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

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审美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艺术审美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阉人歌手 盛行 艺术审美 窥探

《请让我痛哭吧!》(Lascia Ch'io Pianga),选自亨德尔(Handel)最成功的一部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其中演员及乐队阵容强大,包括三位阉人歌手。这部歌剧是其作品在现代演绎录音频度最高的一个了。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当年上演该剧的时候,一般性会起用三位阉人歌手,分别充当剧中的里纳尔多、尤斯塔基奥和基督徒魔法师(Mago)。当时的阉人歌手在演唱此曲时对原曲进行了二度创作,旋律加入了很多华彩部分。而现在要求古典时期的声乐曲必须严格按照原谱演唱,这使笔者不禁联想到阉人歌手的这种演唱风格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大众审美需求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并且促使笔者深入的探究其根源。

17世纪是阉人歌手最盛行的时代,随着歌剧的出现,阉人歌手开始在巴洛克歌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在这一时期,欧洲产生了声乐史上第一个“歌唱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依据两个文化现象:一是歌剧的产生;二是阉人歌手的出现。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歌剧舞台上,阉人歌手从出现到兴盛直至最后退出,从始至终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的思考空间。笔者试图从《请让我痛苦吧!》这首歌为切入点,探究她产生的背景、其他艺术的风格、当时的审美需求三个方面及之间的交融。

一、阉人歌手产生和兴盛的社会背景

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女人不能在教堂中讲话和唱歌的禁令不仅在罗马教会待到执行,并被扩大到戏剧演出中,所以当时的圣咏队是由男声和童声组成的。中世纪的圣咏相对比较简单,用男童声唱高声部毫无困难,但随着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到十六世纪后半叶,由于多声部歌曲的流行与复杂,对于歌手要求也越老越高,须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和技巧以及一定强度的嗓音。而被训练的男童等到具备了一定的修养和技巧后其嗓音也已接近成人,嗓音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假声歌手成了理想的替代者。有一个时期假声歌手是西班牙人的专利,西班牙人好像发现了一种制造假声歌唱的男性女高音的秘密。他们的嗓音比一般假声优美并具有较大的音域与灵活性,阉人歌手在此时就涌现出来了。

随着历史的推移,到了巴洛克时期阉人歌手最为兴盛,“巴洛克”一词是被用作对新奇、怪异和不自然的风格描述,最开始是针对当时的建筑而言,后来被扩展到各个领域,正如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认为,“巴洛克音乐与当时的造型艺术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它强调情感(affection)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它又非常注重装饰性。它还具有大胆的艺术观念和手法,并且有一种尽可能地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所以,阉人歌手的舞台风格是深深地扎根在时代的整体艺术审美意识形态之中的。

二、时代的艺术风格

歌剧的产生是阉人歌手得以兴盛的主要因素,歌剧自诞生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慢慢的异变为一种夸张造作的形式,在沉湎于虚饰浮华的时尚背后,对阉人歌手的崇尚更是趋之若鹜,经常任由歌手的喜好而随意改动戏剧情节和动作,甚至作曲家还要为之创作大量的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华美的服饰、绚丽的舞台装置更是缺之不可。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这一时期的人们对高超的技巧情有独钟,大家争先恐后地追捧这种风格。作为人声艺术的阉人歌手演唱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并活跃着。审美需求促使阉人歌手的出现及兴盛,歌剧舞台上的演唱要达到器乐般的效果,恰恰阉人歌手不仅具有男子的肺活量和男子深厚的能量,并兼有女子般纯净、轻柔、精巧的声音及音域,似乎也正是为这一时代所造就的。因此,阉人歌手的舞台风格是深深地扎根在当时整体艺术审美意识形态之中的。

三、《请让我痛哭吧!》之窥探

在亨德尔的《里纳尔多》这部歌剧中,且不说舞台的豪华装饰、演员的阵容以及贵族观众的奢华。单从音乐上来说其华丽及炫技便可见其全貌,歌手在演唱《请让我痛哭吧!》这首咏叹调时,便是置原作于不顾任意的加入华彩的高音,他们的肺活量与横膈膜支持力惊人,甚至一个高音能保持延续一分钟,这是一般歌者所难以做到的。经过严格声乐训练的阉人歌手们把作曲家的作品再度创造的面目全非,以此来炫耀技巧同时取悦观众,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博得喝彩与雷鸣般的掌声、呐喊声。

《请让我痛哭吧!》这首咏叹调真实展现了阉人歌手有如天籁一般令人难忘的完美嗓音!阉人歌手,在今人看来似乎是荒谬之事,简直不可思议。但在17、18世纪,阉人歌手风靡了整个欧洲,独霸乐坛250年之久。这与听众的追捧及艺术家们沉湎于浮华的时尚是分不开的。

总之,阉人歌手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在当时社会他们是成功的。虽然他们有身体及声乐教育们有认识上的缺憾,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歌唱家实属不易。虽然后来人们对这种不人道的方式产生了这种歌唱家的时代存在异议,但从整个声乐史出发来说,还是称其为第一个“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毕竟,这个时期的影响还是巨大的。阉人歌手的时期是西方声乐史中的特殊时期,是宗教和世俗文化及时代的综合产物,它发端于教会却兴盛于歌剧舞台,不仅是当时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而且为19世纪的声乐艺术铺垫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男高音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这一特殊现象作为声乐历史的阶段性存在是具有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纪江红.世界通史.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

第2篇

吉尔福德认为“人格是人的特质的独特模式”;林德采・荷尔认为“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于自己而区别于他人”,拉扎鲁斯认为“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

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要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适应个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取向,是我们必须一直追求的目标。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全面知识素养,从而更能完善其人格品质。很多学校也适应时代的需求,开设美术课,但有时会偏离原有方向,朝着技能训练方面去单一发展,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如有的人会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画画。

欣赏与绘画创作是一种“知”与“能”的关系,而“知”与“能”又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内在逻辑。知者多立足于理性,或者说多立足于大脑的思考、分析来做出判断,而行者多立足于感性,或者说多依赖于肢体训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具体到对绘画的欣赏与理解上,由于画画的人有实践经验,往往比不会画画的普通欣赏者更加熟悉绘画的技法,也更懂得如何欣赏、审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懂画就一定要会画画,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有一些不画画但也能读懂画的人,有的甚至对绘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人画了一辈子,但对绘画的认识仍十分肤浅,尤其是对绘画本质的理解。可见,提高自身学养,相互启发,方能识画、懂画,去欣赏画作产生的审美意境。

古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的境界,是天理的至理、至德、至善。“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解释。对绘画的欣赏而言,“道”可解释为艺术规律和美学的原则。由于所有艺术种类的规律和原则都是相通的,所以通往“道”的途径也不止一条。在素质教育中,主要针对不画画的人,他们也可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体道”的层面,懂得艺术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了解很容易,掌握则困难得多,就好比看足球比赛,球迷很容易能看出球员射门功夫的好坏,而如果要球迷练就出色的射门功夫就很难。如果不画画的人,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悟道”的层面,那么他会很理性地去欣赏分析,不会陷入技巧至上的误区,所以,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欣赏、赞美绘画,做出判断,是最为可贵的。

不过,审美意识的变化往往呈现在某种类似重复的现象。有的艺术作品可能一看就明白,有的则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艺术形式为大家喜闻乐见,有的则有可能要通过引导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无形中就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艺术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必然的趋势,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非写实形态、探索形态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艺术,这就更需要美术教育者首先去了解,才能反馈给学生。如原始的审美意识在现代派中再现,形成原始派绘画;古典主义的再现形成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经过现代诸流派之后的写实主义再现成了超级写实主义。但这种再现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绝非历史的简单重演,是在螺旋式的、新的高度上的再现。如,源自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有些中国观众,甚至一些艺术家,因不解其意而斥之为荒诞、怪异,并将其拒之门外,但经过一些解释,经过反复展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承载积极的思想内容。此外,艺术上的“懂”也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概念。许多人同时看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并有不同的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见,绘画作品的艺术性难以脱离欣赏者的直观感受而单独存在。优秀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愉悦感,同样,“丑”的艺术作品也应该值得欣赏者咀嚼、品味。一个优秀作品的真正价值,是作品内在的魂质对人心不可抗拒的征服力。艺术作品不单给人以审美感受,同时还应给人以智能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感召,犹如以石投水激起的浪花,有的开始水花四溅,但水波展开后,却快速消逝,不见余响;有的虽然只溅起一道涟漪,但在平静中,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如大河深泽,势也缓缓,但内蕴深沉。诗无达诂,在一幅作品面前见仁见智,取决于作品欣赏者多方的修养。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被誉为上乘之作,但时过境迁,却被人们淡忘。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被认为不屑一顾,甚至遭到讥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超越时空的不朽之作。

人类的审美意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扩展、流动着,美感知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美”不是常数,而是变数,要打破人们对美的欣赏的常规,启发人们:“应该再从这个角度来看,瞧,多美!”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应把埋在客观现实中的美发现并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让每一个欣赏的人去发现它的点滴美,汇成江河大海,使人们在这样的海洋中各取所需,自由游乐。

第3篇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完善提高?

