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第1篇

“全天候”管护

珠穆朗玛峰北侧位于我国境内,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强,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判别全球生态的本底地区、气候变化的科研场、全球物种的避难所。”采访中,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说,“珠峰生态安全和环境清洁,意义不限于我国。”

为保护珠峰自然生态,我国于1988年成立珠峰自然保护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高、落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紧紧围绕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多年来,作为“珠峰卫士”,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珠峰管理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珠峰生态环境保护,其中重点就是管护能力建设。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普穷向记者介绍说,自成立以来每年投入管护能力建设资金百万元,用于保护区规划编制、科研监测和保护站点建设等工作。并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当地群众1300多人次,努力实现辖区全员参与保护。先后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1万公顷的湿地封育和恢复。

着眼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珠峰管理局还不断创新保护区管护手段。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栖息地安装了10个视频监控器,并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有效防止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为实时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这个管理局还扎实推进保护区专业管护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已培养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专业管护队员44人,6处管护站点建设工作正在开展中。非公益林管护人员达47名。很多当地老百姓加入了这一管护队伍,成为保护和建设珠峰重要的民间力量。

“珠峰地区一直实施异常严格的环保措施,修建一条农村小路均要严格审批。”普穷说,为进一步规范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规章,管理局组织起草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提请相关部门颁布实施。

在珠峰管理局之外,还形成了多部门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定日县政府常年负责县城至珠峰大本营路段的垃圾清理工作,记者数次前往珠峰大本营均可见到路上几乎没有垃圾。珠峰大本营以上尤其是海拔6500米以上的垃圾清理基本由登山部门组织人员在珠峰攀登期间进行清理,减轻人留垃圾对珠峰的破坏。

珠峰地区普通群众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珠峰大本营,当地群众经营“帐篷旅馆”为游客服务,生产中较为重视保护珠峰环境。开旅馆的群众告诉记者,因为珠峰是神山,他们都会把垃圾分类收集,然后每天骑车将垃圾带下山去处理。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经过多年保护,珠峰生态持续向好,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专家评估,保护区较好地保护了境内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候鸟迁移的重要湖泊、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及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古迹。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珠峰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中的旗舰物种雪豹来看,近年来在珠峰地区常常拍摄到,当地农牧民也常有反映称看见过雪豹,甚至还有雪豹闯入村庄附近。此外,珠峰地区特有的物种――塔尔羊的种群数量近年来也不断呈上升趋势,这都表明珠峰生态有所改善。

普穷说,珠峰地区的植物恢复也有明显成效。如北坡灌木林长势喜人,灌木林地和湿地面积都有大幅增加,“从黑颈鹤的例子可看出,珠峰地区近年来生态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黑颈鹤甚至成群地出现在海拔4500多米的定日县岗嘎镇,而以前这一带因为海拔过高、气候干燥并非黑颈鹤的栖息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珠峰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达2550种,比建区初期增加新纪录202种;兽类81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20种;鸟类342种,占全区已知鸟类八成还多。珠峰保护区管理局还公开出版了《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等科考专著。

在管护能力提升后,珠峰管理局近年来还与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累计投入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雪豹的保护与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并开展喜马拉雅中段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调查,这标志着珠峰野生动物保护从本底资源调查向专题研究迈步。

接受记者采访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忠彦说,长期监测表明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趋好,除冰川消融问题较突出外,空气、水体等指标与往年变化不大,监测还表明珠峰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与高原生态环境趋好一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此前的《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表明,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专家表示,珠峰地区无显著的工业活动,当地居民多以农牧业为生,且能源消耗极低。故此,珠峰地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很少。

此外,目前珠峰除我国的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南侧的尼泊尔也建立了两个国家公园萨嘎达玛国家公园和朗塔国家公园,形成南北两侧齐抓共管的局面。普穷说,目前珠峰南北两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都较大,珠峰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障,“圣洁珠峰”将长存于世。

珠峰生态潜在隐忧

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整个高原的趋势一致。但相关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当前看,珠峰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隐忧。

首先,珠峰冰川退缩严重。长期的遥感和地面监测发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珠峰地区冰川面积在过去40年间退缩了10%。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介绍,在历年珠峰冰川科考中发现,珠峰东绒布冰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边缘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经消融崩溃;在海拔6300米以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冰裂隙,而且冰裂隙的宽度也在扩大。

不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等相关专家表示,冰川消融不必过于担心,大自然自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如目前小冰川的确不断减少,但目前无法预估冰川会否全部消融。

第2篇

[关键词] 玛曲草原 生态保护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45-01

1 玛曲草原环境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物产而得名。而处于玛曲县上的玛曲草原因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极端恶劣气候本该使玛曲草原环境恶劣,但因为千百年来地少人稀导致了该地形成了大面积的完整的湿地,使得玛曲草原成为黄河上游有力的生态保护屏障,为黄河上游水质的净化,以及改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情况提供有力支撑。玛曲草原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无数物种,草原内物种丰富,因为湿地供给充足的水源,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和繁盛的草场。草原内拥有众多稀缺动植物,例如雪豹、野盘羊、黑颈鹤、冬虫夏草、红景天、甘青乌头等。

1.2 人文社会概况

玛曲草原处于甘南少数名族自治区内,下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在这里,牧民群众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无处不在的自然崇拜,使得藏族的传统宗教活动也由此得以蓬勃发展。玛曲草原也是甘南地区少数名族一个重要的聚集区,发达的游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牧民在草原内能获得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悠久使得玛曲草原的旅游业近年来空前发达,旅游业带动草原内人们的经济增长,每年举行的藏族风情的特色旅游项目,导致近年来玛曲草原内人口急剧增加,这也是玛曲草原近年来生态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玛曲草原生态问题概况

2.1 草地鼠虫害问题

玛曲草原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鼠虫害问题,对玛曲草原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个难题。自1983年至2001的调查资料显示,玛曲县遭受鼠虫害影响的地区就上升到全县的19.40%,玛曲草原的虫鼠害问题影响面积广,遭受灾害的人民群众人数多,造成的影响危害大,并且还有逐渐满眼的风险。因此要十分重视玛曲草原的虫鼠害问题,从源头抓起,为玛曲草原的生态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度放牧导致近年来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虫鼠害问题只是表象之一,要认识到玛曲草原对黄河的重要影响,从源头开始防控虫鼠害,减少生态破环对当地牧民带来的经济损失。

2.2 草场退化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玛曲县90%的天然草场都出现了土地沙化严重、牧草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草场退化现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中度以上的草场退化,其次是重度草场退化,沙化面积逐年增加,并且沙化扩张速度也是明显加快。这直接改变了玛曲草原的植被结构,使得优良牧草的数量大大减少,加剧当地的荒漠化,破坏了完整全面的天然湿地,使得草场的水资源供应短缺,使得玛曲草原的草场退化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草场退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密集也在加剧着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破坏,草场退化因此使得玛曲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当地牧民陷入生态失衡的怪圈。

2.3 草畜矛盾突出问题

近30年来,占玛曲县89.50%的天然草场面积急剧退化,使得玛曲草原近年来的草畜矛盾激化,优质牧草的减少导致草原载畜量也随之减少,游牧业是玛曲草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间接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玛曲草原生态问题频发,导致该地区内部的生态调节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牲畜与草场关系不协调,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型游牧业模式,对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阻碍。优良牧草的减少,土地再生能力的减弱,使得草原的自我生态调节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 玛曲草原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要改变玛曲草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明确认识到加强草原保护的紧迫性。面对每年依旧在上升的草场沙化现象,要从源头上改变玛曲草原内过度放牧的局面,使牧民认识到转变畜牧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的可持续利用方针,更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玛曲县享有生态保护补助的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玛曲草场生态失衡的局面,也对转变牧民粗放型放牧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3.2 完善健全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场监管制度,要因地制宜的划分草场区域,起到指导示范的先例作用,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推动玛曲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建设。县级部门应切实落实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玛曲草原每年的载畜量的检查核定,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的制度,推动玛曲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建设。

