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育创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十分重要。
“教学”一词包括“教”和“学”两个成份,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而忽略了“学”;只强调教师的主观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教书的目的是学生学有所成,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所以应该更注重学的效果,学的结果。应此,新课程中应该更突出学生的地位,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教学工作成功与否,我们总是听见在评价一堂课时,总是说引导的十分自然,问题提得恰如其分,而我们为何不反向来思考一下,教师的思路、引导十分清晰、准确,是否意味着全班几十人放弃自己各自的思路而屈从于教师一人的思路呢?以此看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教学观念,形成自由、活泼、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课堂氛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其次,中学语文中的创新教育要有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灌输器,学生是储存容器;教师在课堂上口干舌燥、照本宣科,而学生却是不知所云。教师提供时间+汗水、日光+灯光的学习方式,而学生早已厌倦枯燥的学习生活,这样就几乎抹煞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更期待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的实现必须要考虑这几点:(一),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一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二),是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点的重要了。(三),是否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更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四),是否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的拘囿。要引导学生大胆的从课内、课本知识走开去,在课内知识的骨架上增添课外知识丰富的血肉,让血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再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也成为创新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关键词:语文 改革 继承 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正和着时代的脚步前进。面对课改,语文课将如何变革?我们常说“破旧立新”,一个新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旧的理念完全背弃。今天的课程改革,虽然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但我们的教学在着力求新的同时,应将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与现代语文课堂相融合,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不断吸收新鲜养料,在继承中创新。具体方法和途径有:
一、既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忽略语文基础和语文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新的基本主线。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人才,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而“课程标准”系统提出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可见新课标依然是非常重视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叶圣陶指出:“如果青年学生没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可见,语文知识的运用对个人乃至对社会的作用不可低估。语文素养来自日常的积累,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如果学生错别字连篇,拼音句读不准,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抛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变革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但有些教师“矫枉过正”,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整个课堂就应全部交给学生,一味追求所谓的“新”课堂形式,满堂问,问题太多太杂;讨论热闹,效果甚微;不遵从事实,一味夸奖。教师退出了“主导”的角色,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就需要引导,引导学生要学些什么,怎么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对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等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既重视开展探究式学习,也不忽略传授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把探究式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而传授式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传承知识和技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可每节课都完全放弃传授式教学而搞探究式教学,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能“探”的“探”,不能“探”的不“探”。
四、既重视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也不忘仍要立足于课本
语文老师讲课时,眼光不能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把生活之水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山,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但教材编选的都是好文、美文、名文,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与名师大家对话,领略其中的哲理和意境,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趣。围绕课本这一圆点,描绘语文资源的圆面,给学生提供多而精的语文学习资源。
五、既重视多媒体的运用,也不放弃板书书写
多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使语文教学的许多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形象,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语文。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现在,能否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评价语文教师的一项指标。但板书还不能完全淡出课堂。面对思维活跃多变的课堂教学,而且灵感随时迸发的信息流程及智慧的闪光点需及时整理显示,课前预设好的课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板书则可以作为随机应变的补充手段,解决这一难题。
六、既有必要的跨学科渗透,也要牢记语文为本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进一步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但同时也要牢记,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而不是地理课、物理课,我们要学习和鉴赏的是“文学”的“美”,而不是“科学”的“理”。因此跨学科学习一定要从语文出发再回到语文,跨得出去收得回来,真正做到以语文为本。
唯物史观认为,没有继承,便没有发展和创造。“改”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弊病,“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惟有如此,“改”才有根基,“改”才出希望。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更新教育观念,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另一方面要正视学情、重视学情,求实务新,走出只追求形式的教学误区,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在实处,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语文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一)时时事事,培育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并且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只要涉及语言文字和中外文化现象与问题,涉及可创新的问题,都要去指点、揭示,不管是课内、课外,都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要启发并鼓励他们不满现状、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课本等。要相信科学,要敢于质疑、探讨、解惑、求实、求异、求新;要肯于见贤思齐,弃旧图新,探究发现,并有所创新。比如,对文言文中的注释要更留意,勇于推敲,发现不妥帖的要进一步探究,使之更确实妥帖。例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将“五短身材”注释为“指身躯和四肢都短小”就欠妥,许多词典也这么解释,其实,应指“四肢和脖子短”。
(二)适时适度,鼓励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逐渐强化、确定,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品质,即是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旦有所表现,教师要及时、恰当、适度地鼓励,特别在学生敢于咨询质疑表达不同意见、能够变换?角度或方法回答问题和描述想法时,或作业、练习出现意外答案而有独到见解时,只要合情合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有一点可取之处,也应适时适度地赞许、表扬、鼓励,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要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思人未必能”,“敢为天下先”,培养其冒险精神、进取精神,鼓励和培养他们喜欢质疑、挑战权威、超越自我、,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树立敢于幻想、奋发有为、踏实向前的精神,消除与世无争、无过无为的消极态度及处世观念。
(三)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思维经实践过程来表现的。这里所说的实践过程,是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在多阶段、多方面、多形式、多层面将多器官运用于整个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像教幼儿学步一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应从根本上培养、增强创新能力、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所谓多阶段是指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等各学段,而各学段还要分年级、学期等。正如“新课标”所定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各阶段的创新能力,既有衔接又有不同。所谓多方面主要是听、说、读、写和字、词、句、章等,都要有基本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要有实现的目标与体现的标准。所谓多层面,就是各项基本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都有表层、浅层、深层、自由层面的要求,而且各有实践操作的步骤与目标等。同时,要协调眼、耳、口、手、脚多器官以至整个身体各部器官,运用多种方法使其综合运用。
(四)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情感
创新是激烈的智力活动,更是强烈的感情活动。智力是创新的基础,感情则是创新的动力。智力只有在感情的推动下,通过能力在践中作用,有所表现,做出成绩,体现价值。古今中外,大凡有杰出创新才能的人,无不在远大理想、坚强信念、崇高精神、高尚情操、强烈情感的推动和作用下而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可以说,没有强烈而崇高的感情动力,就没有创新。然而,强烈而崇高的创新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孕育和激发,需要有“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需要激活创新灵感和保障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
因此,教育者要利用或争取社会所营造的、有利于创新、鼓励创新的风气及支持力量,特别要努力创设和利用校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创设尊重独创、鼓励创新、奖励创造的风尚及其管理保障机制,以及允许失败、正视失败,肯定失败有益,保护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的群体心态与合谐氛围。还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家庭联系并结合起来,促其提供和营造适宜的家庭条件和氛围。