一、自我完善――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作为美术学习的引领者,要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首先要学点美学理论知识,如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著《美学散步》,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朱志荣的《中国审美理论》等美学理论著作都是值得美术教师好好去读。

第二、要加强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现代印刷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各式各样艺术品的鉴赏提供了优越条件。成千上万精湛绝伦的各式艺术品,凝结深化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社会、自然美的表达与创造。

第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不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事件,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像《最后的晚餐》、《血衣》这一类作品。因此我们不但要真正解读作品,而且要引导学生到这一层次中,拓展人文视野。

二、平等、关爱――找回失落的尊严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是人文意识得以渗透有效做法。

[案例1]

这是上学期六(4)班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发现坐在最后排的一个男同学低着头在看抽屉里的什么东西。“这组的7号同学,你说说看,这学期的美术课,手工制作类的安排了哪些内容?”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可是他却涨红了脸,呆呆地站着。我正耐心地等待着,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轻轻地对我说:“老师,别叫他回答问题,他学习很差劲的。”旁边一个男同学连忙凑上来,说:“老师,他脑子有问题的。”还没等另外三四个多嘴的同学插上嘴,我连忙制止说:“你们这样说是不对的,他会和你们一样优秀的。”我又说:“这位同学,你看一下目录,说说看,哪几课是手工工艺课?”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地说了出来。……第二节课时,同学们开始作画后,我走到他的座位旁,知道了他叫张建安,说:“你喜欢不喜欢上美术课?”他只顾自己专注地画着,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看了看他的画,提了提音量说:“哟,画得不错啊!”周围有几个同学都用好奇的目光看了过来。接下来几个周的美术课,我发觉他对美术学习还是十分投入的。画得也很认真,他作业也得到了我的多次的展示、表扬。

临近期末的时候,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上完了, 补充了几节“白描花卉”课,让同学欣赏、临摹白描花卉稿。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白描,画的象样的同学不太多。偶然间,我发现:张建设同学白描感觉很好,线条流畅,结构、造型准确。我十分惊奇。平时他还算可以,但没有优秀到让我惊奇的地步。我朝他笑了笑,竖起大拇指,说:“你画的最好。”等到第二次白描课始,我刚走进班级,许多同学就连拉带推把他弄到我面前,递上他的绘画本给我看,“老师,老师,张建安画了很多花,画的真好哩!”我接过他的绘画本和同学一起翻看了起来,想不到这小家伙利用双休日一连画了六幅不同的白描花卉稿,画了还真像那么回事。我问他:“你是从哪里看来了,画了那么多?”“同学那里借的书上画下来了。”我取出红笔一连给他的这六幅画打了5分加七个红。班里的同学都嚷了起来:“哇、哇 ,建安得了七颗星”。我发现了同学们都朝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个学期的一次上课前与几个同学闲聊,有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徐老师,我们语文老师说张建安同学进步了。”我说:“他本来是个好学生,只是一开始大家没有尊重他。”

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都是有尊严的。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最大发展,让他们学会相互尊重,是对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

三、体验、参与――像与不像的争论

如果对学生问卷调查,最喜欢上什么课,许多学生会说,喜欢上体育课,或者美术,音乐、科学课之类的课。分析原因,其一:这些课没有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其二:这些课的活动过程更接近于类似“游戏”玩的成分。他们在这些课中得到了快乐的体验。体验常常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从教学角度看,强调体验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案例2]

第十二册第一课是“画画自己的手”,这是一堂线描写生课,按照一般理解,这堂课应着重于写生技能技巧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技能技巧的讲授与训练,会觉得有些枯燥,兴趣不浓。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先来玩一玩与手有关的游戏。男同学玩剪子、石头、布的游戏,女同学玩 “串棕绷”的游戏(也叫翻绳,是一个运用十个手指和手腕,以挑、勾、撑等各种方法将绳圈翻出各种花样的双人游戏),这样的游戏,学生会玩,也喜欢玩。在玩时,我提出一个要求:看看自己的手是怎样的姿态。游戏结束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手,比较一下自己的手与周围同学的手有什么不同?(关节的长短、粗细、手掌的大小、胖、瘦,指尖的形状)自己的手有什么特点?艺术家又是怎样来表现美妙的手的呢?同学们通过对课件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乐手吹笛子时手的造型和罗丹《大教堂》的寓意深刻的双手造型的欣赏,又尝试了手的动态模仿,感受手的艺术魅力。而后,再请同学摆出各自不同的手造型,通过观察仔细画出自己不同姿态的手。学生参与度很高,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真实的手和美术作品中的手进行了观察、比较。作业赏评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写实能力较强,把手画得很真实,同学们一致给予好评。可是也有几幅作业,感觉有点怪,你说他像真的手吧,又有不太像。你说他画的很糟吧,又不是。我把这几张作业挂了出来,让同学们来评论。看看该打几颗星。同学都叽叽喳喳地争吵了起来。我说:“他画的是手吗?”“是”这是毫无疑问的。“在造型上有什么问题?”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画手,肯定有许多问题。可是我们仔细再看看这些习作,你会发现,他们画的手虽然不太像,但却很趣味,有点像漫画家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来的那种感觉。说不定,这几个同学还有漫画家的天赋呢?”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又说:“其实画画有时不是追求去画的很像,很逼真。画的不像,但画出趣味,画出心中感觉也是许多画家的追求目标。”

四、赏评、激趣――把美术作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展示出来

在美术新课标的四个学习领域中,和人文精神关系最为密切的应当是“欣赏、评述”。因为在欣赏课上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着人类的高尚情感。

[案例3]

在上到“外国雕塑作品欣赏”这一课前,我让学生到网上或课外书上搜集一份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的资料。上课时带到班中交流。欣赏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作品时,许多同学说“大卫”雕像的背后还有一个爱国的故事。我让一名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正是这个带劲的故事吸引了大家,同学们听得特别入神。假如教师只是从雕塑的选材、造型、大小、特点上介绍“大卫”,而不更全面理解它的生动的文化情景,人文内涵,就会使学生失去许多的学习乐趣。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时,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同时,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美术现象加以分析、关注。如:龙游民居苑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建设,新校园环境的美化等。都是学生们可以参与观察、评论的话题。

[案例4]

笔者曾听过一节关于龙游民居苑古建筑门窗欣赏、创意的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龙游古民居苑的建设说起,欣赏了许多不同制式的古门窗,体验古门窗与现代门窗的不同美。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体验,创设门窗,使学生感受到了古门窗的美。随着课的深入,学生了解了家乡古建筑的特色与文化背景,懂得珍惜与尊重地方文化,发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于建筑艺术的影响、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保护与创新精神。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和各种资源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让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学会友善、关爱,体验中积极参与,赏评中获得乐趣,促进每个个体心灵的完善与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现代审美意识;人物造型元素;写实造型设计;写意造型设计

演剧艺术是一门包括了文学、美术、音乐等的综合性艺术。从它诞生起,在导演的总体指导下;由演员、场景、造型师、灯光等等人员所共同努力创作完成的。是在空间上的三维和在时间上的一维的综合艺术形态。从创作目的上看,一部影片所有的元素都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服务的,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却会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忘记了视觉上审美的主动性,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所以,影片的场景、人物造型、灯光等等美术元素,都是镜头语言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导演的二度创作的整体风格所精心创作,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在观众心理上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电影和电视是以画面作为主要表现的艺术形式,它以画面塑造人物,讲述故事,抒发感情,直接诉之于观众的眼睛,以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它们的第一要素,画面的构成主要包括舞台背景、灯光、道具和演员等。因此画面就和影视作品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不同时代风格画面的形式都会为影视作品的表现发展提供了创作的养分,甚至可以说,影视作品是美术造型师在空间中所创作的一幅流动的图画。人物造型艺术在很多场合是为了“故事的叙述”,为了“角色的塑造”、为了“情节的表现”,也就是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形式更多地体现于对内容的表现。那么作为造型的载体――演员,它不仅是演艺艺术的创造者,而且是舞台行动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更是画面的主体,演员的形象造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因此,演员的形象造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与剧情等一起构成观众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观众感知影视作品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演员依赖于造型设计而使自己具备了剧中人物的外部形象,有利于演员对角色的把握,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出色的人物造型,亦为演出增光添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历史阶段,西方后现代主义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观,例如好莱坞运用宏大、奇幻的合成影像和逼真的声音制造出来的“梦幻电影”激烈地冲击着中国市场。为对抗外国进口影片,中国当代的导演们有意识地强调影片的形式感,例如:他们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时,常选取民族特色浓厚的场景、适合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人物造型,运用强烈的色彩、音乐、长镜头等影视修辞来强化情感。

一、当代影视人物造型的现代审美意识趋于多元化

人物造型在戏剧、电影、舞蹈等综合艺术中具有强烈的视觉感知力,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影视剧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与一般文学形象的塑造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具有更复杂、更独特的特点和更丰富的内涵与艺术形式。

从戏剧服装与化妆艺术的诞生到当代全新的影视人物形象包装,出现过风格迥异、思想深邃的各种表现意识流,当代的影视艺术人物造型的现代审美意识由于受到演艺风格的影响,趋于多元化的表现风格,其中包含写实风格、写意风格、象征性设计风格、表现性设计风格等。

二、写实造型设计中的现代审美意识

在人物造型设计的领域中,写实手法在人物造型设计手段中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它不像过去一味的还原角色人物形象,而是加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是在注重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造型依据的基础上强调形式感、强调装饰性、强调风格化的一种创作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它更注重真实,重在形似。