3.3 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按时对玛曲草原进行生态环境的测评检查,从源头抓起,从身边预防,为玛曲草原的生态安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监督体系,为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护。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建立完善的玛曲草原生态分布图,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提供一个科学的保障。

4 小结

近年来,玛曲草原的生态失衡,不仅对玛曲县内的自然社会环境产生了影响,更是导致了黄河水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端正治理玛曲草原生态问题的态度,明确治理玛曲草原生态问题的严峻性。本文从玛曲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数据分析,对玛曲草原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探讨,就预防和建立监管制度进行了条理化分析,得出了只有推动玛曲草原内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场监督制度,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玛曲草原生态失衡的问题,促进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辉. 高寒牧区草原保护制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

第3篇

关键词:生物;入侵;管理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A

1生物入侵的定义和危害

1.1定义

生物入侵的定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埃尔顿首先提出,他将生物入侵定义为:在一个特定区域生存的生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在新区域生存繁衍扩散下去,且这种状态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物种灭绝现象的产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首先当然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但是除了这个第一因素之外,生物入侵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这样的入侵环境基础是全球化的,如此造成了全球生物系统趋于等同化现象的产生。

1.2危害

受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全球的交流日益加深,因为人员的往来频繁,其他生物在人类进行交流的同时也随之扩散到更远的其他的区域,而近年来这种速度正不断的加快。非正常的生物扩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在新的生长环境中,新进的物种由于没有天敌的存在,繁殖不会受到限制,于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生存环境扩展到最大,进而危害和侵占了本土生物的生活空间,这种侵占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同时也是资源的。

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不仅仅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废物超标对于坏境的破坏,因为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由自然环境构成,生物环境同样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稳定等都是重要因素,而生物入侵造成的大范围的持久性的环境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令全球生物同化的生物污染增长繁殖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测,有的甚至会呈现爆发式的扩散。除了表面的危害之外,入侵物种和本土的物种可能会排除生殖隔离进行,这样就会产生基因交流,但是由于不确定基因交流的后果,如此一来这种基因上的侵袭也许会造成比化学或者物质污染更大的威胁,这种不确定的威胁的隐蔽性决定了这种生态危害的长久性。

1.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由于物种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也许在新的环境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也许会造成微生物或者病毒的变异产生新的病原体,从而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的物种保护情况堪忧,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有害外来生物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三种,其中植物一百零七种,昆虫三十二种,病菌二十三种。

2 森林环境

2.1良好的森林环境

良好的森林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面积需求的增加,森林随着土地开发和木材的采伐,逐步退化。森林面积的减小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生物种类的减少。各种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过度的破坏森林环境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制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于森林健康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从九十年代开始完善了这一思想。森林环境的改善成为了环境保护的新课题,对于森林的树木病虫害以及火灾等预防工作也进入了系统全面化时代。

2.2保护措施相对比世界森林的普遍情况,我国的森林环境的多虫害和火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下几个原因。

过度采伐,森林退化。过度采伐,使大量原始森林、混交林、复层林转变成人工林纯林、次生林和单层林,使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

森林结构单一。主要是由于很多林木区是由人工种植,林木种类结构单一,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呈现区域化状态,这种及其不稳定的林区容易遭到爆发性的损失。

抚育管理不及时,森林抗性降低。由于中幼林抚育成本较高,抚育材价值较低,林农没有抚育的积极性,致使我国现有的大面积中幼林没有能够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及时进行抚育,林内存在大量病弱木,致使一些经济林生长不良,导致森林抗性降低,为一些病虫害和恶性杂草的入侵创造了机会,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林的正常生长,致使一些森林很少甚至没有收益。

外来生物入侵,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森林生境恶化,以及气候异常,致使树木长势减弱,甚至死亡,导致林业有害生物侵入。

在法律上,规定森林病虫鼠灾害防治由林农承担,这种规定及不合理:森林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林农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林农不但得不到生态补偿,反而还要承担森林健康的保健责任,导致林农防治积极性很低,致使森林灾害防治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因此,要确保我国森林健康,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3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3.1重视公众宣传,促进全民预防

加大宣传力度,让公民知道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和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公民参与有害生物预防与管理的自觉性,鼓励公民发现疫情,积极向政府举报违规行为,并积极参与扑灭疫情、防止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3.2加强森林植物检疫,严密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进一步加强森林检疫工作,是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关键途径。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省以下森防机构建设,提高其经费投入,增强其技术力量,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行政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对检疫对象的确定标准要与国际接轨,重新审定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根据危害大小进行风险评估,并重新排序予以公布,督促政府及早对有检疫对象分布的地方划定疫区,实行疫区管理,及早根除疫点。

3.3强化森防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进一步强化森防行政管理职能,尤其是加强县一级森防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森防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打击森防违规行为的力度,将森防机构目前的病虫害防治职能及早转变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和维护森林健康,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水平,及时监测、预报、扑灭林业有害生物害情,防止外来或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

目前,我们使用的还是1980年的森林病虫害普查数据,这些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开展系统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此,笔者认为,这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还要更进一步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延长普查时间为4~5年,提高普查质量,获得更多的数据。这次普查之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应该结合森林资源清查,定期进行,及时更新林业有害生物数据,更好地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安全;皖北地区;评价;监控

1 生态安全的内涵及重要性

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是人类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心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心经济安全,目前,在人类面临的全球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生态安全的概念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扩大,形成了包括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内的初步的生态安全科学体系。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层面的广泛性。一旦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生存条件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2)生态危机后果的严重性。生态过程一旦超过“临界值”就不可逆,资源枯竭、环境退化造成的生态危机,通常很难在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手里挽回。(3)生态效应的“代际”转移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影响到目前的这一代,而且还会影响到后代人。(4)生态安全与民众联系的广泛性。环境污染会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响,而资源短缺会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会引发民众的不满,严重的甚至导致国家动荡。

2 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城镇化使资源配置更合理、集约,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不断发展,会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生活废物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还有,城镇规划会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上种种最终导致生态日益恶化,生态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因此,要使城镇化顺利推进,就要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矛盾,应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评估与监控。通过生态安全评估,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城镇化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生态变化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有关决策的制定,因此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测体系,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体现与生态系统安全总体战略目标一致的策略,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其结果可为城镇化生态监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从而规范和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1.2 可测性原则

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3.1.3 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综合地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评价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3.1.4 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安全的内涵,又能较好地量度生态系统安全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指标体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

3.2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当前来说,城镇化过程主要对从以下方面对生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2.1 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排放量0.5亿吨,仅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3.2.2 城镇化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皖北六市中,除宿州市外,其余五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87%)其中,淮北:0.78%,亳州:0.15%,蚌埠:0,阜阳:0.03%,淮南:9.66%。

从全国范围来看,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不久前联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3.2.3 城镇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镇化导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并且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气体也在大量增加,使得近年来许多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2013年1月12日21时更新的数据,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PM2.5值超过300者竟达33个之多,其中首都北京PM2.5浓度高达786微克/立方米,石家庄更高达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标,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气质量,超过300已是重度污染,超过500则会对户外活动者的健康构成损害,由此可见,在中国最繁华的东部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3.2.4 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如房地产开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建设等。在这些建设活动中,地貌植被将遭受到大面积的毁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安全及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变化都作出定量评价,因而应根据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筛选,有选择地评价。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敏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筛选,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