一、语文教学的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尽人意,不仅仅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教师、学生、家长、现行的高考体制和教学改革都从某些方面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1.只认《考纲》不认《教纲》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针对教材提供的教学主线,教师的教授内容应该以教学大纲为准。但是,高中教学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区别就在于高中是为了高考,高考又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往往不以教学大纲为准进行教学,而是以《考试大纲》为准进行教学。可以说,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都是围绕《考试大纲》展开的。《考纲》考什么,教师教什么,重点考的内容无数次在重复,不考的干脆跳过。定期进行的教研活动也是以《考纲》为中心展开,分析考点、热点、考试动向,教师交流的主题也是怎样深入挖掘考纲内容。专家对《考纲》的分析,也是异常火爆。这种以《考试大纲》代替《教学大纲》的做法,严重影响并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2.参考资料反客为主
语文教师把复习资料的内容移植到教学之中,或补充、诠释教材,或取代教材,不是广泛深入地挖掘教材内涵,与文本对话,讲自己的剖析,而是津津乐道地讲资料,当资料编者的传声筒,唯资料是尊。考试不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命题,而是找资料搞剪辑组合。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推介和要求购资料、读资料、做资料上的题。教师和教研组常常用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比较资料与高考的吻合度以便更好地选用。这种以资料取代教材的倾向严重限制了师生的教与学,严重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增效。教学资料是对教材局部的解读,况且编资料者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认知角度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博大精深的教材,再好的资料也难以穷尽其意。资料的有限性与教材的无限性的矛盾很难化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教材为本,再辅以适当的资料,才能真正实现锦上添花的语文教学目标。
3.注重分数,忽视素质教育
以考试分值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标尺,并以高校录取分数线佐之,认为考试分值等于语文素质。于是,教师把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聚焦在如何提高考试分值上,考试易得分的就重点讲,像诗歌鉴赏和写作得高分或低分可能性都不大的就略讲。写作文则把重点放在强调字迹工整,开头结尾尽力写好上,即唯分数是图。而学生则精心挑选易得高分点,如背范文,做资料上的模拟题以应试等,功夫不花在练内功强素质上,而花在如何巧妙应试之上以求立竿见影。这种以分值取代素质的倾向,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制约了语文教学效果。
二、适应时展,创新语文教育
1.切忌为了高考教学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育展开,教育的核心仍然是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中语文教学虽然是为了高考取得好的成绩,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现代文、古诗词,通过对语文课本的研读,我们可以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所以说,高中的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回归教学大纲,也可以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结合。在高一高二进行课本教学的时候以教学大纲为主,主要向学生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大部分高考重点还是来自课本,只有通过对课本的研读,才能慢慢掌握语文技巧。可以在教学的同时,慢慢将《考试大纲》渗透在教学中。从进入高三开始,再以《考试大纲》为主,冲刺高考,复习重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高一高二充分品读中国的经典文化,高三一鼓作气,冲刺高考。如果从高一就开始针对高考进行学习,学生会产生疲乏状态。
2.以教材为中心
任何形式的资料书和辅导书,其实都是以教材为中心编写的,只不过会在其他方面充实其内容,比如一首诗的延伸,可以介绍诗人所在的历史时代、生活背景和诗人的其他作品。那种以参考资料为中心的复习策略是有偏颇的。参考资料多而杂,有些内容是不涉及考试范围的,而且现在的复习资料五花八门,其实内容都是相互抄袭借鉴。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复习或者教师参考认准其中一本就可以,过多无益。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中,仍然是要以教材、教学大纲为中心。教材就是《教学大纲》的延伸和载体,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是培养语文素养、文学气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生一些考试技巧,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一种语文精神。
3.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而教育是最好的手段,因为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说,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不能为了分数,为了考试,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就忽视了素质教育。当今社会,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能力强的人当年高考不一定分数很高,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人修养和素质都非常高。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行为素质并不为人称赞。在很多人仰望的所谓的“好孩子”,爱学习、成绩好的一类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缺少交际能力,不善于与人沟通,甚至不懂得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这和目前的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有直接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不需要只会考试,死读书的人。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是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教育,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纵观目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其发展却相对滞后,甚至有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取消了语文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语文教育的策略,旨在为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语文教育;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00—02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断深入的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使语文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导向是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没有意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因而造成语文教育质量普遍偏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将语文教育与对学生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相结合,通过对语文教育的创新,将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补充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升入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接受过近十年的语文课堂教育,但由于中小学阶段的课堂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向性,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所以,学生学到的是零散而有限的语文知识,这样就出现了知识的断层。而学生在语文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显著,使得知识的断层更加凸显。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具备一般的欣赏力,是最明显的表征。他们不能宏观地把握语文知识的结构,因此,对其理解力和思考能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和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语文教学活动和语文教育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但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基本上还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沿袭,对课本过分依赖,没有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有效联系,课堂教学环节的局限性很大,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缺乏灵活的教学内容
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内容应有别于高中教学,应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事实上,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践往往和普通高中一样,有着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方式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生存环境和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起到的是制约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尽管对学生地位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具体体现为: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语文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对语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其中,课外教育可以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所以,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大语文课外教育的创新力度。为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可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例如,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周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包括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等,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和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有效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使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教师应努力寻找创新突破口,进一步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可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科学是美丽的》一文时,仅仅借助于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往往缺乏足够的表现力。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呈现图片或者视频短片,对同一内容进行鲜明而生动的表达。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搜集与“魅力科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活跃课堂,加强互动,对语文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创新
为了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阅读,使其与各类新鲜的事物接触,表达自己的观点。
