境指标反映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践的不足
一是金融机构和分支机构数无法反映支付环境发展不平衡问题改善的情况。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标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数指标只能反映机构总数的增加,如果在城市和人口密度较大地区设立的金融机构数不断增加,偏远金融服务空白地区金融机构数不变,该指标仍会呈增长态势,但对提升普惠金融水平却效果不显著。
二是ATM机数无法反映当前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发挥较大作用的助农取款点、流动金融服务车、手机支付服务等业务。普惠金融支付服务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使用金融服务,也绝不意味着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在决定提供服务时不顾成本和风险。以青海藏区为例,较之设立金融机构自助网点或ATM机,推广助农取款点、流动金融服务车、手机支付等适合其游牧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点对点”基础金融服务对发展普惠金融更加有意义,因此仅统计ATM机数无法全面反映经济欠发达地区支付环境改善情况。
2、信贷指标适用性分析
(1)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是贷款投向日趋“非农化”和“城市化”,一般农户贷款信贷需求难以满足。
二是利率定价机制在商业化目标前严重失衡,一些农信社贷款利率一浮到顶,广大农牧民需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
三是新设立普惠金融机构初始规模太小、要素缺失、机制不全,其普惠金融功能难以发挥。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青海农牧区作为试点陆续成立了乐都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大通开元村镇银行、玉树称多富民农村互助社3家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但近年来因为严重超负荷经营,这些新设机构已被银监部门责令停贷,新型普惠金融萌芽呈现较大风险。
四是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以青海农信社提供的小额信贷为例,其贷款金额大多控制在2000元-5000元,仅能解决农牧民春耕生产购买种子、化肥等部分生产资料的支出,对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及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所需的大额、中长期资金不能有效供给。
(2)目前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信贷的主要做法
一是2012年由青海省政府、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人行西宁中支三方签署《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青海省经济发展备忘录》,推动青海省50亿元保障房私募债发行,该资金支持全省621.22万O保障房建设,惠及12.7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
二是创新林权质押、草场流转经营权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等金融产品14项,由此产出的贷款量超过120亿元。
三是促成青海省政府出台了发挥财政资金对普惠金融的引导撬动作用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产业扶贫项目,由财政资金提供贷款贴息;省财政出资为小微企业、“三农三牧”、扶贫开发等贷款提供担保和代偿损失;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作为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生金融服务、银行普惠贷款增长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等。
(3)国际现有普惠信贷指标反映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践的不足
归纳货币基金组织普惠信贷的指标,主要包括了各类金融机构的借款人数、借款账户数、贷款余额,这些指标反映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信贷的不足表现在:
一是普惠金融主体即金融机构种类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践。基金组织指标中关注的其他存款机构、商业银行、信贷互助会、金融公司、存款型微型金融机构等是按照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特点进行分类的,其中部分种类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务很多与推动普惠信贷无关,大部分机构类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本不存在,因此在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指标时,需对机构类型做出必要的调整。
二是信贷投放的地区不平衡无法通过现有指标体现。信贷总量的增长有时仅是由信贷资金集中流向大企业造成,并不能直接反映普惠信贷的情况和信贷配给问题的解决。
三是指标中没有体现旨在推动普惠信贷的各类金融创新工具。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工具的创新对于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的指标体系则无法反映这一内容。
四是财政资金对普惠金融的引导撬动作用没有体现在现有指标中。由于青海省普惠金融最重要的受益对象之一是藏区农牧民群众,而他们的信贷需求通常表现出小规模、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这恰恰与提供信贷供给的金融机构强调的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不对称,因此一定的财政支持对于撬动普惠金融发展是必要且必须的,这一因素的体现需要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扩充。
三、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一)对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国际经验的主要调整
1、金融机构分类调整。突出了对推动普惠金融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设立较普遍的机构类型。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和其他金融机构。
2、增加反映支付、存贷款业务开展地区差异的指标。针对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各类金融服务地区差异问题,增加各市、州、地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数方差,无金融机构乡镇数,各市、州、地储户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方差,各市、州、地存款余额占本地GDP比例方差,各市、州、地借款人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方差,各市、州、地贷款余额占本地GDP比例方差6个指标,跟踪各类金融服务地区差异的改善变化情况。
3、补充5个分项指标内容。增加助农取款点、流动金融服务车、手机支付、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创新金融工具、财政撬动普惠金融发展措施等5方面内容的统计指标。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数据维度、分项和指标设计
本文设计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数据主要依靠各金融监管机构、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货币信贷、调查统计、支付结算、征信管理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提供,同时需要应用简单的统计应用程序计算方差、各类比率等数据,具体数据设计见下页表。
参考文献
[1]Alfred Hannig,Stefan Jansen.Financial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Current Policy Issues.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59,December,2010.