4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当前对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GIS(地理信息系统)、主成分分析法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由于生态安全变化时空规律具有模糊性,为全面、合理地评判生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采取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因素(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集,确立各因素的评价因子,通过综合各单因素中各因子的评价结果,得出单因素的模糊矩阵,根据模糊矩阵和各因子权重进行单生态安全因素综合评价。综合生态安全各单因素评价结果得到总体环境模糊矩阵,根据模糊矩阵和各环境因素权重进行总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 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5.1 地方政府应重视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

近年来,城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轻环境,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违法违规审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有的地方政府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顾,出台土政策,阻碍正常环保执法,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履行监管职能,更谈不上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工作了。

5.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当前各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二级站人员编制、监测用房不足,三级站人员结构不达标,部分市(县)基本仪器配置不够的现象。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实有人数205334人,其中,各级环境监察人员不足7万人,而全国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己超过百万家。就安徽省来说,据2012年统计数据,安徽全省共有环保机构450个,环保人员为5816人,其中环境监测人员仅有2070人。据统计,全国只有1/3的县设有环境保护局,有近10%的县尚无环境保护机构,每个县级环境保护局不足9人,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测站不足11人,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理站不足7人,每个县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总价值不足3.3万元,特别是在广大小城镇一级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很多污染严重的乡镇也没有环境保护机构,甚至相当数量污染严重的乡镇没有一个环境保护人员。

5.3 在环境监测中贯彻优先监测原则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所谓优先监测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①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②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③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强生态承载力的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也称为影响评价或未来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从而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预断相对应的是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例如有些部门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找出施工噪声危害及中华鲟过坝等许多主要影响项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地不仅要注重现状评价,更加要重视预断评价,通过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预断评价,预测当前的生态环境是否能承载人们的城镇化活动,从而实现超前预防和超前控制,并努力将这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5篇

关键词:入侵植物;入侵途径;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76

外来植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且这种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研究外来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护和发展本地动植物相对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外来植物的特性

外来入侵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传播能力。这些物种的生长、繁殖、扩散会严重影响到本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稳定性;外来植物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会逸为野生种,进而危及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多样性[1]。

2 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

植物引种,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林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我国引入一些外来植物物种,这些物种的引入导致了入侵植物种类增加、危害加剧等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人为无意传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外来入侵物种借助水流、旅客、运输的货物等途径进入我国。

自然传入,外来植物通过风力、水流、气流、鸟类等自然因素传入我国。

3 外来植物的特征

3.1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直接影响着它们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入侵潜力就大,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物种入侵潜力相对就小;繁殖能力和繁殖方式也影响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如以地下茎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物种入侵能力较强;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物种由于对资源的竞争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且干扰后恢复快的特点,其入侵能力往往也较强。

3.2 新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特征

新栖息地的环境对外来植物物种的生存有着较大的影响,新的栖息地与原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相似程度越高,外来植物物种入侵的成功率就越大;如果新的栖息地与原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相差较大,外来植物入侵的成功率较低。外来物种入侵程度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也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高的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生境空位相对较少,外来物种较难入侵;而结构单一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很容易入侵和繁殖。现在生态学理论证明,气候、土壤等全球性变化也影响着生物入侵的程度。例如,环境CO2 浓度的高低和氮素沉积的增加有利于外来植物入侵。

4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并且造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和他感作用等不良后果。

4.2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如近年来,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甘菊大量繁殖,岛上的乔木和灌木被微甘菊覆盖,阻碍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乔木和灌木逐渐枯萎死亡,直接破坏了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4.3 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影响景观多样性的丰富度。如原产热带美洲的五爪金龙,自1912年起在香港广泛分布,如今在华南地区广泛生长并蔓延。它通常攀在其他植物上,覆盖其林冠,使其他植物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而枯死。

5 小结

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本文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影响,期望对保护和发展本地动植物相对稳定性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生产性人为干扰

生产性人为干扰包括工农业生产和湿地旅游开发的非生态性等,也可称之为产业性干扰,其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危害,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粗放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致。目前,这类干扰是影响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导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开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旅游消费者的大自然情怀不断提升,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各地都兴起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热,将其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加以发展,相关主体大力开发湿地经济价值,对湿地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为解决湿地保护经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大量引入非政府资本,出让经营权,鼓励决策者和经营者充分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尽快尽多的将其转化为经济指标的增长,淡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湿地经营企业作为经济人,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多地注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缺乏规划,急功近利,导致开发过度,建设强度过高,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火。

(一)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

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及高密度养殖等导致的湿地有毒物质增加,富营养化加重,水质下降,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杭嘉湖地区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为增加产量,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氮肥、磷肥等,施入农田的化肥实际利用率仅为30%-50%,氮肥为30%-50%,磷肥为7%-15%,大部分随农田排水进入附近水体,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其后果就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使水禽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养殖业、种植业不科学合理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如地处湖州市德清县的下渚湖湿地,湖区沿岸有三家养猪场,除部分猪粪用作肥料外,其余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废水一起直接排入湖中。该类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氨氮含量高、臭味大,对湖水污染严重。为获得更大的鱼类养殖密度和经济效益,直接向湖泊中投放鱼类饵料。此外,湖区种植大量菱角,农民直接向水体撒化肥和农药,也严重恶化了水质。可见,养殖业、种植业非生态化发展,加速了湿地富营养化进程,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湿地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

(二)工业生产的扩张及其非生态性

杭嘉湖地区是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达地区,除农业污染物增加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之外,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生态的恶化是生产性人为干扰又一重要诱因。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导致大量湿地面积缩小或消失。如2005年杭州湾产业带湿地面积约为1.78×105hm2,其中海宁市湿地资源丰富,其次是杭州、嘉善,而当年湿地面积的7%左右因工业发展占用而丧失,其中平湖市湿地资源年均减少1%以上,变化显著,嘉兴市区和杭州市区也在区域平均水平上下。预计到2020年期间,由于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将发生大面积退缩,约1.2×104hm2的湿地将转变为建设用地。目前,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受建设用地侵占的威胁较大,其中“一级风险等级的湿地面积约8000多hm2,约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69%;二级风险的湿地面积约2000多hm2,约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19%;三、四级风险的湿地各有700多hm2,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6%左右。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展,对湿地的侵占趋势没有减弱。”另一方面,杭嘉湖地区是我国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产业的层次低,经营粗放,大量含有多种有污染物和过量养分的工业废水大多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湖泊、近海海域。工业污染已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类湿地的生态环境,目前,除钱塘江干流的水质保持良好外,其余中小河流和平原水网水质污染均较严重,大多数城市河流有机物污染问题突出,并出现季节性的或终年的水体黑臭现象。近海海域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嘉兴所处近海海域在整个浙江省中水质最差,100%为四类海水,杭州湾水质全部为劣四类,导致了近海海域生物生存质量差、生物完整性、丰富度已受到很大影响。

二、生活性污染

生活污染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粪尿等,始终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危害源之一。生活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引起关注。随着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比例不断增加,人粪尿的利用率却不断降低,加之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缺乏,这就使得生活污染对湿地的潜在和实际危害性日益增大。可见,生活性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危害不可小视(表1)。

三、其它人为干扰因素

除生产性人为干扰、生活性人为干扰因素外,对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人为干扰因素还很多,主要包括不谨慎地引进外来生物物种、不合理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缺失等。

(一)外来物种的引进

不谨慎地引进外来生物物种,容易导致原生物种消失,并影响到湿地的水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退化。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受外来物种侵害最典型的是20世纪60年代引自南美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16个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近年来,由于大量生活垃圾和工农业污水向江河湖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在生长期间能大量吸取水中的营养物质,但到冬末春初腐烂后使水色变深,浊度变大,并释放出大量的氮和磷。腐败后的水葫芦不但劣化水质,而且严重影响景观,对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