《汉武大帝》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史诗性作品,全剧通过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义的浪漫、写实的手法,全景式的展现中华民族2000多年前历史上一个辉煌壮丽雄浑悲壮的时代,剧中人物的造型就是写实的风格,造型师在借鉴并理解汉代妆面、发型、服饰文化的前提下,利用创作的想象力和现实感悟力,用现代的技法来设计体现剧中角色的外在形象,强调时代特征,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心理、视觉上无隔膜地进入古代社会。剧中从帝王、后宫嫔妃、百官到异域匈奴的发式,妆面、服饰等都具有浓郁的汉朝气息,极具汉朝的时代特征,如卫子夫红色的“深衣”和松散发式的形象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汉代最重要的文物《马王堆汉墓帛画》中女主人的造型,但比她更鲜明浓烈。再如刘彻的主要对手伊稚斜大单于,本身是一位剽悍的匈奴勇士和英雄,在造型时并不采用脸谱式的反面人物形象,反而,赋予他们以真实的汉代异域匈奴统领的威猛形象特征,也更加突出汉武帝的强大影响力。《汉武大帝》在导演整体把握下,各部门的设计创作都做到了“还原历史”,并在尊重历史的基调上,将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完美的结合。在人物造型方面。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审美眼光,由复古带动创新,重新感受古代服饰、妆饰文化,角色性格的魅力。

角色人物的外部形式与内在情感的和谐关系、人物形象的准确性与深刻度、形式的鲜明与生动感等,是由造型师在审美意识的指导下,运用艺术技巧来体现的。

三、写意造型设计中的现代审美意识

由于当代中国电影作品在不断的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激发,所以当代导演在不断地寻求自己的最佳表达方式,使电影作品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有机统一结合,并巧妙地赋予作品更多东方哲学韵味和审美内涵。其中独特的民族电影风格和美学理念在当代中国电影作品中频频出现。人物造型设计开始“以形写神”的造型审美标准来刻画人物,用自己民族风格的符号化艺术语言来诠释人物,着重描绘“角色”的意态神韵。其中“境”是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主张以具象的方式表达抽象的道理,达到“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的境界。人物造型的写意性与影视空间的真实性,是电影作品从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发展到现代风格多样的影像特点的一大主流。成功的人物造型以虚实相生的影像风格巧妙地既符合了现代大众审美情趣又为现代电影作品的风格多样化增添精妙之笔。

当代许多影片在叙事上,有着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注重时空交错和内心独白的特征,在节奏上既讲究对观众内心节奏的调度,又讲究观看注意力的分配;并非常注重影像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于这种风格的影片,人物造型的风格多采用意象化、符号化的写意造型手段。

因此,人物造型的写意是指当一定的形象比生活的还原更有符号价值的时候,通过象征、比拟,抽象的手法使真实的形象更诗化,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在和形式美。

写意的造型设计多汲取了中国绘画重神韵,重意境,对人物的造型设计也不必拘泥于故事背景,为了增强影视作品 的画面视觉效果,可以采用夸张、象征、抽象的设计手法的特点,如电影《英雄》中的服装,在款式上虽没有照搬照抄战国时期的历史服装,但表达出了战国时代的感觉,主要由服装色彩来强化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境。服装色调纯粹而又浓烈,以激荡的红,宁静的蓝、神秘而永恒的黑白,创造出一种回旋流荡、神秘幽渺的服装意韵色彩。在影片中,由色彩来完全的诠释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内心的情感变化,其中:红色,代表热烈,表现煽情,不顾一切,红色创造一切又毁灭一切,蓝色,代表神秘,绿色,代表真爱的开始,布料飘逸轻盈,衬托出了两个人坠入爱河的心情,和平的向往,白色代表和平,在电影的最后,两个人终于冰释前嫌,在沙漠之中自杀死去时,都身着白色棉布长衣,代表着两个人感情的至纯,以及生命在终结之前的净化;黑色,象征帝王的威严,法令的严正。剧中两人出现分歧时,服装色调、质地都不再相同,表现出两个人不同的心境,和服装一样,人物的发型以及装饰都采用非常简洁的处理方式,就如同中国画的写意,用粗放、简练的笔墨却能表达出形象的意态神韵。

色彩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在造型艺术中具有象征、比喻等视觉语言修辞功能,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性的人物会对观众产生某种激情。色彩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彩色而美妙的画面,更是直接参与了剧情情绪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由此可见,色彩的重点表现也是写意造型手法的主要表达方式。

我们使用类似造型修饰手法的,诸如《英雄》中开场与结尾以黑色为主,黑色是秦的国色。史载秦国的旗帜、兵士的服装均是黑色。因此,秦宫内外,黑色的宫殿巍峨肃杀,秦始皇和他的兵士着玄色衣冠,坚强如铁。《十面埋伏》以红绿蓝的粉色彩为主,即敦煌色,因敦煌壁画多以蓝、绿、红色为主而得名。该片小妹无论是在牡丹坊还是烂漫的草海、幽深的竹林里,造型主色调都是以敦煌色为基调。《黄金甲》以黄色为主调,根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黄色遂成为中国皇族的象征,影片讲述的是唐朝皇族间的争斗,因此,影片选取金黄色为主调,金碧辉煌的皇宫、金光闪烁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

若过于符号化、脸谱式的角色人物形象,容易忽视人物角色本质的塑造,这种过于形式化的现代审美意识的设计,只会让设计的成品与剧本内容严重脱节,成为话语中心模式向图像中心模式转化的“影像人物躯壳”,很难为影片主题表达真正的隐喻。

四、现代审美意识在两大造型手段中的运用

作为人物造型设计的两大设计手法,写实和写意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写实和写意的结合,可以使两者取长补短,使得写实的造型不再是一味地去模仿“过去”。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强调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美感、形式感、装饰效果、整体风格等。写意的角色性不强的缺点刚好可以由写实去弥补。

写实和写意进行两者虚实结合的人物造型是既带有时代特征而又不完全拘泥于那个时代,将历史和创新融合,既保持了历史感又加入时代感,使角色形象更充分,更完善,具更强烈的装饰性、设计性的艺术效果,以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升华效果。

写实和写意是辩证统一的,虚和实辨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纪实性和追求时代感是电视的重要审美特征,两者相辅相成。写实也就是追求纪实性,写意也就是追求时代感,纪实性和追求时代感的结合也就是写实和写意的结合。

第5篇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个人英雄主义;语言;行为

《肖申克的救赎》是以美国著名悬疑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为主要的故事背景。电影于1995年上映,并且获得了一度的好评,在美国电影中的地位可谓举重若轻。该影片主要叙述了银行家安迪知道了自己的婚姻遭到背叛,由于愤怒的几次想把妻子送入地狱,但是最后他还是用理智克服了自己邪恶的想法。但是,第二天妻子和情人却不幸身亡,而安迪则成为了主要的嫌疑人。在法庭上,因为证据不足律师只能放弃上诉,从而使得该案子遭到误判,安迪也从此背负上了杀人犯的罪名。在肖申克监狱中,安迪利用自己的技能帮助典狱长逃税,从而博取了他的信任。随后利用鹰嘴锄头,以丽塔・海华丝的巨幅电影海报为遮盖物,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凿通了通向自由的道路,也远离了让人无法呼吸的肖申克监狱。

一、《肖申克的救赎》里美国个人主义的解析

英雄主义是指人们拥有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不愿意在平凡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喜欢做出一些超乎想像的举动。而且英雄主义也划分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两种,个人英雄主义不是以集体为单位,它注重的是个人精神,体现的是个人在重要事情或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奋斗精神、为民族振兴不怕牺牲的品质。

美国的成立是因为一些“清教徒”遭受英国政治、经济和阶级压迫而逃亡到美洲大陆,从而构建了相应的政权。英国社会等级制度明显,所以美国的创建者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而且在新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建设还没有形成,英雄引导就成为了人们普遍的心理诉求。而且“西进运动”的发展,使得个人英雄主义开始大量产生,并且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而且,在政治层面上,美国主张强权政治,也为英雄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帮助。随后很多国家也对美国的英雄主义进行模仿,从而使得个人英雄主义发展越来越迅猛,并且有效的融入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中。

在好莱坞电影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为常见的素材。好莱坞是美国文化传递的有效载体,好莱坞电影业把现代化的精神、文化、经济和美国的民族精神融合起来,使得个人英雄主义成为电影屏幕中作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对全世界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二、个人英雄主义与现实社会文化体制冲突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体现

(一)语言方面

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阶层的展现依赖于语言的传递,其中口头语言是最为有效的。在电影中展现主要体现在对话上。

在肖申克监狱的第一夜,新囚小胖因为受到老囚犯的讽刺和挖苦而伤心痛苦,随后遭到了狱警长哈雷的教训。在第二天早餐时,人们知道小胖已经死去之后,都开始沉默。这时只有鲜少说话的安迪开始打听小胖的姓名,但是狱友海沃德却对他进行训斥,但是他却说:“我认为他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当大多数人为小胖的离世感到悲痛时,只有安迪坚持使用自己的方式给小胖进行哀悼,这是对人性的尊重,也是他不同于常人的表现,同时也是他在肖申克监狱逐渐成长成为英雄的开端。

