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金占用情况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那部分价值。企业投资资本包括所有者权益与有息负债。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概念相比,经济利润中的投资资本不仅包括了股东投入的资本及其权益,还包括了向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个人、甚至是股东间的各类长、短期借款及需要付利息的负债。
从上述经济利润的构成可看出,经济利润兼顾了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而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资本投资者所期望的收益,仅将资本作为一种无息资金运作,不利于稳定和吸纳资本金;传统的会计利润还忽略了资金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企业运行所需的总体资金构成资本和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尤其是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难以对风险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比较。因此经济利润是企业资金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利用经济利润的理论进行资金管理,更能配合企业的价值管理需要。
经济利润的理论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如何运用
通常我们对资金的管理是实行预算管理、定额控制、收支日报制度、对使用情况跟踪分析、对各利润责任中心的资金盈余和不足进行综合调配,并对资金的投放效益进行评价,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及建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价值来源于有超额现金流的利润,因而我们将经济利润揉合在资金管理体系中。那么,如何把握经济利润的理论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的运用呢?
首先,我们按经济利润的理论把企业的资金来源、资金分布进行分类归集。按经济利润的概念,企业的投资资本总额是所有者权益与有息负债之和,因此我们把企业的资金来源按实收股东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经营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其他带息负债等项目分类归集。这时应注意不带息的负债,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是不作为企业的资金来源,而是作为经营资金占用的减少项目,同样不带息的其他应付项目也不作资金来源,而当作其他占用的减少项目。
其次,把企业资金总量按经济用途分解。如经营占用、短期投资占用、长期投资占用、工程项目占用、固定资产占用、子公司往来占用、其他占用、货币资金存量等。也可以按企业内部各利润中心进行资金占用的分解。按上述分类,我们可制出一张资金分布图(见文末)。
再次,用每月会计科目余额表的数据填入资金分布图的各项目金额栏中,并计算出各项目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经营资金占用包括应收、预付款,存货的占用,应付、预收款作为资金占用减项处理。经营占用中还可按各事业部再细分下去,其他类别的占用同样也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进行细分或合并。
资金分布图是利用现成的财务资料――科目余额表的数据进行填列,取数方便。在资金占用的数据填写中,不论何类科目,只要是借方余额就属占用,按正数填列,贷方余额为占用的减项,按负数填列;反之,在资金来源数据填写中科目的贷方余额作来源正数填列,借方余额,作负数填列(如企业累计亏损,未分配利润则为负数),操作容易。由于资金分布图是用科目余额表填列,各借贷合计数必相等,故资金分布图的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总数相等的,就类似资产负债表一样,勾稽检查简单。资金分布图还可利用Excel强大的电子表格功能来设置项目运算、附表表间取数和勾稽关系,大大简化制作程序。
资金分布图在资金管理的作用
利用经济利润理论制出的资金分布图,进行资金管理控制是多方面的。
⑴通过资金分布图,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企业营运资金总量、结构及资金存量的分布情况。我们只有了解企业营运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总额,才能结合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和经营需要,适时地调整资金结构,挖掘资金资源;只有了解企业的资金分布,才能控制资金的使用。通过资金分布图能快速地了解企业的的资金状况,进一步运筹和调控资金。
⑵利用资金分布图对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定额控制、综合调配等日常管理。从资金分布图中,可知道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结合资金日报表,对各利润责任中心进行资金定额管理,根据经营需要进行适当的资金调配。
⑶利用资金分布图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动态分析,提出经营管理意见。通过对每月的资金分布分析,不仅可得出企业资金总量及各项目的资金量的变化趋势,还可对其进行绝对值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对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占用的资金总量进行控制,还可以对各事业部资金占用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例如我们从经营资金占用构成中,了解到某事业部的资金占用主要是由应收账款形成,还是由存货形成,从而得知该部门在下一步的资金运营中应实行收紧信用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还是采用清理库存,压缩存货周转期的措施;我们还可以由经营资金中的应付、预付、预收款的比例及变化,可得知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对外部资金的利用情况。利用资金分布图不仅可对资金占用进行分析,同理也可以对资金的来源进行分析,相应提出筹资建议。
⑷利用资金分布图中各项目的资金占用金额,进一步计算各事业部的资金占用费。我们可以结合上述经济利润理论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和各项目的资金占用额的乘积简便地计算出各项目的资金占用费,也可以将长期投资、长期项目与相应的长期借款利率对应,短期占用项目与短期筹资利率对应,分别计算各自的资金占用费。
⑸计算各利润中心的经济利润,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例如在企业对内部事业部的考核中,传统的会计利润往往忽略了各事业部的资金占用量,通过资金占用费对部门利润的调整,更真实地反映各事业部的对企业总体经济利润的贡献。
⑹分析资金投放的合理性
利用经济利润进一步计算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的资金运营效率资金收益率、投资资本周转率,分析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的资金运营情况。将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的资金收益率与资本投资者所期望的收益对比,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战略目标,可得出资金投放合理性的评价,为企业经营者、董事会、股东的决策提供依据。
⑺集团内各子公司资金分布的对比分析
资金分布图不仅可用于单个公司内部的资金管理,还可以应用到集团内各子公司、跨行业公司间的资金管理上,对不同资金构成、风险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比较。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从变化因素看,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①调整了“三资”、“一金”比例,使费用绝对值增加了12.8万元;②调整了房屋租赁价格,使费用增加了50.2万元;③企业普调工资,使费用相对增加80.9万元。扣除这三种因素影响,本期费用绝对额为905.6万元,比上年相对减少10.2万元。费用水平为6.7%,比上年下降0.4%。
3.资金运用情况
年末,全部资金占用额为*万元,比上年增加28.7%。其中:商业资金占用额*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5%,比上年下降6.87%。结算资金占用额为*万元,占31.8%,比上年上升了8.65%。其中:应收货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从资金占用情况分析,各项资金占用比例严重不合理,应继续加强“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4.利润情况
企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万元,主要因素是:
(1)增加因素:①由于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804.3万元,利润增加了41.8万元;②由于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52%,使利润增加80万元;③由于其他各项收入比同期多收43万元,使利润增加42.7万元;④由于支出额比上年少支出6.1万元,使利润增加6.1万元。
(2)减少因素:①由于费用水平比上年提高0.82%,使利润减少105.6万元;②由于税率比上年上浮0.04%,使利润少实现5万元;③由于财产损失比上年多16.8万元,使利润减少16.8万元。以上两种因素相抵,本年度利润额多实现*万元。
(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其中,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5.5%,商办工业产品销售*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43%。全年毛利率达到14.82%,比上年提高0.52%。费用水平本年实际为7.7%,比上年升高0.63%。全年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商业企业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商办工业利润*万元,比上年下降28.87%。销售利润率本年为4.83%,比上年下降0.05%。其中,商业企业为4.81%,上升0.3%。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8天,比上年的110天慢了18天。其中,商业企业周转天数为60天,比上年的53天慢了7天。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如不及时清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引起重视,应收款较多的单位,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也可将奖金、工资同回收贷款挂钩,调动回收人员积极性。同时,要求企业经理要严格控制赊销商品管理,严防新的三角债产生。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其中,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5.5%,商办工业产品销售*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43%。全年毛利率达到14.82%,比上年提高0.52%。费用水平本年实际为7.7%,比上年升高0.63%。全年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商业企业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商办工业利润*万元,比上年下降28.87%。销售利润率本年为4.83%,比上年下降0.05%。其中,商业企业为4.81%,上升0.3%。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8天,比上年的110天慢了18天。其中,商业企业周转天数为60天,比上年的53天慢了7天。
(二)主要财务情况分析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
从变化因素看,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①调整了“三资”、“一金”比例,使费用绝对值增加了12.8万元;②调整了房屋租赁价格,使费用增加了50.2万元;③企业普调工资,使费用相对增加80.9万元。扣除这三种因素影响,本期费用绝对额为905.6万元,比上年相对减少10.2万元。费用水平为6.7%,比上年下降0.4%。
3.资金运用情况
年末,全部资金占用额为*万元,比上年增加28.7%。其中:商业资金占用额*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5%,比上年下降6.87%。结算资金占用额为*万元,占31.8%,比上年上升了8.65%。其中:应收货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从资金占用情况分析,各项资金占用比例严重不合理,应继续加强“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4.利润情况
企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万元,主要因素是:
(1)增加因素:①由于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804.3万元,利润增加了41.8万元;②由于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52%,使利润增加80万元;③由于其他各项收入比同期多收43万元,使利润增加42.7万元;④由于支出额比上年少支出6.1万元,使利润增加6.1万元。
(2)减少因素:①由于费用水平比上年提高0.82%,使利润减少105.6万元;②由于税率比上年上浮0.04%,使利润少实现5万元;③由于财产损失比上年多16.8万元,使利润减少16.8万元。以上两种因素相抵,本年度利润额多实现*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如不及时清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引起重视,应收款较多的单位,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也可将奖金、工资同回收贷款挂钩,调动回收人员积极性。同时,要求企业经理要严格控制赊销商品管理,严防新的三角债产生。
关键词:资金占用 资产管理 库存监控
一、降低资金占用的意义
资金占用是指企业资金的分布及其存在的形态。从经营资金的占用形态看主要有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从其分布的状态看主要有货币资金、结算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等。对于钢铁企业货币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及存货都占用大量的企业资金,如何更好的管理这些资金占用,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当前钢铁企业处在微利或负利时期,资金短缺、需求匮乏是多数企业的共同处境,因此,降低资金占用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降低资金占用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保持资金链顺畅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货币资金的相对稳定无疑可实现现金流充裕。因此,保持合理的货币资金量是当前企业可以生存下去的重要前提。但由于长期亏损严重,财务账面货币资金呈逐月减少趋势,虽然有利于降低资金占用,但加大了企业资金链的紧张程度,面临很大风险。
