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司经济指标范文

公司经济指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司经济指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司经济指标

第1篇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和规范中。企业越来越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也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但是同一行业内各公司运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各不相同,且未形成行业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旨在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及各方审计研究观点,尝试性地探索构建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该方面的研究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明确评价什么内容,进而确定内容对应的指标。当然因为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如何将这些指标体系化需要有个指导思路,即形成一种价值取向。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在保险公司内部集团、总公司、分公司等不同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便于文章阐述,本文将以前述逻辑对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1、保险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涉及指标

保监发〔2010〕78号制定了《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管理办法》。其第四条规定“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对象在特定期间及职权范围内对以下事项所承担的责任:(一)经营成果真实性;(二)经营行为合规性;(三)内部控制有效性。鼓励保险公司在完成以上审计内容的同时,对审计对象进行经营决策科学性和经营绩效评价。”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成果真实性体现在财务信息真实性,涉及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整体财务状况和经济指标,具体为资产、负债、净利润、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费用支出等。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行为合规性体现在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中有关审计对象应承担职责的领域内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追责工作,同时关注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监管机构对公司的常规及专项检查中所发现问题及后续处罚、整改情况。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体现在制度的健全性、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对公司内审及其他内部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和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风险问题的整改和追责情况。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绩效评价体现在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评价内容重点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方面,以能准确反映上述内容的各项定量和定性指标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将各项指标与同行业或规模以上的平均水平对比。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指导思路

2.1、全面评价积极和消极的经济责任,积极经济责任是指责任人应当履行的岗位经济职责;消极经济责任是指责任人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经济职责而按规定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单方面评价积极经济责任则成了绩效考评;单方面评价消极经济责任则成了经济问题监察。

2.2、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涉及的因素有主观也有客观、有集体意识也有个人主导,所以应尽量采用公允、可划分的指标进行界定,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2.3、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是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往往不止一个会计年度,这种跨期性也需要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中被考虑。

2.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即要体现全面性,又不能为了全面而散,使得经济责任不明确。所以需要提炼核心指标,并与一个企业或行业的价值导向相吻合。

3、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

根据前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级目标和两级指标:一级目标分为四大评价角度,分别为经营成果真实性、经营行为合规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经营绩效评价。二级目标是将部分一级目标涉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例如将经营成果真实性分解为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盈利能力状况和非数据性评价事项。指标是对目标分类的具象化,根据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常用指标和实际运用情况,共选择了23个一级指标,并对其中7个一级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形成了23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具体的指标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

3.2、指标说明

3.2.1、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质量。通过“资产”指标来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资产的变化情况,具体细分为“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及“应收”科目等5类资产种类。

3.2.2、任职期间公司债务风险状况。通过“负债”指标来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债务的变化情况,具体细分为“预收保费”、“应付”科目、“未决赔款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例”等5类。

⑴未决赔款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

(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⑵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已赚保费

⑶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

3.2.3、任职期间公司经营增长状况。通过“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费用支出”3个指标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的经营状况,具体细分为“核心业务占比”、“保费收入增长率”、“核心业务保费增长率”、“赔款支出变化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支出变化率”、“手续费及佣金”、“手续费及佣金比率”、“业务及管理费”。

⑴核心业务占比=核心业务保费/整体业务保费收入

⑵保费收入增长率=(本期累计保费收入-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

⑶核心业务保费增长率=(核心业务本期累计保费收入-核心业务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核心业务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

⑷赔款支出变化率=(本期累计赔款支出-上年同期累计赔款支出)/上年同期累计赔款支出

⑸综合赔付率=(赔款支出-摊回赔付支出+分保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

⑹综合费用支出变化率=(本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上年同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上年同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

(综合费用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保险业务营业税金及附加)

⑺手续费及佣金比率=手续费及佣金/保费收入

3.2.4、任职期间公司盈利能力状况。通过“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指标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

3.2.5、非数据性评价事项。该部分并非数据指标类,而是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说明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任职期间重大关联交易情况”、“任职期间是否存在影响经营成果真实性的事项(若有)及后续处理方法”。

3.2.6、任职期间公司处罚、投诉情况。通过“外部监管处罚笔数”、“外部监管处罚金额”、“外部监管最高级别处罚形式”、“内部监管处罚笔数”、“内部监管处罚金额”、“内部监管最高级别处罚形式”、“投诉笔数”等7个指标来说明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内公司经营行为合规性。

3.2.7、内部控制有效性。通过“任职期间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情况”、“缺陷整改率”两个方面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任职期内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任职期间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情况”非数据指标,而是从制度健全性、制度合理性、执行有效性三个方面描述内控情况。

缺陷整改率=已整改缺陷数/缺陷总数

第2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危机预警 指标筛选 多层次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较普遍地存在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和抗御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来预防财务危机的到来,对企业、投资者和政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定对预警系统的运行速度及预测精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将建立多层次筛选的方法去确定最敏感的指标属性,从而保证预警系统的实用性。

二、初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指标初选时应全面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保证所选指标能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包括了企业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除此外,还选择了包括审计报告类型、独立董事比例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这样能有效地结合了审计及宏观经济指标等信息构建了综合指标体系,共选取43个指标作为研究初始变量来构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财务指标29个,非财务指标14个。

三、多层次筛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本文先后采用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和粗糙集约简等技术对预警指标进行多层次地筛选。显著性检验一种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样本总体的特征的统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差异的产生是真实的差异还是偶然的波动。显著性检验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参数检验的方法是在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推断总体特征以及对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可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的分布形式或特征进行推断。本文选取了相关指标构建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由于模型的预警指标较多(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共计43个),因此,应对指标进行相关的约简,去掉存在较大相关性的指标,这样可方便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模型的工作效率及预测精度。

首先,通过K-S检验对样本指标总体分布状态进行推断,根据所样本指标是否为正态分布,分别再采用参数及非参数检验方法对43个预警指标进行初步地筛选,剔除显著性较差的指标。

1.正态性分布检验

本文先对43个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根据其检验结果再确定指标显著性的检验方法。K统计量公式如下:

K=max(丨S(xi)-F(xi)丨)

本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提供的K-S检验,对120家训练样本上市公司2006年至2009年的43个财务指标进行正态分布进行检验。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X3(资产报酬率)、X4(总资产净利润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5(流动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K统计量的概率P值大于0.05。除以上9个指标的样本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将采用T独立样本检验的方法,其余35个指标样本总体不符合正态分布,将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显著性差异。

2.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根据两样本均值差的T统计量,对X3(资产报酬率)、X4(总资产净利润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5(流动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等9个预警指标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X3(资产报酬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这7个预警指标变量通过了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X4(总资产净利润率)和X15(流动资产周转率)由于概率值P都大于0.05,因此,该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应该剔除。

3.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两种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包括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和K-S检验等,借鉴前人此两种检验方法后K-S检验效果是最好的最稳定的。因此,本文选择使用■D统计量的K-S检验方法。

非参数统计方法由于不假定特定的总体概率分布,尽量从数据本身获取所需信息,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数据由于某种原因被污染,有着许多离群值(Outlier),或者在分析定性数据时,非参数方法更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本文将对所有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指标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U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T检验和非参数U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出被确定的预警指标为X1(每股收益)、X3(资产报酬率)、X5(销售净利率)、X10(资产负债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K13(审计意见类型)等11个预警指标。

最后,利用粗糙集简约技术进一步筛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粗糙集理论是用于处理不确定、不完全和不精确数据的数学计算理论,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不确定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知识,揭示事物和实践的内在规律。粗糙集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不需要先验知识、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和粗糙集与模糊集描述了不完备信息的两个方面等。将粗糙集知识约简技术与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采用粗糙集知识约简技术先对训练样本参数进行知识提炼与约简,再通过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判别与分类。由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原理得出,粗糙集优化模型的数据判别过程主要包含以下两步:

(1)样本数据的知识约简处理

在实际训练样本中包含若干属性,这些属性并非都会对系统的判别与分类处理有影响,对于那些不会影响分类结果的属性,则视其为冗余属性,可以通过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技术对其进行约简处理,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因此,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处理的第一步是对样本数据进行知识约简处理。即将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置为整个模型的前置装置,负责对训练样本的属性进行冗余消减的预处理。具体约简步骤又分为离散化处理与冗余属性的约简两步。

①离散化处理,为了使样本属性符合粗糙集约简技术的要求,我们需要对样本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具体操作为:先采用Matlab的竞争性学习网络工具箱中的提供的函数对样本属性进行聚类操作;然后将决策表中的每个属性的各个连续数值组成的赂量作为网络的输入;最后设置相应的参数,Number of meurons(神经网络经元的个数)为3、Kohonen learning rate(Kohonen 学习率)取默认数值0.01、Conscience Learning Rate(阈值学习率)取默认值0.001。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可以得到训练样本属性的离散结果。