良好的切入角度是课堂导入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导入形式的创新高度重视,并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如纠错导入、鼓励导入、轶事导入、情趣导入、课件导入和疑问导入等,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听觉和视觉的愉悦,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赤壁之战》一文时,课间导入材料可选择《三国演义》的部分片段,这样既可以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听的方面,应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在说的方面,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能够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要求其用语有分寸,说话得体。在职业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毕业后,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明态度,同时,通过模拟一些面试和应聘情景,加强学生在洽谈、采访、导游和推销等方面的练习。
在读的方面,要求学生用流利和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而能够将文章内容融会贯通,切实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写的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工整地书写的习惯,并能用书面语明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文写作训练应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坚持写作的应用性和社会性的原则,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合同协议、计划总结、自我介绍等应用文的写作,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准备。
这些最基本的交流能力,实用性非常广泛,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语文素养,也是其今后学习的基础。
四、结语
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为了能与时俱进,教师应勇于创新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教育方法、内容、理念和教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职业院校语文教育应不断创新,不仅要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艺术、科学、自然、人生的美的领悟、感受和发现,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
[
参考文献]
[1]赵新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
[2]盛群伟.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生语文能力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3]韦敏兰.中职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小学语文 课程创新 能力发散
在贯彻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最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及人文精神起到关键作用。当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行创新是新时期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缺乏创新的原因
课程创新,具体是指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念课本,讲大纲,出习题的授课方式,转而通过其他手段并采取不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而对学生施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获取新知识、熟悉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二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
语文是小学阶段众多课程中最核心和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对于学生未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其他发展能力优化将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课程创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1.让质疑之声充满课堂,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要实施课程创新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个观点: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更积极和主动,激发探求知识欲望,迸发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质疑,如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会首先让学生们看一段介绍桂林秀美的视频短片,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品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秀美的景观?我们该如何去珍惜这些秀美的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尝试开展讨论,假设人们都没有社会公德,随意破坏环境,我们还能有这么美丽的山水风光吗?通过语文教育样式的变化来感化学生心灵,起到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又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
2.让教学设计充满个性,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创新应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并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并有开放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能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再造,通过对图形的思维再造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中时,课本上就有赵州桥的插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在网络上找些桥的图片,并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回到虚拟世界中去感受赵州桥的魅力,进而引发思考,这样的课程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乐于想像、敢于想像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在小学语文课程创新中应该重视想象力的作用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重视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创新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挖掘教材中可能涉及的想象力因素,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进行《小摄影师》一文的教学时,由于课文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文章对小男孩是否还来没有做出具体的交待,这就给我们阅读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学完课文后,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结局中,这时,我展开话题讨论,鼓励他们展开想象,以“小男孩回来了……”为话题,让大家大胆想象小男孩回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并开口发言,这样便使学生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凭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就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有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科学进行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下,严重束缚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
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或者内容都是不正确的。抛开工具性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只追求知识、技能、技巧,而舍弃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有侧重地运用,做到二者兼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展示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因循守旧,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主要是一只粉笔,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走上讲台就开始传统的辛苦的讲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的,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简单,通常是具备书本、黑板、粉笔、纸张等即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教师所接受和讲授的知识均不超出书本范围。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生完全处于接受学习的被动的填鸭教学中,没有主动参与积极参的机会,同时导致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意识不强,即使有这方面的愿望,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有机结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小学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设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图文并茂地把课堂知识展现给学生。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相反的作用。很多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时髦,并没有真正把多媒体的功能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听过多的录音和看过多的大屏幕,过多地采用表演、演示等手段。这样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耽误了学生体悟、读背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中体现很少,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脱节,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式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多元化原则。
只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创新得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而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他们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把很多科学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来。多媒体并不等于现代教学方式,也就是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并不就是现代教学了。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观念。一是学生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主体,转化学生的从属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可以利用话筒这种手段现场采访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多媒体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学校的主体永远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频和图片,利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因为学生并没有走出校园亲自观察的机会,经过剪辑后的录像带恰可解决这一问题,使之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帮手和学习的工具。
