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实践检验的不统一性和间接性, 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客观、科学、公正、公平, 并以此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科研导向, 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是科研管理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是用已有的知识、方法、手段去探究新的知识。如果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长期以来, 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主流的评价模式,即职称评定、博士点、硕士点的评定、科研项目的评审都要看申报者已发论文的数量,这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所以,必须把创新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并且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上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康庄大道,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1.2 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操作。缺点是评价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好恶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大主观随意性。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的。
而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性的要素,事事都要求量化,有些要素勉强量化后,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要素,把所有的要素换算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
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它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其次, 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而言,主要采用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间接方法测量。间接测量时采用的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以完全确定。再次,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 一定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3 评价程序的易操作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 这是首要条件,但同时也要兼顾可操作性。因此,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又要简化操作程序, 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 易于操作。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
2.1 评价机制的内涵。
《辞海》对机制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用来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生物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到本质的说明。可见,当机制一词是从机械构造理论中借用的,用于社会科学,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可以定义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正常运行有关的各部分(即政府、企业、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看出,此概念强调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及如何相互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2.2 评价方法
同行评议法和计量评价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在同行评议中,专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行评议的优势是,专家代替了科学外行拥有了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操作得当的同行评议能够对科学研究发挥巨大的激励和支持作用。
计量评价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一些内容指标化、数值化,通过对作为研究成果载体的各种文献及文献间关系的“计量”来考察研究成果。由于用客观数据部分取代了主观判断,利用计量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质量,但计量评价方法也有缺点:一是过分依赖于数据, 二是易产生投机取巧, 三是易引发学术不端。
2.3 评价程序。
"所谓评价程序, 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过程或步骤。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众多学者对评价程序论述不多, 侧重于说明评价程序的重要性。相对实质评价来说,评价程序更易把握, 可操作性更强,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如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达到实质上和理想上的公正、公平, 光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难以保证的,还应该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因为“法制”比“人治”更可靠。合理可靠的程序是制度的基石, 因此, 为保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公正、公平, 就应该制定公正、公平的评价程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工作实际来看, 如何制定学人公认的评价程序, 诸如专家的选择程序、评审的步骤、异议的处理程序、成果的报奖程序等, 应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重中之重。 [1]
企业是最能了解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主体,能够有效地把握自主创新的方向,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为使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等成果符合社会需要,企业本身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将投入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而收回研发成本,并取得收益,以此体现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因此,科技成果产出的价值则成为评价企业激励机制实施效果的最直接要素。
一,企业创新能力激励指标的选择、样本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将研究时间界定为2002—2008年之间,以样本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其历年来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过程中收集了评价期内相关的数据资料。
2,指标确定和说明
(1)企业内部激励因子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体现在创新资源的投入上。创新资源投入包括两个部分: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投入到R&D活动中的资金。而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可以用企业科技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指数来计量。因此,本文选取企业R&D投入、企业R&D人员、平均工资指数这三项指标代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见表1。
(2)企业创新程度指标
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创新投入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创新资源指标和创新程度指标。其中企业创新程度指标最能直观评价大中型企业投入资源的成果,因此选取企业高技术产品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员数等五个指标,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创新的广度。其历年数据见表2。
二,数据分析
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方法。使用SPSS14.0for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计算功能,对表1的企业内部激励因子和表2的企业创新程度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中的相关系数数值可以看出,在检验年度内企业R&D投入与评价创新程度五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均达到0.900以上,相关程度很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体现出企业投入的R&D经费直接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到其自身的经营成果,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业绩。
企业连续五年的R&D从业人员数成增加趋势,并与评价创新程度五个指标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系数均超过0.900。从这一程度上说明大中型企业R&D从业人员的递增会直接引起产品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导致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加大,使得企业总体销售收入呈现良好增长趋势。
在检验年度内的企业平均工资指数和创新程度五个指标的仍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明显小于企业R&D经费的投入和R&D从业人员与创新的相关程度,pearson值均低于0.900,该检验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指数,使其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和人力的投入成正比,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1.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企业R&D资金来源以政府资助和企业投资为主。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企业R&D资金中来自政府资金813.5亿元,企业资金545.3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7.3%、9.0%,同时国外资金和其他来源的资金261.7亿元,增长10.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R&D活动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家财政的资助。近年来,企业R&D经费的来源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府对R&D的资助保持在50%—60%,企业的投资超过三分之一。从R&D强度来看,2008年,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13%,也高于上年的1.09%,说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对自主创新给予了很大关注,创新投入强度不断增加。体现了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已经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的趋势。
2.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2007年我国的R&D经费总额实现高速增长,跃升至世界第五位。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总量继续增长,全社会投入科技活动和R&D活动的人力数量达到历史新高。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0万人,增长10.5%,与全国对科技资金的投入成同比例增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1800万人,比2006年增长12.5%。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我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仅2007年我国R&D人员占科技人员的38.20%,而在为企业服务的R&D人员就占全国R&D从业人员的49.42%。直观的数据显示出,目前国家对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以及企业无论从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都认识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3.主要经济产出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根据2008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大中型企业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达到5.93亿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7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8%和25.8%。其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1.25万亿元,占总收入的22.78%,比2007年增长2.0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736亿元,实现净利润3159.3亿元,上缴税额2614.1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495.2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964.2亿美元,出口创汇1728.1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14.42%、10.48%、4%、16.04%。均实现了企业经济实力的稳定增长。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有待提高
以2002年为基准的连续六年职工工资平均指数虽然有所提升,但增长速度缓慢,只有2008年有显著提升,但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外仍旧增长较慢。可见企业在科技经费投入中对研究人员的薪酬激励没有与科技人员增长达到同步,这样会导致科研人员甚至普通员工不能实现个人满足,从而降低创新效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该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力资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针对员工的激励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激励机制的根本作用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乃至决定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对有创新精神的高管层、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实行薪酬、绩效、福利以及自我发展的激励措施,以保证创新的有效进行,进而全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制定和执行激励机制的目标。激励机制将企业远景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结合国家为企业提供的直接人力财力支持和间接的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内部的动力,朝着组织所期待的目标做出持久努力。反之,自主创新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和竞争地位的提升,企业拥有了收益权、支配权,才能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注入资金,承担风险,为激励机制能够在企业内部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直接动力,同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沈文京.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保证.中国科技投资.2006.(4):12-13
[2]张义梁.张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06.(6):131-152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成本法;评估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SK201505-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逐渐增大,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之后,我国农业虽然产量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分散经营方式已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即它也是科技成果的一种,但是这种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部(88)农科字31号《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以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从而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研究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转化率还不高,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2014年在全国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类的科技成果达到39,218项,占科技成果总数的88.71%,其中农业科技成果只占15.73%。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所占比重比较低,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1%,与20世纪70年代的27%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离预期目标50%还存在差距,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日本也有70%,西欧的一些国家为60%。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大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转化率只达到40%左右,还不到一半,这不仅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首先,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超过70%;农业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已然达到了50%~60%;农药的有效利用率3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了60%以上。灌溉、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化肥、农药超量使用,最终导致水位下降、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含量超标,这些都对我国农业不利,最终都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生存安全。
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这不仅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还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
通过评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价值评估,体现出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的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
采用成本法评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原理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1-农业科技成果的贬值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关键是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和贬值率。农业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只有无形损耗,即只需要计算经济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如果是评估刚刚研究得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技术上还处于先进水平,就不需要计算贬值率。
(一)重置成本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是指现时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一项全新农业科技成果所耗费的全部货币总额。也就是说,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所有的耗费加起来就是其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有的是自行研制,有的是从外部购买,取得方式不同,重置成本的构成也不同。
1、自创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果是自行研制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项目,如图1所示。(图1)
虽然农业科技成果成本中包含的项目很清楚明晰,但实际中确定起来存在较大难度。
(1)价值与成本费用对应性弱。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过程比较漫长,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很多费用,却没有实现任何有价值的成果,也可能有成果,但是能不能转化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有的研究费用不多,却得到了一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时可能在大量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何向这些成果分配费用也比较困难。研究成果带来的预期效用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期效用的多少与其研究费用的多少又没有必然的关系。