随后因为机缘巧合,安迪和瑞德等十二人被派到车厂去修补房顶。在房顶涂抹沥青的过程中,安迪指导了狱警长哈雷在遗产继承方面的困惑,他主动要求帮其解决问题。当被怀疑其目的性时,他说道:“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给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其中的一位狱警长却嘲笑到:“同事?你还有同事啊?”面对嘲笑他说:“我在户外工作,如果有啤酒的话,我就可以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这就是我的目的,”狱警答应了。这里面所认为的救赎,就是能够利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安迪不只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享受,他也希望狱友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安迪把狱友称之为“同事”,为了让同事感受到普通人修葺屋顶的乐趣,他对狱友们的思想认识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不但完成了自我救赎也对他们进行了帮助,这时我们就能发现闪耀在他身上的英雄色彩。

但是,虚伪的典狱长在向媒体传递肖申克监狱的美好时,说到要让肖申克监狱为每一个在押人员服务,并对其进行自我救赎。随后安迪和瑞德帮助典狱长洗黑钱、逃税。为此他们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安迪虚构出一个名为皮特・斯蒂文森的人,以他的出生证、社保卡等证件来代替典狱长的罪恶行径。他说道:“在监狱外面,我是一个善良、刚正的人,但是在这里,我却要做一个骗子”,瑞德说:“这是你的困惑吗?”安迪说:“我不是策划阴谋的人,我只是处理利润,这或许就是评价的标准。但是我还建造了图书馆,让几个狱友得到了中学文凭,你认为典狱长同意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你甘愿洗东西,但是洗钱和洗衣服不同。”瑞德说道。“我不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这就是交易的核心。”安迪在这里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和所想到的内容都和他的社会地位相吻合,因为肖申克监狱制度的落后和人们的贪欲,使得安迪最基本的追求逐渐丧失,但是,英雄最终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方向不动摇。

(二)行为方面

1.自身行为。自身行为就是个人行为,是在非社交场所中的个人举止,主要包含外露行为和潜伏行为。第一种行为是指包括身体举动、语言等一些直观的行为,第二种行为是隐藏在人们思想中的行为。本文主要对安迪的外露行为进行深入叙述。肢体语言能够形象直观的表达自身的想法,而且这种直观性的语言表达也是对人们思想行为的一种反映。安迪不爱说话和电影自身的他人视角叙述模式,让人们不容易发现安迪身上的行为特点,按时安迪在剧情中的三次微笑却意味深长。第一次微笑,在车厂房屋屋顶进行修补,让囚友对他产生了新的认识。等囚友弗洛伊德带着啤酒走到安迪身边时,安迪说他已经戒酒了,只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屋顶旁边,面朝天空,露出了他的第一次微笑。此时的安迪已经在狱中生活了两年,对监狱生活也更加熟悉,但是他也对自由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可以随心的喝着啤酒,修整房屋。第二次微笑出现在构建鉴于图书馆的时候,他找到了《费加罗的婚礼》,并且私自播放。安迪把狱警关在厕所,把扬声器接上电源,让音乐侵入人们的心田。安迪闭上眼睛,躺在椅子上,面露微笑。让这音乐声穿透心灵,再一次激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第三次微笑是表现在安迪越狱成功之后,天空下起倾盆大雨,大雨冲刷了安迪内心的污秽,他着上身,对着天空肆意的放大笑。在这里安迪的情绪得到了完全的释放,被囚禁的人生终于重获自由。他曾经说过:“希望是美好的,在世界上十分宝贵,这就是英雄的价值,在寂静中爆发,让人们对其充满向往。”安迪的越狱是对肖申克监狱腐朽制度的一种突破,也使得肖申克监狱重现光明,囚徒也有了新的希望,瑞德层说过:“安迪代表着我内心深处永远都不能抑制的精神。当监狱之门打开时,我穿着便宜的西装,带着二十块钱走出监狱时,我的内心是喜悦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高于个人价值,安迪在进行自我救赎的时候,也使他人获得了救赎。在进行越狱的时候,个人英雄主义使得安迪走向了光明,依靠自己的能力重获新生。

2.对外社交行为。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人们在社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行为举止就是对外社交行为。在肖申克监狱中,安迪交往的范围只有狱警和囚犯,但是这种交际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发现狱友们的精神开始颓废时,他开始构建图书馆,利用音乐疗伤,不断的激发狱友们那颗鲜红跳动的心。在安迪的人际交往中,瑞的和汤米是最具代表性的。瑞德因为杀人而入狱,在肖申克监狱中他拥有三次假释的机会,前两次因为痛改前非回答了审核人提出的问题,但是没有获得应允。但是安迪的出现和引导,瑞德才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如果安迪没有出现,他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在获得批准的状态下才能上厕所,也可能会像老布一样在应允假释后而自杀。其正确的引导性也体现在汤米身上,汤米是个没有正当职业、无所事事的小贼。当安迪的案件没有回旋的余地时,他潜心教授汤米知识,让他获得了高中文凭,而且汤米也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因为安迪入狱的秘密,他无奈成为典狱长手下的孤魂野鬼。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安迪是肖申克监狱中的希望和阳光。在监狱中,每个人的生命似乎都变得枯燥无味,所有的激情和热情都逐渐被消失殆尽,只能无奈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只有内心充满希望和阳光的人,才能发现光明的通道。不然,人们就只能在冤枉、委屈、无奈、愤怒中不断的消沉下去,在监狱的生活中逐渐的走向寂寞和绝望。安迪拯救了肖申克监狱中的人们,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典狱长无情了抹杀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安迪充分的体现了其个人英雄主义,让肖申克监狱中的每个遇有都看到了希望。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传递给狱友们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观念,让他们明白囚禁自己的不是身体而是自己的内心。安迪的对外社交行为十分有价值,他所展现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要是针对司法体制的落后和残忍,从而激发了肖申克监狱对于自由和光明的追求。

三、结语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以救赎为题材,主要是表达其希望和自由,以主角安迪的个人英雄主义,对自己和监狱中丧失信念的人进行救赎,这也是该影片的主要价值的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中所传递出来的社会精神和价值,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加的趋于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沟通也更加的密切,也为思想的传递提供了便利。对我国的英雄主义进行深入的反思发现,我们应该塑造属于中国文化的英雄模范。更加注重英雄塑造模式的多样化、个性的标致化和性格的多元化,从而使得中国文化精神,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也.《低俗小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嘲讽[J].文学教育(上),2014(11):18-21.

第6篇

深度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这是从过程角度对深度学习的解读,而在学习目标方面,强调深层次目标的达成;从认知水平角度来说,强调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高水平思维能力的训练;从学习结果来说,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即问题解决能力;而就教育主旨来说,强调学习过程的情感投入与人的自身价值的完美体现,强调完整的个体生命质量的培养,即学习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结合本教学设计逐一进行解读。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复述出PowerPoint制作的一般流程,并能够综合运用“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三种常用方法。根据“制作思想”、“制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三点一线(三点即三个教学思路,一线即一个教学目标),分别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示范—模仿—创作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使用PowerPoint常用的操作技能:幻灯片母版、图形制作和超链接。可以看出,将知识点镶嵌在一定的问题与情境中进行教授,从思想、方法到技能的逐步渗透对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来说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关注更高层次目标的达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本案例正是体现了以上的内容设置特点,关注学生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为了达成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在内容的学习与编排上采用了布鲁纳的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一步一步搭建知识的脚手架,从而将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导至较高的层次,达到应用、分析、综合类认知目标的达成。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师讲得虽然精彩,学生做得虽然认真,但很多课堂依然是学生在“复制”教师的操作,进行着简单的“堆砌”。很多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都限制了操作的细节,实质上只是简单的分步操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而在本案例当中,教师先是给出了相应的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打开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练习,逐步摸索与思考,最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以达到学生的创新。这是一个典型的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是逐渐的由扶到放,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模仿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逐渐将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融入其中,最后达成创新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能力。这种设计更符合本学科特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有利于彻底地杜绝“技术堆砌”和“信息堆砌”。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本案例设计非常注重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最终也体现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创作一个作品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通过创作个人作品,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思”的目的。

强调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7篇

戏剧化妆师是戏剧这个集体艺术家的一员。化妆是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剧化妆师,仅仅停留于技艺成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夯实文化修养这个根基。木本实而花萼振,根深才能叶茂。戏剧化妆师的文化修养是多方面的,仅就最基本的最必须的而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戏剧艺术修养,二是美术修养,三是美学修养。

