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交通科技与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交通问题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使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运输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就交通运输而论,提高经济效益表现为:在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一定的情况下,产出的运量、周转量越多,运输收入越高;或者是在产出的运量、周转量,以及运输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投入的人力、资金越少。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转换阶段,其根本途径在于降低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消耗的根本途径在于科学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但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增长的贡献份额将会逐步提高。
科技进步使交通运输的经营方式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不单是交通运输规模和场所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依靠高科技,以高效率和高质量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方向。国外著名的物流企业不单是具有一定的规模,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优良,具备一体化作业能力,物流资源得到较好地利用,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有根本保证。
科技进步使交通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产品结构也向短小轻薄化、小批量多品种化和高技术化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在客运结构上,生产性旅行的比重下降,消费性旅游的比重增长;货运上 产品重量趋向轻型,原材料用料下降,集约化产品逐渐增加。以上变化要求运输行业提高运输工具的档次,增加专用车和特种车辆,并增开直达列车等,提高运送速度,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要。
2.交通与人类健康关系。
我国到1997 年才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率先使用无铅汽油,到2000 年才在全国全面实现汽油无铅化。因此我国各种汽车催化净化技术、装置的运用受到限制,造成我国机动车单车尾气排放量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低空排气,因此气体排除后首先会对人造成伤害,机动车尾气排放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碳烟、苯井花以及一些烟尘微粒物(包括某些重金属化合物),这些对人体都有直接的危害。机动车排放的铅占大气中铅的97%,大部分颗粒直径为0.5pm或更小,因此可以长时间地飘浮在空气中。如果接触高浓度的含铅气体,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中毒症状,但这种状况比较少见。常见的是长期吸入低浓度的含铅大气。较大颗粒吸入到呼吸道粘膜上,可随痰排出。较小颗粒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的深部组织,这部分很小的含铅气体,可以引起慢性中毒症状,如头昏、头痛、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综合症。当铅在人体内各器官的积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和造血机能,尤其对少年及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影响更大。此外,长期慢性铅中毒者,心脏和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人的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成为呆傻。铅还具有高度的潜在致癌性,其潜伏期长达20一30年。
同样其也有相关的间接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人体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尾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上。大城市人口稠密,机动车数量多,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一般会将工厂搬迁到郊区,这样,机动车尾气排放就成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大量机动车在路面行使,就会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聚居在城市中心,会形成“热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心气候。
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尾气排放量的增大,对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加之我国广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机动车的数量仍将高速增长。这样看来,我国已经面临严峻的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问题未雨绸缪,我们将会丧失在蓝天白云下成长、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感慨:当被污染的空气和环境日复一日吞噬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我们苦苦追求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3.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1,提高公共交通运输
我们需要怎么做来保证交通与我们经济,健康的协调发展呢?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14公里下降到5~10公里,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票价政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公交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运营效率不和经济挂钩,服务质量下降与企业生存无关,因而普遍处于亏损状态,1994年亏损面达70%,亏损补贴35.5亿人民币,仅北京、上海两市就达16亿人民币。公共汽车在整个城市交通客运量中的比重越来越缩小。
公共汽车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建有67公里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出租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容纳量有限,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结果,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例如,天津市80年代公交与自行车负担客运量的比重为19:81,到90年代初降为10:90,郑州、石家庄公交出行量已不足自行车出行量的10%。近年来,全国大城市自行车每户拥有量一直保持在2辆左右,城市近一半人靠自行车解决出行问题。
2.提高交通管理技术水平
关键词:高职 课堂教学 管理 技巧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自2006年至2015年,中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886.46万,增长幅度达50.98%。而相对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增长明显滞后,优秀教师资源短缺,许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都选择了大课教学的现实方式,高职教育更是如此。教师借用PPT或其他教辅工具,对着台下少则几十、多则成百的学生进行讲授,这是最典型的讲座式授课形式。然而,尽管教师竭尽全力,台下的学生或看小说,或玩手机,或神游太虚,专心听课者少,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常遭人诟病。对此现象,授课教师也纷纷表示无奈。高职通识教育教师能否管理好课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
1.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学生出勤率不高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大班教学,点名和签到时间长,有时需要10分钟,严重占用教学时间,学生对此会产生反感和敷衍情绪,带来教学效果的负能量,不但增大了课堂管理成本,而且降低学生出勤率。同时课堂纪律难以维护,课堂教学难度增加。
1.2师生沟通障碍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强,比较敏感。大课教学,学生个体身份模糊,教师很难区分每名同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产生一种“透明”感、不被重视,即我们常说的无法减轻学生的匿名感,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导致师生沟通障碍,教学效果打折扣。
1.3学生上课容易疲劳
美国对注意力持续时间的研究显示,当成人学习时,可以集中精力听演讲的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注意力不稳定的原因与脑神经细胞的疲劳有关,注意力需要强有力的自我控制,大班教学中,干扰因素增加,学生更易疲劳,思想开小差,容易做小动作,对教学的推进产生负面影响。
1.4课堂活动缺乏灵活性
高职学生背景千差万别,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大课教学统一的教授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全部学生,特别是教师无法组织起参与性要求高的活动,课程只能按部就班,灵活性受到影响,更不要谈及因材施教。
2.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
2.1环境因素。从相对大环境来说,学院校园文化会投射到教育环节,一个学院是开放还是封闭,是民主松散管理还是严格管控,影响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改革,课堂气氛会表现出活跃的、良好的或沉闷、严肃。当然,教室小环境也对课程有影响,如教室设施设备的安放方式、照明、电教设备、装饰装修等。
2.2学生因素。学生是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专业方向、课程价值目标的认同是否明晰,求知诉求导致学习的期望值和动机水平的差异,课堂学习管理效果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同时,学生对每个教师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定型期望,如果教师的实际行为与学生定型期望不一致,课程实施过程就会产生不满气氛。
2.3教师因素。教师作为教育主导者,首先要求一是有知识能力,二是有方法能力,三是有社会能力,特别是组织管理沟通能力。其次,教师要了解背景环境文化和学生对象的状况,针对不同的群体规范和群体心理气氛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教师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就很难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综上分析,环境刚性指标和学生主体职能无法快速改善,只有抓教师这一重点因素,用爱心和教学艺术去营造和提高教学效能。
3.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3.1上好第一堂n
根据首因效应,第一节课是学生认识老师、认识课程的关键,第一堂课的体验奠定本学期的基调,让学生期待下一堂课。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课程的有序展开。技巧是:早点到教室,将教室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情景;准时开课并介绍自己,告诉学生关于你的趣事。如研究兴趣,是什么让你开始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了解你的教学风格和你喜欢的相处方式。例如,明确告知联系方式,擅长的知识领域和学习方式;破冰训练,让学生彼此认识,以使他们在课上感觉舒服,缓解紧张;制作学生个人信息卡(例如视力或者听力问题,学习障碍,对交互式学习的偏好)。
3.2明确课程管理目标
其一是详尽课程描述。教师要详细说明课程总目标,包括本课程要如何职业需求,包括课程内容大纲简介、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
其次要细化分段目标。如阅读任务、其他作业及测试的日程表。
其三要细化考核,不能一试盖论。构建考核体系,包括出勤、课堂行为、作业、测验等。
其四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追踪学生同步度。
3.3创建课程教学的和谐氛围
其一要平民化方式教学。讲授以谈话的形式为主,聊天氛围而不是讲演;告知学生你的办公地点和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学生交流;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个性化。
其二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身份,关注学生反馈。让学生舒服地提问题。欢迎学生真诚地提问题,确保自己正确地了解了这些学生,完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并询问他们你的答案是否让他们满意。同时教师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经验不足。
其三是表扬及时。对学生要不断表扬,激发其正能量。使学生自觉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集中和坚持注意。同时,课堂管理应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并通过降低教学难度,穿插有益的活动等方式予以调节。
其四是善于组织讨论。提出专业的能够引导批判性思维甚至会引起争议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没人愿意回答。将全班学生分成2至5个人一组,并给他们小组一个要回答问题的列表。
参考文献:
[1]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57.
[2]尚海磊;中美高校通识课程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甘阳.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4):24.