②冗余属性的约简,通过对训练样本属性的离散化处理,我们得到了所有样本属性的离散结果,将离散结果作为粗糙集约简的输入,即可对样本属性进行冗余消减处理。在对冗余属性的约简处理时,本文采用的是粗糙集工程软件Rosetta的RSESGeneticReducer遗传运算规则对离散样本属性进行冗余消减。标准BP神经网络财务预警模型的输入属性为11个,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属性约简后的输入属性为6个。

(2)约简后数据的训练判决

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前置装置已经对训练样本属性进行了冗余消减,消减后的样本属性确定为6个。BP神经网络作为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判决模块,将约简的6个样本属性作为输入层的神经元节点数。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仍采用原有的三层基本结构,隐含层的神经元节点数为11个,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为1个。

通过多层次的指标筛选后,确定最终预警指标为X1(每股收益)、X10(资产负债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K13(审计意见类型)等6个预警指标。

四、总结

本文初步选择43个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先后应用正态性分布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及粗糙集约简等技术多层次剔除了多余的属性。通过多层次地财务指标筛选,最终确定6个敏感指标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既减少了系统的“噪声”干扰,又提高系统的预测精度。

参考文献:

[1]E.Altman.Corporte Finaneial Distress and Bankruptey[J].John Wiley & Logitsons,2000,124(6):242~244

[2]Li Longfu,Cheng Huixia,Lu Bingyuan.Study on data reduction and rules discovery based on convex rough set[J].Jour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2,32(6):201~206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增加 值业绩评 价实证研究

目前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是建立在以财务报表提供的利润为中心的基础上,人们关注的公司业绩仅是会计意义上的净利润,但净利润指标只考虑了公司债务资金的成本。股本资本的所有者(即股东)要求公司提供资本回报,属于隐性的成本,这一成本在传统会计利润中并未得到体现,从而造成了传统财务指标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公司实际创造的股东价值存在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指标评价体系愈发显得不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为了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业绩,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对于合理评价上市公司业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经济增加值――EVA是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金机会成本后的余额。EVA最早出现在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学家阿尔佛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而经济增加值的思想又是源于亚当斯密的剩余收益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EVA是剩余收益的新版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Stern和Stewart在剩余收益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以股东价值为中心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EVA,建立了Stern Stewart&co(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从事EVA的推广、应用和咨询工作。随后,EVA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公司业绩衡量标准。《财富》称EVA为“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到目前为止,国外学者对E―VA实证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有:O'Hanlon和Peasnell K.研究认为EVA为将错误的会计数据转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标准;Rajan s.R.对美国1998年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运用标准化的EVA、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标准化的自由现金流等指标,分析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EVA对公司价值的解释力最强。我国在EVA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乔华、张双全的研究,发现MVA与EVA的相关性很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ROE、ROA、EPS等传统的会计指标。王宗军和杨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EVA评价上市公司绩效要优于目前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方法,且EVA评价模型对价值创造公司的绩效评价更加有效。研究表明也有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EVA暂时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会计指标,其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弱式发展还不完善。鉴于我国对EVA的实证研究不多,且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有良好的认可度,本文拟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EVA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优劣的解释力。

二、EVA经济指标的分解

现将EVA指标分解如下:EVA=NOPAT-C%*TC,其中c%表示资本成本率,TC表示全部资本,NOPAT表示税后净营业利润。

先将税后净营业利润进行分解: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A税收调整,其中,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再将全部资本作如下分解:全部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在建工程-现金与银行存款,其中债务资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长期借款,股本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税后营业外支出-累计税后营业外收入-累计税后补贴收入。最后对资本成本率进行分解: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总市值)*(1-税率)+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总市值),其中债务资本成本率=利息/债务总额=(短期借款*短期债务利率+长期借款*长期债务利率)/债务总额,股本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风险溢价

从以上分解过程可以看出,EVA对传统的会计报表中的会计项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业绩评价结果尽量与经济实况相吻合。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以2004年作为时间窗口,选取2004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作为样本分析基础。该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发行A股的公司有1361家。由于EVA不适用于钢铁、玻璃制造行业、金融行业和石油勘探等需要大量战略性投资的行业。因此笔者选取信息技术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共有84家公司。此外对持有ST、PT股的公司,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缺少变量观测值的公司予以剔除,这样得到的有效样本为74家公司。

(二)数据来源 样本中的公司会计数据和股票价格都是来自上市公司年度报告。EVA公式中涉及的债务利率是根据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来确定,短期债务利率定为5.22%,长期债务利率定为6.12%。对于股本资本成本率则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得出,无风险利率选用2004年记账式国债发行年利率3.2%,信息技术行业的资产平均收益率为5%,行业的平均β系数为1.55,因此信息技术行业的股本资本成本率为6%。

(三)变量说明 本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变量有公司市场价值(V)、经济增加值(EVA)、净利润(NP)和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下面对变量进行说明:首先,因变量。本文将公司的市场价值(V)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标准。市场价值是卖方能够合理获得的最好价格,也是买方能够合理获得的最有利价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资本市场中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意愿。市场价值等于年末股票的价格乘以年末流通股股数。其次,自变量。实证研究中,采用的自变量有:净利润(NP)指标;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指标;经济增加值(EVA)指标。最后,控制变量。在用EVA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WA)可能会对企业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回归分析中,引入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

(四)统计性描述 对实证中涉及的变量进行统计性描述,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总样本中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66家,净利润为负的公司有8家。亏损公司数量占总样本的10.81%,运用EVA计算出来的价值毁损公司有32家,占总样本的43.24%。描述性统计方面体现出了会计指标与经济增加值之间区别。(表2)是按EVA正负来分组所进行的统计性描述,价值创造

公司的市场价值(V)、经济增加值(EVA)、净利润(NP)、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的平均值几乎都远高于价值毁损公司。说明EVA在反映公司业绩本质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用EVA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

(五)实证分析以公司的市场价值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标准,建立V与EVA、NP、NOCF三者的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运用上述模型(1)、(2)、(3),其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EVA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度达到了70.65%,明显高于NP(51.69%)及NOCF(58.21%)。EVA对公司绩效的解释力为49.21%,远优于传统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解释力。NP(26.71%)与NOCF(33.82%)。另外回归系数值β说明EVA每上升一个单位,公司的市场价值会上升4.0255个单位,NOCF每上升一个单位,公司的市场价值仅上升0.5237个单位,在这一方面EVA明显优于NOCF指标。(表3)的结果已充分显示出EVA评价指标的优势,但是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业绩。因此,笔者引用企业资产负债率(WA)作为控制变量,在模型(1)的基础之上建立修正模型,即模型(4),以新的角度检测EVA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修正模型如下:

修正后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4)与(表3)相比较,相关系数Multiple R及判定系数Adjusted R Square都高于单独的EVA回归结果,而且更是优于NP和NOCF的回归结果。这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回归结果进一步说明了EVA的优势。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回归模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经济增加值(EVA)在评价公司绩效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经济增加值通过对会计项目作出的调整,以及对债务资本与权益资金的充分考虑,使其更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由此进一步肯定了EVA的优势:一是考虑权益资金成本。真正以股东财富的增加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经济增加值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能力。二是考虑资产的机会成本。采用资产定价模型确定资本成本时,必然要考虑企业风险,考虑投资的市场机会成本,从而将企业业绩评价推向市场。三是将利润与资产的占用以机会成本的方式相联系。这样易于理解,并能促使管理者关注投资效益和资产的利用状况,有助于具体投资项目决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协调统一。本文由于样本模块的单一,所得到的EVA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不能证实所有行业的EVA都优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但是至少它说明了EVA业绩评价指标在信息技术行业所体现出的独特性及其自身价值。在信息技术行业这些家样本公司中,EVA评价指标表明利润为正的公司不代表就是价值创造公司,这体现了EVA在评价企业绩效方面的独特性和上市公司进行EVA分析的必要性,从而引起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EVA的关注。

(二)相关建议 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标准,与传统财务评价指标相比,权益资金和股东利益,具有其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EVA不能够识别上市公司报表中隐藏的虚假成分,即不能识别财务报表虚假的风险,经济增加值在指标计算中对会计项目的调整存在复杂性和随意性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也在给EVA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扩大EVA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在更大程度上充分利用这一新的业绩评价指标。这样使得公司、股东、乃至是资本市场逐步重视EVA,最终达到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目的,进而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更好的运作和发展。

