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two yuan system defects, combined with China's typical pilot areas of rural land reform practice experience, to adapt to the rur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direction and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rur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上世纪80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二元体制,尤其是土地的城乡两元化管理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1.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1.1现代农业发展与农地经营规模狭小矛盾的普遍性
农地流转与我国的城镇发展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关系密切。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地流转的方向和基本原则又做了进一步明确的阐述,由此使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更加受到各界关注。但现实中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致使农村土地流转不畅,我国农地经营规模普遍表现出狭小、破碎的特征。据权威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农地流转规模仅10%左右,即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也只有16.1%,而在农业连片经营条件良好、便于规模化集中经营的黑龙江省,更是仅有8%。2007年,全国农户家庭人均经营耕地仅2.16亩。
1.2农民增收与其土地财产性收入不足矛盾的显著性。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多数年份徘徊在60%左右,远低于70%的世界均值。有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万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国同时期人均消费规模1.56万美元的1/7。拉动内需尤其是农村内需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国际经验看农民增收最大的前景还在于财产性收入,主要是依靠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获得的收入,理论上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但从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看,无论是从总量还是比重,土地财产性收入还远远未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年增幅达18.5%,高于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率。但从绝对量看,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依然偏少,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提升缓慢,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167元,只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与1995年比仅提高0.6个百分点。。
1.3节约集约利用与土地资源非市场化配置矛盾的突出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用地达133平方米,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82.4平方米的水平;我国城市的容积率仅为0.33,而国外一些城市达到了2.0;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更是达到2.7亿亩,是城市的5倍。
1.4城乡统筹与城乡二元土地市场矛盾的尖锐性。由于城乡土地分割管理,为谋求土地利益最大化,各种以非正规方式谋求土地财产权益的灰色市场,在诸如城乡结合部等地区迅速发展,如各地大量存在的小产权房、城中村等。
2.城乡一体化对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要求
2.1加强农民权益尤其是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护。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以此盘活城乡之间要素的市场化流动,促进农业和农村区域非农经济的深入发展。
2.2坚持和完善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确保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改善。同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保障建设用地的合理需要。
2.3制订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规范。从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用地标准、规划控制等方面保障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市场化进程的有序推进。
2.4严格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基层土地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创新基层土地管理的模式,提高农村土地管理的效率。
3.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
3.1成都土地“确权赋能”。2009年成都市给农民发放“四证”,即《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集体林地使用权证》和“两卡”(耕地保护卡、养老保险卡)对土地确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耕地,使农民可享受耕地保护金,以及因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而享受农民养老保险补贴,从而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3.2苏州“三置换”。即通过“集体资产所有权、分配权置换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承包经营权换股权”或“社保”、“农民宅基地换住房或合作社股权”,帮助“农民”顺利变身“市民”,让已经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自愿进城。
3.3嘉兴“两分两换”。将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权、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在城镇已就业且有社会保障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通过宅基地的置换及土地流转,腾出更大的用地空间。
3.4天津“双置换”。2009年3月份起,葛沽镇开始尝试通过“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和补偿”,先把全镇土地收归镇政府,整合后将农地转为国有再招拍挂出售。葛沽镇25个村庄拆迁后建成容纳25个行政村、5.1万村民的楼房,腾出约3000亩建设用地。
4.应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4.1改革的基本原则
4.1.1坚持依法管地原则,在《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框架下进行,对于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积极探索。
4.1.2坚持明晰产权原则,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全覆盖。
4.1.3坚持集约高效原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4.1.4坚持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原则,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同时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三方利益,这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2改革的基本方向与配套措施
4.2.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法律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对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确权登记,为市场配置土地奠定基础;其次要在农地物权化的基础上,探索农户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置的权利,保证农民土地产权收益的实现;三是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下,允许改变农地用途直接入市,实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同场交易”;四是加快对集体土地流转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立法工作,从源头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合法化问题。
4.2.2完善土地市场体系,促进城乡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非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全面纳入土地有形市场建设,通过招拍挂流转;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共享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更多地引入招标和拍卖等土地出让方式使农村土地的配置完全遵循市场的供求变化。
4.2.3规范政府管理职能
首先,强化规划管理,真正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也只有在用途管制法律制度下,才能保障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其次,引入市场操作,公开投标定价,杜绝以行政方式从中获取超额利润的“越位”行为。再次,变干预为服务,更多的在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登记、公证等方面做好服务。第四,政府应严格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依法维护保障土地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土地承包 农村劳动力 农村经济发展
一、土地承包制的推进与农村劳动力流转现状
我国农村的土地管理一直在不断推进,目前已由之前的所有权和承包使用权两权相分离发展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相分离,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出现外出打工热潮,大量农村精壮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说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但所占比重甚小。此外,依f有不少农民或非剩余劳动力(以中年妇女和老人为主)因为孩子或自身原因守着小村庄,守着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仅仅依靠种植农作物生活,还有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早已习惯了的生活。而且我国土地流转机制和程序的不够完善,也会侵犯到部分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使他们不接收土地承包制。但是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通过收取佣金的方式把土地经营权承包出去,小块地被承包户集合成大块地,并进行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地管理,种植瓜果、反季节蔬菜等,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资源,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二、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劳动力流转的影响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土地承包制的进程,并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转,从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再加上和土地承包制的推进使原本的非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剩余劳动力,都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流转,这些农村劳动力大都通过外出打工或经营性非务农工作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生活质量,进而带动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上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承包制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同时,由于改革政策的刚性等因素,仍有部分劳动力或年龄较大的农民,因土地被承包且无法进行非务农性工作而失去生活来源,也带来了部分农村资源的浪费。
2、对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由农村各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整个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通过经营权的转移,农村土地被个体户承包起来,再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农作物或发展养殖业,或者以其他各种新型经营性组织发展,不仅能使个体户获得更高的规模经营收益,还能为农村提供小部分工作岗位和更高水平的产品服务,同时也为社会上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流转于城市或在城市中举家定居,使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很多村落甚至沦为空村或荒地,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还会拉大我国城乡发展差距。
三、促进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建议
1、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流转机制的运行。
首先,在土地承包制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使土地流转和承包有秩序、有规范地进行,严格控制被承包出去的土地资源的合理用途,鼓励、引导土地承包者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投资土地,也要避免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同时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或制度,规范承包土地者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补偿,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防止农民失去收入来源或生活水平下降。此外,对于土地的产权问题应当明确,建立相关的土地产权保护制度,进而规范土地流转承包费用,保障农民权益。
2、合理利用土地承包制带来的规模经营效应
随着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农村原本的小块零散土地被集中起来,并由土地承包者进行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和投资,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3、促进土地承包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步推进,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
推进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的进程中,也应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同步推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防止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带动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以经营性收入为主),进而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进而在土地承包制的不断推进中,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实现农民价值,保障农民收益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王安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上饶师范学院,2011.101-103.