市场需求萎靡,是当前营销工作的最大难题,为了更好的开展销售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会出现很多特殊的销售政策,包括收款比例、收款期限、客户付款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应收款项增加的可能性。
存货信息失真。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管理部门设置偏多,职能重叠,同一项工作多个部门管,就会造成部门出具的存货库存数据失真,或者有故意掩盖的现象,不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存货水平。
信息流和物流不一致。现在多数企业运用ERP信息管理,存货的收发存报表均由系统生成,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产成品已发出,但信息还未处理;或者进口矿石已经运回厂里,但信息还在港口,这些情况往往是管理部门站在自己的角度处理问题,没有总体的衔接,造成存货库存不实。
三、降低资金占用工作主要措施
(一)在当前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保持资金链顺畅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人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格制定月度资金计划,尤其严格控制大额付款的进度,针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付款方式;第二,对于销售环节,严格执行收款政策,将现款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三,多渠道融资,调整融资结构。从筹资环节着手改善公司的资金链。随着外部银行对钢铁行业贷款持续收紧,银行的授信额度降低,融资难度加大。拓展多渠道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才能在不降低融资规模的情况下,有效控制财务费用,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二)创建资金占用日常监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体系
为加大资金占用管理力度,我公司推行了资金占用利息日结算、旬讲评、月考核制度。建立资金占用日报机制,针对日报数据间的变化波动及与目标的差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分析查找形成原因,纠正信息偏差,准确反映进厂大宗原燃料和产成品库存情况,确保正常情况下的物流均衡组织、异常情况下的超前调控、急需料种的及时补充、厂内库存结构与消耗结构的合理匹配、低库存和高库存料种的准确预警。通过对日资金占用指标的计息测算,适时发现库存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优化管控措施。各单位根据资金占用情况进行每日跟踪,控制月末库存的同时,加强对日均库存的监控。
(三)加大清欠力度,杜绝新欠
针对逾期应收款,我们成立了专门清欠团队,以“清理老账,防止新欠”为重点,强化过程管控,对逾期应收账款按照“老账、新增一年以上、一年以下”三类标准进行划分,组织各单位开展分类清缴。坚持“按月监控、按月调度”,稳步推动。
(四)严格制定库存指标,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原料采购预算管理、核定从采购到生产各环节所需要的合理时间,将库存指标分解落实责任。按照保安全连续生产和经济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库存下限和上限降低采购成本,为生产经营稳定顺行护航。进一步优化库存结构、优化资源结构,控制库存规模;加大对存货库存考核力度。建立资金占用日考核制度,对超额占用资金部分按照双倍计息扣罚。
(五)优化生产组织,细化库存管理
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注重过程控制。细化梳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避免责任盲区的出现。生产部门坚持“以销定产”,确保“效益好、出货快”的产品优先生产;销售部门坚持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及时掌握客户动态;出口部门进一步缩短结算流程,提高结算效率,促使货物尽快装船离港;原燃料采购部门继续严格控制原料进厂节奏,科学优化库存结构,降低采购成本。针对不同类别库存的形成原因进行细化分析。如我公司对产成品库存进行了系统梳理划分,将产成品按照分布状态分为厂内实物、港口、在制品、经贸公司库存及发出商品库存,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析库存超支原因,将责任分解到归属部门,单独列示,分别考核。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做到存货实物流与信息流高度统一
搭建存货管理信息平台,对存货的“收、发、存”做到“日监控、旬分析、月考核”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增加存货的流动性,避免出现积压报废。在信息平台上,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共享信息,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现实物流与信息流一致。
关键词:降储 增效
运用“PDCA工作法”原理,从控制储备资金管理入手,以计划管理为跟踪总点,分层次展开,通过到货登记簿、配送指令、采购通知单、移拨单四位一体管控流程,分部进行系统管理,对影响系统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和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快速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快速调节,将移拨单回收做为下一个循环的节点,总结分析原因后,进行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开始,形成了一套四位一体的闭环跟踪管理方法,这套方法,环环相扣,严谨精细,改变了原矿管人员受传统供应管理方式和思维惯性的限制,有效的控制了储备资金占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一、闭环管理管理工具的特点
所谓的闭环管理指的是,一个问题发生,只有进行了有效解决后,才能算是功德圆满。闭环管理的目的是要绝对避免一个故障出现,解决问题时互相推诿以致不了了之的情况发生,最大限度地排除事故隐患。具体地讲就是无论做每件事都按照计划,做到控制不漏项;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制的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对各自的控制项目,按规定的计划执行,每日把实施结果与预定的计划指标进行对照检查、总结、纠偏,达到对事物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事事控制的目的,确保事物向预定的目标发展,而这个过程管理工具叫做“闭环管理”也就是PDCA循环过程,即P(计划)、D(实施)、C(检查)、A(提高)循环。
二、闭环管理管理工具在八矿供应站的运用
第一步:对储备资金占用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利用调查表、排列图等管理工具对八矿各区队储备资金占用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造成储备资金占用高主要原因,寻找降低储备资金的突破口:控制区队材料使用计划,避免大计划小使用现象,平衡力库,完善细节管理。
第二步:确定储备资金占用可能的控制额度:储备资金占用高,是由于管理问题还是定额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资金占用控制在适当区域的可行性?依据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回归分析原理”、头脑风暴法、滚动计划原理,预测出储备资金占用控制区间。
第三步:集思广益,为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出谋划策:采用谈心交流、问卷等形式就员工对公司管理等方面的意见、降低储备资金应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应进行管理创新的内容、目前管理的漏洞等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并邀请专业骨干,根据配件易耗、供货厂家多的特性,寻找加强储备资金管理的新方法,最后将众多意见和建议运用亲和图(KJ)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出结论。
第四步:根据质量管理5W1H的原则,制定改进措施计划:依据现状、严格制定改善内容、达到目标、采取的措施、完成时间、完成人。
第五步:按照管理改进措施计划表要求严格实施:
第六步:实施效果检查:通过计划、移拨单回收兑现率报表,全面总结本月工作的不足。
三、闭环管理管理带来的效果
通过闭环管理管理模式,最大的收获就是使我们的基础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夯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了基础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通过将所有的事和物进行分解、量化、考核,总结做到了职责清楚,奖罚分明,把管理中的问题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提高了工作质量,避免和减少了推诿扯皮,逐步实现了基础管理精细化。现在八矿供应站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找到责任人,不致于出现管理的死角和空白,保证了公司各项事物都处在有效控制状态下,从而实现基础管理规范化。
关键词:民营;协同效应;壕沟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2.5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11-0014-06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7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2006年第2号)”。这是继2006年6月1日两所首次集中曝光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以来又一重要的持续监管举措。本次通告中,公开披露了截至2006年6月30日,沪深两市还有148家公司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占用余额仍高达315.70亿元。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有别于经营性资金占用,后者是通过采购、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的关联交易产生的资金占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常常是为大股东垫付工资与福利、代偿债务及其他在没有商品和劳务对价情况下提供给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使用的资金等①。因此存在这种占用情况的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值得怀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可以被理解为是控股股东更为明显的掠夺行为,是更为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
对大股东通过种种正当及非法的手段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Johson等形象地将这些手段描述为隧道挖掘(Tunneling),意指企业的控制者从企业转移资产和利润到自己手中的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行为。[1]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往往有动机采用各种方式获取控制权利益,例如超额的管理层薪金、贷款担保、掠夺性的关联交易、占用资产、稀释股权等,隧道挖掘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而且存在于欧美发达的证券市场,即使是资本市场监管最为严厉的市场,也可能出现少数利益群体利用隧道行为来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不过在新兴市场上,这类问题尤其严重。[2]唐宗明和蒋位(2002)的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程度远高于美英国家。[3]
我国上市公司根据控股股东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②。国有上市公司包括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而非国有上市公司都被视为民营上市公司,包括自然人、外资及其他非国有性质的一般法人股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公布的存在大股东占用现象的148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有63家。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5):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以截止2004年底沪市212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国内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总体上比非民营上市公司差;从公司治理状况看,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更为严重。
陈国进、林辉等(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实证研究认为: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在所有权结构高度集中的模式下,第一大股东的集中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但是第二大股东在制衡第一大股东方面还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4]但是笔者认为,该文与大多文献类似,既没有区别上市公司的类型,也没有对关联股东的持股进行加总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
