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小知识范文

传统文化小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小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小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学徒制;文化传承;校企文化

作者简介吕林博(1985—),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江西南昌 3300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对接的缺失或者是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很难迅速融入企业,或者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导致跳槽事件频发。对于高职毕业生们而言,如何在进入岗位后适应企业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学徒制不仅保证了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造就了很多优秀的老字号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现代校企文化的对接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传统学徒制及文化传承

(一)传统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是师傅指导徒弟在操作中通过言传身教习得技能的一种技艺传授模式。学徒制是技艺传承的的原始形态,强调在操作中学习。学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夏商时期的民间小作坊多为学徒制生产模式,当然早期的学徒制并非今天的学徒制关系,早期的学徒制是父传子、子承父业的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坊规模的扩大,开始招收少量学徒1。早期的师傅带徒弟边生产边传授技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师重道传承的很好,一般来说师徒关系比较密切,徒弟被视为养子或接班人,师傅会在生产中言传身教,其中包括技艺的精髓和德行的教育。

(二)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某种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中从一代人纵向传递到下一代人的延续继承过程。文化传承保证了文化共同体中成员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稳定性。文化在纵向的传递过程中保证了文化原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文化传承的机制与方式保证了文化在向下一代的传递的过程中无形中要受到特有规则的约束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文化传承的稳定性。

2.人为性。文化的传递是依靠人为载体,通过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言传身教,将被视为能够代表某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按照某种标准传承下去。文化的传承可以不依靠文字,例如贵州省扁担山布依族文化,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3.继承性。文化的继承性是指用辩证的观点对行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进行选择保留并继承传递的特性。优秀的行业文化往往是保证行业长久不衰的动力源泉,传统的企业能够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一代代人对优秀行业文化的继承,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与时俱进的结果。

二、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文化传承

(一)北京同仁堂的学徒制文化传承

作为中华老字号之一的北京同仁堂,3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同仁堂师傅无不是从基层学徒做起,每一味中药的选取、炮制、入药等几十道工序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学徒跟师傅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同仁堂的文化发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同仁堂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文化精髓与自己的行业道德结合起来。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为工艺道德观;以“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为约束自己的自律道德观;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生存的文化和理念,同仁堂以儒家优秀文化中的“仁爱、人本”思想作为生存的灵魂和凝聚力的源泉4。凭借这种生存的文化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则和意识行为规范,才使得三百年来同仁堂形象深入人心,可见学徒制中企业文化对于品牌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瑞蚨祥的学徒制文化传承

老字号“瑞蚨祥”创办于1862年,自从孟家在济南开办第一家商号以来,很快在全国以16家分号“瑞蚨祥”连锁成为我国近代最大的以经营布匹、丝绸为主的商号,至今规模庞大,生机盎然。和其他传统店铺一样,瑞蚨祥以学徒制作为员工的来源方式,繁盛时期职工达千人左右,各分店账房会计、经理主事均从学徒的店员中提拔,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新提拔的店员熟知业务流程,遵章守纪,更是在其他学徒之间起到了竞争上岗的积极作用6。

商业文化是商号的立号根基,瑞蚨祥以自己是孟子的后裔为据,一直以儒家文化作为自己立号的商业文化,商业上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商业活动的理论依据,对店员进行“仁义礼智信”的教化,其中包含道德品行、服务态度、生活作风、请假制度和经营规则等。这种积极吸取优秀文化并不断内化为自身文化的经营理念,对于规范商号管理、保障商号经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三、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文化传承的启示

(一)传统老字号的文化传承是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升华

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检验足以在人们的心中内化为人生的标尺和道德的准绳,企业的发展首先要赢得人们的认可,建立在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基础上无疑是企业文化最容易被接受的选择。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和道德约束力使得企业在树立被人尊重形象的同时也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

(二)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注重文化熏陶和基层锻炼

文化传承的时间性决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传统老字号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熏染过程,学徒都是从最基层做起,这就令一个毫无相干的人在一个陌生的行业里接受基础的技能训练和行业文化培养,学徒刚开始可能就是做一些杂活,《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对学徒描述为:“一般清晨起床后,要承担打扫商场、抹账桌、揩柜台、倒痰盂等清洁工作,在中小型商店的学徒,还要服侍业师起身,倒茶送水,买点心,有点还要买菜、烧饭、抱‘小开’、倒夜壶等,商店开门和打烊时,要掮排门板”。传统学徒制中学徒的起点低是普遍现象,起点低往往入门容易,从基础学起来的学徒往往有利于品格的磨砺和基本功的扎实掌握,行业中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也是企业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三)注重在操作中对员工的文化培养

传统老字号学徒制的培养往往强调在操作中将行业道德和行业文化一起随技能传递给下一代。现代企业往往工作时讲究效益和利益最大化,加上流水线的现代管理模式,很难将文化传递和技能传承融合在一起传递给员工,现代企业的文化传承往往是单独的培训和宣传,注重外在的形象和品牌的影响。现代企业一定要从传统老字号企业的文化传承中吸取经验,加强员工的企业文化素养,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要以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高标准要求自己。

四、校企文化对接的启示

(一)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校企文化共建

传统学徒制的文化大多建立在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使行业文化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在生产实践中这种价值观通过生产实践体现出来。所以高职校园文化中要尽可能多的提高学生的经典文化素养,将优秀的文化根植于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用这种价值观来教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企业要对学生宣传企业优秀文化事迹,定期到学生中举办讲座,在学生中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活动,举行企业品牌展板活动,要让企业优秀文化在学生当中潜移默化得到认可,并起到教育作用。

(二)重视师资文化,校企资源共享

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教师分不开的,一个高职院校师资的质量情况影响着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为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针对校企合作的师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避免“散养”式大班教学,建立师徒互选机制。传统的学徒制可以比喻成小班教学或者一对一教学,虽然效率不高,但靠着言传身教、实践中教学,师徒基本可以当面请教,答疑释惑。现代学徒制可以借鉴高校导师互选机制,理论课集体教学,实习课分别由不同师傅带领实训,等师徒相互了解后再确定固定的师徒关系,有利于学生针对自己选择不同风格的师傅,即传统学徒制中的师徒“对脾气”、“看着顺眼”,有利于教学合作。企业的技师和经理可以走进校园将一线的经验和企业的品牌文化普及到学生当中去。寒暑假期间,学校的老师也要走进企业补充专业知识,感受企业文化。