(二)不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合理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造成了湿地面积的缩小,而且极易改变湿地水状况,增加湿地沉积物的负载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存续,干扰湿地生物生境的连续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嘉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建设方面,全区域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干,连接乡村公路,形成了公路全覆盖。公路建设一项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开发行为,其中就包括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因为“公路建设是一项点多线长的带状开发行为,与湿地资源广泛分布的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得公路修建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不可避免。”

(三)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

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缺失等也会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湿地退化和丧失既因人们对湿地的价值缺乏公共和政策性知识,缺乏对湿地保护政策的了解,也与保护机构的不健全,组织决策的分散有着直接的关联。如行政区域是人为的地理区域划分,但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内或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没有行政区域的限制,它们通过水循环或者生物信息交流而彼此关联,但行政区切割及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必须导致流域上游对湿地的破坏或污染通过水循环在下游富集,而目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制度安排的不完善及运行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缺位”,并最终影响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因此,“湿地保护除了着力缓解或消除行政区域内围垦、污染、过度利用等对湿地的威胁因素,加强各相对独立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外,还必须突破行政区划概念,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旅游者过度的旅游活动

旅游业因其低污染,素有“无烟产业”之称,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其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其实低污染,并不等于无污染。事实上,旅游活动过程是与旅游资源环境的一种零接触过程,它对环境仍具有内在的、隐性的破坏力。就湿地生态旅游区而言,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交通工具会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客流量过大,会突破景区承载容量,导致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以及生物圈的正常循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破坏。可见,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破坏是直接的、近距离的,它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同样显而易见,且难以避免。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 调查分析 对策

一、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旅游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响了“魅力菜乡,生态寿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种技术研发推广、农业观光旅游、会议展览举办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寿光市乃至山东省蔬菜产业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第二:增加行业管理能力,增加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一体化建设,发挥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同时在增强行业管理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第8篇

关键词:生态移民;文化适应;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41-02

一、生态移民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阐释,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认定的权威界定。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有的学者则强调政府行为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如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的学者强调生态移民的多目标性。如方兵和彭志光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还有的学者不但强调生态移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而且也强调它的扶贫性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综述报告也强调生态环境移民的多种目的。他们认为,生态移民是指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把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移民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实行的被迫迁移工程,由于环境的恶化,迁出地人民的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脆弱的环境已经不能承载人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移民是将环境保护与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的重大复杂过程。

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及主要原因,在早期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必要性论述较多,而且主要以西部为出发点,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二是生态移民是缓解人口数量、分布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矛盾的需要。三是人们更新观念、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需要。四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脱贫致富之间矛盾的需要。另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措施中,生态移民是成本较少而受益较大的一种方式。生态移民是环境保护和解决贫困问题各项策略博弈、对比筛选出的重大决定。环境的恶化致使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只能被迫迁移,另寻生存出路。生态移民是人不断适应自然的结果,生态移民自古以来在各民族各地区就发生过是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条不得已的出路。生态移民是一项大型的工程,有些地区政府采取的是自愿与非自愿的方针,由于搬迁到新的环境定居需要很大的投资,对一些本来就很贫困的人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扶贫为目的的生态移民存在目标未必瞄准的问题。但是生态移民缓解了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压力,尤其对游牧民族来说,实行生态移民,实现从游牧到定居,是牧区不稳定的经济向现代化的、科学的、稳定的畜牧业经济过渡,逐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定居是牧民走向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根本途径。

二、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的定义;“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源自英文单词“acculturation”,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他在1883年把“文化适应”定义为来自外来文化者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这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化适应”还有很大差别。作为学术用语的“文化适应”是文化人类学家莱底菲尔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化适应用于理解这样一类现象,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通过不断的接触,使双方或两个群体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文化适应指持续、直接地接触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表现为由饮食、气候、居住、人际交往、规则和新文化价值观适应等体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比一般的适应更为复杂。文化适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策略。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是移民群体面临自然环境变化、生存空间转移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在各个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带有构建意义的调适。文化适应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类文化的适应,首先是对大自然的适应,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适应特定自然过程中建立起独特的文化体系,这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更是如此。在人类文化五彩缤纷的类型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是和特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草原文化、河谷文化、平原文化、高原文化、沙漠文化、渔猎文化等等,因生存的环境不同而适应的方式各异,相应在适应过程中建立起的文化形态,也就各具特色。麦吉斯说:“人类是一种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与环境维持适应的关系才能生存。”虽然人类是以文化为媒介而达到这种适应的,但其过程仍然跟生物性适应一样受自然选择法则的支配。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人们对自然的和社会的不断适应,积累起来则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新的适应又进一步带来文化的变迁。

文化适应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一个民族来到新的环境,首先要适应,才能生存下来,适应之后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再形成一种强大的新势的文化形态,进而促进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张扬,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因为文化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所以任何民族都会自己觉的适应新环境、新文化。文化的互动、调适会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生态移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能否顺利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移民主体积极的适应新文化,主动的融入到新的文化群体中。生态移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宗教、民族等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三、结束语

生态移民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是在生态环境恶化后进行的人口迁移活动。生存环境的改变使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导致迁移主体的传统文化习惯发生了重大或彻底的改变。移民主体必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求得生存。文化的变迁引起了文化的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调整文化体系,适应新的文化。文化的变迁必然带来一

部分传统文化的流失,引发民族心理失落,但是文化流失不代表文化灭亡,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文化是为人的,也是人为的,一个民族在新时代创造的新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创造的宝贵民族文,化,也是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文化是在适应、互动、调适、交融、碰撞中前进的。关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绝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后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掠夺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2]皮海峰.吴正字.近年来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2008,(1).

[3]刘有安.张俊明.民族学视野下的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

[4]徐光兴.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

[5]马小平.赖天能.文化适应与社区重建:基于宁夏闵宁镇移民社区的实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8,(1).

[6]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4-245.

[7]焦克源.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效应分析――以蒙古阿拉善移民为例[J].西北人口,2008,(5).

[8]王培辉.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村居住模式适宜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6).

[9]杜晓丽.中国西北沙尘暴地区生态移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

[10]阿不力孜.生态移民反贫困的实证研究――以阿克苏柯坪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1]杨牡丹.生态移民工程与蒙古族文化变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12]王亚鹏.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13]瞿明安.社会转型中的民族文化适应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0,(4).

[14]庄孔韶.银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5]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6]林志斌.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王朝良.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巫迭.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9]包路芳.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0]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 键 词】生态伦理 构建 青海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生态意义的和谐,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伦理在科学发展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表明我们生态伦理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要在全民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

一、青海的生态概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以上。省内地形复杂,高山、大川、冰川、雪山、湖泊和沼泽广布,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我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重要补给水源,号称“江河源”、“中华水塔”。青海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8.7%,出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9.2%。长江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9%,出省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25%。青海是黄河流域9省区唯一一个产流多于用水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廓、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省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占30%,森林覆盖率只有2.59%,其中乔木覆盖率仅为0.35%,大大低于13%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湟水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等流域,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全省3645万公顷的草地覆盖着大部分地区,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黄土高原干旱草地202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植被覆盖度低。全省有耕地面积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及湟水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有3.3万公顷。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鱼类46种,鸟类291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4.6%;兽类107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0.2%。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0余种,裸子植物42种,被子植物242种;经济植物1100多种;药用植物630余种。动植物中稀有名贵种类繁多。因此,青海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作用。显然,保护和建设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二、青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一)青海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在长期自然的和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使青海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伦理建设刻不容缓。由于众多原因,目前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严重荒漠化,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问题。