本文通过对交易所公布的资金占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两个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资金占用的影响:第一,考虑控股股东的类型因素,在占用资金上,民营上市公司是否比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发生概率?是否更为严重?第二,考虑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因素,不同的持股结构对资金占用有何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La Porta等(1999)发现,除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股权并不是高度分散的,相反是相当集中的。[5]Grossman和Hart(1983)认为一旦股权集中在少数控股股东手中,就会产生控制权收益,这种收益只为大股东享有,而不能为其他股东分享。[6]Shleifer和Vishny(1997)指出,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小股东无法分享的控制权,通过侵害小股东利益来获取私利。[7]因此,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重心已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冲突转移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
周业安对股权结构的属性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国有股的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如前所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研究报告认为相对于非民营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公司治理水平都较差。国有资本的人: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经营者并不能完全占有侵占的资金,在占用资金的动力上比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要弱。在法律的威慑力不足的我国证券市场中,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切身利益的驱动下,表现出更强的掠夺性。因此,笔者从资金占用的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的角度提出:
假设1:在第一大股东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方面,民营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概率,或者说是更为普遍。
假设2:在第一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方面,民营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资金占用率(去除了规模的影响),或者说是更为严重。
股权制衡度主要是反映前几大股东间的制衡关系,它是指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企业的决策,达到互相监督和抑制掠夺的效果。[9]Wang和Wong发现,当公司第二大股东比例较高时,可以起到明显的监督作用,从而使公司的治理结构优于那些第二大股东监督作用较弱的公司。[10]因此笔者再次提出
假设3:股权制衡度越高,资金占用率越小。
假设4:第一、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
Jensen和Meckling研究认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很高和很低两种情况下的行为是不相同的,由此产生了两种效应,分别称为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s)和壕沟效应(Entrenchment Effects)。[11]当在较低的持股水平上,第一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随着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从而对中小股东的侵占程度也随之提高,产生壕沟效应;但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占的利益很大,通过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所获得的比例降低,这时第一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就会减弱,形成协同效应。李增泉等的研究也发现,在较低持股比例上,第一大股东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加;一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0%,利益协同效应则占主导地位,第一大股东占用的资金随着持股比例的提高而降低。[12]因此,笔者根据这两种效应,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较低(≤50%)时,体现的是壕沟效应,即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
假设6: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较高(>50%)时,体现的是协同效应,即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低。
再次考虑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的不同,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集团,如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华源股份(600094,SH)的第一大股东,这些上市公司都是当初从集团中改制剥离出来的优质资产,承担包袱的集团母公司于是有了“正当理由”去寻求上市子公司的补偿,而高持股比例支持了补偿行为的实施。李增泉等提供的证据也表明,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和足够的能力通过资产重组从上市公司转移资产,以支持母公司的存续或地方的发展。[12]国有企业集团的“顾全大局”式的隧道挖掘一般是有政府支持和默许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政府主导的壕沟效应”。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集团的经营者只是人,并不是所有者。[13]这与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在高持股比例情况下,虽然集团公司在上市公司占的利益很大,但对于人来说却未必如此,反而为人的隧道挖掘提供了保障。第一大股东的人可以通过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子公司的资金占用,达到更多地从第一大股东渠道转移资产或者提高职务消费的目的。在高控制权下的这种隧道挖掘,是“损公肥私”式的个人利益输送,我们称之为“控股股东人的壕沟效应”。由此提出:
假设7: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较高(>50%)时,体现的是壕沟效应,即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
假设8: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较高(>50%)时,体现的是协同效应,即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低。
三、样本筛选、数据来源与变量解释
1.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沪、深交易所联合的“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2006年第二号)”(以下简称“2号通告”)披露的148家公司中的122家,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筛选遵循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原则,具体过程如下:(1)剔除未披露H股具体股东的公司4家;(2)考虑到当年占用金额与现在的余额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剔除资金占用发生在2001年及以前年份的公司6家;(3)剔除公司已经过重大资产重组,并且原大股东的关联关系在公开信息中不明确的公司12家;(4)剔除指标变异性较大(资金占用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之比1.5或0.04)的公司4家。最终得到有效样本122家。
样本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来自“2号通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总资产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
2.变量解释
本文采用的因变量是资金占用率;三个自变量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股权制衡度;两个分组变量为D1、D2。这些自变量和分组变量代表了股权结构的两个内涵:股权性质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结构。
(1)资金占用率(ocr)(因变量)
资金占用率(ocr)=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发生占用当年的期末总资产。
发生占用当年的期末总资产的运用,是为了消除公司规模对占用金额的影响,采用的是资金占用发生当年的年报的总资产的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的上市公司资料库。
(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
本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来反映股权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 ofOwnership),假设5、假设6、假设7和假设8都是针对股权集中度对资金占用率的影响设计的。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计算采用的是控股股东的概念,对存在关联方关系的股东持股进行加总。
(3)股权制衡度(dr5)
股权制衡度(Degree of Ownership Restriction)采用同济大学―上海证券课题组(2002)10的公式:
dr5=(S2+S3+S4+S5)/S1
dr5代表股权制衡度,S1、S2、S3、S4、S5分别代表公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dr5越大,说明前五大股东中“S2+S3+S4+S5”相对于S1越大,那么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度就越高。
S1至S5是资金占用当年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S2至S5的计算也对存在关联方关系的股东持股进行加总,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的上市公司资料库。
(4)第一、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S1.2)
这是另一个反映股权制衡程度的自变量,计算公式:S1.2=S1-S2。
S1.2越小,说明第一、二大股东的持股越接近,那么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就越强。
(5)分组变量1(D1)
引入变量D1进行分组:
1,国有上市公司
D1=
0,民营上市公司
样本可以分组为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两个子样本。
(6)分组变量2(D2)
引入变量D2进行分组:
1,S1>50%
D2=
0,S1≤50%
样本可以分组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50%或S1≤50%两个子样本。
四、描述性统计和两个检验
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共有122个样本公司,平均资金占用率ocr为0.1591,平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为0.4307股权制衡度dr5均值为0.3972其中最小值0.0050最大值1.6367。
表2中,民营上市公司有50家,观察概率0.4098是否显著高于检验概率(总体概率)0.295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二项分布检验(Binomial test)如下:
表3的二项分布检验显示:单侧p=0.004
表4的描述性统计显示,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的平均资金占用率分别为0.1402和0.1723,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参数检验显示方差是不齐的,所以我们选择用两个独立样本(2 Independent Samples)的非参数检验。
从表5看出,p=0.712,检验水平a=0.10下,仍然能接受H0,可见两组均值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为:民营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率并不会比国有上市公司的高。因此假设2是不成立的。
五、回归分析
针对假设3至假设8,设计了表7的6个单自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设定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反映股权结构的自变量:股权制衡度(dr5)、第一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S1.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选择单自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其二,根据假设的涉及范围与分析的需要,研究样本分全样本、D2=0样本、D2=1样本、D2=1且D1=0样本、D2=1且D1=1样本。样本分类情况如表6。
从表7可知,模型1、模型2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3和假设4。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制衡度(dr5)越高,资金占用率(ocr)越低;第一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S1.2)越小,资金占用率(ocr)越低。第二大股东在制衡第一大股东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模型3的回归结果验证了假设5,说明壕沟效应的存在,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50%时,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
模型4虽然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是系数为正,仍然是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的壕沟效应,这与预期是相反的。可见从总体上看,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50%时,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假设6不能成立。对这一结果的可能解释是,S1大于50%的样本中包含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而这两类公司的控股股东的行为是不同的。