[4]于淑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王海燕;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一、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
加强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追求目标,其一是为了保证城市客运处在有序运行的轨道之上,从而实现城市客运能够满足出行者出行的需求。其二,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在满足城市出行需求这一最为基本的环节之外,还应当实现其促进社会公平,保护有好环境生态,实现公共设施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存在既是城市客运交通存在的价值意义,又是为了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保证手段。因此,在发展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同时,必须保证城市客运交通降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工作的现状
1.众参与率低
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有三个最为基本的要素:管理者、运营者和出行者,这三个基本的要素非常客观的说明了公众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作用,也决定了公众在这一系统经济管理工作中应有的参与度。但是,就目前这一系统的规章制度来看,公众在这一系统中的参与度远远达不到既定的要求,即便有参与,其参与工作的效率也非常低下。这样不仅造成公众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认可障碍,同时,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管理者也无法听到来自群众的声音,对于后续城市客运这一公共交通设施的发展非常不利。
2.配套制度不完善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设备和体系建设只是第一步,相关部门还应当做好接下来的配套设施和制度的建设。因为,公共系统得以发展的维护,不仅需要公众的自觉性,同时还需要制度、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但是,就全国来看,我国的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现存的制度法规也缺少统一性的标准,这就造成很多的法律法规难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现,使得全国的城市客运系统存在一些混乱的局面,而这也成为出行者顺利出行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同时,缺乏科学制度建设的城市客运交通,还会阻碍了城市客运交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3.各级城府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益低的三大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城市客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者主要来源于政府。因此,政府的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经济效益实现的直接因素。为了保证城市客运系统的不断发展,政府就应当加大对于这一系统的扶持力度,让这一系统的发展运行在一个绿色而又健康的轨道上。与此同时,还应当出台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尽最大可能性地保证出行者在恶劣天气状况下的顺利出行。客运作为目前出行者首选的交通方式来讲,政府必须继续扩大这一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扶持力度,以实现和价值意义城市客运交通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三、完善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
1.强化会众参与意识
城市交通客运系统的建设与公众的出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强化公众在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公众的参与除了能够有助于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外,同时还能够让政府部门在计划城市客运管理工作时,具备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完善,提升公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参与度,也是保证公民权利的要求。强化公众参与意识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公众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吸收代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为下一步经济管理工作的计划实施提供可靠性的参考数据,也可以在个居委会或者客运交通站点设置专门的意见箱,让群众对现行的制度或者是将实施的建设提出自我的建议。另一方面,积极为公众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这以平台既要包括公众对于现行城市客运交通服务和形式的满意度调查,同时还应当包括公共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只有不断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序的开展,其实施的各项制度也才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
2.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配套制度的建设既是保证城市客运经济管理工作得开展顺利,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系统经济管理工作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统一性标准要求。因此,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政府部门必须为其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其在实施中做到有法可依,这也是保证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强制性保障措施。
3.加强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系统;系统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33-02
1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管理学这门传统学科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以重庆为例,2008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中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近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6%,占全市总毕业生的比重近20%,其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的比重为4:52:44。本科生管理类的毕业生增长速度最快,比上年增长26%。此外,许多其他专业的院系都纷纷开设《管理学》课程或选修课,以适应复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计,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管理学》课程的学生至少在50%以上。同时,由于研究生的比重较少,做管理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有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掌握实用管理理论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事实上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培养实用管理技能,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实践经验,培养对管理的兴趣,都是《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系统理论,探讨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2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研究
2.1 《管理学》课堂教学子系统
《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与空间内,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和经典理论思想,为学生进入管理学世界打开一个通道。课题教学的优点是学生相对集中,便于老师集中讲解重点与难点问题,同时还可以搞一些集体讨论与交流。此外,面对面的课程教学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课题教学的缺点在于学生过多,水平又参差不齐,偏好也不尽相同,使得“因材施教”变得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从众效应的存在,老师很难即时把握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因为一些同学迫于群体的压力,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
《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应注意不能守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管理学思想博大精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原来的经典理论会不断补充与完善,即使是经典理论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综合参考多个教材的理论体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讲授体系,以讲义为主,以教材作参考,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教条主义”的问题。例如,对于经典教材――罗宾斯的《管理学》,其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理论分析,如果结合现代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核心竞争力理论及供应链管理理论,将会更具有说服力与现实意义。
此外,为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案例教学的方式应该进一步广泛地运用。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大小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而定。根据作者的经验,在管理学教学中小案例更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的原理,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庄子就非常善于用小故事来讲解他的思想。例如沟通一章,可以通过寓言《秀才买柴》使枯燥的理论更生动、更易懂。大案例更适用于MBA的教学。除案例教学之外,情景模拟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做游戏、“请同学们出期末考试试卷”等情景模拟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来探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或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2.2 专题讲座系统
专题讲座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的补充。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经典理论为主,并且时间有限,对一些问题不能深入展开。但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管理学的发展,了解当前各行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专题讲座系统应该不断完善。专题讲座系统应该重点在以下管理学领域中进行:重要知识点领域,例如如何提升控制力的问题;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相关领域,例如当前某个行业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管理学前沿问题,例如当前及未来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等;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管理问题领域,例如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到的一些管理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时间管理专题等。在以上这些领域,请教师、专家学者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创造性思维。
2.3 学生自学引导系统
学生在课堂之外阅读管理方面的期刊及书籍,是管理学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扩大管理视野、了解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管理类的期刊与书籍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阅读不当,既浪费时间,又可能失去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自学的引导非常重要,但目前常常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忽视。教师的引导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以推荐期刊与书籍,或者将部分期刊与书籍的精典评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更全面的阅读。老师的引导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利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在线即时通讯系统,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引导。
2.4 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
当前,高校内部有许多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活动的热情也较高。如果将学生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并且老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将对管理学的教学与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社团可以自发组织对学校住宿、食堂、恋爱问题等生活问题进行调研活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计划的制定,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等。对于学生的创业方案比赛,老师可以参与辅导与评审。对于学生干部的学生活动方案策划以及在学生活动中领导与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学生们集中讨论的同时,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助,以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5 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
管理学不同于专业技术技能很强的工学或农学专业,管理学是一种“软科学”,更多地涉及社会科学的领域。自然科学的学生对某一行业甚至某一岗位的针对性较强,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多个行业或多个岗位工作,它更强调一种软实力,包括确定发展目标与方向从而科学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激励、沟通、领导的能力,控制与执行能力等方面。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与自然科学研究人才一样,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的存在,社会科学规律比自然科学规律更具有变化性和抽象性,也很难同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来模拟现实,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应该更注重社会实践,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管理学理论所总结的规律,才能灵活运用管理理论,乃至在实践中对原有理论进行创新。
本文所指的学生社会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周末、假期或其他课余时间在校外进行的短期的兼职、“三下乡”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或在实习基地进行的时间较长的实习。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积累中,往往对管理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与疑问,这时如果老师与同学们进行适时地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对管理学的理论思想与实践问题掌握更加透彻,而且可以收集管理案例素材,让后来的同学进行分析与讨论,让《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具体的交流方式中,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将其安排为一种课后作业,然后通过课题讨论的形式,同学将一段时期以来的社会实践心得进行分享。同学们也可以主动将自己社会实践的体会提出来,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学的安排,在课题上单独安排时间进行讨论。而针对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或其他时间较长的实习,由于学生们实地地点比较分散,也不可能再组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技术等现代通讯技术,使同学们有机会与专业教师保持联系,老师可以实现远程的指导与讨论。根据作者的经验,许多同学在实习阶段会产生很多新的管理问题与想法,希望也愿意与教师进行讨论,希望得到一定的指导。目前,许多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的理解是静态的,一般都仅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时期,事实上,本文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对学生的教学不仅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时期,而且应该延伸到学习毕业实习期间,甚至对于部分学生可以延伸到工作之后,尽管各个阶段的教学方式会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动态系统,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管理实践问题与管理案例来为以后的学生们分析与探讨,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已经工作的同学在工作之余回到管理学课堂上给新来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方面的经验分享,形成学生们之间的自我学习回路。
3 《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上述《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五大子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课堂教学系统可以让同学们对管理学的框架和经典理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专题讲座系统可以让学生在某个专题上开拓视野,引发对管理学更多的兴趣和创新性的思考。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更广泛地阅读管理学的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评论。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与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培养具有灵活运用能力的创新性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积累更多的案例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总体而言,课堂教学处于一个更加基础的位置,而专题讲座系统、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与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围绕其周围,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相互促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服务于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如图1所示。
在这样一个教学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考试方式应所有改革,例如考试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卷面笔试,而学生的调研报告,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所形成的管理案例报告,都可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个部分。第二个问题是在一个动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推进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仅限于课堂之内,而且会延伸到课堂之外,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与之相关的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也应相应改变。总之,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的推进离不开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R].2008.