(2)账面成本不完整。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费用满足资本化的计入资产成本,不满足资本化的计入管理费用。这样一来,账上反映的农业科技成果成本就是不完整的。农业科技成果往往还存在大量的前期费用,但这些都没有计入成本,这导致账面成本不完整。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账面成本不完整和价值与账面成本弱对应性这些特点,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时要区分其是否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如果农业科技成果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可以运用价格指数法进行调整评估。运用成本法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农业科技成果账面价值;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价格变动情况能够确定,此时重置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或者: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1+价格变动指数)
第二,如果农业科技成果由于财会制度等方面的制约而没有账面价值,则需要按成本的构成要素采用现行标准确定重置成本。现行标准包括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量标准指的是现状重置的消耗量,而不是原来实际消耗量,价格标准指的是现行的价格水平,也不是过去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现在重新研制农业科技成果时发生的工资成本、材料成本、资金成本和设备折旧费等,按现行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进行估算,然后汇总,就能求出重置成本。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材料消耗量×现行价格标准+∑农业科技成果工时消耗量×现行工资标准+其他费用
2、外购的农业科技成果。从外面买来的农业科技成果一般都有明确的购置价格,从而账上有原始成本,这样确定其重置成本就比较简单。直接利用账面成本和价格指数就可以确定重置成本了。具体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二)贬值率的计算。农业科技成果贬值率的计算一般是根据使用时间来确定,计算公式为:
贬值率=已使用时间÷总使用时间
总使用时间=已使用时间+尚可使用时间
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时间一般是以“年”为时间单位。已使用时间是指从开始使用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尚可使用时间是将来还能用的时间。将来还能用多少年,指的是农业科技成果还能实际发挥效用的时间,并不是指法定有效时间。确定科技成果将来可使用的时间,既要根据科技成果现在的情况,还要考虑科技进步等因素,尚可使用时间是估测出来的,这需要利用评估人员的丰富评估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关键词:高职 课程考核 改革与实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广受关注。一方面是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滑坡,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严峻挑战。为化解这一矛盾,很多院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显得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的提高。纵观我院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势头,结合学院开展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探索性总结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课程考核方法方面可采取的实践途径。
一、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立考核形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纵向互相交叉、横向互相交融且彼此相对平行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各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建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构,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及技术应用组合而成。
在教学理念上,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标准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力求体现专业建设特色和课程建设目标,在考核评价上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单一的课程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特色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技术标准,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核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施行分层次考核,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力争能科学地、多方位地评价学生。
1.1 平时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通常是在期末采取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如何,不可否认,对于一些课程来说,卷面考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我系医技类专业的课程而言,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是不科学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总评成绩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内容,即平时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上课出勤、值日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几次阶段性测验成绩等内容,新的考核评价模式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目的。
1.2 期末综合性实验考试
主要专业课程均增设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全程考核。其目的是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实验考核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是一种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在《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均实施了综合性实验考核,首先教师选取典型的病例及临床标本给以学生预习。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分别对所选病例的病历病史进行讨论、学习,并根据综合性实验要求的任务自行分工合作;课下每人分别负责查阅不同方面的相关文献,时间定为3个工作日;各组对每人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讨论学习,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确定下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方案,包括实验室检查的项目、要选择的测定方法等;各组学生分头实施所选项目的检验工作,最终,各组学生分别写出综合性实验报告,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总结。教师根据实验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3 期末理论考试
理论课程教学遵循“知识够用为度”原则,理论知识的考核,仍然采用卷面笔试,这种考核形式在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和理解等方面仍具有积极作用,但在考试命题内容上,我们作了一些修改,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比重由以往的30缩减到20,增加了综合分析题(比如案例分析),同时考虑到学生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实际需要,大量融入与临床实际相关的试题,增加了职业相关性知识、进展性内容的考察,以此了解学生平时对专业的关注程度;争取做到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资格考试的无缝对接;从考试管理上,严格规范出卷、监考、判卷等规章制度。
二、课程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
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该放在三个视角上来构思,第一是能力维度,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掌握了什么能力;第二是时间维度,即把考核放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第三是主体维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智能。
新课程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形式上对传统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从考核内容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不仅考察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并且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课程对专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从考核方式上,以“过程性考核”取代“终结性考核”,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将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评价学生。与一次终结性考核相比,过程性考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少数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从考核形式上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卷面考试仍就作为考核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重要手段,非笔试考核又有口头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等形式。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康永尚、王隆丹、郝旭光等。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尝试[J].北京教育(高教):2006(4):43~44。
[2] 叶勇玲、唐梅文、杨仕权。构建医学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66~67.
[3] 王尊全。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7):272.
[4] 邹吉高。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成都大学学报。2007,(8)
[5] 胡月红。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6] 崔宁、梁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7] 王晶。浅谈行动导向的考核设计――过程考核[J].轻工设计,2011,(5)
【关键词】工作过程;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84-01
一、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突出教学核心地位集中体现,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涉及教学工作的诸多要素和全过程。高职院校要取得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为保障教学质量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具有连续性,科学、有效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模块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应包括教学的全过程,该过程应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包含目标评价、过程评价、保障评价、效果评价方面的内容形成完整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目标评价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目标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与价值观念等几方面应达到相应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纲,以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为能力模块进行构建,培养对接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鉴于目标系统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应明确实践教学定位,为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可依据科学性、准确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目标予以评价。
(二)过程评价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过程是实践教学的执行过程,包括前期教学准备(大纲、计划、指导书、教案、教材)、项目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主要评价要素。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执行过程的监管与评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实践教学的成败。其标准的制定应围绕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评定,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创造能力有机结合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过程给予评价。
(三)保障系统评价。模块化实践教学保障系统是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这一子系统涵盖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设备设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模块化实践教学保障系统进行评价,应首先考察实践教学团队、师资配比、师资队伍结构、双师比例等相关问题,教学团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力保障。
(四)效果评价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效果优劣主要由学生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得以反馈。首先,学生作为模块化实践教学的受教育者,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上岗就业,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首先考察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
综上所述,模块化实践教学构建评价的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模块化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一级指标),围绕这四个一级指标再逐层细化,分别制定相应的二级指标和更为具体的评价标准,如此即可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三、构建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与举措
(一)系统建立模块化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体制。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得以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首先应确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主体应由学校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共同组成。例如:可由校方分管教学院长负责、教务处、教学督导、系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特点决定这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属性,该主体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政策和审定评价标准。
(二)加强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过程的管控和监督。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整个评价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管控和监督。该工作的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这就要求整个评价程序科学严谨,评价主体要秉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其制定的各项评价指标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2]高庆,沈发治,秦建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多元化;学习质量评价;游戏软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2
Learning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Research of "Mobile Game Development"Course
Yi Chan,Liu Yanshu,Li Zhiyong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4101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Mobile game development"curriculum-based,game software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system to evaluate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nciples,design of program evaluation form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on and on this basis build a complete evaluation of software systems,software designed to network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for all-round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a wide range of evaluation,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game software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so that students lear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Diversity;Study quality assessment;Game software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不仅是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更能够起到引导教学目标实现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考试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这不利于学生今后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和企业劳动岗位的实际需求。游戏软件专业的《手机游戏开发》是一门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因此应对游戏软件专业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应以衡量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为重点,多形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客观、公正地评价游戏软件学生《手机游戏开发》课程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一、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是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只注重理论知识考核的单一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时不仅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认知进行检测,而且更应该采用多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中传统的学生学习质量评测主要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为主,评价的标准也就是试卷考试分数的高低,这种评价体系弊端如下:
(一)评价主体单一。我国传统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只注重教师评价,而往往教师评价又只采用形式比较单一的方式,比如试卷考试、课后作业等,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评价主体也不全面,这样就不能全方位的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测。《手机游戏开发》课程内容灵活,不同的学生视角不同,算法设计不同,程序结构也不同,尤其函数、指针、结构体等方面的程序,设计方法各异且程序代码多样,这些特征增加了评价的复杂程度.首先,教师单一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客观性;其次,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试卷;第三,学生被动接受评价信息,往往对教师的批改印象不深刻,容易重复以往的错误.