(三)校企文化对接要选好双方的利益中间点

校企文化对接是一个整合两种文化的过程,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双方对此可能热情不高,往往高职院校看到了其在学生今后就业和成长中的重大作用而重视的时候,企业往往不是太热情,表现出不积极的样子,最终会导致像“新余现象”中的学校积极,企业不积极的问题,关键在于没有调动双方的利益积极性,也就是没有选择好双方的利益点。对于此问题,我们要从双方的各自利益出发,对于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多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普通工人,大多有技术无文凭,缺乏技术理论,而这些恰恰是高校的强项,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文化水平也是企业需求的。

(四)重视校园社团作用,加强企业的形象宣传

高职院校的校园社团利用自身优势获取资源以及拓展空间,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为企业反馈服务,可以与企业合作宣传企业形象,在校企文化对接中高职校园社团起着推动中介,过滤等作用。特殊对口社团凭借其自身优势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自身文化包含在校园的各个环节之中,校园社团这种非正式的学生团体在信息的传递方面,精神激励方面,个人发展发面的能力都是值得重视的。同时社团还是文化育人的鲜活载体。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文化宣传委托给社团。定期举办与校企文化有关的活动,组织社团参观企业内部展厅,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通过社团进行宣传,这样既增添了校园文化内容又推动了校企文化对接。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谢良才,张维佳,郑晶.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2孙晓娴.浅谈中国的用工荒问题J.现代商业,2012,(5).

3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看上去很美N.中国青年报,2011,(8).

4卫华诚.北京同仁堂文化的长寿基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4).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孝亲意识 民族凝聚力

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伴随着孝道伦理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到宗法制度之中,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和特权,实质上是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孝开始从家庭向社会和国家转化。孝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孝从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意识的基础上将孝和仁、孝和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曾子则“移孝为忠”,将孝扩大到政治领域。这样,经过儒家的改造,孝文化开始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将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进行了广泛化,使之政治化。不仅将孝道之义推广至社会,以解决国家政治的君臣关系,还一举把孝道推上了以孝治天下的极致地位。从汉代开始,实行以孝治天下,这一基本精神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孝道开始转化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汉朝确立的行孝的具体规范也加于纲常化并为后世的人们所遵循。唐宋以后,经过理学家们的宣传改造,由此走上极端化和绝对化的道路,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欺骗、愚弄人民的工具,成为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复合体。

纵观孝之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

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在中国延绵多年,经过历代文人的改造和统治者的推崇,使之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虽然由于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而倍受思想家的批判,但其中的合理内核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当代社会,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孝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犹若血液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民族危机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抗战时期,中华儿女无论是海外华侨,还是港澳同胞,都积极的捐款捐物,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怀着满腔热血,回国奔赴抗战前线,杀敌报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有的已经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仍然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寻根祭祖、投资建设,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形成中华民族亲和力与向心力,将全球华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国家的富强而共同奋斗。因此,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承志立身、报效祖国等合理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相处,就为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孝道自古至今都是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今天,虽然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孝道伦理在家庭和谐中的价值仍然存在,如果人人都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家庭就会和谐、幸福,家庭成员的身心就会得到调整,就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如果把和谐幸福的家庭人际关系推展到整个社会,无疑就会成为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

培养个人道德情感,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其中,家庭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和起点。而孝又是家庭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孝道伦理的核心是养亲、尊亲和慈老爱幼,要求做儿女的要赡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使老人们颐养天年,这是做儿女的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体现。而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责任,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社会和爱国家。一个人对家庭有责任感,才会对国家社会尽职尽责。

传统孝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维持家庭、社会稳定的功能,而且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找到道德教育的起点,把道德教育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而孝文化所强调的对父母的爱心、感恩之心,就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开端,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开始,然后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由爱自已的父母推及到爱天下人的父母,循序渐进,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扩充到职业生活、社会生活领域就转化为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孝文化倡导的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长爱幼、扶危济困、忠于国家等优秀道德品质,已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使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有助于克服当前日益泛滥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有助于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助于激发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使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朝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于促进以德治国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将有着积极意义。

倡导尊老养老,培养人本意识。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解决日益扩大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养老是未来养老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政府也正着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机制。但是,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基础薄弱,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就是中国孝文化。在孝文化背景下,父母重视对子女的养育,子女成人后,从物质上赡养父母,在情感上爱敬父母,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都用法律和伦理形式固定下来,从而达到满足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目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让更多的老人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这不仅能够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而且对于人性的教育与陶冶,人们的真情良知的回归,培养人本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合理挖掘孝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使孝道重新回归家庭伦理规范,把孝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融入和谐社会中,这些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个人孝亲的意识,规范现代社会家庭伦理,树立尊老敬贤的时代新风,以及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为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09年度曲靖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孝文化研究》,批准文号为:2009ZD001)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文化教育;人道精神

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ShouldBeEmphasizedinUniversities

Abstract: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servestoinstillpatriotism,apositivephilosophyoflife,andhumanitarianism.Toemphasizeitisanimportantmeasuretoenrich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undercurrentcircumstancesforthecultivationofstudentswithloftymoralstandards,highculturalattainment,apositiveoutlookonlife,asenseofnationalpride,andstrongselfconfidence.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humanitarianis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思想素质教育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思想素质教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就人才的个体而言,思想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真正使思想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外来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对我国固有思想文化正在进行着有力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只凭有关的思想理论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人格理念的提升,都会起到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母题。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古代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爱国思想感情的影响。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人大多是优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一生的经历行事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而他们留下来的文章著作则是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结晶。

在我国众多的爱国文人中,屈原是杰出的代表。屈原一生经历行事的本身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思想的内涵,他的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那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那种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致死不渝的爱国信念,都如同经天之日月,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始终充溢着这种强烈而执著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典范题材。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主义者;即使在今天,屈原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楚辞作品仍然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爱国思想通过学生的阅读或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许多先烈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应该永远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学习的典范。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爱国词人辛弃疾年逾花甲,仍以廉颇自喻,报国之情弥烈;范仲淹高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大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这些都是何等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壮烈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将会懂得,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典籍中充溢的爱国思想感情也并非是著者的矫情,而是著者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饱蘸着著者心血的情感结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涌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毁家纾难,精忠报国,不成功,便成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诗文典籍,对后人都将永远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昭示。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在内容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是与忠君思想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与“爱国”几乎成了同义语。从屈原以来的历代志士仁人,几乎都把“忠君爱国”当作高尚人格的终极追求。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令我们今天不能接受而予以批判否定的“愚忠”的思想。例如岳飞就因为愚忠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自己也残遭奸臣杀害,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就今天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而言,“愚忠”思想当然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这种思想与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理解,在批判其思想糟粕的同时,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强调对于传统爱国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与光大,这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实践将会证明,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一定会起到十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风范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的理想。人格与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就不可能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甚至还会走向