[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第二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关键词】Web协同系统;科教管理;工作流
1.Web协同介绍
协同工作是现代组织行为的基本形态,单位对信息化进程的规划、切入点选择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客观和务实,协同软件的特性符合这些客观需求。协同软件即协同管理系统(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CMS),已成为最基础的IT架构平台,各种应用软件越来越多的在平台上开发,从而成为高校应用的枢纽。协同泛指组织中多人共同完成同一或多个事务的行为方式和过程。协同软件是指能帮助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员工,围绕统一的目标,步调一致的执行各项管理活动、完成各项管理任务,最终实现高校目标的管理软件系统。协同软件的特征和功能包括:基于统一的管理集成平台,涵盖高校管理的主要职能,至少包括目标计划任务管理、工作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知识管理。应该可扩展,支持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等;系统整体是以实现高校的目标为目标;拥有立体的网络化的沟通和互动系统;目标管理是系统的大脑,所有业务应用,比如人员考核、任务执行,项目管理,销售活动,成本管理,客户服务等均应围绕目标展开;工作流系统必须和业务系统融合在一起。工作流程是系统的神经,贯穿于业务系统的每一个末梢。工作流程驱动不同岗位、不同个体、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实现业务运行的自动化。
目前市场上的协同管理软件主要分为:(1)传统协同管理软件,在传统OA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关注人员的协同,如视频会议、在线聊天等。其作用只是提高人员的沟通效率,但是对高校的作业流程没有改变。(2)应用协同管理软件。融入了流程的概念,同时包含人力资源、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各个方面。优点是自成体系,模块间集成度高,而缺点则是开放度不够,不能充分利用高校已有软件的优势。(3)平台化协同管理软件。主要集中在工作流和应用集成,利用平台本身的优势,充分发挥现有专业软件的力量,利用现代化的移动办公设备扩展高校协同的空间。
高校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并且传统软件大多专注于对单个或局部资源的管理,而缺乏有效的平台对高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而协同应用的重点在于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其先进的IT应用系统成为单位所需的基础应用软件。
2.系统分析
(1)工作流管理
工作流(Workflow)管理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独立程序的活动而提出,其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为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高校竞争力的目的。工作流管理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在此过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按照预定的规则传递,高校管理人员与应用软件之间相互协调,以实现高校业务流程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预先定义好的工作逻辑完成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协同系统是一项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涉及到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等,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技术,工作流技术,工作流技术是协同系统的核心技术。
(2)科教系统的工作流分析
针对科研工作流及教学工作流这两个主要的工作流进行设计,确定学生、教师和管理员3种角色的协同配合,实现基本意义上的协同系统。教学工作流如图1所示,科研工作流如图2所示。
图1 教学模块中的工作流
图2 科研工作流
图3 Web协同科教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3)科教系统的功能分析
科教管理系统按模块划分为:教学模块实现课程管理及日常作业管理;科研模块实现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管理及课程管理;论坛模块实现不同用户论坛交流;通信模块实现系统内用户信息传递及工作流群件技术。系统的用户分为学生、教师及管理员。学生可以选定课程、查看作业、提交作业、查看评分、论坛功能及站内通信。教师能够开设课程、作业、批改提交作业、录入学生成绩、申报科研项目、申报项目查看、复审项目(需管理员指定才有此功能)、论坛功能及站内通信。管理员则拥有用户管理、课程、科研项目、项目初审、项目终审、论坛管理及站内通信等功能。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
3.系统设计
(1)工作流管理模式
协同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工作流技术,几乎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工作流,每一项工作以流程的形式,由发起者发起流程,经过本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处理,最终到达流程的终点。工作流的目标就是要协调组成工作流的四元素,即人员、资源、事件、状态,推动工作流的发生、发展、完成,实现全过程监控。工作流管理有3种实现模式,基于邮件、基于共享数据库和基于邮件和共享数据库结合模式(即群件模式)。基于邮件的工作流管理应用是通过邮件将数据表单从一个人邮箱传送到另一个人邮箱,形式简单却无法实行监控,不能随时掌握工作流的动态。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工作流管理应用可以克服基于邮件方式的缺点,但缺乏信息通讯机制,无法主动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基于邮件和共享数据库结合模式(即群件模式)的工作流管理应用结合了上述二者的优点,通过数据库管理工作流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推动工作流程,即所谓的“跟踪―通知”模型。通过系统设计,Web协同科教管理系统采用群件模式来管理工作流,采用系统内部站内信来代替邮件。
(2)技术实现方案
Web协同科教管理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端)模式、Java Web的Struts框架设计开发,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使用JDBC数据库连接技术,采用Apache Tomcat作为Web服务器,实现基于工作流管理的Web协同系统。Struts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核心是一个弹性的控制层。Struts有一组相互协作的类(组件)、Serlvet以及JSP tag lib组成。Struts继承了MVC的各项特性,并根据J2EE的特点,做了相应的变化与扩展。
4.系统实现
(1)表现层的实现
系统采用B/S模式,网页担负了用户与系统交互的责任,用户接口由网页实现,对应MVC设计模式中View(视图)。系统前台网页主要采用JSP+HTML编写,结合使用Struts标签库中的<bean>、<logic>、<tiles>、<html>等标签及EL表达式实现。系统针对不同的三个用户将前台网页分为三个框架,其中框架采用Struts <tiles>标签实现。
(2)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系统所有的用户请求都由业务逻辑层响vv应、判断、并返回用户所需结果,它也是连接表现层和持久层的桥梁。位于中间的业务逻辑层对应着MVC模式的Controllor(控制器)。在Struts中,所有的表单数据由继承Struts中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Form类的ActionForm进行接收,并转向系统中负责各个逻辑判断转发的Action,最后由Action指定返回的页面,并传递用户所需数据。com.bysj.actionform包中是系统所有接收表达提交的Actionform类,com.bysj.struts.action包中是所有负责对用户请求进行判断的Action类,com.bysj.struts包是有关国际化文件,系统编码控制器及session监听器代码。登录模块由LoginActionForm负责对用户填写的登录表单进行数据收集,并提交给LoginAction对持久层用户数据表进行验证,若匹配则登录成功,否则失败。退出登录由LogoutAction实现,调用HttpSession中的invalidate()方法注销session所有信息。教学模块中所有表单数据均提交到CourseActionForm进行收集。教学模块的业务逻辑由两个Action实现,分别是CourseAction类及HomeWorkAction类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并返回用户结果。CourseAction实现管理员课程,教师开设课程,学生选择课程这一业务流程,以及教师录入课程成绩,学生查看课程成绩业务流程。HomeWorkAction实现教师作业,学生查看并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学生查看作业成绩这一业务流程。CourseAction、HomeWorkAction及后述各模块Action均继承Struts中DispatchAction类,可以实现对多个用户请求响应,执行业务逻辑,并进行转发。科研模块中所有表单数据均提交给ProjectActionForm进行收集,ProjectAction进行所有用户相关请求的处理。ProjectAction实现管理员科研项目,教师查看并申报科研项目,管理员初审项目并指派复审老师,复审老师进行复审并给出复审意见及评分,通过的申报由管理员进行终审,教师查看最终申报结果这一工作流程。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管理员对系统中用户及课程进行管理。主要有学生教师用户记录查询,增加,修改,删除,并开设课程。管理模块中所有业务逻辑均由ManagerAction类实现。论坛模块是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模块,实现管理员针对课程讨论区,用户选择相应讨论区主题,并可回复关注主题。论坛模块主题,回复等表单内容提交后由FourmActionForm进行收集,业务逻辑功能由FourmAction完成。通信模块实现了系统内在线用户互相通信,也支持离线发送。并且该模块实现了工作流管理的邮件通知,工作流程中每发出一项活动系统均会自动发信至相关人员。通信模块页面表单数据提交至MessageActionForm进行收集,业务逻辑功能由MessageAction完成,实现用户发信,收信,系统发信等功能。
(3)持久层的实现
持久层把数据保存到可掉电式存储设备中供将来使用,数据持久化是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上加以固化,过程大多通过各种关系数据库来完成。持久层对应MVC模式里的Model(模型),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8作为系统持久层。采用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创建关系数据库的统一访问接口,它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持久层的实现是将数据库连接封装DataBaseConnection类中来定义数据库驱动信息,数据库连接地址、登录名及密码,并设计factory工厂类定义static GetInstence()方法,无需实例化即可返回对于数据源操作接口。系统数据源操作采用DAO设计模式,对每个数据表的操作创建了一个接口,接口中定义了系统中将会用到的所有事务方法。当需要和数据源进行交互的时候则使用这个接口,并且编写一个单独的类来实现这个接口在逻辑上对应这个特定的数据存储。
(4)触发器的实现
触发器(trigger)是个特殊的存储过程,它的执行不是由程序调用,也不是手工启动,而是由某个事件来触发。触发器经常用于加强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和业务规则等。触发器主要用于强制服从复杂的业务规则或要求,也可用于强制引用完整性,以便在多个表中添加、更新或删除行时,保留在这些表之间所定义的关系。系统中实现一些触发器用于实现数据库操作功能,以作业表触发器为例进行实现说明。作业表触发器用于实现作业表插入作业后,每个选课学生的作业提交表中插入相应记录。实现代码为:
create trigger hw_trig2 on scourse after insert as
begin
declare @stuid char(10) declare @courseid char(5) declare @hwid smallint
declare cur1 cursor for select stuid,courseid from inserted
open cur1 fetch next from cur1 into @stuid,@courseid
while @@fetch_status = 0
begin
declare cur2 cursor for select hwid from homework where courseid=@courseid
open cur2 fetch next from cur2 into @hwid
while @@fetch_status = 0
begin
insert into do_homework (hwid,courseid,stuid) values (@hwid,@courseid,@stuid)
fetch next from cur2 into @hwid
end
close cur2 deallocate cur2
fetch next from cur1 into @stuid,@courseid
end
close cur1 deallocate cur1
end;
5.结论
Web协同科教管理系统实现了协同软件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要求,其设计由业务逻辑程、表现层和数据库层等3个层次构成,3个层次之间相互独立,利于以后的代码维护和功能扩展等工作。系统基于群件模式的工作流进行业务管理,实现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课程管理、作业管理及教师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在实现传统教学、科研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基础上,改进工作机制,实现了协同工作,加入论坛功能方便用户在线交流,站内通信功能使用户可以随时发送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发送系统信件通知工作流涉及用户。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服务于高校各个学院的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邹润榕.新型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广东科技,2013(16):4-5.
[2]路凤英,张静.知识管理与信息服务流程协同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7):223-224.
[3]成全,罗栋,张悦.基于Web2.0的网络协同科研平台构成及实例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Vol.38 (05):126-129.
[4]陈继红,郑爱兵.高校科研系统协同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2):1-3.
[5]王德寿,诸咸斌,高友波.协同联动模块管理流程运转――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34-36.