(二)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可归结为全球气候变化,高原生态暖干化趋势发展加剧的大背景控制下,人为不合理开发资源,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加剧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共同影响所致。一是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退化。由于大面积和大范围的天然草地过度利用,使草地牧草生机大大减弱,植被覆盖度降低,杂毒草孳生,地表侵蚀和鼠害大面积发生,都直接影响天然草地退化,引发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过度开发、开采直接对植被和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和问题不断产生。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三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案的技术尚不成熟,并且对保护对策方案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本来生态保护较好的区域遭到破坏,而且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另外,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概括起来,人为破坏是造成青海生态恶化最主要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直接原因,管理体制的不配套是青海生态系统失衡的制度原因,生态极度脆弱是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而这些原因的背后就是我们生态伦理观念的极其缺失,所以一定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

三、生态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青海中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

随着人们对生态与文明关系认识的探化,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建设已成为各国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等是否健康发展,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态和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生态伦理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破坏自然环境是一种愚蠢的慢性自杀行为,身处中华水塔的青海群众的更应深切理解这一点,应坚持把发展生产与建设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这是青海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青海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青海大多地方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体系脆弱,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全面落后状态。近年来,由于开发程度加强,青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迫使当地部分农牧民沦为生态灾民。态伦理建设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为原则,以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形成以人为本,重视生态利益的社会主义生态义利观。因此,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伦理建设是实现中华水塔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鉴于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使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从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的外部危机已转化成为社会失范和文化失落的内部危机。通过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从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出发,倡导群众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广大民众参与的文化,建立足以应对环境危机的生态文化,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青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提供科学依据和基本思路。生态伦理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当地群众对于和谐的看法和理解,培养着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情操,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四)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稳定发展的需要

青海的生态与环境退化问题,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十分重视,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强化对高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治理。在青海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农牧民的长远生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强化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有利于牧区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民生发展,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

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构建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来完成。生态伦理建设,需要树立和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并用合理的生态伦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尽到人类自己的道德义务。具体来讲就是要要遵循生态道德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改变掠夺自然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引导和组织农牧民走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的路子。在维护生态平衡的状态下,尽可能的获取农、林、牧、副、渔等产品的最大产出。开发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利用形式,做到无公害、无废料的清洁生产。政府要加强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为生态技术的应用提供平台。一切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错误做法都应得到坚决遏制。青海矿藏十分丰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地区,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开发这些资源时,应当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自始至终要注重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要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源、矿产、生物资源等的开发,要从生态条件和全局观念出发,在充分论证、规划和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依法合理有效开发。总的原则是:发展不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得一时的经济利益。必须避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师燕: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哲学[J].生态经济,2005(1).

[2]孙爱霞,: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1(2).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景观 河道综合治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06-1

1前言

生态景观的概念才是近几年来生态学中发展的新理念,其主要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由很多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种景观结构,通过生态景观的建立,可使该结构系统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不断变化之下,起到促进生态和谐,保护环境的作用。由于生态景观理念具有的可行性、创新性等优势,也在我国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饮水概况及现状

海东市属青海省所辖市,其中的乐都区地处海东市湟水中下游,属于半干旱区域。由于该区降雨分布不均匀,加之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复杂,造成水资源的相对紧缺,近年来,更是随着人口自然增长,气候干旱,水源变化以及水质污染等多种的原因作用,导致该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长期存在饮水污染、饮水紧缺等现象。由于海东市乐都区范围的饮水问题的日益严峻,有关部门也提高了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视度,并加强了对该区域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以期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理,来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以及用水安全,进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

3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大量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情况来看,将生态影响设计理念应用于治理当中,对提高生态自然环境的合理性,避免环境污染,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海东市乐都区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应用生态景观设计,也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笔者就通过以下几点,来论述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3.1河道断面

在河道综合治理生态景观设计中,河道的断面设计包括有浆砌石挡墙设计、干砌石挡墙设计、砌石挡墙结合堆砌自然石块护岸、蜂巢网箱挡墙护岸以及松木桩排钉打式护岸等多种设计方案。从目前乐都区的河道综合治理情况来看,多选用的是蜂巢网箱挡墙护岸,其又被称做网格断面,主要是由两层蜂巢状的网格箱所组成。第一层网格箱埋设深度为50―80cm左右,在金属网格箱内填塞鹅卵石或块石等物,而在网格箱顶部,可以用来摆设景观自然块石和护坡绿化结合,从而充分体现出生态景观的理念。

3.2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

常见的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主要有跌水构筑物、橡胶坝、液压合页坝等几种。其中,跌水构筑物主要由陡坡与跌水两部分所组成,陡坡和跌水又分单级和多级两种。橡胶坝是指由高强度锦纶布和橡胶粘合在一起,之后将其锚固于底板上,形成封闭式的坝袋,最后再经由充排管路用水(气)充胀成为一种袋式的挡水坝。该橡胶坝所具有的优点是坝顶可溢流,并可根据需求来合理调节坝高,以有效控制上游的水位。液压合页坝属于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水利水工构筑物之一,将其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时,具有结构坚固可靠、不怕泥砂淤积、不阻水、不受飘浮物影响等多种优势。其可以在尽量减少水量损失的情况下,充分地冲掉上游漂浮物,从而使河水更加清澈,且该方案的放坝速度快,防洪抗洪效果十分有效[1][2]。

以上所介绍的三种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各具优势,在当下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应用均已经广泛。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规模、投资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

3.3河道水质及生态改善

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首要的一项目标便是对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将生态景观理念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时,其对河道水质及生态发送的理念与方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方案。为避免污水处理厂及污水输送管道对河道内水质造成污染,可利用有效的生物处理技术,针对入河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尽量能够使点源污水在入河前便得到处理。

(2)射流曝气增氧方案。通过浮筒式扩散曝气装置,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值,进而为水体当中的有机物提供氧化条件。此种方案可使河道实现接触氧化治污目标,以消除河道臭气,防止有机淤泥不断淤积。

(3)生物浮床水质改善方案。其于一些已经被重度污染的河道,由于水体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导致其失去水体自净的能力,因此,利用人工生物浮床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弱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当然,该方案比较复杂,且投资成本较高,不太适用于本次所讨论的河道治理中。

(4)湿地工程水质净化方案。该方案主要是指利用天然洼淀,经由科学的人工修整,建设出天然湿气处理系统,使其能够在土壤与耐水植物的联合作用下达到对河道水质净化的效果。但该方案应用于乐都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由于其投资成本较高,可行性较弱。

(5)天然与人工填料接触氧化方案。通过水流从天然滤料间流过时发生的滤吸附过程,起到对水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进而对河道水质进行有效净化[3]。

3.4河道景观绿化

河道景观绿化也属于河道生态景观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方案诸多,例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常见的各式休闲小广场、滨水植物种植、滨水步道、景观平台、休闲活动场所等等,均属于河道景观绿化的范围。

但是,不论在河道综合治理中采取怎样的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均需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优化自然河道功能与空间布局。通过对自然河道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从而有效地满足人们到经济、防洪、饮用等方面的多重需要,实现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2)美化城市。河道景观绿化还肩负着美化城市的作用,因此,在绿化时还需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饮水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

参考文献

[1]王勇强.山西省潇河和谐水环境建设工作浅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1,21(3):40-42.