模型5、模型6涉及的两个子样本是对模型4的S1大于50%样本的再分组,从结果看,民营组(D2=1;D1=0)和国有组(D2=1;D1=1)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模型5的系数为负数,支持了假设8,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1>50%时,体现的是协同效应,S1越大,资金占用率就越低。而模型6的系数是正的,说明S1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所以假设7是成立的,国有上市公司在S1>50%时体现的是壕沟效应。
由此,对模型4回归结果的进一步解释是,S1>50%的样本中国有上市公司(31家)的壕沟效应,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8家)的协同效应,发挥了更大权重的作用。导致在总体上体现了壕沟效应。
同时我们发现,模型5的调整R2是0.547,明显大于其它模型,一方面是S1在该模型的解释力强,说明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在持股比例超过50%后明显的侵占动机的消退;但是,另一方面的可能原因是样本量(8家)太少,所产生的异常。
关于其它模型的调整R2都较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上述模型表述的仅是股权结构对资金占用率的解释,而忽略了其它变量(非股权结构变量)对资金占用率的解释作用,因而得出的调整R2值比较小,但仍然能满足显著性水平的要求。
六、结论与启示
根据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和启示到少包括如下三点:
第一,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认为,民营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应成为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50%时,民营上市公司表现为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s),而国有上市公司表现为壕沟效应(Entrenchment Effects)。“政府主导的壕沟效应”和“控股股东人的壕沟效应”的存在,说明由于受到行政干预和初始委托人缺位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和有效的委托关系面临挑战。在股权分置改革与实现全流通后,应当引导和支持通过股权转让,减少国有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比重。
第三,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下时,持股比例越大,资金占用率越高。而通过股权制衡作用可以抑制资金占用。所以提高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或者由制度安排(如累积投票制)提高其它股东的制衡能力,有助于减少第一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注释:
① 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的含义来自深圳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2006年第2号“非经常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披露及报送要求(修订)”。
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是指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垫付的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费用和其他支出;代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偿还债务而支付的资金;有偿或无偿、直接或间接拆借给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的资金;为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承担担保责任而形成的债权;其他在没有商品和劳务对价情况下提供给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使用的资金等。
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指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前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附属企业是指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直接控制的企业。
② 按照国际惯例,除绝对国有的企业外,其他所有非国有(non-state-owned)的企业都属于民营经济范畴(private sector);另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及《东方企业家》等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界定标准也已变更为:非国有上市公司就可以被视为民营上市企业。
③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计算采用的是控股股东的概念,对存在关联方关系的股东持股进行加总。
参考文献:
[1] JohnsonSimon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Tunneli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22-27.
[2] 罗党论.大股东隧道挖掘与投资者保护力量-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多角度的实证证据[BD/OL].2005-06-24.fdms.fudan.省略/doctor/download/51.doc
[3]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4).
[4]陈国进,林辉王磊.公司治理、声誉机制和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6).
[5] La PortaRafael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1999,(54).
[6] GrossmanHart.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Econometrica,1983,(51).
[7] ShleiferA.VishnyR..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1997,(52).
[8] 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2).
[9] 同济大学―上海证券(联合)课题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研究.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四期课题报告[R].2002.
[10] WangKunTJ Wong.ChangeofLargeShareholdersandPerformanceImprovement IsitRealImprovementorAccountingManipulation. HKUST WorkingPaper,2003.
[11] Jensen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12]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12).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资金配置;资金使用效率
什么是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内容,是企业对生产产品的资产构成进行控制,资产管理包括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指企业资金配置、使用效率、安全监管三个方面管理,这里就谈一下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管理。
1 企业资金配置的管理
企业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由此我们会想到资源安全性、可用性、效率性,发挥资源效率的关键所在,就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企业资金配置管理存在三个方面问题:1)企业资金资源目前占用哪几个方面2)企业现有的资金资源配置是否合理3)如何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等。
1)企业资金资源一般分散占用在企业厂房、设备、原料、成品、应收账款等各个方面。因此,要管好企业资金,首先要知道企业哪些方面占用了资金,占用的比例是多少。那么企业资金占用体现在哪里呢,一般人都会说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占用的比例,从企业的会计报表中看的很清楚。但由于报表中的数据采用的会计假计、记账原则、主管人员风险偏好、经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等原因,造成了很多假象,很难真实反映企业资金的实际占用情况。就拿固定资产占用来说,可能存在闲置资产、低效资产和无效资产;应收账款存在呆坏账;仓库中或许有未处理的物品等等。所以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了解真实情况才能管理好企业资金资源,首先要把这些影响剔除掉再分析各项目占用资金,还源其本色,才能为改善其配置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资金配置合理性不好把握,因为资金占用没有确切标准。既然企业各部分资产应占多少资金,各项资产间的比例应为多少没有标准,又怎样界定出合理性呢?只能用比较的办法,运用效率进行对比,与企业历史数据、同类企业数据进行比较,资金运用效率提高了,资金配置就趋于合理了,资金运用效率降低了,配置就出问题了。因此合理配置企业资金资源,就是在不断的调整资金资源配置中,不断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资金运用效率越来越好,资源配置也就趋于合理了。
3)企业的资金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配置资源,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是资金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资金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否需要完善,要分析和评价,只有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改善资源配置。企业资金配置应在关键环节上下手,着力解决资源不匹配问题,应与企业目标、企业增值链、企业薄弱环节等结合起来,把资金运用效益、效率作为导向,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将有限资金投入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加强预算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和资金投资方向管理等。
2 资金使用效率管理
资金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资源,只是把他作为一个管理资金的手段,企业资金管理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要创造更好的效益就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要降低资金用量,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单位资金的获利能力,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它不但是减少资金用量,而是直接增加效益,一增一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就能得到倍增。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可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改善采购链管理、加强生产管理、压缩三项费用支出等手段,来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之目的。
2)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库存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因为库存产品本身占用大量的资金,而且,因为库存商品还要承担储存费用,也可能还存在降价风险,所以压缩这部分资金占用为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零库存只是我们存货管理的一种理想,一般企业难以实现,但是,企业应以达到零库存为最高目标,不断完善存货管理。
3)加速结算,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呆账坏账发生率。有销售就有赊欠,有赊欠就产生应收账款,企业应尽快收取应收账款,减少赊欠,提高资金到账率,降低资金占有率。由于我国目前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企业不讲信誉,赖账不还,这样致使销售方无法收回销售款造成呆账。所以应加速结算,及时收回欠款,降低呆账发生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自愿审计 冲突 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治理
一、引言
中国证监会1993年要求上市公司开始编制中期财务报告,2001年11月2号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编制进入了规范化阶段。根据2012年最新法规的要求,除以下情形:(1)拟在下半年进行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者弥补亏损;(2)中国证监会或者本所认为应当进行审计的其他情形,公司半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经过审计。
现今各国证券市场都要求对上市公司的年报实施强制性审计,我们无法从实施强制性审计的市场中辨别影响自愿性审计需求的因素。但是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对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存在强制审计和自愿审计两种类型的审计安排,这为我们探讨影响选择自愿审计的动因提供了契机。