[2]Asli Demirguc-Kunt,Leora Klapper (2012) “Measuring Financial Inclusion”,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ps6025.
[3]The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IMF(2013),IMF Financial Access Survey,Explanatory Notes,.
[4]The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IMF(2013),IMF Financial Access Survey ,FAS Highlights,.
[5]承列.推动青海高原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思考[J].分支机构领导干部调研报告,2014,(101):20-25。
[6]董玄,陈金贤,周立.以直补资金担保实现信贷服务全覆盖―吉林省创新信贷支农试点经验调查[J].银行家,2013,(1):80-83。
[7]何光辉,杨咸月.手机银行模式与监管:金融包容与中国的战略转移[J].财贸经济,2011,(4):46-54。
[8]雷曜,石峰:全球微型金融发展的四大变化和五点问题[J].金融发展研究2013,(2):26-29。
[9]王小平,石海城.农村金融需求演进与普惠金融弱化―青海个案研究.青海金融,2007,(11):21-26。
[10]肖翔.金融包容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3,(7):56-59。
[11]于瑞华.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发展情况调查[J].青海金融,2013,(1):17-19。
[12]曾芳芳.农村的金融抑制及金融体系问题分析―以重庆为例[J].求实,2006,(1):24-250。
The Brief Analysis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in Economic Underdeveloped Areas
――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in Qinghai Tibetan Areas
HANG Yongquan YE Xiaodong XU Yan
(Xining Provincial Sub-branch PBC, Xining Qinghai 810001)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和黑河市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市的区位优势和现实基础,我市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北安打造成为我省北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先导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和目标,我市进行了高标准规划。一是科学规划城镇发展布局。按照“抓点、成线、带面”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以北安城区、赵光镇、通北镇为节点,以吉黑高速公路为轴的经济发展带,构筑“三点一线”城乡发展格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二是科学规划村镇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们重新修订了《北安市村镇体系规划》,除保留8个乡镇所在地外,全市333个自然屯整合为21个新型社区。凡确定撤销的村屯不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投入,集中力量尽快完善乡所在地和新型社区的基础设施,迅速形成拉动效应。三是科学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镇是引擎。必须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使其真正起到示范、引领,聚集、辐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北安市区的城市定位,编制完成了以赵光镇、通北镇为重点的小城镇规划,优化城镇产业发展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布局。把北安市区定位为黑龙江省北部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通讯中心、电力配送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和工业产业集群。把赵光镇定位为工业重镇,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外引内扩力度,培育骨干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把通北镇定位为商贸大镇,不断完善商贸物流载体和配套设施,发育农机、农资、建材、家电等市场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构筑带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二、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与土地分离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首要前提。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必经之路。我市在抓好试点、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土地规模经营面积。2010年实现土地流转面积61.7万亩,规模经营面积42.5万亩,分别占全市大田耕种面积的44.1%和30.5%。一是注重经营主体培育。我们将各类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依托,结合村屯实际、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营主体,扶持它们做大做强。我们在借助国营农场大型农机具优势的同时,重点扶持了农机合作社、农村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土地经营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其经营效益,增强其带动辐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34个,其中投资达5 000万元的大型农机合作社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0余个。二是注重经营模式创新。依托各类经营主体,通过试点不断探索成熟有效、形式多样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实现经营上的“双赢”或“多赢”。现已形成农场托管、农场代耕、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承包等模式,使农民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土地规模经营。在具体运作中,重点完善了利益分配机制和运作流程,在经济效益上让农民得“大头”,不仅不用农民承担自然风险,还使他们获得了比自己耕种土地还多的收益。农户在一分钱不用投、农活一手不用伸、“粮食直补”一分不少拿的情况下,流转土地后每垧地纯收入达到5 000元左右。三是注重服务体系完善。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搭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长效的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为农民开展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四是注重政策引导。为了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我们制发了《北安市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对实行规模经营的,给予农机购机补贴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农业保险优先、机耕补贴优先、涉农项目安排优先、农田基础建设投入优先的“六优先”政策,对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村奖励10万元,奖励乡镇2万元;对整屯推进的村每亩奖励3元,奖励乡政府5 000元。对规模分别达到1 000亩、2 000亩、5 000亩的经营主体,分别每亩奖励3元、5元和10元。对完成年初规模经营计划任务的乡镇一次性奖励5万元。