第11篇

一、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但是现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1.全社会生态建设与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与部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未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唯GDP马首是瞻,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2.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中国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实践中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的思想仍普遍存在,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3.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机制欠健全、法制不完善。环境保护仍然是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基础薄弱,执行力量不足。

4.约束机制与监督机制欠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人、财、物)严重不足,环保欠账过多,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出路只有一条,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与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开发、掠夺性开发;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与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共生共赢。浙江省杭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称道。环境是杭州的立市之本、优势和潜力所在,2011年1月杭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杭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突出杭州的生态优势和战略资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型城市,打造美丽杭州。得益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坚定践行,近年来杭州市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

2.自觉尊重和运用自然规律,促进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必然的,因而只能尊重、利用而不能相违背,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已被无数的现实所验证。引导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提出要着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十大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高端新兴产业,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着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截污纳管工作。着力加强执法监管和内部管理,加快构建以乡镇、园区为重点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探索标准化执法程序,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为此必须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低能耗与低排放的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推进产品回收、再生和复用等。有中国大竹海之称的浙江安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为环境是安吉最大的资源,生态是安吉永久的财富,让青山绿水成为储蓄的GDP,让蓝天沃土成为永恒的不动产,让能源资源得到永续利用。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开发,把许多地方视为包袱的生态保护提升到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山区经济发展之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样本。

4.通过法制建设,推行生态补偿战略,建立补偿机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实施,深化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求高消耗资源型、高消耗能源型、高污染环境型企业对资源环境消耗与环境污染作出回应与经济补偿。通过配套的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履行环境损坏赔偿制度。近年来,浙江台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把“山海秀丽”放在了“富裕和谐”前面的举措,体现了谋求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以产业链为核心,用环境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把产业转型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向重污染高能耗产业开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重点产业整治。近年来台州全市完成了24个重点区域的摘帽整治,医化企业数量从2000余家整合下降到目前不到200家。

5.建立生态文明的考核评价和硬约束机制。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和推进办法,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绿色GDP提了很多年,实施起来却很难,主要是没有可定量评价的标准,必须改变唯GDP马首是瞻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被誉为“浙中承德、天然氧吧”的浙江磐安县倡导生态也是生产力理念,基于山清水秀的独特优势,通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磐安绿色崛起。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注重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把资源能源节约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指数、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乡镇和职能部门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6.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形成合理、理性消费的社会风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化作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珍爱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截止到2011年,浙江省累计建成6个国家生态县(临安、桐庐、开化、安吉、义乌、磐安)、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7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9个、省级生态乡村939个,国家园林城市22个等。按照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为目标,2012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浙江省“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四边区域(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对全省国省道公路可视范围内和铁路线路保护区内影响环境的“脏乱差”进行全面整治,并明确要求在2014年底显成效。2012年11月,一份已在征求意见中的《浙江省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初稿,提出到2020年,浙江有望拥有超过4000公里的绿道。这些依山傍水的绿色道路,除了是步行骑行游玩的好去处外,也可能是我们上下班的通勤之路。从2011年开始,浙江就与江苏省政府联合规划了环太湖的绿道网,目前湖州环太湖绿道主线已初具规模。

7.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共享生态文明成果。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走低碳之路已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低碳经济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最新国际游戏规则。我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实现这一承诺,我们一方面可通过国际间学术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根据国情,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如利用并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解决现实问题,强化与之相关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另一方面重视碳汇工作,切实增强海洋、森林、草原和湿地的碳汇意识,努力构筑天然碳汇生态屏障,大力发展好蓝色海洋经济,保护和发展好森林、草原、湿地,通过发挥各自生态功能,努力完成国家增加天然碳汇、保护碳贮存、促进碳替代的重大任务,造福人民。

第12篇

内容摘要: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加快建立可持续消费体系,对于宁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消费市场稳定繁荣,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宁夏 可持续消费 战略意义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加快建立可持续消费体系,对于宁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消费市场稳定繁荣,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下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宁夏干旱少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唯一的回族民族聚居区。同时,宁夏经济基础薄弱,属西部欠发达省区,与全国尤其是东南部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07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4285元。

宁夏煤炭、石膏、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较多,高技术含量和低能耗企业较少。2007年宁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高达3.06吨标准煤/万元,而华东的浙江、华北的北京、华南的广东分别只有0.83、0.71、0.75吨标准煤/万元。2007年宁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5706.6kw•h/万元,而浙江、北京、广东分别为1247、758.3、1156.3 kw•h/万元。宁夏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快速提高地区经济总量、劳动者收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宁夏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原本就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居多,加上东部由于产业更新换代,将一些高耗能、污染较重的行业转移到西部,进一步加重了对宁夏自然环境的损害。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夏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量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宁夏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量由1990年的3.861×108 kw•h增加到2007年的10.631×108kw•h,平均每年增加3982.7×104kw•h(见图1)。

宁夏人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光热条件好,农作物品质较高,但贫瘠土壤面积较大。2007年宁夏实有耕地1659.5万亩,人均耕地2.72亩,但未开垦利用耕地有1094.26万亩。高耗水量农作物所占面积较大,水份利用率低。宁夏引黄灌区水份利用率仅为43%,水份生产率为0.5-0.6kg/m3。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耗水比例高达95%。以上分析表明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可持续生产性消费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变耗能高、过度消费、破坏环境等不良消费习惯为可持续消费模式。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宁夏地区人口状况的必然选择

统计数据表明,宁夏多年来人口变化呈快速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有效容纳力。1978年宁夏总人口为355.58万人,1990年增加到465.98万人,2000年增加到554.32万人,到2007年增加到610.25万人(见图2)。2000-2007年7年间净增人口55.93万人,年均增长近8万人,以此预计今后每年净增人口8万人,2020年宁夏人口将达到720万人。特别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在缩短城乡差别、活跃城市消费市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同时,对城市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城市医疗卫生及教育等造成极大压力,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消费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

宁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虽然不断创新低,但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1978年以来,宁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全国相比,相对较高(见表1)。2007年全国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2.1‰,自然增长率为5.17‰;而宁夏人口出生率为14.8‰,自然增长率为9.76‰,分别高出2.7‰和4.59‰。特别是宁夏南部山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和较低的人口素质,早婚早育现象普遍,虽然近年来生育率有所下降,但2007年南部山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高达16.81‰和11.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宁夏城乡居民已经或正在走出贫困或温饱,逐步向小康乃至富裕生活消费迈进。由于宁夏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粮食、衣着、住房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需求将不断转化为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沉重压力。宁夏城乡居民在从贫困、温饱到逐步迈向小康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增加的物质消费需求导致对矿藏、森林、草原、水土等资源过度开发。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消费还将导致废弃物数量的增加,加重对环境的污染。虽然宁夏的矿产、土地及人力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物质生产与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废弃物数量的大规模增加,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将会出现,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宁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要求

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宁夏生态环境陷入边治理边恶化的泥潭。由于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先后推行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封山禁牧、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措施,使宁夏严重的草地资源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水体富营养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湿地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得到了遏制,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农业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大型燃油农用机械的快速增加,随之带来的空气、水体、土壤污染等问题,对城乡居民的健康消费构成了很大威胁。近年来农业生产高投入和大规模农业集约化养殖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产值的同时,伴随的对大气、土壤、水资源等资源污染问题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近年来宁夏化肥使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氮肥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在产出效益逐年递减的同时,大量的肥料氮素随着农田退水、气态挥发等不同途径损失,对大气、水体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见图3)。因此,实行可持续消费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要求。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促进宁夏人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消费过程中,正确处理物质消费、精神需求和生态安全的关系,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实现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是可持续消费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消费质量的有效手段。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适度理性消费,体现了消费者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示了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改变消费陋习和无节制的奢侈享乐行为,对于帮助宁夏城乡居民建立文明、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人均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消费中食品、住房、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相对较大,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不足,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文化教育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因此尽快建立宁夏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宁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人文素养,正确处理消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英,胡宁生,赵川等.50年城乡巨变―宁夏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实录[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第13篇

关键词 国有林场;森林保护;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47-01

近年来我国国有林场森林病虫灾害愈加频繁,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1]。因此,必须加大病虫灾害防治力度,以降低损失。在进行病虫害治理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方法。

1 存在的问题

1.1 病虫灾害种类越来越多

近年来全球环境和气候存在一些异常变化,导致病虫灾害种类不断增加[2],原来的病虫灾害在环境气候的变化中变异升级,传统防治药物难以解决新问题。新型病虫灾害一般出现的比较突然,短时间内难以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为其提供了肆虐扩散的机会。例如,近年才出现的青杨天牛害虫,其防治速度缓慢,在研制有效药物的这段时间里,其快速繁殖,破坏林场。