2.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固定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力求求新求异,提倡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锻炼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锻炼这种思维方式,变因为果或者变果为因,从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2)正确反推,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冲破习惯思维的羁绊、不落窠臼、标新立异为主要特征。通俗地讲,求异思维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以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它的目的在于求得对问题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层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改变已经讲解过的课文的某些条件,启发他们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事物的正反面,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3)多向探求,多向思维。每篇课文都有每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小学课文并不是每篇都特别精彩,有很多课文是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解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我们就必须引入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语文,效果更佳。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根据课文的难易点和重点,把课文中讲解的顺序颠倒一下,先把果说出来,再由果导因,这样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讲解课文就得像电视连续剧,每一环都是相互连接的,一环套一环,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有一部分课文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完全能够表达清楚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这样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就要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续写课文的结局。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第7版).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大都是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2.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3.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5.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三、语文课外活动的创新
1.激发兴趣,呵护创新的萌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美趣、又富实效的世界。
2.播撒爱心,激发创新的火花
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培养创新能力要从课堂教学上抓起,教师要力求创造富有“三童”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即童心、童趣、童志。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听见孩子们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的声音,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呵斥声中有牛顿,讽刺声中有爱因斯坦,嘲笑声中有达尔文。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浇灌童心,创设民主、和谐、活泼的教学模式,才会获取创新的火种,擦出最美的火花。
3.捕捉契机,发掘创新潜能
契机的捕捉体现在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原本静止的教材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而是为“我所用的半成品”,将教学顺序倒一倒,内容改一改,借来用一用,收效有时会更佳。教师要有课堂机制,善于化解课堂偶发事件,捕捉到一瞬间即逝的契机。
4.激发思维,诱发创新灵感
在激趣质疑的过程中,注意开发并保护甚至张扬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幼小的心灵萌生一种创造的胚芽,逐渐长成智慧之果。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发散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的反映,但现实中存在教师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挤占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善于从各种不同课例的课文中充分挖掘趣味性,充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充满创新意识的目的。我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任务是否圆满的完成,教学时间是否准时,而把这些最为重要的环节流于形式。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一层层的思维铺设栏杆,让他们一步步地跨越。
5.鼓励实践,拓展创新时空
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科的延续性和拓展性。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使他们的心灵像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使他们的思维富有创造性。在课外活动中,激活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觉共同参与,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能力。特别是在大自然中去看,听,记,去掌握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由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和无穷的创造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进行发展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扬长避短,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发现我国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手段,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自由想象力以及创造精神。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进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分析表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形成这种弊端的主要原因在于:诸多院校和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本质;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往往一名教师教授多门课程;同时有的教师语文专业素养不够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艺术涵养的教学学科,语文教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仍处于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起点,依然保留着应试教育的体系与教学观念,这就导致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和限制性,与其他国家教育理念或其他院校的教育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的基础教育,是我国文化、思想发展的重要组成基础。因此,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今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我国语文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英语教育和特长教育是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说,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门针对小学生语文教育,提出了迎合时展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重点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并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语文教育改革。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创新是时展的动力源泉,在我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字体的创立、字义的革新、文学思想的创新等等。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传播发展,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呈现下滑趋势,这就需要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创新性发展。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如诗、词、歌、赋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语文学习课外兴趣小组,从而延伸语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当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语文教育来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性,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深化的改革的发展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明确未来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是现今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小学语文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都是由教师制定完成后“填充”给学生的。这就导致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了学生语文知识的范围,从而限制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通过人类自身潜在的创新能力,为科学文化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是现代化教育的理念,所以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革新传统的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如果说体制的革新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框架,那么教育模式的创新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依据现代化科技设备的普遍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应的教学设备,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为现今小学语文教育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例如,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听、读”模式,使学生通过“看”进而欣赏语文知识的魅力。同时,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现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培养。例如,将素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对于心理发展、事物认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化素养,从而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打下基础。
三、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目前,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现今小学语文教育日益革新的基础上,为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小学教师应该通过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念,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通过充实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与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紧密的与时展相结合。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投影仪,计算机技术设备、多媒体软件应用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与课堂灵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开拓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机智能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多样性发展的教学方法将成为窝工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发展的需求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教育模式现展已成为小学现代化教育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在教师教学思想上,在教学形式和体系上也要得到创新与发展,才能为我国教育体系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杨喜燕. 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陈q. 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3.