(二)评价内容不够全面。我国传统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一般以期中、期末等标准化试卷考试为主,虽然有时也将平时实验、课后作业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但一般所占比例较少.《手机游戏开发》学习目的是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算法,从而编写出结构清晰、正确高效的应用程序.可见《手机游戏开发》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的学习中.以标准化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最大缺点是偏重结果,忽视过程,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编程能力。
(三)评价方法单一。《手机游戏开发》学习效果的反映常常以程序代码为载体,由教师人工地对程序结构、语句、编译、运行结果一一审核,无形中增加教师负担,降低评价效率.试卷考试量化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但却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编程习惯等.因此,应将多种评价方法融合一体,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评价效率,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试卷考试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手机游戏开发》课程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手机游戏开发》课程需要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来代替传统的评价方式。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应该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这是所有评价体系应该都要遵循的原则。《手机游戏开发》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可以科学划分评价模块,将平常的学习内容细化到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开发环节,学生每完成一个环节就可以得到一个评价,这样可以更全面,更详细的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详细评价。学生完成所有的项目内容后,再根据学生的项目整体完成情况和每一个细节的完成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价。
(二)开放性原则。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评价体系不但应吸纳多方的评价主体参与进行评价,而且应该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综合检测。比如《手机游戏开发》课程可以借助目前发达的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实时、有效、科学的评测。
四、多元化评价的方式
(一)笔试。这种评测方式虽然老旧、形式单一,但并不是完全不适应与目前学习质量的评测体系,在某些知识点的认知、掌握和理解方面,用这种评测方式还是比较简单,但是有效的。我们的笔试评测可以采用闭卷、开卷和半开卷三种,这种考核方式可迫使学生平时认真听课,课后积极复习,掌握理论知识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手机游戏开发》课程学习质量评价将会在一个学期的最后阶段进行一次笔试考试,用来巩固和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
(二)技能考核。是目前高职教育中的一种比较热门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检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能检查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将《手机游戏开发》教学过程分成若干教学模块,每完成一个教学模块,学生必须完成一个与该模块对应的技能实践项目,项目的完成程度计入全课程的综合考评中,这样就可以做到将学习质量评价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演讲答辩。这个考核项目在以往的评测体系中很少出现,我们提出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理工科学生存在的“只会做,不会说”的问题。它常常作为技能考核的辅助形式以增加考核的准确度和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尽量避免学生高分低能的出现。《手机游戏开发》课程教学中每完成一个实践项目都会要求学生对自己完成的项目内容在全班进行综合阐述,这方面的考核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四)综合考核。是质量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考核方式,其内容不局限于某一具体课程内容,而是通过对该课程的科学研究和分析,整合该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知识点及实际岗位应具备的技能能力,由授课教师和相关行业专家提供考核试题(项目),通过学生学习团队的策划、相关信息检索、制定实施计划、实际开发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其他辅助方式。以上几种终结性或阶段性考核方式可能还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针对某些具体课程可能评价仍不全面,所以还应参考课堂考勤、课外作业、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组织纪律等进行以分析、制定出更完善的评价体系。
五、考核内容的设计
理论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是评价体系中的基础环节,这部分的评价可以采用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最好是采用基于网络的在线考试系统随机从题库抽题的考试形式。
项目实践考核是《手机游戏开发》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点环节。为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评价《手机游戏开发》课程考核中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案例分析内容,提供给学生一个成品游戏,告诉学生游戏中存在某种现象,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去发现这个现象,并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引进一定比例的信息性、应用性、实践性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能力。具体操作如下:全期让学生自己选定一个游戏项目,自由组队,自己设定工作岗位;将选定的游戏项目分成若干功能模块,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完成与该阶段对应的项目模块内容;整个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完成游戏项目的所有内容并形成文档。
综合能力考核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辅助环节。《手机游戏开发》课程考核中可以直接引入一些游戏开发的模拟项目,学生担当项目开发中的某一个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和团队合作把自己的岗位任务完成,并且以面向全体老师和学生进行项目答辩的方式形成综合考核评价;其他考核形式作为整个评价体系的参考。比如学生的日常考勤、积极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程度、自主学习能力等的考核作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参考元素。引入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考核内容,以促使学生求异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操作:组织一次全班公开答辩,每一个项目组陈述自己项目的开况以及解决项目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PPT形式面向全班公开演讲。
参考文献:
[1]谭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系统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研成果;科研合作;江西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TQ10)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高校具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开展科学创新研究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高校的层次分布格局来看,江西省内高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基于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地方高校在职能上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能,同时还承担着较为显著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挥其科研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而有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又是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事务性、执行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对高校科研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调控和管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活动能够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人、财、技术、资金、组织的有效配置和高效运行。与传统的以研究性为主的高校不同,地方性高校目前在科学研究体系与科研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管理机制,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问题。
二、江西省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也在经历一轮快速的变革。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随着数字化科研管理系统的逐步推进,科研管理的职能也在趋于科学化,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例如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地方服务等部门,其中人文社科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自然科学部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平台、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团队建设等职能,地方服务部门主要行使推进校地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等职能。目前,江西省的大多数高校基本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校内各个二级单位的科研活动直接受到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具备适当分权但又相对集中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科研管理机构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否具备管理能力、管理理念是否能够有效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科研创新和核心组织,难以有效提升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科研管理机构无法有效追踪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有效对接,导致高校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严重,等等。
(一)科研管理理念滞后于社会技术和科学研究发展需求。科学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管理的直接对象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还没有跟上科研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科研管理中,因循守旧、官本位的思想仍然较为明显,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依然习惯于以行为为导向的工作思维;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仍然沿用一贯的纸面成果形式,较少考虑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较少关注到科研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无法有效体现,降低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价值,使科研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脱节;缺乏较为先进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注重对科研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科研成果注重纸面研究,而对于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专利申请不够重视,对专业也缺乏有效的保护制度,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在科研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才能使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
(二)科研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适应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科研创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上都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科研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科研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自身规律存在较大偏差,科学研究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沉淀,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则主要看中短期成果,存在“重形式、走过场”及“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往往不看重科研成果的实质内容,而过分关注科研成果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评价,而单纯注重科研结果;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质量,而单纯注重科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导致科研工作者不太注重长期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也导致科研工作往往追求低水平重复,以数量充质量,不求创新只求形式的短期行为,导致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成为科研工作的短板。第二,在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中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放到应有的位置,^多关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论文级别和数量以及获得课题级别和经费数量,而不注重科研工作的实际质量,导致多数研究没有实际价值,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研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功能的发挥。第三,评价和激励机制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激励机制未能实现体现科研价值差异性的目标,在激励机制设计时对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量、不同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激励时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项而异,降低了激励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损害了科研评价和科研激励应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校际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不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结构来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各种机构均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之间共同形成互有分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将科研创新工作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链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校际之间、校所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合作研究机制,合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随着科技创新向综合化、大型化趋势的发展,单个科研机构很难承担重大项目的创新任务,也难以通过有效整合研究资源,避免无效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校企之间、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政策导向、人才培训、成果应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学校科研机构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不能及时了解,对企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掌握,因此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移,以及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削弱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潜力。