面,危害社会和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古代的圣贤之士都十分强调做人的操守,注重人格的历练和培养。先秦儒家尤其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操守的磨练。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士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独立特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说“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它有许多糟粕,但儒家提倡的人格思想,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也是积极的影响。而先秦道家所提倡的“抱朴守拙”、淡泊超远、追求人生自由的思想,则是对儒家人格思想的有效补充,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基本特质。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屈原刚肠疾恶、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生自由的品格操守,都在他们的诗文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我们仍然要提倡:富贵不能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尤其是今天道德严重滑坡、物欲横流、腐败滋蔓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更要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只有人格高尚,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使之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

关心和乐于帮助他人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国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地侵占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满足一己的私欲。社会公德的败坏和沦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强调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人道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中诞生的。但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就已经反映了朴素的人道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提倡施行仁政;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张等等,都闪耀着人道思想的光辉。我国历代的文学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的人道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始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等,无不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道精神。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居于高堂华厦之中,食膏粱,饮琼浆,空发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高论,那是很容易的事。但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作者大多命运蹭蹬,处于窘迫维艰的困境。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作品没有仅仅就个人的不幸怨天尤人,痛苦不堪,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予以极大的关切,一个没有博大的胸襟、充满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但是,由于权奸当道,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很快破灭;在物质生活上也开始陷入困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甚至于“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认清了黑暗现实。对劳动人民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一类的杰出诗篇,唱出了那震撼人心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年的杜甫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他还是那样为民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心灵深处潜藏的博爱精神。而蕴涵在杜甫诗作中的这种关心民众、体贴他人的博爱思想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先秦儒家著作和杜甫诗歌这一类文学作品表现出的人道思想,正是我们要挖掘的精神宝藏。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道主义还是有区别的,但任何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都有所承传,人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废弃。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而培养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目标。

第4篇

关键词:长春;高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知情况,我们于寒暑假期间,对长春市的三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当街随机访问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项:

1.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程度,从而了解传统文化的普及程度。

2.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

3.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现状,对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抽样框和样本

(一)抽样框

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调查对象主要为长春市内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二)样本的形成

1.将长春市区分为若干个区域。

2.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区域构成访问范围,具体范围确定为吉林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校园内。

3.从被抽取的区域中按照随机原则当街随机选取访问者构成样本。

(三)样本的容量

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将大学生样本容量确定为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82份。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组织采用了随机抽样法选取访问范围,在每一个被选择的区域中再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被访问者,总体采用了分层抽样方法。实地调查采用访问方式进行,这就使得此调查方式和方法具有随机性,能够依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四、访问过程控制

此次调查人员由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花林竹海小组4名同学组成。正式访问前均做了认真的访前培训,另外,每天访问结束后,各组长都对本组当天的工作做了核对和总结,各组间也有一定的沟通和监督,这两个控制手段有力的控制了整个访问过程,保证了调查访问的质量。

五、数据的录入和检索

返回的问卷经过初审和终审合格后,即编号录入,录入完成再进行正确性复核,之后,开始有关数据的检索。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为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分别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吉林财经大学。其中吉林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的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属于师范人文类大学,而吉林财经大学则是财经类大学的典型代表。在长春地区一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在吉林大学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在东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67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在吉林财经大学发放问卷168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

二、调查问卷具体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1.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

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方面,不同学校的同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一般,占到总人数的47.30%,而非常关注、关注、不关注的比例分别为2.70%,27.59%和20.95%,只有1.45%的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根本不关注。另外一方面,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吉大和东师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吉林财经大学的学生。在吉大和东师的学生中都有超过30%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非常关注的态度,这可能缘于吉大作为国家重点综合类大学,注重培养全方位人才,而东师本身就是师范人文类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从数据中来看,东师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示不关注的比例也是三个学校中最少的。吉财则有55.42%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一般,这从侧面表现出吉林财经大学还是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氛围的。

2.学校相关课程设置

总体来说,各个学校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不是很多,开展的相关校园活动也不很丰富,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其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加强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有很多同学认为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设为一门必修课。

数据显示,学校在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设置方面,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相对而言还是比其他两个学校略多一些的,这说明师范人文类的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

3.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开展校园活动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关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现在大学内虽然开展了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我想这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数量与学生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是呈正相关的,可见老师的授课内容对学生的整体认识和行为活动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传统文化未来前景

1.发起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的必要性,三个学校的同学的态度基本相同。从总体来说,93.98%的人认为我们有必须要发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三个学校的被调查者中也都超过了90%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传统文化,而吉林财经大学更是高达95.78%。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急需保护的事实普遍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

从总体来看,70.1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更是高达93.98%。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在国民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三个学校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部分有略微差异,但并不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大方向。东师和吉财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前景较好的同学分别占73.05%和74.70%,情况基本一致;而吉大则是61.75%,相对其他两个学校少了13%。表明吉大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和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作用不明朗的同学明显多于东师和吉财。在吉大对于传统文化不看好的学生也大大多于其他两个学校。此结果将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吉大学生更偏向理性的思考。东师和吉财则更倾向于感性的感觉,对传统文化抱着极大的信心。

(三)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1.传播途径对比分析

现在大家现在接触的途径主要还是集中在报纸书刊,影视广播和互联网,说明在现阶段大家主要还是通过自己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但是对于同学们所期望的接触途径来说,大家还是更想通过课堂讲授和校园活动来加强这方面学习,这表明校方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传播内容内容对比分析

从整体来说,现在大家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主要还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在物质和行为文化这两方面,大家都觉得有所缺失,想要进行更多的了解。在制度方面,大家了解的不多,也并没有想要进行深一步了解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传统的建筑,服装,饮食,民俗等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所流失,在礼仪方面,我们现在更是懂得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一些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但掌握的不多也不精。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在精神层面上提供更多,更精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应该注意保护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活的传统文化。比如,保护各地有特色,有历史的传统建筑,重视对于各民族各地区特色节日民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多管齐下,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

3.缺失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总的来说关于儒学国内遇冷现象41%的人认为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25%和21%的人分别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怪现象和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肤浅。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没有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有33%的同学认为学校过度重视考试升学,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26%的同学认为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社会教育缺失。在调查中,受访者也给我们了很多他们认为的原因,总结下来,其他选项中分别有以下几类:社会发展太快,物质等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历史原因;国家宣传不够,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成熟;战争及破坏;国家不重视;生活节奏过快;老师不清楚。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习氛围都严重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第三部分 建议