一、区域空g尺度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发展历程,以县域空间为单元,可以明显看到县域经济优劣是衡量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绝佳视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发达县域经济单元基础上逐次演替过程,长三角集中众多全国百强县便是最好例证。长三角发展后劲强于珠三角、京津冀,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及竞争力优于北、广、深,正基于其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基本细胞单元组成强健的体魄、丰厚的沃土提供充沛的营养。正如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内在机理惊人相似,相比珠三角、长三角,尤其是长三角的强劲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区域空间功能体系;京津冀长期以来的相对劣势,则可以归咎于畸形功能体系造成县域机会缺失、停滞甚至衰退,最终使得区域整体后劲不足。以此推想,理论上区域空间尺度内核心与基质之间是否存在类似黄金分割的最佳比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实质是省―市―县三级空间单元相互博弈演替的过程,尤其省、市对于县域空间争夺,也进一步印证区域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具备鲜明的生命体征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空间治理手段。
河南省近几十年的县域经济空间演进也有力支撑了该理论假说,百强县集中区域也正是中心城市实力最强劲、经济最具活力区域;反之亦然。因此,空间政策应分类引导,核心圈层内强调中心极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圈层应强化扩权强县、省直管,削减中心城区规模指标及对县域空间资源的低效掠夺。当前核心任务在于释放县域活力,对于核心圈层如何实现中心极化、都市区一体化,撤县改区是必然;外部圈层,尤其三山一滩、黄淮四市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于强县扩权、省直管,而非拔苗助长,切忌政策一刀切。
二、县域空间尺度
以县域空间尺度审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清晰看出一条主线,所谓不同县域经济模式,实则若干特色镇域产业集群与城区产业集聚有机耦合,与其说县域经济,不如说特色镇域经济更贴切;未来县域发展核心在于三大抓手:县城产业集聚与特色镇域产业集群培育、县城与特色镇域空间格局构建、村庄人口流动畅通机制保障。在此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关系、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关系、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关系、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关系。
县域发展大多基于资源、区位、产业、企业或村民自发发展、集聚、转型、提升而来,规划只是在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适当加以规范化,尚未出现由于规划而从无到有产生的新型县域经济形态和空间实体。不同模式间最大区别在于发展理念不同,这是学习和总结不同模式的核心。必须认识到任何模式都并非完美,不能简单机械套用。任何县域都不是单一经济模式,而是多模式的综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选取主导发展模式,同时借鉴其他模式的合理理念与方式,融入地方实际发展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各县域的特色化发展。
当前关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成功模式的总结不胜枚举,当多数眼光专注于成功县市的聚光灯下时,更需要对曾经的明星县市的衰落进行反思,逆向思维尤其稀缺,成功经验固然重要,县域衰退的例子更具警醒意义,县域发展中也需要吴晓波“大败局”式研究。
三、乡村空间尺度
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正在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必须认识到乡村地区城镇化是一渐进过程,而非一蹴而就,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必然,但乡村不可能消亡,过渡至一定阶段将会达到长久动态平衡。重在判定不同阶段、解决不同时期核心问题,从而逐步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小流域河道 防洪堤坝 人工湿地 治理方案
现阶段,各个地区有许多小流域河道作为该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基础正在使用,河道流经范围较小且水量不大,多为冰雪融化或山泉渗滤而形成的水源,在严重干旱时可能干涸。因水资源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资源匮乏可能导致区域生产、生活受限,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小流域河道面临的问题是缺少资金维护和地方政府及群众的重视,一些地区将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水直接排放至小流域河道中,形成脏水河道,丧失了提供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并加剧了小流域地区水土资源的恶化。
小流域河道治理的发展历程
回顾小流域河道治理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便开始了对小流域河道的治理探索,并在陕西、山西等地区开展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河道治理试验,这可以说是我国开展小流域河道综合治理的基础。1956年,支毛沟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得到了进一步肯定,黄河水利委员会将这一经验逐步推广到全流域的水利治理工作中。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我国水土资源生态治理工作逐渐转向以农田建设为核心的时期,开始将水、堤坝、梯田、滩地等工程作为主要治理对象,改善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但因缺乏小流域河道的综合治理技术和可行方案,治理效果并不理想。上世纪70年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人员总结和以往的小流域河道治理经验及教训,逐渐认识到以小流域河道为单元维护水土资源的成效和实践意义。
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小流域河道治理工作在量和质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改观,不仅有一定的治理规模,且群众基础十分广泛,一批效益显著的河道治理工程成为建设典型在各地区推广、借鉴。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小流域河道的综合治理也面临着新的困惑和挑战,使小流域河道治理的总体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也受到了较大影响。面对上述问题,各地区总结多年的小流域河道治理经验,提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治理的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拓展出一条发展水资源保持特色产业的道路,并不断付诸实践,使小流域河道的治理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
小流域河道治理的主要技术与方案
1、防洪堤坝
现阶段河道治理防洪标准要求,农田防洪按照每5年一遇暴雨的标准设计,村庄则按照每10年一遇暴雨的标准设计,城镇按照20年的标准进行设计。小流域河道的治理,通常情况下,同一条流域内采用统一的防洪标准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其次要根据近几年的天气变化,如暴雨发生几率大,成灾因素显著,则防洪标准也要进行相应提升。最后小流域河道的截弯取直要从河道的坡降、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分析。
如上图所示,在修建防洪堤坝时,设计必须按照相关建设标准,制定如图2的施工设计图纸,因为工程开工必须建立在施工图纸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开工前,还应当依据所修建河流的地形特征,参照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出相关的效果图,让整个整个工程最后能达到的效果直观的体现在人们的眼前,最后参照图一的模式开始进行施工
防洪堤坝作为小流域河道治理的主要建筑物,需要按照小流域河道洪灾特点进行设计,并符合堤坝“防冲不防淹”的建设原则。在实际工程运行中应注意在同一设计过水流量下,需结合两岸的高程考虑河床被降、河床糙率、河床宽度、防洪堤坝高度等进行经济比较,尽量降低堤身高度。同时防洪堤坝的波浪爬高与安全超高要根据河床坡降确定。
2、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设和监督控制的同沼泽相类似的湿地类型,其主要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物理、化学三方面的协作作用,实现对区域污水进行净化的新型生态工艺。人工湿地在改善水质方面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利用湿地改善区域水质并不是一个新的发明,在污水排放的过程中,湿地就开始对水质进行净化,如果污水直接或间接的排放到洼地中,也会加速湿地的形成,从而构建成一种天然的污水净化工程。直至今天,单独的房屋住所和乡村农产所排放出的生产、生活污水还在居住地附近通过沟渠等设施进行过滤处理,并在污水排放地形成典型的湿地。
无论是自然形成的人工湿地或人工规划建造的湿地都包含透水性机制、易在饱和水与厌氧基质中生产的植物、水体、具有好氧和兼氧或厌氧的微生物、无脊椎或脊椎动物这五个部分。人工湿地系统是在一种有一定长宽比和地面坡度的哇池中,由土壤、填料混合而成的填料床。生产或生活污水在床体填料缝隙或床体表面流动,床体表面由成活率高、生命周期长、抗水性优良并具有一定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组成,形成特有的动植物生态体系,对污水与废水进行系统处理,使水源得意再利用,与此同时,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也可用于经济生产,有利于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
3、多目标、多功能治理方案
当前小流域河道的治理应逐渐向“高、深、细”的方向发展,满足较高的土地利用率和蓄水保土能力,力争达到高治理、高开发、高产出的治理要求。同时确保小流域河道治理和发展的一体化,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使治理方案最大限度的优化,促进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且在小流域河道的治理和维护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育合理总结,做好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资料的管理。基于小流域河道的综合治理模式,现阶段区域小流域河道的治理主要由林粮草立体种植、有机废物循环利用、桑基鱼塘等子模式向种植、养殖、有机循环利用的一体化综合治理模式发展,以取得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使小流域河道得到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数十年来在防治水土流失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宝贵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小流域河道综合治理。小流域河道的治理是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小流域河道的治理,减缓了水土流失速度,改善了区域经济环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张淼,查轩.红壤侵蚀退化地综合治理范式研究进展[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4).
[2].聂碧娟,林敬兰,赵会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3).
[3].朱晓柯.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的做法[J].人民长江,2009(8).