作者简介:

牟伟明(1970-),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危机 预警指标 因子分析 Logistic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为纽带,形成的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经营和管理的复杂性,财务风险是其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因此,为增强企业集团抵抗风险能力,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外就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例如Fitz P(1932)和Beaver W.H(1966)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单变量模型[1],Altman在1968和1977年分别提出了Z值判定模型和Zeta模型[2-3],以Ohlson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采用条件概率模型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包括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等方法[4]。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被引入,Kim H C(2002)以及Shin KS(2005)等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5、6]。国外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呈现多角化发展趋势。国内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针对一般性企业的财务预警问题展开的研究[7-14]。迄今为止,国内外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还十分鲜见。本文以沪深A股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财务危机企业集团界定为因财务问题而被特别处理即被ST的企业集团。本文第二节在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的3类特征指标和6类公司治理类指标建立了由28个指标构成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第三节对预警初始变量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鉴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自变量不用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假设使其有更广的适用度和其运用的成熟度,本文在第四节中选取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警模型,对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

二、预警指标与研究样本

(一)预警指标选取

企业财务危机是由初步萌生到程度恶化的过程,且其财务危机的迹象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一些敏感性财务或非财务指标的变化上反映出来[15]。本文根据预警指标满足客观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原则,选取这些敏感性指标作为预警财务危机的预警指标。除了选择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之外,本文根据企业集团规模庞大、涉及行业较多、投资多元化以及关联交易频繁等特征,以及结合国内外对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关系的研究,在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关联交易次数,关联交易金额占总资产比重以及涉及行业个数)和6个公司治理类指标,共选择28个初选指标构建出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见表1)。并为了进一步分析引入的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类指标对预警模型的作用,根据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了三类预警初始变量:一是在企业集团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二是仅引入特征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三是仅含基本财务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4年至2010年被“ST”的企业集团和根据研究期间一致、行业类型相同或相近、资产规模相当和上市时间接近的原则与其配对的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各50家,其中剔除由于数据严重缺失或不合理的公司以及两年内就被“ST”及因其他状况异常而被“ST”的公司,研究样本共计100家。其中把2004年至2007年的70家样本作为模型估计样本,2008年至2010年的30家样本作为模型检验样本。

由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ST”处理的依据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所以本文采用的数据为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被“ST”前三年的会计年度的数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

三、预警初始变量的分析处理

(一)预警初始变量的因子分析

本文为了去除预警初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减少预警变量个数便于模型的构建,分别对三类预警初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提取的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

通过因子分析,对三类预警初始变量分别提取出10个公因子F1、F2、F3、F4、F5、F6、F8、F9、F10,7个公因子F1*、F2*、F3*、F4*、F5*、F6*、F7*和6个公因子F1**、F2**、F3**、F4**、F5**、F6**,其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21 %、75.43 %、75.1%。进一步对其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这三类公因子反映了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方面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方面的情况,同时在关联交易、行业规模和公司治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二)预警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本文以提取的公因子作为自变量,在构建模型前,先对三类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财务危机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在发生财务危机之前,财务状况是否就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从表2、表3和表4可知:显然对ST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而言,三类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t检验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在企业集团陷入财务困境之前,财务危机企业集团在财务状况上就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这些公因子包含着预警财务困境的信息,因此可以运用这些因子建立预警模型。

四、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与检验

本文以由因子分析得到的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因变量f为二元变量,对三类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5、6和7。三类因子变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较显著,说明它们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三类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别见下式:

将检验样本代入所构建的模型,计算f值。选取0.5作为财务危机发生的临界值,当f>0.5时,判定该企业集团为财务危机企业;当f<0.5时,判定该企业集团财务状况正常。检验结果见表8。

五、结束语

本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logistic方法建立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进而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从效果上看,预警准确度令人满意,且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预警准确率高于不引入的模型情况,说明企业集团的特征以及公司治理等指标包含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的大量信息。因此,本文所构建的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971015)

[参考文献]

[1]Beaver W.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in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Selected Stud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5(7):179-199

[2]Altman E.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6(9):589-609.

[3]Altman E.I.Hadelman R.G.,Narayanan P.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77, 9(1):29-51.

[4]Ohlson 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80,9(15):109-131.

[5]Kim H C,Pang S,Je H M,Kim D,Bang S Y.Pattern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ensemble[C].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CPR’02).2002,(2):278-289

[6]Shin KS,Lee TS,Kim HJ.An 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5, 1(23):127-135

[7]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 会计研究,1996,8(6):8-11.

[8]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 4(9):31-38.

[9]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J].中国财务与会计研究,2000,3(9):7-15.

[10]肖智,张志恒,黄海生.粗糙集理论在财务危机预测中的应用[J].决策与参考,2004,3(7):48-53.

[11]熊志斌.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我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J].决策与统计,2008,14(3):32-34.

[12]杨毓,蒙肖莲.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企业破产预测模型[J]. 金融研究,2006,10(1):65-75

[13]宋新平,丁永生.基于最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经营失败预警研究[J].管理科学,2008,21(1):115-121

[14]董霞.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 商业经济,2010,11(9): 82-85

第5篇

关键词:县级烟草公司 服务营销 指标 提升

一、影响县级烟草公司服务营销能力的因素

服务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在引导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使用者这一转移过程中达成互利交换,实现企业及相关方利益目标所具有的经营管理能力。当前县级烟草在提升服务营销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观念因素的制约。烟草行业的垄断经营、坐商待售、卖方市场等陈旧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导致服务营销能力及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二是素质制约因素。烟草行业员工中素质好、学历高的人员被安排到管理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卷烟营销人员文化程度相对低下,卷烟营销知识和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三是营销人员培训工作的不到位或培训学习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差。四是烟草行业相对封闭,人才进入难度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和营销服务能力的提高,制约了烟草商业营销工作的拓展程度。

二、建立县级烟草公司服务营销能力提升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服务营销能力提升效果评价指标及衡量

1.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衡量选择指标:销售计划完成率、客户满意度、零售户周存销比、客户访问频率、客户档案信息化程度、营销人员的培训、产品陈列美观度、客户投诉次数。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衡量选择指标如表1。

2.培育品牌管理能力衡量选择指标:终端客户赢利率、培育品牌的铺货率、培育品牌动销率、订单供货分析、零售户培训。培育品牌管理能力衡量选择指标如表2。

3.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衡量选择指标:产品准时送货率、服务流程执行力、报表数据的准确性、配送流程服务质量、出入库卷烟的准确性等。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衡量选择指标如表3。

4.服务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衡量选择指标:服务人员职业资格等级比重、服务主题与新业务模式、服务产品市场反馈、服务产品的整合营销。服务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衡量选择指标如表4。

5,企业文化传播能力衡量选择指标: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企业三维社会形象(文明度、知名度、美誉度)、传播费用与总费用比重。企业文化传播能力衡量选择指标如表5。

6.质量和成本管理能力衡量选择指标:IS⚪9000簇标准的认证和有效运行效率(第三方审核)、质量和成本控制的财务信息化程度、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控制手册运行监控记录完整度、财务预算的准确度。质量和成本管理能力衡量选择指标如表6。

(二)服务营销能力提升效果评价综合指数的衡量量表

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培育品牌管理能力、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服务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企业文化传播能力以及质量成本管理能力六个方面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其分别进行打分并汇总,得出总分数,以此确定县级公司综合服务能力的高低。服务营销能力提升效果评价综合指数的衡量量表如表7。

三、县级烟草公司服务营销能力提升途径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营销水平

增强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扎实地做好网建工作,建立并及时更新系统的零售商户数据库;根据客户的商圈规模、经营能力、经营规模、配合度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合理分类;细化服务标准,精准服务方向;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和经营指导;确保卷烟投放市场政策透明公开;由单一的信息告知服务扩展为向客户提供差异化信息服务;订货服务准确有效,售后服务讲信誉,流程规范高效;拜访服务讲实效,切忌流于形式;投诉服务讲真诚,处理改进不推诿。

(二)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员工的职业素质、营销技巧和服务技能,了解管理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氛围。二是强化团队建设。定期召开营销人员的经验交流会,积极探索内部专业化分工的营销工作方法,增强销售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建立并完善全方位、数字化的考核激励机制。为客户经理建立月度数字化考核档案强化不定期检查,畅通投诉通道,营造适当工作压力,激发客户经理工作动力。