关键词:知识管理;教学;Blog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4-3726-03
Abstract: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ccumul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eaching process,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with learning each other. The teaching blog system platform is designed based on campus network, which can effectively build a teach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teaching; Blog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方面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个人、组织、社会机构乃至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知识管理是管理理论中对“管理”职能的一种发展,管理中心从物转向了人,进而转向了人头脑中的知识[1]。知识管理最初应用于企业界,全球众多知名企业通过推进知识管理而获得显著效益。但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推广相对较晚。200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学习社会中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报告中指出:在教育部门,知识传播与应用程度较低。
知识管理在学校中的运用,主要分为两类,一为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一为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个体知识管理注重积累与反思,而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重在共享与评测。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个体知识管理指的是教师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教学知识不断学习、积累、反思、创新、交流和分享的过程。教学知识又可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的结构化知识,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等方式学习,比较容易获取、理解和交流。隐性知识是知识体系中高度个人化的、难以言传的那一部分知识,教师的教学知识多数以隐性知识方式存在着,它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联。知识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隐性知识的分享。
博客,即Blog,是Weblog的简称,它通常由简短、随意、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构成;这些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内容相当于博客本人的随笔和日记,但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博客可以打破交流的时空障碍,避免交流者之间的时间冲突与空间限制,提供给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彼此间进行交流的可行路径。自2002 年8 月首个博客网站――博客中国(现更名为博客网)推出以来,博客从内容上看,先后经历了以新闻传播平台、个人日志为特征的第一代和第二展时期。如今,博客转而被愈来愈多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应用于不同的岗位中,从而由基本的信息平台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知识管理工具。
2 教育博客的知识管理
博客的知识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
2.1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联系或发生作用的一种方式[3]。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是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下完成的。在博客中,博客们(bloggers)通过对博主的言论进行评论,或者向博主提出问题指导,实现信息交流的目的。
2.2 信息共享或知识共享
知识是指经过每个个体的头脑处理过的信息,它是关于事实、过程、概念、理解、理念、观察和判断的个性化的或主观性的信息,信息一旦经过个体头脑的处理就将成为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通过清楚地表达并通过文本、计算机等方式输出结果,以口头或书面文字或其他形式与其他人交流,就会转变成显性知识[4]。教育领域的博客们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了大量与自己学科有关的链接,博友在访问这些学科资源的时候,实质上仅是一种信息共享,而当访问他们的日志时,则可实现知识共享。
博客的知识管理功能体现在对自己的博客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一方面通过知识学习刺激知识需求,将知识需求转化为知识收集行为,通过对知识的收集进行思想加工,最后经过分类整理成为个人知识库;另一方面是通过博客的链接功能,将其它博客(中有价值的资源通过链接的方式在自己的博客中进行分类整理实现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博客的知识管理是指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个人资源信息(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与组织交流信息及其学术成果进行的知识管理。
教师建立其个人博客后,可以将大量的学习资源在博客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共享教师的知识成果。学生则可将个人学习内外的作品在教师或自己的博客上传递与交流,供教师指导检阅。传统上,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时间相当有限,教师无法让大批的学生参与课程讨论,个别学生的课题讨论由于课堂内容的限制亦无法走向深入,致使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在博客教学平台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将显著延长,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个体知识建构是基础,实现对自我独立学习的知识积累;协作知识建构是重点,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两者相互交叉,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博客系统平台设计
博客平台的设计层面包括某一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5]。
3.1 教学目标设计
在平台中,我们要明确标明整个课程和每章内容的要求,即教学目标。因此在博客平台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其教学目标是在正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博客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
3.2 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包括前台环境、后台环境、资源环境和系统管理环境四个方面。
前台环境设计主要包括以下10项内容:
1)日志列表:按时间降序分页排列所有日志,呈现出日志信息(日志标题、人、时间、阅读人数、回复数量)、部分或全部日志内容、阅读和回复入口。
2)评论窗口:阅读该主题的详细内容及对其的评论或回复,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
3)站点公告:系统或个人对整个平台或其他学生的公告栏,可以从后台即时的添加和修改。
4)站点日历:是以月为单位的一个月历,当学生在某天发表日志后,日历上该天的数字就会自动出现链接,点击就可进入该学生在那天发表的全部日志列表。
5)专题列表:系统专题列表或学生个人专题列表,点击即可进入该专题的所有日志。
6)最新日志:整个平台或学生最近发表的日志。
7)最新评论:整个平台或学生最近发表的评论。
8)最新留言:整个平台或学生最近发表的留言。
[关键词] RFID技术;自动识别;课堂教学;高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7. 024
[中图分类号] TP315;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7- 0038- 03
1 引 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在已在各个领域推动着产业的升级。RFID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项核心技术,目前在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我们借鉴RFID技术在行业应用的成功理念,将RFID技术引入高校教学管理中,相信同样会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高校的生源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应该说学生的总体质量大大下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差了,上课的到课率有下降趋势,这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如果高校的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实时动态地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及时作出反应,肯定会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管理系统来实现这一理念。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从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教学管理的手段入手。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RFID技术是一项信息标识与自动获取技术,我们借助于教师证与学生证(工作证与学生证就是RFID卡)来标识个人的身份和相关信息,对学生上课与教师教课情况进行统计管理,从后台管理系统中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全校各班学生的到课情况、教师上课情况,通过这些信息的实时掌握,来及时分析全校师生的教学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2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RFID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空间电感耦合或者电磁耦合来进行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物体的目的。RFID应用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阅读器、中间件、信息处理系统4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
将RFID标签安装在被识别物体上(粘贴、插放、挂佩、植入等),当被标志物体进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范围时,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通信,标签向读写器发送携带信息,读写器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解码,传输给后台计算机处理,完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
RFID技术具有如下特性:数据的读写功能;标签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耐环境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强;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条形码识别物品的种类,而RFID技术确定每一个单独的物体对象。
3 系统实现可行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战场,教学质量是一个高校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领导会高度重视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教学管理的智能化,领导的重视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的RFID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应用,技术的成熟推动了行业的应用,目前高频RFID技术无论从技术性能还是价格等方面都有大幅改善。RFID近距离自动获取信息技术完全能做到在课堂环境下对师生信息的非接触式提取。采用RFID防冲撞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多标签的识别与读取,达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与管理。
高校一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综合性业务网络,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与教学相关的场所都接入了网络,而且大部分高校也建立了各种无线局域网,各种应用服务器配置比较齐全,这些为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打下了网络与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管理最终还是信息的处理与控制,采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前端自动获取,我们借助于高校已有的应用服务器来搭建后台的信息服务器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动态信息的储存与处理。另外,高校师生大多都采用了电子标签作为师生的身份标识工具,电子标签的应用,方便了对师生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管理。
4 系统设计及管理过程
4.1 总体技术方案
在高校各种教学场所如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区域一般都实现了网络化,大多数高校还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全面覆盖,我们在本设计中采用无线局域网作为网络传输平台,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在系统设计上,我们在各教学场所的入口安装一台带有无线网络功能的RFID阅读器,另外也可适量配置移动式RFID阅读器,方便各类管理人员灵活应用。基于RFID的智能化课堂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该系统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与RFID手持或固定式阅读器、RFID课堂信息处理子系统、教学动态管理终端子系统、远程教学动态查询子系统、实时信息系统和教学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其中教学信息处理系统是智能化课堂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对以无线方式传递的感知射频标识信息进行处理,并反馈给相应的子系统,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
4.2 智能化课堂教学管理过程
智能化课堂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师生个人信息的数字化标识。利用RFID电子标签给师生制作个人信息及相关的教学信息。在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这部分工作在师生开学报到时就能顺利完成。
课堂信息的日常获取是整个系统管理过程的关键。师生上下课在特定时间内经过教学场所的入口处,阅读器从师生身上携带的师生卡非接触式近距离获取信息,通过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多种信息存储在信息系统服务器上。前端阅读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对一些特殊情节(如:忘带学生卡、多人同时通过等)进行实时处理。
师生上下课的实时信息基本上反映了全校日常教学的一个整体情况,教学动态管理终端子系统用来处理这些信息,经过对全校课堂教学动态信息的分析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呈现给教学管理人员,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师生上课情况。也可以依此分配资源协调各部门做好教学工作。当然可以利用实时信息系统在LED大屏幕上动态课堂教学信息。
目前,Internet网络十分普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服务功能,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掌握全校的教学情况,并能及时发出处理指令。
5 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5.1 电子标签与阅读器的设计
在介绍RFID工作原理时,已经提到了RFID可以工作在4个频段上,各个频段的RFID系统都有一定应用适应面,针对本系统的设计要求,选取中心频率为13.56MHz高频段RFID系统(视情况可采用900MHz超高频段)。高频电子标签、阅读器目前在国内相当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电子标签可以直接选购。
RFID系统硬件核心是阅读器。阅读器控制电路采用MFRC522芯片来实现. MFRC522是高度集成的非接触式(13.56MHz)读写卡芯片,支持ISO 14443A/MIFARE卡,可实现与各种不同主机的接口功能,如SPI,UART及I2C等,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
MFRC522芯片与单片机采用SPI接口,单片机(u78F0451)作为主处理器,MFRC522 作为从处理器。单片机引脚P1.1 (SCK),P1.2(MISO),P1.3(MOSI),P4.4(NSS)与MFRC522芯片的SPI引脚相连。为了降低系统功耗,电路采用了分时供电的方法:只有当检测到有卡靠近时,控制单片机引脚P2.1输出低电平,导通U7,为MFRC522芯片提供电源,其他情况下不为其提供电源。另外,该电路部分中的RF接口也通过控制单片机引脚P4.3的电平采用分时供电的方法,只有当需要检测是否有卡靠近时才为其提供电源,P1.4用来采样卡的到位信号。
目前单片机的主要编程语言有C语言和汇编语言。这两种语言在嵌入式应用开发中可以单独编程,也可以混合编程。由于本系统的主控芯片u78F0451 的RAM和FLASH容量相对较小,为节省代码空间,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在PM+开发环境下,本系统采用汇编语言,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系统软件功能分为主程序模块、卡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网络接口通信模块和其他处理功能模块5个部分,如图4所示。系统的软件程序固化在u78F0451单片机的FLASH存储器中。
另外,在阅读器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高校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到功能齐备、人机界面友好,目前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开发。
5.2 系统网络设计
传输网络是本系统应用基础,目前所有的高校都已构建起了基于光纤的高速交换校园网络,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一般高校也构建了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局域网。高校的信息服务系统在这些网络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因此本系统设计的网络基础在各高校一般均具备。
5.3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管理系统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以下几个模块: RFID阅读器信息处理模块、教学动态管理终端模块、远程教学动态查询模块、实时信息模块和教学信息处理模块。
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处理模块。一般作为应用分系统集成到学校原有的应用系统之中,数据库系统依情况而定,常用的可选用微软公司的MS SQL Server 2008,开发平台可采用C#或其他开发语言来完成。阅读器信息处理模块主要完成数据的读写、多标签冲突、课堂特情、人机友好界面等功能,并对信息进行适当的前期处理。教学动态终端模块是主要的客户端。可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以B/S方式来实现。主要完成实时数据查询、统计、报表、合并、资源调度、师生标签信息写入等功能。远程教学动态查询模块便于外出人员查询之用,基本与终端模块类似,只是增加了远程网络通信与认证功能。实时信息处理模块完成大型LED屏的显示控制。
6 结束语
射频标签RFID的非接触、多目标同时自动读取的特性,使其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智能化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紧紧围绕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了RFID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可行性.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并就其智能化原理进行了阐述。随着射频标识 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如何在新技术条件下,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绩效,扩展服务内容,真正实现智能化、人性化高校教学管理,将成为下一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晓光.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米志强.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肖亚迪.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3(7).