高校自缺失与同质化发展关联性分析
治理视野下的大学自之路径选择
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变革的困境与破解——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
论中国大学权力运行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行政法视野中的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探析
依法落实高校人事自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的政策表达
学校布局调整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学校撤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东中西六地的调查分析
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问题与对策
农村教育硕士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兼论教育硕士培养的城乡二元化倾向
朝向德性的教育——浅解《政治学》卷八中的教育思想
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教学意蕴
考试分数:一种人学的阅读
学习:自我经验的投资
论教育的哲学基础
徐特立与湖南近代私立教育
基于活力管理理论的高校教师积极性探讨
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
儒家交往观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
女子高校学生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及相关因素
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构建的思路
湖南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析——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
基于生本立场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思考
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
多媒体教学中画面艺术的功效
对比语用学视角下的第一人称指示语
诗境·禅境·陶境——陶艺制作与欣赏教学的审美意蕴
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多元化分析
从开端计划到NCLB:弱势儿童教育制度的发展
从高度内聚到分工合作:西方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的发展历程
治理理论视域下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的思考
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
论学校规则的伦理取向
虚幻与真实之间——基于时空视阈的当代教育解读
走向有效教学:基于适应与超越的视点
论幼儿科学教育儿童化
民办高校收费问题与对策
思想沙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探索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道德健康:理念、问题与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发展分析
中国新加坡中小学校德育过程的设计分析
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一个责任伦理视角
课程创生: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的自我确证
需求导向:农村教师个性化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关怀文化传统:课程改革的又一使命
当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经济学解释
质量维度:基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导师评价研究
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制度的创新研究
论“质量工程”背景下本科教学管理的内涵
专业学院教学规范保障的思考与实践
论重点学科管理机制的创新
乡土文明概述
按照的观点,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社会物质财富、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此意义上,乡土文明是指在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进步和开化的状态,它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构建新农村的乡土文明,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主体条件。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土文明主要体现为: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生产力,根本在于发展农业,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新模式,构建和谐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切实增强“三农”自身的活力。
以乡土精神为核心。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乡土精神作为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凝聚着村落集体的认同,对农民的社会心理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支配作用,能将乡村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增强农民的自豪感、重树农民的文化信仰,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以民主治理为依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方法解决农村问题,改善农村公共治理结构,维护农民权益,实现乡村善治的过程,其一切工作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和选择,以农民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社会经济事务、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使新农村建设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为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以农民发展为目的。农村的发展,说到底是农民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促进农民发展,将中国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和现代精神,推动农民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实现农民素质知识化、现代化,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现代乡土文明的冲突困境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现代乡土文明,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冲突,其主要表现为:
和谐农业与效率农业的冲突。农业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过程与经济过程的统一,可持续与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考虑经济目标,又要考虑生态目标,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谐开发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传统效率观念的影响,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盲目追求农业的高效,采取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不适当的耕作方法和不科学的农业技术,对环境、资源实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内生”与“外引”的冲突。所谓“内生”就是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而“外引”则指从外引进或输入。乡村文化建设应是“内生”与“外引”的有机结合。但长期以来,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偏重“外引”,通过外来文化的输入来教育村民,抵制和消除异质文化的影响,而忽视了乡村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权,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供给模式,导致外来优秀文化未能很好地与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相结合,难以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使乡村文化难以发展、壮大。
乡村治理的成本与效益的冲突。制度是人及其规律性和重复性的互动模式,它使投入转化为产出,是否可持续,关键取决于作为参与者个人的在特定制度激励范围内所作的理性选择。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由于参与治理的能力与实力的差异,数量较多的参与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缺乏有效渠道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其参与的意愿往往为少数宗族势力或某些强势群体所操纵,形成操作权威。同时,由于国家权力过多地介入乡村治理,导致“自治”变为“他治”,使参与者投入未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基于成本与效益的考量,理性参与者参与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
农民发展主体性与依附性的冲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因此必须解决农民自身的发展问题,通过尊重、保障和发展农民权益,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性,促进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长久以来,中国竭力推行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要求个体人格发展服从社会需要,导致个体意识独立性不强,而且由于农民身份与权利结构的不对等,社会对农民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排斥和偏见,使得农民内化其身份认知,产生了严重的依附性,使之发展的原动力难以在农民和农村中孕育出来,成为他们走向现代化的阻碍。
中国现代乡土文明构建的途径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现代乡土文明建设中所遇到的冲突与困境,实现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两种文明的对接、融合,塑造现代、和谐的乡土文明,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
以和谐为指导,构建农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和任务。农业作为第一的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发展可持续农业需要我们树立和谐发展的生态观,转变农业传统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和谐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再生能力,以效益提升为根本,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立足本土,塑造现代乡土精神。“精神不仅传递着社会微观与宏观层面纵向间的关联感,而且还传达着社会各部门机构横向间的互动感。这种互动感不仅显露出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布局,同时也揭示出同一种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有不同的社会布局。要是缺乏精神的协调作用,文化就会面临简化的危险。”因此,建设新时期的乡村文化,塑造现代乡土精神,必须走“内生”与“外引”相统一的路径,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和利用;同时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将传统与现实、本土与外来相结合,培育现代、和谐的乡土精神。
提升自主能力,实现乡村善治。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中,“民主”是作为外来的现代因素引入的,实践证明,仅把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应的自主治理能力和良好的制度激励,以使理性参与者分享利益,获取最大回报,这需要一个学习、实践以及能力建设的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善治,关键在于扩展乡村公共空间,提升村民的话语权,加快村民自身组织建设,以提高村民的自主治理能力,切实保障村民权益;同时,按照现代公共治理的要求,优化地方政府职能,破立并举,构建多中心的治理网络,以降低治理成本,实现乡村善治。
关键词:水系连通;水美乡村;评价指标体系
1概述
农村水系是指位于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塘坝等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该系统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及景观等功能。农村水系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还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和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对农村水系开展了多项整治工作,2019年10月11日,水利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2020年4月公布了全国55个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名单,各试点县通过水系连通、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恢复农村河湖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2021年4月7日,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及财政部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了《水利部规划计划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继续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2021年上半年公布试点县30个,下半年公布试点县42个。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主要大江大河基本已形成库堤结合的防洪体系,中小河流和山洪沟达标河段长度稳步提升;重大水库工程相继建成,重大引调水工程大伙房水库输水、重点供水工程稳步实施,水资源配置网络已具雏形,正在开展空间均衡水网规划工作;农村水利保障体系稳固提升,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显著。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适应“三新一高”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辽宁省高度重视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2020年以辽西干旱丘陵区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辽南滨海河口平原区的盘山县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以辽东山区的本溪市南芬区和辽中北平原丘陵区的康平县为试点,探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水美乡村建设路径和方法。随着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被越来越重视,对其工程建成后的效果评价,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农村水系连通性评价的统一标准。本文参考已有评价指标成果,针对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定量评价得出其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为现有及拟开展的水系连通工程的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水系连通性评价体系研究方法
国内外的研究方法主要为:①利用水文-水力学模型对河湖水系连通性进行模拟研究。②利用景观生态学法分析连通性指数的计算方法。③利用图论法及生物法对河网水系连通性实现定量化分析。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依据已有诸多水系连通评价的指标,选取适宜农村水系连通的相关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指标的选取应突出水系连通工程的特点,并与水系连通主要实施内容相符合。(2)定量与定性结合。选用的指标应给与量化的标准和方法,同时应结合水系连通工程的实际建设内容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评价的准确性。(3)具有可操作性。选取的指标值的获取应较为便利,指标评价方法较为可行,便于实际操作。
4评价指标体系
充分参考已有成果中的指标,综合考虑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重点是通过河湖水系的互联互通,实现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因此确定3个主要评价要素,共6个评价指标,见表1.4.1指标计算方法(1)河网密度DR河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河流总长,表示河流长度内河床发育程度。计算公式为:(2)水系环度α水系环度表示河网中现有节点形成的环路存在程度,是河网水系真实成环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2)式中,L—连接线数;N—节点个数;α取0~1,0表示水网中无环路,1表示具有最大环路。(3)河流水系达标率河流水系达标率为水质达标的考核断面占总考核断面的比例。
4.2指标评分标准
总结已有相关研究,制定适用于辽宁省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指标评分标准。对于定量指标,按照计算成果,参照已有标准确定评分;对于定性指标,根据产生效果的显著程度,确定评分标准,见表2。
4.3总分评分方法
从水系连通项目成果中得出相应的所需数据,依据相关的计算公式确定指标值,并根据评分标准为各项指标赋分,最后结合各项要素及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获得项目的综合评分Z。当Z<6时,认为工程合理性较差;若6≤Z<8,认为工程合理性良好;若Z≥8,则可认为工程较为优秀。需要指出的是,可根据工程特点,调整个别要素和指标及其权重,且如果个别指标难以获取基础数据,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似指标确定。随着后续农村水系连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结合更多的工程实践,应不断完善本指标体系。综合评分Z的计算公式为:Z=βAA+βBB+βCC(3)A=βA1A1+βA2A2(4)B=βB1B1+βB2B2(5)C=βC1C1+βC2C2(6)式中,βA、βB、βC—单类要素在综合评价中所占权重;A、B、C—单类要素在综合评价中的得分;A1、A2—A类评价要素中单个指标得分;B1、B2—B类评价要素中单个指标得分;C1、C2—C类评价要素中单个指标得分;βA1、βA2—单个指标在A类评价要素中所占权重;βB1、βB2—单个指标在B类评价要素中所占权重;βC1、βC2、—单个指标在C类评价要素中所占权重。
5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应用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对已实施的辽宁省盘山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进行评价。经计算连通性要素指标,河网密度Dr=3.23,水系环度α=0.03。盘山县地处“九河下梢”,境内主要河渠共31条,其中有辽河、大凌河、浑河、绕阳河4条大型河流,中小型河流17条,主要灌渠10条。现状水系发达,境内有大型灌区盘山灌区,灌区排干网络成熟,河网密度较高,但水系之间的成环水平一般。经计算生态环境效益要素指标,盘山县内水质监测断面共12个,2019年水质达标率为25%,经水系连通治理后,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通过盘山县水系连通项目,解决了80万亩芦苇湿地和11.7万亩人工湿地的缺水困扰;保护了699种野生动物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繁殖地、越冬地和众多迁徙鸟类的驿站;改善数十万只水禽生物栖息条件,提高了生物群落多样化。社会经济效益要素指标,盘山县水系连通项目促进盘山县芦苇湿地、蟹虾淡水养殖、立体生态现代化农业、农产品储运物流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7.56亿元,产业提升效益显著。水系连通项目传承了盘山水利百年的发展历程,挖掘盘山水文化的灵魂,打造了水文化展览馆,形成了生态湿地旅游精品路线,促进盘山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每年增加效益1.2亿元,文化旅游效益显著。将定量、定性指标对应评分标准为每一项指标赋分,按照各项指标和要素的权重计算综合评分,最终辽宁省盘山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综合评分为9.28,见表3,该工程为优秀。
6结语
通过参考已有评价指标成果,针对辽宁省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建立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已建项目,首次定量评价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目前还有锦州凌海市,铁岭清河区,营口大石桥市、鲅鱼圈区、老边区、盖州市,鞍山台安县,丹东东港市、宽甸县,辽阳灯塔市,沈阳新民市、辽中区、沈北新区、法库县,盘锦双台子区等县区已申报竞争立项或正在储备中,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有及拟开展的水系连通工程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凯轩,李志威,胡旭跃,等.洞庭湖区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20(6).