(三)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实行精准营销

充分掌握市场信息,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影响市场需求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客户经理卷烟需求预测的能力,实行精准营销,科学配置资源,达到把握货源投放节奏,保持市场货源“稍紧平衡”的市场状态。在营销中要及时跟踪检查。月中核查,如果进度慢,就要查找原因,是市场因素、渠道因素还是供货企业因素,分析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月末核查,查看每个单品的销售量,并与其预测量进行对比,对预测偏差较大的品种和客户,要认真分析该品种或客户在预测时的主观因素及销售过程中的客观因素,查找原因,为下月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四)着眼卷烟品牌培育,提升品牌培育能力

按照国家局“532”、“461”的品牌发展思路,成立卷烟品牌培育管理小组,强化品牌培育队伍建设;加大对品牌培育的考核和市场跟踪反馈;发挥零售终端展示形象、培育品牌、宣传推介、采集信息作用;选择一批代表性门店,作为重点窗口推介,增强市场推广效应;构建工、商、零共同面向消费者的卷烟营销体系;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创造需求、引领消费;宣传促销的重点集中到一、二类烟的培育上,做好重点品牌的精准营销。

参考文献:

[1]张赵晋,张斌.结合“2433”提升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J].消费导刊,2011(12)

[2]李富荣.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招标公司;运用

1、招标公司相关背景与绩效管理目标

任何企业其工作重心都是经营与管理,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人作为企业资源的一种,人力资源的利用与有效配置就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发展壮大的关键性作用力。招标公司其业务在经营过程中,人的作用有着决定性意义。不论是在招标前期的接洽工作,还是在招标时的沟通、谈判、技术沟通、答疑等过程中,不同的人会为公司带来不同的业务结果,这也就强调了优秀人才对于招标公司的价值。

作为公司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成为招标公司日常业务的重中之重,招标公司的发展与壮大来源于其人才的储备与团队的活跃,在此大背景下,招标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内容,就是通过有效的制度与管理手段,把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与员工间的工作表现、绩效考核关联起来。为了留住人才,提高人才对于公司的忠诚度,还应考虑到整个考核体系与公司发展联系起来,并把整个考核与员工的个人发展挂钩,也只有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全面而有效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员工才会把公司与个人的命运与之联系。在实际绩效管理工作中,再结合经理人与员工间的及时有效沟通,把员工个人的绩效目标进行量化与精确化,进而得出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员工工作表现评价体系,通过正面量化员工的工作成果,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以个人工作表现来完成公司各个分解后的目标,并得以达到员工与公司间的双赢。

2、绩效管理工作重点内容

2.1目标分解

对于绩效管理工作而言,应立足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把公司级大目标进行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与岗位中去,并进一步细化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内容中去。而绩效管理考评的内容也应基于细化后的员工工作内容。在这方面,绩效管理工作中的目标分解还应注意一点,每一个部门都隶属于整个公司,其部门业务范围与所起作用有所侧重,那么在进行目标分解进行绩效管理时,其绩效体系也就应考虑到不同部门的不同竞争力现状,对其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工作阶段进行绩效目标的科学量化。如当整个公司处于发展初期时,其绩效目标的分解自然也就与处于壮大期的招标公司目标分解任务大不相同,那么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招标公司,其同一部门所面临的不同绩效目标与职能侧重也就会有所不同。对于目标分解而言,关键的是以公司目标任务来分派与调整各部门的职能侧重与工作内容,而不是以部门的职能来分配公司的任务,只有抓大流,树立好大的工作方向,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2.2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这一工作内容中,其主要的重心应放在对于人力资源的全面了解与评估,对员工的所处的岗位要求与其实际工作能力进行综合判定。这方面不仅涉及到对公共管理内容,还涉及到行政管理内容。在公司目标分解后,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评估科学化的指标体系,是决定绩效考评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对于这方面而言,平衡计分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绩效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从客户角色、财务角色、创新与学习力角度及内部管理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在应用中,如财务角色就是问,公司聘请你是做何种工作的?客户角色就是问:客户对你印象如何?如何去了解与满足股东的需求?等等,在实践中,招标公司还会加上内部沟通互评内容、部门竞争与奖励等内容进行完善。

3、完善招标公司内的绩效考核

3.1员工本位

以员工为绩效管理本位的思想重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把知识工作者视为公司的资产。这样的观点也就与传统的人力成本观点有所不同,因此,当员工深刻感受到公司对其的重视时,员工本位的管理也就能达到,即使员工有其它发展机会,他仍然愿意留在公司继续工作。但目前看来,在员工本位思想的执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由于大多数招标公司对于绩效管理的理解过于片面,仅仅把绩效考核看作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部,那么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就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于考评计划的制定,不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客观因素影响,一切以工作结果为标准,罚大于奖,甚至只有罚没有奖等。而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绩效管理员工本位思想而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重视员工工作态度,重视员工个人努力,把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同等看待的氛围。这与目前大多数以结果为导向的招标公司相比,增加了人文关怀和拥有感性的公司文化内涵。当然,当招标公司在面临生存压力时,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评制度是适用的,而当进行长期发展与壮大时,以过程为导向的绩效考评则更有利于留住人才,保持公司的持久发展。

3.2动态管理

对于绩效管理而言,只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以现实情况为参考依据,不断进行绩效管理与考评的修正与完善,不断对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市场发展进行了解与贴合,进而达到绩效管理因时制宜的目标,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绩效管理的成功之道。考虑到任何绩效管理制度都不可能完美,反映到招标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如在进行方案落实时,应多征求不同层面员工的意见,不同的人看到的不同角度自然会有着不同的启发,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管理方法也自然是比一种角度来得更科学与完善。招标公司在动态绩效管理过程中,应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对于员工的合同签订、职务升迁、培训进修、调岗调薪等都应全面地结合进绩效管理内容中来,进而达到善于发现人才,广纳人才,留住人才,与人才共发展的绩效管理目标。

3.3绩效考评

在绩效考评奖励这一方面,为了提高招标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考虑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内在需求正发生着变化,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应更多的把奖励转化到内部来,把长期奖励的比重提升上来,强调员工的个人成就感、重视员工的工作成果,扩大员工持股计划奖励范围等方式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员工与其上层通道间的沟通,当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出来后,员工如有异议,可以实时与上层进行有效沟通,并得到答复。如对公司的招标战略目标进行阐述时,员工有权进行询问,并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确定,在员工认同自身绩效工作内容与考评内容后,再来实施。而对于招标公司的薪酬保密制度而言,应与员工就其个人薪资构成等详细内容进行宣讲,务必让员工心中有数。从这一点来说,绩效考评这一工作内容,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员工心中无疑惑,在工作时才会没有思想负担,也减少了公司的潜在经营风险。另外,在考评结果出来后,还应马上把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并解释清楚为何是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相应的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培训、岗位调整、指导、奖励、调整目标、惩戒等,员工也就心悦诚服,对于下一阶段工作内容与绩效管理工作也就会持积极配合的态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员工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也有效地保障了下一阶段公司业务的更好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下,对于招标公司而言,最佳的绩效管理效果就是让全体员工达到公司所要求的工作目标。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员工,应进行不同的绩效空间预留,如优秀员工应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并在绩效管理中有着明确的激励制度。对于未达标准的员工,主管的面谈与及时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员工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帮助员工走出误区,也是重要的绩效管理内容。总的来说,成功的招标公司绩效管理能让优秀的员工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让潜力型员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最终形成员工与公司间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 周勇刚.激发员工潜能,创造卓越绩效[N].组织人事报,2009

[2]孙培农,李宁一.推进卓越绩效 创新质量管理[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2010

第7篇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EVA 绩效评价

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率先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将对我国公司EVA经营绩效的考察产生重大的影响,关系到对企业盈利能力与管理层表现的准确评价,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企业资源的配置,本文拟对EVA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进行比较分析。

一、EVA的概念及衡量机制

EVA,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缩写,作为一种度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它是指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EVA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能够使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样行动的绩效衡量方式。

二、新会计准则下EVA指标计算的比较分析

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率先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EVA指标计算的影响较大。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使用这个公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税后净营业利润

EVA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中的“净”是指进行了一些调整,去除了各种会计信息的扭曲。时税后净营业利润的修正具体如下: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一般调整的项目

思腾思特公司在将会计账面价值调整为经济账面价值时,列出了多达160多个的调整项目。但许多公司在实务研究中发现,最多采纳5种~10种或更少的调整就可以达到相当的准确程度。下面就税后净营业利润计算的一般调整项目加以分析。

①利息支出的调整。在新旧准则下,我国企业利润表上的营业利润已经不包括利息支出。因此,要在我国应用EVA指标,就不能直接使用营业利润,必须先把利息支出加回到营业利润中去。利息支出在利润表上无法得到该信息,但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将其加入到我国公司利润表的营业利润当中。