一、对政府机构的建议

(一)通过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没有必要将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到立法保护的层面上来,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只依靠自己的自觉学习和民间发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立法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应该在各个层面上建立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二)加大对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每个地方的政府都有责任保护好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等。提高保护意识,对于符合要求的传统建筑民俗等,地方政府可以进行申遗,在各地开展宣传活动,或者是举办文化节等节目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让传统的东西融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去。

二、对学校的建议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

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建议高校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多多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二)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大学有责任让大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这里的责任感就当然包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教育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三、对大学生的意见

(一)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热情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自身自省传统文化的修养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二)积极响应国家的学习号召

积极参与社会上和学校中举办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与大家交流传统文化,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能够更加正确地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吸收其中的精髓。

第5篇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价值取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对由商业领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以及受其影响而普遍存在于众高校之中的重理轻文、唯技术论、唯就业率是瞻等思想倾向的反思与修正,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受到学界与教育界重视,相关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还被视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4年制定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可视作政府层面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思想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层面明确其价值取向,解决“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一)志在远功,不求速效

何为传统文化,笼统地来讲,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为它下一个内涵与外延较清晰的定义,可参考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究其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追求目标,以修身立德为根本要务。《左传》有“三不朽”之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为首。《论语》中亦记载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除教授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功用在于对其进行精神和道德上的熏陶,而要使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发生改变非通过长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显现是逐渐的、延时的而非立竿见影的。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不能“一刀切”地套用应用型课程的评价体系来评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不当怀抱功利主义心态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过几次课程就能点化“顽石”为“金玉”的效果。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广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砥砺品德的自觉性为目标,追求的是“春风化雨”之远功。

(二)“古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被视为常规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属“可有可无”性质,原因之一即在于这部分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置于相对立的位置上,认为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文化是一味崇古之举,是历史倒退行为。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传统文化非为封建时代遗

留下来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云变迁,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这是因为它有一常葆生机的要诀,即在保持本质要素不变的同时不断与所处时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时期新生文化的精华,自我修正,自我扬弃。若以水喻之,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山涧为溪水,入河渠为河水,入江湖为湖水,归大海则化为海水,其性不变,但其形能万化。仅以“孝”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为众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书中有一则“郭巨埋儿”的故事,在古人看来此乃至纯至孝之举,当加以弘扬,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将其制作为公益广告悬挂街头却在市民中引发争议,许多市民认为此举不合时宜。究其原因,并非因为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孝道”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或过时的,已为今人摒弃。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孝文化”仍为政府和民众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赞誉,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常有人因善尽孝而入选即是明证。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实是故事中“杀儿奉母”这一藐视他人生命权利的有悖时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说,“孝”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古今,但不同时期,人们对“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尽相同,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

其次,自五四以降,尤其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西风东渐,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一元文化环境也随之转变为多种文化思潮并存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将定未定之际,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譬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见这也好,见那也奇,如不能及时确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则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沦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无所适从之一代。因此,在当代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为对抗西方现代文化,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主心骨”,大学生能更为理性地看待现代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再次,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并对他们的文化鉴赏力抱有信心。教育者当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的文化,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观[1],允许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主进行文化选择。既不必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较其他文化的优势――要相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时还应允许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继承、创新。

(三)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与传统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国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内容上多有相近之处,因此在有关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它们常被混为一谈,甚至相互代替。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必须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多种心理品质组成的一种综合结构,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政治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整体表现。[2]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来说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知识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据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的观点,“国学”乃是专指中国固有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涵盖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和道德等诸多层面[3],其内涵较之国学要丰富得多。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要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评估更具科学性,最终在高校普遍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而自孔子设馆授徒以来,传统社会的文化学习内容就大致被固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对应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和计算六方面的知识与技艺的学习。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偏重于对文史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学知识的介绍,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欣赏》之类的文学选修课程,这种做法无形当中窄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薄。此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其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文学类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有鉴于此,高校应着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兴趣及要求,按需设课,这是体系构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专业藩篱,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开设课程;三是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传统文化各领域,除古典文学外,哲学、艺术、体育、民间技艺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都应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如可开设有关传统技艺、民俗、书法、武术等的课程,这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后,体系中的课程既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同时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讲求专业深度和知识完整性的必修课,也有以激发兴趣为主的选修课,这样可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二)“三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其一,内外结合。由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技艺又或是固化的物质形态――如某些人文景观。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一途,而是应当结合课程特点,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旨归采取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讲授传统戏曲课程时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带领学生到剧院观赏相关剧目的实地演出,若缺少后一种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降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其二,动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口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外还应辅以多媒体教学,将观赏性强的内容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授课内容开展诸如舞蹈表演、道德话题辩论等课堂活动,让静的知识“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三,点面结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开设几门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必须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门课程的讲授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和活动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争取做到“无孔不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就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说,当前,在高校从事此类教育的主要是文史哲等专业的教师,由于他们属于特定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可能涉及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但其教学的出发点是讲授专业知识,因此仅依靠现有的这部分师资力量是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要想在高校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求学校尽快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选拔出一批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同时又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长期的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同时要意识到,一名优秀教师的培养非赖朝夕之功,高校在培养自己的专业教师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将那些在某些传统文化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表演艺术家都吸收进入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各依所长面向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正如《纲要》中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濡染当代大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砥砺他们的德性,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于创新中继承,永葆传统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朱玲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2):33.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德育; 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11-003

中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强大后备军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人格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当前中职学校的情况看,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我们乐观。一直以来,一些学生在古今中外思潮的剧烈撞激中迷失了“自我”,思想混乱与矛盾,情绪郁闷与烦躁,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病态心理。他们“既无高瞻远瞩,更不知道如何去后顾深思,前路茫茫,一片空白,在无所适从的情态中,陷于烦闷”。有的整天胡思乱想,甚至胡作非为。此外,目前德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学的实效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使德育课实效能够不断得以提高。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古圣先贤非凡的智慧,其精髓深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在储蓄精神资源方面开发、利用,来传达文化信息,适时地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注入精神营养,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本文仅就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古今中外思潮传播迅速,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相互撞击、交融或冲突。西方那些颓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现在的中职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是越来越差,也越来越难教。他们热衷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而轻视人文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

1.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失

现在的中职学生从启蒙教育阶段、至小学到中学没能很好地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又很短,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接受人文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头脑里仅存的一点东西也不过是在课本上得到的一些只言片语和零碎的片段而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那些宝贵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等几乎荡然无存。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只知道快活享乐;不知道要报恩,只知道抱怨;不知道要真诚、仁义,只知道自私自利;不知道要“兼爱”、“礼让”,只知道与人相斗;不知道要增长智慧,只知道盲目竞争;不知道什么是诚信,只知道胡朋友等等。一些人受现代教育的影响,认为佛教、道教都是迷信的,传统文化都是封建、落后的,都是封建君主愚弄人民、统治人民的工具,说明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无知。