1.2 病虫灾害蔓延范围逐渐扩大

病虫灾害种类的增多,直接导致林场受灾面积扩大;受灾面积的扩大又导致治理难度加大,如此恶性循环,我国林场森林病虫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国有林场森林大多树种单一,容易引发病虫灾害,加之异常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使病虫灾害更加顽固、不易防治。例如,在黄色毒蛾虫泛滥时,整片桉树林几乎“全军覆没”[3]。

1.3 病虫灾害潜在危害较大

很多时候病虫灾害的暴发无规律可循,传统的病虫灾害防治也只是总结以往的防治经验,借助已经研发的药物防治。可是近年来生物入侵、病毒升级的案例都比较常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摸索解决措施。这些新型问题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2 对策

2.1 加强对病虫灾害的预警

想要提高病x灾害防治工作的水平,准确有效的监测预警工作是必不可少。应提前发现异常,抓住时机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4],把病虫灾害扼杀在摇篮里。林场工作人员要进行实时监测,并掌握林场以往的病虫灾害。通过监测对比及时发现病虫动向,及早预警,防止灾害面积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2.2 深化病虫灾害防治领域的科学研究

林场病虫灾害防治工作需要通过生物和地理相关知识分析起因,进一步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因而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森林病虫灾害防治工作首先要从根源入手,也就是从种树造林开始即要考虑病虫害问题。为降低病虫灾害的影响,尽量营造混交林,加强林场抵御病虫灾害的能力[2]。其次,药物防治时要注意药物选择,摒弃易残留、毒性强的农药。多配合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手段,尽量减少对林场的破坏,并保证防治效果。例如对黄色毒蛾的治理:在其幼虫时期喷灭幼腺1号胶悬剂,针对高龄幼虫要加大药剂浓度;或通过人工灭虫的方法,寻找捕杀害虫,并连同虫卵、幼虫等一并处理;还可以适当引进害虫天敌控制害虫,但是要注意天敌引进数量,以免适得其反。

2.3 加强检疫工作

林场进出车辆、行人等一定要进行检疫,严禁携带威胁林场森林的病虫进入林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工作人员要在路口枢纽地区设置检疫场所,严格防止害虫进入林场。

2.4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林场森林病虫灾害防治工作要有制度限制。国家应积极号召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病虫灾害防治管理机制,明确不同主体在经营、防治、科研等环节的责任。此外,林场病虫灾害防治工作势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方案,影响范围较广,不是仅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防治病虫灾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除了需要人员从事检测、喷药等工作,还要有专业人员研究病虫灾害、探索防治措施,需要较为庞大的资金链。因此,国家要加大对病虫灾害防治研究工作的资金投入,为病虫灾害防治研究做强有力的支撑。

3 结语

国有林场的林业收入也是国家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高质量的林木才能创造更高的利润,为此,国有林场森林必须要做好病虫灾害防治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病虫灾害的不良影响,提高产量和质量。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在进行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时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要提前做好预防,实时观测,及时发现病虫灾害,把握住治理的最佳时期;其次,林区的交通要加强检疫,切忌在运输过程中夹带病虫,保证运输途径的安全;再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手段,减少农药使用,在提高木材质量的同时,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栗妍.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4(1):73-74.

[2] 叶建仁.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展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24(6):1- 5.

第14篇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存在问题;原则 ;措施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lso 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topic, this article unifies own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asures in some detail.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 principle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生态方法,本文就是从当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状出发,以原则和方法为核心进行论述。

一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状态下,虽然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经济和生态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经济的发展视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有些情况下片面的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采取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经济和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之后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二者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影响了生态设计的顺利进行。

(二)设计者缺乏生态理念

设计者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因素,要实现生态建设,设计者首先要具有生态意识,这样才能够将自身的设计理念转变为设计方案,经由施工者的施工呈现出来,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一些设计者的生态理念欠缺,缺乏创新的意识思维,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面不够敏感,成为设计工作的瓶颈所在。

(三)缺乏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

健全的管理模式是确保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在管理方面缺乏力度,管理措施和制度不能够贯彻落实,这也成为今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制约因素,需要尽快改进。

二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坚持的原则

为了避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出现的不必要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成长性原则。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出于一种静止状态的,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要在变化发展的状态下寻求新的创新设计观点,坚持成长性原则。力求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的成长发展的空间。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坚持成长性原则,能将城市有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生态因素很好的融合,并将它们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生命状态进行保护和发展,实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

其次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要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多样性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生态城市的多样性和城市的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以这种联系为基础进行设计,实现城市自然资源和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

最后需要坚持承载力原则。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和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相吻合,要在城市能够接受的最大极限之内进行设计活动。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合理的解决城市本来存在的生态问题。

三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分析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讲究一定的措施,力求做到各个环节都实现协调发展,下面本文就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设计措施、景观配置措施、水循环设计以及交通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结构设计需要以城市的自然环境为特征,并且重点将城市的山水资源当做设计的中心,并且以绿色生态城市为核心进行规划设计。具体说来,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城市的内部空间设置为组团式的结构,在各个区域内利用植物等作为隔离带;或者是进一步的完善城市中的绿化景观,合理布置城市水域体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城市的空间景观结构布局。

(二)城市景观配置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除了要满足生态性之外,还需要符合城市美观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景观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人、景以及城市环境的充分融合,并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有机的设计,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城市的景观主要有道路、标志以及居住区等,在设计时要将这些要素相结合。

(三)城市水循环设计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源泉,在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坚持生态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污管网的布局,在城市下水道口的位置还需要设置一些阻隔油污的装置,避免对水造成污染。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城市污水处理厂,对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污染城市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对地下水的开采进行控制,并适时的进行进化处理,保证城市的水源清洁。

(四)城市城市交通设计措施

交通的流通量是检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流通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环境的拥堵,汽车排放的尾气也会污染城市空气,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重点加强对交通的设计。为此,在城市交通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的发挥公共交通的职能,尤其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流通量较多的地区要尽可能的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在道路设计时需要尽量的避开生态较脆弱的地区,且交通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铺设生态功能的绿色道路以缓解交通压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结束语:近年来生态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人们对生态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成长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承载力原则,又从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设计、景观配置设计、水循环设计以及交通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发展,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 杨明白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19期

[2] 陈水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

第15篇

柴达木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由此保护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生态环境保护

与生态环境的建设

1.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柴达木盆地由于沿袭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出现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增加、分配不公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并呈现激化,因此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后代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特殊性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青藏铁路的必经之路,这条线路的开通直接关系到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的气候和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这里自然结构独特,生态环境脆弱,多数地区植被处于退化演变状态,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所以,利用好这里的各种资源、合理开发特殊的生物和矿产资源,保护和建设好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好柴达木盆地的气候资源,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因此,应当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全面推进柴达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柴达木生态环境

现状分析

1.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

柴达木盆地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其基本气候特征为: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分布地区差异大,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加上水土光热资源匹配不均,生态环境恶劣。柴达木盆地总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左右;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南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于察尔汗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盆地南缘是长江发源地,山势巍峨高峻,景色雄伟壮观。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2~5℃,盆地无霜期平均在70~120天,山区没有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东多西少,自东向西递减到十几毫米,部分山区降水量较大。山区、滩地有连绵草场和小块绿州,草原面积达970多万公顷。天然草地按草地类型划分,可分为高寒干草原、山地干草原、高寒荒漠、山地荒漠、高寒草甸、山地草甸6个草地类,11个草地亚类,19个草地组和50个草地型。其中高寒草甸、高寒干草原和山地荒漠为主要天然草地类型,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6%左右。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一类保护动物17种,二类保护动物22种,药用动植物资源500多种。