一、戏剧艺术修养。戏剧化妆师的具体艺术任务是为角色化妆造型,从外观上塑造直观的角色形象。这一任务一方面比较简单,例如,通过特定技术与技巧化妆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老太太,一个老头儿,一位小姐,一位太太……使之符合人物身份,看起来很像,这并不太难;但另一方面,化妆又是很难的,难点在于个性化艺术化,而不是类型化模式化,即使是戏曲的行当化化妆也是如此。而要使角色化妆既形似又神似即生活化,又艺术化达到共性个性的统一就必须超越单纯的化妆技术层面,而进入戏剧艺术规律这一更深的艺术层面。戏剧化妆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剧本,认识到好戏的根源在于人物,戏剧的最高任务是刻画性格这一戏剧艺术的真谛,对剧作家在剧本中刻画的人物性格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对每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每场戏每个规定情景中的性格体现与发展过程,都了然于心,体察入微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个性化艺术化的化妆造型。其次化妆师要深刻认识戏剧是动作和行动的艺术,人物化妆造型即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化妆造型要与角色的语言形体动作以及在整部戏中的行动线紧密结合。再次,化妆师必须把握戏剧的综合艺术特征,在为人物化妆造型时,要在导演构思的框架内,兼顾与服装、灯光、布景、音响的协调与融合,与之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二、美术修养。戏剧人物化妆造型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美术,是以活人为基质以其他物质材料为手段的造型艺术创造。因此戏剧化妆造型,与写实性绘画、写意性绘画、装饰性绘画,与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摄影艺术等息息相通。一位戏剧化妆师的基本素质是美术素质,他对美术应该有敏锐的直觉能力,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他对构成美术的形式要素如线条、色彩、明暗、构图应了如指掌,对美术修辞手段如对比、夸张、隐喻、象征等能运用自如,他要能把一切美术艺术手段,以审美的眼光巧妙地用到化妆艺术当中来。优秀的戏剧化妆师化妆出的角色形象,往往是一幅人物肖像画,或者是异彩纷呈、错落有致的群雕作品,当这种肖像画似的或群雕式的人物造型被拍成剧照后,可以让人们当做美术作品来欣赏。如:舞剧《白毛女》中的白毛女,歌剧《江姐》中的江姐和“绣红旗”的场面,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以及剧终时三位老人撒子钱的场面,等等。

第8篇

事物美的问题与时代越来越密切,都需要美的理论来指导。社会进步,艺术工艺创造离不开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所以有必要来认真确定一下。研究美的核心问题要参考大量的美学理论,不能只是主观臆造。本文综合了许多理论研究的共同点,再追其根本,概括出新的理论:美是人的本质的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

美的本质特性属于人的本质一部分,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一致性,这一点是共识的。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强调了人的本质能动性。海德格尔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这样就从哲学的角度来确定了美的社会本质一致性。马克思也作了归结,“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管是有无唯心的成分,都承认了人的本质能动要素。

普遍的美学研究都讲到人的问题,但却在本质上漏掉了这基本问题,所以美的核心离不了人的本质问题。但是如果只讲人的本质,这个外延范围太大,要用最恰当的界线来确定,那就是艺术这个根本特性。

研究美,是要指导美的认识和艺术创作,为了美的社会生活服务。认识美的本质问题,不能只在美的概念上兜圈子,只在知觉和感性上猜测。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美的问题放大和延伸,就可以看到,美的发展趋向和形式表现就是社会性的艺术创造的展示。美的感受是人的社会艺术历史创造在人本体发展中的烙印,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动物的感受情发与美的欣赏无缘,因为是与艺术创造无缘。美感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人的感受好像是决定性权威的,其实这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情感上的反应。所以美不仅是客观的,也具有主观性,不仅呈现在成果中,也表现在创造过程中。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这就强调了艺术美。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美的起源是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兴奋中产生的表达冲动和感受,这种感受需要一定的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用于自己的感觉欣赏,再就是用形式传达给别人,这就是美的自我欣赏和互动欣赏,是艺术成果和精神感受的互动。不管是具有什么水平,在表达中,人们总是寻求更巧妙恰当的好的方式,这就使其带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这样才能与舒感和快乐的情趣一致,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相容一致性。人的艺术感觉和思维表现在感性知觉和艺术形式有不同阶段,生动形象的展示也是艺术的表现。自人类社会生产分工形成以后,专门的艺术也随之产生。艺术的感染会随时融进人们的感觉和意识中,当外在事物引起情感的变化时,艺术的潜意识感受会表现出来,尽管是不由自主地反映,人们还是有了欣赏评价和表达的艺术要求,产生了艺术美感的享受。所以美的艺术性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美的感受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在交流中,人的表情的可感性传寄了美感的信息,这种表情可以被学习和模仿,使感情的表达成为形式,这种形式是以艺术手法来进行的,所以艺术形式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艺术性是人的本质优化表现,其感受和能动性趋向和谐关系的高级境地。

美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开发的,但到了一些美学家手里,美及本质就被掂成了个伪命题,美不存在了,这是社会各方面都不会接受的,社会需要美,人们需要美的思想指导,理性需要美的轨迹,所以各种美的研究都要再回来通过哲理的检验。

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意识,事物的相适应性决定了美的感受如何,人的美感意识发展成审美感受,又确定了事物美的特性,进而创造事物的美,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相辅相成的和谐一致关系,这样使和谐说法有了根据。

美感起源与人的社会劳动生活,这与人的本质能动性是一致的。当人们所作用的客观对象呈现了相适宜的状况时,心理有了一系列愉悦感受,美的感受产生。待社会文明的萌芽成长之后,人们有了抽象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的高级化,并不断印记在产品对象上。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人们把审美经验与事物结合起来感到了美的特征,从而认识到美的事物,美具有了实际意义。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其中和谐一致的抽象特性,所以具体的事物并不等于美,美的本质也不是审美对象。美不仅是优美,美学也不只是审美价值的探讨,而是有着广泛的意义。美感有着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人们在适应或接受了客观的和谐一致条件时产生了美感,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精神感受的和谐一致关系都不会产生美,人们首先要适应客观及其规律才能存在,所以客观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动反作用是有条件性的。确定了美的特性,就必然有了本质的探讨。

主观感受说法以人的感觉审受为核心,忽视了客观刺激的原始作用,这同意识决定存在的观念一样,违背了唯物哲学的思想。实践美论把美与事物等同起来,就搞混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不符合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由于美的问题非常复杂,只在本圈里难以确定,除了以认知科学的方法来认定之外,还必须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来进行。社会实践是检验的根本标准,总体理论检测是先行标准,

美的定义首先要经过语法的检验,把定义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看能否讲得通,专业词语应保持本来意义,但在中国的社会里也要适应汉语的活用和发展原则。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有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思维本身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论探讨离不开逻辑分析。

美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人类的理想、进步、创造是本质的特性,所以是美的;人的表现和感受与客观相一致,就会呈现和谐,所以也是美的。这些充足条件连在一起,就结成充足必然条件,可以定义。

“美是伪命题而只有美感存在”:没有相互和协的美的现象哪来美的感受,这是违背了矛盾律,不成立。

“美就是美的事物”:没有什么叫作美,与美的事物不一致,违背了同一律。

“美感的本质是在非功利状态下经由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知而产生愉悦性情感体验”:艺术表现的内在意义也能引起美感,悲剧引起的激愤共鸣也会产生美感,理念不周延,属以偏代全。

“美学就是关于审美意义的科学”:不研究美及艺术美的实践问题,美学没有了理想的价值。属概念有误。

概念的美是抽象的,也同与本质的美,这是遵循了思维逻辑的规律。

在解释美的本质时常与自然属性结合起来,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只有艺术的趋向关系才能确定其美位置,这样就与生理和思想的感受区分开来。人的感情在初级阶段中,许多感觉是纠合在一起的,美感与其他感受有时是相容的,并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但发展趋势不同。这里有一个确定状态和朦胧感受不同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的界限,但欣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性的感受表现是确定性的标志。单纯的生理舒畅兴奋只引起机体的新的平衡调节,生理享受有益于身体健康,其直接反映的是可行与不可行的感觉。单纯的理论只能表述其客观属性,反映存在,从理念上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事情的原委,发展的过程,讲的是怎么回事。而美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从事物表现如何,引起人们的感受怎样,怎么用好的形式去表达,表现了事物怎么样。心灵美和精神美都要艺术形式表达,当用艺术形式表达事物和思想时,美好的亮点就给以升华,美的感受也充实其中。如果失去艺术性,干瘪的说教会显得空洞。美的感觉用表情和动作艺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是用修辞技巧和意境的设置来完成,工艺美用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这都是艺术的发挥在起作用,这样的认识在心理学中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人的本质在于能动性劳动创造,美的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成为艺术感受,没有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表达作为寄托,美就无法存在。艺术有文化和工艺多种形式,形式为具体研究创造了条件,艺术成果又影响了美的感受,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容身于艺术的熏陶,感情的表达会自然带有艺术的特色。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趋向艺术发展的感受才能成为美感享受。美不等于艺术。艺术是人们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运用的方式,有具体的形式,可运用不同的材料,是关于怎样认识、表现、创造的问题。艺术的范围很广,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逻辑学是思维的艺术,语法是语言的艺术等。

美的内容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人们能动地认识并作用于这些事物时,使一定事物和行为带有艺术的特性,美的特性就显示出来。艺术需要技术和材料各方面的使用,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但是没有美的内容,艺术就失去了价值;美的内含体现了客观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艺术的表现,客观的本质属性只是客观的陈述。有了艺术的表现,事物的美就更加突出。二者是相互推动和相互服务的。美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美学是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美的定义要依据哲理的分析。美感起源于社会的劳动生活,只有当事物的表现和反映有了与人相适宜的时候,人们才能有了心理的一系列反映,就有了美的意识感受,并将这种意识感受与事物联系起来,使特定的事物有了美的印象,这就是美的事物。这种印象不只是美的感受,也是意识的反应。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的只是其中的和谐一致的特性,就是具体事物的美,所以美并不是事物,只是事物与人和谐一致的反应,表现为事物一定的特性,这样又具有抽象的事物性,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定义,有其本质特征,这就符合了唯物的物质与精神的认识,也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美感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条件性,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和谐一致的关系都不会产生美。机械唯物观的实践美论美当作事物,认定事物和美是一回事;唯心的主观美论把美只当作精神反映,只在心理感应上寻找美的根源,都走向偏激,必然导引出错误的结论。