(四)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匮乏是制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从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状况来看,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中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多非科班出身,大多来自于二级学院教师的转岗或者来自于其他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能来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往往造成科研管理流程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有将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高校对人才的追求往往注重与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往往忽略了对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对现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也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来看,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考核和激励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选聘、晋升往往仅仅由行政级别和技术职称级别所决定,而与工作绩效没有较大关联,往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实效缺乏主动的探索和完善意识,这也导致了科研管理工作本身进步的步伐。
三、江西省高校优化科研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江西省高校校内科研活动合作和资源整合机制。首先,各高校应注重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各学院和内部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以重点学科和特设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推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形成,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形成互相支撑的研究格局,在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上体现理工农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特色,力求在学科群的生态结构上体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开放式、动态性的多元动态特性,并及时关注社会技术需求,及时培育新的学科;其次,注重风险防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的机制,优化校内科研合作流程,保障校内科技资源整合秩序;最后,推动制度建设,从学校层面建立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科研合作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形成不同学科之间在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任务分派、成果分享、绩效考核等事项上的机制,促进科研合作和资源整合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科研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而完善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则是科研人事管理机制的关键问题。第一,高校应健全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职称评价策略。在现有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定以教学科研为基准,而对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均参照教学科研人员的标准进行职称评定,评价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岗位要求和职责要求,因此应探索建立教学型、科研型、行政管理型、学生管理型、社会服务型的分类职称资格评聘制度,同时探索寻求不同类型职称之间的转换评价机制,形成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行政管理绩效、学生管理绩效之间的互相转换评价,将教学型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职称进行单列评聘,逐步建立与岗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机制;第二,基于省级宏观视角,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下放更多的自,特别是对省级协同创新机构等实体在人员岗位设置、教师职称评价、科研人才引进、职务评聘、绩效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决策权,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形成对青年科研人才的破格晋升机制,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服务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第三,建立特殊学科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在较高层面建立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大型项目的牵引机制,通过灵活引进人才,吸引兼职人员、借调人员、短期聘用人员参与项目进行项目攻关,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校际间项目的长期合作和临时合作,合理配置校际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补偿机制和灵活考核机制,推动校内不同专业间学术公关人才的无障碍流通;第四,注重学术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科学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保障学术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第一,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淡化对论文层次、数量的过分追逐,以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应用价值为基本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学术价值、社会应用、经济效益等多种因子综合考量的评价体系,对应用型成果的评价应吸纳同行专家、政府、社、行业企业等多主体的动态评价机制,对理论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吸纳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第二,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一般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市场评价与学术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与完备性的有机统一;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标准评价机制,吸纳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入重大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科研项目的准入机制、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注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一,完善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参与跨部门研究合作的考核奖励制度,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建立对应的分配机制;第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导向评价值,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的筹划和选择上要紧跟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研究过程和结题进行科学的评判,同时紧跟市场技术需求,加强校校、校企、校所、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整合资源和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解决市场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联盟的方式开展技术转化,扩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面;第三,注重科技成果的专业化推广,建立有效的科研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平台,将市场上的技术需求与高校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对接,降低科学研究在产、学、研、用链条中的交易成本,可建立科研项目、专利技术、技术成果的定期制度,由政府或专业机构通过网络、媒体、中介机构等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定期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科技需求信息,并建立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反馈路径,疏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链条上的有效对接。
(五)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从科技项目和科研活动的投入机制入手,形成科研项目启动资金、配套资金、奖励资金的分类管理体系;第二,注重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国务院及各类项目基金对经费管理的最新要求,对科研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员经费、材料费、差旅费等项目制定合理的比重和使用方式;第三,强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保障,拓展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公益机构的横向联系,多渠道争取支持,多渠道引入行业基金、公益基金、校友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注入科研活动中,保障科研活动的经费需求,同时完善多渠道经费的使用监督管理;第四,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动态监控机制,将定额拨款、定期拨款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使科学研究各阶段的经费使用更加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劲松.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周芳检,雷志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3]杭国荣.基于激励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6.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都以定量评价为主,即不管是对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对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亦或是所获奖项等科研成果,都统一制定了一定的分值衡量标准,将难以衡量分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分值的量化,将科研成果换算为具体、确切的分值以实现对其的直观评价。具体地说,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按照主持科研项目的等级、数量,出版学术著作的、部数、字数,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等级,折算成具体、确切的分值,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对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评价,是将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的论文,每篇计8分,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每篇计4分,发表在普通刊物上的论文,每篇计1分。这样一来,将难以衡量和评价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有效的量化,能够很好地把握和进行有效评价,看上去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但事实上,这种评价体系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应遵循不同的科研规律,人文社科不能完全用自然学科的量化指标来做硬性要求[4]。这种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评价是形式化、简单化的“一刀切”模式。显然,这种“一刀切”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激励机制。
2创新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
2.1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如前所述,由于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科研基础均较为薄弱,存在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因此,对其的科研管理不够重视,呈现出松散、疏忽、轻视的状况,进而表现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设立名额较少、经费投入不足。要彻底解决目前理工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的发展困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和教育主管机构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人文科学科研规律[5],更新科研管理观念,转变对于人文社科类项目的传统管理理念,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果,加强对其的管理。具体地说,理工科院校的科研部门应改变以往对于科研重心的定位呈现出“一边倒”的取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十分重视理工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工作,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相关工作也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支持。2.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要实现对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应从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管理思想上给予人文社科类科研以足够的重视,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强化服务理念和意识。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从各方面给予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以综合的科研管理服务,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取得科研进步。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是人文社科研究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科研特征的科研管理体制,规范其科研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素质,优化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过程,实现对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再次,可以尝试开掘新的管理体制,例如,改变目前科研管理工作过于集中的状况,充分调动院系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责任,较好地发挥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2.3建立科学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人文学科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体系、机制,要充分尊重人文学科科研生产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科个性和研究个性[7]。事实上,人文社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理工科有着截然不同的科研特点,即人文社科的研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及其价值的转化也不可能像理工科的科研成果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而有效地得以获取和显现,它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科研效果,也不能在短期内立刻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而获得巨大的产出,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评价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而是要摒弃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种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要摒弃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科研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改变“短平快”的评价心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将单纯重视科研短期目标向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视经济价值向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数量向重数量与重质量相结合转变、将单纯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转变的评价理念。
3提高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举措
