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发展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尽管如此,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及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等,致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具体可从社会和高职院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
1、转变传统观念。我省自改革开放初试办职业大学、1996年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1999年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学院以来,高职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已居全国领先地位。但由于受传统的重文轻理,重学轻术、“学而优则仕”及学历本位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认为它只是一个教育层次,即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不是一种教育类型;认为高职就是职高,是不正规的“二流教育”;甚至认为“高职”是比专科还低一层次的“三等教育”,等等。正因如此,有些考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后觉得没脸见人;用人单位认为高职生是“劣等大学生”,不愿录用;甚至教育管理部门嘴上虽说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并重,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高职的轻视。这种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差,是制约当前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高职教育要继续发展,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它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都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非一种教育层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和“高教强省”目标的重要推进器;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作用是其他类型教育不可替代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职教育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克服和改变对高职教育的各种“歧视”,给予其特殊扶持,并在师资培养、职称晋升、事业经费和投资拨款、办学水平评估等方面充分考虑高职特色,尽力完善高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保障制度;同时,建立有利于产学合作的社会激励机制,以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2、完善高职体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类型上,还体现在层次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行业、岗位(群)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工作在一线的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年制的高职教育已很难满足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而目前我省高职教育主要还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这虽然是由现阶段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以苏南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就十分迫切。又据去年初派给省政协提交的一份《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江苏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的提案显示,江苏目前技术型人才缺口达40%,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更高达70%。因此,我们要把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作为江苏发展高职教育的一大战略举措,促进大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发展,按照应用型人才岗位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规格。大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把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办出本科高职特色。
3、深化体制改革。目前,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管理体制事实上存在省管、省市共建、市管这三种模式并行的格局,其中以省管为主。在55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省管的有36所,占总数的64%。江苏以省属高职学院为骨干的高职院校群体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和特色。为了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挥市县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并实行分类指导。具体地说,就是水平较高、行业性较强、带有明显的示范性的、服务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高职院校由省里统一管理,而位于经济发达地区,面向当地,行业性不太明显、综合性较强的商职院校则可下放给市里直接管理,这既有利于全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又能够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坚持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在招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自,以利于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使它们能更好地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及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二、从高职院校层面分析
1、办学定位准确。高职教育是在产业革命的直接拉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授应用科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似乎都“忘记”自身的主要任务,而一味地追求升格,中职升高职,高职向本科迈进。例如,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家长的需要,使更多的学生考上本科院校而调整教学计划,成立各种补习班,并以考上本科院校学生的多少来评价高职的教学效果,致使培养目标发生严重偏离,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特色形成,使高职教育名不符实。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直接推动和促进作用,就必须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优势,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当然,对于极少数学习成绩相当出色的学生,确实应该为他们疏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沟通相衔接的渠道,但切忌舍本求末。正如周济部长所指出的:“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绝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转向普通教育。“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人才。”
2、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结构上,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承担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它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坚持立足地方(行业)、面向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主动适应江苏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一线人才的需要;以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为基本依据,按岗位或岗位群(技艺、工程对象)划分和设置专业”;必须大力加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的专业,坚决压缩社会需求饱和的专业,优先在化工、建筑、护理、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10个专业领域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社区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其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要整体考虑所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等;既要有相当比重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也要有适当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课程。也就是说,其课程设置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应经常开展职业岗位知识、技术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合理确定专业技术教育内容,同时加强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等教育,以在“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课程结构上实行专业渗透与交叉构建,使课程设置既有职业性又有适应性。