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冲突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冲突。Ettredge et al(1994)的研究从美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复核角度补充了管理层持股数比例的影响,其研究结论显示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的公司,越可能购买中期财务报告复核(保证程度稍低于审计的一种鉴证服务)。Carey et al(2000)也发现在没有强制审计要求的环境下,澳大利亚家族企业会随着管理层和董事会中非家族成员的增多而增大对自愿审计的需求。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因此存在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Haw et al (2005)认为上市公司自愿审计需求与非流通股比例负相关,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理论。曾颖、叶康涛(2005)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外部审计需求成倒U型曲线关系,在不同的比例区间表现为“激励效应”和“壕沟效应”。周中胜、陈汉文(2006)主要考察外部审计能否抑制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当大股东占用较多公司资金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就会越高(周中胜,2006)。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越没有动机聘请高质量的审计需求。
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初衷便是为了减少公司运营过程中因冲突导致的交易成本,因此很多文献也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对自愿性审计需求的影响。李文红(2005)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以及具有两职合一现象的公司,其自愿信息披露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但是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会显著提高公司的自愿信息披露水平。杜兴强和周泽将(2007)认为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公司并没有增加其中报审计的意愿。张天舒、黄俊(2010)则主要从董事会人数来研究其对中报审计的影响。他们认为随着董事会人数的增加,公司的治理效率会提高,但是当人数超过一定限度时,由于董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困难导致治理效率的下降,更加不会进行中报审计。结论表明董事会人数与自愿中报审计存在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
为什么会有少量公司自愿选择中报审计?与未接受审计的公司比较,这类自愿选择中报审计的公司在冲突程度和公司治理水平上有何特征?同时独立董事作为一项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自2001年推出以来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如果该制度真正发挥了其监督和制约作用,那么,它能否影响公司对中报自愿审计的选择?这些都是亟待验证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自愿中报审计的现象,以理论为基础,研究上市公司中报自愿审计与公司冲突以及公司治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Jensen和Meckling(1976)将成本归纳为委托人的监督成本、成本的保证成本以及剩余损失。一般来说,管理当局持股比例较低时,机会主义行为越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越大,因此股东会督促管理层接受外部的审计。当管理当局持股比例较高时,其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是一致的,能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不需要引入外部审计来进行监督。Ettredge et al(1994)以美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高管持股比例越低的公司越可能自愿购买中期财务报告复核服务。本文基于中国数据,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公司自愿接受中报审计的可能性越大。
我国上市公司的冲突更多的是来自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Shleifer 和 Vishny(1997)通过一项调查认为,虽然股权集中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安排,在解决问题方面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前提条件是具有一个良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法律环境。否则,控股股东也会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侵占小股东的利益,从而产生另一种问题。La Porta et al (1998)指出,在大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保护之间是负相关的,小股东无法很好的保护自身的利益。公司的问题就是如何限制控股股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资金占用被许多学者用来反映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当大股东占用较多公司资金时,为了不被外部审计师发现,公司自愿接受中报审计的概率就会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大股东资金占用越多,公司自愿中报审计的可能性越低。
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从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到独立董事人数和比例的规定,以及对于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职责以及工作背景的规定,各项政策逐渐赋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越来越多的权力,但同时也使得他们肩负更大的义务。
杜兴强和周泽将(2007)得出的结论是独立董事比例与自愿中报审计之间不具有显著关系,他们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设立独立董事也只是为了满足法规的要求,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但是我们认为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公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真执行了监管要求,独立董事也发挥了他们的监督机制,保护了股东的利益,督促公司进行中报审计。因此,当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时,更会督促管理层聘请外部审计以减少机会主义从而解除自身的受托责任。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独立董事比例越大,自愿中报审计的可能性越大。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深、沪两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公布的半年度报告作为样本,并根据沪深两市上市规则中对强制性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剔除,具体剔除原则如下:(1)金融类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规定,金融类上市公司采取与其他行业不同的会计准则,并且其在治理结构、数据处理上与一般公司存在较大差异,不具有可比性;(2)拟在下半年进行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股本或弥补亏损的公司(接受强制性审计的公司);(3)数据缺失以及无法获取的上市公司。
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与公司治理及公司财务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上市公司的半年度财务报告主要通过巨潮资讯网手工搜集,是否有利润分配和公积金转增资本,主要通过查阅半年度报告获得。
(三)模型与变量
基于研究假设中提到的相关变量,本文拟构建如下模型,并运用Probit回归对假设进行验证:
Audit=β0+β1Occupy+β2Independent+β3Management +β4Same +β5Growth+β6Ratio+β7Foreign+ε
其中,Audit是被解释变量,也是一个虚拟变量,若企业自愿接受中报审计,则取值为1,否则为0。Occupy、Independent 和 Management是解释变量,其余变量为控制变量,主要是参照相关已有文献,变量定义见表1。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接受中报审计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比例较低,可见我国在自愿信息披露制度方面还有待完善,上市公司也应提高自身自愿信息披露的意愿,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自愿接受审计的比例偏低,平均值仅为0.0312,可见中报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作用有待加强。从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情况来看,其最大值达到0.9983,平均值为0.0203,可见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严重。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的平均值达到0.364,中位数为0.3333,这说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设置独立董事制度,并且符合独立董事的人数不少于董事会人数的1/3的要求。管理层平均持股比例为0.1004,中位数0.0001,持股比例较低。在股权制衡方面,第二至第五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比平均值为0.6187,中位数为0.4480,可见第二至第五大股东相对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难以对第一大股东实施有效监督。从上市公司发行外资股来看,平均值为0.0641,中位数接近于0,比例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发行外资股需要受到较严格的监管,而且发行成本较大。
(二)回归分析
杜兴强(2007)考虑了自愿中报审计模型中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了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本文借鉴其研究方法,认为大股东资金占用可能存在内生性,将公司规模作为工具变量。当公司规模较大时,大股东越有动机和机会侵占公司资金。
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的卡方值为29.28,P值为0.0001,说明模型的总体结果是显著的,R2值为1.77%,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度不是很大。同时从变量各自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来看,只有独立董事比例和管理当局持股比例具有显著性,并且与预期相一致。大股东资金占用与自愿中报审计正相关,与假设不符,也不具有显著性。
根据以前学者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大股东资金占用存在内生性。当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减弱公司进行中期报告审计的意愿;同时当公司不进行中报审计时,又会进一步加剧股东的资金占用情况。因此本文借鉴工具变量,再次进行Probit回归,工具变量采用公司规模,两阶段回归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6反映了考虑了内生性之后的公司自愿审计与管理层持股、大股东资金占用、独立董事比例之间的关系。从表6可以看出:(1)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自愿中报审计负相关,且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支持假设1。可见,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越多时,其与公司整体利益就越加一致,机会主义动机会越小,因此公司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的概率也会下降,同时也可以减少部分的审计成本。(2)大股东资金占用与自愿中报审计负相关,且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支持假设2。在引入工具变量之后,大股东资金占用与自愿中报审计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随着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增加,上市公司接受中报审计的意愿会大大降低,因为审计作为一种外部鉴证机制,会限制股东的资金占用,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3)独立董事比例与自愿中报审计正相关,且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支持假设3。可见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增强了公司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的意愿,真正意义上实现减少冲突的目的,保持自身独立性,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公司自愿审计的动机和公司治理特征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冲突越小,公司自愿审计的意愿较低。大股东资金占用越多,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越大,也会降低公司的自愿审计意愿。同时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自愿审计之间正相关,可见独立董事发挥了其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减少了冲突。J
参考文献:
1.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63-70.
2.周中胜,陈汉文.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J].审计研究,2006,(3):73-81.
3.周中胜,陈俊.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J].财贸研究,2006,(03):128-135.
4.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5.杜兴强,周泽将.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公司治理动因――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2):53-60.
6.张天舒,黄俊.公司自愿审计行为的考察:原因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10,(2):147-160.
7.杜兴强,于竹丽,周泽将.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初步经验证据――基于管理当局持股和第一大股东视角[J].当代财经,2007,(7):108-112.