3.1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由于受到学校总体、长远建设定位和传统学科发展情况的限制,以及有限的资金制约,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各方面条件都是无法与理工类项目相提并论的。针对这一状况,应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增加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比重和经费数量,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有力条件。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的学科优势,重视其潜在学术价值和长远社会意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长处。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这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管理办法》、《西安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等,都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科研项目的管理一般是具有阶段性的,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也不例外。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而言,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进行严格而有序的管理工作,这是项目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必要保障。
3.2转变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理工类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一般是由科技处完成的,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具体机构,这样一来,“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势必存在问题。因此,可以尝试设置负责组织、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专门机构,如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已经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实现了对科研项目分门别类的管理,这在本质上尊重和强调了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特点,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工作是有别于理工类科研管理工作的。此外,在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之下,理工类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往往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对校内所有院系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以来,就存在管理层面较大、头绪纷繁复杂、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扩大院系的科研管理权限,让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的责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院系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8]。
3.3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依靠量化的办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必定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只有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定量评价之前已经有所提及,它是各高校惯常使用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包括公开评议和匿名评议[9],即邀请一些同行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公开或匿名地评价。定性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特点,打破了单一的、较适合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除去一些刚性衡量标准之外的、较为主观的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质上是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只有采用这种主客观互补的评价方法,能有可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有许多不同于理工类科研评价方法的、较适合人文社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例如,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在短期内显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查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效用。再如,应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产生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样显性的经济收益,它的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是隐性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单一地用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去评价和衡量其成果的大小和价值的高低,而是应该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它所产生的隐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
我国高校是国人心目中众望所归的高品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出口通道,因此,高校教育质量决定步入社会初期的青年人的才品质量,奠定我国高知人才质量的基础。我国高校教育质量如何与时俱进地予以保证和提高固然会是多选答案,但其本质是保持优良传统,开拓新的举措。保持优良传统是对过去的办学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拓新的举措是对经验的局限性等问题的规避性和改造性对策的采取,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革创新,是高校办学活力之所在,是高校不负国人心目中众望所归的高品质人才成长的摇篮和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出口通道的内驱力所在,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正向轨迹。而高校无论是对办学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还是与时俱进地提出和采取新的举措都依靠科研的教育功效。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研功效反映出“形而上”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偏离了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功效,用于教师“自产自用”的评职功能与认可学校“广产多积”的“数量科研”功能彰显,用于高校教育发展创新的反哺功能弱化。我国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的教育功能必须深入探讨并充分发挥,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与应用转化等同重视共同运行起来。
一、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存在和根源
(一)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存在
高校开展科研的目的是什么?简言之,一为社会发展提供谋略,二为自身发展提供谋略,二者的交集又共通于教育功效,正如有学者的论述:“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孕育教育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与科研的互补作用愈加突出。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创建和完善教学实习基础、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等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优质生源和科研课题素材。因此,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一体,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尤为重要。”[1]但在实践中,高校科研成果出现了“形而上”的问题,研用脱节,或称之为研用的“公用性目的”被“利己性目的”所漠视化和边缘化了。其表现是:一为为评职而做科研。评职称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事关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而评职称学校的掌控标准中科研分量很重,又是硬指标,所以,没有教师会忽视做科研,都会根据自己评职称的需要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科研规划,科研成果定型后也仅仅满足于评职所用,评职用完也就不再问津了。
二为为考核而做科研。无论是对学校的考核还是对教师的考核,都会有关于科研的考核标准,因而做科研无论对学校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不能不完成的硬任务。对于学校来说,国家对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中,科研成果的达标是硬性指标,从学校来说就必须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认可级别,尽管从数量和认可级别上往往是纸上谈兵,但必须有,不可无,所以,学校会千方百计把科研成果的数量做大,级别做高,以科研成果的高数量和高级别来为学校争取生存发展的先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评定学术带头人、评聘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各种评优对象、机制岗位年度考评绩效的确认等,都会与教师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的考核挂钩,没有符合标准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的教师无权参与竞争,所以,但凡有竞争意识的教师都不会疏于科研成果的研究,而且要千方百?地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在高级别杂志上刊登,但有成果和成果应用价值的实现似乎是两码事,有是必需的,能不能用上,可不可用,无伤大雅。
三为讲面子而做科研。一些在职称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或认可职称现状的教师做科研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做科研的目的性很明确,这就是不能给同事和单位一个科研无心或无能的印象,要在科研上随大溜、处中游、不落后,所以,无论能作出怎样标准的科研成果,也都不能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僵化于原状,要时不时地有新成果出现。所以,是在讲面子的心理状态下做科研的,做科研的目的是要有,并非是有用。
(二)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根源
一为认识取向不正确。“高校科研的特征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教育性、基础性、综合性。其中,教育性是高校科研的基本特征,也是重要特征。”[2]对于高校科研特征所阐述的教育性、基础性、综合性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再具体地说,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性是由高校的办学目的所决定的,也即高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科研的认识取向也就理应是从培养人才的教育实践中来,再到教育实践的应用中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但由于高校对科研成果认识取向的片面,才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在理性链条上的“私用”,而非为培养学生成才的“公用”;在科研成果考核和管理上的“量化”,而非应用于和改革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质化”。
二为成果转化机制不足。“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创新,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理应成为‘万众创新’的最前沿。但长久以来,由于中国高校行政和关系泛化现象十分严重,给科研评价带来了严重的内部人评价和简单化评价问题,阻碍了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因此,高校‘以改革促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就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行政化问题是来自于校方的管理机制的构建、规范和运行方面的不足,行政化管理手段乏力,“形而上”的有制度性机制和运行上的作为不足,甚至于“误导”。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系化问题也很突出,其根源既反映于科研成果“助学”的分量不足,创能分量不够,也反映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联系不紧密,转化机制在科研成果应怎样运用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方面设计欠缺,富有“助学”价值的科研成果尚不能付诸实践。
二、高校科研成果教育功效的实现策略
(一)正确认识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功效
“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是高校教师的两项最基本活动。前者立足于创新,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直接推动知识进步。后者是教师将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4]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必然同在,两者关系始终是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活动是流,同向作用于培养人才。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on power of college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building of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article from the managing concept, the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关键词: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Key words: colleges;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86-02
0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研能力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其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则是提高高校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砝码,是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挑战的需要。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1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助推器,是参与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和灵魂。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知识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促进知识不断传播和运用,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同时,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1.2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科研管理范围广泛,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首先,需要转变科研管理理念,科研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树立创新的基本理念;其次,应加快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适应高校科研管理科学发展并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最后,创新管理方法,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从而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发展。通过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科研成果,促使高校科研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影响和制约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因素
2.1 高校科研管理理念淡薄
2.1.1 以人为本理念淡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科研管理应该坚持的理念。长期以来,科研管理中存在“重视科研管理,轻视科研服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导致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强,进取心较弱。
2.1.2 科研与教学关系认识不足高校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目前高校在科研与教学之间还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尚未建立起相辅相成的理想状态,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高校重教学轻科研的思想十分严重,而且把教学与科研严格割裂开来,没有把科研人员作为一线人员对待。学校学科发展需要科研,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科研,伴随着高校的发展、学生就业的压力加大,对高校科研提出了严峻挑战;三是教职工职称的评定科研也是其重要指标,为此,协调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成为高校工作的棘手问题。