2.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传统美德日趋丧失

中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身上的毛病习气已经形成,一旦遇到不良影响,即古德说的“恶缘”,就容易起现行,现行就是现在经常发作。尤其受网络等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现在各种网络垃圾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高速传播,使得学生接触不健康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他们的道德人格异化提供了可能。有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有的甚至上课时也不放过,进而掉进垃圾信息陷阱中不能自拔。有的受西洋的嬉皮风影响,喜欢赶时髦,出洋相,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怪里怪气,男女生在一起嬉皮鬼混;有的自理能力很差,扫地不知怎么扫,洗衣服不知怎么洗;有的缺乏起码的道德素养,不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不懂得与人为善,与同学和睦相处;性骚扰、性冲动、恶作剧、打架斗殴等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吸烟、早恋以及性意识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可见,传统美德已日趋丧失。

3.世俗化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趋于庸俗

目前,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正在对这些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致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逐渐淡化,价值观、人生观日趋西化。一些学生渐至丧失应有的理性,躲避崇高,漠视高雅文化,喜欢追求随心所欲的庸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在动摇和瓦解着他们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迷雾正在学生中弥漫。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西化才是进步的,只有科技的、实利的,才是目前追求的目标,只有学一点技术,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才是真正的需要。正像有识之士说的那样:“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

二、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性本善。“性”就是人的本性(佛家讲自性);“本善”就是人的“根”,是做人的根基。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是,“人在有‘向善’的根基上,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发内心的主观‘行善’的心理情感”。由于我们长期疏忽了圣贤的教育,目前学生的人格培育、身心健康等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担忧。曾经有一位教育部的官员这样说过:“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接受的第一个考验和教训恐怕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做人’上。”事实的确如此,有些学生在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确实为自己在“做人”上的欠缺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他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做人的“根”。为什么我们做教师的会对此望而悲叹,自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我们自身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古德说的“我执”、“我慢”。“执”即固执己见;“慢” 即傲慢,自以为是,对古圣先贤的教诲不相信、不重视。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出现偏差,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因为我们的理论、方法有问题。如果不是理论、方法出现问题,就一定会有成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恢复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传统文化论坛、讲坛、讲堂等网页,直接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和接受古德圣贤教育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大力开发和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精品网络资源,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发展与延伸。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认真地筛选,去其糟粕,灵活运用那些能够发人深思、启迪学生思考的网络资源。如一些名人讲坛、名著欣赏、专题报告、历史人物典范等。同时,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延伸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学习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和感染力。例如,在教学中,用中医理论和自然规律,并结合活生生的现实案例,来分析和解释性泛滥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引用儒家的人格理论、道家学说和佛家的禅宗公案等,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畅快和生活上的指导。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

四、德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展示人格魅力

一是要身体力行。圣贤大德教导我们要“身以及身”,“先行其言”。自身做好了,去感化别人。自己没有做好,就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要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自己要先做到,然后再给学生讲,不能只说不做;先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学生才能接受教育,才能服气。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学生做到,学生不会相信,也不服教。所以,我们不能单靠言教,重要的是用行教,用身教。把孝亲尊师、敬祖先、爱兄弟姐妹,在学生面前做出来。我们看到老人,看到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能当自己的亲人对待;看到学生有困难,能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动,才能让做坏事的学生不好意思再做了,让不孝顺父母的学生感到惭愧,感觉自己对不起父母。这样才能产生效果,才能为学生树立参照的标杆,才能去证明人性本善,证明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二是要讲究方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圣贤教育要用最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去接受,圣贤大德教导我们,要重视“机会教育”,“因材施教”。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无私的大爱;方便,方是方法,是怎么表达;便是便宜,就是最适合的方法。方法很多,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就是便宜。光有方法,学生不接受,有方没有变不行。所以,方便是门。没有方便,就不能把圣贤的思想表达出来,不能把爱心表达出来。如果德育教师没有很好的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没有悲天之情,悯人之怀,没有对学生的人性关爱,没有方便之法,必然会使教学苍白无力而失去魅力,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

第7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开展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中的崭新而重大的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瓶颈

(一)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高校校园中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个性的塑造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文化环境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融入校园,相互之间发生着的碰撞、交流和交汇,这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

(二)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日益冲击着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给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信念有所动摇,产生政治信仰淡漠、爱国热情消退、社会主义理想动摇的严重后果。同时,西方文化中关于个人主义、抽象的民主、自由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政治信仰逐渐弱化。

二、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多元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来指导,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大学生不再视理论学习为一种精神负担和枯燥的知识,而是在学习优美传统文化美的享受中,自愿、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和影响力。

(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精华,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公认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指导。在当今国际环境下,由于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极不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为依托,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二者紧密融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又可以用传统文化去美化人的心灵,激发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乐趣去追求真善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灵魂的塑造,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三、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进而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兴衰。在多元文化视域的冲击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真正效果。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能为大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和启迪。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当代价值。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西方先进的和落后的思想都不断的涌入我国,思想开放活跃的大学生中有些会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自身传统文化。其实我国许多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国平天下”、“君子和而不周”、“尊老爱幼”等思想,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和进步。因此,只要立足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使发展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指明前进方向,并提供发展动力。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

文化多元化使得价值观的多样化,这给予高校大学生较多的自由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的机会。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首先,课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方面学校要将专业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落到实处。其次,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能让学生在喜闻见乐的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兴传媒的优势,广泛、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变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参加关于道德修养的实践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和批判继承,逐渐学会独立地、科学性地解决各类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已经转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图文并茂的实训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此来践行并传播中国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通识教育 核心地位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3]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

第9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追崇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来横亘不变的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基本停留在对学生在校安全、卫生、纪律、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明了学校德育的方向,也指出了学生德育的目标。它解决学校德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也让学校德育有了丰富的内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的做法是:

1.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班为单位进行,班主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与关键。班主任必须先要备好课,备课有三项主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研究学生,重点是弄清学生德育方面的缺失。第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内容要分门别类,按周、学期做好计划,使之具有延续性。第三是设计教法,传统“说教式”德育方式延续到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学生德育中用处不大。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最大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就是教法设计。

2.重儒家文明为主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主张“礼治”“德治”“人治”。它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

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把儒家文明中的精华作为德育的内容,上学生弄清儒家文明中“礼治”“德治”“人治”意义与内涵;弄清儒家文明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弄清儒家文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地位。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求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需要。

3.读经诵典、促良好班学风

读经诵典是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之一。诵读的经典可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常礼举要》《声律启蒙》等。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质性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既体现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人的行为修养上。通过诵读,最终形成人人读经典,个个讲修养,大家树新风,班级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孝慈;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the foundation, referenc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culture is 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link. Dutiful-kind cultur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improve th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lubricant, also i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rrent dutiful-kind toda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research.