[2]杨荣波.盘山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对策研究[J].地下水,2021(5).
[3]梁霄,巨文慧,孙博闻,等.基于AHP-熵权法的平原城市河网水系连通性评价:以廊坊市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1(11).
[4]何理,李恒臣,赵文仪,等.水系连通工程综合效应评价体系研究:以“引江济巢”工程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加之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的投资领域,共同触发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陆续开办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四川成都市郊区的“农家乐”等,这些乡村旅游基地的建设正不断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开辟着新的道路。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仍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及消费都呈现初级化特征。乡村旅游区域大多以城市郊区和景区附近为主,提供的服务也不十分完善,政府方面也缺少对于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系统化的管理与开发。如何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石河街道东沟村为例,简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一、东沟村的基本情况
(一)总体旅游发展
东沟村原是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的一个行政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共7个自然屯,395户,1120人,拥有林地7000余亩,四面环山,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在纳入石河村管辖后开始发展农家游,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前的东沟是金州区四大贫困村之一,但东沟又是块风水宝地,拥有小黑山、九顶莲花山、东沟和邓家沟水库、九莲古寺、明朝烽火台等资源,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丰厚,特别适合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
结合这一现状,大连市、金州区旅游局及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视察东沟,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建议、意见,石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政策、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并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共投资20万元对东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及目标,启动东沟旅游的开发建设工作。近年来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2亿元,先后新修柏油路8公里,使东沟与202国道连接,治理石河河道15公里,并进行了荒山治理、改造民宅、绿化美化等。同时开发了石河农业园区、采摘园等农业科技景观。
(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为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村屯改造,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投资近400万元,改造和修缮总里程近6公里的3条河,并建设河中塘18座;投资100多万元,铺设2公里长的2条柏油路;投资200余万元,新建3个方塘、4座5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打2眼大口并,并铺设近3万延长米的地下管路,使东沟的山坡地基本实现管网灌溉;投资100万元,对临街150户村民的院墙、厕所等进行面改造,进行村屯绿化,为发展农家院奠定基础;投资500多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满族风情一条街”。
以发展农家院为龙头,带动东沟旅游业的发展。由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到北京、沈阳、山东等地考察,带回他们的发展经验。为了规范东沟的旅游业发展,该村成立了“大连九莲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农家院的专门管理机构。目前,东沟农家院由最初的两家发展到26家,并有8家被评为“大连市星级农家乐”,日接待能力达到4000多人,可同时容纳500余人住宿,年均户收入达到5万元,最高年收入达到40多万元。注重集体经济,以村集体经济推动景区的整体配套开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拉动下,该村的种植业、养殖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樱桃等精品水果供不应求,采摘游日益壮大,地供的小米、草鸡蛋、五坊土特产等都大受欢迎,特色农产品经济做长了旅游产业链,并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一)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大多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
东沟村已完成总体旅游规划的开发与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在进入深度开发阶段。但目前主要的旅游产品以“农家乐”为主,农业观光和采摘果园为辅。且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尽管村里成立了农家院的专门管理机构,但由于村民大多自行开发,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管理欠缺,服务落后,该村的乡村旅游产品大多尽在原有农业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
(二)乡村旅游消费处于低消费,获得的是低层面的精神享受
乡村旅游消费呈现初级化特征乡村旅游消费的初级化不仅与产品供给水平的初级化有关,也与游客消费心理的低层次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水平密切相关。目前,东沟村的乡村旅游产品供应普遍存在价格低廉的问题,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仅停留在悦目悦耳的基本层次。例如,在采摘活动时,大多数游客更看重水果的价格、质量和数量,而轻视对收获的心理感受;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乡村民俗旅游中,游客注重的也多是低廉的接待费用,而体察乡风民俗、修身养性的成分较少。以休养疗养、艺术创作和商务会议等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在东沟村乡村旅游中所占比例还不大。
(三)主要客源市场为低收入群体
从国内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来看,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客源。据统计,高收入阶层(经理、主管等)对观光农业的光顾次数占其出游总次数的47%,中等收入阶层占55%,而低收入层次占81%。
(四)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互动性较弱
我国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是资源导向型,往往开发的程度都不深,只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而在其他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上缺乏深层次开发,特色也不明显,游客参与程度较低,不为游客带来多样化的深度体验。而别的国家在这一点上则非常重视。例如,位于韩国京畿道的韩国民俗村,它将韩国各地的农家民宅、寺院、贵族宅邸及官府等各式建筑聚集于此,再现朝鲜半岛500多年前李朝时期的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游客在感受500年前的民俗风情时,也享受着民俗村内的各种美食,最受游客欢迎的是菜饼和米酒。而露天场上则每日定时开展精彩的节目表演,如民俗舞蹈、杂技和乡主鼓乐,热闹非凡。此外休假日期间还上演丰富多彩的民俗游戏,如跳板、打陀螺、荡秋千等。在游览时,游客可以深度参与到各游乐项目中,好像是乘坐了时空列车回到了李朝时期,真实的感受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高的互动性,悦身悦心。
(五)进行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开发的同时缺少对生态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乡村旅游在东沟村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居民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同时保留了乡村原本的建筑风貌。但由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很强,旺季过旺,导致客源过于集中,超出了旅游地承载力,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环境不堪重负而遭破坏。对于旅游者来说,住宿、餐饮、交通等不便,其利益可能受到损害,影响旅游感知效果,最终损害旅游地形象;淡季过淡,而且淡季过长,一年单季约有半年时间,大量旅游接待设施闲置、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许多“农家乐”不得不处于歇业状态。
三、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
(一)“文化兴旅”:开发新兴乡村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参与度
文化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使旅游产品生命力的精髓,是创造差异性的核心元素。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设计和开发时,要提高文化品位,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教育开发相结合
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开发“自然教室”、“植物教室”,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平常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掘传统的农耕文化,让乡村旅游者体验原始的耕种技巧,了解传统习俗。
2.增加科技含量
利用现代技术对农业的自然之谜、极端现象、农业史上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进行模拟演示,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对大多数城市居民及青少年的吸引力。
3.加强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
大连老菜、大连农家菜在广大乡村旅游者的内心中只有浅显的认识,应不断挖掘和创新各种特色饮食,同时增加饮食文化的内涵,努力从多方面展示大连饮食文化的特点。同时开发“饮食与健康”“饮食与文化”等相关项目。
4.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相结合
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旅游者眼前一亮,在欣然购买的同时,将旅游地的广告带去四面八方。不仅满足了旅游者需求还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如贝壳类工艺品、玉石雕刻、手工编织品等,它们是民俗文化的直接载体,体现了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
5.增加旅游硬件设施的文化内涵
文化硬件设施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如具有乡村旅游景区标志的村门、院门、雕塑、公共汽车站台、厕所、甚至是招牌、路牌,都要既实用美观,又有文化品位。使旅游硬件设施成为吸引游客的另一种旅游产品。
(二)塑造旅游品牌,改善客源市场结构
可通过举办赏花节、品果节等各种农事活动,或者摄影、绘画、农艺、园艺等系列比赛和优秀作品展览活动,或者周期性举办以特定植物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使旅游与竞技、旅游与知识相结合,达到扩大旅游地影响、树立品牌、提高倒房率和重游率、改善客源市场结构等目的。
(三)丰富淡季旅游产品,注重可持续发展
针对东沟村“农家院”季节性强的特点,可在旅游淡季推出特色的赏花识果等特色活动,形成采、摘、游于一体的旅游方式,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和“农家乐”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
1.增加寻幽探险和健身内容
调查表明,受城市旅游活动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了要求主动参与、竞争、时尚、现代、个别的和快节奏的需求特征。定向越野、生存游戏、漂流、冲浪、空中滑翔、帆伞运动、喷气船等冒险旅游和体育旅游等成为追求个性和时尚的青少年感兴趣的旅游方式。大连的丘陵、山地、河流和湖泊为这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2.与养老业开发结合
如今,大连市郊的金州、庄河等地,有大批“城市农人”乐而忘返。总数过万,为客居农家带来不菲的收入,是今后乡村旅游的开发方向之一。
四、加大政府干预,做好软实力建设
旅游行业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产业,政府宏观管理功能发挥的好坏,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政府应加强相关管理,敦促农家乐开办时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成立农家乐协会,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同时协同各村、镇、甚至是各区之间跨地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形成特色,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的功能。
五、结语
杭锦旗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依托沙漠、河套、草原旅游资源,以“河滨沙海草原”为核心竞争力,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民俗文化为特色、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把杭锦旗打造成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国的乡村休闲旅游地。产业导向:杭锦旗应以乡村旅游开发为契机,带动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本着“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理念,积极吸纳乡村闲余劳动力,使当地乡村社区能够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政府应给予开发农户应有的配合、支持。 产业定位:将杭锦旗乡村旅游业积极培育成为杭锦旗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改善当地经济环境,产生旅游影响,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塑造本旗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杭锦旗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偏爱度,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乡村旅游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旅游产品策略
1..美丽杭锦旗――田园风光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中国杭锦旗――田园风光无限好;产品内涵,乡村自然生态、观光农业、田园风光等;宣传口号,杭锦旗――幸福家园。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省内及周边地区大众性市场;目标群体,修学旅游市场、注重体验和参与以及渴望体验新鲜淳朴乡村生活的青年旅游市场、婚庆蜜月旅游市场、寻根怀旧、回归自然的中老年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注重乡村田园风光意境的保护和营造,将各类农作物生产情景同乡村的幽美生态环境相结合,体现“回归家园、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内涵。重视乡村农事活动和农牧业文化的开发,可利用湖泊、蔬菜园、果园、牧场等开展各种参与性农事活动,开发如种菜、瓜果采摘、垂钓休闲、放牧等旅游项目;参与制作奶食品的过程等,增加乡村旅游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如可以选择几家规模较大的牧户,整合成一座具有规模的大型展示厅,展示整套民间作奶食品工具,演示工艺流程,让游客了解其步骤,也可以让游客在牧户指导下参与体验。
2.休闲杭锦旗――度假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休闲杭锦旗;产品内涵,乡村休闲度假游;宣传口号:魅力杭锦、休闲之乡。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的中青年阶层以及中高收入的家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和中老年康体养生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整治景区内的旅游环境,改善道路两旁的环境卫生状况,规范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统一设计景区解说牌、垃圾桶等,材质可用木质,颜色与环境协调;治理河道、湖泊里的生活垃圾和污染,使建筑风格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修整和拆除影响视觉效果的设施等。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如客房、餐饮、停车场、娱乐设施、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性化设计,如开发特色餐饮、家庭野外休闲、老年康体养生等系列产品,内部交通特色化。针对游客需要,开辟综合性的度假村,融健身、休闲、观光等各类活动于一体,采用分时度假、乡村会所等形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服务。近期开拓周边市场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远程客源市场的游客,综合考虑游客消费水平、个性需求的特点,在软硬件设施上应追求品位较高、规格较高、服务一流的目标,为客人营造良好的乡村休闲氛围。