3、加强师资建设。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技术应用特征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必须具备“双师”特色,即他们不仅要具备各类教师都具有的素质,而且还应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这是高职教育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没有“双师”型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既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又有较高经验技术含量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工作者。这也是近年来我省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但事实上,目前的师资离“双师”型要求差距还相当大,这已成为高职教育显现其自身特色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此,高职院校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定期派其现有专任教师出去进修,对其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尽量达到“双师”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从其他高校、企业和社会聘请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实行“借脑育才”,及时将新技术、信息引到学校,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推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与工作现场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内部资源的重组和优化,更要着眼于开辟和利用外部的企业和社会资源,走“校企联合”的康庄大道,变“单兵奋斗”为“兵团作战”,变“个体效益”为“整体效益”。走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发展高职教育,打造社会急需的“银领”人才的有效途径。因为:一方面企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是学生实践教育与岗位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学习场所,而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人员还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重要来源。当然,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等为其人才的培养和再培训服务。不如周济部长所说,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仅能切实加强学校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也能使职业学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员工学习与岗位培训的平台,以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当前我省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多方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力度仍然不够,还需再接再厉。在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保证基本理论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增加实训和综合实习课程,但实训和实习课程的增加,并不是单纯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是通过内部调整,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值得注意的是,因实训和综合模拟实习终究不能代替实际,所以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二是校企合作不仅要跟国内企业合作,还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因为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的教育也将陆续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而只有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的符合国际经济发展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在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市场竞争中找到一块立锥之地。
5、组建职教集团。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其定位不准、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设备和实验实训基地有限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组建由职业院校或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纽带而组成的职教集团,实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因为职教集团办学不仅有利于扩大职业教育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和共享,实现职业教育在资金、设备、人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密切和强化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有利互动,进而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还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加强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财政经济永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等社会问题、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搞好区域财源建设,提高财源建设速度和收入质量,建立稳定永续增长的财政收入体系,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全力打造“民生财政”的一个长期工作目标。
一、海阳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海阳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海阳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面积1887平方公里,辖11个镇和3区3街道,732个行政村,66.65万人。2007年完成GDP143.5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额12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4亿元,外贸出口3217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19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亿元,增长30.64%;一般预算支出9.2亿元,增长25.97%。2007年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亿元、68.1亿元和45.4亿元,三产结构比例由2002年的30.6:42.2:27.2调整到20.91:47.46:31.64,区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已从成长期阶段逐步向成熟期阶段迈进。
(二)海阳区域经济特征:
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海阳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培植优势产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已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根本性转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6个,比2002年增加92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2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倍、4.3倍和6倍。与此同时,积极构筑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房地产业日趋活跃,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较快、现代储物流业快速扩张。
2、民营经济强劲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区域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活力大大增强。形成了针织毛衫、建筑机械、农产品加工、石材加工等骨干产业。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96个,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80%,实现增加值105亿元,利税2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2倍和2.1倍,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达55%以上。同时吸纳各类人员14万余人,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就业水平,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3、对外开放突飞猛进,园区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一方面以“县域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以项目投入责任制为导向,内抓载体建设,外抓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累计完成生产性投入102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利税19.3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1%和96%,已成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大载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快、效果最好、潜力最大的途径。
4、多策并举,打造品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全力营造滨海休闲、山岳生态和历史文化三大旅游板块,以民俗旅游、滨海旅游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景区初具规模。相继建设了一批投资过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开辟了餐饮、商业、霓虹灯三条特色街,城乡市场日益活跃。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4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年均递增16.4%。
5、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立足当地区位、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7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7个,已建成标准化畜牧场1038个、畜牧小区244个,水产品无公害养殖达到14.8万亩;积极实施大绿化战略,五年来累计营造公路绿化带450公里,开发经济林果20万亩,完成山滩造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5%。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