关键词:茶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使其在当代仍然散发活力,与其他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茶文化以物质文化为支撑,代表着民族的信仰和观念,也展示出茶文化和茶思维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特色文化与语文文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面对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内在乏力,外在创新度不足的情况,引入我国特色茶文化,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变革,可提升学生好的人文底蕴,并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而如何有效融合茶文化与语文知识,推动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是新时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茶文化思维方式与内涵
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具有物质元素和文化精神的文化体系,而茶思维作为文化之上对个体有着价值引导力的内容,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不但需要对文化精髓进行传播,还需要借助茶思维来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发挥茶文化体系更为深刻的作用。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茶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茶思维蕴含积极进取的精神,茶文化有着物质层面的内涵,因为茶叶生产与农业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汲取各类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交融的形态。早在两千多年前,茶文化就融合当时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儒家思想,为茶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其中影响茶文化最多的就是“修身”这一理念,要求饮茶者在文化氛围中沉淀自我,注重自我的方式和提升,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二是茶思维蕴含中庸的价值追求,茶文化内涵中的“和”强调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应如同茶叶生长一般,学会尊重规律并顺从规律。强调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一言一行感染人并改变人,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保持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的稳定。
2茶思维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的价值所在
2.1丰富语文人文底蕴,增强学生知识贮备量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文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并形成认知观念,为学生奠定认知世界的基础。针对这一目标实施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古文学和现代文学为主,其中古文学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表明茶文化与语文这类人文学科有着密切关联。以此为突破口,立足茶思维将更多茶相关的理念和文学理论,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增加语文人文底蕴,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增加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茶文化在长久的发展中,与艺术和其他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茶艺、茶经、茶诗、茶歌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诗词歌赋,可成为特色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认知。而贴近学生生活的茶文化,更能够降低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借助书籍等载体开展阅读活动,可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并逐渐生成文化自信,不但使我国本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传承和传播,还利于奠定茶文化重要的地位,促进茶文化以及茶思维的推广与发展。
2.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优化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改变以往教学模式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的问题,使教学重心落实到思想引导和道德素质扩展上,凸显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文化知识,并能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茶文化经过几年的积淀和传承,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有着丰富的文学载体,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思想,并在发展中完成品质的传承。从茶文化发展的角度作出分析,茶文化与饮茶的行为和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各民族群众在饮茶中注入的精神力量,使茶文化形成特色的哲学体系。在人们饮茶和感受茶文化营造氛围时,能够展示出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茶叶自身所具有的保健功能,以及浓厚的文化气息,更是对饮茶者进行熏陶,增加自我管理和修身养性的意识,促进思想品质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借助茶相关的阅读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以此为案例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了解哲学含义,激发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全面优化中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对文学等较高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自觉抵制负面和不良的文化,实现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2.3促进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
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学生确立学业目标,形成较强文学基础的关键期,只有学生有着对学习正确的态度,并形成对我国文化的认知能力,才能提升我国青年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的建设提供后备力量。然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使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受着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思想观念的多元取向。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不认可,不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播,还降低语文教学的成效。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并借助创新的方法和内容,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感。利用特色茶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茶思维,了解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修身养性的必要性。在无形的渗透中,改变着学生对传统文化刻板的印象。使初中学生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期,受到茶文化的浸润,激发内心的强大能力,并受到其影响,表现在语文学习中,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具有希望的青年群体,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
3浅谈茶思维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3.1深入挖掘优秀茶思维教学素材,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中,深入挖掘优秀茶思维教学素材,不仅有利于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语文教育教学整体创新,还可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营造浓厚茶思维教育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茶思维能力,激发起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多途径深挖茶思维教学素材,围绕教学目标,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创新。由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题型时,缺乏对茶思维内容的融入,而导致整个语文教学计划中缺少相关内容的体现。所以,就需要围绕茶思维,重新修订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一些茶方面的教育内容。有助于促进茶思维与语文教育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帮助。首先,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时,可以单独将有关茶思维的历史名篇定为一章节,在其中编写一些关于茶的发展历史、诗歌、文章及发展历程。也可将茶思维相关内容打散编写进教材内的各个章节中,实现对茶思维的完全渗透,以保证对茶思维的培养更加持续,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其次,初中语文专业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中广泛搜索有关茶思维的教学素材,整合语文教材内容,构建线上语文教育资源库,作为语文教材内容的拓展。以此来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支撑。此外,如果教材内容编写周期较长,那么语文教师也可通过自定义一些茶思维相关教材,在与内容相适配的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普及一些关于茶思维的知识与内容,对于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立体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3.2基于茶思维渗透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导其全身心投入到知识学习当中,有效集中课堂注意力,实现高质量学习与教学课堂。因此,茶思维下的初中语文专业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应以渗透茶思维为主,根据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个性特点、个体差异情况、发展需求等。秉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育人理念,建立在尊重学生课堂话语权与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成效。首先,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趣味性与文化性,语文专业教师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线课堂、情景创设、案例导入等先进教学模式。围绕茶思维渗透目标,对语文课堂教进行创新。对于营造浓厚茶思维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茶思维的学习与掌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相关内容时,语文专业教师可事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制作语文教学内容、茶思维内容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时长为5~10分钟左右。之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在一边直观地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相关知识,一边受茶思维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茶思维。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为学生表演一些功夫茶,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功夫茶全过程,并邀请学生上台学习表演与品茶。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会更好的集中,对茶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并学习茶思维。