关键词:设计系统管理;项目化;职业教育;模式转换;设计文化
作者简介:陈烈胜(1962-),江西铅山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课题项目:教育部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0226),主持人:马新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29-05
引言
艺术设计学是综合、边缘叉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文理知识经验交汇,感性与理性融合,艺术与科学联姻的应用性学科。涉及人类学、需求学、市场学、营销学、心理学、消费学、艺术学、传播学、环境学、工程学、材料学、工艺学、经济学、统筹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知识及经验体系涉猎广泛且参数甚多,因而研究、应用、传授这门学科知识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论科学及其控制和管理理论,而非其它。在我国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今天,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认识不足和偏差。
艺术设计学科的应用性,决定无论其教育层次高低、类型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均具有极强的职业技术特征,即实战性和操作性。从某种角度讲,艺术设计技能操作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依靠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依靠教师案例经验的积累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和训练。笔者考察对比当代中西方设计职业化教育状况,发现大多设计教学实践都主要围绕项目案例来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社会需求中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从目标定位、协调控制、设计方案、实施管理,到实效评估等全程管控,从而引导学生完善设计学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拓宽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时至今日,我国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客观上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获得社会实际项目和设计课题,学生的练多靠虚拟甚至停留在“坐井观天”式的孤立的视觉表现上,脱离了学科及职场实际。
陈旧的教育观念,滞后的教育大纲,传统老套的课程体系造成学生难以适应职场及社会要求等等情况依然严峻。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上升到国家意识的层面,还需要时间过程。但作为艺术设计职业化教育基层,肩负教学改革重任,当务之急是研究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配方”、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根据国情创新变化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合理、设计方法正确、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及市场要求。
总结多年来,设计教育实践和社会项目深入发展所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城市规划设计战略到建筑功能、形态设计,甚至一个字体设计及其实施过程,越来越多地指向一个不可回避的语词:“设计系统管理”。就课题研究所承接的众多社会项目而言,大约每10个项目中就有2个以上涉及到设计项目的连续发生,自然而然延伸出了系统性的设计管理形态。设计系统管理成了我多年艺术设计教学和项目实践的研究性命题,我将自己在设计系统管理及教育方面的具体经验阐述出来,供同道者参考,可能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新课题——设计系统管理
研究并从事艺术设计及其教育工作,我们必须面对的三个基本事实:
(一)设计目标系统中所发生的种种关系
设计过程和结果存在:消费者与设计师的关系,设计师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设计师与评论家的关系,设计理念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设计理念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设计理念与消费者生活习俗、生活方式的关系,设计目标与视觉表达、生产、工艺及造价的关系。同时也包括视觉设计中形态与空间的关系,色调与色彩的关系,图形与构成的关系,字体与字体的关系,当然更包括图形与企业的关系,色彩与消费情感的关系,色彩与流行性的关系,与个性的关系等等,种种关系形成一个复杂关系网——现代设计关系网。这个设计关系网就会产生各种复杂问题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系统管控中加以解决。设计工作的事实就是这样,不管你承认与否。设计不同于美术,设计是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构筑一个系统工程,或者说构建一个生命体系,其结果必须符合世界的社会的市场的需要,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二)设计工作必须由各专业团队合作完成
由于设计的综合特性,无论设计项目大与小,从构想到实现再到评价,只要设计满足社会需求,这个“系统工程”就不可能是单个人完成,而是由专业团队在目标管控相互协作下共同完成。非美术或不管上下游专业意见的视觉设计能够完成的,缺乏团队合作和设计目标系统管控概念,视觉部分的设计也可能是徒劳无效的。这不是故弄玄虚,是客观存在。
(三)“设计系统管理”——我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中缺失的课题
“设计系统管理”概念的提出、研究、应用时间虽不久远,是设计发展中的新兴课题,在当下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作为担纲市场人才培养及输送的艺术设计职业化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课题研究中“设计系统管理”这个概念的缺失恐怕时间已经很久。
关键词:Spring Struts Hibernate 教师科研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a)-0010-02
针对教学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问题:更新不及时、新旧信息错杂、获取信息复杂,相关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繁重等,笔者进行了教学科研Web系统的开发。以期解决现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对教学科研活动的管理有序有效地进行,并提供多种查询统计功能和教师业绩点计算功能,进一步减轻管理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实行多权限设置,增加权限赋予功能,使得查询统计功能在拥有安全性的同时,加强了灵活性[2]。
该论文将会讲述运用Web应用技术,采用目前较流行的Spring+Struts+Hibernate开发框架,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系统,其中详细讲述管理员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
1 系统功能分析
该文主要是对教师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员模块的设计,该模块主要包括资料上传、公告、授权功能、审批管理、人员管理和业绩点计算等功能。主要的使用者是管理员。
1.1 通知功能
在管理员登录之后,进入管理员界面。在此页面,可以进入通知页面,其中包括两部分,通知和通知管理。
管理员可以新建通知,对新建的通知,管理员可以,或存为草稿日后,或取消。对于存为草稿的通知,管理员可以修改后,或修改后存为草稿,或取消,或直接删除。通知之后,系统会发送邮件通知所有用户,通知,主要便于及时查看。
提交完成之后的通知则可通过通知管理功能进行管理,同样可以对已的新闻进行删除或修改操作,同时考虑到的通知可能会很多,在界面中增加了分页的功能。对于修改已的通知,系统将会发邮件通知用户通知已经改变,并将该通知置顶。
1.2 审批管理功能
审批管理功能主要分为,审批上传资料和管理上传资料两块,是对用户上传的论文、著作、科研项目、专利发明、学术活动及学院相关资料等进行审批和统一管理。鉴于在功能模块上的类似,在此,以审批论文信息为例对审批功能的实现进行说明。
点击审批论文信息,进入待审批列表界面,表中将罗列论文的一些基本信息。点击论文题目,打开该论文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批,管理员没有权力更改用户提交的论文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符合要求,管理员则可以拒绝,并填写审批不通过的理由,同时填写自己邮箱密码,系统将通过该管理员的邮箱向用户发出邮件,通知用户其论文未通过审批,并要求其进行修改,再提交。同样,若审批通过,管理员也会通过系统发邮件给用户,通知他论文审批通过。
在管理上传资料中,主要是对于那些超过了保存期限的资料,进行备份或删除,然后将其移出服务器。
1.3 人员管理功能
人员管理功能是对系统用户的基本信息的管理,也包括两个功能,人员添加和人员修改。人员添加,主要是用于添加新用户。考虑到本系统是内部服务系统,因此不通过用户自行注册,而是通过管理员添加来完成用户添加。管理员需填写用户的基本信息,并将用户的登录账号告知用户。
考虑到信息的公正性,用户不具备对其基本信息的改动权限,因此如果基本信息改动,用户应及时通知管理员,进行修改。管理员在人员管理中可以进行用户资料的修改,同时也可将离校教师的账户删除。
1.4 授权权限功能
授权权限是对用户查看统计信息权限的管理。管理员可根据用户的申请,赋予用户查看统计信息的权限,并适时关闭其权限。
管理员在授予权限页面中赋予用户权限,可一次赋予一个或多个用户,如果拒绝用户的权限申请,需填写拒绝理由。
管理员通过权限管理,可取消用户的权限。在用户的权限到期之后,管理员可取消用户的查看统计权限。
1.5 业绩点计算功能
业绩点计算主要是将每个用户的总的业绩点统计出来,罗列在一张表中,管理员可以通过备份,将上一年的业绩点导出,然后存放在服务器上,同时通过点击每个用户的工号,可查看每个用户具体的业绩点情况。
1.6 资料上传功能
资料上传功能主要是对课表信息和教材信息的导入和管理。管理员首先将规定列名的Excel表上传到服务器,然后再通过资料上传界面中的导入功能,将该表导入到数据库中,从而实现课表信息和教材信息的导入[1]。
同时,管理员可以通过上传资料中的管理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的课程信息和教材信息的修改或删除。
2 系统实现
在此,按照系统架构逐步阐述管理员功能的主要实现框架。该系统主要分为3个层次,表现层、中间层及数据库层[5]。
2.1 表现层
表现层提供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用Web页面实现。主要使用JSP技术实现,在个别静态页面中,使用HTML静态技术实现[6]。
2.2 中间层
该系统又将中间层划分为Web层、Service层、DAO层和common层。
(1)Web层。
该层包含了Formbean和Action两部分,同时也通过这两部分分别联系表现层和业务逻辑层,Formbean对应了JSP页面中的内容,而Action则调用了业务逻辑层中的内容。
(2)Service层。
在该系统中,Service层完成了业务逻辑层的工作,其中主要是对Hibernate所封装的对数据库的操作的调用。例如,
public News getNewsByNewsId(int newsId)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Validate.notNull(newsId, "when get pmrReg, the pmrReg id must not null...");
News news = null;
try {
news = newsDAO.getObject(newsId);
} catch (ObjectNotFoundException e) {
eventLogger.info("the dailyReport[" + newsId + " does not exit...",e);
throw new ServiceException("通过主键获取日报错误");
}
return news;
}
(3)DAO层。
该层主要包括DAO层和PO层,其中DAO层的类都继承了common层中封装了Hibernate对数据库的操作的类CommonDAOHibernate.java,而不是直接封装Hibernate对数据库的访问。
PO,持久化对象,其中完全采用普通Java对象作为持久化对象使用,也是将数据库中的对象对应到Java对象,从而使对数据库的操作更加简单。大家可以利用MyEclipse自动生成POJO及其对应的配置文件。
(4)common层。
该层存放了公用的代码,包括对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的封装,异常处理,日志处理,数据类型的转换,时间的处理,文件上传与发送邮件的方法,基础Action类,以及系统要使用的常量。其中,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封装主要是由MyEclipse中的方法自动生成。
2.3 数据库层
数据层负责存放和管理应用的持久性业务数据。Hibernate提供了从映射文件到数据库Schema的转换工具,即hbm2ddl[7]。
执行该任务的Java类net.Sf.Hibernate.tool.hbm2bbl.SchemaExportTask。在该系统中是应用MyEclipse中的自动转换工具实现数据库与持久性数据的对应。
3 结语
该系统结构清晰,注重功能的功能性和使用方便性。根据各功能的特点,将各功能的流程考虑周到,流程设计完整。用户如有需要,可以申请查看统计权限,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应用了SSH架构,在简化代码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1] 张芹.关于软件开发中数据库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信息通信,2015(12):166-167.