美的艺术性普遍地反映在美学理论中,但在本质论述中却很少被提及到。

艺术是在享受和寻求劳动生活成果的美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与美的问题最密切,美的寻求必然发展艺术,艺术的开拓离不开美的理念指导。艺术美以典型化的手法将事物的和谐性加入到作品中,使之区别于生活中的原始美,具有理想的趋向。与艺术相关的能动表现和欣赏的感受都强调了抽象的艺术性,与生活的审美角度有异,这也就是艺术性区别了美感与的不同。

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设计舞蹈动作,谱写音乐曲调,看来都是创造者的主观臆想,但实际上是在适应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艺术性手法必须与人的生理条件相和谐,与理想一致,与自然相顺,与社会相融,能达成与欣赏者感受的共鸣,这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美。如果只有美的服饰,人的动作不和调;讲着华丽的词语,做出不雅的行为,这些都不会是美的。艺术形象就要这样的和谐关系,一个林妹妹,胖了不行,俗了不行,要幽雅,有气质,都是自然和社会一致关系的人本反应。美学的着重点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理想和协的美。

喜剧多表现了理想性的艺术性和谐,通过各种褒贬的艺术手法运用,使人们在风趣地欣赏中享受胜利的快乐。

悲剧突出了斗争性的和谐,在矛盾冲突中激愤人们的感情,造成追求新生活理想的共鸣。

艺术表现中的崇高是典型的理想美,这种艺术性的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和人的本质高级进化的感情寄托。

美的艺术发展规律呈现继进跳跃式,在历史的熏陶下,社会突变和科学激进都对艺术美的创造有很大影响,这就符合了与社会一致的和谐性。

“美”字的原始创造是象形,示意舞蹈者带有羊角,身着羽翎,这就是艺术的装饰。古人在正规的场合如此舞蹈,把美提到较高的位置,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发挥和理想的伸展。

艺术的理想创造要有美学理论的指导,一般的艺术发展是依据审美经验进行的,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验便出现不足,又由于美学理论的缺陷,艺术创造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

美的艺术性和一般讲的艺术性有区别,不只是表现能动性,而是具有一定的美感欣赏特色。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这样就把艺术进行分类对待。杜夫海纳认为: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美的感受必须是主体和客体相容统一,美就是主体感受和相适应的客观存在有机的结合。人们在能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时,常常面对着艰辛和痛苦。当还是处在这种艰辛痛苦时,当事者很难有审美的感受,尽管在操作着艺术工艺的流程,有着奋斗目标,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美的感受。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都是审美感受的认识。当审视着行为成果时,人们有了审美的关系,美的艺术性才体现出来。所以美离不开审美关系,美的定义也离不开审美欣赏认识。综观美的分析,人们认识的美实际上就是主观感受和客观相适宜的和谐统一。

美学著作基本理论都有大幅度地谈论艺术审美的问题,但在基本定义上却漏掉了美感欣赏和表现的问题,这确是一个缺陷。自从柏拉图发出迷惑的呼唤后,名家都从不同方面做了一定的回答。至此,综合吸纳后,本质问题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结论。

讲到了美,必然地联系到了丑。没有丑的定义,就不能恰当地定义美。普遍的美学理论都在回避丑问题,因为这对于苦心经营的理论难于融合。作为反意,认清了丑,才能衬托出美。

反其意,丑就是人的非本质的反向艺术性的欣赏感受和表现。丑的行径不能促进人的进步趋势。丑也具有艺术性,这使之与恶有了特性的区别,也使之增加了假象表现的内容。丑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从感情上是人们反感的事物,在理性上是破坏社会和谐进步的东西,是被人们否定的东西。丑与美相反,但也具有艺术的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人的生理上丑陋是发育不足的表现,机体损伤也会如此,这是必然的缺陷。但人在精神上可以进行弥补,对社会的作用上可以表现其美。社会特性的丑是人为的制造。进行着有损社会的行为,又要用好的方式来掩盖,像公益和商品的假像宣传,搞欺诈行为,这就是丑行。不同于直接的恶态暴力,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尽管会被人们蔑视,但还可蒙骗一些人。还有一方面,就是艺术方式运用得不恰当,也会把好的事情搞砸,就是说出了丑。

艺术表现中的丑并没有失去原有的特性,只是在被鞭笞和艺术性处理中出现了新的平衡落差,丑行失去了力量,变得更不协调,人们享受的是轻松和谐的艺术性感觉。

美与丑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有关。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人群中,有着基本的道德思想标准,对丑的确定性是绝对的。但在不同条件下,对丑的确定会不同,文物以人情而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复杂关系。形象的丑与思想的美会有交错关系,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有其不同。在不断认识中感情也会发生变化。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单体的现实用处和共性的价值不同。用通俗的话解释美和丑,那用好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好的事物就是美的。而用好的方式掩饰不好的,或好事被表现得不好就是丑的。如果混帐的脸都不要了,那就是可恶。艺术作品中的丑与生活中的丑有相同的性质,并不是因为艺术性将丑变成了美,而是作品抽象典型化的手段显示出了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们感到了艺术的美,使人们在胜利自豪的感受中否定丑的行径,其中的恶也随之化为丑的败迹,从而产生有美的效果。

确定了丑具有其艺术性,这样就会明白性的创造和欣赏是美的反向表现,暴力欣赏、低级趣味是丑的艺术反映,是应该批判和消除的。好的事情也要先用好的形式来表现。丑的艺术界限解决了心理感应论迷惑的问题,使人们明白注意到丑恶的东西会用艺术形式加以掩饰。认识丑的问题可确定正确的行为方式,识别艺术手段下的丑恶行径,加强社会的和谐生活。

基础美学的研究是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不只着重艺术的研究,还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完善美的认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能放大社会的角度。美在生活中常以好的概念被认识,较少审美的特定意义。人们常谈论着人长得如何美,打扮怎样,论及景物风情,实际上这都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向融洽的表现,用了好的表达方式,却讲不出什么艺术性。生活中的丑被认定为坏,这是生活中的不和谐,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行为的限度,生活的和谐包括多方面,只求一方的和气实际上是不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讲究中庸之道,就是以此来解释美的和谐之本。

如果将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处和睦,有风度气魄,时尚进取,生活丰富等这些来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就会感到美的所在。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感情,都要与现实的环境相适应,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生产矛盾,有和谐的理想,就有稳步的前进,社会创造了美的使者,明星照亮了生活,在艺术的光辉下人们享受到了美,并充实着自己,这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性和谐。

认识了美的本质,就可以正确地指导美学理论和艺术创造。如何表现人的美,如何创造艺术美的风格,都要展示人的能动本质特性,创造出和谐与人的社会生活的感人艺术作品,丰富繁荣的现实生活。

确定美的本质,要同其他的问题相区别,不能无限扩大,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归之于美的范围,因为符合人类进步方面的事情太多,美的范围过大,容易引起认识上的错觉。也不能使之太小,否则会影响美的社会性审定和艺术的创造。现代美学出现了美感派和实践派的对立,主求审美理念的观点提出伪美和反美问题,力求美学的精华和正统,但却与客观和社会实际应用相脱节。提出各种实用美学的观点又在人的审美方面有所疏忽,缺少了人的本质要素。所以美学研究仍要坚持唯物辩证统一的思想,在不断认识美的实质上发展美学。

凡是艺术性创造和感受的事物都牵连着美的内容,特别是一系列——美的范畴,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美首先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美的感受和欣赏对象都是社会的存在现象,离开了人的社会需要关系就无所谓艺术性的美,同时美的社会性是与人的进步的能动创造性相一致的,反人类进步的会成为丑。另一方面美离不开艺术性的感受和表现,没有好的方式就不会引发人的美感享受。

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客观存在是审美的对象,又是美的创造和理想的基础;审美活动以人的主体感受而起,由主观因素确定了客观审美对象,只有被审美评价的客观事物才有了审美价值。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体的认识,带有人的主观色彩,但基础是依据客体的存在,虽然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但只有符合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一致的事物才能产生美,反之就不会产生美,这是美的客观基础。只是以个体的主观意识来认识美而完全否定客观基础是错误的。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思想认识、素质修养、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不同,会对客体反映出美的感受和表现不同,当美的事物一旦成为公认的现实,尽管有着感情的差异,个体自然要服从这个断定,这里艺术形式起着很的作用。当一个集体创造着一个艺术作品,尽管不同人各有其美的评价,但大家还是要根据美的统一标准来服从这个美的形式创造。当个体的感情有了波动,对公认的事物有时会反感,但反思回来仍能够给以肯定,这也是客观基础的问题。美的艺术性广延较大,客体首先适应于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反映客体的方式会有着较多的一致性,这样就加强了社会不同关系和不同时期的相连性。

美是情感和实体成果的统一。情感是美感的基础,当主客体处于和协一致时,引起审美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是具体的,进而促成了艺术形式的表达,促进了艺术产品的创造,有了美的具体成果,反过来又影响到美的情感享受。