作者简介:
关键词:资金占用;增发融资成本;中小股东
一、 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Berle和Means(1932)以及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内部问题的最终根源,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引发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的冲突。这一推论得到了诸多支持。Johnson等(2000)认为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后果,并导致了东南亚金融危机。Bae等(2002)发现韩国企业集团的并购行为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Cheung等(2006)则发现市场会对公司的关联交易存在负面的反应。李增泉等(2005)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同样发现企业并购行为中中小股东往往受到侵害。Liu和Lu(2007)发现上市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而争取再融资机会,然而再融资之后其投资效率却是降低的。Aharony等(2010)则发现大股东会通过关联交易帮助公司在IPO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股价,而后再通过资金占用收回成本并获得更高收益。而Jiang等(2010)则较为全面地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他们发现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越高,其未来被ST的可能性越大。此外,Wang和Xiao(2011)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管理层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越多,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这暗示了资金占用同样可能损害管理层的利益。
从上述文献不难看出,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包括广义的“掏空”行为)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潜在的中小投资者会更不愿意对这类的公司进行投资。而投资银行在为公司配股承销时会预期投资者的行为,估算承销难易程度,从而调整收取的承销费用(薛爽、杨静,2006)。由于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更不受投资者欢迎,那么投资银行在承销此类公司无疑会面临更多的营销成本,以及承担更多的销售风险。作为这些成本和风险的补偿,投资银行将要求更高的回报。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就是面临更高的再融资成本。根据这一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其他条件相同,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其增发再融资成本越高。
二、 样本选择、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1. 样本选取。
本文初始的研究样本为1999年~2010年成功进行增发的上市公司。根据以往文献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上市不满两年的观测;(2)剔除金融行业公司观测;(3)剔除数据缺失的观测,最终得到515个观测。文章使用的数据来自CSMAR数据系统,数据处理使用SAS系统。
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为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我们设置模型(1):
Logzffee=a0+a1Tun+a2Logzfsum+a3Size+a4Roa+a5Lev+a6Age+a7Sh+a8Soe+a9Index+ε(1)
我们定义增发费用的自然对数(Logzffee)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参考Jiang等(2010)和Wang和Xiao(2011)等文献,采用三种方法定义资金占用(Tun):Tun1,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之和的自然对数;Tun2,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之和的自然对数;Tun3,为其他应收款的自然对数。控制变量,Logzfsum为增发金额,取增发金额的自然对数。Size 为公司规模,取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Roa为公司业绩,取公司净利润除以公司资产总额。Lev 为公司财务杠杆,取公司负债总额除以公司资产总额。Age为公司的上市年限。Sh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Soe为公司的产权性质,虚拟变量,国有上市公司取1,否则取0。Index为樊纲等(2010)中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指数。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的Winsorize调整。
3. 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
表1显示了本文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增发费用的均值为16.77(约2 600万)。大股东资金的占用情况比较严重,Tun1、Tun2、Tun3的均值分别为20.21(约13亿)、20.05(约11亿)、17.52(约1.4亿)。公司Roa的均值为0.048 4。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值为46.79%。国有上市公司观测占60.82%。
我们对本文研究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矩阵显示,再融资费用(Logzffee)、资金占用(Tun1、Tun2 、Tun3)显著正相关。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而需要进一步地回归分析排除公司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性检验还显示控制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
三、 多元回归分析
1. 资金占用金额与再融资成本。
我们对模型(1)进行回归,回归根据Petersen(2009)按照公司进行Cluster回归,并且报告调整异方差Robust t值,结果如表2。表2显示资金占用(Tun)三种定义方法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第(1)列、第(2)列分别在1%、5%水平下显著。即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其增发再融资成本越高,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控制变量中,Logzfsum的系数显著为负,即增发金额越高其增发费用越低,这是规模效应的一种体现。Lev的系数显著为正,公司的财务杠杆越高,往往公司的风险较高,因此投资者需要更高的补偿。Age的系数显著为负,公司上市年限越高,资本市场对该公司的了解越多,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因而融资费用较低。此外,国有上市公司(Soe)的融资成本更高。
2. 资金占用与否与再融资成本。
以往的一些文献(李增泉等,2004;黄志忠,2006)认为净资金占用的概念更为合理,为此我们检验净资金占用与否对再融资成本的影响。Dum_Tun1,虚拟变量,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之和高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之和则取1,否则取0;Dum_Tun2,虚拟变量,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之和高于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之和则取1,否则取0;Dum_Tun3,虚拟变量,若其他应收款高于其他应付款则取1,否则取0。表3显示资金占用与否(Dum_Tun)三种定义方法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第(1)列、第(2)列分别在5%、10%水平下显著。即相对于大股东资金输送,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公司其增发再融资成本越高,又一次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3. 稳健性测试。
我们对前述发现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测试:(1)使用前一期的资金占用;(2)按样本年限随机分为两段;(3)使用Roe代替Roa;(4)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的二次项,这些测试均不改变之前发现。
四、 研究结论与局限
大股东资金占用是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了解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后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先决步骤。为此本文关注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增发再融资成本的影响。使用1999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数据,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会影响其增发费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其增发费用越高。这一结果显示了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负面后果。
当然,本文还有诸多不足。第一,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有多种方式,除资金占用外,还有关联交易等诸多方式,但本文未一一检验。第二,其他应收款中可能有一部分来自实际的交易,并非资金的侵占,但我们并未排除。第三,我们仅检验了资金占用对增发费用的影响,并未检验对配股费用,银行借款费用等影响。这三个方面是本文目前的局限,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樊刚, 王小鲁, 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9).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 黄志忠. 股权比例、大股东“掏空”策略与全流通. 南开管理评论,2006:58-65.
3. 李增泉, 孙铮, 王志伟.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4,(12):3-13.
4. 李增泉, 余谦, 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1):95-105.
5. 薛爽, 杨静. 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使用效率及其对股权再融资成本的影响.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6,(8):50-75.