②研发费用的调整。新会计准则将研发费用从全部费用化改为有条件的资本化后,避免了将研发投入一次性冲减当期损益,使我国许多企业能减小眼前的亏损,更好的利用资金,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克服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③商誉的调整。在旧会计准则下计算EVA指标时的调整方法是不对商誉进行摊销。新准则体系中对商誉的会计计量采用的是只减值、不摊销的方法,并在以后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所以,在新准则体系下,计算EVA指标时,只要将以往的累积摊销金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即可。

④递延所得税的调整。在新准则下,在计算EVA时,不调整递延所得税就会低估公司实际占用的资本总额,高估资本的盈利能力。

⑤对投资收益的调整。新企业会计准则已将原计入利润的“投资收益”按“收入”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调整,列入营业利润,因此在新准则下,进行EVA计算时,只需将非营业投资的投资收益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即可。

(2)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

在新准则下,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利息支出+少数股东损益+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增加+各种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非营业投资的投资收益-EVA税收调整。

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税率×(利息支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非营业投资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

2.资本总额

(1)资本总额计算的一般调整

①资本总额的概念。EVA指标中,资本总额与通常所说的总资本有所差异,主要是这里资本总额特指有偿资本,而无息负债需要剔除。

②债务资本计算。根据计算有偿资本要求,只有公司要支付一定成本的债务资本才需要计入其中。从公司的负债构成可知,许多负债项目都不要求支付成本,如应付工资(新准则为“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无息应付票据、应交税金(新准则为“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计算债务成本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不同债务资本的有偿性。因此,EVA指标中的债务资本只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新准则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公司需要负担成本的项目。

③股本资本的计算。在我国,企业股本资本应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合计与少数股东权益之和,这两种资本都投入了企业当中,为企业的运营和增值做出了贡献。

(2)资本总额计算公式

在新准则下,资本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债务资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股本资木=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

约当股权资本=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则为负值)+ 各种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不包括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累计商誉摊销+累计税后营业外支出-累计税后营业外收入。

计算EVA的资本总额=债务资本+股权资本十约当股权资本一在建工程净额-货币资金。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

下文主要就我国的国情阐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

(1)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计算的解决途径

资本成本的估算是计算EVA的最重要的环节,估计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的成本绝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由于国家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扮演着非企业法人的角色,承担着许多社会化的功能,因此未上市流通的国家股没有市场价值可言,因此未流通股份的资本成本不能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它的资本成本率应采用无风险收益率计算。

因此,针对这样的双重股权结构,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就应该分类进行。对于流通股份来讲,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其资本成本率。对于非流通股来讲,则应该采用无风险收益率计算得出。

(2)对β值计算的研究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流通股资本成本=无风险收益率+β系数×(股本市场预期收益率一无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计算可以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当年最长期的国债年收益率为准;β系数计算,可通过公司股票收益率对同期股票市场指数(上证综指)的收益率回归计算得来;市场预期收益率可采用我国股市年平均收益率。

β系数的计算可采用回归直线法。根据数理统计的线性回归原理,β系数均可以通过同一时期内的资产收益率和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历史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出来。系数就是该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

求解回归方程Y=a+bx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

求解出直线方程斜率β,就是该股票的β系数。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基于对未来回报的预期,由于这个回报无法观察到,因此可采用历史回报来代替。为方便计算,可选择一个月为回报期,这也正是标准普尔在计算β值所采用的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司中的“市场”是指“全部市场投资组合”,包括所有的风险资产,由于这种理论上的组合是无法观察到的,所以可选择上证A股指数代表整个市场。

(3)无风险收益率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选取国家债券作为无风险资产.因此,国家债券拒付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通常投资者认为国债是无风险的。笔者认为,无风险收益率采用中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较为合理。这是因为,股票投资者,尤其是中国股市上的投资者,在相当大程度上追求的是短期收益,采用中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最能体现无风险状态下的收益,最能体现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从而也最为恰当的。

(4)对市场风险溢价的选择

市场风险溢价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外收益,即风险价格。对于具体单个公司所要求的回报,由于这些公司的未来收益更难估计,导致公司股票的价值的波动远大于国债,所以,投资者对于这些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要高于中国国债利率,用以补偿股票的市场风险。股票市场风险溢价通常在210%~10%之间。

负债成本是企业借款的利息,只要利息可以抵税,就使用税后利率,所以债务成本=借款利息率×(1-所得税税率);股本资本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在分别计算了股本成本后,企业根据资本结构中债务和股本的比例可以得到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股本资本成本×股本资本占全部资本比重+负债成本×负债资本占全部资本比重。

三、新会计准则下EVA计算指标调整的意义

1.调整的整体意义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资格、避免摘牌等目的,往往要进行利润操纵。这种利润操纵由于直接以利润指标为目标,因而是利润指标自身不能发现的。EVA在计算过程中,经过一定的会计调整,并考虑了全部实际使用的资本额,因而更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

2.符合我国的国情

由于EVA这个指标是美国公司提出来的,最初也是在美国公司使用的,因此,其计算都是以美国公司为背景的。但我国的资本市场与美国有很大的差异。我国执行的会计准则也不同于美国的会计准则。当前,会计核算中新旧会计准则同时并行,以上通过对EVA计算指标的比较分析,使其更能有效的应用于当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

EVA(经济附加值)作为一种度量公司绩效的指标,近年来逐渐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但是由于我国国情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我国要想将EVA指标真正大规模地应用,还要将其本土化,这就要求我们对新准则下EVA绩效考察指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上市公司; 经营业绩; 评价指标体系

现在,站在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视角,将价值创造和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使价值创造成为指导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指向标,探索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问题是一项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建立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关注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表现及其能力,将有助于推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的持续关注和真实价值的深入挖掘,也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价值创造投资理念的培养、普及。

一、企业价值创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分析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价值创造规模大小与价值创造能力的好坏,投资者所要发现的是真正具有价值创造能力且能够创造真实价值的企业。企业的价值大小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就是指能够影响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价值驱动因素和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两大类型,而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财务价值驱动因素和非财务价值驱动因素两种具体类型。因此,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仅评价企业价值的大小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尤其是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

对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可以借助于股东价值创造链、关键因素驱动树等工具。按照已有文献对股东价值创造环节的描述,可以总结提炼出反映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营销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这三种能力基本概括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内部管理关键驱动因素之非财务活动的一面,构成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呢?这可以借助于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企业价值应该是利用与企业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对其在未来经营期限内所创造的经济收益进行贴现之后所获得的现值之和。可以看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表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收益、增长与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只有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创造出高的收益。同时这种收益应该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增长性,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在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还应该关注企业的增长能力。此外,企业若要持续、健康地经营下去,必须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即企业应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稳定生存与不断发展。偿债能力的大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小,进而也会影响企业价值。总之,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应该从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综上分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价值创造表现,可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二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可以从营销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表现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最终体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表现的好坏。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财务指标为主

正如前文所述,要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既要衡量其创造价值的大小,又要反映其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而创造价值表现和能力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因此,使用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特征,需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财务指标为主。

在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为了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尤其是在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中,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但具体选择评价指标时,还要考虑到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主体是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者。就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主要依赖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了解上市公司,而无法全面了解属于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的非财务活动情况。因此在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无法引入过多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另外,许多非财务指标存在不易计算与衡量的问题,而财务指标的客观性比较强,其数据较易获得。因此在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仍以财务指标为主,在可计量与可获得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结合非财务指标。

(二)基本指标与行业特色指标相结合,突出行业特色

在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其所处的行业背景。正如Alan C.Maltz等人(2003)所说,由于一套特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都适用,所以可以先搭建一个业绩评价的通用框架,企业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在其中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们不可能建立起唯一的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可以建立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综合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选择模式,这样使用者可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行业背景设计完整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搭建一个用于指导使用者根据行业特点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用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就是将每一方面的评价指标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两大类型。前者反映所有上市公司的共性,后者体现被评价上市公司的行业特性。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行业特征、行业生命周期存在差异,进而会影响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比如制药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是研发能力,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关键;而对于电信业,则市场营销能力更为关键,因此有必要引入客户满意度指标。因此,在建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时,尤其是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业绩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价值创造表现指标和价值创造能力指标构成。价值创造表现评价指标分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价值创造能力指标包括营销能力、营运能力和研发能力等。每一类指标体系又区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本文主要探讨通用指标的选取。