3.3依据茶思维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茶思维,可通过将茶思维中的知行合一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首先,可通过将茶思维与初中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事先设定以“三个一”为核心的能力目标,即“一笔兼有文质的文章”“一口流畅的口语表达”“一种合乎情理的思维模式”。之后在积极组织开展以茶思维为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模拟情景小舞台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尝试采取一种合乎情理、开放谦虚的思考形式,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正确茶思维与三观的目的。其次,应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实践活动开展的连续性与层次性。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合理分配相应实践学习任务,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比如,有的学生写作能力良好,可鼓励其撰写能够体现茶思维的小剧本、主办报刊等,发挥学生写作优势,突出学生闪光点;比较容易羞怯自卑、不善言辞,则可尽量鼓励其多参与一些与茶思维有关的演讲、朗诵及课本剧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可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设计不同实践学习活动,有利于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初中生,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演讲、朗诵、课本剧的活动,强调解除他们的心理束缚,增强学习自信心;针对高年级阶段的初中生,鼓励引导他们定期参与社会调研、热点分析、基地实践等活动,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到社会上、茶企业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定期在学校内组织饮茶文化内容演讲为主题的竞赛或茶文化知识问卷比赛等活动,围绕学生日常所学理论知识设置相应学习问题与任务。有利于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茶思维的知行合一思想,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4促进语文诗词与茶思维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通过以茶思维为载体,加大对茶诗的学习,教授识茶、泡茶、品茶等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品味茶汤的魅力。对于促使学生进一步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受茶文化的不断熏陶,逐渐形成良好茶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坡《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征战,建溪春色占先魁”等等。此词详细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境和品茶的口感与体验,并将之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因此,在学习此首诗词时,需要教师先教导学生学会怎样采茶、制茶、点茶等专业识茶知识。之后在诗人品茶感受的引导下,亲自感受茶叶的滋味与口感,使学生形成一种仿佛品了甘露一般舒畅的感觉。其次,还可通过在校内建设茶艺室,带领学生亲自到茶艺室进行自主泡茶、品茶与点茶,细细品味茶的甘甜、有神,从而便能深刻体会孙东坡先生的真情实感,认识到孙东坡先生为何独爱饮茶的真正原因。最后,在通过将诗词与茶思维相结合,生成特色创新校本课程,实现流动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浓厚茶思维渗透氛围。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但要认识到学科素养的重要性,还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改变当前青年学生发展动力不足,学习被动的局面。然而,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学体制的影响,教师往往会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及丰富教学资源的应用,使学生接触到人文知识过于片面,自身的素养和道德品质得不到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主动转变观念,以茶文化为特色,将相关的文学知识带入到课堂中,并在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渗透茶思维和茶文化,增加语文的人文底蕴,丰富语文教学的层次感,有效带动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不但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激发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也实现语文育人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心忠.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249-255.
[2]闫立兵.多媒体互动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张永琪.茶文化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福建茶叶,2021(04):198-199.
[4]刘玉兰.基于茶文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福建茶叶,2020(12):222-223.
[5]李冬梅.妙笔生花花常在,灵动写作作不绝——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A].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2.
关键词:语文教育 高等院校 德育 内隐
引言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其培养目标与育人准则涵盖着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内容,德育工作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优秀的德育工作对高等教育航向的发展至关重要。做好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有多种,而在语文教育环境下,就必须将两者成功融合起来。以语文教育为载体,利用隐性和外在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增强其道德判断能力,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此才能真正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绩效,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增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魅力、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语文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育互为支撑
语文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通识性和基础性课程,具有普及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需要文学的陶冶和性情的培养,来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而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提升。在古代时期,语文教育与德育就表现出了严密的同一性,儒家学派即通过语文教育手段将其核心价值理念传授给公众,实现伦理道德的广泛传播,以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在现代,高校语文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蕴含着德育的内容,语文教育中承载着德育。我们知道,我国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文化、理想、道德、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可知,德育过程中也包含着语文教育。各国高等教育理论界也普遍认为,语文教育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形式载体,德育也是语文建设所需的内容载体,语文教育能够在理论与方法上都能给予德育以辅助与引导,德育的实施与实现能够彰显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与德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高校工作者若能两者之间彼此结合相得益彰,语文教育便能拓展高校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内涵相通
德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承担着道德培养、思想引导、行为改造、素质提高等任务,既有外在的言语、行为教育,也有内在的精神熏陶,其人文教育色彩很浓厚,体现着语文教育的宗旨。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来看,高校德育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彰显着人文教育的宗旨。德育注重对人在生活意义的指导,促使人们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提高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塑造,同时高校德育也尊重人发展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人文修养的形成,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人自我完善。据此可见,人文教育和德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三)人文教育与德育的教育要素相融
在教育内容上,语文教育也涵盖了部分德育内容,例如语文知识教育、语文精神教育都与德育内容存在一定的交际,利用语言文字丰富的表现力,文学人物形象的穿透力实现德育内容的展现。教育要求体现着教育对人的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我国的语文教育和德育都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注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法律意识为辅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追求。
二、高校语文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这片净土受到了社会功利主义的冲击,高校功利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学者和公众所诟病,人们仅从教育与外界的关系去寻求教学目的,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人”的价值,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选择经过功利化的筛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理性的空洞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许多高校教师采用政治化、功利化的标签来理解人物形象,给人物进行归类,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狭隘而肤浅,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功利化的德育不仅不利于语文教育,还损害了学生的感情,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现实脱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有事物和人类构成的生活世界。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语文教育存在与现实的脱节现象,在德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高校语文教育或多或少地在逃避现实,回避现实生活世界里的矛盾与丑恶现象,这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会出现偏差,缺乏全面性,在道德判断力上出现问题。正如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任的人,我们必须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1]语文教育回避社会现实问题是无法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二是当前高校语文德育的内容较为陈旧,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目前来说,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德育内容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部分文章思想内容滞后于时代精神,甚至与其相违背,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缺乏现代精神,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降低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学科个性丧失