3.欢乐杭锦旗――节庆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欢乐杭锦旗――节庆之旅;产品内涵,乡村艺术节庆、历史节庆和民俗节庆、宗教庆典旅游;宣传口号:欢乐节庆――风情杭锦旗、多彩文化――绚丽杭锦旗。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的中青年阶层以及中高收入的家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和中老年康体养生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充分挖掘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民间演艺和节庆文化。做好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的产品组合和内涵提升,形成以节庆为核心的民俗风情系列产品。开发主题不同的产品形式:可建立民俗风情园,如开展民俗歌舞表演来展示民俗文化;根据游客量规模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来营造节日欢快的氛围和展示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设计游客参与环节,让游客参与乡村特定民俗节庆。可针对婚庆市场,开发乡村蜜月度假旅游。应积极策划乡村节庆旅游系列的节庆活动,近期借助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的契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来提高知名度。
4.主题乡村旅游产品
(1)兵团乡村。产品策划:产品品牌―兵团乡村;产品内涵―兵团文化;宣传口号,追忆・回味――那段兵团岁月;兵团乡村――知心人家。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有兵团建设经历的旅游者及其子女和亲属;或对知青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
开发思路:建好兵团纪念馆,反映知青当年生产、生活的场景,展示知青生产、生活用具及其他与知青有关的文物等,展示主要内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到此落户的知青基本情况和历史贡献;有关在知青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英雄人物及知青出身的典型人物。建设知青文化园,园内建知青雕塑、知青纪念墙、知青纪念碑等,主要以弘扬老一代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宗旨。复原典型的知青住宅,收集知青当年的生活用具、衣服等,突出“兵团乡村――知心人家”的主题,让老知青们重温当年的情怀,让游客和知青亲属们了解和体会知青往昔的生活。收藏反映知青的电影、电视及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和当年知青中广泛流行的手抄本,特别是反映上海知青在此生活的著作《知青部落》。建立影视演播厅,根据需要进行演播,还可刻制光盘对外出售,建立小型图书馆对外借阅及出售。策划知青文化艺术节,通过一系列歌曲和舞蹈节目的演出,如曲艺、相声、小品、诗歌、朗诵等,让知青文化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和交流;举办知青联谊会等活动,给老知青提供一个追思回味的空间。
(2)水上乡村。产品策划:产品品牌―水上乡村;产品内涵―黄河乡村旅游;宣传口号,水上乡村之旅,快乐河套人家。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旅游者。
开发思路:整治黄河水域环境,治理少量白色垃圾。增加游船和快艇,策划水上项目和娱乐。加强沿黄河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建设解说系统,增加相应的商务设施和休闲设施,开发较高层次的休闲度假和会展旅游产品。
(3)新农村参观访问旅游产品
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中国新农村;产品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宣传口号――新农村、新杭锦。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全国、省内和周边地区客源市场;目标群体,省内外城镇建设的参观访问旅游者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兴趣的旅游者。
开发思路:选择一个新农村基地,建设农村风貌展示馆,展示国内外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变化,以大量的图片为支撑,国内外典型的农村发展为重点,反映国内外农村的发展历程。完善新农村内的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现代化的需要,卫生条件状况应参照规定的国家标准执行;在接待设施内部装饰上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修建休闲广场,可以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演艺等,也可满足居民的游憩需要。完善新农村的配套设施,包括娱乐中心、健身中心、文化中心等。做好村庄内部的亮化工程,在灯具的选择上要体现古典、复古韵味的款式,不宜过于现代。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应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在近期内吸引大量客源。
三、发展战略途径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杭锦旗内现有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阶段各异,相关政府部门的旅游投入能力有限,建议政府部门组建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机构,制造良好的投资舆论,营造优越的乡村旅游投资环境,密切与相关投资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以此推动本旗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现代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本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2.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杭锦旗区位优势明显,这就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要把目光放在“河滨沙海草原”这一大的环境中,施行“捆绑发展”“联动发展”,要求杭锦旗各乡镇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上应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以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3.强化形象,塑造品牌
为了提高杭锦旗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增强杭锦旗乡村旅游项目的吸引力,针对杭锦旗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要着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并在强化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乡村旅游的营销力度,更新营销手段,加大形象驱动的力度,强化整个杭锦旗乡村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效应,并进行个性塑造,积极提升乡村旅游地形象,尤其要在强化乡村旅游的体验性、文化性、生态性、参与性、休闲性、度假性的前提下,深刻挖掘杭锦旗乡村旅游的地域文化内涵,以鲜明的形象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实施强品牌发展战略。
4.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杭锦旗不同阶段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等均应有利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恢复和保护,特别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把生态环境置于重要地位,防止环境质量的退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杜绝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设施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旅游环境意识,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和各个示范点的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始终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互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一,生态可持续性。我国近几年来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但可持续发展往往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得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变得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以长远的目光利用资源,避免掠夺性开发,保证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以可持续的方法被利用,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地球承载力保持平衡;控制环境污染,比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相当严重,这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保护环境,制定各种法律,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使得被污染的环境得到治理。
第二,经济可持续性。所谓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必须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相似,它鼓励经济增长,并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的可持续性可以用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废物,提高效率等来实现,这样也可以增加国家与企业的效益。第三,社会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文明、、安全、健康的发展。因此,它强调必须要控制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两极分化、消除贫富差距、消除失业等等;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
1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文化是人类与生存环境关系的体现,人类在自然中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对自然环境的社会适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属于自然生物圈,人的文化创造也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和实现的,自然生态对于人类,对于人类的文化实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自然不仅为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资源———人类生存在自然中,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自然养活了人类,并且为人类的生物性生存提供了保障。同时,人类的进化发展也是自然为其提供了可能,正是有了自然这个巨大的空间,人类才得以在其中进行文化创造,而人类的这种文化创造,最终让自然成为“人的作品与现实”。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也就是说,人类虽然在自然中生存实践,但却获得了一种超越自然的能力,不仅能够将自然作为一种对象进行观照,而且,人类在自然中创造了人类自己的世界,并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自然创造了人类,而人类则在自然中创造生活,创造文化。
历史告知我们,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自身发展历程中,亲和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创造出各自独特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多么富有魅力。它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瑰宝,有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强大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加快的时代,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是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农业文明甚或更古老年代里的一些在工业文明时代被认为是落后的东西,以知识经济时代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却往往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的价值。这种落后和先进的问题分歧恰恰是出在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系来判断一切事物。因此,我们认为强调可持续发展观,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彻底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一定要按照时代前进的方向来判断事物的好坏真伪。
2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继承的策略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并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又比较大。这种情况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状况十分相似,同处于资源优势、文化多元、生物多样和贫困集于一体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因为,贫困的困扰和面临现代文明强烈冲击,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巨大威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相对贫困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危险。为此,如何在多民族地区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2.1多元民族文化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跨境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西部地域大,少数民族多,因此在西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资源是促进文化多元发展的首要问题。首先,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民族志的普查;其次,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体现出来的,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早期西部大开发中优先发展经济遗留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西部地区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好为解决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社会、自然之间内部的和谐,倡导三者和谐发展。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的是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作为发展的主体,人的行为是受特定的文化模式影响与支配的,所以在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战略中,边疆地区的多元民族文化就成了一种软资源,必须受到社会以及国家方面的重视。