三、推动村屯搬迁,加快农村城镇化
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后,如果继续居住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和保障待遇很难提高。为此,我市采取整体搬迁、旧村改造、分散转移、局市共建四种模式,推进农民向城市、小城镇、新型社区、农场场部转移,通过抓试点,以点带面,摸索经验。一是整体搬迁模式。将村屯整体向城市、城镇和新型社区转移,集中建设住宅新区。2009年,我们以赵光镇东丰村为试点,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把东丰村整体搬迁到赵光镇区,高标准建设东丰新村。新村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6亿元,投资4 2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可入住农民131户,二、三期全部建成后,全村9个自然屯、1 000余户农民将实现整体搬迁。二是旧村改造模式。对规划保留的居民点进行改造,建设新型社区,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屯农民入住。2008年开始,我们在城郊乡建民村进行试点,重点实施了改房、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和道路绿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庭院香化、街道净化“五改六化”工程。目前,主街和巷道全部实现硬化;主要街道全部亮化;中心屯住房砖瓦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四旁绿化率达到100%;建成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民活动中心各1处;开工建设大型超市、浴池各1处。下步将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和政策吸引,吸纳周围10个村屯向建民社区整体搬迁,尽快使建民社区人口达到5 000人,发展成为新型小城镇,实行社区化管理。三是分散转移模式。对于不具备整体转移条件的村屯,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城市、小城镇、新型社区、农场场部居住。几年来,向市区和小城镇分散转移的农户已达6 000余户。今年要求每个乡镇完成分散转移农户100户以上。 四是局市共建模式。省农垦总局按照县级城市规模和生态型小城镇理念,强力打造5个人口在10万人左右的中心城镇,50个人口在1万人左右的重点城镇。我市以此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建,依托市域内的农垦北安分局及所属农场,规划把就近村屯的农民整体搬迁到农场场部,把土地整体转给农场规模经营,把农民变成农场的职工,享受农场的政策待遇。今年,我们正在探索和研究二井镇二井村二井屯、海星镇岚光村阳光屯2个屯整体向农垦转移问题。
四、推动城镇产业发展,构筑农民就业平台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是农民就业的平台。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重点,积极推动农民实现非农产业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引导工商业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重点抓好北安工业园区和庆华机械加工园建设,规划建设赵光和通北工业园区。坚持把商贸物流业作为推动北安发展的战略产业,规划建设北安物流园区、汽车经销集聚区、农机农资和工程机械经销园区、赵光物流园区、通北物流园区五大物流产业园区,引导优势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聚集辐射能力。二是发展城乡二、三产业。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托产业园区发展平台,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商贸物流业,不断增强市域发展内在动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在全市重点培育发展了北安完达山乳品公司、宜品乳业公司、进发公司、昌泰水泥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机械、能源、建材、药品、木制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工业重镇,赵光镇培育壮大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化工等主导产业,工业企业发展到12户,工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三是开展劳务输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定向技能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进一步健全市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2009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5 560人,增加收入6 113万元。
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向城镇聚集
让利于民 做城乡金融纽带
在刚刚结束的高考,小王喜获郑州一家大学的通知书,眼看就要到开学的时候了,生活费、学费的携带成了小王要考虑的一个事情。找一家存取款方便、手续费低的银行不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得知了市区联社金燕卡省内存取款免手续费的情况下,小王到家附近的农信社营业网点了解了具体情况。
原来,该联社为最大力度让利于民,对农信社金燕卡实现了“四免一参与”的优惠活动,不仅免除省内系统内存取款手续费,而且还免除开卡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并且刷卡参与消费积分,还可在全国80000余个带有农信银通存通兑标识的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网点通存通兑,成为了联接城乡金融的纽带。
同时,该联社还大力改善辖内支付环境,在全区布放了16台自助取款机和2台自助存取款机,并布放POS终端777台,在全辖设立了199个银行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使辖内行政村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100%,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方式 勇做支农主力军
又到了引进鸡苗扩大生产的时候,养殖专业户老李没有再像往年一样发愁,在年初,老李被市区联社评为AAA级信用,并在该联社办理了一张叫做“福农卡”的银行卡,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像取自己存款一样轻松的取得30万以内的贷款。
这个“福农卡”就是市区联社创新方式,新推出的信贷产品――“金燕快贷通”。凡是有贷款意愿的客户可以提前在市区联社申请信用评级,提供相应担保,办理一定额度的“福农卡”,在需要用款时便可像老李一样及时得到贷款,具有“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阳光操作”等特点,该业务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的好评。截至目前,该联社已推广金燕快贷通350户,投放贷款余额7004万元。
该联社还加大了贷款营销力度,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创新担保方式,对政府着力支持引进的、行业有影响的、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不断巩固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
勇于担责 持续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