Keywords: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孝”和“慈”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核心规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孝慈精神。然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 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就是要构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诚实守信的关系, 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孝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在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保存了原始社会中的众多因素.而孝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个人修养的剂,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百善孝为先“孝”和“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传统道德之本,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逐步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孝慈精神。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 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 这说明公元前11世纪前就已经有了孝的概念。被后世推崇的尧舜禹三代圣君中的舜即以孝著称,一旦尊亲与尊过发生矛盾, 孝道与国法发生矛盾, 孟子坚持维护的原则,他主张抬高尊亲而不是尊国, 抬高孝道而不是国法。孝为立身之本。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如果不强调孝,社会肯定乱套。中国古代选拔领导干部,称之为“举孝廉” [3]。这样就为孝道与忠道结合起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结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 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亦纷纷而至, 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研究和揭示人们思想盆地形成发展的规律[7]。

2.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哲学意蕴: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求真、旨归善和创造美上。“探求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探求真,具体表现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对现实、对生活、对学科的开放体系,保证学科获得持续发展的知识源泉,促进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真的探求,以使学科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必须合乎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创造美”。历史活动中的“美”,同时也就是对于历史必然性即“真”的达到和对于历史合理性即“善”的实现;既研究建构学科的结构与内容之真,又研究创造人们的精神家园之美等等。对学科研究进行审美思考,超越单纯的真与善的层面,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承担社会责任的更高境界。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人文意蕴

社会政治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要的责任是承担社会政治责任,即积极推进伦理道德的创新与发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着意于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解决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引导人们参与道德实践,积极过道德生活,加速人的道德社会化,实现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再生产。

3.传统孝慈对当今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价值导向的挑战,以及“信仰危机”,诚信,尊重等问题的考验,人们思想道德教育则成为他们道德选择、道德行为的路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3.1孝慈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现阶段正处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潮之中,“小康”与“和谐”不仅语出先秦儒家,更为有意义的是,它确立了二千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更加表达了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确信。因此,孝慈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孝慈立足于个人如何应对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整体主义的心理体悟,“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均提示着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文化,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本体性及以民为本的社会本体性。一个国家要达到良好的治理,除了依托国家强力外,还得依托精神力量。

3.2孝慈是一种有利于治国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国家要得良好的治理,更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作为治国主体的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中,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自己,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战略规划,正是儒家思想与国家学说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效益经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公共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唯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里精神秩序,方有真正持久、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古人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现今社会也是如此。以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慈孝文化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慈孝文化是人际和谐的范导,引导并调节人际关系走向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广之,都属于大慈孝的范畴。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传统文化 批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第12篇

传统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民间传统文化影响逐渐消失,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国政府都制定相关法律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我国于2011 年6 月1 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4条进一本文由收集整理步指出: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必要性。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宝库

音乐类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受我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西方音乐占据幼儿师范院校音乐类课程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陌生。我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琴艺术、西安鼓乐、侗族大歌等民间传统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音乐占171项(含扩展项目16项);南阳板头曲、中州筝派、信阳民歌、开封盘鼓、轧琴、沁阳唢呐等35项河南特有的民间音乐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中许多类别适合在幼儿中教学。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类课程中很少涉及民间传统音乐方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启蒙教育。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尚未开发的课程资源宝库。

2.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当前由于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民间传统音乐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宝贵的民间传统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河南省统计局对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代表的戏曲,观众中老年人占大部分比例,中年人占小部分比例,而青少年几乎没有。如何使青少年了解传统音乐、热爱传统音乐是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承担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使幼儿从小受到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发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世界文明的巅峰。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一度被冷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爱并学习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事沧桑的考验、筛选之后而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了诸多审美风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思想意识的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另外,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表演,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方式

1.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在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师范院校教师应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特点对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比较、筛选。幼儿师范院校可以选择那些容易在幼儿中普及推广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改革,编撰相关教材,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相关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民间传统音乐课程体系。

2.建立民间传统音乐师资队伍

受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影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师主要是钢琴、声乐以及西方器乐等方向的教师,而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较少,本土特色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来讲更是陌生。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采取本校教师结合自己专业到民间采风,向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学习。如声乐类老师可以学习信阳民歌、桐柏山歌等民间音乐,器乐教师可以学习唢呐、开封盘鼓等民间乐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优秀民间音乐。

第13篇

[关键词]文化资源 传统产业 增值效应 转型模式

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一直占据产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地位,但是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所带来的粗放式发展后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诟病。而文化资源通过人们的创意开发,在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等环节被吸收、消化与利用,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新发展。

1、文化的资源性解析

1.1 文化是一种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因此,只要是能够用于生产过程以创造财富的要素,不管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类劳动的结晶,都属于资源范围。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土地、普通劳动力、原材料是资源,而文化的注入,能够使原本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大大提升附加价值,从而使其经济价值大为增加。因此,我们所熟悉的文化要素,不管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如土楼)还是无形的民间信仰与神话(如妈祖精神),这些通过人类的创意开发、为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等环节所利用、从而促进产业发展的,都可以视为资源。

1.2 创意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的手段

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是在传统产品上对文化元素进行一定的技术与艺术的加工,合理的创意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的最重要手段。正如罗默所述,好的创意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推动力量之一。创意创新能够鼓励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这种释放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冲破了传统资源的硬约束,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文化资源对传统产业的增值效应

文化资源的投入能够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成本递减、带来高附加值,并且基于文化的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停滞。所以,在其他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文化资源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收益的良性增加。

2.1 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能够实现成本递减

2.1.1 主要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成本递减

传统产业依附文化资源获得的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次投入研发创意,接近于无限的复制与重复利用。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设计出的创意产品供给可分为生产过程和复制过程两部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等等,假设这些投入可以用货币来表征,而其产品的复制只需极低的单位成本。以下给出了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供给成本状况分析,如图1所示。其中,TSC表示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总供给成本,ASC表示平均供给成本,MSC表示边际供给成本,PC表示生产(研发)成本,DC表示复制成本,0表示复制数量。

TSC=PC+DC (式1)

由于DC

DC=Q×MSC (式2)

ASC×(Q+I)=TSC=PC;