(一)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

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EVA、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其中,EVA是从股东角度定义的经济利润,相对于会计利润,它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能够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结果,是盈利能力指标的首选指标。尽管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上市公司资本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但是由于该指标的计算与EVA有共同之处,其内涵基本被EVA所涵盖,为了避免重复,不选持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反映的是公司对资产的运用效果,销售利润率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由于一个企业要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应该主要看其经营性的业务创造价值能力,而经营利润剔除了“听天由命”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经营利润要比营业利润更能够反映上市经常性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这样,盈利能力指标包括EVA、总资产报酬率、销售经营利润率。

(二)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

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笔者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能精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短期偿债能力,选用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可能更为恰当。

(三)增长能力指标的选取

增长能力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发展性和持续性。上市公司若要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在股东权益、利润、营业收入和资产等各方面谋求协调发展。在这四项增长能力指标中,经营利润增长率与股东权益增长率更能体现出公司增长的效率性。若没有经营利润的增长,销售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无效率的增长。无论是销售的增长,还是资产的增长,投资者最终期望的都是股东权益的增长。因此,指标体系采用经营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作为增长能力的评价指标。

(四)营销能力指标的选取

营销能力可以考虑以下评价指标:1.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它是保持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的驱动因素。营销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客户满意度也高。2.市场占有率,它反映了上市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从结果角度反映了营销能力,营销能力越强,相对而言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高。3.营业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在销售方面的投入,它是支撑公司营销能力的必要保障,但是太高又会降低公司的营销效率,因此应该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五)营运能力指标的选取

营运能力主要反映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尤其重要,因此可以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另外,还可以用管理费用占资产比率来反映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费用应该扣除那些与管理不直接相关但按会计处理方式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如研究费用。

(六)研发能力指标的选取

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价时,不能忽略对上市公司研发能力的评价。因为它为上市持续创造价值提供了动力。可以利用R&D支出占营业收入比率、开发费用资本化率等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研发能力。R&D支出占营业收入比率越大,说明公司对研发活动越为重视;开发费用资本化率越大,说明公司研究开发成功的概率越高,所形成的无形资产越多。

综上所述,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可构建如表1。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志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汤谷良,等.试论企业盈利、增长、风险三维平衡战略管理[J].会计研究,2004(11).

[3] 王化成,等.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4).

第9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2010年四川省化学工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8%(四川省统计局,2010)。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化学工业长期以来都是四川省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有效推进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对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化学工业的整体能耗物耗水平高,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副产品生成(姚日生,2008)。结合四川省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数据采集困难,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操作性不强,本文尝试从循环经济理论人手,构建简单可行的化学工业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二、化学工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对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测定,并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系列指标的总称(王颖,2010)。

根据化学工业产业的特点,化学工业生产应该重点对资源回收率、清洁生产、生态恢复措施、副产品利用率、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对循环经济进行评价,主要是指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议。

依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同时还要考虑指标容易量化、数据容易获得的原则,本文构建如表1所示的化学工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按指标的大小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为:目标层一准则层一措施层。其中目标层是指四川省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准则层包括4类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循环再利用指标、污染排放与控制指标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分别用N1,N2,N3,N4表示,其余第三层的具体指标等29个均为措施层,

其中,资源利用效率指标(N1)反映了物质能量投入的利用水平;资源循环再利用指标(N2)反映了废物资源化的水平;污染排放与控制指标(N3)主要是从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和对污染的控制治理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反映了当前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其数值越低说明生态环境越好,污染物控制治理指标反映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强度;生态环境质量指标(N4)是衡量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硬指标。

三、四川省循环经济的评价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2006~2010年统计年鉴和环保局的统计资料。

1.构造判断矩阵

针对上一层次的指标,对下一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相互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本文采用1-9的标度对准则层和措施层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的相互比较。判断矩阵的个数目标层和准则层的指标个数决定,本文有5个判断矩阵。

两两相互比较的资料收集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而得,共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率95%。

2.层次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的重要性比较值,对各判断矩阵进行随机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用CR表示。当CR

经计算,第一层次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判断矩阵的CR=0.025,资源循环再利用指标判断矩阵的CR=0.0649,污染排放与控制指标判断矩阵的CR=0.0324,生态环境发展指标判断矩阵的CR=0.0311。所有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计算所有指标的层次总排列,结果见表2所示。

根据准则层排序结果可见,对循环经济影响最大的指标依次是:资源循环再利用、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与控制和生态环境质量。由此可见,四川省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必须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建设力度。为了更好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下面结合措施各指标的客观数据和指标权重,具体分析每一个准则层的评估值在近5年的变化趋势。

3.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结论

通过计算综合指标以判断四川省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对经处理后的客观数据计算综合评价系数Y。

Y=K·W

上式中,w为措施层因素得分值向量;K1为该年度指标的权重向量。根据2006~2010年四川省的统计数据,可得出化学工业循环经济评估值。该值在2006~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四川省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省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但具体分析各年的变化,可以发现,从2006~2008年,该分值有小幅下滑,说明这个阶段不太重视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到2009年,综合评价得分为0.418,说明四川省的化学工业循环经济有了一个质的变化,通过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利用量、污染减排和循环利用“三废”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等提高了化学工业的绿色生产能力;2010年比2011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说明我省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施政方案将工业化学循环经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循环经济的评价,除了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以外,还应对每个指标进行独立评价。如全国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本省各地区历史最好水平,延伸指标(与工业循环经济的某些指标数据产生的原因相同,但是计算方法不同的指标)等作为评价标准。将计算指标与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当前效果。由于篇幅所限,这将作为我们将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2010年四川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第10篇

BP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联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因其广泛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映射能力,在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建模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神经网络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金融、保险、证券等领域,用来进行证券分级、市场预测、信贷咨询等。BP神经网络所擅长的是处理那种规律稳含在一大堆数据中的映射副近问题,其非线性高度逼近能力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将神经网络应用于绩效评价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和进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综述

我国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是参照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借鉴苏联的做法,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管理相应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该体系对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固定资产产值率、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利润总额完成率、销售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这一指标体系主要以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为主要内容。

二是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提出了6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这6项指标是: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后改为增加值率)。这一指标体系主要是从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对比关系以及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进行设计的。

三是1993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财务通则》,该通则规定: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8个指标组成。这8个指标分别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指标体系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四是1995年财政部在反复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这套指标体系由10项指标组成,即: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五是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和劳动保障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及《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了重新规范,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共设计了32项指标,分别从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将这32项指标分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专家评议指标3个层次。2002年2月对此又做了修订,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32项指标改为28项,具体指标见表1,该指标体系是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和学者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绩效评价模型。其中有影响的评价模型有:一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提出的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分模型,其方法为综合指数法,所选取的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全部资本化比率;二是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从1999年开始公布的每一年度“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其评价指标主要有财务状况、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管理层素质和行业环境等六个方面;三是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的“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EVA/MVA排行榜”,主要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增值价值;四是美国《财富》杂志在2002年1月公布的“中国100强上市公司”排名时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营业额、净利润和市值;五是徐国华等人提出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展能力及主营业务鲜明状况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历史演进可以看出,企业绩效评价经历了从采用单纯的财务指标到包含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从单一指标到多维指标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受到评价方法和数据收集的限制,我们认为依然未能形成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是存在财务指标权重过大、非财务指标权重编小的评价倾向。其次是以定量指标为主,而定性指标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涉及。

三、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根据知识经济时期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特殊经营环境、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评价指标构建应遵守以下原则:

1.可操作原则

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以及指标项目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如指标体系过于详细则会导致繁琐,同时如果某项评价指标虽然有用,但为获取该指标数据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所能带来的利益时,一般应放弃该项指标转而选取其他可替代的指标。

2.系统性原则。在确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时,一要注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协调,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协调。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非财务指标体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态势和竞争力;定量指标主要以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和统计资料为依据,定性指标则从其他方面反映企业的运作状态,因此需要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有机结合。二是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协调。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一套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能够反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要全面考虑,关键性指标要互相衔接。

3.重要性原则。这里重要性原则是指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因为它有助于从不同侧面显示企业的经营业绩。但过于面面俱到的评价指标会使整个评价体系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围绕核心问题来展开评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应按照重要性原则的要求,选择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每个方面。

4.社会效益原则。根据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控股公司,因此在评价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时,必须考虑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即社会效益原则。例如上市公司在提供就业岗位、上缴国家税收、诚信程度、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等方面,都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整体绩效的重要因素。

5.激励性原则。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中国上市公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奠定基础,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应将评价范围限制在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非可控指标要尽量避免出现,否则会引起管理者的抵触。此外,指标水平应是平均先进水平,这对管理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其工作潜能。