2.1.3 科研管理开放性理念淡薄随着知识、经济、信息、人才、财富全球化,各领域之间的合作与渗透逐渐增强,各校的教学与科研被逐步纳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目前高校在科研过程中缺乏交叉学科、跨学科、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往往处于闭关自守状态下搞科研,不具备把科研项目做大、做强的条件,开放性理念淡薄。
2.1.4 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淡薄知识产权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1]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高校科研知识产权流失,给科研工作带来损失。
2.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滞后
2.2.1 科研管理体制滞后长期以来,高校科研管理很大程度上仅限于上请下达式的“被动管理”,科研管理一直由科研处对校内各院系、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进行直接管理,按要求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检查、监督、总结、验收、鉴定和报奖。部分二级院系、科研院所缺乏相应的管理权限,不利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2 科研人才机制不健全首先,部分高校科研团队尤其是交叉学科、跨学科科研团队尚未形成,无法承担高层次涉及到多学科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其次,缺乏科研管理创新的环境,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和教师学术浮躁心理明显,加之高校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科研工作,特别是个别高校对科研人员不平等的待遇,使得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科研氛围不强,人才流失现象明显,严重制约了科研的发展。三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掌握与科研管理工作相关的系统知识以及创新意识。
2.2.3 科研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是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科研评价工作形式主义明显,用同一个标准评价不同的科研活动,缺乏量化标准或假量化标准,专家评议制度不完善,人为可操作性强。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2.2.4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滞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要实现知识的经济化,即将社会所创造的知识转化为可供运用的技术,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力量。[2]但现阶段,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滞后,存在着“重成果,轻转化”现象,科研成果与经济建设缺乏有效衔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成果较少。
3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对策探析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主要是针对科研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科研管理理念创新是着眼点,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是着重点,从而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挑战的需要。
3.1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理念
3.1.1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高校科研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实质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管理系统,需要面向全体科研人员服务的过程。高校科研管理者要把以人为本原则贯穿在整个科研活动的始终,在管理中不仅要重视科研管理,而且更要重视科研服务,积极为科研人员和社会需求之间建立合作纽带,在服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服务推动管理。[3]
3.1.2 正确认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的任务和教师的特点,允许一部分科研能力突出、学识水平高、能获取大项目的教师安心从事科研工作,从而能够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与此同时,又要把大部分教师稳定在教学第一线。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促使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成果相互转化,以形成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纽带,共同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的飞跃。
3.1.3 增强科研管理的开放性高校科研管理应该树立开放性理念,科研管理过程保持一个开放、畅通的研究环境,广泛吸取各方面对科研管理有利的信息,树立大科研、大成果的目标,加强学科内部、学科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渗透、交叉,以合作求发展,打破高校闭关自守搞科研的局面。
3.1.4 增强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校科研产业化的助推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加科研管理工作的知识产权内涵,将知识产权拥有量及其保护和管理制度建设状况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业绩认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重要指标和条件。[4]同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重视科研成果,轻视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旧观念。
3.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高校要建立校、院(所)二级科研管理体制,适当向院(所)、下放科研管理权力,在科研管理工作过程中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科研管理效果,增强其科研主动性。高校科研处主要是制定、实施学校年度或中长期科研规划,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动态;协调科研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科研创造良好环境。[5]
3.2.2 健全科研人才机制鼓励教师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完整的科研学科体系,促进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贯通。加强高校科研文化建设,科研管理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政策创新、思想创新和技术创新,努力学习和钻研与科研管理的相关知识,建立专业的科研管理队伍,运用创新的思维来指导科研管理工作。
3.2.3 健全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健全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引导高校科研管理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科研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数量,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多种评价标准,更应该注重科研质量,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完善专家评议制度,重视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避免人为操作性。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待遇与科研工作相挂钩,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积极采纳每位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良好建议,参与有关重大科研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增强科研管理的民主性。
3.2.4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高校科研管理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因此,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与市场相结合,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适合自身的科研成果转移中心,有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同时,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可以反哺高校和学科之间的不断发展。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挑战的需要,是国家创新体系和高校科研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必将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英,李军林.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2007,(5):200-202.
[2]蓝静.浅谈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J].中国西部科技,2007,(2):61-62.
[3]陈巧玲.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探析[J].商业时代,2008,(17):71-73.
本文作者:李强董建国工作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教育科研成果是在大量占有资料、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加工和反复实践而得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1]。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指教育科研成果为人们或社会所接受、理解、掌握,成为人们或社会的观念与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2]同自然科学成果及其它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相比,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转化的渗透性和滞后性。教育科研成果要通过服务于教育实践,往往要有一个较长的渗透、转化过程。其效益也具有滞后性,要通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来间接体现。特别是理论形式的成果要以改变人的观念、调整人的思路、培养人的能力为前提,需要通过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措施或者以整体观念同化为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思想、观念,通过渗透在个人和社会的教育言谈和行为中,才能发挥出效益和价值。2、转化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任何教育科学研究都是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其成果都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教育对象和问题的抽象概括、客观反映或解决办法,具有历史具体性。成果转化时,教育实践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和成果所适用的对象与范围,对成果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转化。转化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或研究,对成果进行不断验证和完善,推动使研究成果得到创新和发展。3、转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教育科研会产生基础性、应用性、开发性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及标准、法规、方法、教学设备、产品、软件等不同载体形式。转化过程也体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可能是政策制度方面,也可能是教育行为方面,还可以是课程与设备方面的。4、转化的不确定性和评价模糊性。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实践受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干预后的演变,并不一定完全按研究者、转化者设定的轨迹精确地达到预期的结果[3]。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教育劳动成果的很多方面往往不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和效益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难以精确计算,往往只能模糊处理,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成果转化效益评价的模糊性也是影响教育工作者对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的一个原因。(二)影响教育科研基地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教育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科研成果本身、教育实践的特点、教育主体、传播手段和媒介,组织管理、社会环境等是主要的制约因素[4]。具体就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类型与特点在职业院校设立的教育科学省级学科研究基地的研究课题,主要是立足职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也有针对职业教育宏观发展开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因此,获得的成果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操作性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成果可能是法规、标准、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理论专著,有些则可能是实验报告、建设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仪器、声像制品、软件产品等。这些成果在存在形态上可归并为知识形式和技术形态两个层次:主要以理论概括性存在的成果为知识形态层次,主要以实施细则、方案、技术、产品等可操作形态存在的成果为技术形态层次。不同的成果类型和层次,转化的难易程度和转化过程、转化手段也不尽相同。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也会影响其关注度和转化程度。针对职业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因其能指导解决具体的问题,往往更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研究成果,就难以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不会有转化的市场。成果具有创新性,能用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指导或解决具体问题,转化的程度会更高,效益也会更大。当然,成果创新性在转化应用时有一个适度问题,创新的成果与教育实践之间应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才可能转化为实践。过分超前或距离太大而不能被广大教师接受时,成果转化的艰巨性就不言而喻。2、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成果作用的对象,教育实践的需求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迫切需要借助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指导来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对成果转化的时间和效益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甚至出现教育科研过分追求“短、平、快”的现象,这在另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科研的深度,影响到对成果转化效益的客观评价。3、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水平教育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起着决定作用。在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中,涉及的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他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对教育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都对成果转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性质、功能、特点、适用对象和范围最了解,他们主动地传播科研成果,指导教育改革,能产生良好的转化效果。教育行政人员是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主要是对成果进行鉴别,确定成果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提供人、财、物保障,出台政策和制度,促进成果的应用。一线教师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最关键要素,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的最终实施者。教师对新的研究成果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如果缺乏适当的知识结构,无法同化和顺应新的研究成果,就无法实现成果的转化。以上三类主体各尽其责,相互合作是成果顺利转化的必要条件。4、传播渠道和手段畅通的传播渠道、有效的传播媒介和手段能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成果的内容、实质和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成果的转化。教育科研成果应选择最能体现其价值,并容易被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形式存在。除了学术论文、专著、普及读物外,声像制品、技术方案、计算机软件、教学仪器设备等成果载体都具有易读、易用、易传播的特点。除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外,互联网络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渠道,此外,各种会议如学术研讨会、成果鉴定会、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新闻会等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5、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念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和价值观念等都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安定的政治环境为教育主体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工作使命感、积极改革的精神动力。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保证教育工作者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价值观念有助于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正确对待研究成果的效益,加速成果的传播和转化。6、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能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约束、激励机制,促使成果转化持续、有效地进行。