[2] 宋阳.新时期高校科研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4(7):71-73.
[3] 陈亚辉,缪勇.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技术与项目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 傅伟,高海侠,涂刚,等.基于J2ME-J2EE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2011(7):76-80.
[5] 王进.B/S模式下的三层架构模式[J].软件导刊,2011(3):30-31.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课堂评估 在线教育 资源共享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校的听课和教学评估时仍然采用原始的方法进行,即评估领导和教师坐在教室后方进行现场听课和评估打分。这种听课方式存在耗费许多领导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提前准备所听课程教案,提前布置教室里的桌椅,提前通知评估领导和教师安排好时间等诸多问题。另外该方式对于授课老师和教室里学生的现场发挥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水平难以充分发挥。同时,传统的听课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不能将高水平的授课过程进行记录,无法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其高质量的授课,费了很多资源。
1. 课评管理系统应用推广意义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套基于视频存储的课评管理系统,能够将评估人员和讲课教室分离开,让参与评估的人员能够在非授课教室内实时观看授课教室里面的情况,避免由于听课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如未能观看直播,评估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在线点播教师的课程录像,也可以了解其他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使评估人员对教师有全面的认识,保证教学评估过程的科学性。
2. 课评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2.1. 总体设计框架
视频课评管理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维护、标准规范制定、教学资源共享、课程评估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几个模块,各模块的功能设计如下:
基础信息维护:对与学校教学活动、评估活动等有关的校内外人员、各种类型的组织机构以及各班级课程表等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初始信息录入以及后续信息修改和更新等;
标准规范制定:制定数据抽取策略,定期从DVR或NVR等录像设备中抽取视频资料、教案资料和家庭作业等各类信息,并按相应的规则进行统一存储和分类汇总,形成多维展示平台;针对学校具体情况以及各类课程的不同特点设计课程评估问题以及相应的评估模板,供评估人员使用;
教学资源共享:作为统一展示界面,提供课程录像、教师教案和家庭作业等信息的观看和下载等服务,并提供给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管理的权限;
课程评估管理:提供课程评估依据,实现实时和在线课程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形成最终报表;
系统管理:通过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身份认证等功能保证教师、学生、评估人员等不同角色的人员可以登录系统完成各自的工作,并通过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2.1. 基础信息维护模块
基础信息维护模块通过对教学相关的组织、人员、课程等基础信息的管理,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服务,保证课程评估和教学资源共享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在系统内实现。包含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课程表等内容的维护。
2.2.2. 标准规范制定
标准规范制定模块通过与NVR等硬件设备的对接,将所有录像资料从NVR存储中按特定的规则抽取至存储中,并按指定策略将其进行分类汇总。为满足课程评估需要,在此进行课程评估元素管理,并为不同类型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估模板。
数据抽取规范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该功能设置将对NVR中录制的课堂录像资料进行管理,制定对应的数据抽取规则,定时将NVR中的数据抽取出来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上述文件命名规范统一对文件重命名。
除数据抽取功能外,系统标准化管理还包含:命名规范定制、评分元素管理、评估模板管理等内容
2.2.3. 教学资源共享模块
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录像视频资料和课件文档资料都在此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展示,如上图所示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块功能模型由课程教案、随堂录像、视频点播和家庭作业等四个主要方面组成。
2.2.4. 课程评估管理模块
学校可以通过此模块内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测评估(技术指标内容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通过远程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估,以提升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从而使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2.2.5. 课程评估流程
综合功能模型设计与实际业务场景,我们提出如上图所示实现课程评估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评估流程包含:登录认证、课程评估、数据分析、评估结果四个步骤。
2.2.6. 系统管理模块
通过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管理,包括用户群体、用户权限以及系统的登录认证方式等基础应用管理,并通过备份策略和安全策略实现对教学资源及系统自身份的安全保护。
2.2.7. 流媒体服务
视频播放功能是课评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没有它就无法实现视频资料的在线观看,也就无法实现在线课评功能。由于视频播放技术相对成熟、且与系统中其他功能相对独立,故将其设计为服务组件,供各个功能模块调用。系统流媒体服务提供包含:点播、广播、智能流等功能。
智能流,是指在不同类型编码方式的基础上为多种不同带宽提供适合的影音质量。多种不同速率的编码保存在一个文件或数据流中,播放时,服务器和客户端自动确定当前可用的带宽,服务器提供适当比特率的媒体流,如果客户端连接速率降低,服务器会自动检测带宽变化,并提供更低带宽的媒体流。如果连接速率增大,服务器将提供到更高带宽的媒体流。使用智能流方式播放时可以实现关键帧优先,音频数据比部分帧数据重要。智能流技术能够保证在很低的带宽下传输音视频流,即使带宽降低,用户只会收到低质量的节目,流不会中断,也不需要进行缓冲以恢复带宽带来的损失。
2.2.8. 报表服务
报表服务通过采用成熟的报表服务产品,提供基础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展示等相关的操作,具体包括:
从数据库中抽取原始数据,并按各种教学目的对其进行汇总分析;
提供各种报表模板的定制服务;
提供打分服务,并能将此分数以相应格式进行统计;
提供页面内容按不同规则排序展示的服务;
提供柱图、饼图等多种形式的报表展示服务;
提供Excel、Word、PDF等多种格式间的转换服务。
参考文献:
[1]苗逢春《我国未来5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推进和实施关健》,2000年9月.
【摘要】 目的 优选通络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水提部分和醇提部分进行提取工艺考察。水提部分,以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含量和浸出物重量为指标;醇提部分,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橙皮苷含量和浸出物重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方案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水提部分,处方药材用12倍药材量的水煮提3次,每次1.5 h;醇提部分,加10倍药材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 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通络颗粒剂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通络颗粒剂;芍药苷;橙皮苷;正交试验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an extracting technology for Tongluo granule by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s Water-extracting fraction:with the weight of water-extracting fraction and paeoniflorin content as the indexes, extracting times, water volume and extracting time were screened by L9(34) orthogonal test, Alcohol-extracting fraction:with the weight of alcohol-extracting fraction and hesperidin content as the indexes, alcoh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ng times, alcohol volume and extracting time were screened by L9(34)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water-extracting fraction:extracting 3 times with 12-fold water, 1.5 hours for each time;alcohol-extracting fraction:refluxing and extracting 2 times with 10-fold 60% alcohol, 1.5 hours for each tim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duction of Tongluo granule.
Key words:Tongluo granule;paeoniflorin;hesperidin;orthogonal design
通络颗粒剂由赤芍、枳实、丹参、三七、黄芪等药加工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化瘀通络的功能,用于肝郁气滞、瘀血内结、胞脉不通证,主治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性包块及盆腔粘连等。处方中部分中药含有脂溶性有效成分,部分中药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为此,本实验用水提取黄芪、赤芍、柴胡、甘草等,用乙醇提取枳实、丹参等,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
1 仪器与试药
Shimadzu LC-10AT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SCL-10Avp系统控制器,Shimadzu SPD-10Avp紫外检测器,Shimadzu LC- 10Atvp二元泵,Shimadzu CTO-10Asvp柱温箱,class-vp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L-200SM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Libror EB-280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
通络颗粒剂(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制剂室自制);芍药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36-9811),橙皮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21-200010)。乙腈、甲醇为色谱纯,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水为高纯水。
2 水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2.1 正交表的设计
以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为因素,各设3个水平,作L9(34)正交试验,具体安排与结果见表1。表1 水提部分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略)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的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009 6 mg对照品溶液。
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HiQsil C18V(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83∶17);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 ℃。在此色谱条件下,阴性无干扰,芍药苷与其他组分可达到基线分离,保留时间约为7 min。
2.4 浸出物重量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将药材按处方量称取,根据表1设计的不同条件,用水煎煮提取,滤过,得9份滤液。将滤液减压回收,干燥,得干膏,计算浸出物重量。称取干膏约0.7 g,共9份,置具塞锥形瓶中,各精密加入75%甲醇25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 min,放冷,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精密吸取滤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浸出物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见表2~表4。表2 水提部分提取工艺实验安排及结果(略)表3 极差分析(略)表4 水提部分提取工艺方差分析表(略)注:*F0.05(2.2)=19,**F0.01(2.2)=99。
实验结果表明,各考察因素对浸出物重量和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A>B,正交设计所得最佳实验方案分别为C3A3B3和C3A3B2,考虑到大生产的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为A3B2C3。
2.5 验证实验
因所选方案A3B2C3是正交表中没有的方案,故需做实验予以验证,验证2次,其平均值为:浸出物重量21.83 g,芍药苷含量为454.49 mg。因此,确定通络颗粒水提部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即粉碎过的药材加12倍水,煎煮1.5 h,共提取3次。
3 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3.1 正交表的设计
以乙醇浓度(A)、提取次数(B)、溶剂用量(C)、每次回流提取时间(D)为因素,各设3个水平,作L9(34)正交试验,具体安排与结果见表5。
表5 醇提部分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略)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的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 mg对照品溶液。
3.3 色谱条件
色谱柱:HiQsil C18 V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8%醋酸溶液(30∶7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2 nm;柱温:30 ℃。在此色谱条件下,阴性无干扰,橙皮苷与其他组分可达到基线分离,保留时间约为13 min。
3.4 浸出物重量和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将药材按处方量称取,根据表5设计的不同条件,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得9份滤液。将滤液减压回收,干燥,得干膏,计算浸出物重量。称取干膏约0.7 g,共9份,置具塞锥形瓶中,各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 min,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精密吸取滤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浸出物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见表6~表8。表6 醇提部分提取工艺实验安排及结果(略)表7 极差分析(略)表8 醇提部分提取工艺方差分析表(略)注:*F0.05(2.2)=19,**F0.01(2.2)=99。
实验结果表明,各考察因素对浸出物重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A>B>D,对橙皮苷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A>C>D>B,正交设计所得最佳实验方案分别为C3A3B2D2和A3C3D2B3,考虑到大生产的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为A3B2C3D2。
3.5 验证实验
由于所选方案A3B2C3D2是正交表中没有的方案,故尚需做验证实验,验证2次,其平均值为:浸出物重量19.28 g,橙皮苷含量为466.69 g。因此,确定通络颗粒水提部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D2,即粉碎过的药材加10倍量的60%乙醇,每次回流提取1.5 h,共提取2次。
4 讨论
通络颗粒剂由10味中药组成,芍药苷是主药赤芍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解痉、镇痛、镇静、降温解热、抗氧化作用。中药复方制剂中以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的报道较多,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广[1-4],故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
笔者比较了用无水甲醇、50%甲醇、75%甲醇分别作提取溶剂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后两种提取溶剂提出率都较高,但50%甲醇提取之样品中含有糖、鞣质、粘液质等,不利于含量测定,故选用75%甲醇作为芍药苷含量测定的提取溶剂[5]。
【参考文献】
[1] 李正荣,万 新,周 辉.RP-HPLC法快速测定赤芍中芍药苷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1995,10(3):141-143.