(二)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绩效评价指标内容

根据系统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内外部一系列因素,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既要的考虑上市公司内部各种影响战略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上市公司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国上市公司所处国情特点和环境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体现以下几个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过去业绩评价和未来发展能力评价的结合、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具体来说,即要有财务层面的评价指标,也要有如顾客层面的评价指标、内部流程层面的指标、创新与学习层面的指标、社会责任层面的指标等非财务指标;即要有定量指标,也要有如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社会综合贡献、信用操守情况等方面的定性指标。整个体系完整反映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避免评价内容不全的弊端,我们在对财政部颁布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第11篇

关键词:矿业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对于矿业公司而言,绩效考核是其规划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其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矿业行业竞争激烈,出于对财务风险防范的需求以及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规划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体系设计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把握。

一、目前我国矿业公司经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1.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够全面

在遴选指标上,公司绩效所选用的指标应该要注意使指标在总量层面、相对层面与平均层面上相互组合,全面而又仔细的挑选与公司内外多因素相联系的各类指标,才能够切实的反应公司本阶段时间内的产业规模水平、产业技术能力、管理层管理水平、本公司文化氛围及未来发展可能。但当前我国众多矿业公司仍然因循守旧,沿用过去的老传统、老思路,这也就使得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狭隘性,涵盖不够全面。例如: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缺少环境评价、顾客、内部生产管理等因素。

2.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包括绩效指标的确定、指标考核标准、考评标准调整的情况等,公司应在与各单位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听取意见、根据计划、目标等确定绩效指标、考核标准、调整情况、考核周期等。矿业公司现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视结果,忽略过程,降低了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得不到各部门、多数员工的普遍支持。当在总公司对公司考核的内部经济责任书、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有明确确定的指标,则无须进行重新确定,仅将具体的要求、根据目标分解后的考核标准等告知生产单。

3.公司发展能力状况评价指标的不够科学合理

在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内,对企业发展能力状况进行反映的指标要素需要一个先行的、合理的、科学化的设计。这种对指标的把握包括了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的初期设计处理上。尽可能的将指标规划合理,设定科学,相互间联系紧密且能彼此呼应的反映出公司的状况,而不是仅仅依靠单一指标,才能够体现出指标体系的应有价值。这也能够防止企业利润在内的各项指标的人为操纵。例如,企业利用短期内增加负债的方法,得到了一个资产总额增加的结果,却是精心构筑的一个虚假繁荣的表象。这种并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下,并不能够给人以正确的参考意见。

4.权重设置不合理

现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采用传统的固定权重的方法,而固定权重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矿业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变幻莫测,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固定权重已无法有效地反映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矿业公司是矿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主要包括:设备、技术、资金密集,对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高,能源消耗量大、破坏环境严重,社会公用性。

二、新形势下矿业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策分析

在矿业全球化、绿色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原有的矿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显得沉重不堪而又起效甚微,我们需要根据MBO管理法、改进的EVA法和KPI指标法,创制矿业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矿业公司整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企业层面上的指标体系规划。矿业公司需要在整体企业层面上建立一个精准而又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这一机制需要运用大量数理模型,结合本企业合理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本阶段一定时期内各定量之间的综合分析评价,给出本企业当前市场反应状况,企业内部生产状况及财务状况的有效性数量化反应。

各部门指标体系的设定。作为整个指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层,部门层面上的指标设定需要对上下级两个方面都能够良好的协调与沟通,从而能以企业内部单个部门为单位,针对部门一段时期的绩效水平,根据特定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定型、定量对比分析,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员工层面指标体系的处理。作为构成每一企业的最基层单位,员工阶层不仅承担者公司业务的实际执行与处理,而且也影响着企业绩效目标的最终完成。对于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需要与企业、部门的整体规划相统一。同时,还要根据员工多元化的特点,对具体的指标设定上应有所变化,从而能够做到对具体对象的具体分析。

2.若干建立和优化矿业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措施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往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具有其无法弥补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具体反映在其对企业规划建议上的短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这是由于传统的指标体系仅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总结行为,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未来发展状况都没有相应的反馈,也难怪乎会使企业不重视长远规划,短期行为盛行。在今天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将环评因素等新的非财务指标引入考核体系的话,矿业公司的后期发展只会步履维艰。这是由矿业公司本身特点所致,污染的控制与减轻,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新技术的引入与运用等都是矿业公司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引入更多相关的非财务指标,才能够就其特点给出特制化的意见。

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的绩效考察已经不单单局限于阿拉伯数字之上,很多的要素需要文字评价来辅助判断。一方面是这些要素本身往往只能通过文字才得以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对评价结果全面性的要求。对企业的当前某领域状况分析,往往需要定性分析法进行具体描绘,以摆脱单一数字所带来的片面评价。

过程与结果的评价结合。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我们在对结果指标全面设计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过程绩效评价的控制。尽管两者分属不同阶段,但过程与结果之间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规划中,我们对过程的控制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的,从而促进良好结果的形成。每一个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都需要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

矿业公司特性的考量。作为一个独特的行业,矿业本身就与一般商业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不论是对水电等能源的消耗上,还是对环境的污染与保护上,抑或是新技术采用后的生产状况上,矿业公司都需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性,进而能合理的确定评价指标。对矿业企业来说,“采矿耗能率”等指标显然具有比其他企业更高的价值参考。另一方面,矿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信息,有些可以直接拿来作为指标运用,有些则需要相关部门的专门研究与探讨,这也使得数据与数据之间存在成本性考量的问题。一个数据的获得成本与产出比应该始终是处于基线之上的,这样的数据采集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这也就需要我们对评价指标上的科学遴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矿业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矿业行业与矿业公司的特性导致。面对如此复杂的指标体系构建,矿业公司需要对内外环境的综合考量,对现代绩效考核体系的借鉴与引入。总之,只有构建一套能够客观、真实反映矿业公司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那么公司未来的发展才能顺风顺水。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延海矿业有限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研究[R],吉林大学,2013(5)

[2]马嘉铭.矿山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与预测研究[R].中国地质大学,2012

第12篇

关键词:盈余质量;评价指标;案例分析一、引言

据了解,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盈余质量方面,通常盈余质量高的企业其业绩更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以说盈余质量对企业业绩评估的一面镜子,盈余具有持续性,现金流越稳定的企业,企业业绩越好。所以本文主要从盈余质量角度,以海德公司为案例来探讨企业的发展能力,并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盈余质量的分析

质量,一般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序,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

目前学术界对于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很多,但大体上可以评价基础为准分成两大类;一是基于公司财务数据所进行的直接评价;二是假定证劵市场有效,通过股价对会计盈余的反映所进行的间接评价。本文以海德股份公司为例,以第一大类方法中的财务指标对公司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案例分析

海南海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11月2日经海南省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琼股办字[1992]37号文批准,由原海南省海德涤纶厂改组设立为规范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销售服务,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的销售,进出口贸易(凭许可证经营),旅游业,汽车维修服务,酒店管理与咨询服务,会议服务(不含旅行社业务),含下属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凡需行政许可的项目凭许可证经营)。

本文以2008年-2010年海德股份披露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为例(年报数据均来自金融界网站),分析公司盈余质量

(一)利用资产负债表分析盈余质量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主要财务状况。我们主要从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来进行分析。(详细表1)

表1报告期2010年2009年2008年评价指标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56.1123.7444.9923.810.4220.78速动比率0.01810.00570.01330.00630.0090.0048资产负债率32.86%70.24%28.57%65.16%40.83%63.37%应计额比率-4.13%-9.86%4.28%从2008—2010年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波动不大说明该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好。行业数据分别为63.37%,65.16%.70.24%,对比这三年来公司与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可知每一年的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于同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公司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债务工具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观察公司三年的行业数据,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发现它有逐年上述的趋势,说明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较强,利润质量有较好的保障。

应计额比率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应收表明企业被别人占用的资金,应付表明的是企业占用别人的资金,要是应收大于应付,那么企业在市场中居于被动地位,要是应付大于应收,那么表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利用利润表分析盈余质量

利润表反映的主要是公司的经营成果,主要从营业利润率、资产减值准备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这三个指标来分析。(详细如表2)

表2报告期2010年2009年2008年评价指标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13.05%14.21%8.22%13.53%18.35%11.35%营业利润率40.37%21.53%27.02%20.67%0.62%17.32%资产减值准备率0.09%0.33%0.22%营业利润率是扣除营业外收支以后计算所得,其反应的利润更加真实可靠。从表中可以看出,海德股份的营业利润率在08年时较低,说明该企业的利润当年主要靠对外投资获得或者来源于营业外收入,观察08年财务报表,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比重很大,这与利润比较起来,难以控制,偶然性很大,目前实现的利润在未来不具有重复性,净利润的预计价值较小。