2.2乡村旅游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市场营销 现状 创新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渐兴盛起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置身激烈竞争旋涡中的人的精神不堪重负,人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城市、远离污染、远离竞争、回归自然、寻找休闲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生活的急切需求,愈来愈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各主题年活动,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的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口号是和谐城乡游,这些都大大地推进了乡村游,己经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1.产品开发项目单一、城市化、粗放型经营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使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程式化活动中。由于乡村旅游供给尚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导致乡村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其城市化、人工化,从而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忽视游客的满意度、旅游形象塑造和长远发展设计,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损害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和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大大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采用低价的产品渗透价格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知名度、资金实力方面相对于风景名胜区都处于弱势,目前,我国开发的乡村旅游多是处于城市近郊或者景区(点)附近,其客源以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家庭出游的比例大,主要出游形式为散客旅游,需求弹性大,对价格敏感性较强,所以在价格方面以低价为主,采取慢速渗透策略。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目前的销售尚不成体系,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我国不少地方现在仍存在着“先等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再拿钱来宣传促销旅游”的落后观念,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更不用说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了。由于没有形成有序的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使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附近的知名景区(点)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营销知识,致使乡村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营销方式毫无新意。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依靠传统方式招徕游客,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发传单或发名片。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网页的知名度有限,再加上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等原因,还无法对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旅游者双双蒙受效率损失。
三、营销创新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旅行社经营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微利,使旅游促销更加专业,原来促销是单打独斗,各唱各的曲,各拉各的调。现在是集中促销,既节省成本,又容易出效果。从目前来看,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我国乡村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乡村旅游事业。
2.绿色营销的市场需要
农村是受污染和被破坏较轻的地方,恰是人们向往“绿色”的最好去处。现在中央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乡村旅游正是这个精神的强大推动力。耕地广阔,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环境优美,一些乡村处在山区里,远离现代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开展绿色营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走新路,就是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在加快发展中坚定地走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这就要求企业放弃传统的工业时代营销做法,实行“洁净化”生产,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即进行营销创新。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 2l世纪的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1)乡村旅游营销的亲情观。亲情的乡村旅游营销观念强调把游客当“朋友”或“亲人”,通过“农家乐”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参加农活劳动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2)乡村旅游营销的知识观。乡村旅游应当集学习知识、考察、娱乐于一体,对游客起着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的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学生,知识的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途径。(3)乡村旅游营销的绿色观。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经营者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要努力探索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杜绝破坏性开发。
2.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要务。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导致旅游产品的同类化现象普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愈是乡土的愈是有个性,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因此,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等乡土化的素材。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 提升产品的质量。
3.体验营销
旅游业的本质是出售体验和旅游经历,乡村旅游者期待的是不仅能观光,而且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如“做一天茶农”、“当一天农民”。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时要注重体验、度假、休闲等生活元素的摄入。实现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应该从主题提炼、体验线索设计、场景设计、体验氛围营造、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等方面入手。其中,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觉器官,使之留下难忘的经历,强化旅游体验;活动是主题的载体,没有好的活动项目的支撑,美好的体验只能成为泡影;在主题鲜明、活动丰富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场景、氛围等细节加以强化,才能让游客的美好体验成为现实。
4.口碑营销
乡村旅游口碑营销是指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方或经营者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发顾客对该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及企业形象的谈论和交流,并激励顾客自发地向其周边人群介绍和推荐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正所谓“金奖银奖不如客户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1)“员工和顾客是上帝”,“先有员工的满意,才有顾客的满意”。一线员工与游客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最了解游客的需求,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要使员工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旅游企业就必须首先把员工当作自己的顾客,搞好内部营销,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对员工进行口碑传播培训,使之掌握口碑营销技巧;要注重收集口碑传播信息资料,整理成《口碑传播信息手册》,并不断更新,使员工有信息可传播,有标准可参照。 (2)创新“4C”道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rbore)针对4P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销的4c理论,4c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4C理论的提出,使市场营销从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的模式(4P)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的模式(4C)。当旅游者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超过其心理预期时,旅游者就会主动成为该产品和服务的正面口碑传播者。旅游者满意程度越高,其口碑传播的积极性越强。反之,当旅游者感受到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品质远低于心理预期,则可能引发负面口碑。
5.网络营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成为了可能。互联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目前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还是“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所以应该利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也可以建设地方性的乡村旅游网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国振:旅游营销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志远 林云:旅游营销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高谋洲 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 (21)
[4]杨达源等: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F].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李丹: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营销行为[J].发展研究,2006(9);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市场营销 现状 创新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渐兴盛起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置身激烈竞争旋涡中的人的精神不堪重负,人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城市、远离污染、远离竞争、回归自然、寻找休闲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生活的急切需求,愈来愈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各主题年活动,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的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口号是和谐城乡游,这些都大大地推进了乡村游,己经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1.产品开发项目单一、城市化、粗放型经营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使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程式化活动中。由于乡村旅游供给尚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导致乡村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其城市化、人工化,从而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忽视游客的满意度、旅游形象塑造和长远发展设计,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损害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和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大大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采用低价的产品渗透价格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知名度、资金实力方面相对于风景名胜区都处于弱势,目前,我国开发的乡村旅游多是处于城市近郊或者景区(点)附近,其客源以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家庭出游的比例大,主要出游形式为散客旅游,需求弹性大,对价格敏感性较强,所以在价格方面以低价为主,采取慢速渗透策略。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目前的销售尚不成体系,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我国不少地方现在仍存在着“先等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再拿钱来宣传促销旅游”的落后观念,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更不用说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了。由于没有形成有序的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使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附近的知名景区(点)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营销知识,致使乡村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营销方式毫无新意。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依靠传统方式招徕游客,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发传单或发名片。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网页的知名度有限,再加上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等原因,还无法对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旅游者双双蒙受效率损失。
三、营销创新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旅行社经营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微利,使旅游促销更加专业,原来促销是单打独斗,各唱各的曲,各拉各的调。现在是集中促销,既节省成本,又容易出效果。从目前来看,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我国乡村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乡村旅游事业。
2.绿色营销的市场需要
农村是受污染和被破坏较轻的地方,恰是人们向往“绿色”的最好去处。现在中央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乡村旅游正是这个精神的强大推动力。耕地广阔,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环境优美,一些乡村处在山区里,远离现代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开展绿色营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走新路,就是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在加快发展中坚定地走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这就要求企业放弃传统的工业时代营销做法,实行“洁净化”生产,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即进行营销创新。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 2l世纪的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1)乡村旅游营销的亲情观。亲情的乡村旅游营销观念强调把游客当“朋友”或“亲人”,通过“农家乐”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参加农活劳动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2)乡村旅游营销的知识观。乡村旅游应当集学习知识、考察、娱乐于一体,对游客起着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的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学生,知识的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途径。(3)乡村旅游营销的绿色观。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经营者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要努力探索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杜绝破坏性开发。