学科个性是考察学生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语文德育活动之前必须对语文学科个性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语文教育下的高校德育存在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的生搬硬套、德育动机的外显化、德育方法单一等等。究其原因,忽视了语文学科与德育的相互关系,使得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协调起来。[2]具体来说,表现为三个方面:1.忽视语文教育动机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不通过主观意识努力而发生作用。在语文教学的德育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远远胜于苍白的理论说教与强制的德育干预。2.忽视语文教育内容的情感性。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情感性的渲染,将文学中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丰富细腻的情感性剥离掉,抽出干巴巴的条筋来解读,使得语文教学支离破碎,失去德育的灵魂,也使得语文课堂缺少生气。3.忽视语文教育方法的灵活性。考察目前的语文教育德育现状,“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盛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缺乏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三、高校语文德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认识,形成协同能动的意识和观念
首先,高校领导作为高校的决策层,应重视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更新教学管理观念。高校领导层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的管理方式及其效果,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在专业课教育中渗入语文学科知识及语文教育手法,打破学科之间的学科屏障,因利势导,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大学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融合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语文教育教师队伍作为语文教育的实施主体,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强化教育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高校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高校语文教师自身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树立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教育观念。作为大学生受众来说,要积极参与语文教学中来,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不断探索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适时适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现行制度
一是在全校通选课设置上,将语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列入其中,加大语文课程量,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二是将一些基础性的语文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而不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性情来随意选择,增进语文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度。三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开设语文素质基础班,针对一些对人文学科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通过一定程序的选拔进入基础班学习。四是完善高校语文教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对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制定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实现对教师工作科学合理的公平总结与评定,有利于语文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
(三)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构筑语文教育大环境
高校语文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难度高。如果仅仅依靠高校努力是不够的,从结构论的角度来看,高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应该协同合作,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的语文教育工作。正如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所言:“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也不仅仅是一般学校教育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除了学校课堂教育之外,社会上的各种讲座、文化活动,出版的各种书籍杂志,以及网络媒体,都可以承担语文教育的责任。”[3]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在三者之间的融合中贯穿语文教育,实施德育活动,将有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隐。
结语
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文字能够表达思想道德,思想道德也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中,高校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文本的感染力,自发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内隐和外化的言语与行为教育方式,强化德育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深化。语文教育下的高校德育在于导人向善,在道德追求过程中需找生命与个体的意义,完善自我,塑造人格,形成尊重与和谐的意义世界。语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7).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语言和思维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特别便利的条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语文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一、培养中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创新思维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极其重要。
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我国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是《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可见新课标既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在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现阶段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上。
二、语文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中学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而思维方面的最高层次突出表现在创新思维上。中学生创造能力能否得到提高,最终取决于创新思维能否得到培养。
(一)自主学习和独立的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
1.优化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环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1]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课堂,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充分引导。要施行语文课的创新教育,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必须转换以往教师为主导的角色,把教师的角色由唯我独尊的权威性变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与倡导者,而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关爱之心”多于“严厉之心”,语文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与课文作者不一样的看法,当出现有争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采取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不轻易否定每一位同学的观点,以做到“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上如果真有需要纠正的思想,作为教师绝对不能冷嘲热讽,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必要时给予启发或点拨。教师要不断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和期待,在课堂上要努力消除学生课堂的胆怯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敢于探索新思想和新观点。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才能产生创新思维。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给学生充分的思想自由,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
独立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只有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思想自由,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才能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主体对表象进行加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要靠学生自由的思想空间和独立的思维能力才能完成的,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由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学生都是创造者,其内心都有创造的欲望,都希望自己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想自由,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树立独立的思维意识,有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意见。
总之,中学语文这门学科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大使命,而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的思维能力是其前提和基础。只有在以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加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能力,才能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探索和领悟意识的增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开发。
(二) 在问题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思维
语文问题教学是以学生自愿学习语文这门功课为基点,以语文中的问题为主线,激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和创新的欲望,逐步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形成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乐于创新的教学活动。
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挥
所谓创设中学语文问题情境,是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以问题为驱动,精心设计的语文教学环境和教学思路。学生能否进行课堂探究活动,开发其创新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
2.通过中学语文课堂引导质疑,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2]可见质疑问难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和动力,是学生积极创新的一个思维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的能力,往往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3]质疑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的潜力不断被挖掘和发挥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有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才能从语文课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进行思维的不断探索和深化,进而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语文教学中发现新的事物,对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提问的精神给予肯定,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如《孔乙已》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在课文最后一句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以抓住‘大约’和‘的确’