资产减值准备率是资产减值准备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通过该公司的三年财务数据现实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率变化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企业并没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操纵盈余,盈余的可靠性较高。

对比三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出他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同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缓步上升,且公司在2009、2010年度的资产收益率略低于同行业水准,这对股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应为这意味这业绩的下降。

(三)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盈余质量

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然而权责发生制也有缺陷,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有更大的空间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方法和政策,通过这些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来粉饰财务报表。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同时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织袋利润表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结合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表和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有助于判断公司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进而有利于分析公司的盈余质量。(详细如表6)

表6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报告期2008年2009年2010年报告期2008年2009年2010年项目比率值比率值比率值项目比率值比率值比率值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0.62%27.02%40.37%经营现金净流

量/营业收入8.72%54.15%100.23%营业利润/

总资产0.15%7.05%11.52%经营现金净流

量/总资产2.17%14.13%28.59%营业利润/

总股份0.000270.01120.0225经营现金净流

量/总股份0.003850.225850.5587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公司在权责发生制下计算出来的获利能力较高,对应的现金获取能力比率也一样很好,差距很小,每年都在逐渐上升,这与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存在一定关系,单一方面说明该公司自身的盈利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以实现的收益有强大的现金作保障,其风险较小,公司通过利润表反应的每股营业利润率成倍数上升,每股经营现金径流量上升,形势一片大好。

综上,通过对上述财务报表在2008—2010年财务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从会计盈余来看,盈利质量得到提高,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如营业利润率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质量得到改善和盈利质量的持续得到提高;并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从现金流量来看盈余质量,盈利的质量得到了现金流的保证,意味着盈利质量的可靠。

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强,财务风险较小,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增强,意味着经营业绩的提高。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企业09—10年的业绩得到提高,业绩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企业在财务政策上面过于保守,没有充分利用09—10年房地产市场的景气扩大成果,且盈利能力的改善的主要原因是09—10年海南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趋于理性,价值得到回归,再加上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减,房地产市场依旧持续低迷,商品房价格将进入徘徊状态。预计全年房价保持低速增长。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公司目前没有积压的土地项目和银行借款,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企业比较谨慎的财务政策有利于抵抗这一波风险。(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秀芬.河南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0,9:4-10

[2]刘灵芝;李海松;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J].商业会计2004年02期

第13篇

1.市劳动局直接监察的企业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由事故单位的主管部门填报,三日内报送市劳动局。

2.非市劳动局直接监察的企业重伤、死亡事故,由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负责填报快报表,五日内报送市劳动局。

3.《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统计快报表》各单位根据劳动局规定表式可自行印制。

4.《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统计快报表》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区、县劳动局原执行的《北京市职工死亡事故快报表》同时废止。

附件一: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统计快报表(略)

    附件二: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统计快报表填报说明

一、国民经济类型代码

100  全民所有制

200  集体所有制

210  城镇集体所有制

220  乡村集体所有制

900  其他各种所有制

910  外商独资经营

930  中外合资经营

950  中外合作经营

310  私营

二、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非矿山企业

010100  农场

010400  畜牧场

010500  渔场

021500  木材及竹材采运

021600  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022200  纺织工业

0228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023400  石油加工业

023500  炼焦业

023600  化学工业

024500  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24800  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

024900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

025300  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

02560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46910  土木工程建筑业

047000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

047100  勘察设计业

057300  交通运输业

057400  邮电通讯业

060000  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130000  其他行业矿山企业

020800  煤矿

020900  石油和天然气

021000  黑色冶金矿

021100  有色金属矿

021151  金矿

021160  稀有金属矿

021210  建材矿

021220  化学矿

021290  其他非金属矿

036710  地质勘探

130009  其他

三、隶属关系

1.中央直属单位(中央部属企业)

2.省、自治区、直辖市属单位(省属企业)

4.地、省辖市、盟、州属单位(地(市)属企业)

5.地辖市属单位

6.县及县以下单位

四、企业规模

1.特大型

3.大型一

4.大型二

5.中型一

6.中型二

8.小型

五、事故原因分类

1.技术设计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5.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6.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7.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8.劳动组织不合理

9.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第14篇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

    目前我市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标准,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企业普遍反映按死者本人标准工资待遇偏低、且不易操作。经研究现就有关救济的标准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供养直系亲属的人数分别给相当于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救济费。“死者本人工资”指按死亡时全市最低工资为标准。

    二、所需资金仍在原渠道列支。

    三、本通知自2001年1月起执行。

第15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环境工程;毕业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05-02

一、引言

《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2016年6月2日,我国成为了《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了重要步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对高校工程教育规范化和工程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认证要求证明参加认证的所有学生的水平都达到专业所制定的毕业要求。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是专业认证中的核心环节。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达成培养。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15年申请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者有幸参与到此过程中。本文将根据2015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与达成度评价进行分析,为提高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进行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二、毕业要求的制定

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12项要求。具体如下:(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相比旧版的工程认证标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明确写进了2015版工程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1―5、11表达的是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毕业要求9、10、12关注的是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毕业要求6―8关注的是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三、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由上文可以看出,毕业要求的表述并非是量化的。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专业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毕业的学生均能满足以上12项要求,这里的“能够证明”就是对毕业要求进行评价的过程。首先应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内容,将业要求概念化的表述分解为可衡量的若干指标点,然后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

1.教学活动的选择要求。每一个相关教学活动都应有学分且覆盖所有必修环节,并对所有参与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最终得出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评价结论。支撑每条指标点的课程不超过5门,并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指标点的相关性程度设置支撑强度(即强支撑“H”、中支撑“M”、弱支撑“L”),并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分配合理且有区别的权重值,每一个指标点下各教学环节的权重值总和为1。支撑毕业要求的所有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强度“H”覆盖率不能少于80%,M至少覆盖50%,L至少覆盖30%。

2.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原理。按照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教学活动的性质分类,采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和评分表量化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针对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为考核方式的成绩考核类课程,采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进行达成度评价;针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考查类课程采用评分表分析法进行达成度评价。①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评价原理:首先对课程达成毕业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计算出“课程达成度评价值”。然后,根据所选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和相应课程的支撑权重,计算出“毕业要求达成度”。最后,将该计算结果与合格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支持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②评分表量化评价原理:首先,制定各项考核指标点的评分表,评分表包括:评价指标点、量化的达成层级、不同层级的情况描述;其次,由教师依据评分表,根据学生的报告、作业、课堂表现等评价学生在该项毕业要求指标点上的表现并给出量化分数,计算出“课程达成度评价值”;最后,综合该项毕业要求的各项达成度评价值和相应的支撑权重,计算得出“毕业要求达成度”。

3.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计算。对应某一指标点的课程的评价值=权重×相关内容学生考核平均分/相关内容总分(其中学生样本是取一个年级所有学生计算)。分别计算出与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课程的三个年级学生的评价值,选取最低评价值作为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课程的达成度评价结果,与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的各门课程的评价结果加和,得到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评价结果。

4.业要求达成度评价。①“达成”标准:由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小组向本专业全部教师征询意见后制定,最终确定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合格标准为0.70。②评价结果的反馈:形成“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表”记录文档,明确给出毕业要求是否“达成”的结论。

5.评价数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同,考核材料数据来源也不同。对于授课类课程,选择课程最终考核材料作为评价依据,比如期末考试试卷、课程作业情况、平时表现等;对于实验类课程,选择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对于内容为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实践类课程,选择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图纸、毕业论文及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对于内容为实习的实践类课程,综合考虑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作为评价依据。

6.评价依据合理性确认。在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前,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派本专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该门课程评价依据的合理性进行确认,包括对考核内容的合理性(是否完整体现了对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考核难度、分值、覆盖面等)、考核形式的合理性(除了期末考试外,是否采用大设计或大作业的形式考核学生获取该条指标点所列能力)、考核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试卷偏难或得分偏高的现象)的确认。填写“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明确说明“合理”或“不合理”,如果“不合理”,则不应采用上述试卷或报告作为达成度评价依据。

7.评价周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周期规定为每三年一次,可保证每一项毕业要求、每届学生都在一个周期内得到过评价。

四、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个使工程专业教育各个流程规范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科不断思考本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的过程。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和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成效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志义.适应认证要求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4,(6):9-16.

[2]李青竹,肖睿洋,闵小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理解――以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学园,2015,(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