在高职院校设立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地,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必须结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探索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聚集科研成果转化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真正提升。(一)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建设1、完善组织和管理体制建立归口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在研究基地成立对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负责的职能组织,并制定基地的成果转化绩效指标。可以在科技管理部门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成果转化工作,其职责包括:制定基地成果转化的目标和规划;制定评价、考核、奖励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组织成果转化培训;拓宽成果推广渠道,维护信息系统;组织成果鉴定与推广;管理专项资金,协调资源;负责成果转化人员的考核、评估等。完善了管理体制和职能,有助于基地汇聚各种有利因素,协调成果转化各相关方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教师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持续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省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基地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制定考核目标,加强引导和管理,完善管理和激励制度。2、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上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课题经费资助力度,特别是要扶持明确了成果转化目标和任务的课题;建立研究基地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划拨和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资金的奖励或追加。基地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日常运转;资助成果转化专项课题。建立跨单位的合作基金,由合作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筹资,对有重大转化价值的成果进行合作转化。3、建立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基地建立成果转化信息系统。建立各种成果及转化情况的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和及时更新,并注重利用网络这种新媒体对校内外进行积极地传播、推广;各种成果交流会议等学术交流动态、通知;接收网络调查和反馈信息。建立开放的数据接口,与上级管理部门和合作单位共享成果信息。4、建立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建立校内和校际的成果转化联动系统和协作机制。校内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部门为成果推广提供便利条件,并积极引入对本部门工作有指导、借鉴作用的成果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合作院校和单位之间的校际联动协作机制,通过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双赢来建立和维持,以推动各方在教学实验班组织、实践场所提供、成果鉴定、经济交流等各种具体工作上的协作。5、建立持续的成果转化培训机制基地定期组织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培训。进一步增强各类教育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转化意识,提高转化、推广的能力,以此推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下不断提升水平,开创新局面。教育科研人员要树立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育实践的观念,关心自己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和价值,并指导它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行政人员要树立依靠科研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推动成果融入决策和管理之中。教师要树立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依靠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积极学习和转化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二)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建设1、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在成果转化上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精神和物质上,对成果转化团队和个人进行有效激励。对于基地参与研究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而言,政策激励是调动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素。成果转化可能比发表课题研究成果的周期更长,短期内更不易得到显性的收获或成就。在科研成果发表、出版、评奖、资助、业务考核,特别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与晋升,荣誉称号的评选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及有关人员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倾斜。要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收益,基地除了扣除合理的管理费用外,应允许研究和转化人员享有、分配或使用。要建立研究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成果转化工作。对于具有重大推广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开发转化,以形成技术方案或产品的成果,立项专门的成果转化项目,保障经费,并强化管理。对成果转化工作本身进行立项研究,不断创新理论和机制,转变思路和途径,科学推动成果转化工作。2、建立适度的竞争机制建立课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竞争机制。通过优先立项或重点资助成果创新性强、针对性强、转化效益大的研究课题,以课题为引导激发研究者针对热点问题,深入研究,形成创新性成果,从而提高转化的价值和可能性。要保障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成果有机会从后台走到前台,得到重视和转化扶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成果所有人引入第三方投入人、财、物资源,合作开展研究,进行成果的后续开发、转化和推广。面向市场同时也可以促使学校的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提高转化的效率和效益。3、建立反馈调节机制。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过程。研究者与成果应用者要有互动反馈的过程,在研究与应用之间形成一个双向调节的运行机制。转化过程中的信息要不断反馈给研究者,研究者据此完善、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新的研究结果也及时传送给转化的过程,才能使转化更迅速、效果更显著。(三)成果转化的约束机制建设1、建立严格的成果评审机制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和严格的科研成果评审机制,从选题开始,就突出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对成果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审。科研课题结题或成果鉴定时,要严格审视成果取得的过程和依据,对成果转化价值进行科学的预测,防止那些转化可能性或效益不大的成果在转化时占用过多的资源,确保那些有重大转化价值的成果能得到应用的重视和支持。2、探索科学的转化效益评估体系如前所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有滞后性,效益评价具有模糊性,而且主观性较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转化工作的评价、考核和激励,需要探索建立起尽量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要更多地从研究成果是否指导教育实践者转变了教学观念和行为、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决策与管理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输出指标来考察转化效益。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多地以调查问卷、测量量表、现场访谈等更为科学的调查评测方式来获得效益评估依据,并通过对多种评估指标加权处理来形成评估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需要在建设和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成果转化工作本身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尽快建立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推动基地和本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网络环境下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环境下教育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概述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 浅析校企合作如何推动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 学术期刊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科研创新,加快医院科研成果转化 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之机制创新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分析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促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探索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与探讨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参见戴中保.艺术学门类学科视野下科研成果分类初探[J].新视觉艺术,2013(04):92-93.
③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④赵敏祥,袁木棋,曹耀艳,等.盘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N].科技日报,2005-6-7,(第3版).
⑤袁木棋,钱晓峰,袁莹,曹耀艳.关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对浙江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2):39.
⑥李玉玲,韩宁.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84.
⑦成成.艺术院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初探[J].美术大观,2012(8):184.
⑧李文江.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与保护[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154.
⑨康建辉,王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17.
1.1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良莠不齐
科研管理工作量庞大,设计的科研项目也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然而,在科研管理的实际过程中,部分高校的人才流动性很大,频发更换管理人员,甚至让专业讲师或者教辅人员兼任科研管理工作,加之,部分高校“轻培养,重使用”,另外,一些高校的的科研管理人员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只是办事员,受益的是科研人员,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科研管理机构沦为“传话筒”的境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1.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方法落后
高校的科研管理往往跟着科研项目流程走,缺乏对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布局,加之,部分高等院校重视教学,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与专业教学以及行政管理等交杂在一起,导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自主性以及服务性。例如,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科研成果仅仅是成果,是档案,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性,使得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进行成果转化,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另外,有些院校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或者激励程度较浅,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跟不上时代,导致科研管理工作者工作懈怠,团队不稳定。
2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工作的创新思考
2.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科研人员两个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一方面,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了解以及解读国家的科研政策,在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保护。在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例如,高校在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设置科研成果与市场衔接的中间通道,在网络上但不公布科研项目成果,标明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使得市场能够与科研成果进行沟通;或者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进入社会市场,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服务科研人员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和开放性,积极进行科研信息的收集,了解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程,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把自己摆在服务位置,向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帮助。另外,在制定规章管理制度的时候,多进行换位思考,对科研人员的难处进行体谅,对科研人员的疑问要虚怀若谷,“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2高校科研管理人才专业化,实现管理信息化
科研管理工作技术性强,要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在科研管理人才这方面,一要,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的网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教育,培养他们处理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二要,在引人才方面要主要人才的综合性以及复合性,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获取以及处理信息能力强而服务意识又高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人才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高效化的基础,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是其实现途径。在引进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方面,必须在科研管理工作机制以及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引进相关的信息化设备,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处理。例如,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科研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学校学报的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在汇总以及对比分析学报中的科研成果时候,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得科研成果报告变得多元化、非线性。另外,利用开放的科研管理系统能够对科研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出各行各业的前沿技术,做出数据统计。