美是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美是有感而发,通过艺术特性表现出来。有了艺术的形式,便可以进行理性的升华,事物的美就会得到明确的认识。所以可在艺术的理性研究中对美的认识进行开发,再产生对美的影响,指导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认识美的艺术性才能认识美的创造性。美的“感性显现说”淡化了艺术的特性,因此不好解释理性认识的问题。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客观事物融入人的社会生活,通过鲜明生动的表现使人的感觉和意识产生了反应,有了自身的评赏,美是具体可见的;通过艺术的抽象可以认识美的共性,找出其规律性,有了理性的升华,来指导艺术美的创造,并以此进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创造,美又是抽象的。

美与真和善是相连的统一。这三者相互补充,各自又有不同的内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比例。美以真为现实基础,又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要有真的现实根据;美以艺术形式体现善的和谐性,其内含的好的内容具有善的本质,又可与丑的转换中增强矛盾起伏的艺术性,真和善加强了美的感受。应该强调的是,真、善、美都是好的部分,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合在一起就是非常好了,所以不能相混代替,更不能用美代替好。只因为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性,所以显得格外突出。

美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美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不同事物相互对比中有了相对的美,通过反面的对比,美的事物就会突出。绝对性是抽象的艺术概括和再创造,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美的共性就有其绝对性,取得共识的绝对的美延续下去成为美的经典。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美的感受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感应,情感因事因物而发,美是主客体具体的和谐反映,集中在各方面的一致关系上,一丝细微的变化,一点冲动的萌芽,都会产生美的火花。美是有感而发,离开了具体的感受,单凭主观认定,不会有美产生。另一方面,美的理念又是抽象的,人的思维和感受会将美的意识加以升华,使具有一定特性的事物被审定为美的事物,这些具有和谐一致关系的事物,不管是有无具体的感受,都会给与评价,当理念与具体相对应时,理性的美感认识出现,这就是审美。

审美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艺术创造,有其自由性,但又受群体的约束。组合的共识统一了审美的方向,又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美是意志和功利的统一。美是由个体思想感受而发,受其立场观点的影响,作用着行为和理想。但社会功能和利益关系又确定了其功利性的位置,激发了进行艺术创造的积极性,并作为一种动力导引着美的发展趋向。美的艺术发展就是这种统一的结果。

美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统一。社会劳动和丰富的生活创造了美,不同时代和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有各自的审美情感,但历史的影响会留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又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地创造着美的历史。

美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现实是基础,由具体事物引发美的感想。理想的美是现实的发展和再创造,表现在艺术的创作中,显示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果理想的发展远离了现实的基础,就成了无稽之谈,如果没有理想的再创造,现实的美就会平淡无光。

美是公益性和功利性的统一。人人讲求美,尽管思想理念不尽一致,但都要求一定社会关系美的存在。由于美的创造带有艺术性,有劳动成本,可以带来效益,和生活利益相融合,所以美具有社会利益的双重性。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培养

欣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并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音乐欣赏基础知识和认知的审美能力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深情并茂,这也是体现艺术作品的价值观。

一、音乐欣赏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对审美客体(音乐)的被动接受,反过来它对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等主观意象都将有着极大的影响。音乐审美是音乐欣赏的深化,是艺术作品美的自然和其它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也是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之一。[1]“音乐审美认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心理为基础环节的认识活动。”音乐审美认识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认识的发生。

(二)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关系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的前提,音乐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与过程来培养与提高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贯穿音乐欣赏过程的始终;音乐欣赏是实现音乐审美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是对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听觉的感性是音乐欣赏的基本条件,又是音乐欣赏的第一需要,同时理性的认识在音乐欣赏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把握理性与感性的辨证关系,又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在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一)音乐欣赏的要素

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在这种听觉过程中,我们作为一名欣赏者。首先要掌握一些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在欣赏过程中,当音乐响起时,第一反应是这首乐曲的旋律好不好听。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讲它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音区、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织体。这是一首完整的乐曲所要具备的。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音乐欣赏表现手段的基本作用。

(二)在音乐欣赏中审美感知的培养

从音乐欣赏中的感知,可分为感觉和知觉。从音乐欣赏审美能力上讲,欣赏者必须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2]“在感觉阶段中,外界的信息通过感官被主题接受,这时得到的是生动、具体的映像,但也是事物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谓之感性意向。”例如在某组乐器上的一个明亮的和谐的多音结合的音响。也是音乐作品与表演最后的归宿。因此,感觉的过程就是听觉在接受系统让声压通过耳蜗转化为生物电后,提供大脑识别的过程。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3]“在知觉阶段中,各种具体的、片段的印象知觉的操作,如判断、分析、推理、区别、比较等,去伪成真得到知觉概念。”

(三)在音乐欣赏中审美体验的培养

从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来看,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围绕着音乐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的。例如欣赏军乐队演奏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会产生振奋精神、整齐步伐的效应;欣赏女生演唱的温柔恬静的《摇篮曲》时,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会对婴幼儿产生催眠的效应;人们从劳动歌曲的演唱和欣赏中,即可获得审美体验,又可产生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情绪的效应。

(四)在音乐欣赏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从音乐作品欣赏中培养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情感既是音乐审美感情,首先,感情可分为喜、怒、哀、乐、是人内心活动的一种表现,在诸多艺术中,音乐是最直接表现感情的艺术。听音乐本身是一种获得作品中感情信息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每件艺术作品也都是和观众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对话。”因此,音乐艺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它是用“以美诱人,以情动人”的方式,来争取听者的内心共鸣。音乐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的把音乐内容看作是人们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它强调了音乐中最宝贵的东西——它的内容阐明了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五)在音乐欣赏中审美心理的培养

音乐审美心理即是一种心理活动,对它的研究首先就得了解普通的心理先行,有了一般的心理学常识,才可能弄清特殊的音乐审美心理。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过程。

认知是主体的感官反映客观事物特点和企图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情感指人对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因此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主观性;意向指人模糊地觉知到“需要”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欲念、动机、意图、意志等等,是人的心理感动的准备阶段。

结语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有丰富的音乐欣赏知识才能达到对艺术作品有着深刻的审美意识。审美是心灵的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我们要遵循它的基本规律,认识和理解音乐审美,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从艺术作品中深入地体会作曲家的艺术情感。认识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音乐审美认识的物化。总之要有丰富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加强自己对音乐审美的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前 王次招.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22:329.

第10篇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第11篇

现在人类的脚步已经迈向二十一世纪,美育被明确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现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是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以达到美育的目的。

美术起源是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中美术观念的简单流露,如:漂亮的打制石器。随着社会的发展,美的观点逐渐脱离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享受。今天的美术教育更是学生精神中美的种子。美育源于美术教育,两者相辅相成。

一、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的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各学科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而作为艺术学科之一的美术便是研究美、创造美的,其造型艺术作品都是自然美与社会生活美的再现,它除了对本学科知识、表现技法、形式美法则的传授之外,还包括引导学生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观察、审美、欣赏与表现。通过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1、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本身与孩子们的心灵靠的很近,它的直观性、艺术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对儿童、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思维,陶冶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美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感性的特点,既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又非常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和富有情趣的色彩具有直观感人的 艺术特征 ,符合人们从感性的认识规律,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 美术教育通过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展现出一幅幅具有美学意义的社会图画,人们以艺术手段实施美育时,可以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而达到理性的领悟,进而加深对客观事物和人本身的认识程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4、 美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

二、 美育是美术教育目的之一

美术教育是提供"美"的教育。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因此,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强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而得来。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是美术教育目的之一。

三、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数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绷的很紧,发散思维受到约束。在美术课中,是一个有形有色的世界,学生直接感官真实的事物,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大胆的思维。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特别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构思、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和情调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美术作品等审美对象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性,并从观察、理解中感悟到美。因此,我在教学中尤为地注意充分挖掘美育内涵,搜集、选择、自制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更丰富于教材内容的图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体会,为美而感动,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艺术形象铭刻于记忆,转变为审美实践。

美术教材中,作品的选材都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当学生们听完我的介绍时,都为之惊叹。他们被当时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毅力所折服,提升学生敬佩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画者细心观察,把人们的真、善、美展现给大家,给人以启迪。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们不分成绩好坏,徜徉在美的世界中尽自己所能获取知识,同时汲取文化营养。每一幅作品的欣赏都给学生内心深处小小的震撼,从内心调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情感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升华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

第12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情趣;实施美育

[作者简介]李亮萍(1981-),女,江西信丰人,信丰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等,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来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呢?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一个是在观摩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另一个是在学生实践“表现美”的过程中进行。两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运用对美术作品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鉴赏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观摩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鉴赏美术作品,即美的构思、美的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与情调,使学生从中体会审美对象的中心思想与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活中的观摩、感知和理解来感悟美。其中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大河,如信丰县境内的油山、金盆山、桃江河、西江河等;绚丽多姿的旖旎风光,如百里脐橙带、花园早春、谷山积翠,桃水拖蓝等,这一切都孕含着大自然的美丽可爱,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去发挥他们在建筑、艺术、哲学、历史、科学、心理等多学科方面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学生渐渐地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美学艺术的熏陶。

2.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习美的知识,就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为什么要学美术,怎样来学美术等问题。教师要学生熟悉各种美术作品的分类方法,各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要求,主要特征和基本原理,认识美术与美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对我们文化素质的影响,理解艺术美与自然美引起的美感心理反应等。