2.草地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天然草地生态日趋恶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州草原退化呈加速趋势。据 1999年统计数据,草地退化已严重影响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三江源区开始出现“生态难民”和“绿色绝唱”。因此在省政府的支持和安排下,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柴达木盆地等地区生态治理规划和部分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到2005年,全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308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3.4%。其中:重度退化草地3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天峻、都兰、格尔木;中度退化草地273万公顷。全州草原平均产草量减少30-50%。草地退化引发了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海西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诸多隐患。

生态环境退化的

主要表现形式

天然草地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青藏高寒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其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原本脆弱的高寒生态系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开展草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完成柴达木盆地生态治理和部分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规划十分重要。

1.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根据退化草地的景观特征可将退化草地分为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和沙化型退化草地三种类型。黑土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峻的中北部、都兰的热水和沟里、格尔木的唐古拉山和秀沟地区,此类退化草地平均鲜草产量仅是未退化草地产量的20%,平均植被盖度为45%,在产量组成中优良牧草比例只有14%,植物种数明显减少。毒杂草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峻中南部地区、德令哈北部山地,此类草地优良牧草减少,毒杂草成分占50-70%,草场利用价值明显下降。沙化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此类草地植被盖度30%左右,产草量下降60-70%。由于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草地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使草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

2.土地沙化加剧、湖泊萎缩、湿地减少

海西州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目前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扩大。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节草场最为严重。同上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单位面积产草量分不同区域下降了30―80%。海西境内湖泊广布,但众多湖泊出现面积缩小甚至干枯,湖水内流化和盐碱化,高原沼泽地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高原植被演变,大片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导致沼泽地水源涵养功能降低。

3.自然灾害、虫害和鼠害频繁

受草地生态环境破坏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频繁发生雪灾、沙尘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近20年来,盆地东部农业区发生春旱和霜冻的年份超过半数。草地鼠虫害肆虐,根据2003年全州鼠虫害调查统计,鼠虫害发生面积278万公顷,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9.2%,其中鼠害发生面积237万公顷。平均有效洞口数1.8个/公顷,害鼠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同时鼠类的啃食、掘洞等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裸地,加速了黑土型退化草地的蔓延。虫害发生面积41万公顷,主要害虫为蝗虫、毛虫和古毒蛾。

4.森林覆盖率低,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柴达木盆地森林覆盖率很低,且分布不均,多处于江河源森林生长极限地带。经过自然演替和人类的采伐利用,森林面积和天然灌木林面积极少,森林蓄积量不足。森林覆盖率降低,致使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河流径流量普遍减少,湖泊萎缩。

5.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目前对野生生物资源偷捕滥猎、乱挖滥采、盲目捕捞等现象日益加剧,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许多珍稀、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原本分布广泛、资源量较大的藏羚羊、野牦牛及藏野驴、白唇鹿、虫草等珍稀野生动物和药用植物,由于过度的猎杀、采挖,现已大量减少。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湿地的萎缩,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和对虫草、麻黄草等药用植物的大肆采掘,一些物种逐渐变为濒危物种,目前海西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其总数的l5―20%。

生态环境恶化的

成因分析

1.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柴达木盆地高寒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和自然恢复能力弱,容易受外界因子的干扰而遭到破坏,且恢复难度极大、恢复过程缓慢。另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极为困难甚至不可逆转。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具有随环境恶化自然退化的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柴达木境内河流广布,水系纵横,这些水资源的利用对海西的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使柴达木盆地部分河流出现了流量减少甚至季节性断流的现象。气候对湖泊水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湖泊水量的收支平衡体现出来的。一方面,自然降水量减少使入湖河流的流量和直接降入湖泊的雨量减少,进而导致湖泊水位的下降。另一方面,气温的升高和蒸发的增大,无疑使湖面蒸发量增大,致使湖水量存储减少,最终出现水位下降,直至众多湖泊的干枯。由于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导致冰川退缩,而冰川的退缩和变化直接影响到水资源量的多少,导致了冰川缘区水资源的快速丧失,下游地区地面和地下水补给减少,引起湿地和湖泊萎缩。

(2)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在荒漠化或沙漠化发展过程中,无论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还是现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气候变干燥时,沙漠化就发生、扩展,出现风蚀等侵蚀现象,土地生产力降低;气候变湿润时,植被生长较好,流沙被固定,侵蚀速率降低,湖泊水系发达,地表生物量增加,意味着暖湿气候环境的沉积形成。现代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荒漠化的进退过程,引起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当降水量增大时,沙漠化土地逆转;当降水量减少时,沙漠化面积扩大。也就是说,沙漠化发展趋势与降水量变化基本吻合;风沙活动在沙漠化的形成、沙漠化土地的出现及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起沙过程受到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在有植被覆盖的半固定沙丘上,2m高起沙的临界风速为6m/s,而在流沙表面的临界风速仅为4.5m/s。可见,在气候干旱化的作用下,草场植被退化,粗糙度下降,受到风力作用造成沙漠化的发展。

(3)植被退化

植被退化的直接表现形式为天然草地的退化或沙化,使草地面积减少,生产力下降。气候对草场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牧草的生长期;二是影响牧草产量;三是影响牧草的群体结构。有关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秋季降水量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呈减少趋势,且春季降水从90年代开始出现显著减少,这一变化趋势导致了牧草返青的推迟。同时,气温明显升高,加剧了干旱对牧草的影响,使大量抗旱能力减弱、对干旱反应敏感的牧草群体结构出现显著的年际变化,平均密度明显减少,导致草场植被稀疏,盖度下降。

(4)水土流失

气候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降水及其降水特征分布,间接影响植被类型、岩石风化等,进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降水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之一,降水量减少,使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易于水土流失。

(5)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海西大量开垦草原,使大片优良冬春草场被毁,天然草原植被严重破坏。近十多年来,每年都有数万人进入草原区开采沙金和采挖药材,加剧了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量沙源物质堆积增加了草地沙化的隐患,加速了草地荒漠化的发展。另外修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不注意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自然变化的强度,以致许多自然资源的供应已处于极度紧张的状况。人类在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促使环境向人们意愿的方向变化,却忽视了大范围的环境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盲目开垦耕地,致使自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牧业生产追求牲畜数量,超载过牧,直接影响了自然植被的繁衍更新,造成植被退化,草地沙化。

生态环境保护

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广泛深入宣传《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资源法》、《水土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2.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在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中,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更好地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确保有法可依;另外,尽快建立健全法律监督约束机制,确保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顺利进行,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者坚决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形成有效的责任监督约束机制。

3.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青海省生态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具体任务和措施,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因地制宜编制实施规划。

4.完善制度,科学监管。坚持对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制度。一是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二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领导机构,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三是建立重大决策监督与现任追究制度,确因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职造成后果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四是建立环保教育培训制度。

5.做好水利建设工作。柴达木盆地的保护及治理,一要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和恢复水源涵养功能,遏制盆地内水资源的流失;二要以草地建设为中心,实现畜牧业集约化经营,保护和改良草地生态系统;三要借助人工增雨等辅助手段增加降水量,恢复自然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6.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针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替代型产业,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1)发展节水农业、生物产业和高效生态农业。(2)利用柴达木特有的地理地貌、奇特迷人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民族人文景观,大搞旅游、探险、滑雪等项目的建设,增加收入。(3)选择一些无人区和封山育林(草)的地区,放养野生动物,建立国际狩猎场,赚取外汇。(4)营造人工林,将部分农牧民直接转为林业养护员。(5)利用水利资源,建设小型水电站;同时利用高原风季长、日照强的特点,推广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解决居民和农牧民能源短缺问题。(6)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变农牧区传统的采挖滥砍,制止土地贫瘠化。

参考文献: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梅洁人, 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