2.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要务。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导致旅游产品的同类化现象普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愈是乡土的愈是有个性,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因此,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等乡土化的素材。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 提升产品的质量。
3.体验营销
旅游业的本质是出售体验和旅游经历,乡村旅游者期待的是不仅能观光,而且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如“做一天茶农”、“当一天农民”。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时要注重体验、度假、休闲等生活元素的摄入。实现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应该从主题提炼、体验线索设计、场景设计、体验氛围营造、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等方面入手。其中,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觉器官,使之留下难忘的经历,强化旅游体验;活动是主题的载体,没有好的活动项目的支撑,美好的体验只能成为泡影;在主题鲜明、活动丰富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场景、氛围等细节加以强化,才能让游客的美好体验成为现实。
4.口碑营销
乡村旅游口碑营销是指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方或经营者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发顾客对该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及企业形象的谈论和交流,并激励顾客自发地向其周边人群介绍和推荐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正所谓“金奖银奖不如客户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1)“员工和顾客是上帝”,“先有员工的满意,才有顾客的满意”。一线员工与游客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最了解游客的需求,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要使员工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旅游企业就必须首先把员工当作自己的顾客,搞好内部营销,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对员工进行口碑传播培训,使之掌握口碑营销技巧;要注重收集口碑传播信息资料,整理成《口碑传播信息手册》,并不断更新,使员工有信息可传播,有标准可参照。 (2)创新“4C”道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rbore)针对4P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销的4c理论,4c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4C理论的提出,使市场营销从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的模式(4P)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的模式(4C)。当旅游者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超过其心理预期时,旅游者就会主动成为该产品和服务的正面口碑传播者。旅游者满意程度越高,其口碑传播的积极性越强。反之,当旅游者感受到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品质远低于心理预期,则可能引发负面口碑。
5.网络营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成为了可能。互联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目前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还是“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所以应该利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也可以建设地方性的乡村旅游网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国振:旅游营销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志远 林云:旅游营销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高谋洲 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 (21)
[4]杨达源等: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F].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李丹: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营销行为[J].发展研究,2006(9);
1.国外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经验与做法
1.1 欧美发达国家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都达到了70%以上,农业人口比例很低,通常不到总人口的5%,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很强。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早,多数国家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成立了具有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的环境管理机构,制定了完善的补贴、税费等环境经济政策,同时配合以法规标准、治理技术、监管执法、教育培训等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农村污染防控体系。
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欧美发达国家大多采取了积极的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政策,对沼气、水源保护、污水和垃圾处理、养殖业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直接投入、补贴、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予以大力支持。例如,美国政府每年从农业联合税中拿出几十亿美元,专门用于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资源保护工作,对治理项目投入补贴70%〜80%。各州政府也都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列入专项开支。
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农民采用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法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农场土地合同”计划,农场主和政府自愿签订合同,合同中规定农场应该达到的环境目标,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瑞典、芬兰制定了化肥税等约束性政策,税收专项用于农业环境保护。欧盟制定了政府补贴政策,对农民为农业环境改善所做的贡献给予补偿。
实施严格的农村环境监管在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环保部门是农村环境的统一管理机构,负责制订农村环境标准,环境立法和执法,开展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等。美国环保局还在法律授权下管理农药。多数国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十分重视。例如美国国家环保局是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拥有自己的警察队伍,具有一定的调查取证权和处罚权。
制定门类齐全、操作性强的农村环保法规美国自从早期移民开垦土地,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后,就着手立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施了最大日负荷计划、农村清洁水实施计划等。欧盟颁布的水框架指令、硝酸盐指令、污染预防和控制综合指令等,在各成员国农村环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农村污染治理技术从研发到推广服务的全程体系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环保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对农民的指导培训,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有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服务队伍,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单位要直接与农场主打交道,帮助解决现实难题。美国环保局对农药施用者要进行严格培训,并发放使用许可证。此外,欧美国家注重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美国1990年颁布了《国家环境教育法案》,为大力实施环境教育提供了法制保障。
1.2 日本和韩国
目前,日本农村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国覆盖,韩国农村生活污水则有一半以上能够得到有效处理。日韩与中国国情较为接近,发展历程也很相似,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峰期所带来的城乡不均衡发展问题,但在国家发展转型期适时加大了农村环境建设投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使农村环境获得明显改善和提高。
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投资重点领域之一,推动城乡均衡发展韩国于1970年开始倡导“新村运动”,以扭转工农业发展失衡问题,政府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初步估算,仅1971—1984年投入的财物总量就高达7万亿韩元,其中政府投入占50%左右。日本自1975年开始加大农村污染治理投入,其中30%为政府出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日益完备。
制定全方位的农业环境补贴政策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价格调控支持农村环境保护,以土地整治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通过直接补贴保护环境敏感地区,并计划到2013年把直补占投融资的比率提高到20%以上。日本也制定了比较全面的环境补贴政策,对“化肥、农药减量栽培”、“废弃物再生利用'“有机农业”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予以扶持。
发挥基层农民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组织建设,农业协会是最重要的基层组织。农协在日本是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实体组织,有自己的加工场所、技术开发和培训基地。多年实贱证明,农协在贯彻政府农业政策、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将科技作为推动农村环保的重要推动力日本和韩国在农村环保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宄,形成了许多世界领先水平的农村污染治理技术模式。十分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有1/3左右的农协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日本还注重通过建立环保型农业典型,宣传推广农业环保技术,成效显著。
重视发挥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作用20世纪70年代,日本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此后日本便制定了《废弃物处理与消除法》等7部法律,对畜禽污染防治和管理做了明确详尽的规定,使养殖业污染得到明显控制。韩国颁布了《亲环境农业培育法》,明确了环境友好农业的法律地位以及政府、农民和民间团体应履行的责任,环境友好型农业得到大力推广。
2.国内农村环境保护的有益探索
2.1 江浙经济发达地区
江浙地区区位优越,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是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最为迅速的地区。近年来,江浙地区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主线,发挥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制定城乡一体环境保护规划,将环境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向农村延伸浙江编制了城乡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探索实施“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市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置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邻近的村镇,延伸截污纳管,实施统一处理;在欠发达、交通不便的乡镇、村,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污水治理模式。
地方政府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扶持政策从2007年起,江苏省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税费,采取减免措施。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发动农民投工投劳,积极参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探索农村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垃圾处理厂由政府与环保企业出资共建,各乡镇设中转站,各村按规模大小设1个以上垃圾收集站,每村配备保洁员,建立起乡镇和村两级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系统。乡镇(街道)可与专业保洁公司签订协议,由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实现专业化管理。
2.2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多数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地方财力有限,贫困人口较多。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地区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村环保的有效途径。
优先开展农村环保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中西部地区农村环保基础工作十分薄弱,监管能力缺失严重,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成为许多地区的优先切入点。甘肃省平凉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重点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工作,湖南省长沙市探索建立了“村民环保自治模式”,开办了全省第一所农民环保学校,推出了“环保乡规民约”,农村环保转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和自治行为。
以生态产业带动农村环境保护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较多,但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通过发展有机食品、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当地农民群众增收的同时,使当地生态环境获得改善。四川成都市依托农村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农业循环经济,涌现了花楸村、三圣乡“五朵金花”等以生态产业带动农村环保的典型。
探索低本高效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农村污染治理资金更为缺乏,因此,许多地区都十分重视低本高效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例如,广西、四川等山区农村探索建立了分散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式,治理成本大为降低。
3.国内外经验的有益启示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当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发展道路与中国存在明显不同,但追溯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均或多或少出现过与中国目前类似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系统总结多年来国外农村环境保护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农村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当前农村环保形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今后一段时期,建议着重推进以下7方面的工作。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发挥城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制定城乡环境保护规划,把村镇环境建设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中;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加强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环境资源共享;发展生态产业,以环境保护优化城乡经济发展。