6. Aharony, J., J. Wang, and H. Yuan. Tunneling as an Incentive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the IPO Process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0, 29 (1):1-26.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届“博士生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国际化会计学博士生项目(IAPHD)”资助。
关键词:企业资金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流动资金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一)流动资金管理的意义
管理好用好流动资金是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一项重要要求,它对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管好用好流动资金,就能够缩短流动资金的周转时间,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而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则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每个企业所需流动资金多少,在一定的销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周转越快,所需资金就越少;反之,所需资金就越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可以节约流动资金。由于加速流动资金周围转而形成的节约,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节约和相对节约。
企业由于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可以在生产和销售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并且从周转中腾出一部分流动资金。这种从周转中腾出一部分流动资金的情况,称为流动资金的绝对节约。从周转中腾出的资金数额就是绝对的节约额。
另外,企业加速流动资金周转,还能够以原有的流动资金数量来完成更多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做到多增产少增资,甚至增产不增资。这时企业虽然未从周转中腾出流动资金,但是减少了需要增加的流动资金数量。这种相对减少流动资金需要量的情况,称为流动资金的相对节约。相对减少流动资金需要的数额就是相对节约额。总之,节约流动资金有利于企业以现有的流动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增产少增资或增产不增资。
2、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流动资金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资金的占用情况反映着物资的使用情况。哪个部门工作上有问题,呆滞积压就会在哪里发生,资金占用就会在哪里上升。例如,财务部门结算办理不及时,就不能按计划取得货币资金等。加强流动资金管理,从提高利用流动资金效果的角度,对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节约使用流动资金的要求,就可以促使企业在销等环节上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二)流动资金管理的要求
1、既要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又要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凡是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各职能部门的合理需要,应该千方百计地保证予以满足,并积极协助解决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
增产与节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流动资金管理中,既要保证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又要节约、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这两方面要统一起来。必须正确处理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和节约 、合理使用资金二者之间的关系。
2、管理资金的要管资产,管资产的要管资金,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
流动资产是流动资金赖以存在的物质形态。财务部门要管好流动资金,必须深入生产、深入群众,关心流动资产的管理。只有各项流动资产安全完整,使用合理,流动资金才能完整无缺,占用减少,效益提高。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还必须促使管理流动资产、使用流动资产的部门树立经济核算思想,提高经济效益观念,关心流动资金管理。为此,流动资金的管理,必须在实行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同时,实行分口分级管理,建立有关部门管理的责任制度。
3、保证资金使用和物资活动相结合,坚持钱货两清,遵守结算纪律
在流动资金管理工作中,必须把资金使用同物资运用结合起来,做到钱出来、货进来,货出去、钱进来,坚持钱货两清的原则。
4、流动资金只能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和其他开支。
二、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混乱
目前,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专业公司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三是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多数企业的资金管理只限于对资金的事后核算,只对企业资金已发生过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与监督,没有对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管理进行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与事后核算等内部控制,使得企业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三)资金管理意识不强
企业领导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强,缺乏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没有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与和财务分析方法,导致企业资金周围困难,资金管理混乱,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缺乏科学性。
(四)资金风险管理不足,引发严重财务风险
当前形势下,企业系统和非系统风险较大。而有些企业对资金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账户管理混乱,资金调拨不按流程和权限办理,造成企业资金的损失;违规对外担保或连环担保,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导致企业深陷担保诉讼泥潭。
三、解决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结算中心制度,集中资金,统一调度
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调度资金,应根据事业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保证满足计划内各项正常支出的需求,并要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资金用活用好。
(二)增强资金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将资金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形成企业上下共同关注资金管理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必须在明白资金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设立资金预算小组,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共同组成,责任到人。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前分析、事中监督与事后核算的原则,进行科学、准确的现金预算。同时各级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分析预算差异的原因,根据未来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指标,保持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三)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有的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与监督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健全了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与监督,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四)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做到开发一块,运用一块,见效一块,逐步实现本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五)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目前我们局一体化改革工作还停留在市县财务一体化的阶段,没有达到和业务一体化的结合程度,体现不出一体化的最大优势。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六)灵活运用筹资手段,筹措必要现金
企业在经营中难免会出现现金短缺。企业若能灵活运用各种短期融资手段,筹措到必要的现金,就能稳渡“难关”。这包括变卖短期投资,出售闲置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在融资时,经营者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各种融资手段进行比较,积机寻求资金成本最低的方式。
1.货币资金的管理
国企业尤其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仍停留核算初级阶段。对货币资金缺乏统筹安排和资金使用计划及预算制度。许多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并不考虑资金占用情况和占用成本。对资金的管理没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关财务制度制约,造成企业资金短缺、钱不够用,或有一些闲置资金但对外投资盲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和整体财务管理目标不统一,影响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2.库存管理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企业在发展危机中遇到的困难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库存积压,二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可见在企业中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而在我们现在大部分企业中往往重钱不重物,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对库存货物或商品的管理却有一些忽视。认为货物或商品卖不出去是销售人员的问题,对库存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当库存出现积压时没有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造成大量的库存资金占用,滞销的存货无法消化,畅销的存货进不来或因资金短缺无法正常生产。
3.应收账款信用管理
大部分企业重视货物或产品的销售,却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对客户缺少信用管理,造成企业的销售规模逐年递增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呆账、坏账。企业资金紧张但账面上大量的应收账款却无法得到及时回收。可见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是企业资金周转中重要的一环,如不能妥善管理,将会使企业自身陷入困镜。
4.企业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
企业除流动资产还存在一定的非流动资产。企业资金有限,非流动资产资金占用过多势必会影响流动资产的配置,影响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储备。
二、拓宽企业资金渠道的建议
我们的企业在发展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资金紧张的问题,更广泛的资金来源无疑会更好的保障企业的发展,分析拓宽企业资金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金融机构和信贷机构贷款
这是目前我们企业中普遍采用的筹资渠道。因为金融机构或信贷机构资金营利性和安全性,对企业的资信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有过贷款的企业都知道,金融机构或信贷机构均会要求我们提供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来查看企业是否满足相应的资信要求和偿还能力。虽然是最普遍的筹资渠道,但仍有不少的企业不能通过金融机构或信贷机构的资信考查贷不到款。
2.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为金融租赁公司购买设备,出租给企业,由企业支付租金。企业享有设备使用权,所有权归融资租赁公司,到租赁期限到期,企业可以决定归还设备或购买该设备。这种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了企业特别是资信评级较低的企业获取设备难的问题,使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也得到发展机会,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
3.发行股票
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企业发行股票需要有一定的股本,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各个投资者,但同时也要将收益与投资者共享,即股东有权按持有股票比例取得相应利润。
4.向企业员工分配股权
企业除了通过交易所上市向投资者筹集资金,还可以向本企业员工配置一部分股权。员工持股一般占的比例较小,员工通过购买企业的股票拥有企业一部分产权,属于长期激励计划,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扩大资金来源的一种渠道,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方法。
5.与成功的企业的合并
成功的企业合并,不仅可以解决资金困难的难题,还会带来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能加快推动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6.变更供应商合作方式
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购销、代销、联营。常用的方式为前两种。前者是按照供货额结款,后者是按销售额结款。两者对比前者一般对额度及还款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后者占用资金更少一些。企业可以通过和供应商协商,变更合作方式,先销售后结算,减少资金占用。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酌情选择筹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扩大企业发展。
三、总结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金管理;资金计划
根据2011年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约有1100万家,个体户约3600万家,两者将近5000万家,且近两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连续扩张,保持7%-8%的增长率,因此截止目前保守估计也要有5600万家左右。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数量上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8%以上,新增就业贡献约85%,新产品贡献约75%,发明专利贡献约65%,GDP贡献约60%,税收贡献约50%;同时有些地区中小企业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和自己发展战略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方兴未艾便走向破产,实在令人对那些曾经满怀理想刚刚起航便被商海吞没的创业者感到惋惜。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资金实力弱、财务信息化程度低的特点,特别是现阶段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融资困难也严重影响了其资金周转。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以最低成本获取资金的最大效益十分必要。现笔者根据自己近10年的资金管理工作经验,结合案例,阐述自身关于提升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水平能力的体会,以期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借助资金全面预算手段,实行资金年、月甚至周度资金计划管理
中小企业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就离不开预算管理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在年度开始前就应要求各业务部门结合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上报本部门经主管领导审批的年度用款计划,财务部门将企业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汇总纳入资金管理预算,同时要对年度资金计划进行分解,管理资源和财务基础好一点的企业,可以进行周计划分解。现以甲公司为例进行阐述:
甲公司是一家中型民营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道路沥青,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下设销售部、采购工程部、综合办公劳资部、财务部和生产车间。20*3年11月,开始组织上报20*4年度预算和资金计划。销售部预计全年销售10万吨沥青,负责编报销售费用相关预算及年度资金计划;采购技术工程部负责编报原料油等物资的采购,包括电、煤等和固定资产投资支出预算及年度资金计划;各部门上报给财务部门经主管领导签字的年度资金计划(如下图表所示):
各部门上报年度资金计划表(以销售部和采购技术工程部为例):
经过这样一个环节,甲公司20*4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就已成型,在公司决策层批准后,预算年度里各个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此资金计划,没有计划和超额计划的资金支出不予付款,特殊情况确需调整追加计划的,要按预算调整程序逐级审批进行。
年度计划下达后,在20*3年的12月25号左右,财务部门要求各业务部门上报20*4年一月份资金计划,汇总形成公司月度资金收支计划,方法同年度计划。如果甲公司管理基础好,还可要求各部门将资金收支计划分解到每个自然周,在月资金计划实际执行的月份每周四,将下一周资金收支计划报送给财务部门汇总成周资金收入和支出两张计划表,4周资金支出计划合计控制在1个月的总资金计划内。以后月份类推,全年12个月的支出计划数额合计控制在年度资金支出计划内。这有利于甲公司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及时掌握企业资金链情况,为公司融资、投资、运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制定适当资金业绩评价办法、落实资金计划管理的目标
资金计划管理体系建立后,要想使之有效运转,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成效,必须制订与之配套的考核评价机制,以维护资金计划的严肃性和其成为决策依据的可靠性。
仍以甲公司为例,甲公司制定了《公司资金管理考核办法》,对资金计划执行评价方面规定如下:公司管理层授权财务部门,按月对业务部门当月上报的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量化排名,排名第一的当月奖励500元,年度终了另行奖励年度排名第一部门;月排名倒数第一的,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月排名倒数第一,扣罚该部门年终奖励500元,连续3个月排名倒数第一,扣罚加倍,以此类推。销售部考核评价为资金收入和支出执行情况及日常资金管理情况;其他业务部门只考核资金支出执行和日常资金管理情况,如下图表:
评价具体标准如下:
(1)销售部门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考核,满分为60分,最低得分为0分。计算公式为:该项目得分=权值(60分)×(1-当月实际付款金额与月计划支出上报数之差的绝对值/月计划支出上报数)
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考核满分为20分,最低得分为0分。计算公式为:该项目得分=权值(20分)×(1-当月实际收款金额与月收入计划上报数之差的绝对值/月收入计划上报数)
(2)其他业务部门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考核,满分为80分,最低得分为0分。计算公式为:该项目得分=权值(80分)×(1-当月实际付款金额与月计划支出上报数之差的绝对值/月计划支出上报数)
(3)资金日常管理工作综合考评分值为20分,由财务部从各部门在资金管理资金计划上报及时性,付款手续履行的完整性,付款信息的正确性等多方面综合打分。
(4)超计划用款实行扣分制,不占权数。发生超计划用款的部门,单笔5万元以下扣1分,单笔5万~10万元扣2分,单笔10万元以上的扣3分。
三、中小企业对内要关注分析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外要选择性价比高的商业银行为自己服务
资金是有成本的,如何用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低的资金成本去实现资金的最大的使用效益,是集团型大企业关注的财务管理核心问题之一,中小企业为了以后逐步的发展壮大,至少每季度要对资金的占用情况和资金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减少资金沉淀和资金成本,强化现金流管理,积累管理经验。
20*4年4月初,甲公司管理层责成财务部门对第一季度资金运行情况进行专项分析。财务部门围绕财务费用的变化,分资金占用和利率两个因素,分析本年实际数值与去年同期数值及与预算指标的差异。结合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重点关注资金占用的影响变化,如存货周转情况,应收、预付账款的平均占用情况,应付、预收账款等筹资浮游量利用情况,非流动资产增加占用情况,盈利状况导致自有资金变化情等,进而准确把握资金成本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总结一季度资金计划完成情况,为下一季度资金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中小企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听信商业银行找你开户拉业务时的承诺,避免多银行开立账户或同一银行开立多个结算账户,分散企业资金管理的精力,影响与银行建立长期互惠的伙伴关系,如确因办理结算的需要,就开立两个账户,一个主要负责收款业务,一个负责付款业务。最好是选择一家服务好、网点多、交通便利、打算长期与之合作的商业银行,有利于日后融资时取得更低的资金成本,或企业壮大后,形成采用更高端的资金管理模式的合作伙伴。
总之,无论是“资金血液”论、还是“现金为王”论,中小企业只有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资金管理方法,综合运用资金计划管理并落实评价考核机制,善于分析资金占用和成本变化,并根据企业具体发展进程不断完善调整,同时有战略地选择合作银行,才能将资金做到动态平衡、有序高效、分而不散、聚而不死,使其切实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内驱力及原动力,促使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购进存货、销售存货以及生产领用存货,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为了紧密把握存货的控制实质,我们放在一起进行介绍。企业存货不仅关系到当期损益的会计核算,并且涉及到前后各期会计利润,并影响到组织中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等各项指标。因此,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者,要把主要精力纳入存货核算的审查和监控,将直接影响存货的控制因素作为审查的重点。该方法直接关系到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与控制效果。
审查业务循环的实质,关键要先审查有关的内部控制。因为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结构,是决定企业工作能力与工作成效的基本点和关键点。有效的工作,应当是井然有序、策划周密,并且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控制或管理得严丝合缝。应当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
对存货循环进行的内部监督与控制,要求监督者对存货管理中的权责分离制度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价,对存货实物保管体制进行考核,对实物收发程序进行穿行测试,对实物盘点制度进行实质性审查。
1.监督与控制者审查的存货战略内容,包括存货实际储存情况与测试出的最优储备量之间的差距,包括经济订货批量与消耗存货实际数据对比偏差,包括最低储备量与实际生产消耗需求之间的差距,包括存货资金合理运用效果,以及运用比重情况(储备资金占用、在产品资金占用、产成品资金占用)进行审计和测试。
2.应当对存货收发制度进行的审查,包括对仓储部门的机构设置情况、工作效率、管理存货措施有效性、验收存货制度的完善性、入库手续的完备性、委托加工业务的核算信息准确性、产成品完工入库的文件资料进行审计和评价。还要对存货发出及领用情况进行审查与监督;审查限额发料制度、发放依据、质量标准、发放数量、及时性等内容。
3.对存货保管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要求监督者对控制系统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对保管方法的适当性进行评价,对保管工作流程的实效进行测试,对实际盘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测试。
4.对存货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包括对存货资金的利用效果进行审计,利用各种存货周转率、存货平均收益情况、存货与生产成本比重等进行分析。还包括对原材料节约效率指标进行的审计和评价、存货全行业比较分析等。
四、固定资产循环的监督与控制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生产能力的体现,也是成本费用的实际比重的大部分;内部审计师对其进行审计和评价,关系到当期损益与会计利润指标的可靠及完整。
关键词: 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流动资金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各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者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 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的存货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材料领用记录中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能显现其弊端。比如,甲、乙两个工号同时开工,月末核算记录中显示的是乙工号的材料消耗极少甚至为零,而甲工号的材料消耗多出一大块;原辅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原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已经结转了成本;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记录减少甚至出现红字余额。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还会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三)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 减少进货量, 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五)管理制度滞后,不能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接轨
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在每年一次的清产核资中都要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但每年都是只上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没有处理结果,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相符
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相符。
(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ABC控制法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 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 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三)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首先,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作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其次,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同时对大宗原燃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暗箱操作,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
要想使存货管理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就要使企业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ERP软件。利用ERP软件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例如:为加快物流速度,海尔采取按订单生产的思路并对订单实行全信息化管理。海尔在从市场上获得订单后,通过订单信息管理系统同步到达产品部和物流,产品部同步生成生产订单,物流则同步生成采购和配送订单。这种模式保证海尔的采购和生产都是为了有价值的订单进行的,而不会出现采购或生产库存。通过上述管理,海尔的物流周期得到大大缩短,原材料只有不到 7 天的库存,成品 24 小时便发往全国的 42 个配送中心。海尔目前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26 万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呆滞物资降低了 90%,原材料库存周转天数从 30天以上降低到不到 10 天。这种物流的加速直接带来了资金流的加速,保证海尔在营运资金上的占用数量逐渐减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唐桂波,李建林.改进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00(6):59.
[2] 李爱华.试析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6):66-68.
【关键词】 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流动资金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各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者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 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的存货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材料领用记录中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能显现其弊端。比如,甲、乙两个工号同时开工,月末核算记录中显示的是乙工号的材料消耗极少甚至为零,而甲工号的材料消耗多出一大块;原辅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原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已经结转了成本;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记录减少甚至出现红字余额。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还会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三)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 减少进货量, 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五)管理制度滞后,不能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接轨
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在每年一次的清产核资中都要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但每年都是只上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没有处理结果,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相符
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相符。
(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ABC控制法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 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 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三)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首先,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作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其次,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同时对大宗原燃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暗箱操作,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
要想使存货管理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就要使企业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ERP软件。利用ERP软件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例如:为加快物流速度,海尔采取按订单生产的思路并对订单实行全信息化管理。海尔在从市场上获得订单后,通过订单信息管理系统同步到达产品部和物流,产品部同步生成生产订单,物流则同步生成采购和配送订单。这种模式保证海尔的采购和生产都是为了有价值的订单进行的,而不会出现采购或生产库存。通过上述管理,海尔的物流周期得到大大缩短,原材料只有不到 7 天的库存,成品 24 小时便发往全国的 42 个配送中心。海尔目前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26 万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呆滞物资降低了 90%,原材料库存周转天数从 30天以上降低到不到 10 天。这种物流的加速直接带来了资金流的加速,保证海尔在营运资金上的占用数量逐渐减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唐桂波,李建林.改进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00(6):59.
[2] 李爱华.试析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