2.3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提高管理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管理体系方面,建立科学、高校、开放的管理体系的时候,一方面要要注意整合行政与专家两个方面管理,形成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对科研成果转发方式进行创新改造,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在管理评价体系方面,一方面要从物质层面进行激励,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体系,打破平均主义,将奖罚与工作绩效进行联合,拉开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对他们的发展机会以及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安排他们适应的工作强度。另外,科研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一员,制定管理体系与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也要将科研人员的科研难度纳入考虑之中,科研工作不是短期能够产出成果和收益的,甚至有以失败告终的科研项目,因此,制定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将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合起来,将个人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3结语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1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科研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高校的科研体量也在日益增长,然而,高额的投入并未带来应有的回报。主要表现在基础科研创新不够,研究工作以“跟风”为主,缺乏原创性;应用型科研缺乏实用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可产业化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的科研体制弊端使得高校的科研工作重成果、轻实践、重研究轻转化。高校每年所产出的通过国家鉴定的科研成果有数千项之多,这些科研成果,一旦鉴定完毕,便被束之高阁,大都无人问津。大量的科研投入最终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经济社会。据不完全统计,高校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科研成果被闲置,实际转化率只有15%左右。
近年来,国家开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问题,并从国家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出台了一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文件,逐渐打破体制壁垒,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嫁接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近两年来,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科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强调要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对科研工作实施分类评价,明确了要对成果转化、推广及产业化重点评价。2013年以来,在国家科技大环境的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如改革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处置方式,授予成果完成人对成果的使用、经营和处置权;加大成果完成人在成果转化中收益的比例,并可将收益投入企业形成股权收入;允许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并给与优惠条件支持。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得到了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新局面正在形成。
2 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2.1 高校科研成果和市场契合度低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工作还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不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际研究,研究成果与市场需要相脱节,导致许多科研成果不具备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高校的部分教师长期处于象牙塔之中,很少深入到市场去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与市场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他们在学术理论的范围内进行选题和研究,从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中寻找支撑点,而不是从市场需求上寻找研发点,这就造成了研发成果难以符合市场的需求,只好被束之高阁。
2.2 高校产业化资金短缺
研发经费的投入是关系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也是一国科技实力的反映。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研发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专项拨款,社会资本注入较少,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且长周期的过程,恰恰需要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介入。这种单一的资金筹措机制使得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由于资金不足而严重影响了技术的中试、市场化和商品化。即使部分高校能够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但是其中用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资金却少之又少,无法满足产业化过程对资金的需要。因此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3 促使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3.1 解放思想、转换观念
广大科研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只停留在为发论文、做鉴定、评职称、晋升、套经费的境界。应树立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的重大现实意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任务,开展科研工作。各级政府和高校管理层更要转变观念,深化各类相关机制体制改革,重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业绩在各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为科研工作营造健康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3.2 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校企、校地联合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复杂、耗时、高投入、高风险过程,只靠高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长期维系并取得理想效果。高校应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本地化。共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利用平台充分整合高校的技术成果资源和人才资源,企业的市场信息以及政府资源配置的能力,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问题。同时,可以针对地方产业发展急需,采取政府立题、企业出题、高校破题的模式,集聚政府、企业和高校各方优势资源,协同攻关。通过鼓励高校与企业、地方在技术、项目、人才及资金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3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金融机制
政府财政经费应适度向科技创新前端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减少行政性科技项目和事后奖励性科技项目的补助额度。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贷款补贴、科技保险补贴专项等金融措施,对高等院校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贴息、科技保险和担保等方面给予财政和金融支持。建立产业化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谋求与相关投资机构合作,适度引导风投资本参与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来。通过基金、信贷、创投等多种方式持续融资和发展,推动资本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有效对接,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谢焕忠.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2.
[2]王麒深.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与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尹利军.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
关键词:高职;教育成果;应用推广
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也跨入了高校的行列,只是其教育管理层面属于职业教育,但对于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层次还是提高了一步,因此,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提出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叫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服务能力较中专时代有了很大提升,但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到底如何,社会贡献度到底有多大,笔者在此就高职院校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论文(教育类、专业类)、课题(教育类、少量的自然科学类)、教材、发明专利;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以少数具有专业职称的其他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最直接目的是为职称晋升,辅以科研考核的需要;科研任务的来源主要有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少量横向科研课题,以参与的形式居多。由于在中专时代教师没有科研任务的要求,进入高职院校后,迫于与高校接轨,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对教师特别是有职称的人员都提出了科研工作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教师科研多迫于评定职称的压力,发表一些教育教学体会的论文、或者是专业教学内容中与专业有一点关系的论文,而以专业研究自发撰写发表自己学术成果的不多,更难的是自己没有以一贯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这也是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研究成果90%以上表现在教育教学类,而专业类研究并不多的原因。这与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并不相符。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过程
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自立项,每年这些有研究任务的机构都会课题申报指南,教师则根据指南的范围和申报要求开展课题申报准备,结题时间一般在2―3年。通过2―3年的研究,大多数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结题成果为论文和研究报告,如果层次稍高点,那最多也就是一本专著。而且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如调查问卷在设计时是全省部分高职院校,而实际操作则以本校某个班学生为样本,因此,研究的第一步基础数据采样不准确。再就是研究过程不全面,在课题设计时,研究团队整齐划一,一旦课题申报成功,完成研究任务几乎靠主持人,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申报团队并不是科研意义上的团队,而是为了体现研究团队的外在表现,如年龄、职称、专业、单位等。再就是职称评定过程中,主持课题和参与课题差别太大,因此,很少参与课题的成员会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研究与团队的研究相结合。开题论证和中期检查不充分,也是造成科研成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按照课题的级别不同,主持人对课题的重视程度会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论证范围不广、讨论不深刻、专家指导不详细或缺乏针对性等,都是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研究成果形成后,不要说是在全国、全省推广,就是在本高职学院、本系部也很难推广应用,这样就不会体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对策
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论文和研究报告,论文中体现的应该是观点和方法,研究报告则全面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过程,这些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为结题不需要出具使用证明,也不需要实验结果,这也是教育类科研与技术应用研究的根本区别。所以,如何将这些“软”的观点、方法具体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切实推广科研成果,以便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科研的价值,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难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拙见,仅供参考和借鉴。
1.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机制
由于教育科研成果不像大多数自然科研项目,没有在具体的产品或对象上加以验证,所以,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更应该体现隐性与显性的结合。在结题验收时,应该将教育科研成果显性的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尤其是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更应纳入评价体系,以便在机制体制方面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如结题后的跟踪机制。还可以在课题经费管理上加以约束,应用推广好的成果追加课题经费,以此激励成果的推广应用;还可以制订制度对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申报中始终如一地研究某一方向,而不断形成系列成果予以大力扶持,而不是在同一方向研究上限制其课题申报资质等措施。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实现研究的价值。
2.建立科研过程、成果公示机制
对于教育类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后,高职院校研究管理机构应尽快公示其课题申报材料,目的是让其他教师知晓和关注其研究内容,以及团队成员的构成,并从其中寻求自己在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能从他人的研究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一般的研究过程是3年左右,那么按课题研究进度,定期公布各课题研究成果,如论文的名称、发表期刊、主要观点、解决的问题以及调研报告的详细资料等。通过公示各课题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等措施,一方面可促使研究团队更加自觉地按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开展研究,落实每一项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享受科研成果,并从中学习研究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和观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3.定期举办科研成果展示
一般而言,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立项等。而比较集中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每年都会有几个,院级课题立项则会更多,也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的部分项目。在这种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举办科研成果展示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广大教师以从事职业教育为主,对许多教育方面的焦点及热点问题会有共同的认识,这也为成果展示提供了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科研成果展示可在二级学院或大学院组织,都可以要求学生参与,让学生共同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创新和教学改革成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素质,聆听教师从事科研的艰辛,知道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
4.建立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评价体系