二、目前海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类型,从而决定了财政经济基础仍较薄弱。许多产业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初加工甚至直接出售资源来获取微薄的利润。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和面临国内外更加强有力的竞争,这类企业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将会面临融资难、市场份额难以拓展等瓶颈制约,对地方财政经济贡献难以大幅提高。
(二)区域经济规模小,高新技术企业少,支撑财政能力弱。从区域经济规模看,对地方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支柱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寥寥无几,大部分企业属于经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家族制类型的企业,支撑财政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决定了财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三)集群规模经济尚未形成,企业间存在着无序竞争。集群规模经济是通过集群带来规模效应,整合资源,来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在的增长机制。而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自有品牌、产业链条不完善、技术装备落后、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再发展。一方面造成企业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另一方面造成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对财政经济的贡献率下降。
(四)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潜在风险较大。企业所有者的权力无制约,缺乏民主管理机制和集思广益,加上决策者自身素质的局限,导致决策失误而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非家族成员很难进入企业核心阶层,对员工工作热情和企业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企业效率降低,束缚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企业决策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大协作的精神,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潜在风险较大。
三、强化区域经济财源建设发展措施与建议
(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着力培植特色经济。一是立足现有特色,不断延伸强化特色。立足于现有产品和产业优势,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优势延伸。依托资源确定特色产业,围绕专业市场确定特色产业,依托现有企业确定特色产业。对企业产品、产业的成长空间认真分析研究,催化其尽快膨化、裂变,逐步把现有企业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形成优势效应。二是挖掘潜在特色,不断开发壮大特色。实行规模经营,多就业,大产出,改造传统工艺,尽可能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集团化背景下的新一轮经济调整中,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与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配套,着力发展配套产业,是区域经济参与新一轮世界大分工大协作的必然选择。三是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模式。对发展空间规模潜力有限区域,要通过实施“内涵式”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聚集和人员密集优势,深入挖潜增效,提升现有企业规模效益;对发展空间规模较大区域,要通过实施“膨胀式”发展模式,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打造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对经济欠发达区域,要通过实施“调整式”发展模式,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休闲观光农业。#p#分页标题#e#
(二)创新财政理念,着力培植骨干财源。加强区域财源建设,建立稳定永续增长的财政收入体系,是财政部门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和经济决定财政的理念,把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财政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突出任务。积极转变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财政经济运行质量。财政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应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和公共财政的性质,着重于区域经济的宏观整体发展。通过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以诱导型投资等形式大力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加大投入,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培植骨干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随和我国区域物流服务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也呈现出新兴的发展势头。
1.物流规模在扩大,物流市场逐渐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本身的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在实际的运作期间不仅仅是要服务本国,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余国家对物流提出的要求。为了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据世界前茅,能够成为中心所在。此外,为了能够让物流服务全球化、区域化,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以此来提升规模效益。在扩大规模的模式选择上,可以使兼并,也可以是重组,同样也可以是联盟与合作。
2.服务功能在延伸,物流服务逐渐优质化
随着现代社会倡导高效化、荣兴华以及过氧化的趋势,在选择物流服务上,客户已经不再将物流成本看成为唯一的标准,质量与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了出线。为了占据主动,获取优势,就需要企业做好服务功能的拓展,能够将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台阶上。
3.多式联运成为区域物流活动的特点
在拓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的活动范围的时候,就应该将以往不满足物流要求的方式摒弃,采取多式联运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物流活动降低成本,同时也具备了提升物流活动效率的优势,因此,在运输中,多式联运已经成为了首先方式之一。
4.绿色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虽然物流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比如噪音、污染物排放等,也包含了生活与生产当中不能正当处理的废弃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受到严重污染的(pm2.5)中国在治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对于物流系统的污染做到有效的控制,在物流方案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物流系统与活动的规划与决策选择污染相对较小的方案,比例:近距离配送方式的选择、夜间运输等;第二,建立生活废料和工业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针对交通流、交通量以及污染的发生源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对应的绿色物流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应对措施
就上述区域物流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除开政府恰当的引导外,还需要市场化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同样,物流协会的协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区域物流,其应对措施如下:
1.政府的作用在于管理和推动
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部门和权威机构,负责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制定与协调等,促使各个部门和谐发展。建立出与贸易标准像负荷的环保标准,并且衔接到国家物流通用的标准体系之上;第二,以实现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才有利于仓储业和运输业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从而将物流的供应能力提升。另外,国内、国外物流经验的借鉴,也可以针对性建立评估体系,但是,目前的国内物流发展还需要国外先进经验的强大支持,同时也不可以忽视区域内的经验。无论是机构制定的决策,还是政府的决策,都应该注重实施之后所取得的评价与反馈效果,才能够在实践环节做好经验的总结,然后将区域物流发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的提高。
2.企业作用在于运作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才是物流运作的主题,而物流的需求也来至于企业,并且也关系到其市场的成熟性,并且推动物流运作的还是企业,所以,区域物流发展提速的实现,就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拓展物流服务市场,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出战略性联盟,实现网络资源之间的共享;开展信息化建设,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等。
3.物流协会的作用在于协调
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要紧跟形势,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区域物流行业协会的组建,推动物流协会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还需要在物流协会增强本身的操作能力外,也需要强化自身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与企业的合作对于物流协会本身而言,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企业成果就应该成为成败的唯一检验标准,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成长,将其转变成为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服务于区域物流。
参考文献:
[1]敦蕾.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物流研究----以河北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