可以看出,传统产业在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初期,即在Q

2.1.2 传统产业在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时可以减少其他相关成本

首先,相对物质成本降低。传统产业在利用与开发文化资源时,生产要素的比例结构发生改变。核心生产要素转为文化、创意及必要的技术投入,物质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将降低。例如剪纸艺术窗帘,窗帘的基本材料可以依旧是普通的布料与金属轨道,但可能只占总成本的20%~30%,主要是文化与创意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消费者。

其次,营销成本相对降低。文化资源的积累并非通过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生产,而主要是以传承的方式实现。在传统产品中注入文化要素,也就相当于注入了人们所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当一种文化为一个特定人群所共同拥有,那么拥有此文化附加特征的产品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宣传,就能够引导人们对该产品的认同,并激发需求。

2.2 文化资源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高附加值

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其经济价值会由于其附加的文化含量的不同而上升。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的“新增长理论”,文化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传统产业以创意为手段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使得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角色,差异化带来的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传统产品才能够制定高价,成为高溢价商品,从而提高产业利润。

2.3 基于文化的产业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停滞

2.3.1 注意力锁定

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往往选择购买最受其关注的产品。正如高科技产品中大量存在的注意力锁定现象,传统产业可以利用文化与创意强化竞争优势,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顾客,形成强的正反馈效应。这种效应为领先生产者赢得进一步的优势。

2.3.2 累积效应

传统资源所带来的“需求满足”一般是针对人们的生理需求或物质生活需求(如食欲等),这种需求总有一个限度,因此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达到一定数量后,带给人们的满足程度就会下降。而文化主要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或精神生活需求,而这种需求几乎是无限的,人们对附着文化的产品的满足程度不会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反,消费者拥有的文化知识越多,他对其产生的需求就越多。例如,一个人刚开始对某种文学不熟悉,当接触后开始喜欢,会随着了解越多而更加沉迷。文化选择就是具有“增强效应”的“成瘾”,而拥有一定的文化思维,就会对掌握更多的同类文化产生更加迫切的需求,形成累积效应。

3、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增值的转型模式

通过上文对文化资源增值效应的分析,笔者认为传统产业通过文化资源实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思路应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产业的活动、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差异化、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与服务。在此,笔者将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定义为“传统产业文化化”,并依此提出“产品一服务”文化化模式设想。“文化化”意为各种对文化资源的运用行为与方式。

文化根据其所展示的形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些文化是有形的,例如,古建筑景点如长城、土楼,还有传统工艺品,如面人、剪纸,有形的文化易于通过转移、嫁接从而附加到一般的商品与服务之上。而传说、故事、习俗、大众语言,这些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根据一定的创意总结、提炼出相符程度极大的特征符号,融入传统产业的产品与服务之中。因此,根据文化资源的“有形一无形”与传统产业项目的“产品一服务”之分,设计出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增值的“产品一服务”文化化模式,如表1所示。

在“产品-服务”文化化模式中,对于传统产业产品的设计,有形文化资源重在形象的提炼,灵活运用于产品的廓形、款式、包装与商标之上,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创意化运用是资源转化的关键;而无形文化资源的利用重在对其精神价值的提取,融入产品理念的设计,在商品的营销之中易于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以较高的文化价值获得良好的市场效应。模式中对于传统产业服务的设计,重在“体验”。可以从消费者对现代工艺流程文化的探索需求出发,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让消费者能够观赏与体验现代的生产技艺;也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对商品在历史上工艺的文化认知需求,设计传统产业的服务体验项目,如“历史技艺重现模式”。企业通过复原一些传统产品在历史上的生产工艺与生产场景,如重现服装制造在历史上的纺织技术与古时使用的提花机、斜织机等传统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历史上的技艺、再现传统生产场景,将在特定文化消费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对于文化资源采用何种运用方式,应视不同产业特征与目标消费者的特性而定。有些行业的产品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例如陶瓷、红木家具,那么稍经整合,企业便可呈现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与体验服务,有些行业属于资源性行业,则可以思考塑造优质的工业景观,满足消费者的现代文化体验需求。

第14篇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生;道德修养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职学校学生从整体生源素质上来讲,存在学习底子薄弱、行为规范较差、道德修养有待提高等特点。为此,课题组依托《弟子规》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校办学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尝试从2015级新生开始,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自身评估、案例跟踪、活动践行等方法,利用学校办公室、政教处、班主任、科任老师等教育教学管理资源,探索适合我校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创新方法,并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二、探索与实践过程

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

1.诵读《弟子规》、《千字文》

在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的协调、配合下,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周日晚及周四晚班主任下班时间,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弟子规》(16年春季)、《千字文》(16年秋季)等经典的诵读。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对上述经典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弟子规》教学

立足于15网络1班,课题组3位老师对《弟子规》内容按板块和内容进行划分,利用班会课、周日及周四晚自习的时间,共设计了32次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32次课的讲授。通过诵读经典、故事分享、学生讨论、老师点评、作业布置等环节,同学对《弟子规》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就《弟子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3.微信公众号创建、推广

为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学习,课题组创建了“晋江职校国学讲堂”微信公众号,包括“国学经典”、“文明同行”及“荐号”三个栏目。同时,在上课期间,课题组通过微信平台每天推送1条图文消息,内容包括“弟子规/千字文”注释、“好文荐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从2016年春季第2周开始,截止到2016年秋季的九周(10月28日),共有1300多个同学关注,推送了112条图文消息。

4.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用

为方便课题研究及诵读活动的开展,课题组编写了《弟子规》注释及故事、《千字文》注释译文及书法练习两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活动有机融入到《弟子规》学习及践行活动中,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该书除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外,还设计了相应的“思考与践行”供学生作答,方便学生结合时代特点,参照《弟子规》的要求,在学习、生活中践行。

(二)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除“总叙”外,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入则孝”

课题组围绕“孝”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了一次主题班团活动。通过诵读、视频观看、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学生对“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换位思考,让家长舒心了不少,做到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末要出门的话,也能主动跟爸妈打招呼,并按父母要求的时间回家,做到“出必告,返必面”,不让父母过多的担心和牵挂。

2.“出则悌”

在“出则悌”这部分,主要是结合学校办公室、团委、政教处等部门的工作安排,融入到《弟子规》的践行活动中来。如在2015年秋季在学校办公室的组织下开展了学校第32期道德讲堂,通过静默省心、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学模范、表心声、向德鞠躬、送吉祥等环节,让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应该常怀感恩之心。2016年秋季开学初,在校团委的策划下,班级开展了“感恩教师节”的活动,由同学手绘贺卡以及送花给科任老师,对老师表达感恩之心;在学校政教处的推动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生成长手册”,帮助学生树立“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的意识,做到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养成较好的班级集体荣誉感,班级也在学校、专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有着不俗的成绩。