[2] 周新蓓,涂瑶生,刘发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浓缩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5-6.
[3] 梁 宏,王春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丸中芍药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9,19(1):44-46.
[4] 程新萍,孙文基,李新生.赤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考察[J].西北药学杂志,1998,13(1):41-42.
关键词:质量管理 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 协同
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理想的教育方法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助其发现潜在的真理,这正是笔者研究目的所在。
1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背景分析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环节之一,是特定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转换为实践、书本知识转换为动手能力的关键步骤。
1.1 企业质量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质量管理人才,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满足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近年来,企业质量管理成为关键因素[1],其生存手段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体现在市场竞争加剧质量竞争;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在经历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认证后,质量理念更加全面、精确;分析、设计、制造以及改进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质量管理已经具有项目管理等特征。因此,企业质量管理岗位员工要掌握理论知识,具备专业质量组织、管理的技能,以提高专业团队质量改进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3]。
1.2 已有研究成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实践教学定义上,顾明远[4]定义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在技能培养方面,有学者认为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生产技能的教学活动”;魏克湘(《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期)把实践教学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巧)的实际操作活动。综上所述,从其实践性和目的性考虑,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应用性的学习,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创新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方面,赵红梅(《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洪燕云(《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阐明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和内容等。截至目前,未见专门以“课程”为对象的专门成果,对质量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尚不完整。
1.3 工科高校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一部分院校将质量管理设为选修课,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有一部分院校将其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目前该课程教学大纲缺少实践技术应用训练,即缺少对检验指导书、质量标准等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注重理论知识点的学习,缺少综合运用的训练;教学与实际需求不适应,知识、手段方法应用不全。
综上所述,以质量管理课程为对象研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保障。
2 构建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管理源自教学体系设计。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先将质量管理设为必修课程;再依据“理论与实践并重”“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和课程特性,运用哈肯协同学原理,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诸因素的协同效应,注重从系统、结构、动态的角度来把握协同运作,消除内耗,而产生一种1+1>2具有内在驱动力的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它是以课程为对象的人才培养多元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和高校及其内部两种或多种分立的资源调配在一起所产生增效作用的过程。是实习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有机整体。
2.1 确定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掌握将质量管理理论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具有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完成工作技能和大学后进入岗位角色,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和激情。其具体目标包括:
通过质量管理统计工具的实训,培养使用计算机进行质量问题调查、分析的实践技能。
通过单项仿真模拟训练,将质量统计工具与企业试验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相结合,培养使用云服务系统解决质量问题的就业技能。
通过综合岗位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在质量检验及管理部门承担质量改进、审核与认证等创新技能。
2.2 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培养形式
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培养形式既包括实习也包括实训,即全真社会实践,高校实验室内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全真社会实践,即依据培养目标,到企业生产现场调查撰写报告的过程。高校实验室内仿真性模拟实训,即依据培养目标,在专业实验室做现场模拟撰写报告的过程。单项实训依据核心内容设三个方面:(1)统计工具实训[5],(2)质量检验实训,(3)质量认证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依据目标,企业实习与高校撰写毕业论文的综合过程。
2.3 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培养流程
在校四年期间,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内容角度观察,是由验证到应用;从技能养成方式看,是由单一到综合技能、循序渐进、多阶段的实践教学。
3 质量管理课实践教学体系资源协同
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之间始终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6]。依据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过程要求,针对“技能实训”多元资源协同分析,归纳质量管理教学实践体系资源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其中,硬件资源是由实习基地、实验室、设备、软件平台等构成;其规范文件包括:①课程实践教学大纲,②课程实践教学基础资料,③课程实训程序性文件。质量管理实践课程资源的协同分析即主讲教师是项目牵头人,将现有无序的软、硬件资源有机协调,形成技能训练的教学系统。
3.1 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协同
任课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组成课程组是实训的核心。课程组教师具备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主讲教师要对整个项目深入了解、全盘掌握,才能立足全局、指导局部[10]。
3.2 企业实习基地资源协同
实习基地是学校教育在空间上的延伸,企业实习基地除了生产经营的主要功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7]。企业规模、体制和氛围使其具备了职业性、实践性、专业性强和灵敏性高的育人功能。
3.3 实验室、设备、软件平台协同
在高等教育中,模拟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训练技能、培养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8]。高校以实验室为依托,实训中心为主导,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设适应质量管理的实习基地。其作用是充分发挥校内师资力量,开展实习课题研究与应用,要求学生将企业实习的见解、收获与先进技术等集成,作为综合实习任务完成,部分项目延续为毕业设计。实训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将以课堂和网络资源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校企合作直接获取实际能力为主的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使职业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9]。
4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更新质量观念、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实践体系,是工科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4]。为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应用能力的专业理论认知、专业操作技能和技术适应能力三个层次构成,将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全过程。
4.1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由四年的教学完成,实践内容包括:
(1)基于理论认知的实践教学在假期于企业进行,包括在第一和第六个假期开设的全真社会实践。
(2)基于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在三年级于校内实验室进行。
(3)综合模拟实训在四年级开展,它是依据目标,企业现场与高校毕业论文撰写的综合实训过程。要求调查企业现场质量管理问题、确定论文题目的基本过程;毕业论文要求有充分的选题依据;分析质量管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支撑;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4.2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措施
为保证课程实践的完成。按新版培养计划制定标准化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在实施中调整并完善该课程实践。
5 结束语
为形成岗位职业能力而开展的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旨在提升质量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水平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最终形成既传授知识,又提升人的智能,形成分析、解决问题多元能力的质量管理人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静.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3] 肖万明,孙卫华.合资企业的管理―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分析[J].管理现代化,1998(5):15-18.
[4] 罗乐,刘成岳,尹锡荣.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41-43.
[5] 张涛,郝,段生海.质量管理统计技术实训软件设计与开发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86-188.
[6] 蒋辉,肖旭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2):133-136.
[7] 侯明贤.实习基地教育功能评价体系构建[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71-75.
[8] 张永明,徐树英,孙中亮.设备资源整合与实验室开放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92-193.