这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质疑。[4]又如《故乡》一课,作者可以抓住“心绪”一词引导学生质疑:“心绪”何意?“我”回了离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心绪”应该是非常激动和高兴的,可“我”为什么没有好的“心绪”?从而引导学生在质疑中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提问法,激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问题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开发。批判性思维是在引导学生认知过程中对比自己的思维和他人的思维,在对比中理解各种问题的现象和不同的观点,并作出自己独特的思维判断,进行自我监控的形式。[4]批判思维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维形式的创造,得出自认为比较合理的结论,学生的主动思维得到激活,其蕴含着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5]“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性题材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一句话:‘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底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句话中‘往往’和‘常常’都不是精确的概念,在这篇说明文中使用恰当吗?准确吗?这些批判性的问题一旦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其创造性思维也就相应地得到了开发”。[6]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仅需要我们深入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中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通过一两种方法就能培养的,其必须要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切实进行各个语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思想的积极性;另外我们应该努力发挥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力量,不断开辟对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领域,推进中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研究深度,逐渐从语文课内培养创新思维走向课外,从学习的观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到具体生活的观念中来培养,为更大程度的培养中学语文创新思维的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肖秀丽.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2009,(7).
[2]赵艳玲.高中语文阅读质疑能力培养意义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刘冬梅.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一、引言
所谓新媒体就是指在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些新媒体形式,这些新媒体形式利用无线宽带也就是日常所说的WIFI、无线通信以及卫星等现代技术及时更新自身内容,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这些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报刊等,不仅给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娱乐消遣等提供了便利,还适用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形式对教育行业带来的冲击,对本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时俱进,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同时,对学生语文课程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高职院校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及时进行创新是跟随新经济时展潮流的体现。
二、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创新自身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助力院校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
在新经济时代中,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行业。固有、守旧的传统媒体形式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逐渐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弊端:在课堂中利用传统媒体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创新思维;没有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办法及时更新自身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视野等。这些传统的媒体带来的问题或者弊端不仅不便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语文课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针对传统媒体带来的问题或者弊端,高职院校需要利用新经济时代出现的一些新媒体及时对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创新,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在新媒体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创新研究
1.在语文课堂中借助于新媒体及时更新内容拓展学生的新视野。在新经济时代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网络媒体以及数字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利用媒体自身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以及不断刷新的功能,为高职院校进行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新媒体利用网络资源技术更新自身的内容,并且包含了各种学习资源,在丰富了学生课程学习内容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模块应用文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讲授某类文种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百度搜索进行优秀写作例文或者写作素材的搜索,搜索出来的结果集结了各类优秀范文以及素材,为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这些优秀范文的共同点,教师再分析讲解这类文种的写作规范和写作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习作练习。较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为主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各类文种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习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其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利用新媒体技术性较强的新优势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结合新时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技术性较强,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时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语文课程学习任务之一就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如何达到此效果呢?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渗透,新媒体技术出现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平台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笔者讲授主题为“爱的咏叹”的单元之后,学生已经赏析了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最得风人深致的朦胧诗《蒹葭》、林徽因的天籁之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爱尔兰诗人叶芝真挚的爱情诗篇《当你老了》,学生体会到了人世间友情、爱情、亲情的珍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美、欣赏美,教师按学习小组布置学生进行课程活动。任务包括: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今中外表达爱的主题的诗歌,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合适的配乐,利用相关软件制作PPT或者视频,采用朗诵或讲解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学生呈现学习成果时,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在激情澎湃的讲解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还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诠释美、展现美、创造美,培养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新时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来说尤为重要。3.通过新媒体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锻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新媒体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运用的科技技术与信息技术较强,对学生学会接受这些新媒体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由此,新媒体还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想要接受并且熟练使用这些新媒体,就必须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究摸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需要学生在预习时查阅相关的作者信息、背景材料、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等。数字报刊相较于传统的报刊虽然更为智能化,但是也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翻阅与查找。在学生不断翻阅与查找的过程中,总结出最为快捷、简便地查找方法,为下次准确、快速查找相应的文章杂志奠定基础,避免查找的过程占据大量语文课程学习的时间,并且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这就是通过新媒体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锻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活跃了学生思维逻辑,培养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后续的语文课程学习积累了很多的学习经验,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通过这样的锻炼,课堂上学生易与教师产生思想的碰撞,阐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高职语文课堂更显民主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语文 ;教育; 创新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思维已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智能所替代,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
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创新教育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讲《骆路梨花》一文时,学生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三、勇于质疑,引领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创新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四、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五、教师的不断创新,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