3.“谨”

课题组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礼仪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制作PPT、观看视频、撰写心得等,让学生明确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礼仪,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涵养。同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晋江市民文明公约》以及《晋江市民行为规范》,结合学校教务处有关学习纪律、政教处有关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意识,争做一名合格中职生。

4.“信”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质。中职生是今后未来产业的大军,其品质优劣,关系到今后学生是否能够岗位成才、胜任企业岗位需要。因此,在2015年秋季、2016年春季期中、期末考前,课题组都在考前进行动员,并要求学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实现考试零作弊。2016年秋季开学初,通过“我签约,我践行,争做文明中职生”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诵读并签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通过以上活动,帮助学生强化诚信意识,做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第1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今天文明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文化洗礼和近现代的文化融合。它总是能够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再加以本身的创新,把它“中国化”,成为中国的标志。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的旧时代已经过去,在新时期我们必然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让它不仅仅在中国绽放,同时也在世界常开不败。这就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办高校学生现今在思想上面临的问题

民办高校是中国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相对公立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使然,使得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与公办院校不同,同时存在问题方面更为复杂。

1.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问题更复杂

首先是学生整体的素质不高。入学的分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相较综合文化知识,民办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在意,认为专业技能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尤为重要,而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教育、经济等热点问题,尤其是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很多常见问题的看法还都停留在较浅显的表面。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缺乏国家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没有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认为国家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对自己以后从业从业并没有什么帮助,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冷漠态度。

再次,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一点确实与公办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定位不同,在今后事业上的追求也不相同。民办大学生对自身的利益更关注更在意,没有对社会大爱,也无传承的意识。

最后,民办高校大学生较公立高校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譬如,对中国传统节日漠不关心,盼望节日也只是为了放假,而西方节日圣诞节的来临,有些学生即使不放假也要提前策划、安排寻找机会出去聚会。这样的盲目崇洋导致大学生对“三观”树立的迷茫,甚至对国家意识形态、民族信仰都产生怀疑。

2.民办高校学生还有一些大多数公立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点

民办高校大学生虽对国家政治经济等大方向的了解不够,但他们更灵敏的社会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由于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较普通高校的高很多,所以民办大学生就会有较强的教育消费意识。据调查,有95%的民办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成本意识,觉得自己学习更像是一种投资,对教育的花销是有所图的追求教育回报。再次,民办高校学生有较强的生存意识,关注自己毕业去向,不想自己从校门走出去后就失业。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方面,民办高校有着自身的弊端和特殊性;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般规律性。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体青年的思想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校方面因素:

首先,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领导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其次,一般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偏弱。同时,可能民办高校在资金配备上也较公立高校上薄弱,没有国家财政上的支持,导致思想教育方式没能形成合力。

2.学生方面因素:

首先,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生在很多方面上都表现的参差不齐,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通过自己不经意的一些表现就会引起身边同学的思想上的波动,例如,常见的会产生攀比消费、自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定位错误。

其次,市场经济的负面刺激导致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轻蔑。

3.社会方面因素:

一方面,社会各界会对民办高校出来的学生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歧视。社会的认可度不高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之路上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这种社会口碑的原因是某些民办高校为了经济效益而降低了教育水平,从而给民办高校带上了“高收费”和“低质量”的帽子。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经费支持较公立高校也是不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学校没有经费开展项目研究及组织一些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视野下强化当前民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大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重大任务。他们的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日后我国的发展走向,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学生方面对策:

第一,多读书,读好书。孔子作为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就主张人的道德的完善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的生长,还有后天的教育培养和自己的领悟。读一些励志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书,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有读书的量而忽略了读书的质。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要自己去寻找去汲取一些精神上的养料。适当加入一些国学方面的书籍,开始大家都会觉得难看不懂,但是不要紧,贵在坚持。第二,民办高校大学生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对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进一步确立自己肩负起国家社会的历史使命。第三,民办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动接受新鲜的时代信号,把握好老师的主题思路,学习优秀传统美德,让课堂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并结合自身对汲取到的养分吸收、分解、消化。

2.学校方面对策:

重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从而充分展现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优越地位,为加强整体水平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民办高校提高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先进的思想为主逐渐替代原有的单纯的课余生活的校园文化,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主流位置。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加强传统文化课程讲授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采取学分制,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未必免学生在个体差异、知识水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的参差不齐,老师教学可以采用梯度教学,分层次的教学。再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管理。想在校园文化中加入思想政治就必须加强管理,针对一些社团或学生组织,打着学校的招牌去拉赞助,过于看重经费支持而误入歧途。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贷款、信用卡等问题。还有,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在“互联网+”的这个大背景下,发挥其优越性。利用QQ、微博、微信公众号发表积极上进的思想动态,组织思想政治小组建立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思想,在全校范围内学习。还有,利用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作为突破口。因为民办高校学生更看重自己以后的就业问题,都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看的很重。学校方面可以以学生们关心的就业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逐步渗透关注思想政治的观念。从而让学生了解,认为自己随时与国家息息相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让学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充分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的理论认同。

3.社会方面对策;

首先,应改变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识,民办高校应文化自信。社会各界应肯定民办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宣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力度,使民办高校存在一个良好的口碑,提高社会认同感。其次,应加大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公立高校,民办高校是公司制的企业,但较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民办高校与之不同。政府应专门为广大民办高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在传统文化思想――“传承”的精神下,民办高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应尽力反哺母校,为母校尽微薄之力。

四.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任务,不仅对各项工作有着积极影响,同时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竭动力,并且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精神。教育不能停留在“授之鱼”,应坚持“授之以捕鱼”。在前些年不被看好的80后现在也已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精英,90后同样,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捕鱼”精神为日后步入社会做充分准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现其独特美的同时又加入新鲜的创新元素,真正的做到海纳百川,吸收先进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之中。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精神。民族文化把群体价值视为道德中心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形成了良好的荣辱观。荣辱观所提倡的就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就能够帮助新时期的大学生树立好自己人生中的“三观”。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诚信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统文化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古人总结的文字精髓,古人所总结出来的道理在现今仍然实用,无论在哪朝哪代,信用的地位总是无法改变。在现今高校学生中有一些学生人因金钱的诱惑而陷入贷款而丢失信用。高校大学生要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消除负面的一些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善于发扬和传承,再与国外文化交流和吸取,保存着包容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赋予新的含义。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忽视并且要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期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温美琳.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J]. 法制与社会,2010(34).

[3]李菁.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4]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5]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