第13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能力;高职;美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获得审美认知,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通过艺术鉴赏,可以获得审美教育,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启迪;通过艺术欣赏与创作活动,可以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社会发展给学生的审美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艺术教育恰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这里,以高职学院美术教育实践研究为例,谈谈当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1 高职院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职学院的学生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补充。学生渴求艺术知识,但面对就业压力,学历的偏见等让学生的学习重心几乎都在专业知识上面,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艺术审美的教育,再加上外在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们的审美观。所以,通过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任铡

高职学院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对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学院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审美教育特色和适应性。并且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也在发生改变,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时代性,艺术教育手段的先进性,艺术审美教育的生活实践性,以及艺术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

2 公共艺术教育是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来自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社团活动、讲座、网络教育、艺术活动、展览等多方面。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1 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完善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公共艺术课程成为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指导方案也成为许多专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参考,各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软硬环境和特色开设了各门类的艺术选修课程。我院具有二级美术美院,学校充分利用了美术教学资源这一优势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选修课程。比如陶艺课、装饰画、书法、漆饰、广告鉴赏、舞蹈艺术鉴赏与基本练习、食全食美、欧洲文化鉴赏、卡通泥塑、茶艺品制作与烧制、健与美、瑜伽、形象设计、国标舞、西方文化鉴赏、摄影、西方民俗文化鉴赏等,充分发挥了具有艺术类专业的综合院校的优势。学生根据教师上报的选修课程名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自主选课。

时代在发展,美术作品的材料与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相比传统的美术史论欣赏类课程,在公共艺术课程的选择上学生们更愿意选择沙画、陶艺、衍纸艺术等有创新、有挑战的新的艺术形式。教学方式上,学生们也更喜欢老师互动式的教学而非灌输式的教学。这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美的感知,实现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更好培养。

2.2 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高职学院学生的培养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但学生的审美品位、艺术修养会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也会促进其专业的发展。如我院食品专业,制作的作品中也存在视觉美的艺术,对美术中色彩、造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产品制作中创造出美的作品来。这也就要求学生在选修艺术课程的时候结合专业去选择,促进其专业的发展。

2.3 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科技的发展,教学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广泛普及,艺术审美教育资源与教学条件、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艺术审美教育的深入与持续应与时俱进。因此,对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研究要结合时展,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手段方法上都应具有创新意识。

学校主要以艺术选修课的形式完成艺术审美教育。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最大力度地推进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积极创建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艺术活动相结合,与组织文艺活动、美术大赛等活动结合。支持建设各种艺术社团,支持社团组织艺术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另外,网络发达的今天,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艺术交流与教学探讨。

3 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与审美能力培养

艺术审美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在课程教育中使学生获得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正确的审美观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学生,使其健康的发展。

3.1 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是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并达到具有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绘画、雕塑、工艺和各种建筑艺术的欣赏课程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感受能力。欣赏者从建筑《流水别墅》中感受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交融的视觉美感;从中国画《清明上河图》让了解了北宋时期的城市生活的面貌,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雕塑《大卫》中看到了大卫形象的崇高优美与智慧;从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看到了列宾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同情;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美术作品欣赏中,增加对美术作品材料的感知以及对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理解,不断获取审美感知经验,提升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感受美与丑、善与恶,获得视觉的美感和心灵的净化,这一切来自于审美色感受能力。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的理解,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得到美的熏陶。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包含了审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其艺术特征,深刻理解艺术的美,并将这种认识提升到审美的表现与创造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学习中,能够具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这是审美能力培养的最高阶段。

3.2 美术实践性研究

这里美术实践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在美术实践中掌握艺术规律提升审美修养。美术教育包含审美鉴赏类如中国画鉴赏、服饰鉴赏、中外美术史欣赏、西方建筑赏析等;艺术理论如美术史论、美学概论等;技能实践类如陶艺制作、沙画艺术、装饰画表现等。通过美术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美术表现技巧与形式美感,在实践体验中加强对美的认识与体会。

二是审美能力对实践生活的指导。这里包含着教育观念的认识改进。艺术审美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运用艺术思维进行生活实践。艺术审美教育既能够赋予学生精神给养,又要做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美术一些艺术课程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服饰文化、家居文化等。艺术审美教育也担负着认识与创造美的任务。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将学到的一些审美方面的感知与能力运用到生活中,指导生活实践,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践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比如服装设计鉴赏,不仅提高了对服装设计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会衣着搭配,提升形象美感。

4 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的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高职学院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另外,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规律,切实为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素养并且懂专业技术的当代技能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席勒(德).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第14篇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审美意识 审美联想

一、概述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舞蹈教育以其特有的、鲜明的形象性,在审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舞蹈审美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舞蹈反映的社会生活来认识社会,通过舞蹈所寄寓的道德感、哲理性、文化观来进行某种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乃至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的是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

二、舞蹈教学过程对审美意识培养的作用

1.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

舞蹈艺术的审美教育以真、善、美的舞蹈浸透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思想、品质,影响、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舞蹈的审美活动总是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灵和人格产生影响,并进人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实现人格的建构。舞蹈审美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理融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通过舞蹈审美来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应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人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对照所感悟的艺术境界中高尚的人物形象,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舞蹈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主动地、充分地把握其感性和理性、情感与理智,其人格便因此而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

2.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气质

在欧美等发达家,作为培养人的素质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教会年轻人走入社会的礼节和仪态是通过芭蕾的学习训练人的挺拔、秀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我国古人讲“气韵”、“气韵”在舞蹈这一范畴中,其“气”可以看做是运动着的人体,因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元素和动作发力的基础其“韵”则意味着具体在运动中的节律。舞蹈作品《雀之灵》通过舞蹈家杨丽萍手臂、肩胸和头部的闪烁性的动作,造成了神奇、幽深的意境,突出孔雀的生命活力,用舞蹈创造出真、善、美的化身。

3.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最佳形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舞蹈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通过舞蹈这个审美媒介来焕发学生的美感,更多地了解、掌握舞蹈的审美知识,在参与舞蹈艺术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观照、意象的感悟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融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运动、化妆、灯光等为一体,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的密切关系,决定舞蹈的审美与想象是在文学的思路和审美想象,进行的、舞蹈的动静、悲喜是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中充分流露表现的,舞姿的造型、画面的构图与颜色的渲染是以美术的线条和色彩为基础的,这不已在舞蹈审美过程中与别的艺术门进行了沟通与渗透,而扩大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范围,从而深人挖掘和建造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较全面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途径

审美意识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掀开学生的心扉。在舞蹈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才能强化学生审美情趣的内驱力,才能谈得上进行审美教学。

1.触发学生审美意识

舞蹈是一种实体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有着确定的状貌和具体的视象,欣赏者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其表达的感情内涵。在舞蹈教学中,通过教师对相关舞蹈动作的讲解、示范,并结合视频教学片的播放,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韵律美、形体美、服装美的感受,使其逐渐地融入到对舞蹈美的欣赏中,这种欣赏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情趣的活动。上课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准确讲解和示范外,观看相关的舞蹈比赛和舞蹈片断,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上课的积极参与性,还能逐步消除部分学生的惧怕心理。这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才能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审美联想

做为动的造型艺术的舞蹈形象,应该是美的创造,符合形体美的法则,给人以美的熏陶。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始终离不开大学生对舞蹈审美情趣的联想。而审美情趣始终要伴随形象,要用形象来思维,这种审美情趣离不开联想。如在观看教学视频片断时,可以就某几个动作的韵律美、形体美具体讲解,反复观看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舞蹈美的深层联想和认识。在学生通过“观――感――学――做”的过程中,全方位地体验和欣赏舞蹈美。

3.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审美情趣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情趣,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是自我的情感,审美情趣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情趣。为了达到激发审美情趣的目的,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体验、享受每个舞蹈动作。通过对具体动作塑造、展现的魅力的观感和体验,充分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趣,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助于涤荡学生的心灵,也使他们更加懂得学习、生活和追求事业的完美。

4.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的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舞蹈,在理解和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理解、把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就一定可以创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作品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使学生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四、总结

通过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的素质。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舞蹈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把握和表现都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彭肖.论舞蹈的美学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2]杨淑红.舞蹈与素质教育浅谈[J].剧作家,2007,(3).

第15篇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课件下载┆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稿┆考试相关┆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书->语文论文->教学内容退出登录用户管理

赞助商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化学论文

·历史论文·地理论文

·生物论文·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体育论文

·信息论文·德育论文

·教育法规·课程改革

·家长频道·教育管理

·教程指导·班主任论文

·教育综合

最新推荐

·用反证法解遗传题的几点

·愉快教学法初探_生物论文

·注重初中生物教学,提高

·转基因动物制造的药品被

·转基因羊的诞生_生物论文

·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

·关于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课件制作技巧略谈_生物论

·CAI课件的编制原则_生物

·“根的形态”一节中多媒

热门文章

·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

·保护生物多样性_生物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

·浅谈纳米技术_物理论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动植物基因工程介绍

·数学家名中英文对照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

·[图文]小学音乐课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

相关文章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发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

·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

·发挥地理优势渗透美

·通过中学化学教学渗

·[图文]中学物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美

·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发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_语文论文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222:46:28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李丽

[内容]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