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加大农村环保投入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工作部署,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施,增加政府在农村环保领域投入,尽快改变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解决部分农村环保资金匮乏问题。
尽快完善农村环保政策法规体系建议尽快制定有机肥补贴、秸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农产品发展、化肥农药税的财政政策。完善农村环保目标考核机制,推动各级政府把农村环保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尽快制定颁布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等农村环保法律法规。
落实“以奖促治”,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采取综合措施,对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改善农业生产和村镇人居环境。开展“以奖促治”配套政策、规划的研宄和制定工作,及时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和各地治理经验,逐步扩大整治范围。
实行“以奖代补”,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建设进一步深化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示范作用。对经过建设,达到生态建设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以巩固和提高生态建设成果。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稳定和增加农民就业。
建立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积极推动农村环保科技创新,重点研宄、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制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研宄,设置一批国家科研攻关项目,解决农村污染治理关键技术难题,包括连片村庄污染治理技术、村镇地下水源污染防控技术、水土复合污染治理技术等。
匾额习俗的渊源
匾额起源的时间甚早。《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据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载,最早出现的匾额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关之匾额。羊欣的《笔阵图》中也记叙了此事:“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我们翻看历史文献,有扁、额、牌等单称的,也有匾额、牌额、牌匾等合称的,匾额一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起到了封闭门上部到檐之间空间的作用和点缀作用,它在宫廷、园林和祠堂中广泛使用,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欢迎。
“衣冠南渡”后,赣南成为客家先民驻足的第一站,匾额习俗也随之带到了赣南,并在赣南广大客家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赣南客家匾额文化的兴盛与赣南乡村聚族而居的地理形态有关。宋元以来,客家先民扶老携幼来到赣南,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大多选择聚族而居,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许多大姓聚居一村的现象。为了敦宗睦族,寻根问祖,凝聚宗族力量,赣南客家先民修建了规模不同或支系不同的姓氏宗祠、族祠,各种祠堂都有挂堂匾和其他匾额的习俗。
匾额在赣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般来说,赣南客家匾额主要有堂匾、功德匾、寿匾三大类。堂匾一般体型较大,以长方形居多,字体亦较粗犷,匾饰相对简洁,主要突出“某某堂”的标识功能。功德匾和寿匾的大小不一,形制多样,讲究书法、图案、印、雕、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姓家族在基层社会影响力的日趋加大,赣南客家匾额逐渐成为了具有教化乡邦和乡村管理功能的主要载体,在历代官方与民间乡绅的共同努力下,让匾额这种民俗文化,对乡村治理与教化作用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宋元至民国近一千年来,赣南客家匾额这一民俗文化可谓长盛不衰。
严格的规制和仪式
在赣南客家民间,挂匾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大事。为此,各个姓氏对于挂匾都作出了相关的严格规定,族人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据传承人肖天长介绍,赣南客家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
规定。哪些人有资格在祠堂内悬挂匾额,各姓氏祠堂都有严格的规定,大致是:年龄在80岁以上(含80岁)、夫妻圆满60年、兄弟合计300岁、对祠内贡献支持特别大的。凡以上几种类型之一者,如子孙满堂、晚辈孝顺者,愿向祠堂理事会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者,方可在祠堂内悬挂一块木制的匾额。
申请。如果有以上所列的几种类型之一者,本人可口头向祠堂理事会人员提出申请。其内容包括匾额的类型、内容、时间等。本人申请后,理事会的人员会及时召集人员研究,并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
定匾。理事会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专程到做(写)匾额的店铺,详细告诉店主匾额内容、款识和挂匾的大体日期等。匾额上的文字过去都是由本族中字写得最好的人负责,现在一般由店主负责书写。
游匾。在悬挂匾额的头一天,当事人家就得敲锣打鼓,派人去接匾。匾额接回后,整个房系的老前辈(60岁以上的)及叔伯兄弟欢聚一起,吃完点心后,就由两个年轻后生抬着匾额,走在队伍最前头,一路上,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彻云霄,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游到村尾。所到之处,人们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走出来观看这一热闹场景。全村游一大圈后,就将匾额供在祠堂的供桌上。
祭匾。立匾人家请屠夫等人将大肥猪抬入祠堂内宰杀,然后将猪血抹在匾额上,称之为“杀猪祭匾”。这时,请来的吹鼓手开始鼓乐齐鸣,整个宗祠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挂匾。又称“钉匾”。事先将匾额的两头系上长长的绳子,站在两边楼梯上的人同时用力,将匾额慢慢地往上升,按事先安排好的位置,把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橼子上。在悬挂匾额时,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响彻祠堂内外,震耳欲聋。大家肃立在祠堂内,不得大声喧哗。
揭匾。立匾人家要请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把事先盖在匾额上的红布揭开。
办酒席。当天中午,本宗祠理事会成员、立匾人家本房的叔伯兄弟及亲戚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福主人家人丁兴旺、吉祥如意。
此外,据匾额习俗的传承人肖天长介绍,匾额的制作也有很多讲究,从规格来说,一般要符合“三、六、九”之数,否则不吉利;从匾额的行文来说,匾头按“富、贵、贫、贱”的顺序来行文,一般要选“富、贵”二字,匾尾按“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来行文,一般要选“生”字。这些规制务必遵守,否则就要闹笑话,贻笑大方。
匾额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宗祠悬挂匾额往往删繁就简,草草了事,且掌握匾额习俗整个流程的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大多不愿意传承,制匾工艺和匾额习俗已临濒危状况。为此,会昌县成立了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录制了赣南客家匾额习俗影像资料片,组织人力深入挖掘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对现存赣南客家匾额详细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认真考察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沿革、发展、变化、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和客家匾额在当地民俗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等。
2005年起,会昌县文化馆与博物馆加大民间匾额的征集力度,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收藏各种匾额130多方。2009年,会昌县建设了180平方米的“百匾堂”展览厅,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展出了精心挑选的部分匾额。这些匾额年代跨度长,主要有明、清、民国和现代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分展现了赣南社会经济由明清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匾额的书写者大多地位显贵,既有进士(状元、探花、榜眼)、解元、举人等,也有提督学政、刑部主事等。匾额文字遒劲、飘逸,书法精妙,内容则文采斐然,引经据典,清新典雅,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赣南客家风情浓缩于一方匾额中,令人神往陶醉。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三农 农业农村经济
目前,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四大突出问题:
1. 不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普遍存在的特点——不平衡性,其体现在经济基础及发展规模的阶梯差异,城市如此,我国不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如此。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源于“六五”至“八五”期间一直奉行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思路。1991年,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为0.2463,1995年上升至0.2747,1996年略有下降,直到2012年将突破0.55,近几年基尼系数又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又呈扩大的趋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绝对差距明显。首先,从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来看,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东部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农村区域发展与全国其他各地进一步拉大了差距,目前我国虽然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但是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2. 农村区域环境问题
我国在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山地农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的耕作也造成较多的土壤风蚀。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成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
2.2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的不断聚集,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与城市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解决生活污染的配套设施,极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因此,优化我国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推动我国农村区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工业污染严重
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国乡镇企业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未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及治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依靠其自然优势大力扶植发展养殖业,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工业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3.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业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近十多年来,工业化畜禽养殖业又成为新的污染源。而诸如河北的废品回收加工、贵州的土法炼焦等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双方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因而多次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如果不能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探索出相应经济条件下的出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仅会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也会造成农村环境破坏乃至社会治安紊乱的严重后果。
4. 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县域经济在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基于农村、立足县乡的一种我国特有的农村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的主导作用应同时体现在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合理存在的市场因素得以全面调动,同时为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而在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同农村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政府干预力度。从国家控制力看,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 调控模式,经济改革的重心主要着眼于宏观体质和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而有关区域经济的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一度未引起重视,形成国家控制力在中观层面上的真空。我国尚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结果在区域管理方面造成部委间、中央与地方,以及地区之间的失序。在这个意义上,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是区域经济管理缺失的结果。
结语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经济实力还有待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口近7 成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域,它覆盖我国大多数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农村区域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也成了中国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0480973)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管理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LBH-Z10211)支持。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8.
[2]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覃志豪,尹昌斌.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J].调研世界,1996,(1).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 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永强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科学管理与工程博士后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