前言
为了保证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的科学规范性,教师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其进行合理规划,即在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将教学演示与课堂教学、网络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不仅影响着整个网络多媒体教学课堂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网络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探究非常重要。
一、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要求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主要有教学氛围优化、培养学生多媒体学习习惯及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三个方面的要求。[1]其中教学氛围的要求主要是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多媒体学习习惯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尽快适应网络多媒体学习模式,教师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学习习惯与网络学习模式良好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在网络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大大强化,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接受程度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确保多媒体课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课堂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
首先网络考核主要根据课程的区别设计不同的知识点的难度、题量及分值,然后学生可以从相应设备中登录自己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班级、学号等,然后规定适当的考核时间,到达一定的时间或学生自主选择结束时即结束考核过程,然后相应的设备会依据事先输入的答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登记、记录,同时可将试题错误分析的情况呈现到相应的学生资料库中,根据教学过程的变化教师可以对网络考核资源库进行适当调整,及时更新优化,从而保证网络考核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教学演示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教学演示主要有课堂练习、?n堂测评、练习讨论等,如网络讨论可以利用公告报工具为相关师生提供文字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或其他学生的交流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使自身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最后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网络考核试题库、网络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等,[2]网络考核试题库主要是根据学生在日常考核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将难点、易错点题目进行搜集、整理、分类,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详细了解自身学习短板,自主选取相应题目进行测试提升,而教师在随堂测试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网络考核试题库中的资源进行课堂检测,极大了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网络多媒体课件库主要是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过教学过程中的特点进行课件的分类整合,然后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课堂学习程度、网络考核结果等信息为学生编制相应的资源库,从而便于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
三、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实现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脚本设计、动态情况、试题资源库建立维护、开发工具选择、素材收集等。具体措施如下:
1.脚本设计与开发工具选择
脚本设计与开发工具选择是在整个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实现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脚本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音乐背景、结构布局、教学内容、解说词等方面内容,从而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阶段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开发工具大多是以office办公软件为基础的Microsfot FrontPage网页开发工具,其可以在进行编辑及预览的基础上,实现代码、表格控制等功能,与Microsfot office办公软件实现良好对接,从而充分满足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的教学需求。
2.试题资源库建立维护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主要有课件信息资源库、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及网络考核题目资源库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库的建立非常重要,其中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主要包括学生兴趣特长、姓名班级、学号等,而课件信息资源库主要是不同课程教学管理资料;网络考核题目资源库则是随堂练习、阶段测试等过程的题目。网络考核题目资源库的维护可以利用记录集分页的方式进行编辑处理,为题目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3.资源收集管理
为了保证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教师在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构建中应利用网络和实际教学渠道搜集更加多样的课件资料,如图像、文字、视频等,并利用相应的工具对其进行处理。除了利用文档工具、美图工具对课件资料进行基础的处理外,还可以利用Flash软件、Animator Studio、3D-MAX等软件进行动画制作,利用会声会影、Premiere等软件对电影、电视等渠道获得的视频资料进行处理,而embed、Wavestudio等软件可对音频进行处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工具促使课件资料的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87-02
随着对数据决策的重视,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掌握数量分析方法的经济管理人才,这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必须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进行教学改革。统计学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简述数量分析方法的重点课程和必修课程,则是改革的重点。目前,根据信息管理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不好学,难度过大,理论与实际脱节,对理论推倒无法理解。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统计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统计学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三多两难”,即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理解难,记忆难;二是高度抽象性,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很大的难度,而现实的统计学教学却忽视了统计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
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仍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以系统阐述学科理论为主导,以理论,公式推导为内容,偶尔列举个别例题对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辅助说明,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重概念、轻实践,重理论、轻方法。以教师为教课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课上不愿听课,或者听课效果不明显,同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法也不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记住统计学的公式、概念、原理,由于统计学的三多两难,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会在考试后基本忘完,达不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2.不重实践的思想仍很严重
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和很多实质性学科的结合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比如卫生统计学、军事统计学、管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如果教学中缺少了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环节的支撑,教与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被有效调动起来;同时,目前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统计软件如SAS、SPSS、EXCEL的出现使得各种统计方法有了计算机的支持,统计工作者可以凭借统计软件直接对各类现实问题进行数据分析,而不必了解其中的公式。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得计算变得简便、准确,同时也使得效果变得生动、轻松,而现实是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足和学校计算机环境建设上的滞后,很多统计学在课上很少讲到统计软件的应用,也没有实验课来支撑统计软件的学习,导致统计软件在统计课程教学中应用远远不够,学生掌握的能力与现实脱节,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差较远。
3.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统计学考试,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闭卷笔试考试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的综合。其中闭卷考试的考试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等等,这种方式主要注重基本公式,基本理论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质量,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涉及较少,对于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缺陷,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靠死记硬背学习统计,没有从本质上抓住统计学的知识精髓,没有形成灵活运用知识和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了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而平时成绩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上课率和做作业的情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上课率,但是却无法保证学生的上课效率,导致了学生虽然人在这里,但实质上可能没听课或者做别的事,效果并不好。
二、信息管理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1.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学习
结合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增加一些在经济管理分析中具有清晰应用前景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引入计算机的案例和学习内容,同时以精选的例题和案例来复原典型统计问题的情景,通常可以采用一是案例引导法,以现实问题的提出为起点,然后通过解决方案的设计,书面陈述解决过程和结果为线索组织教学,通过对案例中一些问题的引导、说明教学内容,使得案例与课程的基本原理融为一体。其中的案例要么结合当前经济管理实际,要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统计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即时应用能力。二是案例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主角,教师起的是引导的作用,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2.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不再仅限于记公式、背原理,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在学期之初,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比如大学生日常消费调查、信阳地区企业调查,要求学生在学完统计学课程后完成一份从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的调查报告,为了减少搭便车的情况,每组人数限制在2~3人以内,这样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具体到某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学完某部分内容后向学生明确这部分内容可以做调查报告中的哪一部分工作,同时教师进行过程指导。这样就在任务的驱动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实现统计教学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关注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能力,一方面,在上课阶段有意识的使用统计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并解释结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统计软件来做课后习题和处理实践问题,提高学生自身的统计软件的动手能力。并建议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中,开设8~10个课时的实验教学,利用现在比较成熟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EXCEL[3]等让学生亲自来处理各类经济管理问题的数据分析,一步步演示图表的做法和计算的过程,从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均值、方差、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这样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巩固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在课题教学环节,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可以从展示大量原始数据开始,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统计图形图表,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得教师增加课题信息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繁琐的公式推导和复杂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可以演示较复杂的、篇幅较长的现实案例,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清晰。
4.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试内容
统计学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个方面的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综合评价学生的三种能力,拟将考试成绩分为下面几个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采用期末笔试形式,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原则和步骤,在出题时尽量结合实际问题去测试;二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比如案例互动环节的讨论的积极性)和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定;三是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调查报告,主要考核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完成调查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以调查报告的情况作为该项成绩的考核依据,另一个是上机测试,每次实验时结合统计学每一章节的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上机操作,比如统计图表的绘制、统计指标的计算等,要求学生上交相关作业。
不管做哪一种改革措施,教师都在其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改革的效果是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实践知识都是直接影响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因此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一是要加强自身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不断了解课程所属领域前沿动态,广泛涉猎,不断更新知识。二是多做研究、多做实践,不仅在专业上,而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做研究,为了弥补实践经验不足,如可能则深入实际,到企业中进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元欣.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4-85.
[2]宫春子.快乐统计教学方法探讨[J].统计教育,2008,(1).
关键词:SOA;三层架构;课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课外培养计划是将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进行分类,把目前大学本科时期能参加的所有课外活动的项目进行整合,实现量化的一个系统。
一、系统分析
系统工作于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课程之后。由学生进行网络申报开始,到教师完成学生学分评定为止。整个流程可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各级管理员登录;学生填入学分申报信息以及查询;教师录入许可信息或驳回学生请求,管理员进行系统管理,信息查询及结果打印。
(一)各级管理员登录
学生信息数据库比较庞大,并且本校的其他系统均有类似的数据库。因此,我们考虑该系统的数据库直接调用另一系统的数据库ORACLE 9i中的资料。
在系统中,涉及到11个院(系)和4个行政部门的管理教师,管理课外课程所衍化出的20类项目。为此,系统给各院系均分配一个帐号,允许多用户同时在线。相对学生信息,这15个帐号信息的验证将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中进行。
根据要求,本系统的管理员帐号只有一个。管理员帐号的验证也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中进行。
(二)学生申报学分及查询
学生参加完一类课外活动后,即可登录该系统进行学分申请。通过验证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参加项目中获得的奖励情况,进行内容登填和提交申请。当学生的申请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申请将被驳回。学生在阅读教师给出的驳回理由后,对申请作出调整,可再次提交申请。此外,学生在申请提交后,还可对自己学分进行查询。
(三)教师审核功能
各院系将被分配一个二级管理员帐号进行学分审核。当在线教师查收到学生提交的学分申请后,若认为合格,则审核通过,授予学分;若不合格,则驳回申请,并写入驳回理由。教师操作界面不具备查询功能。
(四)管理员系统功能
管理员的权职在涵盖了教师的相关操作之外,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对学生学号进行录入;对教师帐号进行管理;对课程设置进行修改等。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流程图
基于SOA思想的大学生课外教学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流程图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用户由主页登录后,进入各自的操作板块。学生的主要操作是学分申请和学分查询;院系教师进入后,若有所管辖的课程申请信息,则对该信息进行批复。管理员帐号登录后可以进行的操作很多。
图2 系统逻辑模型
(二)系统逻辑结构
本系统是基于三层网络结构,在中间层(Middle Tier)我们使用了三层架构,将Web服务器从逻辑上分成了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又称为领域层,BLL)、表示层(UI)。本案的逻辑模型如图2所示。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是系统自身的数据库。我们通过的SqlConnection对象来连接SQL SERVER 2005数据库。XML文件则来源于ORACLE 9i数据库所属系统提供的服务接口。
业务逻辑层会直接处理业务逻辑及相关的计算。在 2.0中,可以使用ObjectDataSource控件来实现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的交互。当数据进行到业务逻辑层时,需要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表示层实际上是一个显示界面,或者说是一个信息呈现平台。用户在这层上输入自己的需求,系统收到请求后对需求进行处理,最后将结果反馈到UI层上。
三、系统实现
(一)系统所用函数简介
学生登录检测
XSCheckPassword(ByVal strXH As String, ByVal strPassword As String)
学生信息查询接口
zfxsxx(ByVal strxh As String, ByVal strxscxjkmm As String) As DataSet
ByVal strxh As String(学号)
ByVal strxscxjkmm As String(学生查询接口密码)
系统提供服务时所用到的函数,学生学分信息查询。
Zfxfcx(ByVal strxn As String, ByVal strxq As String, ByVal strxh As String, ByVal strjfyf As String, ByVal strsfycjf As String,ByVal strjfjkmm As String)
ByVal strxn As String(学年)
strxq(学期)strxh(学号)strxf(学分)strscxjkmm(学生查询接口密码)
(二)服务连接的实现
对ORACLE 9i数据库所在系统提供的服务接口,采用如下代码进行连接实现。
//使用具体的地址
var WSDL_URL = "http://10.128.32.17/zjdxgc/Service.asmx?wsdl"
WScript.echo("Connecting: " + WSDL_URL)
var soapclient= WScript.CreateObject("MSSOAP.SoapClient30")
soapclient.mssoapinit(WSDL_URL, "", "", "")
var res,username,password
//使用具体的用户名和密码
username="jwc01"
password="000000"
res = soapclient.BMCheckPassword(username,password)
WScript.Echo("返回值:" + res )
对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的连接:
connectionString="Data
Source=localhost;Initial
Catalog=yjsxj;User ID=sa;pwd=sunqian" providerName="System.Data.SqlClient"/>
四、结论
大学生本科生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后,基本满足了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丽凤.SOA从眺望到实施[EB/OL].[2006.02.20].tech.省略/art/200602/21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